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江龍集團倒閉新聞選輯

2008-10-10  每日經濟新聞

江龍危機進入司法程序或重創紹興紡織業

◆每經記者盧曦發自紹興

中 國最大的印染企業江龍控股集團(下稱江龍)爆發債務危機之後,董事長陶壽龍銷聲匿跡,債權人多方追討無果之下,昨日記者獲悉,為江龍提供民間借貸的債權人 已經在杭州、紹興等多家法院向江龍法人代表陶壽龍以及債務擔保人提起訴訟。而與江龍有著千絲萬縷的債務關係的紹興多家紡織企業,受此事件的拖累,目前也處 於高危狀態,江龍危機可能對整個紹興紡織產業鏈造成重創。

債主已向法院起



知情 人向記者透露,以江龍及其擔保人為被告立案的法院包括杭州市中院、杭州下城區法院、紹興市中級人民法院等。如果江龍進行破產重組,案件可能統一移交江龍所 在地的法院進行集中處理。江龍危機中,供應商、銀行、民間借貸、客戶、員工,包括當地政府均蒙受損失。江龍供應商,紹興振西染料有限公司董事長馮興泉昨日 向記者表示,江龍欠他的467萬元貨款如不償還,他將依法提起訴訟。

記者在江龍總部拿到一份日期為6月30日的《江龍報》。其中有報道稱,今年江龍可獲得國內外近3億美元資金支持。江龍和韓國三星集團建立了經濟戰略聯盟。江龍最近從國外購原料所需的3500萬元,由三星集團全額墊付,3個月後再由江龍集團加付2%的管理費返還給三星集團。目前記者尚未確認三星這筆墊資是否已經得到償還。

或拖垮多家中小企業

紹興柯橋經濟開發區內,多家大型紡織印染企業雲集。開發區內專門開闢多條公交線路,多個站點都是以企業的名字命名的。這一地區還雲集了大量附著在紡織印染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

當地人告訴記者,柯橋一帶企業互相提供擔保現象由來已久,問題非常嚴重,開發區內多家龍頭企業今年同樣面臨訂單不足、資金鏈緊張的問題,加之與江龍有擔保關係,他們目前也處在非常困難的境地。

據 悉,江龍從膨脹到現在,共欠銀行貸款達12億元,欠民間借貸的債務尚未全部浮出水面。如今江龍的資金鏈斷裂,供應商、銀行、民間借貸、客戶、員工,包括當 地政府均會蒙受損失。危機曝光後,江龍被發現已是千瘡百孔。小到為辦公室提供一次性水杯的企業,也抱著最後一線希望上門討債。然而,江龍已經無力償還,最 大的可能是通過司法途徑解決,一旦進行破產清算,這其中很多中小企業都可能被江龍拖垮。

10月8日,紹興強能粘膠帶製品有限公司的女老闆在江龍的辦公大樓里流下了眼淚。她告訴記者,自己和丈夫今年剛開始做生意。不斷給江龍供貨,江龍欠下17萬元的貨款。對他們這樣的小企業來說是致命打擊。

下 游客戶同樣遭受重創。南通紅星布藝的朱老闆告訴記者,自己慕名將白坯送到江龍來印染。送貨來之前,他還特地跑到江龍實地考察,看到江龍氣派的建築,才放心 定了下來,而10月7日,朱老闆無奈地將自己送來的白坯從江龍的車間運走,損失除了來回運費,還有機器上用的網費。最讓他憂慮的是,現在還要迅速再找到一 家印染企業,眼下正是銷售旺季,時間一耽誤,損失無法估量。江龍危機溯源據瞭解,陶壽龍的妻子嚴琪在金融領域極為精通,她直接掌控集團的外貿業務,並善於 融資,為江龍的爆發性擴張創造了條件。江龍的銷售劉先生告訴記者,江龍這幾年其實“根本不賺錢”。陶壽龍一心求大,只顧到處借錢建廠,內部的管理其實非常 混亂。通過生產、銷售賺來的錢根本無法支持企業如此迅猛的擴張。江龍內部高管多為陶的親戚,整個管理層並不重視抓生產,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在外為集團造勢 上。在新加坡上市,並籌備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表象頗能迷惑人。去年,江龍開闢4萬多平方米的生產車間,投資2.2億元從韓國、日本、奧地利、瑞士等國購置了 11條特寬幅印花生產線,號稱“打造全國最大的特寬幅印花生產基地”,江龍將此事大作宣傳。而記者10月7日從工人處瞭解到,有的機器運來後從未動過。

“雖然情況不如往年,但訂單還是有一些的。可是他們根本不好好生產。”劉先生說,業務員小傑(化名)也告訴記者,他的迪拜客戶今年付了兩萬美元定金後,那批貨卻一直拖了好幾個月,直到陶壽龍失蹤都沒有開工。

“ 老闆頻繁地找外面借錢,高利貸越滾越多。如果大家都不來要債,可能還能維持一陣。”江龍的業務員張原(化名)說,次貸危機發生後,很多人開始擔心江龍外貿 業務受損。一些行事謹慎的債主想把自己的錢拿回去,最初幾個來要債的空手而歸的消息一經傳出,其他債主紛紛感到恐慌,如同銀行發生擠兌,本來就建立在借貸 基礎上的江龍,瞬間傾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2

不倒閉便發達 王雅媛

2008-11-11  HKHeadline


港 股氣氛好轉,朋友們都從新開始買股票了。身邊的朋友都是一些比較年輕的人,他們可以承受的風險也比較高。近日他們便組織了一個基金,叫做「不倒閉便發達」 基金,基金金額不是特別大,大概二百萬元左右,專買一些從高位計起跌了起碼九成的股票,打算運作三至四年。從高位計起跌了九成的股票,此時此刻,市場上起 碼有幾百隻。基金的目標並不是那些沒有實質盈利、只有概念的股票,而是那些因為某單一事情或行業由看好變成不看好,令到公司股價大跌,但其實又有實力捱過 這次危機的股票。所以被看中的股票大多數都有一個相同的地方,便是雖然股票跌了那麼多,但其市值仍是有十幾二十億元的。因為這些公司才有實力捱過危機。

選股條件

早前基金便趁着大跌市出擊,買入三隻跌得非常誇張的股票,分別是玖龍紙業(2689),合生創展(754)及九龍建業(034)。九龍建業在香港很多旺 區,比如旺角、尖沙咀都有投資物業。比如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信和中心、始創中心,都是它的物業。根據九龍建業最新的公佈,公司資產淨值約每股十五元一角。公 司公佈的資產淨值跟我本身計的十九港元有點出入,不過當然是以公司最新公佈的為準確。公司投資股票Ac-cumulator及Decumulator,目 前為止虧損了三十七億港元。根據公司通告,它已經在十月將大部份財務投資變現。假設公司最後要為此投資虧損五十億元,亦即是每股四元四角。減去投資虧損, 集團資產淨值每股仍有約十一港元。當集團復牌後,股價竟跌到一元以下,折讓了九成以上。以集團主席的財力,我們偏向於相信它是有能力解決這次危機。而我們 亦相信一兩年後,當大市好轉,大家都會忘記這次事件,而重新給九龍建業一個比較合理的估值。所以只要它捱過了這次的危機,不倒閉,未來股價將有機會升回好 幾倍,符合了「不倒閉便發達」的選股條件。

資源股有其價值

除了這三隻股票之外,基金還會選擇一些股價跌了九成的資源股。全世界資源變得愈來愈少,這個想法永遠是對。所以那些本身擁有很多礦或資源的公司,仍然是有 其價值的。但基於它們股價的波動實在是太厲害了,所以此類股票並不會佔組合太大的部份。最後,希望可以為組合找到起碼十五隻以上,這種「不倒閉便發達」的 股票。不過隨着大市回升,難度似乎愈來愈大了。王雅媛為持牌人士,並沒有

持有以上股票

逢周二見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0

广汽董事长:车企去年亏60%至70% 再亏就要倒闭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215/08515856851.shtml


“消费者等着汽车降价,但企业不会再降价,全国汽车企业去年已经有60%至70%亏损,再亏就要倒闭了。”昨天(14日),广东省人大代表、广 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在广州团小组讨论上大吐苦水。但他也主张,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应该积极应对危机,要调整生产结构,更要想方设法“抠”出利润。

去年,全国汽车企业销售利润出现大面积下滑。张房有说:“去年利润上十亿元的企业没几个,一汽、上汽、东风利润均下降,广汽是销售利润最高的, 但比上一年也降了25亿元。”他说,在如今的经济形势下,每辆车只要再降价1万元,广汽以60万辆产量计算,“亏损是一夜之间的事情。”

捂紧荷包不去酒店开会

企业如何面对金融危机?张房有说,广汽的应对原则是坚持不停产、不减员,调慢生产节奏。“广本生产线最快时50秒下一辆车,现在调整到60秒一 辆。广州丰田从以前的60秒调整到80秒。”他说,原来广汽员工周六、周日要加班,现在周末休息,“这样留下工人,不裁员,还要把工人送去培训。”他说, 今年因有新项目投产,广汽还将增招3500名员工。

