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安倍延漲消費稅 後遺症比經濟問題更大 日本國債信評下滑 超爺還在搞民粹

2016-06-20  TWM

安倍宣布延後漲消費稅,種種數字卻顯示,日本經濟情勢將更為險惡,基礎財政赤字、公債餘額創下新高,竟沒有政治人物挺身反對……。

你贊成加稅?還是反對?答「贊成」的人,照理說應該不會是多數。但日本政府卻根據這樣的問答,來判斷能否加稅,實在很不負責。面對即將到來的日本參議院選舉,沒有任何政治家站出來,指著訴諸民粹的政府最高負責人說:「你這麼做有問題!」

在六月一日的記者會中,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正式宣布,原本預定在二0一七年四月將消費稅提高至一0%,確定要廷到兩年半後的一九年十月。

這是繼一四年十一月以來,第二次宣告延後加稅了。那時安倍承諾,「我在這裡清楚地向大家保證,不會再次延期。」但他的承諾,卻因為「新判斷」而瞬間成空。

眼前的基礎財政收支之所以呈現改善的跡象,是因為一四年四月的提高消費稅,以及企業業績的好轉,使得法人稅(企業所得稅)的總額比原本預期的要多。

然而,再次延後加稅,將使得原本預計要在一八年度實現的中期目標——「把基礎財政收支赤字占名目GDP(國內生產毛額)的比率降低至一%」落空,二0年度「基礎財政收支由虧轉盈」的目標能否實現,也教人絕望。

效應 日本央行持續印鈔

既然不加稅,又要如何實現原本以消費稅為財源的政策呢?二0年度的基礎財政收支由負轉正的目標,將如何達成?在一日的記者會中,安倍首相只提到,「我們不會撤下財政重建的大旗。」卻完全沒做任何具體說明。

原本預計在一七年四月實施、將消費稅調漲至一0%的行動,除了外食之外的食品與飲料,應該都會維持在八%的「輕減稅率」。業者為因應不同稅率,早已著手更換收銀機或下單接單系統。日本中小企業廳也已從一五年度預算的預備金中提撥九九六億日圓,要補助業者在這方面的支出;在公關、教導及諮商窗口方面,也總計投入一七0億日圓。但到頭來,這些錢全付諸流水。

假如只是在準備工作上白費力氣也就算了,以消費稅為財源的社會保險支出等等,也只要暫緩實施就好,但日本政府對於「到一九年秋天為止的這三年半,經濟情勢不容許提高消費稅率」的認知,所代表的意義可是相當重大的。

自民黨議員橘慶一郎,目前也是財政重建特命委員會的代理事務局長。他對於安倍經濟學的招牌政策能否持續,持懷疑態度:「到一九年秋天前無法提高消費稅率,意味著在那之前的經濟情勢很險惡,這也代表日本銀行(央行)的『異次元貨幣寬鬆(QQE)』會持續到那時候。但就現實來說,日銀可能買進六百兆日圓規模的公債嗎?」

日銀以「貨幣基數」每年增加八十兆日圓的速度持續買進公債,截至五月底止,保有三七0兆日圓公債。這樣算下去,預計加稅的一九年十月,貨幣基數約達六五0兆日圓。根據日本內閣府的中長期財政試算,一九年度時的公債發行餘額約為一一00兆日圓,一九年年中的發行餘額,有六成會由日銀保有(現在約三成)。

隱憂 政治責任沒人承擔

日銀總裁黑田東彥的任期到一八年四月,安倍首相的自民黨總裁任期到一八年九月,無論兩人是否績任,未來總裁所肩負的責任都很沉重。

信評公司對於二度延後加稅有何反應?歐美三家信評公司中,惠譽已在日前將日本國債評等展望調降為負向;一四年十一月延後加稅後,穆迪在同年十二月將日本國債等級調降為A1;標普也在一五年九月將日本國債調降為A+。

