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現金流狀況很「微妙」 賽維LDK裁員進行時

http://www.eeo.com.cn/2012/0414/224527.shtml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嚴凱 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賽維LDK」)如今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該公司正在裁員以緩解困局。

4月8日,賽維LDK位於新余總部的硅片事業部開始第一批裁員,工作不滿兩年的將被全部辭退。賽維LDK新聞發言人李龍吉稱,本次人員調整主要是為了控制成本。

本報獲悉,由於賽維LDK負債率過高,以及考慮到光伏行業目前的慘淡境況,一些原本計劃與賽維LDK展開合作的銀行正考慮收緊「銀根」。「它的負債率那麼高,放款會有很大的風險。」賽維LDK總部所在地新余市當地的一位銀行界人士直言。

裁員風波

按照賽維的裁員計劃,第一批從4月8日開始,主要針對的是新余總廠的硅片事業部員工。第二批裁員也將啟動,但具體方案不詳。

賽維一位中層人士告訴本報,全部兩批裁員都能在4月15日前全部完成。此次裁員的具體標準是,在賽維工作不滿2年的員工將全部被辭退。

賽維目前共有2.5萬名員工,其中新余總廠硅片事業部員工數有1萬人左右。據瞭解,此次裁員規模估計會超過千人。據該中層人士透露,被裁員員工的補 償方案則是:工作不滿1年的賠償1個月工資,工作滿1年不滿1年半的賠償一個半月工資,工作滿1年半不滿2年的賠償2個月工資。

賠償部分按照向前推12個月的平均月工資結算。不過,副主管和助工以上級別的員工(含副主管和助工),不在此次裁員範圍內。

對於工作滿兩年的員工,如果主動提出辭職的將不予賠償。而如果在賽維工作滿2年,所在車間崗位飽和,也將安排在家待崗,待崗工資為每月600元。

不過,一位賽維員工稱,事實上並不只是硅片廠,也不只是滿兩年,有些部門工作超過兩年,不到三年的也被列入了裁員序列。

工作滿三年的員工,安排分流轉崗。工作滿三年以上,且車間人員飽和的,將安排休長假,三月一休,每月660元,可續休。

賽維此次之所以裁員,除了整個市場不景氣因素外,還與德國最大太陽能電池製造商Q-Cells陷入財務困境有關。4月3日,Q-Cells已向當地法院提交破產申請。

2011年,Q-Cells全年虧損額高達8.46億歐元 (約合11億美元),產品跌價與銷售不暢使得入不敷出的Q-Cells步履維艱。

Q-Cells此前是賽維硅片的最大買家。雙方曾於2007年底簽訂了一份長達10年的合約。按照合約規定,從2009年到2018年,賽維將向Q-Cells提供4.73萬噸的硅片,這份訂單佔據賽維未來計劃產量的30%。

2009年底,Q-Cells單方面停止了與賽維的供貨合同。業界認為,Q-Cells終止供貨合同使得賽維的硅片廠產能過剩。

除了裁員,賽維還面臨著欠薪。有消息人士透露,江西賽維百事德今年前三個月還未發放員工工資。一位員工稱,儘管向上反映,但工資仍舊被拖欠。

截至記者發稿,未聯繫上賽維百事德方面對此事予以置評。

高負債率

4月11日,賽維LDK宣佈將2011年四季度財報發佈時間由原來的4月12日盤前修改至4月30日盤前。該公司稱,修改的原因是管理層需要額外的時間來完成某些項目,包括長期資產的減損分析、存貨減記的評估以及某些應收賬款的規定等。

賽維LDK 去年三季報顯示,該公司負債27.47億美元(約173億人民幣),負債率高達227%,為全行業之首。

本報獲悉,賽維的財務狀況已經被多家銀行列入了「慎重考慮」範疇。新余市當地的一位銀行界人士稱,由於負債率過高,賽維的現金流狀況「已經很微妙」。

接近新余市政府的人士稱,賽維是新余市乃至整個江西省重點扶持企業。「在新余市,以及整個江西省,賽維能夠得到各種政策優惠,一些貸款也往往由政府牽頭。」該人士說。

按照新余市政府的願景,到2015年,賽維LDK將致力打造六大產業集團,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000億元。目前看來,賽維的這一規劃很難實現。

今年一季度以來,硅片均價已跌至每瓦0.30美元,而一年前硅片的價格在每瓦1美元水平以上。IMS Re-search報告稱,預計截至2012年年末,硅片均價將同比下跌25%。多晶硅價格將加速下跌,較同期下跌33%。

「再加上失去了Q-Cells這樣的大客戶,賽維的硅片產能不僅過剩嚴重,並且賣不出價格。」賽維內部人士稱,

有消息稱,賽維的硅料業務目前也出現了訂單問題。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國內一些組件廠商也開始將部分訂單轉向了保利協鑫,原因是對方出價更低。

去年1月份,賽維與國開行、中國建設銀行以及另外一家主要中資銀行下屬四家資產投資公司(下稱「投資方」)達成出讓賽維旗下多晶硅廠部分股權的「對賭」協議。

根據該協議,投資方將從賽維LDK硅化學科技有限公司獲得總額為2.4億美元的可轉債優先股。協議同時規定,如果2011年度這一投資的內部收益率達不到23%,賽維LDK必須用現金來補償投資方。

而其中對賽維最為有利的一條規定則是如果賽維LDK的多晶硅廠能夠在2011年成功分拆上市,投資方將放棄這些潛在的補償。

但由於市場行情原因,以及賽維股價暴跌,原計劃的10億美元的融資額縮水至2-3億元,導致多晶硅業務的上市計劃被迫擱淺。這也意味著賽維「對賭」失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76

銀行到了微妙的時刻 laoba1梁軍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2dyot.html

買入銀行的時機越來越近,但還是希望出現大的負面因素爆發再說,例如部分銀行壞賬率大幅攀升,業績出現負增長等等等等,隨便一個地雷大爆一次。

 

瑞雪julia:覺的銀行股價的大底基本上也就是現在了吧,再壞又能壞一哪裡去呢,呵呵 (11月11日 15:20) 
 
瑞雪julia:如果等到不良率已經增高到頂,股價其實已經漲了一大段了,所以現在預期很不好的時候,才是介入良機吧。 (11月11日15:18) 
 
阿團的內部積分卡:常識角度來看也應如此:週期股的大底不會是在群體業績增長30%以上、財務報表無比亮麗的時候,希望不良率、業績增速盡快升降到頂底。(11月11日 13:53)

萬倍不是夢 :不光是週期,更多的結構瘦身 和接下來漫長的調整和改革。(11月11日 12:54)


