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洽引資鞏固財政市場料批股蒙牛預警蝕9億

2008-12-24  AppleDaily


【本 報訊】飽受毒奶事件困擾的蒙牛乳業(2319)昨日終於發出盈警,預期08年全年業績虧損約9億元(人民幣.下同)。蒙牛又披露,為鞏固集團財務狀況,正 開拓多項機遇,包括與多名獨立第三方進行初步接觸,但未有透露具體內容。有市場人士估計,蒙牛考慮配發新股籌集資金。記者:余志浩

蒙牛表示,以今年首11個月的未經審核賬目及目前所掌握的其他相關資料,初步估計截至12月底止全年業績會蝕約9億元,主因是發生三聚氰胺事件,導致旗下產品銷量下跌及需要撇銷若干存貨,另在處理原奶和促銷產品宣傳活動亦產生了額外成本。

業績受毒奶事件打擊

蒙 牛今年上半年純利約5.83億元,手持現金22.7億元;換言之,集團下半年虧損接近15億元,相等於將07年所賺的9.36億元,以及今年上半年純利統 統拿出來「倒貼」。同樣捲入毒奶風波的伊利及光明乳業,前者於第3季度(7至9月)蝕2.2億元,後者則蝕2.7億元。蒙牛董事會認為,集團目前運作正 常,並有足夠財務資源應付現時所需。

柳傳志願助籌資金

不過,集團補充,作為持續財務管理的一部份,一直積極開拓多項機遇,務 求鞏固該集團的財務狀況,其中包括與多名獨立第三方進行初步接觸,惟該等財務機遇現仍在考慮階段,集團至今尚未就此達至任何協議。蒙牛透過公關發言人重複 公告內容,未有回應意指何種「財務機遇」。內地傳媒上月曾報道,聯想集團(992)前主席柳傳志等內地企業巨頭願意伸出援手,協助籌集資金。另有分析員認 為,蒙牛有機會趁機併購牧場,確保有可靠穩定的奶源,以「省靚」品牌。內地毒奶風波於9月中旬全面引爆,蒙牛一度停牌,復牌後即遭洗倉,股價由停牌前的 20港元,單日暴瀉六成至7.95港元,過去3個月最低曾見6.03港元;蒙牛昨跌2.6%,收報9.68港元,至今股價仍然「唔見一半」。

分析員:或趁機併購牧場

蒙 牛副總裁姚海濤上月底在內蒙古接受傳媒採訪時表示,目前旗下產品銷量已回復事前的70%至80%,預期最快可於今年底完全回復以往銷量。大摩早前發表研究 報告,估計今年蒙牛虧損8.8億元,主因回收成本料逾20億元,但由於其內地銷量恢復速度較預期快,預期明年可轉虧為盈,賺8.33億元。

蒙牛毒奶事件簿

9 月12日內地媒體廣泛報道三鹿奶粉含有三聚氰胺9月16日中國官方公佈108個國內奶粉檢測樣本結果,蒙牛奶粉三個樣本含三聚氰胺9月17日蒙牛申請停 牌,停牌前報20元9月18日國家質檢總局發現蒙牛121個樣本中有11個含有三聚氰胺9月22日有投資銀行發表報告,指管理層承認早在8月份已察覺奶品 有異樣9月23日蒙牛復牌,股價暴瀉六成至7.95元,市值單日蒸發188億元10月1日蒙牛發聲明,澄清無隱瞞毒奶12月23日蒙牛發盈警,預期全年蝕 9億元人民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854

国美引资局势图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6-8/HTML_NVTHR2YASXNH.html


当贝恩资本与国美的引资谈判到最后时刻时,最吸引人眼球的,并非贝恩资本可以成为国美电器的第二大股东,而是国美其实并未准备在股权结构上进行“去黄光裕化”。

由此引发的关注点是:其一,为何贝恩资本会保证黄氏家族的控股权?其二,黄光裕是否仍能“指导”国美电器的走势?

两个关注点之间的联系是,贝恩资本向国美电器注资过程中,也许对国美电器与母公司国美集团之间的关联存在顾虑。

从国美电器的董事局来说,基于对董事局席位的分析,虽然淡化黄光裕事件的影响对上市公司是有利的,但是黄氏家族控股权的转移仍难以实现。

但不管如何,为解决资金难题,国美仍然要走上售股自救这条被逼出来的路。

那么,在国美股权“去黄光裕化”未能实现之际,国美的走势如何?自陈晓代替黄光裕出任公司董事会主席以来,国美电器做出了由“快速扩张”向“提高单店效益”的经营战略转移,这些策略能否有助国美脱险?

种种疑问,仍期待解答。

----------------------------

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国美电器,0493.HK)的引资谈判已经进入关键时刻。

6月4日,有消息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国美电器的这次引资是向国外机构伸出橄榄枝,必须要经过商务部外资司等部门的审批,其程序可能非常复杂,所以6月底前签署最后协议应该是非常必要的。”

与此同时,在2008年11月24日紧急停牌后,国美电器聘请了安永进行账务进出的特殊审核。花旗银行原本预测,今年2月这份报告将会出台。但是至今这份审核报告迟迟未出炉,导致国美电器暂不能复牌。

对此,国美电器副总裁何阳青告诉记者,“我们一直与港交所方面保持着密切的沟通,不可能出现外界传闻的停牌6个月就要被摘牌的可能性,我们只是在等待联交所对安永提交的报告的审核结果。”

他还告诉记者,“引进投资者的谈判与复牌是不同的两个程序,所以将分步来推进。”

就引资谈判而言,没人有比国美电器的现任董事局主席陈晓更为操心。

2009年端午节前一天(5月27日)晚10时,以陈晓为首的国美电器董事会成员刚刚结束了长达数小时的董事会会议,电话那头的他显得有些疲惫。

在当天举行的董事局会议上,除了审议通过了国美电器的2009年一季报,还针对过去几个月来外界关于国美售股传闻,在董事们紧急讨论后,第一次以公告的形式予以了证实。

然而,围绕着国美电器售股进展和未来走势的争议却没有停止。

6月3日,路透社的消息显示,美国私募巨头贝恩资本香港主管Jonathan Zhu带领的贝恩谈判团队与国美主席陈晓带领的国美管理层,于6月1日开始了“排他性”的独家谈判。而此前,已经传出贝恩资本为国美电器待沽的20%股权开出了5亿美元的有竞争力的叫价。

国美电器的内部人士于6月4日向本报记者证实了贝恩与国美开始独家谈判的消息。该人士告诉记者,“经过几个月的接触谈判,随着各种干扰性传闻的散去,接下来真相将浮出水面。”

不过上述人士也同时告知记者:“按照私募基金行业的规则,不到正式合约签署的落笔时刻,其他的竞争者都还有机会。”

可见,国美电器售股的谈判还在继续;围绕着国美电器20%股权的争夺也还在继续。

然而过去的6个多月的时间内,国美电器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做出了什么调整?售股传闻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利益博弈?国美电器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一条逼出来的路

2008年11月24日,在国美电器前董事局主席黄光裕被北京警方带走一周后,公司正式停牌。当天时任国美电器总裁的陈晓前往香港与花旗、高盛、摩根大通、大摩等机构和外资股东进行了紧急沟通。摆在国美管理层面前的,只有“自救”一途。

那次接触只是初步稳住几家核心的外资股东。因为这些股东意识到,自己已被“绑到了同一艘船”上,只能同舟共济。

对于2007年5月14日向国美电器发行46亿元人民币的可转股债的十几家外资机构来说,国美电器停牌前已经暴跌到1.12港元的股价,与当初约定的19.85港元(2008年5月在拆细股份后调整为4.96港元)的换股价相差甚远。

国美电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管告诉记者,“我们去年11月开始通过高盛与这些机构投资者沟通。但是沟通的结果并不乐观,其中大多数机构选择将在2010年5月18日前提前赎回这笔资金。”

按照2007年5月15日,国美电器发布的公告内容,如果债权人选择在2010年5月提前赎回,国美电器将支付人民币之本金额之美元等值102.27%的现金,这意味着如果全部赎回,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国美电器2010年5月前必须准备好至少46亿元的现金。

然而,2008年1月23日至2月4日连续10次的回购,已让国美电器花费了22.37亿港元的现金。

在此之前,国美电器又通过兴业银行委托贷款的方式,向代其收购大中电器的北京战圣投资有限公司支付了36亿元;4个月后,国美电器还为竞拍三联商社20%左右的股权支付了6.7亿元;再加上2008年新开120多家门店付出的资金,其资金状况到2008年底已经不容乐观。

