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契約保費收入 十月躍升第四名 尹衍樑入主三個月 南山人壽恢復神采

2011-11-21  TWM




潤成控股甫接手經營,南山人壽已逐漸恢復往日風采,展現後來居上之姿!今年高鑫零售才在港股掛牌上市,成功寫下「中國大潤發傳奇」的尹衍樑,是否能續創 「南山奇蹟」?

撰文‧劉俞青

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正式接手南山人壽才剛剛要滿三個月,這塊昔日台灣壽險公司閃亮亮的招牌,一度因為股權交易的不順遂,業績跟著直直落;但尹衍樑接手之 後,業績迅速回升,轉眼又恢復昔日風采。

南山的股權交易案在驚濤駭浪中過關,即便易主三個月,仍見署名「小股東」的無名氏,闊氣地在報紙買下半版廣告,抨擊尹衍樑與寶成集團蔡其瑞合組的潤成控股 入主南山人壽的合理性,姑且不論登廣告背後藏鏡人的目的何在,但足以想見這樁交易背後,牽動多少政商的利益糾葛。

「越是複雜,我越要坦蕩蕩,」入主三個月後,尹衍樑首度對媒體吐露心聲。為了證明自己的「坦蕩蕩」,在向金管會報告的文件中,潤成保證股東結構清清楚楚, 就是潤泰集團和寶成集團,都是台灣本土集團,負責人就是尹衍樑和蔡其瑞,而且提出長期經營承諾,股權全數送交信託,此外,潤成還破天荒提出三百億元作為南 山人壽未來的增資證明。

將士用命 新契約收入急起直追事實上,這項「三百億元」的要求毫無法令依據,但金管會提出,尹衍樑不但一一照辦,事後據說還私下自我調侃,直說感謝金管會這項要求, 因為這筆錢提存在此,才能不受八月以後的這波全球股災影響,毫髮無傷。

但無論股權交易的紛爭何時才能完全落幕,南山人壽這艘航空母艦必須全速前進,不能停歇,如今經過三個月的擦拭、重新上油,效果已經逐漸顯現;今年八月,潤 成入主第一個月,南山的新契約保費收入(FYP)連前十名都沒有,名列全部壽險公司第十一名,九月迅速晉升到第六名,十月分則躍進到第四名,短短三個月不 到的時間,幾乎已追上之前南山人壽名列全台第二大壽險公司的地位,據悉副董事長杜英宗更在內部會議上宣示,明年南山人壽的新契約保費收入就要重返坐二望一 的寶座。

為此,尹衍樑這位總舵手提前做好三項布局,就是為了重新擦亮南山人壽這塊金字招牌。首先,他自己雖然是常務董事,但卻不涉入經營,他在公司裡的角色就像位 「慈祥的老媽媽」一樣,經常苦口婆心地和大家討論各種議題,透過一封一封電郵寫給同仁,每封信的主題都不一樣。

舉例來說,十一月初,尹衍樑就寫了一封長長的信和大家談「溝通」,因為他深刻了解,在業務員為主的產業裡,溝通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例如信中的第三點就是 要大家「講出來」,講出心中的期望、感受、痛苦與想法,但絕不是抱怨和彼此攻擊。

書信「踹共」 柔情融化員工心據悉這封信經過轉載,還在南山內部引起不小的回響;有年輕同事戲說,「總裁很懂年輕人的語言,這就是現在最流行的﹃踹共﹄嘛。」尤其南山經 過近兩年的波折不斷,基層許多員工確實有許多不同的聲音,尹衍樑家書式的「柔情攻勢」,顯然融化許多員工的心。

又例如之前尹衍樑還寫了一封名為「好命從哪來?能發光、發熱,替周遭的人帶來幸福就是最好的命」給多位主管,雖沒有刻意標榜,但尹衍樑自己長期對磁場、能 量有所研究,因此這封信也被許多主管視為招好運的「吉祥物」。

除了一封封書信收攬人心,收提振士氣之效外,尹衍樑平日雖不坐鎮辦公室、參與日常經營決策,但第一線的業務同仁如有需要,他反而跑得比誰都勤快。例如日前 鹿港的龍山通訊處簽到一張二千二百萬元的大保單,尹衍樑聞訊,和杜英宗兩人親自南下鹿港,請整個通訊處同仁吃飯,讓這個位在小鎮上小小的通訊處一夕暴紅。

尹衍樑還細細詢問簽單的過程,才知道這位業務員就是因為「雞婆」,原本保戶只是因為騎機車小挫傷,本來還不想申請理賠,但業務員堅持維護保戶的基本權益, 為她申請了六千多元的理賠金,沒想到隔兩天,這位保戶就親自上門簽下這張二千多萬元的保單。

尹衍樑聽了大表激賞,他說絕大多數的保戶都誠實善良,未來南山人壽一定是一家極力為所有保戶爭取理賠的保險公司,這是經營保險公司的基本原則;據悉,這一 番話又在業務員間口耳相傳,激勵不少工作士氣,有資深業務員說,「賣了一輩子保險,還沒有遇過這麼有肩膀的老闆。」尹衍樑知道南山人壽已經「悶」了整整兩 年,很多基層員工真的非常需要打氣,他用這種方式,不動聲色地為員工加油,效果正在逐步蔓延。

此外,他自己雖不涉及經營,但當然知道經營團隊的重要性。他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一個一個親自面試,親自找來一組精英團隊,包括「杜老師」||前花旗環球 證券董事長杜英宗、以及他口中「全台最棒的財務長」||前中信金財務長許妙靜等人,他常在各種內部主管聚餐、或透過寫信,讚美經營團隊。

尹衍樑最常掛在口中的就是「充分授權」,事實證明他找對了大潤發中國區首席執行官黃明端,不僅在中國創下「大潤發傳奇」,今年在香港掛牌上市的高鑫零售, 更幾乎為他自己招來上千億元的財富。如今,尹衍樑顯然用同樣的模式在南山人壽身上,他是否可以再創「南山奇蹟」?值得期待。

尹衍樑寫給同仁的一封信

溝通原則17條

01. 同理心

02. 溝通從關懷出發,從傾聽開始

03. 講出來

04. 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不攻擊、不說教

05. 互相尊重

06. 絕不口出惡言

07. 不說不該說的話

08. 情緒中不要溝通,尤其是不能夠做決定09. 理性的溝通,不理性不要溝通10. 覺知,不只認錯,還要改過,這就是一種覺知11. 承認我錯了,這是修補彼此心靈傷痕較好的辦法

