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巴菲特自傳報導選輯

2008-09-21

台灣蘋果日報
股神妻外遇 找友慰夫30年

【王潔予╱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傳記,即將上市。言明不寫自傳的巴菲特,欽點前保險分析師施洛德(Alice Schroeder)代筆。她以3年時間,專訪巴菲特2000小時,完成這本可能是今年最具銷售潛力的傳記。儘管書中披露不少私密往事,但據說巴菲特看完,一字未改,只說「我配不上作者的溢美,但會試著習慣它。」

氣丈夫以工作為重

傳記名為《雪球:華倫巴菲特與生活事業》(The Snowball:Warren Buffett and the Business of Life,暫譯),預定下周一在美發行。施洛德表示,巴菲特允許她訪問所有相關人物、查閱兩間檔案室內所有檔案。她說自己和其他作者最大的不同是,她揚善之餘,並不隱惡,巴菲特也鼓勵她這麼做。施洛德訪問不少巴老已故前妻蘇珊的親友,得知20多歲的巴菲特極沒自信,蘇珊除打點他所有雜務,還幫他與人溝通,「他從未感受過愛,蘇珊認為,他不覺得自己值得別人愛。」施洛德還直言,價值觀差異是巴菲特與髮妻漸行漸遠主因。巴菲特於1956 年白手起家,50年後累積出620億美元(近2兆元台幣)身家,但不圓滿的第一段婚姻,恐怕令他終身遺憾。施洛德寫道,「蘇珊明白丈夫的工作,有如他的神 聖使命」,但她以為丈夫和她一樣,認為財產達到1000萬美元,就會回到她和3個孩子身邊,可惜事與願違。1977年兩人結婚25年時,失望的蘇珊獨自從 中部奧馬哈移居西岸舊金山,後來還請友人曼克斯(Astrid Menks)代為照顧丈夫。1984年蘇珊坦承,移居西岸是因移情別戀,對婚姻夢想破滅的巴菲特從此瘋狂投入事業,但兩人從沒離婚。2006年蘇珊過世後第二年,巴菲特才迎娶曼克斯。

中文版年底將上市

施洛德能替股神作傳,是媒體關注的另一焦點。90年代她任職摩根史坦利銀行,因負責分析巴菲特的投資公司波克夏海瑟威,與他結緣。行事低調的巴菲特在2003年挑她作傳。本書繁體中文版將由天下文化出版,最快今年底上市。

巴菲特成功秘訣

◎利潤再投資巴菲特高中時與朋友合買1台彈珠台放在理髮店,又靠獲利添購8台。

◎不跟風想搶賺錢先機,先懂判斷。

◎出手果斷提早蒐集資料。當賣方出價,巴菲特總能立即決定。

◎談好條件再投資巴菲特祖父拿90美分要他和玩伴鏟雪,但祖父要兩人平分所得,令巴菲特印象深刻。

◎錙銖必較有一名企業主會計算衛生紙張數是否如廣告所說,此舉深得巴菲特之心 。

◎不借錢巴菲特建議先與債主談妥還款條件,以盡速償債為目標。

◎堅守立場巴菲特1983年收購1家家具店,就是因為喜歡女店主堅持價廉物美原則。

◎懂得認輸巴菲特賭過一次馬,因不甘輸了第1局,接連下注,最後輸光1周收入,從此學會服輸。

◎危機評估兒子的僱主被控操控價格,巴菲特建議他估算留職後最好及最壞的狀況,兒子隔天提辭呈。

資料來源:《Parade》雜誌

臺灣經濟日報
巴菲特 超沒自信超依賴 股神秘密全都露傳記月底將上市

「股神」巴菲特第一本由他本人授權的傳記預定29日出版。

預先拿到影音版的美聯社報導說,這本傳記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作者不但記錄巴菲特神準的投資事業,也寫到他的缺點。

這本新書《滾雪球:華倫.巴菲特及他的事業人生》(暫譯,”The Snowball: Warren Buffett and the Business of Life”),由前摩根士丹利保險分析師史洛德(Alice Schroeder)執筆,書中提到年輕時的巴菲特除了對自己的投資獨到眼光有自信外,在其他方面都很自卑。

書中說,20歲出頭的巴菲特對新婚妻子蘇珊極依賴,她幫他剪頭髮和採買食物,還得幫他處理人際關係。

史洛德寫到:「除了事業以外,蘇珊發現丈夫缺乏自信,他從來沒有感覺到愛,也不覺得自己值得被愛。」

這本書解釋為何蘇珊在1977年離開巴菲特,搬到舊金山。蘇珊以為夫妻倆有共識,只要巴菲特賺了800萬到1,000萬美元,他就收手,回到家庭生活。這對夫婦的淨資產在1967年已達到900萬美元,但巴菲特從未放慢腳步。

蘇珊搬走後,鼓勵她的朋友艾絲翠德.曼克斯偶而去看看她老公,後來曼克斯乾脆與巴菲特同居。但直到蘇珊2004年去世,兩人都未離婚。巴菲特和曼克斯在2006年巴菲特76歲生日當天結婚。

蘇珊1984年返回奧馬哈參加巴菲特母親的生日派對時,親口告訴巴菲特,她搬到舊金山,與另一個男人有關。巴菲特沒有告訴任何人他失去美滿婚姻,甚至瞞著曼克斯。他全心經營波克夏公司,忘掉痛苦的回憶。

這本書詳述巴菲特的投資事業,從1956年開始起飛。這位眾議員之子向四名親戚和三名密友集資10.5萬美元,成立巴菲特合夥公司,在1962年開始買紡織公司波克夏的股票,1969年之後,波克夏成為巴菲特的投資工具。

這本傳記的部分內容是新的,但大部分都是過去巴菲特迷耳熟能詳的故事。史洛德在前言中說,巴菲特鼓勵她用嚴厲的眼光看他的一生。巴菲特對史洛德說:「這本傳記與其他版本不同,愛麗絲,少用恭維的話。」

史洛德說,巴菲特決定自己不寫自傳後,才找她寫。

這本書的出版社說,巴菲特看過原稿,但沒有更動一個字。據說這本書的簽約金逾700萬美元。

AppleDaily
女分析員應邀執筆 股神爆料300小時



關於「股神」的書籍,坊間至少有60多本,今年還有十多本新書推出,但惟有這本由前保險分析員施羅德撰寫的《雪球:畢菲特與人生經營》最具權威性,皆因此書是畢菲特第一本授權出版的傳記,並接受了施羅德訪問300小時,內容絕對是第一手和可靠。

與作者共處2000小時

施羅德在1980-91年間任職安永會計師事務所,2000年加入摩根士丹利任保險分析員,令她有幸認識畢菲特,股神欣 賞她對事物的洞察力,於2003年邀請對方撰寫傳記。寫書過程中,施羅德和畢菲特共處2,000小時,了解他的生活和事業,又有機會接觸他的朋友和公司舊 檔案,讓她獲得不少鮮為人知的秘聞,尤其是畢菲特從未向人透露過亡妻1977年和他分居的原因,當中涉及蘇珊不忠一事。有知情人士透露,股神最初對書中提及他首段婚姻的內容感到不快而不肯替該書宣傳。

美國《華爾街日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9

中國澱粉(3838)報導選輯

2008-11-04  香港商報
中澱成本受惠玉米跌價

于英全又指,集團澱粉產品至今已達至去年銷售額的8成。不過,由於今年進行收購,前期投入的成本較多,預計今年較難達到去年純利增長。該公司去年純利急升2倍至2.04億元。

賴安酸業務方面,集團指其毛利率達20%,較玉米澱粉的14%為高,今年賴安酸亦已達到去年的銷售額。但當地電費加價11個點子,影響其毛利,加上其產品 的銷售市場較細,未來暫時不考慮擴充業務。現時公司的收入有60%來自澱粉及相關產品,20%來自賴安酸。明年將會增加澱粉比例。公司現時手持1.3億元 現金,銀行額度達2.2億元,未有現金壓力,未來亦有可能於西北地區進行收購。

2008-11-04  AppleDaily
中澱毛利率維持14.5%



【本報訊】中國澱粉(3838)執行董事于英全表示,今年首9個月公司整體毛利率維持在中期業績時的14.5%,因原材料價格下跌、產能錄得正常增長和產品成功提價,均有助降低經營成本上升的壓力。

今年加價一成

他 在山東省壽光市會見記者時解釋,佔公司逾40%收入的玉米澱粉,生產成本八成來自玉米,而玉米原粒每噸來價,已由高峯回落約7%至1600元(人民幣.下 同),但因公司玉米澱粉質素較佳,即使原先價格已較同業貴50至100元,但年初至今仍可提價10%。今年首9個月,該公司主營的玉米澱粉銷售量已達去年 全年的80%,今年底止年產能可升至85萬噸,去年全年約33萬噸。至於首9個月的賴氨酸產量,更已達去年全年整體100%,今年底止年產能將增逾1.1 倍至5萬噸;不過,未來不會再擴充,反而會力谷用途更廣泛的玉米澱粉業務。于英全指出,玉米澱粉產量在中國每年增長雖達18%,但實際用量只是日本的 12.5%,及美國的5%,因產品可令粉絲更滑口、令紙張更光白、令布匹更堅韌,並非僅限於釀酒及工業製作,故發展潛力可觀。他指該公司手頭現金1.3億 元,未動用銀貸額度2.2億元。
2008-11-04  SingPao
求過於供中國澱粉接單理想

【記 者黎小華濟南報道】全球經濟下滑,然而內地需求仍然強勁,中國澱粉(3838)財務總監梁兆康更指,截至今年9月底止,澱粉業務之接單量已經到達去年全年 水平,而賴氨酸的接單量亦達到去年全年的80%。他續稱,內地對於澱粉的需求仍然高於供應,故此對集團的前景有信心。然而在經歷兩年免稅安排後,今年首次 要繳交12.5%稅項,執行董事于英全坦言會對盈利存在部分影響。

