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國家主權基金女執委 隱身陳雲林代表團 十三兆元紅色資本即將登台?

2009-12-28 今周刊





中國主權基金規模隨著大陸外匯存底不斷同步暴增,成立才二年,規模即將達到十三兆元,成為全球第二大的主權基金。挾著人民幣的力量,中國主權基金在國際瘋狂大投資,最近它把目標瞄準台灣,台灣朝野準備好了嗎?

撰文‧周啟東

二 ○○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下午,正當中國海協會長陳雲林車隊在台中市街頭故布疑陣、抗議民眾疲於奔命之時,數輛小型巴士悄悄的抵達狂風怒吼的彰化彰濱工業 區,跟隨陳雲林來台,總市值高達新台幣二十三兆元的十七位大陸企業家團成員魚貫下車,其中有一位中年女士穿著灰綠色短風衣、戴著時髦太陽眼鏡,帥氣地走在 人群中,拿著相機對著玻璃工藝品猛拍照,就像一般普通大陸觀光客。

但是仔細看她的識別牌,﹁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領導成員梁驤﹂,簡單說,她是匯金公司的領導之一,其實她真正的身分是資產達到新台幣六兆元的中國主權基金﹁中國投資公司﹂(簡稱中投)的八人決策小組(執行委員會)成員之一,匯金只是﹁中投﹂旗下的全資子公司,為了避免中國主權基金登台的敏感聯想,這次特別以子公司的名義隨團考察台灣投資環境,她可說是第四次﹁江陳會﹂,陳雲林所率領代表團成員中最具分量的大陸財經界人士。

出 發前夕 增資消息曝光在代表團參觀過程中,梁驤被台灣媒體認出,紛紛圍著這位打扮中性、外表幹練的中國最大金主代表打探消息,雙方在混亂的參訪活動中玩起你追我躲 的遊戲。在幾次簡短交談中,她透露,此行就是來看看台灣投資環境,至於中投是否將投資台灣的銀行、保險或高科技公司,她不便透露,只表示,﹁中投的重大投資案都由八位執委開會決定,要回去開會之後才能有答案!﹂從外表觀察,很難看出,梁驤已是五十四歲的女性專業經理人,她是大陸一九七七年文革後恢復高考的首屆大學生,大學時代學的是化工,曾經在化工部計畫司當副司長,一九九八年轉調到中國進出口銀行,最高當到行長助理。由於工作績效優異,中投成立後第二年,她又調到中投擔任執行委員,權力位於中投CEO之上,為董事會之下的八人決策小組成員之一,為了補足財務投資的專業知識,她最近考上清華大學EMBA班,開始重新當學生再進修。

梁驤這次來台為何引起國際關注?看數字就知道,過去一年,大陸採購團來台大血拼,據海協會長陳雲林在二十一日的海基會晚宴上透露,忙了近一年總共的血拼金額也才一百億美元。

相 對於中投目前掌握超過二千億美元的外匯存底資金,就知道梁驤背後所代表的中國資金買台灣的真正威力!?再加上英國︽金融時報︾及中國媒體二十日不約而同報 導,中共官方有意在數月之內再對中投加碼二千億美元資金,如果注資成功,中投手中可掌握約新台幣十三兆元,將成為全球第二大的主權基金(僅次於阿布達比投資局主權基金),增資消息曝光的時刻剛好趕上梁驤出發來台前夕,時機實在令人玩味!

中投成立於二○○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是為了有效運用中國快速增加的外匯存底而組成,為國有獨資公司,當時中國財政部以發行特別國債的方式籌集一.五兆元人民幣,購買了相當於二千億美元的外匯存底作為中投公司的註冊資本,成立以來,中投因其主權基金特殊身分,操作績效、定位受到中國各界毀譽參半的評論。

中投成立初期偏重國際金融業,曾投資黑石私募基金(Blackstone)三十億美元、摩根士丹利五十億美元及其他美國貨幣型基金,但由於遇到美國金融海嘯來襲,中投初試身手即遭重創,雖海嘯後美國金融業已經逐漸復甦,但至目前為止,相關投資的帳面虧損仍達到五成左右。

風 險管控 梁驤掌握決策為了分散投資風險,中投近一年來轉移目標,大舉投資國際重量級的大宗物資、能源及太陽能相關企業,例如,二○○九年十一月五日,中投就宣布正 式以八.五八億美元投資全球主要的農產品交易商來寶集團 (Noble Group)一四.九一%的股權,外國媒體認為,中投此舉除了財務投資外,另外就是為了中國十三億人口「吃的需求」做安全準備,其他例如投資哈薩克天然氣公司、俄羅斯石油公司等,都是基於相同的戰略目的。

至於投資台灣會不會成為中投最新戰略目標?中投公司董事長樓繼偉稍早曾指出,﹁中投海外投資市場包括台灣、香港在內。﹂而在二十三日,梁驤與台灣官方首度面對面了解台灣官方開放陸資底線後,中投是否就將採取實際投資行動?這就要看梁驤這次回去的風險評估報告了。

由於管理的是中國的外匯存底,安全容忍係數比一般基金還要低。因此中投評估投資時首重風險,而梁驤就是風險控管的核心成員之一。

中投的風險內控由執行委員會、風險管理委員會、首席風險官、風險管理部及共產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負責,梁驤不但是董事會之下,最有權力的八名執行委員會成員之一,她另一個身分就是中投紀委書記,代表共產黨監督其他中投高層的政治意識及清廉度,可說是中投最有實權的人物之一,由她親自來台觀察、溝通,取得第一手的訊息,對於中投十三兆元資金何時來台,有決定性的影響作用。

據主計處統計,台灣每年國內投資毛額才新台幣二.二兆元左右,未來中投的資金實力是台灣一年投資總額的六倍!?這才是紅色資本的可怕力量,當紅色主權基金謀畫登台時,台灣政府準備好了嗎?

梁 驤

出生:1955年

現職:中投執委、紀委書記

學歷:北京化工大學

經歷:化工部計畫司副司長、 中國進出口銀行行長助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78

中國物聯網龍頭新大陸集團來台招商結盟 中國﹁新兆元商機﹂台廠吃得到

2010-6-7 今周刊





北京政府力推的﹁新兆元產業﹂||物聯網,其實在中國已有很多普及的應用,而這些應用都由新大陸電腦公司所主導。新大陸將在台尋找更多策略聯盟關係,以實 現物聯網的願景。

撰文‧林宏文

端午節到了,如果你住在北京,想要送肉粽禮盒給住上海的朋友,你不用大費周章請快遞從北京送到上海,只要先在網路上訂購,然後透過中國移動手機上提供的 「電子憑證」服務,傳送一個電子憑證到上海朋友的手機,你的朋友就可以帶著手機到上海指定的分店,用電子憑證直接領取最新鮮的肉粽。

電子憑證服務商機無限

在全中國麥當勞分店中,經常性舉辦的紅利回饋活動,也一樣能透過中國移動的手機,傳送電子兌換券給用戶,消費者只要拿著手機到各分店,就可領取這些贈品。 以上都是中國政府力推的﹁新兆元產業﹂具體應用。

此外,中國市場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應用,那就是與食品安全有關的﹁動物溯源系統﹂。透過對牛隻生產過程的管理,包括育種、吃的食物、打過的疫苗等資訊,只要 用一台類似手機的感測設備,在牛耳朵旁感應一下,就可獲得這些資訊。而牛隻屠宰及運送過程,也都能納入系統管理,讓消費者能夠吃得安心。

類似像牛隻這種食品安全的溯源系統,在毒奶事件發生後,已成為政府單位最優先的工作。目前全中國一年採購量已達六萬台設備,未來將擴及到豬、雞、鴨等動 物,估計未來一年將有二十萬台的潛在需求量。

這蓬勃發展的應用商機,也是今年三月五日中國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將加快研發﹁物聯網﹂應用的具體案例。過去,網際網路︵Internet︶ 是人與人之間的互連,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則是實現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互連。全世界人口不過五十多億,但物件的數量則遠遠超過,要把人與物全部聯繫起來,商機自然難以估算。

至於上述這些應用,全都出自一家位於中國福建省福州市的新大陸電腦集團公司。與中國移動獨家合作的「電子憑證」服務,去年,光是以這種行動條碼發出去的紅 利及折扣券就近一億則;至於與中國農業部合作的生產履歷「動物溯源系統」,新大陸在全中國「智能識讀設備」的市占率就高達七成。

因此,近日來台參與台北國際電腦展的新大陸電腦集團總裁王晶說:「物聯網早已不是概念,而是已有一大堆實際應用的案例,這將是具備革命性的科技創新!」根 據拓墣產業研究所的估算,二○一○年中國物聯網應用市場近人民幣兩千億元︵約新台幣一兆元︶,二○一五年更將成長至人民幣七千五百億元︵約新台幣三兆七千 億元︶。由於在中國已取得最多物聯網商機,因此,在深圳A股掛牌的新大陸電腦集團,在這波大陸股市修正過程中,卻仍逆勢大漲,從最低人民幣三元大漲到十七 元以上。

首家來台投資的陸資企業

新大陸集團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閻蔚中表示,其實台灣在物聯網研發上已有一定基礎,部分業者也擁有相當獨到的RFID︵無線射頻辨識︶傳感技術,但台灣沒有足 夠的市場進行技術測試,因此中國市場可作為台商的物聯網發展基地,雙方技術互通有無,將物聯網產業的餅做大。

為了擴大與台灣業者的聯盟,目前新大陸已經與台灣RFID廠商進行合作,同時,也在台灣收購台灣盈科泛利公司。這家公司是以開發手機雲端應用的軟體為主, 預計未來將切入開發iPhone手機上的各種應用服務;另外,新大陸也委託創意電子及台積電,協助新大陸設計及生產代工物聯網IC產品。

