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你知道,這是多頭市場!」——《股票作手回憶錄》讀感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hms.html

   昨天,股市開盤漲勢甚強,但一小時後,大約到了10:45,突然變盤,放量下跌直至收盤。究其原因,到底是當時台胞保釣船遭到小日本船隊的水炮攻擊而引起的呢,還是我那時正好上洗手間撒了泡尿的緣故呢?現在尚不清楚。

   「嘿嘿!跌了吧?師傅哎!」幾個徒弟笑,「叫你減掉一點,出來避一避,你就是不聽,死扛著!」

   我兩眼上翻,張口結舌,呆若木雞!

   這幾個徒弟都看過傳記小說《股票作手回憶錄》,我也是由其中一個曾向我推薦拜讀的呢,於是乎,我借書中最最核心的一句話回應道:

   「你知道,這是多頭市場!」(老火雞帕特里奇常掛嘴上之言)

   書中還說道:「我(主人公利文斯頓)的想法從來都沒有替我賺過大錢,倒是我持倉觀望,卻賺了大錢。明白嗎?持倉觀望!」

   真傳一句話,一字道天機!

   「哈哈!這本書問世將近一個世紀了吧,而歷史告訴我們,太陽底下無新鮮事!」我最後笑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328

一位餐廳主廚的良心告白:這是做給客人的 師傅叫我千萬別吃!

2013-05-20 TWM
 
 

 

台灣以美食聞名全球,台灣廚界的水準更是傲視群倫。

但美味的背後卻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致命陷阱,端上桌的山珍海味又摻雜著多少光怪陸離的手法?

一位縱橫業界二十年的主廚,現身道出料理食材幕後的黑暗面。

整理‧李建興、林麗娟

你確定要知道那麼多?一旦美食被揭開糖衣,醜陋的真相赤裸裸地攤在面前時,任憑再怎麼令人垂涎三尺的山珍海味,就算是老饕,恐怕也會倒胃口。

所謂「美味的真面目,廚房裡不能說的祕密」,對一般人來說,頂多讓「吃」這檔事變得戰戰兢兢,但對於拿了一、二十年鍋鏟的我,卻是一再衝擊我對廚師專業原有的價值觀。

速成美食當道 馬步功夫逐漸消失從年少到現在,我待過北、中、南好幾家知名餐廳,中西餐、冰品、養生藥膳料理都做過,一開始我也跟你們一樣,以為所有的美食都是廚師硬裡子功夫創作而成的藝術,但這只是一開始,很抱歉,現在的我,可不這麼想!

回憶起十幾歲時,滿腔熱血的我,雖不是餐飲科班出身,但憑著對美食的愛好,從最低層的學徒做起。我崇拜那些餐廳的大廚,廚技總是比自己的婆婆媽媽好上好幾倍,怎麼能夠讓原本乾澀的炸排骨變得軟嫩保水、歷久不衰?又如何在一天要料理好幾十道菜之時,還能燉煮出一鍋色香味俱全的紅燒肉?我想像,跟在這些大師身邊,能細膩地磨到三天三夜細火慢燉的馬步功夫。但,事實並非如此。

記得第一次上陣時,師傅就叫我在醃泡的肉排裡加入了一瓢瓢的白色粉末,我再怎麼菜,也知道這是小蘇打粉。我疑惑地問,「做菜要加這個?」老師傅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冷冷地說:「這就是料理的程序啊!不加,肉怎麼會嫩?」後來,師傅教我滷紅燒肉,只見師傅拿出一罐名叫「爌肉精」的東西,一打開立即就有撲鼻的香味,這味道香得很不自然,卻儼然是爌肉的味道。神奇的是,師傅滴了幾滴下去,不一會兒工夫,整鍋的清水就化為鮮嫩的湯汁,而喝起來正是爌肉的滋味。

添加物被濫用 美味淪為健康殺手身為學徒,不敢問太多,只能默默地學著這些標準流程,但我這才驚覺,原來廚房裡的瓶瓶罐罐都有令人咋舌的魔力,這也正是所謂門後的「不傳之祕」。我終於了解,以前學不會,吃起來連骨頭都入口即化的蔥燒鯽魚、南蠻漬香魚,有了冰醋酸當軟化劑加持,二十五分鐘就能迎刃而解;糖分、水分、火候、時間要拿捏恰到好處的煙燻鵝,也只要一瓶「煙燻油精」就能快速上桌。

什麼嫩精啦、雞粉啦、香草精啦……這些名字很美,美到讓很多廚師都理直氣壯地認定這就是做菜的必要程序。因此在這約定俗成的業態中,我開始幻滅,原來許多絕世珍饈,說穿了,就是灶內的一場魔術!但我擔心的是,若魔術本身只是一個無傷大雅的障眼法和捷徑,也就算了,然而真的這麼單純嗎?

拿廚界做沙其瑪、饅頭、叉燒包時,用來讓麵皮蓬鬆最常用的碳酸氫銨來說,內行人叫它「臭粉」,光俗名聽來就令人不敢恭維,雖說,這和讓菜炒起來會翠綠的小蘇打粉一樣,都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但這不也就是平常我們拿來洗廚房的用品嗎?

或許有人會振振有辭地說,食用的和工業用的不一樣!但誰能保證不會被誤用?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廚房中唾手可得的鹼粉,是做鹼粽、卜肉時的絕佳助手,無色無味,讓食物變得黏稠,所有人都認為這可以用,能不能用我不知道,但既然無害,又何必在瓶身標示著「請勿誤食,一旦誤食,不要催吐,立即送醫」?

我們當廚師的不是學化工的,更不是醫生,對於五花八門的食用級添加物,也只能麻痺自己相信「這是政府掛保證吔,是安全的!」但界限的拿揑,誰又能抓得準?還記得有一次在做醃黃蘿蔔,照道理講,傳統上應該用薑黃粉去醃,但我用了老師傅給的黃色食用色素,一不小心多加了一些,整個蘿蔔變成詭異的橘紅色,我足足用了三倍醃醬的水量,才將它還原成正常的黃色。

像我這樣一時手誤也就罷了,但有多少大廚用料是不超量的?瓶瓶罐罐的可怕,就在於你永遠不知道它神效背後,到底藏了些什麼?一般做廚師的不想知道,也很難探究,只是當我們還是學徒時,在「變」出料理後,師傅總會耳提面命,「這是給客人吃的,你們最好少吃!」其實一開始台灣人還好,用的添加物都很單純,一種菜用一種,但香港人就厲害了,把添加物當菜色一樣開發,在不同的添加物裡,藉由排列組合化學反應,研究出更多更神奇的配方,坦白說,許多香港師傅少了這些法寶,還真的不曉得怎麼做菜!

共犯結構成形 添加物為食界共業與其說這是廚師的沉淪,倒不如說這是從供貨商、餐廳經營者、廚師以及消費者串聯起來的共業!

就拿「瞬間變滷汁」的爌肉精來說,在油電雙漲的今天,一瓶三百公克只賣二百多元,在一五○公升的水裡,只要加一小茶匙就成形,精打細算的老闆,誰還跟你浪費瓦斯熬個三天三夜?再說,食物速成也讓廚師出師速成,師傅不想教,徒弟也變得不想學,經營者更樂得請位便宜的半吊子廚師,畢竟一瓶在手,萬事搞定。據我所知,很多餐廳,在排排站的廚師群中,會做菜的師傅大概只有四成;但其實會不會做菜不要緊,你們消費者要的,不就只是端上桌的「好菜」色香味俱全嗎?

