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獨家深入 宸鴻戰情中心

2010-10-11  TCW




二○○七年一月九日,一個令宸鴻 光電董事長江朝瑞、執行長孫大明,難忘的日子。

剛到宸鴻上班的第一天,孫大明接到江朝瑞的通知,不用到廈門,反而直飛美國舊金山,參加蘋果電腦(Apple)宣布發表第一代iPhone的日子。

藍底印著蘋果Logo的看板上,寫著「The first 30 years is just the beginning」(成立三十年來的嶄新開始)。站在台上的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說,「這一刻我等了兩年半,」背後螢幕iPhone正式和世人見面,全場響起如雷歡呼,坐在台下VIP區的孫大明和江朝瑞早已感動流淚。

距離這個日子,已經過了三年多,但是講到這一刻,孫大明在《商業周刊》記者面前,仍全身顫抖,語帶哽咽,彷彿重回那個場景。

當記者試圖化解氣氛,開玩笑的問:「江朝瑞有沒有也當場淚流滿面?」

孫大明這會兒才清醒過來說:「我一個大男人,在那裡流眼淚怕被別人看見,就趕快把臉給摀起來了,那有時間去注意他有沒有哭啊!」

接下艱鉅任務 二十七天內,要讓iPhone如期出貨

能讓理工背景出身,在摩托羅拉(Motorola)工作二十年又五個月,一路坐上摩托羅拉中國區總裁的孫大明如此感動,是因為蘋果將手機的使用推到一個全 新境界,超越了原本美國第一大手機公司摩托羅拉手機事業發展的可能與想像,而讓這位科技老將有此感觸。

回到廈門,孫大明知道,他要展開一場科技革命之旅,在短短的二十七天內,他要完成艱鉅任務,讓iPhone在二○○七年六月二十九日準時出貨。

iPhone的三‧五吋玻璃投射式電容觸控螢幕上,布滿肉眼看不到,由四萬四千個一平方公釐的感應點,交織成一張密不透風的網子。當你手指輕點,數萬個細 小感應點會吸取手中微小電流,感應你的指令,讓使用者的命令隨著手指的直覺移動,操縱整部手機的所有功能。

玻璃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的原理,就像是筆記型電腦上的觸控板,使用者可將手指放在觸控板上滑動,取代滑鼠,而那塊不透光的塑膠觸控板換成「玻璃」,貼合在 液晶面板上。

蘋果是全球第一個運用此技術的開發者,宸鴻則是全球第一家要量產此觸控技術的公司。

遇上良率瓶頸 試產僅八%,成立戰情中心應戰

二○○七年六月一日,宸鴻正式量產,第一天試產,「成功產出兩百片」,「良率只有八%」,這是孫大明拿到的數字。當天,他們和客戶開會直到凌晨一點半,一 結束,所有主管接著開會到四點半。

「就像是原本飛機在跑道上跑,正要take off(起飛)的moment,成敗就看這一刻。」宸鴻賭上了十二億資金和五年半的開發時間,如果墜機就永不翻身,孫大明形容當時的驚險和壓力。

六月二日,宸鴻成立「戰情中心」,總指揮官孫大明拴緊生產線的每一根發條,每小時回報,戰情中心裡貼滿每小時更新的報表,隨時翻閱、瞭解進度。

個位數的良率,導因於電容觸控技術有九十道工序,「中間經過太多站,無法重新去拼湊,挑戰就是能否快速抓到root cause(根源)。」孫大明解釋。

每個問題一來,孫大明至少會問五次為什麼,直追到根源。發現問題,「馬上我把聚光燈照在你身上,一小時後,要報告改善狀況。」孫大明說,「把鍊子收的很短 很短,讓你迴旋空間有限,一直緊收,緊收著,馬上corrective(修正)。」就這樣在每一道工序上,找出問題、解決問題,拉升良率。

兩個禮拜後,產量由兩百片提升了二十倍,不到一個月,他把良率由八%拉升到八○%,終於趕上蘋果六月二十九日的iPhone全球出貨日。

緯創資通董事長林憲銘分析,從八%提升到八○%只是第一步,但良率要從八○%進步到九○%,這其中的每個百分之一,難度比起八%到八○%更難。

孫大明將「戰情中心」全面資訊化。當我們走進這個戰情中心,牆上的A4紙報表,換成了一百二十八台液晶螢幕,布滿三面牆,這間約二十六坪的戰情中心,監控 超過四萬坪的產線。