其實,新大陸集團的發展,是近年來中國新興企業中一個非常特別的例子,董事長胡鋼是少數兩度創業成功且都股票上市的人。早年胡鋼曾與一群團隊創立過實達, 並且推動公司在深圳A股掛牌,但後來由於與大股東及其他經營團隊不合,只能黯然離開。二度創業成立新大陸,結果只花了六年,就讓公司又順利掛牌上市,如今 又成了物聯網龍頭,更增添胡鋼的一分傳奇。

新大陸的成功還有一點很重要,由於新大陸沒有把自己局限在中國市場,還積極對外擴展。例如,新大陸早期就已投資荷蘭帝普科技公司,這家公司在自動識別及數 位看板產業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後來收購股權達荷蘭母公司的五八%,也讓新大陸強化本身的技術實力,並順利跨入歐洲及美洲等市場,同時也取得了目前台灣新 大陸的團隊,讓新大陸成了第一家來台灣投資的陸資公司。

如果比較目前中國政府推動的兩大政策﹁物聯網﹂與﹁三網合一﹂,﹁三網合一﹂由於牽涉到廣播電視及電信等主管機關的權力劃分,目前仍停留在溝通階段,尚未 有執行細則;但物聯網商機卻早已展開,只是在今年才成為熱門話題。在台北電腦展熱炒許多新議題的同時,物聯網恐怕是未來幾年最值得關注的新趨勢。

新大陸電腦集團 (深圳A股代碼000997)

成立時間:1994年

董事長:胡鋼 總裁:王晶業務內容:訊息識別、電子支付、移動通信支持、高速公路訊息化等營收獲利狀況:2009年營收人民幣11.3億元,每股純益0.19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54

蘋果、鴻海圍攻 NB利空消息不斷 台灣NB 三兆元產業鏈巔峰已過?

2010-8-23 TTW




筆記型電腦品牌大廠宏碁七月業績大跌四成,專攻代工的廣達、仁寶業績也下滑兩成,甚至傳出廣達已凍結人事!這波業績急凍只是反映景氣不振的短期現象?還是整個筆記型電腦即將出現關鍵轉折的結構調整?

撰文‧黃智銘

台 股七月以來展開反攻,但是電子股除了宏達電有零星表現以外,其餘電子股都面臨旺季不旺,股價表現顯得意興闌珊。其中重要原因就在於過去一直扮演電子股重要 引擎角色的筆記型電腦︵NB)相關個股受到利空消息不斷衝擊,到底這波影響只是短期的砍單效應?還是隱藏長期的產業調整訊息?

相對於台積 電、友達等在畢業季動輒三、四千人大舉徵才,從六月起就開始傳出NB代工龍頭廠廣達在金融風暴之後,首度凍結人事,透露出不尋常的氣氛。廣達的動作與第三 季主要客戶惠普大砍訂單超過三成其實關係不大,惠普砍單的機種都是去年敲定陸續開發完成的機種,所以廣達到第二季末的凍結,似乎提前預言了明年接單展望不 佳。

平板電腦加入戰局

除了景氣的影響外,NB產業幾乎可以確定已出現長期而結構性的調整跡象。有龍頭廠高層評估,除去短期市場需求不振因素之外,NB產業在邁入成熟期之後,未來將難再現過去十年每年成長率超過二○%的好光景。

如 果這個產業趨勢確定,受影響的將不只是代工的廣達、仁寶等大廠,以及主攻品牌的宏碁等大型上市電子公司。影響範圍將擴及整個NB中、上游供應鏈,從面板、 光碟機、機殼、鍵盤到連接器、主機板零件等等,台灣廠商幾乎包辦了NB九成零組件供應,其中養活的上市公司多達數百家若用這些廠商的營收來估計,整體NB 供應鏈產值高達三兆元,占台灣GDP的四分之一,這個影響台灣經濟的產業由盛而衰的關鍵原因是什麼?

當四月iPad開始正式登場之後,NB 市場就馬上受到影響,尤其是過去兩年獨領風騷的小筆電市場更是陷入急凍。外資美林證券分析師李宜家觀察指出,美國市場小筆電出貨立刻衰退約三成。很多輕度 使用者如學生、婦女等很快就被介面友善、應用方便的iPad所吸引,讓美國NB市場整個急凍了。

英業達董事長李詩欽曾說,當他第一眼看到蘋果推出的平板電腦iPad時就相當驚豔,﹁這種簡潔的設計,以及沒有鍵盤的平台,一定會對筆電業產生很大的衝擊﹂。李詩欽認為,筆電廠必須加速調整步伐,才能因應未來產業走向成熟的挑戰。

華碩法說會上執行長沈振來也承認小筆電的威脅,認為iPad的確在消費預算上出現了對小筆電的排擠作用,因此下修了第三季華碩Eee PC的銷售量至一百四十萬台。

即使去年面臨金融風暴,但受惠於小筆電的熱賣帶動NB出貨仍有超過一五%的成長,總量超過一.六億台,NB已經成為市場主流,但就在NB出貨量創歷來高峰之際,也隱藏這個行業即將由盛而衰的徵兆。

桌 上型電腦就是最好的例子,一旦進入成熟期就會出現規格「過優」的現象,一些規格簡單、價格便宜的產品反而得以大行其道。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就相當憂心表示, 其實未來台灣不會有平板概念股,因為這種產品規格、技術都相當簡單,所以產品的價格與獲利都不如原來的NB,對代工廠來說反而是利空。

NB代工競爭白熱化

仁 寶總經理陳瑞聰本來開玩笑酸了鴻海跨足NB代工,說鴻海NB代工元年「還要再等兩年」,但今年起他表示,這些EMS︵專業電子製造服務廠︶進度比想像中 快,NB代工市場進入新一波流血戰。陳瑞聰認為要到EMS廠拿到一定市占率後,殺價競爭才會稍止。最近傳出鴻海與偉創力明年出貨量分別挑戰兩千萬與一千萬 台。

過去,當鴻海大舉切入某個產業時,也代表那個產業已經變成殺戮的﹁紅海﹂市場,在筆電產業又得到再次印證。在新進者進入分食之後,大和 總研科技分析師黃文堯在研究報告指出,除EMS廠之外,二線廠英業達從廣達、緯創搶走惠普的大訂單,預估廣達、緯創明年出貨量將因此減少兩百至三百萬台, 隨著NB代工競爭白熱化,不但代工廠過去每年二○%成長的目標難以達成,毛利率也將跌破四%。

這波產業調整的大趨勢,業者早就了然於胸,並 已展開新布局。在NB明年成長可能趨緩之下,本來在中國市場用力較少的宏碁、華碩,今年開始不約而同部署重兵在中國,就是最好的例子。對代工廠來說,以廣 達、仁寶來看,NB占營收的比重都在七成以上,前三大廠中只有緯創的NB營收比重在七成以下,未來如果要繼續追求成長,勢必要提高非NB的營收比重。

廣 達在董事長林百里帶領下,全力ㄒ往雲端市場發展,未來不只代工伺服器還要銷售解決方案。廣達發言人楊俊烈面對市場追問與仁寶的一哥之爭時,就曾經透露,廣 達未來的挑戰會是如何繼續維持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在二○%以上在產業轉折的關鍵時刻,NB廠必須尋找下一波成長新動力來源,否則NB相關公司股價可 能面臨市場重新評估,更重要的是影響背後三兆元的相關產業生存,宏碁王振堂、廣達林百里、仁寶陳瑞聰是否能帶領台灣企業殺出重圍,值得關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35

Google TV搶先上市 引爆兆元商機 智慧時代來臨 電視百年大革命

2010-10-18  TWM




一八九七年發明顯像管及之後電視的誕生與普及,影響了人類半世紀的家庭娛樂;二十年前網際網路的出現,更寫下歷史上的重要新頁。二○一○年,Google帶頭發起一場新革命,結合電視與網路,要用「智慧電視」再創科技生活的巔峰。

撰文.賴筱凡

今年聖誕節美國民眾的家中,將會出現一台全新、顛覆傳統、打破現有框架、很聰明的電視。它不僅具備網路功能,更提供一般網路平台前所未有的影音服務。

民眾可以不必再到影帶出租店租看DVD,不會用電腦的年長者也可以透過它輕鬆上網看影片,網上節目更是隨選隨看,不受播出時間限制。這將會是自電視發明以來,第二次的電視大革命。

十月十二日,全球科技焦點轉向紐約,這次登場的不是手機,而是由谷歌︵Google︶、英特爾(Intel)主導,索尼(SONY)擔綱要角,所共同發表的智慧電視Google TV。

全新的智慧電視將打破過去既有的使用者習慣,提供全新的體驗,甚至創造上兆產值。拓墣產業研究所預估,短短四年後,全球會有近一.二五億台的智慧電視取代傳統電視走進民眾家庭,將近今年液晶電視出貨量的七成,成為一場顛覆過去十年個人電腦主宰科技生活的革命。

革命一:使用習慣

電視上網,隨選想看的影片百視達(Blockbuster)曾是全球最大的影音出租連鎖店,在全球擁有九千家分店;然而,今年七月,美國百視達卻因虧損高達新台幣三百多億元黯然下市,並宣告破產。而殺死百視達最主要的凶手,正是網路影音出租新秀Netflix。

美國百視達的下場,顯示傳統影音出租產業的市場模式已走到末路。當消費者習慣從網路上下載影片,不必出門租片子,就可直接透過電腦螢幕觀賞,網路影音便迅速抓住消費者的目光。這就是智慧電視這場革命要打破的第一個框架。

