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分析稱PC並未走向消亡:將與平板電腦長期共存

 http://news.imeigu.com/a/1315380065859.html

導語:美國科技博客Technologizer創始人哈利·麥克拉肯(Harry McCracken)日前在《時代》雜誌網絡版上撰文指出,PC並未走向消亡,而只是在進化。

 

以下為文章全文:

後PC時代

8月12日,IBM首款PC迎來30週年紀念日。IBM PC聯合發明人馬克·迪恩(Mark Dean)卻以一種獨特的方式紀念這個特別的日子:他說,我們現在生活在“後PC時代”,並稱他現在主要使用平板電腦,而且還高呼IBM在2005年放棄PC業務的決定英明。

大概一周以後,全球第一大PC廠商惠普發布了一則震驚科技界的重磅消息。惠普CEO李艾科(Leo Apotheker)宣布,惠普正考慮剝離或出售PC業務,同時決定停止生產上市僅六週的TouchPad平板電腦。有媒體在報導這則消息時,打出了“PC走向死亡?最大PC廠商惠普的確這樣認為”的標題。

在這種烏雲壓頂的大環境下,你不能去責怪微軟副總裁弗蘭克·肖(Frank Shaw)為PC所作的辯護。肖的世界觀仍然以Windows為中心,他認為PC仍然能從事平板電腦或智能手機無法從事的工作,後兩種設備充其量只能算是PC的“夥伴”。他還指出,我們現在正處於“PC-plus”時代,而非後PC時代。

PC走向消亡的言論的確有點言過其實。市場研究機構IDC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全球PC銷量預計將達到3615萬台,到2015年,這一數字會增加到5415萬台。PC銷量未來不會出現強勁增長,但起碼不會處於停滯狀態。據另一家市場研究機構iSuppli的數據顯示,平板電腦今年的銷量預計為6000萬台,到2015年,這一數字會增至2.753億台。

平板電腦效應

對於惠普出人意料的決定,該公司似乎認為這是應對未來巨變所必須採取的措施。李艾科不斷強調“平板電腦效應”,這種效應不僅對PC產業帶來衝擊,還迫使惠普必須重新審視PC業務經營策略。李艾科雖然沒有詳細描述這種衝擊,但很顯然他是談論蘋果iPad,正是iPad的巨大成功令傳統PC的銷售陷入停滯。

事實上,惠普放棄PC業務以應對行業最新發展並不算是有遠見的做法。分析師早在2001年就建議惠普採取這種戰略。那時,惠普正試圖收購康柏,美國財經雜誌《福布斯》的丹·阿克曼(Dan Ackman)指出:“有些分析師建議,惠普應該完全退出不斷虧損的PC業務。”

阿克曼發表這番言論的時候,iPad甚至還沒有入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的法眼。但一直以來PC行業競爭激烈,利潤微薄,令其像今天一樣難以取得長足發展。曾在商務軟件巨頭SAP任職的李艾科希望調整惠普戰略,重新專注於面向大企業的利潤更高的產品線和服務。如果李艾科十年前出任惠普掌門人,那麼他當時很有可能會放棄PC業務。

長期共存

所以,PC並未死亡,惠普放棄PC業務可能沒有最初感覺的那般意義深遠。這並不意味著現狀永遠會一成不變。有些事情顯然正在悄然發生:幾乎每個星期,我們都會發現一些小公司將iPad作為日常用品,就像它們當初搶購PC的情形一樣。不過,如果你認為PC正開始向不同的產品類別“投降”,說明你對這個問題認識得不夠透徹。

運行微軟軟件的台式機和筆記本電腦對PC市場壟斷時間過久,導致我們的大腦將某些平台與個人電腦的概念混為一談。平板電腦與智能手機也屬於個人移動設備,而且無疑是計算設備,只不過它們是令人激動的全新PC類型——並不完全是概念模糊的“怪獸”,也不像肖所說的“ PC夥伴”那麼簡單。

我們期望平板電腦與智能手機能與我們更為熟悉的PC長期共存。或許,在這裡“混合”是比“共存”更恰當的字眼。微軟計劃在本月舉行的BUILD大會上正式發布Windows 8,它是微軟第一款將表明iPad影響力的Windows版本。

錯誤的決定

在我看來,惠普此舉最讓人震撼的地方並不在於分拆或出售PC,然後作為一家獨立的新公司運營,而在於該公司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放棄TouchPad,這不免讓我為矽谷最偉大的企業之一感到難為情。在將售價499美元的TouchPad降價至99美元以後,惠普如今又稱,是否徹底放棄TouchPad還不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但讓我們勇敢面對一個事實吧:TouchPad與其說是可以信賴的產品,倒不如說是具“殭屍”。

惠普TouchPad“繳械投降”不禁讓我們想起上個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Date General、Digital、Prime等微型電腦廠商的遭遇。這些公司都試圖開發PC,但都以失敗告終,即便提出的創意相比惠普TouchPad有更大的成功概率,可他們仍難逃一劫。

我不會預測惠普PC業務是否就此陷入崩潰,但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放棄TouchPad,說明惠普不想成為改變PC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參與者。這對惠普來說是個悲劇,對整個PC行業來說同樣是個悲劇。我認為,惠普有朝一日會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即放棄TouchPad是錯誤的決定。(軒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10

蘑菇街CEO陳琪:創業者如何與巨頭共存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5/1715257.html
如騰訊抄你,你怎麼辦?

這個問題已經被投資人問了10年,成了每個互聯網創業者必須回答的問題。

而電商社交網站蘑菇街面臨的形勢看上去更不妙。中國電商老大阿里系不僅已經抄了它,還一口氣抄了5次,開發了愛逛街、哇哦、圈子、頑兔和一淘發現5個導購社區化產品。

更要命的是,蘑菇街的主要收入來源還是淘寶的交易佣金。眾所周知,淘寶是阿里系的重要成員。

不過蘑菇街的CEO陳琪似乎並不在意,或者至少他表現得不在意。他認為他唯一不獨立的地方是收入大多來自淘寶。這個相貌白淨的年輕人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當然事態很可能不至於發展到那一步。在他看來,蘑菇街和淘寶最終形成長期的共生關係概率是非常高的。

別人可以不認同他的觀點,但從蘑菇街的成長軌跡來看,他的強項就是搭上巨頭的戰車並實現雙贏。不論是從新浪微博還是淘寶手裡,他總是能獲得他想要的。讓我們看看他是怎麼和巨頭們合作的,創業者又能從中學到什麼?

