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经营]OEM企业该不该创造自主品牌?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724/140215.html


开栏语:

  企业为何需要经营哲学?这是在2010年6月11日,由《中国经营报》主办的稻盛和 夫经营哲学北京报道会上,企业家问到的最多的问题。作为“日本经营四圣”之一,在中国,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受到很多企业家的推崇。应《中国经营报》读者需 求,智在公司版组特别开设“稻盛和夫经营问答”专栏,希望能够帮助中国企业建立一道与稻盛和夫直接沟通的桥梁。

  提问

      我们是一家以制造眼镜、眼镜框,以及太阳镜为主的公司,创业之初,我们开发了钛合金镜框的独有技术,由此获得了丰厚利润回报。生产完全按照客户提供的设计 图纸和方案生产制造相应的产品,我们的下单客户是行业领先的五家公司。由于我们公司的业务100%都是依赖OEM生产,因此我们甚至连自己的营销部门都没 有。

  正当我们沉浸于行业技术时,其他竞争对手成功开发出了各自的技术,我们丧失了市场垄断地位,镜框价格不断下跌。雪上加霜的是,我们的五家下单客户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一家公司中止了与我们的合作,使我们公司遭受到重大打击。

   有鉴于此,我们公司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营销部门,努力扩大客源,同时开始强化自身的策划与设计能力。即我们试图将公司转型成为策划提案型的OEM生产企 业。我想把自主生产销售的份额从现在的5%提高到30%,因为这是在以坚实的OEM生产为基础的前提下,把风险抑制在最小程度的同时,提升企业毛利的最佳 选择。虽然公司已经准备要为实现这个目标全力以赴,但也伴随着很大风险的抉择,顾虑重重。希望倾听稻盛老师的建议。

  稻盛和夫:专注于承包业务,千方百计将生产效率提高十倍

  1.向策划提案型委托生产模式的转变是企业形态进化的证明

   在聆听你的叙述时,我不禁回想起京瓷的成长历程。最初我研发出了精密陶瓷材料,以此技术为基础创建了京瓷公司。我们在制造产品时,从产品用途到规格,完 全由给我们下订单的客户决定,我们只需要从他们手中接过图纸,按照图纸生产并交货即可。不过这种方式也导致我们无法进行自主生产和销售。于是我也和你一 样,逐渐开始筹划要生产自己的产品。

  在大规模集成电路还没有出现、晶体管刚刚问世之时,我拿着图纸四处向客户提交自己的方案,劝说道: “我们按照特定形状制造的绝缘材料部件不是正好适用于你们公司生产的晶体管吗?”结果这个提案大受欢迎,首先被A公司所采纳。于是接下来我又带着同样的方 案去拜访B公司,B公司也做出了相同的决定。京瓷就是这样通过推销自主的策划和设计,促进了自身形态的进化。

  2.OEM供应商容易陷入的歧途——过于轻率地拓展自主品牌

  你现在想要摆脱毛利稀薄的供应商角色,将自主品牌产品从现在的5%提升到30%,不过你要考虑到,自主品牌产品的生产份额一旦达到了30%,就必然会与你现在的委托厂商在市场上产生竞争,因此在现阶段,我认为你最好还是放弃这个计划。

   如果想要销售自主品牌产品,就必然需要在策划、设计以及宣传、营销、库存管理等方面投入大笔的资金。自主品牌产品的生产份额不管是30%、50%还是 100%,都同样需要花费大笔资金,因此你打算要把自主品牌产品设定在30%的念头在收益成本核算上并不划算。真要做就不如干脆设定在100%的水准。并 且,这种做法就使得企业需要承担额外的库存积压风险,广告宣传成本,同时还得构建自身的营销流通渠道,这些都无疑让企业承载起前所未有的风险。因此,自主 品牌产品对于供应商而言,有如恶魔般的诱惑,绝对不可轻易地受其所迷惑。

  3.充满自信地专注于承包业务

   京瓷在创建之初,曾经做过松下电子工业的供应商。由于是供应商,因此每当接受松下订单时,都会遭到来自松下的压价。最初我也认为无法降低产品的价格,于 是想尽各种办法寻找出路。但是有一天,我突然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方式,意识到,“作为供应商,不管怎样都无法回避委托方的压价要求,与其如此,不如做到即使 低价仍然能够做出利润,那就不用再害怕什么低价了。”于是我全面开展各种各样的创新和改进,努力提高生产效率。最终,我们虽然是一家大企业底下的零部件供 应商,但是我们仍然通过生产与以前相同的产品而确保了充足的利润率。如果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在产品制造方面的思维惯性,也一定能创造出足够的利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12

樂視網的版權成本該不該直線攤銷 二月立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ba21780100zqtx.html

一直以來市場對樂視網的會計準則都有質疑,而且幾乎每幾個月就拿出來說一次,鑑於這個問題成為很多人懷疑樂視網的心病,那就很有必要細究一番,看看這個擔憂是不是合理;

 

前一段的21世紀經濟報導的一篇文章,主題也是表達這個質疑,非常引人注目,因為其時樂視網正是市場的當紅股,而最近,一位私募經理的話再次表達了相同的問題:「樂視網的盈利模式是寅吃卯糧,把目前的成本分攤到未來,這種經營模式很難持續。」

 

有點遺憾的是,這位私募經理的話有概念上的混淆,會計記入方式屬於財務準則概念下的問題,這不是企業的盈利模式,更不是經營模式,這個概念上的混亂,出於一位私募經理是很不應該的;

 

樂視網的主要收入之一是版權分銷,但版權成本攤銷是按照幾年直線攤銷的,由此很多人認為公司業績水分嚴重。

 

這個看法,看似有一定的合理性,實際上有很大的誤導,誤導在哪裡?誤導在對版權的認識不足,版權不是一般商品,它有自己的特殊性;另外,公司的發展階段不同,解讀財務數據的側重也不同;

 

首先版權成本記入究竟是應該按照直線攤銷法還是加速法,要看兩點,其一是會計制度是怎麼規定的,其二是看同行業其他公司是怎麼做的,這樣比較,一目瞭然;

 

會計制度規定,版權成本攤銷是直線的,而不是一次性加速的,因為版權本質上不是一次性使用價值盡失的消耗品,而是具有多次創造剩餘價值能力的商品,版權作 為資產組合的一部分,也有折舊的要求,但同時版權很特殊,部分版權反而會隨時間增長而增值,因此會計政策做出直線攤銷的規定,是充分考慮到版權並不隨時間 流逝而簡單減值這個特殊性的,在國際上也是如此,全球視頻行業的領軍企業NETFLIX,其版權分銷業務佔據絕對主導,該公司的版權成本攤銷採用的也是直 線法,而像優酷這類企業,基本就是走盜版起家或者短視頻路線的企業,它就沒有什麼正版的儲備和投入,採用直線法意義不大,如果今後優酷也要走以版權為主並 大規模投入的路線,他再用一次性加速攤銷法必然把業績增長曲線打一個大大的窟窿,話說回來,真到那時,他自己不會這麼做,制度也不允許他這麼做;