第二個要打破的,將會是被頻道商綁架的節目內容。「這就像有線電視給你一百個頻道,你愛看的卻永遠是那十個。」拓墣產業研究所研究員張乘維說,智慧電視就是緊抓這個概念,video on demand(選你愛看的),且是隨時想看就看。

不論是Google TV或蘋果的iTV,它們跨進電視領域的第一戰,就是要打造更好的影音享受。這份享受,無關電視的外觀設計或僅是畫質清晰,而是從根本的使用習慣做改變,丟掉消費者不需要的,給他真正需要的。

「過去,DT(桌上型電腦)是一次性的購足,它給你什麼package︵套裝︶,你就得接受;如今,當DT轉向網路應用,服務就成為首要。」Google 台灣區總經理簡立峯的一席話,強調的是電腦單機走向網路應用,但套用在Google TV上,同樣可行,因為Google深諳箇中道理,當使用者要付費時,就會更在乎使用者經驗︵服務︶。

智慧電視所要揭示的,是一場電視新革命的開始,你可以透過智慧電視直接上網租你喜愛的影片,也可將YouTube影音同步到智慧電視上,你在網路上想看的影音,隨時都可以在智慧電視上體現,不用打開電腦,只要擁有一台有無線上網功能的智慧電視,網路內容全部包含其中。

革命二:功能升級

獨立運算加上無線傳輸

如果只是讓電視能上網,那只是現有的「聯網電視︵Internet TV︶」,但智慧電視能提供給消費者的,遠遠超出聯網電視,最大的差異就在於,Google與蘋果都想要讓電視更聰明、更智慧化。

然而,只在電視裡加上網通晶片是不夠的,智慧電視必須擁有處理訊息的能力,它得像電腦一樣,有一顆強而有力的心臟,所以,九月舊金山的英特爾年度科技論壇 (Intel Developer Forum),英特爾總裁歐德寧(Paul Otellini),展示用英特爾的Atom處理器CE4100,作為Google TV的關鍵零組件,親自揭開智慧電視的新頁。

同樣地,拆解蘋果iTV機上盒,蘋果在iPhone 4與iPad上都採用的A4晶片,也出現在裡面。

一般的聯網電視,其實也有晶片大廠博通或聯發科的網路電視單晶片,「但未來的新晶片是必須分別負責影像解壓縮與網路功能。」在張乘維看來,聯網電視的處理速度不及智慧電視,更別說還要進一步支援智慧電視所提供的搜尋功能。

此外,在網路傳輸上,智慧電視也捨棄了一堆插孔,改用一顆Wifi無線上網技術的晶片,省去接線的麻煩。目前一般電視用的有線傳輸,每秒的傳輸速度是二七 ○Mb,而Wifi最高能達到四五○Mb,速度加快一倍,讓智慧電視強調的高畫質、高傳輸,完全體現在這場革命之中。

智慧電視革命要改變的不只有電視,最終目的其實是要打造一個全新的消費電子生態系統,就像智慧手機模糊了電腦與手機的界線,智慧電視要跨越的是手機、電腦 與電視之間的楚河漢界,它要創造的是全新生態系統,當手機與電腦融合後,下一步要串聯的,就是客廳生活中的要角||電視。

「如果人手一台iPad,隨時隨地都可以看影片,就像帶著一台電視到處走。」這是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對iPad改變科技生活的期待。

革命三:全新生態

橫跨大小螢幕的無縫銜接

但當智慧電視現身,科技生活的形態要再次出現變革,「我在手機下載了一支影片,下班途中用平板電腦看一半,回到家傳到電視裡頭,用電視來享受最後的精采結局。」博理基金會策略長張以明談的,就是智慧電視出現後,所帶來的「無縫銜接」科技生活。

手機、電腦、電視,過去這些產品都獨立地存在我們生活中,智慧電視更不是一項前所未有的科技新品。但當手機、電腦、電視全都串聯在一起後,只要透過無線傳 輸,新的生態系統儼然而生,這就是Google與蘋果的最終目的,讓iPhone、iPad、iTV都可互相連接,甚至把消費者在Android手機的使 用習慣,拉到客廳生活最重要的電視身上。

Google、蘋果率先挑起這項戰火,三星、LG(樂金電子)自然不會甘於人後,繼今年在德國IFA設計展推出聯網電視後,明年勢必也將加入智慧電視的戰局。

不論之後戰況如何發展,最明確的一點就是,智慧電視掀起的這場革命中,擘畫的是科技生活的新藍圖,它將是繼iPad、iPhone 4後,今年最引人注目的新趨勢,更是未來四年內,上兆商機的開始。

1分鐘了解智慧電視

當電視可以上網,稱之為「聯網電視」(Internet TV);然而,當電視不只能上網,還能透過網路平台選取想要的影音,甚至與手機、平板電腦串聯起整個生態系統,電視不再只是電視,而成為家庭娛樂的最中心,它稱之為「智慧電視」(Smart TV)。

透過電視內建處理器,消費者可以單買智慧電視,也可以用家中的一般電視,搭配擁有網路平台功能的機上盒,讓家裡的電視變聰明!

Google VS. Apple 智慧電視兩大陣營較勁Google TV Apple TV 產品線 SONY智慧電視

羅技Revue機上盒

羅技Revue鍵盤 iTV機上盒晶片 英特爾Atom 處理器CE4100 蘋果A4處理器平台 Android 2.2 iOS 4.1 內容合作夥伴 電視:HBO、CNN、NBA、TNT、Cartoon Network、CNBC 影音租片:亞馬遜(Amazon)、Netflix 社群網站:推特(Twitter) 音樂:VEVO、Pandora、Napster 報紙:《紐約時報》、《今日美國報》 電視:ABC、FOX 影音租片:Netflix

音樂:iTune

主要功能 1. 利用Google引擎作線上搜尋2. 可觀看網路上所有影音檔3. 依照個人喜好,透過網路租取想看的影音4. 與Android手機、平板電腦連線,所有影音檔都可在電視上看 1. 透過iTV機上盒,提供「有限制」的影音內容2. 可上網,但尚未開放App Store功能3. 與iPhone、iPad、iPod串聯,形成新的生態系統應用方式 1. SONY智慧電視2. 一般電視+羅技Revue機上盒 僅提供iTV機上盒售價 1. SONY 電視:1000美元到1899.99美元2. 羅技Revue機上盒:299.99美元 iTV:99美元

整理:賴筱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57

廣達營收兆元 蔡文弘獨扛七千億元 廣達神祕大將讓林百里放膽作夢

2010-11-01 TWM




大家都在問,台灣電子五哥的接班 人是誰?大哥鴻海每年尾牙宴上,董事長郭台銘都大肆點將,讓鴻海的中生代戰將漸為外界熟識;但二哥廣達,在前任總經理王震華閃電離職後,陷入接班中空狀 態,不過八年前挖角來的資深副總蔡文弘,以彪炳的戰功,讓董事長林百里委以重任,個人獨攬今年七成營收。

撰文‧黃智銘

今 年初,台北縣林口廣達電子的尾牙宴上,罕見設計了一段讓公司各部門副總輪番上台的橋段,將自己部門未來一年營運目標投入祈願箱中,期許今年廣達營收可以順 利破兆元。這批外界陌生的廣達大將一一輪流上台,現年四十八歲的資深副總蔡文弘,也投下了他的祈願單,這張小小的紙條代表的居然是超過七千億元的營收,占 預期目標的七成,是分量最重的一張。

原來,在尾牙之前,林百里透過記者會對外宣布,公司將進行組織調整,而除了雲端部門改組之外,在公司業 務版圖的重新劃分中,林百里大舉提拔中生代幹部,年僅四十八歲的蔡文弘受重用,未來在廣達的五大事業群中,將一人獨掌營收規模最大的NBG1(第一NB事 業群) 與NBG2(第二NB事業群)兩大事業群。在廣達的NB(筆記型電腦)業務中,除了蘋果這家客戶由梁次震親自督軍之外,其餘包括HP(惠普)、宏碁、 Dell(戴爾)等各大NB廠,全都將交由蔡文弘掌管。

能把危機當做轉機

無視框架整合資源 跨部門作戰這一調整,也讓蔡文弘正式浮上台面,不但填補了前任總經理王震華離開後,廣達第三號人物的空缺,掌管的七千億元營收,也超越了電子一哥鴻海的接班當紅炸子雞||簡宜彬負責的約五千億元營收,一舉成為台灣科技業五年級中生代的佼佼者。

蔡文弘在廣達前後不過八年,他二○○二年接受王震華邀約,從大眾轉戰廣達,當時他主要負責的是日系客戶的NB產品、PDA業務的開發;蔡文弘在廣達版圖中所占的位置,是屬於邊陲地帶的一塊。

但 是被形容為極度靈活的蔡文弘,卻擁有讓林百里最欣賞的研發特質。一家合作過的手機機殼廠董事長回憶,現在塑膠機殼主流的IMR(模內轉印,讓黑白機殼轉變 成彩色機殼的關鍵技術),就是蔡文弘大力推薦給HP,強調IMR具有美觀、色彩豐富的優點,讓HP推出IMR機種一炮而紅,之後才有其他廠商也開始推出 IMR機殼的NB。

蔡文弘近年最經典的一役,則是席捲PC市場的AIO(一體成形)機種的開發。○七年宏碁購併了佰德(packard bell)後,廣達將原來由蔡文弘所負責的佰德營收,都轉交給負責宏碁的部門;而為了彌補這部分營收的缺口,蔡文弘成立專責團隊開發AIO機種,並在取得 梁次震同意下,這個團隊可以跨部門接單,當年就拿下HP、聯想、華碩等公司AIO訂單。

