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傅成玉:外資參與混合制強烈 中國石化股價會怎樣「你懂的」 喵星智投

http://xueqiu.com/5253103263/28070746
混合所有制是三中全會提出的一項改革措施,日前國企龍頭中石化就開始推出了將部分業務開放實施混合所有制的創新,允許民營資本和社會資本投資中石化的油品銷售業務,由於國企在國民經濟中佔比很大,這個問題也相對應地成了十分重要的問題,但對這個新鮮事物很多人並不熟悉,對它的前景和實施辦法都充滿疑問,央視財經頻道的記者6號就這些問題,專訪了中石化集團的董事長傅成玉。

傅成玉:國外資金參與混合制願望更強烈

記者:我們知道中石化在央企中率先嘗試了混合所有制的探索,其實這扇門是向民營資本和社會資本打開了,我想知道這扇門現在開得有多大?

傅成玉:應該說一旦開開就關不上了,而且不是說我們今天要走的,而是一直要一直沿著這個路走下去,比如說我們國企現在缺點什麼,我們缺一個靈活的經營管理機制,靈活的決策機制。民營資本缺什麼?缺一個更大規模的資本,然後共同發展。說實在話,我們從2011年開始做準備,2012年我們把存續企業40萬人進行了重組,2012年重組完了,2013就有一個公司在香港上市了,8家企業重組上市了。就是你原來用一塊錢可以做一塊錢的事,如果我換的機制可以做1塊5甚至2塊錢的事,民營企業的資本進來,解決的不是資本問題,再從本質上說,我們需要的還主要不是資本,我們需要的是機制,這個資本一塊錢進來以後也可以變成1塊5到2塊,所以國內資本還在問,但是國內一些大的基金們在開始動了。我說國外反映比國內強烈,因為我們是在國外上市的公司,國際的資本對我們比較清楚,現在國外反映的更強烈。

傅成玉:國家拿太高比例的股權意義不大

記者:剛剛您提到社會資本佔30%的問題,這個30%會一直這樣延續下去,民營資本未來進來以後,會不會啊享有更高的話語權,是不是同股同權?

傅成玉:先說30%,其實沒有人規定多少,就是你根據你的實際情況,比如說我估計需要多少資本。是不是說非要50%、70%甚至太高,我說這是階段的問題,你看看西方80年代撒切爾他們搞改革的時候,70年代開始,里根他們搞改革,把國有資產改革的時候,一開始也怕外國公司控制,但是你現在看到外國的大公司,上市公司,你要要佔他股百分之十幾那絕對都是大股東。英國石油公司曾經一開始想控股,後來一點點往後退,退到最後政府說我有一股叫金股,金股在關鍵問題上我可以說了算,最後金股也放棄了。對於我們股份,沒必要拿手裡幹什麼呢?你用社會資本來發展不更好嗎?

傅成玉:參與混合制的所有股東同股同權同價

記者:進來以後民營企業的話語權到底有多大?它是一個什麼樣的身份進的?

傅成玉:現在也別說民營企業,也別說社會資本,也別說外資,所有的股東同股同權,不能說你有多大股份,你有多大的說話權益,這是市場規則。所有股東的利益都要保護,任何人都是一個價,不可能你跟我談,咱倆談得好點,我給你一個價格,

記者:不是哥倆好。

傅成玉:不可以,那是不可以的,大家也會有一些想像,比如說我們下游的油品銷售業務,與一些電商合作,與一些新的高科技的企業合作,會不會帶來新的機會,迸發出新的力量?

