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科學家發現癌癥的“阿喀琉斯”之踵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3/4757948.html

科學家發現癌癥的“阿喀琉斯”之踵

一財網 錢童心 2016-03-06 14:30:00

Sergio Quezada教授稱:“腫瘤細胞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但是人體免疫系統無法進行全方位的監控,但是現在不再需要警方在不同的街區漫無目的地搜索犯罪嫌疑人,而是提供給警方一個組織犯罪活動總頭目的名字,從而能夠讓一些征兆微弱的腫瘤細胞也被一網打盡。”

英國研究人員最新宣布了一項發現,使用全新的方法來識別,能夠發現腫瘤的免疫細胞,將使得下一代“癌癥免疫療法”更加精準,這為觸發人體自身免疫防護系統來對抗腫瘤提供了新的治療途徑。因此,被認為是腫瘤領域幾十年最重大的發現。這項研究於當地時間3月3日在《科學》上發表。

倫敦大學科學家的這項發現通過識別能夠抵達所有腫瘤細胞的T細胞來提高T細胞的反應率,從而產生更為有效的療法。過去T細胞通常只對腫瘤的一個集團產生作用。所謂T細胞,其實是負責免疫反應,包括攻擊異物的一種白細胞。T細胞免疫可以提供終身記憶,防止疾病複發,但是在慢性疾病,比如癌癥面前,T細胞往往處於抑制狀態,因此需要激活。而就在2月在華盛頓舉行的美國科學進步協會的年會上,一項最新的研究結果也顯示,驅動人體內的“記憶T細胞”,可以讓人體對癌癥的免疫力至少持續14年。

參與這項研究文章發表的作者之一Sergio Quezada教授把這項重大的突破比喻成“警察能將所有的罪犯一網打盡”。他稱,“腫瘤細胞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比如實施一個犯罪活動也有不同種類的分工,有些人負責搶劫,有些人負責望風,但是人體免疫系統無法‘淩駕’於它們之上進行全方位的監控,但是現在新的研究不再需要警方在不同的街區漫無目的地搜索犯罪嫌疑人,而是提供給警方一個組織犯罪活動總頭目的名字,從而能夠讓一些征兆微弱的腫瘤細胞也被一網打盡。”

所謂免疫療法,是為了激發人體內能夠抵抗疾病的T細胞,T細胞能夠追蹤並殺死腫瘤細胞。長期以來,通過免疫療法治愈癌癥一直是科研人員努力的方向,也被視作是一種革命性的療法。免疫療法過去已經被證明可以延長癌癥患者幾個月甚至幾年時間的生命,但是第一批上市的藥物只在大約1/3的患者身上有效。科研人員希望通過激活人體免疫細胞的記憶功能,讓細胞記住疾病並能扮演終身“看門人”的角色,也就是當疾病再次襲來時,能自動抵禦,從而人不會察覺到疾病的發生。

賽諾菲亞太研發總部總裁江寧軍在這項新研究宣布後第一時間接受了《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的采訪,他認為研究結果“非常有趣”。江寧軍表示:“腫瘤的表現形式不是單一的,而是有多種表現,這就限制了過去癌癥治療的效果。這項研究可能會讓T細胞將所有腫瘤細胞都一網打盡,對免疫療法的意義將產生深遠影響。”

倫敦大學的科學家通過與美國和歐洲其它院所合作,來更好地理解免疫系統的工作方法,比如免疫系統是如何保持追蹤腫瘤細胞的基因突變。基因突變是腫瘤難以治療的根本原因。

腫瘤細胞非常狡猾,會偽裝自己使得人體免疫系統難以分辨和追蹤。不過科學家發現,一些早期的腫瘤細胞在基因突變時會產生抗原,抗原是疾病激發免疫系統所釋放的信號,而有些抗原在一系列連鎖的基因突變中都有顯示。研究人員就在幾百名癌癥患者的腫瘤細胞中提取出共同的抗原,然後用兩名肺癌患者的T細胞來識別這些抗原,發現能夠識別共同抗原的T細胞,也能夠識別其它種類的抗原。

但是研究結果是否適用於所有的腫瘤病人還有待進一步實驗。因為每一個病人身上的腫瘤細胞是獨一無二的,這就使得個性化治療很有必要。參與報告撰寫的作者Charles Swanton教授表示:“這需要個性化治療來解決,在每個病人身上使用不同的治療方法。不過這也將意味著起初治療的成本會非常昂貴。但是長遠來看,免疫療法的成本將會低於目前市場上的腫瘤藥物,因為它的持效更長。”過去12年的數據顯示,目前美國藥監局批準的71種抗癌藥物的平均花費為10000美元/月,而效果並不明顯,平均延長壽命僅兩個月。

倫敦大學針對這項研究的臨床試驗預計在兩年內開啟。這將幫助科研人員理解為何免疫療法在一些患者身上有用而在另一些患者身上不起作用,同時也將讓患者最大程度上享受到科研成果的好處。

編輯:邊長勇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989

獨家專訪》癌症、阿茲海默症醫療趨勢搶先曝光 3大傳奇天王:救命藥,進入量身訂做時代

2016-06-27 TCW

「讓我來跟你說個小故事,」曾任輝瑞藥廠全球研發總裁拉馬提納(John LaMattina),管理過超過一萬三千名科學家,現在是波士頓知名創投兼產業觀察家。一談到未來醫療這回事,他的話匣子就打開了。

一年半前,他到加州參加一個研討會,有一個二十二歲的年輕女子站起來述說自己的故事。她跑過五場馬拉松,體能好得很,但就在她準備從名校畢業、有大好工作等著她時,突然發現視覺模糊。警覺性高的眼科醫生立刻將她送去做全身掃描,結果發現竟然是肺癌轉移到眼睛,而她根本沒抽過菸。

「醫院為她做腫瘤切片,發現她的腫瘤有ALK基因突變,」他說,還好女子很幸運,已經有新藥能針對此種基因變異進行標靶治療,服藥幾個月後,她再回醫院檢查,腫瘤已經不見了。拉馬提納說:「這,就是個人化醫療;這,就是「精準醫療」。」

未來,量身訂做的醫療與藥物已非夢幻;「我們已經在前進的路上了。」他說,當發現腫瘤,就做切片、做基因變異分析,量身訂做找出藥來。十年後,有很大機會癌症已經是可控制的疾病。

而哪些醫學技術最有機會實現夢想,《商業周刊》獨家採訪到連美國主流媒體都沒辦法一次訪到的三人夢幻組合:一位諾貝爾獎得主、生物工程專利數量全球第一的二十一世紀愛迪生,以及手中握有最多生技之王的投資大師,告訴你未來十年的救命趨勢。

採訪這天,正逢諾貝爾獎得主夏爾普(Philip A.Sharp)七十二歲生日,他甫被在地的《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選為形塑波士頓生技產業未來的四大關鍵人物之一。六月下旬,還將赴美國華府發表報告,未來二十年生技與資訊科學結合的可能樣貌,特別為了《商周》讀者提前「洩題」。

夏爾普當年發現人類去氧核糖核酸

(DNA)中的基因,在轉錄成核糖核酸(RNA)再轉譯成蛋白質時,並非連續,而會出現裁剪現象,以此拿下諾貝爾獎。這項發現對於一些癌症和遺傳性疾病的研究相當重要,他並以此技術參與創立百健(Biogen)公司。

