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接班篇 寫好遺囑安排接班 避免股權分散 魏應州:魏家後代永不分家!

2009-12-14  今周刊 





以市值計算,魏家四兄弟合起來的身價高達新台幣一千億元,如何避免第二代陷入分裂危機,是魏應州最大的挑戰。為了避免魏家股權因第二代繼承而稀釋,魏應州 除與兄弟訂下永不分家的約定,同時啟動接班大計,並將接班版圖事先寫入遺囑,避免第二代因爭產而危及企業發展,魏應州可說是用心良苦。

撰文‧周啟東、張惠清、黃玉禎從彰化永靖鄉一家舊油脂工廠起家,康師傅控股董事長魏應州在十七年內創造驚人的致富傳奇,隨著康師傅每年快速成長,魏家兄弟四人的身價與日俱增。

以市值計算,魏家四兄弟合起來的身價高達新台幣一千億元,如何讓四兄弟的股權緊緊綁在一起,並避免第二代陷入分裂危機,是魏應州最大的挑戰。慣於長線布局的魏應州,其實早有一套家族永不分家的計畫,以免未來因股權分散而喪失康師傅經營權。

看到許多台灣家族企業因為分家爭產、爭權,造成企業動盪,魏應州在一九九六年香港上市時,其實早已對四兄弟股權進行規畫,首先設立海外註冊的和德公司,四 兄弟占有各四分之一的股權,直接百分之百控制頂新(開曼)控股公司,再由頂新間接擁有香港上市的康師傅三六%股權,成為最大單一股東,這次回台上市的 TDR就是由頂新控股釋出的三%股票。

早有遠見 股份交付信託魏應州在接受《今周刊》專訪中透露,其實早在五年多前,兄弟開始產生矛盾,四兄弟曾認真坐下來談分家的事,但由於大家都沒有龐大現金可以買下 彼此手中的持股,只好放棄分家的念頭,但為了避免後代子孫因繼承而稀釋股權,﹁我們決定將和德的股份交付信託,仿照王永慶的模式,設立永不分家的制度,﹂ 他說。

未來四兄弟的後代子孫,只能從信託中分到應有的股息及投資利益,但不能去動康師傅的股票。﹁例如今年康師傅分紅一百元,老二只生一個兒子,他就可以獨得;我有三個小孩就是每人三十三元,大家公平分配。﹂魏應州說。

魏應州長兄如父,一路帶著三位兄弟衝事業,雖然事業做大,但股份還是平均分配,讓兄弟之間和諧相處。此外,魏應州還設立家族基金,所有賺到的錢全部集合在 一起,早期兄弟每人每月發給十萬元生活費,小孩讀書的錢另計,直到十年前才增加為十五萬元,至今都沒有增加,﹁因為我父親不在,我兄代父職才用這種方式照 顧家庭,﹂他也用這種方式牢牢將四兄弟的命運綁在一起。

為了避免接班出現不必要的紛爭,他首度透露,早已有萬全的準備,﹁幾年前,有一天我特別帶著三個兒子到美國知名的高爾夫球場度假,就在那一天談好三兄弟的 接班規畫。老大魏宏名、老三魏宏丞進公司接班,老二魏宏帆自己創業,而且我還正式寫下平安書,也就是遺囑啦!﹂他笑著說。相對於王永慶過世前沒有立下遺 囑,造成台塑王家的爭產糾紛,魏應州的安排可說是用心良苦。

擬定計畫 讓第二代及早備戰為了公平起見,魏應州把拿給二兒子創業的錢都寫進遺囑,﹁我向兒子們說,不用擔心,爸爸的平安書都寫好了,我拿多少給老二去創業,都有記 下來,做父母的都要公平!﹂十一月三十日在天津總部接受︽今周刊︾專訪前,魏應州首度帶著大兒子魏宏名、小兒子魏宏丞及三大事業群副總裁與︽今周刊︾採訪 團隊見面,但個性低調的魏應州卻不願讓兒子與他一起拍照曝光。只見魏宏名穿著代表方便麵及糕餅事業群的紅外套,魏宏丞則是身穿代表飲品事業群的綠外套,分 別代表兩人未來接班的事業版圖。

準備接班的兩個兒子,分別是三十一歲、二十七歲,現在安排接班會不會太早?魏應州舉台塑王永慶的例子指出,王永慶兩兄弟當了五十年的董事長、總經理,突然 有一天要六十歲的王文淵當七人小組的共主,負起接班重任,﹁就像舉重一樣,王永慶從五公斤一直舉三百公斤,突然把三百公斤丟給接班人,對接班人來說,實在 太殘忍了!﹂從小栽培 對待三兄弟一律公平對於兒子的接班規畫,他說目前並沒有詳細的安排,﹁現在第一階段,只是把兒子叫來身邊,看看老爸有多行、多辛苦!﹂對於三名兒子的栽 培,魏應州也很公平,都送去英國念書,之後再去美國或日本念碩士,﹁念碩士一來是拿文憑,再來是交朋友,我要他們念兩個碩士,不要念博士,因為念完博士就 不會做生意了!﹂他還要三兄弟夫婦都各自在上海、台北開高檔餐廳,主要是交朋友拓展人脈,第二是讓他們try & error︵嘗試錯誤︶,經營自己的小事業,﹁他們可以學會看人,不要傻傻的被人家騙!﹂兒子的太太們就讓她們成立基金會,當執行長,相夫教子,不介入企 業經營。

但為了讓第二代及早進入情況,他已擬定一套長遠的接班計畫,六十歲把CEO職務交出去,六十五歲把董事長交出去,預計未來康師傅年營業額將超過一百億美元,所以他計畫未來分拆為麵和飲料兩個事業體,分設兩個董事長,老大負責麵和糕餅,老三是負責飲料。

依據他的規畫,兒子只接董事長,不接CEO職位,因為他認為,執行長要為企業和股東負責,兩名兒子念完碩士當兵回來,到他六十歲退下CEO時,跟在他身邊 才七年,歷練仍不夠,﹁要接我的CEO職,至少是要做二十七年的人,所以最好是專業經理人!﹂嚴格訓練 從﹁提皮包﹂開始做起魏應州要把人才、技術、系統、團隊培養好,等到六十歲時先讓兒子接副董事長,﹁扶上馬、送一程,六十五歲我就可以交出董事長位置、真 正退休了!﹂他說。

據了解,○五年魏宏名學成歸國後才正式進入集團,上班第一天,他以專員的身分報到,每天七點多就到公司,從來就沒有晚過八點。「剛到集團的前三個月,大董 就把他外放,從華東到東北,到各個事業群幫各地總經理提皮包三個月!」一位康師傅高層幕僚回憶說,「大董訓練小孩就和對員工一樣嚴厲,即使宏名要請假也得 要寫假條,沒有特例!」外放三個月多後,魏宏名回到公司,接著開始跟在魏應州身邊當特助,整整一年時間,不管集團內有任何大小會議,都能看到大董在前,他 亦步亦趨跟隨在後的影子。據說當時,宏名十分低調,甚至刻意隱瞞自己的身分,直到擔任董事長特助之後,集團內的員工才了解,原來大董已經正式啟動他的接班 計畫。

「宏名雖然很安靜,但是肯學習、反應快,跟大董的個性最像的地方是,他總是能找到問題,提出問題,」味全發言人陳文敏說,「宏名的優點是很耐操,其實到外 地歷練實習的三個月,相當辛苦,但他沒有喊過一句累!」歷經四年來的磨練,魏宏名越來越能接下魏應州丟給他的各項難題,另一方面,魏應州也開始積極將他在 商場上的人脈傳承給大兒子。現在,只要是康師傅集團內的公開或是晚宴場合,魏宏名宛如魏應州的分身,熟悉中、英、日語的他,扮演起接待國際貴賓的角色,如 康師傅的主要股東日本伊藤忠會長丹宇羽一郎、三洋食品的井田毅等商界夥伴,都與他相當熟悉,知道他將是魏應州的接班人!

至於老三魏宏丞,則是幽默風趣,個性跟他的二叔魏應交很像,很快就能和人混熟,臉上總掛著微笑,是天生的業務高手。魏宏丞念的是國際公共關係碩士,兩年前 進入集團工作,魏應州認為老三個性活潑,適合走飲料事業群,因此第一個月就派他到市場調查部工作,跟一般專員一樣,背著背包帶著問卷,上山下海到每個通路 深度訪察!

魏應州對員工嚴厲,對兩個兒子的訓練亦是如此,無非就是希望未來接班大計能順利進行。

老二魏宏帆

敢向魏應州嗆聲

在魏應州眼中,老二魏宏帆最有創業精神,非常敢冒險,與他最為相似。「我看學弟裡面,大概沒有人像宏帆這樣,一畢業滿腦子都想創業!」與魏宏帆一樣都是英國布乃爾大學畢業的台玻集團二公子林嘉佑這樣形容他。

三兄弟中,敢跟老爸魏應州嗆聲的只有老二魏宏帆,他對老爸的泡麵事業沒興趣,自己單槍匹馬創業,初期公司就設在台北市民權東路上的一小間簡陋辦公室裡,他一手撐起所有創業的大小細節,最近才搬到北市士林區的大南路,就在英業達創辦人葉國一的公司旁邊!

魏宏帆主修機械,在英國的成績幾乎都是名列前茅,現在他學以致用,公司業務主要是以碳纖維以及玻璃纖維複合材料製造各種機殼,另外在中國昆山設有模具工 廠,這些產品可以應用在手機、筆電還有3C科技商品上。目前公司登記的資本額約在600萬美元上下。 (張惠清)

魏宏丞

出生:1982年

現職:飲品事業群企業本部副理學歷: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早稻田大學國際關係系碩士

接班事業:

飲品事業群,今年前三季營收21.9億美元

魏宏名

出生:1978年

現職:康師傅控股總裁室專案經理學歷:英國布乃爾大學數學系碩士

接班事業:

方便麵及糕餅事業群,今年前三季營收17.9億美元頂新魏家永不分家的信託設計康師傅股息分成4等分,由後代子孫每年平均分配股權交付銀行信託,子孫不得拆分和德公司(家族主要控股公司)

頂新開曼控股

味全食品 康師傅控股 頂全控股 頂巧控股

銀行信託

魏應州 魏宏名(長子) 魏宏帆(次子) 魏宏丞(三子)魏應交 魏應充 魏應行 共六名子女 整理:陶曉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24

中環在線:少林寺永不上市 李華華

2010-03-10  AD






 

萬 眾期待、疑幻疑真的少林寺上市事件,噚日終於響兩會有明確答案!一身鮮黃袈裟look嘅人大代表、少林寺方丈兼CEO釋永信,去到邊,都俾記者喪追(就好 似粒黃豆埋咗響堆黑芝麻咁),方丈話:「少林寺永不會上市,少林寺的名稱也不會上市,這是我們一直堅守的事情,少林寺是一個精神文化信仰的場所,不是一個 商業機構!」方丈仲話:「這是件好事,如果少林寺真的被邊緣化了,我才會真正不高興。」

查實少林寺點解俾人邊緣化呢?咪皆因方丈開架80萬銀嘅跑車、讀MBA、住豪宅等咁高調又入世嘅作風囉!除咗咁,近排少林寺仲搞咗新產品「六度輪迴鞋」,雖然方丈解釋話「呢個係法物,梵蒂岡都有賣紀念品喇,好正常呀!」,根據佢咁講,人哋鬼佬咪會有「信者得救靴」囉?