蔡文弘把危機當做轉機,並且可以打破框架,整合廣達公司資源,跨部門作戰的能力,讓林百里、梁次震印象深刻,也因此脫穎而出,率先取得廣達接班的有利戰略位置。

畢業自交大計算機工程學系,後來又取得清大研究所碩士學位的蔡文弘,在做人處世上,帶著霸氣,敢衝敢要。今年新官上任,接掌廣達除蘋果外所有NB部門沒多久,廣達一名負責全球前三大NB品牌的副總級主管,就因為在上班時間和客戶去打高爾夫球,遭到蔡文弘的冷凍與撤換。

能為人所不敢為

管 理與尊重並行 嚴格紀律要求這樣的管理風格在廣達內部猶如投下震撼彈,畢竟過去廣達可以吸引台灣科技業界高手前來投靠,除了直接管理公司大小業務,從來沒有對任何同事發 脾氣,被公司下屬形容是位「好好先生」的梁次震外,就連林百里本人,說起廣達與鴻海鐵血紀律的差別時,也以「我不會叫員工罰站」,來強調廣達的人性化管理 與對人才的尊重。

蔡文弘甫接大位就膽敢在「人事」問題上開刀,不但挑動公司內部最敏感的一條神經外,也等於直接告訴所有員工,他做事風格和林百里、梁次震不同,未來大家都要上緊發條,過去廣達較疏忽的紀律要求,在他主導NB業務後,所有下屬都馬虎不得。

除 了管理問題之外,擺在蔡文弘眼前的更大難題是,廣達打下的NB代工霸主地位已漸受威脅,在這幾年,不僅對手仁寶的出貨量追了上來,更要與鴻海這個恐怖對手 對決。當老大哥林百里重心轉往雲端運算市場、梁次震專職伺候賈伯斯這位難搞的大客戶時,如果蔡文弘只能守成,而無法把廣達NB代工龍頭招牌再次擦亮,恐怕 是無法滿足林百里、梁次震對他的期待。

蔡文弘獨攬廣達7成營收

產品類別 營收規模

(億元) 客戶

NB 6000 HP、Dell、宏碁電腦AIO機種 800 HP、聯想、華碩車用電子 200 tomtom、sanyo

整理:黃智銘

蔡文弘

出生:1962年

現職:廣達資深副總

學歷:交大計算機工程學系、清大計算機管理與決策研究所碩士經歷:大眾電腦移動運算部門總經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38

負債1.2兆元瀕破產 台電公帑挺馬餐會不手軟

2011-2-10  TNM




台電累積負

債到去年底已超過一兆二千億元,負債比達七五%以上,依照《公司法》規定,已瀕臨破產邊緣,在財務黑洞持續擴大下,董事長陳貴明還任由台電工會出身的國民 黨中常委姚江臨,假員工餐廳席開五十桌,邀宴總統馬英九和閣揆吳敦義、立法院長王金平等人,將年終餐會變成挺馬大會;事後更傳出陳貴明指示所屬公眾服務處 買單,台電工會憤而要求裁撤該單位。

台電累積虧損預計到今年度將突破一千二百三十億元,為了支應基本支出和近五年來持續擴大的營運虧損,台電幾乎年年都在舉債度日,截至二○一○年止,累積負 債已高達一兆二千多億元,即將達到資本總額的一半。依照《公司法》規定,虧損如超過資本額一半,就會面臨破產,但因台電是國營事業,鉅額債務利息若非由國 庫撥補,就是要調升電費因應,最終都要全民買單。

席開五十桌 挺馬

但台電董事長陳貴明及相關營運高層,非但無能解決財務黑洞持續擴大的問題,反而還以公帑大拍國民黨中常委的馬屁。

知情人士指出,一月十二日晚間台電員工餐廳燈火通明、人聲鼎沸,原來是台電勞工董事、國民黨中常委姚江臨,邀集台電工會成員和立委年終聚餐,現場席開五十桌,總統馬英九、行政院長吳敦義、立法院長王金平、台北市長郝龍斌,以及台電董座、總經理等全到場。

馬英九更給足面子,不顧接下來總統府開會行程,在場逐桌敬酒,感謝勞工界在五都選舉的相挺,彷彿二○一二年總統大選已開打。

只是,這場由姚江臨出面舉辦的年終聚餐,事後卻傳出董事長陳貴明指示由公眾服務處買單,引起台電工會強烈不滿,認為台電虧損已創新高,公司高層卻還到處買單、亂花錢,憤而在一月二十二日召開董事諮詢會議決議,將在二月舉行的董事會公開提案,要求裁撤公服處。

一月十二日這場餐會,名義上是由台電工會第一分會,與甫在去年十月成立的兩岸勞動關係發展協會聯名舉辦,但這二個團體都由姚江臨擔任負責人,參加的人員也 多以為是台電工會的尾牙宴。姚在會前廣發邀請卡,會中更趁勢高呼,要現場工會代表發起成立「二○一二馬英九競選連任後援會」,儼然成了挺馬大會。

工會表不滿 砲轟

台電高層拍國民黨馬屁的行為,已惹惱了工會。台電工會理事長胡國康對此大表不滿,他說,姚江臨以國民黨中常委名義舉辦餐會是他個人的行為,和台電工會一點 關係也沒有,不能說他「既借了台電餐廳的場地,還借用了台電名義,甚至讓各界產生誤導,接下來又要台電公司買單,這讓工會不能接受。」工會也將要求勞工董 事在二月的董事會上表明態度,要求台電公司不得為這場餐會買單。

尤其讓胡國康不能接受的是,姚江臨假台電工會名義表達政治立場已不只一次。他說,去年九月,姚江臨在三峽大板根森林溫泉渡假村舉行餐會,找了他所屬的台電工會第一分會及北部一些工會成員與會,台電董事長陳貴明和總經理李漢申也到場。

會中姚江臨竟然當著行政院長吳敦義的面,假台電工會之名表示,工會支持國民黨提名的五都候選人;不過,工會理事會當時根本還沒決議五都選舉要支持誰,姚江臨竟然獨斷獨行。當時工會一度考慮要在常務理事會上決議,把姚江臨的勞工董事職務召回,不讓他再做董事了。

虧損逾千億 舉債

根據本刊掌握台電近六年來的財務報表顯示,台電從陳貴明擔任董事長開始,就呈現連年虧損的狀態,二○○五年由黃營杉擔任董事長時,台電當年度稅後純益還有 二十一億餘元,但二○○六年陳貴明接手後就開始虧損,由虧損二億多元上衝到二○○七年虧損二百三十一億元,二○○八年更飆升到虧損七百五十二億元,直到二 ○一○年累計虧損仍有七百五十億元,若加上今年度預計虧損四百七十九億餘元,總計虧損將突破千億元大關,高達一千二百三十億餘元。

台電虧損即將超過資本總額三千三百億元的一半,依照《公司法》規定,虧損超過資本額一半時,若公司股東不願意增資,公司就會面臨破產。

壹週刊提醒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知情人士批評,台電若非國營事業,早就是一家瀕臨破產的公司。台電為獨占事業,陳貴明不但沒辦法增加盈餘為國庫帶來進帳,反倒成為龐大負擔,理應負起責任下台。

隨著虧損持續增加,為了支應資本支出和營運虧損,台電只好不斷增加借貸,到去年底負債已達一兆二千多億元,占資產總額一兆六千億元的七五%,預計今年負債 比還會提升到八○%左右,光是今年編列的固定建設改良資金,都只拿得出五%資金支應,另外超過一千三百多億元需要外借,但借貸所產生的鉅額利息,最後都將 由全民買單。

假研習之名 旅遊

儘管營運績效難看,台電仍發給員工四十多億元績效獎金;此外,陳貴明為安撫工會幹部,希望他們別再走上街頭抗爭,竟讓他們假藉研習名義,公假到大陸雲南進行八天豪華之旅。

本刊調查,這趟在去年十一月底舉行的雲南之旅,總計有近百位工會幹部參加。雖說是幹部研習活動,但行程表內沒有任何一項安排和電力有關,也沒有參加任何相 關會議,反而安排住五星級豪華酒店,吃昆明、九鄉、石林、麗江、大理等地的高檔風味餐,喝道地竹筒酒。在美酒佳餚之外,還能欣賞雲南和麗江印象大型歌舞 秀。

知情人士說,雲南八天幹部研習活動,下機第一站就是參觀唐代興建的圓通寺,之後再到翠湖公園欣賞聞名的九龍池風光,累了就下榻號稱五星級的頤華國際酒店。 隔天看的不是電力工程,而是被大陸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的九鄉奇洞九十九,瀏覽雲貴高原上規模最大的溶洞群,及大觀樓內展示有天下第一長聯之稱、由清乾隆 年間寒士孫髯翁所作的一百八十字長聯等。

離開昆明前往麗江、大理「研習」的那幾天,工會幹部住的是五星官房酒店別墅、風花雪月酒店,吃的是特有的犛牛火鍋、東河紅鱒魚餐和白族風味餐,還參觀了被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的麗江古城,看到被當地少數民族納西族視為神話理想的玉龍第三國-玉龍雪山雲杉坪風光。

年旅費三億 誇張

台電工會以幹部研習為名,讓全台各分會都能分配到名額出國旅遊,但因只限工會幹部、代表及理事,引發部分工會會員不滿,他們批評說,人人都有繳會費,為何 無法享受公假出國的待遇。算一算,光這趟公假出國、「假研習、真旅遊」活動,台電就要支應超過百萬元人事費,「根本是陳貴明為保官位,收買工會幹部的一種 手段。」

台電每年都編有鉅額旅費,光是近三年,平均每年都要花掉將近三億元,其中又以出國實習進修及考察為名花掉的旅費最多,平均每年都用掉約三千萬元,這些錢還 不含出國開會和洽公的旅費。在台電虧損及負債持續擴大的情況下,每一筆錢都應該花在刀口上,像陳貴明這種為了拉攏工會幹部,幫餐會買單及讓他們出國旅遊還 能照領薪水的行為,實在不可取。

工會提議 要裁公服處

知情人士指出,台電公眾服務處是正式編制的單位,可供各團體申請「睦鄰基金」,而成為台電與立委及民間團體公關的重要窗口,如今,台電工會在董事諮詢會議上做出裁撤公服處的決議,擺明了是要給公司和公服處難堪。

為此,公服處長蕭金益急著找工會理事長胡國康溝通,但工會仍不為所動,認為公服處竟把睦鄰基金拿去幫高階官員服務立委和特定人士,任由立委予取予求,無法發揮應有功能,就應該裁撤。

台電內部曾傳出,有中部選出的國民黨立委1年邀請數十團鄉親北上,活動費用及餐會全由台電買單,1年金額高達200萬元。

回應.

