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英之見:長線理想組合 黃國英


2009-05-04  AppleDaily





 

熊 市中的大反彈,多數是意料之外,但未必要被市場牽着走,升市不一定要追貨,也可以用作套現的機會。之前提過心大心細買不買可換股債券的行家朋友,便趁機大 舉清倉,在假期中再思考長線投資重心,應該如何部署,然後耐心等待下一次跌市分段吸納。這位朋友能夠以慢打快,當然不是在一般基金公司中工作,而是負責家 族式私人基金,才能有此彈性,可以手持大量現金,等待時機。大家投契,可能是自己也是可以不理甚麼參考指標,我行我素獨斷獨行一樣。建構長線組合,大家的 共識是要找出具增長力的股票,朋友衝口而出的答案,是中資的科技股,但當然不是資產負債表奇弱的聯想(992)。那些線上平台的公司,營運槓桿效應以至業 務擴張的條件都十分足夠,唯一顧忌是優點明顯,估值不便宜,不過當年的Google情況也是一樣。另一必然之選,是中國內需股,最近一位國內做生意的朋友 一言驚醒,是否有一個中產消費階層形成,不是想像中的重要,使用者和購買者很大機會是不同人,國內不少人仍是食阿公,所以考慮的重點,是產品能否吸引那班 公費消費者。筆者學生的某位國內親戚,在一家尋常的企業做業務員,6000塊人民幣月薪,竟有過百萬資產,香港人實在難以明白。因此,上月底去深圳接受國 內《證券時報》的網上電視訪問後,也特地跑去考察一下那家剛被外資入股的連鎖飲食餐廳集團,親身感受一下內地的消費市道及氣氛。人均消費過百元,以內地收 入標準不算便宜,依然高朋滿座,產品向高檔發展,刺身以及至尊羊肉等款式,教自己大開眼界。

華潤電力先行獲利

科技股及品牌股 各有心水外,大家都同意應該加入石油股,現時原油價格不上也不下,但萬一通脹預期形成,會是忽然向上突破的模式,所以一定要有石油股,作為這個風險的對 冲。這個陣容,和一般人遵照傳統思維選股,最大分別是欠缺金融股,長線欠缺增長動力,不能再緬懷昔日強勁表現。4月初曾推介華潤電力(836),博變成兩 大指數的成份股,據最新的研究報告,如果加入純利角度考慮,機會未必太高,應趁機先行獲利。黃國英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電 郵:[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75

買樓兩頭賺──量化寬鬆政策下物業成為理想投資(2010/11/21) 脫苦海

http://hk.myblog.yahoo.com/tokuhon_blog/article?mid=17193

量化寬鬆政策引發投資市場的變化,美元及相關資產弱勢已成為自我完成的全民共識,很多人但知所謂「買實物抗通脹」, 或因為港元與美元掛勾,便以存人民幣作為另一種出路。此處出現兩個考慮:首先,所謂實物,可以是黃金、物業,甚至有人去囤積商品甚至農產品,究竟選擇那一 種?第二是,所謂商品貨幣如澳元紐元,或甚囂塵上的人民幣投資,牌面上表現比美元強,又是否理想?

市傳國內炒賣諸如大蒜、蔬菜、肉類之類農產品,甚而有人煞有介事說因為各地冷藏設備發展起來,有利囤積居奇云云。而香港亦有一鼓收集諸如紅酒、名錶、錢鈔、茶餅作為投資標的。筆者不敢說類似的操作不能獲利,卻難以視之為投資,因為他們面對流通性及異質性的問題,導致難以大額進出,以及定價困難。相比之下,黃金及其他商品期貨就無此弊,不過相比之下物業金額大,而且高透明度的成交紀錄令定價較易,可以判斷估值水平。

此外還要考慮槓桿此一因素。黃金及其他商品期貨均可以高槓桿方式運作,而被人目為高風險投資;可是以按揭買入物業, 其實亦是槓桿,比如七成按揭是用三倍多,如按到九成則高達十倍,然則何以少人批評?說穿了,物業市場較少出現斬倉情況,即使物業市價低於按揭額,出現負資 產情況,只要按時供款,往往銀行亦不會收回物業拍賣抵償。至少在金管局網站看到負資產的統計數字,即是金管局亦默認此種現象的存在。反而其他商品,未跌到 負值,經紀行已經call margin追加保證金。因此物業投資的安全系數比其他商品高得多。

而另一被人忽略的因素是除了現金會貶值,其實債項也會貶值,美國政府深明此道,因此不惜大印銀紙製造流通量,今天的 債去到若干年後已貶去一截。借錢買物業,動輒十年、廿年甚至卌年,其間銀行欠款所代表的購買力亦隨通脹而降低。過去數十年樓價輾轉上升,債務購買力輾轉下 降,無論地產商或小業主,均是兩頭賺錢。

至於不買實物資產,改存商品貨幣或人民幣投資產品又如何?其實所謂人民幣升值,是購買力下降速度較慢的假象。美國政 府會印銀紙,難道歐洲、澳紐或中國不會做?至少中國政府亦是大量放水進入市場,而不會坐以待斃,國內物價上升已成普遍現象。據報導甚至出現國內居民回流香 港購物的現象,在流動性海量之下,各種貨幣只有爭相貶值一途,用那種貨幣只是程度上的分別。

租或供物業,往往佔家庭支出的一大部份,即使不以投資視之,能鎖定或控制居住支出已是自保。尤其在當今時勢,誰人會低價出售自住物業?樓價大跌又從何說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21

理想的買入點 雪明資產管理世界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25.html

  我每天如常到一些財經網站觀看二十大跌幅股票及創52週新低者,也是希望某一天我心裏想擁有的股票無端百事來個急跌,於是昨天就給我機會買入了中國動 向(3818),真可謂好價錢3.86港元,對上一次想買入則是4.6港元,買入理由很簡單,一家公司並不需要在來年度再做無增長性資本開支的企業,而且 手握現金每股約人民幣1元,自由現金流又差不多人民幣0.2元,那麼我真是找不不到理由不買他吧。

        其下跌的理由層出不窮,例如下年度訂單增長率放緩,或者是陣前換帥,不過其新帥資歷遠勝舊帥,大行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什麼好的消息也 可以寫成負面,所以造成一天急跌至3.6港元收巿,噢,我的買入價也是早了些,但並不緊要,至少我本來就是希望接近這個價位買進的。

        我想說每一種股票都有其大跌的一天,如果你當初希望買進的理由沒有改變,以及公司和行業結構沒有什麼重大改變,那麼一個不知所以的大跌就 會造就一個最佳的買入點,你可能說這樣的例子並不多,但我跟你說例子其實在一年之中存在很多個案,關鍵是你能否在某一天得到大跌的消息的同時進行快速的審 查和分析,藉以在最佳時機買進,因為這種機本面沒有變得差的情況下大跌維持的時間相當短暫。

