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黄光裕发信谴责陈晓 张大中握重金未表态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818/144269.html

 “国美近一年来业绩下滑,原因是陈晓领导的董事会管理不当。”10天前,黄光裕对陈晓的这番指责不过是“第一枪”;现在,黄光裕家族正用炮火式的袭击,对陈晓连番轰炸。

   日前,黄光裕家族代理人向媒体发出《陈晓一个人的战略》、《解读贝恩掘金国美路线图》两份材料,称陈晓对外联贝恩资本,对内绑定国美电器高管,欲夺取国 美控制权。但材料中并无任何言辞,指责国美管理层,所有火力均集中指向陈晓―――哪怕是一周前,国美管理层曾集体站队,力挺陈晓。黄光裕对管理层的怀柔政 策,能否让他的“旧部”重新站队仍然无从得知。

  潮汕老乡助黄20亿

  一位私募投资基金经理18日透露,黄光裕家族在老家潮汕筹得了近20亿元的资金,以储备充足资金应对此次与陈晓的控制权争夺战。

  该私募基金经理分析,该笔资金主要用作应对陈晓为首的董事会可能做出的增发计划,即便国美电器不增发,20亿元资金也可以在二级市场增持,以提高股权。此外,市场传闻大中电器创始人张大中也有意解囊相助,为黄光裕提供数亿元无息贷款。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 据上述人士透露,“黄氏家族借款时给的利息也比较高。”不过,在京的大多私募基金并没有拿到黄光裕的订单。业内人士介绍,这是因为目前黄光裕还在上诉,最 终的判决尚不明了,因而大多数私募基金出于对风险的防范并不愿意借钱给黄光裕,而黄光裕出于争夺控制权的需要,也希望保密融资进度和额度。

   在关键时刻,黄光裕家族选择向潮汕老乡求助。“潮汕人做事讲究抱团。”此前,黄光裕与原中关村董事长许钟民等人均是潮州老乡。早在黄光裕在京创业之初, 因为资金不够,会经常先从潮州老乡那里拿货、后付款。如今,尽管黄光裕被羁押,黄光裕家族依然能得到潮汕地区老乡的支持。

  目前,陈晓与 贝恩资本所持股份仅在12%左右,根本无法与黄光裕所持的33.98%的股权对抗,因而,外界纷纷揣测,国美电器董事会将选择增发来稀释黄光裕的股权。8 月13日,国美电器通过公告否定了外界对其正筹备增发的事宜揣测,不过,国美电器在公告中并没有明确表示放弃增发。

  另外,以8月17日国美电器每股2.25元的股价,如果黄光裕的20亿元资金全部用来在二级市场购买股票,可以获得超过8%的股权。而此前,国泰君安(香港)的研究报告指出,黄光裕与国美电器董事会之间的争夺,势必影响国美电器的短期业绩。

  张大中手握重金未表态

   公开信息显示,张大中为大中电器创始人,2006年将大中电器卖给当时仍为黄光裕操盘的国美电器,成功套现36亿元后成立北京大中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大 中投资有限公司定位于金融证券投资、风险投资、战略投资等,并称拥有“超过40亿元的单项投资能力、超过百亿元的可持续投资能力。”

  据媒体报道,对于张大中将向黄光裕家族借款一事,外界的传闻是“张大中由于2006年陈晓转投国美而与陈晓彻底反目,而黄光裕高价收购大中电器够意思,所以张大中在关键时刻选择帮助黄家”。

  对此黄光裕家族的代表表示,“朋友越多越好,张大中能帮忙当然更好,不过目前黄家还没到非要求助张大中的地步,说实话目前黄家手中还拥有鹏润地产、国美电器非上市门店,这些都可以抵押融资,如果需要钱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而国美电器一位高管则表示,“陈晓与张大中有矛盾,难道黄光裕与张大中的关系就能好到哪里去?且不说多年的争斗积怨,在国美收购大中的新闻发布会上,黄光裕对张大中进行了羞辱,张大中怎么可能帮他?”

  在2007年12月国美电器宣布收购大中电器的新闻发布会上,意气风发的黄光裕曾当着100多家媒体表示,“他(张大中)这么大年纪了也没攒下什么钱,为了让大中卖个好价钱,一天到晚哭哭啼啼的,看他可怜我就多出了点钱。”

 不过有接近张大中的人士称,“没有永远的敌人,在国美电器收购大中后,张大中的确与黄光裕家族保持了较为密切的联系,而2006年陈晓的出尔反 尔,以及因为1.5亿元保证金进行的仲裁,也让张大中和陈晓关系持续恶化,所以说张大中帮助黄家也有可能,现在大中电器还没纳入上市公司,这意味着黄光裕 家族可以将其低价抵押给张大中来换取资金支持。”

  这位接近张大中的人士还表示,“对于黄家来说,张大中能够帮助的不只是钱,而且还可以把已经离开大中电器的中高层团队拉回来,这样即便国美电器现有的管理团队全部离开,张大中的团队也可以马上撑起国美电器的摊子。”

   据这位人士介绍,在2007年12月大中被国美收购后,总经理宋红等跟随张大中加盟了新成立的大中投资,而其他中高层在拿到一笔补偿金后选择了离开,目 前这些人都处于闲置的状态,而大中投资在过去两年也只参与了TCL集团、海信电器等增发,并没有太多的动作,很多高管更愿意回到熟悉的电器连锁行业。

   上述接近张大中的人士还表示,“这批高管一直是国美、苏宁最为忌惮的,因为在北京市场,大中电器始终是绝对的市场老大,在国美收购大中后,国美电器常务 副总裁王俊洲也曾表示,是因为国美在北京做得不好,所以才需要这么高的代价来收购,所以这批团队对于黄家来说是有价值的。”

  对于这一说法,国美电器内部人士表示,“张大中当初出售大中电器几乎把所有中高层团队都得罪光了,这些人怎么可能招之即来呢?而且已经完全套现离开电器连锁江湖的张大中,绝对没有意愿重新回来的可能。”

  他还指出,“大中电器的确有部分高管离开了国美,但是更多的人选择了留下,而且大中电器的高管8月6日也都表示了对现在董事局的支持,上面的说法应该是黄光裕家族的一厢情愿。”

  对于大中电器抵押的问题,这位国美内部人士还表示,“大中电器虽然没有放到上市公司,但是现在是由上市公司来托管,其利润已经通过托管费的方式与上市公司合并了报表,而且当初是上市公司用钱收购了大中电器,所以黄光裕家族不可能将大中电器抵押。”

  黄光裕发公开信谴责陈晓

  8月18日消息,国美控股权之争中,黄光裕方面正通过多种方式对抗以陈晓为首的国美电器董事局。18日凌晨,黄光裕方面独家授权新浪财经发布国美大股东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

  在这封名为《为了我们国美更好的明天》的信中,黄光裕方面措辞激烈的对国美董事局主席陈晓进行了批判,并呼吁全体员工齐心协力与大股东一道将公司带到正常轨道上来。

  这封公开信表示:公司创始人黄光裕先生非常想念曾一起奋斗、共同拼搏的国美全体员工,想通过这封信和全体员工有一个沟通和交流的机会。

  虽然此信以大股东名义发布,但黄光裕方面向新浪财经表示:这封公开信旗帜鲜明的表达了黄光裕个人的态度。

  黄光裕方面发表致全体国美员工的一封公开信

  尊敬的国美全体员工:

  大家好!

  现在,广大员工都在关注由于陈晓阴谋窃取公司的控制权而引发的一场大变局;这场大变局严重影响了国美的正常经营,对广大员工的本职工作和心态造成了极大的干扰!

  公司创始人黄光裕先生非常想念曾一起奋斗、共同拼搏的国美全体员工,想通过这封信和全体员工有一个沟通和交流的机会。

   每一个国美人都深深知道国美的历史:在公司创始人黄光裕先生的带领下,全体员工经过20多年的共同努力,国美历经千辛万苦,积极开拓进取,网络迅猛发 展,先后合并了永乐、大中、三联商社等品牌,终于成长为行业领先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家电连锁企业!国美20多年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民族品牌振兴的一 个缩影。在这艰苦奋斗的历程里,凝聚着我们国美精神,那就是爱国、爱企、诚信、敬业。在国美,我们能够感受到荣誉、感受到鼓舞、感受到自豪!国美是我们共 同的成就和骄傲!

 国美现正处在一个十分艰难的时刻,在创始人和大股东面临巨大的人生挫折之时,陈晓乘人之危,阴谋窃取国美人共同的历史成果和未来的事业发展平台,企图变“国美电器”为“美国电器”!

   大家都清楚,陈晓是怎样加入到国美的,又是怎样凭借大股东的临危托付,一步一步走上国美掌舵人职位的!大家也知道,董事局主席的职位应该是怎样庄严的使 命和责任啊!大家已经听到,陈晓是怎样信誓旦旦地表示和黄光裕先生的感情深厚的!大家已经看到,最近陈晓是如何系统阐述他“鱼死网不破”的决心的!斯言斯 行,前后对比,怎不叫我们胆寒啊?!

  2009年初,陈晓利用大股东的信任,受托担任国美董事局主席。此后他联手贝恩资本,和他们签订了 极为苛刻的融资协议;接着,又笼络了某些高管人员,意图控制整个公司;他不顾及国美的任何历史和感情,不顾一切地推行“去黄光裕化”。当大股东察觉他的私 心要否决他的提议时,陈晓竟然不顾基本的公司治理原则,强行否决国美股东周年大会的决议,在舆论上还混淆视听,反过来指责大股东不顾国美死活!这是陈晓利 用大股东的特殊情况意图控制国美的第一步棋。

  陈晓的第二步棋:“慷股东之慨”,不按业绩考核,盲目给部分管理人员期权,变相收买人心。这一做法,没有考虑期权分享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没有考虑到国美的长远发展!

   陈晓的第三步棋:控制董事局后,他还想利用股东大会的信任,继续发行新股,联手国外资本,妄图使国美电器这个来之不易的民族品牌沦为外资品牌!他的阴谋 一旦得逞,后果将不堪设想!国美的几十万员工,将变身为外国资本猎手的打工者,将丧失23年来创造的国美历史形成的民族荣誉感和企业归属感,这是每一个真 正爱国美的人无法接受的!