公服處:確有認養10桌

台電公服處長蕭金益坦言,確有支付姚江臨1月12日舉辦尾牙的部分款項,因餐會有請立委和記者,這部分要公服處認養,「講起來也有點道理。」所以公服處付了10桌的錢。

姚江臨強調,他是以個人名義和第一分會辦尾牙,邀請十幾位立委、助理和北市、新北市議員,等於為台電做宣傳,所以請公服處幫忙出錢,就出了5萬元而已;至於去年9月大板根活動是第一分會的小組長會議,吳敦義和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到場只講勞工業務未談選舉。

台電發言人杜悅元表示,工會幹部到雲南,公司只給公假,旅費則是出國成員自己付的,公司沒有補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12

兆元身價的西班牙首富 ZARA創辦人歐特嘉 十四歲輟學 鐵道工人之子 打造全球最大服飾集團


2011-10-10  TWM




全球最大平價服飾ZARA登台, 進入倒數計時,除了掀起台灣平價時尚潮流,ZARA創辦人歐特嘉從學徒到西班牙首富的傳奇,也將成為新聞話題。

撰文‧乾隆來

阿 曼西奧.歐特嘉 (Amancio Ortega)應該算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了!

今年七十五歲的歐特嘉,一生只做他最喜歡的服飾產業,最終 把他創立的服飾公司ZARA系列品牌,做成全球最大的服飾集團。從紐約到里約、從倫敦到東京,數以億計的女性、潮男以及孩童天天都興奮地穿著最流行的服 裝,用大多數人可以負擔的價格,享受到頂尖時尚界才有的尊榮。而他自己,也因此蓄積新台幣一兆元財富,成了西班牙首富。

深諳 顧客需求

用可負擔價格 提供優質商品歐特嘉不只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而且是幾乎沒有爭議、令人敬重的創業家。他十四歲輟學,入行從學徒做起,之後就未曾再進入學校,如 今,ZARA以及母公司印蒂集團 (INDITEX Group) 營運的模式,成為所有商學院必備的教案,數以萬計的研究報告努力摸索歐特嘉的成功方程式。

享有如此高度成就與財富的歐特嘉,至今仍是個謎樣 的傳奇人物。他從未接受過任何一家媒體的訪問,從未出現在公開場合,除了上市公司年報上的照片,流傳在外的照片也就只有幾張進出公司大門的驚鴻一瞥,與他 同列全球首富的巴菲特、比爾蓋茲、法國的時尚大亨阿諾,都身不由己地成為媒體焦點,卻只有歐特嘉能享受隱私生活,稱歐特嘉為今日全球最神祕的超級富豪,絕 不為過。

在進一步介紹歐特嘉之前,要特別提到的是,在網路無遠弗屆的今日,雖然提到歐特嘉的文章數以萬計,但內容卻幾乎都是重複的,「絕對 找不到一篇歐特嘉的專訪」,正像印蒂集團超越所有競爭者那樣,成了令人不解的神話。

一九三六年,歐特嘉出生於西班牙的里昂,八歲搬家到西班 牙西北角的拉科魯尼亞(A Cornuna),他的父親是鐵路信號工人,微薄的薪水從來不夠一家五口撐到月底,母親靠幫傭賺取外快。「貧窮」深深烙印在歐特嘉的腦海中,為貼補家用, 他十四歲就輟學到賣襯衫的小店當學徒,什麼事情都做。

拉科魯尼亞是西班牙伊比利半島的紡織業製造中心,歐特嘉自然而然進入襯衫店當學徒,一 直到六十幾年後的今天,印蒂集團以及ZARA創始店,都還緊緊守住這個發跡地點。

由於歐特嘉認真的態度,以及對於客戶需求的訓練,二十幾歲 已經升任當地一家服裝店經理,他開始從巴塞隆納買便宜的織布,與手工細膩的大嫂合作,做成高品質的服裝,以具有競爭力的價格賣給拉科魯尼亞的服裝店。一九 六三年,二十七歲的歐特嘉踏出了創業的第一步,開了名叫 Confecciones Goa 的商店,自行生產與銷售高品質的浴袍。

經 營「極簡」化

寧「少量多樣」 也不要庫存逐步累積資本與客戶的歐特嘉,三十九歲時,在拉科魯尼亞最大百貨公司的對角,開設了第一家ZARA專門店,他的營運模式很明確,就是用客戶可負 擔的價格,銷售高品質服裝,這個概念大受西班牙消費者歡迎,ZARA的生意也逐漸擴及全西班牙。一九八五年歐特嘉設立印蒂紡織集團,到一九八九年底,已經 在全西班牙開出一百家ZARA連鎖店。

隨著集團不斷擴張,歐特嘉仍然堅持創業時的理念,就是將巴黎、義大利時尚舞台那些昂貴的服飾,以最短 的時間、最能接受的價格,帶給所有的ZARA客戶。

歐特嘉在公司沒有辦公室,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裡,他就在設計室、製造部門,以及倉庫之間 走動,開會就用最近的會議桌,快速解決問題,一起創業的夥伴雖然擔任的責任越來越重,名片上卻不印頭銜。

「極簡」的理念也落實在經營層面, 為了降低庫存與運費,他堅持「少量多樣」,寧可追加熱銷產品、多送幾趟給店面,也不要等季底一堆庫存去打折賤賣。

隨著八○年代在西班牙的成 功,ZARA九○年代擴張到歐洲各國,並在印蒂集團控股下,逐漸創立和購入其他不同年齡層、不同產品訴求的品牌,ZARA進軍歐洲各國仍獲得成功。到了二 ○○一年,印蒂集團股票上市,藉著市場提供的資金進行快速擴張,而歐特嘉本人一直持有五九%股權,高度集中的持股,讓他在公司擁有無可挑戰的地位,更讓他 很快就成為西班牙首富、進入全球十大富豪的名人堂。

今天印蒂集團在全世界七十八個國家,運營五二二一家零售服飾店面,除了少數的例外,九 ○%都是自營,靠總部的資金來支持。去年集團營業額一二五億歐元(新台幣五千一百億元),稅後淨利約新台幣七百億元,除了旗艦品牌ZARA,還有七個針對 不同年齡層、不同訴求的精品品牌。

歐特嘉像是所有開創王朝的帝王那樣,以所有人仰望的姿態,展現驚人的力量,橫掃全世界的服飾產業。

「快 速時尚」風

從草圖到上架 兩周就完成許多人都說,印蒂集團與ZARA的成功,是來自「快速時尚」(Fast Fashion)的模式,把原本依照一年四季運轉的時尚服飾產業,快轉成每周更新兩次,讓客戶走進店裡,就感受到最新時尚。由於少量多樣的產品,客戶不會 撞衫,因此產品只要一上架,客戶稍猶豫就被買走,造成搶購氣氛。

ZARA每家店的終端銷售機,都直接與總部連線,店長獲得授權直接向總部下 單補貨,拉科魯尼亞的總部當日就知道哪項產品熱賣,也等於得知最新的時尚狂潮吹向何方,總部面積高達二萬四千平方公尺、七二六○坪的設計中心;不只面積全 球最大、設計師全球最多,而且在高科技的系統下,能最快速地將昨天熱賣的時尚元素,設計到明天即將上架的新服飾。從草圖、製作到上架,ZARA只要兩個禮 拜,而這最新的時尚服飾,定價只在新台幣兩千到五千元。

ZARA強勢的通路與產品,讓它可以不做任何傳統的商業廣告,進入任何一個國家都不 須設置發貨倉庫,位在西班牙拉科魯尼亞超強的腦袋與心臟,指揮著全世界十萬名員工,精準地提供滿意的服務。

這些無比精準的科技運用與時尚的 威力,都來自那位只有小學畢業創辦人卑微的開始,「貧窮」,則是磨滅不去的關鍵字。

堅守「成長」理念

只為了賺 錢 不配做企業家歐特嘉到七十幾歲,還會跟同事提及,他十二歲那年,媽媽帶著他到商店買食物,店裡的櫃枱很高,高到小歐特嘉看不到老闆的臉,他聽到老闆不斷對 媽媽說:「何賽法太太,我很抱歉,怎麼都不能讓你賒帳!」不能賒帳的屈辱,像刺青跟著歐特嘉一輩子,出身貧寒的記憶,未曾從他腦海抹去過。

這 個烙印,讓他過去六十幾年,沒有一天休息、未曾享受長假期,不論是生日、耶誕節,或是千禧年,他都用盡全力在服飾產業認真地工作著,而這個熱情持續燃燒了 六十幾個年頭。

歐特嘉強烈的意志力,至今仍然貫徹在公司的每一個角落。他從學徒做起,是一位非常懂得客戶心理的店經理,到了今天公司開五千 多家店,他對員工的第一個要求,一切仍然以重視客戶需求為最高原則,自己的女兒瑪塔(Marta Ortega)進入公司,歐特嘉堅持把她送到第一線的店面從最基層做起。

而這些都只是對技術的堅持,在歐特嘉內心深處,深藏對企業最根本的 信仰,他說:「如果只是為了發財,就不配做企業家!」縱然全世界的財經媒體、商學院都以企業的獲利,來作為經營成功與否的量尺,在歐特嘉的心中,「賺錢」 不是目的,「成長」才是企業最高的價值,歐特嘉相信,「成長是企業生存的根本」,而且企業成長的潛力是永無止境的。

小學徒歐特嘉堅守著「成 長」的信念,持續六十幾年打造出全世界最大的服飾集團,如今歐特嘉終於把成長的觸角伸到台北,除了帶給期盼已久的台北時尚圈欣喜,台灣這個一向熱烈擁抱成 長的經濟體,培育出那麼多懷抱強烈創業精神的企業老闆們,又可以回饋給歐特嘉與ZARA什麼啟發?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 公司副總經理 )

阿曼西奧.歐特嘉

(Amancio Ortega)

出生:1936年

身 價:310億美元

2011年《富比世》全球排名第7,西班牙首富

退休:2011年7月

ZARA

總 部:西班牙,拉科魯尼亞小鎮母集團:西班牙INDITEX集團集團市值:約391億歐元全球店數:1759家(集團共5221家)

市場分 布:78國

全球員工人數:超過10萬人從小學徒到兆元富豪!