Q:蘑菇街是靠新浪微博搞到第一批用戶的,現在再這麼搞還有戲嗎?

A:沒有,階段已經不一樣了。當時它可以10倍,20倍地增長,但今天可能只有兩倍、三倍。

Q:那現在的創業者應該如何選擇平台做營銷?請給個具體點的建議。

A:堅持兩點:第一:已經有很多人去的地方儘可能不去,比如說搜索引擎。第二:儘可能和將要或者正在迅速成長的大平台合作。

你只要發現渠道里面已經有代理了,還有一個標誌是營銷公司賺錢了。比如移動推廣、微博營銷公司。當這些信號出現的時候,創業公司就應該警惕了。傳統 的4A公司投電視、地鐵和戶外,只有最大的公司才出得起錢養活它們,所以當這樣的公司進入一個渠道,小公司就沒法玩了。所以我認為這是一個反向指標,當這 個標誌出現的時候,小創業公司就不用去考量了。

Q:大平台看不上一窮二白的創業者,應該怎麼和他們玩?

A:很多小創業公司成天想的是怎麼從大平台上撈點流量回來,其實最終結果你是撈不到的。

不要成天想著我能從這個平台上獲得什麼東西,而是想我能為這個平台提供什麼東西、這個平台在這個階段要什麼東西。

比如新浪微博在去年年初的階段,它需要用戶能看到一些賬戶不停地發好的內容,它需要有各種好玩的小應用來提高用戶的粘度。我們就花了很大的力氣做和購物、女孩子相關的內容。

但是到今天又不一樣了,新浪現在的要求是你不要發噪音。可能也不需要太多的小應用了,而是需要和外部的流量深度整合,需要有收入模式了,那你要是走這條路,它肯定更願意和你玩下去。

這些要求可能新浪自己不會說出口,但你可以設身處地想一下,如果我是新浪這個大平台,我在這個時候需要什麼。

Q:蘑菇街和淘寶的關係非常緊密,這樣的關係往往也是風險,你對此怎麼看?蘑菇街和淘寶是共生關係還是競爭關係?

A:這取決於淘寶,不過我認為共生關係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我面對的消費者確實把95%的錢花在了淘寶,我只是忠實地反映了這個情況。大家會很擔心我們的獨立性在哪裡。我們不獨立的是收入中的很大一塊來自淘寶。任何一家公司的獨立性,都來自於他提供了獨立有價值的服務,我們也不例外。

Q:你對大學生創業怎麼看?

A:創業和身份沒有關係,無論是大學生、中學生還是工作很多年都沒有關係。

問題是很多人是一個點子創業,他只是一個點子而已。但是他們會缺一些常識、社會經驗和社會閱歷。

另外很多人只是擁有技術,但找不到應用場景,不知道社會上有哪些場景可以用到他的技術,所以會讓人感覺會有點偏或是用的人很少。

但這些和是不是學生沒有關係,關鍵是在有沒有常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21

異業合作 製造與文創因子能否共存?

2012-9-3  TCW




蘋果(Apple)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認為,「技術必須結合人文才能打動人心」創造出iPhone、iPad,他是走在人文(Liberal Art)與科技(Technology)的交會路。

蘋果能混血人文精神與科技製造效率兩種腦袋,這是賈伯斯「強勢領導」下的結果?還是組織轉型可以師法的方向?

二○○七年,台灣投影機品牌奧圖碼宣布合併擁有二十年品牌歷史的琉璃工房,奧圖碼試著學習文創業說故事的方式,琉璃工房則借鏡製造業的數字管理,而二○○八年正式合併三年後(二○一一年)琉璃奧圖碼科技稅後淨利成長二‧五倍,獲得初步成功。

本期「蘋果衝擊下的管理新思維」系列,邀請到琉璃奧圖碼科技亞洲區總經理郭特利與政大商學院IMBA專任教授李瑞華進行對談──「文創因子與製造因子可否共存?」一窺其管理的兩難。

政大商學院IMBA專任教授李瑞華(以下簡稱李):企業合併有幾種考量,一為了經濟規模擴大,或為了互補上下游垂直整合。奧圖碼科技合併琉璃工房,科技製造業去合併一個文創品牌比較少見,當初合併的目的是什麼?

琉璃奧圖碼科技亞洲區總經理郭特利(以下簡稱郭):我借用彼得‧聖吉《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觀念,稱這種合併為互相學習對方優點的專業互補合併。

製造業學習說故事……別只談CP值,更要製造感動

兩家公司有什麼相似之處?第一,都是台灣品牌,第二,都想把它做到世界最好;相異之處則是,琉璃工房在大中華區非常成功,產品的知名度勝過奧圖碼,而奧圖碼的品牌知名度比較廣,我們能進到歐美,甚至亞洲的非華人區。

但是,今天台灣品牌,不管是宏?痋]Acer)或宏達電(HTC)或是奧圖碼,我們的品牌其實是架構在功能性商品。買我們產品的客人認為我們的規格很好,就是產業喜歡講「cost performance」(編按:簡稱CP,價格功能比)值很好。

很現實的是,我從一九九八年開始接觸投影機,在公司今年第十一年,投影機售價從一台十幾萬元,去掉一個零,現在變一萬多元,到底(價格)還能減多少?我們希望創造hot touching(感動),而不再只是「成本!成本!成本!」

從蘋果和賈伯斯,我們開始發現,它成功是附加很多user friendly(友善使用介面)的功能,第二,iPhone好像是一個身分的象徵,從我們來看科技業應該要練習,試著替產品說故事,來感動更多的消費者。

琉璃工房,它賣一個故事,賣一個感覺,一個情境和文化,讓你看到這件作品你會感動,把你帶到某個意境。它的作品你不能談CP值啊,談感動!

