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拉勾網創始人馬德龍:上線1年,如何用30萬營銷費用做到互聯網業界人盡皆知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16/144971.html

中國在線招聘市場,既有51、智聯這種傳統招聘網站,也有58、趕集發力低端招聘,主打互聯網垂直招聘的拉勾網,是這一市場的“奇葩”。上線1年,30萬營銷費用,卻做到互聯網業界人盡皆知。

拉勾快速獲取較好口碑的秘訣是什麽?在拉勾CEO馬德龍看來,最核心的是為用戶爭取利益,出身騰訊的馬德龍是如何一步步打造拉勾?
 

\以下是拉勾CEO馬德龍口述:

“忽悠”徐小平代言拉勾

當年做3W咖啡的時候,每天會遇到N多創業朋友,他們與我交流的永恒話題就兩個:融資和招人。3W很容易幫創業者找到資本,但在招人方面比較為難。

後來我們在此基礎上進行延伸,以3W在互聯網行業的影響力和線上資源,開始做在線招聘,幫助互聯網公司尋找最優質的人才。角度方面,我們更希望幫助互聯網的人才找到最好的職業規劃,當然最後的結果是幫企業找到優質人才。

很多人一開始接觸拉勾,都是看到徐小平老師為拉勾代言的廣告,其實請徐老師代言的過程並不複雜。徐老師作為拉勾投資人,理所當然為我們站臺。記得開董事會時,我們忽悠徐老師拍一個祝福視頻,然後他就上套了,一不小心成為拉勾的形象代言人。

產品奇葩口號:面議你妹

先舉幾個例子,智聯招聘上有一家公司叫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他們招聘Java工程師,求職者看到“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的招聘信息,第一反應大都是我才不去一個快遞公司做CRM。但拉勾把這個場景變為:美團網招聘Java工程師。用戶的感覺會完全不同。

從用戶角度來看,我們更想知道這家公司最知名的優勢是什麽,希望在第一時間獲得盡可能多、全面的信息。換一個視角看產品設計,呈現的邏輯就完全不同。

第二個案例,比如拉勾市場總監想找一個公關經理,通過朋友找到了你,聊完一次感覺挺好,這是一面。拉勾也覺得你不錯,說來見見CEO馬德龍吧,哥倆又聊了一次,非常合拍。最後,拉勾HRD與你進行三面。

第三次你來拉勾與HRD談薪資,我們對這個崗位的預算是月薪1.2W,希望你能幫拉勾做到一個更高的臺階。而你目前的月收入是2W,你心里鐵定很不爽,心想為什麽不能第一次就告訴我薪資範圍。所以,在拉勾的產品中,發布職位必須明確薪資,打出的口號就是:面議你妹!

總結下來,就是站在用戶角度思考他們的場景,每一次使用、每一個操作,都進入用戶的場景,專註用戶是怎麽想的,怎麽用的。

自曝騰訊4大產品妙招

以前我在騰訊做QQ的產品經理,學到了很多內部級的產品方法,在打造拉勾的過程中,真正運用做多的是以下4招:1、以用戶為中心;2、尋找產品的杠桿;3、場景化;4、偏執。

在互聯網行業,人才和企業是供給失衡的,人才的需求量遠遠大於其供給量。所以,在有限的資源情況下,我們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用戶端的產品服務中去,所有的市場資源都向用戶端傾斜,這時用戶會在拉勾聚集,企業自然而然來我們平臺招聘,這就是杠桿。3W是拉勾的杠桿,用戶是拉勾的杠桿,微信是拉勾的杠桿。

偏執,就是對產品細節、用戶端體驗的極致追求,始終追求就能獲得用戶的好口碑。同時,用戶的情感也會向你傾斜。

比如,拉勾最近在設計新版本,填寫註冊信息,其中一個界面是用戶註冊後填寫一些基本的信息,產品經理原來的文案是:請填寫你的基本信息。我覺得這個文案不太好,沒有情感,也沒有溫度。我和產品團隊討論了N個方案,差不多花了一天時間,最後確定的文案是:留給我們一些信息,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你。

我們覺得這個文案很贊,有情感、溫度,用戶會覺得被戳動。我們偏執地去優化它,就是為了獲得極致的用戶體驗。

上線1年做對3件事

拉勾上線已有1年,我認為在線招聘市場發生了3大變化:1、用戶的求職可以得到反饋;2、24小時內能得到極速入職反饋;3、資本市場開始關註招聘領域,很多熱錢湧入。前兩個變化是拉勾帶來的,最後一個,拉勾是導火索。

做企業過程中,會面臨無數的誘惑,需要我們做出正確的決策。稍有不慎,就會偏離方向,且行且小心。回顧過去1年的發展,拉勾做對了3件事:1、聚焦;2、以用戶為中心的選擇;3、做輕模式,不做重模式。重模式是指招聘網站大量鋪銷售、全國開分站,然後殺雞取卵。

尋找杠桿,用戶是杠桿,把用戶當做屌絲的女神,你就是那個屌絲,以屌絲心態追到女神基本不可能,在什麽樣的狀態下爭取追到女神,你們就知道產品該用什麽樣的姿態服務用戶。這也是拉勾能在競爭激烈的互聯網招聘市場中殺出重圍的秘訣。

在線招聘的兩大坑

正式上線之前,拉勾曾打算做“互聯網行業的LinkedIn”,後來發現是個坑,就沒有再碰。我們認為自己都做不好,別人做好的概率也幾乎為零。另外,做App也是個坑,因為用戶的使用場景在移動端上發生的頻率並不高,如果在移動端上大量鋪用戶渠道,最後仍被卸載,用戶再也不會回來。

3W咖啡創始人許單單曾披露過一個數據:拉勾總共的營銷費用是30萬。上線1年來,拉勾做到了在互聯網行業人盡皆知,我認為想要獲取口碑,最核心的是為用戶爭取利益,獲得用戶的情感共鳴。當然,產品首先要好。另外,做產品必須學會描述自己,在用戶存在的地方描述自己。

拉勾商業模式:幹掉獵頭

廣告的商業模式,都會由展示計費向效果付費升級。對於招聘而言,原來推送信息廣告的模式是舊的模式,新模式應該是按照入職收費。拉勾會朝這個方向努力。我們的心願就是:走獵頭的路,讓獵頭無路可走。

相比獵頭,我們的優勢在於:1、系統服務的低成本。拉勾是一個系統,服務起來能夠批量化;獵頭是人工的,成本當然不同;拉勾招聘一個人收2000,獵頭最少拿20000。

2、垂直服務的專業性。拉勾能更精準地知道行業情況,快速響應,就算一個小的專業或者行業出來,拉勾都能快速響應。

3、可選擇多。拉勾平臺上的職位量和企業量,遠遠大於獵頭。求職者上拉勾,面對幾十萬的機會,適合他的至少得有幾千個,但他最多只能維護幾個獵頭而已。

4、給用戶的是情感化的產品。拉勾的產品設計是有情感的,偏執地為用戶服務,會讓用戶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037

