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經緯創投:快速找到高效融資的七條鐵規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17/148439.html

i黑馬註:格雷厄姆說過,最好和人類最基本的兩項本能——貪婪和恐懼背道而馳,才能做出正確的投資決定。融資其實也大致如此:比起感性,需要更多的是理性。本文給出七條關於高效融資的建議,但願你可以理性地開啟你的融資之旅。

\文/經緯創投

首先先回答一下這世界上還有沒有高效融資這回事了?答案是:有。但前提是,需要運氣和願意通讀以下全文的耐性。

融資是門技術活,有的時候它還是一門藝術。你需要掌握一些方法論、技術要點、人脈以及在不斷的實踐中得以建立起來的節奏感——這種節奏感往往意味著你在掌控全局。

我們采訪了幾個在融資上各有特色的創業者:他們中有的屬於絕對的好運氣,好到一個產品規劃出來就有下一輪的投資人上門;有的是經歷過被資金追捧也經歷過低谷,最終完成了一輪中規中矩的融資;還有的則幹脆就是運氣沒那麽好,跌跌撞撞也沒有把事情做到自己原本設想的樣子。因為可以理解的原因,我們不公開他們的姓名。

格雷厄姆說過,最好和人類最基本的兩項本能——貪婪和恐懼背道而馳,才能做出正確的投資決定。融資其實也大致如此:比起感性,需要更多的是理性。

以下是七條關於高效融資的建議,但願你可以理性地開啟你的融資之旅:

1. 應該怎麽選擇投資人?

如果面前有選擇,那麽挑最懂你的那個。這個懂包括對你所在行業的懂,也包括對你將來想要做的事情的“懂”。投資機構是有自己的風格偏向的,有些投資機構比如經緯,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大行業背景下,也會更為細分,比如移動社交、交易平臺、O2O、互聯網金融、垂直社區、遊戲、智能硬件等等;花點時間對已經對你表示出興趣的投資人做個方向調查,找到那個對的人。

在基於對你所做的事情了解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幫助你。你拿到的一筆好的融資,應該不止包括錢,還有其他的附加值。這些附加值包括了在你需要的時候,可以給你包括招聘、處理突發危機、下一輪融資建議等各個維度的“雪中送炭”。今天這個時點任何一家優秀的基金其實都會在和創業者的溝通中強調自己基金在錢之外的所謂資源,但對於創業者而言,你需要分清楚這些資源哪些是你能用到的,什麽時候用到,什麽頻率用到,可能的成本會是怎麽樣的。

當然如果沒有特別多的選擇,那麽就選一個條款最不折騰的,以天使和A輪為代表的早期融資過程中,對賭往往是最容易出現分歧的地方,能不要最好不要。此外,受訪者給出的一個建議是,如果有一個有錢的“土豪”朋友,技能和你互補又不會對你公司的業務指手畫腳,那他其實就是一個很不錯的天使人選。

無論如何記住,好的投資人能給你的最重要的東西,其實是信心。

2.估值重要嗎?

在天使甚至A輪,估值並沒有迅速拿到錢,開始讓事情運轉起來重要。如果一個好的基金,你預測到對你的業務發展幫助更大,並且可以迅速決策的話,那麽估值真的沒那麽重要。在融資之前想好自己公司下一個階段的里程碑可能是什麽,為了這個里程碑需要的資金投入大概是多少,進而心里有一個“底”。特別是對於天使輪來說,重要的是把事情先做起來,而好的機構則會幫助你把事情做得更好,彼時更高的估值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如果一個公司業務清晰,產品有剛需,很容易遇到的情景是當你已經和一個投資人談得很深入的時候,又有新的投資人謀求以更高的估值進入。這個時候時間節點很重要,如果前一個投資人已經完成了DD(盡職調查),那麽後一個承諾給你更高估值的VC其實未必就會比前面的VC更有吸引力。

這里面需要找一個平衡。不一定要永遠把估值放在第一位,綜合考慮。投資機構和投資人的特點、條款、時間點,這些有的時候可能比估值更值得你花時間思考。

3.什麽是融資最好的節奏感?

首先做一個融資計劃表,找身邊的創業朋友或者你上輪的投資人聊聊,感覺下市面上可能對你們有興趣的機構/投資人,把你要見的投資人做一個排期。你需要學會判斷投資人對你的項目是不是感興趣,是不是對你的行業以及團隊感興趣。如果對方只是禮節性的,對項目沒有真正的興趣,那麽在這上面不值得你花時間。我們曾經遇到過一個團隊在找我們融資的時候先和我們說為什麽要首先找我們,比如經緯系其他兄弟公司可能的合作空間、競爭對手的融資情況等等;對於這樣的團隊我們自然會更加重視。

其次要有心理準備,從你有投資意向到投資敲定的時間最快是三個月,半年都不算長。如果涉及第一次做美金,需要做VIE結構,這個時間會更長。算好公司的現金流,留出富余量,不要等到現金流捉襟見肘了再出去融資,那會非常被動。

成功的受訪者認為最好的節奏感是你想清楚你的產品或者是公司將來的業務發展,你知道這個錢進來能把公司帶到怎樣的階段,而並不是在你最缺錢的時候出去融資。

此外數據增長過猛的時候去融資是有一定風險的。事實上,不要為了融資去沖數據,穩健和良性的數據增長更為重要,完全沒有必要暴漲。

即便融資沒有很順利,出去融資的時候也最好不要一口氣見十幾家VC。應該先見2-4家,然後停下來總結,收集反饋,分析他們的態度,綜合顧慮,再去見3-5家,如果還不行就再往外擴。最後還是一樣,選這里面能最快做決策的、最懂你的。

4.要介意一個機構投過你的競爭對手嗎?

