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廣東將近期提出方案 南沙新區有望成華南首個自貿區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4101

近日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自貿區),廣東也加緊準備,將於近期提出南沙新區自貿區方案。作為今年5月才定位為自貿區的國家級新區,專家認為南沙自貿區有超越深圳前海等競爭對手的潛力。

廣州市政府一位工作人員向羊城晚報記者透露,廣東省發改委正在就南沙新區申報自貿區一事做相關方案,力爭盡快上報。

 

今年5月5日,廣東省副省長招玉芳同廣州市市長陳建華一行調研南沙新區自貿區申報選址工作。自貿區選址規劃面積為24.52平方公里,包括龍穴島南部、北部和南沙灣三個區域。

同月出爐的《廣州市南沙新區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給予南沙多項政策優惠。

廣州市金融辦也提出支持南沙新區金融創新發展「十九條」政策,目前正由中國人民銀行牽頭辦理。

一旦獲批,將使南沙新區在金融政策上全面超過深圳前海、珠海橫琴、上海浦東新區等地區。

今年7月,上證報報導,消息人士透露,按照廣州市的初步計劃,南沙新區自貿區將於近期提出方案,下半年上報國務院,力爭在年內獲批。

消息人士稱,在國家層面,國家發改委有關領導已對南沙多次調研。而在廣東省層面,包括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省長朱小丹在內的多位省領導都曾來過南沙新區進行前期的調研活動。

據瞭解,按照設想,南沙新區自貿區將以「對港澳開放」和「全面合作」為方向,在投資准入政策、貨物貿易便利化措施、擴大服務業開放等方面先行先試,率先實現區內貨物和服務貿易自由化。

 

7月23日,廣東省政府官方網站正式下發《實施珠三角規劃綱要2013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其中在對南沙新區2013年建設目標進度一欄中,明確提出「啟動申報自由貿易區」。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政稅務系主任林江認為,南沙成為華南地區第一個自貿區可謂勝券在握

從國家在戰略上的安排推測,在華南地區設立一個自貿區相當必要,而南沙可謂不二之選。

論地域面積,800多平方公里的南沙顯然勝過15平方公里的前海。而且,南沙的線性製造業初具規模,以現代服務業為製造業支撐,而前海注重發展金融業,結構較單一。

 

廣東省社科院的報告建議南沙新區借鑑香港經驗設立「南沙自由港」,著眼於「境內關外」的物流、航運、商貿、金融等業務,建成與國際接軌的貿易和航運「政策特區」和「功能特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054

南沙島礁:兩岸應共同維護的祖產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4122

太平島全景。 (CFP/圖)

“菲律賓和越南在南海問題上圍攻中國,臺灣應該主動和大陸在南海問題聯手,首先可以從聯合宣示主權入手。”

12月12日,是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在二戰後收回太平島的紀念日,現在,登上中國南沙太平島原本會成為臺灣領導人馬英九卸任前一個精彩片段。但最終的行程是,馬英九本人並未到場。

馬英九突然取消登臨太平島,不少媒體認為是迫於美國的壓力。臺灣《中時電子報》指出,美方先前曾透過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處長梅健華表示關切,還釋出可能在12月對臺軍售的相關信息,種種跡象讓馬英九登島行程充滿變量;臺灣《聯合報》則指出,臺灣“國安會”秘書長高華柱12月初與美國防部官員會面,商討軍售、南海主權等議題後,馬英九便取消太平島之行。

雖然臺灣師範大學政治所教授王冠雄稱,由“內政部長”等出面,“在主權宣示效果上,不會有任何減損”。但由此可以看出,臺灣在南海問題上無法回避自我邊緣化。

周邊害怕兩岸合護南海島礁主權

2015年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判定”太平島應為“島礁”,間接否定太平島領土權。

“菲律賓提出的仲裁案,第一階段把太平島歸為礁不是島,不享有《海洋法公約》賦予島嶼200海里專屬經濟區,這對臺灣非常不利。臺灣加強軍事設施和民用設施的建設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利於讓外界認識太平島的地理位置。太平島是南沙的第一大島,把它定為礁很不合理。”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教授李金明說。

從馬英九的角度看,主權宣示的意味明顯。那些在1947年收回的中國祖產,實際上隨著時間的推移,臺灣的控制力度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

1947年,當時的國民政府將東沙、西沙、中沙、南沙四群島劃入廣東省政府轄區,並正式核定四個群島中的每一島嶼、暗沙和礁石之名稱,共計167個,公之於世。其中南沙群島中的最大島嶼被命名為太平島,第二大自然島被重新命名為中業島。

1950年4月30日,海南島上的國民黨軍敗退臺灣,隨即臺灣方面又以補給不易為由撤回了當時所有駐守南沙島礁的官兵,並將“南沙群島管理處”暫時撤銷。

“屋主外出,小偷頻顧”。

1956年3月1日,菲律賓海事學校校長托馬斯·克洛馬率領40人的“探險隊”,前往我南沙群島“探險”,宣稱“發現”了太平島、北子礁、南子礁、中業島、西月島、南威島等9個主要島礁,並命名為“卡拉延群島”。5月15日,克洛馬向外界散發了“致全世界的通知”,5月21日又專門致信菲律賓外交部長,宣告他在南中國海發現了“無主島嶼”。

在菲律賓的報紙和電臺廣播了此事之後,臺灣當局駐菲律賓“大使”陳之邁向加西亞副總統提出抗議,通知菲方南沙群島早已屬於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在第二天也發表聲明,宣布“南中國海上的上述太平島和南威島,以及它們附近的一些小島,統稱南沙群島。這些島嶼向來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通過新華社發表聲明“絕不容許任何國家以任何借口或任何方式侵犯中國對南沙群島的合法主權”。

在大陸和臺灣方面的強硬態度下,菲律賓政府態度軟化。

1956年6月2日,臺灣組成“立威部隊”派出“太和”和“太倉”號護航驅逐艦廣泛偵巡南沙群島各島。“立威部隊”發現克洛馬再度到南沙進行搗亂,損毀“太平島”和“固我南疆”兩塊石碑,偷盜島上的“中華民國國旗”後,登島人員重新“升旗”,並立石刻碑。隨後,軍艦上的物資也被運上太平島,開始了臺灣海軍陸戰隊在太平島的長期駐守。