──歐特嘉創業大事紀

1950 因家庭窮困,14歲便投入職場,當服飾店送貨員。

1963 創辦服裝製造公司Confecciones Goa,以製造女性睡袍為主。但發現來店裡的客人,目光都放在櫥窗裡的女裝上,於是讓歐特嘉決定減少生產女性睡衣,轉而以販賣女裝為主。

1975 因德國批發商突然取消一張訂單, 歐特嘉找不到其他買主,瀕臨破產之際,在拉科魯尼亞開了一家店,並命名為「ZARA」開始銷售那些產品。

1980 快速時尚的發展,開始改變銷售模式,複製最新流行的服裝,以平易的價格賣出。

1985 成立控股公司Industria de Diseno Textil, INDITEX SA.,將ZARA整合成為旗下子公司。

2001 ‧成立Amancio Ortega基金會,此機構為非營利機構,致力於文化、教育、研究等發展。

‧該年在西班牙證交所掛牌上市。

2011 七月退休,由集團副總裁Pablo Isla接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16

大衛安洪單挑庫克 搶食四兆元現金部位左右蘋果股東會的華爾街空頭總司令

2013-03-18  TWM
 
 

 

蘋果電腦高達四.○八兆新台幣的巨額現金部位,是當今世界上擁有現金最多的公司。

大股東「華爾街首席空頭大師」安洪要求滿手現金的蘋果,應該發放更多現金回饋股東,一方面控告蘋果與執行長庫克獲得勝訴,另方面卻又花大錢買進蘋果股票,讓庫克好為難。

撰文‧乾隆來

蘋果公司在今年二月二十七日召開年度股東大會,《彭博商業周刊》以非常奇特的語氣報導:「已經連續兩年,蘋果公司的股東會都被一個無法出席的人所左右。」去年是剛剛過世的賈伯斯,今年則是直接槓上現任執行長庫克的華爾街空頭大師大衛安洪(David Einhorn)。

二月,安洪把蘋果公司與執行長庫克一狀告上美國紐約曼哈頓聯邦法院,而且不到兩個禮拜,聯邦法院就判決蘋果敗訴,成了少數蘋果敗訴的案例,讓蘋果強悍的法務部門滿臉豆花。

迫蘋果分錢給股東

而安洪公開提案,要求蘋果增發「穩定配發高現金股息的特別股(Preferred Shares,媒體戲稱為iPrefs)」,以提高對股東的回報,更成為今年蘋果股東會上最被關注的焦點。

股東會中,投資人照章行事通過對現有董事會的續任,執行長庫克獲得超過出席股東九九%的支持。但是,會場內最被熱烈討論的,卻是蘋果如何積極處理高達四兆多新台幣的現金部位。

彭博資訊報導說,「即使不贊同安洪所提iPrefs的股東,也支持他繼續高調地向公司管理層挑戰。」連支持庫克的加州公務人員退休基金經理人,都在推特上表達:「我們支持安洪關於資本重新配置(capital reallocation)的想法,前提是所有蘋果的股東都必須被一視同仁。」預測次貸危機 放空雷曼兄弟現年四十四歲的安洪,是在二○○八年金融海嘯一戰成名。

他從○七年七月就大聲疾呼,雷曼兄弟握有太多低流動性的房地產相關資產。他認為次貸風暴即將爆發,而火速辭去新世紀房貸金融公司的董事席位,更將自己創設的綠光資本公司(Greenlight Capital)資金部位,全數用來放空雷曼兄弟以及金融股。

○八年九月雷曼兄弟破產,當時不到四十歲的安洪幫客戶大賺二十億美元,成為被媒體瘋狂追逐、華爾街最年輕的投資大師。

安洪的綠光資本目前掌管六十三億美元(約一八七○.二億新台幣)投資部位,被市場歸類為對沖基金;去年更因為大力放空綠山咖啡(Green Mountain Coffee Roaster),把綠光咖啡的股價從一○七美元,一路摜壓到跌破四十五美元,再度為他奠定華爾街「首席空頭大師」的稱號。

安洪,的確是年輕一代傑出對沖大師中的佼佼者。一九九一年,他從康乃爾大學以最優異的成績畢業後就投入華爾街,五年之後,他創設綠光資本,從九十萬美元開始自己的投資事業。與今天掌管六十三億美元相較,安洪在短短十七年的時間,讓公司管理資產規模成長七千倍!

這樣的成績不是靠運氣,而是驚人的戰鬥力。

安洪在○二年發現一家行徑詭異的投資公司:聯合資本(Allied Capital),這家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旗下轉投資了一二○家企業,負責人是軍人出身,還曾經做過特勤殺手的老兵。

安洪在研究這家公司的時候,遭到監聽、跟監、騷擾,以及美國證管會的特別關照,劇情猶如好萊塢電影的真實版。

安洪把聯合資本所投資超過一二○家的公司徹底翻過一遍,揭開了聯合資本以表面的投資活動,實際上壓榨被投資者,以及千奇百怪的作帳手法,統統鉅細靡遺地揭露出來。

他與聯合資本生死纏鬥了六年,打死不退,最後還出了一本《一路騙到底》(Fooling Some of the People All of the Time)的專書。他在書上寫說:「主管機關只會在投資人的錢都被騙光之後,才來清理詐騙案件;但是當上市公司進行詐欺的發展過程中,主管機關卻總是視若無睹。」從聯合資本、雷曼兄弟到今天的蘋果公司,看得出安洪善於尋找市場最關注的議題,以快速且深入的研究,發掘問題;一旦問題被他抓到,他就拉高分貝、運用媒體凸顯問題,並且吸引大量市場跟隨者。

在股市,高舉「維護股東權益」大旗的職業股東從來不缺,但是能夠像他那樣精準操作,卻極為罕見。

槓上庫克卻大買蘋果股票

安洪還有一個特異功能,他是撲克牌高手。去年,他在撲克世界大賽贏得第三名,獲得獎金超過四三○萬美元(約逾一.二七億新台幣)。之前,他也曾經在不同的撲克大賽中得獎;新聞報導說,安洪記憶力與賭性堅強,是他令人難以忘懷的牌風。

空頭大師看上蘋果電腦,加上蘋果股價過去半年大跌四○%。「安洪vs.庫克」,飄出濃濃的血腥味,立刻成為華爾街嗜血媒體瘋狂追逐的焦點。

不過,請別緊張,空頭大師安洪這回不作空,他看好蘋果的未來,而且一口氣就將管理資產的十分之一、超過七.五億美元(二二二.六四億新台幣)的資產,壓寶在蘋果。

安洪第一次買進蘋果,是在一○年下半年,當時揭露的平均成本是二四八美元。

去年九月,蘋果股價從歷史高點七○五美元開始重挫,安洪卻越買越多。如今他已經持有一三○萬股,平均成本五七七美元,與目前四三○美元的市價相比,投入二二五億新台幣的持股成本,已經出現二五%的帳面虧損。但是安洪仍舊抱持打死不退的精神,越低越買,表面上與庫克對決,實質上卻以真金白銀支持蘋果團隊。

安洪大力買進蘋果,就著眼在蘋果公司帳上高達一三七一億美元、相當於四.○八兆新台幣的巨額現金部位。

蘋果開始願意傾聽股東心聲蘋果電腦是當今世界上持有最多現金的公司,財報上也顯示,這筆巨額的現金報酬率很低,全年只略高於一%;而且,現金部位還在繼續增長,估計每年現金增加會超過二百億美元,堪稱是現代跨國企業的奇蹟之一。

相較於一貫鄙視華爾街的賈伯斯,庫克當上執行長之後,對華爾街的投資人溫和許多。基金經理人集體拜訪蘋果公司,庫克偶爾會悄悄走進會議室,出乎意料地親自做簡報、回答問題。

庫克也願意傾聽投資人的心聲,開始按季發放每股二.六五美元的現金股息;換算起來,投資人持有蘋果一年可以領到每股十.六美元現金股息。以目前每股四三○美元的股價計算,股息殖利率有二.五%,比美國標準普爾五百指數(S&P 500)平均值二.一%還好。

庫克還在股東大會上,花了不少時間解釋公司對一三七一億美元現金部位的處理原則。

庫克說,這一千多億美元現金,有九百四十多億美元都在國外,如果要匯回美國,必須繳交三五%的稅金;蘋果去年非常積極地投資在新創產品,資本投資金額高達一百億美元;今年在研發、新產品、供應鏈等領域上,還要再投入一百億美元。

當然,蘋果去年股東會已經宣布,將持續三年、每年花費一百億美元在發放現金股息與回購庫藏股。這與賈伯斯時代相比較,已經非常積極回應股東的期望了。

在庫克與安洪的針鋒對決中,股神巴菲特也進場「讚聲」。

巴菲特日前接受財經電視台CNBC的專訪,建議庫克「忽略安洪的干擾」。巴菲特說,「庫克必須專注於創造公司未來五到十年的長期價值,不能靠關注股價天天的漲跌來經營公司。」專注於公司未來五到十年的發展,這不正是逝去的賈伯斯所立下的典範?但是,大家不也批評賈伯斯視股東為無物?而庫克上任之後,股價從五百美元大漲到七百美元,不也是因為庫克正面回應華爾街的要求?

