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百年Burberry挖角微軟 拚數位IQ

2012-6-18  TCW




在全球最大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擁有最多粉絲的奢侈品牌,不是全球最大精品集團路易威登(LVMH),而是四月才將亞洲最大旗艦店開在台北一○一大樓的英國最大精品集團︱︱博柏利(Burberry)。

原本博柏利在時尚界表現平淡,但自二○○六年阿倫德(Angela Ahrendts)接掌執行長後,卻翻身為全球第一個推出3D科技時尚秀的品牌。美國數位行銷智庫Luxury Lab封博柏利為「數位IQ最高」的時尚品牌,它的臉書粉絲已逾一千二百萬人,在影片分享網站YouTube點閱數、相片分享網站Instagram追蹤 者也遠勝同業。

《財星》(Fortune)雜誌指出,能將一家一百五十六年的老品牌徹底翻身為數位佼佼者,阿倫德功不可沒。博柏利至今年三月止的會計年度營收約合新台幣 八百六十億元,是二○○六年的兩倍;股價自她接掌以來漲了逾兩倍,同期富時綜合股價指數(FTSE All Share Index)只漲二四%。

客戶上傳穿搭照引發仿效

翻身關鍵,是使用顧客的語言與其溝通。阿倫德和創意總監貝利(Christopher Bailey)發現,來自中國、印度等開發中國家的高淨值顧客,比起英、美的這類族群更年輕十五歲。

為了和這群新世代顧客對話,早在二○○九年,博柏利就推出自己的社交網站「Art of the Trench」,讓每個人自由上傳自己穿搭風衣的照片,並且開放大眾發表評論,廣受消費者喜愛,繼而引起優衣庫(Uniqlo)和Jimmy Choo等品牌仿效。

此外,博柏利在全球旗艦店同步直播時裝秀,店員用iPad向顧客介紹商品;在秀場,也提供來賓用iPad下單。去年九月,更和推特(Twitter)合作推出「Tweetwalk」服裝秀活動,讓最新時裝照片搶先在推特曝光。

博柏利的內在也很「數位」。倫敦總部員工七成不到三十歲,五十一歲的阿倫德很早就使用iPad,更配給總部、主要店鋪員工每人一部iPad。這家公司也從 諾基亞(Nokia)及微軟(Microsoft)的Xbox部門招聘員工。博柏利數位化的成功,或許將成為其他精品業者進一步開拓客源的典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10

對手惡性挖角、通路封殺中國步步進逼 台灣如何守住城池?

2013-07-01  TWM
 
 

 

三安開出千萬新台幣挖角台灣晶電的工程師,木林森與億光在封裝產業廝殺多年,如今雷士又下令通路全面封殺億光照明產品,兩岸LED產業對決仍未落幕,還有更多精采故事要上演。

撰文.林宏文

六月初,中國LED磊晶大廠三安光電董事長林秀成宣布,將以二二○○萬美元收購美國流明(Luminus Devices)全部股權。美國流明主要業務是開發、生產高亮度照明設備,與日亞化學、首爾半導體、台灣晶電均有技術專利方面的合作,另外也投資台灣朗明納斯光電,主要客戶包括樂金、宏碁、飛利浦等大廠。

三安是目前中國第一大LED廠,二○一三年初還大手筆宣布收購台灣璨圓二成股份,讓三安的LED磊晶片產能穩居中國市場寶座。若計算三安加璨圓的總產能,一二年規模可達二四五台MOCVD(有機金屬化學氣相磊晶)機台,低於台灣晶電的三三四台;不過,由於三安尚規畫一百台產能,明年三安加上璨圓產能將上看三四五台,可望接近晶電集團的產能。

上游之戰

三安大動作挖角晶電工程師不過,這家搶盡鋒頭的快速成長企業,最近負面新聞不斷。四月初,中國媒體爆料,三安光電自借殼上市以來,不僅超過半數利潤來自政府補貼,其LED路燈、LED晶片、黃金等廢料回收三大業務問題重重,包括天津與蕪湖項目涉嫌虛增投資;另外,本身不生產卻外購路燈,再以高過市價三倍的價格賣給地方政府。

