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李克強:財政政策必須加力增效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569

國務院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月2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設、以公共產品投資促進穩增長。會議認為,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積極的財政政策必須加力增效。

水利建設大加碼

會議提出,要推進包括重大水利工程在內的公共設施建設,擴大有效投資需求。會議指出,去年以來,有關部門和地方按照國務院加大公共產品供給的部署,加快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目前納入規劃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57項已開工建設,27項擬於今年內開工,其余的要抓緊前期工作,條件成熟的應盡早開工。

一財網, 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副司長張明倫去年10月稱,172項重大水利工程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在建工程,還有一部分是將要兩年內和“十三五”期間陸續開工建設的。目前在建工程的總投資規模大約是6000億元左右。

官方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水利建設投資達到4881億元,其中中央投資1627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11%、15.6%。若2015年投資增速持平,中央投資將超過1800億元,總投資超過5300億元

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加快項目審批和資金下達,力爭今年7月底前完成新開工項目的可研審批,中央財政用於續建項目的專項資金5月底前全部下達,中央預算內水利投資6月底前下達90%以上。同時,要發揮開發性金融作用,通過專項過橋貸款等方式,為地方開展水利建設提供過渡性資金支持。地方政府也可以通過調整支出結構籌措建設資金。

此外,還將通過財政貼息等市場化融資渠道,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為保證項目進度,會議提出要對相關省份和重點項目開展專項督查、掛牌督辦,進度嚴重滯後的要及時調整投資計劃和資金預算,並督促整改、相應問責。

“鐵公基”快跑

水利建設加碼,僅是近期“鐵公基”大提速的縮影。 

從去年10月份開始,發改委不斷批準鐵路、機場和深水港等大型基建項目。2015年初始,經濟發展明顯趨緩,所以發改委又連續批了11個大型項目,總投入超過了1100億元

地方同樣出招穩增長,多個省份千億投資緊跟國家戰略。湖北提出投資850億元布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貴州今年確保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資產投資1300億元,力爭1350億元,同比增長13.9%。

2014年以來中國經濟不斷減速,物價持續下滑。有分析師認為,2015年中國經濟下滑風險更大。 國泰君安分析師任澤平於昨日發布的報告稱,中國一季度經濟會可能再下臺階,跌至7%水平。

2014年年末,人民銀行宣布降息,以”應對經濟增長下行壓力“。隨後,央行又於今年2月4日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進一步寬松貨幣。此前,有分析師表示,2015年財政政策可能有所加碼。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在《第一財經日報》發表專欄文章稱,初步數據顯示,中央政府2014年財政盈余實際上超過了2013年,財政收入的增速仍超出財政支出的增速,財政政策仍難稱寬松。“從政策空間的角度來說,政府是有充裕財力進一步加大財政支出。”

除了部署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設之外,彭博新聞社援引知情人士周三報道稱,中國政府已做好房地產政策儲備,以應對經濟持續下滑及房地產市場低迷。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125

康師傅控股(0322):面臨成長瓶頸,通過節能增效提升管理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746

