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海油創紀錄北美大收購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7-27/100415939_all.html

  如果這一交易完成,中國企業海外併購金額的最新紀錄將再度被刷新。7月23日,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 (00883.HK/CEO.NYSE,下稱中海油)宣佈全現金收購加拿大石油企業尼克森公司(Nexen Inc.)全部流通股和優先股,總金額151億美元。此外,中海油還將承擔尼克森28億美元淨債務,這使得其收購的實際成本達179億美元——一個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的數字。

  此前,中國企業在海外兩筆相似規模的收購計劃——中海油2005年185億美元收購優尼科、中鋁公司2009年195億美元注資力拓均告失敗。 中海油收購優尼科折戟後,隨後的海外收購都相當低調,基本以收購少數股權為主。此番大手筆讓不少業內人士咋舌,驚呼「中海油高調重返北美」。

  交易已分別得到尼克森董事會和中海油董事會的一致通過,但還需要獲得尼克森股東大會批准,以及加拿大、美國、英國和中國等國監管部門的批准。

  「(該交易)使我們獲得一個領先的國際發展平台。」中海油董事長王宜林表示。中海油對外強調,該交易將為中海油帶來20%的產量增長和30%的 證實儲量增長,而其中90%的儲量來自經合組織國家。交易如果成功,中海油海外儲量來自非經合組織國家的比例將從68%下降至36%。

  去年4月,王宜林從中石油副總經理職務調至中海油,接替原董事長傅成玉,掌舵這家被認為是中國最國際化的石油公司,外界曾關心他是否會延續傅成玉喜愛進行大收購的風格。現在看來,在國際石油價格回落的時刻,中國石油企業正以更大步伐「走出去」。

五年等待終出手

  「這是一個長期跟蹤、而且正好在今年機會合適而實現的交易。」負責中海油國際業務的副總裁方志在交易後的電話會議上稱。

  交易醞釀長達五年。一位接近交易的投行人士告訴財新記者,從2008年金融危機開始,中海油就有意收購尼克森,但一直沒有合適時機。中海油一位內部人士也證實了這種說法。

  2011年7月,中海油以21億美元收購加拿大公司OPTI,帶來與尼克森親密接觸的機會。OPTI的主要資產包括位於阿爾伯塔省東北部阿薩巴斯卡地區的長湖項目(Long Lake)及其他三個油砂項目中35%的工作權益。尼克森持有長湖項目另外65%權益,並且擔任作業者。

  今年1月,尼克森首席執行官馬文·羅曼諾離職,原因有二:一是長湖項目因技術和管理原因一直未達到設計產能7.2萬桶/日;二是尼克森在也門遭 遇挫折,區塊執照遲遲無法更新。此外,同很多加拿大油氣生產商一樣,尼克森近年來股價也遭到經濟形勢不景氣的打壓,從2008年每股40多美元的高位一路 走低,到被中海油收購前的7月20日已跌至17.14美元/股。

  根據福布斯雜誌對全球上市公司的排名,尼克森位列加拿大本土油氣公司的第九名。尼克森這種中型規模的獨立油氣生產商,一直以來都是國際石油巨頭追逐的目標,其股價下跌進一步擴大了被收購機會。

  據路透社報導,羅曼諾離職後,中海油就開始行動,聘請BMO資本公司和花旗銀行,擔任收購的財務顧問。

  經過半年談判,雙方於7月23日公佈交易。尼克森在紐交所股價由上日收盤價17.06美元/股,躥升至25.90美元,並一度摸高至26.19美元。

溢價高與低

  中海油為尼克森普通股支付的每股價格,比7月20日的收盤價溢價61%,比截至7月20日之前20個交易日成交量加權平均價溢價66%。這個溢 價是否過高?中海油首席執行官李凡榮7月23日在電話會議上回應稱,「我覺得對價充分反映了其基本面,目前溢價與行業對比,應該也是合理(區間內)。」