三安的問題,正是整個中國LED產業的縮影,靠著政府大量補貼支持,讓中國LED產業競爭力逐步增強,但強取豪奪的競爭手段,尤其是針對台灣進行惡意挖角,卻嚴重衝擊台灣競爭同業。難怪晶電董事長李秉傑每次談到三安都會說,「三安是個不擇手段的對手。」早從一○年起,中國LED產業就展開對台灣的大肆挖角,其中三安更開出年薪千萬新台幣的優越條件,向台灣同業晶電、璨圓、泰谷、廣鎵等挖角,總計已有約二百位台灣LED工程師及主管被挖走,其中晶電的人數最多。

日前,LED產業研究機構LED inside公布一個調查,數據非常驚人。一○年下半年,三安已吸引六十多名台灣工程師跳槽,一一年農曆新年後更爆發一輪新離職潮。此外,一○年三安為員工支付的現金才六千萬人民幣,但到一一年及一二年卻高達一.八億及二.八九億人民幣。LED inside估計,三安為台灣技術人才的支出約為一年一億人民幣,讓三安員工的平均年薪從一○年的二萬人民幣,增長為一二年的五萬人民幣,增幅達二.五倍。

「三安以補貼進行不合理的殺價,付出不合理薪水惡意挖角,破壞產業及行業的價值。」向來溫文客氣的李秉傑,談到三安時非常生氣,尤其是一位高階主管在離職前,還參加晶電內部主管會議,把許多機密全部帶到三安。在三安宣布收購美國流明後,李秉傑也表態考慮終止與其合作關係。

晶電與三安是兩岸LED磊晶產業的龍頭,目前這場競爭尚未落幕,但晶電已站穩全球前三大磊晶廠的位置,在專利技術上已與國際大廠交互授權,在爭搶兩岸龍頭位置的企圖心上,李秉傑絲毫不讓,對於台灣鞏固LED上游產業,也有相當的信心。

確實,目前中國第一大LED封裝廠木林森,一半的晶粒用量都來自晶電,只有少部分來自三安,主要原因就是台灣在專利布局上較強,而三安不僅做磊晶,還大幅擴充封裝產能,也讓木林森有所警覺,加大與晶電的合作關係。

木林森總經理林紀良說,未來,兩岸在LED產業將各有擅場,台灣在LED晶粒及封裝等上游及中游做得好,中國則會通吃中下游市場,包括燈源、燈飾等品牌市場。不過,林紀良也預言,木林森的擴張速度比上游晶粒廠還要快,他很擔心,明年LED晶粒廠可能就會出現缺貨的情況。

中游之戰

億光與木林森短兵相接

同樣的,兩岸在中下游的封裝及照明市場,如今也一樣棋逢對手、短兵相接。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兩岸最大的封裝廠億光與木林森,不僅在封裝產業上已廝殺多年,如今雙方也都跨進照明品牌市場,競爭場域又延伸到另一個市場。

億光董事長葉寅夫說,此刻正是台灣廠商布局LED照明市場的最佳時機,因為台灣在LED產業擁有各種優勢條件;因此,他畢生最大願望,就是以大中華市場為後盾,進而成為國際品牌。目前億光在中國市場以打「Everlight」品牌為主,歐美市場則另創「zenaro」品牌,「這個投入時間會很長,可能要三到五年才能回收,但成功後的回報會非常大。」有趣的是,中國第一大封裝廠木林森,找來台灣的林紀良負責最重要的行銷業務,而台灣第一大封裝廠億光,則找來曾在中國最大光源品牌廠雷士照明擔任營銷總經理,也在燈飾廠歐普服務過的吳正喆負責行銷重任。兩岸LED龍頭廠各自找來對岸的頂尖戰將,又讓這場兩岸LED龍虎鬥更添話題。

億光積極搶攻中國並強打自有品牌,但是五月中,卻傳出雷士照明下令封殺,嚴禁旗下經銷商銷售億光LED產品,否則將取消原有產品經銷權及停貨處置。雷士這個舉動,再度引爆中國LED照明市場爭戰的序曲,也讓兩岸較勁更添火藥味。

對此,億光發言系統對外表示,中國照明市場龐大,且銷售管道分散,並非單一廠商可以獨大,若真的遭到中國照明龍頭廠排擠,反而凸顯億光實力受肯定,有助於拉抬億光的聲勢,打開中國其他銷售通路管道。