12. 說對不起

13. 讓奇蹟發生

14. 愛

15. 等待轉機

16. 耐心

17. 智慧,但請注意,聰明、專業與智慧無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09

競爭白熱化 龍巖開賣寵物生前契約

2012-7-16  TWM




生前契約市場競爭白熱化,業者將觸角延伸至寵物死後世界,推出高單價的寵物生前契約,儘管比一般行情貴一倍,但詢問度頗高,顯見市場商機龐大。

現 代人與寵物感情愈來愈好,即使寵物往生也完全比造人類辦理。殯葬業龍頭龍巖,即將推出台灣首宗寵物生前契約商品,在殯葬業造成話題。一向重視服務品質的龍 巖,為了切入頂級寵物市場,規畫一連串寵物禮儀服務流程,不但往生之後就有龍巖專業禮儀師親自到府服務,還會替寵物辦理告別式、火化、晉塔,讓人大開眼 界。

原本,龍巖曾打算設計一款「寵物火化車」,寵物直接在車上火化,送到山上晉塔時就已完成火化程序,但考量社會觀感與空氣汙染,因而作罷。

龍巖人本總經理劉偉龍表示,目前寵物骨灰處理沒有任何法規規範,也不屬於廢棄物,無法埋在地上,或申請戶外墓園。他認為隨著養寵物的人愈來愈多,相關需求也應運而生,寵物遺體處理有必要訂定法令。

較特別的是,龍巖寵物納骨塔「只租不售」,這是考量飼主在紀念期過後就不願意續約,乾脆以出租取代買斷,也可提高塔位使用率,看來龍巖已準備要大賺寵物財。

(梁任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56

談目的就好了 少談契約精神 二月立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ba217801016c9x.html

上交所新規意見稿出來以後,叫好的和痛罵的聲音基本對半,估計這不同陣營的聲音主要是來自屁股所坐的位置,是從現實利益出發的;後來又有媒體把這個譴責提 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說上交所新規違背「契約精神」,提到這四個字,讓我覺得有點搞笑,上下溯五千,縱橫看四海,我中華文化裡,那裡有過讓這四個字好好立身 過的時代,誠然,資本市場的長期建立會幫助我們逐步樹立其真正的契約精神,但這需要長期長期長期的培養,就當下來說,咱就談目的好了,契約精神麼,願望很 好,只是太書生氣了。

 

我們的股市開山之人鄧老曾經說過,資本主義的東西,社會主義也可以用,用著好就用,不好關了就是了麼,各位看官,可從中看出了什麼契約精神否?

 

我們的股市,最初是拿來給國營企業解困用的,後來國有股減持是意識到了要給民讓一點利,否則太赤裸裸了,七八年過去了,今天能提出來要鼓勵資金去做績優 股,要狠狠的在交易制度上獎優罰劣,說實話,這些做監管的,真的是想做點好事情的,動機很好,性子很急,用藥很猛,但是終究還是和社會實際脫節了。

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為什麼垃圾股重組這件事情,在美國主流市場他就乾脆沒有,是的,沒有,絕對沒有,只有一些中小型企業在某方面做的不錯,被大財團吃掉的重組,沒有主業副業都做不下去的東西有能力去找到方方面面都強於它的企業,重置之後,再盛裝出場的,這種乞丐吃下高富帥的事情,是惟一的中國特色,美國股市也有賣殼的事情,但那絕不是什麼好事,中國公司在這個上面吃的虧不算少,但 凡真的有料有能力的企業,一定謀求自己親自上市。私有化資本主義體系的美國,公司屬於私人所有,經營的好,自己享受最大利益,經營不好,自己全部吃進,如 果上市成為公眾公司,則投資者入市前,天生的就已經和市場形成了契約關係,買到好的,分享收益,踩到地雷,缺胳膊少腿或者炸死,自己負責,經營失敗自己和 投資人負全責,退市銷戶,天經地義,公司就像雨後春筍,死多少,還會冒出來多少,所以那種構架,那種主義,自然而然的產生了那種制度和那種契約精神。

 

現在再來回顧一下鄧爺的話,我們就可以咂摸出點異樣了,原來私有制下資本主義的東西,公有制的社會主義還真的不能隨便拿來用的,一用用走樣了,公有制下的 企業A,背後又是國資委,又是地方政府的什麼什麼背景,牽涉面廣的很,一旦玩不下去,企業各相關利益方全部出動,找個鮮活的朝陽產業裝進去不費什麼太大氣 力,尤其在過去,民營企業地位還比較低下的時代,更是如此,這個圈層裡面的食利者太龐大了,這個無以復加的合法的暴利遊戲,在中國整整上演近20年,創富 無數人,有人真是愛死這個制度了,你我他每一個人,如果能成為這個制度內的食利者,都會由衷地愛死它,從這個層面上講,大家可以理解要讓這個制度消亡,簡 直是難於上青天了;

 

要不是中小企業和創業板不斷地開出來,民營企業地位不斷地提升,這種殼價值繼續遺禍中國的市場就還將長期存在,我是極少數不罵大量發新股的人之一,只要發 的是中小民營企業就可以,只要它們稍微符合資格就不必太苛刻,這會達到三大目的 ,一是大力稀釋殼資源價值,二是增加融資活力,解決中小民營企業資金困難,三是培訓投資者,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大力發的結果,未來必然有大量公司死去,契 約精神,要用流血來澆灌,此一舉三得之事,當然是要大做特做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改變這個市場健康存活的體制,你把人家資本主義的東西拿來用, 不給他澆資本主義的水和養分,他早晚要枯死的。

 

在美國,有大量新股上市當天就可以變成吃人不吐骨頭的魔鬼,最典型的2007年新世紀公司上市沒幾個月,從65元高價直至為零摘牌,股票發行逐漸會演變到 市場行為,以後要看承銷商的,他出手一堆爛貨以後不理他,他自然就死了,沒得玩了,關發審委何事,這些,一定會成為中國股市未來的發展方向。

 

所以今天,我以為,主事的人,腦子是很清醒的,上交所這個警示板新規,暫不看實施細節,看他的意向,這個意向就是要引導資金走良幣驅逐劣幣的路,至於手 段,中短期就可能就是這麼不講道理,這是面對傳統的龐大利益壓力無奈的跳腳反應,以中國目前的國情,完全禁絕垃圾股重組是不可能的,這個故事的惡劣影響還 將存在較長時間,直到企業上市市場化和政府權力尋租的狀況得到根本的改變之後,垃圾股重組才可能會真的退出歷史舞台。