夏爾普認為,未來十年,使用基因療法來加強免疫效果將越來越常見,例如未來將會出現DNA疫苗,用以刺激並控制人體的免疫系統。而像美國前總統卡特(Jimmy Carter)這般,以免疫療法治療癌症,將變得很普遍。

所謂免疫療法,是利用人體自己的免疫系統來殺死癌細胞。其實,人體免疫系統本來就具有消滅異體病原以及不正常細胞、以保持身體健康的能力。但癌細胞則藉欺騙免疫系統,躲過攻擊而大量增生。

例如卡特服用的藥物吉舒達(Keytruda),被稱為「檢查點療法」(checkpoint)因為它像關鍵檢查哨,能阻斷癌細胞升起的「隱形」防護罩,讓癌症腫瘤無法躲避免疫細胞的雷達追蹤,進而被消滅。

免疫檢查點療法目前僅在特定癌症與部分病人上療效顯著。但夏爾普預期,一種有如「癌症追蹤導彈」、名為CAR-T的治療方式,未來將成為免疫療法主流之一。

與檢查點療法不同的是,CAR-T不是藥,而是為每個人量身訂做導彈的細胞療法。從癌症病患身上分離出免疫T細胞,在體外大量培植再注射回病患體內。一旦發現癌組織,T細胞會主動發動攻擊,不只效果比藥物快,由於導彈不斷巡弋,在施治之後能維持長期療效。

目前已開始出現人體試驗性質的CAR-T治療,但由於此療法仍會出現人體不良反應,如何更精準釋放彈藥,如何降低成本,仍是很大的考驗。

另一重要突破,將在神經科學領域。目前阿茲海默藥物研發困難,市面藥物只能減緩症狀,無法治癒,夏爾普對未來發展頗為樂觀:「未來幾年內就會看到突破了!」他說,也許不會出現適用所有阿茲海默患者的特效藥,但針對不同的次類別、不同病程,將可望有分階段的新療法。十年後,甚至有機會出現能避免精神分裂症惡化的藥。

除了藥物,診療上,還將能更早發現初期病患。「這些都需要大型基因體生物學的研究,而且都需要IT(資訊科學)。」夏爾普解釋,整合電腦科學、物理與工程以及分子與基因生物學,可以快速挑出致病基因與細胞標靶,開發新療法。還有,奈米科技也可以製造出長效緩釋的抗癌藥物,能精準對準癌細胞,減少對藥物正常組織的傷害。

他同時預測,醫療IT會是進展最快的領域,「包括如何記錄病患身體數據,醫師與醫院如何即時取得並處理資料,醫療社群如何解讀並應用資料。」夏爾普說,這些應用可以明顯改善健康照護品質、減少醫療支出。所以接下來十年,跨領域研究合作,將是一大重點。

就在夏爾普辦公室兩層樓之上,有位人稱當代「最多產生技發明家」的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蘭格(Robert Langer ),他擁有一千一百多項專利,是史上論文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工程師,引用超過二十萬次,能跟他匹敵的只有傳奇發明家愛迪生(Thomas Edison)。在波士頓,大家都在賭他何時拿諾貝爾獎。

他的實驗室旗下有多達一百二十名博士級研究人員,他的研究成功技轉給三百多家公司,參與創辦三十家生技新創公司,因此名列全球最有錢的教授前五名。

蘭格在美國是個天王級傳奇人物,許多人想見一面而不可得。所以《商周》記者在波士頓採訪期間,每當跟其他人提到採訪計畫包括專訪蘭格時,交談對象的表情不是佩服就是欽羨,甚至還有人當場表示:「能跟他放在同一套報導裡?喔!我實在太榮幸了。」

在這位生技愛迪生眼中,未來最重要的趨勢是:「我認為RNA療法會興起。

如果你往回看藥物發展,六〇年代以前主流是小分子(化學)藥。然後是大分子(蛋白質藥),現在蛋白質藥已經是個價值近兩千億美元的大市場。」他說,未來十年,mRNA(信使RNA)藥物將變得非常重要。

生命運作的基本原理,就是生物體DNA中的基因密碼,必須轉錄成RNA,RNA再轉譯成蛋白質,才能維持生命活動。RNA在進行轉錄、轉譯的過程中,mRNA提供類似複寫功能。

舉例而言,目前常見的流慼等疫苗,是利用將病原體搞到「半死」或「不活」後,注射進入體,讓免疫系統認識這個壞蛋真面目,此後只要出現同樣長相的病原,就把它們殲滅。

RNA藥物應用之一,是不用再大費周章培養疫苗,只須擷取正確的病原體mRNA片段,注射到人體內,讓人體合成出相對應的蛋白質。等於不用真正把壞蛋送進體內,而是直接把照片檔傳送進去,免疫系統就能認得長相大開殺戒。不只更快、更安全,疫苗開發流程也更簡單。這個療法也可以應用於癌症治療:擷取與癌細胞長相類似的mRNA片段,並放上讓免疫系統警覺的訊號,送進人體內,等於是在照片上寫著懸賞告示,這時,被癌細胞欺瞞很久的免疫系統警鈐大作,開始全面對癌細胞宣戰。若用於遺傳疾病治療,則有機會透過注入mRNA片段,讓人體能自行合成出因遺傳基因缺陷而短缺的蛋白質,直接救命。

除了救命新藥,這位發明王參與創辦的生技公司Humacyte,一個月前才發表用組織工程培養出人造血管的漂亮數據,未來進行心臟繞道手術時,將不須從大腿取血管。另外,愛美的人士會相當有興趣的是,蘭格實驗室今年上半年更發表了兩大驚豔全球的發明:可以塗在臉上暫時性拉平皺紋的「第二層皮膚」,以及藉由奈米微粒燃燒脂肪的減肥針劑。

前者是一種矽基成分的聚合物乳霜,抹到皮膚上可以形成一層看不出來的薄膜,可以拉緊皮膚,暫時性撫平皺紋、掩蓋瑕疵,還能保濕、抗紫外線,讓人參加同學會前不必急著去拉皮。該團隊拍攝老太太在一邊眼袋塗上乳霜,另一邊不塗,用手用力捏雙眼眼袋後,塗乳霜那側的皺褶迅速消失,神奇效果立刻引來包括BBC、《紐約時報》等重量級新聞媒體報導。當然,研發團隊強調,重點是未來可把這項技術用於傳輸藥物,治療皮膚疾病。

後者則是將一個可能對人體有害的消脂成分,經過奈米微粒包裝,精準送達脂肪組織,將儲存脂肪的白色組織轉化為燃燒脂肪的褐色組織,並且刺激脂肪組織中的血管再生,新生血管回頭又幫助燃燒脂肪。目前的小白鼠實驗證實,注射藥物後體重下降一〇%,且並未出現副作用。

雖然他的實驗室總能出現讓人們雀躍的新發現,不過蘭格強調,人類用藥都必須經過嚴謹的人體試驗,時間往往歷時數年。「到底要多少年才上市,只能說,希望我能預測未來啊!」

旗艦創投(Flagship Ventures)負責人艾飛揚(Noubar Afeyan)有個很威風的稱號:「生技業的王者製造機(kingmaker)」。目前全世界未上市生技公司中,市值第三局的Moderna就是他所催生。Moderna成立才五年,而市值冠軍已經是成立十九年的老公司了。二〇一四、一五年波士頓創投投資案件金額榜首,也都是他手上的公司。