下游之戰

湯石樹立轉型品牌成功典範十多年前就搬到廣東省中山市小欖鎮居住的湯石照明董事長湯士權說,兩岸LED產業的較勁,從上游磊晶廠的晶電與三安,到中游封裝廠的億光與木林森,接下來將是下游的品牌競爭;不過,在這個部分,中國業者擁有較強的實力,台商要積極將資源調整並做好轉型才行。

事實上,湯石正是台商LED產業轉型的案例。早期做燈具代工的湯石,歐洲客戶占比高達六成,○七年開始轉進燈飾照明品牌市場,如今已是台灣最大燈飾廠,去年LED照明占營收達一成,今年則估計提高到一成五。

在湯石轉型的過程中,湯士權就住在工廠裡,本人親自帶研發與品牌,小時候養過雞、豬、牛及狗,十二歲就會開車,還開過排骨便當店的他,凡事都自己來。所以在他的辦公室旁邊,就設了一間寢室及產品研究室,自己拿焊槍組裝研究燈飾產品。

如今,湯石不僅拿下北京故宮及台灣歷史博物館的LED照明燈具訂單,去年與今年還連續以LED微型智慧軌道燈具組及嵌入式LED燈,拿下素有「設計界奧斯卡獎」之稱的德國iF設計大獎。「要與中國品牌廠商競爭,要用品質及設計贏。」湯士權說。

兩岸LED產業的競爭,如今已打到第三回合,而在LED照明品牌的競爭上,由於中國企業擁有本地市場的優勢,台灣業者也正急起直追。除了億光、台達電等大廠之外,也有從不同產業切進來的公司,包括勝華、威剛、長榮光電等。這個攸關接下來五年甚至十年的長期品牌戰爭,應該還有好戲可看。

兩岸LED產業龍頭頂尖對決

產業 台灣 大陸

磊晶 晶電 三安

封裝 億光 木林森

燈源 億光、台達電 雷士、光源世家燈具與燈飾 湯石 雷士、華藝、

歐普、勝球

資料來源:各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806

職場點滴(8) :如何面對高薪挖角? 脫苦海

http://notcomment.com/wp/5374

昨天多名市民在政府總部集會,事涉香港免費電視牌照,當中很多都是該公司的員工。

梗係喇!明明一有牌,就有排有得做,忽然間「說好了的牌照呢?」,結果就有三百幾人食無情雞。不過作為打工仔,我地都要睇下呢單野對我地乜野啟示。

有一單鄰埠新聞,都係同呢件好多相似之處,就是全澳門最大的巴士公司,維澳蓮運申請破產。

大家可能會話:巴士同免費電視牌照,大纜都扯唔埋,而且又關職場乜野事?

話說在2009年之前,澳門只有兩間巴士公司,就係澳門本地商界的新福利,和國內南光集團的澳門公共汽車(TCM)。

後來澳門政府將巴士服務招標,第一間交標的公司竟然不是這兩家,而是一間新的公司──維澳蓮運。

呢間公司同香港都有一點淵源,維澳蓮運的其中一個投資者是歐洲最大的交通運輸業者是威立雅運輸集團(Veolia Transport),呢間公司現時全資擁有在港島北岸行駛的電車,大家都會覺得近年電車D車又靚左,仲有冷氣車,諗住維澳蓮運都應該係一個管理好好的公司……

不過事實上,這家公司是澳門公認是服務水平排第三,意外率卻排第一的巴士公司,雖然規模最大,卻因為經營不善而要申請破產。

原因?居然同香港的免費電視牌照有一點兒相似:因為維澳蓮運開業時,正值多間大賭場開幕,大家可以在新口岸碼頭見到好多間賭場同酒店都有穿梭巴士。

咁樣大家就可以理解到,當時作為一名澳門的巴士司機,佢有以下選擇:

1. 繼續在舊公司做,安安樂樂無需再適應,仲有可能有多少人工加添!(因為行業競爭)