東京著衣造假 掀業界不能說秘密

2014-10-06  TCW
 
 

 

東京著衣為慶祝創業十週年,九月二十七日才回到嘉義發跡地舉辦為期二十一天的特賣會,本來應該是件喜事,但活動前夕,董事長鄭景太對外承認做假帳,一夕之間恐怕東京著衣上市夢碎,如今,特賣會業績再好,員工恐怕也笑不太出來了。

這家曾被喻做「國內網路女裝龍頭」的模範生,因開立高達新台幣一億八千萬元的假發票,被檢調單位認為有掏空嫌疑,以違反《商業會計法》,將鄭景太、營運長郭奕麟、廣達會計師事務所負責人李憲宇等十一人移送法辦。

根據媒體報導,鄭景太已承認做假帳,但否認掏空,因為中國成衣廠未開發票,才選擇以假發票作為「進項憑證」,扣抵五%的營業稅。

有同業認為此案並不單純,東京著衣有國內前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簽核,「這麼大的帳(新台幣一億八千萬元),會計會查不到嗎?」但也有人同情表示:「這是成衣業者普遍面臨的問題。」

危機一:營收成長率低跌下網路人氣三冠王寶座

每家業者都想省錢,但,開立假發票卻是最冒險的行為。「坦白講,(節稅)有很多做法,」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內行人都知道,開假發票目的為的是拿到進項憑證,但風險之大,得負刑責。

而讓鄭景太鋌而走險的原因,據了解,和他與股東不合有關。

根據目前東京著衣股東結構來看,日商三井株式會社和新加坡淡馬錫,分別擁有兩成、一成股權,其他六成多股權由鄭景太家族持有,若明年上市計畫順利,最大受益者應是鄭景太本人。

如今,他卻在關鍵時刻,願意冒險開立一億八千萬的假發票,就為省下五%、近九百萬稅金,敢做這種殺頭生意,若非關掏空,也凸顯出東京著衣營運出現瓶頸。

事實上,東京著衣業績並非如外界想像之好。同業表示,近年來國內成衣業受到淘寶賣家競爭打擊,東京著衣去年營收成長率為五年來最低。而且今年網路人氣賣家排行榜中,連續三年的冠軍寶座,被藝人團體五月天主唱阿信的潮牌StayReal搶下,再加上接二連三的負面新聞,讓鄭景太和股東之間的氣氛緊張。

危機二:與股東關係緊繃為拚上市,假發票美化帳面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他的股東都不是長線型的,是標準的創投,曾多次耳聞鄭景太與股東關係不佳。一般網路成衣業者沒有IPO(首次公開募股)的壓力,帳面不好看就算了,不必要斤斤計較、衝高獲利,有時摸摸鼻子、多繳一點稅,省下不必要的麻煩,因此他推論,鄭景太會出此下策,目的是要美化帳面,在上市之前,向市場證明東京著衣還是昔日那位創造「平均每五秒賣一件」傳奇的網購模範生。

危機三:經營權歸屬不明股東拒周品均入主,撕破臉

不只業績成長停滯,曾被總統馬英九譽作「現代神鵰俠侶」、皆為創辦人的鄭景太和周品均,去年十月兩人的婚姻生變,東京著衣經營權處於未明狀態,也是股東另一隱憂。

原本離婚協議現金、房產歸男方,公司經營權歸女方,但今年二月,周品均卻對外指出鄭景太不僅未履約,後來甚至無故解除其在董事會的職位。

今年二月,鄭景太父親鄭結墩不僅在報紙刊登啟事,聲明周品均已非東京著衣股東,甚至把原本以周品均英文名「Mayuki」為名的官方網址,改為「tokichoi(東京著衣音譯)」,用盡千方百計,表明立場。據了解,其他股東不同意周品均入主,這才讓這位昔日枕邊人不顧舊情,撕破臉撇清關係。

承認做假帳,等於宣告IPO計畫停擺,除了股東急跳腳,某些同業同樣皮皮剉,因為鄭景太的「創造進項憑證」說法,等於是讓成衣界行之多年、「你不說、我不說」的避稅手法,浮上檯面。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這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部分中國成衣業者不開立發票眾所皆知,國內批貨業者為了降低稅金,都得從其他管道找進項憑證,如果要追究的話,很多人都在做。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一些較大型的批發商,會視顧客類型或要求,決定開不開發票。換句話說,一些看似不開發票的店家,事實上有進項需求,「大家都在找進項……,我可以去A啊,或是去找誰開給我,看要多少就好了。」更何況有些老闆,旗下有十幾家店,進貨量之大,進項憑證需求超乎想像。

一般業者從海外進口貨物,會從海外寄件方(一般而言多是貨運公司)取得海外發票,但一般貨運公司能提供的發票額度有限,「你要它找一百萬發票給你還行,但如果要五千萬,它也無法負擔。」一位中國當地的批發業者指出,大型批發業者得另尋管道。而開立假發票,便成了業內非法的潛規則,而東京著衣正是把這個潛規則,當作救命仙丹。

這家當初以五萬元創業,十年滾出二十億元營收的網購女裝龍頭,原本預計在二○一三年IPO,不料因雙方婚變而延期。如今,面對外來者的威脅,內部又傳股東不合,鄭景太一步走錯,等於提前宣告上市計畫夢碎,要挽回昔日風光,恐怕很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651

中廣核(01816)今掛牌業界看升3成 你怎麽看?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879

中廣核(01816)今掛牌業界看升3成 你怎麽看?

據香港經濟日報報道,新股凍資王中廣核(新上市編號:01816)今日正式掛牌,昨天於輝立暗盤創紀錄成交4.46億元,更較招股價大升23%,今掛牌業界看升三成。

中廣核昨輝立暗盤收市報3.43元,不計手續費,1.4萬申購1手的散戶每人帳面獲利650元。申購500萬元股份以上的乙組大戶,中簽率較低,為低於或約2%水平。

斥資6.1億申購“頭錘飛”(為投資者公開認購可申請的上限股數),僅獲分368萬元股份,以暗盤價計,帳面獲利約86萬元。

輝立證券高級融資主任陳英傑指,中廣核暗盤走勢好,於高位收市,成交金額創紀錄,預期掛牌首日可收於3.8元,較招股價2.78元高37%,若開市低於3.4元可吸納。

你怎麽看中廣核?


推薦閱讀:

大眾情人中廣核:掀起你的蓋頭來

中核VS中廣核:核電兩大龍頭哪家強?

