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筆論天下:海嘯簡史 陸日勤

2008-10-14  AppleDaily

為 何我們落得如此地步呢?美國金融體系行之有效超過半個世紀,何以發生如海嘯般的巨變之前,全不知情呢?市場一向有自我調節機制,美國聯儲局的調節,也有預 警機制,這些機制都在過去幾十年發生作用。今次發生史無前例的大災難,有兩種主要的警鐘失靈所致。要了解海嘯得由風平浪靜的日子說起,當經濟過熱,通脹加 劇,聯儲局便加息抽緊銀根,拖慢經濟步伐。聯儲局用來衡量通脹的指標是:核心消費物價指數,主要是扣除食物和能源以外,一般日常生活開支有關的價格,上述 的失靈警鐘,第一個是有關通脹的警號。核心消費物價指數,作為通脹指標,已不合時宜。

兩大警鐘失靈

原因是在過去20年,資訊 科技突飛猛進,而且中國這個世界工廠的高效率生產,令一般消費品生產成本大幅下降,售價也保持低廉,於是核心消費物價指數便低估了經濟的溫度。聯儲局根據 原用的通脹指標,誤以為經濟可以容許當局持續放鬆銀根,於是便安樂地保持低息,而美元作為全球最權威貨幣,其發行機構總有許多理由加印銀紙,多開美國政府 經費和國民消費進口貨的廉價支票。就在這個低息環境下,銀紙足以應付實質經濟活動之餘,流入投資市場去追逐各種各項投資工具包括股、債、金、物業、衍生工 具、結構性產品和商品。股市是第二個應響不響的警鐘,在傳統理論下,投資市場也懂自我調節,當樂觀情緒充斥,股市形成泡沫,而當股價太前,拋離實質盈利太 遠,泡沫便會爆破,這當然令很多投資者損手,甚至令經營不善的投資銀行賣盤,但卻不像現在所有的大型投行出現問題那般嚴重。今次巨變,在於投資市場的急速 發展,創造了很多投資工具,這些工具一方面有助分散風險,讓傳統的投資更為徹底,例如按揭抵押債券,讓樓市泡沫膨脹暢通無阻,另一方面這些新產品,本身也 吸引投資者落注,於是以前資金不是流向股市便是債市,泡沫無所遁形。近年資金流入到各個投資領域,同時造成多個泡沫,各個市場無一倖免。聯儲局看在眼裏, 可做的不多,作為一個官方機構,她不可能與市場對賭。說不定市場是對的,她只有安守本份,看着核心消費物價指數做人,由得資產膨脹,價格更高,賭枱上的注 碼更大,賭枱的數目越開越多。

泡沫藏於各投資領域

投資市場好景,也造成財富效應,促進經濟活動更為蓬勃,而經濟好景有利投資 氣氛,造成循環效應。兩個失靈警鐘,無法預警,這個史無前例的巨變,資金膨脹至多個泡沫爆破,一發不可收拾。我們可吸取甚麼教訓呢?周四再談。陸日勤 http://penandsky.blogspot.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9

中國「文交所」簡史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3/707480.html

三八節當天,畫家白庚延的《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里觸龍門》、《燕塞秋》兩幅畫在連續幾天15%的漲停板後,分別躍升至8.68元/份、8.73元/份。

40天漲幅超8倍。

1月26日,上述兩幅作品正式在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以下簡稱「天津文交所」)上市交易。起始,兩幅畫定價分別為600萬元、500萬元,拆分為600萬個份額和500萬個份額,以1元/份發行。截至3月8日,兩幅畫「身價」飆升至5208萬元、4185萬元。

文交所並非股市,但勝似股市。最牛的A股放在此間,也化作垃圾股。

天津文交所只是全國文交所之一。

「文交所」是「文化產權交易所」和「文化藝術品交易所」的統稱,其名稱和機構都屬於新生事物,同時也具有新生事物的共性:經歷上乏善可陳,前景上無可估量,形式上群體出現,速度上急速蔓延。

初露

早在2007年,滬深等地就提出構建「文化產權交易所」,兩年中均未出現大的突破。

突破是在2009年:在144天內像下餃子一樣成立了3家文交所。

6月15日,國內首個綜合性文化產權交易平台——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下簡稱「上海文交所」)揭牌;11月16日,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下簡稱「深圳文交所」)掛牌。

國內證券市場發展早期,深圳特區即和上海金融中心死磕,這次文交所之爭更是在職能上雷同為「綜合的文化產權交易平台」,並再次不約而同地把自己的「綜合」定位解釋為「一拖四」:和文化相關的產權交易平台、產業投融資平台、企業孵化平台、產權登記託管平台。

在滬深守望中的9月17日,天津文交所掛牌。

這是一個經營目的極其明確的機構,它省略一切枝蔓,把經營對象直接鎖定為文化藝術品。其主要經營內容如是描述:是以對文化藝術品鑑定、評估、託管、 擔保或保險等系統程序為前提,發行並上市交易拆分化的、非實物藝術品份額合約;同時交易經有關政府主管部門許可的藝術品信託受益憑證與其它文化藝術品期 貨、期權等。

《投資者報》記者歸類發現,2009年國內出現兩大類文化交易平台並形成初步定式:

一類以上海文交所為代表,屬於專業化綜合性服務平台;

一類以天津文交所為代表,發行並上市交易拆分化的、非實物藝術品份額合約平台。

隨後中國所有成立的文交所,都以上述兩類平台做為摹本和原則,無出其右。

競「豔」

2010年,文交所開始在全國野火般蔓延。

是年3月19日開始,大網撒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宣傳部,人行上海總部及各分行、營業部、省會(首府)城市中支,各行政區財政廳(局)、文 化廳(局)、廣播影視局、新聞出版局、銀監局、證監局、保監局,各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儲銀行都收到了來自北京的一份名為《關於 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下簡稱「指導意見」)的文件。

文件是9部委(中宣部、人行、財政部、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聯合簽發。對保險、銀行、地方相關部門都提出一些 指導性的意見,包括開發信貸產品、完善授信模式、擴大文化企業直接融資、培養文化產業保險市場等。其中明確指出,「支持設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由財政注資 引導,鼓勵金融資本依法參與。」其中要完成的一個目標是「完善各類無形資產二級交易市場。」

「指導意見」的下發,確立了文交所產業和法律地位。當年國內就開張了3家文交所:

5月,號稱「西部第一」的成都文化產權交易所成立;

11月,南方報業集團等投資創立的廣東南方文化產權交易所。

同月,以天津文交所為藍本,同樣致力於文化藝術品「份額化」、「證券化」的鄭州文化藝術品交易所獲批。

割據

在介紹自己的優勢時,天津文交所自稱「全球首家由政府發起批准的份額化的文化藝術品交易所」、「中國目前唯一一家受省級地方政府直接監管的份額化的藝術品交易所」。

在這兩個長度可與皇帝謚號媲美的名稱中,疊現了兩個重要詞彙,一是「政府」,一是「份額化」。

政府涉及的金融領域,從農村合作基金會到區域股份制商業銀行到現在,又開始從文交所的口子中魚貫而入。一批由各自地方政府主導成立和各省級地方政府監管的「文化產權交易所」亦從此產生。

據《投資者報》記者瞭解,目前,已有20多個省、市準備興建文化產權交易平台;北京文化產權交易所、中國文化產權交易所正在籌備之中,預計年內掛牌。

本輪的「文交所」發展勢頭中,已經顯現出「一省一所」的「春秋戰國」局面。

藝術品的定價問題是困擾藝術「證券化」的一個方面,權威的藝術品定價,或能夠提供估價服務的專業機構匱乏;再之,拍賣行業不規範、評估體系不健全,監管機制、法律法規也尚未成型。在各地政府各自監管的局面下,這些問題直接關係著持有人的利益。

美國等發達國家沒有成型的「文交所」,比較成熟的模式是「藝術品投資基金」,但也是近20年左右的事。

較早的被津津樂道的藝術品投資基金是英國鐵路養老基金會。

上世紀70年代中期,因為英國經濟不景氣,為了分散風險,負責保管英國鐵路局員工退休金的英國鐵路養老基金會,以基金會每年可支配的總流動資金的5%為限投資藝術品。

從1974 年底開始至1980 年代早期,該基金會先後購進了2232 件藝術品。扣除通脹,這些藝術品穩定為該基金獲得13%的年化收益率。

這基本上開創了藝術品投資基金的先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82

黃金簡史(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077750100sdto.html

黃金自古以來就是人們身份的象徵,它曾是君王的專利,歷史上的好多次戰爭都因它而起。而從近代起黃金又被賦予硬通貨的功能,「金本位」制的出現更使它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地位

黃金市場復活了嗎

世界黃金價格1999年到達每盎司251.9美元的底部後,終於在2001年走出一波上揚的走勢,尤其是2003年底突破每盎司414美元,讓「金甲蟲」 (黃金多頭投資者)雀躍不已。然而黃金市場的未來走勢仍讓人狐疑不定,樂觀者認為黃金價格的第一目標位在每盎司450美元,第二目標位在每盎司600 美元。至於極端多頭者,認為再創黃金歷史新高,達到每盎司1000美元也不是沒有可能。但也有相當多的人認為別高得太早,畢竟自從黃金價格在 1980年到達每盎司850美元之後,便一路盤旋而下,中間屢有反彈,卻還進入了長達20年的熊市。

現當代黃金市場投資的基本狀況,我們放在下篇討論。現在讓我們放開視界,看看黃金的歷史,畢竟作為一種投資品種,它比股票和債券等歷史要早得多,也精彩得 多。這裡要聲明的是,本文的寫作資料主要參考了享譽全美的投資顧問彼得·伯恩斯坦的《黃金的魔力》(台灣商周出版社,2002年版),他的《與天為敵:人 類戰勝風險的傳奇故事》和《投資革命——源自象牙塔的華爾街理論》等書有大陸版,皆膾炙人口。另外,我蒐集了《信報》創始人林行止從八十年代後期到現今的 幾乎所有關於黃金市場投資的政經短評,力圖更為準確地勾勒出當代黃金市場的紛紛攘攘。

我還要強調一點的是,儘管一個好的投資(投機)家在執行操作時要往前看而不是往後看,但投資(投機)最終成功的第一要素是經驗。投機經驗有兩種,一種是直 接的,用不斷行動來累積,能讓你最終成功的無非是要麼有驚人的運氣要麼就是至少有一次破產經歷,然後憑藉生存意志反敗為勝。另一種投機經驗的形成是間接地 吸取歷史教訓,然後在投機時加以具體應用分析,這種在有風險控制前提下的投機積累的財富比較漸進,但不會一夜間輸個精光。我想大多數人會選擇後者吧。

金幣的發源地

早在人們把黃金當作貨幣使用之前,由於它的耐久性、密度以及金光閃閃的特點,黃金很自然地成為財富的象徵。黃金有著很高的延展性,你可以隨心所欲地將它變 成任何形狀。一盎司的黃金很少吧,但它可以打成五十英里長的金絲或一百平方英呎面積的薄金片。跟地球上任何其他的元素不同,古往今來已經挖出來的金子,現 在仍然保存完好。4500年前埃及人的金制假牙齒橋,現今狀態依舊良好,就是裝進你的蛀牙裡也不要緊。

黃金的密度也相當高。如果要把目前所有存世的黃金裝入一個空間,只要一艘大型油輪就可以搞定,它們的總重量大約為十二萬五千多噸。同樣重量的鐵,只要美國 鋼鐵工業幾個小時就可以出產,但它們只值五百五十萬美元。而現存的黃金價值一兆美元左右。由此可以想像黃金在古代世界的地位。比如,上帝就很喜歡黃金,他 親自指示塵世的代理人摩西要用黃金來裝飾佈置膜拜他的聖所、聖幕,而且要求得很詳細。同時《聖經》上有四百多處提到黃金,可見備受關注。席巴女王覲見以色 列人的王所羅門時帶來三噸之多的黃金,以今天的金價計算,價值二千億美元。

根據古希臘史學家希羅多德的記載,呂底亞人「是我們所知當中第一個鑄造、使用金幣和銀幣的民族,他們可以說是最早的零售商」。呂底亞是公元前700年位於 小亞西亞西部一個富庶的古王國,距離希臘愛琴海大約二百英里遠。呂底亞處於各文明地區的東西交通要道上,繁榮的貿易和商業活動對簡易兌換流通的金幣產生了 自然要求,而且呂底亞位於盛產沖積砂金的佩克托勒斯河岸,黃金供應基本面良好。

呂底亞的末代皇帝克羅伊斯制定的新幣史塔特對後世影響久遠。史塔特由二十四克拉純金構成,還可以細分成三分之一、六分之一和十二分之一等更小的單位,因此 促成了金衡盎司的發展。而且,克羅伊斯採用了金銀複本位制度,銀幣用於交易數額較小的場合,成為以後的貨幣歷史主流。另外,呂底亞人發明了我們今天掛在口 上的「試金石」,它是種黑石頭,金匠把金器在黑石上劃出條痕,然後把條痕與一組二十四支由含有不同金、銀、銅等組合的試金針劃痕加以比較。若是符闔第二十 四支試金針所劃出的條痕,就表示這個金器是純金的。

黃金作為貨幣的轉變在社會學上有重要的意義,它促成了黃金的大眾化。因為,它的使用和擁有不再是君王的特權。到了羅馬帝國,雖然國力強大、疆土廣袤,每年黃金產量至少五噸以上,但奢侈愛炫耀的羅馬人仍面臨黃金嚴重短缺,他們不得不面臨今後許多國家都會遭遇的三種解決方案:

第一,忍受貨幣供應不足,承受蕭條通縮的痛苦;第二,從其他地區輸入黃金,不管是掠奪還是交易;第三,用同量的金屬鑄成更多的錢幣,也就是貨幣貶值。

羅馬帝國的暴君尼祿是第一個採取貨幣貶值的皇帝。儘管尼祿可以把自己的母親和妻子殺害,但在做貶值這件事上還是小心翼翼。只是到了公元260年加列努斯皇 帝登基,物價每年上漲9%以上,而在之前的350年間,羅馬帝國的物價平均上漲才0.4%。這樣,貨幣當然大大貶值,當時小面額的羅馬銀、銅貨基本沒什麼 價值,金幣則是在勉強維持。
直至公元306年著名的君士坦丁大帝即位後,開始發行拜占庭金幣,重達4.55克,純度98%,以一盎司300 美元計算,相當於今天的42.66美元,但購買力要比現在大得多。拜占庭金幣以不變的重量和純度持續發行了七百年,是歷史上發行期最長的金幣。

雖然君士坦丁大帝利用將基督教奉為國教的名義,將帝國各地的無數神殿中幾百年的金銀財寶充公,其中的大部分用來打造他的皇冠。不過,比起「裝飾」來說,作為黃金的另一項功能的錢幣,已在羅馬帝國時期顯得清晰和更為重要。