他與夏爾普同被譽為形塑波士頓生技產業未來的四大關鍵人物,還吸引了麻省理工學院邀請他加入校董事會。身為種族曾遭逢大屠殺的亞美尼亞裔人士,他以雄厚財力與知名男星喬治.庫隆尼(George Clooney)合作設立人道獎,近來因此頻上媒體。他的旗艦創投就像個科學家星探公司+種子基金+育成中心的三合一組織,憑著敏銳嗅覺,到學術機構取得最先進技術的授權,然後組合出最厲害的科學家團隊、找到最適合的執行長,合作創立新公司,成了一個將生技創業給系統化的平台。

在艾飛揚眼中,未來最重要的趨勢,除了mRNA藥物,最夯的就是CRISPR基因編輯技術。而他旗下的EdItaS公司,就是其中翹楚。「你要知道,早在大家熱烈討論這個技術前,三年前我們就領先全球設立了第一個開發CRISPR技術的公司,找來了一大票科學家,」艾飛揚說。

所謂的CRISPR,簡而言之就是把細菌用於防範病毒入侵的特別武器。

在開發新藥或新型療法的過程中,都有很大機會用上DNA編輯。過去最讓科學家最頭大的程序之一,就是剪輯DNA基因,不但過程複雜,而且一次只能剪一個基因,大大局限了應用面與速度。但CRISPR不只剪裁方便,還能一次剪下好幾個基因,由於這項技術能修正基因的微小突變,理論上,甚至可針對特定器官的突變基因進行永久性的校正,為癌症與遺傳疾病帶來新曙光。

而艾飛揚精準的眼光,讓他找到美籍華裔科學家張鋒一同創業。因為成功突破技術瓶頸,利用CRISPR開發出一套便宜簡單的DNA編輯系統,張鋒三年前被《自然》(Nature)雜誌選為年度新聞人物第一名,封他「DNA編輯大師」,也成了諾貝爾獎大熱門。這兩天台灣的唐獎(被譽為東方的諾貝爾獎)也頒發給了張鋒。

張鋒個人最想挑戰的適應症,是杭丁頓舞蹈症、囊狀纖維化或鐮刀性紅血球貧血症等三大遺傳性罕見疾病,一旦突破,將是全世界罕見疾病患者的大曙光。

21世紀愛迪生》

抗癌疫苗、除皺「第二層皮屑」來了

王者製造機>重新編輯DNA,治愈罕見疾病

夏爾普

出生:一九四四年

經歷:全球第三人生技公司百健共同創

辦人

現職:麻省理工學院寇克癌症研究所教

成績單:一九九三年諾貝爾生醫獎得

主,被封為「形塑波上頓生技

產業未來」的關鍵人物

蘭格

出生:一九四八年

經歷:三十家生技公司共同創辦人,榮膺美國醫療、工程、科學三院院士

現職:麻省理工學院寇克癌症研究所教授

成績單:·最年輕連中三元院士紀錄,至今無人能破·愛迪生以來最強發明家,波士頓生技產業「粽子頭」

艾飛揚

出生:一九六二年

現職:旗艦創投負責人、麻省理工學院董事

經歷: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學院兼任教

授、世界經濟論壇新興科技議題

委員會理事長

成緒單:生技產業的「王者製造機」

撰文者蔡靚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983

AR黑科技首次助力癌癥精準手術 它有哪些革新和局限?

這是全球首例運用AR(Augmented Reality)增強現實技術輔助進行的複雜性肝癌肝切手術,從VR(Virtual Reality虛擬現實技術)到AR,黑科技正在掀起一場醫療技術革新的風暴:AR技術不僅可以展現真實世界的信息,而且可以將虛擬的信息同時顯示出來,兩種信息相互補充、疊加,讓外科醫生在手術過程中實時獲取患者的影像檢查,血管造影等圖像支持數據。

當然,從目前來看這條路還有很長一段要走。

虛擬走進現實

一個月前,這家衛生部部屬的教學醫院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剛剛完成了全國首例VR技術輔助的大腸癌手術直播,那場手術讓全國各地的醫生和學生從第一視角看到了全國頂尖水平的大腸癌手術是如何完成的。而今天,在AR技術的輔助下他們嘗試更近一步,讓虛擬現實在醫生的手術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AR技術可以幫助醫生在手術過程中實時獲取各種必要的信息,包括MRI(核磁共振)和CT等影像設備的檢查結果,這樣在手術過程中遇到不確定的情況時,醫生們可以更精確及時地調整手術方案。”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教授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早晨7點,在開展肝切手術環節前,參與手術的醫生們就通過手術室內的醫療顯示器查看了患者的核磁共振和血管造影資料,同時他們還通過微軟最新的AR設備——全息眼鏡HoloLens,查看了患者的影像支持材料。

作為微軟推出的一款醫療黑科技產品,HoloLens全息眼鏡可以在正常的視野中,疊加三維立體影像,你可以理解成在醫生的頭腦上帶上了一臺具備Windows10系統的小電腦,這個眼鏡可以更清晰完整地展示患者的腫瘤與正常組織的相互關系,從而為手術醫生的下一步手術決策提供了更清晰的支持。

第一財經記者在體驗時發現,與兩年前曾經在手術室嘗試過的谷歌眼鏡相比,Hololens的鏡片由於采用了通透式(see-through)的成像技術,佩戴者的眼睛視線將完全沈浸在現實場景和虛擬界面相結合的AR世界,而不是像Google Glass要求的那樣:必須把視線移到那個“小棱鏡”的位置,才能看到里面“小屏幕”上的東西,同時這塊特定區域只能展示虛擬圖像。

此外相比谷歌眼鏡的安卓系統,微軟的HoloLens AR眼鏡由於自帶的是Windows系統,會在接入醫院的信息化系統時會更有優勢,在中國的大多數醫院,它可以無縫同步患者的診療支持信息。

通過Hololens眼鏡可以清晰地看到360度三維立體的人體內臟情況布局、血管分布的情況。同時,在手術中醫生還可以隨時調閱與病人病情相關的一切影像檢查結果資料。當開腹後醫生發現實際病竈和預期有不同時,可以根據調閱的這些電腦資料隨時調整手術方案。在未來,甚至可以在手術室里現場進行影像拍攝,結果也可以通過電子形式第一時間在醫生佩戴的眼鏡中讀出來。

“AR技術可以讓手術的精準化程度變得更好,醫生術前的討論可以更準確,術中出現與預期不一致的問題也可以及時調閱,同時在和患者講述手術方案時也可以更清晰。”樊嘉說。

與過往手術不同的是,這次手術的直播現場還邀請了過去曾經進行過肝切除手術的患者以及此次手術患者的家屬,他們可以通過VR眼鏡看到與手術醫生視角相同的手術進行狀況。事實上,在手術前,醫生們也通過這樣的虛擬技術更生動地向患者家屬解釋了病竈情況,以及即將采取的手術方案。

“在未來,AR技術有望應用在手術以外的醫學領域,包括門診等,醫生的判斷可以因此更精確。”支持此次手術AR技術以及VR直播的eDoctor翼多信息咨詢創始人及CEO黃穎峰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局限依舊很多

不過,包括此次參與的醫生以及技術團隊卻表示,要想作為一款革新的“醫療黑科技”,目前在手術應用時這款眼鏡依舊存在很多局限。

“微軟的這款HoloLens現在看來還是比較笨重,所以醫生無法全程帶著進行手術,透光率也需要調整。此外,它的續航能力只有3~4小時,對於一些長時間的手術就無法支持。”黃穎峰說,在他看來如果這款眼鏡可以變得更輕便一些,透光度更好一些,續航能力可以更長一些,使用的實用性或許會大大增強。

