📖 ZKIZ Archives


三联商社走到存亡关口 国美称不会再输血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5-11/HTML_AGKOM0MSQM3O_1.html


过去几年整合电器连锁区域龙头的过程中,国美电器一直保持着强势的姿态,但整合三联商社让国美电器陷入了泥潭。

2008年和2009年第一季度严重亏损的*ST三联(600898.SH)4月14日发布了影响公司前景的四大运营风险,如今这些由前大股东三联集团遗留下来的“隐型炸弹”开始一一爆破。

5月7日晚,*ST三联的公告显示,5月6日下午,济南市中院对三联商社银行账户采取了强制执行措施,冻结标的金额为4500万元;截至2009年5月7日上午12:00,*ST三联五个结算账户被查封,涉及本案被冻结金额133万元。

对于三联商社上市公司来说,这意味着公司现金流的断裂,*ST三联副董事长孙一丁对此颇为无奈,“我们只有向证监会反映”。

兴业银行贷款案

5月6日,*ST三联收到济南市中院有关执行通知,因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决书已经生效,要求公司在2009年5月6日前自动履行义务,否则将强制执行。

“按照法院的判决,上市公司要承担赔付责任,这对上市公司是不公平的,按照正常程序,法院应该先拍卖抵押的楼宇,可能是考虑到拍卖难度,法院选择了相对容易的冻结账户。”孙一丁告诉记者。

由 于三联商社并没有自动履行赔付责任,5月6日下午,济南中院对三联商社的银行账户采取了强制执行,冻结标的金额4500万元。截至2009年5月7日上午 12:00,*ST三联五个结算账户被查封,涉及本案被冻结金额133万元。由于银联刷卡在途资金陆续进账,公司表示这一数字还将不断增加。

此次查封事件缘于兴业银行济南分行向三联集团旗下的三联家电配送中心有限公司发放4000万元抵押贷款,兴业银行起诉追索贷款时,将三联商社列为共同被告。

不过三联商社强调,据公司核查,没有发现与三联家电配送公司有关的购货发票及发货记录,三联家电配送公司用上述票据向银行质押事项并未通知公司,公司也未收到兴业银行发来就该票据质押所需相关证明资料的的事前查询确认函。

根据*ST三联日前披露,由于供货商或银行起诉时将三联商社作为共同被告,导致三联商社被动涉诉承担偿还责任的案件已经有11起,涉案金额约4949万元,资金冻结余额为328万元,从公司账户划走资金442万元,公司西门店五楼房产面积3275.2平方米被法院查封。

对此孙一丁表示,“上述事件起因完全是由于前大股东三联集团利用上市公司非法贷款所致,我们将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三 联集团给记者的书面回复指,“2006年12月,三联家电配送公司向兴业银行贷款4000万元,并为该笔贷款提供了非常优良的、足够的抵押物,后由于个别 人的行为导致了上市公司的或有风险,目前,三联集团正在与包括兴业银行在内的有关方面积极配合,力图避免上市公司或有风险的产生。”

对此孙一丁告诉记者,“判决书下达后三联集团和三联物流没有做出任何的补救措施,导致三联商社要承担所有责任。”

生死存亡

对于三联商社目前的困境,国美派驻的管理层感到一筹莫展,孙一丁告诉记者,“三联商社今年第一季度依然出现了801万元的亏损,而且现金只有2.67亿元,如果由于法院强制冻结账户导致现金流断裂,那么上市公司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关门。”

*ST三联明确表示,鉴于本案已造成公司实际利益损失,公司将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其实三联商社目前的困难不仅如此,其核心门店也相继被迫关闭。

孙一丁告诉记者,“潍坊店是我们最好的店面,我们原本希望能在其店面被拍卖后再重新向新业主租赁,但是现在公司的账户已经被冻结,这些事情都要推后了。”

此外,就三联集团侵占三联商社济南西门店经营场所一事,此前三联商社曾向济南历下区法院提起了三个民事诉讼案件,按照原计划应该在 2009 年5 月12 日开庭审理,但是情况也发生了变化。

孙一丁表示,“三联集团方面又提出了程序异议,所以开庭将被推迟,目前还不清楚具体时间,但公司济南西门店的经营已经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ST三联的公告还指出,三联集团不履行重组承诺和违背与公司签订的《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约定,利用“三联”商标在公司门店原址及附近开店,形成市场上两个“三联家电”的混乱局面,对公司正常经营造成严重的困扰。

据悉,今年“五一”期间三联集团与自然人合资的“新三联家电”在济南新开3家门店,在济南出现了两个“三联”对垒的怪现象,而且新三联还声称要联合社会资金在年内再发展100家加盟店。

孙一丁表示,“我们去年用5个多亿收购了三联商社20%左右的股权,导致国美电器出现投资损失4.5亿元,现在即使三联商社出现了资金断裂,国美也不会再输血,因为前期我们已经投入了大量资源。”

显然,三联商社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今年上半年的亏损不可避免,如果无法在年内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三联商社的退市似乎已经在逼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06

熊曉鴿:投資更注重團隊 創業不一定要走到IPO

http://capital.cyzone.cn/article/231974/

熊曉鴿是最早將西方技術風險投資實踐引入中國的人,在過去幾年中他一共投了20多家跟移動互聯網相關的公司。

在中關村,移動互聯網已成為越來越多創業者的首選,資本市場也將越來越多的目光聚焦於移動互聯網。日前,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全球常務副總裁兼亞洲區總裁、IDG資本創始合夥人熊曉鴿接受了本報記者的採訪,為已經或即將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創業者支招。

商報:您怎麼看移動互聯網創業的潮流?

熊曉鴿: 從一個國家技術的發展來看,作為風投每一個時期投資時間大概是十年左右,比如現在我們看到的騰訊、百度基本上都是12年前投的。在投資裡,在一定時機有所 謂的主導技術,美國最開始投芯片、PC,然後再投互聯網,基本上8-10年換一個朝代。一般來講在這裡賭對的一些人,基本上都能賺錢。現在,無疑已經進入 了移動互聯網時代。

商報:從您投資的角度來看,團隊和項目哪個更重要?

熊曉鴿:當然是團隊,但是投資人首先會看市場。風投就像漂流,一定要看對河流,看對河流往前劃就行了,只要不被淹死,總能游到目的地,到的早一點兒 賺錢就會多一點兒,到晚一點兒賺得就少一點兒。選對了河流,團隊就是划船的舵手,本事好一點兒就不翻船,能夠很快到達終點;本事差一點兒可能就會翻船,所 以團隊是這裡面最重要的一環。

商報:您怎麼看待移動互聯網創業門檻低這個問題?

熊曉鴿:上一個互聯網時代很大一個特點基本上是以海歸為主,像搜狐等一些互聯網公司基本上是以海歸為主的創業。現在移動互聯網創業裡反而變過來了,國內創業為主,而且更年輕,因為這個行業本身就很年輕,不需要在國外讀過一個什麼學位,使用的人也更年輕、更聰明。另外年輕不怕失敗,賭的是年齡。

商報:如何看待創新?

熊曉鴿:硅谷本身有一種文化,鼓勵原創的技術,鼓勵你有瘋狂的想法,如果說得大家都激動起來,肯定願意幫你。至於能不能取得商業上的成功,是另外一 回事。因為有這麼一個東西,就形成一個很好的機制。我們也想把這種機制引入中國,現在有了移動互聯網,這種技術、專利、人才已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會有越 來越多的創新出現。

商報:您認為移動互聯網怎麼樣才可以盈利?

熊曉鴿:現在來看移動互聯網真正賺錢的,基本上是一些生產終端的公司,作為內容的提供,主要還是以遊戲為主。現在中國3G用戶的規模還不夠大,只有1億多,我認為用戶數量可能要到3億-4億左右才會出現引爆點,出現大規模的盈利。

商報:創業的終極目標一定是IPO嗎?

熊曉鴿:國內一談到創業就想到IPO,這是一個問題,要知道,很多公司不一定要IPO,真正要走到IPO也挺不容易的。不走到IPO可以賣掉。

商報:賣掉的話,中國有多少大公司願意買小公司?

熊曉鴿:這也是一個問題,中國有很多大公司寧可自己去做,但永遠做不大。其實更聰明的辦法就是收購和兼併,這樣更快。中國還有一些創業者不願意賣公 司,尤其是賣給競爭對手,其實賣給競爭對手正是最好的選擇。在硅谷有一個風格,能夠以高價格把公司賣掉一樣是IPO,不是買了就贏了,賣了就失敗了。

商報: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您最看好哪個方向?