 

另外,對於一個高速發展行業中的具體公司,解讀其財務數據是有一定的側重的,樂視網目前實際上應該是輕盈利,重營收,成熟的資本市場對高速發展的新企業都 是這麼沽值地,這也是優酷土豆在美國市場上雖然虧損但仍能獲得高股價的原因所在,樂視選擇落地本土,資本市場在這個時候苛求其業績,本身就是一種短視的表 現,說白了就是「不懂」,上市不足兩年的樂視,居然已經有兩次現金分紅,這是完全沒必要的,也是被市場環境逼得,做大作強是當下一切要務,不必被資本市場 牽著鼻子走,當然在這個大環境下,也不得不低頭,只要不影響公司的發展軌跡就好。

 

視頻行業最後會分成兩類,一個傳播,一個是內容,更厲害的是內容+傳播,所以創新能力,在內容上佈局的先手,是制勝的關鍵,由此我說版權才是一切,尤其在中國這個視版權為無物的國度裡,一旦成就,回報是不可想像的巨大;

 

其時迄今為止,樂視分銷的版權都在PC端,手機和TV端還是空白呢,這難道不是一筆巨大的隱性財富麼,從這個角度看,直線攤銷真的是很負責的做法,否則一次性記入成本,未來爆發起來,一些人可能又要叫著說,這是欺騙了吧!

 

有些認識上的問題,如果是因為短視和弱視造成的,那麼盡快補課,改正看法,還是有獲得利潤的機會的,一個不斷被質疑的企業,多數情況下,是一個相對信任係數高的企業,在質疑中成長,是最健康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56

利潤變薄 代工腦該不該轉型品牌腦?

2012-5-7  TCW




製造代工成就了台灣過去二十多年 的繁榮。美國《彭博商業週刊》以「Why Taiwan Matters?(為何台灣重要)」形容台灣在科技製造業的重要性。但,當代工利潤下滑,台灣面臨轉型抉擇。

代工廠商若要轉型,當下就面對客戶可能立刻抽單的考驗。此外,內部原本專做代工的文化思維,也是廠商必須思考的兩難。若處理不佳,反而會成為內部矛盾。

《管理相對論》特別邀請花了二十多年打造品牌的宏?硈郈鴗H施振榮在此關鍵時刻,與應智榮基金會微笑品牌發展中心之邀來台訪問的全球體驗行銷權威、哥倫比 亞大學商學院全球品牌影響力中心總監史密特(Bernd H. Schmitt),針對代工業到底該不該轉型品牌議題,進行討論。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全球品牌影響力中心總監史密特(以下簡稱史):由代工轉為打造品牌當然是挑戰,但是這是必須走的一條路,產品的價值不再來自產品的功 能,而是給消費者的使用經驗和服務,和你創造的品牌形象,「品牌就是消費者腦中圖像」(brand is a mind of customers)。

我常舉的例子是星巴克(Starbucks)。咖啡和咖啡豆是大眾物資,便宜到不行,你生產袋裝咖啡放在超市賣,製造商會獲利,但是擠出更多錢的,是能在 袋裝咖啡放上品牌的人,如果你加上使用經驗、氣氛可以賣得更貴,就像星巴克。在大眾物資市場,咖啡只值幾分美元,但是放在星巴克,是一杯賣四到六美元。真 正擠出最多獲利的,是用品牌腦的人。

製造腦也會賺錢,但是台灣已經做太久了,只要加入一點品牌腦,賺得更多。

做品牌就得棄代工?兩者可並存,但須分開運作

宏?硈郈鴗H施振榮(以下簡稱施):台灣發展品牌的瓶頸,第一是人才,第二是文化,我們必須先培養人才,他們創造文化才有機會(做品牌),這需要時間。

至少現在有宏?痋B華碩、(HTC宏達電)和巨大已經成為國際品牌,我相信(國外)現在認識宏?眭漱H多於台灣,這些成功的例子可以說服所有人,台灣確實 可以發展出品牌。

你剛剛提到價值,哪裡才有價值?就是你突破瓶頸後才有價值。我很喜歡鼓勵大家「自討苦吃」,像我一樣自討苦吃才有機會做品牌(笑)。

史:不過我認為,ODM (設計代工製造)做品牌,有它的利基。沒有高品質的產品,打品牌不夠扎實且膚淺,擁有製造能力是做出高品質產品重要條件。

代工企業要做品牌,可把品牌視為企業內部創業。這些企業要放手,讓他們自己找創新機會和創業的精神。

BMW的MINI COOPER(BMW旗下的小車款式)就是一個例子,一開始MINI是BMW 裡一小部門,公司就讓他們發揮創意,發想怎麼在保守的品牌下找出新創意,才創造出MINI。

施:你的例子是在汽車業,同一品牌銷售的還是同類東西,即便美國企業如HP(惠普)、IBM,如果發展完全不同的新事業,一定會經歷過痛苦期的掙扎,因為 新舊產品的文化差異可能很大,特別是,台灣的ODM和品牌是巨大的文化衝突。

我認為,有兩種方式解決,一種就是像是HTC放棄代工,一種就是第一天開始就得分割兩個事業體。讓他們抽離出代工製造的腦子,直接發展對於市場了解的新能 耐,百分之百努力用在發展新能耐。

未來二十年,代工製造依舊是台灣產業的主力,如果你希望吸取ODM的獲利做品牌,這是最好的方式。

史:我認為HTC直接放棄(ODM)風險太大了,我還是認為品牌和ODM,可以同時存在一家企業,三星就是好例子。三星幫蘋果做半導體、晶片、LCD螢 幕,同時也擁有自己的品牌,製造和品牌同時存於一家公司,品牌和製造是競合關係(co-opetition,指競爭和合作)。

不過前提是,ODM和品牌同時存在於一家公司,卻必須分開運作品牌業務,(而且)一定得設使用者體驗觀察研究室,持續蒐集使用者資料,行銷長位階要高,直 屬於CEO,(CEO必須)放手給品牌部門嘗試和挑戰,發展出自己的企業文化。無論是分割或在同一家公司,重要是去想「使用者中心」的想法。但是品牌是把 心理、生活形態與使用經驗放在中心思考,這是台灣公司缺乏的,他們比較聚焦在功能、產品、規格。

施:這對製造腦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以科技業為例,過去Wintel(英特爾加微軟)支配的整個科技產業,它是以「技術規格」為思考出發點,只要我們有新 創新,Wintel都說不可行,搞得我們工程師都覺得,花這麼多時間以使用者為中心思考新產品,都看不到成績,他們也很氣餒,你說怎麼辦?直到今天是因為 蘋果公司成功的以使用者行為主體進而成功,思想才開始轉變。

史:如果是我,我會想就算Wintel取得大部分的支配權,還是有機會在其他部分去發展以「使用者中心」的品牌腦。如果你以「我想讓客戶買我最新的產 品」,你就會去想,該如何創造出他們的欲望和衝動,這是市場嗅覺,不是科技技術可以控制的。這也是一種練習,你可以從小範圍慢慢來。

小市場就難打品牌?大小非問題,關鍵在創造力

施:另一個難題是,台灣做品牌的問題是市場太小,美國是大市場,市場是創意的動力,創意是有風險的,市場太小,回報率不高就沒人敢於嘗試。我認為台灣機會 在中國,二十年後為中國設計的產品或服務會成為全球趨勢,你怎麼看市場大小和打品牌的關係?