拜占庭金幣,在當時就被人形容為「從地球的一端到另一端,無論哪裡都可以流通。它受到所有的人、所有國王的崇敬,因為沒有一個王國的貨幣可以比得上它」。 在今天看來,它可謂「中世紀美元」。貨幣史家羅培茲甚至認為:「拜占庭金幣的穩定性與價值更勝美元。它不只是一塊黃金而已。它也是一個象徵、一個信仰,是 神聖的皇帝派去民間的信差,是上帝的選民派去其他國家的大使」。

1453年奧斯曼人攻陷君土坦丁堡。拜占庭金幣隨之消失,它留下一個疑問:「為了維持一個穩定而又值錢的貨幣不惜犧牲一切,這樣值得嗎?」或者說,金融的 穩定固然得到許多人稱許,但它從來都不是一條必然會通向經濟繁榮之路。那麼最適宜的道路在哪兒?這個疑問困擾了後來的西班牙人、英國人和美國人,至今眾說 紛紜。

東方吸金大法

公元四世紀至六世紀,拜占庭的商人從中國輸入大量的絲,然後運往歐洲高價出售。這些商人對於中國人如何生產絲極感興趣,多方刺探毫無效果,最後還是用黃金收買了兩個教徒,造絲的秘密終於洩露。之後拜占庭就停止向中國進口絲了。

中國、日本、印度等東方國家從沒有把黃金作為錢幣使用,最珍貴的錢幣材料是銀。東方人把金看成商品——也就是一種具有真實使用價值的物品,而不是一種支付 工具。伯恩斯坦認為:「黃金可以用來裝飾、玩賞、美化,還有最重要的是,儲存財富。的確,東方人一有錢就想要買黃金儲藏起來,不像我們現代人一有錢就想要 購買夢寐以求的金表炫耀一番。」

其實,我們東方人儲藏的本性決定了不僅對於黃金,只要是財富,包括今天的紙幣都要存在銀行裡。

於是,在西方人眼裡,亞洲人是「吸金海綿」,黃金到那兒就不流出來了。在十七世紀航海大發現後,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把美洲大量的金銀財富運往歐洲,但很快就流向亞洲。從1600年到1730年之間,歐洲金、銀流向近東的數量超過美洲大陸輸往歐洲的數量。

即便是今日,印度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買主,他們花在黃金上的花費比花在在汽車、兩輪交通工具、冰箱、電視機的總和還要多。

其實,亞洲今天仍在上演吸金大法。像日本、中國大陸、中國台灣等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外匯存底名列世界前茅,就是很好的證明。

有一點值得注意,古中國等地沒有將黃金作為貨幣,背後潛藏著黃金是權力和尊貴的象徵的意思,它可能到今天還在影響東方人對待黃金和黃金投資的態度。

黃金在中國沒有世俗化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早在唐憲宗(公元806年到821年)時就用紙幣的「飛錢」來代替銅錢,這個偉大的發明讓中國等東方國家受益匪淺。

到了元代,馬可波羅將這個偉大的發明寫入遊記中,但當時的歐洲人根本不信。

致命的毒藥

古代中國從來沒有把黃金視為貨幣,而直到二次世界大戰,歐洲人一直想把黃金整合到貨幣體系裡,縱然當地的黃金供給十分稀缺。

1400年歐洲本地的黃金產量不超過四噸,在錢幣需求方面,這些黃金僅可鑄造出一百萬達卡特金幣。與此同時,僅威尼斯一年就輸出了一噸重的達卡特金幣。金 銀的短缺,使得許多地區又回到以物易物的方式,特別是在本地交易。比如胡椒粉比同重量的黃金還值錢,這種很受歡迎的日用品就充作貨幣來使用,德國貴族甚至 以「胡椒人」來稱呼銀行家。

於是,十五世紀成為歷史上少有的一個時期:黃金的花用遠多於儲存,從十五世紀初到十五世紀末,一盎司黃金可以買到的商品增加了一倍。

黃金的短缺也成了十五世紀地理大發現的直接誘因。哥倫布給西班牙國王斐迪南與伊莎貝拉的信寫得明明白白:「你也會得到更多西班牙名下的主權、財富以及市民。毫無疑問,那些土地有很多黃金。」所以,亞當·斯密譴責新大陸的探險家動機是「神聖化的黃金渴望」。

例如,西班牙探險者皮薩羅毀滅了秘魯的印加王國後,獲得了相當於今天的二億七千美元的黃金,將近五噸金,比當時歐洲一年的黃金生產量還多。這還不包括印加皇帝的金御座,它重達一百九十磅,相當於秘魯金礦一年的產量。

十六世紀期間,渡過大西洋的金、銀數量,比起十五世紀末葉全歐洲所擁有的金、銀數量還要多得多。新大陸黃金的最大輸入國當然是西班牙,按理來說,它應成為歐洲最富有的國家。

但事實恰恰相反,西班牙只是變得更懂得揮霍,而不是變得更為積極地生產。西班牙就像個暴發戶,以為好運還會來,但好運的確只有這一次。結果,西班牙僅僅變 成了金銀大轉移的一座橋樑。當時就有西班牙人明智地評論道:「這麼多的金銀永遠是國家與城市的致命毒藥」。1569年、1607年、1627 年和1647年,西班牙竟出現了四次財政危機,國家面臨破產。

淘金熱

十七世紀,西班牙人在新大陸的黃金發現使得世界貴金屬的產量一年增加七噸以上,大約是以前的兩倍之多。到了1700年,世界貴金屬的總量是1492年的五倍。之後,葡萄牙人在巴西發現金礦,十八世紀黃金產量又再增長一倍。

到了1859年,隨著美國加州、澳洲、俄羅斯、西伯利亞源源不斷地開採,世界黃金產量一年便高達二百七十五噸,是十八世紀平均年產量的十倍以上。這意味著,當時十年的黃金產量就比得上從哥倫布到1848年這三百五十六年間的黃金產量。

在十九世紀末與二十世紀初,美國克朗代克河、科羅拉多和南非陸續又有金礦在開採。1908年,世界黃金的產量是1848年的一百倍以上,是 1888年的四點五倍。到了1908年,各種形態(貨幣的、儲備的、裝飾的)黃金總量可以熔成每邊十米的大金塊,而1500年才每邊二米(它可是此前三千年文明的積累)。

十九世紀淘金熱中首發上場的卻是俄羅斯金礦,烏拉山的金礦1823年的年產量還不到二噸,到1830年則增長到五噸以上。其後,西伯利亞也發現了大量黃 金,1842年已年產十一噸,到了1847年,俄羅斯的黃金產量佔了全世界的60%以上。1914年,俄羅斯的黃金年產量達六十噸。

俄羅斯黃金之所以不有名,可能是它的發現是靠非常有組織地使用奴工。而在美國加州等地就是另一幅景象了。1848年加州發現黃金,到了1853 年,已有十萬人湧進加州,其中包括二萬五千名法國人和二萬名華人,年產量不久就達到九十五噸。

黃金的魔法無邊。澳洲原是個英國流放罪犯之地,由於在1851年發現了黃金,竟有四分之一的英國人搶著買船票赴澳洲,後者從此變成「黃金海岸」。

南非在1886年發現黃金,但當地的金礦比較特別。第一,南非的黃金多半深埋在地底一英里,平均只有一英呎厚的礦脈中;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是,南非的礦石質 量很低,一噸的礦石只含不到一盎司的純金,而且將純金與礦石分離的工作非常困難。也正是第二點,南非金礦公司股票一度崩盤,有些甚至跌了95%,這多少與 前幾年沒找到盈利模式的網絡股有點相似。

最後,由於氰化法的採用,使得南非黃金年產量從1886年的不到一噸增長到1889年的十四噸。又過了十年後,年產量已達一百二十噸。

金本位:追憶逝水年華

雖然英國在1821年最終決定採取金本位制度,但讓其他國家也隨之確立金本位,還是靠上述的世界黃金產量的劇增。因為那些採用金銀複本位或銀本位的國家, 可以大膽地拋棄銀,而不愁無法兌現黃金。到了1876年,世界上的主要國家,除了中國和印度仍採用銀本位制外,像法國、德國、美國等絕大多數國家都採用了 金本位制。順便一提,儘管黃金自古以來就是如此迷人,但是直到十九世紀中葉,銀還是主要的金錢形式。只是以後,銀的兩個劣勢開始變得明顯:一是銀缺乏金的 魅力,銀比較快生鏽變色,銀從沒有像金那般引起眾人極度強烈的慾望;二是銀的體積比金大得多,因此金的運輸費用比銀少得多。

金本位制度是以一定量黃金作為本位貨幣的制度,它有三個特點:金幣可以自由鑄造、自由兌換和自由輸入輸出。在國際金本位制度下,各國的貨幣儲備是黃金,國 際間的結算也使用黃金,黃金充分發揮了世界貨幣的職能。當然,在國際金本位時期,不僅在國內市場上,而且在國際市場上,大部分支付也不是通過貴金屬進行 的,還要借助於各種貨幣形式。當代諾貝爾獎獲得者蒙代爾的「貨幣不過是一定量黃金的名稱」,很好地概括了金本位制度的特徵。

從美國內戰結束到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這五十年中,金本位制度如日中天,取得了類似宗教的地位。因為它把自古以來人類對這種閃耀金屬的原始信賴,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那段時期黃金充分配合工業和金融發展需求的高度複雜動態,兩者巧妙地結合起來。

金本位對當時第一金融帝國英國最為有利,像今天的美元一樣,英鎊是人們最先選擇的貨幣。由於黃金儲備是不產生收益的,英格蘭銀行以其最佳信譽降低黃金儲備 標準。1913年,該銀行持有黃金有一億六千五百萬美元,而法蘭西銀行是六億七千八百萬美元,美國財政部則需要十三億美元。

在這個金本位最美好的時代,還是出現過幾次大的金融危機。1890年,英國最有名望的霸菱財團投機阿根廷失敗,面臨破產,急需四百萬英鎊,而英格蘭銀行基 金儲備不到一千一百英鎊。幸好,當時的俄國、法國央行和金融大財團羅特希爾德家族與英格蘭銀行通力合作,擺平了危機。以後歐洲的幾次危機也是靠各國相互支 援共度難關。

但是,當時的美國就沒那麼幸福了,在歐洲人的眼裡,美國和阿根廷沒什麼區別,也只是一個新興市場罷了。所以,當1895年美國黃金儲備跌到900萬金幣 時,只有靠美國人自救了。救星是美國的大金融家皮爾龐特·摩根,他闖入總統辦公室,對著焦躁不安的克利夫蘭總統等一班頭頭腦腦說:「今天將有一張1000 萬美元的匯票要求承兌,不到下午3點,一切就完了」。然後,摩根提出自己的銀行和倫敦的羅特希爾特家族籌集350萬盎司的黃金,作為交換條件,美國財政部 發行價值6500萬美元的30年期的黃金債券。最後,市場恢覆信心。

原因還是結果

從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到一次大戰爆發,確實是金本位制運作得最美妙的日子,歐洲政治經濟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但這多少拜金本位所賜?

當時很多人都認為金本位功莫大焉,正如一百年後將新經濟與華爾街的匹配無間歸之於格林斯潘的妙手一般。可是從事後來看,國際金本位制的成功可能是結果,而 不是原因。當時英國的一位政治家迪斯雷利倒是看出了這一點,他說:「把英國的商業優勢與繁榮歸功於我們英國採行金本位制,世界上再沒也
沒有比這更虛妄了。英國的金本位制不是英國商業繁榮的原因,而是結果」。

一次大戰後,歐洲滿目瘡痍,人們以為只有金本位制才能走上復生之路。英國在1925年又恢復了一度停止的金本位制度,可是美國的1929年大崩潰引發的全 球經濟蕭條很快讓英國在1931年結束了金本位。一年後,在四十七個採用金本位制的國家當中,只有美國、法國、瑞士、荷蘭以及比利時仍採用金本位制。六年 後,已沒有一個國家允許人民將貨幣或存款兌換成黃金。羅斯福1933年上台後,為了緩和黃金大量外流的危機,宣佈人民持有金幣不再合法,必須全數上交銀 行,並用行政命令把金價釘牢在1盎司35美元上。這個價格維持了三十七年。

對金本位一向不以為然的凱恩斯在 1930年極富遠見地指出:

「黃金今後再也不會從一個人的手中轉到另一個人的手中,人們那渴望觸摸黃金的手已經被奪走了觸摸它的機會。這很討人喜愛的家庭守護神以前居住在錢包、長 襪、罐盒裡,如今在各個國家都被一個大金像給吞併了,它住在地下,人們看不到。黃金現在是看不見了——它又回到地下。但是,當我們再也看不到那穿著金黃華 服的神在塵世上行走時,我們便開始將它理性化,就在不久之前,我們對它什麼感覺也沒有了」。

在1929年開始的十年通縮環境下,每種貨幣都對黃金貶值了,就像黃金從每盎司20.67美元升至35美元一樣。另一方面,所有國家的商品與勞務價格都大幅下降,30年代中期,每盎司黃金可以買到的商品與勞務是1929 年的兩倍。

與此同時,黃金的產量卻在大增。1932年,世界黃金產量達二百噸,這個數量幾乎是自古到19世紀中葉全部累積的貨幣性黃金的一半。1938年,世界黃金又比1932年高出了50%。

各國中央銀行的黃金儲備在1929年有四千噸,十年後激增至六千噸,總值從一百億美元升至二百五十億美元。1939年,世界上的貨幣儲備所保存的黃金已經多到即使所有的貨幣全都用金幣流通也不成問題。

這在歷史上極為罕見。

主要原因是戰爭的威脅,世界各地的黃金都運到了紐約。從1934年到 1939年,輸入美國黃金總量高達九十六億美元,其中20%來自法國。到了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全世界約有二百億美元的黃金或60%的貨幣性黃金放在美國, 而在1913年是23%,1929是38%。這些儲備黃金總量達一萬五千噸以上,相當於那個時期全世界十二年的黃金產量。

這個時期,美國的金庫也像當年的亞洲,是「黃金的墓地」,並沒有往外流出黃金,戰爭風雲幾乎使得所有的投資都停止了。而且,美國準備無限量以35美元每盎 司黃金的固定價格收購,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國家。伯恩斯坦抒情地概括道:「美元與黃金的關係就像天空一顆不動的星,其他所有的星星都不由自主地被它吸 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72

黃金簡史(下) 世路勞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077750100sdtp.html

黃金確實很實在,金光閃閃沉甸甸的,與美人一樣讓人感到生活的美好和真實。但是,千百年來的歷史一次次證明當我們把黃金視為穩固大船的鐵錨且不加防範時,終有一天滔天巨浪會掀翻大船的

打破黃金牢籠

1944年,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國際經濟體系的核心從黃金變為美元,當時的美元有世界黃金準備的75%支持。美國持有黃金200億美元以上,債務卻不到100億美元,可謂盛極一時。

但好景不長。美國經濟超強的地位到了1960年已受侵蝕,當年的外國人持有的美元流動資產已從1950年的80億美元增加到200億美元,這也就是說,如果全數兌換成黃金,美國的黃金存底便會立刻見底。