国美电器2009年年报显示,到2008年12月底,国美电器手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30.51亿港元,比2007年末下降了50%以上。更为重要的是,国美电器2008年的这几项投资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损失惨重。

公开资料显示,国美电器2008年初的10次回购的价格在14.72港元-17.86港元之间,到去年11月停牌时其股价则只有1.12港元(相当于拆细前的4.48港元),这就产生了近18亿港元的投资损失。此外,三联商社的投资损失也达到了4.5亿港元。

有国美电器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国美电器收购大中电器也是笔亏本的买卖。38亿元的价格如果放到2008年底可能要缩水一半以上,而且因为审批和政策因素,大中电器的资产至今未能注入上市公司。”

如此看来,国美电器2008年的频繁出招,让其在黄光裕事件发生后陷入被动。截至2008年末,其应付票据及银行借贷已达86.57亿元,而应付账款以及应付票据更是高达129亿元。

东方证券分析师陈刚6月2日对本报记者分析:“这些常规的银行借贷和应付票据还可以通过现金流的恢复来逐步恢复正常。但是对于2010年5月将要赎回的可转股债,国美电器经营中产生的现金流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售股或增发将成为国美电器唯一的选择。”

此 外,有消息人士透露,“其实在黄光裕事件发生前,陈晓等国美电器管理层已经意识到可转股债的危险。因为2007、2008年两年国美电器因为可转股债的衍 生工具导致的公允价值损失就接近7亿港元。当时他们考虑到分步提前赎回,但黄光裕事件的突然发生让国美必须考虑全额提前赎回。”

于是,陈晓2008年12月开始启动与包括嘉诚亚洲、高盛在内的多家中介机构接触来进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谈判。但在其2009年1月正式出任公司董事局主席后,这次引资谈判才得以大规模展开。

上 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当时高盛因为此前是可转股债的中介机构和发行商,这与国美引进新的资金是有冲突的。所以最终国美电器选择了嘉诚亚洲 (Cazenove Asia Limited)作为公司这次引资的中介机构。与此同时国美电器董事局还聘请了洛希尔父子公司作为更高层面的顾问。”

据悉,洛希尔父子有限公司(N M Rothschild & Sons Limited)的主要作用是对嘉诚亚洲的谈判结果进行辅助性的衡量和补充。

拒绝外资控股

2009年1月在正式聘任嘉诚亚洲为顾问后,国美电器开始向一些机构发出了邀请。短短一个月内,包括联想弘毅、复星集团、贝恩资本、KKR、华平基金、摩根士丹利、厚朴投资管理公司、凯雷在内的多家国内外投资机构,都与国美电器有了正面接触。

然而,根据记者调查,国美电器对于引进投资者有着自己的想法。

国美电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管告诉记者:“国美这次引资是为了解决财务问题,所以要引进的一定是财务投资者。而且我们比较倾向于国外投资者,但是前提是国美股权必须卖出一个好价钱,同时要保证不让外资控股。”

由此看来,国美电器在这次引资中希望处于主动的地位,曾与国美电器有过合作的帕勒莫自咨询机构首席专家罗清启6月2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国美电器目前的股价显然是被低估的,黄光裕事件是其个人的事情,不应该影响业界对国美电器的估值。”

他还表示,“国美电器需要筹集的资金超过40亿元,所以其希望出售的股权能卖出更高的价钱。”

经过3个多月的接触后,国美电器在2009年4月6日向多家竞购单位公布过一份入围者名单,即市场广有传闻的三家大型海外知名基金公司——贝恩资本、华平基金和KKR。

根 据可查的资料,KKR是全球最大的私募资本,在2007年,KKR管理的资产总值达534亿美元,其中收购基金管理的资产总值约441亿美元。在近年来其 进入中国之后,先后对多家企业进行了投资,其中包括用1.15亿美元买了天瑞水泥公司43.2%的股份;在三鹿“三聚氰胺”危机之后,还在中国乳业领域投 资了3亿美元。

贝恩资本的资产约在250亿美元,目前已募集超过10亿美元的资金陆续投向中国。贝恩资本投资零售、IT、健康和制造领域,它持有Domino's Pizza、 医药集团Warner Chilcott、玩具“反”斗城(Toys“R”Us)、体育用品经销商布罗德兄弟(Broder Bros)的部分股权。并且在2002年前后投资了中国的新浪、百度、腾讯等互联网企业。

华 平基金则是唯一的国美电器现有的外资股东。其目前依然持有国美电器2.72%的股权,早在2006年2月华平就投资1.5亿美元收购了国美电器9.71% 的股权,成为国美当时的第二大股东,其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孙强也成为国美的非执行董事。2007年5月,华平基金出售了国美电器9100万股,成功套现。

“ 这三家胜出的机构有着共同的特点,都是为了短期套利的财务投资者。”罗清启表示,“国美电器的困境是暂时的,无论是大股东还是现在的管理层都不希望看到公 司控股权转移的情况。所以原来的摩根大通、大摩、Capital Goup等几大外资股东都被排除在了这次的入围名单之外。”

在2008年2月1日黄光裕曾转让5.66%的股权给黄秀虹等家庭成员。此前黄光裕、杜鹃夫妇持有国美电器35.55%的股权。由此可见,黄光裕家族依然控制着公司41%左右的股权。

与此同时,国美电器的外资股东实力同样强大。

公 开资料显示,国美电器前十大股东中有5家是美资股东,其中摩根大通(好仓:8.88%,淡仓:7.02%;可供出借股份:0.05%)、大摩(好 仓:8.32%,淡仓:1.83%)、Capital Group(好仓:7.12%)、T. Rowe Price Associates(好仓:6.01%)、华平基金(好仓:2.72%),其持股比例之和也达到了41%以上。

此外,香港证交所中央结算系统持股记录查询也显示:国美电器公开持股机构198家,其中高盛亚洲、雷曼兄弟、美林远东、东洋证券、大和证券、德意志银行、荷兰银行、花旗银行、荷兰商业银行、法国巴黎证券等美日法德金融巨头榜上有名。

在这些外资股东中,摩根大通、大摩和Capital Group同时又是百思买和日本山田电机的股东。记者了解到,因此困境中的国美首先拒绝了上述3家原有股东参与竞购的可能性。

罗清启还告诉记者,“拒绝外资控股不仅是国美的愿望。而且如果出售股权给外资机构还需要经过商务部的审批,商务部方面是不希望国内最大的零售企业被外资控股的。”

电器连锁行业专家端木清言2008年底曾撰文指出,中国电器连锁业最大风险莫过于外资“软侵略”。

他 在文中表示,受美国次级贷危机以及美元贬值的影响,美国投资财团大摩、Capital Group等纷纷加大了对港股的投资力度,成为港交所红筹股交易量最大,换手最频繁,行动最活跃的投资群体。国美电器2008年5月23日正式生效的基于 降低建仓门槛,吸纳散户游资的股份拆细计划,正中美资投资财团的下怀。

据悉,2008年5月美国第二大电子连锁Circuit City(电路城)大股东Wattles Capital Management频频发难,提名5名董事人选,改组Circuit City董事会;并逼迫Circuit City接受检查其会计账簿的“非分”乃至“过分”的要求。外资股东实力如果继续增大,国美电器不排除面临类似的危险。

最后的博弈

“华平基金虽然也入围了4月初的名单,但是从目前的态势来看,这三家中最早被淘汰的应该是华平。因为贝恩、KKR显然给出了更高的价格和条件,而进入6月在与贝恩的竞争中,KKR也掉队了。”有消息人士如是对记者分析。

记者了解到,此前KKR和贝恩今年4月曾对国美电器要出售的20%股权给出了30亿港元的价格。

对于这一价格,国美电器的内部人士指出,“这一价格对国美电器来说还是偏低。因为国美电器2009年第一季度的业绩表现与2008年第四季度相比已经有了明显改善,而且第二季度的表现甚至超过去年同期。”

据悉,去年11月将国美电器的估价下调到0.6港元的花旗银行,5月底在最新的调研报告中给国美以“买入”的评级,并将其目标价格上调到1.3港元。

按照花旗给出的价格,如果国美电器增发20%的股权,也就是25.5亿新股,那么其价格至少要33亿港元。

由此,5月28日前后,贝恩资本给国美电器的谈判团队提出了5亿美元的最新报价。按照最新汇率相当于38.75亿港元,显然这一价格是贝恩能够进入“排他性谈判”的前提之一。

国美上述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贝恩资本给出的价格是能接受的,但贝恩胜出的原因应该还有其他因素。”