玉米價跌成效明年 顯見

玉米價格自6月每浦式耳800美仙下調至上月27日低位364美仙,跌幅高達50%。于英全指,玉米價格下降有利減低成本,然而中國澱粉的訂單早於3個月 前訂下,有可能至明年初才能體驗降價的成效。其又剛完成附屬公司德全金玉米的技術改造,目前玉米澱粉的產能達85萬噸,要視乎原材料配合,才能決定何時把 產能提升至85萬噸水平。

據集團08年度中期業績報告指,由於煤碳價格不斷飆升,佔集團總收入約20%的電力及蒸汽業務之毛利率下跌逾半,至剛逾14%水平。然而國際煤碳價格自6 月高位每噸152美元,急挫逾三分一至上月底的每噸87美元水平,有利減低相關業務成本。集團會計魏國英指,目前電力及蒸汽業務只有30%為上網電力對外 銷售,隨着內地上調上網電價,集團所生產的電力電費亦上調11點子,預期今年全年相關業務毛利率亦能夠維持上半年水平。

市場傳聞中國澱粉正洽購多個新項目,于英全指,收購合併是壯大集團最好的方法,然而不會為收購而收購,儘管其一直有留意收購項目,最終亦要視乎協同效應,目前未有項目處於成熟階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4

叻哥被騙案生果日報及文匯報報導


2009-03-01  AppleDaily


捲入吳志劍騙案共損失5000萬元 阿叻被形容為「大水魚」





 

【本報訊】藝人陳百祥「阿叻」懷疑慘遭內地破落富豪呃去四千萬港元,這還未止,據聞阿叻為了彌補損失,幫助該富豪在港買殼上市,卻因此再度損失一千萬港元佣金。內地富豪本來並不認識阿叻,是深圳一位國有企業主管找着阿叻的趙姓助手,最終得阿叻兩度落叠。

付1000萬代理中國神舟

《廣州日報》昨日以「最大寃大頭」(即廣東俗語水魚)來形容陳百祥,事關這宗6,250萬元人民幣的詐騙案,單是阿叻一人就被騙了合共五千萬港元。陳百祥捲入的騙案,涉及曾是中國第九富豪的吳志劍,一度入獄的吳志劍在2007至08年間,成功游說阿叻購入價值四千萬元的香港上市公司「亞洲電信」股票。亞洲電信其後停牌,阿叻的四千萬元股票化為烏有。

陳百祥的損失卻不止於此。為了挽回損失,他在2008年又幫吳志劍旗下的「中國神舟」公司擔任上市代理,並為此再付一千萬元的天價佣金。吳志劍本來並不認識陳百祥,他是透過國有企業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監事會主管鄭義,成功拉攏阿叻。

根據案情透露,陳百祥為中國神舟覓得一間空殼公司,在港上市。鄭義日前與吳志劍等人一同在深圳市法院受審,據他的供詞透露,完成這筆交易後,陳百祥主動拿出一千萬港元作佣金分給所有中間人,其中吳志劍旗下公司「衛通網絡」拿了最大筆的五百萬港元,鄭義等五個中間人,每人分得一百萬港元。

以發展網絡科技作招徠的中國神舟,根本沒有甚麼業務可言,該公司登記的深圳總部位於深圳市福田區財富廣場27樓,目前已成空蕩蕩的高檔寫字樓。至於如何找到陳百祥落叠,鄭義說:「我經過幾個中間人,聯繫到陳百祥姓趙的助手。我們幾個中間人經過幾道傳話,才把陳百祥邀請到衛通網絡詳談,最後談成這筆交易(陳百祥購買四千萬港元亞洲電信)。」

望成功買殼後追回損失

亞洲電信停牌後,他又通過其他中間人聯繫到陳百祥,聲言會盡力幫助陳百祥挽回損失。方法就是牽線讓陳百祥擔任中國神舟在香港買殼上市計劃的代理人,在香港尋找可以買的殼,以期成功買殼後追回之前的損失。鄭義的供詞沒有說明,阿叻為何需要向中間人交付千萬港元佣金,本報昨日未能跟陳百祥取得聯絡。
2009-02-28  AppleDaily
新聞以外 陳百祥不時自稱投資有道




 

銀壇外,阿叻熱衷投資炒股,不時向傳媒侃侃而談炒股有多少斬獲,自己更擔任過多間上市公司董事。他對電訊股情有獨鍾,在前年10月恒指歷史新高時,力捧中國移動(941)、中國聯通(762)與中國網通(906)等內地電訊股,惟今次累他被騙蒙受損失的也是電訊股。

認定恒指有升無跌

阿 叻在前年10月恒指創三萬點高峯時,接受傳媒訪問大談心水股票。當時他看好內地電訊股前景,聲稱「玩地產股不如玩電訊股」。又指中國有六間大型電訊公司, 內地遲些更會進一步開放電訊市場,所以電訊股升值潛力甚高。當時,阿叻跟多數股民一樣,認定恒指有升無跌,惟他受訪後不久,股市便開始下瀉。不過,阿叻於 去年11月接受訪問時,仍不失其認叻本色,稱在金融海嘯席捲全球下,自己損失不是最多,「輸得最多係有錢人,假如有人話冇蝕錢,簡直係講風凉話。」除了炒 股,阿叻又熱衷於做生意,先後擔任過天天漁港、冠軍科技等上市公司董事。97年他與好友譚詠麟、曾志偉合組東方魅力(Star East),設立入門網站,在99年更成功安排「東魅」借殼上市。當時在科網股熱潮帶動下,東魅市值一度高達10億元。惟隨着科網股爆破,東魅市值倒退, 之後多次易手,阿叻現時已再非東魅主要股東。

因做製衣曾經破產

雖然阿叻愛在別人面前自詡財技了得,但他很早已有過失敗時候,早在70年代他加入無綫前,曾經到過中東做製衣生意,惟人生路不熟,最終失敗而回,更因此欠債纍纍,在75年要申請破產。本報記者

附錄:


廣州日報 2009-02-27

涉案金額:逾6千萬元兩年營業額:僅9萬元




●原“中國第九大富豪”吳志劍昨日在深受審●5年前因合同詐騙和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罪被判入獄17年,兩年即保外就醫出獄●此後再次涉嫌非法發行原始股

新聞提示

曾經的商界風雲人物、一度是湖南首富、福布斯排名中國第九大富豪的吳志劍,昨日又回到了被告席上。這次離他上次被判17年有期徒刑僅僅時隔6年。這短短的6年時間,他以保外就醫的形式,已經在深圳玩了2年的“空手套白狼”,最多時曾經註冊20多家子公司來回“倒騰”。

這次再次走上被告席的原因是,他成立的“中國神舟”(全稱“中國神舟聯合通信有限公司”)涉嫌非法經營,發行所謂的內部原始股票,涉案金額超過6250萬元人民幣。受害者中還包括香港藝人、資本市場著名炒家陳百祥。

與6年前不同的是,他的罪名由合同詐騙罪變成了非法經營罪,同案還帶上了親生兒子吳耀均。

昨日,深圳市福田法院開審此案時,法院前擠滿了前來要求旁聽的受害者,最終法院臨時換了一個最大的法庭也被旁聽人員坐滿。

策劃柯學東記者王納

吳志劍“兩宗罪”———

香港藝人陳百祥投4000萬元該案的涉案被告有5人,分別是吳志劍和他的兒子吳耀均,“神舟”的財務總監曹健,財務經理熊榮南和涉案的中間人曾毅。吳志劍等3人都表示認罪。

檢察機關指控,2007年5月,被告人吳志劍、曹健、吳耀均、熊榮南、江澤鵬(在逃)相互勾結,以深圳市神舟聯合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衛通網絡通信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等多家公司名義組成“董事會”,從事非法經營事宜。公訴人就兩項犯罪事實對5名被告提出指控。

第 一項犯罪事實是2007年5月至2008年1月,“董事會”未經國家證券監督管理部門批准,以衛通網絡通信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的名義,向不特定客戶推 銷香港上市公司亞洲電信媒體有限公司股票。一共銷售了8000萬股,獲得資金5000萬元,其中4000萬港元是香港藝人陳百祥投入的資金。

中 國神舟8 0 0 0 萬買殼上市第二項犯罪事實是吳志劍等人涉嫌非法發行“中國神舟”的內部原始股票。2007年9月,該“董事會”在香港註冊成立了以被告人吳耀均為負責人的 中國神舟聯合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中國神舟公司”),後以上述多家公司名義,向不特定客戶發行中國神舟公司內部原始股,同時以亞洲電信媒體公司股票停 牌無法過戶為由,誘使部分已購買該股票的客戶轉購中國神舟公司股票。

從2007年5月至2008年1月,被告人吳志劍等人非法經營證券業務共涉及127人,涉及銷售股票8814.7萬股,意向認購金額合計人民幣6420.265萬元,收受款項金額合計人民幣6250.254萬元。

庭審直擊———

“保外就醫”後是想幫老部下昨日,頭髮斑白的吳志劍作為第一被告在福田法院出庭受審。今年50歲的吳志劍出庭時表現得很從容。只有當提起兒子吳耀均的情況時,他才流露出幾分慌張的表情。

在法庭上,吳志劍先是表示認罪,然後對一些犯罪事實進行了辯駁。

吳 志劍說:“2006年9月11日,我獲得保外就醫出來後,看到以前政華集團(吳入獄前經營的企業)的老員工都過得很落魄,就想幫幫大家,和大伙重新創業, 於是在深圳成立了博大晶深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是從事通訊設備的生產。”面對非法銷售HK0376股票的指控,吳志劍稱自己事先不知情。他說,當時香港的朋 友讓他幫忙找關係買點HK0376的股票,但後來是江澤鵬(在逃,吳志劍公司董事會的成員)找關係買的。一開始計劃買3000萬股,後來經中間人介紹,找 到陳百祥,陳百祥一人就買了價值4000萬港元的HK0376股票。