過去以「小時」計算的回傳率,現在是以「秒」為單位,即時回傳兩、三公里外的生產線資訊。牆上數字不斷跳動,螢幕上大大小小類似汽車轉速表圖的圓形圖示, 只要指針一偏紅色警示區,馬上追查哪一個產線的哪個作業員發生問題。現在,整個戰情中心更連結營收系統,可以即時計算良率,機動調整產線。

然而,iPhone全球熱賣,全球各大面板廠無不積極搶入這塊市場大餅,宸鴻的優勢,能維持多久?

「觸控面板,不是只有宸鴻能做,但我們領先業界,至少有三年的優勢。」宸鴻技術長張恆耀指出。

熬出競爭優勢 三道技術關卡,能領先對手三年

由於玻璃投射式電容感應度百分百,對比電阻式感應率只有九五%,一般電阻式觸控面板業者若想跨入電容式技術,有三大難關待突破。

第一難:資金門檻高,電容式技術投資門檻是電阻式技術的十倍。

若要生產觸控面板,電阻式技術每投資一元,相對應的電容式技術需要投資十元。張恆耀解釋,電容式技術難在良率,因此一定要用自動化設備和無塵室生產,這就 考驗資金門檻。

走進宸鴻的廠房,會有到晶圓廠的錯覺,穿著白色無塵衣的操作員四處走動。孫大明解釋,此技術類似半導體製程,對於潔淨度要求僅次於晶圓代工和LED磊晶, 甚至高於晶圓封裝,電阻式則無此要求。

第二難:製程時間長,電容式技術的耗費時間是電阻式技術的七倍。

傳統的電阻式製程類似印刷機,將電路印上導電玻璃,一天可做作好幾片。但由於電容式的生產技術,需要進行光學曝曬與顯影製程,因此整個生產流程需要一定的 時間才能完成,從生產線一啟動到完成,要花上七天時間。

第三難:工序更複雜,電容式技術工序是電阻式技術的五倍以上。

維持良率的難度也顯現在工序,電阻式製程有十五道工序,而電容式最多需要九十道工序,是電阻式的五倍以上,良率一旦下降到八五%以下,就等著賠錢。

特別是後段貼合製程,電阻式技術是塑膠貼上玻璃,屬於軟貼硬,電容式技術是硬貼硬,玻璃貼玻璃,只要一點氣泡跑入就是報廢。元大投顧最新報告指出,手機觸 控面板要價十五美元,加上面板等材料價格為四十美元,貼壞成本是四十美元。

這也是追兵勝華科技,即便打入蘋果供應鏈,卻還是連著九季虧錢,今年上半年毛利只有六%的主因。

目前宸鴻良率已經可以提升到九成以上,領先業界,比勝華多十個百分點。

這中間的巨大差異,就是因為「宸鴻是為了觸控而生,所有的生產線、機器設備都是訂製設備,很多競爭者都是由面板廠轉型,舊設備要改成新製程,花費金額高於 購買全新設備。」張恆耀說,因此一般面板廠的生產設備拿來製作電容式觸控面板,並不具備經濟效益。

尤其手機市場競爭激烈,平均每支手機的壽命只有十個月,一支觸控手機的面板出貨高峰在前六個月,隨後產品便準備進入下一個世代,「每支手機的觸控面板的規 格都不同,是個講求客製化的市場。」張恆耀說,宸鴻可針對每支手機提供客製化的團隊服務,這是與「大量製造」的面板廠,完全不同的思考邏輯。

獲得大廠信任 五成員工做品管,至今零退貨紀錄

這還不夠,孫大明說,「我們最大credit在於field return(出貨後品質異常的產品)。」至今沒有一塊產品出貨後召回。他在檢測布下重兵,將宸鴻二萬二千名員工的一半,約一萬名員工放在後段檢測工作 上,「quality goes in before brand goes on(先談品質才有品牌)。」孫大明深知國際大廠的風險意識。

對蘋果來說,iPhone或iPad的觸控面板若出問題,直接傷害的是五百七十四億美元的品牌價值(《富比世》(Forbes)估算)。

今年隨著投射式電容將超越電阻式技術,成為手機觸控主流,宸鴻啟動第三階段垂直整合策略,買下之前和導電玻璃廠OPTERA合資公司,掌握前段ITO玻璃 製程,又買下後段貼合設備廠,提升垂直整合能力。