此前有消息称,贝恩资本今年5月下旬已向国美电器方面递交了一纸新方案,虽然具体内容外界不得而知,但主要是以“保证黄氏家族的控股地位”为前提。

上述消息人士告诉记者,“贝恩资本能够收购的上限就是国美电器20%的股权,这原则是不会改变黄光裕家族的控股地位的。但关键是贝恩在国美电器的董事会中将获得几个席位,从目前来看国美电器只为贝恩准备了一个席位。”

5 月29日,国美电器的一则公告显示,6月30日国美电器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将有6位董事需要退任,其中执行董事王俊洲、魏秋立、非执行董事孙强、独立非执行 董事Mark Christopher Greaves、Thomas Joseph Manning等5位可以连任。独立董事刘鹏辉则不再连任,国美电器将提请集团负责门店营运的副总裁孙一丁出任执行董事。

记者了解到,在国美电器的股东大会后其董事局依然将保持11名董事的设置,但是执行董事从原来的4位增加到5位,独立董事则由6位减少到5位,同时保留了有华平背景的孙强为非执行董事。

在这样的董事局架构中,大股东依然在执行董事中占据了4席。王俊洲、魏秋立、伍健华和即将进入的孙一丁。而来自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陈晓虽然拥有12.41%的股权,但依然只能有一个席位。同样控股比例在7%以上的几家外资股东则没有自己的代表。

罗清启说:“国美电器的董事局一直以来是被黄光裕牢牢控制的。陈晓2006年进入后取代的是原执行董事林鹏的位置,而王俊洲和魏秋立则是在今年2月取代了其本人和妻子杜鹃的位置,这次执行董事的扩容,随着孙一丁的进入其控制地位得到了加强。”

对此,孙一丁表示,“与王总(王俊洲)一样,我目前的主要工作是国美电器主管营运的副总裁,这次出任上市公司的执行董事与我在三联商社的任职是不矛盾的,但能否进入还要看6月30日股东大会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增补孙一丁为执行董事的提案只是股东大会的普遍决议案,只需要相对多数票就能通过。这为孙一丁的进入扫清了障碍,而贝恩资本的代表席位将如何安置?

国美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现在看来贝恩获得董事会1个席位已成定局,但是增加一个董事名额,还是要取代现有的董事名额?这还需要谈判来解决。其中使董事会成员扩至12位的可能性比较大。”

内部分歧?

此前曾有报道称,在与主要投资者的谈判中,长期以来一直由陈晓来主导。但是从4月底开始,在狱中的黄光裕突然开始以某种方式向董事会“发表意见”后,主导国美的谈判的代表便从董事会主席陈晓转向了决策委员会的另两位董事王俊洲和魏秋立。

对于这一说法,国美电器除何阳青外的又一财经问题的发言人任大庆告诉记者,“这样的描述与我们掌握的情况是完全背离的。与投资者的谈判一直是国美电器的决策委员会来推进,陈晓、王俊洲、魏秋立恰好都是这个三人委员会的成员,所以不存在主导权转移的问题。”

根据本报记者获得的消息,到目前为止黄光裕一直没有获得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不能得出遥控国美电器董事会的推断。

至 于陈晓与王俊洲、魏秋立之间在引进投资者问题到底有没有内部分歧,罗清启表示,“在黄光裕事件发生后,其实国美电器内部达到了空前的一致。对于陈晓来说, 作为当初将永乐的股权转化为国美电器股权的主导者,现在在国美电器遇到危险的情况下,其于公于私都将必须承担其拯救国美电器的责任。”

罗还告诉记者,“陈晓之所以主导国美电器引进投资者的行动,是因为原来的财务总监周亚飞也因黄光裕事件被抓。在国美电器内部一直与海外机构沟通的就只有陈晓,而王俊洲和魏秋立分别负责国美的运营和行政工作。”

然而,陈晓在引资谈判中有没有希望与投资者达成同盟来获得国美电器的控股权呢?对此国美电器内部人士表示,“陈晓不可能有这样的想法,淡化黄光裕事件的影响对上市公司是有利的,但是控股权的转移是不可能实现的。”

据 介绍,所谓的要黄光裕出售20%股权的做法是不可能的。6月2日,苏宁电器总裁孙为民对本报记者表示,“黄光裕减持是需要代理人来操作的,而且要减持套现 的资金也是属于黄本人的。这对于国美电器渡过可转股赎回危机没有帮助,除非黄愿意把股权无偿转给上市公司,但这也不可能。”

罗清启则指出,“陈晓即使有这样的想法也无法实现。因为黄光裕的人依然掌握着董事会。这样的售股是需要董事会同意的,陈晓的想法在董事会也无法通过。”

看起来,国美电器高层内部在增发引进财务投资者方面是达成了一致。但在一些具体细节上存在分歧,恐怕也不难理解。

5月29日,国美电器发布的公告中指出,虽然建议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在未来的财政年度中回购不超过10%的股权,增发不超过20%(25.5亿股)的股权,但是董事会认为在目前的股价情况下不是回购的最好时机,而如果回购也可能导致公司资金状况的恶化。

记者了解到,按照目前的股价,如果国美电器回购10%股权,需要的资金将需要接近14亿港元。对于目前资金紧张、而且未来股价依然不稳定的国美电器来说,显然并非回购股权的好时机。

任大庆则告诉记者,“如果国美电器真的回购10%的股权,那么回购完成后黄光裕持有国美电器的比例将提高到39.49%。那么也可能引起根据收购守则26条、32条规定提出强制性全面收购建议的义务。因此虽然回购可以提升公司的股价,但董事会暂时没有回购的计划。”
(本报记者王思璟对本文亦有贡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79

重汽引資短期無助銷情


2009-07-17  AppleDaily





 

【本 報訊】重汽(3808)獲全球第三大重型貨車製造商德國MAN入股作為第二大股東,並獲授權生產「技術提升型」(TGA)重型貨車、歐III至歐V排放標 準的發動機,證券界普遍認為,消息對兩公司長線發展均有利,尤其重汽在技術上可保持領先內地同業地位,但由於2011年下半年,重汽才開始生產裝載MAN 技術歐III發動機的重型貨車,短期仍將受內地及出口銷情緩慢制約。重汽昨復牌後股價曾飆27.8%,高見9.6元,但蟹貨瞬即湧現,幾以全日最低位收 市,報8.66元,升幅收窄至15.31%;對手濰柴(2338)收30元,升4.9%。

復牌曾升28%

MAN主席 Weinmann在分析員會議上表示,隨着歐洲實施歐V排放標準,MAN前年起已不再生產歐III標準的TGA重型汽車,取而代之生產裝載歐V發動機的 TGS及TGX重型汽車,故授權重汽生產的TGA重型貨車,將以全新的系列品牌推出,主銷中國及新興市場如巴西、俄羅斯、非洲及印度等地,售價將較中國同 級重型貨車均價高三至四成,目標是到2015年,由重汽生產的TGA重型汽車年銷量達5萬輛。重汽董事長馬純濟稱,大股東中國重汽集團與Volvo各佔一 半股權的合資重型汽車廠,由於已停產3年,合資公司董事局已通過,由重汽集團向瑞典Volvo收購其所持一半股權,令車廠變為重汽集團全資擁有,意味全球 第二大重型汽車製造商Volvo終退出這項失敗合資。另方面早前曾傳聞MAN或與全球重型貨車老大Scania AB結盟,MAN行政總裁Samuelsson表示,今後重點將放回擴張MAN的業務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40

中建材引资三方 掘金风电叶片


http://www.21cbh.com/HTML/2010-3-31/3NMDAwMDE3MDk3Ng.html


弘毅投资、高盛集团、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下称江苏高投)同时成为了中建材集团的战略投资者。

3月30日,在与 上述三家公司签署战略投资签约仪式暨重大业务项目发布会时,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建材进入风电叶片制造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我们进入的 目标就是要做到最大最强,不然于央企而言,便没有意义。”

据本报记者了解,上述三家战略投资者将向中建材旗下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下称中复连众)投入资金共计1亿美元,并获得该公司约30%的股权。

当日,中复连众还宣布3兆瓦55米风电叶片正式投产,并启动5兆瓦 62米叶片的设计。这对处于江苏沿海战略桥头堡位置的连云港市而言,项目、央企、金融投资者并举进入,也是在实现与地方规划的对接。

引 资三方

“作为投资者,我们最基本的追求,是希望所投资的企业能够做大做强,我们的专业就是研究什么样的机会、投给什 么样的人、投给什么样的资源组合和项目。”3月30日,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联想控股成员企业中专事股权投资及 管理业务,并在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弘毅投资,目前管理着超过2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