臺灣方面在20世紀50年代對南海的維權力度還算有力,但進入20世紀60年代之後,對南沙群島的維權力度不斷降低。

1963年,菲律賓派兵侵占南沙群島的第三大島——西月島,而臺灣方面除了口頭抗議之外並未采取實質性的驅離措施,於是菲律賓1968-1971年相繼侵占了南鑰島、費信島、馬歡島、中業島和北子島。其中菲律賓對中業島的侵占格外令人痛心,因為這是從臺灣國民黨軍手里硬搶過去的。

1971年4月18日,因強臺風侵襲中業島,臺灣方面下令中業島上的全部駐軍撤至太平島躲避臺風。但是臺風過後,臺灣方面進行換防,將原部隊調回臺灣,再用登陸艦向中業島運來新部隊。菲律賓看準了這個空當,組織兵力在7月29日登陸占領中業島,並且將該島更名為“派格阿薩島”。據臺灣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出版的《陸戰薪傳》第二集第155頁記述,當天運送新部隊抵達中業島的臺海軍支隊發現菲律賓海軍陸戰隊正在登島,支隊長郝德雲上校馬上下令76毫米艦炮準備開炮,一小時內就能將上島的菲軍全部殲滅,卻忽然接到上面的命令:不挑戰,部隊改運太平島。這些臺灣國民黨軍官兵只好眼睜睜看著中業島落入菲律賓之手。

看到菲律賓侵占南沙島礁未遭臺灣方面任何反擊,南越也從1973年開始對南沙島礁實施侵占,先後侵占了景宏島、鴻庥島和南子島。其實,面對南越軍隊對南沙島礁的侵占,臺灣也不是所有要員無動於衷。據《陸戰薪傳》第二集記述,在南越軍隊侵占南子島的同一天,蔣經國指示軍方研究派兵驅逐,但因遭到“國防部”大力反對而胎死腹中。“國防部”給出的理由有:1.與南越交戰,政治上會讓中共竊喜。2.如僅驅逐美軍已撤的南越軍隊,而不驅逐在克拉克基地有強大美軍駐守的菲律賓,國際上將無法自圓其說。3.空軍無法對南沙作戰提供支援。4.需冒越南軍隊報複危險。5.若海軍抽調較大兵力支援南沙作戰,將影響臺澎作戰兵力運用。由於軍方態度消極,蔣經國只好放棄反攻南沙被竊占島礁的打算。

“菲律賓和越南在南海問題圍攻中國,臺灣應該主動和大陸在南海問題聯手,不管怎樣菲律賓提出仲裁是對準九段線。九段線是民國時期劃下的,跟臺灣有密切關系,所以臺灣要在南海問題和大陸很好地配合,維護南沙島礁的主權對應付目前南海現狀有一定關系。”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李金明教授說。

當仁不讓做主角

從1988年“3·14”海戰之後,大陸結束了在南海口頭維權的歷史,開始實質性維權。菲律賓、越南等主要聲索國開始不斷強化各自侵占南海島礁的防禦力量,並極力拉攏域外大國介入南海,以減輕自己的壓力。

南海聲索國最擔心的,是中國大陸與臺灣聯手在南海維權的任何可能性。據臺灣“國安局長”蔡得勝在“立法院”報告“近期東海、南海情勢發展及其影響之研析”時表示,包括菲律賓、越南等南海周邊國家的官員不管在公開或私下,都一再要求臺灣不要跟大陸聯手。

南海周邊國家之所以不願看到臺海兩岸聯手,主要是由於臺灣本身擁有較強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並且在南海擁有位置極其重要的太平島,如果臺灣與大陸聯手,將會大大降低臺海兩岸的互耗,使中華民族在南海維權的能力陡然增加。

“其實臺海兩岸在南海主權歸屬的原則性問題上有共同的立場,有共同的責任。”中國社科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國強認為,綜觀南海歷史主權形成的過程,臺灣當局從來沒有放棄過對臺灣的歷史主權。正因歷史的延續性和繼承性,大陸政府繼續和進一步強化南海諸島的主權地位。南海諸島的主權是中華民族的祖產,是兩岸需要共同維護的。在這樣一個基本立場上,兩岸都是一致的,都是維護中華民族共同的海洋權益。

盡管臺海兩岸聯手在南海維權的好處顯而易見,但要成為事實還面臨著諸多困難。一是臺灣當局仍不願放棄將中國大陸視為主要假想敵的政策,也不願為經濟、政治利益開罪南海周邊聲索國;二是美國不斷掣肘。隨著美國重返亞太,積極推行“亞太再平衡”政策,臺灣被視為美國遏制中國大陸的重要棋子。因此,美國不斷施壓臺灣不要和中國大陸聯手在南海維權。

“臺海兩岸合作,可以從聯合宣示主權入手。”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教授李金明認為,臺灣占領太平島已經大半個世紀,在宣示主權方面有一定分量,如果能跟大陸配合,對太平島的防禦工作有很大作用。

此外,兩岸在南海問題上有很多合作空間。李國強認為,兩岸合作可先從低敏感領域著手,包括漁業、油氣開發、海洋監測、海洋生態保護等。軍事合作方面雖然還有一定難度,但隨兩岸關系不斷推進和改善,兩岸的軍事合作可以進一步改進,比如信息通報機制,建立兩岸在南海的救助機制,救援機制,包括建立兩岸間的軍事熱線。盡管兩岸在南海合作上現在還沒有實質性推進,但兩岸學術界和民眾一致希望兩岸在南海開展實務性的工作。

因此,對於臺海兩岸聯手維權,大陸方面要積極爭取,但同時還是要進一步強化自己在南海的維權力量。也就是說,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大陸要在今後的南海維權方面,當仁不讓做主角。

