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巴鐵”測試後被"封藏" 當地發改委稱未立項

近來,一輛據媒體報道可以“載客300人的‘空中巴士’——巴鐵1號試驗車”攪動了飽受“城市病擁堵癥”的民眾的神經。

8月2日,“巴鐵”在河北秦皇島北戴河區開始啟動綜合試驗,試驗包括剎車距離、摩擦系數、耗電等,檢驗車和路、人和車的關系。但是有消息人士透露,此次路面測試跑全程不過300米。有網友質疑稱:“300米是開玩笑吧,還沒跑起來就停下了!”。

此前,秦皇島市委和北戴河區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均表示,對“巴鐵”運行試驗情況並不清楚。秦皇島發改委工作人員則稱,該市並沒有對“巴鐵”項目進行立項審批。

4日下午,據中新社記者稱,“巴鐵1號”已被企業“封藏”。作為試驗線的富民路附近一段約長300米的道路已被戒嚴,穿著印有“巴鐵”標誌工作服的員工把守在道路兩端。“巴鐵”綜合試驗現場站臺的電子屏上仍顯示著“北戴河‘巴鐵1號’全球首測”的標語。

“巴鐵”被遮陽布遮擋了起來,只能隱約看到其車頭。(圖片來源:中新網)

現場,一座高約10米、寬約9米、長約30米的鋼結構建築把富民路南端的一側路面占滿,外面封擋著彩鋼板,原本通透的南北兩側拉起了遮陽布,整個龐然大物似的建築連邊角處都被用泡沫進行了精心封擋。

據了解,測試後的“巴鐵1號”就“躲”在這座臨時建築中,被封藏了起來,嚴禁觀看,嚴禁拍照。從遮陽布的上方只能隱約看到“巴鐵1號”的高大車頭。

據負責該路段清掃的環衛工告訴記者,“巴鐵”測試當天他就在現場,“啟動時的聲音仿佛飛機起落。”

對於巴鐵運營的各種疑問,制造方三緘其口。

2016年5月16日,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官方微信公眾號“巴鐵科技”發布消息稱,2016年4月27日,“巴鐵科技”與秦皇島市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秦皇島方面承諾將為“巴鐵”項目盡快落地提供一切便利條件,並已經為“巴鐵”規劃出一公里的試驗段,120公里的運營線路。

對此,秦皇島市委和北戴河區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均表示,對“巴鐵”在秦皇島運行試驗情況並不清楚。秦皇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室工作人員稱,該市並沒有對“巴鐵”項目進行立項。

巴鐵科技算是一家連續創業的公司,其前身是深圳華世未來泊車設備有限公司(已吊銷),成立於2010年1月26日,註冊資本80萬,法定代表是宋有洲,也是“巴鐵”的總設計師。公開資料顯示,宋有洲與華贏集團在2015年底簽訂戰略性合作協議。

目前,“巴鐵科技”顯示,該公司已與天津、秦皇島、沈陽、南陽和周口五座城市進行合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854

人工智能專項規劃2017年編制完成 加快推進立項論證

1月10日,2017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在介紹2017年科技發展改革工作時指出,“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將盡快編制完成實施方案,並編制完成人工智能專項規劃,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等重大項目的立項論證。

據新華社報道,萬鋼說,近年來,人工智能發展非常迅速,引發了科技界、產業界、投資界對人工智能的高度關註,美國、日本、英國等發達經濟體針對人工智能發布了一系列戰略、規劃和政策,力圖搶占未來競爭的戰略制高點。

他強調,我們一定要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特別是要科學預見和高度重視人工智能、基因編輯等顛覆性技術帶來的變革性影響,加強戰略前沿領域的前瞻部署,加快實施一批關系全局和長遠的重大項目,力求在戰略必爭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597

國內“天才捕手”行業現狀:收入少,剛起步 職業尚未立項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3-16/1085630.html

原標題:譽為“天才捕手”國內作家經紀人為何火不起來?