在技術之外,對於中國的使用者來說,價格是另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因素。微軟的這款HoloLens今年3月30日才正式在北美地區發售,所以目前在中國市場還難以購買。在北美地區,這一眼鏡的售價是3000美元,而如今在國內的黑市價格一度被爆炒到了8萬元人民幣,甚至有購買者提供“租用”服務,體驗價格高達1000元人民幣/時。

據他透露,由於目前這項技術還沒有通過國內主管機構的認證,所以這次只是一個實驗性的手術嘗試,還無法大規模推廣。

“因為Hololens全息眼鏡還非常新,目前還沒有與醫院信息化系統100%整合,此外作為第一代產品,也比較笨重,無法在手術過程中全程佩戴。目前也沒有積累足夠的醫療應用數據證實它在醫療系統中價值。這些都是未來需要再繼續解決的問題。”樊嘉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054

中國癌癥精準治療領域新技術研發獲突破 實現對癌細胞定向幹預

中國研究人員在英國《自然·方法學》期刊網絡版上發表論文說,他們開發的一項新技術可高效控制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從而實現對癌細胞的定向幹預。

據新華社9月6日消息,近年迅猛發展的CRISPR-Cas9系統具有很強的基因編輯和調控能力,通過sgRNA的精確“制導”和cas9核酸酶實施靶向基因功能操作,兩者協同實現編輯和調控能力,這一系統已在生命科學和醫學等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的研究人員通過互補結合核酸適配體RNA莖部序列與CRISPR-Cas9系統中sgRNA負責識別靶基因的序列,實現了對CRISPR-Cas9系統的控制,形成一套可精確調控基因激活、抑制和切割等多重功能的新技術。

傳統方法主要借助外部“力量”來消滅癌細胞,但往往會傷及無辜正常細胞,引起極大副作用。對於基因突變導致細胞信號轉導異常的癌癥,研究人員利用新技術能夠控制癌細胞內信號流動方向,有效幹預癌細胞的多種“惡性”行為,啟動這些細胞自身的死亡程序。

研究人員已利用包括膀胱癌在內的多種類型癌細胞驗證了這套新工具的有效性。論文第一作者、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的劉宇辰表示:“這是過去傳統研究方法所不容易或無法實現的,而由於正常細胞不存在癌細胞特有分子,因此它們基本不受影響。”

論文通訊作者、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的黃衛人說:“課題組正測試一些體內基因輸送系統的有效性和生物安全性,如工程化大腸桿菌、溶瘤病毒、免疫細胞、納米 顆粒等等。未來如果成功,將能夠進一步提升這種工具的抗癌效應,並且也能拓展到多個領域,包括癌癥、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的精準治療方案也有望得到改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677

對抗衰老和癌癥的細胞自噬拿下2016諾獎 尚未產業應用或令市場失望

幾個小時前,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開面紗,日本分子細胞生物學家、京都工業大學大隅良典因其在自噬性溶酶體方面做出的貢獻而摘得桂冠,並獲得獎金800萬瑞典克朗,約合625萬人民幣。

大隅良典的研究側重於酵母細胞自噬,在該研究中他“朝著闡明自噬的分子機制和生理意義,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該點評來自於2012年京都獎,大隅良典是那一年生命科學相關的京都獎唯一獲獎人,在此之前,2010年諾獎得主山中伸彌在2010年也曾獲得了京都獎)。

在諾獎公布的獲獎原因中,對於大隅良典的研究貢獻官方是如此表述的:他的工作不但揭示了一種基本的細胞基質,更多許多疾病的闡明鋪平了道路。

尚無產業應用

不過相比較去年屠喲喲獲獎的“滿屏漲停”,此次諾貝爾醫學獎恐怕會使二級市場的投機者失望了,第一財經記者通過了解得知,相比較此前被媒體和學界高度猜測的基因編輯以及腫瘤免疫治療,細胞自噬目前在全球範圍尚未觸及真正的臨床產業應用,仍處於研究階段,並且距離產業技術的落地還有比較遙遠的一段距離。

“細胞自噬比較類似細胞雕亡,雕亡和自噬是細胞死亡的兩種途徑。它是一個科學研究的現象,結合大隅良典研究的這個途徑,有可能在一些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作用,從而產生藥物開發的靶點。”上海東富龍醫療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勞昕元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但是細胞自噬本身並不是一個平臺級的技術,所以不會有很大的產業熱點,因為它無法在某個領域馬上應用去治病。相對來說,免疫治療和基因編輯雖然還沒有獲得諾獎,但這兩個技術在產業界卻是多面手。有很多實際臨床應用的案例,所以在熱點度上來說,細胞自噬肯定是差很多的。”

另一位醫療領域投資人高特佳投資合夥人王海蛟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達了相似的觀點,“在目前國內上市公司的布局中,還沒有發現與之相關的產業化研究。細胞自噬在抗衰老和帕金森相關疾病的的應用機制上研究更早一些,而抑制腫瘤領域目前是一個潛在的研究方向。”

如何對抗衰老?

“和細胞自噬產業化相關的最主要是關註與藥物相關的靶點和臨床進度,它是一個現象,目前並沒有直接很廣泛的應用。”勞昕元說。

自噬,是一種細胞處於壓力之時消化蛋白質和細胞器的自適應過程,以下幾種情況會導致自噬現象的發生:第一種情況是異源自噬,當一些感染性的例子進入細胞後,細胞就會啟動自噬程序,清除異物,這在細胞消滅病原體上有著重要意義; 第二種情況是細胞的自我修複,在運作一定時間後,一些細胞就會出現受損。自噬能夠吃掉這些舊的細胞器,並把消化後產生的大分子原料用於新細胞的合成。

細胞自噬近年來受到熱捧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在於這些機理與疾病的關聯,其中,首當其沖便是對抗衰老。

細胞自噬的典型特征是形成自噬體並呈遞給溶酶體,這一過程在蛋白質和細胞器質量控制中起基礎作用並維持了細胞能量的穩態。一些研究表明,自噬與細胞衰老密切相關,參與蛋白酶和自噬相關調節的BAG蛋白家族中BAG3/BAG1比值在複制性衰老時增高,且BAG3在細胞衰老時能介導自噬的激活。研究還發現在Ras誘導的細胞衰老進程中亦可觀察到較高的自噬活性。

除此以外,對於抑制腫瘤細胞自噬也讓學界充滿期待,近年來大量的研究表明,自噬與腫瘤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許多調節自噬的藥物被用於臨床腫瘤治療的研究中。

不過,對於許多細胞生物學的科研人員來說,相比較細胞自噬,細胞雕亡這個名詞可能更為親切:2002年“細胞雕亡”就已經獲得了諾貝爾生理/醫學獎,而這次,14年後,與之一脈相承的細胞自噬再次獲得了諾獎評審委員會的屬意。

根據科研公開資料,“細胞雕亡”(又稱“程序性細胞死亡”)規律的發現曾讓人們更好的了解了生老病死的客觀規律,而如今,細胞自噬恐怕將會賦予臨床更多的探索意義:它可以幫助人類更有效的延緩衰老、攻克腫瘤疾病,這些臨床應用的領域包括癌癥、帕金森癥、阿爾茨海默以及心肌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434