幫忙不內耗,還要看臺灣

“在管控太平島方面,臺灣在實力和政策方面都有待加強。太平島駐守的是海警,海巡署在體制、裝備、人員,以及南海與臺灣島聯系的實力上都需要有所改善。”李國強說。

臺軍若重返太平島,將有效懾止越南、菲律賓的不軌舉動,可與大陸共同維護南海“祖業”。“臺灣在很長時間依靠美國提供各種武器,這方面不會輕易跟大陸合作。”李金明說,美國內心不願兩岸因南海爭端聯手對外,從而影響美國對臺灣的掌控和深度介入南海。美國曾多次撕下“中立”的面具,通過在臺協會公開阻撓臺當局加強在太平島的防禦能力。

“太平島離臺灣太遠了,也沒有配備軍事力量,這種情況下菲律賓和越南經常會去幹擾,想守住太平島,憑臺灣的力量是危險的,如果有大陸的支持,會對維護主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李金明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實際行動還是要看臺灣願不願意,單靠大陸本身的軍事力量是可以維護南海安全的。合作關鍵還要看臺灣的角色定位。”

當前國際形勢下,臺灣在南海問題上與大陸合作,不僅是有利的選擇,還是急切的需求。

“南海九段線是民國時期劃下的,跟臺灣有密切關系。”李國強認為,臺灣本身管控南沙島礁的能力有限。與此同時,島內特殊的政治形態對臺灣當局在南海產生更大的作為產生制約。比如來自於美國的限制,來自於島內不同黨派的不同認知,臺灣與東盟、南海周邊國家關系的需求等制約因素。

“不管將來臺灣是哪一個黨派上臺,放棄南海主權、放棄中華民族應有海洋權益是非常危險的行為,是兩岸不能接受的。近期以來臺灣當局在南海宣示主權強化立場,不僅是一個黨派的立場問題,還代表臺灣在南海主權上再次明確了方向。南海諸島的主權是中華民族的祖產,是兩岸需要共同維護的。在這樣一個基本立場上,兩岸都是一致的。”李國強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568

日本舊官方出版物佐證南沙群島主權歸屬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8049.html

筆者近日得到一本1939年的日本官方出版物,為最近被炒得火熱的南海問題提供了新的視角和史料佐證。這份史料的核心價值就是,它用照片形式證明,南沙群島被日本侵占後,被劃歸當時日本占領的臺灣高雄管轄,並且在島上立碑。這樣,在法理上,光複臺灣就等同於收複南沙群島。

這是一本1939年10月4日出版的《寫真周報》第58號(即第58期)。紙張已經發黃、發脆,但保存基本完好,字跡和畫面尚較為清晰。封面就是“新南群島”,也就是我國的南沙群島。

《寫真周報》是日本內閣情報部(後更名為情報局)發行的刊物,旨在以畫報形式向日本國內匯總情報、宣傳政策。實物顯示,該畫報於昭和十三年(1938年)2月12日創刊,由日本內閣情報編輯部編纂。也就是說,雖然形式上是畫報,但代表了當時日本的官方意誌,起到的是情報上傳和政策下達的官方功能。

在這期畫報上,封面故事就是關於日本侵占我南沙群島的有關報道。報道是這樣記錄的:“新南群島是點綴於北緯7度至12度,東經111度至117度的南支那海(作者註:當時日本對南中國海的稱呼;值得註意的是,時至今日,仍有相當多日本人稱南海為“南支那海”)的一串島嶼,它們在今年三月三十日被編入臺灣(作者註:當時為日本占領)高雄市的管轄之下。”

該報道還記錄了這組報道的原委:“臺灣總督府在將(新南)群島編入高雄市下轄的同時,向群島派出了調查團,進行了與經濟開發有關的各種各樣的考察活動。這里刊載的就是隨調查團拍攝的部分照片。”

由於是畫報,因此照片是主要內容。其中,有一張照片尤其引人註目:在這張照片上,兩個日本侵略者手持鐵鍁,立下了一塊碑,上面寫著:“高雄州高雄市新南群島”。這張照片價值很大,因為它明確表明,南沙群島1939年時已被日本侵占,並劃歸高雄管轄,而且日本人在島上立了碑。

中國是最早發現、命名並最早開發經營南沙群島的國家,也最早並持續對南沙群島行使主權管轄,有中國歷代的官方文件、地方誌和官方地圖等可以佐證。1935年1月,中國政府公布了《中國南海各島嶼中英文對照表》,第一次將南海諸島劃分為四個群島,一直沿用到今天。不過,1939年,日本侵占了今天的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並將其分別改稱為“平田群島”和“新南群島”。筆者提到的這份史料,就是從日本的角度,記載了這段歷史。

長期以來,一直有人稱南沙島礁為“無主地”,其中一些人(很多是菲律賓人)認為是菲律賓人在上世紀50年代航海過程中“發現”了這些島礁。一些人還認為,《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沒有明文說明南沙島礁在戰後的歸屬。這份史料幫助厘清了一個重要問題:南沙群島被日本侵占後,明確歸日占臺灣的高雄管轄。因此,可以引申出這樣的邏輯:《開羅宣言》明確表示臺灣、澎湖列島歸還中國,就等同於南沙群島也歸還中國。從這個意義上,《開羅宣言》與收回南沙群島具有法理上的關聯。

這還引申出另一個問題,即中國何時收回南沙島礁的主權。一般認為,是1946年林遵(又名林尊之)將軍率前進艦隊航行並登陸太平、中業等島,宣誓主權,標誌著中國收回南沙群島主權。而根據這份史料,從法理上說,1945年8月光複臺灣,即意味著收回南沙群島。

在行政管轄方面,也能印證這一點。1945年10月,國民政府在光複臺灣後重新劃設高雄行政轄區,基本沿用了日據時期的轄區劃設,將“新南群島”作為光複後的高雄的十個轄區之一,恢複了對南沙群島的行政管轄。