熊曉鴿:我認為移動互聯網是對上一個互聯網時代的顛覆。在上一個互聯網時代內容不值錢,內容提供商都是免費的,主要靠廣告掙錢,而我認為移動互聯網的內容將會成為主要收入來源,從這點來講會給傳統內容提供商一個新的生命。未來在云計算、大數據上面也會出現非常好的機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930

中國移動互聯網的商業化,已走到哪個位置?有哪些模式?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6356.html

一、PC互聯網盈利模式十五年發展定型,但也經過長時間探索

經過十五年發展,中國互聯網盈利模式已經成型。按照收費對象分為前向和後向,一個2C,一個2B;按照盈利方式,可以歸類為以下幾種:廣告、增值和電商。

廣告:展示廣告、搜索廣告、線下商家、網址導航等,按照付費模式有CPC、CPM, CPA, CPR, CPP等;

增值:QQ各種鑽、虛擬物品、遊戲道具、XX會員、9158、世紀佳緣郵票等,在免費之外提供的都可以算增值服務;

電商:B2B、B2C、C2C等模式。背後有更複雜的商業模式,例如面向賣家的服務費、廣告、保險、互聯網金融等;按照商品分為實物商品、線下服務、虛擬內容。虛擬內容又包括電子書、音樂、動漫、視頻等;

當然還有其他的劃分方式,一些小眾灰色的模式這裡也沒有涉及。也有將遊戲歸為單獨一類的。因為遊戲即有按照時長收費的,也有道具的(增值),手機遊戲還有賣App下載(類似單機時代賣盤)。對於互聯網盈利模式的分類方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以明確的是互聯網盈利模式已經定型。不論是巨頭,還是創業公司想尋求互聯網產品的商業化,都繞不開這幾大類模式。

有意思的是,中國互聯網三巨頭BAT對三大盈利模式各有所長。百度依賴搜索廣告;騰訊70%左右收入則是遊戲和增值服務,都可歸納為增值,而廣告收入佔比僅30%左右;阿里則是電商模式的集大成者。

二、移動互聯網商業模式,是PC互聯網的延續,還是顛覆?

下面從拿到船票的巨頭、TOP或者移動互聯網存在感較強的互聯網公司等角度分析移動互聯網當前的商業模式。

1、騰訊拿到貴賓艙船票,移動商業化暫未起步

騰訊的兩張船票微信和手機QQ,鑑於相似度太高,這裡僅僅討論微信。微信坐擁4-5億用戶,具備平台特徵又兼具媒體、社交屬性,將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社交化、本地化、移動化(SoLoMo)幾個特點都佔齊了,騰訊自身又有豐富的資源例如支付、遊戲等與之協同,商業化前景已經被大量地討論。幾乎人人都可以對微信的商業化指點江山。除了直接向用戶收費——不過微信已經承諾不會向用戶收費了,似乎其他商業模式都離不開廣告、增值和電商。

姑且看看前期被官方和非官方暢想的幾大盈利途徑:微信遊戲被談得最多,也被認為是最先的著力點;O2O:商家CRM、團購、微信會員卡、二維碼、大數據營銷,也已經有人在說「社會化電商」或者「朋友圈電商」了;App市場:微信作為一個超級平台級App(甚至有微信操作系統、微信瀏覽器的提法),公眾賬號成為一個輕量級App,微信成為這個輕量級App分發市場。隨之而來的是微信分發分成、微信App廣告、微信數字內容(閱讀、音樂、視頻都歸在此)、開放平台、微信群發服務。

除了App市場的「付費下載分成」,其他商業化途徑都離不開廣告、增值和電商這三大模式。

2、百度拿到移動互聯網船票,商業化領先一步

百度也已拿到移動互聯網船票。搜索App、移動地圖和魔圖用戶數已過億,百度移動月活躍用戶數過億,地圖LBS日活躍用戶過億,日定位請求20億次。從指標上已拿到船票。近日宣佈即將以19億美元的天價收購91無線,將鞏固應用分發領域的地位,使應用分發成為即搜索、地圖後的第三大入口。

此前李彥宏及百度多次表明:移動互聯網還沒有ready,尤其是針對搜索。包括基礎設施、移動技術和商業模式。百度今年初態度大轉彎,不再提困難,而是快速在移動端進行多重佈局。包括力推搜索、地圖、魔圖App和云戰略;加強移動技術如深度學習的探索;打通PC和移動端鳳巢廣告系統;在全國250個城市開展百度移動的營銷活動,探索百度遊戲、收購91無線等。

從用手裡大概三分之一的現金收購91無線可以看出,百度大力押寶移動互聯網,並且有信心在未來可以快速收回成本。其二季度財報宣稱「移動營收佔比已超過10%」。根據李彥宏在分析師會議的回答可知,這部分收入主要來自移動搜索廣告,大幅提升的原因是因為廣告系統的PC端和移動端被打通。李彥宏也提到:「收入中有應用分發的部分,但是很少,我們也有移動遊戲,這方面很好地利用了我們的應用分發能力,增長很快」。

也就是說,百度在移動互聯網的營收模式主要是廣告、遊戲和應用分發。

3、阿里移動互聯網戰略是支撐,商業化離不開O2O電商

阿里巴巴在移動互聯網的佈局則是兩條腿走路,自有產品自然延伸到移動端,例如手機淘寶(微淘)、手機支付寶;其他的需求則通過激進的投資完成。包括微博、高德、UC、蝦米、友盟、陌陌、丁丁等。這些投資,有的是為了提升IPO估值,有的是為了業務層面的合作。但整體來看,目前離打通遠,離全面融合更遠。

阿里的整體移動互聯網戰略如何還得等上市前後才能明晰,筆者預計其移動互聯網戰略應該是為其整體的「平台、數據和金融」服務,或者用來支撐本地生活服務、O2O等「故事」。阿里應該不會單獨對待移動互聯網。

基於此,阿里巴巴的移動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則依然是圍繞電商。從B2B、C2C、B2C、B2B2C等模式延伸到O2O。

4、其他互聯網大公司移動商業化:五花八門,不過都是PC延伸

除了三大巨頭,再看看其他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有存在感的互聯網大公司,有什麼特別的商業模式呢?

1、小米:估值近百億美元。「互聯網手機」模式說白了,對蘋果生態體系的照搬。軟硬件、系統和內容一體化,硬件、App分發、米聊(小的微信生態)。如果NFC近場支付推成功了,O2O;

2、360:PC端是廣告,瀏覽器+網址導航,網頁遊戲,以及想做成的搜索。移動互聯網多了個應用分發;

3、搜狐、網易:移動端都是新聞客戶端。媒體屬性,廣告;搜狐搜狗前途未卜,移動端商業模式很難突破百度。號碼通或許有創新的模式出來;

4、新浪:移動端微博。給阿里巴巴打工導流量+廣告,少部分增值(會員、企業營銷服務等);

5、豆瓣:數字內容(閱讀)、增值(FM會員)、廣告(FM聲音、電影、品牌廣告給商城導流、線下導流);

6、大眾點評:廣告+電商(O2O、團購),與阿里遲早必有一戰;

7、UC:廣告+遊戲;

8、團購網站群:電商(O2O);

9、手機遊戲:付費下載減少,應用內付費增多。還是道具,回到增值;

再看看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概念股,則基本集中在手機安全(網秦)、手機遊戲、手機數字內容(視頻、動漫、音樂)、運營商、手機及周邊廠商、通信設備廠商、手機平台支付廠商等。這些公司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互聯網」公司。其中運營商比較特殊,其正在逐步向上下游滲透,例如中國移動的九大基地就與互聯網企業的業務正面競爭,移動音樂、移動閱讀、移動動漫等產品則是業界領先。

五、移動互聯網盈利模式總結:PC互聯網盈利模式的延伸,但有幾個整合

1、絕大部分移動互聯網產品的盈利模式是PC互聯網模式的延續。廣告、增值(遊戲)和電商;

2、源自PC但照搬又很困難。移動互聯網有著完全不同的生態,包括網絡、硬件基礎、支付渠道、用戶習慣都與PC互聯網相差甚遠。不能照搬。例如傳統的展示廣告在移動互聯網正在面臨失效,因為用戶不點。

3、應用分發看上去是百度、360等公司新的營收模式,但不是新模式。實際上,如果應用分發依靠付費下載分成,又回到「賣軟件Copy」的「前互聯網時代」了,此時應用分發角色則提供交易場地和支付渠道,電商模式;App則趨向於下載免費,應用內收費。這意味著應用分發市場的模式又回到了廣告和增值。

4、電商趨勢一虛一實。數字內容的春天來了,虛擬產品的電商;頑固不化的線下實體的冬天來了,互聯網向線下滲透。

5、硬件復興。以小米為代表,互聯網與硬件結合的新模式。

6、不同模式的結合。「微信沃卡」標誌運營商的前向收費模式(包月、時長、流量)和互聯網三大模式存在結合的可能性。

可以發現,移動互聯網的商業模式依然離不開廣告、增值和電商三個大的模式。但並非照搬原有的模式。就算有創業移動互聯網產品有全新的模式,也很難突破巨頭。因此,如何讓原有的三大模式成功移植到移動互聯網,比「創新移動互聯網新模式」更加現實。

六、創業公司很難創造全新的模式進而顛覆傳統互聯網巨頭

小米算創業公司,小米未來如何發展還看不清楚。當前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增長的紅利,是小米可以從眾多終端博弈者中脫穎而出的土壤。小米的模式模仿自蘋果,也談不上新模式。如果拋卻小米的硬件不看,作為互聯網公司小米並無特別的模式。

其他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新秀創業公司,例如陌陌、唱吧、啪啪、3G門戶&Go桌面等暫時也沒有明確的商業化路線圖。根據互聯網的發展來看,找到一種適合公司或者產品的商業模式已經非常困難。如果想創新找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全新商業模式則比登天還難。