即使日本債務是GDP的二00%,國債還是得到相對較高的評等,原因之一在於,相較於歐洲的消費稅率在二0%上下,日本只有八%,外界認為仍有加稅餘地。

但在五月的日本政府每月例行經濟報告中,個人消費、出口及生產都持乎,狀況與雷曼兄弟風暴時天差地遠,「卻連二%的加稅都無法實施,可能會引發對於日本徵稅能力與未來償債能力之質疑。」摩乃科斯證券首席分析師大櫬奈那表示。

若因為加稅延後導致國債信用力下滑,可能會對國內銀行等日本企業造成負面影響。大型銀行對國外放款時需要的外幣,有三分之二要以存款以外的財源支應,也就是要從市場籌措。一五年起,不但籌措美元的成本上升,「一旦日本國債評等下滑,國內銀行信用力也隨之降低,籌資成本可能會以『風險溢債』的形式增加。」大槻補充。

遺憾的是,由於執政黨與在野黨都主張延後加稅,預計七月舉辦的參議院選舉,想必也不會討論應否加稅。這種「政治上的不負責任」,才是加稅延期凸顯出來的最大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099

美光買華亞科羅生門 過程還原 收購價傳言滿天亂飛,誰在搞烏龍?

2016-06-27  TWM

自六月八日傳出美光收購華亞科生變,華亞科股價先在端午節收假後連跌兩根停板,隨後於十五日爆量打開跌停,股價止跌回升,十七日更在一則「美光表示收購價維持每股三十元不變」的盤中新聞催動下,攻上漲停作收。

然而不過隔了一個周末,二十日就傳出美光對華亞科收購價恐從每股三十元砍至二十元,二十一日晚間,華亞科公告將以每股三十元支付收買價款予異議股東,又引發一陣聯想。短短幾個交易日,收購價傳言滿天飛,連帶讓股價跟著消息變化狂喜又黯然,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收購價羅生門」的源起,在於台北時間六月十六日晚間八點,美光科技財務長馬杜克(Ernie Maddock)出席「第三十四屆那斯達克投資人計畫會議」,並對華亞科收購案提出最新說明。

全程發言,未提收購價然而,馬杜克的談話並未出現在隔天(十七日)上午的國內日報媒體;消息首度出現,是當天上午中央社發出的即時新聞,標題是「美光打破沉默:華亞科照買,每股三十元」,文中強調,「美光財務長馬杜克公開表示,維持每股三十元收購華亞科。」消息一出,股價強攻漲停。

然而調閱當日馬杜克發言全文可發現,雖有強調「交易案的延遲與美光取得融資的能力無關。」「雙方還有些事要做,才能抵達終點線。」等說法,表達收購案仍在進行,但自頭至尾,馬杜克沒對收購價提出任何說法。意即,十七日盤中的「美光表示收購價維持三十元」消息,純屬烏龍。

短短幾個交易日,投資人心情大洗三溫暖,華亞科股價也在不確實的訊息中跌宕。華亞科和美光購併案後續如何?尚待雙方討論及完成,但這一連串的價格羅生門及傳言,恐已損及不少投資人的實質權益。

撰文 / 鍾張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036

匹凸匹又在搞什麽?擬向關聯方轉讓子公司100%股權

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公司”)擬將持有的控股子公司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務(深圳)有限公司(以下 簡稱“深圳匹凸匹” ) 100%股權進行轉讓,受讓方為匹凸匹網絡科技(上海)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匹凸匹網絡科技” ),轉讓價格為人民幣 10,000 萬元。

受讓方:匹凸匹網絡科技 成立以來未實際開展業務

匹凸匹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鮮言最近 12 個月 內曾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史潔,最近 12 個月曾為公司監事。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 匹凸匹網絡科技為公司的關聯方。匹凸匹網絡科技自成立以來未實際開展業務, 2015 年度及 2016 年一季度主 要財務及經營數據如下:

關聯交易標的: 成立以來未開展 P2P 業務 累計虧損 235.32 萬元

本次擬轉讓的深圳匹凸匹系 2015 年 5 月成立,成立以來,一直未正式開展 P2P 業務; 截至 2016 年 3 月末,累計虧損 235.32 萬元。

鑒於互聯網金融行業監管趨嚴,短期內無法通過 該業務為公司帶來收入及利潤,因此公司擬轉讓深圳匹凸匹 100%股權, 重點開展其他現有和新增業務,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水平; 以評估基準日交易標的凈資 產的賬面值和交易價格測算,本次轉讓深圳匹凸匹 100%股權,公司將獲得 235.32 萬元的資產處置收益,該收益最終以年度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確認的結果為準。

關聯債權債務:尚有借款余額 1000 萬元

2016 年 7 月,匹凸匹網絡科技向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務(深圳)有限公司 提供無息借款人民幣 1 億元;截止本公告披露日,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務(深圳) 有限公司已向匹凸匹網絡科技歸還借款 9000 萬元,尚有借款余額 1000 萬元。除此項借款之外,至本次關聯交易為止,過去 12 個月內公司與匹凸匹網絡科技(上 海)有限公司未發生其他重大關聯交易;公司也沒有與關聯方發生其他資產出售 的重大關聯交易。

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 但不構成《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 規定的重大資產重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125

美貿易官員指責中國不公平,外交部駁:到底誰在搞保護主義

在特朗普政府的貿易團隊中,被提名為商務部長的威爾伯·羅斯(Wilbur Ross)最受特朗普本人重視。特朗普曾明確表示,貿易方面的有關工作將以羅斯為中心展開。

由於羅斯在加入特朗普團隊之前贊成自由貿易,且曾在媒體上為中國辯護,但在加入特朗普團隊後態度出現轉變,因此外界對羅斯的真正立場有所期待。

18日在美國國會參議院舉行的提名聽證會上,羅斯選擇同特朗普團隊保持隊形,即先同加拿大和墨西哥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重新談判,隨後應對中國。

羅斯說,在大型經濟體中,中國是“貿易保護主義最嚴重”的國家,並稱中國在推動自由貿易方面“說一套做一套”;在行業方面,他著重指責中國的鋼鐵和鋁業存在傾銷。

被提名為商務部長的威爾伯·羅斯(Wilbur Ross)在聽證會上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隨後在記者會上對此觀點進行駁斥,表示“在當前形勢下,到底誰在真心大力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誰在實施保護主義,大家看得都很清楚,答案可能和羅斯先生的正好相反”。

不過,如果羅斯的言論代表了一部分美國企業和政客的看法,那麽將使用關稅作為貿易談判籌碼的特朗普貿易團隊又將為中美經貿帶來什麽樣的前景?

北美自貿談判是首要任務

羅斯在聽證會上表示,他並不反貿易,而是鼓勵對外貿易,實際上,他的任務就是擴大美國出口,削減貿易逆差,並吸引外國企業對美投資。

他說,如果特朗普的經濟政策得以順利實施,美國經濟未來增速有望達到3%,這一數字基本與選戰中提及的目標相符。

在羅斯看來,擴大美國出口以削減逆差的一個重要方式是重新與加拿大和墨西哥就NAFTA進行談判,這也是他上任後的首要任務。

羅斯還提到中國存在產能過剩,並導致了鋼鐵和鋁產品的傾銷,而美國未來將在反補貼問題上謹慎對待。如果美國商務部認定中國存在補貼,將會征收反傾銷稅,不過他沒有具體談到懲罰性關稅,僅表示關稅將成為美國與他國貿易談判的手段之一,是美國貿易政策的核心組成成分。

美國經常認為中國在鋼鐵行業存在傾銷可能

與此同時,羅斯還表示要為美國在華企業爭取公平的競爭環境:“中國對自由貿易說的比做的多,我們希望實現平等競爭,讓他們言行更加一致。”