  由于陈晓存在个人野心,在这一年多来,他改变了国美电器一贯坚持的,并为事实证明了正确的企业战略方向--- 在实现规模领先的前提下,通过精细化管理持续提升企业效益!他不惜牺牲国美市场份额,以简单地、大量地关闭门店的方法来“做业绩”,粉饰国美的财务报表, 达到在公司内部和资本市场扩大影响的个人目的!苏宁的市场份额原来一直占国美的60%左右,现在却全面超越国美,是为明证!

  为了避免国 美被外资所控制,确保国美回到正确的发展方向上来,大股东自7月19日起就派出代表与陈晓谈判,直到最后一刻,也未曾放弃努力,但却遭到陈晓的无理拒绝; 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大股东在8月4日晚上向董事局发函,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撤消董事局发20%新股的授权和重组董事局的五项议案。

   “疾风知劲草,危难显忠诚”,陈晓口口声声为了企业,但实际做法却是为了满足其个人的野心。为此,他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挑战职业经理人的基本职业道 德!践踏中国传统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他的行为已经触犯众怒,连日来人们在网上一边倒地对他的批评,就是对他的行为最好的回答!

  作为创始人及大股东,我们对国美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深知自己肩负着对企业更大的责任!如果我们不立即采取负责任的行动,将是对数十万国美员工、广大的供应商及民族工业的极大不负责任!恳请国美员工理解和支持大股东的行动!

  我们大股东相信,广大国美员工一定会站在符合公司长远利益的高度上,保持清醒头脑,明辨是非,不为陈晓的言行所迷惑,做好本职工作,为公司的稳定和发展继续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美新的董事局将与全体员工一道,团结一致,把公司重新带回到行业发展的正确轨道上,并为广大国美员工创造更好的事业平台。

  为了我们的国美!

  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创造国美更好的明天!

  国美电器大股东

  Shinning Crown Holdings Inc。

  2010年8月17日(编辑:王子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87

黄氏家族:还没到求助张大中的地步

http://www.21cbh.com/HTML/2010-8-18/4NMDAwMDE5MjY4Ng.html

在美国度过一个多月的假期后,大中电器的创始人张大中8月16日回到了国内。而之前一天有消息称,张大中已经答应将向黄光裕家族提供一年免息借款,这两个时间点的巧合引来了外界无限的联想。

在陈晓为首的国美电器董事局与大股东黄光裕家族的对决中,作为外人的张大中如果选择支持一方,胜利的天平可能将随之发生倾斜,然而与陈晓、黄光裕都有多年私人恩怨的张大中,究竟是否会趟眼前的浑水?

8月17日,张大中办公室的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张总并没有回到北京的办公室,而且这次回来与国美电器的纷争无关。”

对于此前坚决反对国美电器增发的黄光裕家族来说,资金紧张始终是其反对增发的主要原因。有消息称,黄光裕家族表示已经与50家持股比例最高的机构进行了沟通,并获得了部分机构的支持。

对此,国美电器有关人士表示,“在黄光裕家族出事后,国外的投资机构对于黄家避之唯恐不及,黄家在投资机构的心目中已经名声扫地,所以与50家机构沟通的说法纯属胡扯。”

张大中筹码:手握重金但未表态

公 开信息显示,张大中为大中电器创始人,2006年将大中电器卖给当时仍为黄光裕操盘的国美电器,成功套现36亿元后成立北京大中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大中投 资有限公司定位于金融证券投资、风险投资、战略投资等,并称拥有“超过40亿元的单项投资能力、超过百亿元的可持续投资能力。”

对于张大中将向黄光裕家族借款一事,外界的传闻是“张大中由于2006年陈晓转投国美而与陈晓彻底反目,而黄光裕高价收购大中电器够意思,所以张大中在关键时刻选择帮助黄家”。

对此黄光裕家族的代表告诉本报记者,“朋友越多越好,张大中能帮忙当然更好,不过目前黄家还没到非要求助张大中的地步,说实话目前黄家手中还拥有鹏润地产、国美电器非上市门店,这些都可以抵押融资,如果需要钱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而国美电器一位高管则笑着告诉本报记者,“陈晓与张大中有矛盾,难道黄光裕与张大中的关系就能好到哪里去?且不说多年的争斗积怨,在国美收购大中的新闻发布会上,黄光裕对张大中进行了羞辱,张大中怎么可能帮他?”

在2007年12月国美电器宣布收购大中电器的新闻发布会上,意气风发的黄光裕曾当着100多家媒体表示,“他(张大中)这么大年纪了也没攒下什么钱,为了让大中卖个好价钱,一天到晚哭哭啼啼的,看他可怜我就多出了点钱。”

不 过有接近张大中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没有永远的敌人,在国美电器收购大中后,张大中的确与黄光裕家族保持了较为密切的联系,而2006年陈晓的出尔反 尔,以及因为1.5亿元保证金进行的仲裁,也让张大中和陈晓关系持续恶化,所以说张大中帮助黄家也有可能,现在大中电器还没纳入上市公司,这意味着黄光裕 家族可以将其低价抵押给张大中来换取资金支持。”

这位接近张大中的人士还表示,“对于黄家来说,张大中能够帮助的不只是钱,而且还可以把已经离开大中电器的中高层团队拉回来,这样即便国美电器现有的管理团队全部离开,张大中的团队也可以马上撑起国美电器的摊子。”

据 这位人士介绍,在2007年12月大中被国美收购后,总经理宋红等跟随张大中加盟了新成立的大中投资,而其他中高层在拿到一笔补偿金后选择了离开,目前这 些人都处于闲置的状态,而大中投资在过去两年也只参与了TCL集团、海信电器等增发,并没有太多的动作,很多高管更愿意回到熟悉的电器连锁行业。

上 述接近张大中的人士还表示,“这批高管一直是国美、苏宁最为忌惮的,因为在北京市场,大中电器始终是绝对的市场老大,在国美收购大中后,国美电器常务副总 裁王俊洲也曾表示,是因为国美在北京做得不好,所以才需要这么高的代价来收购,所以这批团队对于黄家来说是有价值的。”

对于这一说法,国美电器内部人士表示,“张大中当初出售大中电器几乎把所有中高层团队都得罪光了,这些人怎么可能招之即来呢?而且已经完全套现离开电器连锁江湖的张大中,绝对没有意愿重新回来的可能。”

他还指出,“大中电器的确有部分高管离开了国美,但是更多的人选择了留下,而且大中电器的高管8月6日也都表示了对现在董事局的支持,上面的说法应该是黄光裕家族的一厢情愿。”

对于大中电器抵押的问题,这位国美内部人士还表示,“大中电器虽然没有放到上市公司,但是现在是由上市公司来托管,其利润已经通过托管费的方式与上市公司合并了报表,而且当初是上市公司用钱收购了大中电器,所以黄光裕家族不可能将大中电器抵押。”

股权稀释危机:

黄家有资产短期难变现

对垒的双方都否认了张大中借款的传闻,但对于黄光裕家族来说,如果在特别股东大会上失利,国美电器增发不可避免的话,其如何筹措资金来避免股权被稀释呢?

8月17日有媒体报道,黄光裕家族表示,目前双方都在联系机构投资者,而这些投资者并不是简单拜访一下就能确定是否会支持某一方,现在机构前50大投资者我们几乎都有过接触,有一部分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

对此,黄光裕家族的代表8月17日告诉本报记者,“黄光裕家族的确在与机构投资者进行接触,但是绝对没有对外透露出具体的数字,这些数据并不准确。”

而国美电器内部人士则表示,“国美电器董事局与机构的接触都是有保密协议的,所以我们不会透露机构的态度,而对方则显然没有跟机构接触过,此外黄光裕家族目前的几位代表黄秀虹、黄燕虹等都不懂英语,不知道他们是如何与机构沟通的。”

这 位内部人士还告诉记者,“在2008年11月黄光裕出事前,一些持有国美电器股票的机构就选择了用脚投票,根据我们与机构的接触,香港几乎所有的外资机构 都对黄光裕家族避而远之,既没有机构愿意公开支持他们,也没有机构愿意借钱给他们,5月11日国美电器股东大会上黄光裕家族没有获得任何一张机构和公众股 东的支持票就是明证。”

国美电器方面还解释了富达基金等机构减持的原因,国美电器上述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国美的机构投资者主要有三 类,一类是机构直接持有,一类是代客理财,一类是经纪业务,富达基金主要是代客理财或经纪业务,所以最终的投票权和买卖都是由客户决定的,在目前的情况 下,一些中小股东选择暂时离场是很正常的,这不意味着富达就将支持黄光裕家族。”

不过,黄光裕家族的代表表示,“黄光裕家族是通过一些中间机构与外资机构接触的,懂不懂英语并不重要,而且对于已经拥有33.98%股权的黄家来说,只要争取到两三家持股比例较高的机构的支持就可以胜出,所以其胜面更大。”

东方证券分析师陈刚表示,之前黄光裕家族坚决反对增发,以及提出改组董事局来避免增发,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其资金的紧张,去年8月参与国美电器供股采取先高位减持再参与,也显示出其资金的紧张,如果一定要增发的话,黄光裕家族股权被稀释到28%的可能性很大。

消息人士告诉记者,“对于黄光裕家族来说,现在手头依然有很大资产但缺乏现金,虽然去年出手重庆等地的土地回笼了一定资金,但是要想在增发中保持现有股权比例,显然需要将现有的资产来抵押或出售,但是这短期内完成难度很大。”

据本报记者了解,黄光裕家族目前拥有中关村科技的地产业务,还拥有300多家未上市国美电器门店,以及2010年新成立的国美锐动体育的几家门店,这些资产能否成为其反击陈晓的武器,还有待观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40

張大中暮年再戰 國美「董座」待多久成懸念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310/2224446.shtml

