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日本的龜毛要求,正是我們進步的原動力」 求品質 土番薯華麗轉身 冰烤熱銷美日

2011-8-15  TWM





邱木城所創立的全台第一個地瓜品牌「瓜瓜園」,不但讓沒落的地瓜產業再度重生,還使農民收入增加三倍。在農業轉型的危機下,他是如何開闢新方向?

撰文‧燕珍宜

紅遍大街小巷的冰烤地瓜,連7-ELEVEN、全家便利商店都加入販售行列。這幾年,養生風風靡各界,地瓜從窮人家的主食,搖身一變成了養生聖品,甚至連科技大老闆出國都要帶上地瓜。

冰烤地瓜其實出自台南新化的「瓜瓜園」。來到新化,大老遠就看到身材渾厚、個性像番薯一樣憨厚的瓜瓜園總經理邱木城。邱木城有著農民淳樸樂天的真性情,談 起地瓜,他興奮地介紹著:「台灣有三一九個鄉鎮,每個鄉鎮都有各自的特產,新化的特產就是地瓜,在鼎盛時期,它曾經是全台最大的地瓜粉產地。」眼前這位親 切的阿伯,其實大有來歷,他不但是神農獎的得主,也是新化沒落的地瓜事業起死回生的靈魂人物!

從薯條發想 創地瓜新吃法七○年代台南新化所生產的地瓜,專門供給澱粉工廠加工製造成地瓜粉,鼎盛時期,有三十多家地瓜粉工廠。但因為澱粉工廠是高汙染產業,再加上台灣的人工成本昂貴,因而逐漸外移。工廠外移,地瓜也就無處可銷,農民也頓時失去依靠。

原先賣地瓜的邱木城,看到地瓜農的困境,也同時看到麥當勞等速食店的薯條正當紅,他靈機一動,成立地瓜產銷班,將地瓜變薯條,推介到香雞城、頂呱呱等本土速食店,成功開拓地瓜的新吃法。「當時香雞城計畫展店五百家,所有的地瓜薯條就是由我們供應。」邱木城回憶道。

此外,邱木城還參加了農委會與外貿協會的品牌形象建立專案,推出「瓜瓜園」,成為全台第一個專業的地瓜品牌。深諳農業要有新出路,就必須升級和創新的邱木城,每年都堅持至少三%以上的研發經費,數十年如一日,不斷進行產品研發與採收研發。

關於地瓜產品的研發,邱木城透露,冰烤地瓜的前身,其實是「微波烤薯」,「因為當時大家的想法都一直局限在番薯就是要吃熱的」,邱木城表示,但是這個商品策略其實是失敗的,因為八○年代,微波爐還不是很盛行,因此未能成為明星商品。

而瓜瓜園的明星商品「冰烤番薯」,邱木城則表示,「冰烤番薯的誕生,其實是一個美麗的錯誤。」當日本學者的研究報告指出,抗腫瘤的前十大食品,第一名是地 瓜,第二名是地瓜葉;地瓜於是從「窮人食物」搖身變為「養生聖品」。也讓當時正在參加世貿食品展的瓜瓜園的地瓜,大受歡迎。當時因為人潮太多,微波加熱不 及,工作人員只好直接將冰番薯切片販賣,結果,沒想到口感出奇地好。

獲日本訂單 是進步的動力邱木城乘勝追擊,花了一年的時間,研發如何保存冰烤番薯的甜度、香氣。最後才正式推出「冰烤番薯」,這個明星產品甚至還接到日本訂單,冰烤番薯的新吃法於是傳進日本。

接到日本訂單,也是讓瓜瓜園「功力倍增」的重要關鍵!邱木城解釋,日本方面可以為了一筆訂單,從種植、管理、採收、加工過程、出貨,每個階段都要親自來台 灣探視,整個流程是嚴密管控,以監督衛生條件、農藥殘留等是否符合標準。更重要的是,日本客戶還傳授瓜瓜園許多加工、包裝等多方面的技術。

「日本的龜毛要求,正好是讓我們進步的原動力,鞭策我們往上提升,所以我們冰烤番薯的品質才能愈來愈好。」邱木城心存感激地表示。也因為拜日本市場所賜,冰烤番薯現在已經成功外銷美國、加拿大、韓國、大陸等地。

如今「瓜瓜園」的地瓜產品琳琅滿目,地瓜酥、地瓜冰、地瓜蜜餞等,邱木城甚至開發出地瓜茶、地瓜酒等附加價值更高的產品,並設立全台第一家地瓜專賣店。

抱持著「窮則變,變則通」的精神,邱木城自信地表示,「農業永遠不怕沒有新出路」。瓜瓜園地瓜產銷班,從一開始只有十個人、十公頃的面積,到現在擴大到二 ○○人、一五○公頃的規模。農民收入,比起澱粉地瓜時期,增加了三倍,也比種稻米增加一‧五倍。而且瓜瓜園是計畫性產銷,從需求去控制生產,因此農民不再 有產銷失衡、瓜賤傷農的情形出現。

目前,瓜瓜園遇到的另一個挑戰則是農業缺工的問題。「登報找工人,一個月來不到三人。」對台灣農業缺工情形的嚴重程度,邱木城表示,農工缺少的速度,如果以前有十個工人,現在只剩下五個,三年後,將只剩下三個。「這絕不是危言聳聽!」邱木城憂心忡忡地強調。

為了克服缺工這結構性的大問題,瓜瓜園很早就開始「半自動化採收」,一千斤的地瓜,過去要六個人採收,現在只要一個人,產能還提高。「以後的目標是『全自 動化』」,邱木城表示。「地瓜全自動化最大的困難點在於後半段的採收,因為地瓜很怕受損,這部分我們還在想辦法突破、克服。」農業要做到從上游到下游,生 產、製造、儲存、銷售全都包,成功案例很少,瓜瓜園是唯一的一家。被認為是沒落農業的地瓜,卻在邱木城的手中起死回生,更難得的是,他更成功地讓兒子邱裕 翔加入行列,有了年輕一代的接棒,台灣農業的新方向將更充滿希望。

邱木城

出生:1956年

現職:新化鎮農會食用甘藷產銷班班長經歷:台北生鮮甘藷供應中心負責人學歷:嘉義農專食品工業科、成功大學企管EMBA

比一比

轉型前:每季收入

14萬元

轉型後:每季收入

40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954

潤泰盟友 法國最富有的「華麗一族」 歐尚 稱霸中、俄的神祕零售帝國

2011-9-12  TWM




與潤泰合資高鑫零售的歐尚集團, 市場橫跨全球十二國,去年營收高達一.七八兆新台幣。

這個名氣遠不如沃爾瑪、家樂福的零售巨擘,究竟是如何從法國一家祖傳紡織廠,成為宰制 當今兩大新興市場的零售之王?

撰文‧周岐原

店面開張的時候,衣著樸素的傑拉德.穆利(Gérard Mulliez)正忙著招呼;這家由廢棄工廠改裝而成的一百多坪店面,無論怎麼看前景都不甚光明。為了讓新賣場更顯眼,傑拉德刻意選擇「A」開頭的店名, 好讓客戶查詢電話時,容易由前面的字母排行找到;但當時二十九歲的他沒想到,有一天自己會成為世界級零售商的董事長。這是一九六一年,這一年,現任美國總 統歐巴馬出生,台灣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半個世紀之後,傑拉德竟然成功了。他一手打造的零售通路,在全球擁有逾一三○○家門市、二十六.二 萬名員工,去年營收高達四二五億歐元(約一.七八兆新台幣)。這就是和潤泰集團共同成立高鑫零售的另一大股東──歐尚集團(Auchan)。

論 經營版圖,傑拉德一手打造的歐尚集團,足以和沃爾瑪(Wal-Mart)、家樂福(Carrefour)、特易購(TESCO)、麥德龍(Metro) 等,並列世界級的跨國零售品牌;但歐尚的知名度,卻遠遠不如上述這些公司,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穆利家族長年的低調作風。

低調生活 為保隱私狀告貝努瓦根據估計,穆利家族目前持有的資產總值逼近六千億元新台幣,是當前法國最富有的「華麗一族」。除了歐尚集團之外,穆利家族另外投資世界 最大的運動用品通路迪卡儂(Decathlon),汽車維修通路諾拉托(Norauto),以及信用貸款公司等事業,投資領域相當廣泛。但外界對這個豪族 的認識,卻和他們的身價極不相稱。穆利家族鮮少在媒體前曝光,曾有一位經濟學家貝努瓦(Benoit Boussemart),打算出版一本介紹穆利家族的專書,結果引來傑拉德對貝努瓦提告;雖然最後訴訟不成,但可見穆利家族對保護隱私的重視,幾乎到了寸 步不讓的程度。