敏感的黃金投機客開始挑戰1盎司35美元的官價,而美、英、法、德、意等國家在1961年起成立黃金總匯,聯合平抑黃金價格。

戲劇性的是,一直對美國很有看法的法國總統戴高樂突然倒戈,在 1965年呼籲大家恢復金本位制,因為美元失去了十多年前彙集巨大黃金的基礎,美國的黃金儲備佔世界總量的比例已從1949年的75%下降到50%以下(到了60年代結束已是30%以下)。1967年,法國退出黃金總匯。

戴高樂站在投機客的一邊不無私心。法國是美國以外全世界擁有最多黃金的國家,如果按它宣稱的將每盎司黃金提到70美元的水準,法國將大賺一筆。

不過,戴高樂想終結美元的特殊地位,是很多國家所樂見的。「美元本位制」使得只有美國人可以用大量印刷的美鈔作為國外支出的資金,而別的國家都必須在國際收支有了盈餘才能「賺取」黃金或外幣。

結果是,美國無限制地用美元彌補國際收支赤字,美元氾濫成災,將國內的通貨膨脹輸出並加劇了世界性的通貨膨脹。而美國黃金大量流失時,美元作為國際儲備物 質基礎大大削弱,最後它和黃金的固定聯繫被切斷,紙幣流通規律遂發生作用。美元相對黃金必然貶值,1盎司黃金35美元的官價已不堪一擊。

1967年11月18日,英鎊在戰後第二次貶值;1968年3月17日,「黃金總匯」解體;1969年8月8日,法郎貶值11.11%。

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松發表電視講話,關閉黃金窗口,停止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持有美元前來兌換黃金。美元掙脫黃金的牢獄,自由浮動於外匯市 場。在當時,這一招的功效還壓迫了西德和日本兩國實現貨幣升值,改善了美國國際收支狀況。接下來就是黃金價格像一匹野馬那般狂飆突進了。

1972年這一年,倫敦市場的金價從1盎司46美元漲到64美元。

1973年,金價衝破100美元。

1974年到1977年,金價在130美元到180美元之間波動。

1978年,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原油再度飆漲,達一桶30美元,導致金價漲到244美元。這一年的7月3日,一位著名的女喜劇演員要求60萬美元的酬金用南非金幣支付,而不是用美元。

1979年,金價漲到500美元。這一年3月12日發行的美國《商業週刊》封面上的自由女神像淚流滿面,標題是《美國的衰落》。10月,美國通脹率衝破12%,黃金成為對抗通脹的有力武器。

1980年元月的頭兩個交易日,金價達到634美元。

也就在這個時候,全世界各大央行行長和財經首腦的市場智商低能暴露無疑。在此之前,各大央行拚命拋售黃金儲備,美國財政部總共拍賣了6%的黃金儲備。而現 在,面對如此強大的黃金牛市,他們開始高談闊論要恢復黃金在貨幣體系的傳統角色了。典型者便是美國財長米勒,他宣佈財政部不再出售黃金。

在米勒宣佈之後不到30分鐘,金價便大漲30美元,達715美元。到了元月21日,金價創下850美元的歷史新高。美國總統卡特不得不出來打壓金市,表示一定會不惜任何代價來維護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當天收盤時金價下跌了50美元。

1980年2月22日,金價重挫145美元。

現當代首次黃金大牛市宣告結束,時間長達12年。

金價從1968年的35美元漲到1980年的850美元的12年間,每年有30%的獲利率,遠超過同期的7.5%的通貨膨脹率。

這次黃金大牛市的報酬率也超出了當時美國歷史上最長和最亮麗的股票大牛市:1949年到1961年的12年間,它的年均報酬率是19%。

1980年黃金投資額達1兆六千億美元,已超出只有1兆四千億美元的美國股票市值。而在1959年,黃金的投資額僅是美國股票市值的五分之一。

可惜在這麼壯觀的黃金多頭市場中,真正的贏家是那些供應黃金的賣方,比如金礦主之類。就像各種市場的大牛市,看多投機客未必賺了很多錢,金價從35美元漲到850美元,要有多大的想像力啊!恰恰相反,那些在850美元還在追漲的人要比在40美元買進持有的人要多得多。

伯恩斯坦就舉過這樣一個例子,美國阿拉斯加州退休基金在1980年進場,以691美元的價格買進一噸黃金,在同年年底以575美元的價格又買進一噸,1983年3月,它以414美元拋出這些黃金。

一熊就是二十年

1981年,金價每盎司的盤勢峰頂是599美元。到了1985年,盤勢降到 300美元左右。1987年,美國股市崩盤後,黃金價格觸及486美元的峰頂後便一路下滑。

下面我們別出心裁,從《信報》林行止先生的政經短評專欄中摘出1988 年至1999年的一些有關黃金市場的隻言片語,感受當年市場的氛圍。

1988年2月8日:上週五每盎司金價以439美元收市,令黃金好友捏一把冷汗,因為金價支持點正好在此水平,技術分析告訴我們,此水平一旦跌破,金價就如入無支持之境,要跌至什麼價位才能企穩,技術派已不敢肯定,艾略特理論的指示是180美元。

1988年8月20日:既然投資者憂慮經濟衰退遲早來臨,那麼黃金是不應忽略的投資工具。在30年代股市大崩潰時,最有代表性的金礦股 Homestake的股價從1929年的7美元上升至1932年的46美元(期間道指跌幅達90%)。

1989年2月1日:金價從1980年1月20日的歷史高位850美元計,到 1988年年底,美元金價已跌去52%。在這十年內,美國的通脹率升幅共達 90%,以低通脹率見稱的日本也在20%的水平,而黃金的這段走勢說明它沒有抗拒通脹的能力,黃金應從「保值商品」上除名(有意思的是,若以日元計,這十年的金價跌幅最歷害,達75%。)。

在80年代,黃金無息成本的弱勢凸現。因為在70年代,債券孽息及銀行利息都低於通脹率,也就是「負利率」,這時黃金無息可以忽略不計,到了80年代,債券和其他固定利息的投資工具所提供的收益高於通脹率,令黃金的魅力驟然失色。

1989年2月13日:名畫和古董與金銀一樣是無息產品,為什麼前者在80年代的價格大漲?原因是物以稀為貴。名畫和古董往往是獨一無二的,而金銀能不斷生產。

1989年11月15日:金價從9月中旬的350美元回升至11月14日的391.5美元收市,兩個月升幅達11%,令「金甲蟲」興奮不已,但往上已難有作為。

1989年12月9日:金價在11月27日見427美元之後,市上傳出蘇聯大量拋售黃金的消息,令市場價格大幅波動。事實上,在過去十多年中,作為世界第二大黃金出產國的「蘇聯賣金」傳聞,對下降的金價發揮了巨大作用。

金價確實與通脹率無關。1981年,美國通脹率上升8.9%,當年金價卻大跌32%;1986年通脹率跌至1.1%,但當年金價上升19%。

1990年5月24日:市場出現18.7噸(每噸為二萬七千盎司)黃金的沽盤,是美國清盤官將最近申請破產的儲貸銀行及財務公司所持黃金集中推出套現,金價大跌,推低至360美元。

1990年7月12日:1989年新產黃金加上舊金翻碎金整合(鑄成金條)等來源,黃金總供應量為二千七百二十三噸。在需求方面,首飾用去一百三十八噸、電子業用了一百三十八噸,金幣消耗量一百二十三噸,其他(主要為實金持有者)購進了六百五十一噸。

首飾金的需求佔了黃金總供應量的67%,而且1989年的首飾用黃金較 1988年的約一千五百噸增長了23%。儘管如此,金價仍是不振。1988年,各國央行買賣黃金出現淨購額285噸,1989年則為淨賣額二百五十五噸。

由於冷戰式微,黃金作為政治保險效用也消失了,無利息還得付倉租的黃金恐非精明的投資人所選。

1990年9月5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金價從370美元反彈至417美元,又往下打回383美元。由於美國財赤日趨嚴重,美元匯價搖搖欲墜和全球信貸危機呼之慾出,金價長期看有向500美元的「頸線」靠攏的趨勢,一旦升至 500美元,最低升幅可令金價見700 美元,中間數為850美元,最高可見1000美元。

1991年1月12日:現在是「現金為王」,這與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現金是垃圾」,簡直天壤之別,黃金已成為「一沉百踩」的商品。但金價仍有可能凌厲反彈。

1991年6月13日:金銀一齊上升,卻有不同的理由。盎司白銀價在3 月曾跌至4美元以下,不及其最高價的十分之一,原因是大家以為白銀供過於求。但5月中旬,美國一家機構認為白銀恰恰是求過於供,1991年白銀產量為四億 八千一百萬盎司,需求則達五億九千萬盎司。於是白銀大幅上揚,最高見4.64美元。走勢派指出,白銀好淡的分水嶺在4.22美元,已進入上升軌道。

至於黃金,則是窮極思變。大部份機構投資者組合已沒有黃金,美國大規模互惠基金Kemper上月解散屬下的黃金基金。買賣黃金礦股票的華盛頓Spokane證券交易所宣佈暫時停業,等等。人們終於開始反向操作,令金價反彈。

還有一個「恐懼指數」也有意思。美國的一位投資顧問根據美聯儲存金時價與美元(M3)供應量的關係,製成一項恐懼指數。五月底盎司金價360.75 美元,美聯儲存金二億六千一百九十萬盎司,M3發行量為四十億七千六百萬,等於每百美元含金值226美元,這便是恐懼指數2.26,它已接近尼克松在 1971年宣佈取消金本位創下的恐懼指數2點的紀錄。美元含金量2.26%,意味著其餘97.7%美元都是無中生有靠美國政府信用支持,而美國政府負債纍 纍,這97.74美元全是借貸而來。於是,人們拋美元買黃金。恐懼指數的最高點是10點,正在1980年黃金歷史天價時。

1994年10月8日:英國著名的裁縫街的西裝,數百年來的價格都是五、六盎司黃金的水準,是黃金購買力歷久不變的明證。盎司金價若突破396美元,下一個目標是406美元,此關一破,黃金牛市便告誕生,可看1200美元。

1996年2月5日:上週五盎司金價一度升達418.5美元,打破了1993年高價409美元,技術專家認為,此關一破,金價有機會破445美元。

各國央行不但賣金,而且租金。賣金方面,最高的是1992年賣了六百噸,1995估計為三千噸。金商看淡未來金價,因此設法向儲存大量黃金的中央銀行租 金,租期三年至五年不等,然後在市場沽出。對金礦主而言,這不過是把三五年後的產金以當前價格賣出,等於把未來利潤先行兌現,而央行則「盤活」了資產。據 英倫銀行12月上旬公佈的數據,僅倫敦金商就向央行租借一千五百噸。

若不算央行和售金,其它早已供不應求。1995年和1994年其金產量差不多,同為二千七百八十七噸,而消耗量在四萬噸水平,黃金赤字在一千一百噸至一千二百噸之間。

1997年7月8日:西方各中央銀行有秩序地消減黃金儲備。資料顯示,荷蘭央行直接沽金,比利時鑄造金幣變相售金,瑞士央行計劃分期出售約值五十億美元黃 金,建立「大屠殺黃金」,以示該國二次大戰期間大做納粹生意的悔意。上週四,澳洲公佈今年上半年陸續賣出約值十七億美元的黃金,雖然售金量不大,卻佔該國 黃金儲備的三分之二,說明不再把黃金視為主要貨幣和儲備。澳洲居南非、美國之後,是世界第三大產金國。

結果,盎司黃金美元價在370至400美元之間徘徊約兩年之久,上週四突然在紐約市場急挫,週五倫敦跌至324.75美元,為198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1998年3月24日:每盎司金價在1月9日跌至278.7美元的最低價,昨在294美元水平徘徊。黃金盛極而衰,現在其市價已低於平均生產成本每盎司 315美元,世界有一半金礦虧本,相繼停工勢所難免,這令過去二年出現新出土黃金供不應求,所提煉的黃金供應比需求少約一千噸,只是由於央行拋金及民間藏
金在金價前景看淡之下紛紛沽出,以致金價下挫之勢未能扭轉。

加拿大巴烈克金礦計劃大規模鑄造「創世紀金幣」,計劃用一千噸至二千五百噸黃金造此幣。如果計劃落實,將是耗金量最大的金幣鑄造,因為以往南非克魯格蘭金 幣一共耗金一千四百噸,1986年日本裕仁金幣用金量一百八十二噸,1991年明仁金幣用金六十噸。對黃金市場而言,這是一大利好。去年各國央行售金量是 八百二十五噸,「創世紀金幣」將可完全消化。

1999年7月6日:英倫銀行週二以每盎司261.2美元售出二十五噸黃金,籌集得二億九百八十萬美元,這是英倫銀行近二十年的首次拍賣,也是該行五次拍 賣的第一次。自英國公佈計劃在未來三至五年出售其七百十五噸黃金儲備的四百十五噸以來,金價已跌逾一成。消息宣佈後金價隨即跌破 260美元水平,達
256.4美元,創下20年新低。

黃金不會人間蒸發、磨損的「永恆價值」,為市場留下禍根。因為數千年來存世的黃金估計達十二萬五千噸,其中約三分之一在各國央行的金庫裡,其餘為私人藏金和首飾物。

一邊是央行大肆拋售(瑞士央行也計劃估售一千三百噸左右黃金),另一方面金礦主開採數量有增無減。原因有二:第一是黃金單位生產成本下降, 1998年跌20%,每盎司平均美元生產成本只有206美元;第二是礦務公司已發展出「產銅為主產金為副」的生產模式,估計副產的黃金1995年佔黃金總產量的9%,2005年將增至17%。黃金隨黃銅而來,意味礦場愈來愈不會把黃金產量與價格掛構。

有人已預估下世紀初金價見150美元,目前金價真的不知伊於胡底了。作為貸幣商品甚至純粹商品,黃金已失去「長期持有」的價值,這是投資者不得不承認和留意的。

經過十幾年的堅持和猶豫,我們的林行止先生對黃金的價值終於絕望了,大江東去矣。

是啊,持續二十年的黃金熊市,誰能料到?怎能不讓人絕望。

在上面一篇又一篇的短評中,林行止旁徵博引、絞盡腦汁企圖給下跌的黃金市場合理化,或者說,找些理由。但正如所有的大熊市,你可能找出上千個理由,結果卻發現沒有一個真正站得住腳的。

黃金一向被認為是抵禦通貸膨脹的利器,八十年代通脹不可謂不烈,但金價一再下跌。林行止究其原因,黃金不能生息,而且還要倉儲費,就是倒貼錢。

可是,為什麼無息且要花費保存費用的藝術品會漲呢?林行止認為它獨一無二。那麼,房地產在八十年代又為什麼會漲得那麼凶呢。因為到了 1990年代,藝術品價格表現平平,儘管通縮,房地產為什麼仍是上漲?