 已經62歲的張大中選擇了暮年再戰。
「最近幾天都沒見到張總了。」3月9日下午,北京大中投資有限公司一位不願具名的工作人員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語氣中透著點疑惑。對方同時表示張大中目前應該還在北京。當晚,國美控股發佈公告,原大中電器創始人張大中將出任國美電器新一任董事局主席。
記者曾多次撥打張大中的手機,但一直處於呼叫轉移的狀態。截至記者發稿也未能聯繫上張大中本人。
在張大中的一生中,家電情結始終難以割捨。這也就不難理解,即使已過了花甲之年,張大中再戰江湖也並非不可能。
60台落地燈開創的大事業
1980年冬天,32歲的張大中邁出了他在家電行業的第一步——他以餅鐺為托、織梭作桿,製作了60台落地燈。160元的盈利也成為他的第一桶金。不到 兩年的時間後,張大中成立了「張記電器加工鋪」,專門生產音響放大器。1988年,張大中的營業額首次突破10萬元,並佔據了當時北京音響放大器90%以 上的市場份額。這也為日後大中電器成為北京數一數二的電器專營店打下了基礎。
1999年,大中電器作為電器專賣連鎖店正式打入北京市場,2003年,全市32家門店幾乎佔據了整個北京電器銷售市場一半的份額。
然而就在張大中剛剛佈局整個北京市場不久之後,國美、蘇寧的相繼上市讓依靠自身經營單打獨鬥的大中電器在資本面前顯得黯然失色,張大中或許在這時就已作出了隱退的決定。
2007年12月14日,59歲的張大中將麾下的大中電器全部股份以36.5億元買給國美電器,就此徹底告別了家電市場。
或幫助國美彌合派系鬥爭
但就在人們逐漸開始遺忘這位曾經的家電大鱷時,張大中卻以另外一種方式持續關注著家電行業。2009年,張大中通過新成立的北京大中投資有限公司分別認購了海信電器和TCL增發的股份。不難看出,即使轉身做了投資,張大中依然難忘家電市場。
「如果對比張黃二人的經營風格可以看出,張大中比較保守,這與黃光裕一貫採用的全國大範圍擴張戰略有所不同。」家電行業專家劉步塵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雖然大中電器搶先佔據了北京市場,但除了在天津黃河道開了一家分店之外,一直都「留守」北京市場。
在採訪中,多位業內專家都表示,目前沒有其他人比張大中更適合「接管」國美。
「雖然經營風格不同,但是張大中有十足的資歷,能夠服眾,這也是國美目前最需要的。」劉步塵表示。
而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仲繼銀則告訴記者,如果張大中有合適的舊部帶去國美,對於國美來說將是一件好事。「只要創始人認同,加入新的合適人選,也有助於國美實現更加穩定的集體化決策制度。」
「張大中可以說是一個職業化的董事長,通過3到5年的過渡整合,或許能夠將國美轉向一個消除各個派系鬥爭、比較職業化的管理團隊。」在仲繼銀看來,張大中執掌國美將會是很好的一個安排。
不過一個難以忽視的問題是,已經62歲的張大中,還能在國美董事局主席這個位置上奔波勞碌多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87

黃光裕、陳曉、張大中,三個人的輪迴

http://www.21cbh.com/HTML/2011-3-10/zOMDAwMDIyNTUzOQ.html

「從某種意義上來看,現在的國美,就是陳曉當初提出的(國美、永樂、大中)合併建議的兌現,而且,在合併之後,三家公司原來的老闆開始輪流出任董事局主席,這是多麼戲劇性的一幕啊!」3月9日晚間,一位已經離開國美電器的人士,對本報記者感慨地說。

的確有些造化弄人的味道。2008年至今,黃光裕、陳曉、張大中三人,都曾先後擁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國美電器(0493.HK)董事局主席。

而目前,身陷囹圄的黃光裕依然在遙控著國美電器股權的爭奪戰;2006年國美、永樂合併的第一推動手陳曉,在與黃光裕家族的爭奪中最終敗下陣來,選擇了退隱江湖;而三年前拿到真金白銀退隱江湖的張大中,卻再次出山,成為了國美電器的「救火隊長」。

曾經的死對頭如今成了夥伴,曾經的夥伴如今成了不共戴天的世仇,還是那句話,「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對於國美電器現任總裁王俊洲來說,同樣如此。他曾因與張大中的恩怨而逃離大中電器加盟其死對頭國美電器,並在國美電器從基層熬成「二把手」。而如今,昔日的老闆張大中,如今又成了他的頂頭上司。

命運,就是這樣輪迴。

三個人的恩怨

2007 年4月,在完成對永樂的併購後,陳曉、黃光裕、王俊洲作為國美電器的三巨頭,在國美電器全球家電峰會的現場再一次面對記者,而這時,永樂依然與大中在為一 年前戰略合作時交納的1.5億元保證金進行仲裁,一向口無遮攔的黃光裕說,「不就那麼點錢,那麼大年紀了,還一天到晚哭哭啼啼的,給他(張大中)算了。」

事實上,在此之前的20年間,同樣起家於北京的國美與大中,一直是北京電器連鎖行業的死對頭。不過,在市場份額的爭奪中,國美電器卻始終處於被動的狀態,儘管國美電器在全國範圍的拓展和資本市場的風光遠勝對手。

而王俊洲從大中叛逃到國美,國美、大中之間發生的所謂的商業間諜案,也讓雙方的關係長期處於緊張的狀態。為了尋求資本的支持,以抗衡國美,張大中也一直在尋找上市的途徑,同時也在尋求與其它區域性電器連鎖合作。

之 後,店面規模相近的上海永樂和北京大中就成為區域性連鎖「合縱連橫」的牽頭人,這一時期,陳曉和張大中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係,而永樂和大中也是上海、北京 市場的領導者。2003年,由永樂、大中、河南通利、青島雅泰等9家區域性連鎖組建的「中永通泰」建立,通過聯合採購來對抗國美、蘇寧這兩大全國性連鎖。

但2004年,陳曉領導的永樂,在得到了摩根斯坦利的支持後開始了全國性拓展,在2005年10月上市前,陳曉已經先後將中永通泰中的廣州東澤、河南通利、燦坤和廈門思文納入旗下。這時候,張大中與陳曉的關係開始有些變化,其實,陳曉也已經將目光瞄準了大中。

不過,上市之後,由於永樂的全國性擴張遇挫產生的業績壓力,以及與大摩的業績對賭,2006年初,永樂開始打著對抗百思買等外資連鎖的旗號,尋求與其他電器連鎖的換股或合併。

這時,2005年尋求上市失敗、兒子又無意接班的張大中,也有意退出江湖,他再度與陳曉走到一起,成為最先被說動的人。2006年4月,雙方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而且陳曉也交給了張大中1.5億元的保證金,承諾一年內與大中合併。

但是,在協議簽署後不久,也許是陳曉與張大中對外聲稱的「挑戰國美」宣言刺激了黃光裕,他開始重新考慮陳曉當初的提議。三個月後,國美和永樂實現了合併,但黃光裕提出,要永樂結束與大中的合作協議,身處巨大業績壓力之下,陳曉選擇了就範,並孤身北上出任國美電器總裁。

陳曉拋棄大中、轉投國美,深深地「傷害」了張大中。雙方因為1.5億元保證金,一度鬧上了仲裁法庭,乃至張大中逢人便稱陳曉「小人」,而這時張大中對黃光裕同樣沒有好感,於是,他向蘇寧拋出了橄欖枝。

2007年,堅稱要出售大中的張大中,與張近東走到了一起,在一年的接觸後,張近東答應了張大中30億元的報價。不過,最後時刻,黃光裕一舉將收購報價提高了6億元,並放棄了此前存在爭議的1.5億元保證金。最終,張大中選擇了黃光裕,拿錢離場。

通過此次溢價收購,張大中與黃光裕的關係得到了修復,但對於當時的國美電器總裁陳曉,張大中卻始終沒有原諒。

所以,不難理解,2010年8月黃光裕與陳曉鬧翻後,外界第一時間傳出「黃光裕家族向張大中借款」的消息。在一位國美電器內部人士看來,如今張大中回來充當國美電器的救火隊長,「(與黃家)雙方走到一起,除了利益外,還因為雙方對陳曉都有恨」。

輪番執掌國美

在張大中與黃光裕因為利益一步步走到一起的同時,陳曉和黃光裕這對曾經的戰友卻真正到了分道揚鑣的時刻。

雙方從去年5月開始的國美爭奪戰,最終的結果是陳曉離開國美電器。而陳曉曾表示,最後悔的就是當初選擇與黃光裕的合作,將自己創辦的永樂一手賣給國美電器。

雖然,國美電器2002年開始進入上海市場,依靠低價模式曾經對永樂在上海的壟斷地位形成衝擊,但或許,在陳曉看來,對永樂威脅最大的並非國美而是發跡於南京的蘇寧電器,所以私下中陳曉與黃光裕的私交還保持得不錯。

不過,黃光裕在上市後的高調的表現,也讓陳曉感到不爽,於是,永樂也開始尋求通過上市來完成全國性電器連鎖的夢想,但是,與大摩的對賭,卻讓陳曉遭遇了創業以來最大的失敗。

按 照黃光裕家族的說法,當時是黃光裕收留了陳曉,並且讓其出任國美電器總裁,並且給予了最好的條件。雖然陳曉作為敗軍之將,在國美電器內部缺乏根基,但在國 美永樂合併後,黃光裕與陳曉還是保持了兩年多的蜜月期,這期間,二人聯手完成了對大中電器的收購,以及山東三聯商社的控股。

然而,按照陳曉 的說法,進入2008年之後,香港證監會的調查,已經讓其感到了黃光裕可能要出事,這時的陳曉,想到的更多是賣掉自己的股權然後全身而退。然而,2008 年11月之後,黃光裕、杜鵑夫婦突然被拘捕,國美電器一時陷入了群龍無首的境地,而與黃光裕家族溝通後,陳曉成為了國美電器新的董事局主席。

然而,陳曉與黃光裕的交惡,也正從此開始。最初,為了讓國美電器渡過難關,陳曉以個人資產作為抵押幫助國美渡過了資金危機,同時與王俊洲等高管一起談判引進戰略投資者,也許正是陳曉引入的貝恩投資,以及引進貝恩投資時答應的苛刻的條件,讓黃光裕家族感到不滿。

更為重要的是,為了挽留核心管理層,2009年7月陳曉和貝恩投資推出了覆蓋105名高管的管理層激勵計劃,這也讓此前一直反對管理層激勵的黃光裕大為不滿,於是,在2009年11月黃光裕恢復與外界聯繫後,雙方的矛盾開始逐步激化。

在2010年5月11日國美電器年度股東大會上,黃光裕家族代表否決了貝恩投資3名非執行董事人選,6月,陳曉公開表示了「要通過增發攤薄黃光裕家族的股權」,8月5日國美電器公告「起訴黃光裕」,而黃光裕家族要求「陳曉辭職」,雙方矛盾最終公開化。