在做菜的過程中,所添加的可以靠著我們的良心來把關,但有些添加劑早在原料端就做過手腳了。有次我在同業的「現撈仔店」看到飼養在魚缸裡的吳郭魚身上都長蟲了,還以為老闆買了不新鮮的魚,沒想到他氣定神閒地說:「該下藥了。」我才知道,吳郭魚撈上岸養在魚缸,活動範圍變小,抵抗力變弱,就開始病變,因此現撈仔店的供應商都會提供業者藥水,一下立即﹁回光返照﹂。而且,魚貨在運送過程中難免耗損,有的供應商還乾脆打上麻醉劑,等送到店了再打解藥。

在廚界打滾了幾年,開始要外出採買,最令我難忘的就是見識過養殖業口中的「仙丹」|| 孔雀石綠(三苯甲烷)的神效。有一次去參觀一座養殖場,池中養著紅魽、花蟹、龍膽石斑等魚種,我就親眼看見業者在這如同游泳池大小的池中,加了大概一個湯碗大小的孔雀石綠來殺菌,沒想到整池原本身上已有潰爛,準備「出局」的魚,三天後傷口就癒合了。

或許你會說,孔雀石綠這種含有劇毒的殺菌劑,不是禁用了嗎?但可怕的是,就是有人偷用,這連我們當廚師的都未必知道。更令人擔心的是,在農委會漁業署禁用後,原本廉價的孔雀石綠變得奇貨可居,售價每份(約二百公克)飆漲到一萬六千多元。但台灣人就是那麼聰明,又有人立刻發明了和孔雀石綠功效類似但廉價的替代品,只改了孔雀石綠其中一種被禁的成分,就能化暗為明。

雖然嚴格來說,這屬於動物用藥的範疇,但同樣是吃下肚,不也一樣危險?身為廚師的我們,無法替消費者把關,內心如何能安?

擺脫食品添加物 標榜﹁原汁原味﹂看著這些積非成是的業態,我常在想,「難道不用食品添加物就不能做菜嗎?」我就不相信,真正的廚藝無法戰勝化學外力。於是,這些年我漸漸地拒用化學添加物,開始研究如何用物理手段就能增添美味。例如我會幫熱炒快起鍋的青菜滴少許優質橄欖油,或在選取牛排時,先去掉粗筋,好凸顯它的嫩度。

總之,對廚界再怎麼幻滅,我相信還是有像我這樣願意多做一道功夫,不被化學添加物綁架的傻子。其實越來越多主廚與我想法一樣,我期待台灣的料理界,未來會以標榜「原汁原味」為傲,當客人上門時,都能問心無愧地說:「歡迎光臨!」

良心主廚

年資:近20年

經歷:曾擔任中西餐、養生料理等餐廳主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884

為什麼你應該投資比特幣?這是一篇關於比特幣的大軟文!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1878.html

【導讀】《為什麼你應該投資比特幣?》這是Tuur Demeester在比特幣2013大會上所作出的演講,既然是比特幣大會,那必然是對比特幣極度的鼓吹,但讀者也可以從中探索,比特幣支持者的邏輯,至於投資與否?請謹慎決定,以下為演講全文。

 

來源:cnBeta

 

今天討論的是為什麼我們要投資比特幣。首先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是一份金融新聞郵件的作者(譯者realdos註:Tuur在其個人網站上發佈各種金融新聞:)。 之所以做這個工作,是因為之前有段時間,各種金融問題的新聞層出不窮,如歐債危機等,這讓我覺得很不安,不知道金融專家,學者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因此 我開始自己研究,並做成金融新聞郵件。

研究的方法來自於我從商學院裡學到的知識,我讀了很多歷史書,嘗試發現裡面是否有一些規律,能讓我理解眼前的狀況。 我同時認為,為了瞭解正在發生什麼事,單純從網上讀新聞是不夠的,你還必須親自去跟各種各樣的人交流,因此我在過去的幾年,非常頻繁的出差旅行,重點關注 拉丁美洲。我覺得拉丁美洲很有趣,在這段時期之前,他們發生了很多次的金融危機。因此我也去了很多次拉丁美洲,在2011年的時候,我在那邊的朋友告訴我 很多關於比特幣的事情。我也被他們的熱情感染了,做了很多研究。在2012年,我將比特幣納入了我推薦的投資貨幣名單裡。那時它才5美元,很明顯我們目前 幹得還不錯。

但我今天來談的是為什麼比特幣是一筆好投資,即使目前價格已經達到120美元。首先我先列下重點。我會先從投資者的角度,回答兩個一直以來對於比特幣最大的疑惑,然後是對經濟、金融領域的一些制度分析,最後我們會預測一下比特幣的未來價格。

 

第一部分:比特幣是一個泡沫嗎?

 

很多人在最近6個月才知道比特幣,他們看到的是一個巨大的漲幅,緊接著暴跌和恐慌。比特幣跟互聯網泡沫一樣嗎?它是不是要完了?納斯達克指數到今天還沒回到2000年的水平,比特幣也是嗎?

有趣的是,拿這個問題問一些比特幣的老玩家們,他們無一例外的都是聳一聳肩。他們早在2010年就見過一次泡沫了。然後2011年又來了一次,從1美元漲到了30美元,接著就是2013年的這一次。

所以很明顯,關於比特幣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泡沫,這個想法是有問題的。首先看看經濟學上泡沫的定義:泡沫是指在一個明顯偏離內在價值的價位上的高量交易。

這裡的內在價值通常是某個比率,比如價格/權益比(P/E ratio)等,你看回曆史數據,然後發現目前價格處於一個泡沫區域,這就是股票市場的情況。但比特幣不是股票。首先要明確的是我們討論的是技術創新,加 密貨幣是技術創新,而我們知道的是技術的應用通常有一個S型的增長曲線,各種著名技術轉換為日常應用所需時間的曲線,VoIp技術的SkyPe同樣如此。

所以作為技術的比特幣,其增長圖形也應該類似,我這裡以MyWallet這個應用(可使用戶在線管理其比特幣錢包)的下載人數作為統計口徑,來看看相應的圖表:

有了以上這些事實,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邏輯推理:1.比特幣供應量有限;2.用戶數量在以指數速度增長;3.作為個人來講,要使用比特幣,必須購買比特幣。結論是什麼不言自明。

所以說,比特幣是泡沫經濟,這其實是個假命題。

 

第二部分:為什麼比特幣的價格波動如此之大?

