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北京王府井商圈純外文店名泛濫身在中國 疑在異國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0280

北京市百貨大樓南樓一層滿眼是外文店鋪名,如果不知道是在中國,很可能誤認為在國外了。 (賈培信/圖)

四百余幅照片,兩萬余字的報告。

這是兩位退休新聞工作者歷時兩年,就北京多個商圈店鋪命名問題沿街走訪的調查結果。這篇題為《給我們的商業夢起個中國名——中國商家用純外文名稱的現狀和依法規範商家名稱的調查》(以下簡稱“商家名稱調查”),經北京市東城區專家學者名人協會和全國政協委員之手,於2015年3月提交到全國政協。

據了解,該建議已引起商務部、中國社科院等部委機構的重視。報告中提及的商圈管理方之一的王府井大街建設辦,亦就此召集有關單位召開了會議,研究改進方案。

因洋文店鋪名滿目皆是,不少身處其中的消費者稱似有異國他鄉之感,認為其知情權受到侵犯。面對此景,多數受訪者表示,中國店鋪可以有英文名,但不能沒有中文名。

走在中國商店,更像在國外

據南方周末調查,北京商圈里的商店店鋪完全用外文名稱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外國商家沒用入鄉隨俗的譯名而只有外文名;另一種是中國商家給自己起了個洋名字而不用中文名。

為了掌握一手數據,南方周末以北京王府井大街各店鋪2011年以後的命名為調查對象,一家挨一家地調查統計店鋪的名稱、所屬省市及國家,進行分類分析。

在王府井商圈,南方周末在北京市百貨大樓調查發現,與很多商店一樣,這里的不少店鋪只用洋文名稱。比如該大樓南樓一層的化妝品專區,26家店鋪中只有佰草集、香奈兒等7家同時標有中文、外文名稱的中外店鋪。其余19家,原地產不論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均是清一色的外文店鋪名。

在王府井東方廣場,僅據商場展示的111家品牌統計:中文店鋪名有英皇鐘表珠寶、西蜀豆花莊等9家;用中文和外文名稱的有海盜船Piraeship、天福茗茶Tenfu's Tea等44家;完全用外文店鋪名的有Azona、Omega等58家。而一半以上的店鋪,完全用外文店鋪名稱,其中有外國的,也有中國的。

根據新東安市場商戶指南提供的情況,174家商鋪中,用中文店鋪名39家,如北京的東來順、百老匯影城等;同時用中文、外文店鋪名稱59家,如同仁堂 Tung Ren Tang、聯想 Lenovo、哈根達斯Haagen-Dazs等;純用外文名的店鋪有76家,幾乎占總商戶的一半。

從第二屆北京王府井國際品牌節的官方介紹不難看出,140家商家中,中文店鋪名占19%,中文、外文店鋪名占11%,而完全用外文作店鋪名的占70%。

而完全用外文作店鋪名的,在北京西單等地的許多店鋪也不少見。在許多商店店招里,中文店鋪名幾乎被外文店鋪名淹沒。據南方周末觀察,上述商圈店鋪店名處於沒人管、沒人問狀況,幾乎是想用哪國文字均可。

多數受訪者不識純外文店名

值得註意的是,這樣純粹以外文做店名都是經過主管部門註冊登記過的。面對這種不正常的狀況,有受訪者批評相關部門對此“視而不見,見而不思,思而不為”。

針對店鋪用純外文名的現象,南方周末在北京王府井、西單、前門、崇文門、地安門等地段展開路訪,受訪者來自上海、河北、陜西、湖北等地,其身份有商店營業員、學生、教師、幹部、工人、農民工、出租司機等,年齡層次老中青,均占相當比例。在接受南方周末調查的600多人中,贊同商家用純外文名稱的只有24人,不贊同商家完全用外文名稱的576人,後者占受訪者的96%。

贊同在我國的外國商家用純外文名稱的受訪者說了各種理由:顯示身份、品位,招徠顧客。而不贊同商家完全用外文名稱的受訪者認為,商家完全用外文名稱大大降低了群眾對商家的認知。

一不願透露姓名的受訪者說,她路過北京市百貨大樓名為La fee marabdutee的店鋪,幾年來不知走過多少次,還買過東西,但是不知該店鋪哪個國家的。後來還是南方周末的調查才得知,這是一法國品牌。

後來,南方周末挑選了10個外國品牌制作問卷,一張寫中文書寫店鋪名,另一張店鋪名用外文標識。隨機調查發現,10家外文商家名稱的認知率是17%,10家外文商家中文譯名認知率是83%。

更值得註意的是:譯名資生堂等品牌的認知率是100%,而相對的商家外文名稱的認知率是0。也就是說,對外文商家中文譯名認知度高於完全用外文商家名稱。

有法不依,建議監管

多位受訪者表示,中國商家店鋪在國內只用外文名,本質是不相信自己,有崇洋媚外的嫌疑。

另有受訪者認為,店鋪只用外文名稱和用外文來進行產品介紹,關系到顧客知情權。如果只用外文名稱,甚至以外文介紹商品,這無疑剝奪了顧客的知情權。

針對上述情況,南方周末查閱了產品質量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等法律法規後發現,對店鋪名稱早有明確規定,需使用中文店名,可是沒有任何有關部門去執行管理。產品質量法規定,進口產品在國內市場銷售必須有中文標誌。同時,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產品或產品包裝上要用中文標明其產品名稱、廠名和廠址。對進口產品在國內市場銷售的,也必須有中文標識。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三條規定,公共服務行業以規範漢字為基本的服務用字。因公共服務需要,招牌、廣告、告示、標誌牌等使用外國文字並同時使用中文的,應當使用規範漢字。而城市公共場所的設施和招牌、廣告用字違反本法有關規定的,由有關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警告,並督促其限期改正。

