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農民的心事:20萬,買輛車還是在縣城買套房?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2/4578127.html

農民的心事:20萬,買輛車還是在縣城買套房?

一財網 楚惟 2015-02-26 17:02:00

“其實農民才是天生的經濟學家,有些決定可能在城里人看來有些欠妥甚至荒唐,但往往是基於他所處環境下的最優選擇。”蔣峰在縣城經商的叔父,對記者講述了自己的看法,“如果有這個經濟實力,為了孩子好找對象,或者僅僅為了提升生活品質,買車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農歷臘月二十八,湖南常德南部的一個小鎮上,春天似乎來得很早,路邊田里的油菜花已經陸續開了,氣溫高達近20度,鎮上新修的公路的十字街頭,被置辦年貨的小車、小四輪堵得水泄不通,載著女人、孩子或拉著成捆青蒜的摩托車擠擠挨挨。22歲的蔣峰(化名)一路按著喇叭,在最大的超市門前靠邊停下,搬了一箱啤酒放進車里,重踩了一腳油門朝家里奔去。

這天是他相親的日子。

買車就為面子?

5分鐘過後,蔣峰就將車開到了鄰近的村子,在大路邊的三層小樓的前坪停下,這時,家里已經坐滿了人,除了自己的祖父母和父母,還有他的叔叔伯伯、兄弟姐妹以及女方的長輩。

在這個場面到來之前,蔣峰全家人圍繞一個議題進行過一場的辯論,那就是蔣峰開的這輛19萬5千元的越野車,要不要買?這個問題與熏制臘魚臘肉並行,貫穿了蔣家的整個臘月。

反對的聲音很大。姨媽家的表姐張晶(化名)還沒有到家,就在電話里表示了不理解。在她看來,雖說蔣峰的祖輩和父輩都做點生意,在村里算得上“有頭有臉”的殷實人家,但家里前年剛建了房子,手邊余錢已經不多。另外蔣峰沒有固定職業,初中畢業後幫著家里幹活兒,沒有跑業務、充場面的需要,買車並不能帶來直接的收益,純屬消耗。

張晶在上海一所名校讀完研究生後,留在了上海,在外企工作,她的丈夫則從事IT行業,兩人每月收入3萬元左右,其中1萬元用來還房貸,其余用於撫養孩子、供給父母、儲蓄理財。她身邊的30多出頭的同齡人,多是如此:看起來衣飾時尚、生活“小資”,背後則精打細算,添置大小物件都不免要在購物網站比價一番,每年有限的結余,也計劃好多少定存在銀行,多少存在余額寶,多少配置給基金或者股票,如果買車,則多選擇10萬~20萬元之間的價位。

在張晶這種充分追求性價比的“一線城市”思維里,習慣用摩托車代步的湖南農村,買小車必要性不大,如果實在要買,一輛10萬元左右的車已經足夠,花20萬元買車則不如在縣城買套房,一方面可以保值,一方面有利於蔣峰將來的孩子在城里接受教育。

但是張晶的建議並沒有被采納。最終,她的姨父、蔣峰的父親還是默默“拍板”,並將買車的預算從15萬元提高到了20萬元。

張晶輾轉得知,姨父決定買車的理由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和他一起做同樣生意的老夥計們,雖然自己還在開三輪農用車拉貨,但都給兒子買了車,而自己財力比他們強,車自然也應該買得更體面;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是,與大城市優秀女青年眾多的情況不同,在當下的湖南農村,男青年過了20歲,家里如果沒個兩層樓房,便難有媒人上門。樓房、齊全的金飾和小汽車,這些都關系到兒子能不能定一樁好親事。

為什麽不買房

張晶學經濟學專業出身,雖然理解姨父的訴求,但她始終認為,如果說為了給蔣峰找個好對象,那麽一套縣城的房子,應該比一臺車來得更有吸引力,另外,如果萬一這次蔣峰相親未成、娶親需時日,那車子的折舊、養護就成了“沈沒成本”,從這個向度上看,現在買車,不如在將來蔣峰結婚時再買。