此前,在论及新能源行业风险时,赵令欢曾 表示公司会考虑规模、成长性两大因素,在这个行业中有些领域还要“稍微等一下”。但与央企联手打造最大的风电叶片生产商,显然不需要太多犹豫。

“跟 央企合作是一个特别具有中国特色的、好的资源组合。”他说,“弘毅、高盛和江苏高投,身后都代表着各种各样的资金来源。加在一起,便集合了全球最优秀的多 层次资金。”

据中建材股份公司副总裁、中复集团董事长张定金透露,三家战略投资者出资1亿美元进入,除去集团控股65%、管理层5%股权激 励外,三家所占的股权比例约在30%,其中弘毅投资为多,约占16%。

有意思的是,记者注意到,在当天举行的四方签约仪式上,亦有来自摩根 士丹利、中金公司的嘉宾出席。张定金向记者感叹:“大家关系都不错,也都很有投资热情,这次实在是安排不了,只能看下次机会合作了。”

作为 战略投资者,赵令欢认为,“战略投资者的资金,还必须要和一个国家的战略、一个实业的发展、一个地方产业政策结合起来,就是将世界上最好的金融资源和国内 最好的政策产业、地方政策结合。”

对于目前舆论关于风电过剩的担忧和来自国家层面的警示,赵令欢则指出,好的、有希望的行业在中国几乎都会 出现过剩,因为大家都想做。但“高质量、经得起考验的产能不仅不过剩,还供不应求”。

“最后发生产业聚集效应时,一定会有龙头企业来整理清 理这个行业来长期持续发展。”在其眼中,中复连众现在是全国最大、全球第二,“我们认为它是十分值得投资的一个企业。”

造行业旗舰

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当天,中复连众宣布了两项重大项目工程。

其 一为3兆瓦55米风电叶片投产,为现在国产功率最大、长度最长的风电叶片,初步设计年产能500套;其二是全面启动全球技术领先的5兆瓦62米叶片设计工 作,挑战全球纪录,为国内大型风电主机制造商配套5兆瓦及以上的风电机叶片,计划今年11月投产。

因为,未来将是一场从陆地转向海洋的激烈 竞争。

张定金表示,目前海上风电在全球都是一个为少占陆地资源而大力发展的目标,并认为这一源自于欧洲的产品,会在中国结出硕果。

“我 们3年前就开始起步海上风电叶片制造。东海大桥总装机容量达1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场,用的基本就是我们的叶片。”他表示,“最近国家能源局也将正式启动海 上风电招标,这一领域会实现快速发展,因为所有新产品都对应海上风电,我们也会投入力量来满足需求。”

据记者了解,海上风电机组发电量一般 比陆地高出20%,中国近海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有7.5亿千瓦。因而目前在大功率风电叶片制造领域,来自内外资企业的竞争都非常激烈。

海 外巨头如丹麦艾尔姆,今年1月其秦皇岛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已正式投产,总投资3.04亿元;德国西门子于去年追加6400万欧元,用于建设上海的西门子风力 发电叶片公司,计划今年下半年投入运营;国内领先如中航惠腾正紧锣密鼓计划上市募资投入主业项目;中材科技(002080)也于上周宣布,投资2.22亿 元生产3兆瓦风机叶片。

另一方面,继今年1月取消“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超过70%”保护政策后,《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也将出台,工 信部起草的标准,目前正在公开征求意见。

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政策的变迁,宋志平似乎并不太担心。他认为,“哪个行业都有竞争,风电叶片看似有 数十家企业参与,但真正能做好、做下去者,我想不会太多。任何产品,都要有核心专长和竞争力方可长久。”

中复连众总经理乔光辉介绍,其叶片 业务从组建到发展至今,发展呈现快速跳跃状。4年时间,共提供了3000多套兆瓦级风机叶片实现安装,覆盖陆地到海上共6个功率等级23种叶片的产品系 列。

“未来具体的市场目标,我们还是要按照需求来看。但是做大是毫无疑问的,包括出口这块。”乔光辉告诉本报记者,目前中复连众(不包括 2007年收购的德国公司SINOI)出口国只有5个,占全部产量10%不到。

接地方发展

此 番,央企及战略投资者在连云港联手打造生产项目,对于当地政府也不啻为一场共赢。

当天,连云港市委书记王建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连 云港的发展,最关键是路径的选择。“寻找着力点,当然会想到央企、重大龙头企业。“

他告诉记者,在到任连云港的第一个月,就“冲到”老朋友宋志平的办公室,请他到连云港来发展。

去年6月,国务院 通过了江苏沿海规划、使之进入国家战略后,提出连云港要“后发先至”,建成特大中心城市、发挥辐射功能、带动苏北、支撑中西部发展,实现陇海兰新产业带的 发展。

“我们后发优势很大,包括环境容量、资源、区位优势、劳动力等,但这些优势该和什么样的资源因素对接、整合,是非常重要的。”他说, “我们要抓住国际上因金融危机和资源环境硬约束的倒逼机制,形成第三次产业革命浪潮的机遇,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好生物环保科技产业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25

畅想西部引资:喝可乐 运水泥 做芯片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8/385981.html

如果说外资的趋利性理念是难以改变的话,何不因地制宜开发“有利可图”的合作项目以求双赢。



这可能是西部地区吸引使用更多外资所必须做好的功课。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要引导跨国公司向西部进发,必须要找到那些适合在中西部投资的外资企业,有针对性地予以政策鼓励。

商务部数据显示,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由1998年的23.51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66.19亿美元,增长了181.54%,占全国的比重由1998年的5.2%,上升至2008年的7.2%。

然而,东西部实际引资差距依然较大。今年上半年,西部地区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家数占全国吸收外资总量的4.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全国吸收外资总量的6.7%。而东部的这两组数据分别是84.3%和86.8%。

昆山专设西部转移培训中心

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刘亚军在近日举行的“创造更加公平开放的投资环境”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曾对记者表示,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所占的比重不是很高,这是长期以来的结构性问题。

促进产业有序转移是各方正在努力推动的工作。

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到产业成熟度,虽然西部地区在这些方面和东部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王志乐表示,广大西部省份只要找对路,依然拥有自己的吸引力。

王志乐认为,外资的趋利性是一大难点,而东部沿海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吸引投资的重镇。因此,必须要找到那些适合在中西部投资的外资企业,有针对性地予以政策鼓励。

他认为有几类企业可重点关注:

首先是必须利用当地市场,且销售半径有限的企业,比如说可乐、水泥类产品。“这些产品本身价值不大,还非常沉,交通费用占成本比重较重。比如一吨水 泥运到太远的地方卖就不合算了,我计算它的销售半径在400~500公里,因此,以此为主营业务的世界财富500强之一的拉法基集团就会乐于选择在四川发 展。”

其次是有意于当地相对较低人力成本的企业。今年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很多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这可能会吸引部分外资企业选择西部。 “比如一些芯片厂,由于芯片重量较轻,即使空运,成本也是可控的。类似的,世界500强之一的ADD电气有限公司也已在重庆设厂。”王志乐说。

此前,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曾对本报记者表示,一些加工贸易类企业可以利用西部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优势,将其加工能力向西部转移。“我们在江苏的昆山 专门建立了一个西部转移的培训中心。培训他们如何转移,西部也有一些适合他们转移的地方,那里的劳动工资是比较低的。”陈德铭说。

服务外包产业纳入鼓励重点

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指出,需要抓住西部区域特色,利用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同时,探索改善西部金融生态环境的有效方式,解决中小企业、“三农”融资难等问题。

这一表态正好与今年4月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外资利用的若干意见》中的相关条款相呼应:“对东部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要加大 政策开放和技术资金配套支持力度,同时完善行政服务,在办理工商、税务、外汇、社会保险等手续时提供便利。鼓励和引导外资银行到中西部地区设立机构和开办 业务。”

刘亚军强调,西部引资将强调服务业发展。“因为服务业受地域空间、自然的环境和交通地理基础设施的限制相对少一些,比如与电子信息服务相关的业务,无论是在西安还是在上海,都能得到快速的发展。”

他指出,对于西部地区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国家将给予相应的支持。

王志乐认为,服务外包产业也应该是下一步政策鼓励的重点。在这方面的引资,“西三角”的重庆、成都、西安,将成为突破力量。“因为这些地区高校密集,人力资源优势特别明显。”

而成都市近年服务外包的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自2005年以来,成都软件产业连续5年每年都以超过30%的速度在增长。