 

至於大家詬病的實施細則上,動動腦經有些是容易避免的,以免錯殺,比如有些週期性行業虧損的情況,只要企業沒有變更主業,在原產業裡持續經營,即使ST,也可以另有審計標準來判斷其價值,不必擔心失去流動性,最終是否退市,可以使用別的標準,這方面完全可以去美國取經。

 

真正的契約精神,只有在私有制的基礎上的市場經濟社會裡,才可以建立,因為責權利非常清楚,才會有滋生契約精神的土壤,中國從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才走到半 公有半私有制社會,好多美好願望,還要留待時間來慢慢解決,今日用上重典,扭曲一下,也不必呲牙咧嘴,如果目的正確,手段可以商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653

獲利佳、新契約保費收入躍居前三名 杜英宗一年成功改造南山人壽的祕密

2012-8-20  TWM



杜英宗一年成功改造南山人壽的祕密潤成控股入主南山人壽一周年後,繳出漂亮成績單,不僅成功標下北市世貿二館地上權,今年前七月還躍居壽險業獲利王。讓南山一躍而上的靈魂人物杜英宗,過去一年是如何讓南山谷底翻升?

撰文‧許瀞文

去年八月,潤成控股正式入主,新南山人壽團隊首度亮相,副董事長杜英宗對外宣示,要重新擦亮南山人壽的招牌,三年內要和國泰人壽、富邦人壽並駕齊驅,五年內要成為壽險市場市占第一名;如今才一年的時間,杜英宗的承諾已經慢慢實現中。

日前,南山人壽公告前七個月稅後獲利七十三億元,遠高於國泰人壽的十三.二億元、富邦人壽的六十二.二億元。

根據壽險公會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各大壽險公司在新契約保費收入︵FYP︶排行榜,前三名為富邦人壽、國泰人壽、南山人壽,其中南山較去年同期成長四九 三%,和去年八月潤成入主時還在市場第十一名相比,許多資深壽險人士驚呼:「南山回來了!」種種數字都說明,南山真的回來了!曾在金融海嘯大幅虧損四六○ 億元、二○一○年也虧損一二七億元的南山,似乎已經打底完成,預備迎接美好未來。

一度因股權交易不順遂、員工上街頭抗議而元氣大傷的南山人壽,為何能在潤成入主一年後繳出好成績?背後的靈魂人物,正是南山人壽副董事長、也是被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稱為「杜老師」的杜英宗。

策略調整 拉高銀保比重這位頭髮花白、已屆退休之齡的投資銀行教父,外資同業都敬他一聲「杜老」。在投行界打滾超過三十年的杜英宗,去年轉戰南山人壽時,還在外資圈 引起不小震撼,大家都在談論:「保險和投行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杜老』能習慣嗎?」但身段柔軟的杜英宗,儘管在外資圈中評價不一,到了南山人壽後,確 實幫南山重返榮耀,他是如何做到?

「他每天早上都是最早到公司、最晚離開的人。」一位南山人壽內部主管表示。自從接手南山後,這一年來杜英宗維持每天早上七點前進公司的紀律,下班時間可能會是晚上的十一、二點,幾乎每天晚上都和不同的銀行財管主管餐敘,讓南山在短時間內,順利打進銀保市場。

一位南山主管表示,在南山還是外商時,其實不重視銀保通路,但潤成新團隊入主後,南山調整成銀保及業務員雙軌並進,由過去和金融圈有好交情的杜英宗出面,一一拜會銀行高層;據了解,近一年來,所有大型民營銀行的高層都曾見過杜英宗。

而南山也端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躉繳商品在銀保通路銷售,「他們總是能比其他壽險公司給的預定利率高○.二%,客戶自然會選擇南山。」一位財管銀行主管表示。

商品利率高、加上杜英宗的人脈加持,因此南山今年上半年新契約保費收入九六一億元中,接近一半以上都來自於銀行通路。但也因如此,讓部分老南山的業務員略有微詞,因為銀行賣的多是「類定存式」躉繳商品,可能衝擊未來公司的獲利能力。

據了解,杜英宗私下和同仁曾正面回答這個疑慮,他當然很清楚保險的本意是保障,但類定存商品是目前低利市場的潮流,如果南山不順著這潮流走,很難在保險市 場中占有一席之地,「未來更沒有影響力。」勤訪營業處、聽基層的聲音一面帶領公司衝業績,但杜英宗也沒忘記安撫人心。尤其兩年前,南山業務員上街頭抗議的 畫面,還停留在許多人的心中,更是潤成團隊上任後必須盡快面對的問題。因此杜英宗一上任,就積極著手改善和業務員間的關係,穩定軍心。

「副董來之前,都會請身邊的特助先和我們約時間,剛上任時,他一個月曾經來三次,聽聽大家的意見和想法,讓大家有熟識的機會。」一位在台北通訊處的處經理提到。

或者,區域相近的通訊處處經理開會時,杜英宗也抽時間到場參加,盡量能在短時間內認識通訊處的負責人,了解第一線業務員的聲音。

過去,總和大老闆交陪的杜英宗,現在要放下身段和最基層的員工搏感情,「有些通訊處的設備沒那麼好,他也不計較,和業務員一起坐在板凳上。」、「他也和大家一起吃飯、喝酒,甚至會捲起衣袖說:『你答應我喝完這杯要帶進多少業績。』」一位中部通訊處經理表示。

過去因為南山人壽隸屬於美國AIG集團,基層的聲音往往要繞道國外才能傳遞,時間耗費較久;但新團隊入主後,馬上不一樣,很多意見一表達,總公司立即就有反應。

例如南山人壽一直有「陽光日」的制度,是指周三的下午,內勤人員可以不用接聽業務人員的電話,目的在讓負責核保、理賠的人員能專心處理行政事務,但卻造成 業務人員些許不便。在走訪通訊處時,據說杜英宗一聽業務人員反映「陽光日」制度,認為不合理,就立即取消,讓南山的服務可以零時差。

賣出早期高利率公債

除了調整軟、硬體質,還得兼顧獲利才行,但保險是百年事業,獲利要能短期內改善,談何容易,但杜英宗還是努力完成。

「在○一年左右,國內發行的政府公債,有五成都是南山人壽購買的,帳上持有的債券部位是所有壽險公司最多的,利率至少五%以上,許多甚至八%、一○%。」一位南山人壽前高階主管表示。這些債券大多還留在帳上未賣出,如今,也成了南山獲利的最大寶庫。