癌癥早期預警不是夢!中國科研人員制備出新型納米藥物載體

13日從合肥工業大學獲悉,該校科研人員制備出了一系列多功能“診療一體化”高分子納米藥物載體,使得癌癥的早期預警和幹預治療成為可能。據中新社報道,相關研究成果已分別刊載在國際著名期刊《診斷治療學》和《大分子》。

據介紹,確保藥物分子能夠順利穿透腫瘤細胞細胞膜進入細胞核,是利用高分子納米藥物體系實施腫瘤治療的關鍵。但由於細胞膜的生物屏障作用,很多高分子物質難以進入細胞內,從而極大地限制高分子作為藥物載體在臨床治療上的應用。目前有效介導載體高效進入細胞的“細胞穿膜肽”,雖然可以實現對細胞膜的有效穿透,但由於其結構固定,進一步功能化修飾困難較大。

為解決這一難題,合肥工業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科研團隊,通過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模擬細胞穿膜肽的功能,有效實現了納米載體對細胞膜的快速、高效的穿透。

細胞水平實驗結果證實,這一新型納米載體在20分鐘內即可順利跨膜,穿透速度比常規無規高分子鏈提高近十倍。

同時,該團隊還將染料分子與抗癌藥物包裹在納米載體內部,設計並制備了一系列多功能的能同時有效負載藥物和造影劑的具有“診療一體化”功能的納米載體。

“目前廣泛采用的熒光手段無法精確反映腫瘤的位置、範圍和細胞繁殖情況,對腫瘤發展情況判定不夠準確。而通過這一新型體系攜載造影劑,通過光聲成像可以精確觀察腫瘤部位,甚至腫瘤毛細血管的擴張,從而更加精準地判定腫瘤生長情況,並提前做出預警。”團隊負責人殷俊副教授介紹說。

在此基礎上,該研究在實現高精度成像診斷的同時,實現了癌細胞內環境觸發下的藥物程序控釋釋放,使得癌癥的早期預警和幹預治療成為可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798

癌癥終結者:從欠債3000萬元到身家30億元,這個海歸博士熬了13年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109/159680.shtml

癌癥終結者:從欠債3000萬元到身家30億元,這個海歸博士熬了13年
葉靜 葉靜

癌癥終結者:從欠債3000萬元到身家30億元,這個海歸博士熬了13年

一個抗癌藥如何托起一家100億市值的上市公司?

11月7日,貝達藥業創始人丁列明敲響了深圳創業板的上市鐘聲。這家由海歸博士團隊創立的公司,經歷13年創業苦旅後,終於獲得階段性成功。

截至11月8日下午18時21分,貝達藥業總市值為111.6億元,創始人丁列明通過凱銘投資和貝成投資(59.43%)間接控制公司26.7%股份(發行後),按此估算,丁列明身家為29.79億元。

而把貝達藥業推上市,把丁列明變為億萬富翁的是一個名叫凱美納(Conmana)、自主研發的抗癌藥。據貝達藥業的招股書,2013年-2015年,貝達藥業主營收入分別達4.81億元、7.04億元和9.15億元,凱美納貢獻的營收分別達4.75億元、7.03億元和9.13億元,占了主營收的98%以上,毛利潤貢獻度也達96%以上。可以說,凱美納一款藥成就了一家上市公司。

859186113348592970

凱美納到底為何物?

凱美納是貝達藥業自主研發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藥,主要用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直接作用於癌細胞,對正常細胞損傷非常小)。該藥品的研發過程中,得到了國家重大新藥創新專項、“863計劃”等的支持。

該產品一經問世,便一舉打破了小分子靶向藥物被進口藥壟斷的局面。2011年,凱美納正式投放市場時,被時任衛生部部長陳竺贊譽為相當於民生領域“兩彈一星”問世。

凱美納還榮獲201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是中國化學制藥行業首次獲此殊榮,也是浙江省企業界的第一個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2年8月,創業家&i黑馬深度采訪貝達藥業創始人丁列明,他給我們詳細還原了凱美納的研發故事(見下文)。丁列明也被評為2012年度的10大年度創業家之一,另外9個年度創業家獲獎者還包括美團創始人王興、YY創始人李學淩等。

做個廣告:2016年度創業家評選已開始報名了,獨角獸企業、擬上市公司、新上市公司市場負責人歡迎加榜單負責人的微信號15321620757推薦貴司創始人參選。

賭徒式的冒險

丁列明做了一個賭徒式的決定,放棄美國的醫生職業,帶著全部家底數百萬元人民幣,登上了回中國的飛機。

這個決定最終帶來一個傳奇的抗癌藥:凱美納(Conmana)。2012年8月,凱美納在中國上市不過一年,銷售額已超過2億元。

2003年1月,丁列明回國幾個月後,浙江貝達藥業有限公司(下稱貝達)註冊成立。“這幾個博士海外回來的,做一類新藥研發。”在租來的實驗室里,丁列明及其團隊不時被這麽介紹。丁列明認為“這聽起來是表揚,實際上是在笑話我們不知天高地厚”。

但他對自己的項目有信心:由阿斯利康研發的里程碑藥物易瑞沙(吉非替尼)剛剛通過了FDA認證,在美國及日本兩地上市,成為全球第一個獲準用於肺癌治療的小分子靶向藥(直接作用於癌細胞,對正常細胞損傷非常小),丁列明想做的就是第二個“易瑞沙”。

2004年11月,第二個“易瑞沙”面世,但不屬於貝達,而是羅氏藥業研發的特羅凱(厄洛替尼)。此時,貝達正在實驗室里經歷一次次細胞汙染、一只只裸鼠死掉。“每一步都有可能失敗,”丁列明說,“的確是背水一戰。”

2005年10月,動物實驗完成,貝達提出臨床試驗申請,次年6月獲批。

2008年,貝達開始三期雙盲試驗。通常,在藥物臨床試驗中,需要兩組病人,一組服用藥物,一組服用安慰劑,以對比結果。但在貝達的試驗中,安慰劑被要求換成易瑞沙。這讓丁列明措手不及。

其實他早該預料到。新藥研發不僅與科學相關,還與國家政策法規相關。從研究方案的制定到受試者的選擇,中國都在探索之中。“在這個灰色地帶,藥企需要不斷與藥審中心溝通交流。”丁說。

丁列明心里沒底。他擔心與易瑞沙的比對結果,更擔心沒機會看到這個結果。臨床所需易瑞沙總共價值近4000萬元,而此時,丁列明不僅花完了從各方籌集到的3000萬元資金,還欠著銀行3000萬元,他去哪找錢呢?  

逢兇化吉

貝達再次逢兇化吉。一年半後,雙盲試驗準備揭盲。8年時間、近2000萬美元的投入,成敗在此一舉。生存時間、毒副作用等一組組數據被陸續揭開,丁列明的心徹底放下來。

2011年8月12日,凱美納新藥上市。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它被衛生部長陳竺贊譽為“民生領域里堪比兩彈一星的重大突破”。“我們高規格地在人民大會堂發布,”丁列明說,“有國家領導人參加和支持。這個活動不是企業行為,而是政府行為。”

“十一五”期間,中國政府投入66億元用於重大新藥創制,成果寥寥,凱美納的上市極為難得。盡管在業界眼中,有易瑞沙、特羅凱在先,凱美納並不算嚴格意義上的創新藥物,它只是一個“me too”。

因為療效與易瑞沙、特羅凱相仿,給藥方式又變得複雜,從一天一次變為一天三次,它甚至很難在美國上市,但是,它使中國病人可以花更少的錢吃上與進口藥療效相似的藥物。

凱美納的服用成本為每片130元,每日3片,月花費1.2萬元。服用進口產品,每日550 —— 650元,每日一片,月花費近2萬元。支撐凱美納一直走到市場的錢從哪里來?