一個多月的博弈後,9月28日的特別股東大會否決了大股東改組董事局的提案,但是也剝奪了董事局增發一般授權。

之後,黃光裕家族通過與貝恩進行多輪談判,並達成諒解,之後,作為小股東的陳曉成為了股東利益博弈的犧牲品。據稱,在2011年春節前夕,陳曉實際上已經被剝奪了國美電器的控制權。

3月9日,當陳曉離開任職4年的國美電器,開始自己「幸福快樂的生活」時,命運依然跟他開了一個玩笑:他的繼任者,是他曾經的朋友、夥伴和敵人,張大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99

「中策」之選張大中:國美董事會局變

http://www.21cbh.com/HTML/2011-3-10/yMMDAwMDIyNTYyMg.html

在參加完下午的董事局會議後,前任國美電器董事局主席陳曉給本報記者發來了一條短信,算是自己的離別留言:

「人生最寶貴的東西是什麼?是生活!因為我們的一切快樂,我們的一切幸福,我們的一切希望都和生活聯繫在一起。祝幸福快樂每一天!」

陳曉打算步入自己「最寶貴」的退休生活。而他的繼任者,一位三年前拿到36.5億元現金退隱江湖的大佬——大中電器前董事長張大中——卻被黃光裕家族請出來執掌國美電器,命運總是如此的巧合。

3月9日,國美電器在香港聯交所發佈公告稱,國美電器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執行委員會成員兼主席陳曉,以個人原因,辭任國美電器董事會主席等一系列職位。取代陳曉的張大中,將擔任國美電器董事會主席、非執行董事。

同時,國美電器副總裁兼執行董事孫一丁,將辭任其在國美電器董事會的任職。與之相對,李港衛將出任國美電器的獨立非執行董事。

此外,公告內容稱,根據上市公司第3.05條規定,鄒曉春已獲認國美電器授權代表以取代陳曉此前的職責。所有公告內容,自2011年3月10日生效。

黃光裕家族的代表告訴本報記者,「陳曉的離開是以不影響到公司管理層的穩定為前提的,而張大中出任董事局主席則是股東都能接受的結果。」

一位將要離開國美電器的高管則表示,「在陳總離開後,國美電器本來有三種方案可以選擇,但是大股東選擇了一個中策,如果處理不好這又是一個混亂的開始,顯然大股東已經失去了對管理層的信任,不過這也是黃光裕個人性格的體現。」

已經離開國美電器的陳曉則發短信告訴本報記者,「謝謝過往的支持和關心,日後我們可以找時間來聊聊國美的事情,這裡面充滿了故事。」

「陳曉出局是唯一選擇」

「陳曉出局是唯一選擇」,這是國美電器控制權爭奪初期,國美電器大股東一方對本報記者的表態。時隔8個月,此言一語成讖。

2010年7月19日,為了避免國美電器內部控制權爭奪,國美電器大股東一方的代表,曾經為陳曉開出了6億元左右的價碼,以收購其持有或與之有關聯的國美電器約2%的股份,但是,陳曉拒絕接受該價碼。隨後,國美電器控制權之爭爆發。

對於陳曉如此短時間即離職,消息人士稱,經歷了長時間的談判。實際上,到了2011年底左右,讓陳曉離職,已經成為國美電器大股東和二股東貝恩資本的共識。

不過,上述消息人士稱,「由於涉及國美電器大股東、貝恩資本、陳曉的三方談判,與各自利益相關,因此,最終談判結果遲遲未定。」

2月23日,兩名中關村(000931.SZ)股民訴黃光裕「內幕交易賠償案」,由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正式立案。同日,上述消息人士稱,「陳曉去職國美電器事宜,已經被確認,最遲的時間不會拖過國美電器3月底的財報公佈時間」。

作為對國美電器大股東和貝恩資本的妥協,陳曉去職國美電器獲得何種利益補償?消息人士稱,「陳曉會獲得一定的補償。但是,他現在與雙方的談判價碼已經失去,補償的金額不會太多。」

對於未來陳曉的職業方向,陳曉自稱,將「以生活為重,多陪家人」,但是,有不確證的消息稱,陳曉有意願獨立創業,進入家居建材連鎖行業。

大股東選擇「中策」

「其實從去年8月開始,黃光裕家族就與張大中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繫,而且有一個團隊在撮合雙方的合作,但是張大中在這個時候接受黃家的委託出任董事局主席,的確是有些出人意料。」有國美電器內部人士如是告訴本報記者。

接近張大中的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其實今年春節前杜鵑就與張大中達成了初步的合作協議,不過張大中只答應進行過渡性的人事安排。」

消息人士透露,國美電器上週已在高層範圍內通報張大中將出任國美電器董事長的消息,3月8日是陳曉在國美電器的最後一天,據稱陳曉離開鵬潤大廈時有些蕭索。目前,國美電器已由杜鵑和周亞飛全面掌控。

張大中出任董事局主席,卻是非執行董事,這也意味著其並不會參與具體的公司經營管理,這與陳曉此前的位置截然不同。

對此,國美電器內部人士表示,「這是大股東在短期內無法找到合適人選的無奈之舉,其實如果完全從公司運營穩定角度出發,完全可以有更合適的選擇,那就是讓現任總裁王俊洲出任董事局主席。」

據悉,在去年11月貝恩投資與黃光裕家族達成諒解備忘錄後,確定陳曉要在未來一年內離開,黃光裕家族就一直在尋找接替陳曉的合適人選:包括黃光裕的妹夫張志銘,當然也包括張大中。

黃光裕的私人法律顧問鄒曉春,亦曾是黃家最為看好的人選,但由於其缺乏零售行業的管理運營經驗,遭到了除大股東之外所有股東的一致反對。

在這樣的情況下,王俊洲曾被認為是雙方都能接受的合適人選。然而在黃光裕家族看來,王俊洲曾經協助陳曉引進貝恩投資,並在2010年多次重要表決中站在陳曉一方。這樣的王俊洲顯然無法獲得黃家的充分信任。

據悉,去年7月身陷囹圄的黃光裕曾經給國美電器管理層發來一封信,要求陳曉、王俊洲、魏秋立和孫一丁全體辭職,雖然在國美內戰公開化後,黃光裕家族也改變策略,只將矛頭瞄準陳曉一人,但是其對王俊洲等高管的信任已經喪失。

消息人士告訴記者,「雖然在諒解備忘錄簽署後,國美電器高管也曾表示要維持管理層的穩定,但是這被高管看作是黃光裕的緩兵之計,按照他的性格,往往會選擇報復背叛過自己的部下,而這次張大中出山雖然是為了維持大局,但也面臨著非常艱難的情況。」

據悉,王俊洲2001年從大中電器出走加盟國美,就是因為與張大中不和,而2007年國美收購大中,也被外界看作是王俊洲的一次成功的復仇。但現在黃光裕家族讓張大中回來收拾殘局,王俊洲就面臨著非常被動的局面。

國美電器高管表示,「張大中出任國美電器董事局主席,對於貝恩投資等有關各方是勉強可以接受的中策,總比鄒曉春接任要好,但是如果張大中與現有管理層的矛盾激化,那麼也將是新混亂的開始,除非大股東承諾在過渡完成後讓王俊洲等接任,但是顯然大股東是不會答應的。」

上述國美高管還表示,已經60多歲的張大中此前並沒有掌管全國性連鎖的經驗,而且從未在上市公司任職。但現在從大股東利益角度出發,只能選張。「因為在大股東看來,現有的管理層還是可能與貝恩投資聯合對付自己,因為他們依然在董事局擁有相對多數席位。」

蘇寧電器副董事長孫為民表示,「這是個非常奇怪的人事變動,一個退休的人怎麼可能來執掌這麼大的企業呢?」

國美高管的兩難選擇

在這次國美電器董事局的改組中,原執行董事孫一丁辭去了執行董事的職位,而保留了行政副總裁的位置,然而這並非意味著大股東已經成功挽留了孫一丁。

孫一丁此前曾表示出陳曉離開就會離開的想法,有國美電器內部人士表示,「現在對於這些高管來說,陳曉的離開讓他們進入了兩難境地,走或者留都將是很困難的。」

該 人士表示,「去年8月大股東與陳曉的矛盾公開化後,國美內部會議就讓高管自覺站隊。雖然大多數高管表面上站到了陳曉和貝恩投資的一邊,但是他們也對大股東 可能的反撲感到擔憂,尤其在大股東與貝恩投資達成協議、陳曉決定離開後,這些曾經公開表態支持陳曉和董事局的高管處境就非常尷尬了。」

有消息人士表示,「這些高管其實成為了最大的失敗者,按照大股東曾經的說法,這些人以後無法在江湖上混了,誰也無法接受為了個人利益背叛大股東的高管。」

然而如果這些高管選擇留下來,那麼其面對的局面也非常複雜,雖然大股東現在承諾將保留2009年7月推出的股權激勵計劃,既往不咎。但是王俊洲未能如願接任董事局主席——已經預示著大股東對這些高管失去了信任。

對於孫一丁以家庭原因辭掉執行董事職位的說法,一位國美電器內部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如果連副總裁也免去,那就相當於開除了,其實孫總是肯定要離開的,其負責的連鎖網絡拓展業務現在實際上已經由副總裁李俊濤接任了。」

據上述國美人士透露,多年來受到冷落的李俊濤更是將這次國美地震作為自己重新進入核心層甚至董事局的機會。早在2007年,李俊濤一直被看作是國美電器的二號人物,其進入國美跟隨黃光裕已有20多年。

然而最為關鍵的還是王俊洲的去留問題,王俊洲其實在媒體面前從未明確表示過其在國美內戰中的傾向性,目的就是要保持相對獨立的地位,然而在黃光裕家族看來其依然是不可信的。

而黃光裕家族的代表指出,張大中出任董事局主席,王俊洲主管經營,這種利益博弈造成的平衡,將可能維持相對的平穩過渡。

陳曉在去年12月9日曾表示,「未來我會選擇離開的,但不是現在,否則我與我的團隊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將付之東流。」

3月9日,在離開鵬潤大廈時陳曉顯得有些落寞。儘管以陳曉為首的管理層過去大半年的努力還是讓國美電器的管理架構有了一定的變化,陳曉也兌現了「國美電器再也不可能回到19個月前狀態」的承諾。