康師傅控股(0322):面臨成長瓶頸,通過節能增效提升管理
作者:鄭澤濱
投資要點
業績概況:康師傅2014年業績總收入102.38億美元,同比負增長6.43%,方便面及飲料營業額分別較去年衰退4.49%及7.46%,毛利降低5.8%至31.18億美元,毛利率由30.25%增加至30.46%,歸屬大股東的凈利潤為4億美元,同比倒退2%。康師傅推進康百聯盟架構組合,產生整合費用0.73億美元,剔除此部分費用影響,歸屬本公司股東利潤同比上升6.52%,凈利潤率為3.9%。派息率維持在50%。
銷售情況一般,預測全年單位數增長:康師傅的方便面業務在14年4季度受到臺灣地溝油事件影響,收入下降18%,雖然一季度消費者信心在恢複,但完全走出陰霾還需要時間。行業的需求也疲弱,局限了長遠成長空間,未來公司需要通過產品升級來爭奪有限的市場。飲料方面,公司在即飲茶上會通過更多的研發和創新去適應消費者口味的變化,目前的創新力度仍不足夠;在純凈水上則會加強、完善全國的生產和銷售布局。整體來說,我們預計方便面和飲料在上半年的表現不是十分突出,全年總銷售收入增長預計在單位數。
以後和國際品牌未來會有更多的合作:除了之前與百事結成戰略聯盟,康師傅最近又與星巴克簽訂合作協議。公司認為借力外國品牌能否推動公司發展。尤其在中國飲料市場不斷多元化、個性化的情況下,康師傅會在一些自己沒有研發和產品優勢品類,積極尋找合作夥伴共同開發市場。未來5~10年飲料市場會更細分,所以康師傅在未來會有更多的合作可能。
策略轉向保守:康師傅所在的多個品類領域都正面臨成長天花板。公司2015年以節流增效為核心策略,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使用資本開支時更為謹慎,縮減資本開始至6-7億美元人民幣。
估值:公司目前股價對應2015年市盈率為22.3倍。
會議問題:
1. Q4方便面同比下滑18%的主要原因是什麽?
18%的跌幅里面,有10%的影響是因為臺灣油品事故的原因,競爭對手也有通過這件事動搖康師傅經銷商的信心。公司和食品藥監局多次溝通接受檢查,也主動盤查整改。1季度開始公司已經在逐漸回穩中,但上半年不會有很大的好轉,下半年會有改善。
2.今年公司要調整產品結構,推出高毛利的方便面產品,能詳細介紹一下嗎?
長遠來說,公司一直希望透過升級配料等逐漸提高ASP,具體要看消費者的接受程度,還有競爭環境和物價水準。
3.方便面下滑很多年,主攻高端能方便面下滑很多年,主攻高端能彌補需求疲軟態勢嗎?
中產階級消費升級不一定就會放棄方便面。
4.飲料方面,飲料方面,除了百事以外,如果和第三方合作主要是出於什麽考慮?
公司希望能夠專註在本業,已經在茶、水、果汁上有規模經濟優勢。而中國飲料市場不斷多元化、個性化,在某些公司沒有研發和產品優勢品類,康師傅會積極尋找合作夥伴共同發展。未來5~10年飲料市場會更細分,所以根據這個策略走下去,公司會有更多的夥伴。
5.飲料(百事)裁員費用還會持續嗎?
未來兩年還會有費用,裁員是既定的方向,能提高百事的經營效率。沒有辦法估算金額和發生時間,因為主動權交給百事。
6.公司聚焦茶飲料和水,但是市場份額水也在下跌,茶飲料增長放緩。
大環境越不確定其實越要聚焦,公司認為在目前的環境下要回到公司最強的幾個品類。茶方面,公司創新不足,需求其實一直都在,就看公司能不能研發出產品去滿足消費者升級的需求。水方面,公司會在全國做好平臺,完善各地的生產布局。投資者不要期望飲料分部在上半年會增長得非常好。
7.未來資本開支方向?
2015年資本支出會比2014年更謹慎,現金為王,保守經營。核心發展策略還是節流。總資本支出大概在6~7億美金之間,,飲料占比最大,但同比2014年會少20%左右。
8.原材料成本下降得到的實惠會最後反映到利潤嗎?
有一部分會反映在利潤,但是公司同時也會增加渠道合作方的利潤和增加產品的份量和品質。
9. 2014年資本支出在“其他”分部里面增加了55個億,是什麽原因?
主要是上海吳中路四棟大樓(研發中心和辦公大樓)的投資,是比較大的一次性的支出。
10.目前產品的渠道庫存目前產品的渠道庫存情況?
今年開始公司采取穩健經營,公司的產品庫存是相對健康的。
11.辦公地址搬遷的考慮?
公司在天津起家,所以感謝天津。從培訓人才、挽留人才的角度來看,上海更適合康師傅。康師傅和迪士尼、星巴克合作後,公司慢慢走上國際舞臺,今後還會有更多國際合作。
12.今年的銷售今年的銷售展望?
市場不會有很大的變化,2015年上半年會比較差,主要是因為去年上半年水頭的關系,下半年會好一些。維持全年低單位數的收入增長目標。
13.渠道夥伴方面是否有做相應的調整和配合?
在中國電商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渠道,公司會找電商的合作夥伴.在現代通路方面,因為和百事合作了,所以希望能夠更加強現代通路的能力,未來公司要走向更多4、5、6線城市。
14.百事百事20414年的經營狀況和整合進展?
和百事會加速整合,因為在過去的整合中,公司發現康師傅和百事在供應鏈和渠道上有協同效應。
15.公司在準備現金做公司在準備現金做M&A,今明幾年這樣的機會會非常多嗎?
很難判斷發生收購並購的時間,需要看機會(尤其是本土的M&A項目)。
16.公司公司純凈水業務的策略是廣建水廠,離消費者更近,但是今年表現一般,原因是什麽?
策略長期還是對的,短期執行上在地區會有挑戰,因為有些對手是專註在地區,這需要康師傅提高在不同地區內營銷和定價的靈活性。
17.凈負債比較高的原因?
上海吳中路項目的投入較大是一個主要的影響原因。
18.為什麽純凈水業務的競爭對手市場份額上來這麽快?
為什麽純凈水業務的競爭對手市場份額上來這麽快?農夫山泉和怡寶的互相攻擊反而起到了廣告效應。康師傅在PET價格上升時推出輕量瓶,降低了產品質感,競爭對手沒有跟隨。現在PET價格下降了,公司計劃重新增加PET用量。
19.和星巴克的合作是排他的嗎?和星巴克的合作是排他的嗎?
是的。


來源:興證香港
(註: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看法,僅供參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051

張喜武:央企提質增效要做好七大文章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4302.html

張喜武:央企提質增效要做好七大文章

一財網 重華 2015-12-11 12:33:00

國資委副主任張喜武在11日的國新辦例行政策吹風會上表示,明後兩年,中央企業提質增效面臨的任務比2015年更加艱巨,要遏制央企業績下滑的態勢,到2017年末實現經營性虧損企業虧損額顯著下降。

國資委副主任張喜武在11日的國新辦例行政策吹風會上表示,明後兩年,中央企業提質增效面臨的任務比2015年更加艱巨,要遏制央企業績下滑的態勢,到2017年末實現經營性虧損企業虧損額顯著下降。

張喜武表示,堅持深化改革,以提高質量效益為中心,綜合施策,促進中央企業紓難解困,在市場拼搏中提質升級,更好發揮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骨幹作用,對全國穩增長意義重大。

今年,《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指導意見》的出臺奠定了國企未來的改革發展的主基調,給全國國有企業帶來了極大的鼓舞。但由於新常態下的經濟調整,國有企業在今年已經面臨極大的調整轉型壓力。

財政部數據顯示,1~10月,國有企業利潤總額18806.6億元,同比下降9.8%。其中,中央企業13530.7億元,同比下降11.3%;地方國有企業5275.9億元,同比下降6%。

特別是交通、電力、電子和輕工等行業實現利潤同比增幅較大;石化、石油和建材等行業實現利潤同比降幅較大;鋼鐵、煤炭和有色行業繼續虧損。

張喜武表示,中央企業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骨幹作用。 2003~2011年,資產、收入、利潤、稅收年均增長率始終保持兩位數增長。從2012年開始,國內外各種複雜因素增多,加之收入、利潤三分之二集中在重化工業,中央企業增長態勢有所放緩。特別是今年以來,原油、煤炭、鋼材等大宗商品價格深度下滑,電信業提速降費、火電上網價格下調等政策性讓利規模擴大,股市匯市波動加劇,中央企業穩增長、增效益面臨巨大挑戰。國資委和中央企業采取了拓市場、控成本,強化重點領域、重點企業、重點環節專項整治,加快推動兼並重組、優化資源配置等一系列措施,遏制了效益大幅下滑的勢頭,財稅貢獻和職工人數穩定增長,為穩稅收、穩就業和國民經濟穩增長大局作出了貢獻。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促進中央企業增效升級,聽取監事會對央企監督檢查情況匯報。

會議指出,對中央企業取得成績應予肯定,對面臨困難不容低估,還是要堅持深化改革,以提高質量效益為中心,綜合施策,促進央企紓難解困,在市場拼搏中提質升級,更好發揮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骨幹作用。