按照現在的投資機構,因為量很大,每一家基金,或多或少,都有可能投到兩家競爭的公司,也有可能是很多公司在起初並不是直接競爭,但做著做著就會做到一起。這里面你要判斷這個機構是不是可以處理好細節。首先你做好對機構的調查,看看他們是不是投過類似的競品。

其次,如果一個機構可以開誠布公地在你介紹BP之前就告訴你,投過你的競爭對手,那麽你們其實是可以繼續下去的。成熟的機構會建立內部的防火墻機制,也會盡量保證不讓你的信息被競爭對手的公司提前知曉。與此同時你也可以問問當初基金投資那家競爭對手的決策流程、現在的發展狀況以及他們對那個項目的未來預期是怎麽樣的。

當然作為創業者,你真的還是需要對這點提高警惕,做好嚴謹的調查。也確實發生過一些機構把你的信息全部透露給競爭對手的情況。所以還是那句話,在投資人看你的時候,你也需要看機構,看人。

此外,有些公司會遇到一個情況,就是知道競爭對手在融資然後很著急,在想自己是不是也需要去融一輪。但這其實並不是特別好的方式,不要被競爭對手拖著走,還是要掌握好自己的節奏感。打敗你的其實不算競爭對手,而是你在不停地犯錯。

5.當合適的投資人還不少的時候,該如何處理,需要拿很多機構的錢嗎?

這個情況對一個好的公司來說,其實挺常見的。在我們的采訪中,有些成功的創業者認為能拿一家就最好一家,不要把事情弄得太複雜,導致將來要協調和分散的精力過多。

總體而言,股東最好稍微少一點,集中一點,尤其在早期的天使和A輪融資,甚至B輪融資的時候。當然如果成長過程中,有很多有名的VC向你靠攏,你如果願意犧牲一點處理複雜關系的時間,換取知名機構不去投競爭對手,有時候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策略。

6.什麽是合理的股份占比?

最核心的原則是誰幹活誰拿大頭,我們今天看到很多公司有所謂的資源方(可能是土豪老板、可能是行業相關公司等)占股超過30%,這樣的結構其實並不是太好。我們覺得創始人兼CEO最好拿到30%-50%,最好不要讓任何一個投資人占股超過創始人。如果投資人對你有信心,他們不會要求超越你的,因為一家創業公司最後成功,很大程度上是要依靠創始人和團隊的。

7.除了找機構,還有什麽創新的融資方式嗎?

我們的受訪者中,有一家現狀還不錯的公司提出過一個方案,那便是他們曾經在發展過程中,向主管以上的核心團隊做過一次內部融資。內部融資一定程度上,對於團隊的凝聚力也確實有幫助。但是需要註意,做內部融資的先決條件是你擁有一個非常成熟的創業團隊。不會因為團隊成員頭腦一熱,拿錢進來。當公司遭遇瓶頸的時候,就會非常被動。創新的融資方式需要依團隊的自身情況去設定。

希望以上“七誡”對你有用。最後說一句,即便你遭遇了非常失敗的融資,也不要輕易否定自己。谷歌、蘋果都遭遇過融資窘境,但這絲毫不妨礙它們得以有機會成為偉大的公司。巴菲特說過,成功的人往往都有“內部記分卡”,他們更看重自我評價,而非外界的贊美和批評。即便你得到了一次茍且的融資,也不代表你就一定沒有遠方。

最後,祝所有創業者好運。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凡人識條鐵嗎? 林智遠


2015-12-17  NM

人生如戲,有時人生或較戲劇更荒誕。不是嗎?有工作可以月入接近十萬港元,但員工僅一刻曠工,就可自動下週才再開工,而且還屢試不爽。怎理解?想起周星馳《食神》中的對白,現已演變成時下的潮語:「凡人識條鐵咩!」

說到鐵,其實真的識很少,只知道鐵是礦產資源。上週做研究時,就發現有數間資源公司都同時發出盈利警告。中信大錳(1091)、中信資源(1205)及五礦資源(1208)的盈利警告,都與資源商品價格下跌及資產減值有關,當中五礦的「非現金減值導致盈利警告」較突出。