他认为,现在的危机恰好是企业在成本控制上苦练内功的最好时机。“以前赚钱多,大手大脚,成本意识差,不会想到控制成本。现在日子难过,‘抠’ 出一分钱就是利润,不抠?竞争力就削弱了!”今年广汽各企业老总出差,从头等舱降到商务舱,再降到经济舱。他说,其实从头等舱到经济舱节省的费用分摊到成 本上很少,但主要是起到示范作用。“以前开会动不动去外地的五星级酒店,几百人规模,现在集团提要求,所有会议不能去酒店。”上至总部下至车间班组,都要 制定压缩成本的目标。张房有说,压缩成本这招有成效,“采购费用降一个百分点,能省上亿元。”(记者任珊珊、方利平、文远竹、练情情、刘晓星、王鹤、叶卡 斯、唐红杰、刘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61

国企每年倒闭5000家 赶上世界500强或需十年

http://www.21cbh.com/HTML/2010-9-14/xNMDAwMDE5NzUxNQ.html?source=hp&position=focu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23

百富勤倒閉 追查兩年政府郁手拉人




2000-8-24  Nm


▲杜輝廉(中)兩年前在百富勤清盤當日,和拍檔梁伯韜(左) 向公眾交代倒閉始末,重點放在金融風暴,不談自己的責任。

   港府耗資一千萬元調查前百富勤集團高層是否要為集團兩年前倒閉負責,調查報告早已完成,但港府以公眾利益為由,遲遲不公開報告內容。   最近事件有新突破。財經事務局局長葉澍堃兩週前暗示,港府很快會有行動。據聞,政府隨時會拉人,而目標人物包括百富勤的極高層。   本刊前往印尼、南韓及在香港,廣泛訪問多名百富勤前要員,重組這間一度為全亞洲規模最大、市值曾高達一百億的投資集團由盛轉敗的內幕,種種跡象顯示前 百富勤主席杜輝廉(Philip Tose )沒有好好控制公司在印尼和多個亞洲國家的金融活動,結果在金融風暴中墮進萬劫不復之地。   百富勤風雨飄搖之時,杜輝廉還對公司高層和小股東隱瞞公司的財務狀況。他看來難以置身事外。

 

  一開始,百富勤倒閉已非尋常事。

  港府專程從英國聘請專家、英國金融事務管理局前營運總裁費蘭特(Richard Farrant )進行調查,調查費約一千萬元。據悉,財政司司長曾蔭權已把調查報告交往律政司,律政司正在研究中,考慮何時採取行動。

  證監會於百富勤清盤後不久還除掉杜輝廉的交易商牌照,明顯不滿他的表現。

  公司倒閉前兩個月,即九七年十月以杜輝廉為主席的董事局在報章刊登全版聲明,並向小股東寄發通函,揚言公司財政狀況正常,所有當地(亞洲)貨幣已掉期為美元。

  港府內部非常不滿百富勤董事局如此舉動。而事實上,知情人士指出,清盤官發現百富勤有為數約數百億元的利率和外匯掉期合約,只有百富勤一方簽名,另一方印尼公司的簽名卻欠奉,令人懷疑百富勤根本沒有將利率和匯率風險轉嫁出去,而要自行承擔,這對債權人和小股東非常不利。

  清盤官還發現,百富勤留下來的文件很多,但紀錄不齊。負責清盤的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熙德衛向記者說,百富勤清盤前一個月、即九七年十二月中至一月初的紀錄最不齊。

  而一些小股東承認當時受百富勤的聲明誤導,錯過了沽售股票的機會。

誤導小股東

  六十五歲的黃武發,一提起百富勤,至今仍青筋暴現。「百富勤班管理層搞到間公司執笠,點解仲可以逍遙法外?」最令他動氣是杜輝廉在清盤前四個月還口口聲聲說公司財政健全,「就係信佢講,先至無放啲股票。」

  他有兩萬股百富勤股票,平均以十四元買入,投資了廿八萬元,隨着百富勤於九八年一月十三日清盤,股票一夜間變成廢紙。他兩年多以來四出奔走,多次親身從屯門的家走到中區的破產管理處,查問可否獲發賠償。

  結果令他大失所望。百富勤的清盤人、羅兵咸永道會計師行到目前為止只派發第一期還款給債權人,還款率為每元可獲還款十二點五仙至七十五仙,小股東則未列入這批債權人行列。

  新鴻基證券旗下的Cheeroll Limited ,也是受害小股東,該公司持有四百萬股百富勤股票,較早時以民事訴訟控告杜輝廉和其他三名前百富勤高層,指他們疏忽和偽報公司財政狀況,以致損失二千七百萬元,所以要求該數名高層賠償。

  

印尼百富勤還在

  如今成為眾矢之的的杜輝廉,是百富勤創辦人之一,又是集團主席,他在清盤初時卻把責任推到亞洲金融風暴,擺出時不我與之態。然而,事後逐步浮現的線索,和多名百富勤要員向本刊記者所詳述公司內部管理情況,一一證實杜輝廉親手把自己創辦的百富勤推向滅亡。

  先由直接燒着百富勤的導火線印尼說起。

  根據清盤官初期的調查報告,百富勤當時的資產有約五成二來自印尼,這些資產賬面值約十億美元,可是十居其九是「壞賬」,不單已大幅貶值,而且很難追回,因為九八年初印尼盾匯價大瀉,最低跌至一美元兌一萬一千印尼盾。

  百富勤因印尼業務失敗而拖垮,百富勤在印尼有分公司,責任看來在這分公司;但奇怪地,這分公司Peregrine Sewu Securities 反而沒受百富勤清盤所影響,是百富勤旗下唯一一間沒有清盤的分公司

  位於首都耶加達商業區的Plaza Bapindo ,大廈水牌還有Peregrine 的名牌,記者按指示走上十二樓的辦公室,只見公司招牌為Development Capital ,而非百富勤,經記者多番要求,該公司始終不肯接受訪問。

  而根據當地證券界人士指出,其實來來去去都是百富勤的原班人馬,只是他們不想再用百富勤的名義在金融界立足,所以才用Development Capital 這名字,但百富勤實際上仍可在印尼為客戶買賣股票。

  一名知情人士說,這印尼分公司並非百富勤全資擁有,百富勤佔股八成五,當地股東佔一成五,百富勤清盤後,當地股東購入百富勤的股份,因而得以保住;事實上該公司由始至終都有錢賺,拖累百富勤的印尼業務,並非由該分公司策劃,一切都是杜輝廉和其愛將韓裔的李奭鎮(Andre Lee )所造成。

超人帶挈創業

  自小隨父親學做股票買賣的杜輝廉,早年在唯高達證券工作,八四年萬國寶通收購唯高達、杜輝廉已萌去意,但礙於全年合約,一直亦拖到八九年。八九年他和 拍檔梁伯韜自立門戶,與杜輝廉認識多年的李嘉誠,再加上多名與他們有來往的華資富豪,就合資成立百富勤,杜、梁兩人各佔股百分之十七點五。

  公司初期規模只不過數十人,百富勤初時集中做杜、梁兩人最擅長的業務:股票買賣和企業融資,其後李嘉誠把廣生行上市地位售予百富勤,一夜間將其資產壯大,可以做更大的生意,並逐步擴展海外,九三年百富勤在英、美和亞洲共開了五間分公司;成為證券界強人的杜輝廉此時有新諗頭,就是發展東南亞的債券市場。

  印尼、菲律賓和泰國等國家政局長期不穩,貨幣大幅波動,而且難以避過掉期轉嫁風險,再加上法制和金融制度未完善,在當地發展資本市場業務的國際大證券行,都相當保守;但杜輝廉卻勇字當頭,趁空檔大搶生意,實行要做亞洲商人銀行一哥。

  杜輝廉對一些亞洲國家的制度,有令人嘩然的看法,他認為當地一些情況下,貪污行賄是為人所接受的,極權政府有助經濟發展。

  杜輝廉本身對債券和衍生工具認識不深,九四年他從美資證券公司Lehman Brothers 拉攏當時三十出頭的債券部主管李奭鎮,坐鎮新成立的定息債券部,部門直屬杜輝廉;李奭鎮隨後再拉約二十名舊部加入。

  

縱容愛將橫行

  李奭鎮平日上班多是恤衫打呔,跟數十名交易員坐在大交易房內工作,他極得杜輝廉厚待。加入百富勤頭一年尚未為公司賺錢,杜輝廉便給他二千萬年薪,令不少高層側目。

  一名主管級的前百富勤要員形容李奭鎮橫行無忌,他在東南亞國家搶生意時,從來不知會當地分公司的主管,「一些客戶經常向我們投訴,『究竟你們是否同一間公司?為什麼你們來之前又有一班百富勤的人來找我們?』Andre 簡直破壞百富勤的傳統。」