過去,南山屬於外商公司,礙於國內法令限制,南山無法大量買入房產,只好去買國內政府公債,「那時本土大型壽險公司都去買房產,等看到南山獲利好才驚覺, 原來長期而言,買債券獲利不輸房地產,甚至更為穩定;但回頭跟著南山一起買時,市場利率已經往下走,獲利沒那麼好了。」根據保發中心的會員資料顯示,○六 年時,南山的可運用資金為一.一兆元,其中持有國內政府公債就高達五四七一億元,占了四七%;若保守以平均利率五%計算,不用做事,每年就可以坐收債券二 七三億元的配息,已然讓南山立於不敗之地。

當然,法令的限制讓如今各家帳上「寶庫」各有不同。國壽等大型公司坐收房地產的增值效益,但在金融資產的「未實現利益」上,南山就遙遙領先。截至去年底止,國壽帳上的未實現獲利為一○六億元、富邦有三○八億元,而南山帳上則有高達七○三億元,居同業之冠。

金融商品未實現利益居冠

南山計畫三年後上市,按︽證交法︾規定,必須要連續三年獲利,對南山人壽來說,無論景氣榮枯,只要擁有這座寶庫,就等於吃了獲利的定心丸。

而南山近一年的獲利,壽險界人士推估,得自這座寶庫的「庇蔭」比重當然也很高。

南山人壽財務長許妙靜表示:「有別於外商時期,債券投資都是長期持有,潤成接手後,會依市場狀況調整投資配置,在資產管理上更靈活,在調整過程中,賣出一 些早期建立的債券部位,也有買入新的金融資產,以建立未來獲利來源。」許妙靜指出,去年出售金融資產獲利約占總投資獲利的二二.七%。

這數字是多或少?壽險同業表示很難評估,一般壽險公司財務健全度看的是帳上未實現損益,「那才是決勝負的關鍵。」不過,瑕不掩瑜,歷經波折後,南山人壽確 實逐漸聚集人氣,走出陰霾,過去曾經引領業內風騷的業務員大軍,也逐漸回籠,目前已有三萬多人,幾乎完全回到出售之前的水準。在杜英宗的帶領下,入主之初 的支票正在一步步兌現,南山是否真能重返榮耀?令人期待。

杜英宗

出生:1947年

現職:南山人壽副董事長

經歷:花旗環球台灣區董事長、美國高盛公司紐約總部副總裁學歷:哈佛大學企管研究所、

政治大學企管研究所

南山帳上未實現獲利703億元居同業之冠對未來上市之路助益大 單位:億元2009年稅後損益 2010年

稅後損益 2011年

稅後損益 2012年前7月稅後損益 2011年底帳上未實現獲利 2011年底國內債券投資金額國泰人壽 26 -65 4.5 13.2 106 1921 富邦人壽 108 66 101 62.2 308 4015 南山人壽 105 -127* 35 73 703 6271 註:*計算年度從2009年12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共13個月。

資料來源:金管會及保險事業發展中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396

職業投資-這是和魔鬼簽訂的契約,對嗎? 求索之路

http://xueqiu.com/6337035653/25172243
格雷厄姆的結局,這位華爾街的教父於1976年去世前不久,格雷厄姆最後宣稱,他最終站在了「效率市場」理論一邊,而放棄他的價值理論。

RSI指標發明人韋特J.W韋登的結局,他嘲笑的那種自作聰明主觀的指出市場應該如何去做的想法,其實是在嘲笑自己前半生全部努力的結晶。

投機家傑西利弗莫爾的結局,傑西.利弗莫爾曾經用微薄的資金,創造出天文數字的利潤。他曾經破產過兩次,但不久後他都能創造出更大的輝煌。當他第三次破產時,他選擇了自殺。他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只留下了一千多美元的遺產。

  波浪理論發明人艾略特的結局,同樣發表道氏理論的查爾斯.亨利.道,我也只是看到了他完美預測的報導,而同樣沒能找到其獲利豐厚的記載。

  江恩的結局,江恩也許是最有爭議的人物。有人說他在市場上找到了看穿未來的方法,從而賺到了天文數字的財富。同樣也有人說江恩只不過是一個騙子,他靠包裝自己來實現高額的培訓費。據江恩的後代所說,江恩根本沒有給他們留下多少的遺產,只是靠寫書教學來維持生計。

巴林銀行的尼克里森的結局,1995年,裡森做日經指數期權的跨坐套利,交易組合頭寸的上下盈虧平衡點為18500和19500之間。1995年1月17日,神戶大地震後,日經指數大跌。1月23日,日經指數跌到17800點以下.為了挽救敗局,尼森大量買進日經指數期貨,同時賣出日本債券和利率期貨,企圖影響價格走勢。但終因無力回天,到2月23日,尼森共買進70億美元的日經指數期貨,200億美元的債券和利率期貨,經結算共虧損10億美元。2月26日,由於未能籌集到足夠的款項,具有233年歷史的巴林銀行宣佈倒閉,被荷蘭銀行購買。

中航油的陳久霖的結局,從事石油衍生品交易,陳久霖釀成轟動世界的災難,中航油總計虧損直達5.5億美元之巨,公司淨資產僅1.45億美元。2004年11月29日,他不得不向新加坡高等法院陳述真相,以求破產保護。年僅43歲曾經被視為前途無限的陳久霖一下子從天堂跌入地獄。

助友財團的濱中泰男的結局,1996年6月5日,濱中泰男未經授權參與期銅交易的醜聞在紐約逐漸公開。1996年6月24日,住友商社宣佈巨額虧損19億美元並解僱濱中泰男之後。銅價更是由24小時之前的每噸2165美元跌至兩年來的最低點每噸1860美元,狂跌之勢令人瞠目結舌,使住友商社的多頭頭寸虧損擴大至40億美元。

科學家牛頓炒股的結局,牛頓就是在南海公司股票上漲過程中參與了一把,很快,他的投資就實現了翻倍,當時還比較謹慎的牛頓出清了所有的股票,獲利不菲。但是剛剛賣掉股票,牛頓就後悔了,因為到了8月,股票價格達到了1000英鎊,幾乎增值了8倍。隨後發生的事件表明,牛頓決定加大投入繼續追進。然而南海公司泡沫最終開始破滅,股價一落千丈,到12月份已經跌到了約124英鎊,牛頓也未及脫身,幾乎血本無歸。最後說:"我能算準天體的運行,卻算不準人類的瘋狂。"

政治界丘吉爾炒股的結局,炒股血本無歸。丘吉爾在美國證券巨頭巴魯克陪同下,在華爾街股票交易所開了一個戶頭,但忙活了整整一天,做了幾十筆交易,無一獲利。到下午收盤時,丘吉爾已經資不抵債要破產了。

上面這些大師包含了價值分析、技術分析、神奇理論、交易理念的創始人,還有財團人物、科學家、政治家、他們都處在各自專業領域金字塔的頂峰,甚至有的還是開山祖師。而他們的結局又怎麼樣呢?

