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英之見:借鑑90年代長和系 黃國英

2009-04-12  AppleDaily





 

預 期很大機會出現集資潮的另一個理由,是印股票對管理層的誘因實在很大。到目前為止,企業的借貸成本仍然是極高,例如和黃(013)的10年美元債券票面息 率為7.6厘,印新股票抽水,是相對便宜的做法。加上抽水後以市價回購舊債,可以得到可觀利潤,用玖龍紙業(2689)做例子,票面100元的舊債能夠在 市場以市價約60元買回。還錢後會有紙上盈利,減低負債比率又受到基金歡迎,實在是一舉兩得。

料出現連環集資潮

03-07年 的牛市,信貸泛濫,借錢便宜,盈利增長又快,上市公司對於發新股攤薄每股盈利,自然相對保守。但現在信貸緊縮,經營困難,大股東及管理層現時的着眼點,會 是資產負債表的補強,原因是進可攻退可守。如果預期行業將會復蘇,印新股票籌集得來的資金,會是收購合併捱不過寒冬同業的彈藥。就像長和系在87年成功集 資,所得的現金變成90年代全球大幅擴張的彈藥,一舉拋離之前與他平起平坐的對手。縱然新股攤薄了股權,但公司整體市值暴升,李嘉誠身家反而暴漲。


假如環 境繼續惡劣,手頭持有大量現金,會提升上市公司的生存機會,對動輒持有6-7成股權的大股東來說,也是一個保障身家財產的保險。有讀者或會不認同這點,以 玖紙為例,大股東20元不配,難道會捨得在3.80元配股?查實當初的上市價也只是3.40元,那時世界歌舞昇平,又沒有勞動合同法,大股東也願意用股票 換現金。單從歷史股價,去否定一家公司發新股的可能性,是片面的。


假如真的連環出現集資潮,會力壓短線大市的氣勢。但長遠而言,能夠成功配股而行業前景不 太差的股票,自己會看高一線。現在挑選長線長倉股票的重點,仍然會是現金流及資產負債表,能夠成功減債的公司,風險移除,股價中線自然會反映。同一原則也 可以反過來挑選平衡交易時的短倉目標。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電郵:[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36

借鑑日本經驗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340d.html

1.老年社會導致醫院房會流行而非學區房


日本實際上從90年代就開始了人口減少,現在老齡化已經非常嚴重。年紀大的人不喜歡不方便的郊區,寧肯擁擠點,也願住在市內,醫院近,購物方便。房間少點,更便於清掃打點。過去繁榮嘈雜的郊區小區,現在都成了鬼城,只剩下些沒有去處的老人。

2. 年輕人和創造力的關係

日本從90年代開始走下坡。對比美國人在IT方面的創新
是否可以得到這樣一個結論少子化,人口結構導致了日本社會壓制了年輕人的創新。

用常識就可以判斷,年輕人的數量+年輕人在人群中的比例必定會影響到創新。且不說文化和體制的因素。
所以日本人更多的是優化產品,類似精益求精而非創造。
創造某種程度就是不斷試錯的過程。
從統計學意義上就是一個概率問題可能。
鬼知道instagram會否成功,所以VC的行為準則永遠是不錯過下一個google而非做錯點什麼。
試錯需要年輕人的勇氣。

回到當下的問題,這樣的年齡結構下結論是會壓抑創造。所以現在都去考公務員而非創業。搞毛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60

知乎:借鑑Quora而誕生 盈利模式未知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4/16/225826.html

知乎的首頁簡潔的不能再簡潔了,但登錄後卻呈現出一個精彩的網絡世界。正是如此,讓知乎的「邀請碼」一碼難求。

有人說這是中國版的Quora,一個問答網站。要想加入它,必須填寫申請,等待確認,收到邀請碼,實名註冊,告知職業、公司、所用郵箱、關注話題 等。雖然步驟冗雜,卻引來超過40萬的網民註冊,甚至淘寶上也出現了售賣它「邀請碼」的商家,119元的價格也不能阻擋趨之若鶩的人群。

它的名字叫「知乎」。這個問答網站為何受到眾人追捧?在競爭激烈的互聯網時代,它又憑藉什麼佔有一席之地?

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註冊了一個知乎賬號,一探究竟……

從心靈受傷到李開復的時間安排

為了採寫金種子企業,記者先後經歷了填寫個人資料,發送加入申請,獲取邀請鏈接,點擊註冊,輸入關注話題等一番「折騰」,最終順利進入知乎,一探真容。

「小時候,因為我堂哥的一壺開水,讓我失去了生育能力,落下終身殘疾,我堂哥多年來一直在彌補,供我上大學,但我心裡還是很恨他,我該原諒他嗎?」記者在網頁上看到,這個問題是知乎羅列出數十條問題中的一個,以下是這個問題的部分答案:

「因為小時候的一壺開水,今後的生活中,你可以在你任何失意的時刻,狠狠地想:都怪當年的那一壺水。你可以在你今後的生活中,都對罪魁禍首耿耿於懷,不原諒他。

要是我,我也不原諒。

這裡,沒有任何一個人有資格教育你要寬容,要諒解,要放過他,沒有人是你,沒有人會瞭解你的感受。

可是,我想大家又會存有一些遺憾,因為你一直停留在原地,困住了自己。

雖然你沒有辦法選擇過去經歷的噩夢不可以發生,但是你可以嘗試改變你看這段經歷的態度,不為別人,只為自己過得好一點。

我也恨過一些人,也有無法釋懷的從心底升騰出的想冷笑著看著對方痛苦掙扎的惡毒的願望。這種恨,是超出我智力和能力範圍的事情,我就先把這件事擱置起來,壓箱子底兒。當我慢慢強大和生活慢慢地變好,這些壓箱底兒的事,已經對我不重要了。

有的人,有些事,二三十年無法釋懷,你忍著,也許30年後的第一天,你就忽然豁然開朗了。

希望你好啊,兄弟。」

這道問題共有30多位網友回答,其中,「胡主席的小背心」的答案最受歡迎,這個問題的答案獲得185位網友的「贊」——一種認同投票。

這是知乎帶給記者的最初印象。

記者不惜濃墨重彩地描述這一段,或許是因為很久以來,我們很難在一個問答網站中見到如此溫暖、親切、理性與智慧的答案了。崇尚短小精悍、速食文化的百度知道、雅虎知識堂,與這裡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這裡,你可以向李開復這樣的「大人物」提問,「你每天4點起床是怎麼辦到的?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隨後便是李開復長達7條,2000餘字的回覆。

同樣,你也可以提問非常專業的問題,比如「Siri通過語音識別提供智能助手服務,這樣一個產品的技術挑戰在哪裡」?甚至諸如「人生的目的是什麼? 或者說人生到底有沒有目的」——這種只有在大學宿舍兩個單身男學生,在夏日傍晚喝著啤酒仰望星空時才會聊到的問題,也會收到由律師、漫畫家、世界500強 企業HRD、大氣學本科生等各行各業優秀人士的悉心回答。

發現更大的世界

「發現更大的世界」這是知乎官網首頁上的註腳。

互聯網的出現,已經使人類認識、改變,甚至重塑了世界,當我們生活在「有問題就谷歌,再不行就百度」的時代中時,知乎又能帶給我們什麼?