其實,傑拉德原本協助家人經營祖傳的紡織業,直到五○年代晚期,歐洲紡織業面臨轉型,傑拉德無意間發現,剛剛在北美洲興起的 大賣場頗受歡迎,前景似乎十分看好,這才讓他對零售業產生興趣。

傑拉德設想:位在市郊、附設大型停車場的自助式商店,遲早會橫掃傳統雜貨 店,成為消費者選購商品的主流通路。於是在籌得經費後,傑拉德在法國北部的盧貝(Roubaix)開設第一家歐尚賣場,不過開業初期,歐尚的生意卻頗為慘 澹。傑拉德一邊苦思改善之道,一邊尋求外界意見;在友人建議下,傑拉德決定改採薄利多銷的折扣銷售模式,果然讓歐尚一炮而紅。

策略見效後, 傑拉德立即乘勝追擊,把「單價越低、營收越高」的信條奉行到底,連售價相對較高的威士忌商品也不例外,一律大打價格戰。結果在不久時間內,歐尚便一躍而成 整個盧貝市生意最好的折扣商店,從此走上擴張之路。

儘管已經貴為千億身家的大老闆,傑拉德看起來仍是當年那位小生意人,言談謙虛,生活樸 實,甚至帶點小氣。正因如此,傑拉德被外界冠上「法國山姆.華頓(Sam Walton,沃爾瑪創辦人)」的綽號。經營事業時,傑拉德力求降低負債,平時則習慣儉約度日。他奉行的生活態度,深深影響整個穆利家族。曾經專訪傑拉德 的作家古邦(Betrand Gobin)就比喻:「你絕不會見到他們去地中海邊度假,也看不到他們競拍高價藝術品來收藏。」回憶起和傑拉德見面的經過,古邦印象深刻。他指出,傑拉德 的辦公室陳設簡單,只擺設幾張廉價桌椅,桌面滿布灰塵,連暖氣也沒裝;而在長達五個小時的採訪中,傑拉德幾乎講完全場,身為客人,古邦不僅沒時間上廁所, 連一杯水也沒被招待。由此不難想像,傑拉德的「儉樸」達到什麼程度。

低調經營 堅持股票決不上市事業一律不上市,是穆利家族從未改變的堅持。自從二○○六年,高齡七十五歲的「長老」傑拉德正式退休,這個幾乎「隱形」的家族即啟動接班 計畫,推派成員接任各事業的高層位置。穆利家族曾協議,允許成員交易彼此名下股權;由於事業眾多,而連同旁系親屬在內,整個家族人數逼近六百人,因此想賣 股權者並不難找到買家。

家族唯一的明文限制,是任何股東不得將持股轉讓給無親屬關係者。他們的想法是,對家族生意感興趣的人往往只想賺一 筆,盡快獲利了結;既然開放很難帶來正面效益,不如乾脆﹁關上大門﹂。目前看來,設下這條「家法」,確實維持了經營權的完整性。

儘管穆利家 族嚴防外來資金,他們對待員工卻十分大方。自一九七七年起,歐尚集團對員工實施利潤分享制,開放部分股權給同仁認購。去年度財報顯示,在中國、法國、俄羅 斯等九國任職的員工,一共持有歐尚一一.八%股權,總人數多達十三.七萬人,相當於集團員工數的五二%。

在傑拉德掌舵,與家族通力合作下, 歐尚的零售通路已經在全球十二個國家扎根。雖然在中國市場,歐尚量販店的數量或知名度都不如大潤發,台灣投資人對歐尚更頗為陌生,但集團的全球布局策略, 其實十分綿密。除了在法國本土有五十年穩固的經營基礎,歐尚最重要的擴張策略,就是往消費動能較大的新興市場拓展事業。目前,集團已有半數營收來自海外市 場,尤其是俄羅斯和中國這兩塊「金磚」,更是歐尚布局的關鍵所在。

低調擴張 默默吃下東歐市場在中國市場,歐尚、大潤發合組的高鑫零售,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量販事業體;在中國量販店滲透率仍偏低的情況下,後續成長力道仍十分可觀。 但這只是外界對歐尚版圖的部分認知,其實在俄羅斯,以至於整個東歐市場,歐尚也已經默默取得主導地位。

經過近十年奮鬥,歐尚成為全俄羅斯最 大外資量販店,年營收近二千億新台幣。其他世界級量販通路中,沃爾瑪與特易購並沒有進駐俄羅斯,家樂福則在○九年時,黯然宣布從當地撤資。歐尚採取遍地開 花策略,在烏克蘭、匈牙利、羅馬尼亞、波蘭等地陸續開店,打算「通吃」東歐市場的意圖相當明顯。

五十年,從一家廢棄工廠改裝的商店,躍居橫 跨全球、營收近二兆元的零售帝國。極端儉樸的傑拉德,和低調神祕的穆利家族,連手把歐尚打造為具有世界競爭力的消費通路,以穩固的股權結構、和專注新興市 場的經營腳步來看,歐尚傳奇勢必還會持續下去。

歐尚、家樂福 龍爭虎鬥50年儘管同是法商,創業時間只差兩年,歐尚與家樂福這兩個雄踞零售業的老牌集團,經營理念卻十分不同。連商標顏色,兩者都恰巧選擇一紅一藍,宛 如軍事演習對抗的「紅軍」與「藍軍」,非分出高下不可。

比較版圖,家樂福毫無疑問占了上風,透過特許加盟、直營與合資等多元模式,家樂福經 營近一萬個銷售據點,員工人數接近50萬人。總共只有一千多個據點的歐尚,看似落後於人,不過論賺錢的基本功,硬底子的歐尚卻將家樂福遠遠拋在身後。

從 集團財報分析,去年歐尚總營收425億歐元,僅僅是家樂福一半不到;然而,歐尚的稅後純益卻有7億歐元,也就是1.6%的稅後淨利率,這相當於家樂福的4 倍之多。如此驚人的獲利成果,有80%以上全由大股東穆利家族分享,也難怪他們不僅拒絕讓股票掛牌,還拚命維護個人資訊,繼續低調賺大錢!

法 商兩大量販巨擘戰力比較創立時間 經營版圖 銷售據點 員工(萬人) 2010年營收(億歐元) 2010年稅後純益(億歐元)歐尚 1961年 12國 1331 26.2 425 7 家樂福 1959年 32國 9500 47.5 901 4

資料來源:歐尚、家樂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13

港資進駐、台商搶灘、建商華麗轉身 借殼題材紅火 轉型、套利 三路人馬各顯神通

2012-11-05  TWM




由於明年起證所稅規定IPO要課徵15%的稅率,引發市場揣測未來有意回台掛牌的資金將直接找「殼」上市,同時也讓原本已借殼的個股出現飆漲行情,雖然不少公司在新勢力入主後出現新的面貌,但投資人也應留意未來業績是否能夠跟上股價水準。

撰文.張弘昌、周岐原

再過不到三個月,證所稅就要開始實施,面對新的遊戲規則,台股結構已經開始出現微妙變化。最顯著的就是平均成交量維持在七百億元左右,動能明顯減少,另外就是借殼和易主的股票交易特別活絡。

過去台股成為全民運動時,單日成交量可以衝到三千億元以上,未來在證所稅的陰影下,這樣的場面恐怕很難再看到,最大原因就是大戶和金主們的熱情不再。近日 在投信圈就傳出,有一位大戶提前終止和三、四家投信的委外代操,且每筆代操金額在二至三億元,換算這位大戶從市場「抽回」的資金就將近十億元。

購併熱絡程度將遠超過IPO不過證所稅新制,卻意外造就新的上漲族群|| 低價且具借殼價值的個股,由於明年開始IPO(初次上市櫃)必須按一五%稅率核實課徵證所稅,不少有意進入資本市場的老闆,只有兩個選擇,一是提前在今年 第四季掛牌,像證交所預計今年新股上市的家數將有二十三家,其中光是第四季就有十三家;而來不及掛牌的,則直接走捷徑,選擇找個乾淨的殼(公司)入主。