傅成玉:中石化零售業務空間巨大 股價會怎樣「你懂的」

傅成玉:股民或者是市場很多我覺得他們有豐富的想像力,而且這個想像力是可以成為現實的,這不光是他們在想像,其實我們已經在開始操作,它的空間,你可以用句話說「你懂得」。你比如說我們的加氣,這個業務將來中國必須走清潔能源的道路。再比如說我們的零售業務,這個都是剛剛開始,300500個加油站裡頭,現在是不到20000個零售店,這個可是一個不得了的大空間,這些都是它業務未來增長性空間。有人說這個電動汽車一起來了,你的充電樁呢,我看大家都是很懂,甚至我看還有的評論說也可以來做,我想這些東西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記者:都是有可能。

傅成玉:市場在那兒。

傅成玉:股東應該是在我們最上層,我們就是為股東服務的,我這麼多年打工全是為股東打工,一個是給我們國家大股東打工,讓我們的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了,再一個為小股東打工,至少經我手的上市公司,我不知道我創造了多少千萬富翁,億萬富翁,他們都高興,所有的股東,小股東贏,大股東才能贏。主人,股東是主人,我們是打工的,我們不是主人。

來源:央視財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271

SENSE隨筆141120混合制2之1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11/20/sense%E9%9A%A8%E7%AD%86141120%E6%B7%B7%E5%90%88%E5%88%B62%E4%B9%8B1/

SENSE隨筆141120
選舉簡介系列(四)混合制Mixed/Hybrid  System 2之1
朝日執筆

在本系列的第二和第三集,先後向各位介紹了「單議席單票制SMS」和「比例代表制PR」兩種主流的選舉制度。二者可謂「選壇」雙璧,倚天屠龍,當今世上所有「民主政體」的選舉,大多不離上述二者。
根據上兩集的說法,二者固然各有可取之處,但同樣也有其「致命缺失」。 SMS簡單易明,由議會多數黨組成的政府,也較穩定有為,然卻經常被抨擊為「政黨寡頭政治」,缺乏代表性;PR符合「廣泛代表性」的代議原則,但卻往往讓議會陷於四分五裂,施政舉步維艱。

於是,自然就會有人想到,何不將兩者合而為一? 這樣豈不是既有代表性,也較容易組成「有效政府」。 這個如此簡單的想法,就是「混合制Mixed System(MS)」的基本邏輯,在同一個議會內,部分議席以一種方式選出,而另外一部分議席則以另一種方式選出。 一般而言,這兩種方式分別正是SMS和PR,***本文集中討論這種「狹義的」MS。

全球現今約有40個國家/地區使用不同程度和形式的「混合制MS」,約佔所有「民主政體」的20%。使用MS的國家一般有兩種情況,其一是本來實行SMS,後來經選舉制度改革變成MS;另一類則是新誕生的「民主國家」,一開始就因為各種原因選擇了MS。
公認全球第一個使用MS的國家,是二戰後的「聯邦德國(西德)」。西德吸取了二戰前「威瑪共和」的歷史教訓,純粹的PR很容易產生「分裂國會」,造成政局不穩,最終為野心家所乘,此與選舉制度的漏洞關係至大,故戰後重訂選舉辦法之時,特別引以為誡。

自從二十世紀初,西歐各國相繼民主化以來,PR一直是各國議會選舉的主流,也被認為是較SMS更能體現「人民意誌」的方式。 德意誌人創造性地想到將兩種制度合而為一,讓選民有兩票可投:一票投給SMS制度下各地方選區的個別候選人,另一票則以全國為單一選區,投給各政黨的名單,故「混合制」又稱為「雙選制Double Ballot」。 這本來是一個相當好的想法,只不過當時西德的政治,並非單純的內政問題,還得由其他國家「說三道四」,結果經「調整」後推出的「混合制」,在「阻止分裂(議會)」上,並沒有比從前的「純粹PR」有太大的改進,下面會再加詳述。

在二戰後近三十年的時間,聯邦德國幾乎是全世界唯一的「混合制」國家。不過,隨著西德在各方面的成功,各國對其各方面的制度皆另眼相看。德國的復興與制度是否有關,並不在本文討論之列。只不過,德國的選舉和議會運作確實出色,堪稱為西歐的典範,也成為了很多意欲進行議會或選舉改革的國家豔羨和仿效的對象。

「混合制」一般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是「混合名額多數制Mixed-member majoritarian(MMM)」,又稱為「並立制」或「補充制Supplementary Member system(SUP)」;另一種是「混合名額比例制Mixed- Member Proportional(MMP),又稱為「聯立制」或「補償制Compensatory system」。下面會簡單解釋一下。