安洪一面對庫克叫陣,另一面卻又砸下二百多億美元白花花的鈔票支持庫克。面對這樣亦敵亦友的對手,庫克又怎麼能輕描淡寫地「忽略安洪的干擾?」蘋果的執行長,真難當!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大衛安洪

出生:1968年

現職:綠光資本共同創辦人暨基金經理人學歷:美國康乃爾大學政府學系學士經歷:Donaldso, Lufkin & Jenrette(DLJ)企業財務分析師、Siegler, Collery & Co.投資分析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849

全球趨勢》美國法院判決 「基因」不能授權專利 兆元市場大餅 基因公司看得到吞不下

2013-07-01  TWM  
 

 

為裘莉進行乳癌基因篩檢的「無限大數」基因科技公司,既是這個領域的領先者,又有裘莉這樣超級無敵的明星作為代言人,為什麼股價無法一飛沖天?

反而像個老紳士,枯坐在百億現金的鈔票上?

撰文‧乾隆來

安潔莉娜.裘莉在《紐約時報》投書,說明她因乳癌基因檢測,決定接受手術根除潛藏乳癌的威脅;全世界的投資人立刻將焦點鎖定在為裘莉進行乳癌基因篩檢的「無限大數」基因科技公司(Myriad Genetics,那斯達克上市代碼MYGN)。無限大數公司的股價原本在二十四美元上下遊走,五月初公布今年第一季季報,突然升至三十美元;裘莉發表投書的五月十四日,又漲了三%,創下二○○九年至今四年來的新高。

但擁有全球獨占乳癌基因(BRCA)檢測專利權的無限大數公司,即使一個月股價暴漲三成,加上裘莉乳癌檢測的世界級利多,股價本益比卻只有二十二倍,並未享受生技公司「本夢比」的待遇。

不如生技股夢幻

基因檢測龍頭Quest 本益比僅十四倍從財務指標來看,這家公司更像一家經營多年的「歐吉桑股」,一點也沒有生技股的夢幻感。無限大數公司從一九九四年八月,確認BRCA基因的定序,至今將近二十年。去年營業額逼近新台幣一五○億元,稅後盈餘三十四億元,過去五年的營收與盈餘穩定成長;公司帳上有超過一百億元現金,沒有銀行貸款,完全零負債經營。五月股價大漲後,公司總市值七五○億元,是營業額的五倍、去年稅後盈餘的二十二倍。

這不是無限大數公司獨有的現象,從下頁附表中可以看到,已經上市的基因定序或醫療生物檢測公司股價的表現,大都像是穩健績優的藍籌股。例如總部位在紐澤西的Quest Diagnostics,早年是康寧玻璃旗下的生物醫療部門,一九九七年從康寧獨立出來,之後持續進行購併;如今是一家年營業額新台幣二千五百億元的大型跨國企業。

Quest生物檢測公司列名全美五百大企業,《財星》(Fortune)更從○八年至今,連續評選這家公司進入「全球最令人尊敬的企業」排行榜中。令人疑惑的是,這些榮耀並沒有讓投資人太興奮,Quest生物檢測的本益比只有十四倍,總市值二千七百多億元,只有年營業額的一.二倍。

規模比Quest略小,總部位於荷蘭,在全世界二十個國家營運,且在美國那斯達克、德國法蘭克福股票上市的Qiagen也是如此。Qiagen是細胞與基因檢測的老祖宗,從一九八四年成立至今,擁有超過五百個檢測項目,以及超過二千四百張專利權與執照。Qiagen股票總市值是無限大數公司的兩倍,但是本益比與股價營收比,與無限大數公司幾乎一模一樣。

台灣生醫科技業非常熟悉的Affymetrix公司,是全球生物晶片的領導廠商,國內生醫學術研究都使用它的晶片。早在○五年,台灣的賽亞基因公司就曾經與Affymetrix簽訂授權合約,共同開發B肝與氣喘相關的檢測晶片。Affymetrix在一九九二年成立,九六年上市,已是產業龍頭;但是五年前大賠新台幣百億元,之後仍然年年虧損,去年營業額達新台幣九十億元,虧損縮小到新台幣三億元,總市值卻只有約年營業額的八成,目前是新台幣七十七億元。

基因生物科技不是醫學突破的新紀元嗎?為什麼這麼多家基因生物科技公司,無法像當年網路公司網景(Netscape)上市那樣,創造網路科技風潮?網景在九五年八月九日股票上市,原本預計以每股十四美元上市,但因需求太強,臨時提高價格到二十八美元,上市當日竟以七十五美元收盤。

聲稱有獨家專利

每年僅乳癌基因檢測 營收就一五○億網景股票上市,創造網路科技泡沫的狂潮、帶著所有投資人作夢的故事,為什麼沒有在基因生技公司身上重演?

無限大數公司本身的故事非常夢幻,公司的三位創始人,一位是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吉爾伯特(Walter Gilbert),一位是猶他州大學的醫學教授史柯尼克(Mark Skolnick),以及現任公司執行長梅爾莊(Peter Meldrum)。早在一九九四年,史柯尼克就已經率領猶他大學與無限大數公司的研究團隊,對於BRCA基因定序,並且確認這個基因與女性的乳癌、卵巢癌有高度關聯。

無限大數公司在BRCA基因的發現,對於人類有重大貢獻。裘莉在《紐約時報》的投書說,「做過基因檢測後,我的醫師告訴我,我有八七%的機率會得乳癌,有近五○%的機率會得卵巢癌。」無限大數公司網站也以非常明確的統計圖表指明,檢驗出BRCA基因突變的人,在五十歲之前罹患乳癌的機率逼近五○%,在七十歲之前罹癌的機率更升高至八七%,而且有高達六四%的患者會發生兩次乳癌。

一般人七十歲前罹患乳癌的機率只有八%,是BRCA基因突變者的十分之一。由於BRCA基因研究已超過二十年,累計學術論文超過一萬篇,這個結論早已確認。九四年八月,史柯尼克定序BRCA基因後,就向美國智慧財產局申請專利,三年後又對子型BRCA2基因申請專利,全球獨家的基因檢測專利權,因此牢牢掌握在無限大數公司手中。

乳癌檢測與醫療是一門大生意,光是去年美國就有二十二萬七千名婦女被檢測出乳癌(外加兩千名男性患者),另有約四萬名乳癌患者在去年死亡,這還只是傳統檢測程序篩選的結果。如果美國三億人口,或全球數十億人口,都透過無限大數公司授權,進行與裘莉同樣的BRCA基因檢測,「預防性」地篩選估計占總人口七%的遺傳性乳癌基因;並仿效裘莉,在毫無徵狀的情況下進行乳房切除、重建,將創造每年新台幣數千億元的商機。

根據裘莉的投書,她在無限大數基因做BRCA的基因檢測,花費四千美元(約新台幣十二萬元);而公司網站則揭露,每年進行的BRCA基因檢測件數高達二十五萬件,在保險公司或健保體系並未完全支持的狀況下,BRCA檢測一項業務,每年就有高達新台幣三百億元的市場規模;其中大約二分之一,會成為專利擁有人無限大數基因公司的營收。

基因專利「太霸道」

阻礙同業研究 消費者望價格卻步乳癌只是潛力巨大基因檢測市場的一小塊,美國健康產業研究中心Health Economics研究報告顯示,有將近九成的受測者,考慮使用基因檢測的程序,來早期發現自己的疾病。另外,保險公司UnitedHealth Group的報告估算,如果基因檢測成本能夠下降,引進保險機制,成為所有消費者都能使用的醫療程序,那麼到了二○二一年,光是基因檢測市場每年就有超過新台幣七千五百億元的商機。

基因檢測只是一連串醫療革命的開端,正如同裘莉做了檢測後,後續進行了乳房切除與重建,原本無中生有的「預防性醫療」程序長達三個月,還有後續的回診與復健。基因檢測,不只代表了每年以兆元計算的「無限大數」商機,更可能徹底改變目前的醫療產業結構。

無限大數公司坐在商機如此龐大的金山上,既是這個領域的領先者,又有裘莉這樣超級的明星作為代言人,為什麼股價表現無法像當年網景那樣一飛沖天?反而像個老紳士,枯坐在百億現金的鈔票上?裘莉從接受檢測到正式發表,前後超過三個月,但是無限大數公司的股價卻毫無反映,直到裘莉投書成為轟動全球的大新聞,股價也只漲個三%,意思意思交代過去?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Joseph Stiglitz)的批評,可以為「基因為何不能像網路公司那樣一飛沖天」提出一部分解答。史迪格里茲撰文批評,無限大數公司的基因專利「太霸道」,阻止同業在基因科技上的研究,妨礙消費者的權利。耶魯大學原本早就推出更便宜的乳癌基因檢測,但受制無限大數公司專利權,無奈之下打了退堂鼓。