中廣核深度研究:低成本高效率高壁壘成就稀缺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903

香港百人 - 股票經紀業界 止凡

來源: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5/04/blog-post_14.html

近日亞視不獲政府續牌,加上股市熱錢流入升個不停,成交量不斷創紀錄,所以在這「大時代」之中,止凡借機回顧一下一些亞視以前的好節目。其中一集亞視的「香港百人」訪問了股票經紀業界,重點不是談今天的股票經紀行業,而是歷來股票行業的發展。節目中訪問了董偉先生,眾利股票公司主席,入行六十多年,還有蔡陳葆心女士,中潤證劵主席,入行四十多年。這兩位前輩,經驗十足,今天不少報章也會訪問他倆。



談及股市,令這兩位老前輩印象最深刻的,就是70年代股市。從他們口中憶述,當年全民皆股,連工人、馬姐、和尚都炒股,而做股票經紀的他們,待遇就有如皇帝一般,到酒樓食肆總會得到好好的招待。因為當時的市民都希望能買股票,股票經紀只要替他們打個電話就能買股,能買股的就能賺錢,這就是「魚翅撈飯」的年代。

哪一次股災最厲害呢?老前輩都話是1973年股災,當時1973年股市升至高峰1700點,到1974、75年跌回154點為止,足足跌去超過9成市值,按今天的術言,即市值蒸發了9成多,想像一下都覺得恐怖。據憶述,當時不少人破產、跳樓、入青山精神病院。以價值看這些投資行為,根本完全不能理解,當時市盈率100倍、1000倍的股票都有人買,這樣程度的泡沫,不知日後還會否出現。

另外,很值得回顧的,還有1987年股市大跌,交易所決定停市4日,復市之後最多跌5成2,這也是十分經典的。還有,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恒指最多跌6成1。2008年金融海嘯就跌最多6成7。股災,市值可以跌9成,或5、6成,而且不斷重複著,大家可有心理準備?

經歷過如此多的風浪,今天這些前輩都認為投資者比從前理智,知識亦多了,「魚翅撈飯」的年代未必再有。然而,我發現泡沫或股災仍是會出現的,只是香港股市未必會再有大跌9成這種程度的股災,但內地股民的知識卻不一樣,還是可以造出一個破紀錄的大泡沫出來。

泡沫大小也是要看股民智慧,沒財商的投資者會制造泡沫而最後受傷,有財商的投資者不會在泡沫中玩耍,但財商更高的投資者能利用泡沫致富,今時今日,這樣的市況,你是哪一類股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0kU3XpWxb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595

中金所再出四招限制投機 業界聚焦期指是與非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0935.html

中金所再出四招限制投機 業界聚焦期指是與非

一財網 李瀟雄 2015-09-02 20:48:00

現貨市場的持續下跌引發各方對於股指期貨這一金融衍生品存在價值和所起作用的廣泛爭論。

股市的急跌刺激了投資者的不滿情緒,而情緒在輿論的傳導中找到了一個發泄口——股指期貨。近日,有部分輿論認為,股指期貨交易的做空行為是股市暴跌、阻礙救市生效的元兇。

9月2日晚,中金所官方微博發布“中金所進一步加大市場管控嚴格限制市場過度投機”的通知,祭出四條“狠招”,一是自2015年9月7日起,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客戶在單個產品、單日開倉交易量超過10手的構成“日內開倉交易量較大”的異常交易行為。

二是自9月7日結算時起,將滬深300、上證50和中證500股指期貨各合約非套期保值持倉交易保證金標準由30%提高到40%。滬深300、上證50和中證500股指期貨各合約套期保值持倉交易保證金標準由10%提高到20%。

三是將股指期貨當日開倉又平倉的平倉交易手續費標準,由目前按平倉成交金額的萬分之一點一五收取,提高至按平倉成交金額的萬分之二十三收取。四是加強股指期貨市場長期未交易賬戶管理。

此前,中金所已於8月25日、28日連發兩文“上調股指期貨各合約非套保持倉交易保證金”,抑制股指期貨市場過度投機。但此措施並不足以平息部分投資者的情緒,甚至有人急呼“關閉股指期貨交易才能救市。”

誕生於20世紀70年代的股指期貨是金融期貨中歷史最短、發展最快的產品之一,在資本市場中的角色定位為風險管理工具。其實質則是投資者將對股市價格指數的預期風險轉移至期貨市場。

然而,就是這個為股市承接風險的角色,卻總在市場暴跌情形下,淪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股指期貨是非辯論

股指期貨為何會成為眾矢之的?《第一財經日報》梳理相關言論發現,反對股指期貨的依據主要有三點:一是股市期貨市場的成交額遠高於滬深兩市的成交額,這可能不是正常對沖風險,而是過度投機;二是股指期貨總是先於股市下跌,故此認為股指期貨引導了股市下跌;三是在股市暴跌中股指期貨大幅貼水,反對者認為這是有人利用股指期貨做空股市的證據。

對此,有多名股指期貨業內人士公開撰文反駁上述觀點。對於股市期貨成交額高於滬深兩市成交額,有業內人士表示,由於股指期貨用保證金交易,帶有杠桿,使1元保證金交易對應的交易價值數倍放大。而且,股指期貨所對沖的是股票市值,而非成交量,按其對應的股票市值來算,跟股市的流通市值相差甚遠。

關於股指期貨領跌股市,或許是交易制度的緣故。股指期貨采用T+0交易,而股市則是T+1,因此股指期貨的反應更快,且期貨所具有的價格發現功能使其反應更快。其邏輯類似於雷和閃電,雖然總是先看見閃電再聽見雷聲,但卻不能認為是閃電帶來了雷聲。

就“利用股指期貨惡意做空股市”的推論,業內人士分析表示,有關當局嚴厲打擊惡意做空,惡意做空勢力當真無懼?就算不懼,惡意做空的資金量也要和國家隊的萬億救市資金規模相當才能抗衡。而且,中金所對開倉、持倉做了緊急限制。這種推論很難說通,另一種解釋可能更合理,由於股市的賣空受限,導致股市上的賣出、套保需求轉移至期指市場上來,導致了期指市場近來的持續大幅貼水。

股指期貨屢屢被指股災元兇

事實上,從股指期貨誕生至今,一路上都是毀譽參半。在1987年10月,美國股市暴跌,最終釀成全球性的股災。事後,美國政府調查此次股災後發布《布雷迪報告》,其中提出指數套利和組合保險這兩類交易在股指期貨和現貨市場互相推動,最終造成股市崩潰。自此,輿論便認為股指期貨是1987年股災的罪魁禍首。

彼時,美國輿論對股指期貨的指責聲與如今中國股民對股指期貨的批評如出一轍。

不過,為股指期貨正名的人也漸漸站了出來。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莫頓·米勒及其工作小組在調查後,否定了《布雷迪報告》中關於股指期貨印發股災的結論,認為是宏觀經濟問題積累以及股票市場本身問題所導致,不是由股指期貨市場引起。並認為,全球股市在1987年股災那天都出現了下跌,而跌幅最大的一些股市恰恰是在那些沒有股指期貨的國家,如墨西哥。

2008年金融危機中,全球股指期貨市場表現出色,不但自身運行平穩,還保持充沛流動性,發揮了避險功能,承接大量股市拋壓,成為風暴中難得的避風港。以股指期貨為代表的場內標準化衍生品在風險對沖、穩定市場等方面的起到了積極作用。

第十三任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曾對包括股指期貨在內的金融衍生品給予了積極的評價:“衍生市場發展到如此之大,並不是因為其特殊的推銷手段,而是因為給衍生產品的使用者提供了經濟價值。這些工具使得養老基金和其他機構投資者可以進行套期保值,並迅速低成本的調節頭寸,因此在資產組合管理中衍生工具起了重要的作用。”

關閉股指期貨,救市還是點火?