我們一般談論市場總會首先想到供需狀況。也就是說,供大於求,價格下跌;求大於供,價格上升。可是我們最終發現,市場的供求竟然與市場價格相互作用。從實際需求看,黃金是供不應求的,每年大約有一千噸的缺口。但各國央行的儲備買賣卻是追漲殺跌,讓黃金市場變得求不應供。

我們在上面已提到央行的「非理性」行為,這確實讓人大跌眼鏡。林行止那篇寫於1999年7月的短評,還大讚英倫銀行向來是很有眼光的呢!不過,它大敗給索羅斯,又在金價底部大肆拍賣黃金,實在難以讓人恭維。

不僅是英國央行,包括美國在內幾乎所有的央行,都遵循伯恩斯坦總結的「黃金跌得愈低,官金出售的可能性愈大」的規律。隨著黃金價格的上揚,從1982年的 375美元漲到1987年股市崩盤後的500美元左右,就少有中央銀行出售黃金。之後,黃金再次轉勢,到1992年時降到350美元左右,這段期間各央行 總共兌清了五百噸黃金。從1992年到1999年,黃金跌到300美元以下,各國央行總共出售了三千噸左右黃金,一年約四百噸。

最愚蠢的是,各國央行最後發現敵人就是它們自己。只要中央銀行持有的官金過剩,每次官金出售就會成為頭條新聞,金價就會下跌,出售所得相應減少。

面對如此不負責任又對市場產生舉足輕重影響的參與者,其他黃金市場投機者紛紛走避,這也在情理之中。

有趣的是,下跌的金價可能刺激了它的實際需求。1990年,用於首飾和電子工業的黃金比1980年高出50%以上,比1994年高出三分之一左右。單單用於首飾生產的黃金就比1850年高出一百倍,由於人口在此期間只成長了五倍,因此,平均每人的金飾消費增加了二十倍。

總而言之,黃金的實際需求遠大於供給,但金價還是持續下跌了。

市場是非理性的,至少我們還沒找到合理的解釋。或許《聖經》中記載的埃及「七年豐年七年災年」,也是黃金市場的一種自然常態,但當年埃及法老王在先知摩西的指導下,順利地度過了奇異的時代。而當代各國的央行卻把事情搞得越來越糟。

這也是「金本位制」讓人憧憬的原因,早在1875年,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傑文斯就警告說:「人們對貨幣問題的偏見多得數不清,所以依賴人們的才智去管理是不智的」。

儘管讓黃金成為世界各種貨幣粘合劑的「金本位制」失敗了,不過,人為管理的美元本位能取代得了嗎?在這兒,黃金市場可能再次找到了生機。

美元又衰落了

1999年8月26日,每盎司金價跌至251.9美元,創下二十年來低位,在底部橫盤兩年後,於2001年再次發力上攻,到2003年年底為414美元,漲幅達60%。

黃金在2001年復生是很有意味的事情。在此之前的十年中,美國人玩了一把乾坤大挪移,虛擬經濟佔據世界的舞台。它的決定性因素是兩個:人力資源和行業標 準。而IT經濟的主要原料是硅,一種數之不盡用之不絕的砂子。新經濟的對立面是舊經濟,主要組成部分之一是石油、農產品、礦產等能源和原材料產業,它們在 90年代被貶得低下三四。

遺憾的是,人們並不是僅僅活在虛擬空間中。我們要走動,就需要石油;要吃喝,就需要農產品;要蓋房,就需要鐵、鋁等原材料。隨著2000年科網泡沫完結,人們又開始追捧這些實物經濟,2001年的黃金等貴金屬上漲,只不過是接下來幾年商品大牛市的一個組成部分罷了。

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儘管黃金一直在被「非貨幣化」,可是它的貨幣化或准貨幣化功能是否徹底喪失一直是有爭議的,尤其是當美元出現頹勢時,黃金又露出其崢嶸面目。

90年代的強勢美元似乎讓人想起了50年代的美元黃金時代。一方面,美國以昂貴的價格輸出標準品牌和新經濟技術,以低廉的價格購買勞動力和原材料;另一方 面,以亞洲為代表的高速成長經濟體系採取出口導向和重商主義,買入美元資產來平衡升值的匯率。而美國發達的金融資本市場,也使得其他發達經濟體系參與其 中,這些都造成了大量的美元需求。

強大的美國國力和強美元在2000年達到了頂峰,紐約時代廣場的國債時鐘停止運作,國家錄得了二千三百六十億美元的預算盈餘。但三年後的 2003年10月9日中午,國債時鐘上的數字是六萬八千二百億美元,一天後的10月10日,數字已經增加了十六億美元。


三年來,恐怖活動、戰爭和近六十年來最不濟的股市表現,令美國再次陷入赤字的深淵。布什帶著美國史上最大的赤字進入2004年的總統大選。高盛集團預測,2003年的美國赤字至少為五千二百五十二億美元。

人們估計,在未來的十年中,美國將出現一萬四千億美元赤字。美國目前的總負債是三十三萬億美元,佔美國GDP的294%,比大蕭條時的270 %還要高。

如此惡劣的國家財政,卻被美元作為世界領導貨幣的慣性掩蓋著。自 2000年起,美國M3供給增長2.3萬億美元,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信貸擴張時期。說白了,是濫發紙幣,世界上充斥著美元。

美元貶值勢不可擋,2003年底歐元兌美元的比率已達1.25,美林證券預計,2004年底,歐元兌美元將升至1.33美元水平,而一美元將跌至90日 元。美元兌其他主要貨幣如此貶值,黃金沒有理由不升值。另外,從1980年黃金的盎司價格從850美元下降到今天的400美元,全球的M3供給卻從1. 8萬億美元上升為8.9萬億美元,升了四倍。

美國一直有把自己比擬為羅馬帝國的傳統。確實,它們現在變得越來越像,羅馬人不斷將道路和建築等風格輸送到世界各地,讓大家越來越羅馬化。但羅馬要保持與 眾不同的生活質量,就必須不斷通過武力來開拓疆土和掠奪財富,當它停止這個行動時,就是羅馬衰落的時候。美國行使霸權的策略當然要比羅馬隱晦得多,但它操 作的空間應該越來越小。

不過,不管是歐元、日元、人民幣或未來的亞元,都不能像當年美元那麼幸運地接替英鎊,成為世界的領導貨幣,它們只會構成多極的主要貨幣體系。從這方面來說,正如蒙代爾所言,黃金還真能成為其中的主要一員。我們已多次
強調,在貨幣方面,我們無法相信管理貨幣人的自我約束力,而黃金卻是地球
的產物,它的供給是有節制的。

黃金的供給由礦產金、再生金和官金銷售三部分組成。前面兩部分到目前變化很小,在經過持續八年的成長後,2002年和2003年的黃金新增礦金供給同比略微下降,再生金在2003年三季度同比增長5%,但比二季度的產量要小得多。

過往最不可思議的是管理貨幣的各國央行的官金出售。1999年9月的《華盛頓協議》約定包括歐洲央行在內的十五國央行五年內拋售黃金的限額為二千噸。預計 協議國央行和其他央行在2003年拋售了五百五十噸左右的黃金,同比下降1%。但官方售金在2003年第三季度顯著增加,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4%,而且 《華盛頓協議》簽約國仍舊是售金的主力,其中瑞士再一次是其中最大的出售者,賣了七十三噸黃金。德國央行行長則透露,他們打算在2004年秋季到2009 年間出售四百到六百噸官金,該央行總共持有三千五百噸儲備。

我們相信,不少央行會隨著金價上漲不斷拋出黃金,市場因此震盪,但仍會持續走高。真正憂慮的事情是,有一天那些狂拋黃金的央行行長突然宣佈他們要重視黃金儲備的作用了。當然那一天也許離我們很遠。

一如對股評家,我們將各國央行行長視為黃金走勢的反向指標。

這裡我們絲毫沒有炫耀智慧的意思。記得當年享譽歐洲的大金融家羅特希爾德說過:「只有二、三個人是懂得貨幣的,而且他們都不是很有錢」,這對黃金而言也一樣。

黃金又開始被人視作穩定的投資工具乃至貨幣的標準之一了,固然是好事。可我們不能被千百年來的集體無意識所左右。黃金確實很實在,金光閃閃沉甸甸的,與美 人一樣讓人感到生活的美好和真實。但千百年來的歷史一次次證明,當我們把黃金視為穩固大船的鐵錨且不加防範時,終有一天滔天巨浪會掀翻大船的。

上面我們曾說到,1960年代,法國總統戴高樂看出了美元的破綻,號召大家回到金本位制。美元和黃金固定兌換比例最後崩潰了。不過,戴高樂利用了法國人對黃金的原始崇拜也沒有什麼好下場,法國的經濟出現蕭條,他因此下台。

黃金的物質性不變,往往掩蓋了它的變動不已。請記住,黃金首先且永遠是人性的折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73

地產足球簡史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7/920603.html

7 月3日,北京,中國商業地產龍頭萬達集團3年5個億全面「武裝」中國足球,正式完成了11年後的高調回歸。此前的7月2日,廣州恆大通過其官網正式宣佈,已與阿根廷球員孔卡正式簽約,轉會費共計為1000萬美元,再度刷新了中超引援的身價紀錄。

再往前一天,南方地產巨頭廣州富力也召開俱樂部成立的新聞發佈會,繼恆大之後,廣州城出現了另一支地產足球隊。7月的前三天,南北三家地產巨頭先後與中國足球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有評論寫道:「被中國人民吐槽編笑話最多的兩個行當,壯麗會師」。

地產足球變遷

1994年,中國足球職業化大幕正式開啟,彼時,37歲的宋衛平(現綠城集團董事長)剛剛從珠海回到杭州,當時身無分文,向別人借了15萬元投資房 地產;今天如日中天的恆大當時尚未進入地產業;39歲的胡葆森(現河南建業董事長)情況稍微好些,他用160萬元,控股了河南足球隊,不過其後的數年裡, 河南建業一直在二級聯賽摸爬滾打,甚至在1998年底降入過乙級聯賽。

職業化開始後的幾年裡,中國職業足球經歷了一個如火如荼的黃金時代。當時的足球隊背後行業相當多元化,除了主業是地產的大連萬達外,還有以四川全 興、青島頤中海牛為代表的煙酒行業,以上海申花、廣州松日為代表的家電行業,以廣州太陽神、延邊敖東為代表的消費品、藥品行業,以及山東魯能、北京國安為 代表的背景深厚的大國企。

上世紀90年代,雖然王健林的大連萬達隊6年4奪甲A桂冠,並創造了職業聯賽連續55場不敗的神話,成了名副其實的「巨無霸」。但整個90年代,地產業在甲A球隊中的身影相當有限,除了萬達,只有前衛寰島曾短暫高調了幾年。

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一些經濟面貌。上世紀90年代的熱門行業是食品、保健品、家電等行業,彼時的地產業自1993年起迎來了連續五年的低 潮。直至1998年,國務院做出重大決定,黨政機關一律停止實行了40多年的實物分配福利房的做法,推行住房分配貨幣化,輔之以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地產業 才開始迅速崛起。

儘管如此,地產仍然不是當時的主流行業。2000年,萬達在對中國足球大環境失望至極後毅然退出,前衛寰島隊也轉讓給了重慶力帆;其後的2001年,雖然宋衛平將降級的延邊敖東隊引至杭州,更名為杭州綠城,但無論是綠城還是建業,都長期混跡於次級聯賽。

2002年後的數年裡,儘管地產業高速發展,但由於足壇越來越嚴重的假球、賭球、黑哨等各種亂象的滋生蔓延,再加上取消升降級、豪賭奧運、腐敗等各 種因素的影響,中國足球每況愈下,青少年足球人口不斷萎縮,觀眾也越來越遠離球場,這種情況下,足球也吸引不了地產大佬們的關注。

「很多年前,我就有收購一支球隊的想法。但遲遲不參與的原因,是覺得中國足球很黑。」富力集團董事長張力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舉例說,「在韓日世界盃後 我徹底不看中國足球了,當時我去看中國隊的比賽,賽前說會輸多少,後來真的輸了那麼多。最氣的是,輸球後在賭場居然碰到國家隊隊員!從此,我再不看中國足 球了。」

地產足球格局的形成是2006年以後的事情。2006年底,杭州綠城和河南建業攜手沖超成功。同時,主營地下商城開發的人和商業收購了陝西隊。再加上這兩年來恆大、富力的進入和萬達的回歸,中國足球儼然進入了地產足球時代。

由煙草、家電、快銷、製藥等行業過渡到地產業為主,這一變化的背後實際上也反映了過去十多年中國經濟的深刻變化以及熱門行業的發展變遷。因為一支中 超隊一年需要至少幾千萬的開支,作為競爭激烈的家電等製造行業,日益微薄的利潤已難以應付如此龐大的開銷,而作為利潤率較高的行業,地產商們顯然足以支撐 足球隊龐大的開銷。對大型地產巨頭來說,幾千萬的開銷更是「九牛一毛」。

記者統計發現,目前中超16支球隊中,除了深圳紅鑽、成都謝菲聯基本與地產無涉外,其餘球隊背後企業都涉及地產業務。

投身足球為哪般?

一方面是地產巨頭們有充裕的資金來玩足球,另一方面,足球也給他們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這種回報並不像有些評論所說的,是在宏觀調控下地產企業多元化分散風險的舉措。事實上,足球是個燒錢的行當,誰也不會指望通過投資足球掙錢。雖然恆大集團董事長許家印稱去年俱樂部賺了77萬元,但即便如此,相比上億元的投入,77萬元還趕不上存銀行的收益。

如果說十幾年前,大企業們紛紛投身足球,為的是當地政府那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或政策或土地的傾斜的話,那麼在政策越來越透明化的今天,足球帶給地產大佬們的首先是企業品牌的全面提升。

甲A時代,萬達隊6年的輝煌戰績成就了萬達的品牌知名度。萬達品牌開始名聞天下。借助飆升的人氣,1998年,萬達走出大連,步入跨區域發展時期。1998年至2001年,其位於成都、南京、南昌、昆明的樓盤遍地開花。

同樣的還有河南建業,雖然建業的發展步伐一直較為平穩,並且一直紮根河南市場,但在很多年以前,地產界就有「南有王石、北有馮侖、中有胡葆森」的美 譽。伴隨著建業隊二級聯賽向頂級聯賽的跨越,建業地產也於2008年6月在香港正式上市,建業地產在深耕河南二三線城市的同時,受到了河南廣大消費者的歡 迎。

杭州綠城也是如此,伴隨著近年來綠城隊成績的不斷向好,並在今年征戰亞冠聯賽,綠城地產的業績也蓬勃向上。宋衛平曾表示,足球對綠城的主業房地產有積極作用,對客戶尤其是外地客戶瞭解綠城,足球起了很大作用,足球讓綠城名聲在外。

雖然恆大的許家印是個地道的乒乓球迷,受郎平時代女排精神的影響,對排球也很推崇,但誰都知道,乒乓球搞得再好,其影響力也遠遠趕不上作為世界第一大運動的足球。

張力表示,足球隊有助於企業的品牌推廣,雖然目前富力在廣州、北京等大城市有較高的知名度,但在一些二三線城市才剛剛起步,搞足球隊有助於品牌的全面提升。

越來越多的地產商們正信心百倍地投身足球,這也正重拾人們對於中國足球的信心,並給足球業帶來了蓬勃發展的生機。許家印表示,有更多有實力的企業進入足球,無論是萬達還是其他企業,都有助於中國足球的發展。

與此同時,足球界也擔心,如同過去的前衛寰島、云南紅塔、上海中遠、深圳健力寶一樣,地產巨頭投資足球的熱情不會維持多少年。例如恆大今年奪得中超冠軍已無多少懸念,未來如果進一步拿到亞冠冠軍後,恆大的激情還能繼續燃燒嗎?