「現在台灣的『整合經濟』前景超過『新創經濟』。」台灣購併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黃齊元指出,在海外企業及TDR(台灣存託憑證)對台灣市場觀望之下,未來企業購併、藉此進入資本市場的熱絡程度遠超過IPO,因此出現的借殼、私募案例將持續增加,而且「會愈來愈多」。

在想像空間下,九月台股出現和過去截然不同的漲升結構。上市櫃公司漲幅前二十名中,有十三家與借殼題材有關,包括祥裕、川飛、力廣、松上、中福、秋雨、力 特等等。其中,力廣原本擬辦理七千萬股私募,由房地產代銷龍頭海悅廣告董事長黃希文等人吃下八二%股權,不過後來因為股價被有心人操弄,從○.八元直奔 三.二三元,海悅廣告已經對外下封口令,面對記者詢問都不願表示任何意見。

另外,股價上漲近一倍的秋雨,市場點名三組人馬有可能借殼。一是精湛建設董事長陳志聲,目前個人持有秋雨近六%股權,同時也掛名董事;另一個是聯聚建設董事長江韋侖;最後則是之前曾經買過秋雨辦公大樓、且一度持有九千張股票的晶華酒店董事長潘思亮的哥哥潘思源。

對於市場傳言,秋雨發言體系表示,如果有借殼或經營權異動的情況,公司一定會依照正規程序辦理,「近期沒有特別召開董事會的情事」;至於潘思源,目前合作 關係只有︽TOGO︾和︽國家地理︾等雜誌的印刷業務往來。不過由於秋雨過去幾年賺少賠多,且每股淨值只剩六.六六元,未來如果經營者想要有所突破,引進 外部勢力並帶進新業務,恐怕是要選擇的一條路。

裕豐、中福、云辰等也是近期市場關注的熱門標的。裕豐在紡織業務逐漸淡化後,轉為土地開發合建,雖然公司七至九月營收掛零,但因帳上現金加短投擁有三.三 億元,足以支應短期營運所需,據聞如果有人願意每股出價十五元,公司高層不排除將「殼」賣掉,但由於價位遠高於市價,迄今沒有傳出任何好消息。至於中福和 云辰,除了借殼題材外,分別在桃園中壢有二萬多坪土地和轉投資生技股基亞一一%股權,股價上演噴出戲碼。

香港也掀起一波借殼潮

事實上,不止台股的借殼潮風起雲湧,香港也同樣驚喜連連。八月時,由中國第一大地產商萬科借殼的南聯地產,因為市場憧憬萬科將藉由南聯走出去,擴展海外市 場,股價在消息宣布復牌後狂飆六五%。而由中糧地產借殼的僑福,則在同日大漲三一%,顯示只要借殼的新經營者擁有足夠實力,即使還沒繳出亮眼成績,市場也 絕對會買單、先買再說。

另外,中國第一大豬肉加工生產商雨潤食品,因為「糖王」郭鶴年旗下的嘉里集團增持股份超過必須公告的五%門檻,股價一度暴漲一九%。嘉里集團本身從事物流 倉儲、運輸貿易以及油糧加工,中國最大的食用油品牌「金龍魚」就是嘉里經營,嘉里趁雨潤股價低迷大買也毫不稀奇,由此可見只要標的本身仍有一定價值,受到 覬覦的想像空間就足夠讓股價狂飆一段。

細數台股過去幾年的借殼股飆漲情形,確實也符合「新經營者擁有足夠實力」或「標的本身具有一定價值」兩大原則,而在新經營者方面,最常見的就是港資、台商和建商等三大勢力。

其中港資多半想複製過去紅籌股買殼上市的成功經驗;台商以海外經營有成、有意鮭魚返鄉的公司為主,其餘則是原有經營者賣給既有的上市櫃公司,如勁永賣給正崴、正道賣給朋程;至於建商因掛牌限制較多、手續較繁雜,借殼成為節省時間和成本的最佳途徑。

在海外台商回流部分,今年以來最引起市場話題的,就是去年十月訊康股東臨時會董監改選所引進的桂盟企業。桂盟是全球最大的自行車鏈條生產商,市占率高達七成,巨大、美利達均是其客戶,後來又切入機車、汽車、工業用的鏈條,在日本和大陸市場都有所斬獲。

目前集團總部在台南,最大的事業體在大陸,分別在深圳、太倉和重慶有工廠,其他包括越南、泰國、印尼等也有布局。外界推算集團一年營收將近二千億元,和國內的台塑、南亞相去不遠,略低於中鋼,不過由於公司不願說明得太清楚,數字也僅止於估算。

現在桂盟(舊名為訊康)的董事長吳盈進和總經理吳瑞章是兄弟,屬於第二代經營者,去年底在吳家勢力正式入主後,訊康立刻出現明顯買盤,股價從二十多元直奔 六十一元高價,讓投資人一陣錯愕。不過由於吳家一向低調,連家族在台南經營的知名酒店桂田,當地人都不知道是吳家所有,因此桂盟集團究竟會帶給訊康多少業 績,在股價飆漲時也無人可以知曉。

桂盟、中美實為經典案例

六月二十一日公司舉辦股東會,將近十位法人和專業投資人特地前往現場,想要一探究竟,結果一聽到公司表示今年只會「灌進」台灣和越南兩地的業績後,盤中立 刻引發失望性賣壓,最後打到跌停板。在法人眼中,集團最肥的部分在大陸的事業體,如果只有台灣和越南,以兩地營收分別八億元、一○%淨利率計算,一年的 EPS︵每股稅後純益︶頂多一.六元,本益比已經太高。

就參與股東會的法人表示,吳家雖已借殼成功,但現在的態度顯然只願意按部就班進行,待磨合期過後才願意進一步發展,公司也明確表達這樣的立場。

因此,未來桂盟的營運,必須觀察大陸廠何時挹注進來,由於想像空間仍在,目前股價仍在五十元上下進行遊走。

在眾多借殼股中,化工業者中美實的轉型規畫幅度較大,由於公司大股東的操盤手是中國知名百貨商王恒,若能順利調整體質,不排除因業務重心轉往中國,在評價時以中國收成股的水準衡量。

一九六四年成立的中美實,原生產紡織用染料及胡蘿蔔素添加劑,由於競爭激烈,過去十七個年度公司只有三年賺錢,因此在一一年四月進行私募時,由香港上市的金鷹商貿取得四九%股權,六月補選董監事後正式納入金鷹集團旗下。

應留意業績是否跟上股價水準當時幕後買家身分曝光,中美實股價便曾大漲一波,一度觸及三十元,但直到近期,中美實才逐漸揭露轉型規畫。

公司在私募案資料中指出,未來除維持染料業務,也會透過金鷹在中國的布局,發展與百貨相關的美食商場、主題餐廳及個人流行飾品業務。但美食商場的內容及執行進度究竟如何,公司態度頗為低調,似乎暗示對外說明的時機未到。

市值規模幾乎達遠百三倍的金鷹,在大本營江蘇、安徽省等地經營十七家分店,是中國內需股標準成員。未來公司計畫先以江蘇省的金鷹百貨為試點,透過合資引進 知名餐飲及個人飾品,再逐漸朝自有品牌發展。打個比方,未來金鷹百貨中一樓以上的專櫃可能將由金鷹自行經營,至於地下一、二樓的美食街、超市等零售通路, 便可能由中美實主導。

由於金鷹董事長王恒先投資地產、再興建百貨的發展模式頗為成功,未來中美實除了搶攻中國內需市場,也不排除有取得部分資產產權的可能;此次私募案中,胡定吾旗下的定利開發及富邦蔡家兄弟成立的國基投資都參與其中,可以看出不少商界大亨都關注其轉型效應。

惟截至上半年為止,中美實仍小虧,要見到公司脫胎換骨,須等待一段觀察期。投資人追逐熱門借殼股之餘,也應同步留意業績是否能夠跟上股價水準。

證所稅IPO課稅規定

將衝擊新股掛牌

按照今年7月立法院通過的證所稅法案,從明年(2013年)起,投資股東在初次上市櫃前取得的股票,除了因承銷取得數量在10張以下外,其餘在上市櫃後出售時,就必須課徵證所稅,稅率為15%,持股滿一年者,可以半數課稅,繼續持有滿3年者,則按四分之一課稅。

由於今年3月王品掛牌

後股價大漲至600元,大股東和抽籤獲得的投資人獲利豐厚卻不必繳納所得稅,引發外界不同的聲音,因此又被稱為「王品條款」。然而此舉卻可能造成準備來台掛牌的企業因賦稅考量而打退堂鼓,或者轉往其他證券市場掛牌。