以UGC(用戶創造內容)為代表的WEB2.0概念出現時,有聲音說WEB2.0要顛覆WEB1.0。但WEB2.0並沒有「革命性」地改變什麼。老三大門戶依然挺立,新三大巨頭則在上演馬太效應的「強者愈強」。WEB2.0在中國的代表產品人人網、新浪微博等則陷入困境。前者市場和市值萎縮,後者則暫時放棄上市接受阿里投資,淪為阿里的打工仔。

正如吳軍博士在《浪潮之巔》的觀點,「所有 Web 2.0 的公司都沒有在真正意義上找到自己的商業模式,並最終將被能成功演變為 Web 2.0 的傳統互聯網 1.0 巨頭所超過。」

同樣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會顛覆PC互聯網,故沒有WEB3.0的說法,而是稱之為「後互聯網時代」或者「後PC時代」),移動互聯網創業公司在無法尋找到獨有的、有效的的商業模式快速追上巨頭時,很可能會被巨頭超越。

各大巨頭已將重心偏移到了移動互聯網,對這個新大陸虎視眈眈。產品可以山寨,模式可以複製,移動互聯網公司的創業者要麼被其虐殺,要麼被其收編,被巨頭納入懷中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的中國創業者的切實可行的夢想。

總結一下:①移動互聯網經過五年發展,盈利模式已經逐步清晰:依然離不開傳統互聯網廣告、增值和電商三大盈利模式。②移動互聯網會有互聯網和硬件的整合、多重營收模式的整合、線上和線下的結合。③移動互聯網創業公司幾乎很難通過商業模式的創新突破巨頭,因為移動端商業化已經很難,而巨頭也已虎視眈眈。④能被巨頭收編是一個不錯的結局。不論是巨頭還是創業者的移動互聯網商業化,更需要解決的是原有商業模式的移植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920

失去鮑爾默微軟走到十字路口?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4099

微軟昨天宣佈鮑爾默將在1年內退休,儘管微軟股價大漲7%表明市場對此歡迎。但是微軟卻面臨著大佬走後無人可用的窘境。

鮑爾默是那種個性張揚,激情充沛,又活力四射的CEO。他能從會場後一直跳到台前,口中高呼 「Come On」 ,然後氣喘吁吁地一字一頓指著微軟的招牌高呼: I Love This Company。

但誰都無法否認鮑爾默2000年正式接管公司後,微軟變得越來越保守遲滯。和10年前一樣這家軟件巨頭仍然在依靠Windows,Office等桌面軟件賺錢,錯失了社交媒體,云存儲等一個個互聯網新趨勢。

但面對困境微軟董事會並沒能做表現出商學院案例中那種「快刀斬亂麻」的換人決定。

NYT援引消息人士報導稱,在轉型問題上微軟董事會已經討論了近10年,辯論激烈程度在2010年到達頂峰。

巨大壓力下幾個月前鮑爾默本人建議董事會應該正式考慮CEO繼任人選問題。

鮑爾默和董事會討論了下任CEO應該具有的品質,並在微軟內部和外部評估適合的候選人。

在週五宣佈離職決定前的18-24個月時間裡,鮑爾默本人曾親自會晤了數名外部企業高管,而這些人都有著變革大公司的經驗.

但是恰恰是因為鮑爾默對微軟太重要,以及他強烈希望張揚自我的個性,導致微軟沒能培養出合適的CEO候選人。

比如此前負責Windows部門的Steven Sinofsky由於與鮑爾默的摩擦,去年宣佈離開微軟。本週Sinofsky宣佈加入風險資本投資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

 哈佛商學院教授Joseph L. Bower說:
「尤其是對鮑爾默這樣實際上的微軟創始人而言,離開幾乎就是死亡。」
「微軟的CEO和董事會必須要要有一個非常成熟的關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056

(轉)86家鋼鐵企業負債超3萬億 瘋狂擴張走到窮途末路 金楓海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f4b4a0102eyae.html
張向東 王賽

  86家大中型鋼鐵企業總負債已超過3萬億,行業負債率達69.47%。破產,離鋼鐵業已經不遠了?

  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說,也許用不了一年。鋼鐵業第一張倒下的多米諾骨牌,不是產能過剩,而是資金鏈斷裂。

  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鋼協」)統計,截至6月末,全國86家大中型鋼鐵企業總負債已超過3萬億,其中銀行貸款達1.3萬億。與之相對應的是,這些鋼鐵業上半年利潤總共只有22億。有35家鋼廠在虧損經營,虧損面已達40%。同時,中國鋼鐵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均在上升。

  銀行已經開始收口。一些鋼廠此前拿到的授信已經失靈,新增授信更是難上加難;鋼廠在還完到期貸款之後,能夠拿到的新貸款也開始逐步減少。8月16日,河北寶信鋼鐵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張哲義說,照這樣下去,年底前就會有鋼廠因資金鏈斷掉而破產。

  3萬億的總負債和1.3萬億的銀行貸款,讓鋼廠和銀行一起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全國重點鋼鐵企業的半年財務數據顯示,若按照目前的經營狀況,在銀行貸款到期前,鋼廠依靠自身還錢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銀行貸款還只是鋼鐵業債務危機的冰山一角。以鋼廠為核心節點,諸多相關行業形成了一個又一個龐大的資金鏈條。截至今年上半年,86家大中型鋼鐵企業,應收賬款1156億,應付賬款4327億;應收票據1861億,應付票據4176億。

  中國實體經濟的第一個系統性風險正在逼近。一年前爆發的鋼貿商資金鏈斷裂衝擊波,終於襲至鋼廠的門口。只是這一次,無論涉及資金規模還是產業波及面都遠超鋼貿危機。

  3萬億債務重壓

  根據中鋼協的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86家鋼鐵企業的負債總額為3.0189萬億,行業負債率達69.47%。86家重點鋼廠平均每家負債348.8億。

  3萬億意味著什麼?這是今年上半年86家鋼鐵企業的全部銷售收入的1.67倍,是這些鋼廠利潤總額的1327倍。

  中國規模最大的前10家鋼鐵企業中,首鋼集團負債2845億,負債率超過72%;鞍鋼集團[微博]負債1742億,負債率超過60%;河北鋼鐵(1.86, -0.01, -0.53%)集團負債2354億,負債率超過73%;寶鋼集團負債2289.9億,負債率45.6%;山東鋼鐵(1.62, -0.01,-0.61%)集團負債1394億,負債率高達78.76%;武鋼集團負債1613億,負債率超過67%;華菱鋼鐵(1.68, -0.02, -1.18%)集團負債總額955億,負債率高達82%。

  中鋼協副秘書長屈秀麗說,行業特性決定了鋼鐵業資產負債率整體偏高。通常情況下,60%-70%的資產負債率都屬正常,但是如果超過了80%,就有問題了。

  2013年上半年,全國有39家鋼廠資產負債率超過80%,15家鋼廠資產負債率超過90%。而資產負債率在50%以下的只有8家。

  更為嚴重的是資不抵債的鋼廠已經出現。目前,全國有5家鋼廠資產負債率超過100%。分別為:首鋼集團下屬長治鋼鐵集團公司、河北新武安鋼鐵集團下屬河北東山冶金工業有限公司、河北鋼鐵集團下屬榮信鋼鐵有限公司、山東鋼鐵集團下屬張店鋼鐵總廠、山西立恆鋼鐵有限公司。此外,未被納入86家鋼鐵企業統計的中鋼集團控股的吉林鐵合金有限責任公司,資產負債率高達111.98%。

  鋼鐵業3萬億負債中,銀行貸款為1.3萬億。為此,全國86家鋼廠在今年上半年,支付了406億的銀行利息,是鋼廠上半年22億淨利潤的18倍。

  超過七成的銀行貸款為短期貸款,達9371億,長期貸款為3628億。一個正在發生的變化是,最近兩年銀行對鋼廠的長期貸款逐步減少,短期貸款卻不斷攀升。今年上半年銀行對鋼廠的短期借款同比增加1125.54億,增幅13.65%;長期借款減少73.99億,同比下降2%。

  對中國重點國有鋼鐵企業,銀行的短期貸款期限一般是1年,而對於民營鋼鐵企業則普遍在6個月,有的只有3個月。這意味著,按照目前鋼鐵業9371億的短期貸款,最長在一年內都將到期。河北寶信鋼鐵集團常務副總張哲義說,如此短的貸款週期,讓很多鋼鐵企業剛拿到錢還沒能效益,就要還錢了。

  借新債還舊債,是中國鋼廠目前維持現金流的主要手段。但隨著國務院對產能過剩行業調控政策的趨嚴,鋼廠直接從銀行貸款的通道正在被逐步關閉。

  河北新武安鋼鐵集團董事長萬喜河對經濟觀察報說,由於國家政策限制,企業一般都是通過鋼廠提供抵押擔保,由相關貿易公司進行貸款。但是這樣的貸款一般週期都很短,利息也較高,銀行其實很清楚這些公司的貸款都是拿給鋼廠用的。

  能夠直接從銀行拿到貸款,已算不錯。有的鋼廠則是借助信託、甚至高利貸等渠道拿錢。原本這些資金都應該用做補充鋼廠的流動資金,但鋼廠拿到錢之後,大部分都投向了新增產能。