先說在概念上比較簡單的〈並立制MMM〉
簡言之,就是Def. 整個議會的議席總數(例如200席)分為兩部分,比如說各佔50%,即100席。(但具體的比例在各國不盡相同)然後分別以SMS和PR選出這兩部分的議席,兩部分的選舉之間並沒有關聯。***
舉例有某小黨甲,在全國的總得票率有10%,但在一百個單議席地方選區中卻只贏得5席—- 這也是正常不過的事,因為SMS本來就對小黨不利吧!故此,甲黨在整個議會中得到的議席,就是5席的SMS議席,再加上10席的PR議席(100席  X 10% = 10席),合計獲得15 個議席,佔議會總席數的7.5%。 日本、韓國和臺灣的議會選舉基本上就是採用這種選舉方式。

各位意想中的「混合制」應該就是「並立制MMM」—-兩個互不相幹的選舉,然後組成同一個議會,就像香港的功能組別和地區直選一樣。

〈聯立制MMP〉
就相對複雜一點了,因為在這個制度下,SMS和PR這兩部分的選舉是互有關聯的。
在「聯立制」之下,議席還是SMS和PR分為兩部分。選民也同樣會在「SMS選舉」和「PR選舉」中各投一票。不過,一個政黨能在議會獲得多少議席,基本上取決於其在「PR選舉」獲得支持的比例。
Def. 該黨在 PR議席中分配得到的席數,就是其「在PR選舉所得的支持」(編按:定義為總席數乘以PR選舉所得的支持率。),及其在「SMS選舉中獲得議席數」的差額。***
(編按:該黨在國會中所得的總席數, 則為上述「PR議席中分配得到的席數」, 加上「SMS選舉中獲得議席數」,如下例所示。)

我們套用上面甲黨的例子,其在全國一百個單議席選區中只贏得5席。不過,由於甲黨在全國PR選舉中得到10%選票,故它應按比例獲得整個議會10%的議席,即200席 X 10% = 20席。因為甲黨在分區選舉已得到5席,所以它將可以在屬於「PR選舉」的100席中,另外分配到15席,以便加上「SMS選舉」獲得的5席,湊夠20席—- 它按全國得票率「應該」在議會中佔的比例。
141120讀者應該會想到一個問題—- 若某黨在地區「SMS選舉」中獲得的席位,已超越它在「PR選舉」中本來「應該」佔的分額又如何?舉例說乙黨是個大黨,它在「PR選舉」中全國得票30%,按理「應該」在議會中佔200席 X 30% = 60席。不過,事實上乙黨在一百個單議席選區中,已贏了66席,超過了它本來「應該」獲得的席數。顯然,那66個當選人都是地方選區的人民「親手」選出來的,不可能褫奪其議席,否則實在難以向該區的選民交代。

 

出現這種情況,通常有兩種處理方法。部分國家會採用「 PR削減法」,即先在那100席「PR議席」中,先扣除「有人多賺了的」6席,餘下的94席才再按比例作出「補償」。*** 在這種情況下,之前提到本來「應該」在「PR議席」中獲配15席的甲黨,現在就只能按比例在「PR議席」中獲得94席 X (15/100) ≈ 14席。玻利維亞用的就是這種方式。

 

另一種處理方法更簡單,就是「let it be」。乙黨就拿了這66席,但「PR議席」還是100席,按「PR選舉」中的比例分配予其他政黨。也就是說,最終會有206人當選議員。這種做法也稱作「外掛名額法」。*** 聯邦德國由二戰後至今,採用的就是這種方式,因此其「聯邦議院Deutscher Bundestag」(下議院)雖然名義上是598席,但事實上經常超出此數,現任議員就有631人。