為此,國資委提出了明後兩年中央企業提質增效的有關措施。

張喜武提出,重點是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樹立五大發展新理念,按照鞏固加強一批、創新發展一批、重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的總體思路,遵循提質增效與深化改革、創新驅動、結構調整、開拓市場、管理提升緊密結合的原則,推進國企國資改革在一些重要領域和環節取得實質性進展,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比重明顯提高,科技成果產業化步伐加快,海外資產盈利水平有所提升,產品與服務質量持續改進,“僵屍企業”處理取得明顯成效,努力實現中央企業效益穩步增長。

他強調,要做好七篇大文章:一是有效改善供給結構,向做好增量要效益。加快發展電力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航空航天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節能環保、生物等新興產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促進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行業和領域集中。

二是加快資源優化配置,向盤活存量要效益。推動中央企業集團層面和行業板塊的兼並重組,優化整合服務業資源,減少重複投資,發揮產業協同效應。

三是逐步退出低效領域,向主動減量要效益。對不符合國家能耗、環保、質量、安全等標準和長期虧損的產能過剩行業企業,實行關停並轉或剝離重組,對持續虧損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結構調整方向的企業,采取資產重組、產權轉讓、關閉破產等方式予以出清,到2017年末實現經營性虧損企業虧損額顯著下降。

四是大力推動“雙創”工作,向創新驅動要效益。建立中央企業專業化“雙創”平臺,推動優勢產業集團和中央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對主要承擔行業共性技術研究的科研院所,探索組建科技集團。圍繞新興產業和關鍵技術發力攻關,發展“互聯網+”等新業態,拓展應用領域。

五是統籌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向開拓市場要效益。增加優質新型產品和生活服務有效供給,搭建企業優化海外市場布局的合作平臺,規範競爭秩序。推動高鐵、核電、智能電網等全產業鏈走出去。

六是大力推進降本增效,向管理提升要效益。開展“成本管控、效益否決”專項行動,大力推進降本增效,加大存貨和應收賬款清理,壓縮非生產性支出,實現工資效益聯動,強化業績考核和激勵約束,落實增效責任。

七是實化細化改革措施,向深化改革要效益。開展混合所有制、市場化選聘經營管理者等十項改革試點工作,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2016年全國全面推開供水、供電、供熱和物業管理分離移交,啟動剝離醫院、教育等公共服務機構試點。

張喜武表示,為做好中央企業提質增效工作,國資委將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激勵約束、加快自身改革等措施,確保中央企業提質增效責任落實;加強監事會制度建設,完善監督運行機制,探索建立監督檢查責任追究制度,對發現問題抓緊處置和整改,對違規經營和不作為的嚴肅問責,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有關部門將創新政策支持,推動商業銀行落實不良資產處置政策,加大產能過剩行業呆壞賬核銷力度。

編輯:劉菁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413

國務院出五招加快國企提質增效 對不合標準、長期虧損的企業采取資產重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3385.html

國務院出五招加快國企提質增效 對不合標準、長期虧損的企業采取資產重組

一財網 重華 2015-12-09 21:29:00

會議提出,加強分類指導,對不符合國家能耗、環保、質量、安全等標準和長期虧損的產能過剩行業企業實行關停並轉或剝離重組,對持續虧損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結構調整方向的企業采取資產重組、產權轉讓、關閉破產等方式予以“出清”,清理處置“僵屍企業”,到2017年末實現經營性虧損企業虧損額顯著下降。

在明年國企發展改革即將啟動的關鍵時期,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門向國企布置了五大改革任務。

據新華社消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促進中央企業增效升級,聽取監事會對央企監督檢查情況匯報。

會議指出,對中央企業取得成績應予肯定,對面臨困難不容低估,還是要堅持深化改革,以提高質量效益為中心,綜合施策,促進央企紓難解困,在市場拼搏中提質升級,更好發揮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骨幹作用。

今年,《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指導意見》的出臺奠定了國企未來的改革發展的主基調,給全國國有企業帶來的極大的鼓舞。但由於新常態下的經濟調整,國有企業在今年已經面臨極大的調整轉型壓力。

來自財政部數據顯示。1~10月,國有企業利潤總額18806.6億元,同比下降9.8%。其中,中央企業13530.7億元,同比下降11.3%;地方國有企業5275.9億元,同比下降6%。

特別是交通、電力、電子和輕工等行業實現利潤同比增幅較大;石化、石油和建材等行業實現利潤同比降幅較大;鋼鐵、煤炭和有色行業繼續虧損。上述這些行業的企業以往都是國企利潤貢獻大戶,這些企業的經營出現問題,自然影響到了整體國企利潤的下滑。

針對當前的情況,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今後兩年要以提質增效為重點,做好五大任務。

探索組建科技集團

一是緊盯市場需求強化創新,改善供給增效益,建設央企專業化“雙創”平臺,推動優勢產業集團與中央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對主要承擔行業共性技術研究的科研院所探索組建科技集團。圍繞新興產業和關鍵技術發力攻關,發展“互聯網+”等新業態。推動高鐵、核電、智能電網等全產業鏈走出去。

其中,對主要承擔行業共性技術研究的科研院所探索組建科技集團是首次提出。

此前,科研性國有企業因為規模較小,往往被整合到更大的國有企業中去。但新一輪國企改革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特別貫徹了創新理念,國企中的科研企業收到了格外的關註。目前,盡在國務院國資委所監管的中央企業層面,還有北京礦冶研究總院、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機械科學研究總院等企業。部分企業如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組建的烽火集團、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組建的大唐電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都在科技集團化的道路上有所探索。但下一步是否重新組建或改造新的科技集團還需等待國家的進一步明確。

上述意見所提出的“發展‘互聯網+’等新業態”也顯示,“互聯網+”不僅是創投企業的主攻方向,也要成為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主方向。在重大的科研探索和“互聯網+”的前導性項目中,國有企業要主動承擔探索與發展的責任。

對不合標準和長期虧損企業予以“出清”

會議提出的第二點任務是加強分類指導,對不符合國家能耗、環保、質量、安全等標準和長期虧損的產能過剩行業企業實行關停並轉或剝離重組,對持續虧損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結構調整方向的企業采取資產重組、產權轉讓、關閉破產等方式予以“出清”,清理處置“僵屍企業”,到2017年末實現經營性虧損企業虧損額顯著下降。