  單獨看溢價很難判斷價格是否合理。對於油氣行業,公司的主要價值在於其資源儲量,按照開採可能性,一般分為證實儲量、概算儲量和資源量,業內一 般稱為1P儲量、2P儲量和3P資源量。衡量收購價格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單位收購成本,即以收購價格除以被收購對象的證實儲量和概算儲量。

  截至2011年12月31日,依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規則計算,尼克森擁有9億桶油當量的證實儲量及11.22億桶油當量的概算儲量。照此計算,中海油對尼克森的收購成本按1P儲量計算為19.94美元/桶,按2P儲量計算為8.87美元/桶。

  同期可作比較的一個交易來自中石化。在中海油宣佈收購尼克森當天,中石化宣佈15億美元收購加拿大Talisman能源公司英國子公司49%股 份。根據中石化提供的資料,Talisman英國子公司全部資產位於北海區域,2P油氣儲量約4.89億桶。據此計算,中石化支付的2P桶油當量成本價格 為6.26美元/桶,明顯低於中海油支付的8.87美元/桶。

  中海油一位內部人士表示,對尼克森的估價不能純粹按估值模型計算。首先,中海油認為尼克森還有很大的未開發的資源潛力;其次,中海油現金充足,可以加快尼克森現有項目的開發進度,從而釋放其優良資產的產能。

  根據加拿大國家油氣儲量評估標準,截至2011年12月31日,尼克森還擁有以加拿大油砂為主的56億桶油當量的潛在資源量。這部分潛在儲量確實驚人,但是開發需要很多錢。

  一位行業分析師也指出,不同項目可能有不同的基礎設施、開採難度等,因此即使是一個區域內同期的類似交易,單純比較單位收購成本也是不全面的。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海外投資環境研究所專家吳謀遠也表示認同這一觀點,但即使如此,整體算來,他認為中海油的交易「價格肯定不算便宜」。

尼克森不是優尼科

  中海油收購優尼科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在美國遭遇政治力量的反對,因此,此次對尼克森收購能否通過政府審批關備受關注。尼克森主要資產分佈在加拿大、美國墨西哥灣和英國北海等地。根據程序,交易除需獲得尼克林股東大會通過外,還要獲得加拿大、美國、英國監管部門的批准。

  中海油負責海外投資的團隊正在加拿大準備提交審批申請文件,交易需要通過加拿大工業部、聯邦競爭局和證券監管機構的批准。據加拿大媒體報導,加 拿大工業部長克里斯丁·帕拉迪斯目前不願給外界釋放任何肯定或否定的信號。「就像我早先時候說的,也正如首相哈珀所言,不要事先下結論。」帕拉迪斯7月 25日表示。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教授姜聞然告訴財新記者,此前中國公司在加拿大收購都是收購少數股權(除中石化全資併購Daylight之外),這次中海油 百分百收購加拿大公司,在政府審批上肯定會遇到一些阻力。但他分析認為,尼克森只有28%的資產位於加拿大境內,加拿大政府審批時可能會對此有所考慮。

  在電話會議上,當被問及是否有信心通過美國政府審批時,中海油管理層團隊都很謹慎地表示,正在準備相關材料與美國政府溝通。

  市場分析大多認為,中海油此次遇到的政治阻力會小於對優尼科的收購。姜聞然也認為,尼克森不同於優尼科,其總部並不在美國境內。

  不過,一位接近交易的投行人士向財新記者表示,需要將審批變數考慮在內,目前的情況並不完全樂觀。

  正是吸取以前教訓,中海油對尼克森收購的交易整體設計中包括了一系列收購後的計劃。中海油承諾,交易完成後,中海油有意留用尼克森現有的管理團 隊及員工,計劃將加拿大的卡爾加里市作為其北美和中美洲的總部,負責管理和發展尼克森在北美洲、南美洲、歐洲和西非的資產及中海油位於加拿大、美國和中美 洲的資產。中海油還有意在多倫多交易所掛牌交易其普通股。

  這一切都旨在贏得政黨和民眾的支持。中海油預計今年第四季度完成交易。不過,消息宣佈之後第二天,中海油港股下跌3.6%,美股下跌4.3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555