市場情緒遲遲未現好轉,而指責“股指期貨做空股指”的聲音此起彼伏。那麽,如果關閉股指期貨真的會利好市場嗎?

股指期貨作為以市場指數為標的的標準化合約,有著市場代表性,采用保證金制度、具備杠桿屬性,這使得參與方得以用有限的資金維持一個有高度流動性的市場,在極端行情發生時,這是避險對沖的寶貴平臺。

舉例來說,如果你的有價值1億元的股票,當你認為股市會下跌,則會選擇拋售。如果在股市中瞬間拋售這價值1億元的股票,這可能會對股價造成重創。但如果在股指期貨拋售,由於有高杠桿支撐,只需賣出幾十張合約,對股指期貨的價格沖擊不會太嚴重。

此外,如果定要以股災元兇論處股指期貨,那麽即使關掉國內的股指期貨,似乎並不能截斷惡意做空者通過股指期貨做空A股的路徑。

2010年4月,中金所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正式上市交易,這是中國的股指期貨正式推出。但早在2006年9月5日,新加坡交易所就推出了新華富時A50股指期貨,這是世界上的第一個A股指數期貨。近來,該產品交易依然活躍。

如今,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依然保持著中高速經濟增長速度,這使得國際上的投資者參與中國資本市場的需求持續存在,如果國內的資本市場開放度不夠,那麽這就給了中國的異地股指期貨品種提供了市場空間,如上述新華富時A50股指期貨。

在新華富時A50剛剛推出之時,國內輿論曾表達出了自己的擔憂,當時國內沒有股指期貨,新交所先於國內市場推出,而隨著QFII(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隊伍的擴大,它們可以在新交所通過新華富時A50指數期貨做多,在A股市場做空,導致國內股指可能成為新交所的“影子價格”,並使中國股市走勢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境外交易所的控制。

因此,有分析人士認為,如果國內的股指期貨關閉,曾經的擔憂可能再現甚至加劇。並認為,若叫停股指期貨會帶來眾多問題,一是現貨未來走勢更加撲朔迷離,投資者以及監管部門將失去未來價格走勢的風向標,市場不確定性迅速上升;二是投資者套期保值工具的消失會加碼現貨市場風險,使得系統性風險膨脹;三是因為套利者和投機者為市場提供了持續流動性,利於市場效率,停掉股指期貨後,市場流動性可能極度縮水。

編輯:黃向東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701

期指萎縮危及量化對沖 業界建言監管松綁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2663.html

期指萎縮危及量化對沖 業界建言監管松綁

一財網 趙星巍 2015-09-08 22:41:00

在部分對沖基金人士看來,在期指成交量過小的情況下,尚無法判斷基差收斂甚至升水的狀態能否持續。而對於格外看重市場流動性的量化對沖基金來說,市場流動性的枯竭和新規約束,使當前對沖基金行業整體步入了“寒冬”,從業者多嘆難做,產品輕空倉是主流做法。

伴隨著關於股指期貨是與非的大討論,期指市場在小長假前迎來最嚴管控。昨日迎來期指新規實施的第二個交易日,三大期指午後全線飆升,最終強勢收紅,中證500主力封漲停。此前巨幅貼水也迅速收斂,IF1509和IC1509甚至轉為升水,但期指成交量和持倉量卻嚴重萎縮。

在部分對沖基金人士看來,在期指成交量過小的情況下,尚無法判斷基差收斂甚至升水的狀態能否持續。而對於格外看重市場流動性的量化對沖基金來說,市場流動性的枯竭和新規約束,使當前對沖基金行業整體步入了“寒冬”,從業者多嘆難做,產品輕空倉是主流做法。

中國量化投資俱樂部執行理事、真融寶董事長吳雅楠對《第一財經日報》稱:“行業現在處在春天來臨前的寒冬,春天還是會來的。”多位業內人士在理解當下非常時期政策的同時呼籲監管機構在非常規措施推出並生效後,思考如何針對現有制度的不足進行改革,建立長效機制來規範市場。

量化對沖遭遇“寒冬”

9月2日,中金所打出最強管控組合拳,措施包括單日開倉交易量不能超過10手、提高各個合約品種的保證金各10%、平倉手續費由萬分之一點五劇增至萬分之二十三、加強股指期貨市場長期未交易賬戶管理。

雖然監管層此舉意在抑制股指期貨過度投機,但不少機構人士認為,受新規影響,股指期貨市場的交易活躍度會顯著降低,流動性進一步下降。Wind數據顯示,期指新規實施後的兩個交易日,現貨和期指市場成交量均在不斷萎縮。現貨方面,昨日兩市成交進一步萎縮至5000億元左右;而三大期指成交繼周一大幅縮水超9成後,昨日再度縮水,持倉繼續下降。

截至8日收盤,滬深300主力IF1509成交僅2.90萬手,再次刷新該品種自2010年4月16日上市以來新低,持倉3.54萬手;上證50主力IH1509成交1.18萬手,持倉1.78萬手;中證500主力IC1509成交1.08萬手,持倉9509手。

在期指市場流動性下降和新規約束的影響下,以股指期貨為主要交易標的的量化對沖策略,就陷入了困境。

“做量化對沖需要現貨和期指市場交易都比較活躍,需要有充足的流動性。”國金證券資產管理公司投資總監石兵稱,流動性的下降和枯竭,會導致量化模型計算或者預測的價位和實際成交的價位出現較大滑點,從而影響收益。除此之外,套保、投機、套利賬戶保證金比例的上調,會直接影響資金的使用效率且增加交易成本,從而影響產品收益。

“做這一行(量化對沖),要懂得休息,現在就是休息的時候。”上海地區一位目前倉位為0,準備出外度假的對沖基金經理就坦言,在負基差和期指新規“兩座大山”的約束下,對沖基金行業目前“很難做”。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量化對沖行業整體的操作和獲利空間受困於市場流動性缺失和資金利用效率降低,不同量化對沖策略所受影響程度卻也不盡相同。