史:大市場當然非常重要,但,「自以為市場很小」的觀念才是牽絆企業的主因,想想新加坡航空,新加坡沒多少人吧!但是新航不會只以新加坡為市場, 它永遠都在想自己是國際品牌,所以他們總是很有創意去吸引客戶。

這涉及到教育。歐、美和亞洲的教育很不同,亞洲學生坐在下面聽課,然後一再重複教師的教學,很少去挑戰老師,但是在美國我們從小就鼓勵挑戰老師,所以美國 人可能數學不是最好的,但是卻是最有創造力。

例如,賈伯斯和蘋果就是受一九六○年代嬉皮文化薰陶,蘋果就是那個世代的產物,亞洲新世代一定會有類似的文化轉變,這是好機會。

獲利低做不了品牌?星巴克只用一%營收做廣告

施:各種不同知識的匯聚,才生得出賈伯斯一樣的人才,但我覺得亞洲要有像是賈伯斯這樣的人出現至少還有二十、三十年。

史:我比較樂觀啦!以中國為例,新世代和我二十年前看到的不同了,比較開放,我想大約五年吧!

另外,很多人認為做品牌就是燒錢,我認為這是大迷思,大家認為要花錢是因為媒體的廣告費很貴,星巴克行銷預算很低卻也打出品牌(編按:零售業廣告占營收約 一○%,星巴克每年僅花營收的一%行銷費用)。現在你可以用社群網站,以很少預算打造一個國際品牌,老實說,品牌腦不只是投資燒錢,更重要的是創業家精 神,願意嘗試不同創意,跳脫窠臼(think out of box),你認為呢?

施:我同意,台灣ODM的淨利率雖低,但其實ROE(股東權益報酬率)很高,台灣的分紅在亞洲企業裡也算高,資源不算少。

台灣企業做品牌,我的建議是,第一,先槓桿台灣的製造實力,第二,聚焦在小一點的利基市場,要非常非常聚焦在這一小群人身上,大企業太習慣一下子以大市場 為目標,一失敗就會傷筋骨。

反倒該學習怎麼在這一小群人身上,練習「使用者為中心」思考方式建立品牌,逐漸系統化自己的方法論,以及團隊自信心。記得做品牌要有big ambition but starts small(有大野心但始於小起點)。

【延伸閱讀】台灣名師觀點 切割代工與品牌,先想研發跟著誰

ODM廠商要轉品牌,得先考慮如何降低對原先代工業務的衝擊。相較於台灣兩家品牌宏?眯M華碩選擇切割,南韓的三星卻選擇不切割。是否切割?怎麼切?關鍵 在於你本身的條件。

三星選擇不切割的先決條件是,技術核心能力夠強。三星有很強的技術力,在記憶體、面板顯示技術和規模都領先同業,品牌客戶有求於它,它可以利用品牌客戶創 造規模經濟,再降低製造成本,讓代工的獲利厚植品牌實力。巨大自行車也是如此,雖然擁有品牌,但是在高端腳踏車市場的代工仍然握有優勢,所以可以選擇不切 割,但這有賴企業得不斷投資,創造技術優勢。

如果你核心能力不強,切割是好選擇。再來,就是考量怎麼切割。關鍵點在研發人員必須跟著品牌業務而非代工業務。宏?痐螺峸氶A研發切割給了負責代工業務的 緯創,雖然一度跟杜比合作提升音效,但是杜比同樣可以跟其他品牌合作,這並非品牌自生的核心能力,反之華碩則將研發切割給品牌業務,發展出變形金剛平板電 腦,創新能力高於宏?痋C

口述: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系教授于卓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09

Reid Hoffman:創業企業不該過早談商業模式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9/2085399.html
Reid Hoffman 是 LinkedIn 的聯合發起人,同時還是風投 Greylock 的合夥人。他總是能為企業家和社會大眾提供中肯的建議,並於近日出版了自己的新書《The Startup of You》。Reid Hoffman 出席了近日的 Disrupt SF 2012 大會,在後台時 TechCrunch 問了他一個問題:對於企業家,是否存在一些本不該他們考慮但卻總被人們提起的問題呢?

Hoffman 表示,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商業模式。

人們總是過早地去思考商業模式。結果就是,你還是一個種子公司的時候,外界就問「你的商業模式是怎樣的呢?」但事實上,種子公司就好比摸著石頭過河的人,如果你以為摸索到了一些門路並自信滿滿地大談特談商業模式,那麼你就錯了,因為這個世界是瞬息萬變的。

當被問起 LinkedIn 為何能夠在 IPO 中取得如此理想的成績時,Hoffman 表示這得歸功於他們的低調。

我認為我們的成功之處恰在於從來都沒人把我們當做「終結者」般的厲害角色,我們也從來沒有被背負上如此沉重的期許。人們無法預料到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也無法預料我們未來會走向何方,所以對於 LinkedIn 而言,要超出他人的預期顯得不那麼困難。

Reid Hoffman 致力研究的領域包括消費類互聯網、enterprise 2.0、手機、社交遊戲、在線市場、移動支付和社交網絡等等,他偏好於那些有著幾百萬受眾的產品和能夠帶來網絡效應的項目。由他擔任董事會成員的公司有 LinkedIn、Tagged、Kiva.org、Winster、Globant、Sopkick、Zynga 和 West Coast Advisory Board 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508

負不該負的責任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2293
 問:每一個人都有分內的工作,但做完分內的工作,並不代表你的績效會很好,因為有許多外部的事務會影響你的工作成果。怎麼辦呢?


  要收穫完美工作成果,就是要管你不該管的事,要負你不該負的責。


  約了一個心儀已久的企業家,談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時間是上午9點,因為見面地點有點遠,我早早就出門。沒想到一路順暢,我8點剛過就到了。由於時間充 裕,我有空散散步,理一下思緒。一直到8點50分,我向樓下接待櫃檯表達來意,請她通知秘書,我已到達。為了慎重起見,我還強調,我的預約時間是9點。我 在大廳中散步,等候通知,沒想到接待櫃檯一直沒有響應,眼看9點就快到了,我開始著急起來,我實在不想早早到達,最後卻落得遲到的結果。我再度詢問接待櫃 檯,她回答我:「我已打電話通知了,但分機沒人接,你再等等吧!」不得已,我只好打手機聯繫,原來安排會議的人離開座位,所以沒接到電話,他也正在納悶, 一向守時的我,何以未見蹤影?經過一番折騰,我終於趕上9點的約會。這一句「我打過電話了」,一直徘徊在我心中,企業經營的多少問題,都是因為這一句話而 產生,每一個人都有清楚的工作職責,有許多你該做的事。櫃檯接待小姐的職責,當然就是要通知相關人員下來接待客人,她要立即打電話,絕不能拖延。但電話打 了,沒通知到人,那該怎麼辦?