當初,合併的想法是兩位張董事長(指奧圖碼科技母公司中強光電董事長張威儀,與琉璃工房創辦人張毅)提議的。我們跟琉璃工房學習「怎麼把品牌越做越高」,琉璃工房跟我們學習「如何把地域擴張」,整個管理跟效率做得更好。

文創業練習管數字……用燈號評估損益,先養活自己

李:這很類似異族通婚,彼此的背景、基因、文化不一樣,從優生學的角度來看,會生出漂亮、聰明的混血兒。

可是購併考驗的是「接合」彼此的差異,能做到有容乃大當然是很好,可是這個「容」不容易,有發生問題嗎?

郭:大問題沒有,小問題在互相適應學習。

科技業的好處是,很多事情我們講求效率跟速度,我們重視數字的管理,邏輯性很強,可以幫琉璃工房看這一塊。

像是琉璃工房最大的負擔是在房租,我們發明了「紅綠燈」來對每一家藝廊做損益評估,「紅燈」,就是你連自己都養不活;「綠燈」,當然是你養活自己後還可以貢獻公司;「黃燈」,就是你養得活自己,可是獲利無法反饋母公司。

琉璃工房對於業績是有概念的,對於賺錢與否,就相對比較不sensitive(敏感)。我們透過這些方法,就我們整個團隊對業績有概念啊,我們就是幫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事(做好),要不然到時候只有創作,米缸沒有米就麻煩了。

可是,琉璃工房(設計製作)的這一塊,我就不參與做決定,畢竟,琉璃工房的作品,是一種介於藝術品和工藝品之間,我們稱之為「類藝術品」。

那還是琉璃工房的專業,我們自認為還沒有能力(在此)產生好的互動,就應該要尊重。我認為合併後,高階主管的心態要調整,了解彼此站的位子,不懂的就先別插手。

一加一如何大於二?不踩過線,各自練內外功互補

我底下有九位地區經理,四位(負責)琉璃工房,五位(負責)奧圖碼科技。奧圖碼科技(指投影機業務)這塊我會參與較多判斷或決策,我既是 advisor(顧問),也是supervisor(督察,指最後決策者)。可是琉璃工房這一塊我比較像是advisor,而非supervisor。

李:高層主管的心態滿重要,專業不一樣的合併,風險在於踩過頭,造成不該管的你管了,可是如果太相敬如賓,我只不過是顧問,會不會影響合併效益和目的? 郭:我剛剛講顧問,不是我置身事外,顧問公司講白一點,賺了顧問費,你用不用關我什麼事,今天我們是一家人,你的損益跟我的是有關係的。

有不同意見,第一次(提)他(指琉璃工房的團隊)沒興趣,我還是會跟他提第二次,只是說我提的方式,不是用supervisor的角度,我還是用一種我是跟你分享的態度。

其實看我們高層的組合,就知道很尊重彼此。張毅的資歷,他一定是董事長,最高位,合併前,王秀絹(琉璃工房中國區總經理)等於是琉璃工房(排在張毅之後的)大師姊,現在,這種組合就變成張毅在我上面,王秀絹在我下面,很自然的形成,這種組合滿剛好的。

李:在高層方面的融合已經做得非常好,有沒有想過更進一步引進幾個琉璃工房的藝術家,加入奧圖碼的設計團隊,做人員交流?

郭:只有我以上的高層有接觸,我們目前沒有人自告奮勇要互調,我只調了一個業務大將過去,柯畊宇(琉璃工房專案部資深經 理)是我強迫他過去的。這也是根基在奧圖碼本身可協助琉璃工房,從補缺的角度去思考,不是為了takeover(取代)去布局。

我們後來發現,琉璃工房的生意形態八○%、九○%是店裡銷售,但有一種銷售,投資成本很低,投資報酬率很高,我們稱之為「企業送禮市場」,這屬於「登門行銷」,琉璃工房以前也想過,但在台灣一直找不到合適的人。我常開玩笑說,這比較適合我們這種厚臉皮的人去。

老實說,你叫他(柯畊宇)去管藝廊,他管的不會比原來的好,你叫他去做「登門行銷」,他做的不會比原來的差。

李:尊重,細心、敏感的思考你能夠附加的價值在哪裡,去協助琉璃工房的心態,兩種不同專業在融合時很重要,相同的,奧圖碼這邊是否也吸取對方的一些基因, 有一些心態、行為、思維的改變,就像是賈伯斯,他除了做為一個設計人,他有內在藝術家的特質,進而外顯去幫助他的產品設計?

郭:用一個簡單比喻,像武俠小說,我們影響琉璃工房的比較像是「外功」,外功你要看到練跆拳道一年你就可以虎虎生風嘛,我們學琉璃工房比較像「內功」,內功的顯現就不是那麼快,練太極拳沒個五年可能很難有個明顯差異。

琉璃工房有兩點在影響奧圖碼,第一,對品牌長期堅持。對的事情要耐得住寂寞,還有我們對理想、願景的堅持。第二,成本設計觀念改變。以前重產品功能,現在 覺得外觀可以用鋼琴烤漆,不要一台賣到十幾萬元的東西還做成這樣俗氣。就像你有藝術家弟弟,自己也會比較有氣質一點。

李:你們是採取被動式的互補雙方的短處,但是我建議找到適合的位子,刻意的互調,會產生另一個無形影響。這些人會變成不一樣的主管,有意去栽培的話,搞不好這個人未來會變成你們集團很重要的一角,因為他懂兩邊文化。

【延伸閱讀】台灣名師觀點雙方人員互調,能產生更多優勢

從這次對談可知,文創和製造是可以融合在一家公司的。琉璃工房與奧圖碼科技融合是以尊重為前提,奧圖碼以補缺的方式協助琉璃工房,在藝術創作上畫了一條不 干涉的界線,但是我的建議是,如果互信基礎打好,可以更主動安排人員互調,享受更大的好處,例如,融合產生第三種優勢,以免相敬如賓演變成相敬如「冰」。

企業藉由合作、異業參觀和交流達到融合不同文化目的,我建議科技製造要融入文創產業要注意3點︰一、找到理念一致志同道合的夥伴;二、合作後人事安排也以 平衡、尊重為前提;三、最重要是製造因子與文創因子互補的平衡,製造業干涉文創過多,只是把藝術品變工藝品,也學不到文創業打動人心的說故事方式。