吳志劍承認,在HK0376這個項目上,他們公司一共代售了8000萬股股票,價值5000多萬元人民幣。這筆款項已經全部返還給香港委托方。

委托陳百祥成功在香港買殼對於“中國神舟”非法發行內部股票的指控,吳志劍在庭上供認不諱。

他說,他們原計劃就是用中國神舟的名義在香港買殼上市,所以用中國神舟和深圳神舟的名義在國內募集資金,而且已經用募集到的8000萬元人民幣委托陳百祥做代理,成功在香港買殼。

吳 志劍在庭上辯駁說:“我們並沒有到處宣傳,只是找了些朋友募集資金。很多人想買我們的股票都不是輕易能買得到,往往100個人找我們買,99個人是買不到 的。”昨日法庭上,控辯雙方都沒有透露涉案金額共有多少。當公訴人訊問吳志劍是在香港買了哪個“殼”上市時,吳志劍堅決不肯吐露該股票的名字,還反問:“ 這筆交易已經成功了,我現在說不說它的名字很重要嗎?”多項協議書是其替兒子簽名昨日在法庭上,吳志劍承認自己是所有註冊公司的實際掌控者,兒子吳耀均只 是法定代表人,對很多事情都不清楚。吳志劍說,大部分購股意向書都是他冒充吳耀均的筆跡簽的,只有4份是他有事不在深圳時,打電話讓吳耀均自己簽的。

24 歲的吳耀均上庭時非常慌張,他說自己一直不知道公司在賣HK0376股票,對神舟發行內部股票一事,也是後來才知道的。當公訴人問吳耀均對自己的行為怎麼 看待時,吳耀均低聲說:“我知道,我觸犯了法律。”幾家公司2年營業額僅9萬元昨日出庭的吳志劍等人都有幾家公司的董事長、總裁等頭銜。包括深圳市神舟聯 合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衛通網絡通信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中國神舟聯合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等等。

但是,這幾家公司兩年來的實際營業額只有9萬元人民幣,而在其賬戶上流轉的資金僅僅2007年8月就有幾千萬元。昨日庭審時,中國神舟的財務總監曹健也承認了這個事實。她說自己在吳志劍手下兩年,所做的就是到處借錢還錢,讓公司能繼續生存。

曹健在法庭上說,自己並不知道公司的實際運營決策,為了公司,她不僅每年幾十萬元的獎金沒拿,還把自家的房產做抵押給公司借錢。曹健手里拿著一份判決文書說:“開庭前,我還剛剛收到法院的一份判決文書,是對我借了一位朋友的錢不還的判決。”

內幕

謊稱是中國衛通的子公司

前 日,曾經在吳志劍的總裁辦公室工作過的陳宏(化名)接受了記者的專訪。據他透露,吳志劍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立了中國神舟聯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國衛訊控股有限 公司、中國衛通網絡通信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博大晶深科技有限公司等一系列公司,並在福田區財富廣場、光大銀行大廈等高檔寫字樓租下辦公地點。對外宣稱這 衆多公司同屬一個集團,而這個集團又從屬於原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即“中國衛通”)。

為了讓人相信他們的公司是個有實力的大集團,吳志劍等人在表面工作上做足了工夫,比如集團的辦公用品(如飲水紙杯)上盡可能的印上了“中國衛通”字樣及LOGO;還向全體員工拿出了“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和“網絡增值服務經營許可證”。

陳宏說:“但實際上,這些數字和經營許可證都是假的。”而吳志劍自己和公司高層開的車都是凱迪拉克、奔馳等高檔車。

昨日的庭審,吳志劍也向法官承認,很多經營許可證是假的。

通 過各種渠道散播“上市”消息陳宏透露,之後,吳志劍等人便開始謀劃在香港買殼上市籌集資金。2007年3月,幾個主要人物便向外透露了公司“上市”消息, 並稱可以購買公司“原始股”,但當時工作做得不夠完備,反應並不積極。2007年7月,開始有人陸續認購其“原始股”,他們還通過各個渠道,告訴其親朋好 友“上市”消息,並稱到2007年年底即可獲得高額回報。

這時,很多人開始相信他們的話並認購“原始股”。據陳宏說,受害人有接近200人,募集的金額超過2億元人民幣。

2008年1月10日前後,吳志劍等人向集團內部“認股”員工公佈了他們買殼上市,殼公司是香港的“天下媒體”。

2008年1月14日,曹健、熊榮南、吳耀均等人便被深圳市經偵局調查拘留,被拘留之初,集團留守負責人稱,被拘高層一周內就會出來。在公安部門的敦促下,該集團開始將“認購”款退回給一部分認購者,但退了少數人後,看到退股人數衆多,便以資金不夠為由不再退錢。

打造上市後漲2 0 倍的誘人餡餅陳宏講述了在神舟公司的受騙經歷。他在神舟公司工作了兩年,2007年10月他花了14萬元購買了20萬股神舟公司的原始股,當時公司的傳言是上市後會變成十幾元一股。但是時隔一年半,陳宏一分錢也拿不回來,現在想找人退款也找不到。

“我參加工作不久,沒什麼積蓄,本來也是將信將疑。”陳宏對記者說,“後來看到每天都有大批人來公司要求買股票,而且出手就幾百萬元。本來內部發行價是6角多的,後來漲到了1.2元。我也堅持不住了,在7角的時候投入了自己所有的積蓄。”

2009-02-28

最大“冤大頭”? 陳百祥被套現金再虧千萬傭金




●"中國神舟"買殼後頻頻搬家

●如今上當股民討債無門

●千萬傭金"衛通網絡"得大頭隨著原“中國第九大富豪”吳志劍入獄6年後再成被告一事的曝光,曾經在世紀之交風光無限的吳志劍又走上了前台(見本報昨日A17版的詳細報道)!

根 據檢察機關的起訴,吳志劍等人非法經營涉及的金額是6000多萬元人民幣,然而,在他們非法經營的背後,卻是200多名股民無法兌現的大量“中國神舟”原 始股票。現在“中國神舟”已經成功在香港買殼,但股民手中的原始股卻如同廢紙,“中國神舟”的高層有的被捕有的在逃,股民的錢卻找誰要去呢?

另外,記者昨日調查中還發現,這次被捲入糾紛的香港藝人陳百祥似 乎成了最大的“冤大頭”,不但被套了4000萬港元的現金,為了挽回損失還要幫吳志劍的“中國神舟”做上市代理,甚至為了這筆失敗的投資還付出了1000 萬港元的天價傭金。策劃/柯學東文/記者王納調查:神舟公司早已人去樓空根據受害股民提供的線索,記者昨日來到“中國神舟”原來在深圳的總部,深圳市福田 區財富廣場27樓,但是只有一層空蕩蕩的高檔寫字樓。

據受害股民反映,裡面裝修得非常豪華,在大廳擺上五大液晶屏,分別顯示“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國際衛星IP業務流量統計圖,對外宣稱是其下屬“空中關口局”從國家電信總局承接的業務。

昨 日記者來到財富廣場時,看見樓下告示牌處27樓的用戶已經改成了“坤宇科技有限公司”,曾有受害股民說過,“坤宇”就是“神舟”換了個牌子在繼續營業。但 是,當記者坐電梯來到27樓時,眼前看到的只是一層黑不透光的無人辦公室,辦公室大門拉上了鐵閘。樓下保安告訴記者,27樓的公司早已搬走多時。

股民:公司成功買殼但索債無門曾經在“中國神舟”工作過的陳宏(化名),買了14萬元的“中國神舟”原始股,現在雖然知道“中國神舟”已在香港買殼上市,但一分也拿不回來。

陳宏昨天表示:“吳志劍等人被拘留後,‘中國神舟’就開始頻繁搬家,先是更名為‘坤宇通信’,後來搬到了崗廈,現在搬到哪我們都不知道了,是否又在進行新一輪的詐騙也很難講!”

焦點題問

5個中間人找到陳百祥他付千萬傭金該案被曝光之後,最惹人關注的其中一點就是陳百祥怎麼被“宰”了4000萬港元的投資。

消息來源還是庭審當天幾個被告人的口供。在法庭上,公訴人指控,吳志劍等人在2007年5月至2008年1月期間,未經國家證券監督管理部門批准,以“衛通網絡”的名義,推銷香港上市公司亞洲電信媒體有限公司股票(HK0376)。

吳志劍承認,是亞洲電信媒體有限公司的朋友讓他幫忙找人買股票,雙方簽訂了所謂的代售協議,後來確認這份代售協議是偽造的。吳志劍的手下通過中間人放消息找買主。而同案受審的鄭義就是為陳百祥和吳志劍牽線搭橋的中間人之一。

鄭義原來是國有企業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監事會主管。他在庭上供稱,做成這筆交易後,陳百祥主動拿出1000萬港元作傭金分給所有中間人,其中吳志劍旗下公司“衛通網絡”拿了大頭———500萬港元,我們5個中間人每人100萬港元。

鄭義在法庭受審時說:“我不但把自己的75萬元傭金全買了HK0376,還追加了100多萬元進去。”至於如何找到陳百祥,鄭義說其只是5個中間人中的一個,“我經過幾個中間人,聯繫到陳百祥姓趙的助手。我們幾個中間人經過幾道傳話,才把陳百祥邀請到衛通網絡詳談,最後談成這筆交易。”陳百祥受損後替“神舟”代理買殼鄭義在庭上說,HK0376停牌後,他又通過其他中間人聯繫到陳百祥,極力幫助陳百祥挽回損失。方法就是牽線讓陳百祥擔任“中國神舟”在香港買殼上市計劃的代理人,在香港尋找可以買的殼,以期成功“買殼”後挽回之前的損失。

日前從“中國神舟”內部流傳出來的陳百祥和吳志劍等人的合影,就是陳百祥擔任買殼上市計劃代理人時的照片(見左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32

合格的報導-時代零售(1832)


這兒有幾份報導,都是說時代零售的,我已經看過一部分的香港報導,中國的報導也看過,如果再是這樣,香港的財經記者遲早真的會玩完。

又難怪我經常罵經濟日報,連其他報紙都寫得好過它,唉。


以下一份不合格的報導,完全無分析,得過快字。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0591



  【本報訊】據海外媒體報道,時代零售(01832)大股東兼主席方鏗計劃將公司賣盤。公司昨午停牌,晚上發出通告表示,指公司已委任滙豐擔任財務顧問,協助公司對一系列可選方案進行策略評估。