新經營者若有足夠實力 借殼股的業績可望出現轉機—— 港資、建商、台商三大勢力掀起的借殼風潮新經營者類別 股票代號 公司名稱 舊名稱 入主勢力 入主時間 股本

(億元) 每股淨值

(元,2Q)* 1H稅後EPS(元)*港資 5457 宣 德 宣 德 達擎投資及立康企管 2012.06 23.36 5.35 -0.74 2425 承 啟 承 啟 億城投資 2012.01 6.18 8.60 0.22 4529 雷 風 力 武 中南創發集團 2011.06 5.23 10.95 -0.53 4702 中美實 中美實 香港金鷹集團 2011.06 7.64 7.37 -0.06 建商 1436 福 益 福 益 華友聯建設 2012.10 6.00 33.67 -0.74 2348 力 廣 力 廣 海悅廣告 未定 3.87 0.07 -6.56 5206 坤 悅 經 緯 聚合發建設 2011.06 7.66 6.65 1.44 1808 潤 隆 國賓大 興富發建設 2010.06 14.37 18.23 3.48 6264 德士通 德士通 國礎建設 2010.03 13.76 7.40 -0.08 6219 富 旺 視 達 昌運建設 2008.11 15.66 8.77 0.58 3056 總 太 駿 億 總太地產 2007.05 13.35 15.57 1.26 3266 昇陽開 弘如洋 昇陽建設 2007.12 12.32 13.10 0.17 台商 2496 卓越成功 卓越光纖 陳安之、黑馬資產 2012.05 3.61 1.30 -0.36 6276 安鈦克 名 鐘 ANTEC 2012.05 3.96 11.49 1.42 4703 揚 華 金美克能 氮晶 2012.03 6.84 7.58 1.82 5306 桂 盟 訊 康 桂盟 2011.10 10.30 8.68 0.32 3171 新 洲 天 馳 炎洲 2011.05 4.92 9.61 -0.17 6156 松 上 科 橋 松上電子 2011.02 8.27 7.56 0.48 1506 正 道 正 道 朋程 2010.11 7.23 10.18 0.07 6145 勁 永 勁 永 正崴 2010.07 22.25 5.80 0.16 6195 詩 肯 旭 展 詩肯 2009.06 3.99 9.47 2.07 6240 松 崗 統一元氣 國寶集團 2009.06 6.27 1.61 0.10 具借殼價值 1435 中 福 中 福 N/A N/A 13.98 7.74 0.11 1438 裕 豐 裕 豐 N/A N/A 10.24 4.90 0.07 2390 云 辰 云 辰 N/A N/A 21.53 11.07 -0.36 9929 秋 雨 秋 雨 N/A N/A 14.92 6.66 -0.21 註:入主時間係指更換董事長或改選董監事(*)藍色字體表示每股淨值低於10元;紅色字體表示上半年EPS虧損。

投資借殼股的三大風險

風險一:「殼」乾不乾淨?

「『借殼』不是正規的上市方式,無論是對借殼者、或者小股東,都有一定的風險。」國泰證券董事長朱士廷表示。IPO有一定的財務審核標準,包括公司必須連 續三年獲利等,如此可以保護小股東。如果走「借殼」管道,誰能確保被入主公司有沒有藏汙納垢?這層風險沒有法規規範,借殼者和小股東必須自行承受。

風險二:小股東權益容易被減資犧牲掉「IPO就像走正常交流道上高速公路,號誌標示都清楚,但『借殼』就像路邊自己開條小徑,歪歪斜斜也硬開上去,會發生 什麼事很難預料。」一位前大型券商總經理形容。而且在入主的過程中,常會發生減資、再增資等稀釋舊有股權等方法,在股權結構重新調整的過程中,小股東的股 東權益一不小心就被犧牲掉。

風險三:借殼股變成有心人的炒作工具借殼原本該是中性的,新入主的勢力也不乏經營有成的優等生,但因為缺乏法令的嚴格規範,讓借殼容易成為有心人士操弄股價的題材,甚至爆發掏空公司的情事,因此投資人宜留意借殼者的形象和過去的口碑。

(劉俞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883

同性戀網站Fab的華麗轉身:融資1.5億美元 估值10億!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2949.html

成功轉型的Fab增長勢不可擋

雖然Fab是做同性戀社交網站起家,但他們也意識到這樣下去沒有前景,於是開始了一場徹底的轉型之路——做設計領域裡的「亞馬遜」。當時他們定下的原則是,當其它閃購網站做全品類的商品銷售時,Fab只關心充滿設計感的商品,很棒的用戶體驗。此外,不能忽視社交元素的利用,讓用戶為這個網站上的商品所興奮並介紹給更多的朋友。

轉型後的Fab於2011年6月9日正式上線,很快就進入了高速的成長階段。當時上線12天,銷售額就達到6萬美元。開張5個月後,註冊會員超過100萬。如今,Fab的用戶數已增長至1400萬。去年Fab的收入超過1.5億美元,今年將有望超過2.5億美元。從2月份該公司公佈的數據來看,其銷售額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增長了近300%。

據瞭解,Fab所銷售的產品品類涉及到服飾、家居、珠寶配飾、化妝品、食品、寵物商品等。不同的商品上架時長分為3天、7天、30天或者更長時間,用戶將商品放進購物車後,必須在20分鐘之內結賬,否則商品會返回貨架。

戈德伯格表示,目前全球只有4家電商公司的估值超過100億美元,分別為亞馬遜、阿里巴巴、eBay和日本樂天。他認為,通過所謂的「情緒化商業」,即幫助用戶發現喜愛和想要的商品,Fab有望成為第5家這樣的公司。

目前Fab正在加速自己的全球化擴張路線。5月份,Fab還宣佈將在德國漢堡開售首家實體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308

人均收入僅台灣的三分之一 文創外銷產值是台灣十倍 泰國靠文創 華麗變身文化輸出國


2013-06-17  TWM
 
 

 

二○○九年,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身穿鮮豔的禮服出席國宴。這個亞洲設計師可不是吳季剛,而是泰國出生的Thakoon Panichgul,也宣告泰國設計風潮興起。十年前,這個國家開始了一場大型創意計畫,從曼谷開始,將文創產業一路推往全球。他們如何只用了十年,就能華麗轉身?

撰文‧楊卓翰

走在曼谷的街頭,泰國年輕人「潮」的程度絕對不輸日韓。這裡年輕人的風格,既不像「哈日族」著重飾品層次,也不像「哈韓族」剪裁大方俐落,而是帶有鮮豔色調、濃厚南國的泰國時尚。

「我穿的是JASPAL,泰國的牌子,設計師在紐約很有名,你不知道嗎?」曼谷街上一名穿著時尚的年輕人,被問到穿著哪個牌子,很驕傲地說。原來,這個叫JASPAL的牌子,有「泰國ZARA」之稱,除了在泰國知名外,今年也在馬來西亞開了四家分店,還找來在紐約設計圈享有盛名的泰裔設計師Nuj Novakhet操刀。原來,泰國時尚,早已走出國界,在世界各地的時裝秀閃耀。

如果你對泰國文化的印象,還停留在便宜的手工藝品、看不完的古寺廟宇,那你真的落伍了。從家具設計、流行服飾到影視媒體,泰國早就大舉將自己的文化輸出。聯合國最新的報告統計,二○一一年泰國文創產業的出口額高達五十五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一千六百億元);同年根據台灣文化部統計,文創外銷產額僅新台幣一百五十三億元,只有泰國文創輸出的十分之一!

文創產業中心的起點

成立亞洲最大創意設計知識庫為什麼這個人均收入只有台灣三分之一、在我們眼中視作貧窮的國家,只花了十年,竟能將自己的文化優勢發揮到極致,成為台灣望塵莫及的文化輸出國?台灣拚了好幾年的文創產業,卻始終長不大?