在掛著一面海盜旗的屋內,記者採訪到了知乎CEO周源。

「海盜旗的含義是,大家都有一顆真實的好奇心,願意去接受挑戰,努力去改變現狀。海盜旗和我們公司的氛圍比較貼合。」他說。

或許是因為記者出身,周源對於信息的渴求和理解,更是有著不同於常人的體會。「我們每個人都掌握著其他人不知道的知識,我們又依賴於別人提供的各種各樣的信息來進行決策。這就需要一個很好的方式,將信息、知識、見解、經驗分享出來,這樣的一件事是很有價值的。

周源希望,知乎可以成為這樣一個平台,可以讓人聚集在一起,讓他們可以彼此溝通,把有價值的信息鏈接起來,從個體知識變成群體知識。

這裡就像是一個大千世界。這裡的人們不同於傳統的互聯網,他們都要實名註冊,雖然陌生,但是他們卻比現實中更多了一份沉澱與善意。

「每一道問題都有人解答,少了平日裡的起鬨、浮躁、敷衍;這裡的人,細心聆聽問題、儘量解釋周全,並且專業水準較高。」這是一位網友對知乎的評價。

當然,知乎上也確有人會問這樣的問題,「知乎上有很多的牛人,他們每天都很忙,為什麼要去回答問題」?

關於這個問題,知乎上有非常多的人給出了各式各樣的回答,周源最喜歡的一個是,「我不是專家,但是我記得約翰·杜爾(風險投資基金KPCB創始人) 年輕時候說的一段話,『我在我很年輕的時候,我擁有的知識都是我的導師教給我的,此生我無以回報,我惟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把我的所學教授給其他人』」。

仿冒、跟從、出路之爭

實名註冊,必須獲得邀請碼,融合社區交互式與問答,從任何角度看,知乎都像極了美國Quora網站。對外,知乎要與「宗師級」Quora一較高下,對內,知乎又面臨著百度知道、雅虎知識堂等多種問答網站的競爭。最重要的是,知乎是否已經找到盈利模式?先確保自己存活下去?

對此,周源並不迴避Quora,他說也正是因為Quora的誕生,讓他驚詫、隨後萌生做中國Quora的願景。2010年11月,第一個知乎版本誕 生,知乎開始了內測。兩個月後,知乎正式上線,為了吸引知識豐富的人來知乎創造價值,知乎借鑑了Quora的運營策略,通過嚴格准入的邀請制和利用李開復 等名人的傳播造勢。

這批早期用戶包括了薛蠻子、徐小平、雷軍等業內知名人士及互聯網評論人、公司高管,還有小部分廣告、法律、媒體、文化圈人士。

當然,知乎只是模仿Quora的國內諸多網站之一,其他類似的模仿者還有百度新知、米飯、煩題網等。

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至少在今天,作為一個高質量的問答社區,Quora也沒有明確的商業模式,背後的邏輯、技術、運營門檻也頗為複雜。

不過,相較於國內傳統問答網站對手,比如百度知道、雅虎知識堂,周源認為知乎更有優勢。「中國的互聯網上有大量的垃圾信息,真正有價值的知識和見 解,都在每個人的腦子裡沒有被分享和挖掘出來。知乎培育的是能讓知識不斷地生產,經驗能不斷地被沉澱的一個社區。簡單的問題可以在網上搜索,如果很專業的 問題,互聯網上不一定有。同時,在網上搜索永遠面臨一個問題,你不知道到底是對還是不對。」周源說。

盈利模式這一道檻還未邁過,緊接著第二道檻又接踵而至。知乎選擇了「更累」的管理模式。

當Quora正式發佈一年後,註冊用戶已達到近40萬,靠20多名員工維持開發和運營,其中內容運營人員不過一兩名。同樣是40萬用戶,知乎卻需要 額外付出5名內容運營者,對由40萬用戶製造的內容進行編輯和監管。在Quora上,用戶可以同時對別人的提問和回答進行編輯修改或總結,但知乎只保留了 對提問的共同編輯功能,用戶只能對自己的回答做出修改。

知乎的內容運營團隊,要負責內容監管、推送、整理和社區氛圍維護,他們需要借助系統的幫助,將每個領域子話題的精華內容挑選出來,將熱點問題通過 「知乎每週精選」發到每位用戶的郵箱裡。此外還要懲罰發佈垃圾信息、四處灌水的用戶,幫助回答一下新成員的「冷清」問題等。為了提高效率,知乎成立了一個 數十人的志願者團隊,他們是各個領域的專長。

其實,這些東西或許並不重要。周源最為關注的,還是改進算法、優化內容、個性推送並提高用戶活躍度。比如說,儘量與新用戶打招呼,讓知乎頁面變成一個動態簡歷,呈現個人的職業行業、擅長的話題、感興趣的話題、話題排名等。

至於盈利,他確實沒有想清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888

大眾點評美食大戰破局之策:借鑑美國版贏家啟示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9/03/231967.html

●資本市場降低了對大眾點評這位「行業老大」的期望?

●獲VC大佬青睞的食神搖搖、錢庫網、初見正準備糧草充盈和大眾點評大「幹一場」

李治國幾乎天天都在自己的微博上「曬」美食,早在2004年創立口碑網時,他就敏感地察覺到人們對於美食分享的迫切需求。如今,他的身份變成了阿米巴資本管理合夥人,本地消費類項目仍是他關注的重中之重。

如他所願,國內移動O2O這個領域開始熱鬧起來:「行業老大」大眾點評網最近完成D輪6000萬美元融資;食神搖搖、錢庫網陸續獲得VC大佬們的A輪、B輪投資;從7天連鎖酒店集團CEO的位置上退下來的鄭南雁也涉足移動O2O,創建「初見」公司並已獲投資。

對此,李治國向南都記者表示:大眾點評這種黃頁模式不僅將受到來自百度地圖的強烈衝擊,還將四面環敵。對於坊間關於「大眾點評網最新一輪融資較上一 輪有所下降」的傳聞,大眾點評張濤不予置評,但一位曾投資過大眾點評的機構投資者合夥人私下承認了這一點。在此前普遍被認為商業模式偏重而鮮有資本涉足的 O2O領域,什麼樣的項目才能彎道超車?

誰在圍獵大眾點評?