梁軍儒:回覆@混亂中的秩序:銀行是比其他強週期性行業要好一些,但仍然屬於週期的範疇,這三年股價走勢也契合週期行業的規律。週期股難投資,只有極端情況才好判斷,前幾年銀行處於景氣度高峰期無疑,接著往下走就順理成章,向下走不一定就是負增長或者虧損,業績大幅放緩也是往下走。現在投銀行我覺得沒問題,但三年前投就值得商榷。(11月11日12:54) 
 

混亂中的秩序:回覆@梁軍儒:這點絕對同意,我說的是強週期,沒法估值,完全由產品價格預期和競爭格局決定,但銀行股不該這樣看 不符合(11月11日 12:34) 
 
梁軍儒:回覆@梁軍儒:而且前者常常是越跌PE越高,後者越漲PE越低,直至到下一個輪迴。 (11月11日 12:11)
 
梁軍儒:回覆@混亂中的秩序:但週期性行業跟其他行業不同,很多時候就是由預期決定股價的走勢,預期進入行業向下週期,業績多好都跌,預期開始進入行業向上週期,100倍PE也能狂漲。(11月11日 12:09)
 
混亂中的秩序:回覆@梁軍儒:對,可以批判,但不以市場決定觀點,其實a股的個性確實特別,買銀行的人自然不是玩預期的人,玩預期有太多選擇(11月11日 12:05) 
 
梁軍儒:回覆@混亂中的秩序:我的態度是開放的,我也等著買入銀行股的機會,只不過認為還不到時候,否則我不會花那麼多時間看銀行。(11月11日 11:58) 
 
混亂中的秩序:回覆@梁軍儒:消費銀行咱都有,而且銀行因為大家的看貶收益也不差相比很多股票,你其實態度而不是分析決定了觀點,我一直關注幾個觀點不同的人(11月11日 11:54) 
 
混亂中的秩序:銀行到底是業績的週期性還是預期的週期性,很顯然 (11月11日11:51) 
 
梁軍儒:回覆@費偉律師:是指行業週期,過去三年是銀行業景氣度從高峰期回落階段,週期性行業基本面從頂點下來就算業績還好,股價也一定會下跌。週期性行業基本面和股價波動基本正相關,股價領先但受基本面引導,現股價已從波峰到接近波谷,但基本面還在向下走的中段,只有行業接近波谷,股價才會真正重新向上。(11月11日 11:46) 
 
@梁軍儒:回覆@紅荔映南嶺:看空三年不對嗎?股價已從一個方面佐證看空的正確。三年前買入銀行股的是不懂週期性行業的輪迴規律,股價漲跌與行業周,期所處階段更相關,業績增長的作用依賴前述因素。其他很多好股票已上漲數倍,耗在銀行股的時間和機會成本已經很高(11月11日 11:22) 
 
勇敢一點CPA:這三年大消費和大金融是"價值投資者們"的兩個主要方向,無論未來如何,這三年的輸贏已有定論,別不服氣,別在分析,別多解釋,消費新貴洋河與銀行新貴民生的股價已經說明一切(11月11日 11:21) 
 
費偉律師:週期性行業是指業績的週期性還是股價的週期性?不太懂。假如這三年銀行的業績是真實的,這個週期性是不是就是業績三年一直良好,但股價不斷下跌?(11月11日 11:20)

@梁軍儒:中庸一點比較好,不要看空也不必看得特別好,另外時間也是一種成本。
 


中國的格雷厄姆:同意,股市沒有絕對之事情 (11月11日 10:47) 
 
XR付羽 :這話對,不看好只代表上漲空間不大,不適宜押大艙位,不代表就看跌
 
幸運傑森:預期的東西很多時候並不靠譜,活在當下也許更實在一些,對未來的判斷,除了各人的能力外,運氣也很重要,對於沒有十足把握的事情,中庸一點確實比較好。
 
諸暨逸散088:話不要說得太滿,有很多大師都說過資本市場均值回歸是必然現象,現在漲得好的未來未必會漲得好,現在跌得多的未來未必不會漲。(11月11日 09:50) 
 
抓住黃金十年:太賺錢也不行,不賺錢也行,人的心態就是這麼奇怪。沒有絕對的好標的也沒有絕對不好的標的,關鍵還是要看價格 (11月11日09:09) 
 
靈通天涯:三低十歷史25%R0E十悲觀預期,比放高利貸安全, 當自巳當老闆 (11月11日08:11) 
 
投資懶人:佔比高,不是銀行太賺錢,相反銀行很有很大空間!比如國有銀行精簡人力提高效率!而是中國很多企業利潤太低!要麼虧損如航運鋼鐵,要麼微利如代工、要麼沒有話語權只能拿小部份利潤如合資汽車!真正要做的因該是想法提高其他行業,而不是想著殺富濟貧!就算銀行全部免費貸款,該死得企業還是要死!(11月11日 06:37) 
 
投資懶人:看空銀行沒關係,但得那點幹貨出來吧!常識、給你講下常識!大銀行全部上市,基本代表中國銀行業!而很多如華為大企業未上市、很多大企業近年也極差比如以前遠洋一年賺200億,現在到虧100多億!還有就是中國很多利潤被跨國公司拿走,比如大眾!(11月11日 06:30) 
 
不繁愈不凡:我想說,有實力的銀行基本上都上市了。上市的銀行基本可以代表所有銀行,而其它行業的上市公司才多少呢?絕大部分都沒上市吧(11月10日 23:15) 
 
長長的川:同意,這個邏輯簡單而準確//@梁軍儒://@晟泰投資薛冰岩:不看好銀行股,不用讀財報,還是用常識吧。銀行一個行業,賺了全部上市公司一半的錢,這在任何經濟體都沒天理。在缺乏該常識的前提下,談估值、談贏利、談財報等,基本都是盲人摸象、刻舟求劍。如同蘋果,一家公司佔有行業一般淨利潤,很難再長高(11月10日 23:06) 
 
不會游泳的徐胖子:怎麼總有人腦子轉不過彎呀,銀行業佔上市公司利潤的50%又怎麼了呢?不同行業證券化率不同呀,整個金融業佔全中國利潤總和的15%都不到呀,同口徑的數據美國現在是25%,金融危機的時候還真的是接近50%。(11月10日 22:40) 
 
邵登華:認同這種常識,國家也在朝利率市場化方向走,相信國家高層比大眾更早看到銀行高盈利!但:1,改革需要一個過程;2,銀行目前的估值確實低,相信配置銀行股的人或機構是在做一個平衡組合,畢竟再較大幅度下跌不會很大;3,很明確,銀行股的升幅是有限的!(11月10日 22:37) 
 
林邨章:民生銀行,堅決持有不動搖! (11月10日 22:25) 
 
醜男苗:看好不看好也就那樣,利率的市場化,只能讓好銀行更好,差銀行更差 (11月10日22:07) 
 