2. 轉任賭場同酒店的司機,工作無咁大壓力,人工都應該唔價少

3. 跳槽去新巴士公司,工作壓力一樣,仲要重新適應

雖然筆者沒有在澳門長住,由於好多親戚都係澳門人,澳門的民情同香港大不相同,要佢地東家唔打打西家,佢地就會話做生不如做熟。

結果,維澳蓮運不單只要高薪挖角,而且請回來的個別司機仲要係質素較次,駕駛態度未必好的司機,形成運作成本大增,服務質素卻跟不上。

那麼,對大家打工仔又有何啟示?如果有一天,「汝曾被告知」被人高薪挖角:

1. 千萬不要因為多幾百蚊就即刻走去(部份香港打工仔的通病),一來新公司究竟有沒有長遠的實力?二來先跳的隨時待遇不及後跳的,睇定D,唔駛急。

2. 行業既存者的生存機會,係遠比新進入市場的競爭者高得多,因為他們往往擁有好多新來者不知道的資料和數據。

3. 跳得一間,就要預左自己要跳第二間,在一些壟斷性的行業(例如香港的電視業),你沒有多大的選擇,甚至乎應該諗埋轉行的Plan B。

講到尾,時代變得越來越快,一份工打到退休都係買少見少,咁大家就要有心理準備,要靠自己,唔好等待老細或公司的仁慈,裝備自己去迎接轉變,打工仔最可靠的就是:

靠自己!

 

P.S. 澳門巴士的三國演義,其實同香港都有好多相似之處。

中巴當年被奪去專營,原來在澳門都有發生過,就係澳巴當年在開標之後4分鐘,才走去交標: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E%B3%E9%96%80%E5%85%AC%E5%85%B1%E6%B1%BD%E8%BB%8A%E6%9C%89%E9%99%90%E5%85%AC%E5%8F%B8#.E5.85.AC.E5.8F.B8.E7.B0.A1.E4.BB.8B

結果搞左一大輪,就和和果果是是旦旦咁搞掂佢。經此一役,澳巴元氣大傷,路線最少。

大家想一想,香港免費電視台都有類似的情況,至於後事如何,都係要食花生了!

澳門巴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806

阿里巴巴挖角騰訊大將 祭出七成分潤 馬雲再槓馬化騰 狠咬手機遊戲大餅

2014-01-20  TCW
 
 

 

阿里巴巴宣布推出手機遊戲平台,祭出把七○%收益給開發商的方式,企圖挑戰騰訊在中國遊戲平台的壟斷地位。曾說過「遊戲,我們一分錢也不投。」的馬雲,為什麼又槓上了馬化騰?

撰文‧顏雅娟

二○一四年元月八日,一個再尋常不過的周三,從騰訊跳槽到阿里巴巴集團還不到半年的劉春寧,換上阿里巴巴數字娛樂事業群總裁的新頭銜,緩緩地走上了杭州遊戲產業年度高峰會的舞台上。

對著台下上千名觀眾,他清了清喉嚨說道:「手機遊戲,是行動時代最核心的用戶需求。」這一刻,他同時宣布阿里巴巴正式進軍大陸手機遊戲平台的策略,祭出把七成收益都給遊戲開發商的誘因,希望能一舉撼動騰訊在中國遊戲產業的壟斷位置。

消息一出,震撼了全中國。阿里巴巴電商帝國創辦人馬雲與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再一次狹路相逢。

「馬雲、馬化騰真的是從南打到北,什麼都是對著幹!」業內人士如此形容。從去年阿里巴巴推出即時通訊軟體「來往」,到今年新春第一炮的手機遊戲平台,阿里巴巴每項新業務苗頭似乎總是對準了騰訊地盤而來。這一次,馬雲真能夠再一次改寫遊戲規則嗎?