        例如股災是一個大環境下造就的理想買入環境,不過無可能每年都有一個股災的。而今年的例子則有比亞迪,騰訊,中國動向等,以我為例,我就 曾經買了騰訊和現在的中國動向,那時候騰訊傳出馬化騰做了大量期權,我已經忘記了是什麼,總之是要低位出清部份持股,這個消息令到股價大跌至近期權執行位 置,然後主席更揚言未來增長率會放緩,股價可謂雪上加霜似的下跌,不過我得認為主席做期權時的價位和環境跟今天不同,而且增長率放緩並不是停止增長或倒 退,放緩多少也是未知之數,但股價大跌加上公司回購,這不是一個買進訊號嗎,事實勝於雄辯,今天何價大家有目共睹。再來是中國動向,你會可能對其抱有和那 天的騰訊一樣看待,但我認為,這只是短暫的影響,我對其抱有信心,我買進並持有著,投以信心的一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32

不死鳥Twitter:理想主義色彩企業成長史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3/03/223846.html

以下為文章全文:

艱難成長

在成功的網絡創業公司內部,生活可能很險惡、很殘酷、很無助,極其成功的創業公司尤其如此。隨著企業的快速成長,自我逐漸迷失,投資者掌握了控制權,業務的複雜性也在與日俱增,最終超出創始人的管理能力。

風險投資家彼得·芬頓(PeterFenton)將這種現象稱作是「創業公司的扭曲」(theviolenceofastartup)。要論這種扭曲的猛烈和公開程度,沒有哪裡比得上芬頓投資並參與指導的一家公司,它就是Twitter。

在誕生的最初5年裡,Twitter似乎一直在忍受種種痛苦,恨不能「切腹自殺」,例如:服務不斷宕機,「失落的鯨魚」(failwhale)這個 卡通形象就是很好的寫照;2009年的一個安全漏洞導致大量內部文檔洩露,令Twitter頗為尷尬;關鍵員工的離職也從未停止。當然,最令人關注的動盪 還是來自最高管理層:Twitter在三年內換了三任CEO。隨著連續創業者、谷歌(微博)前高管迪克·科斯特洛(DickCostolo)2010年被 提拔為CEO,以及Twitter聯合創始人傑克·多西(JackDorsey)重新出任公司董事長兼產品主管,這出大戲終於達到了高潮。

如今,一些弔詭的事情正在舊金山悄然上演。多年來一直認為賺錢會分散精力的Twitter,或許將變成一家自給自足的企業。該公司招募了經驗豐富的 高管,將#和@等獨特的符號引入主流,而且推出了新穎的廣告產品,並迎合了通用汽車和百威啤酒等大品牌的喜好,吸引他們在今年的「超級碗」 (SuperBowl)橄欖球賽期間,在這家微博客服務中投放了大量廣告。據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測算,Twitter2012年有望盈利 2.6億美元。與谷歌和Facebook等規模龐大的競爭對手相比,這或許不值一提,但卻表明Twitter正在成為全球頂級廣告主的網絡預算的有力爭奪 者。「我們的廣告業務只有18個月大,2011年才剛剛擴容。2012年,我們將證明它的強大實力。」Twitter產品副總裁薩特亞·帕特爾 (SatyaPatel)說。薩特亞曾在谷歌任職,像他這樣的「老谷歌人」在Twitter約有90個。

過去,Twitter這種「為了酷,不賺錢」的態度提升了它在硅谷的神秘氣質。這家公司至今仍在努力維持這種氣質——他們的使命是「即刻傳遞,言之 有物」。但事實上,它卻已經加入到網絡廣告預算的爭奪戰中。Twitter還與蘋果展開了密切合作,這要部分歸功於CFO阿里·洛加尼 (AliRowghani)的人脈,他曾擔任皮克斯動畫CFO,這是已故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Jobs)創辦的另一家公司。蘋果很快 就將Twitter整合到iPhone和iPad的操作系統中,不久之後,還將整合到PC和筆記本中。這可以簡化蘋果用戶使用Twitter的難度,反過 來,也將極大地促進Twitter的發展。

此外,Twitter對#話題標籤的管理同樣很出彩。它的作用已經逐漸超過冗長的網址和Facebook資料頁面,為企業和政客們提供了簡短、便利 的標識符。在今年1月的美國國情咨文演講前,白宮就利用不同主題的話題標籤發佈了演講稿。今年「超級碗」的42家電視廣告主中,有8家在廣告中包含了 Twitter話題標籤。去年只有奧迪一家。

各大品牌之所以競相使用話題標籤,部分原因在於,這可以將他們直接與密集而連續的網絡對話聯繫起來。與Facebook的8億多用戶相 比,Twitter的1億活躍用戶似乎微不足道,但卻緊緊把住了全球新聞的脈搏,彙集了各種各樣的信息。從阿拉伯之春到明星之死,可謂無所不包。

在Twitter走向成熟的過程中,48歲的科斯特洛功不可沒。他將員工總數從45人擴充到將近900人,幫助團隊樹立了堅定的使命感。在被問到老 掉牙的Twitter增收計劃時,他說,他「很可能比多數人所預計的更有耐心」。他補充道,Twitter短期內不準備IPO。作為芝加哥一家即興表演劇 團的前成員,他非常懂得自嘲的幽默感。在談到Twitter面臨的垃圾信息問題可能嚇跑企業時,他說,「我們可以從前輩及其經歷的事情中吸取教訓。我認為 這將有助於緩解廣告主的部分擔憂。」他頓了一會兒說,「順便說一下,『緩解』(ameliorate)這個詞用得很好。你不這麼認為嗎?是吧?應該給點表 揚。」

廣告革新

在2009年以COO的身份加盟Twitter後,科斯特洛的第一件事便是招募大量人才,挖角谷歌、新聞集團和甲骨文。他後來與芬頓和硅谷著名職業 經理人、蘋果董事比爾·坎貝爾(BillCampbell)一同將多西請回了公司,讓他負責產品決策。科斯特洛說,有了多西,「在制定產品決策時,就少了 很多無謂的爭論。」科斯特洛還策劃了一種6小時領導力課程,每年都會安排高管上四次課。他還任命公司首批工程師之一的阿里薩·休斯基 (AlissaHuskey)領導了一個團隊,專門為Twitter制定核心價值。整個公司很快就形成了10點共識,包括「按照我們自豪的方式來發展公 司」以及「通過實驗開展創新」。這聽起來像是老生常談,但科斯特洛卻認為很有用。「如果你沒有目標,似乎就無路可走。」他說。

在科斯特洛出任CEO前,Twitter在定義商業模式時考慮更多的是不做什麼,而不是要做什麼。2009年初,它拒絕了微軟(微博)在其搜索結果 一側投放廣告的請求,因為它還不準備著手盈利。它還曾考慮向企業用戶出售數據,幫助他們瞭解Twitter上的活動和粉絲狀況,但最終還是放棄了。 Twitter甚至推出過Groupon風格的折扣服務,但很快就關閉了,之所以如此短命,是因為他們認為這項業務規模不夠大。

Twitter仍然通過授權交易賺取了收入——為了獲取實時Twitter消息,微軟旗下的必應搜索會向該公司支付費用。但科斯特洛卻一直堅守著該 公司的主要角色:一款讓廣告與其他用戶免費使用的通訊工具。在此基礎上,如果企業要突出顯示自己的信息,就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 PromotedTweet是Twitter的核心計劃,科斯特洛稱之為「我們廣告戰略的原子單位」。這是一種由廣告主發佈的Twitter消息,可以出 現在用戶信息流的頂端。只有當用戶「參與」這類信息時——例如轉發或點擊其中的鏈接——廣告主才需為此付費。用戶點擊的次數越多,廣告出現的次數也就越 多。Twitter高管聲稱該網站的廣告參與率高達3%至5%,遠高於普通橫幅廣告的0.5%。