2012年6月6日,樂呵互動(「食神搖搖」的開發方)COO吳世春在新浪微博上爆料,曾在4月初與大眾點評談及過收購事宜,但最終因為雙方在價格 和對未來的發展思路上未能達成一致而宣告談判失敗。隨即,大眾點評方面回應稱並無此舉。而在此之前,兩家公司也曾就數據抄襲問題打過「口水仗」。

無論是炒作還是確有其事,成立於2011年4月的樂呵互動在於2011年11月下旬推出「食神搖搖」應用後,僅用了半年時間就獲得了超過600萬用 戶,並在蘋果的AppStore中迅速躥升至排行榜總榜第15名,一度位列大眾點評之前。同時,它也以激烈的媒體口水仗的方式,對外宣告,將與「行業老 大」大眾點評分庭抗禮。

另外一邊,今年年初剛剛從7天連鎖酒店集團CEO位置上退下來的鄭南雁也在日前正式對外宣佈在移動O2O領域啟動新的創業項目———初見。與「北派公司」樂呵互動的做法不同,鄭南雁並沒有像吳世春那樣在創業之初就先從風險投資方那裡籌集啟動資金,而是先憑藉著一款酒店預訂的應用「初見———酒店預訂」為公司帶來穩定現金流及利潤之後,才決定進一步涉足本地消費領域,推出「初見———吃喝玩樂」

或許也正是因為有了「初見———酒店預訂」這款應用作為初見公司收入的基礎,在進一步開發「初見———吃喝玩樂」時,鄭南雁和另一位聯合創始人、原 7天酒店電子商務總監全曼午才會在用戶體驗方面做出更多大膽而創新的嘗試。用北極光創投副總裁吳峰的話來說「很少會見到這樣一款『四面樹敵』的產品,因為 幾乎在它所涉及的各個細分領域都有著不容小覷的競爭對手」。而大眾點評自然是其中最首當其衝的一個。

至於大眾點評的老對手們,還包括了2006年成立、與大眾點評核心的利潤來源優惠券業務針鋒相對的錢庫網,以及2010年成立、更早於大眾點評以周邊推薦菜切入本地消費領域的移動應用公司美食達人,等等。

從融資情況來看,曾先後獲得紅杉資本200 萬美元天使投資和晨興創投1000萬美元A輪投資的食神搖搖與剛剛完成1700萬B輪融資的錢庫網,以及剛剛獲得某著名VC1000萬美元天使投資的初 見,似乎都已「糧草充盈」地準備和大眾點評大干一場。而這三家恰好代表了通過用戶、硬件和地面部隊實現線上線下商業閉環的三條道路,誰最終能夠勝出,目前 還難以下定論。

除此之外,據華業龍圖創始人、青陽天使合夥人何巨向南都記者透露,百度旗下的百度地圖業務也正在由原先以導航功能為主逐漸向下做深做細,進入本地消 費類的O2O領域。不同於創業公司的是,百度的做法是意欲搭建一個本地商戶數據實時更新的平台,一端連接用戶,一端連接商戶,以實現將線上流量帶到線下進 行消費的O2O閉環,而其自身的商業模式則可以在此之上進行相關的多種延伸。

對大眾點評而言,這個被多位投資人「點名」的競爭者或許才是更具威脅的。因為百度地圖所指向的正是大眾點評數據庫中的「弱點」所在,即商戶定位與路徑規劃。目前,大眾點評的移動端產品仍主要依靠接入其他地圖類應用來完成此項功能,而它也正是線上線下的O2O閉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創新者的窘境

當然,僅僅只看外因並不足以完全顯現大眾點評的危險處境。

美國哈佛商學院教授克萊頓·克里斯坦森在《創新者的窘境》一書中曾經描繪過這樣一類企業:它們的內部管理良好、銳意提高競爭力、認真傾聽消費者意見、積極投資新技術研究,但卻仍然喪失了市場主導地位,究其原因,正是陷入了「創新者的窘境」。

從一方面來說,大眾點評的確如克里斯坦森前半句話所形容的「內部管理良好、銳意提高競爭力」。曾畢業於美國頂尖商學院沃頓商學院的張濤自2003年 回上海創立大眾點評網以來,一直在公司內部管理上頗下功夫。他曾向南都記者舉過這樣一個小例子,當初為了「即將在移動端上推出的團購業務,究竟該歸於負責 團購的業務部門之下,還是負責移動端的業務部門之下,二者之間該如何協調配合」的問題,他曾糾結許久。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不會因為眼下很多人做,就匆 匆忙忙地跟著去做。在分清公司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的同時,我也永遠站在長期利益這一邊」。

不僅如此,在2009年張濤敏銳地察覺到移動互聯網這個潛在的大機會之後,蟄伏已久的大眾點評迅速在移動端產品上進行大量投入,並速度驚人地於當年年底即在ios和android平台上推出上線,這一直被外界認為是互聯網慢公司的清晰戰略和強大執行力。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在用戶由傳統互聯網轉向移動互聯網的這場「大遷徙」中,一直佔據O2O領域行業老大地位多年且始終穩步發展的大眾點評卻極有可能陷入克里斯坦森所說的「創新者的窘境」之中。

據南都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在由傳統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遷徙的過程中,用戶並非僅僅是換了一個硬件設備而已,移動設備的隨身性和地理位置定位功能不僅讓每一個ID都直接與每一個個人牢牢對應,使得移動設備成為了他們大腦與四肢的延伸部分,而且也讓使用的場景變得異常豐富和可追蹤。此外,移動設備「輕輸入重圖片」的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用戶在移動互聯網上UGC(用戶生成內容)的方式。

這對於在互聯網上起家、一直將多年累積的用戶評論視為核心資源的大眾點評來說,無疑是一次從前端用戶界面到後台數據庫結構的重大調整。

首先,在2009年底推出移動端產品時,移動互聯網用戶習慣尚未成型,因此大眾點評自然而然地延續了其在PC端的用戶價值主張,即做一本「餐館黃頁」。這一點,從它當時「九宮格」形式的產品界面即可以看出———將商戶信息按照地理位置遠近、排行榜熱度、有無優惠券等參數分成幾類,供用戶自行搜索和選擇。

換句話說,除非用戶已經有了非常明確的目標,譬如「想吃哪個區域範圍內什麼價位什麼風味的菜」,否則就可能要在搜索結果中花費不少時間進行瀏覽和挑選。這本身既不符合移動互聯網「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將合適的信息以合適的方式傳遞給合適的人」的整體方向,同時也給諸如食神搖搖、初見這樣的新進入者提供了切入這塊市場的新機會。

其次,儘管大眾點評此後也不斷在移動端上加入各類熱門功能,如周邊推薦菜、搖一搖等,但大多是在原有「九宮格」基礎上的小修小補,這正是很多投資人擔心的「大公司的尷尬」。經緯創投合夥人萬浩基向南都記者這樣表述,與那些新進的小公司相比,像大眾點評這樣年紀和量級的公司因為涉足移動互聯網較早,積累的用戶數較多,用戶的使用習慣已基本形成,很難一下子對移動端產品做大幅度的改動,只能循序漸進地一點一點進行修正。因此,老用戶與新用戶之間的博弈就成了影響大眾點評的用戶總數及日均活躍度最關鍵的問題。

再者,在數據庫方面,商戶信息已有地圖類應用做得更精更細,商戶環境及菜品圖片則一直沒有受到特別的重視。至於評論與打分,儘管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價值,但一方面,這些非標準化的評論很難結構化後進行更深層次的數據挖掘,另一方面,對其他移動端用戶而言,也大多不會翻閱所有評論作為必不可少的決策參考。

正是這三方面因素的疊加,導致了大眾點評多年間好不容易積累下來的流量和用戶數極有可能被新進入者逐漸分流,最終使得其先發的競爭優勢日漸消散。

「破局」移動O2O

正如張濤所說,「離了移動互聯網,玩不轉O2O」。

同時,與電商給傳統零售行業帶來的衝擊相比,移動O2O所要改變的本地消費領域商戶規模更小,品牌集中度更低,運營更趨於本地化。此前大眾點評所做 的,僅僅只是形成一本「黃頁」,並通過優惠券、「競價排名」以及團購的形式為其進行推廣。而在萬浩基看來,隨著本地消費類領域的各個細分行業IT化程度的 逐步加深,還會演化出多種多樣的O2O閉環形式。不同行業所需時間的長短不同,正是目前資本方考量相關創業項目估值時的一個關鍵因素。