會議還要求,要加快從非主業領域退出,嚴控產能過剩行業投資,促進國有資本更多地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點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

其中,“到2017年末實現經營性虧損企業虧損額顯著下降”這樣的調控目標也是在國務院層面首次明確,也給予國企明年發展攻關的清晰目標。

開展“成本管控、效益否決”專項行動

三是推進管理增效,開展“成本管控、效益否決”專項行動,加大存貨和應收賬款清理,大力壓縮非生產性支出,減少管理層級,實行工資效益聯動,強化業績考核和激勵約束,落實提質增效責任。試點市場化選聘經營管理者。

成本管控之一是國有企業近兩年轉型升級的主抓科目。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首次提出“效益否決”的專項行動,預計將從成本管控和投資效益管控兩方面強化國企錢袋子的管理,打好降本增效的大仗,同時謹慎安排投資,降低重複性投資而加大服務國家長遠目標、提升企業長期價值戰略性投資。

2016年加快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

四是加快混合所有制等改革,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2016年在全國全面推開供水、供電、供熱和物業管理分離移交,啟動剝離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機構試點。

今年以來,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的的“三供一業”移交進程明顯加快。7月27日,國務院國資委主任、黨委書記張毅出席 “央企走進吉林”暨駐吉央企分離移交“三供一業”啟動工作會議。7月28日,國資委與遼寧省政府共同召開駐遼中央企業分離移交“三供一業”啟動工作會議。9月24日,國務院國資委與貴州省人民政府共同組織召開駐貴州省中央企業分離移交“三供一業”啟動工作會議。10月22日,國務院國資委與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組織召開駐瓊中央企業分離移交“三供一業”啟動工作會議。10月21日,國務院國資委又與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組織召開駐粵中央企業分離移交“三供一業”啟動工作會議。

國資委副主任孟建民曾強調,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是國有企業公平參與競爭、真正成為市場主體的必然要求;是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基礎工作;是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客觀要求。做好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工作是當前國有企業抓發展、穩增長的有效舉措,也是強化國有企業管理的重要措施。

推動商業銀行落實不良資產處置政策

五是創新政策支持。會議提出,推動商業銀行落實不良資產處置政策,加大產能過剩行業呆壞賬核銷力度。會議還聽取了監事會對央企監督檢查情況匯報,要求改進和完善監督制度,圍繞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采取有效措施,對發現問題抓緊處置和整改,對違規經營和不作為的依法嚴肅問責。

 

編輯:汪時鋒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453

11部門聯合發布指導意見 10大路徑引導企業創新增效

為引導企業適應新形勢和新要求,進一步創新管理、提質增效,提高企業和產業競爭力,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人社部等十一個部門聯合發布指導意見引導企業創新管理提質增效。

指導意見提出,引導企業降本增效、創新生產經營模式增效、市場開拓增效、戰略轉型增效,全面管理和控制生產經營成本,積極延伸產業鏈,拓展發展新空間,變革生產經營模式,加快推進創業創新,提高戰略應變能力和風險防控能力,全面促進和保障企業提質增效。企業應立足自我,結合自身實際,找準制約提質增效的短板和瓶頸問題,積極與國內外領先企業進行全面對標,明確差距和提升方向,確定有針對性的主要路徑進行突破,切實提升發展質量、增加效益。

指導意見中提到,推動互聯網等信息通信技術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深度融合和創新應用,加快發展智能制造,有步驟地選擇簡單重複、安全風險高、作業環境差、勞動強度大等崗位開展機器人替代,有序實施生產裝備的智能化改造,建設數字化車間或智能工廠,積極發展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網絡協同制造、雲制造等新型生產模式。

指導意見主要內容如下:

主要路徑

引導企業降本增效、創新生產經營模式增效、市場開拓增效、戰略轉型增效,全面管理和控制生產經營成本,積極延伸產業鏈,拓展發展新空間,變革生產經營模式,加快推進創業創新,提高戰略應變能力和風險防控能力,全面促進和保障企業提質增效。企業應立足自我,結合自身實際,找準制約提質增效的短板和瓶頸問題,積極與國內外領先企業進行全面對標,明確差距和提升方向,確定有針對性的主要路徑進行突破,切實提升發展質量、增加效益。

(一)加強成本管理和控制。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將企業的人、財、物全部納入預算,強化預算全過程控制和剛性約束。樹立戰略成本和創新管理理念,從整體與全局視角對投資立項、研發設計、生產經營、營銷服務各環節進行全方位的成本管控,增強系統成本控制意識,推行價值鏈成本管理和創新管理體系。實施目標成本管理,通過強化定額和對標管理,合理界定成本開支範圍和標準,嚴格限制和監督各項成本費用支出。高度重視資金管理,加強資金使用的事前規劃,統一集中調控資金,強化應收賬款和預付賬款管理,加快資金周轉速度,優化資金結構,降低財務成本。強化成本核算,開展成本動因分析和成本預測,加強重點環節、關鍵領域的成本控制,重點管理和控制成本份額比例高的環節。建立成本責任制度,提高全員成本意識,加強成本考核,建立配套的激勵約束機制。

(二)強化資源能源集約管理。將資源能源管理的對象與範圍拓展到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評估各環節對經營績效的影響,提高資源能源集約化管理水平。采取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采購專業節能服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勵企業建立能源管理體系,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加強資源能源的計量、監測和統計,完善資源能源消耗定額管理,建立節能降耗責任制。加強原材料消耗的精細化管理,完善原材料領用、倉儲、回收等管理制度,有效降低消耗;加強庫存管理,力爭實現零庫存,實現庫存成本最優化。樹立集約利用資源能源創造效益的理念,推進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充分利用余熱、余壓、廢氣、廢水、廢液、廢渣,發展循環經濟;積極利用先進適用的節能降耗技術、工藝和裝備實施技術改造,淘汰落後工藝和設備,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