未來之星lam:不看好很正常,因為現在是全部人都不看好的估價。大家都是在猜而已。 (11月10日22:04) 
 
阿團的內部積分卡:回覆@DJay_Huang:銀行股的投資邏輯不是成長,而是過度低估。 (11月10日22:03) 
 
唐朝:如果市場只有工行和一堆st,結果發現一家銀行賺了全部上市公司利潤的百分之幾百,哈哈沒天理,絕不能投資銀行
 
一個小小的投資者: @0水在魚中流0 @不會游泳的徐胖子 @熊熊babybear13 @東博的老股民 @申木凡 (11月10日22: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768

機構態度微妙變化:A股“快牛”轉“慢牛”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400

在股市接連大跌之際,眾多賣方機構的態度出現了微妙變化。

縱觀諸多機構研報,其基調已難覓“搖旗吶喊、賣房炒股”的蹤影,而變成了謹慎唱多。原先的“大牛”也變成了“慢牛”,且一慢可能就是好幾年。

與此同時,A股“瘋牛”行情開始降溫,股市頻繁巨震。昨天滬指大跌3%後今天再度走低,融資熱門標的出現億元以上融資資金凈流出。

見聞梳理了機構的觀點,如下:

1,國泰君安:從快牛到慢牛

三個月前,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還在高呼“黨給我智慧給我膽”,其認為無風險利率下降將提高風險偏好,一輪波瀾壯闊的大牛市將開啟,滬指5000點不是夢。

但幾天後,他就改了口,開始強調“寄希望於改革”,“大牛”變為“小牛”。

在最近的報告中,國泰君安稱再次強調,牛市是否出現取決於改革,如果改革在,信心在,牛市就在,如果改革出現倒退,大盤將回撤到2000點的原地。

以下是其主要邏輯:

經濟大分岔:舊增長模式退潮,現代服務業和高端制造業崛起。在增速換擋的背後,增長動力結構正在發生深刻的改變。以房地產、重化工業和土地財政支撐基建為主的舊增長模式正在退潮,以現代服務業和高端制造業為代表的新增長模式正在崛起。

政策大分岔:發展直接融資,推動註冊制改革。當前我國企業融資難貴問題的深層次原因是,金融結構沒有與經濟結構升級相匹配。未來有望大發展的高端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民營中小企業等都是輕資產重知識的部門,缺乏抵押物,當前以銀行為主的金融結構不能支持產業升級。降低融資成本、去杠桿和推動轉型創新,關鍵要發展直接融資,這在公共政策部門有高度共識。預計中央將加快《證券法》修訂、註冊制改革等進度。

熊牛大分岔:改革喚醒A 股,從快牛到慢牛。這不是熊市、結構性牛市和反彈,而是大牛市。宏觀研判最重要的是抓住並跟蹤主要邏輯。此輪牛市屬於分母驅動的“改革牛”,區別於2006-2007 年分子驅動的“周期牛”、2009 年“刺激牛”。跟1996-2001 年類似:經濟軟著陸、估值偏低、利率下降、政策寬松、改革提升風險偏好、金融風險拆彈、政策呵護以推動直接融資。最重要的是改革降低無風險利率、提升風險偏好。2010-2013 年的熊市是對過去幾年改革遲緩挫傷社會信心的總結,2014 年的牛市是對習李新政推動改革的溢價。改革在,信心在,牛市在。

板塊大分岔:藍籌填平估值窪地,小票去泡沫。在註冊制改革和資本賬戶開放的大背景下,未來中國股市估值將對標國際市場。跟道指(17.2)可比的滬深300(12.2)的估值PE還有上升空間,而跟納斯達克(26.9)可比的創業板(64.6)的估值還有較大下跌空間。未來隨著註冊制提速、供給增加、退市趨嚴、監管加強,殼價值將歸零,未來小票面臨去估值泡沫,沒有業績支撐只有殼價值的小票面臨退市風險。

2,華泰證券:“快牛”起於貨幣終於貨幣 長期“慢牛”將延續

華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俞平康在《貨幣“先通後灌”,牛市由快轉滿》的報告中稱,央行采取了一系列疏導措施以減緩金融市場被動加杠桿的過程,在全面寬松暫不可期的時候,這意味著近一個月來瘋狂的股市即將進入深度調整。

這是一輪由缺乏疏導的過剩流動性驅動的牛市。兩融業務給股市註入了充分的流動性;滬深兩市的兩融業務在本輪牛市中有天量增長,一周內融資融券交易金額直逼12000 億元;而融資買入額在A 股總交易金額中所占比重則從7 月份的10%上下一路上浮至最高18%。這樣瘋狂的加杠桿放大資金量,與今年很不景氣的實體經濟完全脫節,現在回頭來看,完全就是金融機構被動加杠桿——市場參與者在牛市的超額收益吸引下瘋狂入市的滾動和自我強化。

當前的內外部形勢對央行產生了多方面政策壓力,國內經濟基本面的下行、特別是通縮壓力的增大,讓市場對全面降準的預期不斷加強;但是,近期人民幣匯率在聯儲QE 退出(聯儲加息預期)、國內降息以及貿易差額持續走高等因素影響下迅速貶值,資本外流壓力有所增大。更重要的是,股市的迅速上揚已帶上了一些泡沫性質,這引發了監管層的高度警醒。若實施全面寬松,非但加劇人民幣貶值預期,惡化資本外流勢頭;而且在貨幣向實體經濟傳導不暢的情況下,全面降準不但不能向實體經濟註入流動性,反而會進一步推升資產價格迅速上升而導致追漲的泡沫。央行於是采取中性政策,以“疏通”貨幣向實體的流動渠道為主要任務。

監管層在頂住降準壓力的同時,在信貸、債券和股票市場上,采取了一系列疏導措施以減緩金融市場被動加杠桿的過程。央行近期實施的主要疏導政策包括:使用SLO 和延續MLF的方式向市場釋放小額流動性;信貸傳導渠道方面,本月中旬公布的貨幣金融數據及相關報道顯示,央行將今年全年合意信貸額度從9.5 萬億提高到了10 萬億的水平。在債券市場,央行11 月28 日的文件允許銀行間債券市場向乙類賬戶開放,在債券市場引入農村金融機構、資管公司等相對高風險偏好的買家,以降低債券市場的融資門檻。股票市場中,新股發行按進度穩步推進。系列措施的目的在於將資本市場過高的洪峰引向實體經濟,減緩金融市場的被動加杠桿,有意調整滬深股市過分瘋狂的局面。在全面寬松暫不可期的時候,我們看到貨幣市場利率在近期出現突然的上行,顯示資金面開始收緊;這就意味著近一個月來的快牛態勢即將進入深度調整區間。