  百富勤多名高層曾就此向杜輝廉表示不滿,但杜不理,「Philip (杜輝廉)話過Andre 很像他年輕時,可能因為這樣,Philip 才任由他。」該名要員說。

  李奭鎮對印尼市場非常積極。百富勤印尼分公司本 身有約一百人,李奭鎮卻自行聘用了二十多人專做印尼生意,他們長駐香港,每次去印尼,都會租用位於耶加達市中心最高級的麗晶酒店做大本營,並經常以時租廿 五美元租用酒店商業中心開會和見客,那幾年他們成為麗晶的最大客戶。事隔兩年多,記者不久前向該酒店商業中心工作的Irma 問及有關百富勤,她很快記起他們,「很多時一租就是數天。」

  

不理風險 狂搶生意

  李奭鎮上場一年後,百富勤打贏國際大行成為全印尼債券市場的第三大投資銀行,生意額約為二億六千萬美元,跟頭一、二位的萬國寶通和美林的生意額相差不過一億美元左右。隨後兩年愈做愈大,九七年的生意額高達六億美元。

  「九六、九七年百富勤很勇,猛搶生意,同行一般不願做印尼盾債券,大多數只願做以美元為交易貨幣的債券,就是怕承擔匯率風險,但百富勤卻照做。」駐印尼的怡富交易員Verdi Budiman 說。

  根據國際資本市場雜誌《BasiSfield 》,百富勤在印尼為當地公司發行的二十九宗債券業務,有六宗是以印尼盾報價。

  前百富勤的要員說,九六至九七年期間,廿二名高層組成的執行委員會(Executive Committee ,他們簡稱它為Exco ,和政府行政會議的英文簡稱一樣)上,曾有人多次指出集團有不少風險極高的業務,矛頭直指定息債券部,但杜輝廉並不關心。當時他和李奭鎮沉醉於勝利和讚美 聲中,全盛時定息債券部一年賺三億八千萬元,佔集團溢利百分之三十七,部門亦擴大至二百多人。身為百富勤最年輕董事的李奭鎮,意氣風發,揸Benz 跑車,住南區龜背灣價值二千萬、設計得獎的豪宅。

▲印尼安穩的士公司,絕大多數的士車齡極高,百富勤受安穩拖累,但荒謬的是安穩仍安在,現正和百富勤清盤官商討債務重組,希望可儘早過錢給清盤官。

不尋常貸款

  那時候,一些不看好百富勤前景的員工相繼離職,公司內部氣氛開始有異;更有人指百富勤將來若出事,一定是定息債券部所累。

  九七年初,李奭鎮和印尼的安穩(Steady Safe )的士公司洽談為該公司發行債券,安穩的士的大股東是前印尼總統蘇哈圖女兒Tutu ,老闆來頭雖大,但公司聲譽卻麻麻,當地不少大酒店都不會為客人叫安穩的士。一名酒店經理向記者說:「那些車很陳舊,司機又不懂招呼外國遊客。」而當地的證券界人士對安穩也是避之則吉。

  安穩於九六年六月曾向滙豐新加坡分行借了一億美元的短期貸款,九七年一月到期,但安穩無法償還。此時李奭鎮竟向安穩伸出援手,無抵押借出二億六千五百萬美元,並為安穩包銷價值一億五千萬美元的債券,以償還欠滙豐的貸款。

  當時百富勤有高層向杜輝廉「進諫」,指安穩的實力不健全,不應為它包銷,但杜輝廉一意孤行,開綠燈給李奭鎮進行這項交易。

  

登報否認財政困難

  這筆為數二十億港元的貸款,相等於百富勤九六年資產淨值三分之一,若有何差池,隨時會拖垮百富勤;怎料之後半年的發展,令百富勤墮進深淵。

  國際炒家索羅斯在亞洲股市和匯市興波作浪,泰銖、南韓圜和印尼盾先後貶值,百富勤手持而仍未發售的安穩債券已毫無價值,而那二十億元貸款又像倒出去的水,一去不還。

  「我們在九七年底的Exco 會議上不斷追問Philip 公司的資金周轉是否有問題,因為當時一些國際大型基金經理把百富勤從認可股票行名單中剔除,意思是不找百富勤買賣股票,外面又有傳言指百富勤在印尼損失了數億美元。

  「但杜輝廉一味否認,我還記得他很大聲說『Absolutely untrue 』(絕對不正確),他還否認定息債券部在印尼有何風險。集團具體的財務狀況資料,只有董事局成員和少數人知道,杜輝廉不肯說,我們也沒法子。」一名前百富勤執行委員會成員說。

  杜輝廉沒向內部說真話,就連政府和公眾也給他蒙在鼓裡。九七年十月港元受金融風暴衝擊,恒指亦大瀉,金融界稍有風吹草動,港府高層都不敢怠慢,當時有官員曾向百富勤高層查詢市場流傳的謠言,所得的答案也是「不」。

  百富勤在十月廿七日還在報章登全版聲明,粉碎傳言,揚言差不多所有「債券存貨乃以美元為單位,而按當地貨幣持有之持倉量,已於近期貨幣貶值前作出轉為美元之對沖」。

  杜輝廉其後還公開表示聘請私家偵探調查謠言的來源,是否有人惡意中傷。

  

與政府三小時會議

  紙豈能包火,十二月十一日百富勤公佈九七年首十個月業績,原來七月至十月共錄得約二億五千萬虧損。而根據九六年年報,百富勤的流動資金約有二十六億元,而短期債務也高達二十五億元。這令人質疑,若然目前的聲明屬實,百富勤財政怎會惡化得如此快?

  百富勤危在旦夕,杜輝廉等高層四出撲水,最初斟得瑞士蘇黎世保險(Zurich Centre Investments, Inc. ,簡稱ZCI )以注資形式認購二億美元的可兌換優先股。

  這時候,穆迪投資把印尼國家信用評級降至垃圾水平,九七年大除夕時印尼盾的匯價為一美元兌五千五百印尼盾,九八年一月首個星期跌至一萬一千印尼盾。

  一月六日,ZCI 高層來港,三日後突然宣布取消注資百富勤。杜輝廉於一月九日週五早上找政府救亡,他以避免因百富勤倒閉而觸發另一次股市暴跌危機為由,要求政府注資。當日 下午一時至三時百富勤高層一直和金管局和財金高官開會,最後政府決定不注資,證監會還即時下令停止百富勤新盤交易。

  接着兩天百富勤高層和主要債權人開會,希望透過債務重組,可保百富勤,但結果又是一次失敗。一月十三日開市後不久,百富勤宣佈清盤。

魔童捲土重來

▲李奭鎮

  外界將李奭鎮和一手摧毀霸菱銀行的利森相提並論,李短期內可能會重臨香江。他新成立的網上投資公司於五月租用中區萬宜大廈十樓,月租十八萬元,並簽下三年合約,寫字樓正在裝修。

  法、韓混血兒李奭鎮於百富勤清盤後返回老家漢城創業,成立0-1 Incorporation ,專門在互聯網替中、小型私人公司發債券集資,創業拍檔包括以前百富勤的舊同事。

  公司位置並非在漢城金融區心臟地帶,相等於「上環」區域,所租的大廈有十三年樓齡,在倫敦和紐約都設有分公司

  李奭鎮的私人助理Douglas Lee 對記者說:「公司不希望把焦點放在行政總裁(李奭鎮)身上,他亦不願與百富勤再拉上關係。」據悉他對香港傳媒指他是百富勤倒閉的罪魁禍首或「魔童」,仍感不快,所以拒絕接受訪問。

  Douglas Lee 是公關老手,對記者到訪漢城煞有介事,初時相約記者在公司附近見面,後來突然改往麗嘉酒店,他說:「Andre 好忙,今日我都係見到佢五分鐘。他跟以前分別不大,不過打扮較隨便,配合現時I.T. 形象。」

  三十七歲的李奭鎮現時返工沒有駕車,不復當日在港揸跑車的光景。

  0-1 Incorporation 在漢城是小規模公司,同行對它亦無聽聞。Douglas Lee 說:「公司在草創階段,人材流失率亦相當高,相信距離上市亦有一段日子。」

梁伯韜tom.com 再惹麻煩

▲百富勤已倒閉兩年,梁伯韜仍活躍於投資銀行界。

  梁伯韜是極少數在本港金融界活躍的前百富勤高層。九六、九七年時百富勤替國內到港的紅籌公司上市無數,身為董事總經理的梁伯韜被封為「紅籌之父」。百富勤倒閉後,他主管的大中華和工業融資部門被BNP 建東證券收購,改名BNP 百富勤,梁伯韜擔任副董事長。

  梁伯韜現仍做他的老本行,九九年至今共為十家公司擔任保薦人上市,其中不乏中資背景,如上海實業醫藥科技、中保國際和瀋陽公用發展,且大部分都在創業板上市

  梁伯韜近期「代表作」就是今年三月,替李嘉誠旗下的tom.com 搞上市,正值網股熱潮捲起時,派發認購表格當日,無數股民在滙豐銀行外大排長龍,警方要出動維持秩序。事後證監會批評百富勤的安排。

杜輝廉絕跡江湖

▲九八年四月六日即百富勤清盤後數月,杜輝廉獨自往 深灣遊艇會準備出海。

  兩年多以來,杜輝廉就好像做了隱形人,十分低調。本週一,本刊致電杜輝廉太太杜黃韋娘,要求接觸杜輝廉,就調查報告回應,她說:「現時他仍然在香港,但希望保持低調,相信不作任何訪問。」