(三)重視資源優化配置與管理。加強企業內部資源整合,調整優化業務板塊,通過分立、轉讓、關閉清算等方式整頓處理低效無效資產和業務,發揮協同效應。提高集團管控能力,強化母公司在戰略管理、資本運作、結構調整、財務控制、風險防範等方面的功能,發揮企業整體優勢。積極穩妥開展兼並重組,深入做好盡職調查等並購前準備工作,重視或有負債及經濟、法律、社會等風險因素,從管理架構、財務制度、技術資源、營銷資源、人力資源、企業文化、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加強重組後的整合和管理創新。加強供應鏈合作管理,培育和優選上遊供應商,推進橫向經濟組織聯合和縱向供應鏈整合,建立穩定的供應關系。實施統一集中的采購管理,積極利用第三方物流,優化物流配送網絡,降低采購及物流成本。

(四)加強質量品牌管理。建立健全全員、全生命周期的質量管理體系,加強研發設計、采購、生產制造、包裝、檢驗、庫存、運輸、銷售、服務等全過程質量控制和管理。重視研發和創新管理,加強技術改造和新產品研發,采用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標準組織生產。積極利用標準化服務、產業計量測試等技術服務平臺,提供全溯源鏈、全壽命周期、全產業鏈計量測試服務。積極采用六西格瑪、精益生產、質量診斷、質量持續改進等先進質量管理技術和方法,提高質量在線監測、在線控制和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追溯能力,持續提升產品質量和競爭力。加強品牌戰略規劃制定和實施,建立完善品牌建設的標準體系,圍繞生產經營全過程,打造技術、創新、標準、品牌一體化全鏈條,夯實品牌發展基礎,提升自主品牌的創新內涵和附加值,開展知名品牌創建工作,推進品牌國際化,打造國際知名品牌。

(五)創新內部市場化經營機制。根據企業實際和業務特點,創新企業組織運營體系,探索引入內部市場化經營機制,傳導市場壓力,激發內在活力和創造力。加強適應內部市場化管理需要、靈活高效的組織模式創新,探索建立小型化、扁平化的內部市場化經營主體,賦予內部經營體更多的責、權、利,最大限度調動員工積極性。明確內部市場要素,劃分、劃細內部市場主體,制定內部市場交易規則和流程,建立專門管理機構,健全交易協調、價格管理、內部仲裁等機制,監管內部市場交易行為,仲裁內部市場交易糾紛。圍繞內部市場化經營的有效運轉,建設相配套的信息系統,加強對內部市場交易的核算、結算、統計、考核、分配等。

(六)加快推動創業創新。積極引入互聯網思維和技術,推進企業資源平臺化、開放化,整合全球創業創新資源,推動員工、創客及消費者全程深度參與價值創造過程。積極培育內部創新管理體系和創客文化,推進員工創客化,激發每個員工的創業創新精神,實現企業與員工的雙贏。搭建創業創新平臺,通過創業輔導培訓、創意優化、產品快速試制驗證、創業資金扶持、營銷服務扶持等,全流程幫助內部創業者創業。有條件的企業可建設基於互聯網的開放式平臺,通過生產協作、共享資源、開放標準、組建聯盟、投資合作等方式,為產業鏈上下遊小微企業和創業者提供服務,實現產業鏈協同創新、共同發展。突破創業創新的管理瓶頸,完善內部創業創新激勵機制,健全股權激勵及薪酬分配制度,形成持續的創業創新動力。鼓勵和引導企業建立和運行創新管理體系。對企業的研發、創新項目管理、創新成果轉化、知識產權保護進行全面系統和可持續的管理,培養和保持組織的創新能力,保護創新成果,實現創新成果的轉化,形成有效的生產力。

(七)積極發展服務型制造。從客戶需求出發,增加服務環節投入,推動企業向“微笑曲線”兩端升級,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變銷售產品為向客戶交付使用價值,實現產品的服務化。結合自身實際和產業特點,有針對性地發展研發設計、技術支持、戰略咨詢等上遊技術服務,生產裝備租賃、產能出租、在線檢測等中遊生產服務,網絡精準營銷等下遊市場服務,第三方物流、融資租賃、賣方信貸、產品保險等延伸性服務,以及總集成、總承包、綜合解決方案等整合服務。積極開展服務外包,采用眾包研發、網絡客戶服務、在線人力資源管理等外包新模式。適應服務化轉型的需要,合理調整業務流程、組織架構和管理模式,優勢企業可“裂變”專業優勢,面向行業提供社會化、專業化、規範化服務。

(八)推進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創新。推動互聯網等信息通信技術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深度融合和創新應用,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建立貫穿研發設計、原料供應、生產制造、營銷服務等產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集成平臺,實現全方位實時精準控制和智能化感知、預測、分析、決策。加快發展智能制造,有步驟地選擇簡單重複、安全風險高、作業環境差、勞動強度大等崗位開展機器人替代,有序實施生產裝備的智能化改造,建設數字化車間或智能工廠,積極發展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網絡協同制造、雲制造等新型生產模式。積極發展電子商務等互聯網營銷渠道,搭建客戶零距離互動平臺,發展線上線下良性互動的O2O營銷新模式,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深度挖掘客戶需求,又準又快地滿足客戶需求。

(九)註重戰略管理。要發揮企業家引領帶動作用,及時跟蹤內外部環境變化,特別是互聯網條件下跨界融合加速、買方力量崛起、創新速度加快、共享協作經濟興起,傳統的企業競爭優勢被削弱等重大變化,根據自身條件,提高戰略柔性和適應性,加快推動戰略轉型。實施跨界融合戰略,選擇與核心競爭力相匹配的領域,推進融合創新,跨越現有競爭邊界,挖掘和創造新的需求和價值。抓住“一帶一路”帶來的戰略機遇,開展國際產能合作,融入全球價值網絡,拓展國際市場新空間。推進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融合,圍繞主業開展配套金融業務,探索建設產商融一體化經營平臺,實現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雙輪驅動發展。

(十)加強全面風險管理。建立健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預防和控制企業戰略、財務、產品、市場、運營、法律等方面的風險。健全重大投資決策責任制度,加強對資產負債情況及現金流動性的動態預警,完善金融衍生品投資控制制度,從嚴控制企業對外擔保、抵押、質押等業務。探索建立風險準備金制度。結合自身實際強化匯率風險管理,減少匯兌損失。嚴格安全生產管理,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加強生產裝備維護、改造、升級,健全安全生產操作規範,強化監督檢查,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有效防控生產事故和質量事故。加強誠信管理,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防範企業形象危機。健全風險管理組織體系,建立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和預警機制,科學制定應急預案。