近一個月來我們在不同場合強調了牛市由快轉慢的三個可能觸發因素:1、經濟數據嚴重低於預期;2、改革進程低於股市的樂觀預期;3、政府對於資本市場的打壓和疏導。前兩個因素在12 月8 日至12 日的一周中有不同程度的應驗,即11 月經濟數據的公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公報,遏制了11 月下旬開始的股市瘋狂上漲的態勢。第三個因素,即12月8 日的中證登事件的“堵”,與近期的一系列在信貸、債券、股票市場中的“疏”,都是引導資本市場調整的有力措施。快牛向慢牛的深度調整區間正在展開。

但其並不認為調整後的市場會是熊市。

我國在未來一到兩年的貨幣政策都會維持穩中偏松。在疏導任務完成之後,下一輪的貨幣寬松將於2015 年一季度展開。屆時資本市場已經回調穩定,資本外流壓力也開始減弱,隨著明年一季度經濟下行壓力的增大,全面的貨幣寬松將順理成章;屆時貨幣的寬松將很容易轉化為股價的上揚。由降息而起,本輪資金面驅動的“快牛”起於貨幣,也將終於貨幣,從快牛向慢牛的調整正在展開。長期慢牛的格局將延續很長一段時間,甚至數年。

3,海通證券:不確定性上升,無風險利率趨降,央行終會放水

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債券分析師姜超在今天的文章中介紹了為何市場會感到不安。在無人看空的市場,在利率不降反升的情況下,在貨幣脫實向虛、政策黑天鵝頻頻爆出、中國迎來通縮時代的情境下,再加上一個左右為難的央行,市場的不確定性正在上揚。

海通認為,隨著經濟去杠桿的深入,不確定性會繼續上升,長期看作為無風險利率的國債利率必然會繼續下降。

新政府的核心理念是共同富裕,未來收入將取代GDP成為核心目標。而隨著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稀缺意味著其居民收入分配占比趨升,而資本過剩意味著資本回報率長期趨降,零利率是長期趨勢,因而央行最終仍將放水。

這或許意味著所謂的大類資產輪動根本不會發生,也就是所謂的明年債券牛市結束、股票牛市開始。過去之所以存在大類資產輪動,源於經濟加杠桿,經濟持續複蘇。而縱觀歐美日等國金融危機以後的表現,都是經濟去杠桿、金融加杠桿的模式,寬松貨幣政策保駕護航之下均是股債雙牛,而這也意味著利率下降是股債雙牛行情的基石。

...

我們堅信貨幣放松屬於短期延後而非拐點,股債雙牛的行情會經歷波折,但長期看金融泡沫大時代依然值得期待。

4,光大證券:股市已近強弩之末

光大證券宏觀分析師徐高也從資金的角度分析稱,最近幾個月大量資金在銀行間市場淤積形成了流動性堰塞湖,這支撐了金融資產價格上漲,而隨著堰塞湖的流動性開始趨緊,泄洪意味著股市上漲的“強弩”已接近末端。

流動性“堰塞湖”支撐了近幾個月金融資產價格的上漲。從今年3季度開始,金融市場中出現了流動性的“堰塞湖”。

但進入12月以來,堰塞湖已經開始泄洪,並導致了利率回升。

第一、銀行信貸加速擴張,堰塞湖向實體經濟的泄洪加快。第二、資本流出壓力加大,堰塞湖湖水向國外分流。第三、出於對金融加杠桿的擔憂,監管層在有意識地控制堰塞湖水位。

在流動性堰塞湖泄洪的背景下,股市上漲的“強弩”已經接近其末端。債券市場已經感受到了流動性收緊帶來的負面影響,收益率已明顯上行。股市則暫時還享受著貨幣政策放松預期的驅動,並未像債市那樣靈敏地對流動性變化做出反應。不過,銀行間市場恐怕已經進入了“更緊平衡”的狀態。而出於對金融加杠桿的警惕,貨幣政策接下來的放松也更可能以刺激信貸這種給堰塞湖“泄洪”的方式推進。從這個角度來說,股票牛市恐怕已接近尾聲。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922

民生銀行微妙轉向

2015-01-05  NCW

 

從股東到董事會,從核心業務戰略到事業部體制,民生銀行內部正在發生

一些微妙但重要的變化

◎ 財新記者 吳紅毓然 文wuhongyuran.blog.caixin.com 在董文標于2014年8月中旬離任民生銀行(600016.SH)董事長一職後,幾個月內,從股東到董事會,從核心業務戰略到事業部體制,民生銀行內部正在發生一些微妙但重要的變化。

2014年12月初,多位民生銀行人士向財新記者表示,民生銀行對小微業務轉為更加審慎,盛行一時的聯保模式正式被叫停。在長三角等小微不良重災區,總行甚至要求小微“基本退出” ,直接從量上壓縮。自2009年開始,民生銀行以小微業務為核心戰略推進至今,第一次有了躊躇的感覺。

12月23日, 民生銀行召開股東大會,現任民生銀行董事長洪崎表示,除了小微和民營企業客戶,民生銀行還將重點攻戰略客戶, “更關注在混合所有制方面以及大型的、能帶動中間收入的客戶,包括同業的戰略客戶等” 。據財新記者瞭解,民生銀行初步劃定了300家戰略貸款客戶,進行資源整合,再由此拉動客戶的上下游中小企業。

“思路變了。 ”一位民生銀行中層表示。

而在股東方面,變化已不能用微妙來形容。近年來投資凶猛的安邦保險集團(下稱安邦)以在二級市場不斷買入股票的方式,強勢獲得民生銀行第一大股東地位,並在董事會成功入得一席。

安邦在民生銀行的持股比例之高,在民生銀行史上從未有過。

目前,民生銀行原第一大股東新希望持股比例不到7%,其他股東持股不及5%。截至12月31日,安邦已持有民生銀行17.16% 股份。這對股權一向較為 分散的民生銀行,在公司治理方面提出了新課題。

令外界意外的是,目前多位民生銀行股東對安邦入局表示了積極態度。 “誰能為民生銀行發展帶來價值,我們就應該歡迎他。 ”民生銀行副董事長、新希望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好說。

股東變陣、戰略調整,後董文標時 代的民生銀行將去往何方?

