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真要做社區育兒市場時,前期的調研準備工作非常關鍵。這塊市場僅僅是一個新的方向,究竟能不能做,還得需要經過一定的市場嘗試之後才能知道。

社區育兒項目一直鮮有人提到,因為在原有的社區環境之下,很難做增值業務創新,但放在如今的社區O2O大環境之下,社區育兒沒準值得一試。更為重要的是,最近趕上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在這一熱門市場概念的驅動下,必然會有人開始往這方面嘗試。

段子手們的二胎吐槽狂歡聲浪早已偃旗息鼓,實際上,全面放開二胎沒有必要那麽激動,如今正值婚育主體的85後、90後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單獨二胎政策基本已覆蓋大部分人了,現在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只是錦上添花,更多的是在鼓勵那些有條件的雙非獨80後去生,但這個會量很大麽?生一個還是生倆如今得看能不能養得起,而不是政策讓不讓生。現今社會養孩子這麽難,沒錢養的話讓生10個也不敢生啊!

吐槽之後言歸正傳,很多時候市場就是需要概念吹捧才能發展,那我們不妨看看在社區O2O和全面二胎兩大概念之下,社區育兒項目有沒有市場潛力,值不值得去挖掘。此文主要以市場分析探討為目的,最終結論與建議僅供參考。

城市新生兒數量有多少?社區育兒有挖掘空間

根基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9年——2014全年出生人口分別為,1565萬人、1378萬人、1604萬人、1635萬人、1640萬人、1687萬人。根據2010年的人口普查數據來看,城鎮新生兒與鄉村新生兒的比例在4:6左右,也就是說過去09-14的6年時間,城鎮新生兒的數量大概分別為626萬人、551萬人(09、10年人口普查的準確數據分別是642萬、538萬,整體相差不多)、642萬人、654萬人、656萬人、675萬人。

如今已是2015年11月,專家預計2015年出生人口較2014年將增100萬人左右,主要是因為去年初開始“單獨兩孩”政策先後在各地落地,截至2014年底,全國共有106.9萬對單獨夫婦申請再生育。近年來每年的新出生人口保持在1600萬人上下,以去年1687萬人的基數來看,今年新出生人口將逼近1800萬人,那麽城鎮新生兒數量大約是720萬人。

城鎮人口多是以小區形式聚集在一起,6歲以下兒童是主要的社區育兒消費市場,截止到今年底的話,粗略的計算社區育兒市場用戶量大概有4540萬人,此外別忘了每年還有1700萬+的準嬰兒市場,按4:6算,城鎮準嬰兒680萬。潛在的4540萬人+680萬人的社區育兒市場確實值得認真思考有沒有可以挖掘一下的突破口。

《2014CBME中國孕嬰童消費市場調查報告》顯示,0-3歲寶寶家庭月均育兒支出達1000元以上,各年齡段育兒支出差距不大,育兒支出占家庭總體收入11-13%,與此同時,不同城市和不同年齡段媽媽的家庭月均育兒支出差異不大,說明育兒消費是每個家庭的剛性需求。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2394億元,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26368億元;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為13678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為74916萬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

4540萬6歲以下幼兒意味著4540萬個城鎮家庭,以一個小孩配兩個大人的三口之家計算,再根據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平均一戶(3人)城鎮家庭一年的可支配收入是86532元,再以上述CBME數據育兒支出占家庭總體收入12%(取中間值)計算,每戶家庭一年的育兒支出為10384元,月均支出865元,與CBME的月均育兒支出1000元的數據接近。

CBME的數據是0-3歲的均值,這里推算的數據是0-6歲的均值,嬰兒期的奶粉尿不濕的支出較多,相應均值更高,而嬰兒期之後消耗品支出相應減少,其他兒童玩具、衣物、食品、圖書支出增多。整體而言以0-6歲的育兒平均情況來看,城鎮家庭育兒月均支出865元,4540萬個城鎮家庭乘以865元的月均支持乘以12個月,4540×865×12=4712.5億元。也就是說,2015年以0-6歲嬰幼兒為主的社區育兒市場有近5000億元的規模,這個市場空間非常可觀。

結合艾瑞數據來看,2013年中國孕嬰童行業市場規模為1.43萬億元,2015年有望突破2萬億元。但艾瑞數據所指的孕嬰童市場是指以0-12歲的嬰幼兒與少兒為需求主體的全部市場,而以上所推算結果僅為0-6歲的城鎮中的嬰幼兒市場。以艾瑞預估的2萬億市場數據來看,這里估算的城鎮0-6歲嬰幼兒市場每年5000億的規模還算保守的。