科斯特洛將此歸功於斯坦福大學計算機教授、Twitter兼職顧問阿什時·戈埃爾(AshishGoel)。是他幫助該公司意識到,Twitter 消息也可以同時充當廣告。戈埃爾提供了一個重要觀點:Twitter上的所有人都是推廣者,他們都想推廣一個鏈接、一條信息,或是一條個人狀態更新。 Twitter對廣告主的最大吸引力在於,可以通過支付費用獲得高於普通信息的權重。之後,廣告不僅可以出現在Twitter網站上,還可以滲透到網絡和 手機中的各種Twitter客戶端中,其中有很多是由第三方企業開發的。

在規劃好系統後,Twitter便開始謹慎地推出。2010年,該公司對廣告數量進行了密切監控,以便瞭解令用戶不滿的極限值。隨後向星巴克、維珍 美國(VirginAmerica)、百思買等大企業開放了廣告業務。他們還為迪士尼當時即將推出的《玩具總動員3》開發了一種名為 PromotedTrend的廣告,這本質上是一種熱門話題,但是卻可以出現在常規熱門話題列表的頂端。這類廣告目前在美國一天的售價約為12萬美元。 Twitter還推出了PromotedAccounts,提升廣告主的曝光率,幫助其吸引粉絲。

2010年夏,科斯特洛將亞當·貝恩(AdamBain)招致麾下。貝恩原 是新聞集團的銷售高管,為人很隨和,他負責領導Twitter的廣告團隊。貝恩似乎是一個不太可能的選擇:他曾在福克斯互動傳媒任職,該公司旗下的 MySpace發佈的橫幅廣告華而不實,而且頗具侵擾性。貝恩本人將加盟Twitter的決定稱作是一次「甜心先生時刻」 (JerryMaguiremoment)。這裡讓他頓悟,並找到了一種更好的廣告模式。他意識到,橫幅廣告「迫使營銷人員產生了不好的動力和行為」,因 為搶眼而突兀的廣告是吸引用戶注意,並增加點擊率的唯一方法。但Twitter卻「破解了新型廣告的密碼」,這類廣告能夠獲得與網站上的其他內容相同的待 遇。

貝恩加盟Twitter的最初幾個月一直都在外面忙碌,會見廣告代理公司和廣告主,傾聽他們對Twitter的期望。他在140天內見了140位首 席營銷官,有時還拖著科斯特洛一起。(發現沒有?Twitter消息的長度上限也是140個字符。)貝恩的一份幻燈片顯示一種不可取的模式:一個清新的 Twitter網站,正在遭受著洗滌劑、手袋和手機等橫幅廣告的攻擊,把Twitter搞得烏煙瘴氣。

Twitter的這一想法也引發了廣告行業高管的共鳴,但仍給他們留下了疑問。舊金山數字營銷公司AKQACEO湯姆·貝德凱爾 (TomBedecarre)自稱非常仰慕貝恩和科斯特洛,並且是Twitter的堅定信徒。但他也表示,Twitter需要努力說服其他業內人士,讓他 們主動學習這種新通訊媒介的使用方法——他們此前已經被迫自學了Facebook和谷歌的使用技巧。「只要有新平台,就有新的衡量標準。」貝德凱爾說, 「Facebook的『like'價值何在?Twitter的『轉發』價值何在?我認為這是廣告主面臨的一個挑戰。」

業務現狀

當紐約巨人隊與新英格蘭愛國者隊在今年的「超級碗」上對決時,另一場大戰也在Twitter上打響。作為這項賽事的最大廣告商之一,通用汽車除了發 佈5條電視廣告外,還在Twitter上展開了一輪推廣活動,花費了數百萬美元將附帶電視廣告鏈接的消息推廣給用戶。其中一條廣告描述了雪佛蘭西維拉多 (Silverado)皮卡車主在末日災難中倖存後,為他們的好友——一位福特車主——默哀的場景。這條廣告引發了一些衝突。福特和通用汽車的高管以及一 些皮卡愛好者在Twitter上大打口水仗,為各自的全尺寸皮卡在末日災難中倖存的概率爭得面紅耳赤。「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就像是哈特菲爾德 (Hatfields)和麥科伊(McCoys)兩大世仇家族的網上交鋒。我們達到目的了。我們就是想要挑起話題,Twitter幫我們做到了。」通用汽 車首席營銷官約爾·伊萬尼克(JoelEwanick)說。彼時,他正坐在通用汽車底特律總部的一間社交媒體「作戰室」中興奮地監視著事態的發展。

近幾個月來,Twitter為通用汽車等廣告主提供了多種全新渠道,吸引他們提升Twitter上的廣告預算。去年9月,該公司開始允許廣告主向指 定的人群發佈PromotedTweet消息。即使沒有關注這些品牌,只要符合要求,依舊會收到這些信息。就在同一個月,Twitter又開始接受政治廣 告,並在上面附帶了獨特的紫色標記。2月28日,Twitter宣佈將面向手機發佈PromotedTweet廣告,與Facebook爭奪移動廣告市 場。2月末,Twitter還將向街頭面包店、墨西哥玉米餅店以及其他小企業開放廣告網絡。通過這一服務,這些小企業無需與銷售人員溝通,即可自主對廣告 進行競價。

硅谷正在密切關注Twitter的進展,以確定其是否能夠支撐去年獲得俄羅斯風險投資公司DSTGlobal投資時得到的80億美元估值。的確有很 多懷疑的理由。Twitter的用戶已經習慣於自主選擇關注對象和關注的信息,因此強行插入信息可能會導致用戶流失。在內部,Twitter工程師將這種 反應稱作是「疲勞」(fatigue)。即將推出的小企業工具同樣會催生一大問題:這種自助服務可能會吸引惡意廣告主,引誘用戶訪問充斥著垃圾信息或惡意 軟件的網站。當谷歌本世紀初為AdWords推出類似的工具時,垃圾信息散佈者便找到了廉價的搜索關鍵詞,並在結果中插入了指向他們網站的鏈接,然後在目 標網頁上投放毫無意義的廣告。Facebook也曾經遭遇過這一問題。今年1月,Twitter收購了安全公司Dasient,目的就是對抗這種問題。

很多大廣告主目前為Twitter分配的預算都遠低於谷歌或Facebook。今年1月,耐克贊助了一條Twitter消息,邀請用戶計算自己的運 動量。這其實是在為該公司的最新款FuelBand體能監測腕錶的發布做鋪墊。2月,迪士尼為皮克斯的新電影《勇敢》(Brave)制定了一個推廣計劃, 邀請用戶回憶自己的勇敢行為。Verizon無線、賽百味和達美航空也都在Twitter上非常活躍。「用戶在哪裡,我們就到哪裡。」Verizon無線 數字媒體和營銷副總裁約翰·哈洛賓(JohnHarrobin)說。他指出,Facebook廣告更容易帶來真實的銷量,但Twitter用戶更願意點擊廣告,並與公司發佈的消息互動,「所以,這通常是我們傳播信息的首選渠道。」