安邦不斷增持

2014年最後一個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安邦對民生銀行的持股比例由不足3% 增持至17.16%,斥資逾400億元。

民生銀行的股價亦一路走高,由7.3元 / 股漲至10.78元 / 股,歷經幾輪漲停,市淨率亦由“破淨”邊緣回歸到1.8倍。

安邦繼續增持民生銀行至20% 相對控股的可能性正在加大。國泰君安分析師邱冠華指出,民生銀行前五大股東合計持股比例約19%。他認為安邦舉牌民生銀行,看上去劍指控股權, “民生銀行是目前惟一沒有真正控股股東的上市銀行” 。此前安邦曾舉牌招商銀行,但謀求董事席位未果。

2014年12月1日晚間民生銀行公告,安邦對民生銀行進行增持,持有該行普通股 A 股股票逾17億股,首次達到公司總股本5%。按11月28日民生銀行 A 股收盤價7.33元 / 股計,安邦共斥資近58.6億元進行增持。當晚,安邦由民生銀行第六大股東一躍成為第二大股東。

12月3日、4日,安邦保險又再次悄然出手,持股比例由5% 攀升至7.6%、再到8.32%。

12月17日,安邦保險對民生銀行再次增持股份至10%。截至12月17日,安邦累計持有民生銀行30.85億股,占總股本的9.06%。按前一交易日收盤價8.65 元 /股計,這次交易斥資近121億元。與此同時,中國中小企業投資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民生銀行0.94% 股票的表決權委托給安邦,委托期限為一年。此時,安邦占民生銀行有表決權股份總數的10%,成為民生銀行第一大股東。

但安邦並未就此住手。12月25日,安邦繼續增持民生銀行普通股股票至47.87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4.06%。

再加之前述0.94% 的委托股份,安邦以15% 的持股比例,夯實了第一大股東基礎。這筆交易斥資逾174億元。12月31 日,安邦繼續增持民生銀行股份,持股比例高達17.16%。同時,安邦還持有民生銀行A股可轉債近624萬張。

安邦對民生銀行的增持,從披露公告來看,主要是通過幾個保險產品賬戶,包括“安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傳統產品” “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傳統產品” “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傳統保險產品” “和諧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萬能產品” 。

除此之外,安邦動用了資本金買入民生銀行0.1% 的股份,以及通過 QDII 持有0.1%的 H股股份。

根據保監會的規定,保險公司投資于證券基金和股票的賬面餘額,合計不高于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25%。一位保監會人士對財新記者表示,保監會按照安邦最新的總資產進行過核算,有關增持未觸碰此紅線。 “目前看來,安邦的投資符合每項監管指標,不過每次是買完後才報備。 ”2014年12月4日,安邦註冊資本金增至619億元,這是繼4月其註冊資本金從120億增至300億元之後的再次增資。

據安邦官網消息,安邦目前總資產規模已逾7000億元。

董事會新局面

多年來,民生銀行股權結構保持相對分散的局面,第一大股東新希望從未成為控股股東,其他幾大股東持股比例亦不足5%。董文標任董事長時,在訴求各異的股東中精心耕耘,幾經風浪後,基本穩定住了民生銀行較為分散的民營企業股東,達到微妙的平衡。

安邦的強勢進入無疑打破了這一平衡。不過,這次民生銀行的股東們卻做出了擁抱的姿態。

劉永好在股東大會上主動發言,他稱對安邦大比例增持民生銀行是好是壞思考良久,但最終認為應“順勢而為” 。

劉永好說,安邦目前有很多大力度的並購舉措,未來與民生銀行可以在業務上互補。

12月23日,安邦代表姚大鋒入席民生銀行董事會。按2014年最新修訂的民生銀行公司章程,董事會一共有18席位。

除6位獨立董事外,此前民生銀行董事會成員包括:董事長洪崎、副董事長張宏偉、盧志強、劉永好、梁玉堂,董事毛曉峰、王玉貴、王航、王軍輝、吳迪、郭廣昌,一共11席。

52歲的姚大鋒,從安邦籌備之初即加入,他1981年在中國銀行浙江分行工作,由信貸員做到處長,2002年擔任萬向財務公司副總經理,2002年11月擔任安邦財險籌備組副組長,後任安邦財險總經理,現任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安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長。2014年4月,安邦耗資50億元舉牌金地集團(600383.

SH)後,與生命人壽一起入駐董事會,也是姚大鋒出任董事。

另外,民生銀行公司治理方面值得關注的新動向是員工持股計劃落地。

2014年11月7日,民生銀行稱將以非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 股)股票方式實施員工持股計劃,對核心員工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數量為不超過14億股,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80億元, 持股約3.5%。

對安邦的進入,洪崎的表態寥寥數語:隨著今後銀行業走向混業、綜合化經營的趨勢,安邦保險作為大股東,今後與民生銀行“免不了”合作。

一片血海

2014年以來,民生銀行在小微業務的調整上較為明顯。自2009年來,小微業務成為民生銀行的核心戰略,以事業部制、傾斜激勵獲得快速發展,短短幾年即突破4000億元規模,在中型股份制銀行中確立了鮮明的特色,並曾一度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但轉眼間,優勢可能變成了“疑點” 。

2014年半年報數據顯示,民生銀行的小微貸款數235.89萬戶,較上年末增加45.5萬戶。但小微企業貸款餘額為 4047.82億元,較上年末僅增0.6億元。

中金研報指出,宏觀經濟下滑導致資產 質量壓力大增,代表性小微貸款業務連續兩個季度停擺。招商證券研報指出,民生銀行已經明顯放緩了小微貸款的投放速度,並積極通過小微貸款投向調整和戶均貸款下移,來應對經濟下行周期的信用風險。

民生銀行開始發現,部分信貸員不惜鋌而走險,違法放貸。財新記者獲悉,2014年5月,民生銀行大連分行有信貸員與資金中介人員、客戶相勾結,構造了一個“假商圈”的貸款,涉資2.85萬億元,牽涉100多戶小微客戶,而且幾乎全部為保證類貸款,涉及25個聯保體。

知情人士透露,在大連分行自行進行的風險排查中發現,有貸款資金集中使用,並有利息不還的情況出現。經過調查,發現客戶早就串通好了,有的客戶根本沒有經營 ;貸款資金則流向了部分主導騙貸事件的客戶與資金掮客。

在經濟上升期被認為行之有效的聯保模式破產了。民生銀行于2013年年中開始設立互助合作基金。基金包括:授信金額10% 的互助保證金,在正式獲得貸款前繳納,只轉讓不退出;每次貸款額度1% 的風險準備金,在存續期內不退還,直到清算。基金池由合作社托管,人數在50戶到200戶左右。每一個基金池保證金最低1000萬元,企業還要繳納 2?的管理費。

民生銀行人士將這種基金為“大聯保”模式,認為能彌補聯保模式的缺陷:一人不還引發連鎖反應,因此“大聯保”採取“大數定律” ,規模越大,抗風險能力越強。為了防範多人貸款一人使用,銀行要求單戶最高貸款額400萬元。但業內人士認為, “大聯保”也不能真正解決違約風險。 “其實質相當于一個周轉的資金池,作為聯保模式的過渡,延緩了風險的暴露。 ”前述信貸人士指出。