當然,即使沒有這份史料,也早已有很多史料證明中國對南沙群島的主權。不過,這份史料還是給我們提供了新的視角和佐證。收回南沙群島,並非人們一般認為的1946年,而應當是1945年。《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並非如一些人說的那樣對南沙群島主權歸屬沒有意義,而是有直接的法理關聯。

今天,南海波濤的背後,日本因素影影綽綽。不過,70多年前的日本侵略者親手拍的照片、親手立的碑、親手撰寫的報告,恰恰佐證了中國對南沙群島無可爭辯的主權。這恐怕是當時出這期《寫真周報》的人萬萬沒有想到的。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人大重陽實習研究員常玉迪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942

和“歪果仁”做同事可好 廣東南沙試水事業單位招聘境外人員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1679.html

未來的同事或許也可這樣了。

從今天開始,廣州南沙的學校、醫院等事業單位可以聘用國(境)外人員了。

21日,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中共廣州市委組織部印發《關於全面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2016-2020年)》的通知(下稱《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鼓勵南沙自貿實驗區先行先試,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大膽改革創新。探索法定機構實施職責法定、以事定費、用人自主的人事管理新政策,開展公開招聘國(境)外人員的試點工作。

“南沙早就應該邁出這一步了。”華南師範大學人力資源研究所所長諶新民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南沙事業單位招聘境外人員相比別的地方來說是進步,但是作為自貿區來說,這是理所應當的。

何為“法定機構”,廣州市人社局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處處長張英智說,目前深圳前海等地已經開展這方面探索,即通過法規、章程等擬定成立法定機構,政府“以事定費”而不是像現在的按人頭給經費,這也是廣州今後想探索的方向。

企業人才可去事業單位兼職

《指導意見》從崗位設置管理制度、聘用制度、公開招聘制度、聘後管理制度、工作人員交流機制、分類人事管理機制六個方面推出了23條改革舉措,影響著廣州市約3700個事業單位的約15.5萬在編人員。

其中,全面推行聘用合同制、健全領導人員選拔任(聘)用制度、完善競聘上崗制等基本承接了中央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和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措施。

除了招聘境外人員,促進企事業單位雙向交流,企業人才可去事業單位兼職,也是其他省市沒有的新舉措。

《指導意見》提出,要建立事業單位引進企業中具有創新實踐成果的科研人員制度,經考核合格可辦理交流手續。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現有工作人員難以滿足重大創新項目或課題研究需要的,可自主設立一定比例的流動崗位,吸引具有創新實踐經驗的企業家和企業科技人才兼職。選擇部分高校、職業院校、技工院校的部分專業,試點從具有企業任職經歷的科研人員中新聘工程類教師,試點將企業任職經歷作為高校工程類教師晉升專業技術職務的重要條件。做好科研人員在企業與事業單位之間流動時社保關系轉移接續工作,促進人才雙向自由流動。

此前全國和廣東已經出臺政策,允許事業單位人員到企業兼職,享有生產權和報酬的權利,但企業人才到事業單位兼職是此次首次提出。諶新民認為,企業人員利用他們的經驗為事業單位的科研提供幫助,甚至直接從事科研活動,是企業單位和事業單位的雙贏。

根據此前的政策,如果企業人員要進事業單位任職,必須經過“考試”,且必須放棄企業職務,這對於那些在企業里拿的工資更高的人,勢必會有所猶豫。此次《指導意見》明確,事業單位“可自主設立一定比例的流動崗位”,這樣既不會打擊企業人員積極性,又不會給事業單位增加太重的養人負擔。

而且,這一規定對廣州各大高職、技工院校等意義重大。張英智表示,這類院校與市場聯系最為緊密,這些年來各大技工院校等也在積極嘗試,如在院校設立企業工作室,請企業人才來給學生上課,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畢業後去到企業就能用。

科研人員離崗創業時間延長一倍

在鼓勵科技人員離崗創業方面,文章也對國家政策進行了微調,條件更為優厚。

國務院2015年5月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在職創業、離崗創業,優惠條件是可以保留體制內身份和待遇三年。

《指導意見》則規定,符合條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經所在單位同意,可離崗創業,離崗3年為一期,最多不超過兩期。離崗期間,事業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在常設崗位中設置創新創業崗,簽訂離崗協議,作為保留人事關系、任職資格、連續計算工齡的依據;離崗創業科研人員的人事檔案由原單位管理,與原單位其他在崗人員同等享有參加職稱評聘、崗位等級晉升和按規定參加社會保險等方面的權利。

張英智認為,這將有助於激發廣州事業單位人員從事創新創業的活力,提升廣州的科研創新能力,尤其是科研成果轉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079

廣州首次提出將南沙建設成為城市副中心

上周末,廣州市委十屆九次全會落下帷幕並審議通過了《中共廣州市委廣州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為樞紐型網絡城市建設提供了“路線圖”和“施工圖”。

據南方日報8月8日報道,《實施意見》顯示,廣州首次提出將南沙建設成為城市副中心,未來南沙將實現1小時直達珠三角主要城市。同時,將在白雲機場建設T3航站樓高鐵站,將高鐵、城鐵、地鐵等多種交通方式在機場匯集。

下一步,廣州將打造30公里精品珠江,從而集聚高端要素資源,其中將高水平規劃建設珠江新城、廣州國際金融城、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融合發展的黃金三角區,建成廣州總部、金融、科技創新高地。

《實施意見》提出,廣州建設樞紐型網絡城市,重點通過航空、航運和科技創新樞紐的打造,匯集全球高端要素,集聚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強化城市的集聚和輻射帶動作用,提升國家中心城市職能,成為世界城市體系的核心節點。

建設樞紐型網絡城市,互聯互通的國際綜合交通樞紐是關鍵。《實施意見》提出,將建設世界級空港、海港和鐵路網絡,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

在交通網絡方面,《實施意見》提出,依托廣州空港經濟區、黃埔—南沙港區和廣州南站等鐵路站場作為網絡的極核,通過擴充和做強航空線、航運線、鐵路線網、城市高快速路和軌道交通線網,構建空鐵聯運、海鐵聯運的網絡線路骨架,形成大交通格局。