因此,在眼下資本市場相對偏冷時,李治國更建議移動O2O領域的創業者靜下心來,放慢速度,紮紮實實做好本地運營和對盈利模式的摸索。先在一塊相對較小的地理區域內站穩紮深,甚至實現盈利,再在資本市場回暖之後考慮借力向其他區域擴張。

在他看來,本地消費類O2O原本就是一件急不得的事。大眾點評以相對較「薄」的產品形態,也用了近十年時間才走到今天的規模和狀態,對於創業小團隊 來說,論壇時代的「19樓」、「化龍巷」的發展思路或許更具參考價值。未來,移動O2O領域的競爭格局必定是在不超過三家覆蓋全國的大公司之下,發展出更 多聚焦於特定地理範圍之內的中小型團隊。他們會滲入大公司所無法涉足的眾多微小領域,將本地服務做得更深、更細、更透,同時也擁有相當良好的財務表現。

此外,何巨也向南都記者透露,隨著地圖數據服務商對線下商戶POI數據服務的進一步開發,O2O創業者在獲取商戶數據方面的門檻也會迅速降低,從而促使更多的應用開發方加入進來。未來的競爭格局,將變得更加五彩紛呈。

至於大眾點評究竟該如何走出窘境,萬浩基給出的建議是,「或許它可以學學騰訊微信」。他認為,大公司的掣肘大多在於一方面進行一些創新產品的嘗試, 以吸引新用戶的加入,另一方面又擔心過大的變動會導致老用戶的流失,而微信的對策則是,先在三級頁面中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啟動該項新功能,並時時留意用戶熱 度,如果情況理想則再一步步將這項新功能提升至二級頁面,甚至一級頁面。

「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它怎麼改和改什麼,而在於它什麼時候會下定決心去改。如果猶豫的時間太長,那麼情況只會變得更糟」。這幾乎成了幾位投資人不約而同的結論。

贏家啟示

美食大戰之美國版

Zagat:中文譯名為「查氏餐館調查」,它正是張濤創立大眾點評網的靈感來源之一。Zagat成立至今已逾30年,經營領域涵蓋餐廳、酒店、夜總會、電影、高爾夫、購物和眾多其他類別。

Zagat相信,從根本上說,大量熱情消費者分享的經驗比少量評論家的意見更加準確,因此網站的編輯小組對全球範圍的用戶反饋進行精心整理,並歸納出簡明公正的評論,幫助人們快速、明智地做出決定。其於2011年9月以低於6000萬美元的價格被Google收購。

Yelp:創立於2004年,由前Paypal工程師裡米·斯托普爾曼(JeremyStoppelman)和羅素·西蒙斯(RusselSimmons)共同創建,是美國最大的點評網站。2012年3月2日,Yelp登陸紐交所,以15美元的發行價融資1.07億美元。

Yelp的特點在於一方面注重用戶的真實性,尤其注重把「一小撮」熱衷點評的用戶吸引過來;另一方面則通過各種形式展開用戶間的互動,並給予優秀用戶「獎勵」。這種模式將它與看重專家評論、坐等匿名用戶評論的CitySearch區分開來。

Ness:Ness是美國加州NessComputing公司開發的一款iPhone應用程序,它根據用戶的喜好和評分,提供約50萬家餐廳的推 薦。2010年7月,公司對外宣佈獲得500萬美元的融資。首席執行官和聯合創始人柯瑞·裡斯(CoreyReese)表示,「基於用戶喜好的引擎」最終 提供的推薦將包括電影、音樂、當地活動、購物、旅遊等更多領域。

風言風語

「移動O2O的估值,我們看重的是地麵糰隊的執行力和線上用戶體驗的流暢程度。」

———經緯創投合夥人萬浩基

「現在的資本環境下,創業者更應考慮在相對小的地理範圍內深耕,之後再考慮向其他地區擴張也不遲。」

———口碑網創始人、阿米巴資本管理合夥人李治國

「隨著地圖數據服務商對線下商戶POI數據服務的進一步開發,O2O創業者在獲取商戶數據方面的門檻也會迅速降低,從而促使更多的應用開發方加入進來」。

———華業龍圖創始人、青陽天使合夥人何巨

初見:移動O2O的本質就是相聚

創業ID

創業公司:初見公司

創業者:鄭南雁、全曼午

創業時間:2012年

融資記錄:2012年8月獲1000萬美元天使投資

商業模式:吃喝玩樂等本地服務O2O

曾有投資者斷言,O2O注定是一場只屬於大公司的「寡頭」遊戲。但鄭南雁偏偏不信這個邪。

2012年年中,閒不住的鄭南雁剛剛從7天連鎖酒店集團CEO的位置上退下來,就拉著原7天連鎖酒店電子商務總監全曼午一起涉足移動互聯網的O2O 領域。因為有著多年的酒店直銷經驗作積累,鄭南雁坦言,自己對管理線下團隊毫無壓力,並認為這只能算是必備的基本功之一,他更希望能在移動端的用戶體驗上 進行一些「革命性」的嘗試。

於是,在8月3日上線的名為「初見———吃喝玩樂」的應用裡,他們首先放棄了傳統的「黃頁式」信息分類方式,直接將經過系統計算的結果推薦給用戶。 例如,晚上十點在北京工人體育館附近打開應用,個性化推薦頁面的商戶信息就會以周邊熱門酒吧和消夜場所為主,而到了早上則會更新為附近的早點供應點。當 然,如果用戶不喜歡系統推薦的結果,也可以通過多詞義組合搜索引擎來輔助查詢。

同時,他又將社交功能融入進來。在商戶信息頁面中,用戶使用「相聚」功能就可以直接把要約的好友拉進來,在對話框裡添加想去的餐館或咖啡廳,所有人 直接根據相約地點去赴約,而不再需要挨個電話或短信通知。根據全曼午的解釋,將社交元素融入「初見」並非只是為了趕時髦或吸引投資人注意,而是一種更直接 的需求,「有什麼能比直接在客戶端裡實現更好的呢。」

此外,「初見」還採用了瀑布流的圖片呈現方式。這主要是由於圖片已成為移動互聯網用戶最主要也是最便利的UGC方式,同時移動設備的便攜性又促使用戶具備了衝動消費的條件。

用鄭南雁自己的話來說,「移動O2O的本質,就是為了相聚。」

在他看來,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並且與互聯網相比,移動互聯網必定會帶給人們更大的行為習慣上的改變。當這種變革與 O2O結合在一起時,其結果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打通了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的界限」,亦非是將人們在互聯網上所形成的廣泛而鬆散的人際關係導入到線下, 恰恰是反過來,通過原本只適用於虛擬世界的溝通方式來讓真實世界裡的熟人交際變得更加舒適便捷。

而從商業角度來說,一旦將O2O領域裡的核心問題———如何建立線上線下人流、信息流、現金流的閉環關係框定在熟人範圍內,那麼只要能讓這些相熟的人更容易在線下聚在一起,就在商業模式和盈利空間上賦予了人們不可估量的想像力。

