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營建改革牛步 台南重演九二一悲劇 奪命原因如出一轍 政府、業界根本沒學乖

2016-02-22  TWM

一樓嚴重破壞、一屋公司不負責,乍看是二○六震災主因,其實是九二一災後鑑定。 相隔十七年,營建防震仍陷相同陋習,台灣人真能從每次災變學到教訓?

二月六日凌晨發生規模六.四有感地震,震央在高雄美濃,但災情最嚴重的地方卻在台南。

台南市永康區的維冠金龍大樓倒塌,奪走一一四條人命。這是台灣自一九九九年的九二一大地震後,傷亡最慘重的震災,也是歷來因單一建築物倒塌造成最多人罹難的悲劇,超過九二一造成八十七人死亡的台北東星大樓。

只不過,維冠社區附近二到四層樓的矮房、公寓大多沒事,讓人合理假設:維冠倒塌的原因是以「人禍」成分居多。而媒體相繼報導,原因恐與其箍筋結構不足、非法借牌以及一樓牆壁被打掉有關。

借牌盛行、施工草率

震災奪命肇因於業界沉痾

「騎樓式房屋和開放空間的一樓遭地震嚴重破壞」、「施工的瑕疵」、「借牌文化盛行」、「不負責的一屋公司」、「缺乏使用管理」…,這些乍看是在追究維冠大樓倒塌原因,其實,卻是早在一九九九年十一月,由知名建築師、前消基會董事長白省三,在深入九二一災區實勘後,寫下強震造成死傷的原因。

相隔十七年的兩場震災,怎會有如此相似的原因?細看白省三當年報告,更會沉痛的發現,政府、建築業界這些年來,根本沒學到教訓。

「這次大地震被震倒或撕裂的建築物中,可看出台灣建築物普遍存在的施工品質問題,典型問題包括混凝土強度不足、鋼筋太少、箍筋綁紮未按圖施工……充分反映出沒有專業能力和施工太草率的情況。」這是白省三文中對於「施工瑕疵」的描述,也正是台南地檢署聲押建商林明輝的理由之一,箍筋數量比結構計算書少一半,導致樑柱接頭強度嚴重不足,影響耐震能力。

其次,南檢調閱卷證發現,維冠金龍大樓簽證建築師是張魁寶,設計卻另有他人,有借牌申請建照嫌疑。也與白省三直指的「借牌文化盛行」問題不謀而合,「工程界人人皆知,政府主管單位也明知,可是沒有人去處理取締。」白省三在文章中痛批:「這些出借牌(執照)的建築師或專業技師,往往不了解工地在哪,更不必談出面負責。」十七年前借牌已是沉痾,十七年後情況依然。「清查一下,全台灣有幾個主任技師是真正在掛名的營造廠內上班?落實專業簽證與杜絕掛牌、借牌,是業內必須改革之處。」一名不願具名的建築業者說。

一屋公司、軟腳建築

建築法規多年來形同虛設

林明輝不斷開設新公司推建案,看來也是白省三點名「一屋公司」鮮明佐證:「建商在房屋建成、交屋後不久,就將公司解散註銷,下一個工地再成立新公司,其目的是在規避保固的年限、房屋瑕疵的修復以及稅負的逃避。」至於外界指向建築結構出問題,專家認定可能一樓出租給燦坤的店面,樑柱及隔間較少,形成「軟腳蝦」建築。燦坤在第一時間拿出承租時的照片,強調未做任何更動,並出示租賃契約,強調無權更改建築主體,更在接受採訪時強調,承租各地賣場都經過嚴謹評估。

打穿內部隔間正可對照當年白省三指出「缺乏管理」的關鍵問題;「許多房屋為變更作為餐廳、銀行、商場等,任意破壞隔間牆……甚至樑柱穿孔或打掉,降低結構安全,使許多建築物岌岌可危而不自知。」並指出《建築法》第七十七條規定,主管機關對於建築物得隨時派員檢查其有關公共安全之構造與設備,而公眾使用的建築物,更應定期會同有關機關檢查,「多年來這種規定形同虛設!」一位營建業相關人士坦言,公部門只管施工前審圖、發建照、訂施工期限,以及是否按圖施工,「結構和承載力都不管!」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從過去十七年兩次慘重震災的原因高度重疊來看,這句話對政府而言猶如馬耳東風,無論是制度面的改革與法規落實,彷彿都對九二一巨震的生命損失無感;諷刺的是,白省三當年這篇報告的標題,就是《以生命作教材、落實建物安全》。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防範下一樁悲劇還來得及

此外,震災後許多人關注土壤液化的問題;對此,行政院長張善政十四日說,一個月內會公布國內的土壤液化潛勢區域。北市府也說○九年就已公布三千多筆液化區域資料,工務局去年整理資料時,發現已增加一倍以上樣本數,預估半年內更新報告。

另方面,「防災型都更」也在震災之後成為話題,台北市長柯文哲就宣布,將在一個月內公布「台北市都更戰略方案」。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副處長謝登武則表示,市府將提供老屋健檢,都更處負責「抓藥、治療」,除了一般都更,還有整修補強、簡易都更等方案。

但,這些看似箭在弦上的計畫是否真能落實,恐怕仍待考驗。柯文哲坦言,自士林文林苑事件後,北市都更幾近停擺,「這是滿政治性的題目。」二○一四年知名媒體人陳文茜曾表示,台北有很多老房子,一推動都更,就有學生抗爭聲援,輿論也聚焦在拒遷戶遭遇,若台北巨震造成房屋倒塌,大家又會回過頭怪政府都更太慢,「民粹比土石流還可怕。」她說。

二○六震災,台灣再一次以生命換取教訓,如果法規仍形同虛文,如果業者未能秉持良知,如果民眾寄望住宅安全卻嚴拒都更,下一次天災,教訓恐怕還是會來臨。

撰文 / 陳柏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527

綠城服務沖擊上市 宋衛平希望做物業界Uber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7911.html

綠城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物業板塊綠城服務即將在香港上市,日前有香港媒體爆料稱綠城服務將發行6.67億股,集資不超過15.6億港元,上市所得資金將用於收購物業管理公司、償還貸款、營運資金和一般公司用途。第一財經記者獲悉,綠城服務將在本月底或下月上旬完成上市工作。

一位知情人士曾向記者表示,綠城服務估值將在50億-100億人民幣,而未來5年,隨著該公司平臺戰略的實施,市值或超過百億,融資規模達10億左右,市盈率或達到20-40倍。

園區增值成為未來利潤核心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招股書發現,在綠城服務的物業管理服務板塊,其未來主要做保安、保潔、綠化、物業維修及保養服務等。截至2015年9月30日,綠城服務的在管合同建築面積達7400萬平方米,覆蓋全國23個省、直轄市及自治區的73個城市,而這里面的大部分業務還是集中在杭州和長三角城市。數據顯示,2012年、2013年、2014年及2015前九個月,綠城服務的物業管理服務的收入分別達9.008億元、12.239億元、16.236億元及14.261億元,分別占總收入約71.9%、73.2%、73.7%及72.0%。