  時代零售股價昨午停牌前,逆市上揚11.7%至4.19元。

  通告指,公司已邀請幾家公司就策略評估提出建議,當中某幾家公司已初步表達出意向,但該策略評估現僅屬初步階段,這有可能會或不會觸發公司全面收購建議。

  《華爾街日報》昨報道指,方鏗及其家族現持有時代零售72.29%股權,希望以每股逾5元作價售出手上股權,即總作價逾5.6億美元(約43.7億港元)。

  據了解,潛在的競價者包括物美(08277)及聯華超市(00980)。惟消息人士指,是次洽談的公司不止上述兩家。

其它報紙都起碼報到之前物美購入時代零售之前身,尚算合格,最好的反而是明報,我相信一個普通的記者都能找到這些東西吧。


收購時代: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60907/GLN20060907018_C.pdf


終止時代收購: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0411/GLN20070411041_C.pdf


時代零售招股書歷史一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629/01832_176496/CWP112_c.pdf


二零零六年八月二十九日,CS International、肇豐、Times Supermarket BVI、豐捷及江蘇時代與聯交所上市公司物美及其全資附屬公司物美國際有限公司(「物美國際」)訂立股權購買協議(「股權購買協議」),據此(其中包括):


(i)CS International同意向物美國際出售Times Supermarket BVI已發行股本的50%,總代價為1,141,826,923港元,其中50%以現金支付,另外50%則以物美的上市H股的形式支付;


(ii)在股權購買協議完成後,江蘇時代將由物美間接擁有50%及CS International擁有50%;


(iii)除董事會外,江蘇時代的主要管理層將維持不變;


(iv)江蘇時代、豐捷及Times Supermarket BVI各自的董事會由9名董事組成,CSInternational及物美可各自委派4名董事,而高春和先生則可委派1名董事;


(v)由上述董事會作出的若干重大決定須獲得出席董事一致通過;


(vi)物美及CS International同意自股權購買協議完成後五年內,促使彼等及其任何最終控股股東均不會透過任何方式直接或間接轉讓全部或部分各自的Times Supermarket BVI股權;及(vii)物美同意其本身不得並促使其聯屬公司(即控制物美、受物美控制或受物美共同控制的人士)不得在江蘇、浙江、安徽、山東
及上海四省一市內從事任何以大賣場和綜合超市為主的連鎖零售業務(「不競爭承諾」)。



上述與物美及物美國際達成的交易,原定於二零零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或之前完成,從而即時為江蘇時代接通香港資本市場渠道,為其擴展籌集資金;同時讓我們得以與物美在管理信息系統與營運及管理技巧方面合作和互通信息,並獲物美及其聯屬公司履行不競爭承諾。


二零零六年十一月,物美宣布其H股暫停在聯交所買賣,其後宣布終止其與花旗環球金融亞洲有限公司訂立的配售協議(後者於當時獲委任為物美新H股的配售代理)。


物美的H股繼續暫停買賣,加上終止配售協議,令物美及物美國際履行彼等於股權購買協議項下的責任和其他責任存在重大不確定因素。經過多輪磋商後,各訂約方同意終止股權購買協議,並於二零零七年四月十一日簽署終止協議。自訂立終止協議以來,我們未曾與物美或其附屬公司就涉及收購或出售或與我們業務有關的其他交易進行進一步磋商。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0592


【明 報記者吳綺慧報道】有「香港針織大王」之稱的方鏗,旗下連鎖超市集團時代零售(1832)擬有意賣盤。公司昨停牌後,晚上發通告,承認已委託了匯豐銀行進 行策略性評估,並邀請多間公司提出建議,但強調最後未必會觸發全面收購。而《華爾街日報》昨日引述消息人士報道,賣方的意向價為每股5 元以上,如交易最終成事,以全購公司計將涉資約43.7 億元。另據本報消息人士指出,有買家出價高至每至5.75 元,較停牌前收市價溢價37%,換言之全購作價或高至50.26 億元。

據接近交易的消息人士透露,現時正有約3 至5 名投資者已就收購時代零售出價,當中包括一些內地、地區性及國際性的零售企業,全部出價均在5 元以上,個別更高至5.75 元水平。據了解,時代零售是希望透過是次策略性評估,找出對所有股東最為有利的方案,如最後結果得出是持續經營最為有利,最後公司亦未必會賣盤,現時亦無 法估計競購何時才會有結果。

以現時各買家均高於每股5 元以上的出價,較周一時公司的收市價有33%的溢價,較昨日停牌前價格亦高出19%。時代零售的大股東方鏗現持有公司約72.3% 的股權,如交易最終成事,方鏗現時手上的股份至少價值31.6 億元。

方鏗旗下已委匯豐作策略評估時代零售昨晚發出的公告中亦指出,該策略評估現僅屬初步階段,故不保證交易能夠最終能實現。公司已委任了獨立非執董陳永棋、丁 午壽及劉源新組成董事委員會,監督策略評估的過程。公司亦會每月刊登最新公告,直至收購建議終止為止。公司將於今日早上復牌。

記者昨日曾致電公司的大股東兼主席方鏗,但未能聯絡上。時代零售於昨日中午停牌前,早上交易時段股價一度急升11.7%至4.19 元,為1 年半以來的高位。

報道指聯華物美為潛在買家另外,《華爾街日報》則引述消息人士報道,時代零售有意賣盤,意向價為每股5 元以上,潛在買家為國內的同業聯華超市(0980)及物美商業(8277)。

市場人士估計物美為主要買家,其實亦非空穴來風。事實上,物美早在06 年8 月時,就曾宣布以合資企業的形式,入股時代零售的前身、江蘇時代超市50%的股權,作價為11.4 億元。可惜其後爆出物美的大股東張文中被查,連帶物美的配股計劃亦告吹,才導致收購最後無疾而終。時代超市當時就穩袋了物美約1700 萬元的收購保證金,並於07 年7 月自行上市集資。

上市剛逾2 年的時代零售,在內地經營約60 多間大賣場和超市。

但是第二天中國的財經記者,不但能寫得到香港記者的水平之外,21世紀經濟報導更能拆局,說明為何方先生要賣掉時代零售套現,以拓展他的服裝業務,他們更順便深入分析方先生有甚麼財產,從而得出方先生在在需財,是一份極高水準的報導。


每日經濟新聞報導: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0582


每经记者  岳伟  发自北京

        受待售评估影响,在停牌半天之后,时代零售(01832.HK)昨日恢复交易,但仅持续了半个小时,就又被公告暂停交易。

        “这与该公司目前待售,并进行策略评估有关。”一位不愿具名的港股分析师认为。对此,此前呼声最高的买方北京物美商业集团(以下简称物美商业,08277.HK)和百联集团旗下的联华超市(00980.HK)则分别以无可奉告及不知情回答记者的提问。

        但《每日经济新闻》昨日从北京市商务委员会一知情人士处得知,物美商业的确参了与时代零售出售的评估谈判,但进展却不得而知。“如不出意外,以物美商业目前的发展思路及资金状况,在此谈判中胜出的几率应该最大。”

处于初期评估阶段

        待售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时代零售公告称,目前出售行为正处于初期的策略评估阶段。公司已邀请有限的几家买方就策略评估提出建议,这有可能会触发公司全面收购建议。

        为此,时代零售已委任汇丰银行有限公司担任财务顾问,协助其对一系列可选方案进行策略评估。由陈永棋、丁午寿先生及刘源新先生组成的独立董事委员会已经成立,以便对策略评估的过程进行监督。

        据了解,时代零售主要在华东地区经营大卖场、超市。该公司2008财报显示,公司收入达到创纪录的40.07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加了18.5%,每股收益增长了37.7%。

        另外在该年度,时代零售新开了10家大卖场。目前,时代超市在华东地区拥有53个大卖场和约20个超市,主要分布在江苏省的二、三线城市,浙江、安徽、山东、上海等地则有少量门店。该公司计划在2009财政年度继续其业务扩张。

        但该公司公告还表示,虽然有几个买家已在策略评估的第一阶段表达出初步意向,策略评估过程仍在进行中,并不保证交易能够最终实现或执行。

        据外电报道,时代零售希望的估值在5.6亿美元以上,并要求竞购者的报价在每股5港元以上。“符合竞买条件的并不多,物美商业及联华超市是最热门的人选。”上述港股分析师称。

物美胜出几率高

        “由于联华和华联超市的内部重组还未结束,联华超市入主时代零售的几率不是很大。但物美商业刚获得16亿港元的融资,成为全国性品牌的发展思路又很明确,胜出几率更高。”一业内人士坦言。

        物美商业首席财务官徐莹曾公开表示,未来物美的战略重点放在“地域专注性扩充”。2006年物美商业在北京收购美廉美取得了成功。物美商 业下一步的兼并会复制在北京发展的模式,通过自身强大的信息系统和经营管理技术收购同类型的连锁企业,从而成为当地主要零售商。

        物美商业目前在北京、天津和浙江经营424家连锁超市,成为当地主要的零售商。在获得风投16亿港元时,物美商业董事长吴坚忠表示资金将主要用于开店及并购,并设定了全年通过自身发展,店铺面积增长20%的目标。

        在上述三地区域内,物美商业的策略是“只要合适,小一点都可以”。而在其他地区,并购目标则至少要是在当地进入前三名的企业。

        据了解,在江苏,时代零售的规模与另一区域巨头——苏果不相上下,并称为江苏零售业的双雄。但苏果已经被华润万家收购,时代零售则成为物美在该区域内目标。

        其实,物美商业与时代零售早有渊源。3年前,物美曾与江苏时代零售签署协议,以11.42亿港元的代价购买其50%的股权,但由于前董事长张文中被调查,该计划于2007年4月搁置。

华东成布局重点

        按照物美今年的发展规划,今年物美将新开10家大卖场、40家生活超市及便利店。在今年上半年,物美在北京及天津新开5家大卖场、12家便利店,但在华东地区却已经开了24家大型超市。