從社零總額的城鎮與鄉村的占比可以看出,市場主要還是依賴於城鎮居民消費,0-6歲城鎮市場只占了5000億的話,那6-12歲的少兒市場規模得高達10000億,這顯然是有點勉強,同時,鄉村的總社零總額也就36000億,0-12歲的鄉村兒童消費支出占比也肯定達到5000億的規模,所以以艾瑞的預測數據來看,0-6歲城鎮嬰幼兒的市場規模肯定要多於5000億的水平。綜合各方數據來看,城鎮0-6歲嬰幼兒市場5000億的規模肯定可以了,沒準實際市場規模還會更高,現在就看誰能在社區O2O趨勢下挖掘這塊社區育兒市場了。

聚孩子是聚母親、聚家庭最好的辦法,辣媽互動互助社區群

雖然看起來城市社區內的育兒市場價值這麽大,但之前並沒有人做過,如何去挖掘還得一步一步嘗試,要想搶占社區內的家庭用戶,先奪下他們的孩子是最有效的手段,尤其是0-6歲極度缺乏自理能力的學前兒童,整個家庭都在圍繞著他們轉。如果用一些手段吸引了社區內的兒童,伴隨而來的是大批社區內的母親,甚至是整個家庭,而通過孩子影響到的這批母嬰會非常願意為他們的孩子消費,當然前提是消費的內容值得,不是忽悠人的。

有一點需要特別提出一下,上述推算出來的近5000億育兒市場並不是潛在的市場增量,絕大部分都是已有的市場存量,而挖掘社區育兒市場其實就是要與傳統育兒市場搶飯吃,蛋糕就這麽大,理論上是誰離用戶最近誰就可以先吃。想一想,平時母親是帶孩子到社區樓下轉轉的機會多,還是帶孩子去商圈中心多?肯定是前者,這也就意味著社區內的育兒項目有更多與孩子和母親接觸的時間,潛在的變現機會也就越多。市場條件還是有的,現在就看誰有本事吃下這個市場。

此外,孩子和母親是相互影響的關系,孩子與孩子之間,母親與母音之間更可以相互影響。孩子有時看到別的同齡人有好的玩具或食品時會出現也想擁有的想法,而每個母親都有不想讓自己家孩子比別人家的差的心理。以目前流行的社群經濟來看,若能在線下社區形成內形成寶媽社群,用戶之間的相互影響,很多事情就好辦多了。

前不久去了趟北京,時間倉促就聊了兩個項目,而這兩個項目都不約而同的提到了孩子市場,而且其中有一家已經開始著手這方面的工作了,不過創業公司的核心戰略,這里不能公開來說。挖掘社區育兒市場的切入點有很多,就看各位本身的目標是什麽了。這里隨便先簡單延伸一下社區育兒都有哪些發展維度,僅供參考。

社區育兒參考維度,消費、二手、玩樂、教育、安全、保險

第一,消費。一說到孕嬰童市場最先想到的肯定是賣東西,無論是線下賣,還是線上賣,亦或是代購,零售是最為常見的經營手段,這個沒什麽好說的,孕嬰童產品多是暴利,一件不起眼的小衣服都賣上百塊,其他的奶粉、尿不濕、兒童座椅、手推車、兒童玩具等就不說了,孕嬰童一直都是零售業中比較大的一塊市場,如果社區內有足夠的購買力,可以考慮,這一點後面會進一步談談。

第二,二手。很多人可能都會有這種感受,孕嬰童產品的售價越來越虛高,所以一些非貼身類的耐用二手產品是很有市場的,一般情況民眾會找那些也有孩子的親朋好友們要一些穿過用過的舊物拿來給自己孩子用,而且親朋友也都願意給,不然那些自己孩子已經用不了的東西就是堆在那里的廢品,有親朋好友想要當然願意給。其實,孕嬰童二手市場還是很有潛力值得挖掘的。

第三,玩樂。玩是孩子的天性,現在的家長也經常會帶著孩子到樓下玩玩,或者到一些有兒童遊樂設施的商場里去玩,甚至有些有生意頭腦的小商販會在小區樓下弄個兒童投幣搖搖車,一塊錢晃一會兒,有些孩子一坐就是很多次,有的會買那種兒童玩的釣魚玩具,也能賺點小錢。其實,小區內的孩子夠多,弄些哄孩子玩的小玩意賺的小錢的機會不少,玩與賣也完全可以結合起來。

第四,教育。如今的家長越來越重視兒童學前教育,生怕自家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各種兒童教育培訓班越來越多,但有一個問題很困擾家長,就是沒有那麽多時間接送孩子去上各種培訓班,若在社區內有高品質的兒童教育服務,還是會有人願意接受的,之後以社區教育為基礎搞個兒童夏令營活動就很有的賺。此外,有些城市鼓勵搭建社區圖書館,而這其中圍繞孩子的讀物有很大的市場,例如最近很火的繪本等。