方丈:85%報道都是誤讀

如 果一切都係正常,少林寺又點解成日俾人議論紛紛呢?方丈將個波卸俾政府,佢話「這個可能是河南當地某些官員,為了發展地方經濟,才有(上市)奇怪的想法, 炒作出一個話題,也是可以理解的。」最後,方丈贈咗內地傳媒一句,「現在85%的新聞報道都是誤讀,是媒體給我下的套!」連方丈都夠膽「跣」,內地同業真 係罪過喇!

華遠任總膽生毛狂抦發改委主任

華華年年睇兩會新聞,要數最刺激莫過於今次。有全國政協委員胡應湘大玩政治show、徐展堂突然中風、查懋聲同蔡衍明為亞視隔空開火,仲有「上海姑爺」羅康瑞同鄭家純叫煲呔曾起居屋,費事80後90後買唔到樓周圍搞搞震。

鬧張平推卸責任

內地「地產大嘴」、華遠老總任志強亦終於發威,炮轟發改委主任張平話四萬億人民幣嘅刺激經濟資金,冇一分錢流入股樓嘅講法係推卸責任,根本就係「此地無銀」。

有位老上海商人同華華講,發改委有「小國務院」之稱,老任喺「太歲頭上動土」,認真沙膽。其實老任咁嬲梗係有原因,鬼叫兩會將高樓價嘅矛頭直指地產商,仲話為官者冇責任咩。

不吐不快嘅老任仲大膽駁嘴咁講:「四萬億投資之中,不徵地、不拆遷、不擴大房屋需求嗎?不直接進入,並不等於不影響房價。」

唔鍾意皇馬褂中芯預告裁員

中央一個唔鍾意,就搞到內房周身麻煩,話樓價太高,係咁打遏佢哋買地呀借錢呀,其實,縮細嚟睇,每間公司咪又係咁。如果你老細唔鍾意你,你做咩佢都會唔like,隨時飯碗都冇埋。

好 似中芯(0981)咁,佢個COO楊士寧上場一個月咋,近排send咗封電郵俾班員工,話公司o依家要「精兵簡政」,會由上而下咁,上層管理隊伍到基層隊 伍都會嚟個「精簡」,仲講到明,「排除裙帶關係與人情影響」!公司舊年為咗台積電單官司,要嘔成2.997億美金和解費,仲要業績連蝕十季,減人手係必然 o架啦!楊生新官上任,又唔鍾意皇馬褂,佢講到咁盡,日後如果請人用人,真係要好小心,唔係又會俾人話番轉頭佢用人惟親o架嘞!

譚禮寧跳槽傳奇8個月轉3份工

有 人心驚膽顫怕冇咗個飯碗,有人就順風順水跳槽次次成功,講嘅係邊個?咪就係恒大地產(3333)前財務總監譚禮寧囉,佢前日正式加盟佳兆業(1638), 做佢嘅執行董事兼副主席,佢份三年合約「規定」,可以拎走400萬港紙嘅董事年金,仲可以得到佳兆業唔超過2500萬股嘅股權「激勵」,真係恨死隔籬!

響 美林亞洲出身嘅譚禮寧,跳槽經歷都好傳奇o架!舊年7月「空降」恒大地產,點知坐咗一個月唧,就離棄嗰陣就快上市嘅恒大,轉為投向深圳卓越集團嘅懷抱。事 隔半年,呢位人兄又已經跳槽去佳兆業,8個月內,咁短時間已經泊過3個大馬房,睇怕佢老兄絕對係內房股老總眼中嘅一匹fit馬!

李華華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30

26年 台灣滙豐銀行等到首位台籍總裁 柔軟魔鬼李鐘培 永不放棄的「天 堂路」

2010-9-13 TWM




儘管同為「花旗寶寶」,他不像陳聖德,因成為花旗銀首席交易員,博得「外匯教父」美名;也不像郭明鑑,轉戰投資銀行成為「購併金童」般,均早早發光發熱。相反地,他內斂而沉穩,卻也能在10年內升官三級跳。

現在他又是如何成為百年跨國銀行的首位台籍總裁?

撰文‧許秀惠

二○一○年才過完農曆年,匯豐銀行台灣新任總裁、執行長,當時的法金主管李鐘培召開一場晨會,宣布此後每天早上七點半都準時開會,被通知開會的人個個神經 緊繃、坐立難安,因為這個﹁魔鬼晨會﹂是為檢討績效未達預期的法金單位而開,目的,是為了每天追蹤業務,直到追上預期業績目標為止。如此密集兩個半月的魔 鬼晨會後,法金單位追上李鐘培定下的業績目標。

富謀略,善管理 一○○%業務力﹁魔鬼晨會﹂正是李鐘培落實工作第一條守則的縮影||﹁沒有達不到的業績﹂,管理方法看似無奇,但是他釘到骨子裡、咬緊不放的態度,讓部屬 只能上緊發條、竭盡所能全力以赴、想盡各種方法達到要求。﹁業務做不到的,都必須來跟我開會﹂,逐一檢討沒有藉口,﹁別說做不到,一定要做到。﹂李鐘培對 業績的態度,只有一個:「一○○%要做到!」不僅如此,出身業務端的李鐘培,也非常重視客戶服務,要求要做到細膩貼心。

貼心說來容易,卻絕不只是噓寒問暖、奉茶送禮,而是針對幾百家企業客戶的資金需求、財務避險,提供最符合需求的服務。而李鐘培的團隊之所以能比別家銀行多 一點的貼心,是來自於看不見的細節。例如:每逢年終,多數的銀行財務部門開始心情輕鬆等著放大假,李鐘培率領的法金單位卻無法偷閒,替所有客戶來年部位進 行風險控管的模擬;為了一個客戶的交易,他可以在交易室跟同仁一起通宵工作,直到東方露出魚肚白才下班,就為了跟歐美往來的銀行確認交易可行性;既能夠捲 起袖子與同仁一起加班,又不會疾言厲色,然而,談到業績卻是絲毫不容許打折,這就是李鐘培﹁柔軟卻魔鬼﹂的管理風格。

○三年,李鐘培跟著陳聖德跳槽中信銀,隨後兩年多時間內,一手建立起中信銀在香港企金業務的灘頭堡,等到花旗幫紛紛撤退離開,李鐘培被大力慰留,時任中信 銀行政長的尚瑞強的印象中,只有李鐘培,幾乎沒帶走班底,顧全了前東家的感受以及同仁的生涯規畫,也展現李鐘培面面俱到、細膩柔軟的一面。

儘管出身花旗銀,李鐘培跟歷來的花旗銀明星長官們卻很不同,他不像陳聖德,老早就以成為花旗銀首席交易員,博得﹁外匯教父﹂的美名;也不像郭明鑑成功轉戰 投資銀行化身為﹁購併金童﹂,均早早發光發熱,總是輕易吸引市場關注。相反地,李鐘培內斂而沉穩,在媒體的曝光量最低,卻是升遷快速的實力派人物;短短十 年之間,從外商銀行的企業金融事業下面的一個部門主管,到外銀財務長、企業金融負責人、銀行執行長三級跳,沒有明星光芒加持的他,琢磨發光的路徑到底是什 麼?

李鐘培的老朋友、現任元大證券總經理李鴻基點出,李鐘培「不是個會往人群裡鑽的人」,在QFII(合格境外投資機構)開放初期,國際資金不斷湧入台灣,花 旗銀很早就看到這塊肥沃的市場而下令進攻。當時,大部分人不是固守舊客戶,就是瞎子摸象地找新客戶,李鐘培卻另闢蹊徑,拜訪當時身在外資券商的李鴻基,拿 到一份外資客戶名單,並且根據名單開拔到國外拜訪,﹁放眼當時的銀行業,只有李鐘培來找我。﹂言出必行 一○○%執行力從小就讀私立再興學校長大的李鐘培,父親是心臟科醫師,家世好、背景好,聰明而不外露,然而他在高中大玩三年後,大學也重考了三次,考上淡 江大學後又繼續他的玩樂人生。熱中搖滾樂的他,甚至與再興時的好友組過樂團,還投資過模特兒經紀公司。玩樂樣樣精通的他,看似輕狂度日,直到大三升大四那 年,李鐘培竟然自己扭轉了方向盤,人生態度大蛻變,畢業即出國深造,之後在美國連拿兩個名校碩士學位。儘管比同輩起步晚,李鐘培卻一路乘浪而起,認準目標 不斷地躍飛翻高。

擁有三十年交情的再興同學、宸鴻財務長劉詩亮說,李鐘培有想法、有毅力,在中信銀時期,每天晚上應酬喝酒,體重曾灌破九十公斤,發現身體有狀況,他﹁說戒 酒就戒酒﹂、﹁說減肥就減肥﹂,話一說出口,長官、朋友沒有人會懷疑他做不到,靠著參加車隊,持之以恆地運動,體重很快恢復標準。

身為五年級生,經歷大學聯考的一代,李鐘培不是死啃課本長大的書蟲,他興趣顯得多元開放,熱中音樂、電影、閱讀且又「雜食」,舉凡娛樂、財經、政論、旅 遊、時尚雜誌都來者不拒,每周、每月出刊的各類雜誌,都固定逛書店帶回家,樂於吸收各類雜誌資訊讓他各種話題都能聊上幾句,儼然也是與人往來的秘密武器。 而迄今熱愛搖滾樂的他,去年﹁槍與玫瑰(Gun & Roses)﹂、﹁深紫(Deep Purple)﹂來台灣演唱,更是早早就召喚老友共襄盛舉,熱情不減當年。

該玩的時候徹底痛快地玩;事業上該征戰投入時,他又變成拚命三郎、工作狂。﹁自律極高、富執行力」,花旗老同事,現任萬泰銀行副總經理陳昭如印象中的李鐘培,不只業績拿第一,就連花旗年終尾牙內部餘興表演,他帶隊的表演節目,也拿第一。

關於這一點,李鐘培口中的恩師,現任新加坡淡馬錫控股大中華區負責人陳聖德感受很深刻。陳聖德回想,李鐘培是在郭明鑑、利明獻等先後跳槽轉換跑道後,接下花旗銀財務長的位子,當時花旗銀法金業務的重點放在外匯,之後一度轉移到利率產品。

有一次,陳聖德從新加坡回台灣,跟擔任部門主管的李鐘培討論業務,李鐘培主動提起可強化債券市場業務,起初,陳聖德認為這塊市場有那麼多證券公司、銀行都 在經營,並沒有特別期待,哪知道,李鐘培﹁不是隨便說說﹂,沒多久,花旗銀在公債市場交易規模便擠進了排行榜,不到兩年時間,就「從榜外一路挺進,爬到第 一名。」九月九日,華航與滙豐銀發表聯名卡,是滙豐銀再度進軍消金市場重要的一大步,華航擁有百萬戶的華夏尊榮級客戶,滙豐銀能從原先荷銀(已經併入澳盛 銀行)手中搶到這樁大業務,李鐘培過去與華航十多年往來奠定下的基礎,發揮了不小作用。