7月19日,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实施进一步促进全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有关政策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成都计划通过3~5 年的努力,建设成为中西部领先、国际知名的服务外包城市。根据《通知》,世界500强、全球服务外包100强及国内服务外包100强企业在成都设立服务外 包企业,将在房租、税收、人才培养、土地等方面给予政策及资金支持。

适合投资西部的外企

可乐、水泥类产品

特点:这些企业必须利用当地市场,且销售半径有限

范例:世界财富500强之一的拉法基集团

芯片类研发

特点:有意于当地相对较低人力成本

范例: 世界500强之一的ADD电气有限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60

塔国最大银矿曲折引资路:金川紫金双双退出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0-29/xMMDAwMDIwMzUxMw.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73

金星改制臨門一腳:張鐵山掛牌、引資兩手抓

http://www.21cbh.com/HTML/2012-6-13/zMNDE4XzQ1MjQzMQ.html

繼二線品牌金威啤酒插標賣身之後,去年底剛完成改制的河南金星啤酒集團也走向出售之路。

本報記者獲悉,5月29日,金星啤酒以淨資產1549.93萬元在鄭州市產權交易市場掛牌出售,評估結果已獲隴海村村民戶代表大會確認。但轉讓不包括該企業正在使用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及商標使用權。

接近金星啤酒高層人士告訴記者,「金星啤酒改制已經與村民談好了補償條件,金星啤酒董事長張鐵山要全部收購過來,還要走掛牌出售法律程序;另一方面,金星啤酒借此引進融資」。

而一大型啤酒企業河南分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即使金星要賣,對燕京、雪花意義不大,只會對在河南沒有設廠的青啤有意義。此前傳聞中的併購方百威英博已經收購了當地的維雪啤酒,並在新鄉建設百萬噸廠,買的可能性也不大。

鄭州市產權交易市場人士告訴記者,如果到期沒有符合條件的意向受讓方時,「將會採用淨資產底價拍賣方式確定受讓方」。

苛刻的受讓條件

金星啤酒前身為鄭州市管城區隴海村投資興建的村辦企業東風啤酒廠,創建於1982年,註冊資本639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張鐵山。

1985年,隴海村對啤酒廠進行公開招標承包經營,張鐵山接手了這家經營不善的村辦企業,並改名為金星啤酒至今。據其官網介紹,金星啤酒年生產能力200萬噸,居河南第一、全國第四。

事實上,去年金星啤酒剛通過談判解決了困擾進行多年的改制問題。

2011 年7月下旬,金星啤酒改制方案得到隴海村村民表決通過。最終,金星啤酒董事長張鐵山個人出資6億元,一次性買斷村民手中金星產權。其中,村裡1100個村 民每人能分到50萬元的「買斷金」。同年10月金星啤酒對外宣佈完成改制,從村辦集體企業改製為張鐵山擁有的全資民營企業。

上述接近金星啤酒高層的人士表示,現在金星缺錢,張鐵山為買斷村民手中的股份需要付出5億多元,讓企業一下子拿這麼多錢有很大難度。

為了收購金星全部產權,張鐵山承諾分三次來向村民支付收購款,第一次是去年年底之前給10萬,第二次是今年9-10月份給20萬,最後一筆20萬將在今年底付清。

金星啤酒產權掛牌轉讓公告顯示,經過評估,截至2011年5月31日,待售的金星啤酒資產總計19058.54萬元(不含土地使用權),負債總額17508.60萬元,淨資產1549.93萬元。

金 星啤酒對此次產權的意向受讓方提出了8個條件,其中第一條明確要求受讓方為「中國境內設立且無境外投資的,從事啤酒經營的企業法人,具有明晰的經營發展戰 略,具有促進公司持續發展和改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能力」。按照此條要求,百威英博等外資企業,以及外資參股的華潤雪花和青島啤酒均不符合要求。

第三條則明確要求「受讓方的出資人應具備連續經營啤酒生產企業25年以上」,目前具有雄厚資本實力的國內啤酒品牌超過25年的只有青島啤酒和燕京啤酒。

一大型啤酒企業河南分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這麼苛刻的條件,誰會來收購?我個人認為收購意義不大,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

改制與融資同步

金星啤酒如此苛刻的條件限制收購者,到底誰會來收購?

前述接近金星啤酒高層的人士一語道破:「金星啤酒去年10月份改制是與村民談好了,作為集體企業還需要走一下掛牌出售的法律程序。」

「現在企業基本上100%在張鐵山本人手裡,金星啤酒商標也在張鐵山手裡,所以這次也就不包括在出售的範圍內。」他進一步透露。

前述啤酒企業河南分公司負責人也表示,「我個人認為金星啤酒董事長要全部收購金星產權需要合法化,在搞定村民後,不是很名正言順,需要走公開程序」。

但 金星啤酒掛牌也有股權融資的目的。前述接近金星啤酒高層的人士告訴記者,金星一方面走程序,另一方面也在為引進資本做打算,改制與融資同步進行。金星已經 成立了一個投資控股公司,準備將金星啤酒資產收入其中,另外將未納入改制的子公司也放進去。之前金星啤酒資產評估6個億,現在準備重新評估再出售股權融 資,將十幾塊地皮和商標加入其中評估,資產規模膨脹了再賣出去。

不過,由於金星啤酒目前面臨的激烈競爭環境,是否如願還很難說。

金星號稱國內排名第四,據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啤酒分會的數據顯示,事實上金星啤酒名次僅在第六位置。

2011 年,華潤雪花銷量1023.5萬千升,市場佔有率達到21%;青島啤酒銷量715萬千升,市場佔有率約為14%;燕京啤酒銷量550.6萬千升,佔全國啤 酒總量的比例也超過了11%。百威英博以566萬千升超過燕京排第三。而嘉士伯高層不久前告訴記者,「嘉士伯去年在中國啤酒銷售量為140萬千升」。上述 品牌均遠超金星啤酒銷售量。

對於金星啤酒再次選擇出售,啤酒營銷專家方剛認為,「最好的時機已經錯過了,前幾年幾大品牌還沒有進入河南市場時出售可以賣個好價錢,現在已經值不了那麼多錢了」。

事實上,百威英博的前身AB曾多次與金星啤酒接觸,希望對金星進行戰略投資,但一直因為改制和股權方面的問題沒能談成。目前百威英博不僅收購了河南第二大啤酒維雪啤酒,還在新鄉投資興建百萬噸產能的新廠與金星競爭。

方剛表示,百威英博現在的擴張路線是通過自建而不是收購,不排除還有收購金星的可能,但興趣變小了。

上述接近金星啤酒高層的人士表示,燕京已經收購月山啤酒,金星啤酒對它意義不大;華潤雪花通過收購完成佈局也不會買,青啤在河南沒廠,要是參與收購有現實意義。

比較上述企業,最終百威英博入股的可能性較大。不過,該接近金星啤酒高層的人士表示,「金星很願意引進百威,但是百威一直沒明確態度。現在誰來收購金星,金星都很願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98

蒙牛引資救火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6-22/100403287_all.html

這是孫伊萍空降為蒙牛總裁60天後首次面對媒體。6月19日,她攜中糧集團董事會秘書殷建豪,蒙牛主管生產環節副總裁等高管在北京召開新聞發佈會,同時與會的還有四天前宣佈以22億港元入股蒙牛的歐洲乳品巨頭愛氏晨曦(Alar Foods)集團。

  6月15日(丹麥時間),中糧集團、蒙牛和愛氏晨曦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簽署一系列協議。愛氏晨曦從厚朴基金手中接過蒙牛5.9%的股份,成為位 列中糧之後的第二大戰略股東。和此前與蒙牛合資生產奶粉不同,這次愛氏晨曦宣稱要向蒙牛輸送從牧場管理到原奶生產等各個環節的一整套質量控制體系。同時, 蒙牛的銷售渠道也將向愛氏晨曦的奶粉等產品開放。

  「蒙愛」聯姻消息的發布十分突然,時機也頗微妙。雙方的合作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丹麥時簽約。此外,兩國農業部共同簽署協議建立中國-丹麥乳品技術合作中心,由蒙牛和愛氏晨曦負責實施。

  這讓這樁普通的商業交易看上去有一層神秘的政治背景。而在另一個角度,近期,伊利奶粉汞含量異常、光明乳業問題學生奶以及蒙牛冰激凌「代工門」等乳業安全事件集中爆發,引起輿論強烈的負面關注,不管是蒙牛還是其他同業,都太需要這樣的積極新聞來轉移公眾視線。