事實上,綠城服務主要提供三類服務,一是傳統意義上的物業管理,以收取物業費為主;二是物業咨詢服務,即在房地產開發項目的設計及開發階段提供咨詢服務(包括項目規劃、設計管理、建築管理和營銷管理等),以盡早參與到開發中的項目,並為簽約物業管理打下基礎;三是園區增值服務,通過一站式平臺,憑借互聯網、手機APP、線下體驗等途徑等為園區的業主和住戶提供產品及服務,並構建綠城聯盟,為聯盟夥伴設計社區O2O平臺,協助建設智慧社區。

在盈利方面,2014年綠城服務集團收入22.05億元,同比增長32%;凈利潤1.49億,同比增長81%。值得一提的是,在2015年前三季度,綠城物業管理服務的毛利率為9.8%,顧問咨詢毛利率為36.8%,園區增值服務為45.8%,後兩者遠遠高於物業管理服務。

對於傳統物業管理而言,綠城服務獲取的利潤並不突出,其實際毛利空間低於中海物業的11.8%,並趨近於彩生活。

克而瑞分析師房玲認為,傳統物業管理利潤偏低主要因為綠城服務所管理的這些物業中,綠城中國所開發的中高端項目僅為1667萬方,占比25.3%(2014年底),其中更多來源於其他開發商的項目,比如收購的沈陽銀基物業、上海新湖物業、浙江新湖物業等。這使得綠城服務的平均物業費並不算太高,僅為31.56元/平方米/年(2014年底),而在物業服務上的投入卻相對較高。

“站在公司整體層面來看,綠城服務利潤水平略優於中海物業,整體利潤率為6.8%,高於中海物業的6.1%。從單位面積的利潤貢獻上來看,綠城服務的單位面積貢獻利潤為2.90元/平方米/年,高於中海物業的2.31元/平方米/年。”房玲說。

平臺化發展

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到,綠城服務內部一直希望未來是一家平臺公司,進行服務的輸出,而他們也是希望對標Uber這樣的公司。

作為杭州地區最大的物業管理服務公司,綠城服務擁有200多個服務項目,在杭州地區的市場占有率僅有5%,但在杭州城西一帶市場占有率高達20%之多。綠城創始人宋衛平去年上半年出售綠城股份之後,全力轉向了綠城管理集團與綠城服務集團,欲打造全產業鏈服務。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在宋衛平的規劃中,綠城服務將組建綠城園區生活聯盟,目前綠城物業全國管理的園區有1000萬人,逾40萬戶。到2023年希望服務300多萬戶,在保安、保潔、保修的基礎上形成7大門類,30多項服務。如果綠城服務可以為每個人提供幾千元的服務價值,希望可以獲得500-1000元/人的微薄利潤,預計綠城服務集團8年後產生50億-100億經營利潤。

宋衛平的規劃也有自己的邏輯,那就是目前物業市場還處於一個萌芽階段,尚沒有一個物業品牌去做好有效服務。

而根據綠城服務的招股書顯示,截止2015年9月底,幸福綠城網站及APP的註冊用戶已經超過14.8萬,註冊用戶的活躍度達到了61.1%,覆蓋38個城市的265個社區的11.8萬個家庭,註冊家庭比例達到了90.3%。就是說,社區O2O平臺覆蓋的小區中,有九成的家庭都註冊了幸福綠城的賬號。

從收入上來看,綠城服務的園區增值服務較高,達到了1.56億元(截至2015年9月底),然而其中的收入並不完全來源所謂的社區O2O平臺,或將有一大部分為智慧物管服務平臺和智慧硬件管理平臺兩項業務所涉及的軟件和硬件費用。與大部分社區O2O平臺面臨的問題相同,靠用戶購物、消費獲取的收入微乎其微。

房玲認為,社區O2O的未來前景很大,但關鍵在於提供優質的服務,獲取海量的用戶。目前大部分社區O2O平臺的盈利模式都尚不清晰,短期很難產生實質盈利。

仲量聯行研究部中國區負責人周誌鋒分析,國內開發商分拆上市主要為拓寬融資渠道,同時達到“一種資產、兩次使用”的效果。分拆旗下比較成熟的業務板塊上市,既在資本市場獲得了更多的融資機會,還能更好地挖掘產業鏈上下遊的發展潛力,獲得豐厚的投資收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033

萬億應急產業正啟 業界呼籲提高公民應急意識與能力

對一個國家而言,防災減災、“未雨綢繆”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是政府社會管理的一項重要職能。

自2003年抗擊非典以來,中國建立了以“一案三制”為核心內容的應急體制。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和公眾安全意識和風險意識的提高,社會各方對應急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應急產業顯露出極大的發展潛力。

以國務院辦公廳2014年12月印發的《關於加快應急產業發展的意見》為標誌,作為為突發事件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與預警、處置與救援提供專用產品和服務的應急產業發展正在提速。

盡管中國的應急產業剛剛起步,仍存在產業體系不健全、市場需求培育不足、關鍵技術儲備和應急人才儲備不足等問題,但在政策扶持和市場前景的多重利好之下,政府、行業組織、各類企業正在共同發力,推動應急行業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勢能。

快速起步

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嚴重、重大突發事件頻發的國家。

根據民政部發布的《2015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記載,2015年全國各類自然災害共造成1.9億人次不同程度受災,因災直接經濟損失2704.1億元。

2003的“非典”危機,開啟了中國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政策之窗”。

2003年以後,我國逐步建成了以“一案三制” (“一案”是指制訂修訂應急預案;“三制”是指建立健全應急的體制、機制和法制)為代表的現代應急管理體系。

2007年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正式頒布實施,為應急產業發展奠定了法律基礎。

2014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應急產業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了應急產業發展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應急產業規模顯著擴大,應急產業體系基本形成。

這份被業內人士稱為“63號文”的《意見》,是我國首次對應急產業發展作出全面部署,成為推動應急產業發展壯大的標誌性文件。

《意見》提出要加大財政稅收政策支持力度,對列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鼓勵類的應急產品和服務,在有關投資、科研等計劃中給予支持。探索建立政府引導應急產業發展投入機制,帶動全社會加大對應急產業的投入力度,落實和完善適用於應急產業的稅收政策,建立健全應急救援補償制度,對征用單位和個人的應急物資、裝備等及時予以補償。

為促進應急產業發展,《意見》明確加大財政稅收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投融資政策等5項政策支持。

值得註意的是,財政部、央行、發改委、國資委、銀監會、證監會等部門分工負責鼓勵金融資本、民間資本及創業與私募股權投資投向應急產業,支持符合條件的應急產業企業采取發行股票、債券等多種方式,在海內外資本市場直接融資。

《意見》發布後,廣東、四川、湖北等多地陸續發布地方意見和實施細則,鼓勵壯大應急產業。

良性產業發展格局

應急產業涉及的範圍廣、跨度大、產業上下遊帶動性強。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曾公開表示,2013年,消防、安防、安全應急、信息安全、應急通信裝備、反恐裝備、食品安全監測設備等領域專用產品和服務的產值達到近萬億元規模。

基於政策、市場等諸多利好之下,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積極布局應急產業。

據了解,央企方面,目前包括新興際華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等企業已經在應急產業發力。

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由解放軍總後勤部原生產部及所轄軍需企事業單位整編重組脫鉤而來。目前作為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目前已具備較為齊全的應急產業基礎。