麥當勞今年1月的一次經歷證明了Twitter廣告的風險。該公司當時使用#McDStories作為話題標籤,推廣為其供應原材料的農民的故事。 但很快,批評人士卻借助這一標籤來傳播食品中毒、體重增加以及員工衛生狀況不佳等信息。麥當勞社交媒體總監裡克·維昂(RickWion)表示,他對 Twitter的廣告工具很滿意,儘管有可能適得其反,但仍會繼續使用。「我們知道,PromotedTrend有時會被批評者當做抨擊的工具,但我們的 用戶每次發佈的正面評價都遠多於負面消息。」他說。

今年早些時候,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紐特·金裡奇(NewtGinrich)在Facebook上掀起了一場請願活動,呼籲通過擴大北美的石油勘探和 Keystone公司的輸油管道,將汽油價格降到每加侖(約合3.8升)2.5美元。這一活動隨後轉戰Twitter。當共和黨2月22日在亞利桑那州啟 動辯論以來,金裡奇便一直在花錢推廣這一活動,確保用戶搜索他本人和米特·羅姆尼(MittRomney)的名字時能夠首先看到這些信息。借助 Twitter廣告,金裡奇至少暫時逃過了政治分析師的批評。

作為金裡奇的外部社交媒體顧問,文森特·哈里斯(VincentHarris)表示,他花在Facebook上的資金將達到Twitter的四倍, 原因很簡單:Facebook的選民遠多於Twitter。這是一個很簡單的算術題:據eMarketer測算,Facebook吸引了44.6%的美國 人口,Twitter僅為9.1%。但哈里斯說,Twitter已經成為了一個無價的工具,可以左右黨內人士和權威人士的觀點。「Twitter廣告的魅 力在於,這是現存的反應最快的政治工具。」他說。

然而,沒有一個廣告主像Twitter希望的那樣成為他們的忠實布道者。通用汽車的伊萬尼克表示,他在「超級碗」期間投放的Twitter廣告幾乎 使該公司的粉絲數翻番,達到8萬人。但他也透露,與傳統的電視和印刷廣告相比,維持Twitter的曝光率並支持Twitter廣告戰略更耗費資源。所有 這些用戶參與和看似真實的消息都會逐漸耗盡。他說,當企業發佈Twitter消息時,「不能讓人感覺像是出於商業目的」。Verizon的哈洛賓則表示, 如果不停地發佈推廣信息,可能會令粉絲厭煩。

廣告主對Twitter的另外一個不滿之處在於,它無法像Facebook那樣精準定位不同的用戶群。Facebook通常都能瞭解用戶的年齡、工 作和教育經歷,以及家庭住址。但Twitter用戶卻不會主動提供這類信息,定位工具的精準度也不及Facebook。科斯特洛表示,他並不擔心這個問 題,因為根據「興趣圖譜」來定位用戶有著巨大的潛力。所謂「興趣圖譜」,指的是通過用戶關注的人和點擊的消息提煉出的性格特質。他對這種言之有物但卻不具 侵擾性的海量信息滿懷熱情。「通過我所關注的賬號,便可以大概勾勒出一幅圖畫,瞭解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儘管未必能夠確定我在現實生活中的真實身份。」他 說,「我認為,這讓我們可以為廣告主提供巨大的價值,為那些想要暢所欲言的人提供巨大的價值。」

莊重使命

幾天後,科斯特洛不開玩笑了,他開始討論Twitter的新總部——900名Twitter員工多數都將於今年夏天搬到這裡。這裡原本是一個家具批 發市場,有75年的歷史,Twitter去年租下了這裡。這棟建築矗立在經濟蕭條的舊金山市場街(MarketStreet),這裡有很多乞丐和一元店, 還有堆滿垃圾的空地。傑出的互聯網公司很少會選擇這樣的地方做總部,但Twitter獲得了舊金山的減稅優惠,所以便主動改造這個地方。工人們給這裡裝上 了現代化的電梯,並增加了21世紀網絡公司的標準配置,例如咖啡屋和雙人會議室。他們還把屋頂改造成露台和食堂,可以俯瞰附近市政廳的圓形大廳。

這棟建築內充斥著各種裝飾藝術,例如大理石鋪成的大廳和暴露在外的滑槽郵筒,Twitter希望把它們保留下來。「我們想打造一家長盛不衰的公司, 一家能夠以有趣且積極的方式改變世界的公司。」科斯特洛說,「這個新地方,這棟有著濃厚歷史氛圍的建築,都給我們的使命和未來平添了幾分莊重感。我認為, 這符合我們打造Twitter的方式,我們希望它成為媒體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44

投資札記【367】理想化的十倍股 佐羅股飛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4cdd300102e1c1.html
理想化十倍股是這樣產生:1、業績上漲2.5倍。2、市盈率由10倍漲到40倍。4*2.5=10,例如前些年的潞安環能偉星股份山東黃金等情況,當然這只是一種情況。還有比如業績上漲更猛烈,而股價從未給過10倍PE(前蘇寧)。當然一些稀缺資源強週期的十倍就更為迅猛,市盈率反而是前高後低,直至行業景氣高峰市盈率最低。


因此這裡就包含著:1、向下大幅拓展低估打折的空間。2、向上拓展業績長期增長空間。有了這兩點做基礎再出去選擇企業股票,就心裡有譜了。以上是「道」的問題,買的早晚高低我們也在總結,但這是「術」的問題了。道是道理,就是大規律;而術是具體實現的手段,方法等。道需固執堅持,而術可以完善提高。

可見:很多朋友問我某企業業績未來能否漲十倍,其實完全不必這麼狠。從0.5到1元就有N倍可能,關鍵是看給你的市場價格打折程度和未來給你高估程度。道理上行的通,但技術實現上就要看你的經驗和本事。我們之前檢討的是在術的方面需要進一步研究。

主帖裡列舉是過去的幾個十倍股,之所以總結,因為當初認識不清,也只獲得了1-3倍的收益,沒獲得很大收益。但能否實現更大的收益麼,其實也是有章可循的,記得嗎,巴菲特的中石油數倍收益的實現,難道只是評估值提升麼?肯定有對市場的敏感和經驗手段。只是他老人家不願過多談及這些罷了。彼得林奇的房利美也是大獲全勝的N倍股,他們只說不要急於賣出你手中的股票,要握的時間稍長一些,但怎麼賣,誰也不肯說,我想肯定與一些「術」的東西有關,這些就要靠你我多學習總結了,我知道的我也不能相當準確地描述給你,因為我也要根據情勢而定,不能千篇一律地講。
以上還說明,再好的企業沒有以上空間基礎就無法成形大收益。收益有三級跳:一是現實利空二是整體低估三是未來增長,三疊加就是未來高收益。如果僅是企業很優秀恐怕還不夠,因此:優秀公司不一定帶來滿意回報!