宸鴻計畫明年第二季產能擴增,大尺寸產能一舉增加兩倍,迎接供不應求的訂單,同時在激烈競爭白熱化前,一舉拉開和對手的差距。

不做簡單的事,在每個關鍵布下天險,是宸鴻得以領先對手三年以上的心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01

中環在線:鍾楚義遙控戰情 李華華

2011-5-13  AD




 

噚日賣地場上,見到資本策略(497)執行主席鍾楚義左右護法──黃宗光同方文彬。資本策略一直係賣地場稀客,以為佢兩個旨在觀摩,點知手持33號牌嘅黃宗光,居然加入爭地。

認細唔敢去馬

華華見佢出逾廿口價,其間方文彬打咗兩次電話,然後佢哋先擊退華懋吳崇武,繼而力拼中國海外(688)游偉光。就喺拍賣官叫到最後一口價千鈞一髮嘅時候,只見方文彬又講電話,結果唔使華華講,就係唔去馬。

究竟方文彬打電話畀邊個?仲有邊個吖,梗係老闆鍾楚義!事後華華問佢點解唔繼續爭地,鍾楚義話,自己係細公司,中海就係大公司,點同佢鬥,都去到自己心目中嘅上限,惟有認輸留實力下次再嚟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81

老梗劇戰情室 民視連賺13年秘密

2013-12-09  TCW  
 

 

台灣電視市場,堪稱全世界競爭最激烈的戰場,兩千多萬收視人口,卻有一百多個頻道,再加上日、韓、陸劇大舉入侵播映頻道,今年全台灣戲劇節目自製率僅剩不到三成。日前,繼壹電視出售給年代,業界又謠傳東森電視台也將出售;有線電視台逐漸發展成「家族」頻道,具有廣告議價優勢,都已虧聲連連,更何況只有單一頻道的無線電視台,民視,異軍突起。

成立十六年,前兩年每月虧損七、八千萬元,第三年打平,之後十三年,年平均稅後淨利億元以上,「今年獲利會超過三億元,」民視總經理陳剛信自信的表示,今年還共投資約四十億元,預備在新北市興建十座攝影棚和戶外影城。

相較於老三台,成立僅十六年的民視,算是小老弟。去年,中視、華視虧損,台視年獲利逾億元,民視獲利則有兩億元,今年還可能更高。

翻開收視率表,無論是戲劇類、綜藝節目類或者新聞類,民視都是綜合排名第一。其中,具有指標意義的八點檔,正在上映的《風水世家》,近期平均收視率逾六%,每天約有三百萬人口坐在電視機前收看,穩坐冠軍寶座。

民視節目戲劇年產量約一千小時,是三立電視台年產量三分之二,民視僅有汐止三大一小攝影棚,是三立一半,相較之下,效率非常高。民視做戲的「工廠(攝影棚)」比競爭對手少,又僅有單一頻道播映,何以成為電視台賺錢王?

其實,一檔又一檔被罵「老梗不斷」,每檔超過兩百集的「長壽」劇,是民視成為常勝軍的關鍵。

主攻逾55歲收視群總座每晚八點盯場調劇情

相較其他戲劇製作成本一集約一百五十萬元,民視戲劇過去一集製作費僅有同業三分之二(目前已提高至一百三十萬元),「清寒子弟打赤腳也能上學,不一定穿皮鞋才能讀書,」陳剛信點出民視剛成立前兩年虧損,清楚戲劇要做,但成本精簡的現實。

戰略就是先找出目標族群。製作費比人家低,靠著是精密的計算。

首先,民視長壽劇鎖定的目標族群,是一群晚上八點鐘在家的五十五歲以上收視人口,「有閒,或放鬆只想收看不須太用腦筋思考的人,」一位電視劇製作人分析。

鎖定目標族群後,開始說故事、擬定戰術。民視節目副總經理許念台指出,故事架構多是管理階層和製作單位討論出來,從八點檔固有故事情節,如婆媳、感情背叛、父子傳承等故事為架構,再加入現代感。