《今周刊》採訪團隊追尋泰國文創的原點,來到曼谷最熱鬧的購物中心。就在購物中心頂樓、人來人往的電影院對面,我們造訪了泰國創意設計中心︵Thai Creative and Design Center,TCDC︶。「文化創意」這個抽象的名詞,就是在TCDC這個亞洲最大的創意中心孕育成形,並成為無限商機。

○三年,泰國政府耗資兩百億泰銖,啟動「Creative Thailand」(創意泰國)計畫,要將泰國打造成東協的創意中心。而泰國創意設計中心,就是整個計畫的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泰國創意設計中心結合原木及黑色金屬的高雅裝潢,讓對時尚或設計一點興趣也沒有的人,都想進去沾染一下文化氣息。這裡占地四千五百平方公尺,高達三萬本藏書,可說是全亞洲最大的設計圖書館。每一年,有超過六十萬人次進館。除了具有打造文創產業的象徵意義,泰國創意設計中心也是泰國所有文創及設計的政策發源地以及首腦。「推動文創背後的經濟效應,就是我們最大的責任。」泰國創意設計中心總監諾帕多︵Noppadol Weerakitti︶說。現在,泰國文創已經成長為一兆二千億元的產業。但是在十年之前,文創一詞在泰國甚至尚未出現。

改變泰國核心價值

「勞工成本太高 不能再靠代工競爭」「泰國以前也像其他的國家。我們的專長就是用很低的成本,做出很低價的產品。我們與台灣、韓國很像,都是靠OEM(貼牌生產)來帶動經濟。但是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把我們狠狠地敲醒。」回顧泰國發展文創產業的緣由,諾帕多說。

「我們發現,只要中國願意,可以買我們十倍多的機器;如果越南來做(代工業),可以用我們十分之一的價格生產。我們的競爭優勢就沒了。」諾帕多認為,製造業是可以複製的,作業流程、管理方法、生產技術,都很容易複製,很快就能在成本低廉、資金便宜的地方發展產業。「所以,我們必須找到新的方法生存。」諾帕多說。

「國家開發文創,其實看的是帶動整個泰國的經濟效應。」工業院副院長Supant Monkolsuthree也指出說:「我們的勞工成本比不過印度、越南、中國的廉價勞工。我們得發展無法複製、價值又高的產業,才能支撐經濟。」這句話從人均收入只有六千美元、不到台灣三分之一的國家政府官員口中說出來,實在耐人尋味。什麼產業無法複製、價值又高呢?

「我們的文化、我們的創意、我們的幽默,是別人學不走的!」諾帕多指指自己的腦袋:「這是一個很顯而易見的路,就是用我們獨特的文化來賺錢。」不過,「要把想法變成真正賺錢的行業,一點都不簡單。」政治大學創新管理教授李仁芳觀察泰國文創深入,他在接受採訪時指出:「泰國不是科技大國,卻是不折不扣的生活大國、文化大國。以前,台灣社會的主流精英,極強調work smart︵聰明的工作︶,創意生活不在主流價值觀的視野中。」不過,泰國的創意生活,也是從政策引爆。

「文化產業政策的成功與否,決定在能否製造一個『充滿創意的氣氛』。」國家知識中心政策研究處處長希利昂(Sirion Hrimpranee)說。把創意和知識深植民心,這就是泰國創意與設計中心的首要工作。

抽象的概念,就要從看得到、摸得到的地方開始。TCDC蒐集全世界三萬本的設計藏書,成為散布知識的重點。泰國文創中心之所以建立在人流量最大的購物中心和電影院旁邊,就是因為要融入民眾的日常生活之中,每年六十萬的高客流量,就是成果。不只如此,TCDC還在全國陸續建起十三個分部,並深入校園講課。

「我們宣傳的目標不是設計系的學生,而是各行各業的學生與民眾。」因為,希利昂指出:「創意絕不只有設計系的學生才有。泰國文創之所以如此蓬勃,就是因為我們鼓勵許多傳統產業中的人才加入。」泰國工業院泰台經濟合作委員會祕書長楊盈政就觀察,現在泰國很多的創意產業創業者,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工程師、金融業。「因為很多人都在九七年的金融風暴失業,這對泰國的年輕人來說是一個大覺醒。因為人們失去工作,以前那種安穩的假象不存在,逼迫他們要去冒險。」楊盈政說。

因此,在九七年後,泰國年輕人急著尋找一條創業之路,曼谷時尚計畫其中一項重要的政策,就是「國家文創基金」,提供年輕人創業補助金。泰國政府每年提供中小企業創業的補助金高達二億泰銖,而包括類似台灣的「一鄉一特產」等政策,都密切和TCDC合作。

擴大產業鏈

高速鐵路也有文創風

TCDC把創意帶進民間,但催生文創市場和供應鏈,才是攸關經濟成長的重點。諾帕多說:「文創不只是精緻的工藝品、或是流行樂、小說這些產品。這張桌子、椅子,你剛剛走過的門、你看到的廣告,生活中都是文創商機。」他舉例,最近最令泰國文創產業興奮的大事,就是政府計畫興建的「高速鐵路」。但是,為什麼建鐵路也能跟文創扯上關係?「關係可大了!從車站整體風格、到地板的瓷磚、窗簾、每一個小細節,全部都和設計有關。」諾帕多說。這就是TCDC的另一項任務||把全國商業融入設計的領域。而飾品與家具,正是泰國創意產業最蓬勃發展的項目之一。

泰國百貨公司和其他地方不同的一個特色,就是一定會有一層比IKEA還要大的現代家飾設計品的展示中心。「這裡九成都是來自泰國自己的設計師!」泰國最大的家庭飾品通路Design Square展場經理說,在他身後的泰國品牌家具綿延到好遠好遠。

事實上,泰國光靠家具出口,每年可以賺進五五○億泰銖的外匯,而且從設計到生產,每一分收入都在泰國,而不是台灣家具業擅長的「台灣接單,海外生產」。強大的創意產業更帶動了傳統產業。Material ConneXion是全球第一個材料資訊中心,而亞洲第一家總部,就開設在曼谷。

「泰國成功的關鍵,不在於我們有很好的設計師或是導演,而是我們有完整的產業鏈。」Material ConneXion曼谷分部執行長Chompoonuj Weerakitti說。「泰國政府把整個產業,透過像這樣的平台串聯起來。」將整個產業連成一張緊密的網。

「大家都想當導演、當明星;其實一位導演、一部影片的明星,就需要一千人在背後支撐。創意產業最重要的,是背後的產業鏈。」諾帕多說。工業院院長Pongsvas Svasti就估計,曼谷時尚計畫將會支撐一萬座工廠,以及一百五十萬名勞工。

引入外資

培養當地人才與國際接軌

這正是一般人看到泰國文創亮麗時,所忽視的重點。泰國電影產業能夠揚名國際,強而有力的產業鏈支撐正是關鍵。在亮麗的大銀幕後,其實是政府引進的大型電影公司的投資。○一年,全球最大的電影製作公司法國特藝集團(technicolor)進駐亞洲市場,所選的據點就是曼谷。

別小看電影後製,事實上,一般電影後製經費占預算的一半,對於帶動產業非常重要。導演李安日前在台灣演講,也特別建議政府應發展電影後製工程,可以帶動本地拍片產業。現在,包括好萊塢、中國、馬來西亞、甚至台灣的電影,都特地到泰國進行電影後製,泰國已成為亞洲電影後製中心。

泰國的後製到底強在哪裡?特藝執行長佐丹奴(Giorgio Giordano)指出:「選擇曼谷,就是因為這裡的人才和技術相當成熟,所以我們把泰國當成我們布局亞洲區的起點。」而這也與泰國政府鼓勵後製投資有關。泰國朱拉隆宮大學電影系系主任Raksarn Wiwatsinudom就說,泰國政府每年提供四十億泰銖經費來鼓勵進行跨國合作,並且專為電影產業降低關稅。

泰國政府想藉特藝這樣的國際大廠,提升國內技術及人才。現在特藝在曼谷的一百多名員工裡,有九五%都是當地的人才。泰台經濟合作委員會主席簡世瑜觀察:「﹃少年PI﹄帶給台灣電影工業一線生機,但是台灣政府卻忘了,電影是一個整合性很高的產業,從前製內容、到後製、音效、顏色調校都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政府如何建立起強健的產業鏈,值得向泰國學習。

文創產業需要長期投資

不能只看誰花的錢比較凶

雖然發展了好多年,台灣文創出口產值只有泰國的十分之一,但是講到台灣的文創產業,曾來台灣參訪的諾帕多與希利昂卻異口同聲地說:「我們真的很羨慕台灣!」諾帕多指出,文創產業需要長期投資,不能只看誰花的錢比較凶。真正重要的,還是台灣能與科技結合的文創潛力。「你們的科技業應該可以給你們的文創很大的助力,特別是現在各種行動媒體、APP等,台灣應該可以走得比泰國更快,在這一塊我們可以說還沒開始。」李仁芳則認為,台灣發展創意產業,還是必須先發展出自己的「生活文化」。「當你體驗過好東西,才知道怎樣設計出好東西。從未好好過過日子的人,不太可能設計出感動自己、也感動別人的物件。」他補充:「我不知道台灣算不算生活大國,但這一、兩年來,在青年世代微型創業帶動下,勢頭是愈來愈好。」回到台灣的街頭,一家家高品質的餐飲與本土服飾設計也正嶄露頭角。而今年創業的新形態「APP創業」也慢慢變成主流。台灣創意服務業若能像泰國政府一樣,從激發人才到充實供應鏈一應俱全,誰說下一個輸出創意的亞洲國家,不會是台灣呢?