同樣情況的還有萬達,三年5個億全面「武裝」中國足球,但三年後,如果中國足球沒有多大提升,「只會回歸一次」的王健林也許會對足球徹底失望。任志強在微博裡評論道:「也許仍是竹籃打水啊!」a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32

江南憤青:金融常識,錢荒簡史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4309.html

我們來看下銀行是怎麼運作的就能明白這個問題。假設銀行拿到一百塊錢,首先要交給人民銀行20塊錢,剩餘的80塊,留在銀行的賬戶上。這個80塊錢,對於銀行來說,其實是欠了存錢的人的錢,而且還要支付利息。

如果就任其放在賬戶上,銀行只是損失,不但儲戶來要錢的時候要還80塊,還要給利息,如果都這樣,銀行早喝西北風了。還養什麼員工,造什麼大樓啊。那銀行怎麼辦呢。當然是拿了這80塊錢去放貸款了。這80塊錢的貸款利息而且還要高於給儲戶的100塊錢利息才能賺錢。那就是意味著銀行拿了100塊錢存款,必然是需要趕快把貸款放出去,如果不放出去啊,就是虧的。

但是,一旦貸款放的太多了,那也不行啊,手上總要留點現金吧,不然的話,萬一存款人都來取錢怎麼辦呢?但是這個現金留多少就成了關鍵問題。留的少了,萬一不夠存款人取錢的話,那就會陷入大麻煩之中。留的多了,那盈利壓力就很大。所以,這個點的平衡很重要。

我們講銀行的三性,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

在我看來,安全性比較虛,本質跟流動性是一樣的,因為銀行最大的不安全因素就是來自於流動性。沒有流動性,即使你看上去賺錢了,也一樣死翹翹。舉個例子,有個人買了幾十套房子,看上去資產上億,但是因為欠了人家幾百萬,他可能就死了。人家說怎麼會?當然會了,兩個原因:第一個是他的房子賣不掉,估值上億,跟能賣掉是兩個概念。還有個原因就是本來也賣的掉的,但是市場聽說你要死了,就非要等到你死了再來買,你就活活被逼死了。

當年的金信信託不就是如此麼。死了以後,一賣資產,嗨,這傢伙死了以後把負債都還完,還多了六十幾個億出來。你妹的。世界就是如此殘酷。沒辦法,所以銀行要在流動性和盈利性兩個裡面走鋼絲,選擇個平衡點,既要保證每年能賺更多的錢,還要保證流動性不出問題。就是有存款人來要錢的時候,能給出的出錢。

這麼說,其實大家也都明白了。現在說資金緊張,必然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銀行的流動性沒管好唄,有儲戶找銀行還錢,銀行還不了錢了。拍拍腦袋也都能想是什麼原因了吧,就兩個原因,第一個是虧的太多,傾家蕩產了。第二個就是沒虧,但是錢都放出去了,還沒收回來。就這麼兩個可能了。如果第一個,我估計不需要別人來借錢,早就自己解散了。所以只能是第二個。

那第二個原因,就挺有意思了,因為銀行貸款的資金,其實本質只是個數字,因為錢貸給了A,A拿到錢,買了東西B、C什麼的,最終B、C拿到錢,還是以存款的形式會回到銀行的賬戶上的,銀行拿到存款之後,繳納20%給央行,還留了80%。怎麼辦呢?繼續放貸款。然後層層疊加,所以,貸款越放,其實市場上錢是越來越多的,並不會少下去。

但是這裡就出現兩個需要梳理的問題了,第一個問題是銀行的錢和儲戶的錢,其實是兩個概念,什麼意思呢?你說你在銀行有一百萬錢,的確你是有錢,但是這錢因為存在銀行這裡,其實是銀行的負債,銀行未必會有一百萬錢在賬上,他都拿出去放貸款了。所以就會出現,你明明有一百萬的錢,但是你去拿的時候,銀行沒錢給你。這裡要表達的問題是你的錢,其實不是銀行的錢,是銀行欠你的錢。

所以,我們拿M2的數字很高,說市場不缺錢,我覺得不太對。事實上,這個情況就是我們的確有很多錢,但是銀行就是沒錢給你,那銀行的錢去了哪裡?很多人說,你自己也說了,銀行放貸款出去,沉澱到資產去了啊。問題是我們仔細想下去,資產最後也只是個數字啊,鋼筋水泥,都只是錢的表現形式,最終並不沉澱貨幣本身。

貨幣去了哪裡呢?其實前面說了麼,你給銀行100快,銀行交給了央行20塊,80塊放貸款去。然後80塊存到銀行,在交16塊到央行,剩餘64放貸款。再存,再放,再存,再放。你們自己想想,到哪裡去了?全部到了央行口袋裡了。錢最終以貨幣的形式都到了央行手裡。

所以,理論上,一個極致的情況就是,商業銀行只要把貸款放到極致的話,一點流動性也不預留的話,那麼商業的錢最終都是到了央行手裡,大家留著在手裡的都只是數字而已。那麼看到這裡其實大家明白了,為什麼央行是媽啊,因為你怎麼做,到最後錢都在他手裡。

那麼講到這裡,我們就基本可以推導出一個規律,就是銀行存款增加,放貸就必然增加。放貸增加,帶來存款進一步增加,然後又推動了放貸增加,又帶來存款增加。這個循環玩下去,最終的結果就是銀行的存款不斷增加的同時,銀行的資產也不斷的增加,但是銀行的現金卻在減少,錢荒的背後其實往往表現出市場不缺錢的特徵。

所以我們現在去看市場,市場缺錢與否很多人在扯M2,M2其實包含了很多儲蓄存款,所以很多人以M2高來說我國市場不缺錢,其實才是個偽命題。高儲蓄率的背後必然帶來銀行的放貸衝動,從而造成銀行流動性的緊缺。

看到這裡,大家都明白了吧,銀行為什麼缺錢?很多人說是因為銀行把錢放錯了地方,我認為也是扯淡。理論上,無論把錢放在哪裡,只要貸款不斷的放,流動性必然是緊張的。這裡面不少專業人士會說,不對啊,央行不是規定了存貸比麼?不可能無限放大槓桿啊。

這裡面就扯出另外一個問題了,啥問題呢?表外業務的問題。啥是表外業務呢?舉個例子吧。有人找你借錢,你有錢,卻被你媽媽管的死死地,不讓你放貸,然後你怎麼辦呢?

簡單,因為你是有錢人,所以你身邊都是有錢人,那就隨手拉一個,一個不夠,就拉一群,跟他們說,老子有個兄弟缺錢了,你們給借點。大家看你面子上說,借可以啊,你給擔保不?你因為你媽媽管的緊,擔保也不准,只能說,我不擔保,但是你們丫還不信我麼,借了就是了。

大家看看你,再看看你媽媽,覺得都挺牛逼的,不會有事,就借了。他們就這麼一借,得,他們大概也就賺個8%,你到好,就這麼一吆喝,不擔保也不出錢反倒能賺個10%,比他們多了去了。那個高興啊。於是就拚命的做這個業務了。

這個業務本質就是拉皮條的業務,因為你啥都沒出啊,也不帶風險啊,他們真出事情了,跟你也沒關係啊。你媽來責問你,你也就說一句,關我屁事。當真是光你屁事麼。當然不是啊,真項目出問題,還不出錢的時候,你難道還真一句話關你屁事麼?如果真能光你屁事的話,那還真到不會出問題了。

可是問題是,現實都沒想像的那麼好。真項目出問題的時候,你朋友估計一個個堵著你家門,不讓你出去了。你媽也得救你,除非你真做好了再也不在這個世界上混了的地步,否則這個你看上去光你屁事的錢,你還得還。前段時間看報導說,光大得收回90%的貸款,才能實現理財產品的兌付,你妹的。這個業務得做的多大啊。

同業市場的問題

我前面說了,規模不斷的放貸款,必然意味著銀行的存款也是日益增加的,有很多銀行存款增加了,但是又找不到特別好的地方去放貸,或者短時間不用,就都會放到同業市場裡去,什麼是同業市場呢。簡單說就是兄弟姐妹自己間玩借錢的地方,今天我多點,明天我多點,大家互相借,都是一個媽生的,總歸沒問題,本來大家都是在外面借錢的,現在發現原來兄弟姐妹都這麼有錢啊,沒必要外面借啊,成本低,速度快,就這裡借吧。

於是個別孩子,就開始別的地方也不去借了,就在這裡借,今天借大哥200塊,明天去二哥那裡借個200還大哥的,反正一年又一年都這麼借下去就是了。弄的最後,大家也都這麼幹了,問題就來了。總的有人去別地方借進來吧。否則都加都借入,誰來借出啊。於是借到後來,發現這個市場都沒錢了,央媽本來平時還扔點錢到這裡來的。現在也突然不扔了,於是,一個個開始鬧翻天了,本來民生該還光大的錢,結果沒還,光大也就沒錢還興業了。反正一個欠一個。一個還不了,大家都還不了。也就幾個大哥還好點,因為聽話。一邊是借不進來錢,另外一邊卻是要很長時間才能把錢收回來,資金緊張的問題,就出現了。

所謂同業市場的問題其實跟存款的問題本質是一樣的都是銀行找資金的地方,但是呢,因為儲戶的錢相對穩定,不太會形成擠兌性的風險,但是同業市場的錢,規模大,穩定性也差,並不是隨時都能借到,所以一般的銀行都不會把同業市場的錢當成主要融資的地方,而個別銀行還真就這麼幹了,所以,碰到流動性整體緊張的時候,同業特別會成為出問題的地方,一個頭寸麼有調撥好,就違約了。

但是這裡的核心其實都是銀行不斷放大槓桿的後果,所以要解決流動性緊張的問題,其實要解決的是貸款為什麼會不斷擴大的問題。為什麼金融機構不斷的想辦法想放貸款?簡單點想,就是想賺錢唄。因為只有不斷的放貸款,才能有源源不斷的利息收入啊。這麼簡單的道理誰都知道。但是他們難道不知道不斷的擴槓桿放貸款,碰到流動性問題怎麼辦?

這裡面有兩個可能性,第一個命題,我國走的是,嚴准入,寬監管的監管路線,什麼叫寬監管呢?說白了,我國的銀行機構的誕生,其實就是個十月懷胎的過程,每個但生下來的金融機構啊,到最後都是央媽的親生兒子,要成為這樣的兒子不容易,既然生下來了,做媽的,基本上就是護犢子一樣的護著了。

事實上,所謂的存貸比突破,違規放貸,表外業務表內化,做媽的能不知道麼。都知道,但是都睜隻眼,閉隻眼,一直就這麼慣著。越慣著,這些紈褲子弟就越來勁,一個個飛揚跋扈,整天正事不干,就想著調戲良家婦女,偶爾幹點拉皮條的事情。

長久以來,銀行就是這麼個認識,很少會把流動性的問題放在心上,事實上,在國外,不少銀行都是死在流動性上,前面說了,哪怕你資產再好,在你出事之後,再好的資產都是個屁,壓根沒人要,估計還不少人就在邊上,等著你死,收你的資產,娶你的老婆,讓你兒子喊他爹,但是中國不會。這個媽太牛逼。怎麼都慣著你。有這個認識之後,他們所要做的就是不斷擴槓桿,哪怕這個媽媽,沒事也喊著,你們啊,給我低調點。在這樣,就打你了。但是事實上,真到了生死存亡,做媽媽的還真必然會出手,所以這次所謂的危機,我第一天就說了沒事,做個家法罷了。打一頓也就了事了。鬼才信,會看著兒子死。事實就是如此。

當然這裡還有個問題自然就是做媽媽的也不容易,護犢子是一回事,但是怕小孩子死了引來一堆麻煩事情也是實情,銀行的倒閉在市場都是大事情,會引起很大的社會不安,所以,為什麼央行一直在強調要建立存款保險制度,估計這幾年做媽媽的也想明白了,不能在這麼慣著了,否則早晚得出大事情,所以在想辦法先做善後的事情,做好後,估計也就任其自生自滅了吧。

如果能做到這一天,我看大量的銀行,會真的把流動性當一回事,否則我看中國的銀行永遠不會有流動性的問題。國家的背書在身後,讓沒人會相信銀行會破產,沒人會來擠兌,你們看,連兄弟借錢都不肯還了,居然外人都只是看看熱鬧,誰也沒想過要去把錢提出來。這是什麼?這就是中國銀行業的集體牛逼之處啊。

上面是我的第一個考慮的可能性,就是缺乏對流動性的顧慮,使得銀行業會不斷的放大自己的槓桿,不斷的想實現高利潤的增長,最終使得流動性出現問題。

其實這裡面還衍生出另外一個問題,因為貸款的不斷發放,市場的錢越來越多啊,就會出現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就是貨幣流動性氾濫,說白了就是銀行想盡辦法放貸款,誕生出了兩個很有意思的邏輯,第一個是錢追著項目走,事實上,很多時候,金融是零和遊戲,很多人肯定不認同,但是我舉個例子,大家就能明白了。

理論上資金的投入最終是要靠實體產生收益來歸還資金利息的,實體產生收益的可能性是資金投入的最終來源,但是我們其實往往能發現,資金的投入量遠遠大於實體能創造的效益,尤其是社會形勢不好的情況下,大量的資金,回到最後都到了擊鼓傳花的遊戲裡去。這個時候,資金是不斷疊加利息的,卻沒有地方產生收益,於是資金到最後就是零和遊戲,高於經濟增長部分的資金投入到最後就是零和遊戲。

大量的資金要放出去,到最後的結果就是投入到了這種遊戲中去,因為根本沒有那麼多項目需要來借錢。很多人這裡感到困惑的是,為什麼那麼多錢不去投向小企業呢?你不是要放錢麼,怎麼不投呢?這裡就是資本的兩個特性了,第一個特性是風險評價特性的不確定下的高收益追逐特性。同樣都不具備風險明確評價依據的情況洗啊,資本首先是選擇高收益的項目。

第二個特性就是所有的銀行都著急放貸款的情況下,一般都選擇大體量的項目盡快越早實現項目投放,而小企業都不具備這兩個特性,使得資金氾濫的情況下,都投向了大體量和高收益的項目。所以在錢追著項目走的情況下,你們會發現,反而小企業其實是更拿不到錢的。悖論就出現了。