  這是組織管理上的大問題,大多數的工作者都是照章辦事,這件事我做了;那件事,我告訴過你了;我曾經要打電話通知你,但你不在……這樣的事,在組織中 每天都在發生,每個人都做了他該做的事,但事情沒有真正完成,問題沒有真正解決,但這「我又能怎樣呢」,所以這不干我的事。接待小姐,她沒錯,她只是個一 般的工作者,只能做到這樣,這也是80%的工作者正常的水平,可如果是一個傑出的工作者,就不只是這樣,他會把事情真正做完,徹底解決。該他負責的,他一 定會負責完成。就算不該他負責,只要工作和他有關,他也會想盡方法協助完成。

 

何飛鵬
台灣《商業週刊》創辦人,現任台灣最大出版集團—城邦出版集團副董事長。他的新書《聰明糊塗心》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616

企業用人 該不該設員工淘汰線?

2012-10-29   TCW
 
 

 

我們該不該替企業設置「人力淘汰線」?即淘汰績效最差的員工。

奇異(GE)前執行長威爾許(Jack Welch)提出企業的「活力曲線」(vitality curve),認為員工能力定為鐘形分配,透過強制分配(Forced distribution)辨別員工能力,給予績效最好者超額報酬,績效墊底者將面臨淘汰命運,威爾許在任二十年間奇異市值由約一百四十億美元,成長為四千五百多億美元市值的企業。

這套制度廣為企業引用,如《財星》(Fortune)雜誌全球五百大公司3M、花旗銀行和惠普(HP)等都採用活力曲線,去做人才篩檢。

根據美國人力資源協會《HR magazine》調查,在《財星》雜誌一千大企業中,有超過三○%採取強迫分配的人才鑑定方式。然而,此執行太鬆,避免不了吃大鍋飯的弊病;太嚴格,會造成企業內部惡性競爭、互扯後腿,反倒拖累業績。現任奇異執行長伊梅特(Jeffrey R. Immelt )上任後,奇異活力曲線的想法也做了調整,現行制度並無強制設立人力淘汰線。

台灣企業普遍的狀況是,執行此制度三年後就面臨「無可淘汰」的狀況,是否該繼續執行下去?標準評鑑人才的標準能否與時俱進?

我們邀請奇異台灣執行長暨大中華區副總裁許朱勝與政大商學院IMBA專任教授李瑞華對談,一探其背後策略邏輯。

政大商學院IMBA專任教授李瑞華(以下簡稱李):活力曲線,就是透過強制分配找出個人績效的鐘形分配,這是企業必須要做的;不做,頂尖人才覺得努力與回饋不成正比而離職。但是做了,就得面對一定會有績效墊底者。台灣企業總覺得淘汰是個不好的方式,現在奇異還有在實施這套制度嗎?你們怎麼處理績效落後者?

排名不是為了淘汰!目的是吸引好人才且適才任用

奇異台灣執行長暨大中華區副總裁許朱勝(以下簡稱許):這套制度的目的,是希望營造一個fair environment( 良善的環境)吸引最好的人才進來,讓他們互相競爭,更重要希望這樣的競爭是能夠互相激勵,對於公司有長遠的好處,而非互相敵視、不分享,這是最重要的用意。

有排名就有高低,企業當然都希望用最好的員工,但是我認為實際上,用人要用長處,雇主還是得協助員工降低他的缺點,如果因為有短絀就馬上淘汰,不是好的做法,對於績效落後者,如果缺點和短絀可以改善,我們會給他一些目標,到年底看他有沒達成才決定去留(編按:奇異的績效面談年中與年底各一次,部門主管會隨時與員工溝通)。

如果確認缺點大到不適合在這家公司,也沒有所謂的婦人之仁,讓他離開,找更適合自己的工作也許更好。

但我要強調,威爾許創立的活力曲線在奇異有些改變,過去有所謂的bottom10(編按:威爾許時代績效排名最後一○%為效率低落者可能面臨淘汰)的要求,但是現在已經沒有了。

從伊梅特之後我就沒有聽說過一定要強迫淘汰多少百分比的人,這個制度是個指導原則,大家心裡頭還是有一個鐘形分配在,只是沒有硬性規定一個數字,可能是一○%,或是五%、一%都有可能。

用另外一種角度來看,奇異發展至今,每個事業部可能落在不同企業成長曲線,有的業務在衰退期,有些在成長期,那如果你的業務是在成長期,業務特好的主管他會說,我的top人才比率不只有二○%,應該是四○%啊。

李:我過去在台積電推強制分配時講過,會做強制分配是個悲哀的決定,因為主管不肯去做(排名)才要硬性規定。如果有一天要取消這個僵化的制度,到時要大肆慶祝,表示我們的主管已經長大了,奇異可以取消,就是因為主管都內化了。

但是,我要問一個實際的問題,如果沒有強制的規定,假設同一個部門兩種極端主管,一位如比威爾許更嚴格者,認為效率低落者有一五%,一位是仁慈的好人,認為沒人效率低落,你們怎麼判定,他們有正確評估員工的能力?

許:最好的主管,應該是能夠同時管理績效最好和欠佳的員工,如果他沒有辦法做到確實評量員工能力,他一定會被人資部評為能力不佳的主管,因為他沒有辦法管理一個事業部門,如果你跟他善意的溝通,他還是不改的話,這個主管等於讓自己的職業生涯面臨危機,傷害自己的業界聲譽。

HR(人資)都是事業部的partner(夥伴),就奇異來講我們有企業的HR,各部門也有個HR主管,在不同時候都會跟員工保持溝通,他有點像部隊的輔導長,如果直屬長官對你不好,你還有輔導長去聽你的聲音;再來,我們有每年員工意見調查也可反映,當然這是匿名,沒辦法針對個人輔導,但是可以看出一個意見趨勢。

指標不能一成不變!表現優劣得跟著企業需求改變

李:如你所說,奇異是多角化企業,每個部門的標準可不同,但時代也同時在變,這套強制分配制度有調整嗎?