  杜黃韋娘說,杜輝廉並無打算開展任何工作。據聞他多留在美國和老家英國,打哥爾夫球消磨時間;與李奭鎮、梁伯韜捲土重來之勢相比,他明顯不太如意。

  杜輝廉於百富勤清盤後不久加入鄧普頓基金,當直接投資部顧問,做了很短時間便離開。他曾打算在會德豐大廈開設寫字樓,計劃改名為「奧菲斯」,寫字樓裝修後不知何故,公司也沒成立。

  五十五歲的杜輝廉曾在唯高達、萬國寶通工作,實戰經驗豐富,現時身無任何職銜。去年底前財政司夏鼎基爵士的追悼會上,杜輝廉單人匹馬出席,當時教堂雲集政、商界猛人,但記者不見杜輝廉跟他人詳談。

  他的太太杜黃韋娘以往跟上流社會的闊太都來往甚密,又是ball 場常客,但近兩年來,也變得低調,一名闊太說:「佢行蹤好飄忽,以前專搵Kim Robinson 洗頭嘅,依家都唔知佢喺邊間整頭髮。」據聞她連親戚也少見,反而十八歲的女兒杜慧君曝光率還高,以玩票性質接拍廣告。

  杜輝廉一家仍居住跑馬地樂景園高層兩個相連單位,該物業原本由杜輝廉為大股東的公司持有,九八年九月時股份已轉到李嘉誠的長江實業集團名下,杜黃韋娘曾被問及該事時,都不願多提。

  杜輝廉雖然事後絕少開腔再談百富勤,但港府和小股東都不肯放手,誓要揪出百富勤最高層為此事負上責任。

撰文:陳貝嶋、黃麗裳 攝影:劉伯軍、吳文正 資料:施潔瑜、黃志恆[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31

從瀕臨倒閉  變年營收上億美妝網

2011-5-30  TWM




台灣美妝節目《女人我最大》自開播來成為女性美妝意見領袖,節目中的「老師」們甚至成立自有品牌。在對岸,《女人我最大》的原始班底也帶著彩妝名師們,打造《美人我最大》節目,背後的推手,竟是台灣最大美妝社群網站,風尚科技(FashionGuide,簡稱FG)。

一個網站能改變銷售美妝打電視廣告、找代言人的規則?

曾在二○○○年至二○○四年沒有廣告收入,因為一個邁向美妝行銷品牌的決定,讓FG影響力橫跨雜誌、網站、電視、實體通路,廣告收入大幅增加,去年兩岸營 業額登上新台幣一億五千萬元,是○五年的三十倍。同時也成為各大品牌進入中國高達人民幣一千四百億(約合新台幣六千二百億元)美妝市場規模的敲門磚。

走進中國屈臣氏,映入眼簾的是FG開發的互動廣告,教你如何使用手上的產品;打開電腦,新浪網、QQ網等也都看得到FG彩妝影片,每月收視人口最高可達一 億人次,迪奧、雅詩蘭黛、植村秀等國際美妝品牌都送上新品,讓FG為其拍攝教學影片,提高商品在各網路平台的曝光率。

一家差點淹沒於網路泡沫的網站,如何成為美妝品牌在兩岸跨媒體平台的推手?

體會民意我最大 把社群網站影響力變現金

「我們把從社群淬煉出來的品牌價值,做為核心,」FG董事長謝攸升說。網路公司常以技術和流量為重,但FG在五年前,就將品牌做為最大目標。決心,來自一場失敗。

FG在一九九七年創立,網站提供豐富的時尚彩妝資訊,吸引大量女性網友,雖然登上台灣女性網站的龍頭,但在○五年以前,時尚美妝業者幾乎沒有網路廣告預 算,持續的虧損加上網路泡沫化,謝攸升只能解散十四人的團隊,將辦公室移回自家房間。「那時吃飯都要分配錢,你只能吃五十元、我只能吃五十元,然後一個月 只能花……。」謝攸升回憶。

這段日子,謝攸升只能靠著接案架設網站,勉強維持FG的營運,但與百貨業者的一段談話,卻讓他看到未來。

當時FG網站有項「爛店開罵」的服務,供投訴不良店家,「百貨公司跟櫃上小姐講,如果誰上爛店開罵(指被投訴),誰就扣一百(一次)!」謝攸升笑著說,看到民意的力量,加上○四年電子商務市場浮現,社群網站成立品牌、將影響力換成現金的想法,就此成型。

專辦市調報你知 組萬人部隊負責試用產品

成立市調大隊是建立品牌的第一步。○六年開始,FG從資歷一年以上、發文數超過百篇的會員中,遴選出各消費族群的市調大隊成員,擔任試用者,不同產品有不同檢視項目,投票採一人一票制。

以保濕夜霜為例,只能在晚上使用,並針對保濕效果詳加評論。市調大隊現有一萬名成員, FG成立專職部門,逐篇檢視會員的試用報告,針對各項功效具體評論且附上試用照片,一旦不符合標準,將從市調大隊淘汰,失去擁有各品牌試用品的機會。為了 塑造品牌公信力,市調大隊成立至今已淘汰超過三萬名的會員。

篩選評比高規格 滿意逾七成才頒優良標章

廠商在上市前一個月將產品送至FG市調大隊,如得到七成以上的成員給高分,就能掛上優良標章。統計至今,僅有五分之一的產品跨過門檻。

經過一年經營,○七年FG認證標章開始出現在百貨公司等實體通路上,屈臣氏行銷公關部指出,有FG標章的產品,特別能引起消費者注意。而去年與全家便利商 店推出的「FashionGuide美妝大賞品牌專區」,把門市內有FG標章資格的商品集中陳列,掛上FG標章與活動前相較,入選品項銷售金額平均成長了 一三○%。

後起的美妝社群網不能模仿FG的模式嗎?一個是FG建立龐大會員數的基本門檻,一個是嚴格把關所累積的公信力。

防堵違規大作戰 每回試用隨機選取不公開

例如,為確保市調大隊的公信力,FG開發控管程式,隨時進行IP位置、帳號密碼比對,「曾有醫學美容業者設了十幾個帳號,但大量重複性的發言被我們盯上, 一下子就抓到了。」FG台灣區執行長張倫維說。謝攸升也指出,FG一萬人的市調大隊每回合試用採不公開的隨機選取,廠商就算想買通試用者,也無從買起。

謝攸升說,曾有業者出價一個標章一百萬元,想直接讓產品掛上標章,FG斷然拒絕;以現有標章產品約一百六十項來算,如果願意收費,等於一年多出一億六千萬元的收入。「因曾經窮到什麼都沒有了,所以我們知道什麼才是真的有價值。」張倫維肯定的說。

FG的影響力也在中國發酵,影音媒體,成為FG在中國建立品牌的第一著棋。

當時謝攸升帶著約八百部的商品影片去跟最大入口網站新浪網談,「它說要獨家,我說不給。但隔天QQ網影片上線後,新浪立刻也就上了!」謝攸升笑著說,中國各網路媒體的內容抄襲風氣,讓它們成為FG品牌曝光的最好平台,在中國,超過三十個主流媒體都看得到FG的影片。

「FG發展其他非媒體的綿密網絡資源,……價值遠超過一個『媒體』。」嬌蘭(Guerlain)傳媒經理洪英修說。從美妝社群網站出發,FG從會員的身上看到了品牌的可能,五年轉型過程,或許能為這一波全球社群網站熱潮,提供一個未來方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79

浙江產業空心化之憂:企業現倒閉潮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7/945169.html

不久在浙江召開的「第二屆中國民企投融資大會」上,主持人問台上來自官產學各界的嘉賓:在未來兩三年之內,浙江中小企業將會出現百分之幾的倒閉?