其中,廣州將強化白雲國際機場和廣州北站的空鐵聯運系統,建設T3航站樓高鐵站,將高鐵、城鐵、地鐵等多種交通方式在機場匯集,拓展機場腹地。

而首次被賦予建設“廣州城市副中心”使命的南沙,也將重點建設連接廣州中心城區的快速軌道、快速道路體系,實現半小時直達中心城區,半小時到達深圳、東莞、中山、佛山等臨近城市,1小時到達珠三角主要城市。

不僅是交通“大動脈”,信息“大動脈”也將全面打通。廣州是我國三大通信樞紐之一,下一步,廣州將強化國際信息樞紐功能,建設完善高速、移動、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實施大數據戰略,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在城市智慧管理方面,廣州將實施“互聯網公共服務”,發展智慧水務、智慧管網、智慧建築和智慧社區,擴展民生服務智慧應用,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在提升城市建設水平方面,《實施意見》提出,將科學統籌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到2020年,全市建成地下綜合管廊300公里。同時,積極開展“軌道交通物業”開發,建設零換乘交通綜合體,引導城鄉建設向地上、地下空間發展。

此外,則是完善城市公共服務,再建一批示範性高中,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推動優質民辦教育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230

南沙打造華南郵輪母港 全國郵輪經濟版圖待變

借助廣州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東風, 南沙開始打造華南郵輪母港和高端遊客集散中心。

第一財經記者19日獲悉,首個亞洲本土豪華郵輪品牌星夢郵輪耗資9.5億美元打造的“雲頂夢號”將在11月由廣州南沙港下水起航,其姐妹郵輪“世界夢號”也將於2017年加入船隊,以迎合不斷增長的中國及亞太地區中產階層與富裕階層的需求。

星夢郵輪品牌由雲頂香港集團推出,該公司在二十多年前創立麗星郵輪,從而把郵輪旅遊的概念引入亞太地區。今年1月,同為雲頂香港集團旗下的麗星郵輪的旗艦郵輪“處女星號”已經以廣州南沙港為新母港開設固定航次。

另外,全球兩大龍頭郵輪運營商也將於今年進駐廣州——皇家加勒比“海洋贊禮號”預計今年10月底開始停靠南沙港,美國嘉年華歌詩達郵輪也即將在11月派出“幸運號”開通南沙母港航線。

為了吸引更多的國際郵輪企業入駐,南沙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碼頭建設。

據中交建官網顯示,2015年9月24日,中國交建所屬中交城投與四航局聯合體成功中標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綜合體項目。該項目將打造集大型郵輪母港、航站樓、主題酒店、商務中心及高端免稅商城於一體的大型城市綜合體,發展郵輪旅遊和高端商貿兩大主導產業。項目占地面積13.78萬平米,建築面積約50.7萬平米,預計靜態投資約62.88億元,投資開發期5年。

該項目將於2016年8月20日正式動工。根據規劃,還會建設一個10萬噸級的郵輪泊位和一個22 .5萬噸的郵輪泊位。後續擴建計劃還包括擴建一個2000平方米的增加候船廳。

隨之而來的是,廣州的郵輪旅遊開始呈現爆發式增長。

一個月前,廣州市委書記任學鋒在會見美國嘉年華歌詩達郵輪集團亞洲總裁莫興萃時透露,上半年廣州已經累計運營出入境郵輪102航次、接待出入境旅客超16萬人次,成為全國旅客規模第二大郵輪城市。預計,2016年全年達200航次、超25萬人次。

莫興萃認為,廣州經濟體量大,港口區位優越,交通發達,配套服務齊全,輻射帶動能力強,具備發展郵輪旅遊的很好條件。

雲頂香港主席兼董事總裁林國泰則預計,5年內中國郵輪市場將達到每年450萬人次,廣州可望成為中國沿海繼天津、上海、香港、三亞之後的第五個重要郵輪母港。

把郵輪經濟的蛋糕越做越大

近年來,中國廣闊的旅遊消費市場吸引了眾多國際郵輪公司進軍中國,中國郵輪市場進入高速發展期,國內各個港口城市都在積極布局郵輪經濟產業。上海、天津、廈門、三亞已建成4個國際郵輪母港,舟山、青島、大連、深圳、廣州、北海、海口、寧波、南京、煙臺、秦皇島等等城市均在加快碼頭建設。

圖為首個亞洲本土豪華郵輪品牌星夢郵輪打造的“雲頂夢號”

郵輪經濟產業不僅可以促進郵輪母港地區的觀光旅遊、酒店、餐廳、零售和交通等相關產業的發展,還將給上下遊產業帶來巨大的拉動效應,比如上遊的造船、修船、建港,下遊的食品采購供應等。

廣州大學文化旅遊產業研究所所長萬慶濤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人們收入的不斷提高,能夠乘坐郵輪的消費者會越來越多,我國的郵輪旅遊市場前景廣闊。

“南沙港的崛起,不僅可以完善我國沿海地區郵輪母港布局,還可以讓我國整體郵輪旅遊產業的蛋糕越做越大,市場配置更趨合理。”萬慶濤說。

星夢郵輪副總裁袁萍對此表示認同,她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國的旅遊市場仍然在持續高速增長,出境遊的比例也相當高,其中,2015年參加郵輪旅遊的絕對值人數已經超過一百萬,“世界郵輪市場都在往亞洲移,我們預計,到2030年選擇郵輪旅遊的人數將占到出境遊的5‰到1%之間,所以高端豪華郵輪品牌生命的長遠性是有保障的”。

為此,星夢郵輪將在中國有更寬廣的布局。袁萍稱,星夢郵輪正在積極運作進駐上海、天津、深圳等城市,港口的硬件設施、交通能力、母港地區市場的消費能力是三個最重要的選擇標準。

不過,對經營者來說,更加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以廣東為例,僅僅在珠三角地區就有廣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門五個國際郵輪港口,除了港澳這兩個已經成型的郵輪母港外,廣州和深圳在不久的將來也將建成郵輪母港,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這是好事,郵輪經濟的發展必須走市場化的道路,由企業主導,而不是政府。對經營者來說,必須提高競爭能力,才能在郵輪市場站穩腳跟。”萬慶濤說。