一分鐘看泰國

首都:曼谷

官方語言:泰語

國家領袖:總理盈拉.欽那瓦

人口:6575萬人

面積:20萬平方公里(台灣的5.5倍)民族:泰族、馬來人、華人

GDP:3657億美元

人均GDP:5678美元

泰國培養軟實力

創造優於台灣的文創外銷產值

台灣 1.5 %

泰國 2.75 %

培養人才(創意產業占全國勞動力比率)文創是「人」的行業,因此擴充人才乃泰國政府發展文創的第一步。反觀台灣,文創產業就業人口成長緩慢,成為文創產業無法躍進的致命傷。

台灣 45052 家

泰國 15 萬家

產業鏈(除了前端設計公司之外,文創產業企業家數)泰國除了金字塔頂端的前端設計公司,整個產業的價值鏈十分健康,也讓國內文創產業從源頭到生產端,都能對經濟產生貢獻。

台灣 70 部

泰國 1662 部

吸引外國專業(2008至2011年國外電影商前來拍攝電影數)為了提振國內電影工業,泰國祭出國內拍攝製作電影免稅招數,吸引國外電影團隊。除了能夠引入國外人才,也帶來實質的經濟收益。

台灣拚了好幾年的文創產業,始終長不大?

——泰國、台灣文創產值比較

泰國(新台幣億元)

家具及家飾品 576

出版業 738

珠寶設計 5470

電影生產 143

電影及戲劇表演 102

廣播、電視 458

設計、品牌及創意資訊 3067

合計 10554

台灣(新台幣億元)

視覺藝術、音樂表演及工藝 857 電影、電視、廣告出版 3987

設計、品牌 1322

合計 6166

資料來源:泰國財政部、中華民國文化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463

高盛董事總經理教你將暑期實習華麗地轉成全職工作(上)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1572

每年,本科和MBA畢業生們都會湧入紐約和其他金融中心,為投資銀行暑期分析員的職位貢獻自己的青春。

在華爾街,工作勤奮且富有團隊精神的實習生將得到留用的機會,在10周的實習後得到被萬人敬仰的公司全職聘用的機會。

Suzanne Gauron 是高盛的一名董事總經理,她和我們探討了在投資管理部門實習的話題。她向實習生們分享了一些建議,並且解釋了她是如何判斷該僱傭誰的。

Gauron在大學本科修讀人文學,從實習生開始進入高盛。她也提到了實習生應該如何讓上司留下深刻的好印象,以及他們常常犯的錯誤。

和她的對話由以下問答的形式呈現:

問:可以簡短介紹一下您的背景和經歷嗎?

答:我大學本科學的是人文學,研究18世紀的詩歌,對商業完全沒有經驗。在我本科最後一年的暑假,我在高盛暑期實習。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商業世界,我當時對所經歷的一切感到很驚訝且高興。實習結束之後,我被邀請回到實習的私人財富管理團隊。頭兩年,我主要負責接待高淨值客戶。之後我回到商學院,並在八年前回到了我現在工作的團隊。我們的團隊現在代表客戶對私人股票基金經理進行投資。

問:請介紹一下實習生在你們團隊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他們會承擔什麼樣的職責?

答:在我們團隊,主要是從事投資。所以我們的實習生也會處理我們正在進行的交易。他們和全職員工擁有一樣的職責和參與度,我們會幫助他們執行交易。他們和指導全組交易的高級員工一起工作,他們將針對我們正在進行的投資完成估值、研究等工作,我們的團隊將對是否實行某個投資進行評估,他們也將參與其中。這只是我們團隊,總體來說在投資管理領域,暑期實習生主要是接受教育並且耳濡目染,逐漸建立形成一種對投資的看法。

問:你是如何決定實習生的工作量的?

答:我們會根據實習生的意願和能力給與他儘可能多的責任去完成任務。每天來說,我們正試圖在實習生周圍打造一種輔助機制,幫助他們成功。我們會給他們很多任務,當然也會給他們許多資源,來判斷自己的做法是否是正確的。這意味著他們要和另一名員工一起合作,員工會幫助他們解決估值和模型上的問題。他們有自己的導師,也可以向團隊中的其他成員提問。所以從我的辦公室看出去,他們將坐在兩個全職分析師中間,隨時向更有經驗的分析師提出問題。

問:你會給自己團隊的實習生什麼建議?

答:許多人在進入實習期的時候,都很重視實際操作技巧。對於投資管理領域來說,他們會表現出自己曾經管理過投資組合,或者進行過自主投資等等。這些當然都是好的,但真正重要的是他們必須有非常積極正面的態度,來應對實習期間的各種挑戰。每天的工作時間很長,你身邊的實習生如果一直對工作非常的積極,每天都想要做事,這樣的話在他9月回去之後你才會對他留下印象。

問:當你還是實習生的時候,有沒有人給過你非常好的建議?

答:我實習的時候,我的董事總經理曾經這樣告訴我:「瞧,你現在只有22歲,但你認為你已經長大了。其實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當時不知道他是不是對的。但現在回過頭來看,在過去的幾年裡,不僅僅在職業方面,甚至在做人方面我都學到了非常寶貴的東西。22歲的年輕人往往把自己想像得過於成熟了。

問:你覺得實習生常常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麼?

答:或許最大的錯誤就是不把事情寫下來,然後記住它們。我們時常告訴實習生們,他們需要問更多的問題,我們將很樂意回答來自實習生的任何問題。但他們必須將答案記下來,並且消化這些答案,而不是只是為了問問題而問問題,在幾天之後又拿著同樣的問題來提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562

華麗轉身有風險!一季度日本養老基金投資股市虧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8122

一季度日本股市大跌導致日本政府退休基金(GPIF)近兩年來首次虧損,全球最大養老基金策略轉型面臨風險。 GPIF報告上財年最後三個月虧損0.8%,為七個季度以來首現虧損;同期日本股市日經指數下滑9%,為彭博新聞社追蹤的24個發達國家股市跌幅最大。 今年頭三個月的虧損拖累了GPIF上財年整體表現。受去年日元匯率下滑和日本股市飆升47%推動,到截止3月的上個財年里,GPIF斬獲8.6%的收益。 截至3月末,GPIF資產價值達到126.58萬億日元,較12月末的126.6萬億日元紀錄高位低0.2%。 全球基金經理和其它投資人都在密切關註著掌控龐大養老金體系的GPIF。該基金的規模比墨西哥的經濟體量還要大,其一舉一動被其它日本機構投資者視為風向標。 日本德盛安聯投信(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Japan Co.)首席投資官Kazuyuki Terao告訴彭博新聞社: “問題在於他們未來的回報率。他們怎麽做都有風險,但當他們考慮最佳風險報酬組合時,60%的國內債券目標顯然過高。” 今年年初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要求GPIF采取更大膽的投資策略,要求把以投資國債為主,改為投資者日本國內股票幫助推動經濟增長。 目前GPIF債券投資比重為60%,日本國內股票投資比重為12%,外國股票為12%,外國債券為11%。 彭博新聞社對經濟學家調研認為,GPIF將在今年年底前把債券投資比重下調為40%,把股票投資比重上調到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198

蘑菇街:華麗轉身的背後難掩匆忙

http://news.iheima.com/show-6-144026-1.html
應變大於謀變

實際上,像口袋購物、折800這樣導購網站的後起之秀被淘寶政策所針對,在蘑菇街看來應該是小巫見大巫。早在幾年前,馬云就針對類似於美麗說和蘑菇街這樣的平台公開表態「淘寶外部平台需要的是森林,而非參天大樹」,而後來淘寶也出過一系列的政策來限制美麗說和蘑菇街的發展。