 

首 先要承認一個事實,比特幣的價格波動或許將永遠存在,但價格波動並不妨礙人們接受比特幣。那麼比特幣波動的原因是什麼呢?我覺得有三點:首先目前比特幣市 場還是一個很小的市場,而這個市場有很多的投機者存在。由於人性中的貪婪和恐懼,必然會導致比特幣市場的一個上下波動。第二個原因我稱之為瓶頸效應。目前 比特幣市場還遠未成熟,而很多的交易所並沒有準備好進行巨額交易,我們看到很多交易所在價格波動的時候運作不順,而這也反過來加劇了價格波動。知道這點對 於一個投資者來說很重要,你需要知道你進入這個市場之後,是否有安全的通道可以退出。對於這一個問題我想有幾個辦法來解決:

1. 試錯。我們看到之前很多交易所成立,又有很多倒下。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家會不斷嘗試,不斷犯錯,直到找到最好方案。

2. 去中心化交易。

3. 最重要的長期方案,比特幣經濟長期增長,比特幣持有者以後將直接用比特幣與其他商家進行交易,而不需要轉換成法幣。歐洲中央銀行在他們2012年的虛擬貨 幣報告裡,也確認了這一點。他們在報告了提到比特幣大概超過了150次。報告稱,不排除在將來非銀行經濟(即比特幣)將更加獨立運作,而不需要與銀行產生 關係。

對於波動性我還想說一點,比特幣是一種商品,一種非常新的商品。歷史上有過很多新產品(比如19世紀發明的汽油)進入消費領域,可以看到汽油在剛發明的時候,其價格的波動性是非常大的,而這僅僅是一個年度數據的圖表,如果你看下月度或者每週的數據,其波動性會更大。而且汽油在早期的各地價格也不統一,這跟當前的比特幣也很像。所以長期來看,比特幣價格也會像其他商品一樣,進入一個穩定的過程。

但我不覺得比特幣會像汽油一樣進入一個下降區間,因為在過去一百年裡面,石油的供應量其實是大幅增長的。所以我覺得比特幣的價格最終會穩定在一個高位。

 

第三部分:舊制度與新制度

 

比特幣將來很可能將創造一個新的體制。我們看到在70年代之後供應量大漲,因為美國政府在1971年脫離了金本位制度,美元不再盯住任何商品,美國政府可以印刷任意數量的美元。而中央政府也任意的發行債務,導致了巨額的債務泡沫。

而且每十年,債務水平就翻了3倍。所以這完全是非可持續增長的模式。問題是,是否有一個爆發點?

80年代的拉丁美洲經濟嚴重倒退,其平均債務水平達到了GDP的80%。而2008年的南歐也是類似的水平,且4年之後的今天,其情況更加惡化。

還沒提更嚴重的衍生品危機。毫無疑問的這個泡沫終將破滅。

但關鍵是這個危機何時到來。因為作為投資者,我們更關心的是這個問題發生的時間,是下個月,還是接下來的幾年,抑或更遙遠的未來?

先來看看可能採取的措施,bail-out(外部托市)還是bail-in(內部救市)?

2008年的危機,各國政府採取的都是bail-out措施。從外部注資救活這些機構、銀行,將它們變成如同一具具的行尸走肉,但並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

而 bail-in,具體的定義我遲些再講。我先說一下,目前塞浦路斯的情況(譯者realdos註:即通過銀行儲戶的錢來救銀行)就是一個典型的bail- in,而我不覺得塞浦路斯將只是個例外。實際上,在金融世界,救市的行為並不是一個國家的財政部所能決定的,往上走你還會遇到國家央行,世界貨幣基金組 織,以及央行的央行FSB-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這個機構權力非常之大,且得到了G20的授權(譯者realdos註:可上http://www.financialstabilityboard.org/members/links.htm,看看成員都是哪些機構,我國人民銀行等三個機構是其成員)。這些才是金融業的核心機構,這個事實很多人不知道。

在2011年7月的一份報告裡,FSB提出要在避免干擾整個系統運作和損害納稅人利益的前提下,解決銀行的問題。

注意這裡的措施,「解決銀行」意味著不是從外部救市,而是採用一種較為平常的手段令其破產。而不干擾系統運作,則意味著他們不願意其他國家,其他銀行因為某個銀行的破產而受影響,「不損害納稅人的利益」意味著不能使用國家財政收入。那麼他們提出的手段是下面的這句話:

內部救市,意味著不能動用外部的任何資金,而只能從破產銀行的內部來解決。那麼破產銀行資產負債表裡,其資產是固定的了,而債務也是不能動的,因此只有從所有者權益裡動手,所有者權益包括政府借給銀行的錢,其他銀行借給它的錢,以及儲戶的錢。這意味著有一天你醒來,打開電腦,登陸網銀,發現你的賬戶變成這樣:

85%的存款都被凍結了。這是今天這個時代發生的事,這是銀行對於其無條件兌現承諾的毀約。

回到那份2011年FSB的報告,他們根據這份報告作了很多操作指引。包括促使銀行破產等的這類措施,其具體的實現日期是2012年12月。

在2012年的12月份之後,FSB做了一個統計,以決定哪些地區的銀行將會需要用到Bail-in措施。

以上這些地區,要麼bail-in已經實施,要麼正準備開始實施。我又去了各個世界金融監管機構如IMF等,查詢關鍵詞Bail-in的數量。

我們可以看到,IMF這個金融世界的警察,正在全世界推行Bail-in政策。因此,與報紙電視等公共傳媒所鼓吹的不同。

這 看起來是一幅很灰暗的畫面。不過好消息是,烏云背後總有風景線(silver lining)每一次的變革都會出現新的替代品。當下人們尋找的替代品是流動性高的資產,以便能自由轉移,以及不能存在第三方風險,如現在的債券,股票甚 至某些法幣都存在第三方風險。綜上兩點,擁有這兩個屬性的資產是我們所謂的硬貨幣,如黃金,白銀,以及比特幣。這就是風景線。

可見,比特幣擁有成為金融避難所的功能。比如西班牙,在塞浦路斯危機前,願意交易比特幣的地點散列圖,數量大增。

在 阿根廷有很多人在挖比特幣,很多人接受比特幣付款,我的朋友用比特幣買有機蔬菜。順便說一句,我的這些圖表都是我阿根廷的朋友做的,我付給他們比特幣。現 在阿根廷的情況非常困難,金錢的轉移很麻煩,而在銀行的存款會因為高通脹而不斷縮水。如果明年或後年世界也遇到了阿根廷的這個問題,那麼比特幣將會遇到更 強烈的需求。

 

第四部分:比特幣未來價值

 

這個話題我想儘可能的充分論述,因為如果只是看我給出的數字,會覺得大到不可思議。

上圖是很著名的消費者行為學裡的一個曲線,上曲線表示最終使用者比例,下圖表示在產品的各個階段,使用者的具體類型。2011年我們有過一次聚會,那時大部分人都在討論怎麼把比特幣做成人人都可以使用的貨幣,那時應該處於第一個階段。而目前我們處於第二階段:

接 下來我們來看看可能出現的情況如果對沖基金將比特幣納入他們的投資組合裡,即使只有1%的份額,比特幣的價格將達到1230美金;如果阿根廷的人不用黑 市美元而改用比特幣,比特幣價格將達到2480美元;持有黃金的人將1%的黃金換成比特幣,比特幣價格將達到3500美元。

既 然到了這一步,我們再來考慮一些更宏大的遠景。假設比特幣有朝一日做到了大眾化,連你祖母都會用了,我們再來做一些推測:如果以後影子經濟(現金收入,毒 品買賣,色情交易等)的交易都採用比特幣,那麼比特幣價格將達到86000美元;如果比特幣取代了黃金,比特幣將達到340000美元;如果比特幣變成世 界的儲備貨幣,那麼比特幣將達到520000美元。

