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国离房地产泡沫崩溃还有多远? Barrons


http://blog.caing.com/expert_article-5598-2495.shtml


 日本房地产泡沫的膨胀与破灭是中国的前车之鉴。      日本过去几十年的地价指数走 势:    
中国离房地产泡沫崩溃还有多远?
   数据来源:日本房地产研究所 (JREI:Japan Real Estate Istitute)      可以看出,日本的住房地价在 1990-1991年左右达到高峰,随后一路下跌。由于没有日本房价的精确数据,有人就用地价的1.75倍近似房价,然后根据JREI提供的租金数字绘制 了日本三大城市过去几十年住房年租售比的趋势。这个数字可以看作是对日本年房屋租售比的近似指标。    
中国离房地产泡沫崩溃还有多远?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东京的住 房租售比先于其他城市2-3年上涨,于1987-1988年最先达到年租售比1:60倍的峰值。随后,经历了较缓慢的下跌后,东京的住房租售比直线下跌。 由于租金水平下降不大,这完全是房价崩溃的体现。      北京目前平均1:43倍的年租售比已经达到 了东京1987年的水平。如果北京完全重复东京的轨迹,那么房价还有1年左右的时间继续上涨。随后就会进入下跌通道,直至恢复到世界大城市平均水平的 1:22租售比左右。      从统计的角度看,世界22个主要大城市的年 租售比均值为22.33,而标准方差为8.33,北京目前的43倍年租售比处于2.5个Sigma的水平。日本泡沫最高峰60倍的年租售比相当于4.5个 Sigma的水平。超过4.5个Sigma的几率是极小概率事件。在担心通货膨胀的“恐慌买房”的驱动下,北京完全有希望达到日本的4.5个Sigma的 极值,也就是租售比达到1:60。      下面就是美联物业统计的北京11月新开盘的 7个项目的月租售比。最高月租售比1:714,相当于年租售比1:59.5左右。可以看出丰台区的“上海建筑12号楼”已经达到了日本东京在房地产泡沫时 期的最高租售比。而其他6个楼盘也已经达到了1:50多的年租售比。    
中国离房地产泡沫崩溃还有多远?
   中国离房地产泡沫崩溃还有多 远?往前走1年左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52

利字當頭:中國泡沫 利世民

2010-03-29  AD






 

記得06年和孫 柏文拍檔的日子,講到美國樓市泡沫,肥仔預言爆破大鑊過「八萬五」,俾人鬧語不驚人。後來,時辰一到,大家先知道原來負資產並非香港獨家。

美 國樓市泡沫爆破,差一點便可以反轉華爾街;但人家始終底子夠厚,見過的風浪也多,所以總算有驚無險。同樣形式的的泡沫爆破,發生在別的地方,結果可以有很 大的分別。說到底,美國可以大步檻過,皆因資本市場夠開放,讓全地球一起分擔這一筆孽債。不過,話說回頭,全球化就是有錢大家搵,有難齊齊受,很難講得準 誰欠了誰。

傳統智慧教居安思危,並非要我們終日誠惶誠恐,而是在適當的時候,要提醒自己見好就收;尤其在全球化下,很多人是貧是富,都好像 時來運到。有些人,糊里糊塗上了好景的快車,還以為自己得天獨厚,雄心萬丈想要征服世界,怎料,一出門便打個觔斗,踣到直一直。近代歷史中,日本神話便是 最佳例子。

具十項泡沫徵狀

到了今天,可能仍然有不少人搞不清楚,為甚麼日本的神話會如霧亦如電。可是,客觀地去看,日本的內 在基礎條件,其實沒有外界想像般扎實;毫無疑問,日本的通商產業省(MITI)偶有佳作,但長久靠一個官僚機構去統籌整個國家對外貿易的方略,出問題是遲 早的事。

過去的事讓我們溫故知新。最近,基金管理公司GMO的分析員Edward Chancellor發表China's Red Flags,指中國具備十項泡沫經濟最常見的徵狀:

(1)非常動聽的增長故事:「十三億人,每人一啖口水都浸死你!」;(2)盲目信任政府 可以創造奇蹟:「年年保八!」;(3)投資不斷增長,回報不斷退減;(4)貪污;(5)貨幣供應不斷增加;(6)固定滙率機制;(7)信貸擴張,實際利率 長期處於低位;(8)大型金融機構舉足輕重,變成罔顧風險,但又Too Big to Fail的怪物;(9)金融基建尚未完備;(10)地產價格因信貸擴張變得不受控。

如果說中國陷入改革開放三十年未遇過的衰退,更加會帶來 許多難以想像的變化,大家信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68

論投資泡沫 拉利Larry 的投資日記


http://stock-challenge.blogspot.com/2010/04/blog-post.html


投資市場總係充斥着各式各樣嘅「泡沫」,而每次泡沫出現嘅時候都會伴隨住唔同嘅投資主題出現,古代嘅有鬱金香狂熱,較近期嘅有科網泡沫、美國房地產市場泡 沫。

我相信唔少投資者一聽到「泡沫」兩個字都會感到擔心,擔心當泡沫爆破嘅時候會損失慘重。但係作為一個理性嘅投資者,我地應該要明白泡沫嘅存在係必然嘅事, 畢竟在投資世界裡,資產價格很少情況是處於均衡(Equilibrium)狀態,更多的情況不是偏高、就是偏低。因此,即使市場有泡沫跡象,投資者並唔需 要急於離場,反而我地可以選擇趁泡沫開始出現時買入股票,等待泡沫成熟嘅時候就賣出、甚至沽空股票,理性地利用泡沫獲利。