我甚至建議,合併或合作過程中,文創的色彩得保留多一些,例如,文創業只學習30%製造業的數字績效管理,仍保有70%文創精神,在設計創造方面,製造思維不能干涉太多,科技製造才能從中收穫。否則僅能創造短暫的獲利成長,長期是傷害文創品牌的精神。

口述:政大商學院IMBA專任教授李瑞華

【延伸閱讀】蘋果品牌價值 2012年比去年增19%蘋果品牌價值連2年蟬聯第1。廣告傳播巨擘WPP旗下研究公司公布,2012年蘋果品牌價值比去年成長19%至1,830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946

真的不能共存? 楓葉資料室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5095325

小飛飛兄就文章回應提問與補充(三)的留言:『……電視盒子普及,網上串流越加流暢,又國外神劇如半澤直樹、星星的你等亦不斷出現。港視應已錯過切入電視市場的時機。無線看似少了個對手,但收視同樣每況越下。正如I.T思捷倒下,佐丹奴也不見得便得益,原因在於國際級對手打到黎。……

小弟不明白,為甚麼香港人變得一定要走各走極端之路?自己喜歡要它一面倒好,自己不喜歡的要它一面倒衰,這是健康的心態嗎?在競爭中,看到別人的優點,我們應該學習;看到自己的缺點,我們應該改進。否則,香港如何可以向前走?

香港電視業(甚至整個娛樂事業)每況越下,缺乏創意是一個原因,缺乏資源是另一原因,消費者習慣結構性改變又是一個原因。小弟早年已行文指出,香港娛樂事業若死守本地市場,死是時間問題;向外闖,又要顧及本地與外地市場的口味差異,拿捏得不好,是兩面不討好的苦事。

然而,若外闖成功,回報是超好,但又如何平衡本地與外地市場的投放?好像鄧紫棋(G.E.M.)憑《我是歌手2》在內地爆紅,財源滾滾,但小弟心想下一階段,若她(及其公司)處理不好,很快又會被本地傳媒罵她忘卻香港市場。

談得遠了,小弟想說,香港娛樂業有本事的話一定要向外闖。韓流文化(尤其是K-Pop)近年超強,最根本的關鍵,在於他們由一開始就有外闖的決心與部署;相對而言,日本J-Pop滿足於留守本國,致頗有英雄遲暮之感。此之所以,當看到電視廣播(511新管理層放棄方逸華年代的死守策略,重新轉守為攻,多平台發展之餘(近日還有報道會推TVB盒子),又增加資源投放於台灣及東南亞市場,內地業務更找到獲利模式,我才選擇投資。

亦因此,飛兄多月前評論:『……TVB給人感覺便像是偏安的南宋,只圖安逸,在中日韓等外地劇侵入下,不求追回失地,但求守著本地一群師奶觀眾便算,已再沒有南征北討霸氣。……』小弟難作認同,因上述是方逸華年代的TVB,不是當下的TVB。我相信,當電視廣播的多平台整合完成,一個製作可以食「一雞幾味」,利潤就可爆發,進入性循環,製作資源的投放亦可以進一步增大;同時,若節目是針對更大或多個市場,質素自然要進一步提高,本地觀眾也必受惠。

在營運上,電視廣播以缺乏增長動力但穩定的本地免費電視業務作cash cow,向新業務供應資源,令集團全職僱員數目在過去十二個月由4,681人增加至5,070人;所以,我亦希望看見香港電視在爭取免費電視牌之餘,能積極開通其向有線寬頻或NOW等平台提供內容製作的路線或開展網上平台,以增加現金回籠,繼續製作節目,停止縮減人手。

其實,免費電視以外的平台,不一定會如王維基所言不可能獲利。信報生活藝術版的專欄作家老占提到:『最近這段時間,兩部電視劇正被市場廣泛談論,瘋魔了萬千電視迷,一部是韓劇《來自星星的你》,一部是美劇House of Cards第二季。Netflix推出《紙牌屋》第一季的時候,只需要有52萬新增用戶就可以回收這部劇的全部成本,結果三個月之內,這部劇幫助Netflix新增了300萬用戶,光是一天,就能吸引至少600萬人次觀看,Netflix股價在去年一路狂飆,股價在情人節前一日升至五十二周高位439.49美元。這是說明內容對於平台的價值。

……這兩套電視劇透過互聯網迅速傳播,讓我們聯想到,既然互聯網可以顛覆零售、顛覆金融、顛覆教育、顛覆醫療,互聯網同樣可以顛覆內容和娛樂產業。我們如何用有別於傳統影視公司、用更加互聯網的做法打造一家新媒體時代的內容公司?怎麼才能製造出一家平台型的內容公司?

什麼叫內容。按照傳統的理解,內容是藝術創作。什麼叫目標市場?傳統上,目標市場是觀眾、是讀者、是用戶。但互聯網可以精準很多,內容面向的目標市場可能是九五後,可能是全智賢和李敏鎬狂熱的粉絲群,可以是渴望出櫃的同性戀,可以是每月服裝和化妝品支出超過所掙工資的OL,還可以是想要減肥或者減肥失敗的人。

什麼叫發行?傳統上內容的發行商把內容發送給播出平台,無論是電視台、戲院還是視頻網站,就算完成了發行。未來的發行必須直接面向最終受眾,意味着把內容傳播到目標受眾人群,並實現內容的商業價值。電視台、院線和視頻網站只是中轉站,受眾人群才是發行的真正目標。

隨着iPad一代逐漸長大,這些從小就被新技術、新移動終端和新應用程式包圍的小朋友,會給內容產業帶來很多顛覆。他們是不需要紙的,不需要電視的,他們寧願在三點五寸的手機熒幕上看電視,是絕對開放的一代。傳統做內容產業的人如果今天還沉睡在傳統的慣性思維中,這場仗將非常難打。』

小弟看到,被大眾認為只圖安逸的TVB在積極發展多平台策略,王維基卻偏偏只願(是否只是口頭上堅持?)做免費電視,這是否跟大眾的主觀看法有極大差異?其實,電視只是廣告商近年採取「多屏幕」(multiple screens如電視、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廣告策略中的其中一個屏幕媒界,因此,先做電視還是先做網上平台,會否只是次序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844