關於投資收益的計算,在追求閑適、超前消費成風的南方鄉村,似乎難被重視。回到老家後,張晶意外發現,想買車、買好車的,遠不止表弟蔣峰一個,很多經濟條件不如蔣峰家的人,都在談論買車。

一個記者聽來的故事更甚:一個村里的老人,兒子、兒媳在東莞打工,過年時帶了幾萬塊錢回家,老人卻動了買車的心思,村里人問您買了車幹嘛,他回答說:“開著走親戚。”

家鄉的這種消費現象,令18歲離開家的張晶十分錯愕。一方認為沒必要可以追求面子,另一方認為在大城市生活的年輕人不懂農村的處世規則。在蔣峰家的這場買車行動中,集結了來自不同消費觀念、不同生存環境的“撕扯”,最終誰也沒能說服誰。

“其實農民才是天生的經濟學家,有些決定可能在城里人看來有些欠妥甚至荒唐,但往往是基於他所處環境下的最優選擇。”蔣峰在縣城經商的叔父,對記者講述了自己的看法,“如果有這個經濟實力,為了孩子好找對象,或者僅僅為了提升生活品質,買車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張晶沒有註意到的因素是,不同於她生活的上海,農村投資渠道非常有限,人們對理財產品並不熟悉,能為子女創造的財富,似乎被局限為房子和車子。實際上,攀比無論城鄉都存在,農村受到熟人社會、消費單一的影響,攀比現象更為集中,無需多度解讀為城鄉之間的差異。

記者粗略算了一下,在蔣峰所在的縣,縣城高檔小區房價每平米超過了3500元,小開發商開發的沒有小區的多層住房則價位較低,每平米在2000元上下,20萬元剛好夠買一套100平左右的三居室。

但是,為什麽蔣峰的父母不選擇在縣城買房呢?蔣峰叔父的話或許可以視為一種解釋:無論新舊,在農村人們住房都較為寬敞,都能滿足需求,在縣城買了房也沒閑工夫去住,加上縣城消費高、糧食蔬菜都得花錢買,住城里無疑將增加一筆不必要的開銷。買給蔣峰結婚用、將來再讓孩子在城里上學,這個想法雖好,但蔣峰沒有一技之長,沒法在城里找到合適的工作,因此即便有了房子,在城里的生活也難以供養,還不如在村里過得舒適。

蔣峰的叔父還告訴記者,前兩年,他花45萬元在縣城買了一套130多平米的期房,原本打算裝修一下搬進新房,但2014年,自己在省城長沙上大學的兒子順利保送上了研究生,將來也不希望去北京上海打拼,計劃留在長沙,於是他趁2014年下半年長沙房價回落,果斷出手買入了一套三居室,預備兒子畢業後自住。

至於縣城的2016年交房的那套新房如何處理,他說:“準備賣了,現在不比從前,現在縣城周邊全是房子,二手房根本賣不起價,不虧本就覺得挺好了。”而這,或許也是蔣峰的父親不願意在縣城買房的原因。

編輯:吳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652

智能自行車這麽火,為什麽你仍願買輛普通的?

“大約8000元價位的自行車一年都很難賣出10000輛,不管是助力還是機械類智能單車和傳統自行車相比九牛一毛,整個智能單車市場大約占有1%的市場。”上海大不自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蔣旻宸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該創業團隊曾於2014年發布國內第一輛智能自行車基本概念BICI。

看準智能自行車出行風口的不只蔣旻宸一人,整個2015年被稱為“智能自行車元年”,智能單車項目密集出現。根據記者粗略統計,從2014年11月至2016年8月,除百度、樂視、小米等巨頭斥資打造智能單車外,僅創業團隊就獲得約5億元投資。

雖然搶占了市場先機,但在收購健康健身類騎行軟件“行者”後,基本概念團隊重點工作卻從造車轉向了騎行社區運營。“初期做研發、運營、眾籌相對容易,但後期設計生產、品控、供應鏈、渠道等一系列問題,創業團隊顯然經驗不足。”在人和精力有限的情況下,團隊只能轉型。