想 像一下,你今天有3個比特幣,明天就成了百萬富翁?你有3000個比特幣,你成了億萬富翁?所以你能看出這裡面的風險/回報比率有多麼的誘人。我的建議 是,每個人都應該有一點比特幣,即使是零點零幾個,我曾經對我的讀者說,投資你資產的百分之一到比特幣裡, 現在他們的比特幣資產已佔到他們總投資組合的25%了,而且因為他們把前期投入的錢取出來了,所以現在是零風險的一筆投資。

以上是關於比特 幣的內容,但加密貨幣的市場遠不止比特幣這種貨幣。目前還有近1000萬的比特幣沒有挖出來,市價10億美元,而隨著比特幣價格的攀升,挖礦市場大有可 為。此外還有比特幣股票交易所,目前處於初期階段,但已有幾個很不錯的公司,從小規模開始,現在市價已超過2500萬美元,他們用比特幣派發股息,每年回 報高達25%;此外還有比特幣債券市場以及山寨幣市場。山寨幣目前還很小眾,但說不定在將來會有天才開發出基於山寨幣的應用,而我也十分看好他們的前景, 目前他們的市值相當於比特幣的3%-5%,未來可能會達到10%。為什麼?就像網絡世界有facebook也有其他小眾社交網站一樣,世界上總有人會有一 些特殊的需求,需要山寨幣才能滿足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394

敗局! 這是創業者心中邁不過的坎麼?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3769.html

如果將這些案例收集,一本商學教科書並不為過,但在這背後,採訪的記者卻是一陣苦水,當然創業著恐怕也一樣對「總結」失敗遮遮掩掩。

黑馬哥都有哪些苦惱呢?

其一、寫失敗太難,寫成功皆大歡喜。黑馬哥其實也很喜歡成功,也不願意跟別人吐槽自己的失敗,除了喝酒之後(#¥@%……此處省去3500字)。所以,小敗局難,難在少有人願意講,基本上每次說XX你談一談你失敗的故事吧,除了聽到電話裡一聲長長的嘟嘟聲,基本不會再有回音 。

其二、就算寫出來了,公關能不找你嗎?不管是寫大創業者還是寫小創業者,誰都不願意自己被歸類為失敗者的結局,所以,當寫誰又又又失敗的時候,一般還不到早上9點,各大公關電話直接打過來,然後就是各種要求改,各種要求刪除稿件,甚至還會動用官方武器,這讓黑馬哥疲於應付。

其三、被失敗者指責。其實黑馬哥一定知道,每次寫出一個小敗局,背後都有無數雙的眼鏡火辣辣盯著你,每次寫完小敗局,黑馬都會多打幾個噴嚏,黑馬哥知道肯定有人會說這個可惡的媒體又要寫我們失敗了,這種事怎麼可以寫呢。

其四、讀者吐槽傷不起。讀者會說不夠深度,寫的原因不對,或者直接就罵這篇文章文理不通,邏輯混亂,然後下面一長條的罵聲,這會讓黑馬哥茶飯不思,很難過,衣食父母不滿意了,當然黑馬哥痛苦啊。

吐槽了上面四大難點,是不是說黑馬哥以後不寫小敗局,這就是告別典禮了,其實不是,黑馬哥覺得恰恰是上面的吐槽讓黑馬哥持續的寫更多的經典失敗案例出來,理由有以下幾個:

理由一、價值連城。有一句永恆的真理,失敗是成功之母,寫小敗局的目的一定是讓大家更早成功,而不是詛咒失敗,這是大家對我們的誤區。馬云說看成功,不如看失敗,成功的理由千千萬,失敗的理由永遠就只有那幾個。所以,小敗局在於總結提煉創業者失敗之因。

理由二、創業者喜歡看。還在創業的人如果有幾個同類的案例來時刻警醒自己,必然會讓自己加大成功的機會,所以,創業者與其看所謂成功哲學,不如多看失敗案例。有危機意思才能做成持久的公司。

理由三、失敗者可以為鑑。我們所謂的失敗只是某一方面活著某一階段的失敗。曾國藩曾經說,人不要屢戰屢敗,而要屢敗屢戰。前後一字之差何在,根源在於前者不知道自己失敗的原因,後者知道原因總結之後再戰江湖,所以一時的成敗又何妨,三十年後回頭看,不知誰在河東,誰在河西。

理由四、使得那些走在失敗路上的人,警醒自己。i黑馬網曾經有一期寫過一個小敗局,正是因為局外人能看到他的危機,局內人看不到,沒有想到這個創業者因為i黑馬的這一篇文章,深刻反思,居然起死回生,後來給i黑馬發來了感謝信。

除了要寫之外,我們其實還應該清楚中國的創業者為什麼會不喜歡講訴失敗,不願意接受採訪。

首先,歷史思維。這個社會只喜歡追捧成功,不願意去探究失敗。這當然與中國幾千年來的成王敗寇的思維有關係。只要探究一下中國的歷史,你會發現,中國的歷史是典型的一將功成萬骨枯的社會,成了就是天降奇才,天之驕子,輸了就是一文不名,白骨埋他鄉。看看中國古代幾千年的鬥爭史,所謂的明君賢臣,哪一個不是在踐踏無數失敗者的血肉而成就自己的地位,所以,中國人失敗不起,也不願意被人知道失敗。在過去,失敗很多時候意味著死亡。

其次,面子邏輯。中國人輸了什麼都不願意輸面子,面子之餘中國人有時候比生命更重要,古代的中國人為什麼有那麼多殺身成仁,有人認為是氣節,我認為是面子。所以,不願意講失敗的人多半可以歸因為面子。

其三,社會意識。這個社會相信成功的人更成功,卻不願意相信失敗的人未來會成功。所以一個失敗者不希望別人知道自己失敗,每個創業者去面對投資人,投資人一定會問他你做成過什麼,而不會說他沒有做成功什麼求職同樣也是的,HR都會問你有哪些成功經歷,一定不會問你有哪些失敗經歷。

其四、傷疤心態。本來就虧了錢,生意不好了,你還讓人家來吐槽,放誰誰也不干。

但是這些失敗者們是不是就永遠不要發聲了呢?這也未必,黑馬哥認為至少三大理由支撐他們講故事。

首先想要東山再起,就必須與過去瀝青界限。對未來有交代的人,對現在才會有信心。不總結自己失敗的原因,很難保證未來不在同一地方摔跟頭。其次、坦誠的創業者才會更讓投資者喜歡,失敗不可怕,也不醜,但是掩蓋失敗就很醜,更何況「連續創業者」並不是什麼不好的事情。其三、讓其他創業者警醒,同是創業者,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好了,黑馬哥這一期先吐槽到這裡,下一期黑馬哥還要繼續趕稿,努力的寫出更多案例,但是黑馬哥有個希望,希望有一天真的沒有黑馬哥可寫的失敗案例了,振作吧,創業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1862

對話深喉:2億現金加增發換股,這是360控股搜狗的最終協議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5060.html

「360控股搜狗作價12億!」這是2013年7月11日晚「搜狗出嫁」這樁肥皂劇的最新版本,當然更新的版本則是搜狗CEO王小川給出的回應「不靠譜」。

誠然,將記憶倒帶, PPS在被百度收購的傳聞落地之前,官方微博也曾義正言辭的回應稱,關於百度收購PPS的傳言是「對PPS詆毀、捏造事實的低俗無恥手法。我們低調,但是我們絕對不好欺負!我們會用一切行動來證明!」當這樁塵埃落定後,記者再次問起當初官方為何否認時,得到的答案無非是「呵呵」、「哈哈」、「哦哦」。

所以說,一切回應在公告之前都是紙老虎,有時「謠言」才是最具可讀性的產品。

昨夜,黑馬哥突然接到一個匿名電話,自稱「深喉」,希望談談360和搜狗這些事,大部分聽起來像真的,這裡只做轉述內容真!假!自!辨!