不過,以上享受泡沫嘅過程,並成功從中獲利嘅投資難度極高,尤其是沽空股票嘅做法。這是因為嘗試估頂可以是一件極度危險嘅事,如果太早調轉頭沽空股票的 話,投資很可能在泡沫爆破前都已經不復生存。而且,投資者亦唔好期望自己能夠把握泡沫爆破前嘅最高點賣出股票,這係因為投資市場參與者眾多,我地極難估計 到其他人的心理及行為。我認為要想在泡沫中成功全身而退,除左要擁有理性嘅思考外,最關鍵嘅心理因素係「知足」,千祈唔好幻想要成功賺取股市入面嘅每分每 毫。就以2007年「港股直通車」泡沫為例,有部分投資者响港股急速由23,000點升至32,000點期間已經察覺到有問題存在,並沽出股票;惟當股市 繼續上升時,佢地一時抵受唔到誘惑,重新把資金再次投入股市,導致最後得不償失、損失慘重。

投資大師索羅斯曾經講過:「你可以很早便看到泡沫存在,但不能預測泡沫能持續多久。」我相信唯有擁有理性思考、知足心態及經驗,方能利用泡沫賺取財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52

David Webb: 善意警告- 意馬(585)泡沫


http://webb-site.com/articles/imagibubble.asp


稍後嘗試翻譯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23

意馬(00585)──若是泡沫,終必爆破! 林奇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7417


林奇:垃圾股又急 升!林奇再一次重申:「若是泡沫,終必爆 破!」

只是今天的主角是意馬(00585)而已!推波助瀾者相信或離不開由洪錦標先生所掌控的永菱通資本公司(Winnington Capital)。或者,是因為梁伯韜、鍾楚義二人的故事性吧!當然,還有不排除邀請香港首富李嘉誠先生入股意馬的無限憧憬呢!

近日,林 奇重看《金錢之王II》一書,內裡有關於洪錦標先生的訪問:「在挑選二、三線股時,其中一個大前提是該股份的故事必須要動聽!」

「二、 三、四線股跟大藍籌不同,大行不會投資大量資源做研究分析,在芸芸逾千的上市公司中,沒有動聽故事的話,縱然基本因素優良,股價也不會反映那些基本因 素。」

書中列舉的例子是1999年至2000年,科網狂潮時的E-Kong(00524),其時,E-Kong的負責人是Rick Siemens,曾經成功創立了傳呼業務,最終並售予和黃。洪錦標先生認為Rick Siemens的背景會使E-Kong的故事性突顯,縱然E-Kong只是一支沒有盈利可言的科網股!!!

結果,在洪錦標先生買入後,E-Kong的股價在半年內 從0.3元「喪升」至4.8 元,足足賺了16倍!

至此,我們不難理解垃圾得可以的意馬國際(00585)為何在短短4個交易日「喪升」至0.242元, 昨天的成交金額更逾數億成交!

只是,故事的結局,不知又會有多少個無知而貪婪且不知自己正在做什麼的人註定要作出陪葬或犧牲!

「道 亦有盜,取之有道」!

說來容易,視富貴如浮雲者,當然另作別論!

好些充當白武士的人,可能已經肥得連自己的襪子也早已穿 不下了。

最終,各散戶投資者若盲目參與,只不過是肥了別人,害死自己,這又可以怪得了誰呢?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香 港的創意產業終須建基於「炒炒賣賣」之上,一眾政府高官,未知有何感想?

香港,勝在有David Webb!

謹記:您付 出的是價格,得到的是價值!

再諗十遍吧!

謹記:您付出的是價格,得到的是價值!
謹記:您付出的是價格,得到的是價值!
謹記: 您付出的是價格,得到的是價值!
謹記:您付出的是價格,得到的是價值!
謹記:您付出的是價格,得到的是價值!
謹記:您付出的是價 格,得到的是價值!
謹記:您付出的是價格,得到的是價值!
謹記:您付出的是價格,得到的是價值!
謹記:您付出的是價格,得到的是 價值!
謹記:您付出的是價格,得到的是價值!