我們現在說我們要倒逼著把錢流向小企業,事實上,如果小企業不賺錢,你把資金逼也逼不回去,傻逼才去投虧錢的企業。但是如果我們分析小企業為什麼不賺錢的時候,就可以發現把資金從這種追逐遊戲中脫離出來其實到是的確可以降低小企業的成本的,因為資金每天追逐那些高收益的項目,推動了大量的實體企業的成本的,現在的政策的確不需要把資金回流到實體,讓他們在銀行的體系裡安分的呆著,就已經能很大程度的降低實體企業成本了。

但是這個很難,因為讓銀行每天看著躺了那麼多錢,不拿出去放了,心裡就難受啊。於是博弈就是這麼出現的。銀行就是想放貸款賺錢,政府就是要不讓你放。怎麼辦,我看讓整天想著放貸款的銀行死個一家兩家,給個教訓的確是挺好的事情。就看你央行敢不敢了。

不過回到這裡,我們要深刻反思的其實還有個命題,很重要,是什麼呢?就是商業銀行的逐利性是怎麼養成的,商業銀行猶如一頭吃不飽的恐龍,未必是天性。我自己看了下我們的商業銀行其實有時候也挺為難的,事實上商業銀行的高逐利性跟我國的貨幣發行體制是有很大關聯性的,當然還有跟最近的巴塞爾協議三的出台也是有很大的關聯度。從當前的幾個情況下,商業銀行陷入的一個困境就是換成誰,成為了商業銀行,其實都會被逼的不得不去放貸。這裡面因為時間關係,我就不扯下去了。

江南憤青點評:

這文章不是寫給專業人士看的,純粹做金融普及用的,所以寫的很隨意,大家也就湊合著看吧,沒太多扯關於外匯大量流入流出對流動性方面的影響什麼的。太深奧一時半會也講不清楚。就談點相對大家能接受也比較簡單的錢荒方面的原因吧。

事實上,金融問題,不是一個兩個原因導致的結果的,他是一個相互影響相互推動的過程,A推動了B,B往往反過來也會推動著A前進,所以很難說什麼是什麼的原因,我們都只是在大量的原因結果中互相尋找因果論而已。真實的金融之間必然是互為因果的關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721

音樂130810西方音樂簡史(二)巴羅克時期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8/10/%E9%9F%B3%E6%A8%82130810%E8%A5%BF%E6%96%B9%E9%9F%B3%E6%A8%82%E7%B0%A1%E5%8F%B2%E4%BA%8C%E5%B7%B4%E7%BE%85%E5%85%8B%E6%99%82%E6%9C%9F/

音樂130810

西方音樂簡史(二)巴羅克時期(1600-1750

蕭律師執筆

 

「巴羅克 baroque」是 “不規則的珍珠”的意思,原意是嘲弄和鄙視16世紀末至18世紀中期產生的某些藝術作品(尤其是建築)。而今「巴羅克」已不再是眨詞,並廣泛用來指稱某一時期的藝術和音樂。

這一詞適用於一段很長歷史時期及多個國家,如義大利、法國、英國,以及在德意志文化影響下的大片區域。 這時期的藝術創作極其豐富,並數量龐大。

巴羅克藝術被認為是裝飾精美、富戲劇性、華麗輝煌、情感充沛。 這一時期出現一種能融合多種藝術門類的傾向:教堂穹頂將建築、繪畫和雕塑相結合;歌劇則綜合了音樂、文學、繪畫、建築和雕塑。

 

社會文化對音樂的影響

巴羅克運動起源於義大利,是反宗教改革運動的一部份。 巴羅克的影響和精神迅速傳遍歐洲各地,尤其是德國南部和奧地利。 盡管巴羅克精神起初與反宗教改革運動相關連,但它也成為新教改革中同樣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並遍及了精神和世俗所有的藝術表現形式。

羅馬天主教會與新教之間在宗教問題、政治權力和領土權方面的鬪爭,引發了 “三十年戰爭”。 這戰爭主導了17世紀上半葉,尤其是歐洲北部和中部,加劇了舊、新教之間在文化和音樂上的差異。*** 南方的羅馬舊教主要受到義大利風格的影響,面北方的新教則致力於擴充和發展眾贊歌傳統。

這場具有毀滅性的戰爭使在德意志領土的巴羅克音樂發展,起碼延遲了一個世紀有多。然而,舊教會通過這一系列戰爭恢復了其部份政治影響力;新教教會也發展出了屬於自己的明確藝術形式。 雙方都利用盛行而恢弘的巴羅克風格實現了各自的目的。

 

君主和親王是奢華音樂生活最重要的贊助者。 君主專制政體的崛起和民族國家的統一,在民族風格的產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法國路易十四和十五的宮廷以及西班牙和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是激發大型、壯麗音樂表現形式(如歌劇)的產生中心。 規模較小的宮廷,如德國親王和公爵的宮廷,影響著較為親和的音樂(用於沙龍和小教堂)的培養和發展。

17至18世紀,歐洲的殖民活動催生了富有的商人階層。他們的財富為城市的商業性劇院及歌劇營造了適當的氣氛和環境。 威尼斯和漢堡就是此類商業財富聚集的典型例證,兩地劇院在這一時期享有國際聲譽。

學術研究在巴羅克時期的重要性得到大大的提升。 通過用歸納性的思維邏輯得到的發現在生理學、天文學、數學和物理學領域表現得最為突出。

這些領域科學研究成功也影響了音樂家,**** 促使他們也運用科學方法研究音樂問題,並使音樂藝術的技法和材料,如巴赫J.S. Bach的《賦格的藝術》(Art of Fugue)、拉莫Rameau的《和聲學》及平均律的實踐,都得到系統性的發展。

這一時期的文學和音樂充溢著表現性的感情。 音樂通過在巴羅克調性和聲體系內使用不協和音響而擁有此種藝術特質。“感情論doctrine of affections” 要求一種持續的情感在整個樂章或整首作品中要得到激發和保持。*** 在對這一理論的實踐中,人們設計出了多種音樂程式,以引發特定的情緒類型。

 

音樂的功能

盡管許多宗教音樂依舊為禮拜而寫,但有愈來愈多的器樂instrumental music宗教音樂用於非儀式性目的,如前奏曲、婚禮儀式、新建築物落成等。

巴羅克後期的許多音樂是為業餘音樂家而寫的,他們在貴族和富有階層的家中表演。 小型樂隊為宴會、舞蹈甚至音樂會提供作品和表演,音樂風格多樣化,其中大部分是器樂音樂。然而,聲樂音樂vocal music也在所不少。

這是真正的室內樂chamber music,更多的是為了演奏者的愉悅,而不是聽眾的欣賞。***

在大型宮廷中,芭蕾ballet 和歌劇opera起初是為特殊的娛樂活動而表演,但很快就發展成為流行的公眾娛樂。

清唱劇oratorio是歌劇在宗教音樂中的對應產物。 它的主題是宗教性的,但呈現方式卻不帶有舞臺表演、姿態、服裝和燈光,也取得相當的成功。

 

風格

西歐音樂史上第一次出現兩種風格並肩發展、共同繁榮的現象:(1)文藝復興風格,亦稱“古老風格”,在巴羅克時期繼續存在;(2)新巴羅克風格,常被稱為“現代風格”,是巴羅克時期的典型。

“現代風格” 的作曲方式中,旋律線條為一種風格簡單的和絃伴奏所支撐。

巴羅克音樂另一特徵是“競奏風格”Stile Concertato。 作曲家在和聲或對位的作品中使用了器樂和聲樂。 巴羅克晚期的許多聲樂和器樂音樂作品都屬這一風格。

大、小調調性體系的確立,使音樂在形式建構上有了劃分清晰的樂句和樂段。 這一點在器樂音樂和聲音樂中都很常見。

 

樂器和音色

巴羅克時期的許多樂器都是現代樂器的前身。 由於作曲家的在創作時考慮到到了個別樂器的局限性,因而器樂作品日益具有個別獨物的風格。

管弦樂隊為聲樂戲劇作品伴奏,也作為獨立的音樂組織而表演。 巴羅克管弦樂隊的規模小於現代樂隊,主要由弦樂器和木管樂器組成,有時為了特殊效果而加入銅管樂器和打擊樂器。

 

附錄〈作曲家〉

這是音樂史上的一個大時代,人材輩出,就算怎樣篩選也不得不簡介以下幾位:

蒙特威爾第Claudio Monteverdi (1567-1643), 巴羅克早期最偉大的義大利作曲家,他的歌劇《奧菲歐Orfeo》是“現代風格” 的第一部歌劇傑作。

許茨 Heinrich Schutz(1585-1672),J.S. Bach之前最偉大的德國作曲家,被譽為德國音樂之父,創作了德國第一部歌劇《達夫尼Daphne》。

卡裡西米 Giacomo Carissimi(1605-1674),義大利作曲家,最長於寫清唱劇,他的《耶夫他Jepthe》,被認為是清唱劇的創始者。

呂利 Jean-Baptiste Lully(1632-1687),雖出生於義大利,但卻是17世紀法國最傑出歌劇作曲家,成功地確立了法國歌劇。

布克斯特胡德Dietrich Buxtehude(1637-1707),德國著名管風管家和作曲家,他的音樂影響後來的J.S. 巴赫。 巴赫慕其名,步行二百英里去聽他的戲劇演出。

帕赫貝爾 Johann Pachelbel(1653-1706),德國管風管家和作曲家。他的賦格極其重要,因這些作品對巴赫創作有直接的影響。他的D大調卡農(寫給弦樂隊)是我喜愛樂曲之一,至今仍是音樂會常演出曲目。 指揮為要“演嘢”,以顯示其樂團弦樂組的高超水準,多選這首做encore。

科雷利 A. Corelli(1653-1713),極其重要的義大利作曲家,也是技藝高超的小提琴家,被尊為現代小提琴技法的創立者,包括複雜的弓法、雙音的演奏以及弦樂效果。他的作品編號6的十二首大協奏曲(Concerto Grosso)最有名,內含一首有名的聖誕協奏曲,也是我喜愛曲目之一。

普賽爾 Henry Purcell(1659-1695),英國最著名的巴羅克作曲家。他雖生命短暫,但作品數量龐大,涉及所有領域。他最有名的作品是歌劇《Dido and Aeneas》,現代仍在頻繁上演。他對樂器的使用預示了此後音樂的發展。他的創作領域涉及除歌劇以外每一種可以想到的音樂形式。盡管他的大部分作品為教堂而寫,但許多器樂作品是完全世俗化的。

斯卡拉蒂A. Scarlatti(1660-1722),義大利作曲家,寫了豐富的室樂和管弦樂、宗教音樂及一百多部歌劇。

 

韋華第 Antonio Vivaldi(1678-1741),義大利所有巴羅克音樂大師中最負盛名,*** 也是最多產的作曲家。我最喜歡聽他的大協奏曲,其中一首無人不識— “四季”。

 

泰裡曼George Philipp Telemann(1681-1767),是巴羅克晚期最多產的德國作曲家,體裁多樣化。在他有生之年,他的聲譽還在J.S. 巴赫之上。

 

J.S 巴赫Bach(1685-1750),無疑是音樂史上偉大作曲家之一。他代表了這一時代的高點,***** 尤其是他給予對位風格的重視。

他的《賦格的藝術》是一都詳盡完備的專著,通過構成這部作品的卡農和賦格,他展現了對位手段的所有方法。 他對樂器的使用,預示了此後音樂的發展。他創作的領域涉及每一種可以想到的音樂形式。盡管他的大部分作品是為教堂而寫,但其許多器樂作品是完全世俗化的。

 

韓德爾 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1759)****

與巴赫一樣,他也意味巴羅克時期的完結。**** 他是一位遊歷廣泛的作曲家,因而在他的德國音樂傳統上,又加入了對於義大利音樂風格的廣泛研究。他在英國度過了他生命的最後五十年,也在此期間取得了他最光輝的成就。

他的創作領域集中於歌劇,至1741年,他轉向清唱劇的創作。正是在這一領域,他取得了他最為持久的盛名。他的世俗和宗教戲劇作品都展現出一種高貴雄偉、輝煌壯觀的精神。在器樂創作方面也非常多產,領域涉及所有的巴羅克器樂形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374

德銀:金融創新2600年簡史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6726

美聯儲連番QE未能刺激貨幣乘數(下圖淺藍色)上升。zerohedge不無諷刺地說,既然創紀錄的全球債務都不大可能最終推高通脹,那麼唯一可能的辦法就是戰爭了。

 

 

德意志銀行全球基本信用策略負責人Jim Reid指出還有個「正能量」。他認為,

金融創新是貨幣乘數的主要正面推動力,因為它首先決定了銀行系統運作的槓桿規模。

以下是德意志銀行歸納的2600年左右金融創新曆程,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小亞細亞的以弗斯開始出現造幣,直到現代的擔保債務權證(CDO)、最後是巴塞爾III協議。

26個世紀以來,一些最有頭腦的人以重要的發明推動人類社會發展,也讓自己變得更富有。我們也許會好奇,下一個、或許是終極的里程碑式金融創造會是什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263

古井集團改制簡史 Cedric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nsfl.html

古井集團改制簡史 Cedric

 

整理自各種新聞

 

一度改制:2002年 試圖通過MBO進行集團改制

  2002年,古井集團改制欲分「兩步走」:第一步是改制,第二步是重組。 當時古井集團制定了「全體員工持股、管理層持大股」的改制方案,即在古井集團的不良資產剝離之後,保留優良資產,經過評估作價,以淨資產為基數,讓出60%的國有股對外出售給戰略投資者,餘下40%作為職工持股。

    同年9月,安徽省國資委下發了特急文件,要求省內地市的國資部門對於國企產權轉讓情況自查。隨後,古井集團制定的先期改制方案被有關部門否決,亳州市政府開始全面接手古井集團改制事宜。

 

二度改制:2005年 合肥產權交易中心掛牌 未達成意向

   200511月,古井集團100%股權以10.8億元的底價在合肥產權交易中心開始第一次掛牌轉讓,但由於在轉讓價格上存在分歧,在規定時間內未能達成意向。

 

三度改制:2007年 二次掛牌 再次剎羽而歸

   20071月,古井集團第二次公開掛牌轉讓,轉讓底價仍為10.8億元,在歷經29天的公開掛牌後再度流標。

     2007217日,古井集團公告啟動第三輪招標。

     2007413日,古井貢酒公告稱,其控股股東古井集團100%國有產權轉讓評標已結束,國際飲料控股有限公司(IBHL)被確定為中標候選人。 

     與此同時,王效金因涉嫌違紀被亳州市紀檢委帶走調查

     2007621日,毫州市宣佈終止古井集團國有產權轉讓計劃。

 

四度改制:2009年 國資委成功轉讓古井集團40%股權給PE

 

     20081016號,安徽宿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王效金被判處無期徒刑。王效金上訴。

     2009年初,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對王效金受賄案作出終審判決,維持原判。

 

     2009622日晚間,古井貢(000596.SZ)發佈公告稱,經亳州市國資委與合肥市產權交易中心組成的受讓文件評審小組評審,確定上海浦創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浦創」)為公司控股股東安徽古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40%國有產權掛牌轉讓的意向受讓方。