美元與風險資產牛市能否共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634

美元指數高歌猛進,資本市場誠惶誠恐。

英國《金融時報》認為,美元的動向十分重要,因為它反映出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即將開始分化。同時,距離結束持續多年的超級寬松時代也更近了一步。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的研報中試圖解答,美元牛市與風險資產牛市能否共存:

美元走強被廣泛地視為資本市場的一大風險因素。然而近期的市場表現顯示,投資者試圖同時推高美元和風險資產。

這種情形是否可以長存?若以史為鑒,該投行認為不能:

歷史上,美元和美國兩年期利率同時走高時,股票和企業債表現通常都向好。只有當美元走強而兩年期利率下行時(即市場顯現“風險厭惡”特征),風險資產的回報率才是糟糕。

換言之,股票可以承受美元和短期利率走高,如果這是由經濟基本面改善所推動。

不過,摩根士丹利指出,即便如此,也應該具體市場具體分析:

新興市場資產(價格)已經見頂,並且可能進一步下跌。與此同時,因美元回流而導致流動性下降,高收益率資產恐怕也會面臨一番價格上的顛簸。

由於疲弱的歐元區和日元將刺激企業營收增長,相較於美股,選擇日股和歐股可能是更為明智之舉。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080

說史151030戰壕上的和平共存系統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10/30/%e8%aa%aa%e5%8f%b2151030%e6%88%b0%e5%a3%95%e4%b8%8a%e7%9a%84%e5%92%8c%e5%b9%b3%e5%85%b1%e5%ad%98%e7%b3%bb%e7%b5%b1/

說史151030
戰壕上的和平共存系統
掌門執筆:天花亂說23

〈歷史劇場〉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壕陣地戰是軍事史上出名的血肉屠場, 其時機關槍已然大規模使用,配合壕溝陣地, 成為防守的鐵門關(當時坦克尚未現身). 悲劇的是進攻思想仍停留在 “肉體衝鋒誇英勇”的過時榮譽法則, 於是在機槍的交義火力網下, 當真是 “一寸山河一寸血”…..

1914年8月在法國境內,戰爭的「西綫」起初快速推移且非常血腥. 但很快地戰事陷入僵局,法英聯軍與德軍隔著壕溝陣地對峙, 兩軍高層舉棋未定,盤算著決戰的時機,「西線無戰事」持續了一段時間.
根據英國社會學家Ashworth針對參戰英軍五十七個師團士兵的大規模實証研究(1980), 發現對峙期間出現了一種普遍而穩定的 “怪現象”: 在沒有接到進攻命令的情況下,雙方士兵非常克制, 盡量避免狙擊在射程範圍內進行日常活動的敵方士兵.***

沒有人清楚這種情況是幾時開始,與及如何發生的, 因為並沒有人居間斡旋,促成和局. 估計這種克制實例最早出現在用餐時段, 後來推廣到聖誕節期間. 還有一種情況是天氣異常惡劣, 例如下大雨,根本無法進行射擊, 但雨停天好之後, 雙方卻 “側側膊”延續停火.
到了後來, 雙方的「信任度」增加到打個信號或大聲呼叫便可即時中斷交火的地步; 甚或公然在無人地帶插上旗幟,標誌出禁止狙擊的範圍. 由於太過明目張膽, 聯軍總部得悉後火冒萬丈, 有幾名士兵因此被軍法審處,某個營被整營責罰. 

那一方先伸出 “友誼之手” 並不重要, 關鍵之處是當一方認識到對方先行克制的時候( 那怕是個 “美麗的誤會”.), 生出了給予回報的想法和做法. 這是一種純然的「互惠」精神,*** 並非「等價交換」行為,亦不包含任何合約因素在內.

為何交戰雙方的士兵如此溫厚? (他們的軍官對此非常不爽.) 重點是他們並非經過談判協議這樣做, 「合作」默契和信任是很微妙地形成的, 更令人驚奇的是竟然並未花上太長的時間.*** (至遲11月已有前線士官觀察到這種現象.) 何以如此? 根據
〈賽局理論〉,
首先,對雙方士兵而言, 削弱敵方力量具有根本性重大價值, 因為當戰鬥命令下達的時候, 會促進己方的生存機會.*** 其次, 在「單局次囚犯困境」的條件下, 射殺對方是唯一的合理做法, 無論對方選擇開槍與否. (可參閱《SENSE隨筆130428囚犯的困境》.)

但是壕溝戰有別於其他作戰型態的地方, 在於敵對的小部隊在僵持的戰區對峙了很長的時間, 這就符合了「多局次囚犯困境」的前提.**** 在當時,這類小部隊就是「營」, 約由一千人組成,近半駐在最前線. 營的規模剛好足以當個 “囚犯”, 它 “大”到足以產生集體行動效益, 而且不會迅速消失; 但又 “小” 到可以緊密溝通,並能約束成員的行為.

由於雙方士兵均了解僵局會持續相當時間, 期間雙方 “朝見口,晚見面”, 同步克制(ie「合作」)會構成「雙贏」局面, 使雙方都活得長一點兒. 用術語表達, 「單局次囚犯困境」是零和遊戲;而「多局次囚犯困境」並非零和.**** (至於軍官們為何不爽士兵的克制行為, 很簡單,死的不是他們! 他們的愛國心和榮譽感因而較易保存.)

但就算成局於雙方均有利,仍有需要解釋這種極不穩定的系統是如何成局, 如何維持和強化, 並且最終又為何崩潰?這就是系統的演化史.***
〈合作的演化和崩壞〉
A成局
由於並不存在中間人,甚至早期連溝通渠道也缺如, 成局其實純粹基於「試誤trial & error」,***** 並無其他. 當然, 共通的 “人性” (投桃報李;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和共享的文化背境(大家都是基督徒,都過聖誕節嘛…..)是種隱藏的前設, 使得默契得以迅速達成.