由科林·費爾斯、裘德·洛、妮可·基德曼領銜主演的《天才捕手》正在各大院線上映,該片講述了美國出版界最負盛名的傳奇編輯珀金斯與天才作家沃爾夫之間的恩怨故事。作為全球著名作家的幕後推手,珀金斯曾力排眾議一手捧紅了菲茨傑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作者)、海明威(《老人與海》作者),堪稱美國出版界的“大神級”圖書策劃編輯。

對於作家而言,出版社編輯類似於伯樂。近些年,在西方出版界,除了編輯之外,作家們的伯樂還多了經紀人一項。如果沒有經紀人克利斯多夫·里特的運作,《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很難憑借一己之力讓那位戴眼鏡的小巫師風靡全球。

而在我國,作家經紀人雖出現有年,但依然只能算剛剛起步。明星經紀人,大家可能比較熟悉,但作家經紀人,究竟是幹什麽的呢?

作家經紀人究竟是幹什麽的?一本書從頭忙到尾

六年前,一直在出版行業從事編輯策劃工作的傅興文決定自主創業,並選擇了對資金要求較低的圖書選題策劃作為起點。慢慢地,他發現在國內作家經紀人尚屬空白,而歐美國家的作家經紀人業務已經相當成熟,便往作家經紀人方向轉。

2012年開始,傅興文成為一名職業的作家經紀人。“作家經紀人並不是簡單地幫作家進行商業洽談,”不同於明星的經紀人,作家經紀人還承擔著選稿、發掘書稿亮點等選題策劃的職責。

傳統圖書出版行業的大環境不太景氣,而每年的出版量不小,因此各大出版社對圖書選題非常謹慎。作為作家經紀人,傅興文首先會對普通作者的書稿和選題進行篩選,接著對同類書進行市場調研,充分發掘書稿的優點和賣點,再大力推薦給擅長出版此類圖書的出版社。

傅興文介紹,作家經紀人的工作貫穿整個出版流程:努力促成作家與出版社簽約出版,配合出版社做好宣傳推廣工作,維護作家的利益,協調作家與出版社等的關系,為作家爭取各方面權益最大化。

對作家而言,最理想的狀態,就是將全部精力放在創作上,把市場調研、挖掘賣點優點、聯系出版社、簽約談判、催要版稅以及後期宣傳推廣等繁瑣工作交給熟悉這一切的專業作家經紀人。“這樣大家各司其職,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和長處,更有利於作家創作和圖書的運作,”傅興文解釋道。“幾乎所有的成熟作家都需要作家經紀人。這樣作家就能全身心投入到創作中,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他篤定地說。

名作家會給經紀人提什麽要求?葉辛張抗抗汪兆騫都很爽快

“很多實力出版機構都已經與名家有長期的合作關系,難以撼動”,傅興文介紹,剛開始做經紀人時,簽約的作家大都名氣不大。經過長時間摸索,至今他已為葉辛、張抗抗、袁偉時、汪兆騫等名家代理了若幹代表作。

迄今為止令傅興文印象最深的簽約作品,是著名編輯家、文學評論家汪兆騫先生的《民國清流》系列。

當時汪兆騫先生年僅三十多歲的女兒不幸處於癌癥晚期,汪老沒有心情處理與出版有關的繁瑣事情,加上之前合作過的作家朋友向汪兆騫引薦,於是,順利在名家處於人生的特殊時期出任其經紀人,幫忙處理出版事務。《民國清流》系列迄今銷量已約十萬冊。在與汪兆騫合作後,傅興文又接到了多位名家的托付,接連簽約了葉辛的《蹉跎歲月》、《孽債》等八部再版長篇力作,以及張抗抗的《情愛畫廊》、情感散文集《回憶找到我》等多部作品,並繼而簽到袁偉時先生的隨筆集。“各位名家老師都沒提什麽要求,我們主動提出版稅條件,然後各位老師都爽快地答應了,”傅興文說。

與此同時,傅興文也承認,其實作家經紀人在處理非名家作品時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只是,在圖書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一般作者的作品簽約難度較大,這就需要更充分的市場調研、提煉的賣點優點更具吸引力。

國內作家經紀人制度卡哪里?圖書定價低作家收入少

作家經紀人在歐美發達國家早屬於成熟行業。據了解,在歐美有八成的大眾圖書由作家經紀人進行版權代理。而在我國,它還處於起步階段。現代出版社資深圖書編輯張霆表示,工作中接觸的一般可以稱為版權代理人,專職為一個作家或作者做經紀人的還是比較少。在他看來,目前國內作家經紀還屬於起步階段,對作家的包裝體系還不成熟,某些時候僅僅是作為作家作品授權的中介。

國內作家經紀人制度卡在哪里?