    2009730日,安徽省毫州市政府與上海浦創股權投資有限公司舉行合作簽字儀式,安徽古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40%國有產權轉讓上海浦創投資有限公司。據「古井貢」在兩個月前發佈的公告,轉讓40%股份的具體價格為465億元人民幣。

 

 

關於上海浦創投資

     關於上海浦創投資有限公司的背景,只能挖到復旦大學教授史正富這個人。

 

    關於史正富此人,可以參見如下文章:

 

http://www.infzm.com/content/80077

經濟學者的另類旋轉門

史正富:最富教授有點失控

作者:南方週末記者劉薇

發自:上海、安徽、廣東、北京、浙江

最後更新:2012-08-2711:45:59

來源:南方週末


古井集团改制简史 <wbr>Cedric

史正富主要投資的企業。(何籽/製圖)

標籤史正富最富教授股權投資

 

他是一位經濟學教授,與張五常、樊綱等人關係密切,甚至曾幫他們理財

他控制著結構複雜的投資集團,投資近20家企業,以65億身家躋身胡潤百富榜。

他在學者與投資人兩個身份之間自如轉換。現在,他夢想專心做回學者,但已經騎虎難下。

 

我準備再過兩年就退休。」201289日,深圳君悅酒店33層咖啡廳,58歲的史正富對南方週末記者說。他臉上深深的皺紋間寫滿滄桑,「2008年以來,我做得有點累。

 

史正富是一位經濟學教授,現任復旦大學新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與張五常、樊綱、張軍、林毅夫、張維迎等中國經濟學界紅人交往甚密,甚至幫他們中的一些人打理富餘資產。

 

他同時還是一位神秘的生意人、超級富豪,擁有至少12年私募股權投資史,其間投資了山東中軒、古井貢、奇瑞汽車等19個項目,自稱操盤資金規模超過35億元人民幣。2008年他在胡潤百富榜上的財富為15億元,3年後這一數字躍升至65億,他因此被稱為最富教授

 

就在接受採訪前三天,他間接持股26.6%任第一大股東的南大光電,以「2012年以來最貴發行價」66元在深交所成功上市,當天暴漲近24%。以收盤價計,史正富與妻子翟立持股市值接近8.5億元。

 

史正富為何決定急流勇退?他是如何完成財富積累的?在最富教授的名頭背後,他的經歷映射出中國學界和資本圈怎樣的獨特現實?

 

對史正富的評價,學術圈的朋友與其公司下屬及所投資企業高管截然相反。(東方IC/圖)

 

我的理想一直是做個學者

 

在美國的八年成為史正富轉型的重要時期。當時美國資本市場正經歷私募股權投資發展的一波高潮,史深為周圍的資本氣息所感染,系統研究黑石等投資機構的發家史,當時的心情是敬佩加好奇

 

進入投資界並不在史正富最初預設的人生軌道里。他的故鄉在安徽滁州來安縣,其父曾在鎮上開過小飲食鋪子,每天早晨賣油條。

 

19782月,24歲的史正富到復旦大學報到,此前他是江蘇省軍區的一名軍人。他的班上一共有62名同學。史的專業是政治經濟學,這並不是他一個人的選擇,當時中國的經濟學,只有政治經濟學。讀完本科、研究生,史正富留校任教。

 

史正富是個聰明、活躍,對經濟學痴迷的人。他的同班同學、復旦大學經濟學教授張暉明對南方週末記者回憶稱,當時復旦大學學生會的黑板報比賽非常有影響,經濟系多次奪得第一,史正富是積極參與者。

 

讀書期間,史正富一度表現出研究經濟學的天賦和造詣,他的論文多次在權威學術期刊《經濟研究》發表,並曾獲得1988年度孫冶方獎(中國經濟學界最高獎項)。中國本科生們用的《政治經濟學教材》第12版,即由尚在讀研究生的史正富和導師蔣學模共同編著。史正富調整了教材的結構和內容,以市場經濟的微觀主體——企業活動闡述政治經濟學體系。

 

史正富是學生們比較喜歡的少數幾個青年教師之一,前衛、活躍,任何東西都不接受現有說法。經濟學家張軍說,他比史正富晚四年考入復旦大學,日後與史成為好友兼同事。

 

我的理想一直是做個學者,組織一批人,研究中國的制度變遷,拿幾個諾貝爾經濟學獎。史正富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命運卻被不可控的力量,推向另一個方向。

 

1987年,史正富到美國留學。在美利堅大學(AmericanUniversity拿到經濟學博士後,又在馬里蘭大學攻讀社會學,本想學成回國繼續經濟學的教學和研究,卻因故未能成行。

 

在美國的八年抗戰,是史正富職業轉變的重要時期。

 

1987年到1995年的美國資本市場,正經歷私募股權投資發展的第二波高潮,1989KKR收購RJR納貝斯克公司等經典案例,帶動了美國股權投資槓桿化熱潮。

 

史正富深為周圍的資本氣息所感染。國內第一個知道巴菲特的肯定是我,上世紀80年代我就把他的投資史倒背如流了!史正富激動地對南方週末記者說。在美期間,他系統研究了黑石、KKR、摩根士丹利以及高盛等投資機構的發家史,當時的心情是敬佩加好奇

 

據史正富稱,他還曾在美國勞工部研究局做了一年研究助理,也在社會上教些書,並與中國留美經濟學會交往密切。這個赫赫有名的留學生組織,網羅了包括林毅夫、錢穎一這類當時在美留學、日後成為中國經濟學界標竿的人物。對學界和企業界都有接觸的史正富,成為這個關係網裡的美國接待站。史正富說,當年馮侖去美國,也是我接待的。

 

驗證下經濟學理論的可靠性

 

當時復旦大學教師圈之外的一些有錢的學者,如樊綱、張五常等,也曾把富餘的資金交給史正富打理。復旦大學一位熟識史正富的人向南方週末記者透露,史當時給大家的回報承諾是四年翻番

 

1995年終於回到國內時,史正富發現學界風氣已經大變,很多潛心做學術的人都下海了。在幾個同學的慫恿下,他也躍躍欲試,想通過實踐,驗證一下經濟學理論的可靠性

 

他和同學一起創辦了華夏西部經濟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簡稱華夏西部),最初想做企業諮詢。這是我的長項,美國大公司怎麼運作,我都很清楚。這是史正富一貫的自信,美國資本加中國機會,這是多好的想法!

 

現實卻告訴他:好想法還要有現實的土壤。上世紀90年代的中國,國企正陷入困境,企業改制在摸索中前行,民營企業剛剛起步,中國企業家或企業官員們,大都還沒有引進國際服務和資本的意識與需求。

 

花了一年半時間,幫一家中國企業談美國的投資,1億美金的項目,合同都簽了,最後中國公司說不要這個錢了,我們白忙活一場。史正富說。

 

諮詢生意無疾而終,華夏西部開始嘗試項目投資,這成為史正富涉足投資界的前傳。安徽滁州信託投資公司和江蘇華陽水泥廠,是此階段史正富公開寫入簡歷的兩個項目。他還曾分別到這兩個投資企業擔任管理者。

 

水泥廠的投資並不成功。一位史正富曾經的合作者對南方週末記者說,史正富管理水泥廠期間,清退了原來的管理層,這導致工人們圍住他要打人。後來水泥廠轉手,史正富投了7000萬,只賣了4000萬。

 

不過,史正富極少公開談及其投資失敗的一面,他更喜歡換個角度來強調自己的收益:水泥廠的項目讓我把企業財務知識和工廠管理流程都學到了。我現在看企業,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

 

之後,史正富受《經濟學人》雜誌一篇文章的啟發,在當時中國互聯網的孕育期,快進快出投資了包括8848(中國最早的電子商務網站)在內的四家互聯網公司,通過倒手迅速賺了一筆錢,填平了以前的債務。

 

直到2000年成立上海天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中軒生化,他的股權投資之路才正式拉開帷幕。

 

史正富進入投資界初期時,PE這種私募股權投資方式(指投資於非上市公司股權,或者上市公司的非公開交易)才剛剛在中國萌芽。因為還沒有規範和成熟的運作模式,早期PE的資金來源主要是熟人和朋友。復旦大學的不少老師,都曾是史正富募資的對象。復旦大學一位熟識史的人向南方週末記者透露,史給大家的回報承諾是四年翻番

 

當時復旦大學教師圈之外的一些有錢的學者,如樊綱、張五常等,也曾把富餘的資金交給史正富打理。史正富和張五常是關係要好的朋友,張喜歡攝影,史的辦公室掛著不少張拍攝並簽名的照片。

 

史正富現任妻子翟立曾在福建教育電視台擔任製片和主持人,翟在影視界的資源,也源源不斷地被引薦給史正富。

 

隨著史正富的生意越做越大,很多機構投資者也成為他的募資對象。在同華投資集團的官方網站上,聲明同華基金的資金來源中,機構投資佔主要部分,包括多家大型國企和國有投資公司、大學基金會、專業基金會、知名海外投資基金以及其他各類企業的機構投資者。

 

史正富在安徽的投資項目最多。圖為其在投資古井集團的簽約儀式上。(東方IC/圖)

 

憑直覺投資了19個項目

 

史教授看項目憑直覺,史正富的一位前同事對南方週末記者說,他常教導我們,看一個企業能不能投,看它的廁所幹不乾淨就行了。

 

史正富進軍投資界,始於2000年出資650萬元創辦的上海天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日後更名為同華投資集團,並發展出數十家支脈公司,成為史正富資本運作的主要平台。

 

據公開資料的統計,史正富夫婦擁有同華集團全部股權。在同華集團下面,還有大大小小各類公司,為史正富個人擁有或與翟立共同所有,這些公司有的在內地註冊,有的在香港註冊,還有一些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有些看上去名字很像或只有一字之差的企業,實際是兩家獨立註冊的公司。利用這些公司之間股權套股權的複雜結構,史正富玩著幾十個億的資本遊戲。

 

小公司,都是熟人,有個項目,大家就湊錢開始投。史正富如此輕描淡寫。

 

他的第一個投資項目,是中國最大黃原膠生產企業、位於山東淄博的中軒生化。黃原膠被譽為工業味精,是目前世界上生產規模最大且用途極為廣泛的微生物多糖。

 

一個搞生物的朋友介紹的項目,一看就很有前景。史正富當時的合作夥伴劉亞對南方週末記者回憶稱,三個人合夥,於2000年初出資5700萬元人民幣,收購中軒生化40%股份並成為第一大股東。

 

此後五年,中軒生化迅猛的發展速度證明了史正富的眼光。從投資初期逾1億元的銷售額、4900萬的利潤,到2005年逾6億元的銷售額、2.5億元的稅前利潤,中軒生化成為佔據國內黃原膠市場八成以上份額的牛企2006年,借助國際投資機構華平,史正富再次以2000萬的極少資金,最終共持有中軒96%的股權。這次收購使其教授投資者的身份獲得業界認可和讚譽。

 

中軒生化一度成為史正富的財富之源。他曾對媒體表示,截至2010年,僅中軒生化的分紅就有8億元人民幣。

 

中軒生化之後,史正富又陸續投資了華菱重卡、浙江三星、南大光電、奇瑞汽車和古井貢等項目,其最近的一筆投資,是2011年斥資1.2億元投資的安徽格瑞德液壓挖掘機項目。

 

史教授看項目憑直覺。史正富的一位前同事對南方週末記者說,他常教導我們,看一個企業能不能投,看它廁所幹不乾淨就行了。

 

史正富在PE界得到認可後,於2009年當選為上海股權投資協會首屆理事長。這一協會由太平洋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華寶投資有限公司等13家股權投資機構發起設立,上海市市委常委、副市長屠光紹彼時出席了揭牌儀式。

 

2000年初至今的12年間,史正富共操盤19個項目,運作的資金量超過35億元人民幣。不過,其中只有南大光電是唯一成功IPO(首次公開募股)的公司。也就是說,史正富的成績單,在低價買入股權-IPO上市-高價出手套現為賺錢邏輯的私募領域,算不上出色。但是放在經濟學界,他顯然是最會賺錢的人

 

投資竅門

 

在獲得資金和項目時,史正富的學者身份,為其完成了絕佳的信譽背書。彼時,經濟學家在中國正受到電影明星一般的追捧。

 

梳理史正富12年投資史,其選擇的項目多集中在長三角一帶,尤以故鄉安徽居多。

 

2003年,史正富斥資2.4億投資了位於安徽馬鞍山的華菱重卡、2007年又投資8000萬獲得位於安徽巢湖的奇瑞汽車2.5%的股權,2009年安徽亳州古井貢集團改制時,史正富又斥資4.6億元拿下其40%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

 

與家鄉政商兩界的密切關係,是史正富投資生意的重要脈絡,其在華夏西部任職時,就曾在老家擔任滁州信託總經理。

 

安徽一位知情人士向南方週末記者透露,安徽淮北市現任市長牛弩韜與史正富關係非同尋常。在史正富的眾多飯局上,牛弩韜都是座上賓,而史在馬鞍山和亳州投資時,牛恰在兩地任職。

 

史正富在安徽的另一個重要牽線人是原安徽省投資集團(簡稱安徽省投)總經理錢進。錢進2007年退休後,還曾到史正富的投資公司工作。對於南方週末記者的採訪請求,錢進在電話中予以婉拒。

 

不過,在史正富參與的幾個投資項目中,看得到安徽省投的身影。而且安徽省投也是史正富投資項目所需資金的積極支持者。南方週末獲得的一份雙方的合作協議中,史正富承諾,若標的公司不能如期上市,將支付對方投資本金和等同於投資額8%的年收益。

 

史正富給南方週末記者的說辭是,他最早投資華菱,是看中了其創始人劉漢如的能力,後來的項目,都是安徽方面看我這個復旦的教授還有點本事,經人介紹,找上門來

 

史正富另外一個熟絡的官方投資合作夥伴,是上海浦東新區科學技術委員會。史正富的夫人翟立在浦東科委下屬的浦東創新研究院擔任副院長。這個由浦東新區政府批准、浦東科委設立的研究院,是非財政撥款的事業單位,其全資子公司上海浦創投資有限公司現執行董事長亦是翟立,正是該家公司後來操作了古井貢集團的大手筆投資。

 

雖然史正富注意維護和官方的良好關係,但他內心有知識分子的清高,並不刻意討好官方。史正富一位前同事這樣評價稱。

 

史正富投資生意風生水起的十年,正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十年。政策對轉軌體制的決定影響,催生了大眾對權威解讀者的飢渴需求和絕對信任。於是,經濟學家罕見地受到電影明星般的追捧,甚至有人可以在電影院裡開收費不菲的講座而台下座無虛席。

 

在獲得資金和項目時,史正富的學者身份,為其完成了絕佳的信譽背書。

 

去馬鞍山,都是市委書記、市長出面組織聽史教授講課,很給面子。史曾經的同事說。

 