        业内普遍认为,“华东地区是物美商业走向全国的关键一步。”

        在华东地区,浙江已成为物美商业主要的“根据地”。据了解,物美商业目前在杭州及周边地区签约9家店址,将于未来两年开业。同时,物美商业与温州人本超市也有过接触,只要价钱合适,物美商业很可能会将其纳入麾下。

        “动作比收购美廉美还要大。”物美商业一内部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透露,在融资之后,物美商业在华东地区的一系列收购是值得期待的。除了已成型的大型卖场外,潜在的商业地产项目也将是物美商业的目标。


21世紀經濟報導新聞: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0588


如果不是出售这家在江浙一带耳熟能详的时代超市,内地鲜有人关注素有“针织大王”之称的香港显赫家族——以方铿为核心的肇丰集团。

时代零售股权交易如若成功,这笔高达5.6亿美元的收购案将成为继国美收购永乐、大中之后最引人注目的零售兼并案。

肇丰集团乃香港纺织世家,本世纪以来,先后发展零售、电子、啤酒、医疗和房地产等产业。而出售时代零售已经不是肇丰集团第一次套现旗下资产,早在去年下半年开始,这位香港富商就已经陆续收缩旗下投资。

 

经营乏力

 

“时代零售是方氏家族度过此轮经济危机最有力的后盾。”一位纺织业内人士认为。

从去年以来,受经济危机影响,方氏家族的肇丰针织和亿都国际(00259.HK)皆经营困难。

据该人士介绍,去年下半年,肇丰纺织有限公司旗下的生产基地之一中山华康企业有限公司停产调整。2008年10月底,华康制衣厂按照法规向全厂250多名员工结算完工资和相应补偿,办理了工商、税务等方面的注销手续后,关闭了这家创办了25年的工厂。

此外,记者联系了肇丰系在珠三角的其他几家生产基地,中山肇丰纺织有限公司也已停止经营。

高要市肇丰制衣有限公司和东莞大朗肇丰无纺布制品厂还在开工运行,但据高要市制衣厂黎先生介绍,该厂主要生产非自有品牌的成衣,经香港出口欧洲和美国,今年的订单与去年相比,没有明显的降低。“订单是香港总部过来的,如果明显减少,估计就会关掉这个厂了。”

据了解,方铿系香港纺织业泰斗,从事该行业40余年,家族财产逾百亿元,方铿及其三弟方刚同任全国政协委员。其旗下的肇丰纺织拥有25个工厂。

但 是肇丰集团行事极其低调,深圳陶比服装设计有限公司(TOPPY GROUP)即为肇丰在大陆最重要的投资平台,该公司旗下有包括Episode,Jessica,Colour Eighteen、Weekend Workshop以及Pringle等品牌,同时该公司还代理美国品牌商生产Ralph Lauren 、Tommy Hilfiger、Max Mara等品牌服饰。在台湾、泰国、澳门、菲律宾、英国和美国等地的大型百货公司建立了超过500个专柜和专卖店。

据上述纺织业内人士介绍,肇丰纺织业的出口方向主要是美国、西欧和日本,近一年多以来,上述市场区域是经济危机的重灾区,消费力疲软,对肇丰纺织业的冲击可想而知。

此外,据陶比服装设计公司介绍,该集团近几年来逐步形成以纺织、名牌服装生产销售为主导产业,集软件开发、医院、啤酒生产、房地产开发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体系。方铿认为,分散投资可分散风险,此乃营商之道。

而 事实上,投资本身就是风险。7月底,方氏财团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亿都国际公布截至今年3月底的2008财年度业绩,该公司亏损3825.2万元。该公司 从事液晶体显示器及液晶体显示器模组。该公司最近一年的业务在中国香港地区的销售比上一年减少大约50%,欧洲直接销售业绩减少约10%,只有中国大陆的 业务有所增长。

据该公司证券部人士介绍,香港的业务占到该公司总业务的40%。

 

缩减业务

 

去年年中,年近古稀的方铿就向媒体直言,目前来看纺织行业是最困难的,尤其是内地政府推行新劳动法及来料加工法规后,业务经营十分吃力。因此,方铿去年就断定会有很多港资纺织厂因此而倒闭,而未来会将部分业务缩减。

公开渠道能查到的肇丰纺织最新一笔投资,是2007年6.5亿元建江苏泰丰针织有限公司,2008年以来,该公司一直处于业务收缩状态。

此外,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今年7月份,方氏家族将其持有8年之久、超过1.25万方尺的香港豪宅物业出售,获得2.45亿元。

“除了纺织、电子、零售,肇丰集团近几年也涉及房地产业,但未成气候,因此,暂时对于肇丰来说,多元化产业中,对目前困境最有支持力度的就是大陆的零售业务。”

上述知情人士认为,肇丰集团建设的商业网络通过出售已经可以体现时代零售的市场价值。此时方氏家族出售时代零售是最佳时机,套现资金可以用来收购国际服饰奢侈品牌,壮大其纺织王国。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0589


两天内时代零售(01832.HK)两度停牌。

8月25日下午2点,时代零售宣布停牌。此前有媒体称,时代零售大股东拟以每股不低于5港元的价格出售该公司,联华超市(00980.HK)和北京物美商业集团(08277.HK,下称物美)为可能买家。

当晚,时代零售发布公告承认此事,并称正在评估几家意向公司所提出的“初步阶段建议”,未来不排除触发“全面收购建议”的可能。

8月26日,时代零售复盘半个小时内,股价被拉升超过了7个百分点。此后旋即又发布停牌公告。

而这背后正演绎着一场热烈的商战。

业内人士认为,收购的主角直指物美。事实上,两周前刚获得16.5亿港元私募股权投资的物美商业,早在2006年就有收购意向。

谁是收购者?

8月25日晚的公告显示,时代零售已委任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担任财务顾问,协助对一系列可选方案进行策略评估,并强调评估仍处“初步阶段”。此外,还成立由陈永棋、丁午寿及刘源新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的“独立董事委员会”,对策略评估的过程进行监督。

时代零售主要在华东地区经营大卖场、超市业态。数据显示,其2008财政年度,公司收入达到创纪录的40.07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加了18.5%,每股收益增长了37.7%。时代零售目前的总股本为8.74亿股,董事会主席方铿间接控制72.29%股份。

8月25日,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指向联华超市和物美商业为潜在买家,随后国内多家媒体跟风报道。而25日晚时代零售的公告,只证实了正在评估几家意向公司所提出的“初步阶段建议”,未来不排除触发“全面收购建议”的可能。

关于上述的意向收购方,记者在26日一一做了求证。

作为百联旗下新晋的超市整合平台,联华超市在上海以及江浙地区有着天然的优势。不过,对于收购事件,联华超市总经办主任孙明表示,“未听说有谈判事宜,如果有的话,会以公告的形式告知。”

而传闻中的另外一个收购方,物美商业则更为谨慎。其公关总监富宇,26日在给记者的回复电话中称,由于涉及上市公司相关规定,对此事“无可奉告”。

不过,华旗投资和交银国际6月25日的研究报告都指出,物美商业是最有可能的收购方。他们判断的基础是基于物美商业早在2006年9月,就曾计划出价11.42亿港元,向方铿收购时代零售全部股权的50%。

同时,有接近物美商业的人士透露,“物美商业从未放弃对时代零售的收购,一直在接洽,此前谈判不力,有部分是价格的原因”。国内也有媒体援引接近物美的市场人士的信息称,物美商业确实于近半年内与时代零售,就后者股权出让重启相关谈判。

除上述收购方外,华旗投资的分析报告指出,华润万家、包括目前致力于发展二三线市场的外资超市,如沃尔玛等,都有可能是潜在收购方。

对此,华润万家负责公关事务的高级经理姜艳表示,与国内相关单位的接触是有的,但是目前未听说有与时代零售相关的收购事宜。而沃尔玛的高级公关经理牟明明,对收购事件也给出了“不知情”的答复。

 

物美加仓

 

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接盘者,物美商业与时代超市的渊源由来已久。

2006 年9月,物美商业就曾计划出价11.42亿港元,向方铿收购时代零售全部股权的50%。但当年11月,物美商业前董事长张文中涉及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腐 败案被调查,最终在2008年10月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于是,物美商业2007年4月宣布,对时代超市的收购计划搁浅。

不过,8月12日,物美刚刚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当天,物美商业宣布通过定向增发1.5亿股引入TPG Asia、弘毅以及联想控股三家战略投资人,共募资16.5亿元。同时,物美董事长吴坚忠也表示,将进行一系列并购。

商 业零售业有着严格的竞争法则,即所谓的“二八法则”,它的内涵是在一个区域中,只有行业前两三位的竞争者可以存活。吴坚忠一直坚持该法则,他称“对于尚未 涉足的地区,物美将以兼并当地较有实力的大型超市作为主要扩张模式,一个区域里要兼并的对象,必须是在当地的零售市场中排名前三位的企业。”

而时代零售正好符合这一物美商业的区域并购原则。

公 开资料现实,时代零售目前共有门店65家,包括53家大卖场和12家超市。其中,42家大卖场、10家超市布局于江苏,另外部分门店位于上海、浙江、山 东、安徽。2008年,时代零售的总收入为人民币40.07亿元,其中大卖场销售收入达37.38亿元。公司实现净利润约为人民币1.37亿元,同比增长 62%。

在江苏区域零售市场格局中,时代零售是和华润万家收购的苏果超市各占据着半壁江山。在2009财政年度,时代零售的目标是进一步扩大在该地区的业务,以满足该地区日益增长的需求,该公司已经确认另外13个大卖场的选址。

至 于收购资金,物美商业资金可谓充足。据估计,时代零售的市值约为36亿港元,如果物美商业仍计划收购50%股权,出价将至少在18亿港元以上。而据交银国 际研究报告指出,物美截至2009年6月,持有14.4亿人民币,银行贷款5.2亿,引进战略投资者后,估计现金将增至28.9亿,股本将增至39.5 亿,净现金将达23.8亿。