消息人士告訴記者,「表面上看來陳曉是要離開了,甚至是兩大股東利益博弈的犧牲品,但是大股東方面做出的讓步也是很重要的,那就是即便 陳曉離開後,國美電器再也不是大股東一言堂的絕對控制狀態了,不僅董事局內有貝恩投資不同的聲音,而且對職業高管團隊的股權激勵也得到了保留。」

董事會局變

陳曉去職、張大中入替,孫一丁離開董事會等因素,使得國美電器董事會格局,又出現新的變化。

在去年12月17日黃燕虹和鄒曉春進入國美電器董事局後,國美電器董事局的席位增加到13人,其中王俊洲、伍建華、魏秋立、鄒曉春、陳曉和孫一丁等6位為執行董事,而貝恩投資的3位代表和黃燕虹等4位為非執行董事,另外設立3位獨立非執行董事,總體是6+4+3的結構。

然而這次董事局改組後,國美電器的執行董事減少了兩位,而非執行董事和獨立董事則各增加一位,這位董事局架構就變成了「4+5+4」的局面,來自管理層的董事席位減少,這也是大股東對管理層權力的一種限制。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格局,接近國美電器股東一方的上述人士稱,「過去的國美電器控制權之爭,使得國美電器管理層佔董事會席位太多的問題凸顯,之所以要減少管理層在董事會的席位,目的在於減少內部人控制的風險,使得公司治理結構更合理,也算對所有股東負責任的一種表現。」

對於新加入的張大中,普遍被認為是國美電器大股東一方的代表。

對於李港衛在董事會中的偏向,上述接近國美電器大股東的人士的表態曖昧。該人士稱,李港衛未必與貝恩資本的意見接近,不過,從其身份判斷,也不能說一定是大股東一方的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00

國美新掌門深陷「舊賬門」 張大中被索賠7000萬一審開庭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901/2413862.shtml

  每經記者 鄭佩珊 發自上海
在張大中時代首份國美中期財報發佈兩天之後,這位新的國美掌舵人似乎再也不那麼平靜了。
昨日(8月31日),胡懂志起訴原大中電器創始人、國美電器現任董事會主席張大中一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一中院」)正式開庭審理。
作為張大中的老友,胡懂志起訴的事由是,1987年其與張大中籤訂的一份《張大中與胡董(懂)志合作協議》,《合作協議》約定:由原告「胡董(懂)志投 資人民幣三千元」,並「維護大中電器的正常經濟利益」;「大中電器支付全部利潤的百分之十五於(予)胡董(懂)志」,「利潤根據資金周轉情況發放」。
在法庭上,張大中的代理律師表示,當年的3000元錢,早已經在合作失敗之後如數奉還。但胡懂志則堅稱,始終都沒有收到這筆錢。
按照胡懂志的起訴請求,其向一中院起訴的第一被告人是張大中,第二被告人是北京市大中電器有限公司,胡懂志要求,張大中向其支付(部分)合作利潤7000萬元。
胡懂志表示可以接受法院的調解,而張大中一方的兩個被告人均表示不希望進行調解,望法院駁回其訴訟請求。
「化友為敵」
原定於昨日(8月31日)上午9點半開始的庭審在被拖延了一個小時之後終於開庭,但是張大中本人並未出現。
據記者瞭解,法庭上的胡懂志數次出現較為激動的情緒,「如果大中大哥能夠到場,我一定要好好問問他。」根據胡懂志的描述,1982年從工廠辭職的張大中,開始從事一些家電貿易相關的個體商業。1985年,他參與張大中主要實體大中電器修理部的工作。
胡懂志告訴記者,作為首鋼集團技工,他在1986年從一個自日本歸國的朋友處得知做家庭音響賺錢,便建議張大中跟他一起生產音箱。
「當時創辦音箱廠需要1萬元,張大中跟我借了3000元」,胡懂志回憶說,「後來我提出要簽訂協議保護自己的利益,張大中提出音箱廠30%的股份給我,但是我沒有接受,我覺得大中電器更有發展前景,於是就要了大中電器公司15%的利潤。」
據胡懂志的代理律師北京市安園律師事務所張成茂向記者透露,上述音箱廠建成後,張大中當時所做的業務,除了電器貿易的商店外就是音箱廠。而音箱廠的出資情況是張大中和胡懂志分別為7000元和3000元。
張成茂指出,由於生意火爆,成立後兩個月音箱廠就盈利4萬元,在法庭上,盧林木器廠當年的廠長也確認了這筆款項,並指出當時是由張大中親自管賬。此後, 張大中開始了業務擴展。1988年,也就是音箱廠成立後僅一年,張大中出資35萬元人民幣,在北京市海淀區工商局註冊了「大中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張成茂 告訴記者,張大中之所以能快速擴展,與音箱廠關係重大。在大中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名單裡沒有出現胡懂志的名字,基本都是張大中的親戚。
而在2007年,張大中將大中電器賣給國美,獲得了36.5億元的回報。除去20%的個人所得稅,以15%的股份計算,張成茂指出,胡懂志應該獲得相應的5.475億元回報。
但是,胡懂志沒有選擇5個多億的標的,僅僅要求7000萬元。「7000萬元的標的要支付的律師費為50萬元,而目前我只能支付得起這個費用。」
胡懂志向記者強調,作為合夥人,胡認為其應該享有作為合夥人的權益。而張大中方面律師則認為,胡懂志採用這種惡意訴訟的方式是不恰當的,應該對張大中的損害予以彌補。
兩大焦點
在長達近4個小時的庭審過程中,雙方始終圍繞著「3000元是否是投資」、「大中電器有限公司是否承擔連帶責任」等問題進行爭論。
庭審過程中,胡懂志拿出了那份塵封24年之久的《張大中與胡董(懂)志合作協議》,24年前藍黑色的鋼筆筆跡已經有些褪色,紙張也在多年的摺疊之後,顯出深深的痕跡。
這也是胡懂志一方向法院所提供的第一份證據材料,「大中電器與盧林木器廠合作開發音箱生產,由胡懂志投資參仟元,並擔負協調兩單位經濟往來正常進行。維護大中電器正常經濟利益,兩單位合作過程圓滿,大中電器支付全部利潤的15%於胡懂志。」
張大中方面認為,既然大中電器已經不在盧林木器廠進行生產,那麼就意味著雙方的合作已經宣告失敗,「並且在隨後的6個月之內,張大中已經歸還了3000元。」
但是,胡懂志則堅稱,自己並沒有收到這筆錢,而張大中方面也無法提供任何證據來證明已經歸還。
在雙方的爭論過程中,另一個焦點就是作為第二被告人的大中電器有限公司,是否應該承擔連帶責任。
大中電器方面認為,當年張大中與胡懂志簽訂協議的時間是在1987年,而大中電器有限公司成立的時間是1989年,自己並沒有義務承擔胡懂志對張大中本人的連帶責任,「而原告一方也沒有在法律上找到相應的依據。」
張成茂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大中電器有限公司所承擔的連帶責任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張成茂和胡懂志均對記者表示,本方可以接受和解,但是具體情況還是要看法院調解情況。
而張大中一方則明確表示不接受和解,希望法庭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74

營建業「張大膽」 兩狠招保住遠航

2012-6-18  TCW




遠航賺錢了,六月一日在松山機場旁的遠航總公司,遠航總經理張綱維第一次在這裡接受專訪,親自宣布了這個好消息;接著,遠航重整人也將向法院提出重整完成的聲請,結束遠航三年的重整,正式邁向新生。

今年下半年,遠航還將引進新飛機開拓新航線,營收逐步挑戰昔日高峰,短短四年,遠航從瀕臨倒閉邊緣到重新飛上藍天,成為東隆五金之後,台灣重整成功的新個案。

二○○八年,遠航出現財務危機,負債超過百億元、前董事長崔湧、前總經理陳尚群相繼捲入掏空案,卻前後棄保潛逃,讓曾經是台灣第三大航空公司的遠航,只剩下被積欠薪水的員工,以及面臨被債權人拍賣的飛機。

就連航權也被民航局逐一收回,台灣的天空上再也看不到遠航的飛機,這樣的公司怎麼能重整成功、怎麼能賺錢?

他敢冒險注資三年金援逾二十億元

遠航重整成功,第一個要素是白衣武士(編按:支援公司的友好投資人),一個既不是債權人、也不是股東的關係人,卻敢在重整計畫方案尚未過關就投入資金,他是被稱為營建業「張大膽」的樺福建設董事長張綱維。

二○○九年七月,張綱維開始挹注資金保住了遠航的執照、付了遠航積欠員工的薪水。當時法院裁定的重整團隊,有債權銀行、海外私募基金代表,只有張綱維把錢 送進了遠航。法院裁定的重整人律師蔡慧玲說,重整計畫尚未通過之前,張綱維就先投錢進來,冒了一個很大的風險,一旦重整計畫沒有過關,投入的錢可能要不回 來。

只是,接下來更難,遠航一個月最少燒掉七千萬元,張綱維在遠航辦公室自嘲公親變事主,投入遠航的資金已經超過二十億元,其中有兩年的時間,遠航一架飛機也飛不上天,沒有任何的營收。

東隆五金有專利、有技術、有市場,只要能開工生產就能賺錢。張綱維看到的是什麼?一是五十多年建立的維修技術與員工,遠航是華航與長榮外,擁有飛機維修能力的公司;二是民用航空執照,想再拿一張很難。

他手握黃金航線往返兩岸載客率逾八成

第三是時機,有這張執照等於擁有一張全世界航空業都非常羨慕的入場券:兩岸航線的分配權,被稱為全世界航行距離最短、票價最好的黃金航線。這條航線從零開 始到目前每個月有八十萬人次的客人,從華航、復興到遠航,兩岸航線的載客率都超過八成,讓張綱維說,飛兩岸航線,像是挖到金礦。這是遠航重整能夠成功的第 二關鍵因素。

但接著而來的是一場慘烈的大減資、減債。這是遠航重整成功的第三關鍵因素。於是一場被外界稱為史上最爭議的減資重整案登場了,六十多億元的資本額直接減到只剩一百萬元,比例高達萬分之一。簡單的說,遠航股東持有的股票全成了壁紙。

