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八分滿幸福學


2012-12-31  TCW  
 

 

從二○一二年的第一道陽光,到這一年即將進入倒數,你忙了很多事,你出了很多力;你還是相信辛苦工作、努力生活,眼前會是一片光明。沒想到,根據《聯合報》所做的「台灣二○一二代表字大選」,民眾選出的代表字卻是一個「憂」字。

現在該做的是重新迎接幸福,找出二○一三年的幸福主張!環境是外在的,主張是你自己的,誰也攔阻不了你追求。

你,有多久沒笑出「杜鄉的微笑」(Duchenne Smile)了?

這笑容動用了兩組肌肉:顴肌讓臉頰抬高、嘴角上揚;不受意志控制的眼輪匝肌,則讓眼睛瞇起、眼尾出現魚尾紋。這個發自內心的微笑,代表真實的快樂,紀念發現它的法國神經心理學家杜鄉(Guillaume Duchenne)。

快樂、幸福越來越不容易感受,主因是人們期待更高,很難輕易滿足。最簡單的實驗,半杯白開水,放你面前,你是感激,賜給你半杯純淨的水,還是抱怨,只有半杯無色無味的水?

「快樂與否靠自己。」亞里斯多德(Aristotles)如是說。這並不是說外在環境不重要,而是人較能主宰內部的幸福感。

換句話說,你我的心態,能主導自己人生的幸福快樂程度。「日子要過的幸福快樂很容易,只要知足常樂。」智融集團董事長、宏?硍偎帠郈鴗H施振榮認為,幸福是由自己創造,滿足於「足夠」,就能感到幸福快樂。

生活追得好累,「八分目」找回人生主導權

外面一片叫苦的聲音,以至於你忘了靜下心來,盤點一下。對生活、物質總是不滿足?從盤點欲望開始,讓「八分目幸福」的新生活運動幫你找回真實的快樂,拿回人生主導權。

八分目的想法,來自日本俗語「腹八分目」(飯吃八分飽)背後隱含的「適切」(fitness)價值觀。「即使電力供應不足,我們的生活也不虞匱乏,是否意味著以前的東京過亮了呢?」三一一大震後,長期與無印良品合作的國際知名設計師深澤直人反思,人在日常生活中以為需要的一切都是十分,但其實只要八分就夠了,他據此提出「物的八分目」設計概念。

深澤舉例,大家平常習慣用的捲筒衛生紙寬度就可略減,「其實變窄一點,使用上不會有太大影響,」但在資源節省上,就會產生很大不同。他認為,如同運動、減肥等,人們一旦克服心理抗拒,就會從剛開始的忍耐漸漸隨習慣變成愉悅感,接受八分目概念後,內在世界同樣能由忍耐的苦楚,轉為愉悅的感覺,「我想告訴大家,將自己的內心回歸到最初的平靜。」

「我並不是叫大家去忍耐那二○%,而是希望能深刻體會出人真正要的不用這麼多,將自己的心情導向適切的方向前進,」深澤解釋,八分目並非主張把實質滿足從一○○%壓抑到八○%,而是把過剩的欲望調整回最適切的狀態。

舉例來說,想一想剛出社會領到薪水後的第一份大餐、第一件大衣、第一台車,當時的喜悅如今是否依然存在?現在有能力花更多的錢,為什麼喜悅和幸福感卻降低了?為什麼和剛出社會相比,身邊多了幾倍的物品,心中的吶喊卻總是還想多買一點?

誠實問自己:需求可不可以少一點?

八分目的概念引人反思:並非一○○%,其實八○%才是最幸福的狀態。深澤補充說,過去「這樣就好」概念,其實與八分目有很多類似的地方,不過八分目更帶有一點「警世」味道。

「個人感受如果降到六就太低,八卻是相對合理的概念……,這是一個改變人們習慣不滿足的新生活運動,」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執行長蔡盧浚觀察,八分目的價值主張在提醒人們思考適可而止、別只一味追求百分百的滿足感,因此所謂「八分目」並非如數學公式計算般,真的比實質數字少兩成,而是由個人主觀感受來自我提問:「可不可以少一點?」

「微加幸福,Better is enough!」消費者研究顧問東方線上近日發表調查也指出,不像過去事事都要求到最好,讓日子有些小小的滿足就很美好,將是未來生活形態演變的關鍵趨勢指標。

只不過,如果只要八分,就足以滿足我們的需求,為何人總傾向不滿足?關鍵在於,多數人,都不曾看清驅使自己欲望與消費背後的力量。

永遠都不夠的錯覺,讓人不斷追逐滿足欲求

先看生理層面機制。想像一下,當你走在台北忠孝東路四段店面櫥窗外,你是如此想要眼前的東西。起初,你的腦中嗡嗡作響,有一股興奮感湧現。感覺肌肉緊繃、心臟在胸口跳著,全身上下也幾乎顫抖了起來……,彷彿都在說:「下手吧!」

歡迎來到渴望的世界。

神經科學家給了化學物質多巴胺釋放效果許多名稱,包括尋求、想要、渴望和欲望。大腦分泌多巴胺,告訴我們,只要擁有就能體驗極樂的滿足感,我們就會執著於獲取刺激多巴胺的事物,或重複執行刺激多巴胺釋放的行為。就像孩子看到心愛的玩具、成人看到誘人的食物、櫥窗裡的半價標籤等,或者陷入熱戀的男男女女,只要「想要」的衝動瞬間被點燃,非得立即得到不可。