以《世間路》為例,男主角演的就是「陳世美」,講的是感情背叛老梗,但老梗要活用,因為活在二十一世紀,不可能讓被拋棄的女主角,演出帶著孩子千里尋夫戲碼,而改以獨立堅強且積極報仇的角色設定,符合現代女性想法。或者趕上最熱的風水命理話題,順應而出,上映中的《風水世家》即是一例。

此外,位於民視總部十三樓、不到十坪大的「戰情室」,則是集體創作來源。

每晚八點一到,陳剛信、許念台、製作人約七、八位高層主管魚貫走進戰情室,一邊吃便當,一邊望著牆上六台電視,討論自家劇情外,還兼看競爭對手的戲劇情節。

看完後立即討論,討論內容則做為明天劇情機動性調整所用,也可避免多頭馬車情況出現。為了抓速度,收視率調查會趕在前一天就進行。當天收視率,隔天早上才會收到,調整速度太慢,所以民視在新戲上檔時,都會請一百個工讀生,每天從戲開播時就電話詢問收視情況。一方面可知道最新市場動態,另方面也能靈活調整劇情走向,以達到最貼近「地氣」的內容。

民視每一檔八點檔收視率衝到冠軍寶座,廣告議價空間自然就大。以《娘家》為例,光是一檔廣告收入就貢獻超過億元以上,也讓隔年的民視稅後淨利直逼六億元,讓其他三台無線電視台望塵莫及。

只是,老梗玩到透,一玩十六年,「爛梗王」批評迎面而來。台大PTT網友就曾直接點出《風水世家》中「嬰兒永遠長不大」、「犯罪永遠不會被抓」等五大爛梗。

一位戲劇製作人也指出,通常長壽劇第一次的盲點會出現在八十集,第二次是一百二十集,能鋪排的元素都用得差不多!「所以開始生病、失蹤戲碼,就是爆點。不然劇情就太平淡了!」

面對質疑,許念台表示,「事先就會對人物和劇情及可產生哪些衝突性,有完整沙盤推演。」只是事先演練,總趕不上被訓練已久的觀眾口味,這時候,管理就很重要。

「抓細」管理從上到下監管每一秒劇情減少誤差

戰情室目的,除了是集體創作來源外,也是陳剛信「抓細」的管理戰術之一。細細端詳,會發現戰情室內中間大電視後方,有條線連接著時鐘,時鐘背後一條幾乎看不到的電線彼端,連接的是主控導播室。

好比說,一百八十三集的《風水世家》,八點三十六分,如果出現一場鏡頭或者劇情不對的戲,那麼陳剛信會記住劇情時間點,對比著昨天的導播日記,找出場次負責的人,然後檢討。「大方向要掌握,小地方要注意,」陳剛信說。

日前節目部經理被記過,就因打耳光的劇情穿幫。如果是借位,看起來很假,如果從中間拍,隔著好幾個人,怎麼打得到。「這是很明顯的錯誤,查起來很簡單,就是一條電線,」他表示,這麼一來,可以讓底下的人知道,上至總經理,小到一秒劇情,都在監管著,自然不敢放鬆,以減少誤差值。

十五年前上任至今,陳剛信每天晚上一到八點就到戰情室看戲、開會到十一點,除了週末以外,一年缺席的日子不到十天,就算晚上有飯局,也一定會在戲劇結束前趕回開會。「演員一飆戲,對手跟著也飆戲,節目製作也是一樣,才能建立良性循環。」他更進一步解釋:「電視我可以回家看,看帶子也行,為什麼一定要在公司看?當我跟主管一起看時,精神就不一樣!」

經營模式多角化培養藝人、賣起戲中豬腳

獲利戰術的調整,也隨著市場數位化逼近,而有改變。《動腦》雜誌中指出,民視開台初期總營收中,約有九成來自廣告,但在五、六年前開始,危機意識一向很強的陳剛信,明確指示要將本業廣告營收比重降到七成。

其中,往上游切進藝人經紀,成立鳳凰藝能公司,從源頭培養藝人;另外,成立商品行銷中心,是台灣電視台產業起步最早的。靠著一檔高收視率的《娘家》不僅賺進上億元的廣告費用,同時還開發劇中商品「豬腳」,開播一年就賣掉六萬多支,目前為止,掛上民視品牌的還有「娘家粽子」、「娘家滴雞精」。

「營收占比不高,但卻是多角化商業經營的測試,」站在新事業與成本擴張拉扯點上,陳剛信坦言,「戰場都是摸著石頭過河闖出來的,平均三成以上利潤,是我的底線。」踩在製作與轉型成本鋼索上,也逼出民視的經營挑戰。

僅有汐止一個攝影棚場地,是民視「產能」未能開發的限制,「連備檔戲都有困難,」陳剛信表示,這是民視目前的挑戰!