史迪格里茲說,「對基因定序的專利權,就好像把數學方程式當作專利。」對原本就存在的自然法則、物理現象給予專利保護,反而阻礙人類科技的進步。

比無限大數公司與猶他州大學教授史柯尼克更早發表BRCA基因與乳癌關聯的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前教授金恩(Mary Claire King),更站在第一線批評無限大數公司。金恩認為,無限大數公司使用的篩檢技術「是一九九○年代的技術」,不僅太昂貴、技術老舊,而且不完全。

已轉任華盛頓大學教授的金恩說,一一年無限大數公司對每次BRCA檢測收取三三四○美元(約新台幣十萬元,今年裘莉檢測已經漲價到十二萬元);而正在發展中的新技術,一次就能篩檢出人體全部的兩萬三千個基因,提供消費者完整的基因訊息,檢測所有潛藏的疾病風險,收費比只能檢測兩個基因的無限大數公司還便宜。

美國判決大逆轉

基因檢測不能申請專利 衝擊相關產業到底「基因檢測」該不該獲得專利保護?還是應該像科學家發現物理現象、數學公式那樣,成為全人類的公共資產?美國法院對這個問題,爭論不休。

○九年五月,著名的紐約公益組織「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代表一群醫事檢驗醫師、乳癌患者、基因諮詢專家等,對無限大數公司提出訴訟,就是希望撤銷美國專利局發給的BRCA檢測專利。他們主張,基因原本就存在於自然界,無限大數公司的定序「只是發現,不是發明」、「專利權人並沒有賦予更多用途」。

ACLU對無限大數公司的訴訟,成為美國基因科技產業指標。從紐約地方法院、聯邦巡迴上訴法院到最高法院,陸續做出對無限大數公司有利、不利的反覆判決。最新的發展是,今年六月十三日,聯邦最高法院對BRCA專利訴訟做出最後判決,法官以九票對零票,否決BRCA的專利權,簡單說,「基因,不能成為專利」。

聯邦最高法院的判決,對基因科技產業帶來重大衝擊。估計人體總數兩萬三千種基因,有將近兩成被註冊成專利,而困擾人類千年的癌症、心臟病、老人痴呆等疾病,全部與基因有密切的關聯,這些基因的發現與檢測,不能授予專利權。

基因定序屬於公共財,原本是沒有爭議的定論。一九八七年,時任美國總統雷根啟動預算金額高達新台幣一千億元的人類基因體計畫(Human Genome Project),畫出人體兩萬三千種基因地圖。這個計畫原本只是純粹的學術研究,不過後來因為商機浮現,吸引許多民間投資與參與,加速原本的進度,在○三年四月提前大功告成。而民間投入的企業,則迅速向美國智慧財產局申請專利,之後更藉著不斷的企業購併,成了大型企業獲利的金雞母。

在慶祝基因地圖完成十周年的一三年四月,生醫科技業龍頭企業「生命科技公司」(Life Technologies Inc.)宣布將賣給儀器大廠 Thermo Fisher,購併的金額為一三六億美元(約新台幣四千億元)。生命科技公司是生醫界的巨頭,擁有五千多項專利,基因定序、基因合成、基因選殖、細胞分析,從傳統的身分鑑識,到最尖端的生物生產科技,本身就是一連串合併的產物。不過,生命科技的購併價格也不夢幻,就只有十七倍本益比,三倍多的年營業額。

在生命科技被合併之前,還有一個敏感的交易,擁有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病毒定序、在全球基因業界擁有先進地位的北京基因研究院,成功以新台幣三十五億元的價格,購併美國的「完全基因公司」(Complete genomics)。完全基因公司提供基因定序的服務,卻能夠順利賣給中國公司,其中的意義耐人尋味。

基因科技龍頭生命科技最終被傳統儀器公司購併,享有乳癌檢測專利的無限大數公司長期陷入專利訴訟,完全基因公司賣給中國,說明基因科技的市場雖然迷人,卻不夢幻,雖然有利潤,最終卻得面臨「分潤歸公」的產業本質。

這是裘莉割除乳房,給華爾街投資人最大的啟發。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基因檢測市場迷人 卻不夢幻──全球重要基因檢測公司投資價值

公司(代碼) 總市值

(億元新台幣) 本益比

(倍) 股價/營收比(倍)

基因定序

Life Technologies (LIFE) 4080 16.9 3.2 Illumina(ILMN) 2070 34.1 5.1 Pacific Biosciences (PACB) 36.3 -- 4.6 醫療檢測(Bio-Medical Testing)

Agilent

Technologies(A) 4482 14.3 2.0 Quest Diagnostics (DGX) 2950 15.9 1.4 Laboratory Corp of America (LH) 2700 15.3 1.6 Qiagen (QGEN) 1480 18.63.8 Myriad Genetics (MYGN) 780 22.9 4.9 Luminex (LMNX) 203 38.6 3.0 Affymetrix 77 -- 0.8 註:數據統計至今年5月 資料來源:各公司財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794

山寨兆元商機 讓明日之星鋌而走險

2013-09-09  TCW
 
 

 

什麼樣的動機,會讓一個年薪新台幣一千五百萬元以上、備受看好的明日之星,甘願鋌而走險,寧可背叛一手提拔他的公司,也要竊取商業機密?

答案是,一個高達新台幣一兆元的龐大市場!

根據拓墣產業研究所的預測,二○一三年中國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達到三億六百萬支,比前一年成長四三.二%,有望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智慧型手機最大市場,其中人民幣一千五百元(約合新台幣七千三百元)以下的低價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達到一億八千六百萬支。若換算成產值,即人民幣二千八百億元(約合新台幣一兆三千億元)。

拓墣產業研究所研究經理謝雨珊指出,今年中國的智慧型手機用戶將達到四億六千萬戶,將引爆一波換機潮。而既有的本土品牌廠商如華為、中興、聯想、酷派等,加上蘋果、三星等國際品牌,並不能完全滿足此一市場需求,這讓三、四線本土手機廠商有捲土重來的機會。

因為市場太過龐大,一度沉寂沒落的山寨產業開始起死回生。

走一趟深圳的華強北,第一排正規商場,想花人民幣五千元買一支正版的iPhone 5或New HTC One,很可能因為缺貨,有錢都買不到,但若一路往後走到第四個街道、俗稱的山寨大本營,竟然隨處都是各個品牌廠的新機,不只外觀相似,一開機,就連使用者介面、圖形都一模一樣,而且售價只要人民幣七百元到九百元!

製造環境大躍進山寨業者不只抄,現在還自行研發

實際使用才會感覺到,該支「New One」的外殼設計雖然相同,但缺少了金屬拋光質感,一體成型的背板竟然可以輕易拆開,上下揚聲器也只有上面有聲音,下面根本就是裝飾用,並且觸控體驗差,也沒有Zoe、Blink Feed等酷炫軟體功能。

一位中國品牌手機製造業者觀察,上一波功能型手機山寨風潮過後,雖然淘汰掉大部分的廠商,但也有不少本地設計工作室(design house)技術升級,拿著各個品牌廠流出的設計圖操兵,三、四年來竟也練出一身功夫,不少人已跳脫出模仿的範疇,自己進行研發。

硬體製造環境也大幅升級。該業者指出,這些山寨商砸下比之前更高的成本,蓋出無塵生產車間、成品倉庫等,有些甚至可以開出八條生產線。軟、硬體能力都大幅升級,加上聯發科去年十二月推出四核心處理器MT6589,一下子加速了整個山寨市場的發展。

該業者推估,若不計算研發設計的成本,一支山寨機的製造過程從購料、開模到組裝、銷售,製造成本大約在人民幣兩百元(約合新台幣一千元)左右,而售價是隨市場喊,中間的利差相當大。

諷刺的是,會刺激山寨市場重新蓬勃發展,竟然也跟宏達電、蘋果強調創新設計與差異化的文化有關。

中國最大平板電腦晶片供應商,瑞芯微電子副總裁陳鋒觀察,三年前,智慧型手機還屬於非常高端與個人化的技術,大家拚的是手機的軟體功能,而非外型,「每一家出的都是一塊黑色板子,你叫山寨商怎麼仿?」

軟體功能都趨同山寨品牌打天下,自己變身品牌廠

但從去年開始,軟體功能大勢底定,高端智慧型手機成長開始趨緩,品牌廠不得不再回到外型上做文章。例如蘋果(Apple),把iPhone 5拉得更長更薄,索尼(Sony)持續做出優美圓滑的弧線,宏達電則是砸重本,弄出鋁合金一體成型外殼,這些創新反倒讓重視外觀的山寨商有機可乘。

但這些畢竟還是違法的生意,事實上不用去搞山寨模仿,像宏達電研發部副總經理簡志霖這樣擁有十年以上手機設計製造經驗的人,只要找到人肯投資,搞定通路,再套上聯發科的晶片,很容易就可以在中國自立門戶,甚至拓展海外。

斐訊科技就是一個例子。這家連在中國都很少有人知道的手機品牌,創辦人顧國平年僅三十六歲,沒有通訊科技的背景,卻靠著上述的模式打下一片天。成立不過五年,已經推出十四支產品,平均售價在人民幣一千五百元上下,年營收達到人民幣三十億元,預計今年還會再翻倍。上海松江區政府為了鼓勵創業,甚至還補貼他廠房租金、水電等費用。

「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現在是處於一個百花齊放的狀態,」陳鋒說。除了中華酷聯四大品牌之外,還有更多像斐訊一樣的不知名品牌不斷冒出頭,將價格不斷往下拉。未來宏達電在中國最大的對手,既不是蘋果、三星,也不是底層的山寨商,而是這些挾著成本與通路優勢狂打價格戰的攪局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1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