食神搖搖「搖」出來的新機會

創業ID

創業公司:北京樂呵互動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創業者:陳超仁、吳世春、劉穎博

創業時間:2011年4月

融資記錄:至今年4月底,食神搖搖已完成B輪融資,分別是紅杉資本200萬美元投資、晨星創投近1000萬美元投資。

商業模式:美食類移動O2O

鄭南雁一樣,食神搖搖的CEO陳超仁和COO吳世春也是兩位連環創業者,但在殺入移動O2O戰場的方式上,兩者卻有著迥異的差別。

2011年年初,十分看好移動互聯網這個創業機 會的吳世春拉著好友陳超仁共同創立樂呵互動,方向直指生活搜索。在此之前,從百度出來的吳世春曾於2006年參與創辦過一家生活搜索類網站「酷訊網」,後 因在發展方向上與投資方意見不一致而離開。陳超仁則曾經擔任過兩家上市公司的IT事業部總經理,也曾創辦過一家做互聯網性能管理、用戶體驗優化的技術公司 「基調網」,還在2009年時做過一款名為「全球導航」的戶外地圖客戶端,並在當時的AppStore上取得過相當不俗的成績。

正因為有著這樣的創業經歷,兩人組建的團隊在創業伊始就拿到了紅杉資本200萬美元的天使投資,但樂呵互動最一開始的創業歷程卻走得並不「樂呵」。 據吳世春向南都記者介紹,樂呵最早推出的兩款應用,一個叫樂呵鄰友,是一個移動生活分享社區;另一個是樂呵消費指南,用來整合周邊區域的打折團購信息,但 在上線之後,卻鮮有用戶買單。

吳世春反思認為,用戶需要的是快速知道該去幹什麼,因為打開一個App應用也就是一兩分鐘的事情,得讓用戶能夠決定去做什麼事情,用戶才會買單。於是,他想到了一個更簡單乾脆的辦法———「讓App應用來幫你決定去幹什麼」,這就有了後來的食神搖搖。

果不其然,「只要搖一下手機,系統就會自動為你推薦一家周邊飯館」的食神搖搖自2011年11月底上線以來,僅用了半年時間,總用戶數就超過600萬,並因此於今年年中剛剛獲得晨星創投近1000萬美元的A輪投資。

業內人士評價,食神搖搖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取得如此快速的成功,關鍵即在於它用一種「相當討巧」的辦法抓住了大眾點評網所未能滿足的用戶需求,切入 移動O2O市場。說它「討巧」,是因為作為一家新創公司,利用「搖一搖」這種新鮮的手機使用方式,輕巧地掩蓋住了創業初期商戶信息數據庫偏小和對用戶真實 需求體察不足的短板。

也有投資人向南都記者表示,食神搖搖或將只是樂呵互動的一個過渡性產品,未來它可能會在兩條不同的發展道路上擇其一前行。要麼做成一家平台型公司, 分別用食神搖搖和另一款面向商戶的應用軟件連接用戶和商戶,使他們自發形成線上線下的閉環;要麼則是橫向發展,推出一系列諸如酒神搖搖、歌神搖搖的應用, 來實現公司規模與利潤的增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924

創業者們可以借鑑:凡客是如何做移動電商的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9313.html

凡客30%的訂單來自移動端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陳年都是拿著手機與Pad辦公,並「強迫」凡客總裁辦也必須移動辦公,當然,這個過程很痛苦,會伴隨著各種不適應。在過去的十幾年中,很多企業由web端完成了電商系統的架構與用戶數據的初步積累,這些僅僅是變革的基礎,只有借助移動互聯網,再加點社交化的調料,才能真正炒出一份新商業佳餚。

上週,媒體自組織山寨發佈會在線上約談凡客助理總裁、移動創新事業部負責人欒義來,也使得陳年在2013年埋伏的一隻奇兵浮出水面。這個新部門在凡客是一級部門,直接向陳年匯報,而陳年最近在全泉州的鞋服電商峰會上也特地強調了了移動凡客的業績,稱「凡客的註冊用戶已超過7000萬,而有30%的訂單來自移動端」。

凡 客的移動創新事業部同樣背負著銷售任務,不過,欒義來並不願意外界從新銷售渠道的角度來理解自己要做的事情。「新的平台和模式不再是傳統的基於流量投放的 方式,它會融入更多與用戶互動和精準營銷的創新。」欒義來說,新的格局正在出現,而陳年給他的任務也是創造新的模式和產品創新。

這樣的說法看上去有些枯燥,試著借用「小趨勢」這個概念來解釋一下凡客的移動創新究竟要搞什麼:

第一個小趨勢是做精準營銷。凡客有一家代運營公司最近剛剛幫忙在微淘上註冊了「我是凡客」的淘寶公眾號,它也在試玩大家最近都在熱潮的個性化訂閱。而凡客APP最近也在做內測,鼓勵用戶在首頁訂閱自己最需要或最關心的內容,而凡客的後台也會根據用戶的購買行為、所在地域、自身屬性等數據,進行個性化的推薦。最終的目的就是通過大量的數據積累與挖掘分析,實現千人千面的精準營銷構想。

第二個小趨勢就是客服要變成智能化導購。試想一下,凡客在自己的APP上嵌入了一些「類微信」的對話按鈕,當你要選購一件商品需要諮詢時,可以在商品詳情頁的按鈕上直接詢問:小薇童鞋,這條褲子有沒有XL碼?或者你覺得商品介紹的不夠詳細,還可以要求凡客給你發一段模特試穿走秀的視頻。這樣是不是有一種「一對一」VIP服務的感覺?

凡客也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做智能客服的事情,比如會開闢「凡客小薇」、「貨到通知」、「商品問答」、「大話一小時」等新欄目(見下圖),鼓勵用戶拿起微信與凡客溝通。比如,你購買的衣服到貨之後,凡客小薇會發來消息說,你要不要拍照或者語音分享一下對新衣服的感覺,而系統會自動關聯到這件商品上,完成曬單與評價的流程。

欒義來說,凡客要在每一次與用戶的互動溝通中,進行用戶導購的轉化,「其實客服就是銷售」。

第三個小趨勢就是移動創新對企業流程的反向再造。舉個例子,移動凡客有一個潛藏的構想,就是讓凡客的每一條產品線主動通過APP或微信平台與用戶進行不斷深入的互動溝通,並借助大數據挖掘技術,以此完成訂單轉化。在這個過程中,客服會向智能化導購發展,所有商品的內容展示會傾向於多媒體的方式,企業各個部門會更願意快速收集和反饋消費者提供的信息,這種多樣化與快速效應是明顯要好於互聯網模式的。

基於如上的分析,可以這樣下一個判斷:移動電商不僅僅是多了一個零售渠道,而更是一次重新創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080