  就這樣,鋼廠與銀行「合謀」,繞過國家相關禁令,分別通過違規使用流動資金、貿易公司貸款、提前墊付建設資金等手段,在產能與債務同時擴張的「玩火」道路上,越走越遠。

  擴張惡果

  鋼鐵業走到今日「窮途末路」,與其之前的瘋狂擴張有直接關係。首鋼集團(以下簡稱「首鋼」)當算是因產能擴張而負債纍纍的典型。

  截止到今年上半年,首鋼的負債率超過70%,總負債超過2800億。其中銀行短期貸款為728億,增幅達18%;長期貸款780多億,增長2.5%。巨大的債務負擔,讓首鋼在上半年需要支付27.9億的銀行利息、超過31億的財務費用。而首鋼上半年累計虧損已達10億。

  首鋼內部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說,「前幾年的擴張收購和搬遷讓首鋼背上了巨額的債務包袱,而連續幾年鋼鐵行業的不景氣所導致的虧損,更是雪上加霜。」

  短短兩年間,首鋼先後收購或新建了山西、貴州、新疆、吉林、安徽五地的5家鋼廠,並有一個大型鋼鐵項目投產。加上此前首鋼的北京順義冷軋廠、首鋼遷安鋼廠、首鋼秦皇島中厚板項目、首鋼水城鋼鐵公司,2006年開始搬遷的首鋼,只用了五年時間,就變成了一家擁有10家鋼鐵子公司、總產能超3000萬噸的特大型鋼鐵集團。

  粗略計算,若全部兌現當年收購上述鋼廠的擴產承諾,首鋼需要在2015年前花費超過600億的資金投入。接連不斷的投資和收購,讓首鋼債台高築。

  類似首鋼的劇情,在其他大型國有鋼鐵集團身上也重複上演著。山東鋼鐵集團、河北鋼鐵集團、鞍山鋼鐵集團均屬於此。

  其中,山東鋼鐵集團下屬張店鋼鐵總廠產能不過200萬噸,但總負債已超過87億,負債率達100.3%。山東鋼鐵集團整體虧損14億;河北鋼鐵集團下屬榮信鋼鐵有限公司負債總額達66.8億,負債率達107%。河北鋼鐵集團上半年整體利潤不足5000萬。鞍鋼集團下屬成都鋼鐵公司,負債超128億,負債率超過92%,而去年同期的負債率為78.9%。而鞍鋼集團今年上半年虧損逾23億。

  2009年至2010年的兩年間,是中國四萬億投資盛宴的高潮,也是中國鋼鐵業積重難返的開端。及至2013年,危機端倪顯現。

  中國鋼鐵行業過去多年來一直呼喊的兼併重組,效益未見,卻已債台高築。但即便如此,鋼廠仍在繼續往前衝,虧損不停產,因為停產就從銀行拿不到錢了。在這場危險遊戲的末尾,沒有鋼廠想第一個倒下。

  大規模墊資的背後

  中國鋼廠的建設資金主要有五個來源:銀行貸款、計提折舊、融資租賃、墊資以及建設移交(BT模式)。

  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的專家對經濟觀察報說,鋼廠負債增加表明前幾年鋼廠擴張太多。從債務類別上看,長期負債主要由於固定資產的基本投資建設形成;短期負債主要是為了補充流動資金。短期貸款迅速增加,說明企業是在拿流動資金借款來搞長期投資建設。這是目前鋼廠為新上項目籌措資金的主流。

  但最近幾年墊資的情況越來越多,中冶唐山恆通項目、中鋼山西中宇項目便是這種模式。

  中冶唐山恆通鋼鐵項目始於2007年。當年,原本是鋼材貿易商的河北商人梁士臣拉上中冶集團投資建設恆通鋼鐵項目。按照雙方的打算,該項目原本計劃建成中國最大的冷軋涂鍍生產基地,計劃投資超過100億。中國冶金規劃院的專家稱,中冶作為前期建設施工方參與了該項目,但是採取的是墊資建設的方式。不過項目尚未完全建成,唐山恆通就已經連年巨額虧損。最終,中冶集團以債務入股的方式,控股了這家巨虧近50億的鋼廠。

  這一故事的後續是:2009年年初,也就是在唐山中冶恆通冷軋項目開工建設兩年後,河北商人梁士臣輾轉至湖北宜昌宣佈投資200億、產能達1000萬噸、產值達700億的「亞洲最大超薄鍍鋅板基地」——三峽全通。這一次梁士臣的「戰略合作夥伴」不再是中冶,而是中鋼和中鋼研科技集團。至2012年下半年,三峽全通陷入破產邊緣,梁士臣再次隱身,留下包括銀行、信託、財政等在內共計逾70億的債務。

  中鋼集團山西中宇鋼鐵項目與唐山中冶恆通項目類似,中鋼提前墊資建設,但最終也是無奈接手。到2011年,山西中宇鋼鐵有限公司停產,為中鋼留下了近40億債務。此後,山西中宇被另外一家民營鋼鐵企業山西立恆鋼鐵公司託管。次年,山西省經信委同意,中宇鋼鐵公司通過產能置換的方式,又投資上馬兩座新的1860立方米高爐。到2013年上半年,託管中宇鋼鐵的山西立恆鋼鐵公司,負債率達103.77%。

  除山西中宇外,2007年中鋼集團還無奈接收了吉林省國有企業吉林鐵合金有限公司。至2013年上半年,吉林鐵合金有限公司負債總額26.48億,短期貸款超過12億,應付賬款6.8億,負債率高達111.98%。

  中冶集團是中國最大的冶金工程建設商和承包商,中鋼集團是中國最大的鋼鐵貿易和工程科技與服務提供商。這兩大央企之所以捲入鋼廠債務泥潭,原因在銀行。

  前述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的專家說,中冶、中鋼這些鋼廠之所以能夠墊資建設,是因為這兩大央企握有銀行上千億的授信,根本花不完,所以才敢提前墊資。但沒想到,最後收不回來了。

  今年3月,中冶集團董事長經天亮在中冶董事會第四十八次會議上發表講話時反思稱,由於前些年大量承攬墊資項目,集團主要財務指標特別是公司經營風險與財務風險的指標從2009年開始持續惡化。

  2012年經營業績出現巨額虧損,是在2006年、2007年、2008年企業發展中各類矛盾和問題積累集中的體現。經天亮說:「依靠墊資承攬項目是一個公司缺乏競爭力、競爭優勢,依靠旁門左道的低級做法。2013年集團及各子企業必須確保實現2013年的資產負債率的管控目標。同時,要嚴格限制墊資項目,嚴控BT工程。」

  危局輪盤仍在旋轉

  僅從財務數據上看,首鋼及其控股子公司要靠鋼鐵主業償還銀行貸款,幾無可能。首鋼今年上半年的噸鋼利潤為-66元。這意味著,每賣一噸鋼,首鋼平均虧損66塊。其中最為嚴重的子公司貴陽特殊鋼有限公司,上半年噸鋼利潤為-675元。

  首鋼下屬長治鋼鐵集團公司負債總額達到了100.23億,負債率106%。今年上半年,長治鋼鐵雖然開始減虧,但仍累計虧損2.7億。長治鋼鐵目前的銀行短期貸款為29.44億,同比增加21%,而長期貸款卻從去年的5.4億,降至3919萬元,降幅達92.8%。

  長治鋼鐵集團銷售處人士對經濟觀察報稱,長鋼虧損,原因不在銷售成本,而是高企不下的生產成本和財務費用。今年上半年,長治鋼鐵集團在虧損嚴重的局面下,仍需要支付1.2億的銀行利息。

  地方政府已經開始拯救「鋼廠病人」。兩個月前,長治鋼鐵集團太原市政府簽下了市政工程大單。按照協議,太原市學校、醫院、保障性住房、圖書館、道路建設等市政重點工程,將全部使用長治鋼鐵集團的鋼材。

  長治鋼鐵集團定下的今年全年銷售任務是300萬噸。但越多的銷量,意味著越多的虧損。因為如果按照長治鋼鐵集團上半年的利潤情況計算,每賣一噸鋼材,平均虧損170多元。

  還有比太原市更為極端的案例。河南、廣東、遼寧、寧夏等地政府則直接為省內重點國有鋼廠提供資金補貼。補貼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的以技術改造為藉口,有的則直接提供貸款貼息,更有甚者則按照鋼廠的鋼材銷量或產值等指標提供補貼,鋼廠拿著政府補貼卻在虧損運營。

  今年6月,遼寧省凌源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分別獲得遼寧省北票市、朝陽市兩級財政部門補貼資金3.818億元。其中3180萬元用於改善企業資金周轉狀況、1.5億用於技術改造、2億用於貸款貼息。而凌源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的母公司凌源鋼鐵集團在今年上半年的利潤總額僅為8247萬元,拿到補貼的6月當月,凌源鋼鐵集團利潤總額變成了2.7億。凌源鋼鐵集團到今年上半年的負債總額累計近184億,負債增長40%,利息支出高達3.4億,增長47.59%。

  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的專家說,全國鋼鐵企業去年一年從地方政府手中拿到的補貼高達60多億。政府為鋼廠補貼,不僅不符合國內相關政策規定,也不符合WTO的貿易規則。而這些補貼的資金來源也不清楚。