延伸閱讀:

"Imagi bubble"
14th April 2010
http://webb-site.com/articles/imagibubble.asp

林奇曾撰寫有關超級風水泡沫股的舊文:

註定是泡沫,終必會爆破!超級風水泡沫股──環球集團 (08192)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5531


Webb:意馬(00585)溢價過高現泡沫,股價跌97%才算合理

《經濟通》
2010/04/15


獨 上網上財經評論員David Webb於網上撰寫文章指出,留意到近期股價大幅上升的意馬國際於供股上的問題,上周五已建議聯交所要求意馬向投資者就發行認股權證的事宜作出澄清。

Webb 指出,意馬早前引入有「紅籌之父」稱號的梁伯韜及資本策略(00497)主席鍾楚義的Idea Talent入股,而意馬的股份進行10合1之後,再進行 1供4的供股計劃,每股合併股份的供股價為0.07元,相等未合股之前的價格0.007元,而昨日意馬的股價已升至0.242元,令供股價較現價出現高達 97.1%的折讓。

Idea Talent除了會按0.07元認購18.8億股意馬股份外,亦有權再按相等價格額外認購9.88億股,而1年之內可以再以0.08元的價格認購15億 股。

再加上其他投資者的認股權證,若全數行使的話,意馬需要發行73.58億股合併股份, 按合併後股價2.42元計算,意馬的市值相等178.1億元,但其備考淨有形資產則只有3.19億元,故現時意馬的市帳率高達33.2倍,溢價達 172.7億元。

Webb認為,對即將加入的管理層來說,對淨資產出現折讓會較出現溢價更為合理,因此,股價最終應下跌 97%。


意馬除權日 股價離奇狂升 一日升兩倍
經紀:貨源少易炒上

《明報》
2010/04/10
文:吳綺慧


自爆煲邊緣重生的意馬國際(00585),2月中引入有「紅籌之父」之稱的 梁伯韜    及資本策略(00497)主席鍾楚義做白武士,同時宣布1供4大比例供股。昨日意馬除權,即昨天起買入意馬,將不能再參與供股,但意馬股價卻不跌反升,開 市後不久即狂升,收市升逾兩倍。市場人士指這可能與吸引人稍後炒賣供股權有關。

意馬昨天大 升後,全日保持在高位徘徊,尾市更被挾上至接近全日最高位收市,收報0.109元,漲幅達222%,成為港股昨日升幅榜榜首。

意馬於中午發出公布,指除了早前宣布的股權重組計劃外,公司未有任何屬於股價敏感的消息須要披露,亦沒有任何有關收購或變賣的磋商進 行中;公司指不知悉股價波動原因,但提醒股東及投資者昨日是股份供股權除權後的首日。

意馬 的供股權將在本月21日開始掛牌買賣。該公司2月公布的供股計劃,包括先10合1,然後以1供4供股,每股供股價0.07元,較當時的意馬股價10合1 後,折讓高達93%。當意馬在本月19日10合1之後,即每股意馬現價已有1.09元。

意 馬原本的已發行股份有36億股,10合1後即為3.6億股,然後進行1供4,發行股份又會回升至18億股。

根據意馬的股權重組協議,由梁伯韜及鍾楚義分別持股60%及40%的投資財團Idea Talent Limited(ITL),會以10合1後、每股0.07元的大折讓價格,認購18.8億股新股。梁、鍾二人不會參與供股,但會包銷供股。

梁伯韜等持股帳面賺13倍

另外, 若所有原有股東參與供股,梁、鍾可進一步認購多9.88億股意馬新股,同樣為每股0.07元。他們並獲認股權,12個月內可以每股0.08元認購15億股 意馬新股。

如果上述權利全部獲得行使、而所 有合資格股東都選擇進行供股的話,即梁、鍾二人可持有意馬高達59.4%。如以意馬昨日收市價計算,二人的股份帳面已值43.68億元,而二人當初的入股 價僅為3.2億元,即漲了13倍。

有機構性投資者經紀表示,很多細價股於供 股權除權日,股價都會大幅飈升,但意馬急漲至此水平,確是令人感到有點意外:「理論上來說,在除權日股份供應是減少了;加上早前股價已低殘了這麼長時間, 貨源收乾,待除權日才再借勢挾上,一來成本較低,二來亦有利日後供權股開始買賣時進行炒作。」不過該經紀亦提醒,根據過往經驗,不少細價股在供股權買賣完 成後,股價或會出現大幅下滑,投資者應當留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31

中國的地產泡沫何時破滅 张化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0i3m9.html

過去五,六年,不少勇猛的人士前仆後繼地預言中國的地產泡沫會在半年或者一年内破滅。我總算聰明了一囘。我從來沒有做過那樣的預言。近半年,中國的地價房 價屢創新高,政府的調控措施也陸續出臺。但我還是不敢預言中國的房地產泡沫何時破滅。我甚至不敢說我們究竟有無泡沫。

 

    首先,請讓我聲明,我與人爲善,絕對無意諷刺錯誤的預言家,何况我的錯誤也很多。關於房价,讓我們做個事後諸葛亮。究竟中國的房價爲什麽會漲到今天這個程 度呢?從長期來看,原因當然是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 因此人民的收入持續高速增長。與此相對應,貨幣供應量也有了持續高速的增長。實體經濟的增長需要貨幣來潤滑和支撐,而貨幣也對實體經濟有推波助瀾的作用。 他們互為因果,兩者節節攀升。

 

    大多數宏觀經濟變量(比如,GDP和物價水平)在短期,中期,和長期都往往很難準確。 但是貨幣供應量相對準確一些。它無非是全國人民在金融體系的存款加上流通中現金。在過去25年 (從1985年起),廣義貨幣供應量的復合增長率高達23%!大家對官方的通貨膨脹率数据有懷疑,因此,我發明了一個“科長指數”。 本人1986-88年在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儅主任科員(也就是科長),當時的月工資是52元,加上副食補貼和免費的單身宿舍以及医疗保障,我的綜合价值大約 是每月130元。現在同樣一個科長大約值8000元。也就是說,這22年来養一個科長的費用每年大約在以20%的復合比例增長。