互聯網理財規劃:值得借鑑的四個美國平台樣板 悟網不歡

http://xueqiu.com/6562549705/24937445
隨著銀行、證券、保險、信託等金融行業紛紛以互聯網作為載體開展日常業務,許多用戶逐漸習慣通過網絡購買理財產品,形成了互聯網理財的概念。近期引起廣泛關注的P2P借貸和餘額寶,則以「互聯網金融」的名義豐富了互聯網理財的途徑,也使得人們認識到:良好的用戶體驗和較低的理財門檻是互聯網金融對於互聯網理財的重要貢獻,超越單純的渠道意義。
  然而,好體驗與低門檻更多起到的是市場培育和投資者教育的作用,可以激活一部分市場。除卻購買力限制外,金融產品的複雜性以及人們對於風險的恐懼,才是阻礙一般用戶(尤其是不瞭解金融產品的用戶)傾力投入理財市場的主要障礙。這一問題存在傳統的解決方式,即專業化的理財諮詢或理財規劃服務。但在國內,類似的服務要麼淪落為赤裸裸的產品推銷;要麼需要存在高昂的門檻,與「屌絲」絕緣。而借由互聯網所帶來的數字化洪流以及智能化的數據分析能力,國外(主要是美國)基於互聯網的低門檻、自動化理財諮詢/規劃平台紛紛湧現,吸引到大量的國外「屌絲」用戶,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

  下面,就來介紹幾個美國的類似平台,想必能為國內的互聯網金融企業打開理財市場提供重要的借鑑價值。
Mint
  Mint是一個「老牌」的個人理財網站,於2007年9月上線,2010年10月被著名的會計軟件公司Intuit收購。Mint擁有多項創新性功能:首先它可以通過授權把用戶的多個賬戶信息(例如支票、儲蓄、投資和退休金等)全部與Mint的賬戶連接起來,自動更新用戶的財務信息;其次,它能夠自動把各種收支信息劃歸入不同的類別(例如餐飲、娛樂、購物等)。這兩項功能結合起來,用戶相當於擁有了個人財務中心,可對自己的財務狀況與日常收支一目瞭然。更重要的是,Mint可利用數據統計功能,幫助用戶分析各項開支的比重、制訂個性化的省錢方案和理財計劃。
  如此貼心的功能外加簡便、易用的操作和逆天的免費策略(其收入主要來自向用戶推薦「幫你省錢」的金融產品佣金),使得Mint網站備受青睞,它在成立後的兩年內獲得三輪融資,並最終以1.7億美元的價格被Intuit收購。目前,它是美國最負盛名的免費個人理財網站,註冊用戶超過1千萬。

SigFig
  與側重於日常財務管理的Mint不同,正式上線於2012年5月1日的SigFig更專注於用戶的投資行為。同樣它可以自動同步用戶分散在各個投資帳號上的數據,在網站上予以集中展示。通過對這些投資數據進行分析,SigFig每週都會自動診斷用戶的投資組合,給出個性化的建議,幫助用戶節省成本、提高收益,例如:定位收益不佳的投資,發現並削減隱藏的經紀費用,檢測理財顧問是否多收了你的費用,推薦收益更高的股票/基金,等等。另外,SigFig還提供簡潔、易讀的圖表幫助用戶評估風險、比較收益。
  SigFig網站所做的,就是一般投資顧問要做的事情,但是它完全依靠算法,而且對個人用戶完全免費。它的收入主要源於授權財經媒體使用其投資工具,以及推薦券商或投資顧問的推介費。今年7月初,SigFig獲得1500萬美元的B輪融資,其平台上的用戶資產達750億美元。

Personal Capital
  作為SigFig的主要競爭對手,Personal Capital直接喊出了「你的下一代財務顧問」的口號。它更傾向於個人財富管理,利用分析工具確保用戶的長期財務健康。它的業務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網站形式的投資分析工具,另一部分是專職財務管理顧問(通過電話和Email進行服務)。前者免費,後者則只收取低廉的年費。Personal Capital的CEO Bill Harris(他是Intuit和PayPal的前CEO)認為:「我們所做的以客戶為中心、提供整體建議的消費科技,將是這個產業未來10到15年的代表。」
  今年6月初,Personal Capital獲得2500萬美元的C輪融資。截止當時,它的平台擁有20多萬用戶,跟蹤的資金超過200億美元;其專職財務管理顧問則擁有700多位客戶,管理著近2億美元。

WealthFront
  較之Personal Capital成為「下一代的個人資本顧問」的雄心,WealthFront則直接瞄準下一代的「高富帥」——硅谷的科技員工,致力於提供投資組合管理服務來最大化客戶的稅後淨收益。在註冊帳號之前,WealthFront會以調查問卷的形式瞭解用戶的風險偏好,然後根據評估結果為用戶量身定製投資計劃。如果用戶接受該計劃,平台則隨時監控該投資組合的動態,並定期對計劃進行更新,以便合理控制風險,使之始終落在用戶的容忍範圍之內。WealthFront的投資建議同樣由計算機算法給出。為了貼合硅谷的需要,它們還提供了相應的工具幫助硅谷員工確定如何操作股票期權,因而受到硅谷人士的青睞。
  WealthFront根據用戶的投資額收費,低於1萬美元的投資不收取任何費用,超過這個額度則每年收取0.25%的服務費。截止今年6月,WealthFront管理的資產超過2.5億美元,僅在2013年就增長了150%。

Motif Investing
  Motif Investing同樣是個投資組合服務提供商,它的投資組合被稱為Motif。一個Motif包含一組具有相似主題或理念的多支證券(包括股票、證券等,最多達30只),例如雲計算、移動互聯網、3D打印。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投資理念,從平台上選擇已有的Motif直接使用,也可修改(包括調整其中包含的股票/基金組成和比重)後使用,更可以創建自己的全新Motif。該平台的新穎之處在於:1)提供了強大的自助式投資組合設計工具,用戶可非常方便、直觀的修改、創建、評估Motif,只需要幾分鐘便可擁有個性化的投資組合;2)引入社交機制,用戶可以把自己的Motif分享給好友或者選定的圈子,大家共同對Motif進行討論和優化。
  Motif Investing的實質是應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和社交機制,幫助每個用戶成為自己的基金經理。其收費策略也非常獨特,無論用戶在某個Motif上的總體投資額是多少(最低不能低於250美元),也無論該Motif由平台提供還是用戶定製,用戶每按照該Motif購買或出售一次股票/基金組合,平台都會收取9.95美元。如果只是交易其中的一支證券,則每次收取4.95美元。
  今年4月份,Motif Investing獲得2500萬美元C輪融資。截止當時,用戶們共創建了7500個Motif。

  以上理財規劃平台具有若干共同特徵:
1)以互聯網為主要服務渠道;
2)以自動、智能的算法為用戶提供服務,顯著降低了服務成本;
3)注重個性化和定製化,面向長尾市場;
4)理財方案清晰、透明,用戶享有完全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5)操作簡單,用戶無需過多的金融知識便可獨立進行理財;
6)資金門檻低,普遍門檻在數百美元左右,與動輒十萬、百萬量級資產要求的傳統理財諮詢業大相逕庭;
7)大多擁有移動應用,用戶可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與碎片化的資金進行理財。
8)費用透明、低廉;