問題的答案較為集中,絕大多數的嘉賓寫下的是:20%。

對於經濟學界,20%的企業要倒閉,這並非一個意向不明的數據。「如果達到20%,倒閉潮就真的要來了。如果政府有很好的政策,企業倒閉不會上升到20%,如果沒有政策,將會進一步惡化。」經濟學家辜勝阻在會上提醒說。

政府政策的底線究竟在哪裡?大家心裡都沒底。

「空心化」是一種趨勢

2011年,浙江的企業界一片蕭瑟。最壞的結果或許不是企業倒閉,而是企業家的信心沒了。

「在中國,做企業是一件很悲哀的事。」蔡其文對自己得出的這個結論很無奈,語氣中充滿了哀怨。

蔡其文是浙江省芸芸小老闆中的一個。他的企業主要貼牌生產家具和兒童玩具,銷往德國和日本,旗下員工約500人,今年的產值大約在6000萬。

在浙江,多的是像蔡其文這樣沒有自主品牌、沒有核心技術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在所處的大環境裡,他們一直需要面對稅收、匯率、融資、土地等等問題,只是今年的形勢更嚴峻。所謂的「三荒兩高」集中地來了,電荒、錢荒、人荒,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價格上漲。

在目前的形勢下,他基本是以成本價向客戶報價,然後靠國家出口退稅這一塊來維持利潤,甚至還要從退稅裡拿一部分出來補貼到成本裡去。「你不做,有的是人做。」蔡其文說。

蔡其文介紹,員工工資平均在2500元~3000元左右,近500個員工每月工資支出過百萬。再除去各種稅收、銀行利息,一年下來,如果還有利潤的話,有個幾十萬的淨利潤已經很好了。

「這樣一分一釐地積累起來,再投入,擴大再生產,一年到頭手上是沒錢的,一輩子也是沒錢的,除非企業停了。」 蔡其文說,當年與他在同一財富起點上起步的許多老闆,後來放棄了實業,轉向了投資,財富的積累比他快多了。

他也很會安慰自己說,「製造業的特點就是一步一步壯大,企業的發展需要慢慢地積累,我從來沒想過一夜暴富。如果狠心咬牙堅持下去,相信總會看到光明的一天。」

但像他這樣的企業,規模不大,沒有自己的品牌,沒有核心技術,沒有太多的科技含量,他幾乎也沒有妄想過「什麼轉型升級」,那是一件看起來很遙遠的事情。

蔡其文的堅守,讓他的老闆朋友們心生敬意。因為他們中更多的人選擇了將生產規模縮小到最小的程度,甚至棄實體而去。

浙江省工商聯研究室主任周冠鑫曾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這樣分析:大部分大型民營企業的資本配比基本實現「三三制」,即主業、房地產、金融證券投資三分天下,而且後兩塊投資比例越來越高,進一步限制了對主業的投資。

以溫嶺市為例,位列前幾強的企業,主業都有房地產項目。「有些企業投資的副業大大超過主業,投資不當也有可能死掉。」溫嶺市科學技術局原局長林應勤很擔憂。

事實上,也不乏這樣投資不當而陷入困境的例子。

在溫州,此前傳出倒閉的三旗集團,原以電纜為主業,但在貨幣政策擴張期間,這家企業頻頻投資房地產、釀酒等多行業,最終陷入了財務危機。而最新傳出倒閉的天石電子公司,在多地均有投資項目,在股市上的投資也不少,最終導致了資金鏈斷裂,老闆逃跑。

在不斷傳出企業倒閉的同時,民間資本在浙江的投資也顯不足。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近10年來,浙江投資率增速一直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以2009年為例,全國的投資率為65%,浙江僅為47%。

這些個體的選擇,究竟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一個城市乃至一個省的經濟全局?

在過去的10年,浙江GDP增速已經連續10年下滑,且近6年,浙江GDP增速連續低於江蘇。在長三角經濟總量中,浙江所佔比例呈持續下降態勢,在全國的GDP排名中,雖位列第四,但已被前三名拉開較大差距,又被位列其後的河南緊追不捨。

浙江的產業空心化之憂,已經越來越甚。

溫州:「金融中心」可能嗎?

最先傳出「企業倒閉潮」的是溫州。但很快遭到了官方的否認。

近日,在接受《中國經濟週刊》採訪時,溫州官方主動提供了一組數據,希望對「倒閉潮」一說予以澄清。該組數據顯示:今年 1—5月,溫州市新註冊中小企業1909家,註銷戶數360家,全市在冊中小企業數超過7.3萬戶,創歷史新高。

以官方的統計來看,「倒閉潮」之說,或許有吸引眼球之嫌。但大多數的企業在微利經營、虧損經營,甚至將生產規模壓縮至了極限,這是不爭的事實。溫州 市經貿委的一份調查顯示:在其重點監測的35家眼鏡、打火機、制筆、鎖具等出口導向型企業中,虧損的佔四分之一強,僅三成企業利潤保持增長。行業平均利潤 率為3.1%,利潤率超過5%的企業不到10家。

「很多企業已經吃不消了,基本上處於半停半開的狀態,但還是硬著頭皮在撐,一停工,工人跑掉了,再招就很難了,所以都是壓縮規模在維持。」溫州市一位政府官員說,上半年很難,依形勢看,下半年更難。他估計,繼續這樣下去,很多企業將熬不過四季度。

《中國經濟週刊》在溫州企業界走訪瞭解到的情況是,「關門大吉」的企業數目已呈快速上升的態勢。

溫州市金融辦主任張震宇分析,「一些中小企業的轉型升級兼併重組,應該在兩年前就進行了,但金融危機期間發放的天量貸款,把他們給救了,現在央行收回流動性,一些企業受不了。」

事實上,在溫州,很多企業家告訴我們,近些年,大家早已不願做實業。從實體經濟出來的錢,一部分集中於炒房、炒股、炒資源上;另一部分則進入高利貸、私募基金、資本運作等領域。

在2010年,樂清市政協曾經做過這樣一項調查,被譽為低壓電器之都的柳市鎮,全鎮規模以上的企業,70%以上利潤是來自其他投資而非電器。溫州市 人民銀行的一項調查也顯示,從2003年起,溫州市企業家對實體經濟擴大再生產就產生了嚴重的信心不足,更多的企業都把實業當作融資平台,並借力民間借 貸,參與投資外省市項目。

溫州產業的「空心化」以及建立於「空心化」基礎上的虛擬化已經是一個老話題,但在這個經濟環境不太好的年份,它再一次成為熱點。

在張震宇看來,「在像溫州這樣的經濟發達地方,產業空心化有什麼關係?第二產業下降一點,第三產業上升一點,這本身就是一個趨勢。實體經濟就是要轉移掉一點,再把高端的引進來。」

他認為,產業「空心化」之後,溫州可以在兩方面做文章:一是像迪拜那樣發展旅遊業,最近溫州一幫民間的資本投入到了游輪上去;第二,就是發展金融服 務業。「這樣,在溫州的大街上走的都是白領,有什麼不好嗎?每棟大樓裡面全部搞資本運作,稅收都在億元以上,有什麼不好嗎?溫州成為全國民間資本集散中 心,有什麼不好嗎?」

這或可視為溫州當局的一種態度。

問題是,溫州是否已經具備條件?成為金融中心的主要前提是擁有大量具有活力的中小企業以及自由流動的資金。

在張震宇看來,這個地方已經積聚了資金集中和擴散的基本條件:第一,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溫州民間完成了大量的原始資本積累。第二,溫州本身有大 量的中小企業存在。「幾十萬在海外的以及散佈在全國的溫州人,一旦回到家鄉來,就有大量的資金集中起來。」每年春節的時候,溫州會有大量的資本回流,春節 過後,大量的資本又向全國擴散。

大量的溫州民間資本在省內外快速自由地流動和聚集已成為事實。但另一方面,溫州「低端、分散、弱小」的產業基礎,是一個弱勢,而且越來越明顯。迄今 為止,溫州市的上市企業僅6家。全國民營企業最發達的兩個城市,一個是東莞,另一個是溫州,上市的企業卻很少。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

張震宇分析:一方面,溫州的民間不缺錢。另一方面,溫州的很多中小企業本身就是家族企業,財務不規範,管理不規範,股權結構不規範,一旦上市,要求全部信息要公開和規範化,這使得企業的意願不高。

但現在這種情況慢慢在改變。「中小企業也感覺到了上市是一條重要的途徑,可以到資本市場去,可以作為公眾企業,促使公司的治理規範化。另一方面,同 行業的其他企業上市了,如果他不上市,可能就要面臨被淘汰。」這種示範效應也在逼迫企業走向規範化。據悉,溫州今年在排隊上市的企業已經有5家。

在《浙江省「十二五」金融業發展規劃研究》中提出,浙江要打造「中小企業金融中心」和「民間投資管理中心」,以杭州、寧波、溫州為核心,建立3個功能互補的金融集聚區和輻射區。

根據張震宇的介紹,溫州市政府已經劃出大片土地來規劃建設一個金融集聚區,「所有的金融機構都集中在一起,把全國的乃至世界的溫州人都請到這個樓宇裡來。那個時候高端人才自然就會進來。」

然而,是不是有了資金和樓宇,高端人才就會進來?金融業就會進來?從邏輯上看,這未免過於簡單。

進入溫州,你大概會訝異於這個地方的城市化進程與其經濟發展程度之間的差距。但若是與這個城市「低端、分散、弱小」的產業基礎相聯繫,倒也是匹配的。

在這個城市裡,街道、綠化、樓宇,凌亂而缺乏規劃;奔馳、寶馬、路虎竄駛在老舊、狹窄的街道上,混亂而無序;破敗的棚戶區極不協調地散落於豪華的高端住宅與商業樓宇之間,尷尬且毫無掩飾……破敗、陳舊而凌亂,是這個城市呈現於人前的面貌。

伴隨著整個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這個城市因公共服務產品供給的不足所帶來的滯後已經越來越明顯。與上海、杭州相比,則更為遜色。

事實上,溫州本地的一些企業在發展壯大之後,也相繼把總部或研發中心搬到了上海、杭州等地。溫州市市長趙一德曾對媒體坦言,溫州現有的平台、空間、環境,都難以與城市戰略地位的提升、經濟轉型升級的需要相匹配。