該集團旗下新興重工自主研發了智能化輕型高機動應急救援系列裝備、遠程大功率供排水系統、消防泡沫液遠程輸送系統等應急救援裝備。

其中遠程大功率供排水系統曾在北京“7·21”暴雨等突發事件處置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近日隨中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調研組走訪了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

新興際華應急裝備技術公司執行董事鄭明江向記者表示,輕型高機動應急救援裝備的研制成功標誌著我國在地震等自然災害領域的應急救援水平邁入了國際先進行列。

新興際華還將這自主研發生產的19臺(套)智能化輕型高機動應急救援系統裝備交付給北京市地震局使用,作為豐臺區應急救援誌願者隊伍的主戰裝備,為北京市應急救援提供服務保障。

民營資本方面也早已布局應急產業。例如,鹹亨國際應急裝備中心於2014年11月就落戶杭州。

記者了解到,國際應急裝備中心是集產品展示、救援培訓、綜合體驗、技術交流、文化傳播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由鹹亨國際與國際應急管理學會、北京大學數字減災與應急管理研究院、國際應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並聯合國內應急救援相關企業合作搭建。

這一平臺,集合了國內外知名應急救援裝備品牌,包括無人飛機、各類特種救援裝備、衛星通信設備、水上救援裝備、特種車輛等,免費向公眾展示國內外應急救援裝備,並開展應急培訓。

產業的良性發展需要大、中、小、微企業的協同發展格局。

四川省政府辦公廳在8月印發的《關於加快應急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力爭到2020年,形成若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中型企業,發展一批應急特色明顯的中小微企業,增強經濟發展活力,充分發揮我省軍工、裝備制造優勢,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催生市場化應急服務新業態,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

廣東省政府辦公廳在今年6月發布的《關於加快應急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則提出,到2020年,建立3個—5個國家級應急產業示範基地,建成一批初具規模的應急產業集聚區,形成若幹具有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骨幹企業集團,發展一批產品特色明顯的中小微企業,以珠三角為中心,帶動粵東西北,輻射全國市場,形成具有廣東特色的應急產業體系。

社會應急意識與能力仍需提高

盡管前景光明,但應急產業發展仍面臨諸多瓶頸。

比如,加強應急裝備技術的科學研究與創新,加強應急產業人才隊伍建設等,

更重要的是,盡管公眾對於應急救援意識日漸提升,但多位業內人士仍然呼籲:全民公共安全和風險意識宣傳教育還應該加強,提升公眾應急避險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應急不僅是政府、醫院、學校的事情,更與每個公民息息相關。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劉鐵民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表示:“公民既要有風險意識,也就是感知風險的能力;同時也需要具有相應的救援能力,也就是說當出現某種災難的時候,公眾具有一定的自救、互救、逃生和保護的基本技能。公眾有時候有僥幸和麻痹心理,這可能是造成災害增加傷亡風險的原因之一。這些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與此同時,新興產業的培育需要過程和時間。

對於應急產業而言,社會潛在需求如何轉化了現實市場需求,培育個人、家庭、單位等對應急產品和服務的消費需求,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777

三星宣布10nm芯片已經投入量產,業界首家

10月17日三星官網消息,三星電子周一宣布,其系統芯片業務已經開始使用10納米技術量產芯片,並聲稱此舉標誌著三星成為世界首家大規模采用10納米工藝的廠商。

三星還在聲明中表示,會在2017年發布的一款數碼產品中采用10納米芯片,不過並未透露具體是哪一款產品。

韓國《電子時報》本月報道稱,三星將成為高通驍龍830高端處理器的獨家代工商,這些芯片都將使用10納米工藝生產,而有望於明年初發布的新款Galaxy S手機將有半數使用這種芯片。

與14納米工藝相比,新型10納米工藝使用先進的3D晶體管結構,對工藝技術和設計進行了進一步改進。三星表示,這使得面積效率增加了30%,性能提高了27%,功耗降低了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109

精準農業風靡全球 業界大佬們都在急著提升科技含量

在未來,也許農民吃著火鍋,唱著歌,通過操作智能終端,數千畝的農場就會自動完成作業。這聽起來難以想象,卻並非天方夜譚。

伴隨數字化浪潮的到來,基於信息技術平臺、結合大數據與機械設備、優化作物管理和農業資源使用效率的綜合性農田管理優化技術——精準農業(Precision Farming)開始風靡全球,並悄無聲息地改造著傳統農業。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預測,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97億,這對於當下的糧食產量是個很大的挑戰,需要大幅增加才能滿足全球的糧食需求。同時,全球各地的農民不得不面對土地、水和其他自然資源將更加稀缺的現實,以及做好跟氣候異常變化所帶來的旱澇、病蟲害做鬥爭的準備。

孟山都較早關註到精準農業,並且在這一領域深耕多年。日前,在世界生命科學大會期間,2013世界糧食獎獲得者、 孟山都公司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羅伯特·傅瑞磊博士(Robert Fraley)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精準農業是希望采用多種工具幫助農民進行更好的作物種植,更有效、更精準地提供關於種子的種植和使用信息,這在支持種子和性狀方面,是一個非常令人興奮的業務,而且還能夠創造出更多的機會,幫助農民做出更好的決策。

快速發展的驅動力

精準農業這一概念誕生於美國,始於GPS(全球定位系統)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主要由數據收集、數據分析、機械自動化三大部分組成。

1978年,美國範登堡空軍基地成功發射了全球首顆GPS衛星。此後,全球定位系統(GPS)、遙感監測系統(RS)、地理信息系統(GIS)、農田信息采集與環境監測系統、作物生產管理專家決策支持系統、變量投入技術VRT與智能農機開始完美融合。

精準農業就是通過這些系統采集、解碼信息,根據農地每一操作單元的具體條件精細準確的調整優化農業投入和相應管理措施,進行精準種植、精準灌溉、精準噴施等農業活動,以獲取最高產量和最大經濟效益。與此同時,減少資源使用,保護農業生態環境。

孟山都相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持續增長的人口和糧食需求,以及環境和自然資源的變化,是精準農業現階段快速發展最主要的驅動力。同時, 各相關學科的發展尤其是數據處理、傳送及儲存能力的提升與成本的降低使精準農業的可行性大為增加。

這種以數據科學為基礎、數據分析為核心的技術為業內普遍看好。

以孟山都旗下的精準農業產品線為例,孟山都於2013年收購氣候公司(The Climate Corporation),當年這還是一家位於舊金山的初創公司,除了提供天氣數據外也是一個算法和模型設計者,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基因性狀、農民習慣和環境之間的關聯,提供眾多其它“大數據”無法提供的內容,由此孟山都擁有了一套嶄新的農田解決方案。氣候公司的願景,不是告訴農民春季有多潮濕,而是為他們提供建議,例如在潮濕的春季和特定的耕種環境下,精確到田塊級別,應該施多少氮肥。

前述負責人稱,在美國,精準農業產品覆蓋面積較廣的有來自孟山都公司的“氣候技術平臺”(Climate Technology Platform)。該技術平臺融合精確定位的氣候監測和預警、土壤分析、農業生產數據模型等技術和廣泛的田間試驗數據,通過網絡和移動端軟件服務,為用戶提供作物氮肥使用、需求預測、農田健康監測、氣象預警、可變密度種植等多項服務。