前述對沖基金經理向記者介紹,“套利策略里主要的期限套利和多品種套利都依賴於股指期貨上的偏高頻交易,在目前開倉10手的限制下基本是沒有操作空間了。高頻CTA也做不了。”該經理稱,阿爾法策略雖然以套保和非高頻交易為主,受政策影響相對較小。但受制於整體流動性缺失、保證金比例提高、負基差和缺少對手盤這四大因素,操作難度也很大。

業界建言監管松綁

“行業現在主要還是以股指期貨為主要交易標的,商品期貨的交易容量比起期指都小很多。所以整體來講現在確實很難做,輕倉位可能還要保持相當一段時間。”吳雅楠稱,“當然我們也理解現在中金所的規定,為了抑制市場過分波動,排除一些不穩定因素,這是出發點。行業現在是處在春天來臨前的寒冬,春天還是會來的。”

事實上,這一觀點也反映了當下對沖基金從業者的普遍心聲,即認為目前的管控措施是監管層在非常時期的非常舉動,大概率屬於短期措施;同時期望市場恢複常態後,限制逐漸解除,股指期貨市場可以回歸常態。

東方資產國際證券投資部高級副總裁姜力稱,在非常規措施推出並生效後,需要重點思考的是怎麽樣建立長效機制來規範市場,在規則的保護下健康運行。“嚴重制約流動性和市場有效性的規則,比如T+0、漲跌停板等都要納入規則改善的討論範圍之內,並擇機修改。”姜力說。

吳雅楠亦稱:“期貨T+0,現貨T+1,期貨現貨的交易制度不太匹配,會帶來一些市場波動。增加熔斷機制和取消漲跌停也很有必要,以給足夠緩釋空間,讓市場能夠調整到位。”

除了制度建設改進方面的建議外,多位對沖基金人士也談到期指市場上確實存在機構投資者做多與做空力量不平衡,即“機構多空失衡”的問題。“現在強調機構套保是好事,因為套保是風險對沖的有效手段。但也應該培養更多的機構做多的力量,因為套保主要是還是做空的力量比較強。”吳雅楠稱。

另一個使得股指期貨飽受詬病的核心問題,則是期貨等衍生品市場的高門檻,中小投資者缺乏套期保值的工具。對此,吳雅楠和石兵都談到了可以考慮進一步豐富股指期貨的產品,如推出面值為現有三個品種的五分之一或十分之一的迷你合約。降低參與門檻,鼓勵中小投資者及機構投資者對沖。

“從交易公平的角度來看,我是比較支持迷你合約的。韓國其實就有,交易也很活躍。”石兵向記者解釋稱,讓更多的投資者參與進來,市場的流動性也會更好。“很多人有對沖工具之後,也可以避免一些投資者覺得自己參與不了,出現損失之後就來責難股指期貨。”

編輯:許雲峰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379

【諾獎背後】六家“屠呦呦概念股”&業界大佬怎麽看諾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3910.html

【諾獎背後】六家“屠呦呦概念股”&業界大佬怎麽看諾獎?

一財網 王悅 2015-10-07 22:24:00

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6家醫藥類股票涉及“屠呦呦“概念,分別是複星醫藥(600196.sh)、昆藥集團(600422.sh)、浙江醫藥(600216.sh)、新和成(002001.sz)、華潤雙鶴(600062.sh)、白雲山(600332.sh)。

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6家醫藥類股票涉及“屠呦呦“概念,分別是複星醫藥(600196.sh)、昆藥集團(600422.sh)、浙江醫藥(600216.sh)、新和成(002001.sz)、華潤雙鶴(600062.sh)、白雲山(600332.sh)。

【複星醫藥】控股子公司桂林南藥青蒿琥酯於2010年正式通過WHO-PQ認證,在WHO建議的5個複方中有3個包含青蒿琥酯,創新藥品Artesun(註射用青蒿琥酯)為全球首創,已經成為國際治療重癥瘧疾的金標準,WHO強烈推薦的重癥瘧疾治療首選用藥;在全球重癥瘧疾市場占有率超過90%,2014年,複星青蒿琥酯類藥物銷售額超過兩億人民幣。

【昆藥集團】昆藥為諾華蒿甲醚原料的供應商,並且擁有蒿甲醚針劑的生產批文,9月29日昆藥完成對華方科泰的收購後獲得雙氫青蒿素哌喹片等青蒿素類產品。目前昆藥蒿甲醚針劑及雙氫青蒿素哌喹片(科泰複)都正在申請WHO-PQ認證。

【浙江醫藥】諾華Coartem(蒿甲醚+本芴醇)的組分本芴醇的供應商,有蒿甲醚原料批文。

【新和成】具有青蒿琥酯制劑和原料、雙氫青蒿素制劑批文。

【華潤雙鶴】具有雙氫青蒿素制劑批文。

【白雲山】有青蒿素批文。

人福醫藥董事長王學海:

看到網上大家瞬間從不同角度的解讀和引申,特別是院士選撥制度和中藥發展的意見,我想說幾個事實:1,屠教授獲獎的成果,是四十年前,也即是中國文革期間的成果。這次的獲獎不代表中國的科研水平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目前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2,青蒿素的發現,是個政治任務,是舉國體制下集體協作的結果,屠教授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但不是她個人的自主發明,她自己也承認,這也是她最偉大之處。3,中國的院士制度是有很多問題,但屠教授這個例子不典型,據我不全面的了解,屠教授在青蒿素後的這40年里,沒看到有新的重要成果。4,青蒿素和中藥有關系,但關系不大,是植物提取物,並不是我們說的中藥。5,青蒿素雖然是中國的發明,但沒有形成中國的產業。70年代沒有申請專利,後來軍事醫學科學院的複方蒿甲醚專利,又在1994年轉讓給了瑞士諾華公司,讓它壟斷了全球市場,現在還在制約著中國的青蒿素種植和提取產業。6,我們要學習屠教授等前輩的獻身精神,自立自強,真正地提升中國的生物醫藥科技水平!