保障措施

(一)加強示範推廣。組織開展企業管理創新總結推廣活動,培育和發現企業創新管理、提質增效的成功經驗和好的做法,每年選擇一批示範成果,通過編寫案例集、組織培訓班、召開經驗交流會、企業現場會等多種形式,推廣先進經驗和做法。支持高等院校將相關成功經驗納入企業管理教材及案例庫。各地、有關行業協會也要結合實際做好創新管理、提質增效有效做法的總結和推廣工作。

(二)開展對標行動。指導相關行業協會和地方組織開展重點行業對標專項行動,研究建立企業提質增效的評價指標體系,通過企業自我評價和第三方評價等方式,優選一批國內外領先的同行業企業作為標桿,動態更新並向社會公布,引導企業對照標桿查找出差距和薄弱環節,不斷加以改進,向標桿企業看齊。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開展內部對標活動。完善國家質量管理激勵機制,樹立質量標桿,推廣先進的質量管理辦法。

(三)強化服務指導。適當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開展總結示範推廣、交流培訓、“向企業送管理”等活動,提供公共服務。組織開展免費專題培訓,實施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素質提升工程和中小企業銀河培訓工程,培養造就一批優秀企業家和高水平經營管理人才。組織咨詢機構、專家及誌願者“向企業送管理”,對企業免費開展現場指導和管理診斷,幫助企業強化管理、提質增效。為企業提供政策咨詢和公共信息服務,指導企業用好相關政策,加強分類指導、幫助企業解決創新管理、提質增效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四)發展高水平管理咨詢服務。積極培育和發展管理咨詢服務業,加大政府購買咨詢服務支持力度,組織編制企業管理咨詢機構名錄,加大對中小微企業購買管理咨詢服務的支持力度,引導管理咨詢機構為企業提供專業化的服務。加強管理咨詢機構的行業管理,推動行業自律,引導行業規範化發展。

(五)營造良好環境。嚴格環保、稅收、質量等監督執法,加強國家強制性標準的制定和執行,加大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力度,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積極開展貸前能效篩查,大力發展能效信貸。加快推進能源價格市場化,實施涉企收費清單制度、提高收費透明度,加強市場價格監管,減少物流環節,降低企業物流成本。最大程度減少行政審批,提高行政效率和水平,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健全反映人力資源市場供求和企業經濟效益的企業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化解部分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矛盾,促進企業兼並重組,支持扭虧無望的企業破產退出,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六)加強組織領導。有關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做好組織指導和協調服務,引導企業創新管理、提質增效,營造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各地區、有關行業協會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深刻理解新形勢下引導企業創新管理、提質增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強管理與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等結合起來,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切實把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937

辦全環節物流企業要過70項審批 交通部欲降本增效

被專家們稱為“交通物流19條”的《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的若幹意見》15日出爐,交通運輸部同時還公布了根據這一若幹意見確定的《三年行動方案》。

“‘交通物流19條’最大的亮點是推動完善物流業營改增政策,促進物流各環節增值稅稅率統一,探索物流領域增值稅差額抵扣。”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賀登才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物流費用占GDP比率逐年降低

物流業為何要“降本增效”?物流企業目前的生存狀況如何?對於社會上有關“物流成本高”的說法,交通運輸業內人士是如何回應的?

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巡視員於勝英告訴記者,近年來,交通運輸部推進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全國已形成了“五縱五橫”為主骨架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建成了150個左右公共服務屬性突出、輻射範圍廣、帶動力強的貨運樞紐(物流園區),200個左右甩掛運輸試點項目已經啟動,還開展了多式聯運示範工程。

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國港口收費項目從原來的45項減少到18項;港口收費標準明顯降低,其中港口設施保安費減半征收,減輕進出口企業和海運企業負擔每年合計10億元。

“應該充分肯定物流業降本增效取得的成效。”賀登才說,我國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逐年降低,2013年為18%,2015年為16%,2016年上半年為14.6%。

“但與新時期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物流供需匹配效率的要求相比,交通運輸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於勝英說,突出表現在運輸結構不合理、運輸組織方式落後、裝備技術和信息共享水平較低、創新能力不強等方面,難以適應日益增長的高品質、多元化、個性化物流需求,影響了物流綜合效率效益的提升。

賀登才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目前物流企業的苦惱還是很多。根據調查,開辦物流企業的審批環節太多,辦一家全環節的物流企業,要通過70項審批,而且是總部取得的分部不能用、去年取得的今年不能用、甲地取得的乙地不能用。有一些物流企業不得不設置證照專員,專門對付審批。”賀登才說,“各個環節的收費還是很高,有降低收費的空間”,“有些環節上還是有些難,比如快遞車輛進城的問題。”

賀登才反映,目前物流企業的負擔仍然較重,據對900家物流企業的調查,物流企業的稅收支出增長快於營業收入和利潤增長速度,且稅收負擔高於全國宏觀稅負水平。

“我個人感覺,物流業降本增效,不是要一味地降低運輸及物流服務的價格,主要應該通過簡政放權、減稅降費,營造創新發展的環境,通過市場的力量增加銜接協調,優化資源配置,從整體上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並能夠增強物流企業創新發展的後勁。”賀登才說。

29件“幹貨”三年兌現

對於物流企業和普通消費者來說,“交通物流19條”到底有哪些“幹貨”?