一如以往,本系列文章的重點是各種選舉制度所衍生的政治效應。這裏簡單地為各位提示一下「混合制」中各種「調整空間」對選舉結果以至政治形態產生的影響。
第一個大家都會想到的,當然就是SMS和PR兩組議席分別佔的比例了。顯然易見,SMS議席所佔比例越大,其政治效應(例如有利「大黨」)自然越接近SMS制;反之亦然。上面的例子為求簡單,故假設為一半半。不過,根據實際經驗,大多數採用「混合制」的國家中,SMS佔的比例都會較高,例如日本眾議院480個議席中,SMS與PR的比例為300:180;南韓更加明顯,300席中有246席為SMS,比例過八成。這種相當普遍的「不均衡」並非偶然,而是由於這些國家原來多數是實行SMS的,不過由於太過「屈機」,才在壓力下被迫改為「混合制」。只不過,要體系中本來的「既得利益者」同意進行改革,當然必須讓他們相信在「新選舉制度」仍然能夠保持相當優勢。對於小黨而言,「有得玩下」始終比「無得玩」好,因此也會接受「袋住先」的「循序漸進」改革。結果就是,在這種以SMS為主導的「混合制」中,基本上仍會如「純SMS制」一樣呈現出較穩定的兩黨政治,但各微型政黨亦未致於完全消失於議會之內。我們較為熟悉的臺灣立法院就是這種情況,基本由國民黨和民進黨主導,其餘就是臺聯、親民黨之類只有兩三席的小黨。

第二個大家未必知道的,就是「混合制」中,究竟是否真的容許選票有「兩票可投」。咦?上面不是已說過這是「雙選制Double Ballot」嗎?這需要先解釋一下。大部分實行「混合制」的國家,的確會讓選民在SMS和PR兩邊的選舉中各投一票,但也有部分國家「為簡化手續」,選民只需在SMS地方選區投票,該票在計入地方選區個別候選人的同時,也自動成為該候選人所屬政黨的PR票,相對於可以投兩票的「雙選混合制」,這種「簡便」的方式稱為「單選混合制」。顯然,「單選混合制」對大黨更為有利,因為大黨在SMS中向來「吸票」能力較高;相反,若兩票可以分開投的話,選民就有可能將SMS投給在地區上知名度更高的大黨候選人,而把PR選票投給小黨派。韓國就是少數實行這種「單選制」的國家 ,其國會300席中,兩大黨加起來佔了288席,即96%,這個比例比臺灣的92%還要厲害。

另一樣非常重要的當然就是選用的「混合制」究竟是MMM還是MMP?一般而言,選用MMM的效果會較為接近SMS,而選用MMP則較為接近PR。而用MMP時,到底是容許「外掛名額」,抑或使用「 PR削減法」,當然也有很大的影響。後者對大黨更為有利,因為它在SMS「贏凸」之餘,還可以蠶食PR的分額。

還有一個頗為有趣的問題,就是到底是否容許同一候選人同時出現於SMS和PR名單之中。換句話說,某甲即使SMS在選舉中落敗,仍可以在PR名單中「敗部復活」。按理說,一個在自己「地頭」也遭到「鄉親父老」唾棄的人,竟然還可以厚著面皮地繼續安坐於議會之中,說來也有點「肉酸」。不過現實卻是,許多國家都容許這樣做!無他,大佬們總是「又要威又要戴頭盔」,既想在地方上「展現個人魅力」,堂皇地進入議事堂,但又怕有個「萬一」……於是就有了這樣的設置。有個別國家例如匈牙利,甚至會在初級行政區域(城市)實行SMS;在PR中也會再分為區域選區(省)和全國選區兩層。也就是說整個議會的構成其實分為三部分,而大佬們也有更多的機會「為人民服務」了。

「混合制」既然是SMS和PR的合體,其效應自然就應該是介乎兩者之間了。不過,1+1總不會就是等如2這般簡單,有些現象還是只有在「混合制」才會發生的。

首先是所謂的「泛濫戰術」。在單純的SMS制度下,由於每區只能有一個最高得票的勝出者,所以個別尤其是小型政黨,基於資源有限,未必會在所有選區都派出候選人。不過,在「混合制」之下,為了爭取曝光率,所有政黨不論勝出機會如何,也幾乎必然會派人出選所有選區,以獲得「雙倍的PR宣傳機會」。尤其當採用的是南韓式的「單選制」,哪怕明知每一個選區的候選人也必然會是「炮灰」,但也絕對沒有理由「放棄」任何一個獲得「PR選票」的機會,積少成多嘛!由於各大中小,乃至「納米政黨」都採取「有殺錯,無放過」的策略,其結果就是各地方選區的候選人異常「泛濫」。