  對於地方政府來說,鋼廠,尤其是地方國有鋼鐵企業,不僅意味著就業和財稅收入,也意味著投資和GDP。政府成為鋼廠與銀行之間的掮客,需要時依靠鋼鐵項目來帶動經濟增長,危機時則不惜直接用財政資金補貼鋼廠的虧損黑洞。

  政府、鋼廠、銀行共同推動的危險輪盤仍在旋轉。

  今年上半年,中國鋼鐵業投資完成3035億,同比增長4.26%。但中鋼協重點統計的86家鋼廠,上半年完成投資額僅佔全年投資計劃的7.81%,其他企業的投資計劃也僅完成年度的31.53%。如果全年投資計劃能夠執行,大量的投資將在下半年完成。

  死保現金流

  首鋼的虧損還將繼續。8月22日,首鋼集團下屬首鋼股份(1.99, -0.02, -1.00%)發佈今年半年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0.98億元,同比降9.04%;淨虧2.689億。首鋼股份預計,2013年前三季度公司淨利將虧損3.3億至4.3億元。鋼鐵行業經營困境短期內難以改觀。

  首鋼集團、遼寧凌源鋼鐵集團是中國鋼鐵業目前的一個悲觀縮影。今年上半年全國86家大中型鋼鐵企業中,虧損的35家鋼廠,平均負債率達78.78%,累計虧損116億。

  終於意識到危機來臨的中國鋼廠,開始採取措施死保現金流。8月19日,山東鋼鐵集團內部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說,「集團今年的第一任務就是保證資金鏈的安全。目前看,現金流一斷,肯定會有鋼廠要破產。」

  但在市場不景氣、行業整體虧損的情況下,山東鋼鐵集團可以採取的措施非常有限。據介紹,山東鋼鐵集團正在通過減少流動資金佔用、降低成本、對內挖潛增效等手段,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以此保證銀行的後續貸款。

  山東鋼鐵集團這位內部人士說,儘管目前確實資金周轉困難,但是國有企業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畢竟涉及到就業、地方財政等大問題。

  民營鋼廠的遭遇就非如此了。曾經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為鋼廠擴張提供資金的銀行,已經開始收閘,民營鋼鐵企業首當其衝。

  河北寶信鋼鐵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張哲義說:「現在銀行已經開始壓貸款了。鋼廠去找銀行貸款,本來承諾的1000萬,但是拿錢的時候銀行就只能給800萬,下次就變成600萬。現在銀行也不能直接停貸,直接停止貸款的話,鋼廠就倒閉了,銀行損失更大。」

  萬喜河說:「鋼廠的市場環境和經營狀況都不好,銀行停貸的話,相當於給一個本來就奄奄一息的人,再打一棒子。」萬喜河手中現在還握有銀行的10億元授信,這是新武安鋼鐵集團的保命錢,但並不是每一家鋼廠都要保。萬喜河說:「政府給我的任務是保住新武安集團這塊牌子,在集團不倒的情況下,我不能確保集團下面的每一家鋼廠都能活下去。」

  新武安鋼鐵集團與河北鋼鐵集團一樣都是在河北省政府力推區域兼併重組的產物。2006—2009年間,河北省的鋼鐵公司退出了分別與寶鋼、首鋼等跨區域重組而成的集團公司,抱團組建河北省自己的鋼鐵聯合體。2006年,武安地區的12家民營鋼鐵集團聯合組成了新武安鋼鐵集團,集團產能規模1500萬噸。

  屈秀麗說,隨著市場的惡化,中央對違規項目的停貸等原因,確實有部分鋼鐵企業資金鏈斷裂的可能。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判斷,中國鋼鐵行業遲早會出現系統風險。他建議,相關政府部門提前做好部分鋼廠破產的準備工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113

失去鮑爾默微軟走到十字路口?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4099

微軟昨天宣佈鮑爾默將在1年內退休,儘管微軟股價大漲7%表明市場對此歡迎。但是微軟卻面臨著大佬走後無人可用的窘境。

鮑爾默是那種個性張揚,激情充沛,又活力四射的CEO。他能從會場後一直跳到台前,口中高呼 「Come On」 ,然後氣喘吁吁地一字一頓指著微軟的招牌高呼: I Love This Company。

但誰都無法否認鮑爾默2000年正式接管公司後,微軟變得越來越保守遲滯。和10年前一樣這家軟件巨頭仍然在依靠Windows,Office等桌面軟件賺錢,錯失了社交媒體,云存儲等一個個互聯網新趨勢。

但面對困境微軟董事會並沒能做表現出商學院案例中那種「快刀斬亂麻」的換人決定。

NYT援引消息人士報導稱,在轉型問題上微軟董事會已經討論了近10年,辯論激烈程度在2010年到達頂峰。

巨大壓力下幾個月前鮑爾默本人建議董事會應該正式考慮CEO繼任人選問題。

鮑爾默和董事會討論了下任CEO應該具有的品質,並在微軟內部和外部評估適合的候選人。

在週五宣佈離職決定前的18-24個月時間裡,鮑爾默本人曾親自會晤了數名外部企業高管,而這些人都有著變革大公司的經驗.

但是恰恰是因為鮑爾默對微軟太重要,以及他強烈希望張揚自我的個性,導致微軟沒能培養出合適的CEO候選人。

比如此前負責Windows部門的Steven Sinofsky由於與鮑爾默的摩擦,去年宣佈離開微軟。本週Sinofsky宣佈加入風險資本投資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

 哈佛商學院教授Joseph L. Bower說:
「尤其是對鮑爾默這樣實際上的微軟創始人而言,離開幾乎就是死亡。」
「微軟的CEO和董事會必須要要有一個非常成熟的關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474

從「一生」走到「一世」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4/01/blog-post.html
網上瘋傳訊息,就是跟愛人從2013年過渡到2014年,好比從「一生」走到「一世」,喻意一生一世,的確浪漫。近期止凡看到不少博主都總結2013年的成績,又寫下對未來一年展望,來到2014年的第一天,讓我也寫寫吧。

要回顧2013年的財務,非常之容易,因為所做過的動作極之有限,可能比巴菲特的投資動作還要少,還要悶,不過這裡的博友早已經習慣了這樣悶的模式了。正是如此的少動作,所以這裡甚少有實際投資操作的文章。再者,還是老道理,適合我的操作不一定適合大家,看來寫了也沒多大意義吧。

過去2013年,樓方面,還是一間自住的,今年沒有再加按,只是乖乖地每月還款。股票方面,組合一直在收息,在二月左右開始買入香港電視(1137)及在四月左右開始買入南方A50(2822),至今一直持有。在四月左右賣出所有瑞安房地產(0272)及中國人壽(2628),原因是對她們失去信心,有興趣博友可以回看相關文章。其他衍生工具都沒有沾手,亦沒有運用孖展。

股樓就是這樣操作,太悶了。另外,一如已往,到紀念日子就走去買些黃金,又會到美股戶口買些白銀ETF及巴郡,這些動作已經維持了好幾年,是儲蓄行為多於投資行為,只是儲蓄的媒體不一定是現金而已。

現金水平還算偏高,一向多會全倉股票的我,今年還有一部份在2012年加按物業套現的資金還未運用,這好像在訓練自己手持大量現金而要保持冷靜,等待機會。以前都討論過,這樣難度其實很高,有時有錢在手而不買東西,比起見股市大升而不賣持股來得更難耐。然而,要經歷過這樣,才有可能到股災時還留有實力,作巴菲特式的股災進市掃便宜貨。

說了很多,相信不少博友看完我以上的操作,感覺事不關己,本來已經夠悶,加上一年來就只有這些操作,更悶,是不?正是這個原因,我很少寫有關自己的操作,沒有意義吧。好了,2014年,我又會如何部署呢?沒有驚喜,還會是悶。

重複過很多次,我沒有預測能力,亦不相信其他人有,但分析能力靠是應該有的。然而,我投資理財的模式不會靠預計未來而安排資產,因為未來有太多不確定性了,例如戰爭(日本、北韓)、天災(地震、海潚、禽流感)、人禍(美國聯儲局、中央及港府政策)等等,這些都不再是黑天鵝事件(出現的機會率極低),而是每年都總有某些事件出現,未來走勢,你真的能預計嗎?