收购时代零售对于物美商业可谓如虎添翼。据物美商业发布的中报显示,其目前在内地经营协议或委托经营和管理协议经营与管理的零售网络共424家,其中大型超市107家,便利超市317家。物美控制美廉美75%股权,控制超市发25.03%股权。

吴坚忠曾划分物美商业的零售版图,北京商圈和以杭州为圆心的江浙商圈被列为物美商业超市业务发展未来的重点。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收购时代零售成功,物美将完成“一南一北”的战略布局。

我在想,中國的記者工資和香港差得這樣遠,如果用中國的記者寫,一來質素好,二來人工平,香港的記者真是遲早玩完。


延伸閱讀:


新財經:物美系迷局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9583


新財經:田源控盤中期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9582


21世紀經濟報導:物美再造:「聯想系」集體入資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02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90

似曾相識的一篇報導-國際資源(1051)


前幾日,看到壹仔的一篇報導,好像很眼熟: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0876

不少人對柯清輝肯放下身段,願意投身這炒股覺得十分離奇,但有行內人認為柯此舉屬還人情債,「柯清輝响國際資源年薪先得七十萬,簡直濕濕碎,佢咁做並非為錢,而係幕後有玩家想借佢名氣,營造公司好有規模,實際想趁高位散貨。」其實柯清輝過往與三四線的上市公司主席相當熟落,尤以渝港國際老闆張松橋為甚;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9865

柯大班入局最後亦隻是民豐的楊主席、威利的王先生那樣的角色吧。

-------------------------------------------------


而七月底有抽水大王之稱的官永義被控串謀勒索案,柯清輝更出錢出力替官永義作人事擔保。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0553

【本報訊】上市公司永義國際(1218)前主席官永義涉嫌與3人串謀勒索案,昨在東區法院再次提堂,原不獲保釋的官永義,提出由恒生銀行前副董事長兼行政總裁柯清輝和立法會議員林大輝各以現金50萬元作人事擔保,並加上他的500萬元保釋金,4名被告最終同獲準保釋。

------------------------------------------------


除此以外,現任國源主席的趙渡,在行內可謂聲名狼藉,以前出任寶福及和成國際主席時,曾多次被質疑損害股東利益;○四年更被入稟申請破產訴訟,最終破產令於去年撤銷。

---------------------------------------------


○二年趙渡成功從九倉手上買入寶福,全靠劉夢熊穿針引線;而劉在○一年亦替九倉找來張松橋買入港通,可見他們三人關係密切。今次劉夢熊再找趙渡埋班,有知情人士表示,背後很可能有人幕後發功,「外邊盛傳趙渡背後仲有老闆。」

-------------------------------------------------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9865


還有甚麼人和他有關係,亦可以看看這段文章。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1849

數最成功的買賣,劉夢熊稱:「於2000年及2001年,替九倉出售兩家公司,一間是寶福集團(股票編號:21),當時市值有六億多,我替買家策劃用2億多元買殼,九龍倉不單可以精簡機構、減低債務,更賺了個殼價;而我的買家用二億多元,就可以掌控一間六億元的公司,實現以小控大;另外,在2001年3月,我替客人以6億多元,收購價值擁有20多億元資產之九龍倉旗下的港通控股(股票編號:32)。」(greatsoup: 該名大股東就是中渝置地(1224,前名確利達)、渝太地產(75,前稱彩星地產,彩星集團)的張先生了。


張先生資料如下述: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6156


 


林 孝文本是外科醫生,太太莊月華是李澤楷的姨母,九九年林孝文把太太經營的紙品包裝業務確利達上市,後來因炒燶股而陷入財困。他與中南證券的老闆莊友衡及莊 友堅曾是生意拍檔,而今次莊友衡也有買入一萬股電盈股份。後來,有重慶李嘉誠之稱的張松橋入主確利達,並改名為中渝置地,林孝文淪為張松橋的「馬仔」,擔 任中渝置地副主席。

 

 


 


據知,張松橋透過大福證券亦有炒賣電盈股份,而他與大劉、陳國強等分屬「老友」。有李嘉誠馬仔之稱的陳國強則以其上市公司德祥旗下四間公司,成為電盈的一手股東。這幫人等於同期登記成為電盈股東,而人脈關係又千絲萬縷,令事件更加吊詭。

 

 

 


 可能我只是一時眼花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87

報紙近日公司報導(12/21-12/25)


21日: 331,952,408,1132


22日:848,163,435


23日: 2777


24日:704,565,488,1125,175,1097,235


25日:308,175,235,389,517,765,8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71

嚴正聲明: 東周刊報導抄襲小弟文章請註明版權

在第366期(2010年9月1日出版)的第80-83頁的「爭發死人財搶購同一墓園中民安園「生人霸死地」?」報導,其中有多處抄襲本文,只有部分訪問為原創,來源是自「失蹤寶地重生記」系列及本網的中民系專貼。

抄襲地方如下:

1.

 

「簡而言之,當時中民實業身份等如中介人,為新醫藥穿針引線,收購內地八個墓園,而是次被爭奪的主角──浙江安賢陵園──就是其中之 一。」

來源: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6819

2.

「其後新醫藥進行一連串動作,包括委任劉京出任公司主席、更換核數師、延發新股、易名中民安園、將每手股數由兩萬股大減至四千股及重新配股,終於在○ 八年七月完成收購北京中民安園投資公司,及以七千二百萬元收購位於新疆、內蒙古、太原及青海四間墓園公司的交易,惟未有交代餘下四間墓園公司「去向」,包 括今次事件中的主角浙江安賢陵園,兩年多來既無宣布收購協議失效,亦無交代過交易進展。而管理層經過數度換班,劉京已離任,由朱漢邦調任公司主席。

時光飛逝,至今年七月另一家上市公司中福宣布,計劃以約一點零五億元人民幣,向施華、施俊父子等人收購浙江安賢陵園逾四成股權,另會注資八千萬元人民幣,增持股權至五成一。」

來源: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6911

3.

「同一個浙江安賢陵園,居然先後出現兩個買家。翻查資料,中民安園在一○年度年報「應收帳款及其他應收款項」中刊載,一○年度及○九年 度「按金、預付款項及其他應收款項內所包括的按金三千九百六十四萬四千港元,與收購浙江安賢陵園有限責任公司有關」,換言之,中民安園一早為收購浙江安賢 陵園支付近四千萬元定金,但交易一直未有完成,又一直未有追討定金。」

來源: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6911

4.

「中民安園其後於八月中刊發的中期報告,表示公司已知悉中福洽購浙江安賢陵園一事,重申「公司已向中民支付約三千六百萬港元之按金,在二○一六年九月十九日之前」仍然有權收購該墓園公司,並正就事件跟向中福出售墓園的賣方磋商,但不會就已付按金作撥備。」

來源: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6667 (4樓)

5.

「朱漢邦百足咁多爪

朱漢邦是次被追問收購浙江墓地不了了之一事時,揚言自己「已半退休,解決呢件事主要由阿Ken(崔光球)負責。」不過,其實朱漢邦一直「百足咁多爪」,雖然○七年十月才加盟新醫藥(中民安園前身),但與新醫藥早有淵源。

朱先生曾任國際免稅店創辦人羅勃米勒之投資旗艦,兆亞集團旗下公司及其他機構的主席及總裁等要職,負責管理集團在中、港投資,於九十年代更為越南首家免稅店集團之創辦人。朱亦曾任新灃(1123)的主席,該公司其後被裕元(0551)收購。

○三年中民安園的前身新醫藥,曾計劃向朱漢邦購入五種保健產品藥方,作價九百萬元,以發新股支付,最後因新醫藥嚴重虧損而取消交易。

到○七年八月,新醫藥公布朱漢邦按每股二十仙認購一點五億新股,較當時股價一點一元大幅折讓超過八成,朱氏帳面勁賺一點三五億。同年十月朱漢邦加入新醫藥的董事局。

其實朱漢邦早年已買賣新醫藥股票。證監會○七年八月檢控Richfair Limited及其大股東朱漢邦,指他們在○五年一月至八月期間,取得及處置新醫藥股份,但沒有向聯交所及新醫藥適時披露,違反《證券及期貨條例》,罰款近六萬元。」

來源: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6819


各位記者請留意:

All material on this site, except where otherwise accredited, is copyright to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 Media are welcome to quote from articles on this site, provided that such quotation is attributed to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


抄襲或取材是容許,但絕對不可以沒有指出出處就拿取。如果再有抄襲,我會每篇指出抄襲的地方,並公告於此,敬請留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75

深入報導》百億富豪考察團 第一手 尋富心法

2011-3-14  TWM




富人成功的故事,從來不稀奇。

罕 見的是,富人願意公開自己賺錢的心法與失敗的經驗。

他們做對哪些事,讓他們得到與眾不同的成就?