B維穩
成局之後,維持合作的條件也很重要, 一方面要讓對方知道已方有持續合作的誠意; 但生死攸關,更重要的是要讓對方清楚知道如其背叛, 我方必會報復,並且絕對有能力這樣做, 充份誠意與強力阻嚇是互為表裡的戲碼.****

反映在戰地劇場上面, 出現過以下極其有趣的場面:
1英軍正優悠地 “歎茶”,忽爾飛來一枚炮彈, 眾人立時趴下還火,一面以粗口大駡德國佬 “冇義氣”….. 此時對面一個 “勇敢的”德國士兵情急起來,竟站起身大聲高喊: “我們很遺憾,希望沒有人受傷. 那不是我們幹的,是該死的普魯士炮兵.”

2更意味深長的一項記載, 德國狙擊手為了誇耀能力, 有意在一面高牆無人處定點射擊,百發百中, 其潛臺詞為….. “細佬,我放水乍,唔係你死咗九世剌.”
3德軍的 “放水” 手段極其高明, 在例行的炮擊行動中,炮彈均極準確地按照時間節奏和巡迴落點爆破, 以致一名觀察力敏銳而又膽大包天的英國軍官竟然當眾表演「漫步戰火」!

C崩壞
但很遺憾地,這種 “高誼隆情”在 “邪惡的” 總部一紙令下很快崩解!這次的命令不同於前此要求執行放冷槍的 “訓斥令”, 那是一種難以監察其執行的命令. ( 我已開了槍, 奈何槍法欠準.)
戰爭末期, 總部一連數次下達 “越區襲擊命令”.*** 縱隊越區襲擊敵軍, 成功會帶回戰俘; 失敗則折損人員, 因而是充份可監察的命令. 此令一下, 克制系統立時崩潰!

以賽局論觀點看, 襲擊命令將局勢帶回「單局次囚犯困境」, “背叛”成為唯一選擇, 信任立時消失於無形!

《合作的競化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1984) Robert Axelrod
道金斯的推薦警句:「這書絕對可以代替聖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305

誠品落腳蘇州 放送「台灣製造」的文創味 一.七萬坪空間的旗艦店 讓理想與獲利共存

2015-12-07  TWM

台灣誠品書店終於成功登陸,蘇州金雞湖畔的一.七萬坪中國旗艦店日前盛大開幕。在電商網購、手機閱讀的多重衝擊下,誠品依舊堅持對文創的思考與對空間的詮釋,更將「台灣製造」的優越性展露無遺。

帶著二十六年推廣「閱讀生活化」的實驗成果與文創模式,誠品集團在中國絕地大反攻。「自蓋自營」的中國第一家旗艦店「誠品生活蘇州」於十一月二十九日隆重開幕,成為「台灣誠品」升級版典範,可望為誠品帶來「閱」火燎原的展店與獲利效果,備受矚目。

連鎖而不複製

兩岸三地店數將逾五十家

多位參加開幕的誠品董事與親友團喜形於色,「誠品總算熬出頭,找到可以兼顧理想與獲利的存活模式,不再被視為只會賠錢的事業體了!」這是繼二○一二年誠品 進駐香港後的境外突破,目前香港「第二家誠品」已於十月在尖沙咀開幕,上海中心大廈的「高樓誠品」,也蓄勢待發。其他接踵而至的合作邀約,絡繹於途。在網 路購物、手機閱讀及電子商務多重衝擊下,誠品在中國,反而因為中國人對精緻生活的期待,凸顯實體空間經營的必要與重要性。

今年底誠品在台灣、香港與中國預計改裝十二個營業據點,一六年底,兩岸三地店數將超過五十家,「連鎖而不複製」,各自形塑特色,誠品在兩岸三地,快步向前。

據指出,光是開幕前後兩天,排隊申請誠品會員卡的人數就超過五萬人,這是誠品團隊所無法想像的。「來自台灣」的誠品,不管書店、商場、居所,儼然是精神閱讀、靈魂依靠的聖地。

開幕大會上,身著筆挺西服、赭紅領帶的誠品創辦人吳清友,先恭敬地行了三鞠躬:向幸運結緣的蘇州文化古城致敬、向落實理想的土地、建築與空間致敬,更向所有促成、參與協助打造蘇州誠品的善心人士致敬。

三次心臟開刀的生死徘徊、獨子早凋的致命打擊,吳清友帶著接班中的女兒、也是誠品副董事長的吳旻潔,出席開幕活動。

父女默契十足,「外界可以輕易複製誠品的櫥櫃賣場,但複製不來吳清友父女的神髓與理想!」會場中,大家交頭接耳。

顯而易見地,「誠品生活蘇州」處處流露「台灣製造」的優越性。延續誠品「人文、藝術、創意融入生活」的核心理念,「在書與非書之間閱讀」的經營初心。整棟建築設計融入園林、湖水等元素,在空間中展現人、建築與環境的平衡。

館內三個主入口處,均規畫有博覽大廳,一入內首先給人博大的直觀感受。從一樓直通三樓,高十八米、寬六米,共七十二階的大型步梯,是館內最重要的人流動線,也是每位入館人必經路徑,希望在拾級而上的過程中,能夠沉澱心緒,享受閱讀。

在台賠十六年

依舊堅持推廣閱讀夢

十二位來自不同地域、不同世代的藝文人士受邀參與誠品「閱讀大講堂」,從各自的經驗出發,對談與分享深刻影響他們人生的一本「生命之書」。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天下文化創辦人殷允芃等,均出席這次開幕典禮;藝術家蔡國強也飛奔至蘇州,展現《晝夜》作品外,開幕會致詞時,一再肯定誠品對文化藝術推動的崇高信念與無私誠意。

林懷民形容誠品書店之於台灣社會,有如人們向神父懺悔告解的地方,更是充電、安頓靈魂的所在。當他面臨心緒低潮時,習慣到誠品帶兩包書回家,心情立刻會轉 好。他特別推崇吳清友對閱讀文化的信仰,當台灣人沉迷炒作發財,吳清友還是堅持推廣閱讀夢,連賠了十六年,還不斷擴張,這是光榮印記,也是稀有的台灣現象 與企業奇蹟。