“在浙江,中小企業業務以前是一片‘藍海’ ,後來是一片‘紅海’ ,現在是一片‘血海’ 。 ”一位調研浙江經濟的研究員說。擔保圈壞賬的大面積爆發,江浙地區的不良率逾2%。 “資產質量壓力非常大。 ”一位當地監管人士說。

不僅在長三角地區,據財新記者瞭解,在汕頭、福州、太原、武漢、成都等地,小微業務的不良率正顯著抬高,民生銀行正遭遇風險的挑戰。

暗中調整

“目前,民生的小微業務做得比以前謹慎多了。 ”一位西部民生銀行信貸人士說。民生銀行此前推出“商貸通” ,提倡“一圈一鏈” 。但在實際操作中,銀行根本難以審核整個商圈客戶的徵信情況, “就是亂放” ,但現在絕對會一家一戶去核實,審批權限也有所上收。據財新記者瞭解,目前民生銀行正在研究探討供應鏈模式下的小微業務。

洪崎在股東大會上並未確認民生小微業務轉向,反而稱民生銀行做的小微平均貸款額為170萬元,低於500萬元的標準,未來貸款餘額還會繼續下沉。洪崎認為,利率市場化後,其他銀行也會真正深入市場,探索對風險定價。 “當別人下來的時候,民生銀行已經做了七八年了,建立了核心客戶、體制機制、團隊和系統,會擁有真正的先發優勢。 ”但洪崎在股東大會上同時提出,要進一步聚焦大客戶,包括“真正好的民營企業”和“混合所有製做得好的國有企業” ,要能形成長遠的戰略合作伙伴。

“如果沒有戰略合作伙伴,今後的競爭中,只有價值競爭沒有服務競爭的話,風險會太大,成本太高。 ”下一步,民生銀行將在服務民營企業、小微和零售方面繼續推進,在商業模式、成本控制以及風險管理方面進一步提升和強化。

2014年12月初,民生銀行各分行也在討論如何做大企業客戶,初步框定300家,被要求“換個思路” 。目前,公司銀行部開始設立戰略客戶部作為二級部門,定位全行戰略客戶,爭取打造強大的公司部組織架構。

民營企業本是民生銀行的重點客戶,但受反腐、能源價格下跌、經濟下行等因素影響,民營企業也影響了民生銀行的資產質量。 “所有大的煤老闆都是民生銀行的客戶。 ”一位民生銀行中層告訴對財新記者。民生銀行2014年半年報顯示,煤炭、冶金事業部的不良都接近7%。

同時,洪崎提出,要繼續深化事業部改革,行業事業部要能在產品和客戶方面,從分離狀態整合起來,形成專業的集團性和綜合性部門。民生銀行是率先且較為徹底推進事業部改製的銀行。

此前民生是將對公業務全部上收到總行事業部,分行主要重心在零售與小微。

據財新記者瞭解, 2014年10月中旬,民生銀行行長毛曉峰建議成立小微金融事業部,希望以後能利用政策面的一些資源支持小微,比如央行再貸款。這意味著分行的職責定位將再次面臨變化。

“這兩年民生銀行在客戶、行業、流程優化方面進行調整,最終是要圍繞 資本收益率最大化和企業價值最大化,不是盲目追求規模的擴張。 ”洪崎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316

美聯儲微妙變化:多數官員支持6月加息 待耶倫拍板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817

美聯儲,加息,耶倫,S&P 500,美國股市

接近多數美聯儲高官目前贊成今年6月可能加息。美聯儲主席耶倫還未最後拍板。但西方分析人士認為,考慮到耶倫重視共識,她可能順從這種正在成為多數派意見的美聯儲決策層看法。

近日路透分析文章,包括理事和地方聯儲主席在內的17位美聯儲高官之中,現已有七人表示,至少希望將今年6月作為首次加息的一種選擇時點,或者在推動提前加息。這七人並非都擁有美聯儲貨幣政策委員會FOMC今年的投票權。耶倫等五位美聯儲聯邦儲備委員會的委員態度沒那麽明確。不過,只有四位美聯儲決策者近幾周明確表示,今年再晚些時候或者明年才適合加息。

上周二,耶倫在美國國會參議院作證時,修改利率的前瞻指引表明,美聯儲貨幣政策委員會FOMC認為,美國經濟條件已充分改善,加息接近合適時機,美聯儲在任何會議上都可能加息。可這不等於美聯儲會馬上加息。

三天後的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曾提前三個月“預告”美聯儲QE2的聖路易斯聯儲主席James Bullard日前認為,在本月的政策聲明中,美聯儲提及加息時應去掉“耐心”一詞,提供一些今年夏季加息的選擇。

上述路透文章提到,曾任美聯儲研究主管的現任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David Stockton預測,在本月17-18日的貨幣政策會上,美聯儲發布的聲明很可能刪去對待加息“耐心”一詞。Stockton認為:

“就算耶倫本人也許還沒準備加息,加息時點正在靠近的氣氛也可能越來越足。”

2006年以來美聯儲就未曾加息。Stockton認為,使用“耐心”一詞意味著美聯儲至少會再等兩次貨幣政策會議後才考慮加息,如果本月美聯儲仍表示有“耐心”,今年6月就不會加息,可能要推遲到今年9月決定是否開始加息。Stockton預計,美聯儲可能9月開始加息,但如果美國的通脹和薪資增長開始企穩,或者美聯儲感到需要向市場顯示其可以收緊貨幣,就可能6月啟動加息。

Business Insider編輯Sam Ro則是提到,日本最大管理咨詢公司野村綜合研究所(NRI)的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Richard Koo)指出:

“確定利率的FOMC委員會成員之中,有三人已表達了美聯儲應該收緊貨幣的態度。但耶倫和其他FOMC委員認為,啟動漫長的375個基點(加息)征途類似於火箭發射,它需要所有條件都有利才能進行。”

辜朝明註意到,美聯儲決策者將首次加息稱為“火箭發射”(lift-off),這通常是指火箭離開發射臺的時刻。他認為,將首次加息比喻為火箭發射體現出,美聯儲在按下加息按鈕時將必須多麽小心。在讓超常規寬松的貨幣政策轉向正常期間,穩定性是很重要的,如果這個收緊貨幣的過程還沒達到目標就戛然而止,將可能引發市場動蕩。

投行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的以下圖表展示了標普500股指(淺藍)和美聯儲聯邦基金利率(深藍)1998年以來的走勢。

美聯儲,加息,耶倫,S&P 500,美國股市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408

保守黨贏得英國大選後:退歐博弈更微妙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15858.html

保守黨贏得英國大選後:退歐博弈更微妙

一財網 王蕾 2015-05-10 15:20:00

之前有人判斷,卡梅倫對歐盟火冒三丈,揚言退出,都是為競選所作的政治秀。坐穩江山後,他如果仍對歐“去意已決”,那麽兩年後英國和歐洲都要冒一次風險

                     