但,這種喜新厭舊的大腦刺激本身只是一種訊號,神經心理學家發現,多巴胺的釋放不等於體驗了喜歡、滿足、快樂或真正的酬賞,卻會讓人誤以為是「快樂」本身,盲目追求。

二○○一年,史丹佛大學神經學家克努森(Brian Knutson)的實驗證明,多巴胺的角色在期待酬賞,而非體驗酬賞。早在大腦實驗還沒問世前,哲學家布洛赫(Ernst Bloch)的理論「達成後的憂鬱」就明白指出:期待與渴望的情緒,在跨過實現的門檻後就會死亡。

這種擁有的快樂一過去,只有剩下更多的空虛,「永遠都不夠」的錯覺卻驅動人陷入「想要」、「擁有」的無限迴圈……。

生理層面外,回歸心理層面,人的欲望也有許多層次。

「消費之所以無法克制,其最終原因,便在於它是建立在欠缺之上。」這是法國社會學家布希亞(Jean Boudrillard)的至理名言。因為感到欠缺,我們才想擁有名牌包、iPhone5等商品,其實,人想要的遠遠超過了商品本身。

儘管人可能隨不同情境轉換不同消費類型,但,消費帶給人的快感會呈現邊際效益遞減,這種大腦適應刺激甚至追求「超常刺激」(Supernormal Stimuli)的現象,就像踏上「享樂跑步機」般,越追逐,欲望越高,滿足感卻越發降低。

你,其實可以拒絕讓本能被超常刺激綁架!「檢視自己的消費活動,就不必一次次受制於本能,做出更聰明的選擇,」哈佛醫學院演化心理學家、《綁架本能的世界》作者芭瑞特(Deirdre Barrett)提醒。

了解欲望與消費背後生心理機制的運作,接下來,當新的刺激或欲望出現,就可透過實作步驟指南,一步步修煉八分目幸福。

步驟一,你必須先離開現場。只要能與誘惑保持距離,就比較容易抗拒誘惑,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要求自己等十分鐘。神經心理學家發現,在「延遲折現」(delay discounting)心理效果下,即使只是短暫的延遲,也可以降低個人認定的價值。

練習「斷捨離」,打破對「擁有」的執著

當大腦將其視作未來的報酬,便能暫時壓抑,想立即滿足的多巴胺生理衝動,讓理性等高階認知發揮作用,「除非是成癮毒品,否則藉此可阻斷過度刺激,」蔡盧浚提醒,這不代表欲望會完全消失,只是讓自己推翻原先的多巴胺機制,重新回歸常態之法。

步驟二,回家盤點既有資產與手邊資源,看看自己是否真的需要。盤點時,可參考日本作家山下英子的思維,她主張用「斷捨離」打破「擁有」的想法,「會令人猶豫的東西不要買!」該思考模式強調,消費主角不是物品,而是自己,時間軸則永遠是現在,只選擇現在需要的物品,其他不需要的就儘管放手。

另外,理財規畫師(CFP)國際認證、富鴻理財規畫顧問公司副總經理王麗文建議,中產階級以薪水三成用作日常生活消費支出為原則,「有些人不覺得多花,其實已超過三成,要先搞清楚自己一個月隨意多出來的消費有多少!」

「只要是第一次穿的衣服,就是新衣,」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江美豔儘管年薪超過兩百萬元,卻幾乎不買新衣,改以挑揀朋友淘汰的衣物修改替代;她不只女兒玩具、毛衣、毛襪都自己手做,甚至親手幫老公剪西裝頭,幫兩個女兒剪頭髮,藉此和家人培養感情,因此獲得滿足與幸福感。

步驟三,你必須自我分析該消費情境屬於哪種買手類型,察覺自己究竟為何而買,據此判斷是否真的「欠缺」,或只是為了追求特定的目的。

任職金融業的白領高孟岑就發現,過去她智慧型手機搭配行動上網吃到飽方案,一個月電話費帳單快上看兩千元,兩個月前約滿後,決定改採手機上網用多少付多少的方式,結果她攤開上個月手機帳單,發現少掉七百元,「重點不是要省這個小錢,而是思考自己是真的需要,還是被商人刺激?」

啟動內在革命吧!深度快樂才有持久幸福感

步驟四,重新決定你的消費行動。如果確定是自己要的,就儘管消費,否則就該懂得「斷」,才能一次次在實作中練習八分目幸福,因為唯有清楚區分想要的欲望與真正的滿足,把一時衝動變成理性的抉擇,才能不斷累積快樂與滿足感。

神經心理學家發現,沒有意義的快樂都不持久,因為快樂有高度與深度之分。正向心理學創始人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認為,愉悅(pleasure)與滿足感(gratification)不同,前者是感官上的快樂層次,有情緒的高低潮,來得快、去得快;滿足感則指快樂的穩定程度,是更深層的快樂。

八分目幸福主張的,當然是學習快樂的深度。

一如印度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的名言:「你必須起身,成為自己期待看見的改變!」一旦有新的價值主張,就能啟動一場內在幸福革命,從態度開始改變行為,從此換來新的幸福主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1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