對話:協議是什麼樣子

i黑馬:360控股搜狗是真的?

深喉:此事不假,上週四、五確定的條款,上週末董事會通過,並有第一波消息傳出。如網上所說今天(美國東部時間7月11日)簽約的可能性非常大。

i黑馬:收購還是控股比例多少?

深喉:是控股,超過50%,應該是51%-60%之間,不會超過70%,其中還會附加部分增持條款。

i黑馬:估值呢?

深喉:12億至14億美元之間。

i黑馬:具體交易形式是?

深喉:2億美元現金+360公司增發8-10%的股票價值4-6億美元的股票增發並與搜狐進行換股。

i黑馬:承銷商是誰?

深喉:花旗是承銷商,瑞銀(UBS)也有可能參與其中。

i黑馬:什麼時候公佈?

深喉:不會超過兩週,理論上耐性好會等到財報發佈,但夜長夢多,不屬於360的性格。

i黑馬:王小川為何否認?

深喉:呵呵。

(弦外音)聊天止於「呵呵」——不過隨著謠言,在20天內已股價大漲20%的奇虎,今日又大漲3.53%。

之前唱的是哪出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搜狗被「某某」收購的傳言了,百度、阿里、騰訊甚至小米蘇寧,只要是市面上有流量需求的公司,大多都會和這筆交易沾上或多或少的緋聞。據深喉透露,其中小部分是真的,大部分非常不靠譜。

在此次360收購前,最具表演天賦的便是與阿里有關的傳聞,但據另一消息人士透露,阿里巴巴由始至終,從未參與到併購傳聞之中,同時該人士還向樹先生分析了其中的門道:

一方面,對於出售方,增加議價能力。可能當時已進入了(目前看來的確是)談判的白熱化階段,對於估值、增持條款一直沒有落定,出售方需要出現大的虛擬買家來增加議價權,至於事情真假,即便購買方有足夠的信息對此確認,但一經媒體過度忽悠,所有人心裡都會打退堂鼓,即便是再冷靜的談判者也會出現心裡波動。

另一方面,對於搖擺者,形成刺激。眾所周知,在這樁交易中,收購搜狗對於百度來講,並沒有太多的商業和技術價值,唯一的購買理由,則是減小360的競爭力,因此一直是其中的搖擺者,同時市面上其實除了360以外,騰訊依然對於搜索「賊心不死」,但搜狐則相對清楚搜狗的價值,賣是一定可以的,拿來現金去為視頻鋪路才是正道,賣給誰反而顯得無所謂。

為什麼是這個價格?

在《用估值模型計算,搜狗到底值对话深喉多少錢?》一文中,T. H. Capital(天灝資本)CEO兼首席分析師侯曉天曾通過乘數法來對搜狗進行過估值,並認為:

百度去年總收入為35.71億美元,流量所佔市場份額為74.5%,因此,每一個百分點的流量的收入是47.5美元。搜狗去年的收入是1.24億美元,流量所佔市場份額為7.7%,因此,每一個百分比的流量收入是16.1美元,它變現能力是百度的33.6%。如果以搜狗的市場份額6.2%、5%和4.5%的情況下計算,現在出售的價格應該在7.4 – 10億美元之間。

 

按照估值模型,上述分析較為合理,但實際上,在實際中有幾個因素會造成價值的波動,其中包括,首先,同樣的搜索份額,360與搜狗的變現能力的差異以及輸入法和瀏覽器對於估值的價格會有所出入。其次,出售者由於議價能力強從而出現的估值溢價。其三,由於交易存在換股,雙方均會對目前的市值進行重新的評估,市場上是否出現了某方市值高於內在價值的情況。

可以看到以上三個因素皆對搜狐(搜狗)有利,因此獲得搞過10億美元的估值也較為合理。

未來資本走勢會如何?

圍觀者看著鬧,持股人玩心跳。這筆交易除了對行業格局有較大影響外,由於利益相關方搜狐、百度、360均是上市公司,因此該信息反射到資本市場也會出現較大波動,且讓我們來看下對資本走勢可能產生的影響:

搜狐:(昨日上漲0.78%,近20天上漲10%)最大的獲利者,雖然失去了搜狗的絕對控股權,但作為股東之一,依然可以通過搜狗對其進行流量輸入。在獲得2億美元現金後,加上現有的10億短期投資和現金,其在視頻產業的投資與併購上有了更大的騰挪空間。同時在獲得8-10%的360股票後,這一優質資產無疑是公司較好的背書,類似的故事雅虎和阿里巴巴似乎曾經上演。

奇虎360:(昨日上漲3.53%,近20天上漲20%)較大的獲利者,控股搜狗後,根據CNZZ的報告360搜索的市場份額將達到16.58%+9.27%=25.85%,同時搜索技術也將獲得進一步的提升。但考慮到此前股價已經有較大幅度,同時搜狗此前並未公佈公司的完整財報,無法獲知其獨立盈利能力,這將是控股後,360二季度財報最大的「X」因素,同時由於整合的困難以及王小川的去留問題存疑(按照程苓峰說法,王小川手中有1億美元單干的OFFER,同時對360價值相對較低),這均是360投資者需要判斷和考慮的。

百度:(昨日上漲3.91%,近20日上漲7%)再次在資本市場上「有所不為」,在這次併購中,呈現進退兩難的局面,但由於昨天消息放出後,股價依然有所提升,可以認為市場目前相對認可其300-350億之間的市場估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4836

呃……這是圖個啥?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7/2873700.html

幾天前,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興趣: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的品牌重塑。它把自己的名字從Ernst & Young簡化成EY,並同時推出全新的品牌標識。

安永過去的Logo黑底白字,在兩個變形字母「EY」組成的方塊後是公司名稱,下面再加上一行公司目標「Quality in everything we do」,即使在四大普遍偏保守古板的Logo裡也顯得毫不起眼。

但一夜之間,它變成了最年輕最激進的那個,這多少讓人感覺意外。粗重的深灰色字母「EY」成為新Logo的主體,新的公司Slogan「Building a better working place」位居右側,上方則是一個亮黃色的細長三角,整個Logo十分搶眼。

品牌諮詢機構BrandPie負責安永這次的品牌重塑,合夥人Kevin Keohane說,安永希望傳遞出更「積極、現代、自信」的形象,哪怕當前經濟前景仍充滿不確定。