                                                              卡梅倫所在的保守黨這次可以大權獨攬了

 

英國這一次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大選。民調跟人們開了一個大玩笑。前一天人們還在擔心“無多數黨議會”、懸浮政府甚至重選;後一天保守黨就在大選中一家獨大。此次大選的另一大贏家則是蘇格蘭民族黨,將一向由工黨獨大的蘇格蘭議會中一夜之間由紅“翻黃”,獲得了總共59個席位中的56個。

英國《泰晤士報》第二天的頭版頭條稱卡梅倫的連任是“最甜蜜的勝利”。工黨、自由民主黨和英國獨立黨三大黨魁乖乖交出“烏紗帽”,原先聯合政府內的商務大臣和財政部首席秘書及影子財相,甚至被趕下了議會席位,簡直慘不忍睹。

“ 我們太高興了,這很顯然證明了對卡梅倫領導的保守黨及其5年來執行的經濟政策的認同。” 在首相府唐寧街10號前,兩個胸前佩戴著保守黨藍色標誌的年輕人興奮不已地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希望我們有一個穩定的政府,繼續發展經濟。”另一路人看到扛著攝像機的第一財經記者則主動停下腳步,“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看到了卡梅倫過去5年出色的政績,相信他會做得更好。”

一向患有“選舉冷淡”的英國選民此次也表現出極大的熱情,66.1%的投票率是20多年來最高的一次。

保守黨的勝出意味著英國目前的經濟政策將獲得延續,當天的金融市場因此作出了非常積極的反應。英鎊和富時100指數都跳高,漲幅超過2.5%,英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24小時內下降了20個基點。

然而就在卡梅倫擁抱親吻他的設計師妻子,手牽手出現在倫敦最奢華的梅菲爾地區一家餐廳舉杯慶賀橫掃一切的勝利時, “退歐公投”和“蘇格蘭獨立”這兩個“幽靈”並未停止遊蕩。

如何保證英國未來的完整性,如何實現減赤目標;如何贏得“退歐公投”勝利,使得英國繼續留在歐盟;如何進一步促進經濟增長——這將是卡梅倫第二任期中艱巨的任務。

英國經濟政策將延續

這次卡梅倫的勝利,王牌就是“經濟”。

確實,以保守黨為主導的聯合政府執政5年來治理國家有方,帶領英國經濟走出危機,經濟增長速度超過歐盟其他任何國家。 5年前提出的財政緊縮政策、福利改革、幫助商界企業界發展的稅收制度、促進就業的各種計劃,在油價暴跌、通脹下降、外資湧入等其他外部因素配合和相互作用之下,在克服種種陣痛和壓力之後,正出現良性結果。

然而,就在大選前不久發布的經濟數據顯示,英國的經濟增長正在放緩。上月底發布的數據是,今年第一季度英國GDP增速僅為0.3%,是2012年以來最低的季度增長率。財相奧斯本立刻表示,這表明經濟發展仍然任重道遠。

有評論認為,之前聯合政府中的自民黨曾經在一定程度上、在很多經濟問題上束縛了卡梅倫的手腳,使其不得不越來越“向左走”。而現在正是卡梅倫可以利用第二任期,放開手腳大幹一場,最大程度實現自己的政治經濟理想、促進經濟增長的時候了。

英國“凱投宏觀”經濟咨詢公司的首席英國經濟學家薇吉·萊德伍德(Vicky Redwood)表示,保守黨以獲得絕對多數議席取得大選勝利,意味著明年英國將鮮明地高舉財政緊縮政策的旗幟,第一步就是要堅決地向他們削減赤字占GDP之比到2018~2019年縮小到5%的雄心勃勃目標邁進。但她也指出,由於所謂“多數”席位的優勢實際上相對微弱,很可能在實施進一步削減福利和公共開支方面遇到來自在野黨工黨及其他黨派和民眾的巨大阻力。

有偏右的經濟學家建議,接下來英國應該繼續執行緊縮政策,削減赤字;應該通過降低稅收來增加政府財政收入。以資本利得稅為例,目前28%的稅率下,政府獲得的稅賦收入還不如之前18%稅率時高,因為人們在高稅制下會絞盡腦汁避稅;而向高收入者征收45%收入稅也是一樣,可能效果並不好。當然,如果保守黨真的這樣做了,其“保護富人利益”的標簽就更醒目了。

經濟學家中還有人認為,應該最大程度減少政府的“繁文縟節”,目前英國一些針對對企業的法規降低了企業的效率,而且還增加了企業的成本開支。他們提議應該在稅收、用工制度等方面給予那些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和企業家的發展最有效的幫助。

必須與歐盟好好談

卡梅倫連任消息一出,一向關系冷淡的法國總理奧朗德就發來祝賀並邀請他訪法。因為在歐盟事務上觀點差異巨大,與卡梅倫“摩擦”不小的歐盟主席容克也主動表示時刻準備著和卡相談談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當然,歐洲大陸的熱情並不會抵消人們,特別是倫敦金融城及商業大佬們對英國退歐公投的擔憂。

保守黨內“反歐派”大有人在,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也聲稱,離開歐盟並不可怕。保守黨單獨執政是否會使得“退歐”的可能性進一步增大,這是希望英國留在歐盟的人們特別憂心的。卡梅倫如果不能為英國在歐盟得到更多的傾斜政策和利益,如果歐盟並能不言聽計從地進行讓英國人滿意的改革,那麽兩年後英國人“退歐”很有可能成為事實。

大選塵埃落定第二天,卡梅倫就進行組閣,再次任命奧斯本為財相,並兼任第一國務大臣——相當於副首相。奧斯本將是與歐盟進行“談判”的主將。

據德國媒體報道,歐盟理事會主席圖斯克(Donal Tusk)在致卡梅倫的賀電中說:“一個更好的歐盟不僅僅符合英國的利益,也同樣符合每一個成員國的利益。"圖斯克表示將協助英國新內閣,共同爭取英國留在歐盟。”

目前英國與歐盟之間主要的分歧在於移民、歐盟預算費用“補交”以及反對歐盟征收金融交易稅等方面。

英國因自身移民潮洶湧而提出希望歐盟能夠對成員國之間移民自由流動的政策進行修改,還推出了對在英歐盟移民進行福利限制的措施。但歐盟方面認為這是歐洲自由人權的基石,不可撼動。

由於金融業在英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占比較大,征收金融交易稅很顯然會對金融業造成一定負面影響,會降低英國金融業在全球的競爭力。因此,卡梅倫拒不接受歐盟征收金融交易稅的提議。