這是溫州今後著力解決的難題。

在最近一段時間的《溫州日報》上,常常出現的新聞是:該市的書記、市長在大規模地種樹,拆違,清理垃圾。

當地政府已經意識到,政府必須主動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務產品,創造新的發展空間與環境,才可能讓優質的企業和資本回流到溫州本土上來。

溫嶺:一個小縣城的轉型困境

台州的縣級市溫嶺,像是另一個縮小版的「溫州」。

在這個人口密度最高的小縣城,每三四戶人家裡就出一個小老闆。村鎮上,家家戶戶都是小企業、小作坊。這些人依靠著自己的勤奮和對市場的敏銳,偶爾也要偷稅漏稅,拚命掙扎,野蠻生存了下來。

這個小縣城50%以上的稅收來自中小企業,80%以上的就業靠中小企業來解決。

在這個中小企業的艱難時世,「跟不上形勢而倒掉」的小企業已經越來越多。這裡,也是此次宏觀調控的重災區。

「倒掉一批無所謂。我們這個地方的企業太多了,工商、財稅,都已經管不過來了。」溫嶺市科學技術局原局長林應勤接受《中國經濟週刊》採訪說,對於當地政府來說,多一些GDP、少一些GDP已經無所謂。

「但一旦溫嶺那些以機械製造為主的企業倒閉了,那將是一個非常糟糕的信號。」這是林應勤最大的擔憂,依目前的調控力度來看,他不認為自己是杞人憂天。

林應勤所指的這些產業,佔有很大的國際市場,上繳大量的稅收,需要一定技術和資金投入。那是當地政府要竭力保住的企業。

僅以土地資源來看,溫嶺已經很難容納更多的小企業了。這個小小的縣城,房價平均已高達2.5萬一平米,工業用地已經是180萬一畝。而在江西一些欠發達地區,工業用地僅3萬一畝。

「沒辦法,人多地少,土地已經不可能降下來,產業要流走,資金要流走,人才也要流走,流向成本更低的地方去。」據粗略統計,這裡走出去的老闆大約有近40萬,進來的打工者大約有60萬。

這麼多的外來人口,對當地的社會治安是一個很大的壓力。隨著一些小企業的倒閉,失業人口增多,當地的社會治安已經出現了不和諧的跡象。根據當地人反映,命案明顯增多,殺人搶劫事件呈上升之勢。

「人空閒下來,沒錢的時候,比物價上漲還要可怕。」林應勤提醒,宏觀調控的時候,不能不考慮就業問題。「失業的這批人,不安撫好,是要出大問題的。」

對於這樣一個容量已經逼近極限的小縣城來說,除了官方語境下進行「轉型升級」和「騰籠換鳥」,似乎已經沒有更好的出路。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籠子」騰出來之後,高端產業能否進來,當地的企業能否實現轉型升級是個問題。

當地一位工業經濟局的官員告訴《中國經濟週刊》:關於轉型升級、技術創新的文件,他們學習了很多,但真正做起來,難度非常大。「現在看來,這更像是一個理論上講講的口號。」

這個以小機械生產為主的縣城,這麼多年,一直想辦一個技術類的大專院校,可以為企業提供專業的人才和技術支持,「為此,還專門去北京跑,跑了兩三年,但一直未獲批准」。

「就卡在這個地方了。」林應勤認為,轉型升級已經不是溫嶺市政府自身能夠解決的問題。「你不可能解決一些根源性、體制性的問題,我們朝這個方向去努力了,但現在確實沒有能力去解決它。」

本地的企業因此很難做成規模。事實上,一些接受《中國經濟週刊》採訪的中小企業也並不十分想做大,企業做大以後,管理跟不上,一跨就垮掉了。「老闆自己的素質跟不上,要請別人來也不放心。」他們坦陳。

這兩年,溫嶺市圍墾了5萬畝的土地,按規劃,大概拿出五分之一的土地要招進全球500強的企業。「市長天天在招商,結果還是招不到大企業。」溫嶺市一位主管經濟的官員說。

土地不便宜,區位也並不佔優勢。改革開放之前,從溫嶺到杭州,很擠的一個長途車,要坐12~14小時。現在交通改善了,但在全省還是不佔優勢。

這裡幾乎沒有很具吸引力的招商條件。

有一次,上述這位官員在大連出差,有人問他是哪裡人,他說是溫嶺人。對方一聽,說:哦,溫嶺我知道的,這個地方錢比較多,但城市很破爛,房屋一棟一棟很密很擠的。

「溫嶺給人的就是這個印象。」這位官員繼續說,城市裡應該有的文明這裡是沒有的,城市裡有的弊病這裡全有。例如,這裡的環境髒、亂、差;又例如,這 裡的人,城市化文明程度較低,「沒事就喝酒,很少搞一些比較健康的文體活動」,事實上也很難找到像樣的鍛鍊場所;再例如,這裡每天上下班高峰期交通的擁堵 絲毫不「遜色」於大城市,「每天上下班,都堵得滿滿的,去年平安夜堵了4個小時。」

溫嶺人有很多的牢騷。

這裡是真正的市場經濟。政府最初的「無為」使得溫嶺人依靠最初的自由的市場經濟走出了貧窮,哪個行業賺錢就轉到哪個行業。但這種「完全的自由」和「政府的無為」帶來的無序,又成為了新的煩惱。

「現在政府也在努力幹,但很難。政府如果想要下一個什麼令,去引導一個什麼行業,在這裡是行不通的。這裡的老百姓比你聰明多了,他們不會理你的。」這位主管經濟的官員自我調侃說。

確實,雖然它沒有懷揣像「金融中心」這樣的野心和壓力,但現在看來,這個小縣城的問題不比溫州好解決。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03

倒閉和裁員潮會出現嗎?

2011-8-29  TCW




Q13:美國倒了55 家銀行還會擴大嗎?倒的多是中小銀行,並未全面惡化

二○○八年金融海嘯時的美國企業倒閉潮,是從金融業擴散到其他產業,當時從九月中雷曼兄 弟(Lehman Brothers)倒閉、美國國際集團(AIG)向美國政府求援後,倒閉危機開始擴散到實體經濟。

首先,是十月底美國最 大汽車製造商通用汽車(GM)公司,與全美第三大車廠克萊斯勒(Chrysler)母公司「賽伯樂資本管理」(Cerberus Capital Management),向美國政府提出總金額約一百億美元的紓困請求,隔年六月,通用被迫宣布破產,同時背負一千七百二十八億美元負債,成為美國工業史 上最大的破產案。

接著通用之後的,還有全美第二大消費電子零售商電路城(Circuit City)於當年十一月宣布破產保護聲請,十二月則是全美數一數二的報業與電視廣播業巨擘「論壇公司」(Tribune Company),傳出考慮向法院聲請破產保護。

但目前實體經濟體質,並未出現全面惡化。倒閉潮主要集中在美國中小銀行,美國聯邦儲蓄保險 公司(FDIC)近日提出報告顯示,今年美國破產銀行數上升到五十五家,但對比二○○九年時有一百四十家銀行和二○一○年為一百五十七家相比,已經大幅下 滑。

倒閉潮延續至今,是因美國中小銀行過度依賴商業地產,但因經濟復甦緩慢和就業市場不振,使得商業地產空置率偏高。

根據美 國房地產經紀商協會(NAR)調查,七月美國成屋銷售月增率下跌三.五%,創八個月新低。

但同一時間,通用汽車今年第二季獲利創六年單季新 高,同時根據路透社(Thomson Reuters)調查,在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五百大企業中,已經有四百八十五家公布第二季財報,其中有七一%財報都是優於市場預期,顯示企業營運目前都還在安全範圍內。

Q14: 企業滿手現金,是好還是壞? 企業主怕二次衰退,花錢變保守

根據信評機構標準普爾統計,截至今年六月底,標普五百指數非金融類股成分企業的 現金與短期投資總水位高達一兆一千二百億美元,較雷曼兄弟倒閉時增加近六成,其中六千億美元都滯留在海外。

光是蘋果公司( Apple)手中現金就高達七百六十四億美元,超過美國聯邦財政部帳戶內的現金總量七百三十七億美元。

企業手上有錢,為何花錢相對保守?