「我只有一處攝影棚,維持八點檔常勝軍,都很戰戰兢兢,怎麼會有剩下資源去做其他經營(指其他劇種)。我的資源不允許我去做八點檔之外。」一頭白髮的陳剛信說得坦白,「民視還沒有認真在做外銷版權,目前僅有國內和東南亞市場而已。央視播《意難忘》只是在晚上五點半、十點後的非黃金時段,還有努力空間,」這是他面對外銷版權經營課題質疑,給予的答案。

「沒有第一,就要被淘汰。」這是陳剛信從事電視產業逾四十年來的信念,也讓他帶領著民視從成立兩百多人,來到目前千人規模。

然而,面對有線電視全面數位化,未來平台播映擴及一千個頻道,要爭取能見度,要保持資優生位置,要持續獲利,也考驗著強人陳剛信的轉型經營智慧和能耐!

【延伸閱讀】長壽劇始祖,每檔最少200集起跳——民視近年自製「最長壽」八點檔劇成績單

劇名 :《意難忘》集數 :526集成績單 :播出378天(註1),其中369天收視率第一

劇名 :《娘家》集數 :415集成績單 :開發出業外產品「娘家豬腳」;同時授權安徽衛視拍出《娘家的故事》,占該時段收視第一

劇名 :《夜市人生》集數 :410集成績單 :播出83週,收視率81週排第一,僅2週排名第二

劇名 :《愛》集數 :386集成績單 :播映權外銷到新加坡和馬來西亞

劇名 :《風水世家》集數 :361集(註2)成績單 :收視率曾衝到7.1%,全台約有330萬人收看

劇名 :《父與子》集數 :260集成績單 :播映權外銷至馬來西亞Astro歡喜台;2012年戲劇收視名列TOP 10

註1. 每集播映分鐘數時有調整,播映天數不等於實際集數註2.《風水世家》目前上映中,集數統計到2013 年12 月3 日資料來源:民視網站 整理:黃亞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165

滬港通上路 券商戰情室實況公開


2014-11-24  TWM

十一月十七日,香港中環,CGM-Capital global總經理歐宏杰坐在電腦前,九點半開盤,螢幕上紅綠色股票價格不斷跳動,其中比過去多了好幾檔上證成分股,這是滬港通通車第一天。

當天,歐宏杰的團隊七點半上班,比平時早一小時,早在前一日,交易員已經將要買的上證股票股號輸入電腦,目標是擠進每日人民幣一百三十億元投資滬股的額度。

競爭對手是方圓百里的九十七家香港券商以及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國際投資銀行。

歐宏杰說,「決戰點就是前十五分,」要跟這些國際投行比電腦速度,比出價價格,慢萬分之幾秒都會輸掉買A股的股票額度,通車首日下午兩點滬港通額度即用完。

十一月九日星期天,中港證監會突然宣布滬港通開通時間,隔天他緊急調動團隊,分頭跟客戶詢問參加滬港通意願,他估算,「約有兩成的人有意願,台灣與香港客戶是一比三。」一週不到,他已經拿到客戶預先下單的港幣三億元銀彈。

對於香港人來說,這是第一次不用到中國開戶,就有機會直接買A股。而對中國股民來說,除了房市和基金少數投資工具外,多了港股的選擇,香港券商各出奇招攬客戶,甚至還打出零手續費買A股。

歐宏杰說,這是看準了A股的交易量不大,買A股不收錢,但是客戶同時會下單港股,港股的交易才是大宗,犧牲小利換取長期利益,這些券商圖的是板塊洗牌。

國際投行也看到滬港通的利益,MSCI納入A股指日可待,A股的權重只會高不會低,不少國際投行計畫先搶下額度,一來可以賣給客戶,賣不掉的還可以留給自營部門,甚至賣給中小型券商,做個「複複委託」的轉手生意。