  孫伊萍在低調燒完新官上任的「三把火」之後,選擇這個時間點來高調宣佈引入「外援」,公開坦承在乳品質量安全修復上如履薄冰的心情,應有一番良苦用心。她稱蒙牛引入歐洲具有140年牧場管理和乳品生產經驗的公司,旨在學習技術、培訓人才,以實現整個奶源體系的管控。

  可以看出,蒙牛賦予了是次引資一個標誌性的意義,意在告別過去,站到重塑品牌形象的新起點上。這些舉動被業界普遍認為方向正確,效果仍待觀察。 曾經在奶粉合資方面合作失敗的愛氏晨曦,未來能多大程度地介入蒙牛的奶源質量控制?在合資牧場方面也有失敗記錄的蒙牛,能否再與外資傾力合作,理順上游質 量管理?蒙牛能否借此打破奶粉業務弱勢局面,實現國際化目標?這些問題的解決均有賴於蒙牛上下的執行力。而對整個行業而言,蒙牛引資策略的成敗,也將影響 著重塑中國乳業形象的信心。

一張形象牌

  愛氏晨曦入股蒙牛的消息一發布,公眾的第一反應就是問題不斷的中國乳業引「洋奶」救市了。在6月16日舉行的中國奶業大會上,農業部副部長高鴻 賓警告從原奶到乳品生產的各類相關企業,「消費者對中國奶業信心不足,乳製品安全是高敏感問題,中國的企業不能再出事,也出不起事了。」

  高鴻賓表示,歷經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目前的中國奶業已經步入了歷史最好時期,但中國奶業生產的總體水平仍是發展中國家水平,公眾對乳製品質量的要求卻是歐洲發達國家水平。從監管者角度來說,要對中國乳製品的質量安全問題零容忍。

  「CPI一上去,蒙牛就容易出事。」蒙牛的一位投資人對財新記者稱,蒙牛近兩年來安全事故不斷,究其根本是無法對上游奶源實現百分之百的控制, 而直接誘因是一旦成本上漲,奶農就容易做假。去年的黃曲黴毒素事件也反映出了蒙牛在質量監管和後續通報體繫上的問題。他認為蒙牛過去在質量監管和檢測方面 沒有完全按照程序做,投入不夠。

  安全問題最終反映在市場銷售上,蒙牛近年來銷售高速增長,但庫存也逐年上升。從2009年到2011年,庫存從7.14億元猛增至16.85億元,實際供應遠遠大於預期銷售。

  正是安全問題和銷售壓力,迫使蒙牛一再突破股東協議的限制。三年前,中糧和厚朴基金斥資61億元購買蒙牛20%股份,其中厚朴佔股5.9%,當 時的協議約定,厚朴三年內不得退出,且退出時不得引入同業,中糧和厚朴亦不介入公司運營。但現在,中糧派出了孫伊萍替代了蒙牛創業元老楊文俊;厚朴基金在 董事會同意下提前退出,其所持股份轉手愛氏晨曦;而愛氏晨曦亦屬此前三方投資協議中限制進入的同業。

  相比當年的入股價格,厚朴獲利3.7億港元,淨賺20%,年平均收益不足7%。國內一農業投資基金合夥人指出:「相比投資農業相關行業高達20倍至30倍的市盈率,厚朴這樣的退出不算漂亮。」事實上,厚朴寧可接受這樣低的對價退出,足見其無奈。

  三年來,不管是厚朴還是其他投資人,都已經對蒙牛倍加失望,曾有投資人指出,「近幾年來,蒙牛除了銷量在增長,其他一無所長。」

  在蒙牛、中糧和愛氏晨曦的媒體通報會上,孫伊萍稱已經和團隊就質量體系建設做出了深入、細緻和系統梳理,進一步加大相關的投資。要把質量監管體系追溯到前端奶源管理上,具體而言就是要建立自由牧場和升級現有奶站。

  在品牌建設方面也將做出梳理,更加系統地規劃產品,有更多創新,在解決質量問題的基礎上建立完善品牌。

  蒙牛和愛氏晨曦的協議中也規定,愛氏晨曦將在前端奶源建設和質量控制上提供技術、人才培訓和管理支持。

  中國人民大學畜牧研究所所長張利庠對此指出,中國乳品企業的品牌缺乏核心競爭力,各自打出的口號或者太虛,或者玩概念,沒有能夠從消費者最關心的乳品質量上給予一個明確信號。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奶類分析師宋亮對財新記者指出,短期來看,引入外資,有助於提振投資者對蒙牛的信心,幫助蒙牛走出低谷。此次引資消息一 出,蒙牛股價出現大幅上升。6月18日、19日兩天,股價累計上漲逾10%。除高盛認為其受原材料上漲壓力維持「沽售」之外,花旗、瑞信、瑞銀都給出了 「買入」評級。

  宋亮認為,引資也有助於推動蒙牛產業整改。孫伊萍接任後,即提出著力整改上游,提出到2015年要建立8-12個牧場,實現蒙牛在奶源環節的規 模化、可控化發展。但蒙牛缺乏規模化牧場管理人才和相關牧場規劃、建設經驗,以及奶牛品種改良等方面技術,通過引入外資,可以加快上述方面的改進。

  申銀萬國6月18日發佈報告也稱,蒙牛此次與歐洲領先乳品廠商合作是蒙牛提升生產標準和乳業生產經驗努力的最好體現,預計短期內蒙牛將推出愛氏 晨曦品牌產品以提升銷售;長期來看,蒙牛將受益於品牌形象的提升,以及雙方在質量控制和產品創新方面合作帶來的生產技術的升級。

  孫伊萍也承認,引資這張「形象牌」能否發揮後續實質效果還有待驗證,未來蒙牛的發展還要看整個團隊的執行力。

前端之困

  整整三天的奶業大會,大大小小的企業最關心,討論最多的是牧場建設管理問題,人才緊缺、經驗不足是從牧場到乳企人士最常掛在嘴邊的抱怨。農業部副部長高鴻賓也在奶業大會上指出,解決奶源質量問題的重要方向就是集約化牧場管理。

  在奶業大會上,外國公司分享牧場建設經驗的論壇人滿為患,一些做設備和檢測的企業四處打聽建牧場的情況,希望能夠在新一輪的牧場建設潮中分一杯 羹。一位來自黑龍江的村長告訴財新記者,他們整個村現在做集約化管理,把村民手裡少則兩三頭、多則不足百頭的奶牛集中起來飼養。「外國人那套太先進了,但 是和我們不一樣,他們都是農場主,有錢有公司。」

  雙城雀巢公司總經理陸明則稱:「規模化不是集中起來,然後卡死標準那麼簡單的。」乳業公司現在最關鍵也是最難的點是對散農的培訓。

  孫伊萍稱蒙牛的質量控制系統將向前端覆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牧場建設和管理。目前,蒙牛的集約化養殖達到82%,其參股的上市公司現代牧業 (01117.HK)佔奶源比例10%。前述蒙牛投資人指出,雖然現代牧業幾乎全供蒙牛,但現代牧業的原始發起者屬於老的蒙牛系人士,中糧系高管孫伊萍來 後,蒙牛和現代牧業的合作關係已不如先前緊密。

  蒙牛也早有自建牧場的計劃。蒙牛副總裁白瑛透露,蒙牛將在奶源建設上投資35億元,目標是2015年實現100%奶源來自規模化和集約化養殖。 孫伊萍也稱蒙牛100%控股的富源牧業將承擔自有牧場的建設管理,同時通過參股的形式加入到奶源供應商的管理中。此外,對於現存的奶站也將升級,監管其質 量。

  在白瑛看來,蒙牛面臨的首要問題是技術和人才。目前,相關的人才培訓計劃已經通過中國-丹麥乳業技術合作中心開展。蒙牛方面派出白瑛負責對接該項國際合作。

  愛氏晨曦副總裁Lillie Li Valeur表態稱,丹麥公司將盡全力幫助蒙牛。其對蒙牛的技術輸出,將包括按照超過歐盟標準的全系統、各流程質量監管體系。

  事實上,蒙牛也有和外國公司合資牧場的失敗案例。早在2004年,蒙牛就和澳大利亞Austasia公司合資興建了蒙牛澳亞國際牧場。當年牧場以「洋牛洋人管、吃洋草、用洋技術管理和保護環境」一度成為中國大型牧場建設的典型工程之一。

  但澳亞集團投資控股公司總裁Edgar Collins告訴財新記者,當年在中國投資牧場是受到蒙牛原董事長牛根生的極力邀請,但牧場建成後,澳亞和蒙牛在經營理念上卻發生分歧,蒙牛方面只希望外方搞建設,自己則掌控具體的運營管理,無奈之下澳亞選擇退出,牧場被賣給蒙牛,後又轉手至現代牧業。