英國創紀錄 登廣告找央行總裁

2012-10-08  TCW




九月二十二日出刊的《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裡,有一則廣告頗不尋常:財政部提前為明年七月將空出總裁一缺的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找當家。此舉不僅是成立三百多年的財政部有史以來的壯舉,全球也無一國能出其右。

有趣的是,廣告一出,財經界回應不大,歐、美各大媒體反而掀起推舉潮。美國《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總編輯泰蘭吉爾(Josh Tyrangiel)就建議旗下財經編輯考伊(Peter Coy)即刻應徵。

一邊深感受寵若驚、一邊又疑神疑鬼的考伊,花了兩個小時研究「求職」過程。他先下載表格,順便埋怨這份重要文件竟被埋在十幾個不相干的活動新聞稿裡;然後他致電英格蘭銀行,當下又逮到公關人員連傳遞訊息都會犯錯的疏失。

接著他聯絡財政部,得知這項創舉用意在採透明程序挑出最適人選,以免二○○七年北岩銀行(Northern Rock)爆發擠兌危機、今年倫敦銀行間拆放利率(LIBOR)操縱醜聞,兩大罪名都算在現任央長金恩(Mervyn King)頭上的歹戲重演。

八卦報記者躍躍欲試

但當他想盡責填表時才發現,自己只能和同業在央行大門外你推我擠的偷看窗內動靜,這種經歷恐怕一點都稱不上夠格吧!最後他向英國央行前貨幣政策委員布蘭佛 羅(David Blanchflower)請益,卻不斷聽到「蠢斃了!」的批評。這句話一整個澆熄考伊的雄心。布蘭佛羅還反譏:「所有夠格的重量級財經專家裡,哪一個需 要填應徵函的?」

反之,英國八卦媒體《太陽報》(The Sun)的財經主編霍克斯(Steve Hawkes)卻是積極毛遂自薦,除了致函財政部長奧斯本(George Osborne),推舉自己是A咖經濟專家,而且能完全掌握公眾需求,定可穩定英國的銀行體系;還頻頻上電視接受專訪,自誇正直又有影響力,溝通能力更比 央行副總裁塔克(Paul Tucker)優異得多。

現任副總裁呼聲最高

目前檯面上的候選人有五位,依歐洲最大博彩公司派迪鮑爾(Paddy Power)的賭盤顯示,塔克贏面最高,其次依序為前內閣秘書長歐唐納(Gus O’Donnell)、金融管理局主席特納(Adair Turner)、高盛銀行(Goldman Sachs)首席經濟學家歐尼爾(Jim O’Neill)及霍克斯。

根據廣告內容,候選人必須「擁有領導和管理能力,並有制定政策的相應技巧。不僅得了解金融市場、嫻熟經濟知識,還要善於人際溝通」。徵聘活動截至十月八日 為止,財政部終身秘書麥克佛爾森(Nicholas Macpherson)負責第一輪面試,最終還將舉行聽證會決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540

對沖基金管理資產規模創紀錄,但慘淡依舊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9254

路透報導,第三季度強勁的回報促使對沖基金行業資產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大規模。這減少了投資者對這種基金持觀望態度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根據對沖基金研究(HFR)18日發出的數據顯示,全球對沖基金管理資產從2011年的2萬億美元增長到現在的2.2萬億美元,是2005年他們投資資產的兩倍多。

在第三季度增加800億資產,其中700億是由於良好的業績表現的盈利,只有106億是新增的淨投資。

到目前為止,養老基金、捐贈基金以及富裕的個人今年只有310億的淨資金流入對沖基金。而在大多數基金都虧損的2011年,淨資金流入為706億美元。2007年為1945億美元。

研究指出,2012年將會成為繼2009年後資本流入量最少的一年,投資者已經從對沖基金行業抽出了1310億美元。

雖然對於對沖基金行業,這是一個慘淡的消息,但是它卻吸引了世界上一些需要投資自由的最精明的投資者。長期以來,它一直吸引著許多大客戶。因為這可以讓他們的基金經理可以有更多的支配工具,從而獲得更多的回報。