 

    顯然,我們的實體經濟並沒有用20%的高速度增長, 更沒有用23%的速度增長。 或者说,科长的劳动生产率并没有达到20%的復合增长。中間的差距是什麽?如果扣除計劃經濟(和小農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所需要的額外的貨幣潤滑劑,那 就是通貨膨脹。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这几十年的通货膨胀率确实不低,而真实的贷款利率(包括房贷利率)确实可能长期为负数。

 

    所以,中國今天的地價和房價上漲,無非是通貨膨脹加上實體經濟增長的結果。不管你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也不管政府打壓也好,支持也好,誰也改變不了這樣 一個現狀。

 

    未來中國的地價和房價會怎樣?如果實體經濟還以一個高速度在增長,同時,貨幣供應量還以一個更高的速度增長(別提現在的25%或者29%,即使15%也是 一個很高的速度),那麽資產價格的上漲就一定難免。僅僅因爲房價太高或者某些人不高興,並不能改變房價和地價的走勢。

 

    我的第二個觀點是,即使現在的地價和房價確實是一個泡沫,未來必然會破滅,那你想預測這個泡沫何時破滅也是非常天真的。早在1997年就有人預測美國的因 特網泡沫會很快破滅,但他們抛空這类股票都給自己帶來了大大的虧損。因特網的股票直到2000年初期才爆煲。另外,2004-07年不斷有人跟美國的次貸 和房地產市場過不去,但都在未能贏來曙光之前就已經彈盡糧絕。我經常看到勇猛的人士信心十足地預測下個月或下個季度股票的走勢,當然我都是偷偷地笑話他 們。你的基本面正確,不等於你可以預測拐點或轉折點。當然,預測下一個季度或明年的銅价,金价或者外匯价格也是同樣的徒勞。如果你的職業是做這樣的預測, 那我可以理解。但如果你主動做這樣的預測,甚至用自己的錢去説明你的預測,那你就不明智了。

 

    我本人對國内的房價和地價也很焦慮。民不聊生和民怨沸騰都是一個大問題。不管數據如何,這一個現象説明我們的通貨膨脹已經很高。但是我不敢預測泡沫的破 滅,因為如下幾個原因:

 

    一,實體經濟好像依然很強勁,雖然效率低,對環境的污染也很厲害;

    二,與此有關的,貨幣供應量好像還會以比較高的速度增長。 巨大的就业压力意味着政府不可能让信贷太过紧张;

    三,大量居民除了購房以外好像別無出路:股票也不便宜而且風險也大。多數企業的管理層還不太善於尊重少數股東。

    四,中國的家庭負債還不太高。絕大多數買房者在房價下跌時都有不抛售的能力。也就是說,他們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大量的房子確實是長期空置的,也可能還會空 置很多年,但這能給业主帶來心靈的平靜和安慰。對於全社會來説,這是一個巨大的资源浪费,但是誰說通貨膨脹沒有痛苦的代價呢?

    五,高增长的公司的股票一般有很高的市盈率。只有当投资者调低他们的盈利增长预期时,他们的股价才会大跌。同样,当人们预测自己未来的收入会高速增长时, 他们愿意承受较高的房价。只有当他们希望破灭或者调低期望时,房价才会大跌。但是,未来几年内,这个可能性不大。

    六,尽管今明两年中国可能调高利率,但是幅度不会特别大,毕竟政府不愿意窒息经济成长。所以,温和的利 率政策,加上“科长指数”的高增长就意味着中国的真实利率还可能是负数。这叫地价房价如何大跌呢?

 

張化橋是瑞銀投資銀行中國區董事總經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53

無懼泡沫加碼買瑞房 東尼

2010-04-22  NM





當上海等城市的樓價每季上漲一成 之時,市場肯定正在醞釀泡沫。但沒人知道,究竟樓價會升至什麼時候,業主們才心大心細,生怕太早沽貨離場,錯過賺大錢的機會。

上海樓市肯定 有泡沫,部分內地城市亦然。一旦泡沫爆破,想必牽連甚大。然而誰都不知道,樓價會否跌穿現時的水平。

這種狀況似曾相識。記得在○七年大跌 市之前,我賣出了組合內不少中資股,為了保持平衡,才保留了一小部分持股。如果當時賣出更多股票,組合表現會更好,但大前提是能在沽貨後的短時間內,買回 股票。

瑞房強勁增長

瑞房上週公布業績,表現理想,全年股息有十二仙人民幣。以現價每股三元八角計算,市盈率僅六倍,前景非常 樂觀。去年公司受惠於上海樓價上漲,以高價賣出太平橋項目,但今年未必可以舊調重彈。

瑞房去年出售廿七萬平方米的面積,我估計今年可賣出五 十四萬平方米,來年有七十三萬平方米,到二○一二年則有逾百萬平方米出售。雖然這些銷售面積集中在重慶和大連,沒有上海那麼火熱,但增長速度相當可觀。現 時瑞房的估值如此便宜,即使樓市下滑,其股價理應不會跌太多。