據介紹,歐美作家與出版社、經紀人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出版商幫助作家提供出版印刷機會,經紀人與出版商商量發行辦法。作品由經紀人聯系讀者,發訂單征求訂數,然後再聯系與印刷廠訂立印刷合同。西方國家的文學作品,有的書初版只印一千冊左右,只要經紀人、出版社認為有利可賺,又適合讀者需要,訂數少一些也開機印刷。

此外,西方國家圖書價格較高,一本折合中文10萬字的小說定價20多美元,科技圖書幾十美元,有的達上百美元。業內人士介紹,中國的圖書定價普遍偏低,除了當紅作家,僅憑版稅,很少有人能支付得起經紀人的費用——按照國際出版市場的慣例,作家經紀人在版權代理的過程中會收取10%-15%的代理費,“一般作家所得版稅也就是幾萬元,按這個比例,經紀人所得就更少了。”

據了解,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曾在2012年提交相關的職業立項申請,申請將“作家經紀人”或“版權經紀人”列入《國家職業分類大典》,但至今尚未有結果。

不過,影視IP熱使得網絡文學的版權價值陡增,也為作家經紀人的擴容提供了環境——目前作家經紀的盈利模式有兩種:一是短期收益,將版權賣給影視公司或者遊戲公司,與作家共同獲得版權費,按三七比例分成;二是長期收益,與影視公司聯合開發項目,與作家一起獲取項目分成。

即便是傳統出版領域,傅興文已經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網上搜索,可以找到多位作家經紀人的名字。而且,2016年年初,故事分享平臺——犀牛的故事APP正式開啟“作家經紀人”業務。至今,他們已簽下了30位作家,簽約出版的類型文學書籍總印數超過50萬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844

玉米、棉花期權獲批立項

6月11日,大連商品交易所(下稱“大商所”)和鄭州商品交易所(下稱“鄭商所”)相繼發布消息稱,玉米期貨期權(下稱“玉米期權”)、棉花期貨期權(下稱“棉花期權”)立項申請已獲得中國證監會批複同意。

這意味著繼豆粕、白糖期權後,我國又有兩個農產品期權品種有望落地。去年3月31日,豆粕期權在大商所掛牌交易;同年4月19日,白糖期權在鄭商所掛牌交易。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玉米期權和棉花期權均具有較為成熟的市場基礎。其中,玉米期貨上市以來,國內主要的貿易、加工和飼料養殖企業均已參與玉米期貨交易,一些玉米企業開始使用期貨點價方式開展貿易活動。特別是隨著近年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玉米現貨價格走向市場化,價格波動幅度明顯增加,涉農主體避險需求增強,玉米期貨市場交易規模大幅提升。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大商所玉米期貨成交量1.3億手,在FIA公布的全球農產品期貨期權排名中位居第二位。2017參與玉米期貨交易的客戶達29萬戶,單位客戶日均持倉量占比42%。

就棉花方面而言,“棉花現貨基礎良好、成熟度高,期貨市場運行平穩、功能發揮有效,具備開展期權交易的各項條件。” 鄭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

根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數據,2017/2018年度,我國棉花生產量為613萬噸,凈進口量為114萬噸,消費量為817萬噸。棉花期貨自2004年上市以來,市場參與度不斷提高,功能發揮不斷深化,已成為世界範圍內主要的期貨品種之一。

在業內看來,玉米期權和棉花期權的推出,將進一步豐富我國農產品衍生品工具,為相關產業上下遊主體提供更為豐富、靈活的風險管理手段和交易策略,有利於提高期貨市場服務“三農”的能力。

永安期貨長春營業部總經理金東升表示,在臨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定價,價補分離”之後,玉米期現貨市場對玉米期權的呼聲越來越高,場內期權的推出將為玉米企業在成本、風險偏好等方面提供多樣化的選擇。“相對於期貨,期權最大的特點在於鎖定風險的同時,還能夠保留買方獲得收益的可能,避免了套保失效時追加保證金的風險,這一特征非常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差、資金力量薄弱的中小飼料、加工、貿易企業,有利於實現企業的穩定經營,促進整個玉米產業轉型升級。”他說。