當然,這五個城市還可以有另一個選擇。廣東省旅遊協會相關負責人周誌紅建議進行差異化定位,共同構建粵港澳郵輪經濟產業鏈,形成粵港澳國際化郵輪旅遊目的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137

南沙推全國首張“自貿通”卡 個人可直接投資境外企業股權

辦一張“自貿通”卡,外國人可從港澳借款在南沙買房,南沙人可直接投資境外企業股權。

第一財經記者23日從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的相關部門獲悉,為貫徹“金改30條”,南沙率先在自貿區跨境個人業務方面推出3大創新,包括:國內首張以自貿區冠名的銀行卡從南沙首發,首次實現從港澳地區借入人民幣在南沙購房,首次允許區內個人直接投資境外企業股權等。其中,境外人士可通過申辦建行“自貿通龍卡”購買境內理財產品,在國內也尚屬首例。

2015年12月11日,央行發布關於金融支持中國天津、廣東、福建三地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表示對三地自貿試驗區進行金融支持。其中,《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金融支持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指導意見》(簡稱“金改30條”)第17條規定:允許金融機構按照真實交易原則,憑收付指令為自貿區內個人辦理經常項下的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

利用此項規定,建行廣東自貿區分行和香港建銀亞洲聯手率先推出“自貿通龍卡”。

只要是戶籍地、工作地或居住地在南沙的個人均可申辦該卡。一旦成功申請該卡,意味著持卡人同時擁有了一個境內人民幣賬戶及一個建銀亞洲的境外賬戶,能夠享受目前和將來落地的自貿區優惠政策。持卡人可在規定的限額內,實現卡內建行亞洲的人民幣賬戶(境外賬戶)和境內人民幣賬戶的系統自動聯動,並可用境外人民幣購買境內理財產品。

“金改30條”還規定:支持區內個人從港澳地區借入人民幣資金,用於在區內購買不動產等支出。

“建銀亞洲可從香港直接向南沙片區內的港澳居民發放人民幣貸款,用於南沙區內購房。”建行廣東自貿區分行副行長蔡家強說,“這意味著不僅僅是港澳居民,只要是符合區內個人條件的外國人和廣州市民,都可從港澳借入人民幣貸款在區內買房,為境外離岸人民幣回流國內開辟了一條新的渠道。”

同時,還可以辦理資本項下個人直接投資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

直接投資是指以個人名義開展的跨境事業投資,包括在境外通過新設、並購、參股等方式設立或取得企業或項目的所有權、控制權和經營管理權等。區內個人只需要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其人民幣投資款就可直接劃入投資公司賬戶。

南沙自貿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深港通”即將推出,自貿區內的個人可以通過這一創新業務更方便地用境內的人民幣資金在香港進行資本項下的直接投資,實現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資源,此舉也意味著人民幣資本項下的開放試點已在南沙率先試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800

花王尿不濕可掃碼查假 廣東南沙自貿推質量溯源體系

作為跨境電商的重中之重,進口母嬰產品經常遭受假貨質疑,而備受中國媽媽們追捧的日本花王尿不濕或可“自證清白”。

24日,第一財經記者從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檢驗檢疫第二批創新制度發布會上獲悉,廣汽豐田、花王、達能、美贊臣、嘉寶、美的、強生等一批知名企業參與了南沙推出的全球質量溯源體系。

凡是從南沙口岸進口的花王尿不濕,用手機掃描一下商品上的溯源碼,就可以知道這包尿不濕產自哪個工廠,還可以查詢到這包尿不濕的質量信息、物流信息、監管信息等等,消費者無需再費盡心思辨真假。

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與18家企業簽署了共建全球質量溯源體系合作備忘錄。趙醴麗供圖

質量監管的利器

“隨著跨境電商迅猛發展,網絡市場上的假貨、次貨亦頻繁出現,使消費者對跨境平臺上銷售的貨品質疑心日重,如何樹立權威、正品真貨形象,讓包括唯品會在內的企業們十分焦慮。”唯品會物流供應鏈副總監王婷婷說。

全球質量溯源體系最初就是為了更加方便口岸對跨境電商的商品進行質量監管而開發的。自2014年開始,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以信息化、智能化為手段打造“智檢口岸”大數據平臺,以此為基礎建立進出口商品全球質量溯源體系,通過該系統提供權威質量檢測信息查詢。

隨著體系的不斷完善,現在已經可以實現全鏈條監管,即從進出口商品工廠生產階段到出廠、流通、進出口、消費等環節進行信息分段采集,並針對生產者、消費者、進出口商、物流企業、其他監管部門等分級展示貨物名稱、質量信息、檢驗檢疫監管信息、物流信息等溯源信息。

消費者可以通過登錄“智檢口岸”或下載“CIQ溯源”手機APP掃描溯源碼的方式查詢該食品信息、物流信息、溯源證書、監管信息、中文標簽等信息,一旦發現假冒偽劣,也可以通過這個系統進行咨詢、舉報或投訴,通過信息反饋參與質量管理。

簡單來說,這個體系只是展示商品在各個環節中的各類質量信息,比如工廠資質證明、質量合格證、第三方檢測機構證明等等,由查詢者自主判斷和選擇,體系本身並不會做出商品的優劣判定。

由於是全鏈條的信息公開,一旦發現假冒偽劣,便可以精準識別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並直接找到相關責任方,也就更加方便追究責任,從而監督其質量提升。

強生(中國)有限公司電子商務總監梅延林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全球質量溯源體系將幫助強生解決其在中國消費者中的信譽問題,“我們想讓一些正規的產品進入中國,由於強生在全球的工廠不計其數,所以它的貨源會從世界各地進入中國,我們會通過這個體系去追溯到這邊出貨的發源地,來確保這個貨品一定是非常合規的”。

