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養老社區成大型險企標配 中國太保首期投資100億切入

面對養老產業的巨大“蛋糕”,養老社區幾乎已成為各大險企的“標配”。而之前以輕資產方式為主介入養老產業的中國太保也開始大舉布局大型養老社區。

第一財經記者8月2日從中國太保了解到,中國太保計劃在3-5年內首期投資100億元,在全國重點城市打造養老社區。

而業內人士表示,養老社區在為險企帶來可期的發展前景外,也面臨人才、盈利等不少挑戰。

太保首期投資100億打造養老社區

在去年末中國太保新一屆高管的首次媒體見面會上,中國太保總裁賀青在解讀中國太保戰略2.0時就五大轉型關鍵詞之一的“布局”解釋稱,“布局”主要是針對健康養老領域的布局,未來將在重點城市的機構養老方面重點布局,明年可能會有具體項目落地。

近日,隨著《太平洋保險養老產業發展規劃》的通過,中國太保在養老方面的布局計劃浮出水面。根據該規劃,中國太保計劃在3-5年內首期投資100億元,在全國重點城市打造“太保家園”系列高品質養老社區,作為“戰略轉型2.0”的重要支撐,並通過開發與養老社區入住及相關服務掛鉤的保險產品,打造“專屬保險產品+高端養老社區+優質專業服務”的新型業務模式。

事實上,早在2014年,中國太保就成立了國內保險行業首家養老產業投資管理平臺——太平洋保險養老產業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在保險行業中著重打造“輕資產”模式,即選址市中心、輕資產、小規模、快速複制,以收購和租用城市中心城區現有物業並改建成養老設施為主。不過,成立至今並未在業內激起太大“水花”。

而此次的規劃,則意味著中國太保將開始重點打造大型養老社區的重資產模式。

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60歲以上老齡人口2.41億人,占比17.3%。根據人口統計學規律,老齡人口占比在10%~20%為輕度老齡化階段。按照國家統計局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估計,我國55-69歲的低齡老人約2億人。

基於我國老齡人口結構的特點,中國太保將細分養老市場,設計開發三大產品業務線:一是面向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設計開發城市型養護產品,以康複護理業態為主;二是面向70-79歲的中齡老人,設計開發城郊型產品,以健康活力養老業態為主;三是面向55-69歲的低齡老人,設計開發度假型產品,以旅居候鳥式養老業態為主。

根據規劃,中國太保的養老社區將依據“聚焦集團保險主業高地城市、聚焦長三角等經濟區域中心城市群、聚焦人口老齡化重度城市”的原則進行布局。按照“南北呼應、東西並進、全國連鎖”的思路,加快推進6個城郊型和度假型高端養老社區項目的落地,同時拓展若幹個城市型高端養老社區項目。未來3-5年累計投資額為100億元左右,累計拓展8000-10000套高端養老養生公寓,累計逐步儲備和運營床位數10000-12000張。

中國太保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中國太保在成都、武漢、上海、雲南等地已確定多個意向性項目。在成都和武漢,中國太保將投資建設大型持續照料型養老社區(CCRC)的國際健康頤養社區;在上海,中國太保的城郊型項目將打造海派江南水鄉特色,服務長三角地區養老產業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城區型項目則將打造高端養護特色。在雲南,中國太保計劃打造度假型高品質養老社區標桿項目。

養老社區成大型險企“標配”

目前,保險業通過“保險+科技+產業鏈、生態圈”實現持續發展的趨勢已日益明顯。通過投資養老社區,在當前可作為保險業務的重要配套,延伸保險產業鏈,拉動保險銷售,長期可獲取不動產增值收益,未來還可運用養老和健康大數據,支持養老健康保險產品創新。

業內人士分析,當前我國養老服務供給仍以“保基本”為主,以市場化、專業化方式提供中高端服務的現代養老產業剛剛起步,這為保險公司進軍養老產業提供了機遇。

2009年11月,泰康人壽成為業內第一家獲得養老社區投資試點資格的保險公司。2010年9月,保監會出臺《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暫行辦法》,保險公司投資養老地產正式開閘,2010年底,合眾人壽在武漢的養老社區正式動工,打響了國內保險公司重資產布局養老產業的“第一槍”。新華保險、中國平安、太平人壽等大型險企在之後幾年中紛紛跟進。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末,共有中國人壽、泰康人壽、太平人壽等8家機構投資29個養老社區項目,分布於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海南等東部沿海的18個省區,占地面積超過1200萬平方米,計劃投資金額678.2億元,床位數超過4萬個。目前,部分養老社區項目已投入運營。如今養老社區幾乎已成為了大型險企的“標配”。

中國保險協會6月底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第三支柱研究報告》顯示,保險公司布局養老產業,主要考慮是延伸保險產業鏈,通過提供養老等增值服務,增強客戶粘性。以國壽、泰康、太平、合眾為代表的保險公司主要立足機構養老,自建中高端養老社區,與外部機構合作建立運營服務團隊,為入住老人提供綜合服務。在與保險主業協同上,普遍將保險產品和養老社區進行對接,向客戶銷售保險產品使其獲得入住資格,單均保費在200萬元左右,客戶入住後再收取月費。目前部分中高端養老社區已經建成並投入運營。

而各個險企在推進養老社區的布局中策略也不盡相同。根據中國保險學會、梅山(中國)保險養老社區聯盟聯合課題組在2017年底發布的《中國保險養老社區發展研究報告》(下稱“報告”),例如合眾人壽以重資產方式投資建設大型養老社區的同時,以股權投資的輕資產模式收購在國內外養老社區或機構。根據合眾人壽官網,目前其自建及收購的國內外養老社區已達66家;而泰康人壽則以“養老+保險+醫療”的商業模式推進產業擴張。根據泰康人壽旗下泰康之家官網信息,目前泰康之家養老社區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十二個重點城市,投資建設大規模、全功能、國際標準的醫養社區,全部建成後將提供約2萬戶養老單位;太平人壽則在自建養老社區的重資產模式的同時,也引入輕資產模式,即甄選第三方養老社區加入太平人壽養老服務體系,逐步搭建起全國的網絡式布局。

而輕重資產模式各有優劣。輕資產模式資金投入少、簡單靈活,可以快速複制,易受資本商青睞,但形不成規模經濟,對養老產業鏈的參與、整合力度小。重資產資金投入大,盈利模式複雜,不易複制,回報率低,但易形成規模經濟、提高服務效率,能推動養老設施全產業鏈發展,並與保險業務及其他業務版塊產生戰略協同。所以,公司如何選擇,應服從服務於自身的總體發展。

不過,業內人士也認為,險企布局養老社區目前仍有部分難題待解。

一名壽險公司高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重資產模式下的長建設周期、盈利周期,醫養結合下的配套醫療服務人才短缺問題等均是險企布局養老社區所需要面對的挑戰。

上述報告分析稱,從拿地、建造到推向市場,要做到收支平衡通常需要6~8年,真正實現盈利需要8~10年,在實現盈利前的這段時間是賺不到錢的,但未來社區成熟後會帶來長期、穩定的現金流和收益。而在稅收政策上,目前在西方國家CCRC和活躍長者社區(AAC)模式不需要繳納房產稅,但在我國仍需繳納房產稅。

同時,上述高管表示,在解決社會養老問題上,目前險企所布局的養老社區定位基本均為中高端,且傾向於健康老年群體,未來如何將失能失智老人等機構養老的“剛需”人群的長期照護服務納入到養老社區體系中也是值得研究的。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林潔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8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