與李鐘培打交道十多年的華航財務處長張炯滄說,金融風暴、財務危機來襲時,銀行業多是表面上問候,實際卻抽銀根,李鐘培不一樣,他以行動關心客戶,協助爭 取額度共度難關,絲毫沒有外商銀行短線、現實的作風,加上﹁專業、認真以及服務細膩﹂,有如﹁養客戶千日,發功於一時。﹂過去十多年來,華航曾有多次因購 機需求舉債,李鐘培帶著團隊,在匯率利率變動激烈時,替華航設計漂亮的避險規畫,讓華航在匯兌損失、利息支出上,每一階段至少節省五億元到七億元,讓華航 見識到李鐘培的專業,也讓華航董事長魏幸雄每次看到李鐘培,總愛稱他﹁李老師﹂,並邀請他擔任華航財務風險管理委員會的顧問。

走到哪,客戶跟到哪 一○○%續航力近幾年,華航因跟隨李鐘培而將業務轉至滙豐銀後,往來項目也快速擴大,從僅把財務規畫、避險往來交給滙豐銀,到如今,華航將大中華地區十四 個辦事處的客戶應收帳款業務、現金管理業務,乃至於消費客戶端的消金業務等項目,全面交與滙豐銀,儼然把滙豐銀視為最重要的往來銀行,也等於是對李鐘培十 多年來的服務,投下信任票。事實上,李鐘培不諱言在團隊努力之下,匯豐這五年在﹁交易室、法金和投資銀行業務,都有非常重要的突破﹂。

只是如今,李鐘培成為滙豐銀台灣區負責人,挑戰確實不小,滙豐銀發跡香港,在香港地位有如台灣的中央銀行,經營風格向來具有濃厚保守的英國味,業績、規模 表現在外商銀中並不出色,比起台灣第一外商銀行花旗銀年賺上百億元,更是相去甚遠。未來,隨著台灣的滙豐銀改為子行,兩大外銀勢必被拿來比較。

而起用李鐘培擔任台灣區負責人,除了必須配合滙豐銀未來在兩岸三地華人市場的布局,又要力求本身業務表現,把滙豐銀過去沉寂已久的消金業務、財富管理業務一一導上軌道,支援與主導的角色需要拿捏平衡與捍衛的兩難,李鐘培的壓力已上肩頭。

這位滙豐銀台灣區的「新大班」,能改變滙豐銀在台灣的獲利排名?一如他改變花旗銀在債券市場的排名?改變中信銀在法金業務的排名?﹁台灣正站在兩岸三地的 樞紐位置上……,而我不會為了眼前明天的獲利而衝業績。﹂從李鐘培自己所言來看,顯然這位「新大班」將按照自己的律動,一如過去追求長線而穩定的成長一 般,指揮大軍前進,以李鐘培過往克敵攻頂的能耐,兩年到三年之內,應該就會看到滙豐銀爆發性的表現吧。

李鐘培

出生:1964年

現職:滙豐(台灣)商銀總經理暨滙豐銀台灣區總裁學歷:淡江大學、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資訊管理碩士、 喬治華盛頓大學企管碩士經歷:滙豐銀環球企業金融暨資本市場處負責人、中信銀資本市場事業總管理處總處長、花旗銀台灣區財務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41

東尼永不沽售5號仔 宗菁華



2011-1-27  NM


東尼出院,朝住令人可喜之正確而順暢之上升軌進發,佢非但睇番報紙,仲玩其廿一點同埋Scrabble,更加開始諗番股票,此又豈不令人欣喜?

佢非一聽到宏利即刻眼開,我哋探過佢口氣,問佢對隻5號仔點睇?佢認為當下啲「沽派」謬矣。佢覺得在現水平,5號仔仲有得去也。咁到乜嘢水平至應該沽5號仔?應之曰:NEVER! 大家聽到啦。

東尼非但關注宏利、5號仔之去向,佢對自己建立之投資組合一樣縈繞於心。遲吓精神番啲,佢有意重新檢視個組合。不過我哋未應承得大家住,等吓啦!

鄧聲興起革命

年前股市演員鄧聲興「背妻玩o靚妹」而登上敝刊封面。不過似得李居明大師話齋,嗰一趟我哋可能中計矣。

何以瘀成咁?事關鄧演員顯然又並非玩o靚妹,佢原來直情係要同個o靚妹起革命。冇錯,係「為構建和諧家庭而奮鬥終身」。

佢篇組織「革命家庭」宣言,佢仲搬埋阿爺嘅至理名言「革命不是請客吃飯」出嚟,顯見「構建和諧家庭」唔係講玩也。鄧演員做慣戲,今趟莫非嚟真?

郭小姐冧爆王主任

泛民哀求新科港澳辦主任王光亞賜見而不果,糖王乖女、《南華早報》揸弗人郭惠光則「聖眷正隆」,全港中西傳媒之中,佢係首個獲得單獨接見。恰如煲呔‧曾之言,親疏果然有別也,大家擘大雙眼睇吓啦!

厚待如斯,郭小姐以小粉絲之姿態裝扮眼神望實王主任又豈不應該?換轉你係王主任都冧爆啦,係咪?

THE ICON:紅顏禍水

半山干德道THE ICON搞出滿城風雨,敝刊老記不辭勞苦,遠赴星洲起起發展商過江龍鍾斌銓底。佢係星洲福建華僑鍾奕莊個仔,乃三房所出,全家共有廿八名兄弟姊妹。

我哋搵到鍾斌銓同父同母嘅阿哥鍾金榜喺星洲最高尚住宅區Oxley Rise嘅祖屋(新加坡資政李光耀亦住喺呢一區),當時佢阿嫂朱薇瑾正喺度同班嬸母玩紙牌耍樂。聽佢口氣,搞出單THE ICON亦紅顏禍水也。點解?

佢阿嫂話:「鍾斌銓幾十年前識咗個香港女人,鍾意去香港發展。」若果唔係咁,又豈致搞出單咁嘅嘢呢?紅顏又豈非禍水哉?

鍾家以酒店為祖屋

講起鍾斌銓阿嫂朱薇瑾,佢現今居住之鍾家祖屋係間兩層高殖民地時代洋房建築物,花園佔地甚廣。間屋夠晒闊落,事關其前身係酒店嚟者。以酒店為居所,你話大唔大啦!

自己間祖屋大成咁,鍾斌銓點解又諗得到喺THE ICON整間要側側身至入得到嘅廚房呢?人嘅思想確係好奇怪者。

日本漢語弊傢伙

日本同中國向有同文同種之說,但對大和民族嚟講,漢字始終係外來語,結果就搞到敝、弊不分咯。認真弊傢伙也。

中環人語迷你版

“一定有燒鵝食。”

估中邊個中環人講呢句說話,送你SwitchEasy CANVAS for iPad 機套一件

有意參加者,請於一月三十一日24:00前將答案電郵[email protected]

小宗只接受電郵,郵寄免問。

本刊員工及直系親屬不得參加。

為求公平及杜絕偷步搶答起見,請於星期三下午一時後來電郵競猜答案;在此之前發出之電郵作廢。

超過一位讀者估中,先到先得,恕不接受上訴。

答案及中獎者姓名將於一一年二月三日本欄揭曉。

上週人語揭曉

“官有九個口,政府信唔過。”

答案︰石禮謙

得獎者︰Winnie Ho

中獎時間︰1:00pm 19/1/11

金牙大狀講嘢

大家等運到

「聯繫匯率之父」祈連活為經濟把脈,話美國冇通脹迹象,故此未來一年加息機會微乎其微。港元同美元掛鈎,咁即係香港同樣都唔會加息。如此一來,官家要防止樓市泡沫化則只得管制借貸一途而已。

先前金管局已經降低樓按比率,若然再降,咁啲銀行仲使搵食乎?難怪早前已有銀行發動減息搶客;若然再降樓按比率,銀行間之競爭勢將更形激烈。此又豈不進一步催谷樓市?

咁樣發展落去,若果美元利息唔掉頭回升,而港元又繼續掛鈎,遲早有一日政府要以行政手段禁制買樓。當然冇人想見到咁嘅一日,但會否要行呢一步,真係冇人知。話知嘅都係呃你者。大家等運到,咁樓價又有乜辦法唔係咁升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92

永不過時的建築學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3-09/100366149_all.html

遠上寒山的登臨者

 

  2000年夏天,上海南京東路靠近外灘的頂層畫廊,聚集了一撥慶祝博士論文答辯完成的同濟大學學生。他們在青銅色的光影裡盡興碰杯,從靠窗的座位上抬眼所及,是黃浦江畔打破傳統大上海天際線的東方明珠電視塔、金茂大廈,以及滿天霓虹閃爍的廣告牌。

  王澍,一位敦實的圓臉青年,也是這個城市著名時尚地標的空間設計師,告訴大家他的去向:回杭州,去中國美術學院當老師。按慣例只引進海歸學者任教的同濟大學建築系曾破格邀請他留校任教,他拒絕了。

  11年後,被哈佛大學研究生院聘為「丹下健三」榮譽講席教授的王澍,在一場講座中回顧自己當年的心路:「對於我,上海不是中國,而杭州還可以代 表中國。我回杭州,就是回中國。」讓他失落和痛心的是,作為美麗城市樣本的杭州,如今建築密度已向香港看齊;更大的背景是——「中國想要成為美國」,國土 上近80%的傳統建築已經消失。他不知道那些白雲石徑的群山哪裡去了,中國哪裡去了。王澍面對哈佛學子們表態:要做出自己作為一個建築師的回應,不是用外 來的概念,而是用植根於本土的東西,找回那個曾經覆蓋了整個國家的景觀建築體系。

  就在這場講座後不久,2012年2月28日,49歲的王澍憑藉中國美院象山校區、寧波博物館、蘇州大學文正學院圖書館等作品,獲得了有「建築界 諾貝爾獎」之稱的普利茲克建築獎,成為繼1983年的貝聿銘之後第二位華裔得主。這也是該獎項33年來第一次頒發給一個中國公民。

  發起該獎項的凱悅基金會主席湯姆士·普利茲克稱:「評委會決定將獎項授予一名中國建築師,標誌著中國在發展建築理想方面將發揮的作用得到了世界 的認可。未來幾十年裡,中國城市化的成功不僅對於中國,對於全世界都很重要⋯⋯」評委會主席帕倫博勛爵援引評委會的評論說,在中國近年的城市化進程引發關 於「建築應該根植於傳統還是應該展望未來」的爭論背景下,王澍的作品與任何偉大的建築一樣,超越了這場爭論,是一種深深植根於自身環境而又具有普遍性的、 永不過時的建築。

  在尋找自己心中「中國」的路上,王澍贏得了世界的敬意。如果說,以杭州為代表的鄉土中國裡蘊涵了保羅·裡柯所說的兩種可能——「我們處在一條隧 道中,一頭是古老文明教條主義的黃昏,另一頭是參與普世文明對話的拂曉」,王澍大概走通了這條隧道,只是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幾乎踽踽獨行。

  年少時的王澍,曾是東南大學校園裡有名的「憤青」。畢業十年後的校慶典禮上,系裡一位青年教師碰見他,還忍不住提起舊話:「每次你從走廊走過 來,我們都感覺你不是一個人走過來,而是一把刀走過來,那把刀是帶著寒風的,大家會不自覺地避開。」上到大二,他便公開向老師們宣佈沒有人可以教他了;大 三的時候,他翻爛了康德的《未來形而上學導論》,能背出《世說新語》;24歲那年,他寫出長文《當代中國建築學的危機》,從梁思成一路批到自己的導師;他 給自己的碩士論文取了個與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同樣的名字——《死屋手記》,更在答辯會上宣稱「中國就一個半建築師,我算一個,我的導師齊康算半個」。論文 答辯全票通過,王澍卻最終沒能拿到學位證書。