從2007年開始,丁列明就開始找錢。在一年多的時間里,他見了不下30家風投機構。那不是找錢的好時光。首先這些風投對新藥的興趣不大,其次真正能看懂新藥的人很少,再次它們遇到了金融危機。

2008年10月,距離三期雙盲實驗僅剩3個月,丁列明依然兩手空空,銀行利息也付不出了。他給貝達所在的杭州余杭區政府打了報告,希望得到支持。

不久,1500萬元貸款到賬,雙盲實驗按期啟動。這筆決定生死的資金使丁列明有機會在來年得到禮來亞洲基金500萬美元的註資。

不是每個做新藥的人都有這種好運氣。與丁列明同年回國的陳一友,在北京參與創辦了一家新藥公司。

2006年,公司現金流斷裂被迫關張,陳一友帶著20多個訓練有素的員工加入了一家CRO(合同研究組織的簡寫,為制藥公司做臨床試驗等外包服務)公司——中美冠科,轉為丁列明這樣做新藥的人提供服務。

對於做藥的人,最悲慘的事情不是沒有拿到錢,而是拿到了第一筆小錢,卻拿不到第二筆、第三筆。做藥需要漫長的時間、大量的投入,2005年前,中國的資本市場還沒準備好。

也許丁列明都難以相信自己的運氣。2006年,余杭區政府提出,如果貝達收購當地一家虧損藥廠,政府將給予1300萬元的貸款支持,若新藥做成,這筆錢將作為政府對貝達落戶的獎勵。貝達欣然接受。

“這倒也好,”丁列明說,“反正我們只付一個小價錢。”丁列明從杭州主城區來到了相對偏遠的余杭區。沒有自助餐,沒有一家五星級酒店,但貝達的好運從此開始。

同年,貝達得到當地銀行近3000萬元貸款。對於一個沒有現金流的民營公司來說,這顯然是一個極小概率事件。新藥上市時,貝達再次得到銀行1.6億多元的貸款。

對於余杭區政府,這或許是一個謀求產業升級的賭註。慶幸的是,它與丁列明都賭成了。

虧損藥廠當時的購買價是1000多萬元,隨著新藥研發成功,政府1300萬元的貸款已落實為獎勵,藥廠相當於免費得到。隨著城市的發展,該藥廠土地的估值已攀升到5000萬元以上。

本來,丁列明還有一個機會拿到1500萬元。2008年,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計劃推出。這讓丁列明很興奮,

貝達各方面都符合這一計劃要求。他清楚記得,由於臨床項目較少,每個項目計劃給予1500萬元的無償資金支持。但支持金額隨後被調整成最高500萬元,貝達實際拿到360萬。

和地方政府的屢次支持相比,這一為推進新藥研發而出臺的國家政策顯得有些寒酸。

“十一五”期間,“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投入66億元。這些錢投放到若幹家藥廠和研究機構,其中的邏輯是,廣泛撒種總會有一點收獲。但稍後丁即意識到,政策比錢重要。

2009年,丁列明入選國家“千人計劃”。這個並不是專為醫藥發展而出的政策,對於貝達的影響卻不亞於被列入重大科技專項。2010年7月,貝達提交了新藥證書申請。按照正常審批節奏,貝達一年半後才能拿到新藥證書。

但是作為“千人計劃”的一員,丁的項目得到了中組部的重視。後者發函至藥審中心,表明這是重大科技專項支持的項目,希望得到藥監局的重視。2011年6月7號,貝達拿到新藥證書,僅用了11個月。

“這充分體現了國家意誌。”丁列明說。“這個資源不是幾百萬、幾千萬塊錢能得到的。錢是重要的,但不是主要的。”

與政府保持經常且良好的關系

通常,一個新藥,專利保護期是20年。如果研發花掉10余年,生產建設3-5年,當市場打開時,其他藥廠已經可以仿制,這對創新很不利。貝達很幸運,一次次打破常規,臨床審批僅用了7個月,新藥證書審批11個月,比正常節奏節省了近20個月。

2011年,“千人計劃”還組織了成員體檢、療養等活動,相關部門需定期走訪其成員,了解困難。這樣的互動,對於當下的貝達或許已不那麽重要,但丁明白,如果是一家剛起步的企業,與相關部門的熟識有多麽重要。

丁經歷過呼告無門的日子。一次項目申報遲遲得不到回複,在寫了類似申訴書的信仍然無果後,丁將電話打至正在國外出差的某區委書記。書記及時打回了電話,第二天申報順利通過。

積極與政府保持經常且良好的關系已經成為丁的習慣。今年6月,在新西蘭出差的丁得知深圳將舉辦一場有某部長參加的人才交流會,當即決定結束出差提前回國。

“我們當時就是碰上了,”丁說,“還好碰上了,要不然批文還不知道怎麽弄呢。”收購完成時,丁還不知道在中國做新藥必須要有自己的生產基地。

在國外,研發型公司可以委托第三方藥廠生產,但在國內是不允許的。2010年12月,國家藥監局一次座談會上,丁向藥監局副局長吳湞提出疑問:研發公司生產可否外包?這樣既利於研發公司集中精力做研發,又盤活了缺乏研發能力的藥廠產能。

看似雙贏的提議,藥監局並不能接受。研發和生產一體化,毒膠囊等醜聞仍層出不窮,如何想象研發與生產分開?當下追責時主體很明確,分開後,“踢皮球”無可避免。

收購了藥廠的貝達向發改委提交了產業化支持的申請,發改委的回複是拿到新藥證書才能給予支持。而根據藥監局的規定,先建好生產基地才能發放新藥證書。這顯然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好在藥廠已使貝達的基地有了雛形。借助銀行貸款,貝達最終取得了新藥證書。當丁再去發改委尋求支持時,得到的回複是:“有新項目嗎?”

這或許是一出中國式的悲喜劇:在不必然由政府擔當的責任上,政府的主動幫助使貝達數次渡過難關;而在政府專門為這些創新型企業設立的扶持政策上,卻互相矛盾,難以落到實處。

根據法規,新藥生產基地的GMP現場認證分成兩步:

申報新藥時應先由專家對臨床研究進行評審,評審認可後由認證中心派出工作人員到現場做GMP考核;

認證中心考核之後,再由省藥監局到現場做GMP認證。

同一個標準,兩組人馬分成兩次來完成,企業在意的是兩次認證期間等待的兩個月。

當然,在貝達的歷險記中,這只是一個小問題。現在,新藥已經上市,更大的問題隨之出現。

在中國,藥物的醫院銷售需要通過招標,通常以省為單位,價格被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但國家的另一條規定是新藥自主定價,又使得招標價沒有可比性。此外,招標不僅需要花費半年時間,在實際操作中,還可能面對各地對價格的不同要求。

不通過招標就無法進入醫院銷售。截至今年5月,貝達僅通過三個省份的招標。

在未能進入招標範圍的省份,貝達不得進入醫院銷售,那里的晚期肺癌病人,大多正躺在醫院之中。而在互聯網上,多家真假難辨的機構正聲稱為中國肺癌患者提供“印度易瑞沙”仿制藥的代購。