第二就是上面其實已稍稍提過的「分投現象」──即把手上的兩票(如有)分別投給兩個不同的政黨。這種選民的「策略性選擇」在某些國家,如德國特別明顯。上面提過德國在二戰後為免重蹈「威瑪共和」的覆轍,訂立了各種的規則,其中就有規定,任何政黨必須在全國獲得5%或以上選票,始能在PR的份額獲得議席,否則其本來「應該」獲得的份額,將會由其他超過「門檻」的政黨攤分。這個規定很明顯是為了避免議會「過度分裂」而設。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在地方SMS幾乎毫無勝望,但在全國還有接近5%支持的政黨,能否越過「門檻」就是「生死攸關」的大事了。因為將會是0席和30席(總席數約600席X5%)的分別了。對一個小黨而言,有30席其實已經非常「過癮」,但稍有差池,就會面對「亡黨危機」了。因此,習於「多元民主」的德國選民,不少都會在SMS投給大黨候選人的同時,以自己PR選票支持小黨派,避免他們「就此消失」,同時也會覺得自己的這一張票的「力量」更大。

還有一樣「邪惡的操作」,也是在「混合雙選制」下獨有的,就是「選票交換」了。一般而言,地方選區都是兩大黨的天下,非彼則我。個別小黨明知在地方選區不可能獲勝,但它是否派人出選,卻往往能左右該區的最終結果。另一方面,大黨在全國PR選舉中多1-2%的選票,往往也未必能讓其多得議席。在這種「比較優勢」狀態下,就有了交換的誘因。大黨在地方選區中順利取得議席,小黨得到關鍵的1-2%全國支持,「互惠互利」。舉例說同屬泛綠光譜的「臺聯」在南部幾個選區讓路,並為「民進黨」的候選人助選;「民進黨」則投桃報李,在部分「協商好的縣市」,呼籲支持者將「不分區」的PR票投給「臺聯」。應該說明的是,這種做法完全合法,而且,也只是在一些「配票」效率較高,例如日本、臺灣等「社團主導」的地區,才相對容易實行。

總體而言,在「混合制」之下,政治生態一般也就會介乎於SMS和PR之間。不會出現像美國般「完全的兩黨制」,也少見「十九幾黨聯盟」政府,(有效)政黨的數量會介乎兩者之間。至於議員們關心的議題,也較易在地區議題和全國政策兩方面最得某種平衡。「混合制」也有利於在強化「政黨政治」,提升政黨力量的同時,也不會過度扼殺「政治明星」的個人魅力。這對保持人民的興趣和關註極為重要。另一方面,PR名單帶來了「保送進入議會」的功能,為某些不具備政治魅力的「專家」提供入閣的機會。例如某大黨希望邀請一位世界級經濟學家擔任來屆的財政部長,但在「議會制」國家,內閣成員必須由議員中選拔,而學者卻顯然不可能靠SMS在地區當選成為議員。因此就可以將這位學者排在PR名單的前列,將他「保送」成為議員,再任命為閣員。這樣顯然讓「政黨」在政治操作和施政上得到更大的彈性,有利於「政黨政治」的發展。

這幾個星期為各位介紹了幾種常見而且較為簡單的選舉方法,下回將會介紹一些較少地方使用的方法,部分更相對複雜。 當然,這些不同的選舉方式,也會呈現出不同的政治效應。 由於實在太複雜,我也要再三研究清楚,以便用最簡單的方式向各位解釋,下次再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795

SENSE隨筆141125混合制 2之2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11/25/sense%E9%9A%A8%E7%AD%86141125%E6%B7%B7%E5%90%88%E5%88%B6-2%E4%B9%8B2/

SENSE隨筆141125

選舉簡介系列(四)混合制Mixed/Hybrid System  2之2

朝日執筆

 