而歐盟因為會計規則修改導致英國經濟增長超過歐盟其他國家等原因,要求英國在2014年12月1日前補交21億歐元歐盟預算攤派費,卡梅倫更是拒付至今。

之前有人判斷,卡梅倫對歐盟火冒三丈,揚言退出,都是為競選所作的政治秀。坐穩江山後,他如果仍對歐“去意已決”,那麽兩年後英國和歐洲都要冒一次風險。希望奧斯本有“三寸不爛之舌”,能夠讓不僅僅歐盟領導人,還有其他歐盟國家領導人相信,歐盟的深入改革必須強勢推進,而且這些改革要滿足英國人的口味和需求。

蘇格蘭二次“獨立公投”疑雲再起

蘇格蘭民族黨在此次大選中獲得當地議會總共59個席位中的56個,使蘇格蘭工黨幾乎全軍覆沒的“戰績”,令人吃驚。 一年前,保守黨與在野的工黨聯手,挫敗了蘇格蘭民族黨的獨立訴求。雖然在獨立公投之後上任的蘇格蘭民族黨主席尼古拉·斯特金(Nicola Sturgeon)在大選前一直沒有對是否會再次提出獨立公投的問題作出正面回答,但如今全盤掌控蘇格蘭立法機構後,不得不讓人懷疑民族黨再提獨立公投估計指日可待了。

斯特金一直強烈反對裁減公共開支,但蘇格蘭的預算仍然控制在西敏寺——英國議會手里,稅務政策等也都沒有自主權。在去年9月舉行的獨立公投中,斯金特是當時民族黨黨魁最得力的幹將。

目前輿論普遍預料,卡梅倫政府將進一步考慮向蘇格蘭下放更多財政方面的自治權,甚至建立一種“聯邦”關系,但近年內再次舉行獨立公投的可能性非常小。

 

編輯:應民吾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093

特朗普和俄羅斯的微妙關系,竟被英國情報機構最先發現

第一個發現特朗普競選團隊和俄羅斯情報機構之間存在秘密往來的,並不是美國情報機構,而是英國情報機構!

13日據英國《衛報》原因接近英國情報界的人士報道,2015年下半年,英國情報機構政府通信總部(GCHQ)首先開始對特朗普和可疑俄羅斯間諜之間的關系產生懷疑,而後這一信息被作為信息交換慣例的一部分被告知美國情報機構。

接下來的六個月,到2016年夏天,西方多國情報機構開始知曉有關特朗普“核心圈”和俄羅斯之間關系的更多信息。

當然,GCHQ並沒有針對特朗普或其團隊開展任何行動。白宮新聞發言人斯派塞錯誤地宣稱,是“英國情報機構”執行了對特朗普的竊聽。

目前有多起針對特朗普競選團隊和俄羅斯關系的調查正在進行中。消息人士透露,美國方面的官方調查正在取得進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403

全購謎團待解 持倉變化微妙 撰文:蘇麗珍

1 : GS(14)@2011-10-18 22:41:52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095de904e62f-496850
頭10家券商及銀行 持逾44%

和記行現有約13.8億股或57.83%股份,存放於中央結算系統內,而頭10家證券行或銀行已佔了44.21%。持倉最多的是中南證券,有3.96億股或16.62%;緊隨其後的是東信證券、民豐證券和金江證券,持倉分別為4.63%、4.02%和3.57%。

中南、民豐和金江關係千絲萬縷,若一向有留意細價股動向,相信或有所聞。此外,這4間證券行均是在9至10月期間,才先後持有上述和記行股份。
2 : 拔刺者(4132)@2011-10-18 23:27:48

呢d股,識股票的,打句問句都唔買!法拉利?總有下文的,豈會咁簡單!
3 : GS(14)@2011-10-19 20:46:23

都是怕了她才打上,但是借錢來打上正傻仔
4 : 拔刺者(4132)@2011-10-19 20:50:07

不然難吸引眼球
5 : GS(14)@2011-10-19 20:54:00

4樓提及
不然難吸引眼球


咁佢自爆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317

白宮易主在即 中美關係添微妙

1 : GS(14)@2017-01-15 09:21:36

【明報專訊】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1月20日就任在即。白宮易主後,今後4年中美兩大國之間的經貿關係走向合作還是對抗,忽陰忽晴的特朗普即將給出答案。

謎底即將揭曉之際,之前姿態一直強硬的中國忽然放低了聲調。不對抗、不衝突、相互尊重、對話合作、互利共贏、對中美經貿關係發展持樂觀態度之類的柔和字眼,取代以往的強硬措辭,近日不斷發自中方經貿甚至外交官員之口。

特朗普勝選後 口水戰不斷

1個月之前,中方卻對美方對華舉措甚感不平。去年12月12日,中方就美國對華反傾銷「替代國」做法,提出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的磋商請求,正式啟動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程序。國家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敦促美方按期終止對華反傾銷「替代國」做法的世貿組織成員,盡快履行義務,中方將「堅決捍衛自身合法權益」。

但美方堅持一己之利,拒不讓步,甚至針鋒相對,就中方對小麥、大米、玉米等3種農產品的關稅配額管理措施也上訴至世貿組織。此後,美方尤其是候任總統特朗普與中方圍繞「替代國」及貿易逆差等經貿甚至南海等軍事政治問題,口水戰不斷。

分歧背後 難捨共同利益

不過,至今誰也無法佔上風。難分輸贏的背後,是中美實力的接近及難以割捨的利益轇轕。全球兩大經濟體合則兩利,鬥則兩傷,甚至讓他國坐收漁翁之利。糾紛、分歧的背後,還存在誰也無法捨棄的共同利益。

今天,中美之間的貿易額已達到5000億美元,雙邊貿易為兩國的消費者、商家帶來巨大的利益。對美出口,是「中國製造」不可或缺的重要市場、為中國不斷累計順差,這也為美國消費者帶來實惠,令美國長期免於通貨膨脹,使其可以實施擴張的貨幣政策。

美國對華投資,對中國的開放、就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為美國企業提供了巨大財富和市場。

中方變柔和 留下迴旋空間

但維護共同利益,需要雙方形成合力。任何一方政策取向的變化,都會影響對方利益。以美國為例,幾乎每次總統大選,對華政策都面臨或多或少的變數。美國總統及其所屬黨派對華政策傾向,直接影響兩國關係和利益。

即將上台執政的特朗普,究竟選擇對華強硬的鷹派路線,還是恢復其本來的商人務實本能,迄今難料。此時,中方對美聲調變得柔和,與其說是示弱,不如說是給雙方都預留更多回旋空間,也是對特朗普採取務實對華政策的期待。

對外政策張弛更迭的背後,是利益的追逐與博弈。中方已對美釋放善意,且看特朗普入主白宮後如何接球、發力。

[馮其十 神州新形勢]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028&issue=201701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6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