文章裡同時簡單提到,安永的品牌重塑伴隨著新CEO溫伯格(Mark Weinberger)的上任。出於職業要求和好奇心,我決定找更多資料來看看。

但我實在沒想到搜索結果會是這樣:大量網頁都指向同一個內容——安永的新品牌名稱與西班牙一本大尺度的少年男性同性戀雜誌同名。相當多的網頁貼出了用「EY」做關鍵字搜索出來的圖片結果,一堆從身材到姿勢都很噴血的雜誌男模圖裡,混雜著安永的舊Logo以及一些辦公室照片。至少在Google圖片的第一頁,還看不到安永的新Logo。《洛杉磯時報》發起了一個投票,81%的票都投給了「安永應該保留原來的品牌名稱」。

在事後接受澳大利亞新聞傳媒機構APN的採訪時,安永表示已經意識到此次事件,但相信人們顯然不會認為那些噴血男模與安永有關,「隨著人們逐漸瞭解安永的新品牌標識,他們也更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圖片。」

可再怎麼說,這也顯然不是安永希望樹立的新形象。如果從那家諮詢公司到安永品牌部門的任何一個人在新名字發佈前Google一下,這樣的低級錯誤就不會發生。而低級錯誤往往很要命,並不在於它的直接結果有多麼嚴重,而在於人們會不會因此懷疑你的智商。在安永這個Case裡,至少要對它工作的嚴謹性打個問號。

看完一圈之後,我對安永這次品牌重塑的目的產生了疑問。究竟是什麼樣的定位或者戰略調整需要配合這樣一次從名稱到Logo再到口號的全面改動。對於一家需要以絕對專業、嚴謹形象示人的公司,安永不惜冒著這樣的風險砸下不菲的諮詢設計費用,究竟是圖個啥?

很遺憾我沒找到令人滿意的答案。安永在關於新CEO上任和品牌重塑的新聞稿裡表示,「縮短名稱將會為安永全球業務和客戶提供一致性並方便使用。」而新的品牌標識則「在設計中清晰地反映出我們新的品牌名稱。新的品牌名稱和標識明確展現出我們是怎樣的人和機構,並反映出我們在最近決意成為行業第一品牌的目標。」

縮短名稱的確可以方便使用,但它顯然不會是根本原因。如果這是為了反映「最近決意成為行業第一品牌的目標」,我又疑惑安永要如何達到這一目標。且不說這個目標過於模糊,即便溫伯格給出一個具體的收入或是增長目標,它仍然不足以解釋此次品牌調整和達成目標的任何聯繫。我只能想,也許過一段時間我們會逐漸看到安永一些實質性的新戰略舉措,也許是對新興市場的投資,也許是機構的擴張,也許是激進的收購,或者是推出全新的諮詢服務。如果沒有它們的背書,我只能認為這次品牌重塑純屬勞命傷財。

還有新的口號「Building a better working place」,我能理解這是為了突出安永專注於公司和商業世界,但「working place」的表述總讓我產生「這是一家辦公室裝修公司」的錯覺。

不管怎麼樣,這家全球頂尖的專業服務機構至少告訴我們,改名有風險,品牌需謹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672

這是什麼市? 楓葉資料室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4315677

8月28日,敍利亞緊張局勢升級,消息指美國快將展開軍事行動,導致亞洲區內持續走資,港股連跌兩天,昨天曾急挫逾400點,見一個月低位。分析解釋,埃及動亂持續,加上美國短期或向敍利亞動武,影響石油供應,亞洲所受的影響會較大,尤其印度及印尼依賴原油入口,電費等價格影響民生,能源補貼亦須提升,將令當地政府及經濟壓力大增,導致東南亞股市近期顯著下跌。

然而,對於投資者來,股市為了戰爭而跌,從來都是短暫。因此,市場的普遍想法是歐美轟炸敘利亞之日,便是股市止跌回升之時——這是經典式的壞消息入貨想法。況且,我們始終認為,市場並不真正擔心敍利亞戰事失控,環球股市下跌的幕後推手,是美國聯儲局的退市行動。尤其現在的股市古靈精怪,背後信息混亂,但短線操作還是有獲利的可能性,那麼,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市?

日前讀信報專欄作家陳大為的文章,作者從各環球資產表現等蛛絲馬跡,理順出綜合各宏觀因素背後的故事和可能性,非常具參考作用。他指出,『……由本年初直至5月中為止,標普500指數、不同年期國債孳息率息差變化及金價,均反映美國復甦持續加強。同期歐洲債券的孳息率穩定,而股市也繼續向上,是歐洲穩定並開始步入復甦的跡象。日本和東南亞方面,前者在貨幣剛貶值,後者在美中日資金湧入作直接投資(即在當地開廠、開公司、搞基建等等)的刺激下,看似是入大直路的興旺。唯一看來悶局的,就是仍為濫投資下受高通脹、資金鏈斷裂,和低增長之苦的中國。
 

然後就是6月的10年期美債拍賣時,其中標價的大折讓,以及跟著仍然不斷下跌的趨勢,所帶來的第一次大震盪。這次震盪,不光是令美股下跌,更連鎖反應至歐洲,令其原本已穩定下來的債券也幾乎重現危象。其餘地方亦然。中國股市同樣受重挫,甚至表現得更弱,而且同時期不斷傳出地方政府債務和企業生意及周轉同樣有問題的新聞。這次正是債券孳息率上升,帶來的卻不是經濟持續復甦,而是會因資金成本上升,造成企業擴張和借貸消費的困難的不同預期。

不過經過了約一個月的時間,當美債孳息率變化穩定後,市場似乎重返原本對復甦的預期,美股甚至破了新高。其他市場,包括先前極弱的中國市場,也有了逐步的反彈和回覆。直至三個星期前。美債拍賣及其孳息率變化實在厲害。拍賣時票息率由1.75%大幅上升至2.50%。儘管孳息率穩定了一個星期左右(在2.57%至2.62%徘徊),之後卻又再直線上升,同年期通脹指數債券孳息率也跟著上升,令通脹預期反而下降(由2.24%返回2.13%左右)。

相反,同時間較短年期的國債孳息率(如2年期)卻沒有跟著上升,造成2年期和10年期的息差擴大。一方預期收縮,一方預期擴張,然後是股市下跌,金價上升。演變到剛剛的星期三(821日),則是美元和美元基礎貨幣兌其他貨幣下跌,星期四晚美債10年期孳息率達2.92%,逼近3%。而同一天不論是亞洲、歐洲還是美洲時段,跟賺取美元相關的證券亦通通下跌。細心留意一下AH股指數的差異,以及外資銀行及中資銀行的股價表現相差亦可發現這種變化。換言之,在當刻,美元資產不是信心保證,甚至是風暴來源。

至星期五(823日)晚國債孳息率大幅回落至2.81%,同日歐美日韓澳洲股市亦回升,只是恆指和上證回落。至於其餘新興市場則個別發展。美元兌其他貨幣亦回升。但是有一樣價格沒有隨著滙市、債市和股市回穩而下跌:黃金。金價已經升至每盎斯1397美元的水平,逼近1400大關。』

陳大為解釋,市場認為如果資金成本和資金鏈能夠繼續在現規模的話,各地仍可繼續復甦。但有些市場(如歐美)先行並已過度反映復甦預期,因此需要先向下調整才有力再上。另一些市場(如中國)則先前過度反映收縮,現時在中國資金鏈已經穩定並有點改善後,預期公司和經濟表現均有改善,於是上升。