與此類似,業內人士認為,我國棉花產業鏈主體,尤其是中下遊貿易商和軋花廠,經營規模小、成本高,抗風險能力較差,人才和資金相對缺乏,更適宜利用棉花期權管理價格風險;此外,2014年,我國取消了棉花臨時收儲政策,探索出一條農產品價格與政府補貼分離的新路子,開展棉花期權交易,能夠為現行補貼政策提供有益參考和有效補充,創新工具和手段,促進農業支持保護政策改革的深化,從而更好地服務棉花目標價格改革。

2016年以來,“保險+期貨”試點連續三年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各大期貨交易推動市場各方開展“保險+期貨”試點。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開展玉米和棉花期權交易,可以為“試點”提供場內期權對沖工具,降低風險對沖成本,增強保險能力,豐富風險控制手段,推動“保險+期貨”試點持續發展,助推“保險+期權”模式的探索和完善。

對於玉米期權和棉花期權的籌備工作。記者從大商所了解到,該所目前正穩步推進玉米期權的上市準備工作,一是結合玉米期現貨市場的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同時借鑒豆粕期權相關參數設計,對玉米期權的行權價格間距、最小變動價位、手續費、初期限倉標準等多個參數進行了論證和優化,完成了玉米期貨期權合約設計;二是升級優化技術系統,完成了核心交易系統的多品種容量測試,並推動期權行權優化、期權組合保證金、期權套保等功能的開發,以不斷滿足期權未來發展的需要;三是持續全面開展投資者培育工作,在豆粕期權市場培育的經驗和基礎上,多角度、多層次、多渠道加大培育力度,積累期權應用策略和案例,為玉米期權的順利推出奠定更好的客戶基礎。

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大商所將按照證監會相關要求,做好上市的各項準備工作,優化規則制度體系,有序開展仿真交易,持續推動市場培育,確保玉米期貨期權順利推出和平穩運行。

“下一步,鄭商所將按照中國證監會相關要求,完善合約制度設計,加大市場培訓和投資者教育,做好技術系統的測試,開展棉花期權新一輪仿真交易工作,做好棉花期權各項上市準備工作。”鄭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幾年來,鄭商所開展農產品期權研發工作,持續進行市場調研活動;2014年,鄭商所組織了棉花期權仿真交易,開展了投資者教育工作;2017年,鄭商所加大棉花期權新品種調研論證工作力度,並就開展棉花期權交易征求了產業企業、機構投資者及會員單位意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714

20號膠作為特定期貨品種立項申請獲批,將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上海期貨交易所(下稱“上期所”)20號膠作為特定期貨品種的立項申請近日已獲得中國證監會批複同意。

據了解,20號膠期貨將複制原油期貨相關政策,以“國際平臺、人民幣計價”為上市模式,采用凈價交易、保稅交割的方案,全面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

20號膠為當今全球天然橡膠產業最主要、最具代表性的品種。全球天然橡膠產量逾1200萬噸,約70%用於輪胎制造,其中約80%使用20號膠。經過十余年的發展,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輪胎制造國、20號膠第一大進口國和消費國,主要進口來源國為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等“一帶一路”沿線東南亞國家。

據統計,2016年我國進口20號膠約327萬噸,自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進口量占我國20號膠進口量的82%,從上述三國的進口量約占其總出口量的57%。在業內人士看來,開發20號膠期貨,是上期所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的舉措,有利於構建全球天然橡膠市場的定價體系。

同時,隨著我國天然橡膠產業鏈企業“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海外橡膠資源逐漸增加。據測算,我國天然橡膠產業鏈企業在海外實際控制的天然橡膠資源已是國內資源的2.5倍;20號膠作為其海外生產、使用的主要品種,其面臨的價格風險敞口與經營風險與日俱增。2010至2017年期間,20號膠最高價達38205元/噸,最低價至6686元/噸,年度平均波幅高達53%。

上述業內人士認為,開發20號膠期貨,可為“走出去”的橡膠產業鏈企業提供價格風險管理的工具,幫助企業鎖定成本、守住利潤,助力我國天然橡膠產業邁向世界一流水平。

“下一步,上期所將在中國證監會的統一部署下,在廣泛開展市場調研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好20號膠期貨合約設計及規則論證等系列上市準備工作。”上期所相關負責人士表示。

根據上期所《上海期貨交易所2018-2022年度戰略規劃》,該所將履行“服務實體經濟,用衍生品協助全球客戶管理風險”的使命,貫徹落實“產品多元化、市場國際化”等發展戰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793