我們多次貼身採訪身價上百億 的大戶投資考察團,得到了答案。

這群人即知即行,得到可靠訊息就立即行動;不僅如此,他們還用盡功夫研究投資,這正是他們的成功關鍵。

中 華郵政分信員、退休小學老師、會計師等多位富人,用不同投資手法,成功獲取財富。

他們精采的故事,足以讓你掌握未來的財富方向。

製 作人.吳美慧 撰文.周岐原、賴筱凡 攝影.攝影組去年入冬之際的某個日子,一群為數七十人的台灣遊客,在重慶最熱鬧的觀音橋商圈東張西望,就像一般好奇 的旅客;然而,在這群穿著樸素的成員裡,除了有三家上市公司老闆、多家中小企業負責人外,還有多位行事低調的股市和房產大戶。

粗略地算一 下,這群人總身價高達新台幣數百億元。縱使身價已非比尋常,但他們依然熱心地參加考察團,不遠千里來到這座內陸大城尋找新的投資機會。

「蓋 得不錯,但周邊的環境還沒有到位,離市區也太遠了。」來到重慶市郊某棟剛蓋好的純住宅社區大樓考察時,團員中的王先生不禁評價說。「對啊,以毛胚屋的價格 計算,再加上裝潢費用,不便宜!」另一位團員陳先生一邊盤算,一邊附和著說。

很快的,這一團的人,轉往另一座位在郊區的高爾夫球場別墅。一 大片綠地,加上別墅形式個案,優雅的環境,吸引了不少團員的注意。「環境真的不錯,可以用來度假,但要出租就不容易了。」林姓團員說。「在這裡買房子,不 可能放著養蚊子,要能夠租出去才行。」林先生心中正快速盤算著,算一算沒有投資價值,就帶著看風景的心情,享受難得的悠閒。

看好重慶房地 產,仔細盤算投資潛力眼看這一群富豪對高爾夫別墅也興趣缺缺,考察團立刻轉移陣地,往市區江邊的複合式住宅參觀。這群人原本對這個建案興趣也不大,但隨著 電梯到達頂樓,美麗的江景映現眼前時,富豪們眼睛突然一亮,紛紛興趣盎然地提問:「一平米多少錢?」「有多少戶?」「使用期限幾年?」「要怎麼貸款?」問 題此起彼落,看得出來,富豪們對這個建案的興趣很高,一副要開始下訂的樣子。

「樓下是商場,」團員中的周先生評價說,「如果是純住宅大樓, 價值會更高。」周先生認為,複合式住宅的出入比較複雜。「你看,一到六樓都是商場,七樓以上才是住家,除非電梯有隔離,不然進出的人士會很複雜,租不到好 價格。」周先生仔細地觀察影響房租和房價的各種因素。

花了好幾天,表面上,這群富豪最後空手而歸,但內心卻各有不同的盤算。「那裡的房地產 潛力很大,不出幾年,我相信重慶有機會成為內陸的上海!」剛參加考察團歸來的企業第二代陳太太認真地說。自從見識過重慶、成都的房地產,她就對當地市場產 生極大興趣;日前,她又再次赴重慶考察,這一次回台後,正認真考慮出手,在當地買房。

對重慶房地產心動的人,不只是陳太太,和她同團考察的 多位團員,都興起在重慶置產的念頭。同時,在這個行程結束後,有二十多位成員又私下「揪團」,先後到重慶三次,只為了深度探訪重慶房地產的投資價值。

「大 坪數、核心區」,這是富豪考察團對重慶房地產的投資要訣。他們分析:由於中國打房,限制每人只能憑護照購買一戶,在配額有限的情況下,與其花錢買小坪數住 宅,不如直接買大坪數的房子。

此外,「房地產首重區位」的原則,同樣適用在重慶。富豪們一致認為投資重慶房地產,最好盡量選在商圈周圍,或 是大學城等人潮聚集較多的區域,不僅交通便利,增值空間和未來轉手的流通性也比較高。以重慶的城區分布來說,解放碑、觀音橋、南坪、沙坪壩等大型商圈周 邊,都是最受歡迎的區域。至於新開發大學城的西永微電子園區,以及國家級的兩江新區附近的建案,發展前景也相對看好。

台灣富豪的投資眼光並 不局限於中國,從事紡織貿易的楊媽媽,外表看起來和鄰家婦女差不多,但房地產的投資經驗遍及全球。

楊媽媽除了在台灣投資房地產外,不懂英文 的她,竟還有遠征投資紐西蘭、澳洲置產的經驗。當年,她也是利用參加參訪團方式,到澳洲和紐西蘭看過不少房子,回國後便與當地負責接待的房仲業接觸,等到 再次到澳洲、紐西蘭考察後,就直接拍板定案。這一出手,金額超過五千萬元。

對澳洲、紐西蘭完全陌生的楊媽媽,在不熟悉的地方置產,選擇物件 上只開給當地仲介兩個條件:一、「必須是有錢人住的區域」;二、「必須是當地最好的學區」。事後證明,她拋開在華人區置產的傳統,是正確的。

楊 媽媽在金融海嘯前,因為房產管理因素全數出清,以數倍獲利出場。出場後,她將這筆資金全數轉移到中國,在上海長寧區的中山公園對面,買下數間房子,隨著中 國房價大漲,房子的價值已經翻滾數倍。

對台灣富豪而言,房地產只是他們投資考察的標的之一,考察上市公司更是他們的重頭行程。兩年前,在 「中國內需熱」的浪潮下,一個富豪考察團前往青島與深圳進行五天的參訪,希望在中國經濟快速成長下,利用第一線的參訪,抓對投資方向。

第一 線觀察上市公司,立刻做出判斷一行人來到中國大潤發的青島分店參訪,由大潤發執行長黃明端出面接待,並親自為考察團員解說大潤發的經營前景。當黃明端帶隊 走到生鮮食品區,團員們發現,僅是「堆得比人還高」的雞蛋區,就有數十位消費者排隊選購,隨後又看到門口結帳的人潮大排長龍,不少投資台股的團員,立刻聯 想到潤泰全和潤泰新的投資價值。

就在參訪過程中,已有多名團員脫隊,悄悄走到角落打電話回台下單。「廁所門口擠了好幾位團員,一問之下才知 道,他們正忙著打電話敲單。」一位參訪團員笑說,「潤泰全從那時起股價大漲,說不定就是大家一起買的。」當行程轉往深圳,準備拜訪「股神」巴菲特也投資的 比亞迪時,團員認為有機會直擊比亞迪的最新發展,相當興奮;但在眾人進入展示區參觀後,一位上市公司董事長不斷端詳著展示區的各種零件,還忍不住對著身旁 同伴質疑說,「一下子從做手機電池到做汽車,格局跳太快了吧!」後來在問答時間,這位董事長就一再詢問比亞迪獲利能力的問題,後來他認為,比亞迪「見面不 如聞名」,因此並沒有投資比亞迪股票。若由參訪當時起算,至今比亞迪股價已暴跌了六成,可見這位董事長的觀察力,確實非同凡響。

當然,這種 積極研究的態度,和見微知著的觀察力,正是這群富豪得以創造不凡身價的關鍵。

而除了對房地產及產業的洞悉力之外,事實上,團員中為數最多的 還是股市投資高手。

日前,參加富豪考察團前往新加坡的陳先生就觀察到,在新加坡掛牌的仲利控股股價,大約只有公司帳面價值的七成,比台灣金 融業的平均值低了許多。陳先生分析,這家由中信辜家三公子辜仲立創辦的租賃金融公司,近年來全力拓展業務,讓仲利控股在中國九個一線城市設有據點,而且與 四家大陸銀行簽訂合作協議,進度領先台灣的金融業者。

儘管有不錯的競爭條件,仲利控股在新加坡上市三年多來,股價卻一直偏低,而辜仲立有意 返台掛牌的耳語也始終不斷。去年底,辜仲立準備讓公司「鮭魚返鄉」的傳言終於成真。就在公司準備確認回台掛牌前,陳先生已透過複委託買賣,以每股○.四新 加坡幣(約新台幣八.九三元)吃下不少股票。

有趣的是,陳先生雖然已經有三成的帳面獲利,但仍不賣股票,打定主意要當仲利回台後的小股東。 他的理由是,隨著大盤日趨活絡,國內金融股也越來越有盤面主流的架式。以目前金融股平均股價淨值比約一.三倍來說,一旦仲利成功上市,比照產業平均水準, 股價至少上看新台幣二十二元,等於大賺近三倍價差;難怪陳先生說什麼也不願意,將股票以十一.四元的收購價賣出。

富豪團裡股市好手獨特的投 資眼光團員中,同樣具有多年台股投資經驗的張國立和詹老師,不約而同地認為,台股若能持續向上突破、挑戰萬點關卡,許多以往不受注意、價位長久被低估的非 電子股,都將展現真正的實力。這是投資感官特別敏銳的富豪考察團員們,看好的另一種標的。

以近十五年來,每年在股市創造三成以上投資報酬率 的張國立來說,他就認為非電子類股將有許多驚奇出現。張國立解釋,越多人追捧的股票,通常因為籌碼分散,股價越難有表現;非電子股的交易沉寂多年,不少股 票的籌碼已高度集中在大股東手中,符合籌碼穩定的條件,若再配合業績逐步改善的利多出現,股價將有相當大的爆發力。

「而且電子股有太多『眉 角』,散戶很難掌握。」張國立分析,電子業者何時取得訂單、訂單數量多寡、獲利能力高低,「全都是影響業績的關鍵,但這些不是散戶用功就能了解的。」他強 調,「散戶本來就是弱勢,一定要用各種方法提高勝算;相較之下,非電子股的產業訊息,對散戶而言門檻比較低。」張國立特別提醒,當台股重挫回到八千多點, 不少散戶都會面臨選股的困難抉擇,但是指數和個股價位,未必有連動關係,關鍵還是在了解個股的經營條件;只要價位低於基本面的價值,就有機會創造較大的報 酬率,達到「跑贏指數」的目標。

四十年資歷的投資老手詹老師,則利用自創的「棺材店投資法」,從投資人不注意的冷門股中,找尋值得長線投資 的標的,在股市中獲取穩定的投資報酬率。

還有一種標的,是投入人數最少,但投資商機同樣可觀的產業,就是觀光飯店業。富豪考察團的常客李銘 松,就是看好這樣的趨勢,以十八.二億元標得新光人壽位在台北市寶慶路的土地,他個人也因此「一炮而紅」。

會計師出身的李銘松,本業是經營 會計師事務所,直到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平息後,他觀察到,國內頂級飯店的房間供給頗為有限,日後一旦開放陸客自由觀光,商機將十分可 觀。他於是將名下兩棟大樓重新「拉皮」,改裝成四星級飯店,正式投入旅館業。

「台灣的觀光市場,未來會很不錯!」這位飯店業的新手,對國內 觀光產業信心滿滿地說。從李銘松布局的積極程度觀察,台灣的飯店業也將是各路富豪和財團競逐的肥美大餅。

嗅覺靈敏加上用功,財富迅速累積有 錢人不只想的和我們不一樣,事實上,做的也和我們不一樣。有錢人不只是用錢滾錢,他們更腳踏實地前往第一線親身考察。投資達人朱威築參加考察團時,就利用 時間進行「庶民觀察」,用接近市場的方式去找尋投資標的。譬如KY美食(85度C)要上市前,他想要了解KY美食在中國的營運模式是否會成功,就前往競爭 對手Bread Talk(新加坡商的麵包店)試吃,親身體驗KY美食有沒有競爭力。