這意味著未來遠航再怎麼成功,遠航前股東只能乾瞪眼。面對批判,張綱維說,能諒解股東心情,但重整計畫是法院判決通過的,遠航減資問題,應該追究前經營團隊。

他評價兩極化犧牲股東,也為公司賣屋

股東是第一個犧牲者,接著是債權,遠航想重生就得減債,東隆五金當年也是,但遠航減債比百貨公司跳樓大拍賣還慘烈,最高折扣打到了三%,甚至比照信用卡優惠方案,採用累積消費抵債的方式進行。

遠航按照優先債權、有擔保債權、無擔保債權來還錢。優先債權百分之百的清償﹔有擔保債權,依照擔保物價值來清償債權與利息。折扣最大的無擔保債權,清償比 率三%,也就是說,無擔保借錢給遠航一百萬元,只能拿回三萬元。蔡慧玲說,重整目的之一,就是讓銀行能夠取回比倒閉清算還要好的債權。

進一步說,在負債遠遠超過淨值的狀況下,債權銀行拿著遠航的飛機去拍賣,遇上全球航空業不景氣下,很難拍到好價格,而且還要先給有擔保的,剩餘的才分給無擔保的,三%遠比一毛也拿不回好。於是,大減債計畫在爭議中過關了。

還有一群債權人,那就是遠航之前透過旅行社大量售出的預售機票,這些也成了遠航的債權。怎麼還,答案是買四張遠航機票可抵一張,變成了被迫消費的兩難局面。大減資減債,讓重整增添了許多批評。

但遠航重整過程中,也創造了近六百個工作機會,其中八成是老遠航的員工,這讓張綱維很自豪,他用個人的資金救了遠航,撐過了遠航重整黑暗期,卻也毀譽參半。為籌措資金挹注遠航,外界笑裡子﹑面子全失,還賣房求現,他說:「我本業是房地產,賣房子有什麼不對的。」

但遠航也給了張綱維不同的地位,在中國變成了中共中央要員、地方封疆大吏用紅地毯接待的航空大亨。河北省會石家莊首航台灣的儀式,當天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河北省委書記張慶黎全員到齊,張綱維的聲望似乎跟著遠航一起在中國飛上藍天。

所以張綱維說,算遠航的帳是划不來,全力投入遠航重生,錯過了許多房地產賺錢機會,但房地產是一個案接著一個案推,沒案子就沒生意﹔航空是實業,是一個可以二十年、三十年永續經營的行業。

只是,遠航重整完成,只算完成了第一步,當年東隆五金也是如此,勢必還要增資投入更多資金讓遠航更健全,這考驗著張綱維的決心,是見好就收找到新投資人獲利出場,還是持續投入資金永續經營,才能真的成為航空大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13

張大衛:從肉包子起步的美食帝國創造者

http://xueyuan.cyzone.cn/gushi-gushi2/234366.html
張大衛這個美籍韓國人如今可謂炙手可熱:去年,他在HBO的電視劇《劫後餘生》中亮相;紐約美食界的名廚們跟他稱兄道弟;紐約一家熱門餐廳為了向他致敬, 甚至專門推出了一款「張氏熱狗」。他白手起家,從肉包子起步,逐漸打造了一個龐大的美食帝國,而他本人也在這個過程中實現了完美的蛻變。
今年九月,張大衛在多倫多的福桃面吧(Momofuku Noodle Bar)

張大衛(音譯:David Chang)是紐約最受歡迎的拉麵大廚,但討厭他的人也不在少數。

在大眾美食網站Eater上,一位不願署名的評論者如此評論張大衛:「我們還在關注那個傢伙嗎?他的廚藝跟他的口味和脾氣一樣糟糕。」網絡美食雜誌Star Chefs頗具影響力的負責人安托瓦內特•布魯諾稱張大衛「被高估了」。美國摑客網(Gawker)說他是一名「說大話的廚師」,而且「對家人並不友好」。在美食家網站Grub Street上,另外一位評論者則把張大衛稱作「黑武士」。

但張大衛的粉絲們自然不會接受這樣的評論。這位35歲的韓裔美國大廚憑藉其福桃餐飲集團獲得了巨大成功。早在2004年,他在紐約市東村開辦了一家無電梯的休閒拉麵館福桃面吧(Momufuku Noodle Bar)。如今他的旗下已有八家餐廳(其中四家開設在海外),另有五家福桃奶品點心鋪(Momofuku Milk Bar)。此外,公司還有兩家酒吧,分別是多倫多的Nikai酒吧和紐約的Booker & Dax高級酒吧。

今年秋天,張大衛在多倫多的福桃大樓開業,裡面有三家不同的餐廳和一家酒吧,算是他到目前為止的最大手筆。張大衛的產業已經從當初紐約東村一家只有27個座位的拉麵館,發展成擁有500多名員工、出版過兩本烹飪圖書、一本季刊和一個研發實驗室的龐然大物。換句話說,它已經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餐飲帝國。如今,張大衛正在全力投入公司運營。然而,對於公司的擴張,他的感受卻非常複雜。此外,隨著他的餐飲帝國不斷發展,這位大廚自身也在經歷蛻變,努力接受作為一名美食藝術家和一名商人的雙重身份。

毫無疑問,對於張大衛的批評絕大多數都源自他所取得的成功。每一個行業都存在競爭,但餐飲行業的競爭尤為激烈。凡是住在紐約並且關心美食的人,對於張大衛所帶來的刺激肯定記憶猶新。他似乎無處不在:去年,在美國有線電視聯播網HBO製作的新奧爾良電視劇《劫後餘生》(Treme)中,有他的身影。來自哥本哈根知名餐廳Noma的名廚安東尼•伯爾頓和雷內•雷哲皮與張大衛稱兄道弟。瑪莎•斯圖爾特對他的食物讚不絕口(她在張大衛烹飪圖書的封底簡介中寫道:「有一天,我竟然嘗到了張大衛的豬肉包,我感到非常榮幸。」)為了向張大衛致敬,紐約超酷的雞尾酒餐廳PDT甚至專門推出了一款「張氏熱狗」。這是一款經過油炸,包裹培根肉,使用大量韓國泡菜的改良版熱狗。

不過,張大衛自己的態度也經常會招致譴責。他之所以將餐廳命名為「Momofuku」,一方面是因為它在日語中意為「幸運的桃子」,但另外一方面,也是由於它聽起來很像「motherfucker」。他的髒話極富傳奇色彩(他在《劫後餘生》中有一句台詞是:「去她媽的,把豬肉放到每一個該死的盤子裡。」2009年,他嘲笑美食頻道Food Network的名人蓋•費爾瑞,說他帶著「土鱉的眼鏡和蠢到冒泡的袖章」。)接受《財富》雜誌(Fortune)採訪時,他也會冒出幾句髒話,並且樂此不疲。而且,他自己也承認,雖然他一直在努力打磨自己的棱角,但以前他還是經常會對員工大發脾氣。《福桃》雜誌(Lucky Peach)主編克里斯•因格稱:「很明顯,張大衛的個性非常突出,而且有多重性格。」2011年,張大衛與來自麥克斯威尼出版社(McSweeney's)的克里斯•因格和彼得•米漢共同創辦了美食雜誌《福桃》。因格說道:「有人愛他和他的福桃餐廳,肯定就會有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瞧他不順眼。」

另外一個招致批評的原因可能是張大衛的成功完全顛覆了傳統。通常情況下,人們從廚藝學校畢業後,會先找一份最底層的工作,毫無怨言地做著幫廚的工作。然後他們得按部就班往上爬,最終成為副主廚,也有可能成為廚師長。張大衛從最好的餐廳進入餐飲業,但他並沒有做太長時間,便開始自立門戶。他的第一家餐廳就大受歡迎,他本人也迅速打出了自己的名氣,並開始創辦新餐廳。與其他廚師不同,張大衛沒有任何外部投資者;福桃餐廳的資金來源除了他自己的積蓄和銀行貸款外,只有他從父親和父親的朋友那裡借來的130,000美元,還有從哥哥那裡借來的一小筆資金。而且,適逢數字化媒體革命的大潮,他推出了《福桃》季刊,但到目前為止,這本雜誌卻只有印刷版,尚無任何在線內容。如今,第一期雜誌已經售罄。張大衛認為,人們想要卻得不到,這是「很有趣的事情」。

而這一切必然會讓恪守傳統的餐飲業人士心裡很不痛快。蒙特利爾著名餐廳Joe Beef(也是張大衛最喜愛的餐廳)的大廚大衛•邁克米蘭認為,對張大衛的任何指責都是源於嫉妒心。他說:「就算他在成名之前的個人履歷不像大多數人那樣,有令人發瘋的經歷。可無論如何,他做的每一樣美食都非常美味,這才是最重要的。」

張大衛的父母是韓國移民,他本人在弗吉尼亞州長大,大學就讀的是美國三一大學(Trinity College),學習宗教專業。他一直鍾愛面條,還說每一個韓國人都喜歡面條。從三一大學畢業後,他去了日本教英語。對於拉麵的痴迷讓他迅速下定決心,進入紐約法國烹飪學院( French Culinary Institute)學習烹飪。之後,他在丹尼爾•布魯德和湯姆•克里奇歐等多名大牌廚師手下工作過一段時間。

26歲的時候,張大衛希望能擁有自己的餐廳。他表示,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很大程度上是受到911事件的影響。「在那次事件中,我失去了幾位好友。所以,我當時就產生了這個想法:『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當時,經歷失敗似乎是個好主意。」2004年,張大衛的面吧開業,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兩道最簡單的主食:拉麵和豬肉包。最初,他只是希望能夠撐一年時間,結果他製作的這些有趣(同時也很美味的)食物大受歡迎。2006年,他又開了一家休閒餐廳Momofuku Ssam Bar。這家餐廳的價格更高,最初以一道Bo Ssam聞名。所謂Bo Ssam是指烤豬肘,配以牡蠣,主要針對大型團體消費者。兩年後,即2008年,他又開設了Ko餐廳,這是他所有餐廳中價格最高的一家,餐廳僅設12個座位,只提供體驗菜單,以難以預訂著名。(該餐廳僅接受網絡預訂,而且必須提前六天預訂。)第二年,Ko被評為米其林二星餐廳,並一直保持至今。