  這些特徵源於互聯網技術與理念在理財規劃/諮詢事務上的深入應用,體現出鮮明的互聯網精神(普惠、平等和選擇自由),而不僅僅是理財規劃/諮詢行業的網上渠道拓展。因而它們既是對傳統理財規劃/諮詢行業的革新與反動,亦可將市場擴展至傳統理財規劃/諮詢行業無法覆蓋的人群,正如Personal Capital的CEO Bill Harris所說:」這是我見到過的最龐大的市場。美國的個人可投資資產管理市場達到32萬億,是美國全國GDP的兩倍。而且,這個市場還沒有統治者出現。甚至行業巨頭富達(Fidelity)和嘉信(Schwab)也只佔很小的市場份額。」
  而國內方面理財市場的發展本身就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龐大的個人儲蓄存款額意味著大多數人的投資渠道極為單一。這一狀況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卻也為日益興起的互聯網金融帶來了廣闊的想像空間。畢竟,數十萬億的個人儲蓄存款正躺在銀行的保險櫃裡等待被更高的收益喚醒。如果互聯網金融企業能夠借由互聯網的渠道、技術與思想,通過投資者教育、專業理財服務、金融需求與供應的有效對接等途徑撬動個人儲蓄的大盤子,不但可為自己贏得充分的生存空間,也方能接近「改變銀行的夢想」。
  而在這個過程中,自動化的理財規劃服務將是一項重要內容,也有望成為一個突破口。對於屌絲來說,如何讓「小錢」獲得方便、省心的投資渠道;對於富裕階層來說,如何讓財富保值、增值,都脫不開理財規劃的指引,其首要任務在於解決規劃成本與投資門檻問題。有利的是,互聯網理財規劃所依賴的智能化數據處理、個性化用戶體驗正是互聯網企業擅長的領域。而針對長尾市場,提供低成本的線上解決方案,更是大量互聯網企業的立身之本。因此低價(甚至免費)、有效、方便的理財規劃服務對於互聯網企業來說並不存在根本的技術性困難。

  當然,理財規劃畢竟是一個專業領域,除了數據分析與處理能力外,還需要精深的金融行業知識和模型。這也是上述美國的互聯網理財規劃服務多由前華爾街人士領銜或支持的重要原因。此外,自動理財規劃需要大量用戶數據的支撐,而在我國投資帳號之間的數據難以共享、互通,將會限制初始數據的獲得,進而限制模型的生成與應用。一個合理的解決路徑是首先建立金融產品的網上超市(正如阿里的夢想),借由第三方支付實現用戶所有投資數據的彙總與積累,在此基礎之上逐步驗證和優化相應的規劃模型,為後續的更多用戶服務。

  美國的大量「酷」產品已經為我們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感受。至於他山之石能否攻玉,暫時尚無從得知。作為普通用戶,我們當前唯一能做的,或許只是一起祈禱:讓山寨精神來得更猛烈些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005

(借鑑)2014牛市中自信過度而破產的故事(轉) 金石楊天南

來源: http://xueqiu.com/1175857472/34814103

(借鑒)2014牛市中自信過度而破產的故事(轉)

悲催的2014年已經過去,盡管辛酸但總要去面對。

2013年獲得職業炒股生涯第一個100萬,也在同一年底經歷了職業生涯第三次破產,這次破產並不是踩上了如重慶啤酒 那樣的黑天鵝事件,而是一年3倍多的驕人戰績以及資產首次突破100萬的過度自信讓我采用了融資融券高杠桿的做法,當時加上融資最高操作資金達到300多萬,以為2013年可以創造職業生涯的神話,但萬萬沒有想到噩夢就此開始。

2013年十月份之前已經有了近3倍的收益,但十月份開通融資融券後,開始還大賺,但十一月末到十二月初短短十幾個交易日,卻虧損了80多萬,融資看就虧了30%多,但自有資金算卻虧掉了近80%,幾乎已經到了破產的邊緣,融資融券困住手腳並在連續暴虧的情況下心理已經嚴重扭曲變形,暴虧後總想著繼續超重倉一舉翻身,但迎來的卻是更大的暴虧。

現在想想那時就像是中了魔,現在真正明白融資融券是把雙刃劍,好的行情可以讓你加倍暴賺,但糟糕的行情虧得時候卻會讓你加倍暴虧,並且虧損之後你的融資額度會相應加倍減少,你已經無法再用到之前的高額度,這就意味著虧損之後你要想回到虧損前的額度,就得再賺雙倍的收益,這個難度對於操作水平一般的人來說可以算是巨大,還有一個融資的股票限制使許多不符合模式的票強行去操作才能用上融資,再一個就是融資滿倉一票是多麽極其危險的一件事!

總之融資做和沒有融資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模式,當你的模式不適合當前的市場行情或是當前的市場行情極度糟糕時,你還在用沒有融資的模式進行融資的高桿杠操作,那是極度危險的一件事,我個人就是血淋淋的教訓,希望對於正在融資高杠桿操作的朋友能有所幫助,也許現在你的模式適應當前的行情或是行情非常好而你的節奏又踩得很準,你正在通過融資高杠桿操作暴賺,你也看不起我的這些言論,但行情永遠不會一個模式走下去,當行情轉向,你的模式不再適應市場時,前方遲早會有一個坑會讓你深刻明白這個道理!

2014年的破產對於我的打擊前所未有,職業生涯的輝煌與再次破產沒想到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當時操作的信心已經幾乎完全喪失,戰戰兢兢,恐懼,害怕讓我亂了方寸,所有的操作都嚴重變形,突然之間發現自己不會炒股了,開了個實盤貼也是自欺欺人,想給自己一點安慰一點鼓起勇氣的信心,卻還在自己假裝騙著自己,你不是超人或是毫無感情雜念的機器人 ,巨大的虧損破產之後你心理承受的壓力會讓你完全變成另外一個人,一個甚至連剛入市的新股民都不如的人,而身在迷局當中惡性循環自己卻無法突圍,那種痛苦簡直讓人快要瘋掉。

今年五月初相戀四年的女友離開了我,從2010年相識,整整四年我們風雨同舟,從未分開過,2013年十月份我們確定了來年買房結婚,十一去了四川旅行了七天,那是我人生最美的一段時光,想著這些眼角濕了,是我親手毀了我們之間的感情,七月初我得知她訂婚了,和一個家境殷實的男人,看著他們親密的合照,站在她身邊的人應該是我啊,我知道她的笑里有多苦澀。

那一晚我哭了整整一個晚上,直到眼睛里再也沒有留下來的淚水,我站在房頂,一只腳已經邁了出去,想一躍而下痛快地結束自己的生命,也許一個悲涼淒慘的生命在那一刻就那麽結束了,一瞬間的想法是多麽的可怕,當時幸虧我的朋友趕了過來,在他們的勸導下,我才慢慢走了出來,打消了這種可怕的念頭,我還有愛我的父母,關心我的親人,如果我就這麽結束自己的生命那將是多麽不負責任。

我破產之後親戚沒有責備我,而是鼓勵我,他們說相信我,讓我有錢了慢慢來還,沒有了就算了,這是我幺爸對我說的原話,年初當我告訴我幺爸我破產了之後,他只是嘆了一口氣,然後很平靜地安慰我,這是多麽偉大的親情啊,而我內心的自責卻與日俱增。

我女朋友家里是農村的,家里父母身體都不好,還有兩個弟妹在上學,生活壓力也很大,她是個非常孝順的女孩,想讓家里人過上好的生活,而我如今自己什麽也給不了她,在一起的最後幾個月我們更加相愛,但更多的是默默淚水,好幾次早上醒來發現她的枕頭都是濕的,當時的情況換做任何一個女人可能都無法承受,就連我自己也幾乎快要奔潰了,我想要去快速翻身我想要去拯救我的愛情可是這樣的想法越重,操作就越變形,最後泥潭越陷越深,無法自拔。

破產後的各種壓力已經使我的操作嚴重變形,就像是莽夫在做困獸之鬥,最終心力交瘁而沒有任何功效,我已經意識到自己不再適合繼續留在這個市場上了,七月中旬我選擇了清倉,將近三個月的時間我一個人放下股票去了很多地方,深圳,上海,杭州,西安等等,很多都是我和女友從前待過的地方,在那里我回憶著過去的美好,同時也深刻反思著自己,心里也從來沒有覺得這麽安靜過。

六年多時間幾乎每天在電腦前的時間都超過十小時,幾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研究股票上,現實生活中除了學生時代的幾個好哥們外幾乎沒有新的朋友,生活有時顯得很乏味,身體越來越差,心里遭受折磨,選擇職業炒股失去的遠遠比獲得的多,真不知道這樣的堅持值不值得?