其實與美麗說早早的脫離淘寶客跟淘寶賣家玩CPC(按點擊收費)不同,蘑菇街一直以來還是遵循淘寶的遊戲規則,老老實實的在按照淘寶客的分成收費。但淘寶通過幾番規則的調整,蘑菇街忽然發現,原來熟門熟路的運營模式不斷受到遏制,淘寶客不再能收到佣金不再是夢,意識到這一點的蘑菇街開始醞釀轉型。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淘寶對於跳出規則的美麗說雖然並沒有做出針對性的措施,但一次突然的警告,讓原本抱有一絲僥倖心裡的美麗說瞬間如墮冰窖。美麗說曾經有一天發現,當天所有跳轉到淘寶商品頁面都是404錯誤,雖然在第二天就開始恢復正常,但美麗說意識到,如果真的有一天,淘寶封殺美麗說的來源,那一切就真的來不及了。所以我們看到,美麗說的自營平台上線時間僅僅比蘑菇街晚了2個月。

蘑菇街、美麗說的這種轉型,與其說是未卜先知提前佈局未來,還不如說是在面臨生存的壓迫之下不得已才做出的轉型,應變的成份遠遠大過於謀變。相信在轉型之初,兩家的心態也都是非常忐忑,畢竟需要從已經熟悉的運營方式中開始向一個無法確定的未來進行探索,更何況的是,現在的運營模式可以輕輕鬆鬆的每月拿到上千萬的佣金收入。

轉型後的博弈

「塞文失馬,焉知非福」,這場被迫的轉型,使得蘑菇街迅速被加上了「新一代垂直電商」的光環。移動電商、社會化營銷、電商社區等等,這些使得蘑菇街一度被拿來與唯品會、聚美優品進行對標。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蘑菇街自營平台在上線第一個月,成交額就達到了1.2億元,一時之間,萬眾矚目,最後出現的結果就是估值達到10億美元,一舉超過老牌電商公司噹噹(8億美元)。

但畢竟這場轉身來的太過突然,也畢竟這場轉身是在別人的逼迫下進行的。所以看似已經成為市場寵兒的蘑菇街,或許因為轉型太過匆忙,整體的流程目前還並不完美,甚至在隱隱之中,有一些懸而未決的疑問仍然還沒有得到完美的解答,而這些很有可能會成為導購網站轉型之後能否取得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因素。

隱憂一:缺少倉儲如何保證貨品質量

聚划算在一開始改採取的模式是,參與的商家貨品必須要全部入庫,然後由聚划算來統一發貨,以此來保證聚划算貨品的質量。而蘑菇街目前並沒有自己的倉庫,這對於沒有類似於淘寶信譽評價體系的蘑菇街而言,商品管控將會是一大問題。現在蘑菇街採取的更多的方式是收商戶保證金和抽檢,但這其實略微有點自欺欺人,因為對於一個品牌而言,任何一起偶然發生的事故都有可能葬送品牌的未來。

隱憂二:沒有形成交易-曬單的閉環

淘寶其實給整個電商行業帶來的價值是創造了一整套的信用評價體系,並且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交易閉環。而就目前蘑菇街來看,整體的交易閉環還並未形成,用戶的曬單和評價還處於一個非常鬆散的狀態。一個最簡單的案例是,我們很難通過曬單貼來判斷這個用戶到底是不是真的買過,還是賣家找的托。之前蘑菇街作為導購平台所扮演的角色是幫助用戶進行挑貨,然後用戶對看到的貨品通過觀看評價之後決定購買。現在蘑菇街需要的是不僅要幫用戶挑貨,還要有一個具有用戶參考價值的評價。兩者的區別是,挑貨只是給用戶建議,而評價則是用戶購買的決定。所以隨著蘑菇街的逐漸發展壯大,閉環交易的評價將會越來越重要。

隱憂三:挖角淘寶是否會遭受反擊

蘑菇街在轉型之後的首要問題就是需要進行大力度的招商,而這些招商的賣家很可能就是原來的淘寶賣家,雖然目前蘑菇街的商家僅有3000-4000個,但這些優質的賣家流失是否會引起淘寶的反擊我們還不得而知,但我們相信,淘寶一定不會眼睜睜的看著一個未來的競爭對手高速增長的同時而沒有任何動作。更何況的是,蘑菇街現在上面仍然還有近30%的商品是指向淘寶的。所以對於蘑菇街而言,轉型之後並不意味著完全「出淘」,相反的是,這場與淘寶未來的博弈戲碼還剛剛開始。

這三大隱憂一定會是蘑菇街接下來會首先解決的問題。想起《大話西遊》中的一句經典台詞——「或許猜中了開始,卻猜不到結局」,如果以此來評價蘑菇街的此次轉型,或許我們只能說,蘑菇街的轉身足夠的華麗,但不完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180

格隆對阿里巴巴上市前的最後解讀:有華麗外衣,也有蝨子 格隆匯

來源: http://xueqiu.com/1333325987/31216948



開放 + 共享 + 共識,追尋有趨勢的價值!  讓最普通的個人都能享受到最專業的研究服務!  讓每個個體的投資之路不再那麽孤單和艱難!

港股那點事微信公眾號:  hkstocks

格隆個人微信號:             ihkstocks

港股那點事官網:             http://www.gelonghui.com

本周阿里巴巴提交了最新的一版招股書,這是阿里巴巴第五次修改其招股書,相信也是IPO前的最後一次。根據現在市場上的消息,普遍認為阿里巴巴將在九月上旬開始路演,並在九月中旬的某個時間上市。作為中國互聯網行業最後一艘下水的航空母艦,相信阿里巴巴的上市將會是九月資本市場最令人矚目的事件。

在解讀阿里巴巴最新招股書之前,格隆還是要提醒各位投資者一句,要警惕阿里巴巴上市前後所產生的黑洞效應。關於這一點格隆在首次點評阿里巴巴的時候就已經提醒過投資者,阿里巴巴的巨大體量將會吸走大量的籌碼。從本周中概股的走勢來看,相信已經有不少基金經理開始為買入阿里巴巴而調整倉位。所以在阿里上市的這段時間,對互聯網行業的股票尤其是電商題材的股票都要格外警惕。由於阿里巴巴上市的重大意義,格隆在此之前已經針對阿里巴巴招股書做過兩次比較詳細的分析點評,分別是阿里巴巴首次提交招股書和阿里巴巴公布2014年第一季度業績的時候。格隆建議各位在讀本文余下內容之前,能夠回顧一下格隆之前的兩篇點評。因為這兩篇點評里面包含了電商行業的概況,電商行業一些基本概念的解釋,阿里巴巴業務的架構,阿里巴巴財務狀況已及與可比公司的一些對比分析等等,相信會對投資者理解阿里巴巴的業務和財務狀況有所幫助。

在之前文章中闡述過的觀點和解釋過的基本概念,格隆將不在本文中贅述。在本文中,格隆繼續按照抽絲剝繭,數據說話的格隆風格,只針對本次阿里巴巴招股書中新增的信息做出細致解讀,希望能夠幫助投資者看清最新季報中顯露出的亮點與潛在風險。

阿里巴巴首次提交招股書時格隆的點評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0&extra=page%3D1 

阿里巴巴公布2014年1季度業績時格隆的點評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77&extra=page%3D1 

阿里本次招股書中最值得註意的就是更新了2014年2季度(也是阿里巴巴2014-2015財年第一財季)的財報。阿里巴巴在2014年第一季度交出一份讓人略顯失望的答卷之後,格隆就猜想阿里巴巴是不是要等到2季度扳回一程之後才開始路演。看到阿里2季度業績的時候,確實讓格隆眼前一亮。營收同比增長46%,環比增長31%,達到了157.7億人民幣。歸屬股東的凈利潤達到了123.4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81%,環比增長123%,凈利潤率更是高達驚人的78.3%!是不是僅僅經歷了一個季度的陣痛,阿里巴巴奇跡般的高增速又回來了?在仔細閱讀了財報和招股書之後,格隆發現阿里巴巴在第二季度的某些關鍵運營指標仍然存在壓力。下面格隆就來仔細解讀財報的中的數據。