根據孟山都2016財年第三季度報表顯示,截至2016年6月,孟山都精準農業平臺FieldView(包括全部3款現有的免費和服務版)在美國的覆蓋面積已超過9200萬英畝(約5.5億畝),超越了孟山都公司制定的2016財年9000萬英畝目標;其中,FieldView付費版覆蓋面積達1300萬英畝(約7800萬畝)。

競逐精準農業藍海

今年9月,德國生化公司拜耳收購孟山都。據《新聞周刊》報道,拜耳表示,數字化農業的增長是公司提出以620億美元收購孟山都的關鍵原因,後者是為種植者提供分析數據的領先者。拜耳首席執行官沃納·鮑曼(Werner Baumann)稱,孟山都站在“數字農業的前沿”。收購孟山都有助於拜耳實現自己的目標,即為全世界的農場發現和提供最適宜的種子、肥料和化學藥劑。

孟山都公司中國總裁高勇曾對媒體表示,長期以來,人類收集了海量的農業相關數據,包括氣候、土壤、病蟲害爆發、產量和密度之間的相關性,以及農產品的市場價格等。如果把這些數據整合起來,通過模擬分析,就能給農民提供決策上的幫助。

為迎接已經到來的數字化時代,孟山都做出了收購初創公司進行轉型的決定。除了前述孟山都以9.3億美元收購加州氣候公司以外,早在前一年,孟山都就以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美國伊利諾伊州的一家種植技術公司Precision Planting。該公司最大特點就是通過對土壤相關數據的分析,實現“非均勻播種密度”。農民駕駛播種機在不同區域位置、不同土壤情況下進行不同農作物品種的不同間距、深度播種,從而極大優化農作物的種植,並幫助實現差異化灌溉,最終促成農作物增收。

精準農業的技術應用自然是對農場主和農業公司都有裨益。借助這兩家公司,根據農田土壤的具體數據,孟山都將幫助農場主實現播種、施肥、灌溉、病蟲害防治的優化,據統計,這可以使田地產量提升3%-6%。而孟山都在收購氣候公司後發表的聲明中也表示,數據科學能夠在種子和化肥銷售這兩大核心業務以外,給公司帶來200億美元的創收機會。

一份由精準農業協會(PrecisionAG Institute)和美國大豆協會(American Soybean Association)在2012年7月發表的報告顯示,美國大豆種植者通過精準農業技術平均節省5%的生產成本,提高5%的大豆收入。另外,根據國外農業產業新聞(Farm Industry News)網站報道,美國俄亥俄州的農場主Brian Watkins擁有長達20年的精準農業實踐經驗,他曾測算過采用精準農業技術後的投資回報率(ROI)。以2013年種植季為例,使用精準農業技術為Watkins農場節省了24.5萬美元,其中種子與肥料所節省的費用占主要部分。與之同時,使用精準農業技術耗費9.6萬美元,凈回報達到14.9萬美元。也就意味著,在這一種植年中Watkins Farms采用精準農業技術後的投資回報率為103%。

據前述《新聞周刊》報道,其它的大型農業公司也在大力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拖拉機制造商約翰迪爾推出了能夠實時跟蹤種子、肥料和化學藥劑使用量的自動駕駛車輛以及工具;杜邦(DuPont)也擴大了旗下Encirca農場管理軟件業務;先正達(Syngenta)公司完成了數筆跟數字農業相關的收購。

精準農業在中國

雖然從事精準農業不同環節的企業對這一技術的理解各有不同,但本質上都是為了節本增效。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佳格)是國內從事精準農業的初創公司,致力於通過“衛星+大數據”實現數據農業。該公司CEO張弓對本報記者表示,精準農業在美國已經達到應用水平,各種硬件軟件相配合,在不同的領域、作物和類型上都進入大規模應用階段。

他說,跟美國有很好的數據積累和模式的鋪墊不同的是,中國正處於從小農經濟向規模化經營,進一步向精準農業方向快速發展的階段。中國的差異耕種過程和細碎耕地分布更需要數據來支持。一方面比較破碎的地塊對精準農業或數字農業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也意味著依賴性更高,更需要精確的數據進行指導和規劃。

張弓表示,過去粗放式管理是將幾百畝地一視同仁,在同一時間點播種、澆水、施肥、收割,這是一種相對低效的種植模式。事實上,每塊土地的土壤、光照、溫度不一樣,空間上環境的變化具有很大的差異。

他以灌溉為例,通過衛星觀測每個地塊上植物生長狀態來計算實際作物需水量,結合精細氣象模型給出的未來降水預測,最終給出一套針對每個地塊的最經濟灌溉方案。比如,牧草品質和產量對降水和自然氣象條件極其敏感,公司為內蒙古一家草業種植企業提供氣象預測和種植規劃服務,因預測強雷暴過境的信息精準,及時調整了收割方案,否則客戶將會為之損失200萬。

北京科百宏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宗波對本報記者表示,跟傳統農業將土地、水、肥、藥、能源、人工等生產要素視為稀缺資源不同的是,新的農業生產要素是農業大數據,這包括統計數據、地圖數據、遙感數據、實時傳感數據等。當然,只有廣泛、準確、連續、全方位的捕獲這些數據才是基礎。

劉宗波說,通過物聯網監控這些農業大數據,與人工和普通監測監測相比,節約監測成本70-90%,同時提高監測效率500%以上。在準確監測土壤水分、電導率和溫度等方面,能夠幫助用戶精確控制灌溉水量,節約灌溉水量和電費30%-50%,節約肥料30%-50%。而且長期積累的監測數據可以用於病蟲害模型預測和控制常見病蟲害的發生,減少農藥使用和人工投入,明顯提高作物品質。

值得關註的是,精準農業中的大數據模型,基於機器學習的算法是在不斷進化的,隨著數據的長期積累沈澱,模型預測的準確性和精度將會越高,更大程度的提高未來產量的比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773

臺灣複興航空無預警停航1日 業界傳其將停止營業

11月21日消息,臺灣複興航空突然於今日下午發布消息稱,複興航空將於22日全面停航一天,旅客可辦理退票全額退費。據新華社報道稱,此間業界傳複興航空將停止營業,但複興航空未加證實,只表示22日將召開臨時董事會,向社會大眾說明。

21日上午,複興航空多條航線出現訂位鎖死情況。記者登錄複興航空的官網,查詢航班及機票,所有航班均有航班顯示,但機票均顯示“售完或未開放”,無法預訂機票。複興航空停航消息在網絡上大面積流傳。但複興航空對於網絡流言表示否認,回應是訂位系統出現問題,公司相關部門已立即處理,並強調公司正常運營。

複興航空下午發布聲明稱:對於公司22日停航一天,複興航空將於22日召開臨時董事會,並於會後向大眾說明。同時,該公司也公布了對旅客的賠償方案。

複興航空為臺灣第一家民營航空業者,於1951年創立。主要經營臺灣地區內航線、兩岸航線以及區域國際航線等。樞紐機場為桃園機場及臺北松山機場,提供客運和地勤代理的服務,目前是臺灣第三大航空公司。