  上世紀90年代是整個中國大興土木的黃金時代,王澍與同為設計師的妻子陸文宇則在杭州過起了隱居生活:在美院教教書,玩玩攝影,拍拍DV,在 50平方米的家裡建園林,到城市的小弄堂裡閒來蕩去⋯⋯清貧的日子裡,登山是經常的娛樂。兩個人常在山頂上居高臨下,指著山腳下某片讓他們滿意的地界說, 以後要在那裡蓋自己的房子。

  「他骨子裡一直都有一種孤傲。」王澍的同窗好友、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童明說,「他在乎自己真正在做的事,而不是那些名義。」在他 的一些同行紛紛沿著「名校出身-出國鍍金-回國實踐-作品展示-媒體宣傳」的途徑獲取成功時,王澍走的是一條與體制和市場都保持距離的路。朋友們記得,大 熱天一起打著赤膊、搖著八角蒲扇在狹小的房間裡畫建築草圖,別人跑出來喘口氣,他仍在埋頭作畫。

文人建築師的哲匠夢

  王澍說,他首先是一個文人,然後才是建築師。他和妻子自1997年成立「業餘建築工作室」,更多關注的是「一種在中國被貶抑了一個世紀之久的哲 學」。他尊前輩建築師童寯、馮紀忠為精神導師,這種精神譜系也決定了他在建築界的朋友圈。差不多每年都有一到兩次,他會喚上同樣衷情於中國傳統園林的友 人,帶上自己在美院的學生,去蘇州園林賞春秋遊。某種意義上,中國園林就像博爾赫斯筆下交叉小徑的花園,開啟著一種充滿哲學意味的迷思。

  在童明看來,上世紀20年代,梁思成、陳植、童寯、楊廷寶等中國建築師從西方留學歸來;梁思成認為中國正處於一片混亂中,沒有體系化的建築學, 迫在眉睫的是用西方建築學的體系來整理、研究中國木構建築在整個人類建築文明中的成就,其《營造法式》研究等工作在當時確實具有建設性,但於另一個角度, 這只是用西方的觀點來理解中國的文化事物,而中國的建築有其自身的文化邏輯。60年後,「學生時代的王澍就指出,單一用西方體系來理解中國建築文化是有問 題的,中國建築師更重要的使命和責任是從中國建築自身的脈絡出發」。童明認為,這是王澍當年批判梁思成的真正出發點。

  蘇州有一處名叫「藝圃」的小園林,王澍特別愛去。他注意到那裡房子和水境間沒有任何過渡,人在其間喝茶、閒逛,並沒有感覺到房屋的存在。體量龐 大的建築在園林裡彷彿自動隱身,遊客完全融入景緻。這一點是如何做到的?後來他發現,隔著湖,房子的對面有一個明朝留下來的「如魚亭」;位於此岸的房子除 了側牆和頂,所有的門窗都可以拆卸下來,因此它的面實際上全是虛的,夏天賞荷,無門無窗的樓閣,像巨大的亭子一樣可以呼吸的開放式空間;這個時候,決定房 子空間尺度的就不再是它本身,而是人們坐在房子裡看到的對面那榭亭台。

  這種龐大建築體量感的消失,王澍在六合塔避雨時也曾感受到。當意識到小的東西可以決定大的東西、局部可以決定整體,而不是人們一般所理解的整體 決定局部,王澍油然的喜悅無異於破題。這正是他後來設計向青山回望的中國美院象山校園和依山臨水的蘇州大學文正學院圖書館的靈感溯源。後者的矩形主體建築 既飄於水上,也沿夏季風的南北方向穿越。循著那條穿越路線,由山走到水,四個散落的小房子和主體建築相比尺度懸殊;但由於觀看的方向和角度不同,建築的尺 度可以相互轉化的中國傳統造園藝術精髓,在這裡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從王澍的角度看,那些類似「藝圃」水中「如魚亭」的小房子,如圖書館的「詩歌與哲學」閱覽室,正是一個中國文人看待所處世界的「觀點」,一個人 與自然生態相互平衡的位置——王澍稱之為「設計的起點」。他曾引五代時期劉道士的《湖山清曉圖》對哈佛學生說:「一個處在山麓水邊的院落,適合最貼近純粹 自然的隱居,它代表了所有修習過文人詩學的人最具精神性的生活。」

  對此,他的朋友童明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建築承載著文化使命,但這種使命感現在越來越淡漠了,建築更多地被作為可供居住的機器或承擔 起發展經濟的功能。將建築創作置於文化屬性中,落實到居住研究,探索其與文人的面貌、氣質、嚮往的相聯,這種非功利性的產物,是我們真正意義上的精神家 園。」

  但王澍的建築風格並不完全是傳統意義上「文人造園」。如果說中國園林過於陰柔,常常不自覺地墮入精緻繁瑣的泥沼,王澍的長處則在於依靠直覺的判 斷,用類似大體量的長方體這種非常直截了當的建築語言,來實現一種趣味的平衡。在他的設計中,建築以鮮明的介入姿態與自然對話,而不是消失在環境中。如同 那座「用歷史的碎磚殘瓦重塑一個當代中國的精神堡壘」的寧波博物館,他的作品往往能在實現與周圍環境和諧相融的同時,保留一種陽剛的氣魄和紀念碑色彩。

  由此,他成功地將文人雅士的閒情野趣,放大和轉換成為當代中國大型公共建築的一種語言。這背後,既有他所熱愛的中國書法、家具小品、文人山水畫 的神韻,也隱現著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羅等現代主義大師的身影,以及來自羅蘭·巴特、德里達、彼得·艾森曼等解構主義思想家的精神資源。

  王澍曾說,「我們的學生最後要培養成哲匠」,這多少也代表了他對自己的理想。

開闢美術院校的建築教育

  「春暖花開柳絮飛舞的日子,王老師帶我們全班同學一起上蘇州。晚上,他讓我們在旅館裡臨字帖;白天,我們常圍坐在滄浪亭的石欄杆或草地上,聽王 老師和他的朋友們閒聊建築⋯⋯」王澍在中國美院的第一屆建築班學生、現在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景觀專業任教的劉彥鵬回憶當年「遊園課」的場景,讓人不由想起古 人王羲之與友人雅集於蘭亭的「曲水流觴」。

  這個打破傳統教室概念的場景,也是王澍希望在中國美院象山校園裡實現的。「現在校園還在成長中,還沒有完全展開,再過兩三年,植被和人的生活更 融入環境以後,學校會更像個家⋯⋯」劉彥鵬認為,象山校園的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參與了一個校園社會、一種新型人際關係的構建。這種滲透人文情懷的設 計,也恰是王澍在中國的美術院校體系內率先建立起不同於純理工科院校建築藝術專業的初衷。

  2003年,在中國美院院長許江的支持下,建築專業從環境藝術系分離出來單獨成系,王澍被任命為系主任。他在課程設置中特別強調木工、編織等傳統手工藝,也常帶學生走出校園,參加上海雙年展等交流活動,以拓展視野。

  在中國美院濱江校區的體育場旁,有一塊特別預留給建築系學生開展實踐項目的土地。王澍在第一次專業課上,就讓學生為自己造一座體積為3立方米的 房子。開課三天,課堂已如廢品站,不斷有學生帶輪胎、廢蓄電池殼、竹筷子、PVC管、紗錠紙芯、金屬罐頭盒進來,但只有使用可樂瓶的那組學生在造1︰1的 牆身大樣時通過了驗收。為了收集可樂瓶,學生們甚至跑到蕭山,那裡聚集了杭州市最大的幾個垃圾收購站。人們也可以猜測,王澍正是讓學生們在收集巨量舊磚殘 瓦作為建材的過程中,意識到中國傳統建築幾近崩盤的現實。

  王澍多年來已獲得過一些有國際影響力的重要獎項,如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特別榮譽獎、德國謝林建築實踐大獎、法國建築學院金獎等,但在國內都沒有太 大反響。拿到普利茲克建築獎,贏得公眾傳媒的關注,或許是沾了國人「諾貝爾情結」的光。而對有志於參與中國社會現實的建築師來說,王澍堅守的勝利會是一個 希望、一種鼓勵。從這個意義上講,他也是普利茲克歷史上第一位以「將發揮的作用」而獲獎的人。

 

  王澍

  建築師,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1963年生於新疆,1985年畢業於南京工學院建築 系,獲學士學位;1988年碩士畢業於東南大學;1988年-1995年在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任教。2000年獲同濟大學建築學博士學位,是 中國實驗建築的代表人物。曾獲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特別榮譽獎、德國謝林建築實踐大獎、法國建築學院金獎等。2012年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是獲得該獎項的第 一位中國公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50

解讀「晉江密碼」 晉江精神:永不止步

http://xueyuan.cyzone.cn/gushi-gushi2/225938.html

4月初,溫家寶總理到泉州考察民營經濟,參觀了晉江品牌企業,並與多位來自晉江的民營企業家代表座談交流。今年正值晉江撤縣建市20週年,這20年來,晉江不僅創造了中國民營經濟的「晉江模式」,也締造了福建乃至全國少有的縣域經濟傳奇。

「晉江人的模仿能力非常強,你今天做這個東西,我明天就可以模仿出來。」中信銀行晉江支行行長吳建堯告訴本報,晉江人有一個心態,都喜歡對比,人與人之間都爭先恐後。

1976年,23歲的許連捷不再挑擔,買了輛自行車,開始販賣黃豆等國家一類雜糧,天天躲著「市管會」的罰沒。

但一場「打擊新生資產階級分子」運動,讓他在劫難逃:由於騎車販賣黃豆,又買碳銨轉手賣給生產隊,新婚3個月的許連捷被同村村民告發,以「投機倒把」關進了鎮工作隊辦的首批學習班。有人還作證稱,許連捷結婚買了幾間房,婚事花銷近萬元。

一旦「萬字號」(暴發戶)罪名成立,他可能被槍斃。許連捷咬牙交代僅「投機倒把」了250元。為湊「罰款」,許妻變賣了新婚金器首飾乃至床板、凳子,才換來兩個月後許連捷重獲自由。

多年後,許連捷已成為晉江「商業教父」,他的恆安集團及所生產的產品已經成為廣受大眾喜歡的知名品牌。許連捷艱辛的創業經歷,正是眾多晉江企業和晉江企業家的成長寫照。

做夢都想當老闆

「泉州是一個財富激盪的地方,民營經濟十分活躍,民間資本十分雄厚, 睡不著 的泉州人,做夢都想當老闆的泉州人,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福建省省長蘇樹林在今年初的泉州二次創業大會上,有這樣一番感嘆:這些民營企業家們面對複雜的經濟形勢,逆勢而進、迎難而上,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了會識「天 象」、會看「風水」,敢走「夜路」、敢闖「激流」的特有膽識和能力。

晉江人更是「做夢都想當老闆」泉州人中的典型代表。

12歲就開始賣雞蛋的許連捷在「創業」道路上並不孤單。早在1976年改革開放初期,陳埭花廳口村丁志堆等11位社員,就悄悄自願結合,每人投資 1500元合股在一個古大厝辦起了第一個塑料製品廠,招收25名工人,購置機器,生產各種藥用塑料瓶子,廠裡供銷員帶著產品到廈門推銷、訂貨。