關於佈局紡織股:我們認為去年下半年開始的紡織行業開始去庫存化,整體出現行業低迷,例如休閒體育服裝比較困難,因此開始關注紡織輔料和高端棉紡機會。具體困擾多長時間很難判斷,但紐扣、拉鏈和棉紡高端不會消亡是確定的。尤其是龍頭企業能行業洗牌中將受益,而且兩企業都有一定的技術和渠道壁壘,在未來幾年內能在異地趕超他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關鍵問題大家都知道中高端服裝的消費需求是不斷增長的,而且基本屬於次快速消費品。從兩企業擴張決心看,困難一定是暫時性的。這算是機會。但我重申我並不是介紹他們有可能是十倍股,我有我的行為方式,最後結果我還是希望只有保守利潤,雖本著大收益去,但究竟能把我多少需要看形勢變化,投資總是一項遺憾的藝術,還是那句話只要是獲利的生意都是好生意,至於獲利多少你滿意不滿意,那就看你功力了,也不必過分計較。但學習提高的腳步千萬不能停止,現在需要的是隱忍地花好每一分錢,過濾掉任何中小型波動,默默等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23

後馬云時代:阿里巴巴的的理想狀態是沒有CEO?

http://xueyuan.cyzone.cn/guanli-zhanlve/229146.html

微博上曾經有個討論很火熱:假如李彥宏、馬云、馬化騰都退休了,百度、阿里、騰訊三家公司哪一家最亂?很多人的答案是阿里巴巴。理由諸如阿里價值觀體系由馬云設立、電商行業依然在亂戰中、阿里巴巴江湖氣息略濃等等。

阿里集團首席人力資源官彭蕾面對這一問題的答案是,「沒發生的事情,就不要妄加猜測,發生以後再看。」但相對於百度和騰訊,似乎阿里巴巴最接近「發生」這一時間點:近期行蹤隱秘的馬云已經很少過問具體事務。

但實際上,阿里巴巴現在考慮的並不僅僅是馬云退休後,應該由誰來接班的問題,而是後馬云時代,整個集團的新管理模式——沒有公司,只有組織存在,所 有業務都通過一個共同目標協同努力,最理想的狀態是沒有CEO,即使有CEO也能夠用最大程度降低CEO的壓力,不過當然這種超前的創新並不會馬上實現, 而是阿里努力推進的方向。

馬云式混搭交流和管理

在曾鳴眼裡,馬云是一個愛熱鬧的人。從最早的西湖論劍到後來每年一度的網商大會,就可以看出馬云社交範圍的廣泛:他的嘉賓朋友從李連杰到施瓦辛格乃至巴菲特,這不僅反映出馬云很會交朋友,更重要的是給馬云提供了混搭管理的思路。

近一兩年中馬云常在美國或者世界的其他地方,只在迫不得已需要他現身的如支付寶股權轉移、淘寶商城遭攻擊事件時,才會趕回中國「救火」。為何馬云選 擇隱身在美國?馬云的助理、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李俊凌認為,美國相對環境沒有那麼浮躁,整個社會會平靜一些,對馬云「會有一些幫助」。

不少外界言論認為,馬云頻繁的美國之旅與雅虎回購、籌資有關,據阿里巴巴內部人士透露,雖然馬云是不可忽視的重要角色,但事實上他將更多的籌資事宜交給CFO蔡崇信負責,「馬云去美國很重要的原因,是思考未來真正互聯網時代文明的主旋律是什麼。」曾鳴說。

阿里巴巴是讓曾鳴最為自在的公司,原因在於中西方文化相對融合的比較自然,而這一套價值觀體系源於馬云:一方面從創業開始就從高盛、軟銀融資,普華永道的審計,並引入GE為代表的管理體系、嚴格的董事會制度,用最標準的成長方式和世界對接,另一方面則推行傳統文化哲學,如武俠、小二、太極等。

馬云強調的是世界公民的感覺,他一直講阿里巴巴不是一家中國公司,而是一家中國人創辦的世界公司,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每個人都不斷的去跟外界接觸、碰撞和交流,和馬云配合這麼多年最讓我佩服的地方,是他每年的思想都有提升,能從不同人身上學到不同東西。」曾鳴說。

比如馬云可能和導演馮小剛吃了一頓飯,就會從中有所啟發,並和阿里高層分享:公司總監叫Director,電影導演也叫Director,這兩個Director應該有什麼共同的地方,應該用怎樣的電影導演方法來做好公司總監的工作。

「馬云現在跟任何人接觸,我覺得都不會奇怪,他就是好這一口,而且很願意有這樣一個交流和互動。」曾鳴說,「不管哪一行哪一派,當你見到頂尖高手時,會產生敬畏、會更容易產生共鳴,而這種混搭的交流跟學習,對一個企業家來說幫助更大。」

後馬云時代管理模型

在2010年9月的網商大會上,馬云就曾公開談及「接班人」問題,他期望有繼任者來接位,並能超越自己更好的經營阿里巴巴。據彭蕾透露,事實上馬云從2008年之後就不太過問集團各個業務具體的事務,而阿里巴巴「培養高管這個事情從來沒有停止過」。

「培養接班人,肯定要看下一代,下一代就是總裁和副總裁,再下一層就是總監和資深總監,沒有一個人能在一家公司幹一輩子,就算再幹二十甚至三十年,總得要退,我們要做102年的公司,不在人才梯隊建設和早準備的話,會很危險。」彭蕾說。

事實上,阿里內部獨特的高層大輪崗制度,就被外界看成是培養接班人的手段。「大輪崗輪的全是組織部的人,到一定層次上他的戲路不能侷限於某個領域,放在平台上調到起來,能夠發展其他的潛力和機會。」彭蕾說。

有輪崗必有變動,這也成為微博那個假設「馬云退休阿里最亂」的佐證之一。曾鳴卻不認同這一看法,「經常得小病的人,反而不容易得大病,天天看起來很健康的人,反而容易得大病,阿里巴巴看起來很熱鬧,實際上是我們在折騰自己。」

彭蕾也認為,阿里對於組織、人才和文化的堅持,下了非常多的功夫,這些功夫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成的,在公司發生改變之後,也不會一朝一夕就被推翻和顛覆。

曾鳴指出,目前阿里思考的問題,不僅僅是馬云之後誰接班的問題,而是後馬云時代,整個集團一定要有個新管理模式。

「我有個很極端的判斷,可能未來公司是不存在的,CEO是不存在的,但組織存在,我們做很多事情,無論輪崗還是業務,都用網格化的分佈方式讓他們去 協同,過去一年我在公司講的最多的一句話是協同,而不是協調,這其中的差別是,協同是一群人用網絡化方法,自組織朝一個共同目標努力,而不是由上而下的指 令,這是未來一個非常大的挑戰。」曾鳴說。

這只是一種設想和有意識的探索創新,放在現實來說,曾鳴並不覺得阿里巴巴未來5年就會沒有CEO,但他認為應該往「自組織」的方式努力,這個方向的 最大結果,是很大程度上降低一個CEO的壓力。「我們不指望未來馬云接班人會是另外一個天才型的選手,我們更多是通過一種創新組織方式,把CEO決策失誤 風險降到最低。」

不久前阿里巴巴首席風險官邵曉鋒接受採訪時,不斷傳達馬云的一個意見:一定會繼續不斷把員工授權往前推,但同時也要把阿里巴巴、淘寶市場化的東西往前推,這看起來是一些相互衝突的事情,但阿里認為只有解決這些挑戰,才能找到新管理方式,讓公司未來的發展更加平穩和健康。

就目前來說,曾鳴並沒有感覺馬云離公司有多遠,雖然馬云對日常管理逐步後退,但他還是會抓住公司發展最要害的問題給公司把脈,如淘寶運營思路轉變、集團輪崗、價值觀提升等等。

阿里高管層也在努力幫助馬云往這個方向走,曾鳴說,「只要我能處理的事情,我都不會推到他的層面,這樣他才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思考他應該想的問題。現在大家感覺阿里巴巴相對好像亂一點,因為我們真的在折騰自己,現在如果我們太舒服了,過兩三年就會是市場來折騰我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95

理想的領導人應該是什麼樣的?

http://xueyuan.cyzone.cn/guanli-lingdaoli/229819.html

「領導人的資質」是我經常思考的一個主題,因為對於任何一家企業來說,不管它倡導了多麼高尚的經營哲學,不管它構建了多麼精緻的管理系統,這樣的哲學和系統能不能正確運用,可以說完全取決於企業的領導人。

理想的領導人應該是什麼樣的?當我這樣思考時,頭腦裡立即浮現出來的形象,是美國西部開拓時期篷馬車隊的隊長當年,篷馬車隊從北美大陸東部出發,以 人跡罕至的西部大地為目的地,不少車隊在中途便遭遇了挫折和失敗,只有發揮了卓越領導力的隊長率領的車隊才能到達目的地。篷馬車隊隊長發揮出的領導人的優 秀資質是什麼呢?