朋友們稱,張大衛首次得到媒體關注,並贏得讚譽之後,他感到非常不安。過快成名給他帶來了巨大壓力,因此,他試圖轉移外界的注意力。克里斯緹娜•托西在紐約下東區的WD-50餐廳工作時與張大衛相識,並且最終加入福桃餐廳,成為奶品點心鋪的主廚兼共有人。她說:「我覺得,在某個時刻,肯定有一位德高望重的人,跟他進行過坦誠交流,並告訴他:『停止抱怨;做好你的本分。如果人們認為你就是如此不可思議,那就坦然接受。』」之後,張大衛接受了忠告,於是他的成功之路又開始延續:2010年,他開設了Ma Peche餐廳,最初僅提供融合了法國與越南風味的菜品。之後又在悉尼開設了Momofuku Seiobo餐廳。不過,他在多倫多開辦的餐廳才是去年最大的成就,可能也是他迄今為止的最大手筆。兩年前,新香格里拉酒店(Shangri-La Hotel)的開發商聯繫張大衛,問他是否願意在香格里拉旁邊建一家餐廳。雖然華盛頓特區、洛杉磯和香港均向他提出過邀請,但他還是選擇了多倫多。張大衛稱,這筆買賣太划算了,根本不可能拒絕:緊鄰一家豪華酒店的一整棟建築,每一層都有不同風格的餐廳(一層為面吧,二層為Nikai酒吧,三層則是兩家餐廳:家常風格的Daisho餐廳和類似於Ko,僅提供體驗菜譜的Shoto餐廳。)這樣的空間,可以讓他在一個場所,分層展示他的餐飲帝國的多樣性。他說:「在紐約,甚至整個美國都不會有這樣的好機會。」面吧最先開業,在營業第三天便招待了1,000人。(不過,紐約的福桃面吧依然是他最賺錢的餐廳。)

雄心勃勃的多倫多項目在如火如荼地展開,而張大衛卻變得更加寬容和穩重。他的朋友和同事都說他在不斷改變,實際上,張大衛自己的言行也表明,他正在從一個「壞男孩」蛻變成一位優秀的老闆。這或許也是因為他別無選擇。張大衛在他的烹飪書中寫道,大廚馬爾科•卡諾拉曾嘲笑他是「光桿司令」。如今,要想掌控多倫多項目的進展,還得保證遍佈各地的餐飲帝國延續發展的勢頭,他必須更多依賴自己的團隊。

事實上,張大衛也表示,如今最讓他興奮的,除了美食,便是人事工作。他說:「如果我的廚師、經理或者副廚師長非常糟糕,以前,我可能會直接炒他們的魷魚,或者朝他們大發脾氣。但現在,我意識到,如果我是正確的,我就應該能與他們進行溝通,直到他們理解。我們能不能把他們變成寶貴的資產?這些都與我以前的做法截然不同,以前,我肯定會大發雷霆。現在,我不能再這麼做,因為我沒有那麼多精力。」精力不夠的說法實在可疑,不過他的同事們也說,他們確實發現他的禪功大有進步。托西說:「大衛比以前平靜了許多。他在處理某些事情的時候,更加現實。」

托西和張大衛的其他同事還說,他正在逐步承擔起領導者的責任。托西稱:「大衛在當老闆與保持自我和擁有願景之間,實現了很好的平衡,但他也知道該在什麼時候激勵員工,說:『不要再讓我進行指導;別把我當你們的老闆看待。』他現在變得非常擅長讀懂人心。」《福桃》雜誌的因格稱張大衛是「一名極具天賦的領導者」,他「在培養他的同事。」而福桃餐廳的員工也開始接受張大衛的部分理念:例如,你可以不斷做加法,卻無法做減法。這是烹飪中的一條經典法則——一旦在菜中加入了某種配料,就沒法取出來。這條法則同樣適用於一家日益公司化、永遠無法恢復到最初狀態的企業。

發展問題是讓張大衛焦慮的主要原因。他說:「我正在逐步學會如何在不降低品質的前提下,在更大規模上進行多元化經營。當然,任何一家連鎖餐廳都會有這樣的期望,但我們不想將此作為我們的目標。雖然我不喜歡『連鎖餐廳』的說法,但我們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是一家公司了。許多人會認為,連鎖餐廳的每家餐廳都不會很好,我們怎麼做才能扭轉這種觀點?」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思索的問題,因為福桃正在向更多新的領域挺進,比如可能推出的廚房設備。此外,運營餐廳的道德良知也讓他備受煎熬,因為他不知道該如何讓福桃更加可持續和更加環保,但又不能華而不實。他說:「讓我困擾的是,如何將有機食品和可持續性作為銷售更多產品的主要方式。」

這些問題讓他困擾不已。托西說:「大衛和我們都有一些神經質,我們總在考慮:『這個已經賣完了嗎?』『我想把它賣光嗎?這又意味著什麼?我們是不是想開500家面吧?我們是不是想讓福桃豬肉包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

目前,為了緩解自己的恐懼情緒,張大衛竭力地斟酌各種機會,比如一家餐廳、一個菜單項目、一名新員工,或者他在福桃實驗室裡試驗的開心果味噌。雖然承擔著巨大壓力,但張大衛依然斗志昂揚。他說:「能讓那些從不關心美食的人開始關注美食,這個過程讓我非常著迷。」

譯者:劉進龍/汪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207

小資女艾蜜莉從存股達人變身聰明新娘 理財三堂課 搞定人生第一張大帳單

2014-11-03  TWM  
 

 

七年級生小資女艾蜜莉是理財雜誌中常見的受訪對象,儘管月薪只有三萬元,卻靠著存股息累積可觀的資產,今年十月四日,艾蜜莉與交往九年的男友步入禮堂,前前後後總共只花費五十六萬元,她是怎麼辦到的?

撰文‧周思含

十月四日,艾蜜莉結婚囉!艾蜜莉是誰?她是過去一年多來各大理財雜誌中最常見的受訪對象之一,七十一年次的七年級生、也是月領三萬元上下的典型小資女;而她最為人知的,是她的「存股」功力,投入股市六年多,平均每年穩賺二五%,累積至今,已經「存到」六百萬元以上。

如今,被許多小資族視為翻身導師的艾蜜莉,要公開她在存股之外的另一套「小資族圓夢計畫」,這個夢不是單純的財富提升,而是許多年輕人踏出社會後的第一個嚮往:結婚成家。

十月四日,艾蜜莉與交往九年的男友步入禮堂,「前前後後總共花費五十六萬元!」她以幸福甜膩的口吻這麼說。但艾蜜莉不愧是「紀律和理性至上」的存股達人,在軟糖似的語調裡,她仍然告訴我們一番硬道理:當你認真面對人生第一張大額帳單,靠自己搞定結婚所需的種種花費,就能學到一生受用的三堂珍貴理財課。

第一課:分辨想要或需要

理性權衡該省與該花

談起新婚生活一臉幸福洋溢的艾蜜莉,並沒有因為精省的婚禮而受到任何委屈,也沒有一般新人在籌備婚禮中,雙方因意見不和而產生的口角衝突,相反地,婚禮中的每一項細節,從婚紗、婚戒、喜餅、宴客場地,甚至是蜜月旅行,都是她與先生乃至雙方家長最滿意的安排。

身為基督徒的艾蜜莉與先生,在步入禮堂前,參加了教會提供的婚姻諮詢課程。諮詢中,教會協助抓出婚禮大致的預算後,艾蜜莉便在婚禮分享的社群網站上大量蒐集資訊,除了婚紗比價、婚戒挑選、婚宴場地的評價,她更在眾人的分享心得中歸納出「地雷區」,在與先生和家人充分溝通後智慧地避開爭執。

首先,她以正式宴請初次見面的雙方家長,取代傳統的文定儀式,「只請兩桌,這倒不是怕花錢,而是省麻煩,要把心力花在更多其他的地方啊!」像是在正式婚宴中,雖然地點決定得很快,「曾經在那裡吃過朋友的喜宴,覺得還不錯!」但是在時間與桌數的談判,就花了一些工夫。

在時間方面,「如果避開所謂的『黃道吉日』,價位差很多唷!」艾蜜莉說,自己與先生並不在意「好日子」,因此省下不少。其次,餐廳的「低消」是十五桌,但艾蜜莉宴請親友只占十四桌,幾經協商,餐廳總算接受「剩餘的一桌在期限內消費」的提案。

婚紗部分,艾蜜莉選擇婚紗公司的包套專案。當然,與婚紗公司談條件時,她沒有被幸福感沖昏頭,始終保持理性消費的態度,在簽訂合約前認真逐條檢視,即使是業務口頭承諾的贈品,也會要求清楚列在合約中,以求保障。

訪談中,很難不注意艾蜜莉手上閃耀的鑽戒,原以為在她精省的婚禮預算中,鑽戒的比重應該不小,畢竟哪有女人抗拒得了鑽石?孰料,艾蜜莉說她其實沒有品牌迷思,更不是「非鑽不可」,倒是先生認為結婚這等人生大事,非得用鑽戒彰顯意義。

儘管如此,在鑽戒的挑選上,她依舊做足功課,第一件事當然是先擬出預算,「我的預算是……五萬元。」她心中明白,這樣的預算根本不夠買大品牌,因此將目標鎖定在一般的銀樓珠寶店。

在這之前,先上網查詢各鑽石等級的價格,也了解鑽石的成色差異會造成價格上極大的落差,不過差異微細到肉眼無法分辨,於是心中有了底,挑選起來自然不費力。除此,她還選擇特殊設計的戒台款式,透過高低落差,視覺效果更為放大,C╱P值超高!