東驥基金管理公司創辦人龐寶林堪稱投資先覺,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叫進台股,一九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喊進港股,到二○○三年在SARS時買進中國基金都有一到兩倍的報酬。

佔中震盪:逢低買基金業「聽到炮彈聲就投資」

自四月滬港通宣布後,就買進香港交易所股票,佔中影響股市最劇烈時,港股下挫三.一%,港交所股價一度跌到港幣一百六十七元,龐寶林馬上逆勢加碼,他的邏輯是:「聽到炮彈聲就投資」、「現在不買,等滬港通後,要很久才能看到交易所一百六十多塊港幣」,九日宣布後,他再加碼,上看港交所股價到港幣兩百元。

只是滬港通正式通車的第一天,港股跌一.二%,上證跌○.二%,上海的號子裡也沒太多股民關心行情。

龐寶林認為,香港人不了解A股也不會投資,但是對基金經理人和外國機構投資者來說,A股猶如滿是寶物的蠻荒冒險之地,不須花兩季審批的滬港通則是通往冒險地的捷徑。

德盛安聯中國策略增長基金經理人鄭宇廷以「價值窪地」形容中國類股種類多。有軍工股,全球本益比低的銀行股和獨特的旅遊股,像是黃山和峨眉山旅遊都有上市。

鄭宇廷統計,透過RQFII、QFII和滬港通進中國股市的外資資金約人民幣一兆一千九百億元,占A股可流通市值約一三%(編按:可流通市值為總市值扣除掉受買賣管制的股本,現約為人民幣九兆元),這筆資金已相當於中國境內投資A股基金的總資產,外資用行動顯示對中國股市的興趣。

市場反應:上熱下冷散戶受制於搭車門檻高

龐寶林認為,「有了滬港通催化劑,A股的牛市可能真的來了。」加上MSCI未來勢必納入A股,他認為「到時散戶一定發顛了」。

事實上,現階段的滬港通呈現法人熱、散戶冷的現象,是因為散戶「搭車的門檻高」。中國股民得有人民幣五十萬元資產才能投資港股,而台灣也得有新台幣三千萬元資產的專業投資者才能複委託,高門檻讓滬港通呈現上熱下冷。

更現實的是通車不代表能賺錢,南台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朱岳中指出外界的錯誤期待,總計透過QFII和RQFII可進入中國股市的資產是滬港通的兩倍以上,A股都沒漲,每年人民幣三千億元的額度為何能引起激情?

中國態度:歡迎進場習近平昭告對陸股作多

而且,去年上海證交所日成交最低量僅人民幣三、四百億元,今年突然放大到近人民幣三千億元,這說明了中國股民也早就卡好位,等著外資來抬轎,短線操作居多。

兩邊投資者諜對諜,萬一雙方如意算盤打錯了,沒人來抬轎,也可能有失望性賣壓。然而,滬港通更大意義,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於中國股市的作多心態,正式昭告天下,讓台灣投資人有正式管道參與這場遊戲。

只是中國企業的財報透明度低,德意志銀行亞洲合成股票及衍生品研究主管史蒂芬斯(Will Stephens)認為,外資機構偏好體質好的國企股、藍籌股和有價差的A/H股。台灣投資者除了可到香港開戶,或複委託方式買股外,也可買中國股票型基金和ETF。

大浪淘金,股海求生各憑本事,而滬港通通車後,兩岸三地資金板塊移動,將是台灣股民下一個關注的焦點。

【延伸閱讀】4種方式搶滬港通行情

● 基金(簡單)

資格:擁有基金戶的自然人,3,000元以上即可投資

投資標的:台灣發行的中國股票型基金約32檔

● ETF(簡單)

資格:擁有證券戶的自然人,透過券商下單

投資標的:連結陸股的4檔ETF:寶滬深300、富邦上證180、元上證、復華滬深300

● 海外證券複委託(較難)

資格:專業投資者:含法人資產在5,000萬以上、個人資產在3,000萬以上者

投資標的:568檔上證指數股票與266檔恆生指數成份股

*台灣有7家券商獲准,包含元大寶來證、凱基證、富邦證、永豐金、群益金鼎、元富證、兆豐證

● 親赴香港開戶(較難)

資格:自然人可到港交所公告具滬港通資格的券商開戶

投資標的:568檔上證指數股票與266檔恆生指數成份股

資料來源:港交所、證交所整理:曾如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34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