基本概念BICI的轉型並非偶然,在一片火熱的智能自行車市場,很多宣傳只見概念不見產品,而市面上也少有智能單車爆款產品出現,整個智能自行車市場仍處於起步階段。

智能車落地難

在蔣旻宸看來,“自行車是一個非常成熟的傳統行業,即便加上了智能化功能,它的進入門檻也比較低。但是要想做出真正的智能自行車還沒那麽簡單,無論是設計生產還是銷售推廣都有很長路要走。”

作為自行車王國,中國並不乏自行車配件生產商和組車人員,但智能自行車往往需要將全部電子元件整合到車體或配件內,更為考驗的是產品設計功力以及與供應鏈方的跨界整合能力。“一臺車子的供應商很多,電池、助力、車架、輪子等,需要跨界整合安裝的人才。既要發揮功能,又要兼顧美觀度和電子原件的安全,無疑對設備廠商的研發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蔣旻宸表示。

在造車的過程中,他也曾嘗試尋找內地生產商,但遭遇的難題是懂電路的不懂自行車組裝,懂組裝的不懂電路,傳統工人也不願意學習智能車的電路組裝,溝通成本巨大。

除此之外,成本控制也是一個較大難點。尤其對很多創業公司來說,大量的研發費用和小量生產的成本提高都是現階段無法避免的。以自行車輪子的成本控制為例,成熟的自行車企業有完備的供應鏈和豐富的經驗,它們分別對輪子的花鼓、輻條、輪圈和輪胎單獨采購,然後統一組裝,成本較低。“而創業公司大多采購成組的車輪,這樣比單獨采購要貴上30%~40%。”蔣旻宸舉例說道。

售後服務難也成為智能自行車發展的一大因素。由於車子本身裝有電路、傳感器等特殊裝置,組裝和修理等售後問題都需要相對專業的技能,很多情況下需要返廠維修,既給消費者帶來不便,同時也增加了公司的負擔。

消費市場不成熟

“很多創業公司在供應鏈上遇到不少問題,因為生產量小,設計複雜,開模比較麻煩,因此很多工廠不願意代工生產。”蘇州賽諾伊電動科技有限公司“超悅”智能電單車總經理劉雁鴻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就在前不久其在京東啟動了“超悅”智能電單車眾籌項目,擁有生產工廠和設備,使得“超悅”能夠免去“供應鏈”之憂,但橫在其面前更多的困難是市場教育問題,如何在保有量逾3.7億輛的自行車市場撕開一道裂口,尋找增量市場空間是所有智能單車廠商需要面臨的問題。

消費市場對這類價格並不算低的新鮮產品較為理性,智能自行車的整體銷售情況並不樂觀。普通消費者使用單車的出行需求一般是以短途出行為主,智能單車替代普通單車的作用不明顯,其核心功能之一的導航功能略顯多余。對於騎行愛好者而言,車子本身的性能和質量是至關重要的,他們喜歡拼拆組合自己的愛車,對技術要求很高,較難滿足他們的需求。

導致的結果就是,有通勤需求的消費者群體人數較多,相應的需求量大,理論上銷售量應該相當可觀,不過目前市場仍處於觀望階段。而發燒友的數量有限,對智能單車的銷量促進作用不大。

在劉雁鴻看來,對於現階段的智能產品來說,最大的阻礙就是要改變用戶的使用習慣,不斷優化用戶體驗。智能自行車行業也不例外,人們習慣了自行車500元以下的定價標準,對於幾千塊一輛的自行車不符合消費者的心理預期。“人們對自行車的定位更多是代步通勤工具,比較低端的廉價產品,一兩百塊錢就可以買一輛。”

更為尷尬的問題則是,在發布渠道上大多創業公司采用線上銷售或者眾籌預訂的模式,價格從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但眾籌的價格並不透明,往往眾籌期間宣傳的二十多項功能最終只有三四個能實現,久而久之消費者會失去信心,產品的不穩定,也使得互聯網產品難以抵達消費群體。