1979年3月,在報紙上看到國家對於私人辦企業免稅三年新政策的陳埭鎮洋埭村村民林土秋也熱血沸騰。他邀集堂兄弟、鄉親14人,每人出資2000元,在自家琉璃瓦小作坊裡辦起了「洋埭服裝鞋貿廠」。此後,陳埭鎮的鞋廠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

1984年,陳埭鎮一個鎮的鄉鎮企業就達到700多家,可謂家家點火,戶戶冒煙,工農業總產值突破億元,成為福建省首個「億元鎮」。

1986年夏天,丁和木的兒子、16歲的丁志忠初中畢業,他決心要到北京發展。他說服了父親,帶著600雙鞋,到北京闖蕩,這就是運動品牌安踏企業最初的創業史。

「晉江的企業家創業精神很強」,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戴亦一教授說,「寧為雞頭,不當鳳尾」是晉江人的口頭禪,在經濟領域就是「老闆情結」:100萬戶籍人口的晉江,就有大大小小民營企業上萬家。

1999年,隨著安踏廣告在央視五套的一炮打響,加上晉江市委、市政府「品牌立市」戰略引導,晉江掀起了 「請明星上央視五套」的打品牌浪潮,如「七匹狼」、「柒牌」、「勁霸」、「利郎」等10多個晉江品牌都在央視投過廣告」,央視五套一度被外界戲稱為「晉江 頻道」。迄今晉江企業創立的「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和「國際知名品牌」已經多達123枚。

此後,在恆安集團香港上市的示範帶動和市政府的大力推動下,晉江企業掀起了一股上市熱潮。截至2011年年底,晉江上市公司達37家,居全國各縣市區首位。

「晉江人的模仿能力非常強,你今天做這個東西,我明天就可以模仿出來。」中信銀行晉江支行行長吳建堯告訴本報,晉江人有一個心態,都喜歡對比,人與人之間都爭先恐後。

積極進取、「愛拼才會贏」的心態,正是晉江這塊土地上經濟活躍的內在動力。「晉江人不懼辛苦、愛拼善贏,居安思危,不斷進取。」在採訪中,晉江市政 府一位官員這樣總結晉江人的精神氣質。而安踏企業陳列館裡,第一眼就能看到的用鏡框鑲刊著的「永不止步」這四個大字,不正是晉江精神的最佳寫照嗎?

「等不起,慢不得」

2011年,晉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70億元,經統計,該市縣域經濟綜合實力連續11年保持在全國百強縣(市)前7位,經濟實力連續18年穩居福建首位。儘管如此,晉江市委、市政府政府依然時刻保持著危機感和緊迫感。

晉江市委、市政府經常組團到江浙、廣東等縣域經濟發達地區學習取經。「小進是退,大進但落後於其他強縣發展速度也是退。」這一名言在晉江屢被提及。

潯興股份總裁、北京大學博士後吳樂進指出,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區域競爭與合作趨勢的不斷擴大,原有在與「國有經濟」競爭中優勢明顯並迅速壯大 的晉江民營經濟,正在逐步喪失原有的先發優勢,晉江「原生」型民營經濟在與「外資經濟」、「轉制型民營經濟」的競爭中劣勢日益突顯。

同時,城市化嚴重滯後於工業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晉江未來的發展。

對此,晉江深刻意識到「等不起,慢不得」。2010年,晉江開始行動,提出「產業提升、城建提速」發展戰略,以「五大戰役」為抓手,進行大規模城市 建設,完善基礎設施,鼓勵傳統產業升級和技改,推廣「精益管理」,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強力推動招商選資,進而加快晉江經濟轉型升級步伐,增強經濟持續發展 後勁。

晉江政府如此,晉江企業亦是如此,但企業的居安思危,除注意企業持續良性發展外,還特別注重企業接班人的培養。

一段時間以來,國內很多地方的「富二代」均以「炫富」和「敗家」的負面形象出現在公眾面前,其整體素質與接班能力備受質疑。但在晉江,創業企業家兒女能接班的至少佔到一半,遠超其他地區。

「我們這一代企業家已經到了家業傳承、企業交班的時候。怎樣讓下一代延續創業精神,把他們培育成為 創二代 ,而不是 富二代 。給他們創業的精神財富要比金錢財富更有價值。」許連捷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46

新加坡貼身專訪 永不退休的冒險家吉姆羅傑斯 投資老頑童的人生智慧

2012-9-10  TWM




投資老頑童的人生智慧

曾被美國《時代》雜誌封為「金融界印第安那瓊斯」的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近年收起征服世界的雄心,專心當高齡奶爸。即使如此,他從未減少對世界的好奇。

《今周刊》特別取得獨家專訪,從生活點滴見識他的人生智慧,與其投資傳奇一樣精采。

製作人.楊紹華 撰文.莊 芳 研究員‧辛曉昀 攝影‧陳永錚經過了幾乎一整周的陰雨天氣,星期五早上,新加坡的天空總算透出陽光。宅子裡,落地窗的窗簾沒有拉上,由於房屋四周種滿竹子,加上庭院裡茂密 的芭蕉葉,所以陽光並沒有大搖大擺登堂入室,而是用一種輕佻、搖曳的姿態走進大廳。有一點熱帶、有一點神祕,有一點浪漫,也隱隱夾雜了一些詭譎變幻的冒險 情緒。這裡,是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的家。

他是全球最著名、最成功的投資大師之一,二十八歲那年,和金融大鱷索羅斯(George Soros)共同創辦「量子基金」,與索羅斯專注於挖掘套利機會有所不同,羅傑斯的專長是「發現趨勢」。

縱橫投資界逾四十年

從印第安那瓊斯變身新加坡宅爸為了早一步看見趨勢,羅傑斯曾經兩次環遊世界,一次騎重機車、一次開賓士,過程之中,幾度穿越戰區、沙漠和冰風暴,甚至曾被 非洲民兵扣押數日。二○○四年,他應《今周刊》邀請來台演說時,還曾要求同行記者務必帶他去「台灣最危險的地方」一探究竟。

然而,過去五年,這位有著「金融界印第安那瓊斯」稱號的投資冒險家,隨時充滿好奇心的老頑童,卻是「宅」在這裡──新加坡國家植物園旁、一棟雙層樓的白色建築。竹林、芭蕉葉,以及房內各種來自世界各地的異國收藏,透露了屋主不安於室的冒險精神。

「這五年,我很少再去異境歷險,但是,我也從來沒有停止探索。」羅傑斯半開玩笑地說,他的新冒險,就是以六十多歲高齡教育他兩個年幼女兒,試著把自己精采、刺激而豐盛的半生成績,轉為一句句的生命體悟,傳承給下一代。

八月二十四日,《今周刊》採訪團隊走進羅傑斯的家,接下來的二十四個小時,我們在這個羅傑斯一手打造的冒險場域,聽他如何把前半生的所見所聞轉換為所思所想。沉潛五年的思考,是投資智慧,也是人生智慧。

人生智慧一:

永遠別有停下腳步的念頭

「等會要去接小女兒下課,在那之前,我們先在這裡聊聊吧!」羅傑斯跳上了健身車,還沒開始說話,就自顧自地使勁踩踏。年近七十歲的他,穿著簡單的運動服、慢跑鞋,為了保持體力充沛,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分別載送兩位女兒出門上學以後,他有許多時間都在這台健身車上消磨。

「你看,我就是停不下來……,」他喘吁吁地說,所指的倒不是每秒三個迴圈的踩踏動作,而是強調健身車手把前方的特製迷你工作台,「這是特別請人幫我改裝 的。」迷你工作台上放著電腦螢幕和鍵盤,「就算是在運動,我也要隨時收信、回信,並且瀏覽全世界的各種新聞訊息。」稍微調整呼吸之後,羅傑斯說出了他的第 一個忠告:人啊!絕對不要有停下腳步的念頭。

「今天網路上有很多好消息,美國、歐洲,看起來都不錯,但真的是這樣嗎?因為這些消息就去買進股票,你會安心嗎?」羅傑斯說,無論是面對投資環境或是人生,都該抱持「無止境探求真理」的態度。

羅傑斯回憶起學生時代,從美國阿拉巴馬州的小農村到耶魯大學求學,毫無背景的他,只得夜以繼日拚命讀書,抱著從不覺得「準備夠了」的心態,才能和畢業自明 星高中的同儕一較高下。進入華爾街工作後,他繼續勤奮地向未知探索,詳讀每份公司報表,或親自拜訪公司與其競爭對手,非得徹底了解公司營運,才敢投入金 錢。

「我承認自己非常多疑,」額頭上的汗水一滴滴落下,正好落在手邊的電腦鍵盤上,「其實,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市場消息,都是『人工』創造出來的嗎?」他擦了 擦汗接著說,「也因如此,我必須不斷地研究,甚至直接走到外面看看,找尋真實的答案。」雖然,以他在投資界四十年的老經驗,早已累積足夠知識,「我總是希 望自己知道更多,盡可能地吸收,一刻也不能停下來。」

人生智慧二:

走向世界才能真正看清世界羅傑斯最為人所知的,就是曾在環遊世界的旅程中,發掘各種投資機會。如今,他把重心轉移到孩子身上,不僅海外行程盡量減少,並坦 承現在最喜歡待在家裡,「然而,我最希望孩子從我身上學到的,就是世界觀。」踏入羅傑斯家中,沿著長廊經過書房、遊戲間到起居室,到處皆是來自世界各地的 紀念品:中國、印度、非洲、南美洲;除此之外,最常見的就是「地球儀」。從進門的玄關開始,櫃子上、地上、牆邊,至少擺放了十個以上,大大小小、各種不同 材質的地球儀。

「門口那兩個會發光的大型地球儀,還是特地從美國的家搬來!」這幾個地球儀好像他的資產一樣珍貴,隨著他○七年舉家遷移至新加坡,一起遠渡重洋來到亞洲。 對羅傑斯來說,這個世界從未停止運轉,永遠會有新鮮事,「我希望孩子未來也能像我一樣,到各地去旅行,體會不一樣的世界、開拓自己的視野。」羅傑斯目前將 新加坡的家視為永久住所,短期內沒有遷移的計畫。但他希望女兒長大以後,能到海外求學,「去中國或哪裡都好,一定要走出去。」他認為,和不同語言、種族、 膚色的人相處,才可學習到從不同角度看待事情。

早在八○年代,羅傑斯已注意到中國這個別人眼中「食古不化」的共產國家,他盡全力蒐集中國市場資料,實地查訪數次,甚至花了幾個月時間住在那裡,看到這個國家驚人的生產力,令他成為早期少數在中國的外國投資者之一。

羅傑斯說,假使當年沒有親自深入探訪,一定會錯過這個經歷高速成長的國家。所以他相信,不論身處哪個國家,都要想盡辦法離開原鄉,到世界各地探尋新知。就 像日前,他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進行一場演說,對著來自加拿大的學生表示,「我不確定你有選對科系,但至少肯定做對了一件事,就是離開家鄉來到亞洲求 學!」話說回來,即使有了女兒的牽絆,但是為了解開心中的疑問,羅傑斯去年還是抽出空檔,前往緬甸視察了一趟。「那裡有豐沛的原物料,過去,緬甸國內經濟 被政治情勢影響,最近看來頗有加速開放的轉機,這讓我感到很興奮,說什麼也要親自走一趟,確認是否值得掏錢投資。」結果他發現,緬甸簡直就像三十年前的中 國,成長的潛力絕對存在,可惜的是,在探詢過後,目前依舊缺乏完善的投資途徑,所以只能維持少量投資部位。「無論如何,走過、看過,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 做。」