樓價上漲,無疑令政府甚為擔心,相信未來還會有抑制措施出台,對投資者不無影 響。這可能是內房股變得便宜的原因。除了瑞房,雅居樂(3383)及世茂房地產(813)亦已公布業績,現價亦相當吸引。事實上,銀行股的估值亦很便宜。

中 行現價每股四元五仙,市值在一萬億元以下。○六年中行上市時,每股作價三元三角,過去四年僅升了兩成三。然而該行的盈利由四百億元人民幣,平穩增長至去年 的八百億元人民幣,升了一倍。現時中行的市盈率僅十一倍,跑輸其他主要銀行。

調控政策影響有限

市場普遍認為,內地政府即將推 出新措施,以控制借貸和樓價。由於消息已被消化,即使措施出台,相信影響亦有限。

泡沫令人畏懼,但它是金融市場的自然現象,通常用作形容升 得太快太急的市況。但市場之所以吸引,正是它很反覆,有時會下瀉,容許投資者以低價買入股票;有時候會上升,讓投資者沽貨套現。因此,其實泡沫不算壞事。

長 線而言,股價傾向上升。有時股價升得過急,有時跌得太快,但最終會互相抵銷,長遠還是會穩步上揚。能低買高賣,當然令人快慰,但這依賴運氣多於技術。說到 底,無人可以準確捕捉大市走勢。

如果大市向上,不知道何時轉勢,最佳的做法是趁股價便宜,買入像瑞房等的股份,然後靜待市場整固。因此我會 在四元水平,加碼多買四萬股瑞房。

東尼Tony Measor

在證券界有五十年經驗,八七年股災及八八年股市冒升時,他所管 理的香港基金表現都是香港最出眾的。他之前是財經網站Quamnet的總編。在此之前,他在嘉洛證券工作,管理客戶二億五千萬元資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92

利字當頭:泡沫 利世民

2010-05-12  AD






 

由90年代起, 過去20年,香港人見識過樓市泡沫(97前),亦試過兩次股市泡沫(98至99年、05至08年)。在股市泡沫中,輸掉畢生積蓄的大有人在。不過,香港就 是個有賭未為輸的地方,只要一息尚存,在甚麼地方跌倒,就在甚麼地方重新站起來。

地產泡沫可沒有這麼簡單。雖然金管局說風險有一定監控,可 是香港整個金融體系的資產負債表,基本上就是地產,就連政府的收入,也非常依賴地產。地產泡沫爆破,意味整個金融系統的資產負債表要調整,政府收入也會有 結構性問題。這都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不贅。

泡沫一出現遲早會爆破

請不要誤會。世民不是說,既然地產泡沫爆破的後果如此嚴 重,大家還是不要推倒樓價。泡沫,只要出現,爆破是遲早問題。所以,正道是不讓泡沫出現。

回顧歷史,泡沫,幾乎都有一種模式。

南 海泡沫,是群眾相信當年英政府給予這家公司的專利。無獨有偶,香港的科網泡沫,由群眾相信當年特區政府給予電盈特權興建數碼港開始。最近一次股市泡沫,則 是資金和港股直通車加起來的化學作用。80年代起的香港地產泡沫,神秘的源頭就是集體相信高地價政策這五個字。

記憶中,自從80年代中,便 有人投訴高地價政策。在中英聯合聲明限制下,從80年代開始,地產泡沫不斷累積能量。97年回歸,中英聯合聲明的限制消失,配合外圍局勢崩潰,地產泡沫爆 破,自然不過。十多年的醞釀,爆破威力自然大。

現在香港有地產泡沫嗎?還未算。過去一段日子資金氾濫,資產價格上升在所難免,但還未算全民 皆炒的泡沫。要阻止泡沫出現,政府千祈不要有任何取態,至少絕對不可有既定政策立場,協助若干數目家庭置業。否則,泡沫就有開始的藉口了。阿彌陀佛。

利 世民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64

不畏經濟泡沫 宜得利股價漲幅居日本之冠似鳥昭雄:不和別人一樣就能成功!

2010-05-17  今周刊





日本出現失落的二十年,在此同 時,日商宜得利家居社長似鳥昭雄,卻能夠不畏經濟泡沫,帶領公司締造營收和獲利連續二十三年成長的傲人成績,似鳥昭雄能夠逆勢突圍的訣竅,就在於他永遠做 好準備,迎接逆境的到來。

撰文‧孫蓉萍 攝影‧吳東岳三月底,日商宜得利家居︵NITORI︶敦北店在原台北環亞百貨地下一樓正式開幕。相隔不過一個樓層,地下二樓,則是已在台灣深耕十六年、全 球家具龍頭業者宜家家居︵IKEA︶的重要據點。開幕當天,IKEA的主管特地與宜得利社長似鳥昭雄交換名片、打聲招呼。

IKEA的主管心裡大概也有個底,儘管IKEA在這裡已經深耕多年,占有一定的先進者優勢,儘管IKEA的全球規模遠遠超過宜得利,儘管似鳥昭雄的身價遠 遠不及宜家創辦人坎普拉︵Ingvar Kamprad︶超過二三○億美元的頂級富豪水準,但眼前這位笑容滿面、親和力十足的日本人,絕對是他不可忽視的競爭對手。