眼 前企業不擴大產能並增加雇員,原因在於擔心明年全球經濟可能陷入二次衰退的疑慮,尤其是經過金融危機的慘痛教訓,美國企業未雨綢繆的危機意識特別強烈,企 業現金部位皆已來到歷年新高水位。

但企業並非坐以待斃,反而是積極利用購併增加競爭力,像是近期網搜龍頭Google以總價約一百二十五億 美元現金,溢價逾六成收購美國手機大廠摩托羅拉移動(Motorola Mobility)公司。而更早在三月中,從二○○六年以來就未有大購併的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透過控股企業波克夏(Berkshire Hathaway)以九十億美元現金價格收購特殊化學公司Lubrizol這家全球最大潤滑油添加劑製造商;以及半導體龍頭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宣布將以大約六十五億美元現金價格(每股二十五美元),收購競爭對手國家半導體(National Semiconductor)。

錢還會用在什麼地方?八月股災發生後,企業也積極買回庫藏股部分,根據研究機構Birinyi Associates報告指出,八月以來,共有一百二十六家美國企業實施庫藏股,家數之多,創下二○○八年十月以來新高。根據標準普爾統計,今年上半年美 國企業買回庫藏股的金額較去年同期增加六三%,產業巨擘包括沃爾瑪(Wal-Mart)與IBM等都在今年宣布數十億美元的庫藏股計畫。同時公司高層也開 始積極買入股票。根據彭博社(Bloomberg)統計,八月三日,股災最恐怖的時間點,該週美國上市公司共有六十六位公司內部人進場買股,人數僅次於二 ○○九年三月三日當週(當時美股出現金融海嘯以來最低點)。

【延伸閱讀】企業不看好後市,寧可抱現金——美國企業現金與流動資產占總資產比 率

現金水位提高至7%,創近半世紀新高資料來源:聯準會 整理:蕭勝鴻

Q15:台灣電子股還能起死回生嗎?即使吃蘋果單, 也不能保證獲利

八月十九日全球PC龍頭惠普公司(HP)的震撼性宣布,將分拆旗下PC業務或PC事業群(Personal Systems Group),並以一百零二億四千萬美元買下英國商用軟體公司Autonomy。

惠普開始「吃軟不吃硬」,甚至決定停止生產七週前剛推 出,與蘋果iPad打對台的TouchPad平板電腦,並停製去年以十二億美元從Palm買進的webOS平台智慧型手機,等於是宣判過去二十年都替國外 大廠代工的台灣PC供應商一個死刑。但比代工廠更早被送上斷頭臺的,則是績優生宏?痋A先是執行長下台,又查出歐洲市場庫存暴增,導致股價跌破金融海嘯當 時的四十元大關。

一向是台灣景氣、股價指標的電子股,這一波可說是跌得鼻青臉腫。台股大盤指數已經回到去年五月份當時指數位置,但同時期電 子股有八成股價跌幅,都相對大盤指數呈現弱勢。

就算是有搶到蘋果的iPhone和iPad訂單,但蘋果每賣一支手機,毛利將近五五%,組裝 廠代工費用卻僅占售價的七%,其中若再加計大陸預計每年基本工資漲幅一五%的新政策,代工廠獲利率已經不是過去的「保四總隊」(編按:指維持住毛利 四%),而是變成「獨一無二」(編按:連二%都沒有)。

Q16:為何宏?硍^得比三星重?出口歐洲比重高於所有韓廠

由於歐美 經濟危機攀升,國際機構投資人當然會對以這兩大市場為主要出口地的股市:台灣與南韓股市抽資金、以因應母國贖回壓力,這也是八月以來,台韓股市跌幅特別深 的原因。但對比南韓三星股價和台灣同類型產品的宏?痋B華碩等股價跌幅,台灣雙A卻是跌幅遠超過對手。

主要差別在於,台灣廠商對歐美兩大市 場的依賴度過高。根據工研院IEK統計,去年我國通訊產品總產值為新台幣八千四百八十三億元,其中歐洲客戶與市場向來是我國主要的產品銷售與出貨地區,總 銷售金額為三千四百七十八億元(約合一百一十六億美元),占外銷比重的四一%。

但是根據韓國海關統計資料,去年韓國通訊相關產品,美國仍是 韓國最大出口地區,占韓國通訊相關產品出口額的三成五,其次則為中國(含香港)地區,占兩成一,歐盟二十七個會員國則合計僅占一五%,去年總出口三十九億 一千萬美元,金額幾乎僅是台灣出口歐盟的三三%。

如果按照個別廠商來看,歐洲市場占華碩營收比重逾三成,占宏?眱h高達五成,因此一旦市場 消費力道熄火,股價自然就陷入外資瘋狂殺出的戲碼。蘇格蘭皇家證券(RBS)亞太區下游硬體製造產業首席分析師王萬里,七月中就因評估宏?眵M庫存,會讓 歐洲筆記型電腦平均銷售價格(ASP)跌幅加大,因此出報告建議賣出,對比當時股價,現在回頭看都還是相對高點,也凸顯相關電子股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06

「倒閉潮」欲襲珠三角

http://www.capitalweek.com.cn/article_11172.html

【《證券市場週刊》記者 】8月26日,大批警察在佛山南海區東方塑料製品有限公司(下稱「東方塑料」)門口拉起警戒線,員工們背著行囊紛紛走出廠區。

東方塑料是一家成立22年的老廠,當員工們一覺醒來,發現老闆已經上演人間蒸發的把戲,留下2億元債務和1000多名工人。8月23-27日,《證券市場週刊》記者在廣東東莞、中山、佛山等地進行實地調查時發現,東方塑料只是珠三角中小企業經營危機的一個縮影。

用工難、融資難、成本高、缺少產業扶持政策等一系列問題正在讓珠三角的中小企業面臨著一場「生死劫」。廣東中山三鄉鎮的一位企業負責人對本刊記者表示,鎮上每週都有一兩家企業倒閉,很多沒有倒閉的企業還在苦苦掙扎,訂單下降、利潤越來越少。

記者調查發現,珠三角中小企業經營實際情況比想像的還要糟糕。不少企業主告訴記者,中小企業大面積舉步維艱,隨時面臨著破產,真正的倒閉潮將在春節前襲來,而這一次將比2008年的金融危機來得更猛烈。

22年老廠一夜倒閉

8月26日,記者來到廣東佛山市南海區小塘新境工業園看到,大批警察正在拉起警戒線,外來人員不得隨便進入,一些工人正在背著行囊離廠。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工廠主樓還掛著慶祝公司成立22週年的紅色條幅,似乎在訴說著東方塑料曾經輝煌的歷史。

聞訊趕來的當地企業在廠區對面的馬路上擺滿了招聘的牌子,其中有全球最大玩具廠美泰集團在華投資的生產基地之一的佛山市南海美泰玩具廠、廣東新寶電 器股份有限公司、誠豐模具塑料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還有一些手拿招聘宣傳單的招聘主管在廠門前來回走動,試圖招到幾個離廠的工人,就連東方塑料傳達室的窗 戶玻璃上也貼滿了招聘宣傳單。

記者進入工廠內發現,在東方塑料的主辦公樓門前貼滿了法院的判決書,內容基本都是一些單位要求對東方塑料進行財產保全。這些單位包括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行、佛山市南海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鹽步信用社、珠海市祥興隆化工原料有限公司等。

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西區社會管理處公告稱,政府工作組已將大部分員工的工資和經濟補償金核發完畢,鑑於東方塑料的所有財產已經被法院封存,供水、供電部門計劃近日停水、停電,員工飯堂也將停止正常運作。除因工作需要留守廠區的員工外,建議其他員工於8月27日五點前離廠。

東方塑料的忽然倒閉令人始料未及,一位正欲趕回家的工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政府已經結清他們的工資,現在準備回家,暫時不想再打工了,對於未來還沒有更好的打算。

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李先生告訴記者,他來的比較晚,一個員工也沒有招到,而他的同事要比他幸運很多,招到了一些工人,但還沒有招滿。

來現場招聘的敘福樓海鮮酒家負責人則表示,還沒有招到東方塑料的員工,一些工人選擇了回家,因為他們在廠裡工作了幾年,接受不了廠子忽然倒閉,要回家休息調整一下。另有一部分工人選擇了與此前工作性質相近的職位。

據當地一家招聘企業透露,這些來招聘的企業是由當地政府安排,主要是考慮倒閉工廠工人的問題,安排工人再就業,而事實上企業也的確是缺人手。東方塑料的倒閉既讓人看到了希望,又讓人感覺到危機,訂單減少、資金斷流有可能在一夜之間壓跨一個企業。

一觸即發的「倒閉潮」

東方塑料的倒閉觸動了「珠三角」很多企業脆弱的神經,進退兩難的境地讓他們聽從命運的安排,而東方塑料正像一個縮影成為珠三角很多企業真實的寫照。

正在步東方塑料後塵的是,很多企業已處在艱難的生死線上掙扎,也許用不了半年他們都要關門走人,而有一些企業在面臨用工難、訂單少等問題的情況下,選擇了轉移主戰場另闢蹊徑。

記者在廣東中山三鄉鎮採訪時瞭解到,這個鎮上每週都有一兩家企業靜悄悄地倒閉,有幾十人的小加工廠,也有上百人的中小加工廠。他們沒有品牌,沒有影 響力,只是掛個牌子有個稱呼,根本不在當地政府的名冊上,甚至有些企業根本沒有註冊。這種代加工企業在當地遍地皆是,因此他們的倒閉破產從來沒有進入政府 有關部門的視線。

而據有關人士透露,三鄉當地最大的寶元製鞋廠以往有6萬-7萬工人,現在只有1萬-2萬工人,規模都在縮小。

記者在中山三鄉鎮興旺橡膠廠發現,該廠大門緊閉,正值午飯時刻,記者沒有看到任何員工出入,與一街之隔的玩具廠的熱鬧形成鮮明對比。門口保安人員告訴記者,現在這個廠子沒有員工工作,裡面基本是空的。

在廣東東莞的虎門鎮富民布料批發市場,過去車水馬龍、門庭若市的熱鬧場景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冷冷清清。