一如以往,本系列文章的重點是各種選舉制度所衍生的政治效應。 這裏簡單地為各位提示一下「混合制」中各種「調整空間」對選舉結果以至政治形態產生的影響

 

第一個大家都會想到的,當然就是SMS和PR兩組議席分別佔的比例了。 顯然易見,SMS議席所佔比例越大,其政治效應(例如有利「大黨」)自然越接近SMS制;反之亦然。***

前文的例子為求簡單,故假設為一半半。不過,根據實際經驗,大多數採用「混合制」的國家中,SMS佔的比例都會較高,例如日本眾議院480個議席中,SMS與PR的比例為300:180;南韓更加明顯,300席中有246席為SMS,比例過八成。

 

這種相當普遍的「不均衡」並非偶然,而是由於這些國家原來多數是實行SMS的,不過由於太過「屈機」,才在壓力下改為「混合制」。*** 只不過,要體系中的「既得利益者」同意進行改革,當然必須讓他們相信在「新選舉制度」仍然能夠保持相當優勢。對於小黨而言,「有得玩下」始終比「無得玩」好,因此也會接受「袋住先」的「循序漸進」改革。 結果就是,在這種以SMS為主導的「混合制」中,基本上仍會如「純SMS制」一樣呈現出較穩定的兩黨政治,但各微型政黨亦未致於完全消失於議會之內。我們較為熟悉的臺灣立法院就是這種情況,基本由國民黨和民進黨主導,其餘就是臺聯、親民黨之類只有兩三席的小黨。

 

第二個大家未必知道的,就是「混合制」中,究竟是否真的容許選票有「兩票可投」。咦?上面不是已說過這是「雙選制Double Ballot」嗎?這需要先解釋一下。 大部分實行「混合制」的國家,的確會讓選民在SMS和PR兩邊的選舉中各投一票,但也有部分國家「為簡化手續」,選民只需在SMS地方選區投票,該票在計入地方選區個別候選人的同時,也自動成為該候選人所屬政黨的PR票,相對於可以投兩票的「雙選混合制」,這種「簡便」的方式稱為「單選混合制」。

顯然,「單選混合制」對大黨更為有利,因為大黨在SMS中向來「吸票」能力較高;相反,若兩票可以分開投的話,選民就有可能將SMS投給在地區上知名度更高的大黨候選人,而把PR選票投給小黨派。 韓國就是少數實行這種「單選制」的國家 ,其國會300席中,兩大黨加起來佔了288席,即96%,這個比例比臺灣的92%還要厲害。

 

另一樣非常重要的當然就是選用的「混合制」究竟是「併合制MMM」還是「聯立制MMP」? 一般而言,選用MMM的效果會較為接近SMS,而選用MMP則較為接近PR。 而用MMP時,到底是容許「外掛名額」,抑或使用「 PR削減法」,當然也有很大的影響。 後者對大黨更為有利,因為它在SMS「贏凸」之餘,還可以蠶食PR的份額。

 

還有一個頗為有趣的問題,就是到底是否容許同一候選人同時出現於SMS和PR名單之中。 換句話說,某甲即使SMS在選舉中落敗,仍可以在PR名單中「敗部復活」。按理說,一個在自己「地頭」也遭到「鄉親父老」唾棄的人,竟然還可以厚著面皮地繼續安坐於議會之中,說來也有點「肉酸」。 不過現實卻是,許多國家都容許這樣做!無他,大佬們總是「又要威又要戴頭盔」,既想在地方上「展現個人魅力」,堂皇地進入議事堂,但又怕有個「萬一」……於是就有了這樣的設置。 個別國家例如匈牙利,甚至會在初級行政區域(城市)實行SMS;在PR中也會再分為區域選區(省)和全國選區兩層。也就是說整個議會的構成其實分為三部分,而大佬們也有更多的機會「為人民服務」了。

 

「混合制」既然是SMS和PR的合體,其效應自然就應該是介乎兩者之間了。不過,1+1總不會就是等如2這般簡單,有些現象還是只有在「混合制」才會發生的。

 