從來,似鳥昭雄就不怕正面競爭,說得更精準一點,他從來就不在乎「逆境」這一回事。

漲幅居冠

在逆境中創造出長期多頭

日本經濟泡沫在一九九○年瓦解後,進入所謂消失的十年、甚至二十年,不過在此同時,宜得利的業績卻進入了長期多頭。累積至今,公司營收、獲利已連續二十三 年正成長,創下日本股市紀錄。在消失的二十年間,宜得利的營業額成長幅度達二十一.四倍,淨利成長更達到五十二.八倍。

從日本股市與宜得利股價的落差來看,也能感受到似鳥昭雄「逆流而上」的驚人力道。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日經股價指數收在三八九一五點,如今跌到剩下 大約三成,但在同樣的二十年期間,宜得利股價上漲幅度達十二.一倍(不含股利)。據統計,在消失的二十年,宜得利股價漲幅為日股之冠。

公司成長、股價上漲,因此即使宜得利的規模並不算大,但在美國《富比世》雜誌今年初發表的日本四十大富豪中,似鳥昭雄仍以資產八.九億美元(約合二八二億 元台幣)排名第三十名。

難能可貴的是,不像布局全球三十一國的IKEA,宜得利至今的海外市場僅有台灣一地。幾乎,似鳥昭雄是把公司的成長命脈完全壓注在死氣沉沉的日本市場,或 者可以說,在他的腦袋裡,從來沒有想過必須到哪裡去追求「順境」。

不刻意追求更有利的外在環境,於是能把心力集中在自體內部的強化。白手起家的似鳥並非畢業於名校,小時候功課也不好,「爸媽當然會擔心,但是,他們大概也 不知道該怎麼做,只好告訴我,想辦法做些不一樣的事吧!只要『不和別人一樣』,就有機會成功,當然,這恐怕需要比別人多三倍的努力。」爸媽大概也沒想到, 這則像是帶點無奈味道的開示,成了似鳥昭雄開發「逆流力」的起點。「後來,我又讀了松下電器產業公司創辦人松下幸之助的書,看到松下幸之助也只有小學畢 業,卻能發明雙孔插座,更確定了父母說的話是沒錯的,做不一樣的事,絕對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創辦宜得利,就是基於「不一樣」的信念,但在當時,似鳥昭雄 的想法簡單得令人想笑。「大學畢業後,不知要做什麼,我只是看到附近的商店街上沒有家具行,所以決定做這生意。」

追求不同

一趟美國之旅改變企業命運一九六七年,他自己創設了「似鳥家具店」,沒想到開張不久,附近就出現了規模是似鳥家具店五倍的大型業者時,似鳥也面臨存亡關 鍵。

為了找出解決方法,似鳥決定到美國取經,這一趟旅行改變了公司的命運。即使經過將近四十年,但似鳥回想起當時的感動,仍記憶猶新。「我發現美國家具店裡少 有基本款的大型家具,但是對於能夠提高生活品味的地毯、窗簾、寢具等『家飾』則是應有盡有,而且整組幫顧客搭配好;更重要的是,價格只要日本的三分之 一。」所謂的「追求不一樣」,終於有了更具體的方向,似鳥昭雄決定把「提升居家品味」與「價格更便宜」當成「不一樣」的核心。似鳥說:「創業者首先要有的 就是遠見,先立定志向,知道創立一家公司的目的是什麼,確定自己的理念。」似鳥認真地說,創辦宜得利的終極任務「就是希望能讓日本國民過更好的生活」,而 「有品味」、「更便宜」不但能創造差異化,也百分之百的符合自己創辦宜得利的目的。

親自參與

常巡視工廠並提供新點子

如今,宜得利在印尼和越南都設有自己的工廠,成為該公司降價的最重要武器,另外還在中國、東南亞等地有三百家以上的合作工廠,由宜得利免費指導技術,而且 似鳥經常親自到工廠巡視,親自和各地的員工溝通,了解問題所在,隨時排除困難,他一年幾乎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國外。

令人訝異的是,似鳥本人也經常開發出許多熱賣商品,「我常常坐飛機,有一回在飛機的沙發座椅上躺著休息,忽然靈光乍現,想到為何家裡客廳的沙發不能調整椅 背高度,讓人躺著休息?」這個從飛機座椅得到靈感,讓似鳥開發出可躺式沙發,成為熱賣商品之一。

在他看來,商機其實藏在平日的生活中,這從他對台灣的觀感就能略窺一二。「你不覺得嗎?台灣住家的窗戶大小規格不一,這麼一來,窗簾都得必須量身訂製,無 法大量製造,價格很難降。」從這番回答不難體會,似鳥隨時都在觀察身邊事物,隨時都在想著怎麼做到「更便宜」。

「所以我一直認為『否定現狀』是很重要的,否定現狀才能找到更多的可能,才能避免驕傲、安逸。」也正是由於否定現狀,讓宜得利能在過去兩年的全球金融海嘯 期間,不但沒有受傷,反而趁勢提高市場占有率,再一次示範了逆流而上的漂亮身段。