許:確實在改變,由威爾許到伊梅特時代已經有所差異。奇異過去在評鑑人才時有個九宮格區分方式,很多公司如IBM都有,通常它的縱軸是performance(表現),橫軸是potential(潛能),奇異的縱軸還是performance,但是已經在二○○八年後將橫軸調整成Value(價值)。

伊梅特訂下了五個growth value(成長價值),不光只是追求表現,還要看你有沒有以價值基準去達到目標。最右上角表現最好就是叫作role model(模範),最左下角的一塊叫作unsatisfactory(績效落後),(員工)落到這塊,下半年就得努力一點。

至於選定哪些價值,就是隨著時代與企業需求改變,威爾許時代的二十年(一九八一年至二○○一年)是工業社會發展到極致,他所談的這些價值基準,其實也是工業社會裡頭需要的價值基準;伊梅特上任後談的就是global growth,並且在二○○八年把這些價值納入人才評鑑的標準,更科學化、全面性的評估每個人的天賦(編按:五項價值為對外關注力、清晰洞察力、想像力與執行力、包容力以及專業)。

舉個例子說,五項價值裡有一項是clear thinking(清晰洞察力),因為他認為二○○八年金融海嘯後,很多時候,你面臨的環境都不是那麼清楚,所以你要有清晰洞察力,還要有imagination和courage,就是你要有足夠的想像力與執行的勇氣,都是因應時代變遷調整。

都找A咖不見得好!中間表現員工對組織有穩定力

李:以「價值」取代的「潛力」,兩者最大差異,過去以潛力評估人才時,最頭痛的問題是難以定義和評估,改以「價值」代表企業先定義出企業文化,再用企業文化代表的價值精神衡量員工表現,比過去更精準。另一種對於強制分配的思考是,如果企業都留下A player(最好的員工),其實競爭力最強,蘋果(Apple)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就是這樣的想法,他曾經說寧願花時間找頂尖員工,也不願意妥協於較次佳的人選,以奇異的名望更有機會這樣做吧?

許:的確,蘋果公司裡面一堆高手都是史丹佛大學、柏克萊加州大學畢業的人,你說他們的聰明才智都低於賈伯斯嗎?也不一定吧!坦白說賈伯斯也不是多了不起的學校畢業,但是他的特長就是在於對liberal arts(人文藝術)的思考。

賈伯斯的liberal arts與讓消費者輕易上手的想法結合這些會執行工程人才,才能造就今天的蘋果。

企業當然希望都用最好的人才,但是全都用所謂的A player,真的對企業好嗎?我認為不一定。一家好的公司,每個人擁有不同的talent(天賦),中間表現的員工,可能並不是最先被拔擢的,但卻對組織具有穩定力量。

【延伸閱讀】台灣名師觀點為員工排名後,要能提升墊底者

這套制度目的是不讓員工有吃「大鍋飯」的心態。企業的獎懲有據,適才任用,更能留住頂尖人才,提升墊底員工能力,不適用者與其讓他留在企業「貶值」,不如讓他另尋可發揮的工作環境。

硬性規定各部門一定要一刀切設定哪個百分比以下就是績效差者是比較僵硬的做法,奇異演進到更具有彈性的做法,各部門可以依據其需求調整,但是其前提是,主管、員工心態和企業的成熟度高,而且有賴於主管和人資部門,能夠不斷藉由溝通,了解員工狀態,才可避免流於形式。

台灣企業常見的是做半套,只知道「術」卻不懂「道」,排出名次,只做為獎金分配的依據,但是卻沒有積極管理績效墊底者,讓業績落後者的身價繼續貶值;又或者做了排名,主管卻沒清楚告知員工,錯失提升員工能力的機會,企業要實施前宜先問:一、目前的制度是否真能鑒別員工優劣?二、清楚做了之後的目的性為何?並且應該花時間了解墊底者的問題。

口述:政大商學院IMBA專任教授李瑞華整理:曾如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381

創業公司不該留這五種人

http://xueyuan.cyzone.cn/guanli-HR/234763.html

TechCrunch報導說,Yammer的用戶體驗主管Cindy Alvarez在failcon會議上聊到一個有趣的話題:創業公司應該盡快解僱的5類人。呃,另一角度來說這可能也是挺招人恨的一個話題。

早期僱員:這些人在創業項目初期就在裡面工作,當時的公司還不知道未來走向。隨著時間的推移,早期僱員就不那麼匹配公司業務的變化了。這處境雙方來說都挺艱難的,但如果當事人已經不適合這工作,把這件不可避免的事情一再延後,更糟糕。

藝術家:創業公司裡的藝術家很常見。他們充滿激情和熱情,也有偉大的想法。但當事情沒沿著他們的思路發展時,他們就會拖後腿。他們不再按時干活,也沒了激情。他們會說:「我對這不感興趣。」如果他們的想法沒有被採納,他們會一直爭論。他們強烈的意見往往會影響團隊,讓團隊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繞過他們。某種意義上你不能讓他們在身邊。

思維固化者:這些人沒有創業氣質。他們可能會把創業公司當成成長型公司那樣施以經驗和建立的產品。但他們沒有足夠的靈活性來適應不斷的變化,來做一些不符合他們那些固化觀念的事情。

二手僱員:二手僱員們急於擺脫老闆,老闆也想擺脫他們。他們不是無能,但就不停的犯小錯誤,一點點累加,而這些小錯誤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團隊其他成員。

失敗的晉陞者:在原來的職位上有價值的員工,升職之後並沒有相應的發揮。問題的跡象:僱傭新人的速度比老員工晉陞的速度還要快。員工本人、新的崗位和創業公司所處的時間點都是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對於重新做回舊工作的員工來說是一個退步。讓他們離職吧,可能他們會在新公司找到適合自己技能的更好角色。

Alvarez很明確地指出,為了生存,你需要快速削減不干活的人。這對他們好,對創始人和整個足夠也都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538

企業養才 該不該先挑明星人才培育?

2012-11-05  TCW  
 

 

企業該不該在新員工進入時,就挑選極具潛力的新人特別培養?還是要等到數年之後,透過自然淘汰法則,再決定培養對象?

奇異(GE)與花旗銀行等企業,選擇的就是前者。

本期管理相對論延續上一期對人才的管理討論。奇異是自一八九六年美國道瓊工業指數設立至今唯一一家仍然上市的公司,長青的秘密就在於領導人才的培養。

《財星》(Fortune)雜誌五百大企業有十二位CEO來自奇異。每位奇異執行長都視人才培養為要務,前任執行長威爾許(Jack Welch)自認在奇異任職期間,花六○%到七○%的時間發掘、考核、培養至找到對的人,等於是奇異最大的人資長,現任執行長伊梅特(Jeffrey R. Immelt )每年必定前往奇異專為領導培訓設立的Crotonville管理學院親自授課。

從新人一踏進門,奇異就會從新鮮人中,挑選擁有領導潛力者加入CLP(Commercial Leadership Program)計畫,並且每半年輪調不同國家與事業部。奇異有七種領導課程(Leadership Program,以下簡稱LP),平均每年約有三千人參與領導課程,占員工人數約百分之一。

先選出明星人才培育,將可把最好的資源更集中投資,並讓人才提前打下接班基礎,但壞處是,可能造成「棒打出頭鳥」,讓人才提早夭折,且若選錯人,最後要把入選者淘汰,也會打擊其自信心。