雖然比進口藥物便宜1/3以上,但凱美納的月服藥成本仍然相當於一個農民兩年的純收入、一個城鎮居民大半年的收入,而且不能進入醫保。

丁列明可能會遇到更多的競爭者。現在進入臨床階段的me too藥物越來越多,國家藥監局網站上替尼類就有20多個項目。

“未來他們會否和我們搶市場,是後話”,丁列明說,“我們這樣的成功給大家帶來了一些信心,覺得這個路子在中國能走通,之前大家很迷茫,也懷疑。”

在最近的一次會議上,丁列明聽到一位衛生部官員私下表態,希望先行推進自主研發的產品進入新農合,讓中國的農民用得起。至於城市醫保,那是一個更大的難題。

創業家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972

醫藥專家:癌癥患者越看越多是醫生的悲哀

“說穿了,現在對癌癥的治療就是‘四早’:早發現、早治理、早痛苦、早死亡。癌癥患者越看越多,這不能不說是醫生的悲哀、醫療的失敗。”18日,民建中央人口醫藥衛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瑤醫藥分會會長、中國瑤醫腫瘤防治首席專家覃迅雲說。

在當日召開的第二屆國際瑤醫藥·傳統醫學學術大會上,覃迅雲率先“放炮”。他說,當前癌癥已經成為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和社會發展的重大疾病,是21世紀全球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未來如何阻擊癌癥這個國人最大的死亡殺手,已經成為重中之重。

“患者越看越多,對醫生個人來講是醫療水平高、療效好、口碑好。但從另一方面來講,是醫生的悲哀,醫療的失敗。”覃迅雲說。

據《2015年中國癌癥統計》,僅在2015年,我國預計共有429.2萬新發癌癥病例和281.4萬癌癥死亡病例,相當於平均每天12000人新患癌癥,7500人死於癌癥。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今年4月14日公布的一項數據顯示,2015年全市共報告腫瘤新發病例20399例,同比增長達到10%。

日前發布的《2016中國企業家健康綠皮書》也介紹,面臨日益激烈的商業競爭,企業家“過勞”現象普遍,許多人的健康狀況頻亮“紅燈”。

調查發現,從城市層面看,中國企業家樣本人群分布較廣的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至少一項指標異常的檢出率都在90%以上。五項以上指標異常排名分別是廣州、上海、北京等地,均高於50%,杭州、南京略低,偏西部的重慶、成都等城市最低。

在6000余個企業家樣本人群中,血壓、血脂、血糖異常及超重肥胖的發生率分別為27.1%、54.7%、13.9%和54.2%,均高於報告中報道的全國患病水平。

近年來持續不斷的霧霾也引起醫學專家們的關註。有專家表示,霧霾里含有許多有害物質,包括工業生產排放的有害氣體、城市汽車尾氣汙染、建築粉塵、這些物質形成一些細微顆粒,其內含有上述排放氣體和粉塵中的有害成分,其中有些是致癌物質,長期吸入這些霧霾氣體是有害的。

覃迅雲認為,中國自古就有“大醫治未病”的思考,防治並重才是大國健康之路。“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應從“末端治理”變為“源頭防控”。醫生不能等著患者得病,醫生也不是為了治癌,而是要打造“無癌的世界”。

覃迅雲表示,中國傳統民族醫藥文化有著五千年的文明歷程,推動傳統醫學、民族醫藥事業的發展。

 

18日,中國十大抗癌英雄頒獎盛典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圖為抗癌英雄們。攝影/章軻

18日,民建中央人口醫藥衛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瑤醫藥分會會長覃迅雲發言。攝影/章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191

國家林業局:中國為治理“地球癌癥”找到了“中國藥方”

荒漠化被稱為“地球的癌癥”,是全球生態領域的熱點和難點問題。不過,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已經找到了“藥方”。

在國務院新聞辦22日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表示,中國已經為根治荒漠化這個“地球癌癥”開出了“中國藥方”,為實現土地退化零增長這個“世界目標”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模式”,為推進人類可持續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經驗”。

1月22日,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介紹有關情況。攝影/章軻

1月22日,國務院新聞發布會現場。攝影/章軻

1月22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襲艷春主持發布會。攝影/章軻

“這個‘藥方’,就是堅持‘保護優先、科學治理、適度利用’的原則,做到‘六個結合’。”張永利說,“六個結合”就是,政府主導與民眾參與相結合、人工治理與自然修複相結合、法律約束與政策激勵相結合、重點突破與面上推進相結合、講究科學與艱苦奮鬥相結合、治理生態與改善民生相結合。

張永利介紹,中國政府先後頒布了《防沙治沙法》《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防沙治沙工作的決定》《全國防沙治沙規劃》,推行省級政府防沙治沙目標責任制,相繼實施了天然林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石漠化綜合治理等一系列生態修複工程,開展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和國家沙漠公園建設,對重點地區和薄弱環節進行嚴格保護和集中治理。

張永利說,通過實施重點工程,開展大規模治理,實現了荒漠化擴展態勢整體遏制、荒漠化面積持續縮減、荒漠生態功能增強。

監測結果顯示,2014年與2009年相比,全國荒漠化和沙化面積呈現“雙減少”,分別減少12120平方公里和9902平方公里;荒漠化和沙化程度呈現“雙減輕”,均呈現由極重度向輕度轉變的良好趨勢;沙區植被狀況和天氣狀況呈現“雙好轉”,植被平均蓋度增加了0.7個百分點,年均沙塵天氣次數比上個監測期減少了20.3%。

張永利說,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努力,我國防沙治沙工作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的法律體系、政策體系、規劃體系、考核體系,以及工程建設體系、科研與技術推廣體系、監測預警體系、履約與國際合作體系,初步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副主席王玉明也在發布會上介紹,內蒙古有大森林也有大沙漠,擁有林地面積4398萬公頃,居全國第一,森林覆蓋率是國土面積的21.03%。但同時我們境內有五大沙漠、四大沙地,面積達到60.92萬平方公里,沙化土地總面積也達到40.78萬平方公里。內蒙古遭受荒漠化危害最嚴重,同時防沙治沙的成效也相當明顯,積累了不少的經驗。

張永利同時表示,當前,全球面臨著荒漠化擴展的嚴峻挑戰,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確立“到2030年實現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長”這一重大目標,將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同時,中國依然是世界上受荒漠化、沙化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境內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

“全國荒漠化土地面積261.16萬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72.12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近1/5。局部地區沙化土地仍在擴展,還有31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具有明顯沙化趨勢。在全國現有沙化土地中,具備治理條件的有50多萬平方公里,防沙治沙任務依然艱巨。”張永利說。

第一財經記者從國家林業局了解到,面對荒漠化嚴峻挑戰和防沙治沙艱巨任務,中國政府將以更加堅決的態度做好本國的荒漠化防治,及時研究解決工作推進中遇到的新困難新問題。同時,積極推進荒漠化防治國際履約和合作,講好中國防沙治沙故事。

張永利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今年9月上中旬將在我國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召開“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13次締約方大會”。這次大會由中國國家林業局、外交部、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聯合承辦。屆時將有來自195個締約方的正式代表約1400人與會,共商全球防治荒漠化大計。