HFR表示,客戶顯然更喜歡有歷史的大型公司。整個投資中有130億美元都流向了那些資產至少有50億美元的公司。同時,研究還發現,基金的相對價值套利策略是年度回報最大的,因此也吸引了很多新的資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931

夏普面臨創紀錄虧損,可能被迫尋求政府救助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9663

夏普面臨創紀錄虧損,可能被迫尋求政府救助

由於面臨潛在的破產威脅,夏普可能被迫採取最後手段——向政府求助。

彭博社,由於陷入巨額虧損,且2013年將有2000億日元的可轉債到期,夏普可能被迫向政府支持基金——日本企業再生支援機構(ETIC)或是產業革新機構(INCJ)申請援助。此外,夏普未能敲定富士康的670億日元股權投資。

日本電機產業諮詢公司產業創成諮詢(Sangyo Sosei Advisory Inc.)社長佐藤文昭說:「考慮到(企業破產)對經濟的潛在衝擊,日本政府別無選擇,只能幫助需要資金救助的公司。如果夏普破產,將帶來大量就業崗位損失,包括供應商方面的就業損失,這種衝擊不能忽視。」

夏普11月1日警告說,今年度(2012年4月-2013年3月)公司可能面臨4,500億日元損失,將超越上年度的3,760億日元,創史上最大虧損紀錄。夏普說,對其能否繼續生存下去存在「重大懷疑」。

如果政府向夏普提供救助,那麼夏普將步入日本航空(JAL)後塵。2010年,企業再生支持機構向申請破產重整的日本航空注資3500億日元,這使得私人股東被掃地出門,但公司得以繼續存活。

由於日本電子行業需求低迷,且面臨來自三星和蘋果等公司的激烈競爭,加上日元升值侵蝕企業利潤,去年,索尼、松下和夏普均出現創紀錄虧損。為求生存,日本電子消費產品企業已紛紛採取裁員和關閉工廠等應對措施。

截止9月30日,夏普總計有55216名員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584

歐盟對飛利浦等六電視廠商處以創紀錄罰款19.2億美元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401

歐盟委員會對六家電視製造商處以創最高紀錄的14.7億歐元罰款(約合19.2億美元),稱這些廠商近十年來壟斷電視與電腦顯示器陰極射線管的定價。

此次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處罰對象包括荷蘭飛利浦、韓國的LG和三星、日本的松下與東芝以及法國的Technicolor。
 
歐盟裁定,1996-2006年上述廠商高管聯合商議定價和市場份額,構成了電視機與電腦顯示器兩宗卡特爾式壟斷。
 
其中對飛利浦的處罰最重,高達3.134億歐元,其次是罰款2.956億歐元的LG,松下、三星、東芝和Technicolor分別面臨罰款1.575億歐元、1.508億歐元、2800萬歐元和3860萬歐元。
 
此外,松下的兩家合資企業也遭到處罰。檢舉此類壟斷的電視顯示器製造商台灣華映逃過了罰單。
 
歐盟負責競爭事務委員Joaquin Almunia聲明稱
 
這些陰極射線管的卡特爾是「教科書式的典型卡特爾」:它們具備所有最惡劣類型反競爭行為的特徵,嚴禁其他企業在歐洲開展業務。
 
Almunia稱,這些違反競爭的行徑對消費者尤其有害,因為50-70%的顯示屏價格都與陰極射線管有關。
 
路透指出,去年,使用陰極射線管的四家玻璃製造商遭到歐盟委員會合計1.2874億歐元罰款。
 
此前最大的陰極射線管卡特爾罰款是2008年13.8億歐元的汽車玻璃卡特爾罰款。
 
華映、三星、LG和其他三家LCD廠商兩年前就因卡特爾壟斷受歐盟處罰總計6.48億歐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546

巴菲特聯手巴西巨富創紀錄收購亨氏 為什麼是現在?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2191

美國企業併購活動2013年開年就高潮迭起,繼2月5日戴爾創始人邁克爾·戴爾與銀湖(Silver Lake)決定以240億美元收購戴爾後,巴菲特領導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伯克希爾)又與巴西巨富Jorge Paulo Lemann主要控股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3G資本(3G)聯手收購亨氏公司,含亨氏發行債務在內交易規模合計280億美元。

伯克希爾聲明稱已經與亨氏達成協議,以每股72.5美元收購亨氏普通股,收購價較亨氏2月13日收盤價高近20%,較亨氏史上最高股價高19%。由此估計,亨氏股東將得到232億美元。
 
亨氏股價當日大漲20%,伯克希爾A股也略漲0.64%。
 
 
大收購?
 