昆明制藥控股股東、華立集團董事局主席汪力成:

今天聽到這個消息,一方面我很高興,為中國人終於獲得這份遲來的肯定感到驕傲,但更多的是壓抑,一個世界公認的中國人的發明和創造成果,在原料的源頭上中國有絕對控制優勢的產業鏈,居然仍然還是市場廉價原料的供應國,至多是制劑產品市場的配角和補充,這不得不令人感到悲哀啊!這些年來如果中國政府能理直氣壯地在世衛組織中真正支持我們,能以國家行為來扶植規範青蒿素行業,能及時阻止行業中的那些攪局者、我們自己能更努力、高效地執行戰略,今天的中國在全球抗瘧藥市場應該不是這樣的地位。

上海通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軍平:

目前全球重癥瘧疾的首選治療藥物是桂林南藥劉旭發明的青蒿琥酯註射劑,該品種在2010年通過了WHO-PQ認證,目前是世衛和公立基金采購的最主要抗瘧疾藥物之一。青蒿琥酯的發明是青蒿素之後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中國對世界抗瘧疾的重要貢獻之一。應該是2010年八月份前後,屠教授通過SFDA張偉司長找到複星,希望合作開發雙氫青蒿素增加適應癥。當時是複星技術中心傅院長和我一起到屠教授辦公室首談合作的。辦公室15平米左右,有點亂,感覺就像是高校教研室。屠教授人很直率,也很平和,很樸實的一個老知識分子。我離開桂林南藥時項目還在洽談,很可惜後來合作沒談成,原因不清楚。

昆明制藥總裁袁平東:

其實昆藥和軍科院一起賣給諾華的複方蒿甲謎片才是銷量冠軍。

諾華中國總裁徐海英:

希望昆藥或其它國內企業同道的制劑生產線早日成熟並通過認證,諾華一定樂見其成並大力支持!

編輯:胡軍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370

熔斷機制明年起實施 業界擔憂其與漲跌停板互斥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1643.html

熔斷機制明年起實施 業界擔憂其與漲跌停板互斥

一財網 婁敏 2015-12-06 18:51:00

今年以來,上證指數六次下跌超過7%,短期內密集來襲的出血行情令新股民措手不及,老股民也鮮有幸免,更使數家知名私募無奈清盤。在業內人士看來,熔斷機制的出臺其首要目的便是保護投資者利益

辭舊迎新。經歷了大幅波動的2015年,A股市場將於明年元旦正式迎來熔斷機制,抵禦極端行情來襲。

今年以來,上證指數六次下跌超過7%,短期內密集來襲的出血行情令新股民措手不及,老股民也鮮有幸免,更使數家知名私募無奈清盤。在業內人士看來,熔斷機制的出臺其首要目的便是保護投資者利益。

根據證監會新聞發布會所介紹,海外市場引入熔斷機制的路徑也大體相似:極端行情催生。如美國市場是在1987年發生股災後引入指數熔斷,2010年發生“閃電崩盤”後引入個股熔斷;韓國市場則是在1997年發生金融危機後先後引入指數熔斷和個股熔斷。

面對極端行情之矛,祭出熔斷之盾,其核心是觸發漲跌幅閾值時暫停交易,為投資者在市場大幅波動時留出“冷靜期”。對其運作模式,部分投資者也並非完全陌生,一段時間內的新股上市首日交易機制已有熔斷機制的雛形。

熔斷與漲跌停板互斥?

2014年新股上市首日一度實行兩次臨時停牌機制,例如,某新股開盤價為10元,那麽當其盤中成交價首次上漲達到或超過11元,或者下跌達到或低於9元時,該只股票將被臨時停牌1小時;複牌後,如盤中成交價首次上漲達到或超過12元,或者下跌達到或低於8元時,該股票將被臨時停牌至14:57。

值得註意的是,在新股發行價壓低的背景下,首日兩次臨時停牌機制一度導致流動性不足的問題:多數新股僅成交寥寥數筆後便觸及上限,全天大部分時間處於臨時停牌狀態,投資者想買買不進,中簽者即使想賣也無法賣出。

而根據三家交易所指數熔斷的規定,滬深300指數全天任何時段觸發7%熔斷閾值的,將暫停包括股票及基金等股票相關品種的交易至收市。大面積的暫停交易同樣帶來流動性的隱憂,個人投資者袁明向記者表示:“指數到7%所有票就都不能交易了?之前大跌還能排隊跑,以後是不是排隊的機會都沒了?”

機構人士蔡童則向記者推演了熔斷機制與漲跌幅限制並行下的可能問題,“之前的調整,我們已經看到了千股跌停的踩踏發生,如果當時就有熔斷(機制)的話,很可能市場不是冷靜而是更加恐慌。為什麽?掛跌停板至少可以出一點是一點,但如果暫停交易到收市,很可能一天一股都出不掉。比如配資資金要強制平倉,暫停交易了又平不了,只能等第二天集合競價。最極端的情況是第二天開盤直接7%,又暫停交易一天。另外很重要的一點,股指期貨是跟著一起熔斷的,對沖的渠道也堵上了。現貨期貨兩個市場都沒有成交量,比單純的連續下跌更可怕。“

在蔡童看來,問題的關鍵在於極端行情下A股10%漲跌幅限制下閾值過低及“跌停板的價格引不出足夠的成交量”。目前,美國市場個股並無漲跌幅限制,韓國市場今年6月15日起漲跌幅限制從15%放寬至30%,相應的其閾值設置的選擇空間較大,分別設置了8%、15%及20%三個閾值,只有當指數下跌超過20%才暫停交易至收盤。

閥值過低?

在A股市場,在保留10%漲跌幅限制的前提下,可選的指數熔斷閾值有限。部分市場人士認為,現有閾值較低,觸發次數可能較多,且兩檔閾值間隔過小,可能連續觸發,建議僅設一檔閾值,或提高閾值至6%、8%,也可考慮擴大閾值之間的差距。

“提高至6%、8%那都是退而求其次的說法,要引入熔斷最好是取消10%的限制。引入的目的就是穩定市場,但沒有成交量一切無從談起。本來就無量跌停,你再來暫停交易那麽一下,是我的話很難冷靜下來。”蔡童表示,“放開限制,個股跌10%沒量,跌15%量就可能上去,總之讓市場去協商一個價格,想出去的人出得去,想進來的人進得來,成交量釋放市場的情緒就能緩和。”

據交易所公告顯示,上述希望短期仍難以實現。停板制度的引入,其設計初衷出於防止或減緩市場的暴漲暴跌,提高市場的穩定性,保護投資者。不過其施行以來屢受詬病,監管層也承認“從今年股市異常波動的情況看,漲跌停板制度在極端情況下不足以發揮穩定市場的作用”,但也同時表示“放寬或取消漲跌幅限制度會影響結算風險管理制度、杠桿類業務風控措施、市場監察指標等現行制度安排,對投資者的交易習慣影響也比較大,短期內難以實施。”

對此,蔡童並無過多擔憂,“我擔心的是再來一次,熔斷可能讓事情變得更糟。但市場已經劇烈調整過,短期來看(極端行情的)可能性很小。”

此外值得註意的是,此次並非只設下跌熔斷,而是雙向熔斷。監管層表示“境內市場投資者結構以中小散戶為主,價格雙向波動較大,既出現過恐慌性下跌,也曾出現過快上漲,包括因事故導致市場短期大幅上漲的情況。”

此處“事故“所指在業內人士看來自然指向光大烏龍指事件。2013年8月16日,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錯誤發出234億元的買單,成交72億,導致中石油、中石化、工商銀行等權重股一度漲停,但當日便幾乎吐回全部漲幅,上證綜指一度上漲5.96%但最終收綠。對於漲停板追漲的投資者,K線圖上突兀的上影線意味著將近一年時間以後方能解套。