第五,安全。兒童安全一直是家長們最為關心的問題,一怕被拐,二怕走丟,三怕受傷,很多兒童安全手表、手環賣的好,都是處於害怕被拐或者走丟的心理。這種針對兒童的智能可穿戴產品,除了安全也正在和兒童健康相結合,這塊市場剛剛起步,主要是那些對互聯網接觸比較深的用戶在購買,若能在一些其他的兒童消費或服務業務的基礎上將產品代入線下社區市場,這一塊也是有的玩的。

第六,保險。學前兒童的保險市場開發還不夠成熟,一般上學之後的學校保險可以滿足基本的需求,但學前兒童這塊保險仍需要進一步挖掘。安全險、健康險、教育基金、兒童理財等,圍繞兒童可挖掘的保險,甚至是金融市場都還有很多空間,互聯網的運營思路是一魚多吃,圍繞用戶打造一整條產業鏈,保險金融是稍微更靠後一些的市場,仍待挖掘。

第七,其他。圍繞孩子可以做的增值服務還有很多,例如兒童托管代接送,私人訂制上門看護,親子互動旅遊等,前提是在社區內有成熟的社區育兒的商業市場環境。增值服務都需要建立在成熟的客戶關系基礎上,與用戶建立了足夠的信任,可以賺錢的方向還有很多,這里只是簡單舉了幾個例子。

想挖掘社區市場也並非那麽容易,還得先算算投入產出比

當然,在做社區育兒市場之前必須還得算一筆賬,怎麽做,能不能做,還得先考慮投入產出問題。以城鎮常住人口為74916萬人,0-6歲城鎮兒童4540萬人計算,城鎮兒童密度大概是6%,也就是說在城鎮100個人中有6個是目標兒童客戶,以一個500戶(每戶3人)的小區計算,500×3×6%=90人,一個有90個客戶的小區能不能做到盈利?傳統的孕嬰童市場要麽是電商模式,要麽是開在商圈中的兒童用品賣場,這兩種方式覆蓋的客戶量都非常大,而開社區母嬰店的話,所服務的客戶數量就很有限了,在有限的客戶中去挖掘市場,這是非常大的挑戰。

市場機會肯定是有的,90個客戶,按照上述推算得出的家庭月均為兒童支出865元計算,如果能從每個客戶的月均支出中拿到100元,90×100=9000元,這個營收肯定是不夠的,以人工4000,房租2500,水電500來算,不算進貨成本就已接近月營收了,如果算上進貨成本肯定虧損。所以,這個時候要麽選擇更多住戶量社區開店,要麽想辦法提升每月從用戶那里獲得營收的能力。

若是一個1000戶的小區,1000×3×6%=180人,180×100=18000元,小區大了房租就貴了,客戶多了工作量多了,人工費用也就多了。以房租5000,人工8000,水電500,毛利50%計算,月營收18000,但算上進貨成本是(18000×50%=)9000+5000(房租)+8000(人工)+500(水電)=22500>18000,還是不賺錢。所以,開社區店更重要的是盡量提升對單個用戶的營收能力,這就非常考驗社區母嬰店的產品質量和服務運營能力了。

若每月能向每一位客戶賣出200元產品或服務,500戶的小區營收總額是18000>16000(成本),能稍微有的賺,1000戶的小區總額是36000>31500(成本),還算有的賺。但這個錢很難賺,能讓用戶近1/4的消費都選同一家店還是需要一定本事的,而且這個單店的利潤太低,一般人看不上眼,若在算上裝修、辦公設備等前期固定成本,想賺錢不容易呀。

當然,以上只是大致的推論,很多數據選擇不見得準確,因為人工和房租的支出不同城市不同面積的費用也不一樣,業務毛利也跟經營項有直接關系。真正想做社區育兒這塊市場,選好所服務的社區市場至關重要,畢竟家庭月均為兒童支出865元只是平均值,有些社區的家庭可能不僅支出2000元,甚至是3000元,有些社區的家庭支出可能只有200元、300元。此外,城鎮兒童密度大概是6%也是平均水平,有些學區房社區內的兒童可能會更多,而有些老舊社區內基本少有兒童。

所以,真要做社區育兒市場時,前期的調研準備工作非常關鍵。這塊市場僅僅是一個新的方向,究竟能不能做,還得需要經過一定的市場嘗試之後才能知道,對於那些有母嬰資源的企業倒是可以嘗試一下,沒做過母嬰行業的不建議貿然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