人生智慧三:

及早嘗試才能快速累積人生經驗值羅傑斯看了一下時間,熟練地拿起一頂草帽,準備出門去接小女兒「小蜜蜂」下課。他騎上一輛從荷蘭訂製的自行車,前方裝有可坐兩名小孩的木製籃子,裡面還放了一本故事書,讓女兒在路途中也可閱讀,和爸爸一樣,絲毫不浪費一丁點時間。

騎車約莫十五分鐘,他來到以華文教育為主的「南洋幼稚園」。一位頂著捲曲金髮,外形特別引人注目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跑向羅傑斯:「Daddy!」她開心地 大喊,見到陌生的我們在一旁,她顯得有些害羞,一開口卻以標準中文打招呼,「你好,我是小蜜蜂,請問你叫什麼名字?」聽著女兒說起中文,羅傑斯面露驕傲的 神情。

因為看好中國的未來,他安排兩個女兒從小學中文,並將整個住所移至亞洲。但他對孩子的期望不只如此,他與妻子佩姬還安排女兒上數學、科學、話劇、游泳及網球課等,每周行程緊湊得不輸老爸,近期小蜜蜂更多學了西班牙語。

「會不會讓他們太累、太忙了?」我們有點擔心地問,羅傑斯回答:「我並不是要他們學會所有的東西,而是要他們盡量多嘗試。」他說,「人要勇於嘗試,不試, 就無法確定自己的熱情在哪裡?更不會有『從失敗中學習』的機會。」羅傑斯談起自己曾因嘗試而經歷過的失敗經驗。年輕時,他曾試著自行創業,剛起步就賺了不 少錢,「我自以為很聰明,結果賠到一毛不剩。」羅傑斯說,試過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這條路,「這是個寶貴的經驗,假使人生一定會失敗一次,早一點遇上較 好。」他說,如果年紀大了才失敗,恐怕沒有足夠時間翻身,「所以,趁年輕當然要多方嘗試。」「其實,嘗試不一定要有結果,但至少,你會找到面對問題的勇 氣、解決問題的方法。」他補充。

他的大女兒樂樂,則在我們隔日再度拜訪時透露,「爸爸最近教我的一件事,就是:永不放棄。」九歲的樂樂以流利的中文表示,每次遇到數學題就感到困難,怎麼 算都不對。爸爸雖然很有耐心地教,卻從來不直接給答案。「他每次只給一點線索,然後要我自己練習算出正確答案。」羅傑斯說,每個人都會遭遇困難,也會犯 錯,「而通常,我們從錯誤中學習的事情,比起從成功之中學習到的事情超過很多。」所以在他眼裡,犯錯也許是件好事,至少讓人警惕,對事事小心。假使人生中 從未嘗試錯誤,就無法學習很多,最後反而可能導致失敗。

早期他曾接觸玻利維亞市場,小小投資三千美元,不久後,他的下單券商卻捲款消失,他才知道自己受騙。「如果沒有那次經驗,我可能後來會用更誇張的金額去投 資一個高風險的小國家,損失可能擴大好幾倍。」十年後,羅傑斯回到玻利維亞,把當時捲款消失的「騙子」全數找齊,並且成功要回他的三千美元。

他又以自己的婚姻為例,經歷兩次失敗的他說,「第一次婚姻可說是我這輩子最糟的一次投資。」當時羅傑斯才二十四歲,婚姻只維持三年就結束。他解釋,因為太 過年輕,彼此都不清楚未來方向,「最後不但失去了婚姻,也失去了金錢。全部從零開始,那真是慘痛的經驗!」他連說了幾次痛苦(painful)一詞來形容 這段回憶。

人生智慧四:

專注於你所熱愛的領域

羅傑斯認為,當你對於未知領域能夠深入探索,對於世事看得夠多,也有多元的嘗試和經驗之後,自然而然,就能得到一位成功投資者最需要的特質:專注鎖定於自己最熱愛的領域。

「鎖定在你認識、熟知的事情上面,才能成為成功的投資人。」這是羅傑斯給投資人的最後告誡。在他的觀念中,如果投資於你不熟悉、不感興趣的市場,即使賺到 錢,充其量也只能說是「賭對了」;相對地,當你對某個領域懷有探索的熱情,自然就能從中發現別人看不見的絕佳投資機會。

「就算投資的結果不如預期,至少,你在探索、嘗試的過程中能夠得到快樂。事實上,我認識很多『賭對一把』的人,很有錢,但是並不開心。」羅傑斯說,當你專 注於自己熱愛的事,即使結果不算成功,你也不會太過在意,「就像我現在專注於兩個女兒的教育。」「經常,我不確定自己的作法是正確的,但我會很努力去研究 最好的教育方式,我也不敢肯定,將來女兒和我會不會愈來愈疏離。不過,我可以很篤定地告訴你……,」羅傑斯聳聳肩,接著表示:「我愛她們,所以不管結果怎 麼樣,兩個女兒,絕對是我此生最成功的投資。」

羅傑斯闖蕩世界重要事紀

1964年 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系畢業。

1966年 英國牛津大學哲學、政治和經濟學系畢業後,回美國從軍。

1970年 退役後進入管理投資公司Arnhold & S. Bleichroeder,在此結識索羅斯,並共同創立量子基金(Quantum Fund),10年內成長4200%。

1980年 37歲決定退休,至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擔任客座教授。

1990年 展開兩年的騎車環球之旅,去過50個國家,總旅程數超過16萬公里。

1998年 創立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Rogers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Indexes, RICI)。

1999年 與現任妻子佩姬(Paige Parker)展開為期三年第二次環遊世界之旅,開車遊遍116個國家,創下金氏世界紀錄。

2007年 看好亞洲市場的發展,以1500萬美元售出在紐約市的房子,舉家遷至新加坡。

2011年 成立羅傑斯全球資源股票指數(Rogers Global Resources Equity Index, RGREI),追蹤頂級農業、礦業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379

好創意永不過時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2274
  如今在數字技術浪潮的衝擊下,傳統的廣告創意公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眾多新技術平台不斷湧現、信息不斷碎片化的時代,「廣告創意」本身還能發揮多大 的效應?面對谷歌這樣的互聯網巨頭,廣告公司的價值如何體現?BBH CEO Gwyn Jones先生近日在上海同《第一財經週刊》記者王清分享了他的看法。

 

C=CBNweekly
J=Gwyn Jones

 

  BBH 1982年成立於英國倫敦,是世界最著名的創意廣告公司之一,公司客戶包括帝亞吉歐、聯合利華、谷歌和奧迪,曾被Campaign雜誌六度評選為「年度代理商」(Agency of the Year)。


  Gwyn Jones先生畢業於牛津大學哲學、政治與經濟專業,1987年進入BBH工作,歷任BBH倫敦運營總監、BBH紐約公司CEO,2012年升任BBH全球CEO。


  C: 我觀察到一個現象,如今廣告公司只能為某一個大客戶做其中一小部分的工作,比如谷歌,有四五家廣告公司都聲稱谷歌是它的客戶。而過去,廣告公司都以能壟斷某個大客戶為榮。這是為什麼?


  J: 為谷歌服務的廣告公司大概有上百家!這其實是個特例,谷歌一直在同時做很多新東西,每一個都有各自的傳播推廣計劃。谷歌下面也有很多細分品牌,沒有一家廣 告公司可以同時滿足它的所有需求。且谷歌的產品很少做傳統廣告片,大部分都是線上傳播渠道,因此他們找了很多數字營銷公司,而不是大的傳統廣告公司。


  不過你是對的,如今廣告公司們已經不能像20多年前那樣壟斷一個大客戶了。首先這是因為媒介形態變得更加多元化了,其次廣告行業本身也在變得更加細 分,因此不只是谷歌這樣的互聯網公司,傳統零售商為了能通過新興的平台接觸到消費者,不得不請各個領域有所專長的多傢伙伴合作。


  C: 但如此一來,廣告公司之間的關係也會變得很複雜,既有競爭,同時也要合作,溝通成本會不會很高?


  J: 我個人覺得這種模式有它的侷限性,不會一直持續下去。從廣告公司的角度來說,長此以往就沒多少人能賺到錢 了。對於公司來說,實際操作中你很難去真正掌控和管理那麼多合作夥伴;對於消費者來說,又不利於形成統一的品牌形象。這個時候品牌就會想要簡化它的傳播策 略。因此我對於「每出現一個新領域就找一個專家合作」的模式表示懷疑。一個技術剛出來的時候你可能會去找「專家」,但品牌最終肯定的是傾向於有能力提供組 合式整體服務的合作夥伴。這也是為什麼如今很多廣告集團都在收購的原因,因為它們知道,最終它們需要提供給客戶整體的解決方案。我給廣告公司的建議是,如 今沒有人能一家獨大,你必須做好同你的競爭對手合作的準備,即使有時候可能讓你不舒服。同時從長遠來看,你要有整合的計劃,讓自己變得更強。


  C: 其實現在類似Google、Facebook這樣的技術公司也開始直接向你們的大客戶兜售廣告了,作為廣告公司該如何應對?


  J: 首先這些公司在廣告傳播的業務方面還很年輕,商業模式並不成熟,其次它們自己也意識到在如何構建品牌價值而不僅僅是發佈一則廣告方面本身的能力還存在欠 缺。但是對於廣告公司來說,同這些技術公司合作是非常受益的過程。它們會迅速提升你對於技術到底有多少可能性的理解和認知。


  C: 在新一輪的收購中,許多像BBH這樣的獨立廣告公司都歸入了大集團旗下。這些原本獨立的小公司在大集團裡該如何自適?