複興航空曾在2014年、2015年連續兩年發生空難。2014年7月23日,複興航空從高雄飛馬公的航班GE222,當天傍晚在澎湖縣湖西鄉西溪村緊急迫降失敗墜毀,造成48人死亡的慘劇。2015年2月4日,複興航空航班GE235在松山機場附近失事,墜毀在臺北市基隆河,造成43人罹難、15人受傷。複興航空雖在空難後力圖改善飛行安全,但營運沒有起色,2016年前三季度虧損達22.1677億元新臺幣。

停航消息一傳出,複興航空股價跌停。臺灣證券交易所表示,複興航空由於即將有重大訊息宣布,明天起申請暫停交易,何時恢複交易將另行申請。證券交易所還表示,臺勞動部門負責人在臺民意機構被問詢時說,目前掌握的消息是“複興航空已經確定要停止營業了”。

臺灣民航管理部門當日表示,複興航空停航一事從未報告,還是上午傳出消息後,民航管理部門向複興航空詢問才獲知,複興航空以無預警方式停航,嚴重影響旅客權益,民航局會依民航法裁罰。根據臺灣相關民航法,航空公司違反規定,可罰新臺幣60萬元到300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173

定增市場監管再生變? 業界等待政策明確

非公開發行市場的監管風暴,始於去年底對發行價的收緊,經歷過年中的叫停跨界定增風波、以及隨後的募投項目嚴審。就當市場以為這場風暴接近尾聲之時,近日市場傳言再起,並稱再融資規則將發生重大調整,甚至可能被取消。

多位投行人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尚未接到相關通知或窗口指導,目前還需要等待監管層方面的進一步明確或回應。但業內也均表示,再融資市場近期確有收緊的趨勢,最直接的變化是上會和批文下發的速度明顯放緩。這場以壓縮價差空間、完善定價機制、強化公平交易的監管風暴,或遠沒到結束之時。

傳定增或被取消

如同今年5月傳言稱跨界定增被叫停時一樣,此次傳言還未被證實真偽就被引爆。與此同時,市場和業界還展開了激烈的爭辯。其主要分歧所在,一方面是從保持市場穩定、加大股權融資力度等政策導向來分析,取消和叫停定增並不現實;但另一方面,從去年底不斷收緊的再融資監管趨勢來看,對定增亂象確實已到了需要下重手整治的地步。某券商投行部執行副總經理就直言,“現在再融資太猛了,該管管”。

截至目前,多位投行人士接受采訪時均表示,尚未接到監管通知或窗口指導,目前還需要等待監管層方面的進一步明確或回應。有投行人士還表示,如果按傳言的思路,非公開發行被取消或者全面收緊,那麽為了保證市場穩定和供需平衡,可能會大量放行IPO以及公開增發,同時也將盡快完善退市制度。

然而就采訪中,上述投行人士同時還透露,盡管仍不確定此次傳言的真偽,但近期已感受到再融資監管的逐步收緊,最直接的變化來自於審核速度的減緩。按照現行規定,再融資申請的審核工作流程依次分為受理、反饋會、初審會、發審會、封卷、核準發行等主要環節。

一名大型券商投行保薦人張明偉(化名)就稱,目前各環節都出現一定時間拖延,尤其業內上會和審批都“特別慢”;其8月回複反饋意見後的一單再融資申請,直至現在仍未通知開初審會。

根據證監會發行部最新的再融資申請企業情況,截至11月17日,尚未核準發行的申請總計有384家;其中,已受理還未反饋的有60家、占比16%,已反饋的再融資申請有182家、占比47%。

整治亂象立場堅決

盡管傳言真偽還未得到官方回應,但市場對再融資收緊的監管預期卻較為統一。“完全取消定增不太可能,但是監管收緊的概率非常大,很可能會提高條件和門檻。”接受采訪的多位投行人士都如此回應稱。

與此同時,證監會官網近日發布證監會副主席姜洋在武漢金博會上的發言,強調要加強對IPO、再融資、並購重組等的監管,從源頭上把好市場準入關,杜絕脫實向虛,引導更多資金流向創新創業領域。此外,在上述被廣泛傳播的傳言中,也稱未來再融資監管或增設六大條件,對凈資產收益率、凈資產、項目效益、融資間隔時間、主業關聯度等提門檻。

監管導向、市場預期甚至傳言都近乎趨同,均指向從嚴監管再融資市場。那麽,定增為何成為眾矢之的?對此,全國人大常委、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吳曉靈近期就公開表示,定向增發存在逆向選擇的不好現象;即劣質的績差股容易存在較大價差、引發投資者競相追逐,加大市場波動,並導致資源逆向配置。

吳曉靈還建議,以發行時的市價為基準的定增價格,用折扣率和鎖定期的搭配,引導企業按市價發行;這將有利於優質公司獲得融資的機會,有利於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

事實上,有關於發行價的監管調整已經啟動。張明偉就表示,非公開發行的監管收緊,從去年底就開始了,發行定價的改革首當其中。年初時,監管層就以窗口指導形式,鼓勵定增以詢價方式和接近市價發行,意在壓縮此前鎖價發行中的價差。同時明確不鼓勵頻繁修訂發行方案;三年期項目只能上調發行價、不能下調,且審批速度明顯放緩。

隨後,監管風暴進一步向募投項目蔓延。在今年6、7月份期間,募投項目全面嚴審,涉及到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債款的融資規模大幅縮減。

但張明偉還分析稱,上述再融資監管措施均在現行法規中有明確要求,調整亦在法規要求的範圍內。若按照上述傳言,對上市公司再融資增加凈資產、凈資產收益率等條件的設定,涉及在現行法規條款之外新增規定;從流程上看,或先需要進行相關法規的修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435

張一鳴首談創業艱辛:一個月見30多個投資人,業界並不看好頭條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129/160085.shtml

張一鳴首談創業艱辛:一個月見30多個投資人,業界並不看好頭條
i黑馬 i黑馬

張一鳴首談創業艱辛:一個月見30多個投資人,業界並不看好頭條

在創立的前一年半,其實整個業界並不看好今日頭條。

11月27日,今日頭條創始人兼CEO張一鳴受邀參加央視《對話》節目,話題從對資訊的另類顛覆,到要不要站隊的問題,再到如何面對BAT的挑戰。在談到要不要站隊的問題時,張一鳴表示,中國互聯網現在這種格局也維持了比較長的時間了,如果能夠有新生的公司或平臺起來,這本身也是一個很好的釋放。

今日頭條高級副總裁柳甄也參與了這次《對話》節目的錄制,這是她離開Uber履新今日頭條後的首次電視亮相。柳甄吐槽張一鳴不會說話,因為這位技術男太實在,不講情懷,“我現在加入公司大概三周多一點,發現公司跟一鳴當時描述的非常一致。”。

今日頭條技術總監、張一鳴的大學室友梁汝波在節目中爆料稱:張一鳴大學時就是一個“網紅”,靠修電腦,在校園BBS上認識並且追到了現在的太太。

今日頭條成立短短四年多時間,已經成長為估值超過120億美金的超級獨角獸。在節目中,張一鳴首次談到了當年創業的艱辛,稱一個月見30多個投資人,說話太多以致失聲,“在創立的前一年半,其實整個業界並不看好今日頭條。”

張一鳴在《對話》中首次公開回應了今年騰訊投資的傳聞。今年7月,有傳言稱騰訊要收購今日頭條,而張一鳴以一封內部公開信的形式直接澄清,“我創立今日頭條,不是想成為騰訊的員工。”