金融時報的報導饒有趣味地告訴我們,巴菲特和巴西最富有的一位闊佬Jorge Paulo Lemann組隊,同意砸下280億美元收購一家生產番茄醬的美國老字號。
 
Lemann的3G對食品業興趣不小,2010年還牽頭收購了漢堡王。
 
這筆交易的意義當然不止於此。2月初,收購戴爾還可以號稱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槓桿收購(LBO),這個記錄不到兩星期就被打破。
 
巴菲特與Lemann這次聯手創造了伯克希爾自稱的食品業史上最大規模收購,使今年至今美國企業併購交易規模達到了去年同期的兩倍多,佔全球交易總規模的57%。
 
就在14日同一天,除了伯克希爾參與收購亨氏,美國業界還有兩筆大生意公佈。
 
一是美國航空公司與全美航空公司宣佈合併,市值合計約110億美元,將成為全球最大航空公司。二是美國最大啤酒製造商Anheuser-Busch將收購墨西哥啤酒製造商Grupo Modelo的最新報價確定為200億美元。
 
摩根大通北美併購聯合負責人Jim Woolery說,融資便宜,企業資產負債表上又有現金,股市也在好轉,併購交易活動的所有組成因素都在上升趨勢。
 
此前美國總統大選和財政懸崖帶來了負面影響,但如今已經可以不再考慮有些不利因素。
 
巴菲特的大手筆?
 
不過,這次收購亨氏的幕後主導並不是巴菲特。
 
雖然巴菲特14日當天接受CNBC採訪時說,早在1980年就對亨氏有興趣,但知情者稱,這次收購的發起方是3G。
 
知情者向Dealbook透露,兩個月前Lemann帶著收購亨氏的想法來找巴菲特,巴菲特同意後他們又去與亨氏的首席執行官William R. Johnson商談。
 
根據三方協議,伯克希爾與3G資本將各自投入現金40億美元,伯克希爾還會斥資80億美元購買優先股,剩下的成本由摩根大通與富國銀行進行債務融資負擔。
 
這就等於,巴菲特只擔負230億美元中的一半。
 
巴菲特本人也在CNBC採訪中承認,3G將是亨氏經營的主要監管方,
 
亨氏將是3G的嬰兒。
 
所以,這不是巴菲特的交易,是3G的,巴菲特只是友情出場的嘉賓。
 
食品業成好機會?
 
這對收購雙方來說都是划算的買賣,3G不可能輕鬆地獨自承擔230億美元,找個合作夥伴、而且還是美國偶像級的投資大腕再好不過。
 
巴菲特也樂得將亨氏收入投資清單,就像他自己說的,亨氏有「強勁的可持續增長潛力」、「優秀的管理與味道絕佳的產品」。
 
CNN評論稱,和Benjamin Moore、Fruit of the Loom與Dairy Queen一樣,巴菲特的投資組合裡從來不缺消費品品牌,這顯然是伯克希爾喜歡買的類型。
 
如果要模仿巴菲特的口氣評價,那就是:亨氏容易理解,不是高科技
 
亨氏不是發展迅猛的公司,截至今年4月的本財年預計盈利5.7%,銷售增長預計不到1%。
 
在幾乎沒有營業收入的基礎上能得到5%以上的盈利,這無疑說明亨氏高層管理有方,有組織紀律又保持降低成本,巴菲特就喜歡這樣。
 
而且,亨氏對股東也很友好。收購宣佈前,亨氏的股息率達到3.4%,14日因為股價上漲了20%,股息率降至2.8%。
 
不管怎樣,巴菲特參與收購亨氏與美國經濟形勢無關,與食品行業是否值得投資也沒有關係。
 
為什麼是現在?
 