林懷民幽默地說,雖然「買書代表欲望,不一定代表學問,但仍然喜歡去誠品看書、發呆。

在誠品閱讀、做夢、打開視野,然後自信地向世界走出去。」在蘇州投資設廠多年的童子賢,形容誠品是「安頓心靈的故鄉」,他特別引用川端康成的詩句「…如此 佳作,唯嘆息而已,無話可說…。」誠品團隊將「誠品生活蘇州」視為一個作品,藉以展現對蘇州城市的敬意。除了五十萬冊中外文書籍,還帶進二百個精選品牌, 其中有四十二個來自台灣、一二七個中國品牌,雲門舞集舞蹈教室也在此開出中國第一家教室。

值得一提的是,簇擁在書店旁的「誠品居所」,由誠品控股母公司邀集日本三菱地所出資打造,大元建築姚仁喜擔任建築設計,名建築師與室內設計師陳瑞憲打造內 部裝潢,強調是誠品集二十六年經營經驗,在人文主張上又一次思考與創作,把都市、自然、人文融入生活當中,旨在為居住者營造一處款待人、款待心情、款待生 活的場所。

資源配套完善

吳清友品味旋風令人稱奇

左右並列的「誠品居所」,一至四樓與書店主建築相連,複合使用。兩棟建築南北矗立,南棟臨湖二十四層高、北棟二十六層高,共有五款房型,折合新台幣每坪約在九十萬元上下。

由於金鷄湖景觀特殊,又有湖東CDB(中央商業區)完善配套資源,把都市自然與人文納入生活體系,衣食住行一站享受。因此,附近台商、中國崛起新貴趨之若鶩,有別外界對地產悲觀態度。

吳清友曾強調,蘇州店客戶不會只是蘇州當地人,會有來自武漢、山東地區的民眾,就像信義店不光只有台北人,也有來自兩岸三地的民眾,每年光中國內地的旅遊人口就達六千萬人,在一日生活圈的期待下,蘇州店不單純只是蘇州店,有非常大的想像空間。

「台灣製造」的誠品,在蛻變、轉身的精緻優雅中,跨海落腳有成。期待「誠品生活蘇州」的一小步,會是台灣文創綜效發展的一大步!

(作者為《典藏雜誌》發行人)

撰文 / 簡秀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659

傅盛分享:成長與舒適,不可共存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122/159928.shtml

傅盛分享:成長與舒適,不可共存
盛盛GO 盛盛GO

 傅盛分享:成長與舒適,不可共存

唯有踏出舒適區,直面變化,才能磨煉出“敏銳”。

*本文由微信公號盛盛GO(ID:fstalk)授權i黑馬發布。

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舒適區。

舒適區就是我們的安全區。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在這個區域,我們得心應手。

誠然,每個人的舒適區有所不同,但基本都是由“害怕失敗和改變”形成的。

怎樣更為科學地理解這種狀況呢?

看到一些文章,有這樣一種說法:安全區、學習區和恐慌區是人類感知外部世界的三個階段。安全區是熟悉的,得心應手的。學習區,是很少接觸,甚至沒有涉足的領域,充滿新鮮。恐慌區,在這個區域,人會感到憂慮和恐懼。要想突破個人的安全區域,必須從安全區跳到學習區,甚至再到恐慌區。

這種改變要求一個人改變習慣,逃離安全區,進入學習區和恐慌區,形成新的安全區。並在這樣的循環往複中螺旋上升。

所以,成長與舒適,不可共存。

唯有踏出舒適區,直面變化,才能磨煉出“敏銳”。緊要關頭,比別人更快一步。這直接關系一個人,甚至一家公司的生存能力。

這篇來自Line前任CEO森川亮的文章,講述了自己當年走出人生舒適區的親身經歷。樸實而真摯,分享給你們。

年輕時,我以為人生存在於一條“直行道”上。

只要從好大學畢業,進入好公司,認真工作,就能出人頭地,漲工資,孩子也會茁壯成長,然後迎來幸福的晚年生活。我以為世上有這樣一條“直行道”,這大概是因為我下意識地相信世人普遍都會相信的觀點,又有點害怕偏離這條“直行道”。

然而,我卻在半路上拋棄了這條“直行道”,活到了現在。因為我想追尋自己喜歡的事度過人生。

走在沒有路的道路上,絕不是一件輕松的事。

為了能給這個世界提供一點價值,我日夜奮鬥。總算是成功地走到了今天。如今我已確信,“甚至實在不知道明天會怎樣”,實乃人之常態。

過去的我所描繪的“直行道”,只是單純的幻想。倒不如說,沒覺得未來不明才是危險的。尤其是在瞬息萬變的現代,我們必須始終繃緊神經。想著“天知道,什麽時候會發生什麽事”。

只有這樣,感性才能不斷得到磨煉;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做好準備,以應對變化,當變化發生時便能迅速做出反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出這種充滿“野性”的生命力。反之,相信“直行道”,期待有人告知未來會怎樣,不面對現實,迷迷糊糊地過日子才是最危險的。

說起來,人類就像是被拋棄了這個世界。這里不存在固定的道路。我認為,人類是自由無羈的。一切都應該由自己來決定。做什麽工作,如何對待工作,在什麽公司工作,要以什麽為重……我想,人生就是由這些選擇決定的。

當然,我時常會感到不安。

然而,這就是世界的現實。所以我們還不如去享受這個不安。我想,正是因為未來不明,所以其中才蘊含著無限的可能性。而我們則可以拿自己賭一賭這個可能性。我認為,樹立這樣的生活態度是非常重要的。

世界不存在百分之百的好事。任何事都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看到好的防霾呢,積極向上地思考問題才是最重要的吧。當然,在未來不明,變化劇烈之中確實存在消極的一面。可是,“未來令人不安所以不去挑戰”,“變化太快所以跟不上了”,又怎能創造出任何有價值的東西呢?倒不如想著“未來不明所以才有了各種可能性”,“變化劇烈所以才有了機會”,積極向上地生活為好。

我的幸運就在於,Line株式會社聚集的都是這樣的人。

我們一起經歷過盛衰榮譽。在Hangame・Japan株式會社的時代,我們曾大獲成功,奪取了日本在線遊戲業界的桂冠。但好景不長,一部分也是因為對功能手機問世這一變化應對有誤,致使公司後來陷入了一段時間的苦戰。當時的情況相當不如人意,我甚至還和部下一起放聲大哭過。