再次談到這個話題時,張一鳴表示,“這句話並不是說我們跟騰訊合作或者競爭有什麽問題,我更想表達的一個意思是說,我們希望能夠自己成為一個對社會有很大價值、很大意義的平臺級公司,主要是想跟員工或者跟業界表達的是,頭條還是有自己的誌向的。”

在今天的互聯網創業圈,“燒錢”似乎是每家創業公司每天都會遇到的問題。不管是2008年之前的阿里巴巴,還是如今燒錢最猛的O2O行業,在市場上並不乏靠錢燒出來的大市場,誰燒的錢多,誰就有可能把競爭對手擠掉。

張一鳴對於“燒錢”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如果你的系統整個效率比對手高很多的話,其實通過單純的燒錢,它能產生的競爭力是很小的。就比方說兩輛車,它的燃油燃燒到動力的轉化如果差了幾倍的話,那麽光靠燒油的話,其實是規模越大,它虧損越大。所以不論是燒錢還是不燒錢,應該在這個效率的前提之下。”

今日頭條年初大規模地做線下廣告投放,9月份又宣稱拿出10億元投資短視頻創作者,但是張一鳴在《對話》中稱,今日頭條的造血能力極強,這些都是在不燒錢的情況下進行的投入。

截至2016年10月底,激活用戶數已達6億,日活超過6600萬。今日頭條靠人工智能的推薦算法顛覆了傳統的資訊分發模式,但也因為缺少內容基因而一度不被看好。《對話》現場請來“秦朔朋友圈發起人”秦朔等多位媒體人,一起探討新媒體的內容品質問題。

秦朔對機器組織的信息提出質疑,“如果這樣的海量信息,將來大海里很多泡沫都此起彼伏的話,我覺得那種真實的海底里的情況反而失真了,這個問題是機器至少目前不能完全解決的。”

張一鳴則認為,“整個新媒體質量平均比傳統媒體要更低”的原因在於,渠道剛剛爆發的時候,它的吞吐量一下大了很多,內容也一下子比過去多了很多,良莠沒有分層。

“今日頭條在一些基礎問題上已經做了很多工作,我們內部有打擊標題黨,打擊虛假,我們有專門的程序技術運營人員,就是把不論是投訴的、舉報的把它標註出來,然後訓練這個模型樣本。”張一鳴表示,“標題黨、虛假這部分已經解決非常多了,是機器和人工一起來完成。但是更高質量、更好的來源標註,還需要時間,等新媒體良莠分層之後,會好很多。”

以下為部分文字實錄:

柳甄:張一鳴不太會說話

主持人:柳甄,你為什麽說張一鳴是一個不太會說話的人?

柳甄:我跟一鳴接觸時間不長,我記得跟他有一次聊天,然後到中間我實在忍不住了,我說,一鳴,你太不會說話了(笑)。

主持人:對。一鳴,你當時跟人家柳甄要談未來的這種合作,說要不要到我們這兒來等等,你是怎麽跟她聊的?

張一鳴:我說的比較實在。

主持人:你的實在指的是什麽?

張一鳴:你問她。

柳甄:一般人都會說,比如說你來了之後比較講情懷啊,但是我覺得一鳴真的是一個一五一十的人。特別是我現在加入公司大概三周多一點,我的感受就是,別人問我說你有沒有特別驚訝的事情,我說沒有,因為跟一鳴說的真的是非常的一致,感覺到整個的公司的風格也非常像他。

TMD能打破BAT的格局嗎?

主持人:張一鳴先生的樣子,讓我想到了另外一個人,馬化騰先生,也是這樣,很儒雅地坐在我的對面,戴著眼鏡,然後談起技術就會無限地熱衷,滔滔不絕。而且之前我確實看到,很多的文章當中也提到說如果要拿BAT這三個互聯網巨頭對比現在的年輕人里,可能他們覺得張一鳴還真的挺像的。

王瓊:我們當然希望一鳴有一天能夠成為像馬化騰這樣偉大的一個企業家,世界級的企業家,我覺得有這個潛力。

主持人:其實BAT已經是互聯網江湖當中固有的一個組合了,人們在今年的互聯網大會上又看到了一張照片,這個照片是新晉崛起的組合,叫TMD組合。大家可以看到包括了今日頭條、美團、滴滴,這三家所謂的TMD組合也被大家看作是未來最有崛起和顛覆力量的獨角獸公司。

柳甄:我覺得這個東西是可以打破BAT的格局,這個格局本來也是一個變化的格局,將來再出現另外一個格局,我覺得這都是非常好的,BAT格局本來就應該被打破。頭條的發展不限於任何的格局、地域,而且如果你看這三家公司在一起,如果從我的商業的模式來看,我覺得頭條一開始可能立足的就是一個沒有國界的這樣一個平臺式的發展,因為沒有很多的O2O,offline的這一塊,如果沒有格局就沒有一個想象的瓶頸,所以我確實覺得頭條可以是一個非常打開思路,將來的發展也是可以打開疆域的這樣一個公司。

主持人:這個其實是一個頭條內容了,如果要真正能上頭條,從投資人的角度來說,要達到這樣的一個目標,要上這個頭條,它的困難多嗎?

王瓊:困難肯定是一年比一年多的,每一年我和一鳴都會梳理一下說今年最大的挑戰是什麽,我們看到挑戰一年一年的在變大。過去的話,BAT根本就不可能把頭條看成是一個競爭對手,我們也從來沒有真正地站在跟他們相同的舞臺上去競爭過,所以我覺得未來的挑戰會更大。

頭條尋人讓尋人啟事成為頭條

張一鳴:我舉一個特別小的一類信息,這類信息呢,過去被印刷在報紙的夾縫之間,就是它只能印刷在報紙的夾縫之間。

主持人:上不了頭條。

張一鳴:上不了頭條。我們找一個夾縫中的一個信息,這類信息叫做尋人啟示。往往尋人啟示是說,如果有人遺失了,走丟了,那麽跟報社聯系,報社在第二天把它刊登在報紙的夾縫,為什麽不能登在頭條呢,因為頭條有很多重要的消息,頭版頭條。

主持人:對。

張一鳴:這個也不是付費的廣告,所以只能放在這個夾縫中。但你想在一個夾縫中,在第二天出版,那他這找到人的概率是非常非常低的。

主持人:對。

張一鳴:所以我們當時就有一個想法說能不能讓這個尋人的信息第一時間地在人走失的位置,可能的分布的範圍內的用戶給他推送這條信息,那麽你就很有機會找到人了。所以我們把個性化的精準推薦用在一小類的尋人啟示上,發現效果也是特別突出。就是我到今年為止已經找到,就完全通過我們的信息找到的這個人已經超過500位了。

主持人:當越來越成熟的機器分發逐漸代替人工編輯的時候,是不是我們從前熟悉的人工編輯,這些人或者方式就會永遠地退出歷史舞臺?