公平競爭環境一直是在華美國企業近兩年來主要關註的議題。中國美國商會在1月18日發布的2017年度《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顯示,該商會有80%的會員企業認為其在中國受歡迎程度降低,大多數企業表示對中國信守開放市場的承諾缺乏信心。

曾經擔任美國駐華大使館商務公使的中國美國商會主席蔡瑞德(William Zarit)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今年中國美國商會將在2月前往華盛頓同特朗普團隊進行磋商,分享“更具有建設性的想法”。這次“敲門”活動比以往提前了一個月,他們將向特朗普團隊提出:首先,在中國需要爭取更多的公平競爭待遇,且他們將鼓勵美國政府同中國進行更強有力的溝通,其次,人民幣匯率已經越來越不是一個重要問題了。

BIT將有利經貿

實際上,在有關市場準入以及公平競爭的問題上,一份高質量的中美雙邊投資協定(BIT)將有效地解決上述難題。

不過該談判已經持續8年之久,雖然中美兩國政府不斷努力推動談判,但最終並未如願,美方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 的《中國執行世界貿易組織承諾2016年度報告》中認為,在2016年12月,中方仍未能決定是否可以“充分減少其投資限制,以便順利完成這些談判”。

蔡瑞德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亦表達了相似觀點,他表示,在他所知範圍內,他認為BIT未能完成是因為美方認為中方在負面清單方面的開放程度仍有限,達不到美方要求。

不過,由於美國政府換屆,對於BIT未來的命運,蔡瑞德表示無法評論細節,但認為BIT的確對中美雙邊經貿非常有益。

不久前,《經濟學人》智庫(EIU)中國研究總監任韜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對中美在特朗普政府任期內締結BIT也不太樂觀。

一個耐人尋味的細節是,在往年的中國美國商會的調查報告中,都會專門就BIT設置問卷,而今年的報告不知出於何種原因而未把BIT列入題單。

可是,美國的貿易智囊團也不會沒註意到,對於開放投資,中方早已給出明確態度。華春瑩指出,中國國務院日前就擴大對外開放提出了20項具體措施,目的就是要大力創造更加開放便利、透明的營商環境,積極吸引外商投資以及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

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

考慮到美國政府換屆對經貿帶來的巨大不確定性,今年的美國在華企業比往年任何時候都對中美關系更加敏感。上述中國美國商會的報告顯示,72%的受訪者表示,健康而積極的中美雙邊關系將對其業務產生重要的影響,而八成受訪者認為,2017年,兩國關系將維持現有水平甚至出現惡化。

蔡瑞德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也坦言,他們將在同特朗普團隊會見時,提出希望不要出現對兩國都產生反作用的事情。

對於美國未來的貿易核心官員在大洋彼岸傳出的負面情緒,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孫繼文表示:“當前美國國內時不時傳出一些貿易保護主義的聲音。我想強調的是,中美經貿合作‘合則兩利,鬥則俱傷’,這是由雙方利益融合的客觀現實所決定的。”

孫繼文表示,中美貿易額從1979年的25億美元增長到2016年的5196億美元,增長了200多倍,其中服務貿易額已超過1000億美元,美方對華保持順差。與此同時,中美雙向投資迅猛增長,截至2016年底,雙向投資已累計超過1700億美元。

孫繼文還表示,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聯合牛津經濟研究院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美中雙邊貿易和雙向投資為美國創造了約260萬個就業崗位,為美經濟增長貢獻了2160億美元,相當於美國內生產總值的1.2%。隨著中國民眾購買力提升,預計到2026年,美對華貨物和服務出口將增至3690億美元,到2050年將增至5200億美元。中國商品出口到美國,使美國物價水平降低了1~1.5個百分點。2015年,典型美國家庭年平均收入為5.65萬美元,而中美貿易可以幫助這些家庭一年節省約850美元。

孫繼文稱,相信中美雙方能夠通過對話和協商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中美經貿關系不會根本脫離互利共贏的軌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1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