  對於牧場管理引入國際先進技術業內早已有共識,然而是否整套技術引進,人才培養上用何種模式則業界仍有爭議。上海一間乳業集團牧場負責人告訴財 新記者,在中國建牧場需要考慮南北氣候差異、土壤差異、飼料來源渠道等各種不同因素。國外的牧場建設公司有很好的經驗,理念和細節都非常先進,但若完全照 搬也會帶來問題。他舉例稱,丹麥的牧場多以小型牧場為主,其各方面的管控和國內現在動輒5000頭甚至上萬頭的大型牧場存在差異。因此,中國牧場在引入西 方先進技術與人才培訓等方面,都有一個自身消化與調適的過程。

  在中國的監管政策下,國外先進的管理體系也可能大打折扣。

  上海奶業協會副秘書長顧佳升對財新記者指出,政府在政策制定層面往往注重最後的質量標準,而忽略整個質量體系前端的標準化;企業則往往為了應對突發事件,採取應急策略,無暇顧及流程的標準化。

  蒙牛總裁助理王富也提到,在丹麥,牧場的飼料引進和使用的整個流程都受政府監管,嚴格檢測飼料的重金屬、農藥殘留等指標。但多位中國牧場管理人員則稱,國內早就不對重金屬進行檢測了。

外資再定位

  蒙牛和愛氏晨曦的合作早在牛根生時代就已開始。2006年,雙方建立了合資奶粉廠,生產蒙牛阿拉品牌奶粉,蒙牛持股比例51%,愛氏晨曦持股 49%,但這一合作在眾多合資奶粉品牌中成為敗筆。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發,在含三聚氰胺的奶品生產廠商名單中,蒙牛阿拉也赫然在列。

  於是,企業停產,產品召回,外國媒體曝光,甚至波及丹麥本土銷售的愛氏晨曦產品也被召回檢測。

  2011年蒙牛阿拉更名為歐世蒙牛,以「北歐智慧、中國心」的企業宣傳口號再戰市場。但企業的銷售情況仍無起色,年年虧損,2011年虧損達 7000多萬元。對此,愛氏晨曦副總裁Lillie Li Valeur解釋稱,合資企業虧損來自多方原因,其中一個是管理團隊變動大、愛氏晨曦派駐的團隊對中國市場瞭解不夠。接下來,愛氏晨曦在銷售上會讓蒙牛團 隊接手,自己則從更高層面的戰略上和蒙牛展開合作。根據合作協議,蒙牛將成為愛氏晨曦中國的獨家戰略夥伴,將在中國及多個其他國家發展愛氏晨曦品牌乳製 品。

  中國企業和外國廠商在國內合資建奶粉廠的風潮近年逐漸興盛,各大中國廠商幾乎都傍著一個外資企業,整個奶粉市場仍是「洋品牌」的天下。蒙牛現階 段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主要來自液態奶。在奶粉銷售方面被多美滋、美贊臣、雀巢、雅培、惠氏五大洋奶粉巨頭拋於身後。2011年,這五大企業所佔份額接近市場 60%。

  鑑於自身奶粉產品的弱勢,蒙牛在對外資夥伴的渠道開放上更顯謹慎。

  孫伊萍說:「過去蒙牛在奶粉業務上佔比微不足道。但蒙牛會持續努力。」她謹慎地指出,會在適當時候引入愛氏晨曦的一些產品到中國市場,但強調其銷售份額在總體的份額裡非常少,並稱會對蒙牛和丹麥品牌做出嚴格的產品區隔,不會對蒙牛現有的產品構成衝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08

中石油管道繼續引資

2013-03-16  NCW
 
 

 

中石油每年新增投資高達3000億元,急需擴展融資渠道,準備打包出售部分資產 的股權,而西氣東輸項目成為試驗田◎ 本刊記者 于寧 實習記者 黃凱茜 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石油)有意出讓部分天然氣管道項目的股權進行融資,相關資產規模超過2000億元,交易各方將于 “兩會”後正式展開洽談。

多位接近中石油的人士向財新記者確認了上述消息。據瞭解,此次融資于2012年年末已和投資者進行初步溝通。

而在去年5月,中石油已將準備建設的西氣東輸三線(下稱西三線)項目48% 的股權出售給社保基金、寶鋼以及國聯能源基金等三家機構,引入了300億元投資。現在,中石油進一步考慮出售已經建成的西氣東輸一線和二線(以下分別稱西一線、西二線)的股權,並就此與保險機構進行了初步商談。

目前,中石油整個集團的資產規 模已經超過3萬億元,每年對外投資以10% 的速度迅猛增長——年對外投資規 模達到3000億元左右。這些投資大多是中長期項目,項目資本金的比例基本達到投資額的50%,這使中石油近兩年的營運資金呈現負值,且可供周轉的現金流大幅下降。

在此背景下,中石油急需擴展融資渠道。在以往企業債、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之外,中石油還將充分利用旗下的昆侖信托、昆侖銀行、中意人壽等金融機構進行融資,同時還準備打包出售部分資產的股權,在引入社會資本的過程中換取對外投資所需之現金。在去年5月與西三線投資人簽署合作框架協議的儀式上,中石油已對外明確表示: “國務院‘新36條’出台後,中石油率先將國內外勘探開發、煉油化工、成品油銷售等涉及上中下游超過100個項目向民營企業開放。 ”不過,中石油的這些項目能否得到投資人的認可還要看談判博弈的進展。

尤其保險資金對股本投資的回報率要求比較高,而中石油對已經建成的項目又希望溢價出售,雙方能否順利談攏還未可知。另外,對建設周期較長的項目,投資人更喜歡類似優先股這種介於股與債之間的投資品種——但這在以前的基礎設施項目中十分罕見。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西氣東輸項目資產並不在上市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石油股份)裡面。

“因為在2000年西氣東輸項目啓動時,投資者認為西氣東輸是政府投資項目,不能放到上市公司里。如果放進上市公司,中石油就要和各地政府簽署照付不議的協議,但這不可能實現。 ”所謂照付不議合同,是天然氣供應的國際慣例,若終端使用方沒有用完合同氣量,也需按量付費;而若供氣方沒有完成供給,則需按協議對用戶進行補償。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時任中石油集團總經理馬富才只能選擇由集團來投資西氣東輸項目,等把項目做好了再賣給 上市公司。在最初規劃西一線時,中央有關部門的高層曾要求採取合資方式,但殼牌等外資提出了較高的回報要求,甚至要求有與優先股類似的分紅。這些要求被馬富才拒絕,最終中石油選擇單 幹。而如今時過境遷,中石油在融資談 判上的籌碼與利益的邊界,也已發生了變化。

現金流捉襟見肘

據中石油 “2013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募集說明書”披露,截至2012年9月末,中石油集團資產總計32906.46億元,負債合計14942.60億元,淨資產(所有者權益)合計17963.86億元。

從2009年 -2011年,中石油對外投資的規模迅速增長,三年間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 -3415.1億元、-4112.38億元和 -3111.24億元。而2011年度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僅為502.93億元,較2010年減少了42.42%,主要原因是為償還債務而支付的現金大量增加。2012年前三個季度,中石油仍繼續保持較大的投資規模,投資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為 -2423.68億元,比2011 年 同 期 增 長 了22.11%。 同期,其籌資活動現金流淨額為 1109.7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2.80%。

截至2013年3月,中石油集團及其下屬公司存續的債券額度包括:企業債1000億元,公司債215億元,超短期融資券400億 元, 中 期 票 據2660 億元,債券總計4275億元,在1.79萬億元淨資產中約占24%。如按照發改委規定的債券發行規模不能超過淨資產的40%,今年中石油的發債上限約為7000億元,即將觸及發債上限,中石油此番融資也是未雨綢繆。

自2009年 至2012年3月 末, 中 石油的營運資金(流動資產 - 流動負債)分 別 為745.25億 元、-458.93億 元、-955.82億元和 -797.38億元,連續保持較低水平。

西三線引資

“在社保與央企的一次對接會後,中石油提出了西三線項目。 ”社保基金一位人士談到投資起因時稱。

西三線是繼西一線、西二線之後的新項目,沿線經新疆、甘肅等十個省份,總長度7378公里,設計年輸氣量300億立方米,總投資1250億元。中石油持股52%,社保基金、國聯能源基金和寶鋼集團各出資100億元,三家合計持股48%。其中,國聯能源基金的融資來自雅戈爾股份等民營資本,以及工行理財資金等民間資本。