配件升級的盈利空間

目前,國內智能單車的產品思路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做一個可安裝在自行車上的智能部件;另一類是整車都是自己設計,智能芯片裝在其中。市面上現有的智能自行車都以“單車+APP”作為標配,每一個品牌都有專屬的APP,作為數據采集和分享的平臺。

配套APP可以幫助用戶控制騎行的時速和動力,定位和啟動單車,也會告訴用戶消耗了多少卡路里,有多少騎行者超過了你的騎行里程等。GPS定位跟蹤技術也是必有的功能,支持導航、路線記錄、被盜車輛尋回、緊急情況發送位置等。

定位在代步通勤的智能自行車不僅裝有充電電池,還內置發電花鼓,可以將用戶蹬踏的機械能轉換成電能。此外,很多智能自行車品牌都宣稱可以實時感知騎行者的需求,為其提供必要的助力。

在智能單車市場,配件升級是不可忽視的盈利點。基本概念將之前內置智能芯片也抽離出來,做成可以單獨銷售的模塊化產品,整車銷售之余,也銷售藍牙心率計、速度踏頻器等配件,這些配件可以輕松地裝到用戶自己的車上。

“相對於整車而言,智能配件更加便宜,風險較低,騎行者也更願意嘗試。”蔣旻宸表示。四個月以來,該團隊的四款智能配件銷售總量已接近十萬,而此前一年半的時間里整車的銷量僅有幾千輛。目前,整車的業務只占公司總體的10%。無獨有偶,“超悅”智能電單車總經理劉雁鴻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未來在銷售整車之余也會將智能配件拆分進行銷售。

針對智能自行車銷量不高的行業現狀,蔣旻宸表示:“整車很難賣給已經有車的用戶,即便他看中了智能功能,但未必會購買,對騎行者來說換車的成本還是很大的。車友更看重自行車本身包括品牌、設計和性能。年輕的智能品牌效應不夠,可能根本就不在車友選擇的範圍內。”

或在運動市場爆發

“以目前市面上的智能單車而言,無論國內外產品,在實現“智能”這一點上基本局限於健康數據監測、智能防盜以及輕量的社交等功能,而行車輔助、自動助力等功能還未成功沿用於成熟的智能單車上。”弗若斯特沙利文全球合夥人兼大中華區總裁王昕博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在其看來,“發燒友們期盼擁有的能夠輔助自己跨越惡劣地形,實現‘如履平地’般輕松駕駛的智能單車距離問世還比較遙遠,這需要智能單車行業經歷另一階段的發展。”

劉雁鴻正在做這樣的努力,在其看來很多市面上所宣傳的實時感知騎行力度的功能並不“智能”,他希望用造車的工藝,使得智能助力系統能夠精確感知騎行者每一次蹬踏板所需要的助力,並給予相應的推動力,目前其產品仍處於眾籌階段。

智能單車目前在國內的市場需求尚不明朗,而細分至運動和通勤市場而言,究竟哪個更具想象空間?蔣旻宸和劉雁鴻都不約而同選擇了運動市場,“有可能再過兩三年智能自行車就會永久消失,明顯感覺到和智能手機取代傳統手機是不一樣的,智能自行車不會顛覆和取代傳統自行車,很多人並不需要智能自行車,挑戰傳統還很難。”蔣旻宸說道,“或者演化為另一種形態,普通自行車裝上智能硬件,而單純智能自行車這個品類機會應該很小。”

在蔣旻宸看來,通勤市場電動車的想象空間更大,而運動市場自行車仍具有市場潛力。“由於電動車存量很大,在方便快捷、省力、價廉方面都占有優勢,通勤市場的智能自行車競爭力不是很大。”劉雁鴻表示,“智能自行車首先會在運動市場爆發,目前還處於培育階段,智能自行車使用更偏向安裝智能配件,經過兩三年的積累和發展,消費者的習慣會慢慢改變,更能理解和接受智能自行車的概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3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