從以上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可以看出,對國內的商家要用中文名稱,國外進口的產品制造商名稱也須有中文標識等要求都有明確的規定。可進一步調查發現,目前市場里之所以存在的店鋪名稱等問題,源於有關部門沒有真正執行法規的規定。

關於商店、店鋪名稱的規定並不複雜,但是要真正落實,這還是一項不小的工作。只有通過多方努力,在國內去掉純粹的外文商店、店鋪名稱,依法規範全國商店、店鋪名稱,才能為我們的商業夢起個中國名。

(賈培信,《農民日報》原第一副總編輯,中國農業出版社原總編輯;高端芳,資深記者,首都女新聞工作者協會原副會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998

【店名刻摯愛】鴨脷洲賣鹵水鴨60年 91歲妹叔的佩蘭

1 : GS(14)@2016-12-27 12:32:50

「人家就叫我妹叔,稱我太太作妹嬸,招牌上有我與太太的名字,因這間店是太太與我一起捱回來的。」



「人家就叫我妹叔,稱我太太作妹嬸,招牌上有我與太太的名字,因這間店是太太與我一起捱回來的。」店名刻摯愛,招牌為「妹記佩蘭鹵水鴨餐廳」。杜妹今年九十有一,早上出外散步後就會回店坐,慢得來仍活動自如,一開口更是不得了,中氣十足。

50年代起賣鴨至今


他賣鴨賣了大半生。五十年代,26歲的他與太太於街邊推小販車,「當時又唔識字,冇事好做嘛。」同時亦為生計為養家,他有五個兒女,當時近乎每隔兩年就生一個。就「推車仔」而言,他說得輕鬆,「只要不阻到人,一張布仔,就於街邊賣了。」客人坐在街邊長椅,一手交錢一手交粉,就做起生意來。他說得簡單,但真正做起上來,就如他其後所指,「說起做小販,就辛苦了,就流眼淚了。」他平靜道,但當說起太太,他眼神一轉,即時指手又劃腳。「自己一個,與太太兩個人,她幫我手之餘,又要湊仔湊女,又要打水,因當時鴨脷洲冇水,哈哈哈!」他笑得開懷,老人家開心,繼續說:「由推車仔、背小孩、晚上沒缺水時打水,很辛苦!太太捱到很瘦。」又一陣大笑。總之,妹叔一說起太太就最開心了,當然以往夾雜苦甜的歲月,他心底最清楚。??當時也是賣鴨?「不是,起初我是賣手打魚蛋的,不過很辛苦。」雖然他嫌辛苦,但一賣也有八年。後來兩公婆轉行,主力賣鴨米,其間亦有雲吞麵,生意如何?「一日最多賣20多元,最少就賣10幾元。」剛好糊口,當時他主力對外,即推車仔賣粉,至於主打的鹵水汁,多數由太太煲。去妹記食鴨,旁邊總有一碟蒜醋,是自家調製嗎?「對啊,媽媽於推車仔年代自己調的。」妹記最小的女兒告訴我。?


妹叔:做小販最緊要唔怕俾人拉


?當年妹叔為兩餐,勇字行頭,另一件令他老人家笑得開懷的往事,就是「走鬼」。他說當年做小販,「最緊要是唔怕俾人拉!上到法庭,法官叫你的名字,話你『無牌、阻街,你說是不是?』你要說是!之後他就會說『好,罰你10元,到下面交錢』這樣就完喇!」他說得生動,猶如返老還童,一副惡作劇得逞的模樣,活力十足。如是者罰了五次錢,兩口子最後終有能力上舖,第一個檔口就是附近熟食中心的大牌檔;惟後來大牌檔到期,對方不續租,「之後就走去大街租檔做了。」就是你身後這裏?「對。」當時,他亦七十有多,仔女接手,食物亦多了花款;不過,唯獨鹵水鴨的鹵汁及蒜醋的味道,從初初開店由太太調製,直到她離開至今依舊不變。??喜不喜歡鴨脷洲?「見到老街坊,一坐下去,就傾到不捨得走。」他續笑道:「有幾千萬身家,都不夠鴨脷洲好,我沒有說謊!」我相信你,雖然若你給我選……「就這樣了,說完了,冇嘢講了。」他笑笑口攤大手掌道,說畢就起身,原來兒子已為他?備好晚飯。??我望向上方招牌,妹叔賣鴨粉將近60年,「妹記佩蘭」已開近15年了,不過於妹叔心中又豈止呢?妹記佩蘭鹵水鴨餐廳鴨脷洲鴨脷洲大街124號地下?記者:湯珮然攝影:劉永發硂林栢鈞、徐振國?


鹵水鴨(例),$45

炸雲吞拼炸魚片(各一打),$68

鮮油多,$13;奶茶紅豆冰,$19


芝心奶醬多,$24

妹記與三兒子。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227/198777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2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