談起預測,2013年初不知有多少財經分析員話內地資源煤炭股值得投資,結果呢?這是讓大家一年輸掉一半的板塊,中煤能源(1898)更是2013年跌幅最大的國企及藍籌股,榮登雙冠軍。

不作未來預測,還是分析價值,再利用財務知識安排資產,這就是我的投資。所以我沒有留意什麼投資板塊,沒有「跟紅頂白」,換句話說,就是留意所有我熟識的投資板塊,看哪個出現可見的投資價值。然而,來年可以開始學習一下資源煤炭公司的盈利模式,看看其價值如何。

會否投資物業?這是我希望的,不過今天的樓市環境就免了。投資與否,還是要看政府政策,美國加息與否,樓市指數如何。可遇見的是未來供應到2015年應該會比2010年大增,單看供求,樓市是有機會下跌不少的,不過跌多少?幾時跌?我就不懂看了,但已經作好準備。作為獵人,準備獵槍及子彈,平日鍛鍊好身體,上山要靜心等候獵物出現,不要在獵物還未出現前就拿獵槍亂射,把子彈射光,到獵物出現時只能飲恨。

對2014年如何部署,好像打功夫一樣,人家問你會估計對方會出什麼招數,而你又會如何應對呢?什麼?我要估計他將會出蛇拳,所以我將會出鷹爪?不,我到時會先看他耍什麼,我才會決定如何應對。不過,本身你一定要學滿師,有足夠功夫底子(財務知識),所以平日要經常練功,自然隨時能作出應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881

印度軟件外包業走到了盡頭?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723

原文作者為Vivek Wadhwa 印度軟件外包業的蓬勃發展之勢已經走到了盡頭,印度軟件公司的高管們已經無法調整航向,跟上這個行業新的發展趨勢。 當然,這並不是說印度的軟件外包服務無法滿足西方企業的要求,而是他們的客戶基礎(企業的信息總監和IT部門)在減少。隨著平板電腦、應用程序、雲計算等等新事物如雨後竹筍般出現,用戶自己就能解決一些簡單的技術問題,或者直接開發更好的技術,而不需要借助IT部門。 他們可以在iPad下載便宜、簡潔而又強大的應用軟件,讓公司的系統看起來更加簡單明了。這些定制化的軟件不需要內部人士進行軟件開發也不需要進行日常維護,只要懂一點編程知識就能上手。 但是人人都是程序員的時代不會那麽快到來,電腦系統的更新可能需要幾十年的時間,而且企業的IT部門運轉的像蝸牛一樣慢,所以印度的軟件外包業在經歷明顯的陣痛期之前還會有幾年的好日子過。 但改變也創造了新的機遇。 例如,機器人、人工智能以及3D打印領域的機會就讓制造業從中國重新流回美國、歐洲…以及印度。 以科技初創公司Rethink Robotics推出的Baxter為例,這個機器人有兩個胳膊一張臉,能夠模仿人類的表情,自帶的攝像機與傳感器能夠察覺與它一同工作的人的情緒,這個家夥能夠組裝和搬運盒子,而且一天工作24小時從不抱怨,關鍵是售價才2.2萬美元。與此類似的機器人還有很多。 而人工智能則讓自動汽車、聲音識別系統(例如siri)以及電腦自動決策成為可能。 這些技術正在變得越來越廉價,且更容易獲得,但美國的制造企業似乎並沒有準備好迎接新技術潮的到來。大多數企業都不知道這些技術為何物,更別提如何應用。 這就給印度的企業提供了機會。他們能夠利用這些技術為客戶設計新的工廠、安裝機器人、遠程遙控工廠,他們也可以提供新的價值鏈設計以及庫存管理方面的咨詢服務,這無疑是比傳統的IT外包服務更加有利可圖,也可以為印度的軟件業帶來一萬億美元的市場機遇。 此外,印度的科技公司也可以發展基於傳感系統的生物醫藥設備,用於分析染色體以及健康數據,或者參與到智能城市、數字教育以及現代農業的進程中,軟件與IT都是這些新領域得以突破的關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174

趙藤雄怎麼走到這一步?

2014-06-09  TCW  
 

 

「2257」,這是遠雄集團董事長趙藤雄的新名字。

六月二日,端午節凌晨,台北地院裁定羈押這位七十歲的地產商人。台北地方法院裁決羈押禁見的理由這樣寫:「被告趙藤雄、魏春雄(遠雄副總)經法院訊問後,均坦承有為求桃園八德地區合宜住宅標案得以順利進行,而由被告趙藤雄決策……,並透過共同被告蔡仁惠(台北科技大學前教授)將新台幣一千六百萬元交付共同被告葉世文(桃園縣前副縣長)之事實……」

更嚴重的是,趙藤雄以五百萬元交保後,不止公司主管刪除簡訊,還運送約一噸的資料給資料銷毀公司,有湮滅證據之嫌,經檢察官緊急抗告,趙藤雄終於遭到羈押。

台灣最知名、也最爭議的建設公司老闆,除了趙藤雄,沒有第二人選。

他的爭議,來自他的強硬和他凡事都要爭第一的個性。「二百五十萬一坪不算貴!」「房價跌了算我的!」對經濟、房市政策的批評,雖總能讓他成為媒體焦點,但檯面下,他面對不利言論的全力反擊,更能讓人一窺他絕不認輸的強硬個性。

他,不吃虧!黑道勒索開槍,報警處理加倍奉還

去年底,朱學恆舉辦網路票選「十大惡人」,上榜的趙藤雄,買下四大報頭版廣告澄清,並怒告朱,指其「無法無天」,成為名單中唯一積極回應的當事人。

趙藤雄比較像是西部牛仔的風格,正面交鋒,一定是選擇拔槍對幹,絕不沉默。

建築業最害怕的是黑道勒索,趙藤雄卻不吃那一套,早期在他的汐止工地,黑道勒索一開口就是三千萬元,且為了示威,先到現場開了兩槍後揚長而去。當時,現場人員都嚇壞了,趙藤雄卻不為所懼,馬上予以還擊,立即報警處理,警方來了五、六十個人,與對方十幾個人在工地現場發生槍戰。事後,警方還捉了五個人。

絕不吃虧、加倍討回,同樣的情節,在他身上不只一次重演。

而這次被約談、交保、再羈押,難得看見趙藤雄不發一語的樣子。是自知劫數難逃,或識時務者為俊傑,先低頭度過難關?

他,成敗都為錢!從大巨蛋案,就出現利益輸送爭議

從模板工人做起,到了二○一二年,趙藤雄排進《富比世》台灣富豪榜第十五名、身價達五百一十億新台幣。一路的榮耀,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貪污案纏身?

他絕對是比別人努力再努力,也更渴望事業成功,建立帝國,對金錢的渴望,幫助他排除萬難,走到最後,他內心的信仰似乎告訴他: 沒有錢辦不到的事。

他在金錢運用上,一向令人瞠目結舌。

二○○四年,媒體報導大巨蛋爭議,趙藤雄花費五十萬,指示內部在五天內大量印製五萬本、達六十四頁厚的《台北巨蛋的未來》自白書,廣發至媒體、集團員工,甚至要求業務員確保案場客戶人手一本,並同時提供網路閱讀、檔案下載兩種版本,不放棄任何澄清、捍衛名聲的機會。

過去十年,不只一次因大巨蛋案和台北市政府槓上的他,甚至曾說:「如果市府要讓巨蛋廢標,我會採取一連串求償動作,包括行政救濟、國家賠償、甚至國際訴訟,範圍涵蓋刑事、民事訴訟!」「而且這些求償要成立都非常容易!」最後,市政府確實敗下陣來,趙藤雄的官司不敗紀錄也再添一筆。

而唯一一次讓他滑鐵盧的,竟是公然侮辱罪。二○○五年,因與巨蛋建築團隊劉培森拆夥,趙藤雄公開怒罵對方「智障」「騙子」「沒人格」,遭判拘役五十天得易科罰金。四年後,趙登報導歉、民事賠償一百萬元,事情才告一段落。

趙藤雄的行事風格,幾乎處處都與金錢脫離不了關係。

例如最近因為大舉砍樹,鬧得沸沸揚揚的台北大巨蛋,遠雄集團得標的過程也充滿瑕疵,整個案子從委託規畫、招標、甄審到簽約,出現令人質疑的弊端。

大巨蛋BOT這個案子,營運期五十年,僅以公告地價年息一%計收土地租金,甚至土地面積的三分之二也不是蓋大巨蛋,而是用來讓遠雄蓋飯店及商場,「市府對於遠雄利益大方送」,引爆「精華土地無償給財團使用、圖利財團」等非議,甚至引起監察院注意。

根據綠黨前召集人潘翰聲透露,在整個大巨蛋甄審過程中,甄審委員會一開始並不同意遠雄申請變更協力廠商,但趙藤雄竟兩度宴請府外甄審委員,其中一位更在關鍵甄審會前一個月,被檢調發現戶頭莫名出現一筆二百九十萬元的存款,最後甄審會一改原先的否決,翻盤同意遠雄申請變更,事後雖無其他直接事證,證明甄審委員有收賄之嫌,但時間點上的巧合,還是令外界質疑。

想到賺錢就精神百倍的趙藤雄,甚至會鑽法律的漏洞,找到賺錢的「步數」。

其中被業界視為「經典之作」的,就是趙藤雄有辦法讓「法令轉彎」,順利把「工業用地蓋豪宅合法化」。

遠雄二○○○年以後,多次以低價買進大台北地區便宜的工業用地,再利用地目變更的機會,將原本工業用地變更為住宅區及商業區;過程中,只要捐出三成土地做為停車場、公園,便宜的工業用地就可以搖身一變成為豪宅林立的住宅區,南港「大都市新天地」是首例。

這樣「工業用地蓋豪宅」的模式讓遠雄食髓知味,甚至一直到最近的內湖五期工業用地,遠雄也未經過使用地目變更,就在上頭蓋起住宅「遠雄藝朗」,目前仍持續遭到台北市政府開罰,是違法的工業宅。