  J: 其實無論一家公司的股權架構怎麼變化,關鍵在於要在運營中保持獨立的頭腦和創業家的精神。你歸誰所有並不一定要同你如何做生意聯繫起來。任何一家廣告公司都要專注於做好的產品、好的創意,而獨立頭腦和創業精神是產生好創意的源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016

永不過時的50句名言

http://xueyuan.cyzone.cn/guanli-zhanlve/233516.html

1.找出自身問題,但將精力和能力放在解決之道上。——Tony Robbins

「Identify your problems but give your power and energy to solutions.」 Tony Robbins

2. 不快活的日子是一種極大的浪費,有了如此認知,你會活得更長久。——Ruth E. Renkl

「You live longer once you realize that any time spent being unhappy is wasted.」 Ruth E. Renkl

3. 真正的智者知道自己一無所知。——Socrates

「The only true wisdom is knowing that you know nothing.」 Socrates

4. 弄懂了盡善盡美之道,你才能做的盡善盡美。——John Wooden

「Things work out best for those who make the best of how things work out.」 John Wooden

5. 不要讓沮喪失落上身,最終你定會成功。——Abraham Lincoln

「Let no feeling of discouragement prey upon you, and in the end you are sure to succeed.」 Abraham Lincoln

6. 如果你不敢冒險,你就注定平凡。——Jim Rohn

「 If you are not willing to risk the usual you will have to settle for the ordinary.」 Jim Rohn

7. 你的堅定信念是因為願意接受風險,而不是因為其安全性和確定性。——佚名

「Trust because you are willing to accept the risk, not because it's safe or certain.」 Anonymous

8. 大繪藍圖前,確保你已有足夠多的觀察。——佚名

「When your life flashes before your eyes, make sure you've got plenty to watch.」 Anonymous

9.去它的,讓我們開始吧。——Richard Branson

「Screw it, Let's do it!」 Richard Branson

10.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民謠

「Be content to act, and leave the talking to others.」 Baltasa

11. 創新能力區分出領導者和追隨者。——Steve Jobs

「Innovation distinguishes between a leader and a follower.」 Steve Jobs

12. 在自我超越時,你越放鬆,你獲得的能量越大。——Norman Vincent Peale

「The more you loose yourself in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the more energy you will have.」 Norman Vincent Peale

13. 如果你的船進不來,就游出去。——Jonathan Winters

「If your ship doesn't come in, swim out to meet it!」 Jonathan Winters

14.人們常說動力難以持久,洗澡這件事也是。所以我們建議每天洗澡。

「People often say that motivation doesn't last. Well, neither does bathing – that's why we recommend it daily.」 Zig Ziglar

15. 勇氣也懼怕死亡,無論如何,多增添自己的勇氣。——John Wayne

「Courage is being scared to death, but saddling up anyway.」 John Wayne

16.我們大部分人不能生活在自己的理想生活中,因為我們生活在自己的恐懼中。——Les Brown

「Too many of us are not living our dreams because we are living our fears.」 Les Brown

17. 在我做創業者和政治家的生涯中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自由「。——Silvio Berlusconi

「The link between my experience as an entrepreneur and that of a politician is all in one word: freedom.」 Silvio Berlusconi

18. 創業者建立了一個企業,而技術人員只是做一份工作。——Michael Gerber

「The entrepreneur builds an enterprise; the technician builds a job.」 Michael Gerber

19.真正的創業者是那些他們腳下沒有安全網接著的人。——Henry Kravis

「A real entrepreneur is somebody who has no safety net underneath them.」 Henry Kravis

20. 大多數新工作崗位不是由大企業提供的,而是很小的企業。我們盡一切可能實現我們的創業夢想。——Ross Perot

「Most new jobs won't come from our biggest employers. They will come from our smallest. We've got to do everything we can to make entrepreneurial dreams a reality.」 Ross Perot

21. 我的兒子現在是一個「創業者「。當你沒了工作後人們就這麼稱呼你。——Ted Turner

「My son is now an 『entrepreneur'. That's what you're called when you don't have a job.」 Ted Turner

22. 展望下一個世紀,領導者將是那些給他人以力量的人。——Bill Gates

「As we look ahead into the next century, leaders will be those who empower others.」 Bill Gates

23. 只要有想法,就把它想的宏大些。——Donald Trump

「As long as you're going to be thinking anyway, think big.」 Donald Trump

24. 如果你想出類拔萃,今天就可以開始行動。從此時此刻起,停止做那些不會讓你更優秀的事。——Thomas J Watson

「If you want to achieve excellence, you can get there today. As of this second, quit doing less-than-excellent work.」 Thomas J Watson

25. 很多人會錯失機遇,因為機遇會穿上長罩衫,看起來像工作。——Thomas Edison

「Opportunity is missed by most people because it is dressed in overalls and looks like work.」 Thomas Edison

26. 在努力工作之前,成功唯一會出現的地方是在字典裡。——Vidal Sassoon

「The only place where success comes before work is in the dictionary.」 Vidal Sassoon

27. 資本不缺,缺的是遠見。——Sam Walton

「Capital isn't scarce; vision is.」 Sam Walton

28. 失敗打敗了輸家,激勵了贏家。——Robert T. Kiyosaki

「Failure defeats losers, failure inspires winners.」 Robert T. Kiyosaki

29. 有人夢想偉大的成就,但有人一直清清楚楚地在做。——佚名

「Some people dream of great accomplishments, while others stay awake and do them.」 Anonymous

30. 關上門,我會告訴你我成功的秘訣。那就是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Warren Buffet

「I will tell you how to become rich. Close the doors. Be fearful when others are greedy. Be greedy when others are fearful.」 Warren Buffet

31. 現代的創業者就像舊時沖在戰場前線的英雄一樣。——Paula Nelson

「Going into business for yourself, becoming an entrepreneur, is the modern-day equivalent of pioneering on the old frontier.」 Paula Nelson

32. 窮人有大電視,富人有大書房。——Jim Rohn

「Poor people have big TV. Rich people have big library.」 Jim Rohn

33. 目標就是有截止日期的夢想。——Napoleon Hill

「A goal is a dream with a deadline.」 Napoleon Hill

34. 每天起床後我會查看一遍福布斯的美國最富的人榜單,如果我沒上榜,那我就去工作。——Vinnie Rege

「Every day I get up and look through the Forbes list of the richest people in America. If I'm not there, I go to work.」 Vinnie Rege

35.報最大的希望,做最壞的打算,從最終結果中積累經驗。——Zig Ziglar

「Expect the best. Prepare for the worst. Capitalize on what comes.」 Zig Ziglar

36. 人們不是懶,而是他們有更重要的目標——那些不會鼓舞他們的目標。——Tony Robbins

「People are not lazy. They simply have important goals – that is, goals that do not inspire them.」 Tony Robbins

37.沒有人說企業家精神就像生存能力一樣,但其實它就是那樣。——Anita Roddick

「Nobody talks of entrepreneurship as survival, but that's exactly what it is.」 Anita Roddick

38.提供讓這世界更美好的產品或服務,做有意義的事是最好的創業緣由。——Guy Kawasaki

「The best reason to start an organization is to make meaning; to create a product or service to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Guy Kawasaki

39. 商場上建立的交情要比朋友一起做的生意靠譜。——John D. Rockefeller

「A friendship founded on business is a good deal better than a business founded on friendship.」 John D. Rockefeller

40.我有幸找到了比我更聰明的人,他們幫助我把我的想法實現。——Russell Simmons

「I've been blessed to find people who are smarter than I am, and they help me to execute the vision I have.」 Russell Simmons

41. 如果你認真地生活,如果你有非常感興趣的事,你就會知道睡覺絕不是最重要的事。——Martha Stewart

「I find that when you have a real interest in life and a curious life, that sleep is no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Martha Stewart

42. 邏輯可使你從A到達B,但想像使你可到達任何地方。——Albert Einstein

「Logic will get you from A to B. Imagination will take you everywhere.」 Albert Einstein

43. 成功就像你自己,你做什麼,你如何做。——Maya Angelou

「Success is liking yourself, liking what you do, and liking how you do it.」 Maya Angelou

44. 成功就是走過一個接一個的失敗仍滿懷激情。——Winston Churchill

「Success is walking from failure to failure with no loss of enthusiasm.」 Winston Churchill

45. 領導者的作用是培養更多的領導者,而不是培養更多的追隨者。——Ralph Nader

「The function of leadership is to produce more leaders, not more followers.」 Ralph Nader

46. 沒有持續的進步和增長,發展、成就、成功這些詞就沒有什麼意義。——Benjamin Franklin

「Without continual growth and progress, such words as improvement, achievement, and success have no meaning.」 Benjamin Franklin

47. 工資高但責任心不強,這從不會有什麼好結果。——Napoleon Hill

「Big pay and little responsibility are circumstances seldom found together.」 Napoleon Hill

48. 要讓你的產品更方便購買,不然顧客就會從你的競爭對手那裡購買。——Mark Cuban

Make your product easier to buy than your competition, or you will find your customers buying from them, not you.」 Mark Cuban

49. 成功之路和失敗之路幾乎一樣。——Colin R. Davis

「The road to success and the road to failure are almost exactly the same.」 Colin R. Davis

50. 如果沒有競爭優勢就不要參與競爭。——Jack Welch

「If you don't have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don't compete.」 Jack Welch (VIA UNDER30CE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474

金錢永不眠 世界無末日 譚銀和

http://xueqiu.com/9511991571/22667150
本文的作者馬克·塞勒爾是對沖基金Sellers Capital Fund創始人,曾在晨星擔任首席股權戰略師,這是他2008年在哈佛所做演講。其對真正做好投資所需要的特質闡述太精闢了,拜讀再三,百看不厭。縱然做不了巴菲特、成不了索羅斯,但是投資之道相近,持續財富積累之路相同,就算N012,金錢也無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作者:馬克·塞勒爾

 我即將告訴你們的是:我不是來教你們怎樣成為一個偉大投資者的。相反,我是來告訴你們,為何你們中只有極少人敢奢望成為這樣的人。如果你花了足夠的時間去研究查理·芒格、沃倫·巴菲特、布魯斯·博克維茨、比爾·米勒、埃迪·蘭伯特和比爾·阿克曼等投資界鉅子,你們就會明白我是什麼意思。

 我知道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有超越常人的智力,並且是經過艱苦的努力才達到今天的水平。你們是聰明人中最聰明的人。不過,即便我今天說的其他東西你們都沒聽進去,至少應該記住一件事:你們幾乎已經沒有機會成為一個偉大的投資者。你們只有非常、非常低的可能性,比如2%,甚至更少。這已經考慮到你們都是高智商且工作努力的人,並且很快就能從這個國家最頂級的商學院之一拿到MBA學位的事實。如果在座的僅僅是從大量人口中隨機抽取的一個樣本,那麼成為偉大投資者的可能性將會更小,比如5000分之一。你們會比一般投資者擁有更多優勢,但長期來說你們幾乎沒有機會從人群中脫穎而出。

 其原因是,你的智商是多少、看過多少書報雜誌、擁有或者在今後的職業中將擁有多少經驗,都不起作用。很多人都有這些素質,但幾乎沒有人在整個職業生涯中使復合回報率達到20%或25%。

 我知道有人會不同意這個觀點,我也無意冒犯在座諸位。我不是指著某個人說:「你幾乎沒有機會變得偉大了。」 這個房間中可能會出現一兩個能在職業生涯中實現20%復合回報率的人,但在不瞭解你們的情況下很難提前斷言那會是誰。

 往好的方面講,雖然你們中的大多數人都無法在職業生涯中達到20%的復合回報率,但你們依然會比普通投資者做得好,因為你們是哈佛的MBA。一個人能學會如何成為一般級別之上的投資者。如果你們聰明、勤奮又受過教育,就能做得足夠好,在投資界保住一份高薪的好工作。不用成為偉大投資者,你們也可以賺取百萬美元。通過一年的努力工作、高智商和努力鑽研,你就可以學會在某幾個點上超越平均水平。因此無須為我今天說的話而沮喪,即使不是巴菲特,你們也將會有一份真正成功且收入不菲的職業。

 但是你們不可能永遠以20%的復合回報率讓財富增值,除非你的腦子在十一二歲的時候就有某種特質。我不確定這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習得的,但如果你到青少年時期還沒有這種特質,那麼你就再不會有了。在大腦發育完成之前,你可能有能力超過其他投資者,也可能沒有。來到哈佛並不會改變這一點,讀完每一本關於投資的書不會,多年的經驗也不會。如果你想成為偉大投資者,那些只是必要條件,但還遠遠不夠,因為它們都能被競爭對手複製。

 作個類比,想想企業界的各種競爭策略吧。我相信你們在這裡已經上過或者將要上戰略課程。你們或許會研習邁克爾·波特的文章和書籍,這是我在進商學院之前就自學過的。我從他的書裡受益匪淺,在分析公司時仍然總會用到這些知識。

 現在,作為公司的CEO,什麼樣的優勢才能使你們免受殘酷的競爭?如何找到合適的點來建立起廣泛的巴菲特所說的「經濟護城河」(economic moat)?