作為中國最大的塑料管道及塑料擠出生產設備的制造企業之一,聯塑集團也主動加入了全球質量溯源體系,該公司品質工藝總監宋科明表示,希望借助這個體系來幫助企業自身改善質量管控,“我們的幾十家加工廠在各個地方,產品出廠後可能會經過多層經銷商分銷,當最終客戶反饋質量問題時,可以通過這個體系追蹤到是哪個工廠哪臺機子生產的,而我們自己的質量管控體系做不到這點”。

當然,企業導入系統的信息必須真實。為防止信息作假,檢驗檢疫部門平時會對產品信息進行核驗抽檢,若抽檢到企業的商品質量與系統中的信息不符,將會根據情節的輕重對其進行相應處罰,若是第三方檢測機構弄虛作假將可能被取消資質認證。

助推企業的出口

據南沙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副局長劉家君介紹,不止是跨境電商,截至目前,進出口商品全球質量溯源體系已涵蓋南沙口岸一般貿易、跨境電商、市場采購出口等各類貿易方式,實現食品、消費品、進口汽車等進出口商品的品類全覆蓋。

在他看來,質量監管只是全球質量溯源體系的起點,推動中國企業出口的產品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質量”的作用將在未來逐漸顯現。

“我們必須要建立一個能快速真正識別價值的國際貿易體系,我們擁有全球第一大制造市場,擁有全球第一大消費國,如果今天這個體系從南沙放大到全國,那就是國際規則”,劉家君說,全球質量溯源體系打造的是一個良性的貿易生態圈,當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將改變中國貿易被動性,增加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話語權。

對於企業來說,全球質量溯源體系最直接的作用體現在通關便利化上。香港四洲集團是最早一批加入工廠級溯源的企業之一,四洲(廣州)食品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蔡海燕表示,由於對食品的檢測非常多,而凡是納入體系的第三方檢測機構的結果是互認的,所以可以大大縮短通關時間。“這個體系非常開放,無論該檢測機構屬於哪個國家,只要是具備資質的境內外公證機構和檢驗檢測機構都可以接入。”

廣東誌高空調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廖世興認為,全球質量溯源體系有利於公司的出口,“我們敢加入,就是敢向消費者質量擔保,如果發現問題,海外的消費者也可以追溯產品,這對我們在海外推廣品牌是有利的,同時,還可以對我們的上下遊企業產品質量進行監督”。

南沙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數據顯示,南沙市場采購出口業務以每年超過30%的比例不斷增長,2016年1-9月出口13.5萬標箱,貨值128.1億美元,出口至全球190個國家和地區,直接推動南沙港區新增20條國際航線,2015年對廣州市外貿增量的貢獻度達37.1%。

而在全國的外貿進出口壓力增大的情況下,廣州的表現一直不錯。據海關統計,2015年,廣州全市完成進出口總值8306.4億元,增長3.5%,增幅高於全國(-7.0%)和全省(-3.9%);其中出口總值5034.7億元,增長12.7%,增幅高於全國(-1.8%)和全省(0.8%);進口總值3271.7億元,下降8.0%,降幅小於全國(-13.2%)和全省(-10.8%)。

今年1-9月,廣州市外貿進出口總值6343.1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同期增長1.6%,占同期廣東省外貿總值的14.1%。其中,出口3928.4億元,增長3.8%,占廣東省出口總值的13.8%,對全省出口增長的貢獻度為126.2%,位居各地市前列;進口2414.7億元,下降1.7%,占廣東省進口總值的14.7%。

全新的風險防控體系

在當天的發布會上,廣東檢驗檢疫部門還聯合中山大學自貿區研究院推出了全國首個自貿區出入境貨物檢驗檢疫風險防控體系(又稱“風控體系”)。

風控體系是對全球質量溯源體系收集的大數據的具體運用。中山大學副校長、自貿區綜合研究院院長李善民表示,一方面,風控體系可以通過對品質、價格、物流相關鏈條以及發起人、幹預人和體驗人的資質監測信息分析,對外貿發展狀況進行微觀洞察。另一方面,風控體系通過對某個國家或區域一定時間段內商品的整體質量、行業規律和變化情況進行風險評估,把握商品質量風險特點和整體趨勢,為決策層進行戰略部署提供智力支持,準確引導國家資源的投放。

除了幫助政府管理實現預判,風控體系也可以幫助企業預判形勢、政策。

天貓國際副總經理邢悅表示,海淘新政的影響現在仍在持續,海外品牌商對於未來政策的不穩定預期降低了其進駐平臺的意願,“我們在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去定向邀約海外品牌商入駐時遇到了這個問題,那麽我們希望在新政過渡期之後,能為海淘平臺爭取更多陽光化、更多穩定的政策。加入全球溯源體系不僅可以在增加平臺的公信力,而且由於是檢驗檢疫部門認可的,等於是把國內的檢驗檢疫環節前置,這對於海外的品牌商能夠享受穩定的政策其實也是有幫助的”。

事實上,天貓國際也在推行自己的“全球質量溯源計劃”,目前部分商品能追溯到供應鏈端,消費者在交易頁面就可以看到海外商品的供應鏈信息,只不過天貓國際要求海外品牌商提供的相關質量證明文件與全球質量溯源體系要求的並不完全相同。

“雖然目前還未強制要求入駐平臺的海外商家提供相關質量證明文件,但我們會配合南沙分步推進這樣的措施,最終所有入駐天貓國際的商家必須有詳細的信息。”邢悅說。

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推廣

盡管全球質量溯源體系和風控體系的前景可期,但目前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首先,全球質量溯源體系是企業自主選擇是否參與,並無強制性,因此雖然已有50余家知名國內外企業加入,但企業的覆蓋面仍然太小。盡管劉家君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多次表示,全球質量溯源體系是要打造一個以“良幣驅逐劣幣”為目標的承載平臺,但這樣的目標需建立在更多的企業參與基礎之上。

另一方面,體系還需接入更多的境內外公證機構與檢測機構。因為商品從出生到死亡,要歷經生產、物流、倉儲、消費等諸多環節,每個環節都會影響商品的質量。而且,只有當體系內的質量相關方越來越多的時候,快速通關驗放的效率才會進一步釋放。