市場封閉 平台商機搶手早年,「雙馬」馬雲、馬化騰也曾有過一段英雄惜英雄的日子,兩人一起投資、一起混圈子。到了去年底,美國《財富》雜誌所選出的一三年中國富豪榜,馬化騰以六二二億人民幣擠進前五強名單,馬雲也以四三三億人民幣從去年的十一位晉升至第八。狂飆的中國互聯網時代,造就這兩位代表性的強人,然而,今日的阿里巴巴與騰訊,往日情誼早已不在,反成了最針鋒相對的競爭對手。

從過去電腦用的通訊軟體「阿里旺旺」與「QQ」之戰,到去年九月,阿里巴巴推出即時通訊軟體「來往」,不到一個月時間就有超過千萬用戶註冊,大家都知道,「來往」就是衝著騰訊旗下四億用戶的「微信」而來。馬化騰自然不甘示弱,推出微信支付,讓微信用戶可以透過手機快速支付。

雙馬的戰爭方興未艾,這次,戰火燒進了手機遊戲平台的戰場。

其中,代表阿里巴巴宣布進軍手機遊戲平台的大將——劉春寧,來頭不小。劉春寧○四年加入騰訊,先後擔任電子商務部總經理、企業拓展部總經理、戰略發展部總經理等職位,一直是馬化騰所倚重的大將。最值得記上一筆的,莫過於自一一年起,劉春寧花了兩年時間,將騰訊視頻(網路影音平台)事業帶上了中國第一的位置,直接衝擊這塊領域原有的優酷土豆、愛奇藝。

正因為這樣傲人的成績,讓馬雲對他積極招手。一三年七月,劉春寧前腳才剛從騰訊離開,八月,旋即宣布轉戰阿里巴巴集團,一肩扛起數字娛樂事業部的重擔。這個虧,自然讓馬化騰氣得跳腳。

劉春寧來到阿里巴巴後的第一場戰役,就是發展手機平台,也是他加入阿里巴巴的最重要任務——對騰訊發起新一輪的猛烈攻勢。

觀察雙馬的遊戲戰爭之前,必須先了解大陸手機遊戲的遊戲規則。有別於其他國家的線上遊戲平台主要集中在iOS與Android平台,大陸境內電信營運商、銀行業者並不提供Google Play的付費服務,換句話說,大陸的消費者只能在Android玩免費遊戲,遊戲開發商並不能透過Android平台對消費者收費,這等於讓Google Play裡頭所有付費的應用程式(App)全廢了武功。

這樣特殊的收費生態,讓大陸境內興起了許多提供App下載服務的第三方軟體。在手機遊戲領域,騰訊、百度、奇虎三六○成了手機遊戲產業的三巨頭;其中,騰訊更是占有將近一半的江山。

有強勢的平台支撐,緊掐遊戲開發商的脖子,得以對開發商們收取高額利潤,「分潤比」甚至出現九比一(遊戲開發商只能分得一○%利潤)的不對等數字。「中國大陸渠道業者非常強勢,開發商只收一成(利潤)是常有的事。」雷亞遊戲共同創辦人游名揚透露。

根據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遊戲出版工作委員會所發布的《中國遊戲產業調查報告》,一三年度大陸手機遊戲市場總值達到一一二億人民幣;摩根大通證券預估,今年中國手機遊戲市場還會有七七%的成長空間。這樣肥沃的大餅,除了馬化騰要積極穩住地盤,馬雲更是不可能放過。

然而,一個平台要能夠吸引消費者,最重要的決勝關鍵就在於「遊戲」,要吸引好遊戲、甚至是獨家遊戲進駐,分潤比成了開發商最直接的誘因。

馬雲身為後進者,要想從馬化騰手上把大餅搶過來,就得有破壞性的作法。他出的第一招,就是打破既有的九一分帳慣例,直接開出七成利潤歸遊戲開發商的價碼。對此,智冠科技集團旗下子公司愛就贏總經理徐德航把話說得直白:「這樣的分潤比,簡直佛心來著!」挾七億用戶、金流服務闖關要能賺進大量銀子,遊戲開發業者選擇平台進駐的第二個關鍵在於:人流。

業內人士指出,「談合作時,我第一個問的就是『有沒有人?』。」對於遊戲開發商來說,有人潮、才有錢潮,他們開發的遊戲才會有人下載,從這點來看,挾著七億淘寶用戶的優勢,阿里巴巴投身手機平台已經站上了制高點。

其實打從去年開始,支付寶便陸續為︽逍遙on line︾等遊戲提供金流服務,「阿里巴巴要切入遊戲,絕對不是一天兩天的事。」當時阿里巴巴打的主意就是著眼於遊戲玩家除了下載遊戲外,還會有購買遊戲點數、加值等需求。