一輛拖拉機在內蒙古已經嚴重沙化的草原上奔馳。內蒙是我國受荒漠化、沙化危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攝影/章軻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13次締約方大會”的主題是“攜手防治荒漠,共謀人類福祉”,主要任務是圍繞聯合國確立的“到2030年實現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長”這一重大目標,討論一系列重大政策性議題,推動形成《公約新戰略框架》等5項成果,各締約國提出本國實現土地退化零增長的國家自願目標和行動計劃。

1月22日,國務院新聞發布會現場。攝影/章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474

癌癥死亡率20年降低23%,歸功於創新療法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2732

放射治療設備(資料圖)。(新華社記者 方喆/圖)

“以肺癌為例來看,短短這十幾年的時間,我們已經讓晚期患者從過去不到一年生存期,到現在我們有可能讓患者活到四到五年左右,這種巨大的進步有賴於創新藥物的出現。”

廣東省人民醫院副院長、中國臨床腫瘤學會理事長吳一龍教授感慨。

2017年2月4日是第18個“世界癌癥日”,今年的主題是“我們能,我能戰勝癌癥 (WE CAN, I CAN)”。在這前夕,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藥品研制和開發行業委員會(RDPAC)發布了《以藥物創新應對癌癥的挑戰》報告,揭示全球及我國目前嚴峻的癌癥形勢和沈重的疾病負擔,以及針對癌癥治療的多種創新療法。

過去的20年,癌癥治療有了顯著的進展。據美國癌癥協會2016年的數據顯示,與死亡率高峰的1990年代相比,目前的癌癥死亡率已降低了23%,這其中83%都歸功於新型的癌癥治療方法,從手術、化療、靶向治療到最新的免疫腫瘤治療、基因療法等。

又根據美國藥品研究和制造商協會(PhRMA)的數據顯示,全球共有超過800種癌癥藥物在研發過程中,其中73%的藥物都是針對個體化治療。“毫無疑問,個體化醫療是目前癌癥防治的重要手段。它一方面通過確定特殊的基因標記物,另一方面通過傳統臨床試驗數據、先進的診斷檢測數據和真實世界數據,幫助每一位腫瘤病人提供最適合、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提升生活質量。”羅氏制藥中國醫學部副總裁張方直博士說。

最值得驚喜的突破

在創新療法中,最值得驚喜的是腫瘤免疫療法。目前在某些特定的癌癥類型中,腫瘤免疫治療已經成為和手術、放療、化療和靶向治療並重的一種治療方式,有望不斷提升難治癌癥的生存預期,並改善癌癥患者的生活質量。

其中最突出的是以PD-1/PD-L1為代表的腫瘤免疫藥物。腫瘤細胞可以發生在人體許多組織器官中,一旦它們被PD-1抗體攻擊後,免疫細胞就可以根據作戰方案各個擊破腫瘤細胞。一些晚期癌癥患者在使用後,散布全身的腫瘤大都被清除,只剩下極少數頑固的腫瘤。這時,只要將這些頑固腫瘤用手術切除,他們的癌癥就可在至少幾年的時間被不會發作,生命將大大延長。

就抗腫瘤而言,PD-1抗體作用是廣譜的,目前臨床試驗中已經包括肺癌、腎癌、胃癌、結腸癌、卵巢癌、乳腺癌、皮膚癌和腦腫瘤等。它可以控制50%的皮膚癌病人的癌癥進展,治愈10%左右的皮膚癌病人。對於頑固的非小細胞肺癌病人,多年來醫學上束手無策,PD-1抗體也對24%的病人有臨床控制效果。在不良反應上,多數化療藥常見的副反應包括骨髓移植及消化道毒性,嚴重影響病人生活質量。而PD-1的最常見副反應為疲乏,出現率大約20%。

據統計,僅2016年一年,科學家們發表了大量研究進展,揭露了腫瘤細胞“對抗”免疫細胞攻擊背後的不同機制,並開發了一系列新型免疫療法(如調節膽固醇等),找到了癌癥免疫療法只對部分患者有效的多項證據,發現了可用於免疫治療的新靶點,以及改善免疫治療的多種途徑(如“雙抗原”CAR-T系統等)。同時,被譽為癌癥治療未來必然發展趨勢的聯合療法也取得了大量喜人成果。

中國需要更多推動力

這是國內外眾多企業競相角逐的市場,前景非常令人期待。在國內,大批具有海外新藥研發經驗的科學家回到國內,聚焦在這一領域的藥物研發上。隨著醫藥企業渴望轉型,加之國家政策的支持、資本市場的介入,中國的創新藥公司已經逐漸跟上步伐,層出不窮的國內企業創新項目轉讓海外權益就是一個證明。

不過,目前國內暫無腫瘤免疫治療藥物獲批生產,歐美企業百時美施貴寶、默沙東、羅氏在中國開展的腫瘤免疫治療三期臨床試驗正在進行。“隨著研發的進步以及對癌癥基因圖譜研究的深入,我們會更有信心攻克癌癥。”百時美施貴寶中國研發部負責人阮卡淳博士表示。

中國治療癌癥新藥的可及性遠不如美國和英國等發達國家。《2014年全球癌癥報告》顯示,全球癌癥新發和死亡病例呈持續上升之勢,新增病例有近一半出現在亞洲,其中大部分在中國,而在肝、食道、胃和肺等4種惡性腫瘤中,中國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數均居世界首位。

根據艾美仕市場研究公司(IMS)最新研究數據顯示,中國在2010年—2014年全球癌癥新藥可及性的排名遠遠不及美國和英國等發達國家,49個新藥中僅有6個在中國上市供患者使用。同時,在中國進行的與癌癥相關的臨床實驗研究項目數量不到美國的1/5。

治療的效果也存在巨大差異。 2015年中國癌癥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新發癌癥病例達429萬例,占全球新發病例的20%,死亡281萬例。中國所有癌癥的5年生存期在2015年預估為36.9%,而美國在2012年已達70%。

吳一龍說:“十年前,一個靶向藥物上市需要八到十年的時間,而最近的創新藥上市大概僅需兩到三年,未來的速度還會更快。但在中國,這個速度通常落後三到五年。近幾年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這種狀況有了很大的改善,如果能夠進一步加速,很多患者將從中獲益。”

癌癥防治已成為我國一項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給患者家庭和社會醫療體系帶來沈重負擔。RDPAC發布的報告中提到,最新研究報告顯示,結直腸癌和食管癌在中國城市地區的人均就診負擔最重,大約為1萬美元,肺癌和胃癌患者的負擔次之,大約為9900美元,肝癌和乳腺癌的人均就診支出約為8500美元。

“這些數字是什麽概念?這個負擔是非常巨大的。”吳一龍直言。就全國來說,一個家庭平均一年的支出費用是8500美元,如果有人得了肺癌,就意味著這個家庭一年的總支出沒有了。

“長遠來看,在國家層面不斷完善腫瘤防控和藥物創新的頂層設計、加強基因測序的系統研究在應對癌癥挑戰方面至關重要,歐美國家在這個方面的經驗可以借鑒。我們希望在未來,癌癥就像我們治療高血壓、糖尿病那樣,可以把它變成一個跟我們人類相伴相隨的慢性疾病。”吳一龍建議道。

RDPAC執行委員會成員林泰慷博士也呼籲:“政府、民間組織、企業和個人應攜手努力,促進創新治療方案的研發,同時積極改善患者可及性,加速推進實現中國癌癥防治的目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4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