這個情景的前提是孳息率的變化有序,而且由兩種不同方式(2年期和10年期債券息差,及10年期普通和通脹指數債券的息差)計算出來的預期通脹的差距不大而且穩定。在這種情形下,復甦和溫和通脹交織,則黃金價格難以一直上升。

但是,如果資金成本上升太速,或者資金鏈規模縮減/減速的話,則復甦會因為擴張減慢,請人減少(因而消費減少)而減速甚至停止。如此一來,則愈依賴央行和銀行融資以維持生存和增長的地區、行業和公司受影響愈大。但是,不依賴融資,或特定類別的融資/資產/抵押的地區、行業和公司,不單沒有壞影響,甚至可以利用競爭對手的減弱而乘機擴張現有市場和開發新市場,更甚者可以利用各種方式消滅對手。

這個情景的前提是孳息率變化的波幅大,兩種不同方式計算出來的預期通脹率的差異擴大(即既不對沖通脹,短債減持少於長債),是對美元的長線資產欠缺信心又覺得短期風險甚大的徵兆。因為對美元欠缺信心會帶來其他貨幣資產和黃金價格上升。

值得留意的是,如果市場對美元欠缺信心,債券和貨幣問題持續惡化的話,第一波影響到美元區的各種資產,以及非美元區中債務問題較重的股票市場。如果持續,情形或可比照上兩個月的情況:在美債不穩以及聯儲局無法確保資金流的情形下,連已經因有聯儲局包底而穩定下來的歐債也會不穩,繼而衝擊歐羅資產。一旦歐美兩大經濟體同時受衝擊,則其餘的中日韓澳洲及新興市場均會無一倖免。

在所謂跟債券/貸款相關的資產中,其中最明顯的一環是房地產。假如房地產市場因資金鏈斷裂而由高位落下,則可以引起另一波的銀行貸款壓縮,進一步影響資金鏈,形成惡性循環。而無獨有偶,現時不少歐美地方的房價已經升了好一陣子,有些甚至已經超越海嘯前的價格,但也因此遇上了價格上升的瓶頸。與此同時,像澳洲、中國和香港早已經因過熱而回落,也因此更早陷於資金流減弱的問題中,但同時也有「若果淡得夠久,則現價已完全甚至過度反映負面因素,反而有機會上升」的情況。

於是乎,就算20112012年時負債過度或通脹過高,內政低效的地區和行業,只要其貨幣不易受衝擊,並且其經濟及企業表現已經收縮到底,而其銀行又不會輕易破產執笠的話,其對抗美債衝擊的能力比發達國反而更強,事關其價格已經反映了先前差勁預期。但這些地區面對的風險反而是一旦歐美重新穩定,資金重新流向發達國的話,則會因資金投入減少而復甦減速甚至衰退。

以上是「實際」部分及其對「信念」的影響。但是,對於有意通過衝擊系統弱點而謀暴利的資金而言,製造利淡信念,然後通過制度弱點散播,引發連鎖反應,才是關鍵點。衍生工具市場是這些資金利用槓桿低成本製造信念的地方,而因此其波幅和方向對未來形勢演變具指向性。』

綜合陳大為所言,我們可以假設這個市場仍然在「美歐復甦的信念」上繼續踩鋼線,即在潛在問題未惡化之前,市場資金仍傾向繼續短炒。至於目前這種「實際」與「信念」的平衡點會在幾時進入失衡,我們可以密切參考孳息率的變化及正在重拾避險工具角色的黃金價格走勢。總結一句,要在這樣一個刀鋒邊緣般的市況中揾食,風險與回報肯定不成比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453

繼續還是停止,這是一個問題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oh0.html
本人7月31日寫的小文學形不學神,成功難實現》,講到朋友小L,搞服裝業,出師不利,有銷量沒利潤,連連虧損,於是乎,考慮終止這個項目。

   時過一個月,昨天我們見面,得悉他還未停止運行。他猶豫不決,欲罷不能,原因有三:

   1、轟轟烈烈地搞起來,一下子關掉,沒面子。

   2、堅持一下,熬一熬,說不定就能闖過去呢!不然,如此虧損怎麼交代?

   3、如果停了,好不容易招來的這幫人怎麼辦?有點對不住他們。

   可見,小L是個重名聲、有責任、講義氣的人啊,難得!

   「你有何建議?」小L問我。

   於是,我針對這三個問題,簡要講三點:

   1、就看看這幾天吧,諾基亞被收購,傳聞索尼破產;至於以前倒掉的中外名人、名企業就更不知其數了!你一個毫無名氣的服裝項目又算得了什麼呢?

   2、若想搏一把,逆境求生,爭取成功,那須要考慮承擔兩個風險:還有多少資金可以注入並墊虧?時間還可堅持多久?

   如果能夠承受,還可繼續運行。至於成與不成則是另外一碼事。

   生意有贏有虧,實乃常態,但必須追求大概率事件。你再仔細考量一下,繼續堅持勝算有多大?如果輸多贏少,就應考慮收掉了。還有,這個項目有可能會盤給別人吧?若是,屆時承接者成功了,你不可懊悔自己;失敗了,你也不可慶幸自己;因為這已經與你無關了。

   談到這裡,我突然想起曾在什麼地方看到過巴菲特說的這麼一段話(大意):當你陷於一個爛企業或一樁爛生意時,你唯一要做的就是趕緊離開,不管代價多。你或許很有能力,能夠把它搞得起死回生,但最終留下英名的一定是這個企業,而不是你。這個道理芒格早在五十年代就跟我講過,可惜我至今(三十多年之後)才真正懂得。

   哈哈!莫非巴神也是黏黏糊糊地走過來的吧?當然巴神是謙虛而已。於是,我請小L用戰略眼光來思考這個問題:「這個服裝項目具體對你來講,究竟是一樁好生意,還是一樁壞生意?」若是好生意,就堅持下去;若是壞生意,那就是否可聽聽巴神的話呢?

   3、如果終止項目,你會為這幫的謀生而糾結於心,這說明你人厚道,但同時也折射出,你還只是個職業經理人(CEO),不是老闆,缺乏老闆「狠」心的素質。哈哈!其實,一個人處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謀生也是一個風險過程,沒有誰能夠保證一個人終身命運的。試想一下,如果這個服裝項目完全是你自己的,資金一分一釐都是從你的口袋裡掏出來投建的,那你會怎麼想和怎麼做呢?一定會按市場慣例事吧?當然,若真的決定項目下馬,建議採取「軟著落」,不宜急剎車,並要竭盡全力幫助幹部員工尋找和安排後路。

   《哈姆雷特》有句經典台詞:「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我套用這句話說:「繼續還是停止,這是一個問題。」

   這確實是個頭疼的大問題啊!」小L嘆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716

職業投資-這是和魔鬼簽訂的契約,對嗎? 求索之路

http://xueqiu.com/6337035653/25172243
格雷厄姆的結局,這位華爾街的教父於1976年去世前不久,格雷厄姆最後宣稱,他最終站在了「效率市場」理論一邊,而放棄他的價值理論。