此外,風控體系是基於全球質量溯源體系的,它運用商品質量數據進行商品畫像描繪,數據越多,畫像則越精準。如果體系內的商品不足,那麽最終由數據得出的相關結論和判斷的準確性也就打了折扣,也就難以進行預判,或是對宏觀層面的調控起作用。

全球範圍的納入短期難以實現,而在全國範圍內均建立全球質量溯源體系和風控體系似乎也有點困難。

現在除了南沙自貿區在進行全球溯源體系的建設外,全國也有多地在進行類似行動,如寧波、新疆等。由於各地標準不一,企業的進出口口岸不止一個,那麽為適應不同的標準就必須耗費更多的時間和成本,負擔加重就可能使其慢慢失去參與創新制度的熱情。

好消息是,這一全球質量溯源體系被納入廣東自貿區第二批創新經驗,要求今年內在全省各個口岸推廣,以後從廣東進出口的商品在質量上多了一重保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402

廣東自貿區兩周年:南沙投資、貿易便利化與國際接軌

“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發展運行平穩,截至2017年4月,建設方案中95項試點任務實施率達到94.73%,呈現出‘又好又快’的發展態勢。”

4月21日,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迎來掛牌兩周年。上海財經大學和畢馬威企業咨詢(中國)有限公司受托對自貿區南沙片區掛牌兩年來的發展運行情況進行第三方評估,上海財經大學自貿區研究院副院長江若塵代表評估組發布評估結果時做了如上表述。

評估結果顯示:兩年來,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先後取得了239項創新成果。其中,49項創新經驗屬於全國首創,13項創新經驗在全國複制推廣,“跨境電子商務監管模式”入選全國“最佳實踐案例”。

江若塵表示,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整體上基本完成預定的戰略任務和戰略目標,多項制度創新和改革經驗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其中,投資便利化和貿易便利化方面逐漸實現國際接軌。

數據顯示,掛牌以來,共有485家外資企業在南沙自貿片區投資備案。企業設立“一口受理”實現1個工作日內“十三證三章”聯辦,市場準入聯辦證件數量和速度全國領先。

國際貿易“單一窗口”2.0版上線運行,實現口岸多部門業務“一點接入、一次申報、一次辦結”。“三互”機制進一步完善,在全國率先推出“互聯網+易通關”、檢驗檢疫“智檢口岸”、全球質量溯源體系、“智慧海事”系統、政府購買查驗服務等一批標誌性改革,形成了南沙“智慧口岸”品牌。

此外,海關推出“互聯網+易通關”改革和口岸查驗配套服務費改革等多項措施,有效縮短通關時間,提升企業效率,降低企業成本。檢驗檢疫部門則在全國首創數據全開放、政務全透明的“智檢口岸”工作新模式。

今年國務院已正式批複新設立了7個自貿區,我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已形成了“1+3+7”的新格局。另一方面,中央於近日審議通過了上海自貿區全面深改方案,自貿區的改革也進入了新階段。

南沙自貿片區工作辦公室主任潘玉璋直言,在這種前有先行者,後有追趕者的背景下,深感競爭的氛圍更濃了、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同時也感受到了壓力。

“廣東自貿區是要建設粵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樞紐和全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先行地,中央也對廣東自貿區提出了將試點向縱深推進的要求。”潘玉璋說。

掛牌以來,南沙自貿片區以CEPA為框架全面推動與港澳的深度合作。2016年,在南沙落戶的港澳投資企業共有952家,總投資額約148.24億美元,港澳出入境人次達到12.5萬人次。

未來,南沙自貿片區計劃加強與港澳更高層次合作。比如,大力引進港澳國際化人才和國際服務業企業,通過加強與港澳合作打造門戶樞紐,攜手走向世界。

再比如,深化重點產業領域合作,爭取3年內引進70–80家國際一流的服務型企業,放寬建築師、會計師等專業服務準入限制,加快建設一批港澳科技成果產業化平臺和青年創新創業平臺,提升產業合作水平。

而針對評估組指出的體制機制有待進一步理順、財稅政策有待突破等問題,潘玉璋也表示,下一步將依托國務院部際聯席會議等平臺,爭取國家在航運服務、金融創新、跨境人才流動等方面出臺一批先行先試政策。爭取省、市制定出臺支持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建設的指導意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402

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南沙港區三期工程建成投產

據中新社報道,廣州港集團2日稱,投資近75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南沙港區集裝箱三期工程已全面建成投產。連同早已投產的南沙集裝箱一期和二期工程,該港區可接卸世界上最大型的集裝箱船。廣州港集團稱,此舉將鞏固廣州國際航運中心基礎,為廣州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揮更大作用。

2010年12月,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核準廣州港南沙港區三期工程項目。2012年8月,該三期工程進行大規模吹填造陸。

廣州港南沙港區集裝箱三期工程位於廣州南沙區龍穴島南沙二期集裝箱碼頭的下遊,具有6個萬噸級深水泊位和24個駁船泊位。該項目的建設對於滿足珠江三角洲集裝箱運輸快速發展需求,適應集裝箱船舶大型化具有重要意義。

南沙集裝箱一期、二期工程已於2004年、2006年陸續投產,如今隨著南沙集裝箱三期工程的竣工,廣州港南沙港區主岸線總長度已達5718米,有16個萬噸級專業化集裝箱深水泊位形成規模運作,配備有適應超巴拿馬型(例如超級油輪和超大型集裝箱船)集裝箱船作業的裝卸岸橋61臺。

廣州港集團介紹,目前,南沙三期碼頭已開辟5條外貿集裝箱班輪航線,計劃2017年完成集裝箱吞吐量300萬標準箱。今年一季度,南沙三期碼頭完成集裝箱吞吐量56.54萬標準箱,同比增長91.66%。

廣州港集團同時介紹,今年第一季度,南沙郵輪母港共接待出入境旅客115582人,同比增加46218人,增長66.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6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