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雙11】六成用戶青睞移動支付 90後撐起半邊天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0946.html

【雙11】六成用戶青睞移動支付 90後撐起半邊天

一財網 董來孝康 2015-11-12 19:15:00

德勤中國TMT行業主管合夥人侯珀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用戶對智能手機的依賴程度不斷提高,特別是90後(18~24歲)對手機、網購接受度最高,消費方式也隨之改變,使得移動支付特別是小額支付已經成為比較流行的、廣泛使用的應用。

雙11購物狂歡節,各大電商平臺紛紛交出了靚麗的答卷,而在這兒驕人的成績背後,是中國消費者對移動支付功能的熱捧。

11月12日,德勤發布了《移動消費大未來-2015年中國移動消費者行為報告》(下稱“報告”),這份在發布時間上相當“應景”的報告顯示,在調研中,有61%的受訪者自稱願意使用移動支付功能,且在這部分願意使用移動支付功能的人群中,又有87%的受訪者表示只願意小額支付。

德勤中國TMT行業主管合夥人侯珀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用戶對智能手機的依賴程度不斷提高,特別是90後(18-24歲)對手機、網購接受度最高,消費方式也隨之改變,使得移動支付特別是小額支付已經成為比較流行的、廣泛使用的應用。

不要拿網速說事兒

從過去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即現金交易,過渡到目前主流的各類借記卡支付,再進一步轉移到代表未來的移動支付,充分驗證了貨幣從實體轉向虛擬直至電子化的趨勢。

正如侯珀所言,貨幣的載體從一對一的現金與卡片,轉變為一對多的移動終端。“移動支付正在顛覆傳統支付產業的格局,而移動支付的高接受度,暗示了當前存在相當大的消費需求。”

實際上,支付發展的變遷折射出的是消費方式的轉變,而這不得不感謝90後的小鮮肉們,是其撐起了移動支付的半邊天。

年齡在18-24歲、25-34歲和35-44歲的受訪者中,表示願意使用移動支付的比例各為76%、68%和57%。“從以上趨勢可以看出,隨著用戶年齡的增長,移動支付接受度逐步降低。”德勤在報告中作出了這樣的結論。

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過去不少人都以為,網速會對移動支付的普及構成阻礙。但德勤在調研中卻發現,無論使用的到底是不是4G網絡,受訪者都表達了使用移動支付的意願,與網速無關。

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瞧門道。侯珀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考慮到年輕一代更願意使用移動支付,在生態圈中的企業,在設計移動支付場景時,應該與該年齡層用戶組進行互動,產生解決方案。“把年輕一代培養成為高粘性的用戶,對移動支付企業來說,是未來長遠成功的殺手鐧。“他表示。

“吃貨”青睞移動支付

當下的年輕一代,對味覺的執著追求確實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都不用說餓了麽、美團、點評這些餐飲訂餐平臺巨頭了,在風投紛紛捂緊錢袋子的寒冬時刻,人家賣煎餅的黃太吉“逆勢”拿到了B輪融資,可見“吃貨”的威力。

德勤在調查中詢問了受訪者使用移動支付功能頻率最高的生活場景,多少讓人意外的是,餐廳竟然以50%“拔得頭籌”,出租車不過以45%“屈居亞軍”,緊隨其後的分別是購物(43%)、酒店(41%)和快餐(35%)。仔細瞧一瞧就會發現,排名前五的應有場景中,餐廳、快餐都和“吃貨”密不可分。

對此,侯珀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稱,包括餐廳、快餐在內的這些場景的特點是支付金額相對較小,這正符合用戶使用移動支付的偏好特征。

上面已經提及了,網速並不會對移動支付構成阻礙,那到底誰是移動支付的“絆腳石”呢?德勤在報告中指出,應用場景的匱乏,無法吸引消費者使用,是導致移動支付在過去尚未普及的主要原因之一。

換言之,對用戶來說,最理想的支付平臺應該是具備最多用戶所需要的支付場景,觸及各個行業領域,使用戶可以在如餐飲、旅遊、百貨、醫院、酒店等各個領域,享受以移動支付為核心的服務。