可見,呼籲冷靜的並非只有殺跌,也基於“追漲”。歷史來看,熔斷機制的引入也僅僅開始,監管機制與市場運行需雙向反饋。美國、韓國市場的熔斷閾值及暫停交易的時間等均在推出後有所調整;類熔斷機制的新股上市首日兩次臨停機制也在實行數月後便遭取消,以確保新股的交易時間。對於蔡童等業內人士所表達的隱憂,證監會表示“將在今後的制度完善過程中,結合熔斷機制實際運行情況繼續深入研究論證。”

編輯:王樂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464

香港樓市“漲不動”了 業界呼籲港府檢視“辣招”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3479.html

香港樓市“漲不動”了 業界呼籲港府檢視“辣招”

一財網 羅琦 2015-12-10 00:48:00

上半年香港住宅買賣成交量於上半年上升20.4%,但步入下半年,關於香港樓市下挫的言論層出不窮,令投資者趨於謹慎,香港住宅買賣成交量下半年同比大幅下挫36.5%,令香港首11個月平均每月成交量減少至4722宗,較2014年的5317宗減少11.2%。

今年下半年,香港樓市的漲勢開始控制住了,不過業界人士卻未雨綢繆,認為香港樓市的問題遠遠比看上去要嚴重得多,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曾煥平稱,盡管樓市從數據層面看沒有出現問題,但目前的香港樓市有如患“惡性腫瘤”的病人,需要盡快“醫治”,香港政府應該盡快檢視現有的樓市調控“辣招”。

表面平靜的香港樓市

2015年上半年,市場對香港樓市一片看好,令整體成交量大幅提升,上半年香港住宅買賣成交量於上半年上升20.4%,但步入下半年,關於香港樓市下挫的言論層出不窮,令投資者趨於謹慎,香港住宅買賣成交量下半年同比大幅下挫36.5%,令香港首11個月平均每月成交量減少至4722宗,較2014年的5317宗減少11.2%。

其中,成交量下滑幅度最大的就是二手房,香港住宅的二手物業成交宗數在今年7月至10月同比下挫37.5%,另一方面,由於香港發展商提供高成數的按揭貸款,成功吸引不少買家,令一手房成交量占比大幅增加,今年首10個月,約28%的住宅銷售為新房銷售,而過去10年這一比率僅僅只有15%。

不過,從樓價的角度來看,年初至今,香港的樓價確實沒有出現明顯變化。根據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數據,10月份私人住宅售價指數由歷史高位出現回落,終止了連續6個月的升勢。數據顯示,10月份香港私人住宅樓價指數報302.6點,環比下挫1.1%,但今年整體首10個月,樓價還是上升8.7%。

曾煥平稱,受二手物業市場銷售放緩的拖累,預計下半年物業買賣成交量會持續下挫,隨著香港發展商明年將推出更多新的樓盤,他預計2016年中小型住宅及豪宅的價格將下挫5%左右。

曾煥平指出,這些樓市的數據都只是浮現在表面的情況,並沒有反應香港樓市的真實問題。由於香港今年首10個月,28%的住宅銷售為新房銷售,而這些新房的價格在建築成本的高企下,只漲不跌,掩蓋了香港二手樓市的整體跌幅。

二手樓市停滯不健康

曾煥平認為,目前香港樓市的根本問題在於,買家借不到錢,賣家也遲遲不肯賣房,導致了二手樓市的停滯發展,這是極其不健康的,一旦外圍市場有壞消息傳來,香港樓市崩盤的可能性極大,短時間將下挫20%甚至更多。

由於香港金管局在今年2月推出新的“辣招”,如果買家想購買樓價在700萬港元以下的中小型住宅單位,可從銀行按揭的成數最高只能有60%,意味著中小型住宅單位的買家首付必須達到40%,這一政策也被市場稱為史上“最辣”。

曾煥平認為,目前香港政府推出的所有“辣招”中,這一招直接導致了準買家借不到錢,是最應該檢視的政策。而香港的二手住宅市場也變成了一潭死水,根據香港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11月新高二手住宅註冊量只有1854宗,創下了歷史新低,比10月的2007宗環比下挫7.6%。

但是,香港的新房市場反而更為火熱,曾煥平指出,不少香港地產開發商為了提升去化率,給地產代理的傭金奇高,有的甚至達到了20%,即便是普通的新房交易,傭金也能達到4%至5%,而對於二手房來說,傭金只有1%至3%。

更為危險的是,曾煥平稱,目前香港的地產發展商采取了一種“火中取栗”的方法,他們給不少買家提供很高成數的按揭貸款,讓買家首付只需要付15%至20%,加上一系列稅務優惠,負擔遠比二手房要輕。

一切表面上看上去似乎沒有問題,但是曾煥平認為,發展商用自己的資金給買家提供借貸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如果讓二手市場成交量持續萎靡,但背後卻隱藏巨大危機。

曾煥平指出,一旦外圍經濟轉差,一些急於套現的投資者可能會出現大幅降價賣樓,如果是健康的二手樓交易市場,很快有人接盤,不會出現系統性崩潰的情況,但如果像現在這樣,準買家還是借不到錢買房,樓市可能出現很大跌幅,可能在很短時間下挫20%甚至更多,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如果到那時候政府再檢討自身的政策,已經為時已晚。

不過,香港政府似乎對改變樓市政策的意願不大。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12月8日在出席行政會議前稱,由於土地和房屋供應增加,樓價和租金在過去一段時間已經出現輕微回落,政府不會“減辣”。過去由於土地和房屋供應不足,加上外來、炒賣和投機的需求,導致香港的住宅市場出現了較為嚴重的供不應求的情況。他強調政府非常重視住房問題,已下定決心去解決,呼籲社會配合政府的計劃。

編輯:王佑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441

最具爭議性的101煙火贊助商起底! 負面傳言多、業界嘸人知 戲智憑什麼掏出4500萬

2015-12-14  TWM

今年跨年一○一煙火的神祕贊助商出爐,是以軟體起家,卻又賣平板電腦與手機的戲智科技。這家公司資本額僅二億元,董事長徐三泰雖頻頻曝光,宣稱的營運目標卻屢屢落空,究竟是何底細?