遠雄集團開發案包山包海,爭議還延燒到東海岸邊。

二○○二年底,耗資八十億的遠雄海洋公園於花蓮開幕,之後,遠雄又提出園區擴大案,內含七三%國有地,遭到各界反對。當地民眾質疑,花蓮縣縣長傅萁上任時曾提出禁止山坡地開發,但海洋公園擴建範圍不只包含禁建地區,範圍更涵蓋五.六公頃的三級以下坡地,顯然標準不一。至今,該案仍在環評階段,未取得建照。

八德案爆發後,立法委員管碧玲也提出新事證,指東北角國家風景區徵收土地及開發計畫原編列一百一十億預算,但立法院於上個會期再追加了五億五千萬,徵收目的也從保留原始風貌變成「開發五星級觀光飯店」,讓她質疑遠雄也參與其中。

一路以來,不管是因為運氣,還是資源雄厚,面對爭議,他都安然過關,讓他的氣燄越來越盛,像一隻噴火龍一樣,四處挑釁,彷彿天下人都不能得罪他。但這也反而害了他失去戒心和分寸,因而涉嫌此次的貪污案。

檢方指出,趙藤雄在弊案中曾對部屬指示:「這款的以後最好是用錢解決啦!」後雖遭其否認,但房產專家Sway分析,趙藤雄是目標明確的人,而且缺乏耐性;所以為了快速達到目標,他很少低調溝通,每一次,都是「大手大腳」、大陣仗、砸大錢解決。因此,趙藤雄會有這樣的言論,並不讓他意外。

他,行事霸道!事業一條龍,因為什麼都要自己賺

錢,對於趙藤雄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六○年代,從軍中退伍後,他帶著一條棉被、一台電風扇、十斤米,與老婆北上打拚。他落腳景美,還借了三百元付房租,並且應徵一天工資二十五元的小臨時工。

不過,他學得很快,又肯吃苦 ,因此不到十五天就當師傅、二十天當工頭、四十五天就當起承包商接些小工程。從這麼低的處境走到今天並不容易,但似乎並沒有讓趙藤雄充分滿足於現況。

去年,遠雄建設營收逾二百五十一億,為歷史新高,雖僅在營建股內位居第三,但在《住展雜誌》每年公佈的十大推案建商裡,遠雄始終是前三。

趙藤雄一向喜歡玩大的、造鎮的案子,為何卻連合宜住宅這種近十三億元的小案子都不放過,還為此涉嫌賄賂官員?

業界認為,這和他的霸道性格有關:「他旁邊有地啊,怎麼會甘心合宜住宅拉低房價?阻止不了,當然就要自己賺。」

肥水不落外人田,也展現在遠雄從開發、營造到代銷一條龍的體制。業者透露,過去,趙藤雄因不滿外包業者開價過低、壓低利潤,常怒言相向,是代銷業許多人的共同回憶。因此,為控管每個環節,不少賺一分錢,遠雄寧願一手包,也能想見。

模板在建築過程中身份很「卑微」,功能就是用完即丟,一般人看到的樣品屋和成屋,都是光鮮亮麗,而卻忽略了模板在建設工體成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模板工人出身的趙藤雄,不滿足自己只是這種角色,他有強烈被看見的慾望。所以,無論是公開發言,在一片荒蕪中造鎮,他都要當第一。

業界形容,不像傳統建商個性保守,趙藤雄的性格樂觀、積極,總能在別人不認同的時機進場、不看好的地方「點石成金」。而且,像是不留後路般,每一次都是大筆收購,不怕大失敗,只求大成功。

「當時的內湖荒煙蔓草、什麼都沒有,但他就是看了看,對旁邊的部下說:『只要(一坪)五十萬元以內,我都買!』」同業形容。事後,趙藤雄的這份氣魄,也成就最漂亮的一仗:內湖科學園區。至今,內湖園區內超過五十棟廠辦,都由遠雄一手包辦。

二○○四年,第二次翻身,則是改變趙藤雄性格的一役。當時,台北縣政府財政困窘,在林口、三峽出售大面積土地。但因當時的林口新市鎮交通未到位、仍是「有聲無影」的荒地一片,其他建商都興趣缺缺。

不過,當時的他卻認為,這片上萬坪的土地發揮空間大、有機會讓他一戰成名,因此成為首家進駐林口造鎮的建商。

只是,在毫無生活機能的重劃區,要如何說服客戶埋單?趙藤雄腦袋動得快:主動製造附加價值。因此,遠雄成為台灣建築史上首幾家在建案內開挖人工溫泉、導入居家科技系統的建商,並同時展開舖天蓋地的廣告宣傳,不只在林口工地旁砸上億、興建超過四千坪的接待中心,還建置業界首見的摩天輪看板,引來話題。

同年,遠雄以七億五千六百萬的廣告投放量,自前一年的一百四十一名,躍升至尼爾森十大廣告主第六名(當時公司名稱仍為大都市建設,隔年改名遠雄建設)。從此以後,遠雄年年入榜,三度奪下榜首。

他,玩人性!不跟業界交陪,專心打通政商關係

造鎮成功,讓遠雄進駐前、林口僅個位數的房價,漲到九年前開案時一坪十三萬。現在,林口房價更上看四字頭,不能不說是趙藤雄的「功勞」。

自此之後,造鎮也成為遠雄最大的競爭力,從桃園大溪、台中清水到嘉義太保,所有競爭者「沒想過」的地方,他都是第一個搶進。

同業形容,趙藤雄看地是「不到一千坪不要」「手一揮:『從這裡到這裡,我都可以收購,你開個價錢給我!』」

也因為對於錢的概念敢給敢花,讓趙藤雄在這十年大多頭奪下了最佳的戰鬥位置,除了商場上,政治圈也是左右逢源。

剽悍性格,拉開趙藤雄與同業間的距離。一位建商甚至說:「他很少出席和我們打交道啦,都專心經營政商關係去了!」Sway說,從邀得呂秀蓮、王文洋當住戶,到吳敦義入股大都市建設,都顯示他善用資源,藍綠通吃的本領,「他很清楚誰對他有利,像對媒體,永遠是笑臉迎人、有求必應。」

這樣的現實心態,轉化到管理上,則是賞罰分明。曾與他共事的同業說,他敢用、敢給,一個科長在三年內當上副總也不稀奇。他激勵員工的方式也很特別,他會走到某員工旁邊說,「你的豐田Camry已經開五年了,那個誰都換兩輛Benz了」,藉此激發同仁的企圖心。

同樣的,他對自己也是分外嚴格,即使已屆七十歲,每週六一定巡工地;出國考察,只拖一個登機箱,一上車就和幕僚討論如何應用國外的「新玩意」,遠雄的科技宅,源頭都來自他的好學與好奇心。

不只如此,即使身價數百億、揮金買地不手軟,他本人卻是節儉得嚴苛。不只出差捨不得送洗襯衫,選擇自己熨燙,出國十幾天更從不花錢買東西。

「他的風格也許不是每個人都認同,但論野心、眼光、決策,都是沒話說的優秀企業家,」同業評論。但是,過度追求大成功、要求速成,因此忽略細節,也可能是這次趙藤雄跌跤的原因之一。對金錢飢渴,追逐金錢本身並沒有錯,錯在他信奉金錢萬能,而一步步忘了賺錢的初衷。

很多白手起家的商人,從一無所有到坐擁一個屬於自己的王國,讓他們開始相信,天下沒有什麼事情是用錢解決不了的,他們開始玩弄金錢與人性,藉此壯大帝國,並鄙視那些被他的金錢玩弄於手掌心的人,尤其是手上擁有權力的政客,最喜歡和這些商人交換,也才會有一幕幕奸商、貪官現形記的劇本不斷上演。

趙藤雄會不會就是這樣的人?這個案子水落石出,就會證明一切了。

【延伸閱讀】拚45年,躋身台灣前3大建商——遠雄集團發跡史

廠辦起家1969年,成立遠東建設,開始承包小型住宅建案。賺進第一桶金1976年,眼見廠辦市場崛起,搶先進入。成為業界口中的「廠辦教父」1978年,成立大都市建設,攻住宅市場1990年,股市大跌,慘賠上百億

跨足壽險1993年,開始投資中興人壽1995年,開發內湖科學園區,開發金額超過200億元,成代表作1999年,大都市建設上櫃2000年,成為中興人壽大股東,改名遠雄人壽。成為往後造鎮重要的資金來源

造鎮聞名2003年,大巨蛋BOT案招標,遠雄與建築師劉培森團隊得標2004年,劉培森與遠雄拆夥,後者遂更改協力廠商2004年,主力移往住宅,在林口、三峽買下上萬坪土地,開始造鎮計畫2005年,大都市建設改名遠雄建設

推案第一2006年,尼爾森調查,以12.45億元廣告量為該年度最大廣告主2006年,與時任台北市長馬英九簽下大巨蛋BOT案2007年,遠雄建設上市2007年,成國內推案量最大建商,當年推案量475億元

爆發弊案2009年,台北市府遭監察院糾正,質疑遠雄私自更換協力廠商不符行政流程2011年,大巨蛋正式動工2012年,《富比世》台灣富豪榜第15名、身價510億2014年,爆出八德合宜住宅弊案