“交通物流19條”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經濟便捷、高效優質的交通運輸物流服務體系,支持150個左右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和3000公里左右重點港口集疏港鐵路、公路建設,培育出一批規模化、網絡化平臺型物流企業,開展50個左右道路貨運無車承運人試點,重點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比例年均增長10%左右,鐵路貨運集裝箱運輸比例達15%,車輛運輸車等重型載貨汽車標準化率達80%。

《三年行動方案》稱,到2017年,形成15個左右輻射帶動效應明顯的多式聯運示範項目,推動一批快遞“上車上船上飛機”項目。這意味著未來快遞到達客戶手中的時間會更短。

我國還將引導全國交通物流樞紐合理布局,推動上海、廣州、武漢等一批骨幹交通物流樞紐建設。到2018年,推動形成一批示範性強的交通物流樞紐(城市)。這意味著上海、廣州、武漢等區域中心城市將在全國乃至全球物流體系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於勝英稱,我國物流運輸效率不高,問題主要出在交通工具不銜接、轉運效率低等方面。“比如,500公里的貨運,火車運輸方式成本低,運輸時間短,但目前兩端占用時間太多,把效率都抵消了。”

《三年行動方案》提出,我國將推進鐵水、公鐵、陸空等多式聯運發展,重點支持以集裝箱、廂式半掛車為標準運載單元的聯運組織形式,提高一體化銜接水平和中轉換裝效率。2016年8月前,形成《關於推進多式聯運發展的若幹意見(送審稿)》。

大連港集裝箱海鐵聯運現場。攝影/章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426

物流業降本增效行動方案印發 21項措施助轉型升級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國家發展改革委《物流業降本增效專項行動方案(2016-2018年)》(以下簡稱《方案》),部署降低企業物流成本、提高社會物流效率工作,大力推進物流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

《方案》指出,開展物流業降本增效工作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重要內容,對促進投資和消費,提高國民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義。要以創新體制機制為動力,以推廣應用先進技術和管理手段為支撐,以完善落實物流管理支持政策為路徑,加快補齊軟硬件短板,大力發展新模式新業態,優化物流資源配置,建立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到2018年,社會物流總費用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較2015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工業企業和批發零售企業物流費用率明顯降低。

《方案》從五個方面提出了21項具體措施。一是簡政放權,建立更加公平開放規範的市場新秩序。優化行業行政審批,清理、歸並和精簡相關證照資質。深化鐵路貨運改革,提高鐵路資源利用率。優化貨運車輛通行管控。推動貨物通關便利化。二是降稅清費,培育企業創新發展新動能。通過全面推開營改增改革試點進一步消除重複征稅,積極研究統一物流各環節增值稅稅率問題。降低物流企業運輸收費水平,規範物流領域收費行為。三是補短強基,完善支撐物流高效運行的設施和標準體系。編制國家級物流樞紐設施布局和建設規劃,建立與現代產業體系相匹配的國家級物流樞紐設施網絡。健全有效銜接的物流標準體系,培育發展物流團體標準,鼓勵企業制定嚴於國家和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支持主要港口、大型綜合性物流園區集疏運設施建設,構建高效運行的多式聯運體系。加強公用型城市配送節點建設,探索發展集約化的新型城市配送模式。健全農村物流配送網絡,建立農村物流大企業聯盟。四是互聯互通,建立協作共享和安全保障新機制。鼓勵政府、企業間的物流大數據共享協作,扶持各類專業化、特色化的物流信息平臺創新發展,完善物流行業誠信體系,加強物流業網絡安全保障。五是聯動融合,構建產業鏈共贏新格局。推動物流業與制造業聯動發展,建立面向企業用戶的一體化智慧供應鏈管理服務體系。促進交通物流融合發展,提高綜合效率效益和服務水平。促進商貿業與物流業融合發展,探索“商貿+互聯網+物流”融合發展新模式。

《方案》要求,要加大對重要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支持,完善落實支持物流業發展的用地政策,拓寬物流企業投資融資渠道,發揮好行業協會作用。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工作分工和完成時限要求,制定具體實施方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602

平安銀行黨委換屆 零售轉型和“三減一增效”成核心關鍵詞

10月20日,平安銀行召開董事會,啟動換屆程序,讓平安銀行的高管框架正式浮出水面;20日下午5:30,原行長邵平發出催淚辭職告別信;今日,平安銀行董事會換屆並發布董事會公告。

根據公告,平安集團副董事長孫建一將不再出任平安銀行新一屆董事會董事候選人,邵平不再擔任平安銀行行長及新一屆董事會董事候選人。平安集團副總經理謝永林被推選為新一屆執行董事,平安銀行原副行長胡躍飛接任行長,兩人的任職資格還有待監管部門的核準,其中,謝永林的董事資格還需經過股會大會審議通過。

至此,平安銀行高管“換血”基本塵埃落定,那麽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工作計劃會是怎樣的呢?

《第一財經日報》獲悉,在此前的10月17日上午,平安銀行召開了黨委(擴大)會議,在該次會議上,謝永林被平安集團黨委任命為平安銀行黨委書記,會議還透露出新一任領導班子未來工作計劃,其中,零售戰略轉型、“三減一增效”工作成為多次被提及的核心關鍵詞。

“三減一增效”是指減員、減薪、減虧損和增效益。據媒體報道,此前,一份“平安銀行整合方案”從流傳於各大微信群,內容是裁掉事業部、分行大裁員、部門大合並,高層、中層和普通員工分別降薪30%、20%和10%。不過,平安一些內部員工否定了這一說法。但該次會議多次提及推進“三減一增效”工作。

該次黨委會議參會人員包括:平安集團黨委書記陳克祥、黨委副書記曹實凡等;平安銀行謝永林、孫建一、邱偉、胡躍飛、趙繼臣、蔡麗鳳、郭世邦、吳鵬、馮傑、陳蓉等20多位經營班子的高管。

目前,平安銀行經營團隊的高管班子為:行長胡躍飛,常務副行長楊誌群,董事長助理郭世邦,副行長趙繼臣、蔡麗鳳、馮傑、吳鵬、陳蓉,行長助理楊華、周立、姚貴平。

在該次會議上,陳克祥代表平安集團黨委充分肯定了孫建一的工作,並表示,在當前宏觀經濟結構大調整的趨勢下,銀行面臨著資產配置壓力加大、利差收窄、新金融業態分流等不利因素沖擊的多重考驗,且將在一定時期內持續存在。為此,平安集團黨委決定任命謝永林擔任銀行新一屆黨委書記,冀望他帶領平安銀行黨委和經營班子,與廣大員工一道,全面深入推進戰略轉型,努力沖刺銀行新的發展高度。

陳克祥對平安銀行黨委班子下一步工作提出的具體要求包括:在平安集團聚焦“大金融資產”和“大醫療健康”3.0戰略的大背景下,加快落實平安銀行零售轉型2.0戰略,努力打造智能零售銀行,實現一個客戶、一個賬戶、多個產品、一站式服務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迎難而上,緊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步伐,抓住市場機會,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趨勢,使創新成為驅動銀行發展的新引擎。