儘管馬雲曾公開說過:「即便餓死也不做遊戲!」但大餅當前,阿里巴巴有人、有錢、有通路,做遊戲幾乎只差登高一呼,祭出高額分潤,又有大量淘寶會員與支付寶金流服務,這一次,馬雲顯然是志在必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073

虛擬運營商挖角大戰

2014-01-20  NCW
 
 

 

高管也離職,虛擬運營商入場引發三大電信運營商離

職潮

◎ 本刊記者 覃敏 文qinmin.blog.caixin.com 虛擬運營商展開的挖角大戰,使中國三大國有電信公司感到壓力。

“你們到底可以開出多高的

價格讓我去挖人?”一

名資深獵頭問。過了幾秒鐘,他聽到了電話那頭的回答:“錢不是問題,關鍵要人好。”這名畢業于北京郵電大學的 IT 獵 頭已經從業六年,目前正在為一家“土豪”級虛擬運營商找人。最近這段時間,因為2013年11月工信部批准了11家虛擬運營商首批入場,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忙碌。

每天打幾十通電話,看幾百份簡歷,有時甚至加班到後半夜。 “馬上還會有一二十家企業獲得虛擬運營商牌照。它們都在搭班子、建團隊,市場一下子就大了。 ”獵頭對現狀頗為得意。

所謂 “虛擬運營商” ,指的是企業從基礎電信運營商處購買移動通信服務,重新包裝成自有品牌並銷售給最終用戶。虛擬運營市場就像橫在不遠處一眼可見的戰場,已經拿到牌照或即將拿到牌照的虛擬運營商們都在虎視眈眈。

這些新入場者中既包括揮金如土隸屬於“阿里系” (阿里巴巴旗下公司)的萬網,也有名不見經傳但背景神秘的新貴,比如華翔聯信。

它們展開的挖角大戰吹皺了一池春水,讓中國三大國有電信公司的員工們從高層到基層既興奮又緊張。受衝擊最大的是在三大電信公司中待遇墊底的中國聯通。各種有關某某要離開的傳言,在北京金融街21號中國聯通大廈的辦公室里飄飛,鬆動著這家國有電信公司本就不牢固的根基。

2013年12月下旬,中國聯通市場部總經理周友盟、副總經理江大君相繼離職,業內傳聞周友盟將入駐傳統渠道商愛施德負責移動轉售業務,年薪300萬元,外加一定的股份和期權;她的副手江大君賦閑在家,據說也將加入另一家虛擬運營商。隨後,業內再傳中國聯通副總裁李剛提交辭呈,即將進入華翔聯信,年薪翻倍。起因是李剛的前秘書跳槽去了華翔聯信。

國有電信公司的副總級高管被民營公司挖角,這可是前所未有的新聞,業內為之一驚。不過,56歲的李剛自己很快用短信回複財新記者,將傳言斥為“瞎扯” 。

在前述資深獵頭看來,當下如同大戰前夜,各方都在“等待核心大將入場,幫它們打響虛擬運營戰場的第一槍” 。 “它們都在精心做著戰前準備,騰挪資本、制定戰略、或買或租辦公大樓。 ”他說, “它們顯然也都知道,糧草很重要,但打贏一場戰爭的關鍵在於精兵良將。 ”

虛位以待

分享在線是第一批獲得虛擬運營試點入場券的企業,其執行總裁康志斌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表示,分享在線將把虛擬運營業務作為公司的戰略性業務,業務線會從總部開始,深入到各省乃至各縣,為用戶提供全網服務。他強調,負責虛擬運營業務的團隊將和公司原有業務團隊完全分開,等於在原來基礎上再造一個新公司。

這意味著未來一兩年內,分享在線在虛擬運營業務上的人員配備將達到000人以上規模。分享在線已計劃在北京海澱區購買新的辦公樓,春節之後即可入駐。據財新記者瞭解,目前,分享在線的虛擬運營業務團隊由執行總裁康志斌直接負責,下面分為業務運營中心、產品研發中心、營銷中心、業務支撐中心以及客戶服務中心五大部門,團隊骨幹人物已基本到位,正在尋找負責 具體項目的中高層。

“還在前期籌備過程中,我們從內外部挖進來不少優質人才。 ”康志斌介紹說,目前整個團隊超過50人, “這是遠遠不夠的,現在,我們各個中心都在面向社會大量招聘人才” 。