根據期權市場交易活動判斷,私募收購亨氏的消息在13日下午就走漏了風聲。
 
歷史數據顯示,6月每股65美元的看漲期權交易13日幾乎不存在,12日只有14手買入合約,11日一筆都沒有。
 
這種趨勢一直持續到13日下午1點31分32秒。從當天下午1點半到2點半一個小時內,超過2500手買入期權合約成交,總規模將近9.2萬美元。
 
在不到18小時後,這批合約的價值會因為宣佈了收購亨氏而漲至近200萬美元。
 
下圖可見,伯克希爾宣佈聯合收購亨氏後,亨氏期權的購買量增加了近2000%。
 
 
6月每股65美元的看漲期權利息顯示,2012年12月以來,換手的這類合約不足300手。到今年1月中,這類合約成交量是零。
 
而就在收購聲明發佈的前一個交易日,短短一小時內就有2593手買入合約,彭博數據顯示達到了今年1月31日以來最高峰。這足以引起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質疑。
 
福布斯評論認為,以行事作風判斷,現在SEC更傾向於在媒體未曝光前就開始操作,首先收集不同來源的交易數據,調查新聞頭條相關各方之間有無可能勾結。
 
彭博報導,SEC已經就異常交易活動展開了初步調查,目前屬於初期階段。
 
假如這次交易的確驚動了監管方大動干戈,就可能成為近兩年時間裡第二宗牽連伯克希爾的內幕交易事件
 
2011年3月,巴菲特的熱門接班人人選David Sokol就因受到違反聯邦內幕交易法指控突然辭職。
 
事後巴菲特表示,在伯克希爾收購路博潤(Lubrizol)以前,持有路博潤股份的Sokol多次向他推薦這家公司。
 
高盛的反向指標?
 
高盛又中槍了。下圖可見,高盛給亨氏股票的評級是賣出。
 
 
zerohedge說,高盛交易員購買亨氏股票20%的收入都間接來自他們建議客戶出售亨氏。在巴菲特啟動收購按鈕時,是否要買入其他高盛推薦「賣出」的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081

全球央行創紀錄的「美債大逃亡」

http://wallstreetcn.com/node/48485

由於擔心美聯儲結束QE,投資者紛紛撤離美債市場。

FT報導,上週,全球央行拋售美國國債的數量創下了歷史記錄:外國機構持有的且由美聯儲保管的美國國債減少了324億美元至2.93萬億美元,這一拋售記錄讓2007年8月的240億美元相形見絀。這是過去四周中第三個美債拋售周。

私人投資者也在拋售美債。根據EPFR的數據,截止至6月26日的一週內,債券基金的贖回達到233億美元;其中美債基金的贖回最多、達到106億美元,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的贖回量也達到創紀錄的56億美元。

花旗亞洲首席股票策略分析師Markus Rosgen表示,「投資者已經繳械。整個夏天市場都會被美債拖累。」

自從伯南克在5月22日表示美聯儲在今年晚些時候可能減少資產購買之後,固定收益市場就步入了動盪期。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從5月初的1.62%升至週五的2.52%。

短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的顯著上升可能是由於發展中國家賣出美債來為貨幣干預融資。

Wrightson Icap經濟學家Lou Crandall表示,「我們目前只能推測是哪些國家在拋售,以及拋售的是何時到期的國債。一個比較大的可能性是,一些面臨貨幣壓力的新興市場國家要賣出短期美國國債以干預外匯市場。」

一些基金經理比較樂觀,表示:未來幾個月美聯儲仍然會繼續QE,實際的利率上升暫時不會發生。

但是也有一些基金經理擔心資金從債市的撤離會帶來連鎖反應,尤其是在流動性相對較差的夏季,可能會為市場帶來負面影響。

一位資深的基金經理表示,「夏天市場的資金量不大,如果大家都繳械了就糟糕了。」

而與此同時,股票基金似乎並未因為資金撤離債市而獲益,截止至6月26日的一週內股票基金贖回量達到130億美元。

日本市場是上週唯一有淨資本流入的市場;當然日本投資者對其他國家債券的拋售也不少——上週他們賣出了120億外國債券,這是他們14個月以來最大的拋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445