國務院取消外商投資道路運輸業立項審批,外資將享國民待遇

我國取消了外商投資道路運輸業的立項審批,之後外商投資道路運輸業將享受國民待遇。

8月3日,中國政府網對外公布《國務院關於取消一批行政許可等事項的決定》(下稱《決定》),取消外商投資道路運輸業,外商投資合夥企業設立、變更、註銷分支機構備案等11項行政許可事項。

根據《決定》,取消外商投資道路運輸業立項審批後,外商投資道路運輸業享受國民待遇,地方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嚴格按照國內道路運輸經營相關規定進行管理,依法辦理“道路旅客運輸經營許可”、“道路貨運經營許可”等相關行政許可事項。同時,地方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也要完善道路運輸安全相關規定,加強安全檢查,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進行處罰。

7月18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取消外商投資道路運輸業立項審批。 交通部新聞發言人吳春耕在7月26日的發布會上指出,將加強與商務部的溝通協調,研究廢止兩部門聯合制定的《外商投資道路運輸業管理規定》及相關配套文件,確保此項改革落地。

國家統計局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鐵路運輸業投資額增速為-10.3%,道路運輸業投資增速為10.9%,分別大幅低於去年同期的1.9%、23.2%增速。

針對基礎設施投資大幅放慢的情況,7月2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交通、油氣、電信等領域推介一批以民間投資為主、投資回報機制明確、商業潛力大的項目。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完善外商再投資鼓勵政策,加快已簽約外資項目落地。

吳春耕指出,道路運輸一直是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最早也是最徹底的領域。多年前,交通運輸部就提出“有路大家行車,有水大家行船”的口號。多年來,我國切實履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承諾,積極有序推進我國道路運輸市場開放。

自1988年8月批準第一家中外合資道路運輸企業至今,交通運輸部門共批複了3000余項外商投資運輸業申請,外商投資道路運輸業總額超過600億元,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及道路貨物運輸、汽車維修領域,為中國道路運輸行業有序利用國外資金,吸收借鑒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實現道路運輸現代化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鐵路領域,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發布的《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取消了鐵路幹線路網的建設、經營須由中方控股的限制,並取消鐵路旅客運輸公司須由中方控股的限制。

中國鐵路總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放開幹線鐵路和客運公司外資控股限制,對鐵路改革意義重大。外資的進入,將為中國鐵路建設、運營帶來更多資本和先進的管理經驗。

加上之前取消的軌道交通設備制造外資準入限制,鐵路行業已經基本完全開放。去年1月,國務院公布《國務院關於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幹措施的通知》,修訂了《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及相關政策法規,放寬服務業、制造業、采礦業等領域外資準入限制,制造業重點取消軌道交通設備制造等領域外資準入限制。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增強道路運輸領域外商投資吸引力有多個途徑:從投資端,建立多層次的融資渠道,打破對於銀行貸款的單一依賴,創新金融產品,通過提升資產證券化率、引入社會資本等方式,提升資金和資產運作效率。比如在19世紀美國鐵路建設初期,鐵路債券所帶來的巨額融資在鐵路建設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劉哲表示,從需求端,放開價格管制,推行票價市場化,構建彈性浮動的票價機制,激發市場活力。借鑒20世紀70年代美國取消行業價格管制的鐵路運營改革,根據高峰和淡季客流量和貨運流量的變化,進行市場化定價。提升客貨運輸盈利能力,是吸引外商投資者的重要方面。

優化營商環境,是擴大對外開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撐。在全球對外投資下滑的當前,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投資便利化和自由化,也是世界各國吸引外資的重要舉措。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趙忠秀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營商環境是檢驗市場開放程度的重要指標。外資看重的不僅僅是短期的政策優惠,而是當地可以提供的綜合的、長久的、集成的、有利於創新發展的環境。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吳琦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需要從法治化和國際化兩方面入手。法治化是根本保障,強化依法行政的理念,嚴格依法保護各類產權;國際化是必然趨勢,與國際接軌和融合,對標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提升國際競爭力和對國外投資者的吸引力。

商務部有關負責人稱,商務部正在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優化營商環境的一攬子政策措施。中國希望與世界各國並肩協力,構建更高水平、全面開放的國際經濟體系,進一步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胥會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9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