張一鳴:我覺得人在創造內容上的創意是不會的,是始終需要的,但是在挑選信息上我覺得非常大的程度上會讓位於人工智能,我覺得機器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一個月見三十個投資人,說到失聲

張一鳴:在這個時代在中國,我覺得創業的難度確實比過去低了很多。我聽過劉永好先生他講說他創業的,賣鵪鶉蛋,貸不到款,貸八千塊錢,但是我不用貸款貸八千塊錢。王瓊,他代表SIG,很快地第一筆給了幾百萬美金的風險投資。所以我總體覺得已經是,在這個時代在中國已經是很幸運了。

主持人:對,時代不一樣了,我們創業的幸福感也不一樣了。回到你的創業最初,我想問問,當時所有的投資人都一致看好今日頭條這個模式嗎?

王瓊:好像沒那麽簡單。在頭條的前幾年不是這麽容易能夠讓大家都認可這個模式的。我們走過了很長的路,在我們進行第二輪投資的時候,B輪投資的時候,我記得很清楚。一鳴在一段時間,見了很多的投資人,每次見完以後會給我發一個,跟我說,哎呀,今天發揮得不好,好像說的、問的都不能夠對上口型,他說可能是我發揮都不好。回去再想想看,怎麽才能跟他們講清楚我要做什麽。

張一鳴:我記得確實在創立的前一年半吧,其實整個業界沒有這麽看好。我記得我見有些投資人的時候,就很常見的問題就是說,四大門戶有多少人,你們有多少人。然後說他們現在有多少用戶,他們現在市值多少,有多少錢,就很多這樣的類比吧。或者說這個方向好像前幾年陸續有人探索,就個性化推薦,推薦引擎,他們都不成功呀,那現在為什麽就成功了呢?

因為過去有很多失敗的公司吧,這個方向上其實有很多失敗的公司。所以確實在,我記得在我們第二輪融資的時候不是這麽順利,那麽我印象中我應該一個月見了30多個投資人。我記得有一段時間說話太多了,後來都失聲。

主持人:其實現在看起來你就不需要再為融資而發愁了,是吧,大把的人擠在門口,王瓊擋在前面說,你們到後面去,我們是最早看好這個項目的。而且你看短短的四年的時間,這麽海量的用戶,然後估值已經超過了120億美金這樣的一個獨角獸的形狀已經出現在了大眾的面前。

盡量不站隊,頭條想要自己長大

主持人:在這個競爭當中,無論如何BAT都是我們繞不過去的一個話題,都可能需要面臨一個選擇,我到底應該站在哪個隊列當中,這已經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選擇題了,今日頭條有面對過這方面的思考嗎?

張一鳴:思考就是盡量不站隊。

主持人:您說的好像盡量不站隊啊。

張一鳴:實事求是地說。

主持人:我特別欣賞一鳴的就是他很實在。如果站了隊的話,會對這個發展產生什麽影響?

張一鳴:因為巨頭之間是互相防範和進入對方的領域,如果你站隊的話,可能競爭會更激烈,這是很有可能的。我覺得主要是這一點,我們倒沒有說特別說絕對不能站隊,或者不可以站隊,我覺得如果有機會相對獨立的做大,可能更有意義。因為其實互聯網這種格局也比較長時間了,如果能夠有新生的公司起來,新興的平臺起來,我覺得這本身也是一個很好的示範吧。

主持人:一鳴的表態是很溫和的,但是他的做法是很直接的。大家都看到了,在今年的7月份,本來有傳言說騰訊要入股今日頭條,張一鳴先生直接說,你別來了,我還是想自己幹啊。

張一鳴:當時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有同事來問我,說我加入頭條不是成為騰訊的員工,也許他是不是前員工我不知道,他說我不是來成為騰訊的員工的,所以我跟他回應說,其實我創立頭條也不是來成為騰訊員工。但這並不是說我們跟騰訊合作或者競爭有什麽問題,更想表達的一個意思是說,我們希望能夠自己成為一個對社會有很大價值的平臺級公司,所以這個表述沒有針對性。

主持人:不是別人入股了多沒意思,而是不能自己長大變得多沒意思。

張一鳴:對,主要是想跟員工或者跟業界表達就是,頭條還是有自己的誌向的。

主持人:那你不會擔心你的這種態度或者是表達,會讓BAT當中的任何一家不太爽嗎?

張一鳴:我覺得他們都很聰明的吧,不會因此就生氣的吧。

張一鳴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338

香港業界看好“深港通” 將進一步加強互聯互通建設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12-04/1058585.html

12月5日“深港通”即將開通,香港業界對“深港通”普遍看好,認為開通後能為內地和香港市場帶來行情。未來將進一步加強內地與香港市場的聯通機制建設,提升內地、香港資本市場的活力與影響力。

港深滬共同市場的聯通 將打造一個全新的平臺

港交所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指出,“深港通”的啟動標誌著港、深、滬三大交易所奠定一個共同市場的框架,三大交易所目前合共逾70萬億的市值,成交額直逼紐交所,有望打造全球最領先的、流通性最好的交易平臺。

“深港通”開通後,內地香港市場資金將聯動,有效提升港股偏低的估值和交易量。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會長、交銀國際董事長譚嶽衡說,“深港通”開通後,內地香港市場“水池聯體、水管聯通、水位聯動”。香港主要是機構投資者為主,換手率低,預計隨著內地資金的增加,市場投機的性質、交易的頻率、交易的性質也會增加,會帶來更高的換手率。

他預測,在“深港通”開通一段時間以後,港股估值有向上15%至20%的修複區間,交易量可能增加25%到40%,日均800億港元的交易量將是常態。從長期來看,A股市場也將會吸引400億美元的長期配置資金進入。

華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陸挺也認為,對“深港通”的預期開始時不要太高,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一開通不見得馬上就能看到特別大的效應,但長期看好“深港通”。

兩地進一步加強合作 讓互聯互通更趨完善

專家認為,兩地市場建設還急需解決各自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加強互聯互通機制。比如,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境外投資者對投資內地市場有時還心存顧慮;內地企業在國際上推廣力度不夠等。

——進一步加強內地市場監管。中國銀監會前副主席蔡鄂生指出,內地資本市場開放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要確立好規則,維護好市場秩序。

香港中資基金業協會會長丁晨指出,劉士余主席早前提出的“依法監管、從嚴監管、全面監管”的指導方針,目前已經初見成效。

上海證券交易所香港代表處首席代表張斌表示,要加快內地市場在制度建設、投資理念、市場監管和資本流通等各個領域的改革與完善,改善資本市場生態,加速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

——內地企業將加強與境外投資者的信息溝通。由於香港證券市場的投資者來自全球各地,其中不乏世界頂尖的機構投資者,他們追求長期投資收益,更加註重和積極參與公司治理,會要求合理、持續的紅利收益,對A股上市公司公司治理水平、信息披露透明度、分紅率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針對目前存在的境外投資者在信息披露等規則方面對內地上市企業還不夠熟悉等問題,深圳證券交易所香港子公司負責人王一萱表示,深交所將通過英文周報向境外投資者推送市場重要新聞,並推動在前海深港合作區試點引進香港分析師跨境就業,推動兩地證券分析師的互認機制。

——註重做好投資風險意識教育。“深港通”開通後,對股民而言,將有更多的港股標的可供選擇,也意味著雙方投資者將面臨更多風險。香港證券業協會主席繆英源指出,內地投資者要註意,香港交易規則等與內地不同,尤其沒有跌停板,投資者必須要註意。