五礦併購之路

五 礦的業務或沒有鐵,主力開採和生產鋅、銅、鉛、金及銀,並勘探礦化帶及探礦發展項目。今年6月底,五礦的總資產超過144億美元,主要是在過去5年中,分 三個階段併購而成。首先,在2010年,總資產約10億美元的五礦,在12月底完成以21億美元代價,向母公司全面併購MMG,總資產因而升至35億美 元。其次,在2012年,五礦再以總代價13億美元,完成收購在加拿大註冊及上市的Anvil,總資產升至年底的46億美元。最後,在2014年,五礦與 兩合作夥伴合組合營公司,收購秘魯Las Bambas項目,五礦的收購代價約30億美元,佔合營公司的62.5%,總資產升至年底的134億美元。如僅從業績看,五礦的併購之路並未有滿意效果 (見附表),總資產上升數倍,但收入僅上升三成,股東溢利更日趨下跌,今年中期業績更由盈轉虧,錄得0.5億美元虧損,總負債對股東權益比率更高達 684%。

五年溢利或一鋪清袋

在上週的盈利警告中,五礦表示審查包括澳洲的Dugald及剛果的Kinsevere等勘探及 開發項目時,出現減值跡象,包括礦產商品現貨價大幅下跌、開發計劃變動、生產狀況有變及收購商譽發生變動,導致項目有減值需要。五礦認為,減值費用約在 6.4億至8億美元之間,並將於今年財務報表內確認。以五礦去年溢利僅接近一億美元,及今年中期虧損0.5億美元為基礎估算,8億美元的減值或使五礦出現 逾9億美元的年度虧損。若從2010年底完成併購MMG起計,五礦至今年中期的5年溢利不足10億美元,併購後的溢利或一鋪清袋。根據今年中期報告,找到 盈利警告中減值的Dugald項目,有物業、廠房及設備7億美元,項目是在2010年併購MMG而來,至今還未投產;而在2012年收購Anvil而來的 Kinsevere項目,分部資產有15億美元,但找不到物業、廠房及設備的數額。若以上述項目的資產計算,8億美元的減值,約佔項目資產約四成,減幅顯 著。在盈利警告中,五礦董事會強調減值是「會計相關調整及非現金項目」,因此不會對五礦現金流量產生任何影響。然而,減值項目本是過去併購得來,五礦不是 已付了現金來併購嗎?減值不也是反映預期,不也是反映項目的預期未來現金流量(expected future cash flow)或有變嗎?

執業資深會計師,會計專業發展基金主席,最愛與太太旅行,出名講talk及撰寫大學會計書,其著作已被翻譯成不同語言。目標以淺易簡單的方法,使牛頭角順嫂也能看懂會計數字和陷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884

What we are reading:藝術,我識條鐵

1 : GS(14)@2018-02-05 00:00:44

我參觀過歐美著名藝術博物館、嘗試過聽古典音樂會,結果只覺「恰眼瞓」。先別說我從來看不出像畢加索或Jackson Pollock像小孩塗鴉作品有何吸引,藝術詞彙本身也已令人眼花瞭亂,譬如「現代」藝術是百年前作品,真正現代的東西卻叫「當代」,整件事看來像是一小撮人「自high」的玩意。我明白,這只是我缺乏慧根,所以一直有點不甘心:為何令這麼多人陶醉感動的事物,偏偏我毫無感覺?是否像曾經流行一時的那些立體畫一樣,總有人看不到3D效果?結果,我找到E.H.Gombrich的《The Story of Art》。身邊懂藝術的朋友,聽到這本書時統統都說:「哦,這本」,但他們並無低貶之意,而是像一般人對你說迷上《金庸》那種理所當然的「哦」,原因一是這本書是經典(初版成於1950年,之後幾十年續有修訂),二是它的確非常適合「識條鐵」人士,看上去厚甸甸幾百頁有點嚇人,實則插圖有400多幅(作者特別強調他寫的每個論點都有附圖介紹),讀來感覺像在「碌」Instagram,一點也不沉重,難怪它據說是史上最暢銷藝術書,賣了超過800萬冊。本書其中一個主軸,是幾千年來藝術創作對「寫實」的處理之演變。我們看古埃及的畫,總覺得有點趣怪,但又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例如一幅人像,總是同一種獨特姿勢:面部、手腳是側面,眼和胸腹卻是正面,而且往往有兩隻左(或右)腳而非一雙對稱的腳。風景畫呢?樹木會畫成側面,池塘則是從上俯視的一灘水,池裏的魚卻又在打側游泳。原來埃及人選擇將立體物件最有代表性的角度,表達在同一平面,畫上每件物件都可能是從不同角度看的形像,對古埃及人來說,這就是最「傳真」的方式。早期藝術主要是為宗教服務傳達教義(尤其當大部份信眾都是文盲),反正沒有當代人親歷聖經故事,畫家想像空間可以很闊。儘管如此,到了文藝復興時期,畫作構圖和筆法已大量採納科學元素,例如光影效果、透視(perspective),甚至利用肉眼看不清遠距離的限制,發明出朦朧的暈塗法(Sfumato),加強立體感和真實感。宗教改革後,新教徒抗拒偶像崇拜,新教國家的畫家們頓失教會這大客戶,連創作主題都變成更「貼地」的人像、風景以至生果和杯盤碗碟。後來出現的印象派、立體派等,亦可算延續對「寫實」的不同演繹。我承認,看完整本書,我仍不懂畢加索,但依然看得津津有味。姚崢嶸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04/202949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9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