首先是所謂的「泛濫戰術」。在單純的SMS制度下,由於每區只能有一個最高得票的勝出者,所以個別尤其是小型政黨,基於資源有限,未必會在所有選區都派出候選人。不過,在「混合制」之下,為了爭取曝光率,所有政黨不論勝出機會如何,也幾乎必然會派人出選所有選區,以獲得「雙倍的PR宣傳機會」。 尤其當採用的是南韓式的「單選制」,哪怕明知每一個選區的候選人都必然會是「炮灰」,但也絕對沒有理由「放棄」任何一個獲得「PR選票」的機會,積少成多嘛! 由於各大中小,乃至「納米政黨」都採取「有殺錯,無放過」的策略,其結果就是各地方選區的候選人異常「泛濫」。

 

第二就是上面其實已稍稍提過的「分投現象」—- 即把手上的兩票(如有)分別投給兩個不同的政黨。 這種選民的「策略性選擇」在某些國家,如德國特別明顯。上面提過德國在二戰後為免重蹈「威瑪共和」的覆轍,訂立了各種新規則,其中就有規定,任何政黨必須在全國獲得5%或以上選票,始能在PR的份額獲得議席,否則其本來「應該」獲得的份額,將會由其他超過「門檻」的政黨攤分。 這個規定很明顯是為了避免議會「過度分裂」而設。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在地方SMS幾乎毫無勝望,但在全國還有接近5%支持的政黨,能否越過「門檻」就是「生死攸關」的大事了。 因為將會是0席和30席(總席數約600席X5%)的分別了。 對一個小黨而言,有30席其實已經非常「過癮」,但稍有差池,就會面對「亡黨危機」了。 因此,習於「多元民主」的德國選民,不少都會在SMS投給大黨候選人的同時,以自己PR選票支持小黨派,避免他們「就此消失」,同時也會覺得自己的這一張票的「力量」更大。

 

還有一樣「邪惡的操作」,也是在「混合雙選制」下獨有的,就是「選票交換」了。一般而言,地方選區都是兩大黨的天下,非彼則我。個別小黨明知在地方選區不可能獲勝,但它是否派人出選,卻往往能左右該區的最終結果。 另一方面,大黨在全國PR選舉中多1-2%的選票,往往也未必能讓其多得議席。 在這種「比較優勢」狀態下,就有了交換的誘因。大黨在地方選區中順利取得議席,小黨得到關鍵的1-2%全國支持,「互惠互利」。

舉例說同屬泛綠光譜的「臺聯」在南部幾個選區讓路,並為「民進黨」的候選人助選;「民進黨」則投桃報李,在部分「協商好的縣市」,呼籲支持者將「不分區」的PR票投給「臺聯」。 應該說明的是,這種做法完全合法,而且,也只是在一些「配票」效率較高,例如日本、臺灣等「社團主導」的地區,才相對容易實行。

 

總體而言,在「混合制」之下,政治生態一般也就會介乎於SMS和PR之間。不會出現像美國般「完全的兩黨制」,也少見「十幾黨聯盟」政府,(有效)政黨的數量會介乎兩者之間。至於議員們關心的議題,也較易在地區議題和全國政策兩方面最得某種平衡。

 

「混合制」也有利於在強化「政黨政治」,提升政黨力量的同時,也不會過度扼殺「政治明星」的個人魅力。*** 這對保持人民的興趣和關註極為重要。 另一方面,PR名單帶來了「保送進入議會」的功能,為某些不具備政治魅力的「專家」提供入閣的機會。***  例如某大黨希望邀請一位世界級經濟學家擔任來屆的財政部長,但在「議會制」國家,內閣成員必須由議員中選拔,而學者卻顯然不可能靠SMS在地區當選成為議員。因此就可以將這位學者排在PR名單的前列,將他「保送」成為議員,再任命為閣員。這樣顯然讓「政黨」在政治操作和施政上得到更大的彈性,有利於「政黨政治」的發展。

 