RSI指標發明人韋特J.W韋登的結局,他嘲笑的那種自作聰明主觀的指出市場應該如何去做的想法,其實是在嘲笑自己前半生全部努力的結晶。

投機家傑西利弗莫爾的結局,傑西.利弗莫爾曾經用微薄的資金,創造出天文數字的利潤。他曾經破產過兩次,但不久後他都能創造出更大的輝煌。當他第三次破產時,他選擇了自殺。他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只留下了一千多美元的遺產。

  波浪理論發明人艾略特的結局,同樣發表道氏理論的查爾斯.亨利.道,我也只是看到了他完美預測的報導,而同樣沒能找到其獲利豐厚的記載。

  江恩的結局,江恩也許是最有爭議的人物。有人說他在市場上找到了看穿未來的方法,從而賺到了天文數字的財富。同樣也有人說江恩只不過是一個騙子,他靠包裝自己來實現高額的培訓費。據江恩的後代所說,江恩根本沒有給他們留下多少的遺產,只是靠寫書教學來維持生計。

巴林銀行的尼克里森的結局,1995年,裡森做日經指數期權的跨坐套利,交易組合頭寸的上下盈虧平衡點為18500和19500之間。1995年1月17日,神戶大地震後,日經指數大跌。1月23日,日經指數跌到17800點以下.為了挽救敗局,尼森大量買進日經指數期貨,同時賣出日本債券和利率期貨,企圖影響價格走勢。但終因無力回天,到2月23日,尼森共買進70億美元的日經指數期貨,200億美元的債券和利率期貨,經結算共虧損10億美元。2月26日,由於未能籌集到足夠的款項,具有233年歷史的巴林銀行宣佈倒閉,被荷蘭銀行購買。

中航油的陳久霖的結局,從事石油衍生品交易,陳久霖釀成轟動世界的災難,中航油總計虧損直達5.5億美元之巨,公司淨資產僅1.45億美元。2004年11月29日,他不得不向新加坡高等法院陳述真相,以求破產保護。年僅43歲曾經被視為前途無限的陳久霖一下子從天堂跌入地獄。

助友財團的濱中泰男的結局,1996年6月5日,濱中泰男未經授權參與期銅交易的醜聞在紐約逐漸公開。1996年6月24日,住友商社宣佈巨額虧損19億美元並解僱濱中泰男之後。銅價更是由24小時之前的每噸2165美元跌至兩年來的最低點每噸1860美元,狂跌之勢令人瞠目結舌,使住友商社的多頭頭寸虧損擴大至40億美元。

科學家牛頓炒股的結局,牛頓就是在南海公司股票上漲過程中參與了一把,很快,他的投資就實現了翻倍,當時還比較謹慎的牛頓出清了所有的股票,獲利不菲。但是剛剛賣掉股票,牛頓就後悔了,因為到了8月,股票價格達到了1000英鎊,幾乎增值了8倍。隨後發生的事件表明,牛頓決定加大投入繼續追進。然而南海公司泡沫最終開始破滅,股價一落千丈,到12月份已經跌到了約124英鎊,牛頓也未及脫身,幾乎血本無歸。最後說:"我能算準天體的運行,卻算不準人類的瘋狂。"

政治界丘吉爾炒股的結局,炒股血本無歸。丘吉爾在美國證券巨頭巴魯克陪同下,在華爾街股票交易所開了一個戶頭,但忙活了整整一天,做了幾十筆交易,無一獲利。到下午收盤時,丘吉爾已經資不抵債要破產了。

上面這些大師包含了價值分析、技術分析、神奇理論、交易理念的創始人,還有財團人物、科學家、政治家、他們都處在各自專業領域金字塔的頂峰,甚至有的還是開山祖師。而他們的結局又怎麼樣呢?

哪麼: 1我們可以從中發現什麼問題呢?或者有什麼啟示呢? 2在投資中給我們哪些警告呢?我們又如何避免呢? 3想起哪句話:「職業投資-這是和魔鬼簽訂的契約」 ,我們在投資的道理上,我們想好了嗎? 4怎麼樣才能走出這個魔圈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952

A股,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市場!什麼樣的人群!什麼樣的心態! 心燈永續William

http://xueqiu.com/9273139325/25615940
$華誼兄弟(SZ300027)$ 近期聽說華誼兄弟的王老闆期許退休後,華誼市值過千億。他為什麼敢吹這個牛?  這可真不是靠華誼的影視業務,我很早就說了,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產業是越假越有「價值」的,說的就是娛樂業。所以,王老闆信心暴棚應該不是影視業,是他的遊戲業務?中國的遊戲業有多賺錢,錢有多容易賺到,各位只要去微信上玩玩幾款小小的手游就明白了。在國內,遊戲的本質已經變了,不在是強調突出遊戲本身了。那強調什麼?強調面對屏幕玩遊戲的那個人的心理需求, 遊戲的設計者們,設計的遊戲全都是為了滿足玩家的心理需求,(這個需求太多了,各位玩家們應該是心知肚明的,攀比、炫耀、慾望……) 遊戲的設計者們不僅為了滿足玩家們的這些「我比天大」的心理需求,同時,還引導、刺激玩家們產生更大更多的慾望和滿足,人的慾望在虛擬的世界裡得到極大的滿足,掏點錢就不算什麼了。別小看這一點點錢,積沙成塔後,這是一筆巨款!   噢,國內的遊戲是這樣玩的。 商家以賺錢為目的(好像在中國,除了賺錢已經沒有別的追求了,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民族!什麼樣的社會!什麼樣的人群!什麼樣的心態!);玩家以心理需求的滿足為快感、刺激。

遊戲的錢這麼容易賺,當然王老闆敢說過千億了,樂視也敢亂花錢搞併購玩資本,說不準也要過千億了!  可憐那些辛辛苦苦做實業的人了,做上一輩子也上不了千億市值,那個號稱全球的家電之王,青島海爾,你的市值是多少?在美國算得上是一個中小企業吧。但我們國內A股市場的中小企業們,人家都要過千億了。紅塵多可笑,眾生多顛倒。

但,就是這個A股市場,這個全民的大賭場,莊家仍然隨意地顛倒黑白,隨意地愚弄大眾,人有多大膽,畝有多高產。什麼價值,什麼價值投資,成功的投機就是價值! 這個只有莊家是唯一贏家的市場裡,只有賭局和莊家通吃。各位眼看著股價的大廈層層築起,對不起,那與你們沒有關係,那是莊家的盛宴,你們能最後喝上一口湯,已經要謝謝莊家了。

我們曾經寄希望於金融的改革,也想分得改革的紅利。但各位請注意,中國的任何改革,在這個泱泱大國下,都是「治大國,如烹小鮮」的,要文火慢慢來。 30年的改革開放,國內積累的問題太多太複雜,改革起來會非常的漫長和痛苦。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留戀在這樣一個中長期看來,仍沒有希望沒有未來的市場裡?

成熟的市場有的是,至少離我們最近的香港市場,就是的。我作為一個A股的故友,誠心建議大家去一個規範的、建全的、相對成熟的市場裡,去尋找和實現自己的投資人生和價值吧。 一個不能體現價值的市場,一個愚弄大眾的市場,一個莊家為所欲為的市場,有什麼值得我們多看它一眼的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9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