哪麼: 1我們可以從中發現什麼問題呢?或者有什麼啟示呢? 2在投資中給我們哪些警告呢?我們又如何避免呢? 3想起哪句話:「職業投資-這是和魔鬼簽訂的契約」 ,我們在投資的道理上,我們想好了嗎? 4怎麼樣才能走出這個魔圈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952

投資者商定債務契約新框架 以防阿根廷違約僵局再現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7459

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CMA)本周五提出了一個新框架,來調整負債嚴重的國家及其債權人之間的關系,以防阿根廷違約事件中,“釘子戶”債權人引發爭論的情況再次發生。(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在希臘債務重組後,美國財政部召集全球債券專家進行了數月討論。作為全球400多家大銀行、投資者和債券發行商的代表,ICMA將於周五公布一份修正後的債務契約條款,以解決主權債務違約問題。

現行框架下,少數債權人可以推遲經多數人同意的債務重組。這種少數否決多數的權力可能會挫傷多數投資者參與全面重組計劃的積極性。

ICMA提出的新條款將限制少數“釘子戶”投資者破壞債務重組的權力。如果違約國家想要進行債務重組,可以舉行一次性投票,只要75%的債權人贊成,重組就可以對全部債權人生效。

另外,周五的新框架還將給出明確解釋,現行債券契約中的“平權條款”意味著拒不讓步的持債人應享受平等對待,而非與多數投資者享受同等償債額。

新條款的公布表明,市場參與者已經轉變想法,接下來就看政府了。英國金融時報引述ICMA常務董事Leland Goss稱,

政府或許不會很快適應轉變,但一旦有一國接受了新框架,其他國家會很快跟著接受。

債務契約框架的變革意在避免阿根廷債務違約爭端的重演。此前,阿根廷92%的債權人同意以更少的利息償付進行債券互換,但以Elliott和Aurelius為代表的對沖基金拒絕接受債務重組,阿根廷陷入漫長訴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507

信任的無形契約 林智遠

2014-11-06  NM
 
 

 

財務學上,計算企業價值的方法,都會考慮盈利、增長和風險。增長不可能長做長有,風險亦因此而生。衡量風險的高低和企業價值,可能也包括信任,彷彿是企業與投資者一個無形的契約!十年溢利增長告終

新奧能源(2688)的業務主要是在中國內地,經營和管理燃氣管道設施,銷售管道和燃氣,故此新奧年報也指出信貸風險主要位於中國。過去十年,新奧股價長升長有,營業額增長除2009年是2%外,其他年份都保持雙位數增長,2008年前有43%至69%;近年增長有放緩趨勢,也有20%至34%。更明顯的趨勢,是新奧溢利率持續收縮,由2004年的21%,下跌至去年的8%。去年,新奧營業額雖有27%增長,但溢利卻倒退10%,十年營業額增長是持續,不過十年溢利增長卻正式告終。雖然新奧今年上半年的營業額和溢利保持增長,溢利率仍只有11%,與去年同期的10%,差異不大。尋找增長動力是否在新奧管理層的日程中?

增加還是分散風險?

上週二收市,新奧公布以總代價2億美元,收購其大股東兼主席夫婦兩人全資擁有公司,所持有的加拿大及美國燃氣加氣站項目。新奧解釋收購有助提供一個平台,進入加拿大及美國市場,把握新機遇及增長潛力,拓展業務之地域覆蓋,及有助分散經營風險。可惜,收購項目令人不解的地方不少!首先,加拿大和美國兩個項目都仍在虧損,去年虧損是人民幣2.5億元,今年首九個月虧損是人民幣1.8億元,兩個項目淨資產也只有人民幣8億元。加拿大項目更是在今年一月才投入營運,首九個月的營運虧損已接近去年全年的虧損。美國項目去年有毛損,收入比銷售成本低;今年有毛利,但毛利率只有15%,收入是人民幣0.6億元,而虧損卻是人民幣1.5億元。新奧解釋收購是增長潛力及分散風險。可是,收購持續虧損的項目可以達到溢利增長?還是溢利倒退?此外,新奧的營運和經驗一直在中國內地,並沒有在其他地方營運的經驗,涉足沒有經驗的地域,是增加風險?還是分散風險?

信任可在一瞬一念間破壞

收購是否對新奧有利,市場像給了一個答案!收購公布前,新奧股價收報54.3港元;公布後翌日,新奧股份成交激增,股價下跌,收報49.25港元,下跌9%。同日,恒生指數下跌1%。從上市條例角度來看,新奧此項目收購只須遵守申報及公告要求,不用獨立股東批准。然而,根據新奧的收購價折合約人民幣12億元,收購大股東淨資產人民幣8億元而持續虧損的項目,卻引發不少評論,有些媒體甚至將此收購項目與「企業管治違規」相提並論。新奧大股東不知是否察覺市場對收購項目的負面反應,或是借股價下跌買貨,上週四在市場購買107.2萬股新奧股份,每股平均價格46.107港元,涉資約5,000萬港元,並以自願性公告形式,即日作出公布。翌日,新奧股價回升,但公布收購項目後仍累積下跌7%。同期,恒生指數下跌2%。建立信任的無形契約需要漫長的時間,動搖或破壞它卻可在一瞬間,或是一念之間!