當時也有人離開了公司。不過,留下的全是徹頭徹尾的樂天派。反倒非常享受互聯網世界的劇變。因為他們知道,掀翻業界魁首的大潮不湧來,他們就將永遠處在最底層。大潮到來之際,就是機會來臨之時;大潮頻繁到來,就意味著無限多的機會。為了賭贏這些機會,他們每天都在磨煉自己。

而我的身邊就只留下了這些人。

正因為如此,我的員工才能將智能手機的問世視為一次良機,果斷發起挑戰,進而成功研發出了Line。

未來不確定,所以才有無限的可能性——我認為,一個能否獲得成功就取決於他是否相信這句話。

舒適 成長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380

阿里雲總裁胡曉明:自主研發、共生共存、不碰數據是三條生命線

5月23日,在雲棲大會·武漢峰會上,阿里雲總裁胡曉明系統闡述了這家公司堅守的三條生命線:堅持自主研發之路,“‘拿來主義’蓋不出高樓大廈,自主研發的雲才能走得更遠”;生態是阿里巴巴血液里流淌的基因,阿里雲與合作夥伴共生共存;重申阿里雲一直以來的承諾——堅決不碰客戶數據。

在此前4月26日的南京峰會上,阿里雲副總裁李津表示:“中國只有兩種雲,一種是拿來主義的雲,一種是自主可控的飛天雲。自主可控才能走得更遠。”胡曉明在武漢峰會上進一步闡述了“兩種雲”的理念,以及阿里雲為什麽始終堅持自主研發。

胡曉明認為,堅持自主研發不僅僅是民族情感的問題,更是商業和技術上的選擇,“拿來主義”看似是一條技術上的捷徑,長遠來看卻蓋不出高樓大廈。

多年發展之後,中國雲計算行業呈現出兩種發展路徑:一種是從底層開始自主研發操作系統,比如阿里雲的飛天;一種是基於OpenStack等第三方軟件搭建。自主研發通常需要投入巨量的人、財、物,短期看不到成功,遇到多方質疑仍要堅持初心,是典型的“Hard模式”。亞馬遜的AWS、微軟的Azure、阿里巴巴的阿里雲等全球最大的三朵雲都是自主研發。而一些前期沒有太多技術投入的廠商,則選擇了“Easy模式”的“拿來主義雲”。

在實踐中,“拿來主義雲”很快暴露出沒有真正掌握核心技術所帶來的種種問題。比較而言,自研雲優勢非常明顯。如阿里雲飛天雲操作系統。

作為新時代的“生產力”,雲計算已經成為新基礎設施與新重型裝備。雲之上運行著政務、金融等核心關鍵業務,安全性穩定性要求極高。對於企業而言雲計算則承托著核心生產系統,是不折不扣的“新重型裝備”。也因此,其自主可控與可持續發展在當下尤為重要。與此同時,60%以上的全球客戶將身家性命放在前五大雲廠商,他們無一例外都是自主研發雲。可以說,雲計算已經告別DIY時代。

胡曉明同時強調,阿里雲堅持自主研發,但不等於不開放:阿里雲飛天兼容各種主流的開源技術標準,包括Hadoop、Docker、K8S、Spark等;阿里巴巴貢獻了中國最多的開源服務;合作夥伴在阿里雲雲市場上提供了超過一萬種應用和服務;阿里雲提供豐富的API接口,供所有開發者平等使用,並保證兼容性。

目前,阿里雲生態體系下的合作夥伴服務客戶超過10萬家,夥伴業務年增長率超過200%。2017年,阿里雲合作夥伴在雲市場上的訂單數超過200萬單。

此次大會上,胡曉明再一次強調了數據安全是阿里雲的底線。“今天,我們再次重申我們的承諾,阿里雲堅決不碰客戶數據。”胡曉明說。

2015年7月,阿里雲第一個發起《數據保護倡議》,將“不碰客戶數據”寫入正式文本。倡議書明確規定:“運行在雲計算平臺上的開發者、公司、政府、社會機構的數據,所有權絕對屬於客戶;雲計算平臺不得將這些數據移作它用。平臺方有責任和義務,幫助客戶保障其數據的私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687

新一代:繁榮自由可否共存?

1 : GS(14)@2015-03-24 08:26:54





李光耀可說是死於新加坡求變之時,而求變的最大動力正時來自沒經歷過戰亂、但深受互聯網牽引的新一代,他們開始質疑繁榮與自由是否只能二擇其一,教老一輩憂慮李光耀的政治遺產會漸被淡忘甚至唾棄。



「我們既愛且恨」

跟很多已發展國家一樣,新加坡正受全球化弊端拖累:在中國及印度的龐大勞動人口以及新移民影響下工資被拉低、收入不均及貧富懸殊日趨嚴重、資訊流通令網民嚮往外國的民主運動,特別是本港去年的雨傘運動令新加坡年輕人特別有共鳴。李光耀曾將年輕人求變現象,解讀為年輕一代無經歷過戰亂,不懂感恩,將繁榮穩定視為理所當然,但二○一一年大選,反對派取得空前佳績,凸顯求變心態已危及執政者的管治。二十八歲評論員卡爾頓.陳(Carlton Tan)坦言,「我們對李光耀既愛且恨、既敬重亦不齒……我們對數十年來的經濟騰飛心存感激,但同時質疑是否有必要犧牲自由」,現時新加坡民眾應透過「提出尖銳問題、作艱難抉擇、及幻想一個截然不同的新加坡」,去向李光耀致敬;二十二歲大學生陳冠宏亦稱,「在感激李光耀貢獻的同時不贊同他某些做法,希望我們可以退一步重新看看一些問題」。「我們擔心將有甚麼事會發生。」五十六歲商人林書琳擔心李光耀離世將令新一代不欣賞他的政治遺產,「我們感受到不滿,人們想要轉變」;另一名五十多歲商人易卜拉欣亦認為「新一代更加敢言,他們教育程度較高,來自小康家庭,又見過世面,改變是在所難免」。美聯社/美國《華盛頓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24/190877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8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