基於此,侯珀就建議,全行業的支付場景應該形成完整閉環,包括在線入口(移動應用或錢包)、線下場景(商家銜接)與實時支付(遠程或進場)三大環節,從而增加移動支付黏性並獲利。

編輯:吳狄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794

傘運80後撐脫歐:陣痛事小居英港生 專業人士憂發展受限

1 : GS(14)@2016-06-21 07:38:48

【《蘋果》特約記者林子豪 倫敦直擊】英國周四脫歐公投其中一個議題是移民,目前約有十萬名香港出生的人士居住英國,《蘋果》於英國訪問三名擁有居英權的香港人。年紀及工作背景不同,對英國應否脫歐盟亦想法各異:專業人士和留學生擔心脫歐影響發展機會;參與過雨傘運動的則力撐脫歐陣痛事小,長遠卻能撥亂反正。



移居英國11年、35歲的Kenneth,在某大律師行任職法律顧問,經常要為客戶處理海外僱員簽證等法律問題,因此對英國作為歐盟一分子,在商貿上獲得的便利,感受尤深。他認為,歐盟的人民自由流動政策,讓英國人可以隨時去另外27個國家工作、居留,公司亦可隨時派人到歐洲,減免了極多繁瑣的簽證問題。「不要以為脫歐對於當地華人並沒有影響,很多華人慣用的食材都在歐洲製造,例如梅林牌午餐肉就在捷克造。英國一旦脫歐,關稅、食品規格等問題或需要重新商討,這些食物要進口英國,能否像目前般方便?」
Kenneth說:「當初英國加入歐盟,目的是建立一個民主、公平、經濟上更強大的聯盟,怎可以中途離場?」他質疑,倘英國失去歐盟成員這優勢,外國企業還會否選擇倫敦作為其歐洲落腳點。就算這些企業考慮到語言問題而未必屬意德、法作歐洲總部,別忘記說英語的愛爾蘭也是歐盟國家。事實上,近年都柏林改革稅制,銳意吸引企業進駐。



歐盟衞生巾抽稅不合理

自小在英國讀書,大學畢業後回港工作的「80後」Maibee,曾積極參與雨傘運動,惟79日的抗爭,令她感到心灰,去年「回流」英國發展。她表示從民主原則考慮,所以傾向脫歐。她解釋,英國須跟從歐盟眾多不合理的規定,如衞生巾竟要抽稅。英國國民投票選出代表管理國家,卻因為身在歐盟,而無法改變他們不滿的政策。「從經濟角度,我同意匯率、貿易等方面會有短期損失,但長遠而言,當歐盟不斷招攬一些less qualified(不那麼夠資格)的國家加入,結果是德、法、英等主要經濟體不斷向他們『泵水』,英國為歐盟的付出和收入根本不成正比。」
Kenneth則反駁指,英國從歐盟得到好處,自然要作出某程度犧牲。再者,英國其實可以影響歐盟決策,只是英國人一直參與極少,加上英國擁有自己貨幣,已保留極大的主權。赴英一年多、正於倫敦大學修讀碩士的Kevin亦加入戰圈,認為脫歐其實解決不到英國的福利、醫療,那是制度本身的問題,多於因為歐洲人來「搶資源」。相反,目前正是外來移民在英國從事護理、清潔等英國人不願做的工作,英國社會才得以運作下去。



工作難尋 簽證成障礙

今年26歲的Kevin笑稱自己短視地看待脫歐爭議。今年9月完成課程後,計劃在英國及歐洲找工作。Kevin坦言萬一英國脫歐,代表發展機會將大受影響。「到時單是簽證上已是極大障礙,因此未必長遠留在英國,而可能回港發展。」不過脫歐帶來的經濟危機,在Maibee眼中正是機會所在,「到時樓價下跌,那些現在大手掃樓的中國人、中東人,就算不離場也肯定會減少投機,我們才有機會置業。英國可能會經濟下滑,但我相信英國有能力承受一次自製的衰退。我們已準備好短期陣痛,但希望經過今次撥亂反正,長遠對國家會有好處」。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621/196627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3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