史正富曾在2003年投資了浙江天台一家特種材料生產企業,該企業負責人對南方週末記者說,在眾多的投資者中選擇史正富,是因為他氣派很大,說話侃侃而談,又是美國回來的。

 

據其介紹,復旦教授到天台的投資,縣裡非常重視,曾專門為這個項目新批了個產業園,還以4.5萬元一畝的優惠價格向史正富提供了近200畝土地,用於建設新廠房。

 

也許是因為生意,也許是因為理想,史正富一直和學術圈保持著密切聯繫。

 

2003年,他創辦了新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這個掛靠在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的校內註冊研究機構,每年的研究經費和研究者的薪水,都由史正富個人支付。史正富還個人出資400萬,在2007年組織經濟學界出版了一套中國改革叢書,系統總結中國改革開放30年經驗,這套書後來被全部翻譯成英文出版,在學界引起較大反響。

 

資金鏈吃緊,有點失控了

 

一系列麻煩,曾讓同華投資的資金鏈一度非常緊張,另一位熟識史正富的知情人士對南方週末透露,2011年底,同華投資賬面只剩下幾十萬現金。

 

儘管12年間史正富投資了19個明星項目,但目前成功IPO的只有南大光電一家。此外便只有其2003年投資的華菱重卡,在7年後通過上市公司星馬汽車實現間接上市。除此之外,2007年其投資的奇瑞汽車至今未能上市,史正富和合作夥伴神州學人為此簽署的對賭協議也剛剛調整到2013——如果奇瑞屆時仍未上市,同華將面臨溢價50%回購股權的資金壓力。

 

巧合的是,真正的滑鐵盧,恰是中軒生化項目。這家他最早投資、曾讓其頗有斬獲的項目,卻在2008年後,成為一隻燙手山芋,至今仍因各種原因未能上市。

 

現在投資界的手法一般是大面積撒網,重點盯住一兩個最有前景的項目,但史正富卻喜歡重倉進入,一年也就投一兩個項目,持股比例通常比較高,他寄望於一旦成功上市的可觀回報率。道傑資本總裁俞鐵成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說。他在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的一個合作項目上和史正富結識。這種投資風格和他的性格非常相關,史是個強勢的投資人。

 

於是,史正富也必然面臨一個難題,這也是困擾中國創投市場的一個羅生門」——創業者和資本的關係。這一問題在中軒生化項目上表現尤為突出。史正富希望給投資企業帶來他自認為先進的知識和管理方法。譬如面對中軒生化長期持有大量現金的問題,史正富認為僅僅放在銀行享受利息是不合理的,投資人應介入中軒生化財務投資,為其提供資金管理專家支持,而這恰恰觸碰到企業創始人最敏感的地帶——中軒創始人周福祿對資本和上市強烈牴觸。矛盾發酵和升級的結果是兩敗俱傷,中軒生化上市未果不說,反陷入虧損境地。

 

類似的矛盾在其他企業也有顯現。一位史正富的前下屬對南方週末記者說,在古井貢調整管理層後,史正富也和對方面臨不睦處境「2012年初史正富去古井貢,打電話沒人接,召開總裁會,約誰誰不來,最後在市長市委書記干預下,總裁會才開起來,所有人都不說話,只開了15分鐘就草草結束。 

 

史正富的最大特點就是不願與別人分享,合作之初是朋友,合作中當我是敵人。史正富投資的一家江浙企業的負責人對南方週末記者如是說。

 

史教授愛聽京劇、愛喝茶,推崇毛澤東,骨子裡是毛澤東式的管理思想,強勢專斷,和所有合作者最後都鬧得很厲害,沒有一個是和和氣氣的。另一位熟識史正富的知情人士對南方週末記者透露,一系列麻煩,曾讓同華的資金鏈一度非常緊張,2011年底,同華投資賬面只剩下幾十萬現金,史正富迅速進行了融資,才使公司度過危機。

 

史正富是如何暫時度過危機的?他採用的仍是股權質押這一常用手法。

 

工商資料顯示,在同華現金流吃緊的2011年前後,史正富曾將其在華菱汽車的全部股權質押給中國農業銀行淄博臨淄支行,申請總額為5.99億元的綜合授信額度提供質押擔保,而臨淄恰是中軒所在地。2012417日,史正富亦將同華控股在同華創盟的1000萬人民幣股權,質押給天津同華共贏科技發展有限公司,11天后,又將同華創盟在上海浦創的5億元人民幣股份,悉數質押給同一家公司。而同華控股、同華創盟和上海浦創,均為史正富夫婦實際控制的公司,而同華共贏是一家20123月新成立的公司。

 

不過,學者朋友對史的評價截然相反。他的朋友張軍稱史正富是個書生,在人情世故上不老到並缺乏經驗。他的早期合作夥伴劉亞東也認為,史博士是溝通能力比較強的人,也是個願意讓利的人,但和企業家溝通,可能需要的時間比較長。

 

張軍甚至稱史正富對學術一直有情懷他早就說要徹底回到復旦教書,但生意繁忙,一拖再拖

 

「2008年以後,有點失控了。」201289日,史正富向南方週末記者坦承。倏然間他的臉上露出一絲微笑。在交談時,他似乎也在反思過往:股大股小都是次要的,創業者還是得當主角;事情要以溝通為主,不能強行推;有的事情要逐步地來,一邊學一邊干。

 

史正富總結過去12年資本運作經歷時,慨嘆很多人際關係完全和以前天真爛漫的想法不一樣企業界的人和做學問的人,完全是不一樣的人格

 

要同時在兩個領域唱好戲、兼有兩種人格,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打算過兩年退休,他說,我想認真開始寫一本關於美國資本市場的書,其實這裡面挺黑的。這和我以前認為的不一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538

SENSE隨筆131101統計學簡史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11/01/sense%E9%9A%A8%E7%AD%86131101%E7%B5%B1%E8%A8%88%E5%AD%B8%E7%B0%A1%E5%8F%B2/

SENSE隨筆131101

統計學簡史

高人輝執筆

 

「統計學」就是從量化的角度去研究問題。

現代中小學校課程一般都會教授統計學知識,大家都認識圖表、平均數、常態分佈等術語。但「統計學」概念不像自然科學,在現實生活中並無對應實體,故此比較難於掌握。本人相信透過學習相關歷史,可以有助了解更多,希望藉這篇隨筆加以介紹。

早期統計學與公共行政管理密不可分,政府作為行政機關,必會用到統計方法,以處理社會生活面的不同數據,讓官員製定相關政策,故實務的統計方法早已有之。現代統計學更被廣泛應用在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中,一般可細分為 “應用統計學”及 “數理統計學”兩大類型。

應用統計學研究如何收集、整理、歸納及分析數據,建立數學模型,以描述客觀實體的全貌。***

數理統計學則專注背後的數理邏輯。

 

〈概率論〉統計學的數理基礎理論

現代意義的統計學發展,應從17及18世紀數學家說起,法國當時出現了不少偉大數學家,例如 BERNOULLI、費馬FERMAT、MOIVRE、巴斯卡PASCAL等。這群數學家除了對純粹數學有研究,亦向其他領域出發,例如物理學,哲學,以至神學,可算得上是多才多藝的思想家。

數學以外的問題,不易分解出簡單清晰的原理來描述。當中比較成功的,應該是日常生活中的遊戲,例如擲硬幣,轉輪盤之類,因為這些遊戲有清晰的規則,易於用數學描述及研究。數學家於是建立數學理論,去處理這些不斷重複而有明確機率的遊戲。

伯努力BERNOULLI 化煩為簡,分離出一個更基礎的理論,名叫 「大數法則 LAWS OF LARGE NUMBERS」,但機率的概念仍不易了解。

 

直到19世紀,英國邏輯學家 范恩JOHN VENN 提出了「機率」的表達方法,使得機率在現實生活上有它的意義,他把一個重要的大數法則定理加以解釋,指若某件事有既定的機率 (就像擲一枚骰子,得到六點的事件機率就是六份之一),只要我們不斷重複進行測試,該事件發生次數的比例就會越來越接近這個值。***

這些學問構成了統計學的基礎—概率論,但當其時沒有長足的發展。這可能是由於另一股主流思想—決定論的影響所致。

 

〈決定論的興衰〉

物理學宗師 牛頓NEWTON(1642-1727)提出其經典力學定律後,在實證層面上獲得空前成功,理論中的基礎數學模型,遂廣泛地應用在其他的科學範疇。 當時學術界漸漸形成了一種科學哲學習風,認為只要找到事物背後的運作定律,就可以解釋過去及預知將來。 牛頓後的一個世紀,這種科學哲學觀成為主流,宇宙就像機械鐘表運動,只要找到正確的方程式,一切運動盡在掌握之中。 雖然19世紀 “浪漫主義運動”曾經嘗試抗拒這種冷漠的機械論,唯海王星的成功預測及發現,力證機械論的偉大及無敵。 這種思想已經深深植根於當時的文化之中,雖然沒有完全排除概率論,但「決定論」在意識形態上總像跟「概率論」格格不入。

法國數學家 拉普拉斯LAPLACE( 1749-1827)寫了一本書,用數學方程式去描述宇宙中的天體運動,他相信只要有正確的初始條件,就可以正確預測天體的位置,如果觀測出來的數據跟預測出來的不一樣,那就是觀測有誤差。*** 只要隨著觀測儀器不斷進步,觀測誤差應會越來越小,最終觀察到的數據,必然會跟方程式預測出來的一樣。

可惜事與願違,雖然儀器越來越準確,觀測得到的數據,並沒有越來越接近預測值,反而數據突顯出一種隨機性,令到如同金科玉律般的決定論被人質疑。

決定論正處於窮途末路,正因為主流的科學基石給質疑了,於是一群有創新精神的科學家開拓了新的範式去處理帶有隨機性的科學問題。

正如芝加哥大學的 孔恩Kuhn所說,現實世界是極為複雜的,永遠不可能以一個有組織的科學模型來完全描述。 隨著數據越來越多,科學模型的修正項亦越來越多,到最後出現一些特例,會發現原來的模型已不合適。 到了這時候,有原創想法的人就會提出完全不同的新模型,掀起一場 “科學革命” 。***

 

〈皮爾生〉數理統計學的始祖

接下來介紹統計學的重要人物英國學者 卡爾.皮爾生KARL PEARSON (1857-1936) ,它是一個大學問家,由於醉心馬克思主義,更把自己的名字由CARL改成 KARL,以示崇拜。  他亦對科學哲學和數學模樣有著濃厚興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出版了《科學的文法》,是探討科學與數學本質的偉大著作,愛因斯坦曾推許為必讀之書。

皮爾生曾在倫敦生物統計實驗室跟隨優生學家 高騰 做過優生學的相關研究,在研究當中,他們發現了一個『向平均數回歸REGRESSION TO THE MEAN現象』,就是非常高的父母,子女往往較父母矮;而非常矮的父母,子女往往較父母高,故此人類大致上保持著一定高度。 他們亦提出『相關係數COEFFICIENT OF CORRELATION』概念,研究事物之間的相關度,而無需強調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

這些 “常識” 現在已經耳熟能詳,可見統計術語已融入我們常規教育之中,令大眾都有所認識。 不過高騰的貢獻就此止步,並未帶領人們走得更遠,他徒弟 皮爾生的觀點,才真真正正掀起了統計學浪潮。

在皮爾生以前,科學家做實驗,如果才能令數據可信度提高呢?最簡單就是將實驗不斷重複,但問題是究竟要做多少次才有足夠可信度呢? 這個問題以往科學家一直不多理會,因為19世界前的物理實驗,得到的數據一般都有很高的一致性,隨機性比較低,不斷重複實驗,每次都會得到很接近的結果。

但後來,科學家的要求提高了,再加上有一些實驗,在不斷重複下,所得到的數據本質就帶有隨機性,其結果使人不能輕易接受。

皮爾生用他獨到的數學技巧,推算這些數量的可信度,用嚴謹的數學手法給這些隨機的數據背書。皮爾生發明的就是 「適合度檢定 GOODNESS OF FIT— CHI SQUARE TEST」,藉著觀測值的數據分布,就可以推算到數據的可信度CONFIDENCE LEVEL有多高。 那在當時是一個重要的學術突破,從此觀測值跟預測值的誤差,有了科學的評估基準。***

 

現在統計學有了堅實的數理基礎,接著要介紹的統計學家是 費雪,他把實驗的過程序變得有條理,使得到的數據更有說服力。

〈費雪 〉應用統計學的始祖

英國統計學家 費雪爵士 SIR RONALD A.FISHER (1890-1962) 視力很差,如果光線不足的話,接近看不見東西,在使用紙筆規尺等輔助工具上時有困難。 他居然自創用代數方法去解幾何問題,由此可見他對數學見解獨到。 他考獲獎學金,前往劍橋大學修讀,熱衷於當時十分熱門的演化論,期間曾學習 孟德爾的遺傳學。(他成名後,在1940年曾指出孟德爾的實驗數據過於完美,欠缺了自然界的隨機性,故相信數據是做假的)。在學期間,他被當時流行的優生學吸引,曾經聯同經濟學家 凱因斯等人,創辦了個一個劍橋優生學學會。最後費雪通過了數學考試,翌年於劍橋拿到數學學位。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大戰環境大大影響了他對遺傳學的研究工作,但他亦不時幫助相關學術期刊審評文章, 保持了他對遺傳學及統計學的興趣。大戰結束後,他想發表鑽研已久的學術研究文章,可惜一直不被學術界所重視。原因是他屬於純數學理論一派,會用上較抽象的數學理論去解釋統計問題,甚或會用上更抽象的多維幾何方法。當時主流的統計學者因未能掌握這些過於高深的數學,而對他的論文不屑一顧。

鬱鬱不得志的費雪,迫不得已到英國羅森斯得實驗室工作,那所實驗室是由一間肥料公司開辦的,目的在找出人工肥料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記錄了近九十年降雨量、肥料份量及農作物收成量等數據。多年來的數據一直沒有發表過,而且十分零碎及混亂。費雪肩負重任,負責分析那些數據。到底得出什麼結果呢?結果是一無所得,原因是降雨量對收成量的影響太大了,根本難以分離出肥料對收成的影響。這是實驗設計得太粗疏之故,九十年到頭來白忙一場,實為可惜。

這就是費雪日後寫《實驗設計》一書的主因。《實驗設計》舉出好幾個範例,給科學家提供指引,去設計實驗程序,得出有價值或代表性的觀測數據,以免白白浪費時間及資源。

及後費雪回到大學校園,繼續統計學的學術研究,範圍不單只應用統計學,而伸展到更廣更闊的領域,以及將前人的錯誤指出及修正,風頭可謂一時無兩。

以上兩位統計學家,為現代的統計學奠定了穩固基礎。透過扎實的數理邏輯及嚴謹的實驗程序,使一些多年來不確定的、帶有隨機性的實驗數據有了合理的估算,對複雜的世界有了新的處理方法,令科學開闢了新的道路。

 

資料來源:

《統計改變了世界 How Statistics Revolutionized Scienc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2002)
作者:David Salsburg
譯者:葉偉文
出版:天下文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5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