必和必拓鐵礦石產量創紀錄新高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0187

全球市值最大的礦業公司必和必拓在週二的第二季度生產報告顯示,其旗下最大的兩家礦廠第二季度產量超過市場預期。路透社也報導稱,其澳洲鐵礦石業務擴張計劃進度超前,鐵礦石年產出增加9%,達到創紀錄的1.87億噸。

報告顯示,在截至6月份的三個月裡:

必和必拓最賺錢的業務---西澳大利亞鐵礦石的產量為4500萬噸,超出第一季度的3760萬噸;銅產量在第二季度上升8.5%,至33.32萬噸。此次鐵礦石和銅產量均超出市場預期。

金融時報稱,高盛分析師Craig Sainsbury表示:

在我們看來,這是一個不錯的成績,其所有關鍵商品的產量都超出預期。我們認為,此次報告彰顯了必和必拓對提升資產生產率的關注開始帶來實際效果。

競爭形勢加劇致成本削減

必和必拓此前在公司指引中為2014年澳大利亞鐵礦石產出設定的目標是207萬噸,但其此次表示,吉姆布萊巴礦石的擴張有望將澳大利亞鐵礦石產出提升至220萬噸,該礦山將在第四季第提前完成首個產出目標。

同時,必和必拓的競爭對手力拓和福特斯克金屬集團在皮爾巴拉地區的擴張也正在推進。力拓週二稱,其在皮爾巴拉地區的鐵礦石產量第二季度上升7%,至6200萬噸。該公司對2013年產出的指引目標為2650萬噸。

因此,預計海運鐵礦石市場將在2013年出現供給過剩。若再考慮到中國鋼鐵產量下降,這可能會再次引發鐵礦石價格大跌。此前鐵礦石價格曾在2012年8月份跌至86美元/噸,而目前價格位於129美元/噸。

為應對嚴峻的市場形勢以及中國需求的不確定性,必和必拓首席執行官Andrew Mackenzie已經承諾將公司支出削減數十億美元,同時還將注重提高勞動生產率。

削減後的新業務和現有業務的支出將會在2014財年降至180億美元,且將在未來兩年內降至150億美元或更低的水平。此外,該公司目前已經封存了西澳大利亞黑德蘭港的一處鐵礦石港口以提高現有港口的利用率。

石油業務美中不足

也有交易員指出,此次報告中唯一的不足之處是石油業務的表現:

第二季度石油產出僅相當於5900萬桶。這意味著,在截至6月末的這一財年裡,全年產量2.36億桶,同比上升6%,較公司指引中的目標低400萬桶。該公司將此歸因於墨西哥灣區維修時間延長和探鑽推遲。

但此次報告也顯示,在截至6月份的一年裡,該公司在美國的頁岩油氣產量升至9900萬桶油當量。該公司在2011年時進入美國頁岩油氣市場,當時購買了價值200億美元的頁岩氣資產。

瑞銀分析師Glyn Lawcock表示,必和必拓在美國陸上的鑽井和開發支出為48億美元,超出了市場預期的40億美元,但其成產率的提高使得2014年預算能夠經得起審查。

必和必拓將於8月20日公佈年度財報,分析師們預計其2013財年的稅後淨利潤約為125億美元,低於2012財年的171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608

美國對巴克萊操縱電力市場開出4.9億美元創紀錄罰單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0137

美國能源監管機構對巴克萊操縱電力市場開出了創紀錄的4.9億美元罰單,這是美國針對英國銀行業的最新一項嚴厲監管制裁。

週二美國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FERC)確定的罰款額,與去年10月底最初擬定的規模匹配。當時FRRC指控巴克萊涉嫌操縱美國加州和其他西部州現貨電力市場,以便從衍生品市場的相關倉位中謀利。