此外,他投資潤泰全、潤泰新,還把全家人帶去廣州和深 圳的大潤發考察,並且選擇平常日去觀察現場的人潮,來深度了解大潤發的經營實力。

這些富豪們不只白天用功,連晚上也一樣認真。一般觀光團如 果落腳深圳,當晚團員的自由行程,多半是找店家做按摩和足浴;富豪們卻是相約拿起相機和筆記本,直奔有「深圳秋葉原」之稱的華強北路商場,了解山寨機最新 的銷售與供貨情況。

嗅覺靈敏,還比別人更用功,這就是富豪們之所以能夠比一般人快速累積財富的關鍵。

富豪考察 團的投資心法:

股市

1. 從趨勢中找投資方向,才能獲利大、風險小。

2. 投資經營者,因為他的態度決定公司成長潛力。

3. 要培養把訊息快速轉換成投資標的的能力。

4. 親身感受、勤奮比較;散戶若沒有機會看廠,也應該出席股東會。

5. 從第一線的工廠管理,最能觀察出公司營運競爭力。

房 地產

1. 一定要勤快地實地看、多比較,相中的物件則要快速下手。

2. 多找仲介一起去看房子,可以藉機多了解物件並吸收知識。

3. 物件不要東一件、西一件,買房要集中管理,也可順便降低管理費。

4. 選擇好地段,找有錢人住的區域,學區好是首選。

5. 無法取代性就是價值,一定要注意物件的特殊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40

六叔無料到,基經亂咁吹,記者傻到爆-論生果電盈商業信託報導

生果日報真的天天有笑料,今日又有一篇電盈產業信託(6823)報導,真的不說不快。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27110

錯誤1:
綜合市場資料,以昨日收市價計算,市面上多隻 REIT的回報率,只有富豪產業信託( 1881)較電訊信託的高,回報高達 9釐,其餘的都低過電訊信託的回報率。獨立股評人陳永陸表示,市面上眾多的 REIT中,只有富豪產業信託的回報率能與電訊信託比較,加上香港電訊於固網市場的佔有率仍有領導地位,散戶不妨於電訊信託上市後一、兩日,股價穩定後買 入等收息,算是不俗的長期投資策略。

按: 知唔知今年富豪產託派息下跌? 計番全年好可能得大約12仙,大約6%,9% 只是往績回報,邊個記者問埋D野白痴唔用腦,六叔又亂鬼咁答,完全唔認真。何況人地Cash Flow都是20億多少少,派23億好似多D,另外2013、2015及2016都有票據到期,如果籌唔到錢都會影響現金流,但機會就不高。

錯誤2:
有對沖基金經理就表示,若看上電訊信託的高息回報,可以考慮匯賢( 87001),除了股價已跌定,長遠還有人民幣升值概念;若考慮業務的特性,不如買數碼通( 315)及和記電訊( 215),其中前者派息比率達 100%,且股價回報更優勝。以昨日收市價計,數碼通及和電今年以來的升幅分別為 64%及 22%,而電訊信託大股東電盈則錄得 15%的跌幅。

買人民幣應該買越秀房地產信託基金(405),匯賢(87001)是超不值的,因為越秀產託持有物業租約的年期現時較匯賢多,何況匯賢最新購買的酒店需視乎酒店的經營情況,長江實業只是在不達收入目標的時候把自己的所得撥出來,並沒有對收益作出保證。

如果酒店經營不佳,沒有盈利,實際上他不能取得任何分派收益,何況這家酒店的合約明年到期,如果不能續約,會對分派做成大影響。

另外數碼通(315)和和記電訊香港(215)都炒到爆啦,市盈率較HKT貴不少,就算計及今年的增長,大約貴30%,估計已反映增長因素,所以未來股價爆發能力不大,由此我不認為對沖基金經理的看法正確。

這記者只重視別人的意見,但忽略了對讀者的認知的影響,也許應該先想想這兩位的看法是否正確才把它寫進去,否則真是鬧笑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39

重建新聞調查報導風氣 weReport十二月上線 資深媒體人慷慨解囊 促成新概念媒體

2011-120-5  TWM




台灣第一個非營利調查報導平台 —— weReport即將正式上線,這個平台的創立,長期關心台灣媒體發展的資深媒體人林照真發揮「臨門一腳」的關鍵力量。weReport要延續的,不僅是 調查報導強調「公眾良心」的精神,更是一位母親對於女兒無盡的愛與思念。

撰文‧張瀞文

一九七○年代初期,美國 《華盛頓郵報》兩位記者,揭發當年總統尼克森在競選時派人非法潛入水門大廈的竊聽行徑,在美國引起政治大風暴,最後並導致尼克森黯然下台。這是當年轟動一 時的水門事件,也是至今最膾炙人口的調查報導。

近幾年,傳統媒體在營運上均面臨極大衝擊,多數媒體均削減調查報導的人力與經費,這樣的情形 在台灣尤其嚴重。為了重新建構台灣調查報導風氣,成立﹁優質新聞調查報導媒合網站﹂這樣的概念平台,在資深媒體人、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胡元輝心中構思 已久。

構思重建調查報導風氣

由於這個網站平台開設初期,需要一筆經費支付網站建置費用及前半年的贊助費用,金 額約一八○萬元,胡元輝為了落實這個想法,帶頭先捐出十萬元,並從去年開始逐一拜訪可能的贊助對象。

不過,整個募資過程並沒有想像中容易, 很多原本表達高度參與意願的對象,都在最後關頭縮手,也讓原本以為可以順利推動的平台計畫,陷入停擺。

一直到今年六月,在一次媒體公民會議 上,胡元輝於會中說明這個平台的構想,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助理教授林照真突然說:「現在有了十萬元,還缺一七○萬元,我捐那其餘的一七○萬元,這樣平 台就可以啟動了!」林照真過去曾在電視及平面媒體擔任資深記者,在媒體界素有「調查報導先鋒」之稱,並曾撰有《記者你為什麼不反叛》一書,力倡調查報導的 重要性。雖然大家都知道她對於調查報導相當關心,但這突如其來的提議,仍讓在場人士嚇了一大跳,因為認識林照真的人都知道,她並不是一個隨便說說的人。

一 七○萬元對於大戶來說僅是零頭小錢,但是對於一位記者出身的大學助理教授來說,這一七○萬元並不是小數目。且在這之前,林照真對於整個平台的細節運作並不 清楚,胡元輝趕緊在會後要林照真好好地再想一想,等想清楚了解之後,再來談也不遲。

一七○萬元背後的感人故事但是林照真對於這個決定毫不遲 疑,很快地就把這筆錢匯進去,「我們約了一個時間深談,她說她把原先要給女兒的東西,拿出來支持這一件事情,唯一的要求就是捐款人要寫上女兒的名字|| 賴亦恩。」胡元輝說。

賴亦恩是林照真的心肝寶貝,兩年前即將升高二的她,正興高采烈地準備一場辯論會,不幸在返校途中遭遇車禍,才剛要奏起 的青春樂章,頓時畫下了句點。

林照真的女兒出事,朋友們並不知情,一直到胡元輝打電話與她聯繫才獲悉。第一次,林照真微弱地說「我沒辦法與 人講電話」;第二次再打,電話那頭的林照真,內心再也無法承受悲痛而放聲痛哭。

隨著時間慢慢過去,林照真逐漸走出悲傷陰霾,而調查報導公眾 委製平台||weReport就在她「臨門一腳」的贊助後,開始動了起來。

weReport雛形越來越清楚後,胡元輝多次邀請林照真出任平 台委員,但是她都不肯接受。林照真說,她自己是捐款人,如果擔任委員,擔心大家會有壓力,所以並不適合這個職位。

其實林照真長期關心台灣媒 體環境發展,她自己心中很清楚,這個案子要進行並不是那麼簡單,平台接下來要走的路也不會太平順。不過她仍告訴胡元輝,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是相當值得做 的事情,所以不用擔心成功或是失敗,放心去做就對了!

「我要把思念女兒的心變成正向力量,不要再用悲傷來懷念她。」林照真曾經這樣說過。對 於一個母親來說,林照真將她對女兒畢生的關愛,轉化為關心台灣媒體發展環境的大愛,朋友們對於她化小愛為大愛的作法都感到相當心疼與不捨。

現 在「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將在十二月三日正式上線,身兼weReport建置小組召集人的胡元輝說,weReport平台將透過公眾集 資方式,以鼓勵獨立媒體人、公民記者和學生投入調查報導的行列,進一步帶動台灣調查報導風氣。

胡元輝不諱言,這樣的作法在國外已經行之有 年,但在台灣卻是一個全新的概念。而建立這個平台的構想,是來自於美國的﹁Spot.us﹂網站。

﹁Spot.us﹂網站的經營模式,主要 是記者在網站上提出自己的採訪企畫書,再由閱聽人指定捐款給任何一個他想支持的報導,只要捐款額度達到記者列出的採訪所需金額,﹁Spot.us﹂就會將 那筆金額匯給記者,讓記者去執行他的採訪計畫。

胡元輝說,「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秉持的就是這種﹁You support, we report﹂︵您支持、我們報導︶,屬於公眾,服務公眾,但也需要公眾參與及支持的概念。

目前包括因苗栗大埔農 地事件而暴紅的公民記者大暴龍,及因廈門反PS廠、重慶釘子戶事件而聲名鵲起的中國第一位公民記者周曙光,以及專門報導農業相關題材的「上下游市集」等, 都已準備好向平台提案。

因為一個母親對於女兒的思念,促成weReport的成立,接下來,一種「公眾集資、公眾參與」的全新媒體概念也即 將在台灣應運而生。雖然創新、改革甚至調查報導這條路真的不好走,但就如林照真所說「不用擔心成功或是失敗,放心去做就對了!」weReport是這樣, 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