本期奇異台灣執行長暨大中華區副總裁許朱勝,與曾經任職奇異,擔任其醫療設備系統中國總經理的政大商學院IMBA專任教授李瑞華對談,「該不該先選明星領導人才?」了解奇異如何面對培育下一世代領導者的兩難。

政大商學院IMBA專任教授李瑞華(以下簡稱李):對基業長青的企業來說,選擇潛力者做領導人才培訓已經不是選或不選的問題,而是選了之後該怎麼做,國內企業家都非常擔心選出來後,反倒「揠苗助長」,人才提早夭折,奇異從人才進門就開始做領導潛能培訓,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先選,是讓人才準備好!以較長時間,做全面領導力培養

奇異台灣執行長暨大中華區副總裁許朱勝(以下簡稱許):我比較過幾家企業高階領導團隊經理人的平均年紀,奇異最高領導團隊的歲數都比其他企業小,例如IBM最高階主管歲數,平均比奇異大概大五歲。以威爾許來當一個例子的話,他接任執行長時約四十五歲,現任董事長兼CEO的伊梅特才五十六歲(其四十五歲接任奇異執行長)。

算算時間,他進奇異可能約二十五歲或是更早,還要跟別人競爭與歷練,至少花十五年到二十年,你要知道,管理這麼大的公司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如果你真的沒有過人的能力,那董事會沒有膽子把重任加在沒準備好的人身上。這就是所謂為什麼講要有CLP,然後看看有沒有機會早期挖掘潛力人才,加速他成長。

伊梅特接任時,除了談到Global Growth(全球成長),他同時談到meritocracy(菁英),指賢能或菁英來當領袖的管理制度,我們認為,追求全球成長時,讓奇異成為一個全球人才都有機會當領導的舞台是必要條件,因此反映在人才培育上,我們非常重視領導力培養,有七種LP(Leadership Program)課程,sale(銷售)、人資、財務都各有LP課程。

當然,當你進入這種菁英課程裡頭或是加速成長課程裡,一切都是充滿變數的。表現好,你就變成明日之星,如果表現不好,你就毀了,對個人來說這是兩面刃。

李:我的觀察是,在奇異除非你出現重大錯誤,不然一做高階主管至少都十五年以上,與一般華爾街簽約三至五年的CEO不同,這是為了讓領導階層做長期的策略規畫,只要人家覺得你沒有做錯,你就有機會用很長時間去把這件事情做對。現在奇異有多少主管還出自LP的訓練課程?

許:單純以LP來講的話,約有三分之一,但我們有九成高階主管到過我們的Crotonville學院上過課。

入選,不保證最後成功!加速明星人才成長,並帶動競爭

李:外商公司可以公開選出菁英來先培養,是因為西方文化態度比較開放,但是東方文化企業就很為難。不公開,缺點是大家會猜,就像是皇帝選繼位者,沒選出來之前,大家爭得你死我活,員工也會認為沒被賞識求去。公開了又會棒打出頭鳥,奇異怎麼降低這種副作用?

許:就我知,奇異不會特別公布說我們今天選狀元,只是彼此會知道某些人進了CLP,僅限於此,因為假如兩年後他沒成功,當初大張旗鼓說新秀狀元,到時候很難堪。

其實CLP課程不像選奇異執行長接班人這麼競爭,只是選擇有潛力者進入領導培育,就算是選接班人,奇異也不是很早就公布接班人候選人,以伊梅特為例,他在二○○一年的九月七日才正式交接,也是在最後一年進入最後決選的時候才明朗化。

不過公布(進入CLP人選)了之後,你也不希望變成企業內部就排擠這個人,例如,你是明星球員林書豪,你會射籃得分就自己去投,其他四個人就看你投也不行。所以要讓其他人知道,這個課程不是唯一成功的途徑。

另外,你要想辦法讓被選中的人不要太驕傲,你希望他是一個好model(模範),讓其他人起而效法,鼓勵大家都一起向他學習,才能帶起正向的競爭。

人資得小心持續coaching(培育)明星球員。這些人夠聰明的話,他應該知道,當你被放到聚光燈底下的時候,這是一個Double edged sword(兩面刃),優點和缺點都會被照得更加清楚,自己會比較注意。

無論在IBM或者奇異,對於獲得這種特殊機會的人,我一直跟他們強調學多少關鍵都在你身上, CLP也只是一個過程,沒有保證你一定當主管,只是給你機會,讓你在裡頭加速成長,灌輸你一些功力。如果你越專注,從中學到的收穫就越多;可是你如果遊手好閒,人家會慢慢追上你的,這是很實際的事。

落選,還有其他路升級!即使最後留不住人,不見得不好

李:我是贊成某種程度的公開,但是要很有技巧,在台積電推過類似的制度,當時我先做心理建設,宣布就說明這不是一個接班人名單,只是選學員進入兩年課程,兩年後畢業了,還是得看你的表現決定你的成就,我故意用「畢業」這個字,第一個就是被選上的人他比較不會驕傲,第二個減少他跟別人相處的壓力。但是一開始就抉擇明星人才的風險之一是,該選的沒選到,你們怎麼處理遺珠之憾的問題?

許:當然,我們還有另一個 ECLP(Experienced commercial leadership program),從內部和外部找一些工作五年到八年,大概都三十歲出頭的人,進入ECLP的培訓計畫,加速他的成長,也是兩年訓練後,如果你夠qualified(有能力)就會升到上一級。

其實這跟大學聯考一樣,有些人夠聰明,幸運先考上台大,那並不表示淡江、中原大學畢業這些人就完蛋,一輩子就沒機會。

相對來說,這是一個比較公平的機制,當然比較殘忍是說,無論培訓多少人,最後真進入選主管的時候,位置只有一個,如果最後挑的不是你,沒有機會,他們就走了,避免不了人才流失。這不只是發生在奇異,很多有同樣制度的公司都如此。

李:其實每個制度都有它的兩面性,奇異已經用雙軌制降低誤判人才的風險,至於人才因為沒位置而流失,我的看法是,中國人有句話叫「肥水不落外人田」,我每次跟學生講這個觀念是錯的,肥水不落外人田的前提是,落到了外人田之後留下來都是餿水,我當然不願意犧牲好人才,可是很認真做人才培養的企業,反而很高興肥水能落外人田。為什麼?因為留下來的水更肥,如果你真的怕肥水外流而把他封住不讓他流出去的話,反而裡面的水會餿掉,讓他流不要緊,最重要的是看企業人才庫有沒有越來越好。

【延伸閱讀】台灣名師觀點:放大人才潛力,應做培育而非培訓

聯想創辦人柳傳志曾提到做生意,遇到兩種狀況他不做:一為沒有錢,一為沒有人,為避免「沒有人」錯失成長機會,打造接班人培育計畫勢在必行。

奇異領導制度的用意是為每一個階層打造接班人。先選出明星人才目的有二:一為讓人才早日出頭,二來,領導階層擔任要職的年紀較年輕,任職期間長,也更重視企業長期策略目標。