原來,似鳥每年都到美國考察,多年前他看到美國房地產市場交易的盛況,當時他就有預感,認為房地產泡沫遲早會破滅,因此決定提早布局,「我開始透過降低成 本,一年多準備約五十億日圓的資金」。金融海嘯發生前的○八年五月,宜得利第一次降價,之後大約每三個月就降價一次,由於宜得利先前就儲備了足夠的實力, 讓口袋不夠深的同業望塵莫及,也受到消費者支持。

他說:「我們像是龜兔賽跑裡的烏龜,景氣好的時候,不會因業績好就衝得特別快;但不景氣的時候,也每天持續前進,這樣烏龜終究會贏過兔子,所以不景氣反而 是好機會。」長期經營企業一定會多次遇到景氣高峰和谷底,先做準備是不變的法則。

開張一個半月,宜得利敦北店的營運狀況果然挺過強力競爭,公司表示,目前業績達成率已達一三○%,四月十六日開幕的高雄店,達成率也有一二○%。「畢竟我 們的東西和競爭者不一樣,與其說是競爭,說這個地點是個逆境,不如說兩家店能創造更多客源。」似鳥昭雄的心法再明顯不過了,只要「不一樣」,就能把逆境變 順境。

不只《富比世》

似鳥行善也榜上有名

似鳥昭雄名列《富比世》雜誌日本富豪榜,此外,在《富比世亞洲》雜誌選出的亞太地區48位善心人士中,同樣也有似鳥昭雄的名字。

因為他為了回饋故鄉,設立「北海道支援基金」,扶助藝術、文化等多種領域的團體,還實施北海道夕張市櫻樹和楓樹的植樹計畫,幫助故鄉吸引更多觀光客。他在 日本還創立「似鳥國際獎學金」,提供給亞洲留學生。

此外,2004年日本新潟大地震、05年印尼大海嘯和08年中國四川大地震時,也分別捐款1億日圓或2億日圓,協助災民重建家園。有別於宜得利家居目前的 海外布局僅有台灣市場,似鳥昭雄捐款行善的對象看來已經遍及亞洲了。

似鳥昭雄

出生:1944年

現職:宜得利家居社長

學歷:北海學園大學經濟系

經歷:似鳥家具店創辦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77

分拆上市,盛宴还是泡沫


http://www.xincaijing.com/html/ziben/682756057222.html

编者按 证监会推出“分拆上市”举措,受到了一些企业的称赞,但从管 理层规范分拆上市的“六个条件”看,与创业板设立的初衷却有所违背。按照这“六个条件”,一些上市公司会依据其先天优势,争先恐后挤入创业板。照此下去, 一大批真正需要资本支持的企业,将很难获得上市资源,创业板“中小企业孵化器”的定位,也可能因此而改变。
分拆上市,盛宴还是泡沫

继整体上市成为上市公司融资新路之后,分拆子公司或将部分资产拿到境外市场上市,又将成为上市公司看好的一条融资新渠道。

日前,中 国证监会召开创业板发行监管会,允许境内符合条件的主板上市公司,可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此消息一出,即在境内资本市场上掀起了一股热浪,激活了相关 分拆上市板块,一些有“分拆上市”概念的个股表现强劲。  企业热情高涨

分拆上市,是指一个母公司通过将其在子公司中所拥有的股份, 按比例分配给现有母公司的股东,从而在法律上和组织上,将子公司的经营从母公司的经营中分离出去。分拆上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分拆,包括已上市公司 或者未上市公司,将部分业务从母公司独立出来单独上市;狭义的分拆,指的是已上市的公司,将其部分业务或某个子公司独立出来,另行公开招股上市。

目前,境内第一代企业通过多年多元化发展,有的企业已创建了多个“潜在盈利点”,并在某一两个细分领域建立了核心优势。因此,这些企业急需借助“分拆上 市”这个融资渠道,踏上高速成长的“快车道”,以突出其核心业务价值,并吸纳更多的资金,促发其他主营业务并行,并加快发展。

具备分 拆上市条件的企业,一部分是拥有多项成熟主业的上市公司,希望通过业务分拆,使主业更加鲜明,也有利于公司在二级市场的估值;另一部分,是拥有完整下属业 务的上市公司,希望分拆下属公司上市,以便对下属公司进行有效激励,使分拆出来的业务在获得资本助力后,加快发展速度。

从这个角度 说,分拆上市让境内企业多了一条资本融资通道。而A股主板公司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在境内外已有先例。早在?000年,联想集团就实施了有史以来最大 规模的战略调整,对其核心业务进行分拆,分别成立新的“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分拆后的神州数码,2001年6月在香港成功上市。随后又有托普软件、 TCL集团、新疆天业、海王生物、同仁堂等8家公司,将控股子公司拆分出来,登陆香港创业板市场。

据报道,在香港上市的金山软件,近 期也要将其毒霸业务分拆出来,并成立“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目标是“单独上市”。金蝶软件也透露,其中间件业务有从总公司分拆后在境内上市的计 划,目标锁定创业板。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知名IT企业,如巨人网络、完美时空、网易、九城等,都有意将旗下业务分拆出来单独上市。