當年大學金融學本科畢業,除了國際證券分析師之外獲得了證券行業的所有證書,以我的資歷隨便可以在深圳或上海找到一份年薪10W以上的工作,生活也許會過得很輕松,可如今了事業三次破產,身負債務,還失去了想陪伴一身的愛人,身心備受摧殘。

幾年前看到魚鷹兄寫過一篇關於《職業炒股就是與魔鬼簽訂的一份協議》,當時還不以為然,如今卻深刻地感受到了,做股票真的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容易,新進入市場的股民一定要三思而後行,有的事聽別人說不以為然,唯有自己撞得頭破血流才會真正明白,希望更多的股民朋友不要走我的老路吧!

七月份到十月份的行情我都沒有參與,遠方出行收獲最大的是自我的反省和心理上的升華,十月中旬去除融資小資金試了試手找了找感覺,11月10號開始23萬的資金操作,昨天收盤賬戶是43萬多,算上上周五轉出的3萬塊(悄悄給前女友打了兩萬塊,也許她現在馬上就要結婚了,但還是希望看到她今後的生活能夠過得好一些,畢竟這麽多年的感情我已經把她看做我的親人,還有一萬是自己的生活開銷),收益率剛好翻倍,雖然這段時間比起大多數人這個收益顯得微不足道,但我自己已經很知足了。

最後說一句,2014你大爺的,2015大爺你好!

堅持不動

http://guba.eastmoney.com/news,gssz,139406849.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102

借鑑凱恩斯經驗 三大規條提升炒賣成功率 黃國英

1 : GS(14)@2014-10-14 15:34:44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37228

每逢多事之秋,人多想逆勢一博,低買資產。鄧普頓爵士在二戰爆發當日,問老闆借錢掃入過百隻仙股,即使數年後部分破產收場,整體仍大賺幾倍的故事,長期被奉為圭臬。但單憑膽識行事,成功率比想像中低。經濟學泰斗凱恩斯,同時亦為股、匯均好的炒友,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及大蕭條時代,多次反向撈底,然而勝負參半。

一次是一九一四年七月,奧國對塞宣戰,當時市場預期歐洲戰事將擴大,股市暴跌。凱恩斯的看法則與眾不同,認為衝突只會限於奧、塞兩國之間,德、俄及其他國家參戰機會很低。他隨之買入看來便宜的礦業股、運輸股。但這只是他一廂情願的主觀判斷,兩日後俄國發出動員令,德國緊隨對塞宣戰,各國先後捲入大戰,股市當然繼續下挫,博反彈好夢成空。



經濟學泰斗凱恩斯為股、匯炒友,多次反向撈底,但勝負參半。


凱恩斯炒賣一負一勝

另一次是撈較特別的資產:買畫。一九一八年三月,一戰已屆尾聲,德國解決俄國後,全力攻打法國。當時美國援軍未及投入,德軍勢如破竹,轉眼間已威脅巴黎,市中心在其巨炮的射程之內。巴黎居民陷入一片恐慌,成群逃亡。凱恩斯此刻卻有驚人之舉:他的一位畫家朋友表示,月底巴黎會有一場珍藏拍賣會。兩人隨即游說財政部,與其揸法國國庫券,倒不如用來買名畫。最後財政部同意放出五十萬法郎,由國家畫廊總監及凱恩斯兩人喬裝上陣,以免被人認出。

結果兩人就實踐「炮火聲中要入市」,由於氣氛極差,價格相當便宜,資金還未用完,已經買了廿多幅傑作。精明的凱恩斯當然也趁機搭了一轉便車:總監不肯買入塞尚的名作《蘋果》,凱恩斯便以跳樓價三百多法郎收歸己有。此役的結果,當然是他在公在私都取得豐厚的回報。

從凱恩斯一負一勝,可歸納出要逆市操作,最好有怎樣的條件。心水夠清,會發現兩次行動看來相似,實質大有不同。首先,前者涉及估算事態的發展,後者則不需要。局勢的變化可以很大,當中未必有章法可循,純粹依賴一己判斷來下注,實與賭博無異,勝算飄忽。


嚴控注碼多用期權

此外,兩個例子中的資產,有一個很大的分別。前例的礦業股、運輸股,價格轉弱的原因,是其基本因素確實有變化,例如戰事有可能導致營運停頓,或資產損失。後例中的藝術品,除非存放出了紕漏,否則「質素」穩定不變。單是價格一個變數波動,當然比價、質兩個變數同時波動,容易掌握得多。

除了上述因素,資金的續航能力也很重要。財政部的公帑、凱恩斯小注數百法郎,入貨後即使好一段時間無價無市,都不會有額外壓力,自可長坐至翻生;相反若是重倉孖展,便很大機會落入「低買、更低斬」的困局。所以從事反向操作,應該嚴控注碼、槓桿,多用期權,才可提高成功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037

陸振球﹕美股最長牛巿 中國可如何借鑑?

1 : GS(14)@2018-08-27 06:58:41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5269&issue=20180827
【明報專訊】自中美貿易戰爆發以來,大家都在評估對中國經濟會造成多大的負面影響,有說單以涉及的徵稅金額計,可能只會拖低中國GDP增長率不到1個百分點,然而中國的股巿卻已累跌近三成,相反美國的股巿卻屢創新高,締造出歷史最長的大牛巿。

其實,在貿易戰以前,中國的經濟增長率長期拋離美國,但股巿表現卻極其羞家,最重要的原因不單止是經濟增長數字可能有水分,且為了催谷經濟,內地經常以貨幣及財政政策刺激經濟,資金很多時都投進生產效率低或重複建設上。另外,政府的稅收及地方徵費等其實相當沉重,除了受保護的國企外,民營企業要真正賺大錢極其困難,有統計指出,中國的稅收增長其實比經濟增長更快,股巿的表現,最主要反映公司而非國家的賺錢能力,所以有沒有貿易戰都好,中國股巿早已長期跑輸美股,香港現在不少上巿公司其實都有中資背景,以致港股表現也受到拖累。

因此,有評論說應付貿易戰,其實中國並不是要再大力放水或重啟大量基建,最重要是推行稅務改革,改變國進民退方針,減少干預和增加經濟自由度,令到民營企業更能賺錢。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無端發起貿易戰犯眾怒,但其減稅政策確令美國經濟和股巿生機勃勃,有值得參考之處。

明報投資及地產版資深主編

[陸振球 主編的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1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