最重要的是從對談可知,「培育」與「培訓」的差異。奇異做的是人才的「培育」,除了硬能力同時也重視軟能力,主管利用工作時coaching(培育)人才,了解他的處事心態與價值觀等,最大化人才潛力。

這與國內企業普遍做「培訓」有所差異,台灣企業設計很多「培訓課程」,增加只是硬能力,如同上才藝班,出發點是讓人才覺得有在進步,流為一種留才的手段,又或者為了應付成長,機會主義式挖角人才,這都是炒短線的操作手法。奇異有1/3的主管來自LP,有人認為每年投資10億美元,才養出30%的主管,但是我要提醒大家,不投資,你付出的成本更大。此時,正值台灣企業世代交替,雖然起步有些晚,但全盤思考領導培養的時刻已到。

口述:政大商學院IMBA專任教授李瑞華整理:曾如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639

i黑馬:商業競爭不該使用政治手段!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4510.html

i黑馬
導讀:蘇寧董事長張近東在政協會議的提案(VIE結構治理、嚴格電商稅收)堪稱商業競爭動用政治籌碼的標誌性事件,在此之前,還沒有什麼事件引發如此大的利益紛爭,而從這個角度看,倒十分有資本主義社會的影子,政治籌碼開始成為利益的代言,這多多少少讓我們感到有些尷尬。總覺得還是國計民生好一點,這樣是不是太赤裸裸的資本化了,隨時讓人受不了啊。

蘇寧的發難

政協會議一開始,張近東幾份電商提案就引發軒然大波,直指對手淘寶和京東:1、C2C中存在假冒、侵權、非稅銷售、B2C燒錢;2、指責電商企業的VIE模式,境外資本遙控,給國內零售及經濟安全帶來隱患,還呼籲對電商徵稅。

張近東表示,淘寶一萬億規模平攤到700萬賣家,一家年收入僅十幾萬。「如果這一萬億有10%的純利潤,很多人工資還不如農民工一年收入,這是社會進步麼?相反,建立一個平台,交易不需要到工商註冊,不需要交稅,不需要監管,互聯網平台就被這樣扭曲。」

對此我總體表示比較的遺憾,儘管很多問題存在,但動機出發點和目的顯然不是為瞭解決問題而來。這裡面總體上只說了兩個問題,第一個是B2C不安全,第二個C2C沒意義。基本否定了兩個行業,而非要去規範什麼。從模式上否定了VIE就可以徹底的搞死競爭對手而不需要一兵一卒,從意義上否定了C2C,那麼C2C就只是一個逃稅的場所,而並無積極的社會意義。兩個問題的定性,直接就把自己未來的競爭對手清理乾淨了,這顯然不是出於一個行業發展的考慮,而是一個商業競爭的考慮。

這一次,蘇寧的戰線顯然拉得太長了,和京東還沒弄清楚123,就又開始把淘寶扯下水,顯然還是對自己的力量和能力毫無自信,於是就開始啟動乾爹模式,利用政治影響力去幹涉行業發展。這一點,筆者表示深以為憾,這個世界不僅僅是生意和賺錢,我們終究還是要為行業和發展多考慮一點的。

這種手段在之前的傳統行業競爭中,其實倒蠻常見,實際上在和國美的戰鬥中,蘇寧也最終獲得了勝利。涉足電商是未來蘇寧的主要戰略,而目前看,行業跨度確實有些大。蘇寧電商部分遠不如京東,但加上實體和地產,實力還是在京東之上,這也是蘇寧不如人還看不起人的本質所在。所以京東雖然是直線的競爭對手,但實際缺並不在張近東的眼內,張近東盯上的還是淘寶,這個銷售額萬億的電商巨無霸、黃埔軍校、電商搖籃等等無數電商桂冠的擁有者。當然,必須說,這一擊,勢在必行,早晚要出,但也要說,這一擊實屬自不量力,以卵擊石。資格固然不足,政治也未必能玩轉。

淘寶的反擊

面對張近東的提案,淘寶顯得比較弱勢,提出三點回覆,第一,支持收稅,不支持現在收稅。第二,不同意小店主不如農名工的說法。第三,你徵稅要為這些年輕人做什麼?

這三個回答,有理有情有力,雖然含混了逃稅的現狀,但也引起了創業者的共鳴,以至於蘇寧立刻就陷入了巨大的口水之中,被電商從業者尤其是淘寶店主罵的狗血噴頭。這堪稱是一個1對七百萬的戰爭,輿論的結局已經注定,當然,我們要討論的還是,現實到底是什麼樣。

目前淘寶網的C2C平台成交額超過萬億,大大小小超過七百萬店主,其中不乏年銷售數億的大店。在過去的幾年中,淘寶依舊是創業門檻最低,上限也最高的領域,很多人都專業的投身其中,於是,這個生意就變成了一個社會問題。

淘寶的稅收問題和假貨問題一直存在,但一直很難杜絕,可以說是淘寶天然的基因所在,也是門檻低的關鍵所在,大家都可以先來賣一下試試,成就接著賣,賣的不好就可以放棄了。逃稅問題確實存在,而且普遍,但在這個生意變成社會問題之後,這個稅收的問題就不是交和不交那麼簡單了。這實際上,管理部門也有一種默契,逐步改良而放棄一刀切,以免造成巨大的動盪。而從深圳珠海等放寬公司註冊標準,推行一元公司的趨勢來看,簡化和降低創業門開,給予一定的政策和稅收優惠也是政府大勢所趨。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淘寶商城的問題並非是一個無解的問題,而是一個已經各方都有默契的問題。所以張近東的提案,在政治上獲得支持的可能也不大。

這個問題目前淘寶還是在逐步解決的,因為這種灰色形態不可能無限持續,所以淘寶逐步從兩個方向開始調整,一方面還是重點打擊假冒偽劣商品,另一方面則逐步抬高運營門檻,開始大浪淘沙。抬高門檻的方式主要是像正規的有發票的天貓商城倒入流量,強力推行雙十一等活動,引導用戶養成在天貓的購物習慣。同時流量導入的成本也逐漸提升,擠出一些不成熟的小商家。當然,徹底解決這些問題還需要一點時間,但從整體來看,情況已經在向好的方向發展。而由於天貓長尾的特性,產品特別的豐富,用戶需求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所以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其成交優勢還是無人可以撼動的。

從業內人士的角度來看,張近東提出的問題,其實根本不是問題,而已經都是方案和實施了,只是實施的速度和力度不是非常強,也是考慮到社會穩定和影響問題,這都已經是大局問題了,張近東從一己之私切入進行批評,顯然無論是氣度格局還是技術方法,都已經輸了一大半,最後恐怕在輿論上,也會陷入一個非常不利的境地。