中石油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廖永遠曾表示,西三線主供氣源為每年250億立方米新增進口的中亞天然氣(包括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各100億立方米天然氣,以及哈薩克斯坦生產的50億立方米天然氣) ,補充資源為新疆伊犁地區每年5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目標市場為中南地區和東南沿海地區。同時,通過現有管道也可向長三角和環渤海等地區供氣。

西三線項目2012年10月開工,預計 西段(新疆霍爾果斯 - 寧夏中衛)2013 年建成投產;東段(江西吉安 - 福建福州)2014年建成投產;而中段(寧夏中衛 - 江西吉安)正在開展前期工作,計劃在2013年獲得國家核准後開工建設,預計2015年建成投產。

“這就像投資一條高速公路。 ”在寶鋼的一位投資人士看來,油氣管道的投資和收益分配模式與公路項目十分相似,比較適合長期投資。他透露,西三線項目並沒有對投資人承諾保底收益,在建設期也沒有其他承諾,但中石油或將採購寶鋼的鋼材。

一位熟悉西氣東輸項目的投資人稱, “西一線在投產幾年後已經達到滿負荷運營,股本回報率超過10%,前景不錯。 ”這也是令投資人對西三線感興趣的一大誘因。

西一線幹線全長3843.5公里,總投 資336億 元,2002年7月 正 式 開 工,2004年12月開始商業運行。當時預計的輸氣能力是120億立方米/年,通過實施增輸工程,截至2012年10月管道全線輸氣能力已達到170億立方米/年。上述從事保險資金投資的人士也向財新記者證實,西一線前三年運營虧損,但現在已有18%的回報率。

西二線的運營情況與西一線類似,運營三年來已實現保本微利,賬面總資產1054億元,淨資產713億元。

西二線氣源來自中亞進口天然氣,起于新疆和哈薩克斯坦邊境的霍爾果斯,于2008年2月開工,全長8704公里,總投資約1422億元,設計年輸氣量300 億立方米,可穩定供氣30年以上。2012 年內八條支幹線及香港支線全部建成投產。截至2012年年底,西二線輸送中亞天然氣超過420億立方米。

中石油與土庫曼斯坦在2007年簽訂 了每年30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購銷協議,此後土方分別在2008年和2011年追加供應至650億立方米的年供應量。加上之前與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簽署的協議,中石油從中亞三國進口的管道天然氣每年能達到800億立方米。

雖然近年來中亞進口天然氣進銷氣價倒掛形勢持續,對中石油天然氣銷售板塊的收益帶來了隱憂,但對於管道本身的投資者來說,其收益只和天然氣的管輸費用掛鈎,而與天然氣價格的波動或者進銷價格無關。隨著進口氣量連年擴大,管道輸送的收益也將逐年提升。

與保險資金博弈

2012年11月一個周五的下午,中石油與數家保險公司的負責人召開了融資啓動的推介會,中國人壽、泰康等數家保險公司都參加了會議。

在這次投資項目推薦會上,中石油出售股權的資產清單發生了變化。起初,中石油是想把一些國內外項目打包賣,總計融資金額在千億以上。但是保監會對保險公司投資海外地區有明確限制,而中石油希望出讓的蘇丹、伊朗等項目雖然收益不錯,但都在戰亂地區,這些海外項目暫時難以得到保險公司的認可。

另外,中石油還想好壞搭配,把效益不好的煉油項目綑綁著賣,這也遭到了保險公司的反對,他們希望每個投資項目都有清晰的權益預期。

中石油因此幾易股權出售清單。比較可行的第一步,是把已完成投資、有穩定收益的西一線、西二線的股權拿出來轉讓。因為西三線在一開始就成功引入了外部機構投資者,所以西一二線股權轉讓的難度應該也不大。

上述保險資金投資人士對財新記者透露,寶鋼、社保和民營基金已經有約100億元投入到西三線中,有穩定的回報預期,他們還有可能對一二線的相關配套(如儲氣庫等)進行投資。

“中石油的目標是股權回報 IRR (內部收益率,指項目投資實際可望達到的收益率)為6%,但是大家都知道保險機構不可能接受。所以後來 IRR 有所上升,改為8% 左右。中石油對引資提出要有股權溢價,認為西一線有10% 的回報,但只能給投資者8%。 ”一位熟悉西氣東輸引資項目的人士透露,“在這輪和保險機構的談判中,中石油相當強勢。 ”上述保險資金投資人士稱,保險很久沒有做公開的股權投資了,到目前為止宣佈的只有京滬高鐵、南方電網,還有幾個 PRE-IPO 的項目。但是保險的債券投資已經比較市場化,債券投資收益率都要在5% 左右,股權投資肯定要在這個基礎上加一個溢價,所以目標也至少是8%。而平安保險對基礎設施類投資的收益率要求甚至高達12%。

此外,西氣東輸項目的投資仍有政策障礙。保監會去年七八月才出台的股權投資規定,仍缺乏配套實施細則。因此,西氣東輸項目能否做,還要看保監會的支持力度。保監會是在配套細則中配合這一項目,還是一事一議,現在均未可知。據悉,在上述保險公司和中石油的融資啓動推介會上,保監會分管資產投資的領導也來到了現場,但並沒有作出表態。

囿于營運現金流的窘迫,中石油也在多條腿走路,充分利用旗下的金融平台,對其而言是更為現實的路徑。

“中石油正式接觸保險公司,就是在自己的中意資產管理公司成立之後,準備拿西氣東輸項目做試點。 ”熟悉西氣東輸引資項目的人士稱, “中石油在金融領域布局完整,可以通過昆侖銀行募銀行理財產品,通過昆侖信托募信托計劃,中意資產管理公司則意在管理保險資金等。 ”在去年首輪接觸後,目前中石油還未向投資人提交詳細的項目情況,預計 本屆“兩會”後此輪千億級別的大融資將正式啓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856

中石化油品銷售業務擬引資千億元 20家競投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1257

知情者向彭博透露,中國石化集團(中石化)尋求出售旗下油品銷售公司30%的股權,借此融資人民幣1000億元,約合160億美元。目前約20家企業競投這部分股權。這次售股將為中石化全資子公司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銷售公司)最終上市鋪路。 約一周前《證券日報》報道也提到,中石化油品銷售業務的首輪競投有20多家民資參與,包括阿里巴巴和騰訊。 本月香港媒體稱,中石化已啟動首輪競投並指定4家投行,每家引薦最少5家企業參與競投,意味首輪參與者將超過20家。經過兩輪競投後,最終把新股東數目控制在15家左右。 另有投行消息稱,由於參與民資眾多,競投未必能按照原定時間表於9月份完成,但最遲亦會在今年內完成。完成售股後,中石化便會啟動分拆上市,爭取最快明年初在港掛牌。 早在今年2月,中石化董事會就通過了啟動銷售業務重組的相關議案,同意引入社會和民營資本參股,實現混合所有制經營。這是中央級企業打破壟斷、發展混合所有制的重大步驟。 4月初,彭博新聞社獲悉,中石化正與高盛協商出售其價值300億美元零售業務資產。如交易成功,將成為中國國企迄今最大的資產出售。 但此後中石化回應稱,向高盛出售股權屬於誤讀,和高盛的潛在合作只是財務顧問合作。但目前尚未確定最終的財務顧問公司,高盛和中金均在候選之列。 6月30日,中石化披露銷售公司潛在投資者的條件,稱主要包括但不限於投資者的報價及其擬投資規模、是否可與銷售公司優勢互補並成為業務合作夥伴、是境外還是境內註冊、現有業務或主要投資領域與銷售公司、中石化或旗下其他主要企業的主營業務無明顯利益沖突等。 從上述條件看,在業務上有互補性是優先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面,而最後一項條件顯然是不歡迎與中石化存在直接同業競爭關系的投資者。 對於引入的投資者,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曾表示,投資主要有兩類: 一是戰略投資,即能為中石化帶來技術、管理、市場、新業務等,能讓公司增值; 二是財務投資。對於中石化而言,將優先引入戰略投資者,然後再是財務投資者。 據財新記者當時了解,中石化將以出售加油站資產的形式出讓銷售公司的股權,具體包括3萬余家加油站資產、連接加油站的城市成品油管道、倉儲設施以及包括2萬家加油站便利店在內的非油品業務。 據銷售公司已完成的相關審計和評估,截至2014年4月30日,其總資產為3417.58億元。若按照30%的出讓比例計算,最終出讓的資產有望達到1000億元以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3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