整理:郭子苓

【延伸閱讀】從保險到樂園,趙藤雄都搶賺——遠雄集團主要事業體

營建 遠雄建設 營收251億,獲利66.9億遠雄取得合宜住宅案的時間點在2014年4月,尚未有營造成本投入,對於整體財務影響有限,但目前遠雄還取得多起政府主導都更標案,共取得34,570坪儲備土地,提供未來超過447億元的建案來源,後續若此發展模式受阻,不僅影響未來五年長線獲利,恐因此案引起司法檢調重啟調查。

保險 遠雄人壽 營收451億,獲利15.6億財務獨立,且有金管會監督,無直接影響。

物流 遠雄自貿港、航貿港 營收12.2億,獲利1.8億 桃園航空城中有近35公頃的貨運園區就是「標租」給遠雄集團做「遠雄自貿港」,但被質疑廠商入住率僅75%,卻規畫要徵收多出2倍多的土地給遠雄,恐因此案引起司法檢調重啟調查。

娛樂 遠雄悅來大飯店 營收5.2億,獲利0.65億 無受此案牽連影響。

場館 遠雄大巨蛋民國91年,由台北市政府用240億取得松菸園區土地,並預定為大巨蛋用地。大巨蛋的建造費用約80億元,市政府選擇BOT案招標,得標者遠雄卻不須支付任何開發權益金、營運權利金與租金(原權利金應超過12億),市府等於賤租了這片土地,讓遠雄享有50年的使用權,恐因此案引起司法檢調重啟調查。

海外開發 遠雄中國無受此案牽連影響。

註:營收、獲利皆為2013年數字資料來源:元大證券、遠雄官網、公開資訊觀測站 整理:蕭勝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037

週末書介:《窮人一出世就係輸家? 從唐樓劏房走到投資銀行》 投資之旅 TRENDALYSIS

http://trendalysis.blogspot.hk/2014/08/blog-post_3.html
我一口氣看完。心想:那些希望幫助基層子女脫貧的善長仁翁和慈善機構,應大量買入此書送贈給基層子女。這也許是最簡單直接,並能帶來即時改變和長遠效果的方法。


這本書好好睇。即使我幸運地在小康家庭成長,對書中不少內容也感同身受,尤其作者提到視野和思維的重要性。

「很多時候,眼界被局限才是貧窮『遺傳』的原因...  在窮人家庭長大,基層子女耳濡目染,很容易會『遺傳』父母的價值觀和思維。我記得中學臨畢業前,跟一個坐在旁邊的中產同學談起,畢業後想做什麼工作,他說他的目標是要進入投資銀行,賺大錢。而我那個時候,根本連投資銀行是甚麼都不知道。」

中六之前,我不認識外國名校,只知道本地大學。回頭看,如果我早知道世界有這些一流學府等著我報名,中學時會努力些讀書。又或我早知道李寶椿書院,也會申請入讀預科。中學高峯期我曾同時參加7項課外活動。會考期間,溫書之外還會去卡拉OK和逛街。父母從不期望我考第一,只要成績優異就好。升學計劃是在香港完成學士,再到外國唸1年碩士,以慳錢慳力的方式獲得亮麗學歷。所以,中學時代我並不注重英文-中六之前沒完整看過一本英文書。閱讀報告都是看頭幾頁,中間翻幾頁,再直接跳到最後看結局,然後隨便寫個讀後感搪塞過去。

當作者寫道如何努力練習英文口語,融入『世界公民』的圈子,聽不懂澳洲英國的十多個口音,再每天聆聽英文財經台苦練,我真的感同身受。

原本碩士才到外國進修的計劃,因為親戚勸說父母,若負擔得起,應早點送我出國讀書。所以,中六我才開始認真看英文書和英語劇集。初到外國升學,頭兩星期真的聽不懂各式各樣的口音,明明懂得英語,就是溝通不到。我較作者幸運一點,大學就有機會在『世界公民』的環境生活,他則是大學第二年 summer intern 面試之後,才發現社交英語能力的重要性,並要入職投行後才感受到那種環境。

「在溫室長大的人,永遠不會明白,點解有人會為節省幾塊錢不去搭車,而要花大半個小時走路到目的地。...  為了很少數目的錢,去浪費寶貴的時間或錯過些人生中重要的事情。同樣是一天假期的時間,窮人的孩子往往不捨得用錢,或付不起錢,而把時間花在沒什麼效益的事情上。小康家庭的子女可能會花一天去旅行見識,又或看書充實自己,但窮人家庭的子女可能會花一天去幫家人撿紙皮、汽水罐。」

我確實幸運。父親是生意人,母親是訂閱《信報》的師奶。他們深信知識能創造財富,所以從小培養我看書的愛好。我的知識大部分都不是來自教科書,而是課外書和校外體驗。他們的時間觀念重,讓我明白要珍惜和善用時間。至於理財,則是應花得花。購買名牌產品嗎?實用和質素重要,但如果是為了虛榮就不必。有料之人,本身就是名牌,不需要名牌產品裝身。再說,要是和別人比較,我們不可能像很富有的人般,從裡到外連內衣褲都是名牌。一山還有一山高,我們眼中的名牌,在有錢人眼裡普通不過。要不落人後,是時間和知識的運用,它們的價值都大過金錢。

「傳統名校除了入大學率高外,他們教育出來的學生還較有自信,領導才能,團隊精神,而且校友網絡也很廣。精英學生之間的競爭,也帶來進步。這些優勢是普通中學未必能提供的。」

我認同。由於父母不追求名牌,我就讀區內中學。那不是傳統名校,但校風純樸兼入大學率高。學校只要求學生參加1-2項課外活動,很少同學像我般貪玩,參加多項課外活動。後來,我才發現傳統名校的學生,個個都玩音樂體育,兼且學業成績 & 英語能力一流 。同時兼顧讀書玩樂,在傳統名校是常態。我相信在那種環境,每個學生都會越來越進步。傳統名校的確有其獨特優勢。

「我從此明白到一個簡單的道理- 做人應該選擇自己感到最舒服,最有絕對優勢的戰場。不把米高佐敦放在籃球場上,而把他放到足球場上,結果會如何?」

作者大學畢業後,全職工作兼「全職」讀碩士(只修晚上的課)。由於碩士課程是他熟悉的學科,較學士同時修讀非本科課程,更感輕鬆。自此他明白個人優勢和選擇戰場的重要性。這道理簡單易懂,但年輕人總愛嘗試新事物,而steep learning curve 是很吸引的事,未必將「選擇有優勢的戰場」這道理時刻記在心。 我是工作數年後才真切明瞭的。

「我也想邊工作邊找工作。但現今世代,稍為好的工作都要面試或者考核四、五次,那時在『全職工作』同時以『全職』模式讀碩士的我,真的分身不暇。」

作者為了準備報入投行,儲了半年使費,便辭去穩定收入的工作。對於需要錢的他而言,真的有勇有謀。我都試過「裸辭」,而父母是支持的。尤其是剛畢業那段日子,他們知道申請好的工作,準備和參加面試都需要時間。若有全職工作困身,難以專注,也可能會影響入職機會。

「返工來回車程兩個半小時...  我的生命比他們(住市區的人)每天少了兩個多小時。難道我天生就要比他們短命?...我開始計算,不論環境如何惡劣,也要搬到市區中心。...  他們(父母)認為每月交$2000 租金也很昂貴,責備我『唔捱得』,還說很多人上班也經常要每天花三小時去搭車,但我一於好少理。我不想學他們般,幾十年來,願意每天浪費大量時間在無謂事情上,但『忙』得連時事新聞也很少看,與世界脫節...小時候的我,寧願花半小時走路,也不願花幾塊錢去搭車。你可以說節儉是美德,如果真的窮得很,幾塊錢當然也很重要。但現在看來,這其實是窮人思維、窮人心態,是不理性的,以節儉為名,去掩飾自己懶惰不作分析和思考,為省下幾塊錢而感到自我良好。」

很真。我不夠膽評論基層子女小時候應否節省交通費。但工作之後搬往市區,減省交通時間,我認為是明智的。時間很寶貴。大前研一曾說過,選擇居住地點,甚至購買房子,別因為價格便宜或面積較大而選擇住在偏遠地區,寧願選擇細小的市區戶,節省每天上下班的時間,週末才到郊外渡假放鬆身心。

「基層家庭上一代的朋友,親戚圈子也很可能都是基層,在見識較狹窄的情況下,他們眼中的選擇就少得多了...  社會之所以進步,是因為下一代沒有遵從上一代的步伐。」

作者很真實細緻地分享了自身經歷和學習進程,包括遇到的難處和思考盲點,發現筍工和準備面試,兼計算機會率等的過程,還有那些在中產和富有家庭眼中理所當然,但基層子女從不知道的事。 作者認為基層家庭除了硬件不足(沒寧靜環境讀書、沒有錢去上補習班、畢業後要還貸款等的弱勢), 『遺傳』父母的價值觀、思維和視野,更影響下一代的成長。

既然起跑線不一樣,更突顯時間的重要性 - 越早擴闊視野,基層子女便能早一點拉近起跑線之間的距離。

作者亦在書中詳述他的思維方式、衡量重要性的方法、以及工作和行事態度。此外,更介紹了投行front end technology 和trading floor 的不同產品和交易模式,有部分我都是第一次聽。這書內容踏實,真的幫讀者增廣見聞。

真心相信送贈此書給基層子女,可能是脫貧的第一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1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