電商應該如何競爭

電商競爭一直比較血腥,但有兩點好處,第一,用戶體驗在告訴提升,從品質到物流都越來越好。第二,都是外資的錢在做。已經經過十多年考驗的VIE結構帶來了中國互聯網行業的發達,如果一定要攻擊這個環節,我倒覺得蘇寧靠壓供貨商帳期崛起的商業模式也有很大問題。電商可以競爭,但一定要在電商領域去競爭,去拼價格拼服務拼用戶體驗,而不是去拚政治背景,使用政治手段。直接針對企業本身進行打擊,這種打擊受到傷害的不僅僅是企業本身,還有整個行業。

如果你做的不好,就算把你的競爭對手都關閉了,難道用戶就會都得到更滿意的服務了麼?這一點,從谷歌走後百度的現狀,可以深刻的看出,靠政治手段帶來的壟斷其危害就更加深遠,只有在自由競爭的環境之下,對用戶和社會才是更好的選擇。

長期以來,傳統行業的競爭多半黑幕重重,而隨著傳統行業進入新興互聯網行業,這種不好的習慣也就代入了互聯網領域。

李承鵬曾經引用王小波的話說,「他父親所在的研究所總有這麼一個可愛的現象:本來爭論的是學術問題,可實際上大家爭論的不是學術而是人,比如不是爭論碳是否可轉化為氮,畝產是否可以過萬斤,而是花了大量時間爭論對方是不是資產階級和反動派,通過把對方肉身和靈魂的消滅,從而就達到學術上的正確。

那是個荒誕的時代,上世紀五六十年代。

由此類推google退出中國事件,以及中國足球打黑事件,等等。。還是屢試不爽。」

社會需要進步,需要競爭,需要法治,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一個公平的環境,這種公平首先就來自於自己內心的公正以及不利用自身優勢去進行不正當的打壓。

當然,用戶還是會用良心做出自己的選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317

不該接受風投資金的五大原因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4503.html

來源:福布斯中文網

在科技界,企業家爭奪風投資金的激烈程度,不亞於禿鷹爭奪橫死在馬路上的小動物屍體。

但從我的經驗來看,保持飢餓狀態能讓你更加敏銳。我對所有那些未能獲得風投資金的創業者的建議是:花點時間尋找一種營收模式,而不是拚命祈求投資。以下便是我認為自力更生比從外部投資者處獲得資金更好(當然並不一定更簡單省事)的五大原因:

1. 風投資金可能會讓你背離創立企業的初衷。當創業者創立企業時,心中往往有著熱切的信仰。他們要麼發現了一個問題,並認為一定能找到解決方法(蘋果公司的早期電腦就是複雜而昂貴計算機的替代品),要麼就是有一個全新的、可能是顛覆性的點子(還是以蘋果為例,其iPod/iTunes徹底顛覆了音樂行業)。乍一看,尋求投資似乎是讓創意起飛的最簡單方法。你有了錢支付各種賬單——房租、抵押貸款、工資、健康保險、硬件和其他必需支出——但問題是,一旦你對投資者負有責任,你就只能聽憑他們的擺佈。你不再只是打造你腦中的那個點子。如果你自力更生,你就能堅守初衷,在不受外界影響的情況下致力於此。

2. 風投會消磨你的前進動力。一旦你接受了投資資金,你就會開始擔心一些和產品或創意無關的事情。突然之間,你就專注於裝修辦公室、購買家具、組織社交性午餐、參加董事會議、接投資人打來的電話等等。這些都是令人分心的事情,通常會磨滅你的黑客精神。突然之間,你必須表現得要像一個成年人,你不能迅速行動,你開始擔心一些和產品無關的事。如果你獲得了投資,那你經營公司的方式就不可能和你自己出每一分錢經營公司的方式一樣。如果你自力更生,你就會更關注真正重要的東西:你的產品。以我自己的經驗來看,即便是在廉價的地下室空間、用破門和鋸木架當桌子,你也能開發出真正成功的產品。

3. 風投會讓你公司的規模擴大速度過快。你剛創業時,團隊可能只有1個人,或3個人,或5個人。但如果你突然間有了一大筆現金,你就可能將團隊拓展成50人——因為你可以這麼做。然後,又是在突然之間,你就必須處理人力資源問題,並管理那些應該是忙碌著的員工(因為你給他們發工資),可是這些員工並沒有很忙,因為並沒有足夠的工作量給他們。如果你一直等到有需要了才招聘(比如說,不招人的話工作量實在太痛苦了),你就可以精挑細選、找到真正適合公司文化並與你的想法有所共鳴的員工。有兩家公司的創始人/CEO我特別欣賞,它們是37 Signals和MailChimp。這兩家公司員工人數都不多——MailChimp成立七年來只有三名員工——即便它們擁有幾萬名客戶。如果你保持精簡,一旦有問題出現,你就能靈活理、保持專注。

4. 風投可能是長期令你分心的事物。如果你不用對投資者負責,你就可以把時間花在開發或產品上。投資者緊盯在你屁股後面時,你就發現自己要做很多事:盡職調查、聆聽董事會成員對你告誡說要把全副心思放在公司上。這些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分心的事物會導致各種延遲。想想吧:兩三個人決定要去哪家餐館VS十個人決定要去哪家餐館。只有兩個人的話,決定很容易就做出了。十個人的話,不可避免地會有人不喜歡披薩、有人是素食主義者、有人想要走兩步就能到餐館等等。如果你的團隊只有兩三個人,那麼你的產品可能需要6個月時間來策劃和發佈。十個人的話,你或許需要兩年時間。

5. 你一旦接受風投,就意味著你的公司將會被買賣。投資者給你錢,並不是他們人好,或是想要給某人「一個機會」(即便有,也不常見)。他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們想要十倍或是更多的回報。有時候,這意味著,他們會動用自己所有的力量來讓自己所投資的這家公司成為誘人的收購對象。他們主要關心的就是讓你的產品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顯然這對你、你的員工、你的品牌和你的用戶來說不是好事。是的,確實可能會出現初創企業別無選擇只能接受投資的情況,而這大部分是因為他們的產品沒有營收模式。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多數情況下,創始人從收購所能獲得的回報和出售公司相比是差不多的(甚至更少)。任何人,只要研究過風投公司和創始人計算公司估值的方式之間的差異,就會明白我的意思。

十年前,當我創辦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平面設計公司)時,我讓我父親給我投資,他拒絕了。當時我需要6,000美元去買一台電腦、一台打印機,支付三個月的房租。由於我沒有錢去做我想做的事,我不得不想盡各種辦法。我只能用著一台老電腦,借了一台打印機,在我家的廚房間工作。當然那很艱難,但卻迫使我專注於最重要的事情,最終我明白了,好的客戶並不在意我的辦公室在哪裡。他們在意的是我能夠準時、控制預算、交付良好的產品/服務。在創業的早期,我因為租約到期而接受了第一個網頁設計客戶。為了做好這份工作,我不得不用一個週末的時間自學了基本的HTML語言。如果當時我有錢支付所有的賬單,我可能就會說:「對不起,這活我不接。」然而那單活兒卻為我今天這家科技初創公司播下了成功的種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7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