這幾個星期為各位介紹了幾種常見而且較為簡單的選舉方法,下回將會介紹一些較少地方使用的方法,部分更相對複雜。當然,這些不同的選舉方式,也會呈現出不同的政治效應。由於實在太複雜,我也要再三研究清楚,以便用最簡單的方式向各位解釋,下次再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911

【全球前瞻】:歐央行混合制QE計劃的三種情景與影響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164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1-20 14:37 編輯

【全球前瞻】:歐央行混合制QE計劃的三種情景與影響
分析師:李一民

結論或者投資建議:

本周最大的焦點是歐央行QE決定,1月22日,歐央行將公布最新利率決議和貨幣政策,會後並有德拉吉發表講話解讀全年政策取向。

我們認為如果QE順利,規模將為5000-7500億歐元,並且采取混合制計劃,如果低於5000億歐元的話,就屬於低預期情景,可能會引發歐元的觸底反彈。市場對歐元貶值預期不斷強化,自年初以來歐元兌美元匯率從1.20下滑至1.15。瑞士央行及時宣布瑞郎脫鉤歐元,似乎已為本周QE埋下伏筆,市場猜測瑞士央行提前預知QE規模,因故無力保持掛鉤。

主要觀點及邏輯:

QE一旦不能順產,恐引發再次震動,歐版QE還有哪些障礙。歐央行對待量寬一貫謹慎,加上德國的強烈反對,有必要冷靜回顧QE計劃為何從一波三折變為理所應當。

(1)市場對歐版QE的預期從3月提前至1月。12月4日,德拉吉宣布歐央行將於15年第一季度重新評估歐元區當前經濟刺激措施的效果,以決定是否采取更多的非常規措施來提振歐元區經濟。12月11日,第二輪TLTRO投放結束,兩輪操作合計投放2124億歐元僅達到4000億目標的一半,定向寬松宣告失敗。12月15日,德國央行在月報中引用歐央行有關必要時采取進一步刺激舉措的承諾,顯示德國立場發生轉變,歐版QE的一大攔路虎松口。

(2)進入1月,德拉吉三次釋放強烈信號,迫不及待地為QE造勢。1月2日,德拉吉接受德國商報采訪時稱不能完全排除歐元區通縮風險,“必須以行動抵禦這類風險”。1月9日又公開了自己的一封信,稱歐央行已做好準備,推出的任何刺激措施都可能,包括購買政府債券。1月14日,歐洲法院在裁決中認定歐央行的OMT(直接貨幣購買)計劃合法,歐版QE的第二大障礙掃清。

市場預期已經偏高,QE規模即使低於預期,也算利空匯市。衡量匯率與債券市場Price in了多少QE預期是困難的,目前平均預測規模大約5500億歐元。官方關於全面購債方式如何設計的透露極為有限,QE可能有多大規模,又將如何開展,我們猜測三種可能:

(1)樂觀情景。混合方案制,即除歐央行之外歐元區成員國央行一同參與,依照在歐洲央行的資本額比重買入本國公債,因此風險被廣泛分擔至各個國家,規模也會更大,最大可能接近1萬億歐元。

(2)中性情景。歐洲央行只購買評級為BBB-以上的政府公債,這會將希臘、塞浦路斯、葡萄牙排除在外,甚至還有猜測認為只購買AAA公債(我們認為計劃只包括德國與芬蘭等少數核心國的概率不大)。由於風險得到控制,因此規模可以達到5000-7500億歐元。

(3)悲觀情景。歐央行獨立購買歐元區18個成員資產,按照各成員國在央行的資本額比重(持股比例)購買各國公債,風險集中由歐央行承擔,規模就受到限制,可能不足5000億歐元。

我們認為,本周推出樂觀情景下混合型QE計劃概率較大,規模與風險分擔比重相互影響,歐央行風險承擔比重50%左右,共計投放大約5000-7500億歐元,將歐央行資產負債表穩步擴張至2012年水平。相較於美國1.7萬億美元QE購買與日本80萬億日元(合5900億美元)QQE額外計劃而言,5000億歐元的QE計劃也算可觀,有助於推動新興市場的資金回流。


來源:申萬研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1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