第一,具備使命感

美國的西部開發,在其根源上,來自人們追求富裕的願望。而篷馬車隊隊長便處於這種強烈願望的頂點。然而如果隊長的強烈慾望中充滿私利私慾,結果將會怎樣呢?恐怕他們得不到周圍人的協助,團隊四分五裂,結果不可能達到夢寐以求的新天地。

在創辦企業之初,企業領導人哪怕只有強烈的願望也無妨,但是為了企業進一步的發展,領導人就必須提出團隊能夠共同擁有的、符合大義名分的、崇高的企業目的,並將它作為企業的使命。具備使命感,就是領導人首先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資質。

第二,明確地描述目標並實現目標

提出過高的目標,大家都覺得不可能完成,就不會真摯地付出努力。相反,提出的目標過低,很容易就能達成,大家又會覺得自己的能力被低估了,因而會漠視這樣的目標。

領導人必須找出全體成員都能接受範圍的最高具體數字,把它作為目標,並將這個目標分解到組織中的每個單位,讓目標成為每位員工的工作指針。領導人傾注熱情向員工傳遞思想,把自己的能量轉移到員工身上,從而調動全員熱情,實現目標。

第三,挑戰新事物

一部美國西部開拓史就是朝著未開發的土地不斷挑戰困難的歷史。它教給我們挑戰多麼重要。我希望大家也能不斷地向新課題挑戰,開闢未知的領域,成為充滿開拓者精神的領導人。

領導人害怕變革,失去挑戰精神,團隊就開始步入衰退之路。領導人必須堅信「能力要用將來進行時」,創造一種挑戰新事物的組織風氣。能不能做到這一點,將會決定團隊的命運。這麼講並不過分。

第四,獲取眾人的信任和尊敬

篷馬車隊是由若干小組和家庭組成的一支隊伍,需要經過長達幾個月的旅行。在旅途中,隊長要保證大家的糧食和飲水,要分配合理。在時而發生的爭執中做好仲裁,還要照顧病人和受傷者。總之,車隊在旅途中發生的所有事情,都要以大家能夠接受的方式解決。

為此,領導人必須具備時時深入思考事物本質的深沉厚重性格,做到公正、有勇氣、謙虛和樂觀開朗,唯有如此,才能獲得眾人的信任和尊敬。

第五,抱有關愛之心

領導人必須具備真正的勇氣,對團隊進行嚴格的指導,統率團隊向前奮進。但在另一方面,領導人又不能自以為是,要經常傾聽團隊成員的意見,彙集眾人的 智慧。這兩個方面必須平衡,不能偏向任何一方。只強調發揮強有力的領導作用,或者只強調尊重部下的意見,都是片面的、不可行的。團隊領導人要在心中懷有大 愛,而不能依靠強權。

斗膽用一句話講,真正的領導人應該是「以大愛為根基的反映民意的獨裁者」。只有這樣的領導人,才是在混沌紛亂的時代開闢生路、帶領團隊成長的真正的領導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59

八年有成 專訪誠品副董事長吳旻潔 若無理想,你連現實也無處容身!

2012-8-6  TWM




八年的時間,吳旻潔從父親的小公主,蛻變為誠品的女當家。

對她來說,誠品是包袱、是傳承,還是她對自己最大的衝撞?

在誠品香港店開幕前夕,她親述這一路走來的心情。

撰文‧林讓均

「花了八年,我才真正了解誠品!」二○○四年進入誠品集團,吳清友女兒,誠品副董事長吳旻潔,終於自信地說出這句話。

坐在誠品信義店六樓的The Library餐廳,吳旻潔一襲白衫黑裙,齊眉劉海的妹妹頭、帶著笑意的娃娃音,有鄰家女孩的親和力,與八年前她擔任吳清友特助時,外表沒有太大差異。只是如今的她,獨自面對媒體時,回答問題條理分明、切中核心,已展現獨當一面的氣勢。

八年的時間,讓三十四歲吳旻潔不只是「吳清友的女兒」,這位外界眼中的「小公主」逐漸蛻變為誠品「女當家」!

布局對岸 開啟誠品海外元年受訪前一個周末,吳旻潔才從中國蘇州飛回來,緊接著又要趕赴香港,出席八月十一日誠品香港旗艦店,也是誠品海外第一店的開幕典禮。

「我們一直是鴨子划水,低調進行。但如果真要說,今年可算是誠品的海外元年!」一周有三天在國外出差的吳旻潔,肩負海外拓點的重任。在開出香港店之後,緊接著中國第一店,占地一萬四千坪、以文化園區概念來打造的蘇州店,將在二○一四年登場。

被喻為台灣文創象徵的「誠品」,能否將獨特的商業模式複製到對岸,甚至是全球的華人圈,第一個觀察站是香港店。而這也是吳旻潔的海外第一張成績單。

香港人稠地狹,租金高,書店多在兩百坪上下,誠品進軍香港,跟銅鑼灣最大地主「利希慎家族」簽約,取得「希慎廣場」一二○○坪賣場,並砸一.八億元投資,該店將是香港最大的書店。

吳旻潔有條不紊地分析,香港外語人口多,誠品香港店四成是英文書籍,書店占整體空間的比率高達八成,其他兩成才是商場。這個配置,迥異於台灣誠品動輒會占上一半的商場比率。

她顯然做過市調研究,明快表示:「香港是購物天堂,你有商場並不特別,所以我們擴充書店比率,將有二萬多種出版品!這種融合閱讀與購物的空間,是香港前所未見的!」吳旻潔強調,這次香港店由長年合作、知名設計師陳瑞憲來打造,仍會傳遞大家所熟悉的誠品風格。

「香港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它是通往國際的跳板!能在香港活下來,才證明你可以國際化!」提到香港,吳旻潔侃侃而談,但話鋒一轉又苦笑說:「吳先生給我們的目標是,香港第一年就要賺錢啦!」吳旻潔口中的吳先生就是父親吳清友。

目前台灣誠品新店的轉盈時間,大約是一年到三年,可見,吳清友給女兒出了一個高難度的功課。

「夢想的夥伴」接班 打造華人文化品牌早在○八年,吳清友發現誠品在中國民眾心中的品牌好感度,居然達到一百分,瞬間燃起了前進對岸的雄心。隔年,吳清友將親自擬定的誠品宗旨「成為台灣最具影響力,且獨樹一幟的文化品牌!」中的「台灣」兩字,改為「華人社會」。