 如果技術是你唯一的優勢,那麼它並不是建立「護城河」的資源,因為它是可以、而且最終總是會被覆制的。這種情況下,你最好的希望是被收購或者上市,在投資者認識到你並沒有可持續性優勢之前賣掉所有股份。科技是那種壽命很短的優勢。還有其他的,像一個好的管理團隊、一場鼓動人心的廣告行動,或是一股高熱度的流行趨勢。這些東西製造的優勢都是暫時的,但它們與時俱變,而且能被競爭者複製。

 「經濟護城河」是一種結構性(structural)的優勢,就像1990年代的西南航空。它深植於公司文化和每一個員工身上,即使每個人都多少知道西南航空做的是什麼,卻沒有別人能複製。如果你的競爭者知道你的秘密卻不能複製,那就是一種結構性的優勢,就是一條「護城河」。

 在我看來,實際只有4種難以複製且能持久的「經濟護城河」。一種是規模經濟,沃爾瑪、寶潔、家得寶就是例子。另一種資源是網絡效應,如eBay、萬事達、維薩或美國運通。第三種是知識產權,比如專利、商標、政府許可或者客戶忠誠度,迪斯尼、耐克和Genentech即是此中典範。最後一種是高昂的用戶轉移成本,薪資處理服務公司沛齊(Paychex)和微軟就受益於此,因為用戶轉向其他產品的成本實在高昂。

 就像公司要麼建立一條「護城河」,要麼就忍受平庸,投資者也需要一些超越競爭者的優勢,否則他就淪為平庸。

 現在有8000多家對沖基金和1萬家共同基金,每天還有數百萬計的個人投資者試圖玩轉股票市場。你們如何比這些人更有優勢?「護城河」由何而來?

 首先,大量閱讀書籍、雜誌、報紙並不是建立「護城河」的資源。任何人都會讀書。閱讀自然無比重要,但不會賦予你高過他人的強勁優勢,只能讓你不落在別人後面。投資界的人都有大量閱讀的習慣,有的人閱讀量更是超群,但是我不認為投資表現與閱讀數量之間呈正相關關係,你的知識積累達到某個關鍵點後,再多閱讀就會呈收益遞減效應。事實上,讀太多新聞反而會傷害你的投資表現,因為那說明你開始相信記者們為了報紙銷量而傾瀉的所有廢話。

 另外,任憑你是頂尖學校的MBA,或者擁有註冊金融分析師資格、博士學位、註冊會計師證書等等數十種可能得到的學位和證書,都不可能讓你成為偉大的投資者。哈佛也無法把你教成這樣的人,西北大學、芝加哥大學、沃頓商學院、斯坦福也不能。我要說的是,MBA是學習如何精確地獲得市場平均回報率的最好途徑。你可以通過MBA的學習極大地減少前進道路上的錯誤。這經常能使你得到豐厚的薪水,即使你離成為偉大投資者越來越遠。你不可能花錢買到或是通過讀書學習而成為偉大的投資者。這些都不會讓你建起「護城河」,只是讓你更容易獲得進入這場賭局的邀請而已。

 經驗是另一件被高估的事情。經驗的確很重要,但並不是獲得競爭優勢的資源,它僅僅是另一張必需的入場券。經驗積累到某一點後,其價值就開始收益遞減。如果不是這樣,那麼60歲、70歲和80歲就應該是所有偉大資金操縱者的黃金時代。我們都知道事實並非如此。因此一定程度的經驗是玩這個遊戲所必需的,但到了一定時候,它就不再有更多幫助。它不是投資者的經濟「護城河」。查理·芒格說過,你們可以辨別出誰能正確地「理解」,有時那會是一個幾乎沒有投資經驗的人。

 因此什麼是投資者必備的競爭優勢呢?就像一個公司或者一個行業,投資者的「護城河」也應該是結構性的。它們與一些心理學因素(註:這就是筆者經常說的心智壁壘)有關,而心理因素是深植在你的腦子裡的,是你的一部分,即使你閱讀大量相關書籍也無法改變。



 我認為,至少有7個特質是偉大投資者的共同特徵,是真正的優勢資源,而且是你一旦成年就再無法獲得的。事實上,其中幾個特質甚至絲毫沒有學習的可能,你必須天生具備,若無就此生難尋。

      第一個特質是,在他人恐慌時果斷買入股票,而在他人盲目樂觀時賣掉股票的能力。
每個人都認為自己能做到這一點,但是當 1987年10月19日這天到來的時候(歷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一」),市場徹底崩潰,幾乎沒人有膽量再買入股票。而在1999年(次年即是納斯達克大崩盤),市場幾乎每天都在上揚,你不會允許自己賣掉股票,因為你擔心會落後於他人。絕大多數管理財富的人都有MBA學位和高智商,讀過很多書。到1999年底,這些人也都確信股票被估值過高,但他們不能允許自己把錢撤離賭檯,其原因正是巴菲特所說的「制度性強制力」(institutional imperative)。

     第二個特質是,偉大投資者是那種極度著迷於此遊戲,並有極強獲勝欲的人。他們不只是享受投資的樂趣——投資就是他們的生命。他們清晨醒來時,即使還在半夢半醒之間,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他們研究過的股票,或者是他們考慮要賣掉的股票,又或者是他們的投資組合將面臨的最大風險是什麼以及如何規避它。他們通常在個人生活上會陷入困境,儘管他們也許真的喜歡其他人,也沒有太多的時間與對方交流。他們的頭腦始終處在云端,夢想著股票。不幸的是,你們無法學習這種對於某種東西的執迷,這是天生的。如果你沒有這樣的強迫症,你就不可能成為下一個布魯斯·博克維茨( Fairholme Funds的創始人,選股思路深受巴菲特影響,組合集中、低換手率、很少越界)。

     第三個特質是,從過去所犯錯誤中吸取教訓的強烈意願。這點對於人們來說是難以做到的,讓偉大投資者脫穎而出的正是這種從自己過去錯誤中學習以避免重犯的強烈渴望。大多數人都會忽略他們曾做過的愚蠢決定,繼續向前衝。我想用來形容他們的詞就是「壓抑」(repression)。但是如果你忽略往日的錯誤而不是全面分析它,毫無疑問你在將來的職業生涯中還會犯相似的錯。事實上,即便你確實去分析了,重複犯錯也是很難避免的。

     第四個特質是,基於常識的與生俱來的風險嗅覺。大部分人都知道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1990年代中期的國際四大對沖基金之一,1998年因為俄羅斯金融風暴而瀕臨破產)的故事,一個由六七十位博士組成的團隊,擁有最精妙的風險分析模型,卻沒能發現事後看來顯見的問題:他們承擔了過高的風險。他們從不停下來問自己一句:「嗨,雖然電腦認為這樣可行,但在現實生活中是否真的行得通呢?」這種能力在人類中的常見度也許並不像你認為的那樣高。我相信最優秀的風險控制系統就是常識,但是人們卻仍會習慣聽從電腦的意見,讓自己安然睡去。他們忽視了常識,我看到這個錯誤在投資界一再上演。

    第五個特質是,偉大的投資家都對於他們自己的想法懷有絕對的信心,即使是在面對批評的時候。巴菲特堅持不投身瘋狂的網絡熱潮,儘管人們公開批評他忽略科技股。當其他人都放棄了價值投資的時候,巴菲特依然巋然不動。《巴倫週刊》為此把他做成了封面人物,標題是「沃倫,你哪兒出錯了?」當然,事後這進一步證明了巴菲特的智慧,《巴倫週刊》則變成了完美的反面教材。就個人而言,我很驚訝於大多數投資者對他們所買股票的信心之微弱。根據凱利公式(Kelly Formula,一個可用於判斷投資和賭博風險的數學公式),投資組合中的20%可以放在一支股票上,但很多投資人只放2%。從數學上來說,運用凱利公式,把2%的投資放在一支股票上,相當於賭它只有51%的上漲可能性,49%的可能性是下跌。為何要浪費時間去打這個賭呢?這幫人拿著100萬美元的年薪,只是去尋找哪些股票有51%的上漲可能性?簡直是有病。

     第六個特質是,左右腦都很好用,而不僅僅是開動左腦(左腦擅長數學和組織)。在商學院,我曾經遇到過很多天資聰穎的人。不過主修金融的人,寫的東西一文不值,他們也無法創造性地看待問題,對此我頗感震驚。後來我明白了,一些非常聰明的人只用一半大腦思考,這樣足以讓你在世上立足,可是如果要成為一個和主流人群思考方式不同的富有創新精神的企業投資家,這還遠遠不夠。另一方面,如果你是右腦佔主導的人,你很可能討厭數學,然後通常就無法進入金融界了。所以金融人士很可能左腦極其發達,我認為這是個問題。我相信一個偉大投資家的兩邊大腦都發揮作用。作為一個投資家,你需要進行計算,要有邏輯合理的投資理論,這都是你的左腦做的事情。但是你也需要做一些另外的事情,比如根據微妙線索來判斷該公司的管理團隊。你需要靜下心來,在腦中勾畫出當前情勢的大圖景,而不是往死裡去分析。你要具備幽默感、謙卑的心態和基本常識。還有最重要的,我認為你也得是一個好的寫作者。看看巴菲特,他是商業世界裡最傑出的寫作者之一,他同時也是古往今來最好的投資家之一絕非偶然。如果你無法清晰地寫作,我認為你也不能清楚地思考。如果不能清楚地思考,你就會陷入麻煩。很多人擁有天才般的智商,卻不能清楚地思考問題,儘管他們心算就能得出債券或者期權的價格。

    最後但最重要的,同時也是最少見的一項特質:在投資過程中,大起大落之中卻絲毫不改投資思路的能力。這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當股票開始下跌,人們很難堅持承受損失而不拋出股票。市場整體下降時,人們很難決定買進更多股票以使成本攤薄,甚至很難決定將錢再投入股票中。人們不喜歡承受暫時性的痛苦,即便從長遠來看會有更好的收益。很少有投資家能應對高回報率所必須經歷的短期波動。他們將短期波動等同於風險。這是極不理性的。風險意味著你若押錯了寶,就得賠錢。而相對短時期內的上下波動並不等於損失,因此也不是風險,除非你在市場跌到谷底時陷入恐慌,被損失嚇得大亂陣腳。但是多數人不會以這種方式看問題,他們的大腦不容許他們這麼想。恐慌本能會入侵,然後切斷正常思考的能力。

 我必須申明,人們一旦步入成年期就無法再學到上述特質。這個時候,你在日後成為卓越投資者的潛力已經被決定了。這種潛力經過鍛鍊可以獲得,但是無法從頭建立,因為這與你腦組織的結構以及孩童時期的經歷密切相關。這不是說金融教育、閱讀以及投資經驗都不重要。這些很重要,但只能讓你夠資格進入這個遊戲並玩下去。那些都是可以被任何人複製的東西,而上述7個特質卻不可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6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