據該市場做飾品輔料行的王先生介紹,過去在富民布料批發市場做飾品輔料的門店有二三十家,現在除了一家轉型的,倒閉了十多家,目前市場僅剩下八家。銷售收入一年比一年低,從2008年至今,每年的銷售額僅是2006年的一半。

早在2011年7月份,第二大玩具廠東莞素藝宣佈倒閉,其老闆拖欠巨額工人工資逃跑,與佛山東方塑料廠如出一轍。

王先生還告訴記者,東莞2010年倒閉了一家三千多人的大型服裝廠,導致幫他們做代加工的一兩百家中小加工廠倒閉或轉型。

儘管有一些大型或小型的企業在陸續的倒閉,但在更多的採訪中記者瞭解到,大面積倒閉潮目前尚末出現,很多中小企業都在硬撐,隨著訂單量下降、成本上升等問題的加劇,到2011年春節前後,集中式倒閉潮將真正來臨,傳統行業將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在中小代加工企業完成2011年最後一批訂單後,大面積倒閉潮將會隨之而來。世界經濟形式的變化以及中國產業結構失衡將影響著珠三角這個中國最大的加工基地,一觸即發的「倒閉潮」將是政府即將面對的最嚴酷的現實。

年末「倒閉潮」隱現

一邊是棄廠而去,丟下上千工人逃債的大企業老闆,一邊是在生死線上苦苦掙扎的代加工中小企業,以廣東沿海中小企業引發的倒閉風潮,比2008年金融海嘯來得更猛烈。那麼導致企業倒閉的根源是什麼?

在記者採訪的多個企業負責人中瞭解到,用工難、訂單下降、物料成本增高使企業舉步維艱,而銀根收緊融資難、勞動密集型產業政策的缺失是導致企業倒閉最根本的原因。

休頓鞋業負責人董建秋表示,2011年用人成本增加20%,目前每個工廠都面臨著用工難,用工成本增加的問題。一方面隨著新農村的建設,很多工人並 不願意選擇到離家很遠的珠三角、長三角工作。另一方面,目前工人主要以80後和90後為主,這個年齡段的人在家基本是獨生子女,所以沒有挑戰困難的精神, 真正做一線工人時並不能擔當一些工作。

東莞富民布料批發市場的李先生也表示,2011年用人的成本基本從過去每人1500元/月,上漲到1900-2000元/月。董建秋表示,2011年准備招400-500人,但是只招上200多人,以前對工人還要挑選,現在基本是只要工人願意進來,都會留下。

記者注意到一些企業的招聘簡章對工人要求的條件也放寬了很多,不再有學歷的限制,而過去要進入一家工廠至少要有初中文憑。這就使得工人的整體素質和技術水平大打折扣,容易給企業造成質量方面的惡性循環,提高企業成本。

中山三鄉鎮一家包裝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2011年用人成本佔到了總成本的30%,讓企業不堪重負。沒有工人就很難接到訂單,但接了訂單很多人都做不了。

然而比用工難更讓中小企業無奈的是,訂單量的急劇下降,幾乎壓跨了他們最後一絲希望。做布料生意的李先生告訴記者,2011年生意有明顯的萎縮,總體銷量下降了10%,布料上漲了15%-20%。很多顧客也在下單,但下單的量比較少,生意很冷淡。

「最關鍵的是有單也不敢接,目前國內各種原材料上漲非常快,而接單一般是在年初接,人民幣升值、匯率變動很大,很多中小企業接了單就死掉了。」李先生說。董建秋表示,目前國外消費基本在賣庫存,出口到美國和歐洲的訂單減少了20%-30%。

中山三鄉鎮一家包裝企業負責人表示,包裝行業作為整個行業的晴雨表在外貿訂單方面尤其明顯,2010年對比2011年訂單下降了30%-40%。而2011年製衣和玩具行業的訂單急劇下滑,製衣廠訂單下降四成,目前企業正在調整客戶,增加其他行業的客戶群。

由於季節性的原因,儘管每次報價都會留出1-2個點的利率浮動空間,但相對於快速升值的人民幣來說,這一兩個點並不能彌補企業的損失。

而做飾品輔料的王先生則表示,2011年外貿訂單要求極為嚴格,過去只檢查19項,而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將檢查54項,嚴格的標準有單也不敢接。而且國外聖誕用品重複利用也影響了訂單的量,過了8月份基本就沒有生意可做了。

在更多的採訪中記者瞭解到,2008年的金融危機對整個傳統產業影響並不是很大,主要是影響金融行業,但2011年這次危機對更多的代加工企業來說是致命的打擊,訂單的急劇下降以及匯率的變化,讓中小企業不堪負重,在生死線上掙扎。

記者瞭解到,每年的11-12月份外貿企業下訂單預訂的是第二年上半年的產品,而第二年4-5月預訂的是下半年的產品。很多大企業訂單量都在下降, 很難再將接到的訂單分給代加工的中小企業,而這些中小企業由於利潤低、沒有自己的廠房,抗風險能力低,接不到訂單就會死掉。因此隨著美債危機的爆 發,2011年下半年過後,一批接不到訂單的中小企業將集中倒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31

溫州多家中小企業涉非法擔保倒閉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9/1067115.html

溫州中小企業倒閉現象仍在蔓延。

8月29日,溫州耐當勞鞋材有限公司停工,眾多手拿欠條的供應商在廠區聚集。此前,溫州寶業皮革公司、溫州市錦潮電器有限公司負責人相繼失蹤,據傳其受擔保公司的連累。

就在8月22日,溫州甌海分局查獲一起擔保公司高利貸案,涉案金額1800多萬元。

「高利貸嚴重影響了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說,溫州36萬家中小企業中已有20%歇業或停業,如果下半年外部環境得不到改善,國內存量中小企業中的40%將會停產甚至倒閉。

8月24日,位於溫州甌海南白象的錦潮電器公司遭供貨商哄搶。

本報從南白象街道獲悉,這家以生產剃毛器為主的小企業,現有員工50多人,其老闆戴列駿失蹤前留下16萬元,用於支付員工工資。

「戴老闆辛苦做了十多年,轉眼就沒了。」一名供貨商說,錦潮電器欠他100多萬元貨款。得到企業倒閉消息後,他急匆匆趕來想拉點原材料回去,誰知早已被人搬光了。

知情者稱,戴列駿可能涉及上億的擔保業務,實為幾個人湊錢放「高利貸」。通常做法是,由一些信譽較好的實體企業參股擔保公司,從銀行獲得以基準利率上浮10%的貸款,再以一分半到兩分的月息向民間融資,最後以三四分甚至更高的月息套利。

當地銀行人士透露,以高利貸本金100萬元、月息6分計,第一年需還本息172萬元。如果算上複利,將近190萬元。第二年每月還利息11.4萬元 (190×6%),到年末本息是326.8萬元,複利350萬元。第三年以350萬元本金計,每月還利息21萬元,年末本息600萬元。

本報調查發現,7月底失蹤的溫州巨邦鞋業有限公司老闆王和霞,已證實以擔保公司名義從事高利貸業務。據龍灣區鞋業行業協會8月1日發放的一份《內部通報》稱,王和霞「失蹤」的原因是「涉足一家非法擔保公司」,後因擔保公司「倒閉」而受牽累。

而今年4月份倒閉的溫州江南皮革有限公司也涉嫌非法擔保業務。溫州工業園區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鄒建強透露,江南皮革及其關聯公司貸款總額約為1.42-1.45億,牽涉光大、廣發、中銀、龍灣農村合作社等多家銀行。

「跟高利貸相比,傳統製造業有什麼花頭?」溫州逸菲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晶表示,目前紡織行業利潤不足5%,而以溫州當前最低的月息3分計算,高利貸年利率高達36%,是紡織品利潤的7倍以上。在製造業獲取的微利填不滿高利貸的「坑」,最終將逼迫企業走上絕路。

「更多老闆只是把企業作為一個融資平台,才讓它活著。」溫州市煙具行業協會會長黃髮靜直言,當地打火機企業鼎盛時有4000多家,如今只剩110家,大都開始「多元化」了。

「溫州大批中小企業處於溫水煮青蛙的環境下,水馬上就要開了。」周德文認為,中小企業處境危險。

「當前需要警惕產業空心化苗頭。」周德文認為,隨著各種要素制約加劇、大量產業資本逃離製造業,將推動浙江部分傳統產業向國內中西部和東南亞遷移,而導致行業性萎縮。

有關專家指出,產業空心化、企業熱衷掙「快錢」,將催生民間高利貸的大規模發展;同時,高利貸的發展反過來又加速了產業的空心化;而游資對樓市、股市、農產品及能源等產業的炒作,又將加速通貨膨脹。

周德文認為,如果缺少必要的金融支持,民間資本無法轉化為產業資本,如何引導巨額民間資本在實體產業內實現良性循環,值得有關部門重視。

溫州煙具行業協會會長黃髮靜呼籲,在落實中央扶持中小企業的整體計劃中,地方政府應從扶持產業鏈升級的角度,使產業鏈上的每一個環節都獲得普惠式支持。使區域競爭成為良性的產業集群的競爭,而不僅僅是企業間的競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