FERC昨天指令巴克萊及其下屬交易員在30天內支付4.53億美元民事賠償,並且提交3490萬美元利潤來補償受到違規交易遭受損失美國家庭。

FERC聲明稱:

「如果巴克萊及其交易員不向FERC支付賠償,那麼FERC可能想聯邦法院謀求執行」。

巴克萊則試圖對抗美國監管機構的執行令,聲明稱

「我們認為我們的交易合法,並符合現行法律。這份民事罰款指令是單方面文件,沒能平衡反映事實,以及對適用法律做出了完整描述」。

4.7億美元可能並非最終結果。FERC說巴克萊及其交易員已決定放棄在訴諸法律的聽證會。
律師稱如果巴克萊方面不在30天內向美國當局支付賠償款,那麼聯邦法院可能將插手做出裁決。

自去年夏天以來巴克萊就一直試圖走出針對其的監管風暴,當時該英國投行因為操縱Libor利率被罰款2.9億英鎊。

《華爾街見聞》此前曾報導,摩根大通也已被警告因涉嫌操縱電力市場可能面臨強制執法行動。

而就在FERC公佈罰款的當天,巴克萊任命了曾供職摩根大通的Tushar Morzaria作為新財務主管,以此來增強其投行部門的專業管理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611

Verizon今日發行創紀錄的490億美元債券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6277

最新消息:Verizon美國時間9月11日上午確認了490億美元的發債規模 ,其八種期限的債券規模及收益率如下:

42.5億美元3年期固定收益債券 = 同期國債收益率+165基點
22.5億美元3年期浮動收益債券 = 3mL國債收益率+153基點
47.5億美元5年期固定收益債券 = 同期國債收益率+190基點
17.5億美元5年期浮動收益債券 = 3mL國債收益率+175基點
40億美元7年期固定收益債券 = 同期國債收益率+215基點
110億美元10年期固定收益債券 = 同期國債收益率+225基點
60億美元20年期固定收益債券 = 同期國債收益率+250基點
150億美元30年期固定收益債券 = 同期國債收益率+265基點

 

Verizon5年期CDS走勢

  •  

在我們昨天的報導中,美國電信巨頭Verizon預計發行價值200~250億美元的史上最大規模公司債券,可是時間才過了一天,這個數字就翻倍了。

9號上午對Verizon債券的認購標單紛至沓來,認購額在美東時間9點時為300億美元,到認購結束時又增長兩倍。即使是參與此次債券銷售的銀行也對這筆交易的需求頗感意外。募集工作已經處於超募水平,總額達到900億美元。該公司最初計劃發行200億美元債券,但由於訂單不斷增加,他們已經多次上調了目標。

如此大幅度的超募表明,在美國經濟逐步好轉,但利率仍然維持歷史低位的情況下,投資者對買入信用良好的大企業債券青睞有加。

Verizon發行的債券將部分用於一筆610億美元一年期過橋貸款的再融資,該筆貸款已用於支付併購中的債務融資。對於490億美元的債券融資,該公司原計劃在歐元和英鎊市場募集50-100億美元資金。而610億美元過橋貸款的剩餘部分,將用約120億美元的三年期和五年期定期貸款來取代。

該交易如此龐大而複雜,以至於承銷商決定用兩天時間而非慣常的一天來宣佈交易和進行定價。

認購於美東時間下午3點結束,目前簿記行美銀美林、巴克萊、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將用一整夜來決定滿足多少認購需求。

這筆交易也表明,部分大企業希望趕在下周的美聯儲會議前銷售債券。有投資者預計,美聯儲可能會收緊貨幣刺激政策,甚至會上調利率。

目前10年期的Verizon債券預期收益率比同期國債高2.25個百分點,比Verizon已發行的9年期債券高1.66個百分點。一位投資經理表示:現在是個利率很敏感的時期,Verizon提供的如此有吸引力的收益率誰都無法抗拒。

此次交易如果完成,Verizon將成為史上最大的非金融債券發行人,總額達到1000億美元一舉超越其競爭對手AT&T的760億美元的規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0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