林智遠執業資深會計師,會計專業發展基金主席,最愛與太太旅行,出名講 talk及撰寫大學會計書,其著作已被翻譯成不同語言。目標以淺易簡單的方法,使牛頭角順嫂也能看懂會計數字和陷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080

職業炒股---是和魔鬼簽訂契約(轉) 秋刀魚kaidi

來源: http://xueqiu.com/9179053656/34889535

中國A股從整體上說是什麽玩意,大家心知肚明。所以,不如改稱為“職業投資者”。投資作為職業是無可厚非的。這是第一步。

第二說說職業投資。投資這個行當,不管是不是科班出身,在這個市場上,任何人都是從初哥開始的,區別不同的是有些人是一邊上班一邊玩玩投資,這里面90%的人,多少年了都還在投資門外晃悠,因為對於投資一行,他們沒有投入進去,純粹的得過且過,漲了和同事吹吹牛,套了也和大媽大伯們一起發發牢騷。這樣的心態,多少年都不會進步的,至少,搞了很久也還是股票買買賣賣,大牛市賺了也發不了財,大熊市虧了生活也還不錯。

另一些人接觸投資後,通過和打工甚至自己做實業做出比較,逐漸形成了以終生投資為職業,在投資上寄托自己一生財務和事業夢想的想法。這些人有些會真的下決心辭職,把自己100%精力都投入到這個市場中去。實際上,這些人,基本上已經斷了自己的後路。投資這行,確實應該先斷後路。投資這行,只有在高壓下,才能入門的。因為投資本身就是和高壓的對抗,沒有高壓的環境,培養不出專業的素質。

順便說說這個高壓是什麽,不光是金錢的壓力,什麽牛市要賺錢,熊市更要賺錢養家啦。還不止這些。日常人格上,也要承受高壓的。因為沒工作了,人格就下降到PP混混一類了。從此,你賺多少錢都是天經地義,但賠錢就是人渣,會被人罵得萬劫不複了。另外,因為失去了很多和外界正常的人際交流,性格同時又長期收到市場的磨礪和引導,7-10 年後,你的性格也會漸漸變得和普通人不大一樣了,旁人眼里應該簡單處理的事情,你會複雜化,旁人眼里應該複雜解決的事情,你反而會簡單化。對此,你父母,妻兒,肯定會怨聲載道,原來的朋友也會覺得你越來越怪,實際上,你已經和全世界為敵了。

要出門了,待會兒回來後接著說

還有點時間繼續寫一段

很多人職業做了投資後,第一件接踵而來的事情就是離婚。很正常的,一方面,你的配偶忍受不了你了,你虧錢上癮,和賭徒沒兩樣;你人變怪,配偶為你覺得丟人;你自己也因為承受過大的壓力而總有一兩次失去忍耐力的時候,一半這樣的事情發生幾次,總有一次會導致你們的離婚。這是大數定律,概率法則,離婚是必然,不離婚是偶然。
所以想職業做的朋友先看看自己是不是單身,如果不是,在做出這個決定前要多考慮考慮了。別天真,別以為賺多錢了你的配偶就能認可你,我可以很負責得告訴你,職業投資,哪怕你賺了幾百幾千萬和家人共享,在你老婆眼里不過是應當應分的,你落不到一絲好去。虧錢了你就是十惡不赦。這點官場上混的人會很明白:聰明人是不幹這種臟活的,幹了,無功反而有過的。
如果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也對配偶有很強的信心,那麽倒是應該職業做一段時間。職業做投資,不是說就能賺得更多了。以我經驗,職業做,在收益風險結構上,有兩種基本特征:

1:風險變小,也就是虧損會減少,很簡單的道理,你逐漸入門,對風險也越來越銘感,控制力也越來越強。這點上,比起上班炒股大多數人每股跌了10塊8塊還談笑風生算是一個進步

2:很糟糕得是,職業了,你賺錢也更少了。同樣很簡單,拿不起放不下,天天盯盤,做日內波動,早早止損,快快止贏。虧損截斷了,利潤也不會跑了。人也神經質了。再說,日內波動,有什麽利潤啊。某一天有可觀的日內波動利潤的股票,永遠是少數,你合概率定律較上勁了。

所以說,職業投資,初級階段,根本就是告別了暴力了,這時候,你大虧可能性不大,但是更大的可能是,你的同事,牛市里翻番了,你才賺了10%···。
你會說,我這是幹嘛啊,我辭職做投資,難道就是為了賺得比別人更少嗎?
一般來說,除非你很聰明,同時又有一個過來人指引,你不職業做,你入不了門,職業做了,你還是不入門。為什麽不入門呢?因為你無法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這個,特別體現在很多很多很勤奮的職業投資者身上。
職業做第一次入門的門檻就是你變得清閑了。你不看盤了。你不工作,但是交易日也沒事情做了。
為什麽呢?因為你開始慢慢學會做長線了。有多少人能到這一步啊,我看很少很少。
做長線難在安全邊際的界定。中國股市之貴,投資價值只缺乏,是令人發指的。但這不是混短線的借口。如果能找到一些安全邊際,我的建議是利用起來,不要浪費了大好時光,時間會把安全邊際和你的倉位,逐漸轉換為可觀的利潤。而混一輩子短線,勤勤懇懇得看盤做交易者,做交易性機會,拿交易性的利潤,時間的威力就很難發揮出來。大多數人,會白白浪費一大段大好的青春時光。
這時候,你的處境是很尷尬的。一方面,你沒有工作,不用朝8晚5的上下班,另一方面,白天你也閑起來了。一般也就是每周一兩次晚上分析分析數據,檢查檢查安全邊際和倉位合理性。這時候,在旁人眼里,這人是徹底變成閑人了。你這時可能也不怎麽在乎別人怎麽看你了,聰明點的呢,會乘機多花一些時間在配偶子女和父母身上,搞好群眾關系,從另一個角度減輕自己的道德壓力。---因為在中國,不上班是缺德的。
這時候,人會閑出毛病來。於是首先,是一些你小時候未能達成的心願,不知不覺得,你鬼使神差得一件件去做了,雖然那對你得現在完全無用:最常見的是比如小時候買不起得東西,突然買了一堆,小時候得一些未了心願逐漸了了。

這不是成功,註意,其實這是你精神空虛的開始。
當然,這時候也是你財富開始真正積累起來的時期。
有些人,想明白了,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不如找點有意義的事情來幹。

比如老巴,就做和人吃飯得生意了。這不是一頓飯!是慈善!很多中國人搞不清楚這一點,所以我這里特別強調一下。要是我個老巴吃飯,我不會聊任何投資上的事情,我和他聊慈善!這才是這頓飯的意義!
還有的人呢,有了空閑的時間,有了一定是抗風險實力,就做起實業了。兩條腿走路,財務互補,多好。
還有一些人,幹脆,又去上班了。其實,這是掩人耳目,同時也是規避身邊人的正面鋒芒。想想看,一個好男人,賺了幾千萬了,每年利息都有上百萬,還去打工賺每月幾千,他身邊的人能不豎大拇指嗎?他老婆還會擠兌他嗎?況且,有了家底,去打工,不和老板斤斤計較,不與同事爭風吃醋,擁有獨立人格,不用擔心任何打擊報複,愛說什麽就說什麽,多瀟灑。