吳清友進軍全球華人圈的夢想,由他口中「夢想的夥伴」,也就是他的女兒吳旻潔實踐。除了香港、蘇州兩店外,吳旻潔透露,下一個新店將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

從台灣的誠品到華人世界的誠品,吳旻潔的角色越來越吃重。

現在的吳旻潔,對集團所有細節、各種數字瞭若指掌,很難想像當年二十六歲的她剛進集團時,就如森林中迷途的小白兔一般,連方向都找不到。

「當年的我,連財經報紙都不看,一進誠品只覺得要學太多東西,卻不知該如何去學!」吳旻潔忍不住搖頭。

當初進入誠品,只是因為她向吳清友提及要去英國攻讀學位,沒想到他一口答應。在那個詞窮的尷尬時刻,吳旻潔只好投爸爸所好,丟出一句:「爸,不然我之後去 你公司試試看?」為了這句話,○四年吳旻潔進入集團、擔任吳清友特助。那一年,誠品正好結束十五年的虧損,正式轉虧為盈;但屬於她個人的奮鬥,才剛剛開 始。

吳旻潔永遠記得她升上副總的第一天。那天,她在誠品高層會議上,向吳清友報告她早給他看過的簡報,沒想到吳清友當著多位主管面前,把那本簡報摔在桌上,大 罵:「這個報告,連四十分都不到!」這一幕,連在場的誠品老臣都嚇到了。會後,吳旻潔氣得跑到二二八公園,大哭一場!

「對同仁,吳先生最重的話頂多是『你這樣不及格喔!』『奈ㄟ這麼嘸sense!』(台語)」一位與吳清友共事十多年的老臣說,雖然吳清友不吝於在公開場合稱讚吳旻潔,甚至形容她是「上天賜給我最好的禮物」,但卻嚴格要求女兒的工作表現。

吳清友給女兒的壓力,吳旻潔並未退卻,反而拿出大學打籃球系隊擔任中鋒的拚勁,她早上九點上班,跟在父親身旁學習,往往晚上十點過後才下班。升上副總後, 吳旻潔甚至向父親說:「哪天真的做不好,就下台!」「我給Mercy(吳旻潔)打九十分以上!」誠品長達十三年的股東、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說,吳旻潔雖然年 紀輕輕,但學習力強又沉穩,吳清友已經逐漸把棒子交給她,許多公開場合與決策會議,取而代之的是吳旻潔的身影。

現實淬煉理想 不斷在挑戰中學習精進然而,問到這幾年她接班的甘苦,與印象深刻的事件,吳旻潔沉思後,緩慢回答,「很多事,不知從何說起。」○七年,誠品共同創辦人兼執 行副總廖美立離開,不少老誠品人也陸續出走,外界解讀這是因為「書店」與「商場」的路線之爭,而吳旻潔因為負責商場部門,甚至被指為犧牲誠品書店。

其實,從小在誠品書香中長大的吳旻潔,也曾經問父親「為什麼我們不開書店就好,要做商場?」當時吳清友回答她「光開書店,活不了!」現在換記者問她這個問 題,吳旻潔不諱言:「誠品之所以虧損十五年,書店不賺錢是很大的原因!」「不過,理想與現實不見得是兩件事!」重新思考這個問題,吳旻潔停頓一下:「坦白 說,如果沒有理想,現實也沒有你的容身之處!」「若沒有書店,我們純粹做商場,贏得過百貨公司嗎?」這回答,說明了書店與商場在吳旻潔心中同樣重要。

○五年,誠品發行聯名信用卡,面臨舊客戶無法順利轉換使用的窘境,負責該專案的吳旻潔曾親上第一線滅火。另一樁,則是她為了調整書店體質、降低庫存,把與出版社的月結制改為寄售制、銷結制,曾讓出版商群起反制。

這兩個事件後來圓滿解決,也成了吳旻潔的戰績。但讓她最震撼的一課,卻是看來最輕鬆的一場仗。○三年,誠品將觸角延伸向醫院通路,之後承包了台北榮總商店街的經營,贏得客戶與醫院的好評。沒想到,就在榮總要續約時,吳旻潔團隊志在必得,但最後還是輸給了對手。

「如果我很戒慎恐懼,就算輸了,我也就認了!但恐怖的是,我居然沒有把對手放在心裡!」吳旻潔說,最讓她自責的是,身為領導者,沒有提醒團隊要有危機意識。從此,每逢招標比案,吳旻潔一定先在心中默想一遍「輸的感覺」,以提醒自己面對挑戰,絕對要如履薄冰。

商場模式再進化 委託經營勾勒未來版圖近年,吳旻潔也把誠品的商場模式演化出新形態,例如,與勤美建設合作的「勤美誠品綠園道」就採「委託經營」模式,當起二房東的誠品, 只需要進駐經營,不用負擔建物的資本支出。「這麼做,就不是拿自己的錢,去糊人家的(牆)壁(台語)。」吳旻潔說,未來誠品在兩岸的經營,會有更多這樣的 模式出現。

採訪結束,步出室外,吳旻潔淡淡地問起旁人:「颱風會不會登陸?會有影響嗎?」八年的蛻變,讓她面對風雨,已懂得正面迎擊、尋找對策。

吳旻潔

出生:1978年

現職:誠品集團副董、誠品生活總經理經歷:Taiwan News 記者、誠品卡專案經理、誠品董事長特助、誠品副總學歷:英國Sheffield(雪菲爾德)廣電新聞研究所碩士八年有「誠」 吳旻潔成績單2004年 進入誠品擔任董事長特助2005年 推出誠品聯名卡,延伸品牌影響力2007年 升任誠品執行副總,啟動企業重組2008年 出版品「月結制」改為「寄售制」、「銷結制」,降低庫存成本。「勤美誠品綠園道」開幕,創誠品「委託經營模式」2010年 升任誠品副董,「誠品生活」分割獨立,擔任總經理一職2012年 誠品生活上興櫃;「誠品香港店」開幕,踏出海外第一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762

僅僅有理想主義是不夠的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2177

  如果有一個企業,不去分析市場需求,也不瞭解受眾的購買行為,憑自己喜好來組織貨源,憑一腔熱情來經營生意,在資金充裕的時候不問結果地去投入,在資 金緊張的時候……關掉,這會是一個受人尊敬的企業嗎?我們至少會給出一個「經營不善」的評語,更難以對這個企業抱以同情。


  但如果它是一家書店,可能就會另當別論了。它們得到尊敬的原因,通常是「如果沒有它們堅守,人文薪火不知如何相傳」之類。的確,這些書店的存在讓我們 感覺到讀書氛圍還在,讓我們感覺書的價值沒有淪為電商的促銷品和用戶粘性的工具,而書店帶給我們的遠遠不止是購書這個行為本身的價值。所以,即使大多數人 都選擇了網上購書,但在提起書店的衰落的時候,還是忍不住要對它們表達敬意。


  所以當某個書店宣佈關張的時候,總是會產生一輪有關書與讀書的感慨。而我們忽略掉的可能是實際上圖書發行的總量並沒有減少,更被忽略的可能是還有一些 書店在持續經營,並且經營得還不錯。如果我們以平常心來看待書店,從零售業的角度來分析一家書店的經營,我們會看到那些成功書店所遵循的原則也無外乎是最 基本的零售業的規則—選址,去分析人流特點,確定營業面積和貨品特點;買手,參加合適的展銷會,選擇最合適的圖書,有針對性地組織貨源;當然,它也一樣遵 循零售業的二八法則,不管是帶來高利潤的圖書,還是帶來最多收入的顧客,它們共同維繫了一家書店的良性運轉。


  這期封面故事,我們可以從Page One到誠品書店這些成功經營者身上學到很多東西,它不光可以讓我們把慣常的理想主義的目光暫時移開,也讓我們重新審視對書店的態度:以往的理想主義的確 讓我們得以更關注書店業的困境,但這些經營不善的案例到底是「讓薪火相傳」,還是加劇了對這個行業的不信任感?徒具悲壯的戲劇感,是否適得其反?