簡單地說,艾蜜莉的原則就是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就能做出最有利的決定。

不過,艾蜜莉總有什麼「想要,而且不想省」的需求吧?有,畢竟婚禮只有一次,她想在自己的婚禮上當一回貨真價實的公主,於是把比較多的預算留在新娘祕書的費用上。

原本艾蜜莉中意的新祕一場要價三萬五千元,雖然貴,但她認為值得,最後迫於這位新祕實在太受歡迎,檔期全滿,只好再上網搜尋評價也不錯的人選,權衡之下做出選擇,所幸結果令她相當滿意。

艾蜜莉說,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自己的資源分配不見得適用於每個人,但小資族預算有限,不可能「每件事都能最完美」,理性權衡「哪裡可以省、哪裡應該花」,是小資族結婚成家的必要過程。或者說,結婚這張帳單要教你的第一堂理財課,就是讓你深刻地分辨「想要或者需要」,而這正是每本理財書不斷強調,卻少有人能做到的理財訓練。

第二課:精打細算聰明省

生活落實「提撥預算」

教會提供的婚姻諮詢中主張,婚後的生活要以「經濟穩定」為原則,絕不能讓婚後生活因為舉辦一場夢幻婚禮而顯得窘迫,而艾蜜莉不僅「遵此照辦」,甚至做得更多,婚後不急著買房的她,將未來一年的租金費用、新居床組也併入婚禮的預算中。

這種「提撥預算」的概念落實在夫妻倆的生活中,艾蜜莉笑著分享,從兩人還是情侶開始,每回出門用餐,她總在兩人各自點了主菜後負責提醒:「好了,現在還剩下五十元的小菜額度。」然而時逢各大百貨周年慶,問她難道從來沒有瘋狂血拼或衝動性消費過嗎?原來是從小養成的觀念使然,父母除了生活所需,從不給予額外的零用金,想要買的東西全靠自己「想辦法」從獎學金、積極投稿的稿費中籌措,當「籌措費用」的時間拉長,間接也讓她降低衝動購買的發生率。

經營之神王永慶曾說:「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一塊錢,你存的一塊錢才是一塊錢。」不管金額大小,注重每一筆開支的合理性,積少成多,當需要用錢的時候才不致捉襟見肘。掌握理財的一個大方向就是:想辦法提升所有收入,想辦法下降所有開支。於是在結婚帳單裡你學到的第二堂理財課,就是必須懂得存下金錢,要記帳、要精打細算斤斤計較,減少不必要的浪費開支。

第三課:夫妻理財勤溝通

每月薪資一半存進共同帳戶個人平均年收入五十萬元左右的艾蜜莉夫妻檔,每個月都會提撥一半的薪資到共同帳戶,由善於管理金錢的艾蜜莉負責資產配置,至於兩人各自剩下的另一半薪資,則不多加干預。

艾蜜莉平均一個月的花費在一萬元上下,她笑著表示,雖然夫妻倆依循婚前的習慣,輪流負擔帳單,但先生的個性比較大方,經常不計較負擔的多寡,「所以他每個月都幫我cover了一些。」其實,財務上的自由與約束,都需要雙方有共識才走得下去,結婚終究是兩人共同決定的大事,所以最重要的一堂課,就是必須學會暫時擱下浪漫,用極度理性的思考與另一半談錢:投資決策誰來決定?兩人如何提撥薪資?不幸分手又怎麼辦?無論如何,既然要共同建立家庭,彼此「信任」是關鍵。碰到金錢的事,難免容易有猜疑,只要彼此互信,凡事都好溝通,不易產生衝突,婚姻才能和諧長久。

「成家才能立業」是有道理的,靠自己成家,從中學會理財,才有立業的基本條件,並在經過以上三堂課後,當你未來再遇到置產、教養、退休等人生財務課題,恭喜你都會有足夠的知識與素養因應了。

小資女艾蜜莉的

高C/P值

結婚預算書

項目 支出 (元) 備註雙方長輩首見宴 1萬7,000 取代訂婚宴(2桌)

新郎新娘互相贈

送十二禮 2萬2,269 以日常生活可以穿戴的12件服裝配件為主婚紗包套 4萬9,880除婚紗包套(照片30組、化妝師、禮服等)3萬8,880元,另有額外費用:租車司機費、拍攝基地租金、加選4張照片入本新郎服裝 2萬3,000西裝外套+西裝褲+襯衫+領帶+領帶夾+皮帶+皮鞋喜帖 1,500 婚紗店提供製版婚戒 4萬2,720新娘婚戒於珠寶店訂製3萬8,800元;另於百貨公司購置對戒3,920元,其中男戒即為新郎婚戒喜餅 2萬3,240 1盒415元,共56盒飯店2,280 婚禮前一晚入住教會租金 4,000 含布置費用茶會 7,500 教會觀禮後備有茶會新娘祕書 1萬5,800 工作人員紅包6,400

謝親恩禮物+

抽捧花小禮物 2,000

新居1年租金

+新床組 12萬 教會建議,為求婚後生活經濟穩定,應把婚後基本開銷列入婚禮預算中蜜月旅行 3萬8,000 參加先生公司的關島員工旅遊雜費 9,430 含婚前保養品、面膜、文具、郵寄費用等雜支

喜宴支出

(14+1桌) 18萬4,00015桌為婚宴會館低消,但因親友不多,所以當天只開14桌,剩餘的1桌在期限內消費即可。另,身為基督徒,對於農民曆上的嫁娶日期沒有禁忌,因而爭取到更優惠的價格婚禮總支出 56萬9,019 扣除喜宴收入42萬3,400元,共支出14萬5,619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887

百度O2O的另一張大牌:百度傳課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731/151246.shtml

百度的“別有用心”

百度Q2財報首次公布了百度糯米、百度外賣和去哪兒三大O2O項目的總GMV(年度成交總額),高達406億。百度CFO李昕晢指出,百度糯米、百度外賣和去哪兒組成的O2O平臺,直達號、百度地圖、百度錢包,和愛奇藝的非搜索業務,已經實質上構成了“新百度”業務。

其實直達號、百度地圖、百度錢包,以及愛奇藝都是在百度O2O大框架之內的,新百度完全是基於搜索入口的O2O化升級,除了這些已有的成熟項目被拿出來之外,百度還有很多仍處在發展階段的O2O項目並沒有被提及到。例如在教育領域的O2O布局是百度藏的另外一張重要底牌,現在還不是正式揭開的時候。

這兩天業界圍繞百度O2O展開爭論的時候,基本都忽略了百度在教育O2O市場布的這條暗線,自去年8月百度全資收購傳課開始,百度就已在暗中悄然的布局在線教育市場。其實,再往前看的話,從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文庫,到百度經驗、百度教育、百度作業幫,以及現在的百度傳課,百度在知識內容上的積累已足夠充足,而且一步一步延伸到了今天的教育O2O平臺百度傳課,這是百度在搜索業務垂直領域上取得的終極成果。

教育O2O需技術驅動

優質教育資源稀缺和分布不平衡一直是中國傳統教育的大問題,在線教育或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近年來,國家對知識產品的保護力度逐年加大,越來越多的傳統教育機構也樂於嘗試網絡教學方式,但保護教學內容版權仍是各大在線教育平臺需要解決的難題,百度經歷過百度音樂、百度文庫的版權糾紛之後,必然會重視保護教育內容的版權,因為這不僅關乎教育機構的積極性,更重要的關乎百度傳課平臺的未來發展。

此外困擾在線教育發展的主要問題就是學習過程的場景互動性以及商業教育的付費意願。第一個問題百度傳課將通過業內領先的直播技術和籌劃中的學習社區解決用戶互動學習的交互問題,而商業教育的付費意願上主要取決內容的質量,值不值得用戶付費學習,主要還是考驗教育機構的內容對用戶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百度傳課也在不斷應用新技術以提升用戶體驗。如對語音識別技術的利用,可將所有視頻課程中老師的話語識別為文字並存儲在後臺,之後以“搜索”、“速記”、“筆記”等產品形式供用戶使用。例如,在搜索視頻課程是,用戶只需在搜索欄中輸入關鍵字,如果有相關課程,則會呈現課程搜索結果,無相關課程,搜索結果會呈現所有授課過程中老師說過該關鍵字的課程,並標明關鍵字出現的章節、時間及次數;速記功能更為實用,用戶在觀看視頻過程中,只要點擊速記按鈕,即可自動記錄點擊的這一秒老師所講的內容,屏幕側會有紅色“速”字提示,點擊即可查看速記內容。

從百度傳課對教育O2O的規劃來看,首先是為C端用戶解決知識內容碎片化的問題,通過評測和個性化學習等工具以及覆蓋各平臺的移動客戶端,為用戶提供優質的在線學習服務,此外用戶在傳課平臺上的學習過程將會被數據化記錄下來,百度傳課將通過分析課程中的提問、作業、筆記、測驗等數據幫助用戶解突破分析理解上的難點問題。

在與傳統教育機構的合作中,百度傳課提供的不僅是一個在線售賣課程的平臺,而是一個為教育機構品牌增值和流量變現服務的綜合平臺,它除了在線教育平臺原有功能外,還將引入包括題庫、批改、雲服務、視頻技術等第三方增值服務。

此外,收購之後完成產品整合的百度傳課,將逐步引入百度大搜流量,為機構招生、宣傳提供線上推廣支持。在與百度傳課的合作當中,傳統教育機構們需要做的只有兩件事,一是確保高質量內容,二是保持對學生的高質量服務,而百度傳課將提供覆蓋整個O2O環節的所有服務。

傳課肩負百度教育O2O重任

百度對傳課教育O2O平臺定位與對去哪兒、糯米等產品線的O2O平臺定位類似,只是搜索業務在不同垂直領域衍生出的O2O服務主體不同,在旅遊市場通過去哪兒實現O2O服務,在生活服務O2O市場百度以搜索為入口最終落點到了糯米上,而在教育O2O市場承載百度這塊業務的是傳課。

人從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時候就伴隨著不斷湧現的問題,而解決問題的過程可以增長學問,這過程一般被稱為學習,換個說法就是教育,放在網上的話就是在線教育。面對問題時,需要通過不斷的檢索尋找答案,而在互聯網時代“搜索”是尋找答案的第一步,對於不少用戶而言百度搜索碎片化的知識內容體系非常實用,百度知道、百度百科一直都是百度的王牌項目。而當互聯網有能力提供系統化的教育服務的時候,嘗到了知識內容搜索甜頭的百度。是不會錯過這次市場機會的。

年初時,計世資訊發布的《2015年中國教育行業信息化建設與IT應用趨勢研究報告》數據顯示,教育信息化建設十二五規劃開始進入收官階段,2014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到824.9億元人民幣,預計2015年將達到965.2億元人民幣。以在線教育的市場規模來看還是很有吸引力,百度暗中發力這一市場也不難理解,畢竟如今的BAT都推出了類似的在線教育服務,而傳課原本的技術優勢再加上背後百度的大流量支持,也讓百度在這場競爭中快人一步。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王利陽,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觀點及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獲得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4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