這種人啊,真聰明。就是要註意一點,工作環境不要毀了健康。健康是無價的,尤其是你已經對世界逐漸擁有支配權了後(僅限金錢方面的)
另一些人到這個狀態了,走得是另一條路,進入了機構群體,開始了合作打獵的過程。這點上,我沒有太多心得,有也是淺嘗即止。說實話,我搞不懂投資怎麽可以合作的?基金經理三點都去開會了,會一開就到晚上7,8點。說了點啥呢?是不是有意義?我不懂,所以我不做展開了。
當然,並不是絕大多數人都那麽幸運的。

成功的閑人,絕大多數是落入俗套的。包二奶,吸鴉片,等等,總之就是兩句:1:敗家,2找不自在。

最終,第三條也來了。就是投資失敗,破產了事。

因為投資就是做人,人格出了問題,投資也出問題。
於是,這批人,應該賺錢的,繼續賺錢下去了···

賺到了不應該賺到的錢的,年複一年N年後,還會去了···

最終,大家都老了。

聚在一起,LOSER問唯一的贏家:你賺到了!你贏了!你怎麽做到的?

其實這時,那個贏家眼里有淚。

“回首這一生,我也是個失敗者”

“我輸掉了我的一生”

“職業投資---這是和魔鬼簽訂的契約”


@管我財 @釋老毛 @價值at風險 @小小辛巴 @有亦無 @安久套海通 @不明真相的群眾 @二線牛牛 $中國平安(SH601318)$ $中國石化(SH6000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479

證監會主席肖鋼:培養“賣者有責、買者自負”契約精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326

證監會主席肖鋼19日在出席“亞洲金融論壇2015”時表示,要培養“賣者有責、買者自負”的契約精神。強調未來要進一步推動滬港兩地金融互認,完善QFII和RQFII制度,進一步加強兩地跨境業務的發展。

肖鋼當天在“亞洲金融論壇2015”上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全球財富管理中心趨向多元化發展,加上亞洲地區儲蓄率普遍較高,但投資和理財觀念不強,以及直接融資市場欠缺深度和廣度等,這都為亞洲財富管理提供重大機遇。

他表示,在這一機遇下,亞洲財富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一個更加多元化、一體化、更具廣度和深度的亞洲金融市場體系,實現亞洲各國金融市場融合發展。此外,還要積極推進亞洲財富管理變革,培育亞洲的財富管理機構,以提高綜合競爭力,樹立亞洲財富管理的信譽和品牌。

關於加強財富管理教育和宣傳方面,肖鋼指出,要培養“賣者有責、買者自負”的契約精神和“誠實信用、謹慎勤勉”的信托文化,以打造亞洲財富管理的軟實力,改善亞洲財富管理的制度環境。另外,財富管理行業的快速發展必須建立在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和共同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的基礎上,共同推動亞洲財富管理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肖鋼同時強調,未來要進一步推動兩地金融互認,完善QFII和RQFII制度,進一步加強兩地跨境業務的發展。

在上午的講話中,肖鋼表示,未來企業上市的程序將不斷簡化,目前已經取消了企業走出去境外上市的盈利要求,未來境內上市也可以不要盈利。

而在上周五,肖鋼在2015年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提到,強調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是2015年資本市場改革的頭等大事,是涉及市場參與主體的一項“牽牛鼻子”的系統工程,也是證監會推進監管轉型的重要突破口。

同一日,證監會宣布對45家證券公司的融資業務檢查中發現部分違規問題共警告或處罰了十二家券商,包括暫停中信、海通、國泰君安新開融資融券賬戶三個月,責令兩家券商限期改正、增加兩家券商內部合規檢查次數並對另外五家券商采取警示措施。

該消息引發了周一券商股集體跌停,上證收盤重挫7.7%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013

關於“三角戀事件”,周鴻祎回應了四個字:契約精神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11/151922.shtml

因為本文的主角之一是周鴻祎先生,所以先跳開“互聯網+”的主題,轉去這兩天火熱的“羅生門”事件——360、酷派、樂視圍繞奇酷公司的三國情殺。事情的經過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了,不再贅述。

在前天9月8日周鴻祎發了那個微博之後,酷派官方和高管紛紛撕破臉皮還擊,今日樂視也發公告力挺酷派(雙方利益綁定,不力挺才不對呢)。所以今天上午當周鴻祎穿著“應主辦方要求”的西裝登臺演講時,神色看著確實沒有他平時一件紅T恤來的刺眼。在其他幾位演講者紛紛拿自家產品舉例的時候,今天的周鴻祎分外低調,只拿360兒童手表舉了例子,閉口不談剛剛發布的奇酷新機以及和酷派這個傳統廠商的融合問題。

演講結束,周鴻祎走向通道。當我還在暗自思忖應該如何提問好一步步將話題引向酷派時,一位媒體同行直接開口問道:請您談談這兩天酷派和樂視的事兒吧。周鴻祎轉身說道:不談這個。但其隨後又止步解釋了一下,稱和酷派的問題就是互聯網企業在和傳統企業結合時可能會產生的問題,並強調了“契約精神”。

說完,周鴻祎便在其同事的護送中趕往機場。

八卦之後再回到“互聯網+”的主題。其實酷派作為一個傳統的手機廠商,擁抱360即是在擁抱互聯網。酷派想要做“互聯網+”的事情,而郭德英(酷派董事長)對“互聯網+”的理解應該是和周鴻祎的理解不同的。

如果同處廣東的酷派董事長郭德英和美的董事長方洪波觀點類似的話,他們是把互聯網作為一個工具和渠道看待的,而非核心生產力。但在提出硬件免費的周鴻祎眼里,造出一部手機只是個開始,賺錢要靠互聯網的服務。拋去樂視在里面的利益糾纏,這兩者之間的觀念偏離也是鬧成如今這樣的根源之一吧。

下文分別是周鴻祎和方洪波的演講內容(有刪減),他們闡述了自己認為的“互聯網+”中互聯網能做什麽,傳統企業又該做什麽的觀點。

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互聯網+”是把互聯網作為主語

第一個是核心初衷是什麽,到底有沒有互聯網思維,能不能用互聯網思維和很多行業結合。盡管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例子,但是依然還有很多人對互聯網思維表示非常懷疑和不屑,其實我覺得這個理解是不對的。我曾經專門為這個寫了一本書,核心思想是什麽,我覺得最重要的點就是連接。