增加金融產品種類 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巴曙松指出,港、深、滬這個共同市場的聯通,可以為數以億計的投資者提供一個全新的平臺,這個平臺具有充足的流動性,定會吸引全世界最好的上市資源,同時,投資者最喜歡的產品都會到這個金融市場上流通,未來將有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針對目前內地和香港市場中可供投資者選擇的品種有限的問題,王一萱稱,深交所未來應推出更多衍生產品如股票期權、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期權等,為投資者對沖風險提供豐富的產品。

香港交易所市場發展科項目管理部主管許正宇表示,未來在“深港通”成功推出的基礎上,港交所將大力推行現有的指數期貨和人民幣期貨等系列產品,以滿足投資者進行風險對沖的投資需求,深滬港三家交易所將共同努力,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生態圈的建立。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樂觀地指出,日後交易所買賣基金納入互聯互通後,無論美國的科技公司及頁巖油公司、歐洲的房地產公司,以至南美的礦產公司,內地投資者都可透過互聯互通參與相關投資。

李小加指出,香港的地位、作用在未來20年會有根本的變化,香港將發展成為中國海外的國民財富配置中心、國民財富風險管理中心和商品貨幣的定價中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050

汙水處理廠亟待脫碳 業界呼籲加大政策“擠壓”

經濟總量並不大的汙水處理行業,在以往的碳減排中成了“漏網之魚”。但其實,這一行業不僅能耗高,而且碳排放量大。

“我們研究發現,汙水處理行業盡管經濟總量、投資規模和從業人員只有經濟全行業的千分之一,但碳排放量卻占全社會總排放量的1%-2%,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高碳行業。”12月9日,在第十一屆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上,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王洪臣對記者說。

我國汙水處理行業雖總體規模不大,但屬於高耗能產業和碳排放量大的行業。攝影/章軻

截至2015年底,全國設市城市和縣城建成並投入運行汙水處理廠共3830座,日處理能力達1.62億立方米,超過了美國1.25億立方米的處理能力。2015年全年實際處理汙水511億立方米。另外,建制鎮和鄉村汙水處理設施建設進度也逐漸加快。

王洪臣告訴記者,賽萊默公司與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歷時一年聯合對全國3830座汙水處理廠進行了數據整理與統計,還對華北、華東、華南、東北和西北地區共計26座汙水處理廠進行了實地調研,並梳理了發達國家以及IPCC(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等國際組織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及減排路徑。

中國城鎮汙水處理能力“十二五”期間的增長趨勢

研究發現,汙水處理是社會中較小的行業,但屬於能源密集型行業,汙水處理過程會產生並逸散大量甲烷(CH4)和一氧化二氮(N2O),是重要的直接碳排放。

初步計算,2015年全國汙水處理逸散CH4和N2O產生的直接碳排放量為2512.2萬噸二氧化碳(CO2)當量,電耗產生的間接碳排放量為1401.6萬噸CO2當量,絮凝劑消耗產生的間接碳排放量為70.9萬噸CO2當量。

“2015年中國汙水處理行業碳排放量為3984.7萬噸CO2當量,單位水量的碳排放當量(碳排放強度)為0.78千克/立方米。”王洪臣說。

2015年中國汙水處理行業間接碳排放量在各單元的分布

中國城鎮汙水處理“十二五”期間間接碳排放量變化趨勢

調研還發現,中國汙水處理行業碳排放地域特征明顯。在重點調研的華南、華東、東北、華北和西北五大地區中,華北地區碳排放強度高達1.13千克/立方米,是華南地區的二倍。碳排放強度與汙水濃度密切相關。

王洪臣告訴記者,2015年,中國汙水處理行業總電耗為140億千瓦時,僅占全社會總電耗的0.26%,遠低於西方國家1%的比例。“主要原因是汙水收集系統不完善導致汙水收集處理率較低、汙水濃度也較低、處理標準總體不高以及汙泥處理處置滯後等。”但他同時表示,隨著收集系統的完善、提標改造的實施以及汙泥處理處置率的提高,汙水處理電耗將逐年升高。“十二五”期間,汙水處理電耗年平均增加12.9%。

“隨著城鎮化率、汙水處理率、汙泥處理處置率不斷提高以及排放標準的提高,汙水處理電耗還將進一步增加,應及早采取措施提高行業能效,降低間接碳排放。”王洪臣說。

中國五大地區汙水處理碳排放強度(千克每立方米)

可持續新型工藝節電節碳比例

調研發現,與能源、建築、交通等行業相比,汙水處理減排成本低,減碳效益大。“發達國家意識到汙水處理行業蘊含的高效減排潛力,將其列入碳減排重點領域,並探索出了一些可行的碳減排路徑。”王洪臣說。

據介紹,美國和日本強調通過高效機電裝備和高級控制對策節能降耗,同時加大汙水汙泥蘊含能源的開發回收力度。加拿大著力開發運營優化技術,目前已形成較完善的汙水處理運營優化技術體系。歐洲重視低碳處理新工藝研發,在可持續汙水處理工藝研究方面居於領先水平。

12月9日,賽萊默公司與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聯合推出的最新研究報告《中國汙水處理行業碳減排路徑及潛力研究》,提出了中國汙水處理行業的三條碳減排路徑:提高汙水處理綜合能效,包括采用高效機電設備、加強負載管理和建立需求響應機制;大力回收能源;探索可持續新工藝。

研討會上,賽萊默公司中國總裁呂淑萍告訴記者,在汙水處理廠,機電設備單元的耗電量非常大,占汙水處理廠電耗的96.59%,可挖掘的碳減排潛力很高。僅在機電設備單元層面的現實可得潛力最高便可達509.2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加之開發回收汙泥中的能量潛力,減少的二氧化碳總排放量有望達到1568.3萬噸。

“利用現有技術提高汙水處理綜合能效,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568.3萬噸,為2015年總碳排放量的39.4%。”報告稱,在此基礎上,采用可持續新型工藝,可挖掘更多碳減排潛力,有望使汙水處理實現“零碳排放”,成為名副其實的“能源工廠”。

研討會上,有專家舉例說,目前,我國汙水處理廠提升泵站水泵普遍存在級配不合理、揚程偏大、沒有變頻裝置及自動編組控制等現象;在混合攪拌單元方面,也普遍存在攪拌器機械效率低、功率輸入大、過度攪拌等現象。而汙水處理廠的曝氣系統,同樣普遍存在鼓風機出口壓力過大、曝氣器效率低、未設置曝氣控制系統等狀況。

專家表示,被“高碳鎖定”的汙水處理廠目前普遍缺乏設備改造和減排能力提升的動力。“大多數只會考慮正常運行就行,如果沒有政策驅動和外界的壓力,是不會主動改變的。”

研討會上,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理事長張悅、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總工程師唐建國、北京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副總工程師黃鷗等多位專家對記者表示,中國汙水處理行業的碳減排需要各界的共同努力。

專家們認為,在投資建設領域,應貫穿生命周期成本理念,關註工藝、技術、機電裝備建設成本,更要註重運營過程的節能低耗,要低碳建設汙水處理設施;在運營生產領域,應構建清潔生產技術體系,提高綜合能效、降低物料消耗,實現汙水處理設施的低碳運營;在監督管理領域,應提出減排目標,建立以碳審計為核心的碳排放監管制度體系,引導行業實現低碳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8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