  但無論如何,一個經營好的書店更讓人有信心,不論是對於它的消費者來說,還是對有興趣運營書店的潛在投資者和參與者來說都是這樣。在我們總結的這些零 售業法則背後,這些成功的書店經營者,還有一點可能是我們一定要學習到的,那就應該是認真了。沒有認真,可能在任何一個行業都經營不下去,書店當然也是一 樣。


  邁克爾·艾斯納,迪士尼公司的前CEO,很多人不喜歡他,但他說過一段話,我覺得還是說到了關鍵處:「我們沒有責任創造藝術,我們沒有責任成就歷史, 我們沒有責任作出承諾,但為了賺錢,我們經常有必要去成就歷史,創造藝術,或者作出某些重大的承諾……為了賺錢,我們不得不總去拍娛樂電影,如果我們拍娛 樂電影,有時我們也不免會成就歷史、藝術,作出承諾或者三者皆有之。我們甚至也可以創造經典……我們不能期望太多驚天動地之作,但只要每部電影都有一個原 創的、富有想像力的主題,我們自信就會有所突破。」


  我們總是最容易發現我們缺失的是理想主義,但這不應該成為我們不再認真做事的理由。一個好的零售商店,一種需要高揚的人文主義理想,都需要我們認真的態度和能力—這是我們贏得未來必須投入的成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123

李彥宏對話學子:理想讓困難變得不再重要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9/2088883.html

記得我上次在北航看到李彥宏還是本科,當時只看到他帥氣的後腦勺,沒想到這次距離這麼近,氣場完全不一樣!」張萌,北航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碩士,作為主持人和李彥宏進行1個半小時的對話後,顯得難以平復自己的心情。

9月13日晚,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現身北京航天航空大學與來自計算機、軟件等專業的同學進行對話,是夜,這座技術類院校也因為一個技術型領袖的到來而 平添許多生動。原本只能容納800人的場地進入了1000多人,過道與門口擠滿了聽完整場的「站士」,現場甚至有學生拉起近3米長的條幅,將百度校園招聘 的口號回贈給李彥宏——「Robin,看見你的光芒」……

「很長時間以來我和同學們的期待是一樣的,」懷進鵬校長高興地說,「在60年校慶時有幸邀請到了李彥宏到北航大講堂,百度公司的技術創新、發展、面對挑戰的智慧和包容,讓我非常感動。」

「大學最重要的是獨立思考」

「我特別喜歡年輕人」,對話開場,李彥宏就直言對台下學子的期待,他認為,整個互聯網行業每一天都不斷湧現新的機會,年輕人越沒有固定的思維和經驗,越能創造別人從來沒有做出來的東西,「其實大學裡最重要的東西是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李彥宏說。

那麼又該如何培養自己的判斷力呢?

首先,頭腦要聰明,李彥宏調侃說,不能太笨,要有一定的聰明勁兒;第二,對事情有濃厚的興趣,要有激情,自己喜歡,才會下工夫去琢磨。第三,要有豐 富的信息來源,李彥宏透露,自己從小就對信息有極其濃厚的興趣,中學時,就很嚮往圖書館,「我最喜歡看報紙,因為報紙的信息是最新的,我每天會去翻看各個 城市各個地方的報紙,覺得特別有滿足感」。他的這種想法,伴隨著他後來上大學,到美國求學,一直到回國創立百度,「我一直都希望能更好地、更快地獲得最新 信息」。

李彥宏期待同學們通過培養這樣的獨立思考和判斷,為自己找到創新的方向和價值。他甚至以百度最高獎的平台作為激勵,「即使不是百度員工,但是北航同學做出好東西,我也可以給一百萬美元。」

「理想讓困難變得不再重要」

「被妻子從菜園裡拽出來的IT領袖」、「加利福尼亞的農夫李彥宏」……這個聽似頗有故事性的段子是真的嗎?面對同學們的好奇求證,李彥宏也輕鬆地辟了個謠:「我妻子確實拔過我的菜,但是我回國創業不是因為菜被拔了,是因為我看到了中國的機會。」他說,「我相信那時的中國需要搜索技術,中國的網民也應該像美國人一樣便捷地平等地找到網上的信息,我能夠幫助他們做得更好,所以我回來了,當你心中有理想時,那些艱苦條件都變得不重要。」

「無論是企業還是國家都要想清楚你的使命是什麼,你想最終達成什麼目的,只有心裡真正有理想才有激情去克服困難。」在李彥宏看來,「一個理想之所以偉大,也是由於這個理想不是靠一個人能夠實現,是很多人共同努力才能實現的。」

時至今日,雖然已經是成功者,李彥宏仍然認為自己每天做的是幫助他越來越接近理想——那就是「用技術改變世界」。「很多人說我現在應該已經是一個滿足的狀態,其實不是,該有的東西都有了,這是很可怕的。我們真正做事情,其實心中的理想永遠是只能無限接近而不能達到的。」

「互聯網至今讓我心潮澎湃」

「互聯網行業的美妙之處在於變化,面對一個新東西,大家都得從頭學。不斷變化,就逼著你不斷學習,不斷解決新問題。」在風雲莫測的互聯網,有人退居 二線,有人徹底離開,但李彥宏卻始終感到新鮮與享受,「這樣的環境真的是讓人心潮澎湃。當你花了多於別人十倍的時間,一定會比別人做得好。」他說。

「有人說中國沒什麼創新,都是C2C——Copy to China,」李彥宏開玩笑地說。但現在已經不一樣了,「中國的互聯網市場已經是世界最大的互聯網市場,我們上網人口是全球第一,我們有可能比美國人最早 看到新問題,尤其是我們的年輕人想出來好的解決辦法時,你就會有顛覆性的創新,你就有機會去改變世界,這時中國才會在國際上有地位。」

北航中有很多「學生開發者」,這些學生在功課之餘,也會開發各種移動互聯網的應用軟件。李彥宏的到來,吸引了一大群學生開發者爭相競睹技術偶像,現場搶到第一個發問機會的同學就是一位學生開發者,希望李彥宏講解百度開放核心云能力對於學生開發者有何幫助。

李彥宏的回答中充滿了對北航同學的關心和期待,「百度的絕大多數云能力都對現在的開發者開放使用,如果你覺得有的能力還沒有開發出來,你可以跟我們 來提。哪怕不是標準化的需求,也可以跟我們工程師溝通和合作,比如定製抽取數據分析。」在李彥宏看來,百度云平台就是希望能讓包括學生在內的,越是沒有資 源的開發者與擁有資源的公司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一代人在為下一代人搭橋,我也希望你們這一代人做的比我們好很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5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