我們的分析還是從阿里巴巴的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開始,因為GMV代表著阿里巴巴的流量,也是阿里巴巴業務的起點。阿里巴巴在2014年第2季度的GMV達到了5千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5%。阿里巴巴如此大的體量還能夠保持45%的高速增長實屬不易,但是考慮到競爭對手的追趕,45%的增速就不免讓人有些擔心。作為阿里巴巴最主要競爭對手的京東,2季度GMV同比增速為107%。唯品會雖然沒有披露GMV的增速,但是作為一個直銷型電商我們可以用營收增速來估計GMV的增速。唯品會2季度營收同比增速為136%。阿里巴巴GMV增速低於對手就意味著市場份額逐漸被競爭對手吞噬。雖然阿里巴巴GMV的絕對數量仍在增長,但是領先優勢正在被削弱。2013年全年阿里巴巴GMV規模是京東的12倍,2014年一季度的時候是京東的9.8倍,到了2014年第二季度就只是京東的8倍。C2C模式被B2C模式追趕的趨勢非常明顯,即使在阿里巴巴內部也是如此。今年第二季度,淘寶GMV的同比增速只有33%,而天貓GMV的同比增速則是81%。所以阿里巴巴的第一個壓力就來自於競爭者的追趕,特別是B2C模式對C2C模式的追趕。



從GMV往下看一層,就是營收。阿里巴巴第二季度營收的增長趕上了GMV的增長。2014年第二季度阿里巴巴的營收為157.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了46%。營收增長的能夠與GMV增長保持一致原因自然是貨幣化率的提升。在2014年的第一季度,阿里巴巴的營收增速低於GMV增速,引起了市場的擔心。原因就是阿里巴巴來自手機端的GMV增長迅速,而手機端的貨幣化率卻明顯低於PC端的貨幣化率,進而拉低了整體的貨幣化率水平。而在第二季度,無論是移動端貨幣化率還是PC端的貨幣化率均有明顯的環比提升,使得整體的貨幣化率恢複到與去年同期水平,這才使得營收增速能夠與GMV同步增長。



由於貨幣化率對於阿里巴巴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運營指標,格隆認為有必要仔細思考一下阿里巴巴的貨幣化率尤其是移動端貨幣化率為何能夠迅速提升,以及這種提升是否可以持續。由於阿里巴巴的招股書中並未對手機端貨幣化率提升的原因做出直接的解釋,格隆只能憑借招股書中披露的信息做出一些推斷。阿里巴巴在其修改招股書中披露了一個比較重要的數據,這個數據是在首次提交招股書時候沒有披露的,不知道是否有投資者註意到。格隆在點評阿里巴巴的第一份招股書時就表示希望看到阿里巴巴對營收按照流量變現的方式能做一個分解,這個維度的觀察對於我們理解阿里巴巴的業務非常重要。阿里巴巴在其修改的招股書中就披露的這個信息(在管理層討論那一節的一個小段落里)。阿里巴巴將其中國零售業務收入按照在線營銷服務(Online Marketing Service)、傭金(Commission)和其他收入三個維度進行了分解。在線營銷服務對應的是阿里巴巴的廣告收入,傭金對應的就是天貓的會員費以及從天貓的交易流水中收取的交易手續費等等。在2013-2014財年,在線營銷服務在中國零售業務收入中的占比為69%,同比增速為51%;傭金收入占比為28%,同比增速為95%。而到了14年第二季度,在線營銷服務在中國零售業務收入中的占比為67%,同比增速為29%;傭金收入占比為32%,同比增速為114%。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阿里巴巴營收增長主要靠傭金的高速增長驅動,廣告業務的增速是低於營收的整體增速的。看來阿里巴巴還沒有真正克服手機流量占比提升對於廣告業務產生的負面影響。而2季度傭金業務的高速增長有兩點原因:一是天貓GMV占比的不斷提升;二是2季度由於世界杯的影響彩票銷售高速增長(這一點在招股書中明確提及,看來彩票已經成為阿里巴巴的一個重要收入來源)。由於阿里巴巴沒有進一步披露彩票傭金的數據,所以我們暫時無法估計第三季度如果彩票銷售下滑對於阿里巴巴的影響,但是投資者還是要註意這個風險。

此外阿里巴巴的另一個壓力來自於利潤率的下降。阿里巴巴2季度的凈利潤率高達78.3%,但高凈利潤率是由於2季度阿里巴巴確認了68億人民幣的利息收入和投資收入,其中的62.5億來自於對一些股權價值的重估(這也意味著在下一季度就不會有這些一次性收入)。如果不考慮這些財務方面的收入,阿里巴巴的利潤率水平是在今年以來是一路下滑的。阿里巴巴在招股書中並沒有特別解釋利潤率下滑的原因,但是作為投資者卻不得不謹慎的對待利潤率下滑這一不好的趨勢。



提示了這麽多關於阿里巴巴的風險,並不代表格隆不看好這家公司,只是提醒投資者要充分考慮阿里巴巴經營上的壓力,不要把阿里巴巴第二季度的增長當成是今年全年的增長。格隆保守估計阿里巴巴今年和明年的凈利潤增長會保持在30%以上。據此推算阿里巴巴14-15財年和15-16財年的凈利潤分別約為360億和400億人民幣(14-15財年有62億一次性收入,在計算下一財年增長時要減掉)。在下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國際一線互聯網公司估值目前基本在2015年一倍的PEG。所以,如果不考慮或有的行業外(比如政治)風險,阿里巴巴的合理估值應該也是15-16財年的30倍PE,也就是1950億美金左右,這比格隆一季報後給出的1740億估值增長了12%。



上半年市場很多不專業的聲音,認為阿里巴巴應定位在了1200億甚至是1000億美金市值以下,當時格隆的明確意見是:如果市場那些很扯的噪音真的讓阿里巴巴定位在1200億美金以下甚至1000億以下,格隆的意見是:擁抱馬雲吧!現在,估計極少有人會還無知到對阿里如此定價了。如果馬雲能吸取阿里巴巴B2B業務香港上市退市負面影響的教訓,將阿里上市定位預留一定空間,定位在1700億或以下,則基本可以形成一個共贏。格隆與諸位一起拭目以待吧。

(格隆發自拉薩 羅布林卡)

本文封面圖片來自西藏旅遊在線。

以上文章來自格隆匯官網, 版權歸格隆匯所有,轉載務請註明以下出處,否則視為侵權:

本文來自"格隆匯·港股那點事", 推薦關註:港股那點事微信公眾號:  hkstocks

格隆個人微信號:             ihkstocks

港股那點事官網:             http://www.gelonghui.com


投稿、交流、合作,郵箱:[email protected]執線:(86)0755-25314213

特別聲明:本公眾號與格隆匯不推薦任何股票,亦不保證內容的準確與完整。任何人據此做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296

前眾議院多數黨領袖Cantor華麗轉身 加入華爾街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713

cantor-1a-1317760740

6月,共和黨前二號人物、眾議院多數黨領袖Eric Cantor在競選中意外落敗,輸給茶黨Dave Brat。如今,Cantor華麗轉身,加入華爾街投行Moelis & Company擔任副主席及董事總經理。(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Cantor一直是華爾街鐘愛的一名政客。在2014年競選周期,Cantor收到了來自金融、工業以及房地產行業的捐贈超過140萬美元,這一金額超過了眾議院除議長John Boehner的所有議員。高盛、花旗、貝萊德以及凱雷資本都是Cantor的捐贈人。

華爾街精品並購公司Moelis&Co創始人Ken Moelis表示,Cantor將幫助Moelis獲得更多的業務,向顧客在收購等協議上提供意見。

Moelis稱,他雇傭Cantor是基於Cantor的判斷能力和經驗,以及他打開門路的能力,而不僅僅是看中Cantor在華盛頓的政治資本。Moelis稱,

我要的不是政治大腕,我要的是一個合夥人。

從Moelis & Company的SEC文件中,我們得知:

集團合夥人決定Cantor的基本年薪為40萬美元。

集團合夥人同意給予Cantor一筆40萬美元的現金以及100萬美元的受限股票作為簽約獎勵。(股數將基於Moelis在Cantor開工前5天的平均股價)。

這筆受限股票將在其開工後三年、四年和五年的紀念日,均等發放給他。2015年,集團合夥人將給予Cantor最少120萬美元現金和40萬美元受限股票的激勵報酬。這將以每季度等分的方式發放。

所以,Cantor今年和明年將獲得40萬美元的基本收入,加上今年140萬美元的簽約金和明年160萬美元的獎金,Cantor將獲得總計340萬美元的報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43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