他表示,當前平安銀行面臨改善資產質量,實施零售戰略轉型,抓好“三減一增效”等三大任務,希望平安銀行在謝永林帶領下,保持戰略定力,深化戰略轉型,推進實施以“三減一增效”為主要內容、“提質增效”為核心的戰略轉型,推動銀行各項業務實現健康持續發展,使平安銀行成為平安綜合金融的一支生力軍。

已卸任平安銀行董事長一職的孫建一也表示,平安銀行近期正在開展三項關系平安銀行乃至平安集團未來發展的重點工作:一是新核心系統上線,已於10月中旬完成;二是零售轉型;三是“三減一增效”工作,後兩項工作還要持續按照平安集團要求推進,確保達到平安集團預期目標。

平安銀行新任黨委書記謝永林談到未來工作計劃時表示,面對經濟下行、三期風險疊加、銀行業風險暴露、利差收窄等不利局面,將帶領全行員工迎難而上,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推動銀行獲得更大發展;全力推動實施零售轉型、事業部改革等發展戰略;全面加強銀行合規、內控和風險管理。

10月20日晚間,平安銀行發布三季報,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平安銀行總資產達到2.79萬億元,比年初增長11.33%,存、貸款余額分別達到1.91萬億元、1.43萬億元,分別較年初增長10.32%、17.63%;實現營業收入819.68億元,同比增長15.2%;凈利潤187.19億元,同比增長5.5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799

商務部:實體零售壓力太大 將開展提質增效專項行動

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副司長尹虹日前表示,商務部將圍繞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於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開展零售業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將挖掘一批行業創新轉型帶頭兵,全面提升行業的服務質量與水平。

尹虹在此間舉辦的“2016(第四屆)中國商業創新大會”上說,我國零售業經過40多年的發展,經歷了規模由小到大,企業實力由弱到強的發展階段。目前實體零售占整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90%左右,實體零售就業人數占第三產業就業人數的20%左右,實體零售稅收占第三產業稅收的5%左右,在引導消費、擴大生產、惠及民生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不過,尹虹同時表示,近幾年實體零售也面臨非常大的壓力。一方面是經營成本不斷上漲,另一方面是消費結構的轉型升級,電商企業的蓬勃發展,都對實體零售造成非常大的影響,目前實體零售的轉型升級到了非常關鍵的時期。

尹虹指出,作為零售業來說,特別需要零售業在服務、理念、模式、技術等方面進行新的探索。當前實體零售行業最大的問題是組織化程度不高,特別是連鎖經營,雖然發展了幾十年,但連而不鎖、連而不強的現象依然存在,核心問題還在於供應鏈管理。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需要建立需求驅動、智能終端和大數據平臺處理,以及市場快速響應的智慧高效的供應鏈管理體系。一方面有利於促進供需的精準匹配和資源的優化,同時也可以減少無效生產,精簡流通環節,提高流通效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954

王軍透露今年營改增四大“增效劑”專家稱減稅力度更大

在去年營業稅改增值稅(下稱營改增)減稅規模高達5736億元後,今年減稅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

3月12日,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在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對記者表示,隨著營改增推進時間愈長,效應更加明顯些,企業的獲得感就更加明顯些。今年營改增有4個“增效劑”,讓企業會更“有感”。

他詳細介紹,第一是時間上的增效。4大行業改革實施時間比去年要多4個月。第二是抵扣上的增效。去年新增不動產有40%的抵扣要結轉到今年,相應增加抵扣。第三是稅制上的增效。增值稅稅率將由四檔變為三檔。第四是政策上的增效。根據營改增方方面面情況,我們正在會同財政部研究完善相應的政策措施,比如根據建築業老項目漸少、新項目增多等情況,來完善營改增相關政策。

營改增專家、上海財經大學胡怡建教授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隨著營改增政策完善等因素,今年減稅力度將更大,全年減稅規模有望達到7000億元。

王軍在去年底的營改增媒體吹風會上表示,2017年營改增的減稅規模會進一步擴大。

去年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的時間是5月1日,全年僅8個月,而今年全面試點則是全年,相比去年增加了4個月。

目前增值稅有17%、13%、11%、6%四檔稅率,為了營造簡潔透明、更加公平的稅收環境,進一步減輕企業稅收負擔,今年四檔稅率將並為三檔。

不少接受第一財經采訪的專家認為,在為企業減負的大背景下,稅率檔次將取消高檔,並為低檔。考慮到當前稅率簡並盡量較小影響財政收入和實務操作上先易後難,未來13%稅率有望取消,合並到11%稅率。

盡管去年納入營改增試點的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四大行業均實現了稅負只減不增,但是各個行業減負水平不一,建築業減負幅度最小。

國家稅務總局總會計師王陸進去年底在營改增媒體吹風會上介紹,5~11月,建築業稅負下降3.75%;房地產業稅負下降7.9%;金融業稅負下降14.72%;生活服務業稅負下降29.85%。

王軍表示,將會同財政部研究完善建築業相應的政策措施,這意味著建築業稅負有望進一步下降。

“隨著營改增深入推進,企業在政策把握、投資決策、營銷議價、財務管理等方面也會不斷改進,更加適應新稅制。我相信,只要稅企雙方擼起袖子加油幹,營改增這一重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多重效應一定會更加顯現。”王軍稱。

除了營改增,王軍在上述“部長通道”上表示,今年將加大力度“放管服”,打出一套“加減乘”組合拳。

王軍介紹,在後續管理上做好“加法”。將加大涉稅信息共享力度,加大稅收社會共治力度,加大推進納稅誠信建設力度,讓誠信者一路綠燈、讓失信者步步難行。

在簡政放權上做好“減法”。近期,稅務總局將公布自己的權責清單,曬出權責“家底”,接受社會監督。

在優化服務上做好“乘法”。這包括加快電子稅務局建設步伐,讓納稅人多跑“網路”少跑“馬路”。加快納稅人辦稅實名制推進步伐,信息一次錄入,時時處處方便。加快發票申領和代開線上辦理步伐,既方便納稅人抵扣,又節省辦稅人時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2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