从目 前监管层给出的条件看,分拆上市条件较为严格,需要同时满足六个条件才能有可能获得放行:上市公司公开募集资金未投向发行人业务;上市公司最近三年盈利, 业务经营正常;上市公司与发行人不存在同业竞争,且出具未来不竞争承诺,上市公司及发行人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与发行人之间,不存在严重关联交易;发行人净 利润占上市公司净利润不超过50%;发行人净资产占上市公司净资产不超过30%;上市公司及下属企业董、监、高及亲属持有发行人发行前的股份不超过 10%。

要充分满足上述六个条件,对一些看好分拆上市的境内的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能否“拆”出大金矿
境内 具备分拆上市条件和资源的上市公司,更多分布在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兴产业、软件行业内,符合六个基本条件,能分拆到在创业板上市的主板上市公司,估计有二三 十家。存在着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的IT上市公司,估计有10家左右。

湘财证券研究所将满足分拆上市条件、具有分拆概念的公司分为 三类:一是高校概念公司,分别有浙大网新、同方股份、华工科技、紫光股份等;二是综合类公司,如用友软件、金山软件、鹏博士、深鸿基、泰达股份、厦门信达 等;三是与新兴产业相关的公司,分别有振华科技、长春高新、深圳华强、东方电子、思达高科、中核科技、中信国安等。

在创投人士看来, 一些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孵化器功能,本身又具备创投子公司或者创投概念的公司,其前景会受到市场充分关注。近期,这些公司受分拆上市概念驱动,在二级市场大 多表现突出。

专家分析,分拆上市将是中国企业做大之后的一条必由之路,今后中国企业包括互联网、软件、电子、新能源等行业,将形成一 股分拆上市潮。分拆上市将从单纯的概念炒作逐渐成为现实,将成为中国产业经济的一大特色,并将影响整个中国产业经济格局。

不过,市场 人士对分拆上市也存在异议。国泰君安分析师认为,由于受益的公司数量有限、审批标准提高等原因,分拆上市实际上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有限,目前仅停留在概念炒 作阶段,具体会对上市公司带来多大的影响尚未可知。

分拆上市概念股是否具有投资机会?华安证券分析师张兆伟认为,应从三方面予以把握:首先,那些业务涉猎广泛,子公司业务具备较强盈利前景的上市公司;其次,业务比较庞杂的综合类公司,可供剥离的业务与上市公司现有主业不存在同业竞 争关系,相关业务剥离后,利于上市公司改善主业结构;第三,可供剥离的业务属于软件、IT、医药、消费、新兴产业,分拆上市后具备高估值预期。  谨防分拆后的“陷阱”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分拆能给母公司带来平均2~3个百分点的超额收益。在我国,这种超额收益率可能更高。长江 证券分析师李毅认为,汉前国内主板公司的静态市盈率约为20倍,而创业板市场的市盈率高达75倍。超过3倍的估值差异,意味着有超过3倍的价值膨胀区间。 也就是说,同样1元的每股净收益,主板只有25元,到了创业板可能就有85元的股价。对那些在境内主板上市的公司而言,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可以带来 巨大的股权投资收益,可以创造出更高的市值。但如果监管不严,或吹起资本泡沫,也会引发负面效应。

就目前而言,分拆上市遇到的问题与 挑战也不小,犹如一把“双刃剑”,将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和难以意料的影响。一是破坏企业内产业链的完整性,使得公司治理结构更为复杂,导致上市公司会更 “不务正业”,主营业务混乱、不突出的比例增多;二是将削弱母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三是如果上市公司一味追求分拆上市融资,纷纷将盈利能力较强的资 产分出去,会降低母公司的资产营运质量和运营效率。

一个值得业界思考的现象是:中国企业热衷于分拆上市,而绝大多数美国本土企业对 “分拆上市”却无动于衷。比如,微软的互联网业务、亚马逊的数字阅读业务、谷歌炙手可热的手机业务,甚至连多元化发展的楷模通用电气,也没有把旗下任何一 个早就足够分拆上市的业务分拆出去。

国内外的一热一冷,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著名
财经评论员叶檀表示了这样的观点: “主板母公司为什么要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其最大的目的就是创业板估值高、资产溢价,在创业板发股可以更好地‘圈钱’。”

这样的 先例其实早就有。当年,托普软件分拆上市后,以软件做幌子疯狂圈地,最后导致资金链断裂,软件帝国分崩离析;创业板上市公司乐普医疗,则拿着超募资金大肆 买房、买车,遭到市场和投资者的唾弃。

中信证券分析师认为,分拆上市可能引发不当关联交易,损害资本市场,其表现为:一、关联购销, 被分拆公司和分拆上市公司之间进行利益输送;二、集团公司与股份公司之间的资产买卖,进行内幕交易和市场炒作等;三、资金占用的关联交易,可能发生新申请 上市公司的资产被掏空;四、股份公司为集团公司提供担保,转嫁费用负担;五、集团公司的债务与股份公司的债权充抵,增加三角债风险。

从另一角度分析,一些在主板上市的公司,其下属子公司分拆到创业板上市,显然会与融资难的中小企业争抢上市渠道,这与当初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为加速中 小企业发展壮大设立创业板的初衷,更是背道而驰。

因此,专家建议:为了避免分拆上市掉入“圈钱”怪圈,加剧股市风险,在创业板不能有 效解决新股“三高”发行问题之前,分拆上市缓行为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