戲智科技是什麼公司?十二月一日,當台北一○一金融大樓總經理周德宇(現已升任董事長)宣布,將由戲智科技以四千五百萬元獨家贊助今年跨年煙火時,這個問題,頓時成為許多人心中的疑問。

事實上,戲智及其董事長徐三泰,過去也曾在不少媒體報導曝光,但比起一○一過去煙火贊助廠商如索尼(SONY)、如新集團等知名企業,一般民眾對戲智的背景的確十足陌生。

這家成立於二○○八年、以開發軟體起家的公司,隨後轉進遊戲應用程式(App)製作,並在一二年開始推出自有品牌的平板電腦與手機產品,建立起一定的知名度。然而,戲智以自有品牌累積名氣的同時,也陸續傳出不少爭議。

去年九月,該公司曾被檢舉「積欠員工薪水」、「積欠供應商廣達款項」,這些負面訊息也躍上媒體版面,即使當時徐三泰對於上述說法均予否認,仍不免引發外界質疑,戲智真的有能力獨家贊助一○一煙火四千五百萬元嗎?

爭議一:欠薪、欠款廣達

回應:已進入司法階段

就連一○一發言人劉家豪都不諱言,雙方在合約訂定上,「盡了非常大的努力,保障一○一的權益。」並強調戲智簽訂合約時,「釋出很大誠意。」贊助一○一煙火 的消息曝光後,這家頗具爭議的公司正在進行員工旅遊,客服專線暫停服務。《今周刊》多次聯繫徐三泰,最後他仍以「未來將建立更專業形象」為由,只願透過書 面否認積欠員工薪水與供應商貨款,並且以「相關案件已進入司法階段,我們目前不便對外發言」為由,未揭露離職員工所控訴積欠薪資的內容。

至於積欠廣達的款項,公司也強調:「跳票事件已多次澄清,是因為廠商未到約定時間提前兌現,屬於財務操作上的失誤,當時迅速與廠商釐清解決,在票據交換所也已經註記。

事實上,不只戲智本身有著不少積欠款項爭議,外界對徐三泰的質疑也沒有停過,除了他本身異常傳奇的發跡過程,回過頭來看,他歷來接受媒體訪問所說的目標,許多都在事後證明並未兌現,也是令外界擔憂之處。

爭議二:手機目標10萬支

開賣三個月後竟停賣

○八年成立的戲智,在一○年入選進入經濟部南港軟體園區育成中心,原本的業務多在開發App,著名的有「農民曆」、「我愛統一發票」等。

一二年,戲智跨入硬體產業,推出第一代Photon平板電腦;接著又推出第二代MISS平板電腦及第三代Kalos平板電腦;去年則推出WOLF智慧型手 機,徐三泰還在發表會信誓旦旦宣示,這款智慧型手機將超越小米的銷售量,「目標銷售十萬支。」然而,才開賣三個月,WOLF手機不但負面評價頻傳,官方甚 至宣布延期出貨,後來索性決定停賣。

對於這段過程,徐三泰則透過書面回覆,停賣的主因在於產品良率提升受阻,市場銷售未達目標,他並強調,「戲智正在全力準備一個月後發表全新手機產品,敬請期待。」

爭議三:獲利模式成謎

硬體主打日本 業界不熟悉令人疑惑的是,這幾年來,大動作推出平板電腦與智慧型手機,卻不見硬體產品熱賣的戲智,到底如何獲利?對此,徐三泰並未給出具體答案,他說, 「戲智九五%的營收來自於海外,且未公開發行,因此公司營利不便對外透露。」曾任戲智董事、目前仍在內部擔任要角的江浩則表示:「我們主要還是一家軟體公 司,軟體的毛利率有七○%。」不過,無論是在蘋果App Store或是Google Play上,據全球權威App分析公司App Annie統計,戲智開發的遊戲或是各種生活應用App,都看不出顯著的排名成績。

就拿戲智今年最新開發的App「I love thermometer」來說,它在全球最高排名也只有第二百名;此外,目前公司仍有一半的App都是免費,業界人士坦言,若只看這些數字,「實在很難推 敲出戲智能靠App大幅獲利的商業模式。」而詢問國內遊戲業界對於戲智的看法,多位業內人士的答案是:「完全沒聽過這家公司。」那麼,戲智的獲利究竟從何 而來?江浩說:「我們不只App,我們還銷售硬體啊!」「我們打進日本的每項產品,都達到世界第一,Kalos(平板)兩年前買是最高規格,現在還是最高 規格,破了世界紀錄。」江浩說,戲智的產品甚至吸引三井集團上門合作。

不過,求證日本當地的科技線記者,得到的答案,也與台灣遊戲業者一樣:「沒有聽過這個品牌。」爭議四:IPO、登創櫃板

回應:可能會在海外上市

徐三泰發言落空的情節不只一樁,早在一二年九月,徐三泰曾在平板電腦發表記者會上表示,將在當年十一月與資策會,以及櫃買中心共同宣布IPO(首次公開發行)計畫;一三年,徐三泰也曾對外宣布,將在一四年登錄創櫃板,至今仍不見任何下文。

求證江浩,他對此表示:「本來希望在台灣上(IPO),現在不見得在台灣上,可能會在美國、日本、香港都是我們考慮的,因為我們想要打國際(市場)。」徐 三泰的投資故事,則極富傳奇色彩。七十二年次的他是花蓮人,曾透露父親是日文系教授,出身書香世家。據報導,他在國中時期,因為看到家中有許多鳳梨罐頭, 而將壓歲錢八萬元拿去投資台鳳股票,每股三十七元買進,兩百元賣出;接著,他以賺到的四十萬元買進記憶體廠旺宏的股票,又從二十六元持有到一二六元賣出, 大賺一百多萬元。

過往在徐三泰的報導中,他自述高中時期學會幫人組裝電腦,靠著自修考到五十二張證照,大部分是電腦系統執照;東華大學企管系畢業後,他先到日本打工,及旁聽城西大學課程一年;回台後,進入智冠子公司遊戲新幹線,負責東南亞分公司建置網路與遊戲主機系統。

神祕創業人投資致富

營運不突出 卻頻上媒體然而,當線上遊戲開始吹起免費風,他也決定離開遊戲新幹線,拿著多年投資賺到的七六○萬元成立戲智。

儘管近年來,戲智並沒有突出的銷售成績,徐三泰卻屢屢成為媒體追逐焦點,今年十月,又躍上報紙頭版。

徐三泰得知,天主教玉里安德啟智中心一名神父規畫蓋安養中心,但一直募不到足夠資金,出身花蓮的他,決定回饋鄉里,因而捐出八千萬元。不過,當《今周刊》 致電詢問該中心是否已收到這筆善款,得到的答案是:「這要先問過戲智科技的人,才能回答。」這一次,靠著獨家贊助一○一煙火,徐三泰再度成了鎂光燈焦點, 將戲智這個連業界都不熟悉的公司,瞬間提升到具有世界級光芒的企業。一個三十二歲的年輕人,有著被世界看見的企圖心當然是好事,而從徐三泰就讀花蓮海星高 中時,曾獲「保德信青年志工菁英獎」來看,他本人或許確有一副俠義心腸,只不過,公司的本質,是否能與煙火光環及旺盛的企圖心相襯,目前為止,難免還是存 在問號。

撰文 / 周品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6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