15年前網易有一個廣告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網聚人的力量”。(互聯網)之所以改變很多行業,免費補貼也好,都是表象。兩個基本點,和廣大用戶連接起來,破壞原來的連接關系,建立新的連接關系。所以當你用連接的觀點看的時候,雖然也是工業革命,但是沒有形成,因為只是一個工具,可以提高生產效率。

但是我們過去說這一點有關系嗎?沒有。滴滴和Uber都試圖在你和運輸車輛之間去重新建立一個連接,那麽誰能夠把這個連接建立的越剛性,越有粘性,(誰就能贏)。所以我覺得這也是互聯網最有魅力的點。如果你把生意和互聯網結合而不建立連接,那麽這個就不是互聯網+。

第二個觀點,“互聯網+”和“+互聯網”是兩個概念。現在總理提出互聯網+概念之後,已經成為國家戰略。談互聯網+的書有100多本,以前做傳銷的大師現在都開始做互聯網思維培訓,但是這里面有很多弄混了。其實用互聯網打廣告做宣傳,包括你在互聯網上賣東西,或者說我用了互聯網的技術,什麽大數據、雲計算,這些你原來商業本質上沒有變化,產品和用戶形態沒有變化,只是當成一種戰術,提升你的宣傳效果,加強你的銷售,這個不是不可以,但是並沒有對原來生意產業帶來本質的影響和改變,只是一個改良。所以這種做法叫“+互聯網”,主語還是傳統行業。

我們今天談的互聯網+,最主要把互聯網作為主語,是用互聯網加上很多行業。本質上來說就是如何在你做的產品里面用互聯網思維改造你的產品體驗,從一個過去僅是賣給客戶的商品,變成你跟客戶的連接。同時利用互聯網的商業模式,把這個一次性銷售一個產品的模式,變成你和客戶有持久的連接,通過這種連接不斷提供服務。

我舉一個特別簡單的例子,大家都在談互聯網電視對傳統電視制造業帶來巨大的沖擊。難道傳統廠商不了解這個只要加一個安卓系統就可以了?問題是過去賣電視給客戶,賣出去之後就結束了。今天如果你用互聯網+的思想來看,賣電視的生意不再存在。從它拿回家打開一瞬間,通過這臺電視跟你建立了連接,而你要開始持續不斷的琢磨說在電視里面提供什麽樣的節目。

從我的理解來說,你是把互聯網當成一種思想戰略改造產品體驗,從而實現能夠跟你的用戶和客戶之間的連接。還是說只是把互聯網當成一個媒體,當成一個渠道,當成一個通路,或者是技術,這是兩種不同的玩法。

今天大家都在看“互聯網+”,我們很多在傳統行業積累了一些成功經驗,往往成為轉型的一個障礙。這里面有兩個挑戰。

第一是如何培養鍛煉互聯網的基因,如何真正掌握互聯網產品思路,指導改造原來的產品。我不太認同這些觀點(互聯網)能把任何行業都顛覆了,我覺得制造業水很深,所以在這里面特別需要創造這種跨界合作的機會,當然兩家基因不一樣,在這個合作當中,大家如何揚長避短,這里面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問題。

第二個是對安全的挑戰,過去保護電腦、手機,但是如果今天所有的設備都連網了,開車出門,突然這個車叫停了,就會出現嚴重的危險。如果家里所有的家庭設備都連接網絡了,家里被人黑了。在這里面帶來很大的挑戰,首先要解決這個有沒有被人攻擊。

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傳統企業的困境跟“互聯網+”沒有關系

如果你是傳統企業,我們不能以過去十年二十年成長的思維方式來面臨今天這個世界。通俗來講是新常態——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競爭到了一個新的水平。舊方式應對今天這樣一個新的發展,顯然是不行的。因為中國家電行業以前包括所有的制造業,都是大規模的。家電行業是這樣,過去的商業模式是這樣,投資方式也是這樣,大家賺錢了買土地,到國內建基地,生產線,所有的各品類的家電產品產能非常巨大。但沒有把這些賺到的錢投入到技術研發上和產品獨特性上。

今天我們再來看,做家電始終要建立這種創新能力。我不認為傳統企業面臨困境,僅僅是因為你固守過去的思維。

今天我們講互聯網怎麽樣,其實互聯網就是基礎設施。我們這些基礎等等所有的東西,要產業升級。我們怎麽去升級,提高勞動力生產水平。美的這幾年盈利水平在不斷的發展,我們盈利水平一直往上走就是因為我們勞動生產力提高。所以一個國家和地區,你要去競爭,必須要在技術創新和勞動生產力水平上提高。當然提高這三個方面,我們可以借一些“互聯網+”的思路。沒有互聯網,這三個方面也是要去改進和提升的,跟“互聯網+”沒有關系。

“互聯網+”可以給我們一些更多的工具和方法,一些更多的基礎設施去提高。基於這樣一個思維,我認為傳統制造業大有可為,關鍵是你敢不敢擁抱。

面對“互聯網+”我們怎麽辦。不管是什麽,為用戶提供有價值的產品服務這是亙古不變的,這是我們技術業的核心。所以我們聚焦產品和用戶,用“互聯網+”的思維一手抓轉型,一手抓創新。我們以前的盈利是靠規模做大,盲目擴張規模,買土地建廠房。現在你的新的盈利模式是什麽,在未來的三年這個成長方式要找到。

包括用“互聯網+”的思維改造產品端,所有的端都要改。比如說家電產品,一臺冰箱到消費者家里,正常的物理形態轉移六到七次,這顯然是很低效的。這樣一些問題我們都會去進行改造,用互聯網+的思想去改造。

但根本還是提供新的產品和服務。我們今年上半年公司凈利潤是90億,沒有投資一平米的廠房,顯然要投入到產品創新和勞動生產力提高上去,這樣我們就有競爭力了。

最後總結,第一我認為傳統企業的困境與“互聯網+”沒有關系;第二個傳統企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和勞動生產力的提高,建立新的成本優勢,很多隱性的環節破壞等等;第三點我們怎麽樣去應對,“互聯網+”,既要抓轉型,又要抓創新;第四個是未來的空間非常巨大,我們要緊緊抓住這個的時代機會。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田牧,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8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