另一家虛擬運營商天音通信的招人計劃也正緊鑼密鼓。天音通信政府與運營商合作總監唐健告訴財新記者,包括他負責的政府與運營商合作體系在內,天音通信的虛擬運營團隊共有四個體系。天音通信與分享在線一樣,瞄準的也是全國性業務的大盤子。未來將在各省市設立分公司,小的配備二三十人,大的超過100人。照此計算,天音通信鋪開的也是兩三千人的大格局。目前,只到位了100多號人,未來要引進的人才缺口非常大。

相比天音通信和分享在線這些原本就有業務和人才積累的老牌電信增值服務商,專為虛擬運營商而生的新貴們更缺人。一名剛剛從運營商跳槽進入華翔聯信的人士透露,目前,華翔聯信研發人員和市場人員各有十來個,總共不到0人。

華翔聯信成立于2013年3月28日,由北京翔宇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文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清華控股有限公司、清控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企業共同出資000萬元成立。華翔聯信成立的時間點卡得剛剛好,在政策落地之後,運營商即將有實際動作之前。2013年1月8日,工信部發佈《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方案》徵求意見稿; 2013年5月31日,三大運營商宣佈,將尋找意向合作企業。

工商資料顯示,華翔聯信的經理、監事分別為林劍鋒、王永剛,而中國聯通電子渠道部副總經理,以及中國聯通副總裁李剛的前秘書,恰好也叫林劍鋒和王永剛。

華翔聯信也在招人,其官方網站顯示,華翔聯信需要運營支撐、系統建設、產品開發、宣傳推廣、會計、財務等各方面人才27人。

還在排隊申請的企業也在積極網羅人才。上述獵頭透露,愛施德、國美、三五互聯等企業已找過專業招聘公司談合作,招人的規模不小。

唐健告訴財新記者,按照工信部文件要求,要在全國開展虛擬運營業務至少需要50人。至於真正玩轉虛擬運營,康志斌、唐健均認為,至少需要200人。

響應者衆

在三大國有電信公司的大樓里,現在打探虛擬運營商招人虛實、待遇高低以及入職門路是熱門話題。業內同行、咨詢公司、虛擬運營商內部員工,甚至連記 者,都成了三大運營商員工們投石問路的對象。財新記者在採訪過程中,就曾被多名運營商員工問及:你覺得哪些虛擬運營商靠譜?它們都需要什麼樣的人?年薪多少?招人力度大不大?甚至有電信員工詢問是否認識負責招聘的人,並請記者代為介紹。

大部分員工,特別是中高層員工,往往欲言又止,反複措辭,斟酌半天才試探著蹦出一個問題。猶疑之間有對未來的嚮往,也有不自信。當然,也有跳槽意志相當決絕的員工。一位中國移動基層員工說: “我一刻也等不及了,不想再在中國移動幹下去了。 ”一名中國聯通的中層員工還在觀望。原因不是對中國聯通心存留戀, “走是必須要走的,就是要選好未來的方向,到底是去一家虛擬運營商還是自己創業” 。

獵頭公司 OfferCome 接受了不少虛擬運營商委托。它的創始人魏小康向財新記者介紹,OfferCome 給北京移動3000多名員工打過電話;北京聯通團隊較雜,北京電信體量較小,所以只挑選了1000多名骨幹員工詢問是否有跳槽意向。從反饋結果來看,北京聯通的員工跳槽意願最強烈,超過50% 的人想跳槽;其次是北京移動,比例大概為40%;北京電信的員工情緒比較穩定,大概20%的人有跳槽意願。

“三大運營商的員工早就蠢蠢欲動。

在虛擬運營商開閘之前,他們跳槽進入互聯網公司、進入華為、亞信聯創等支撐公司的意願就很強烈,虛擬運營商只是給了他們更多的選擇。 ”魏小康介紹說,2009年之後入職北京移動的碩士員工, “現在80% 都走了” ,越是能力強、業績好、有創新力的人走得越快。

“主要原因還是薪酬低。 ”魏小康說,一般情況下,應屆碩士入職北京移動定級為六崗,稅後年收入約10萬元。兩三年之後升到七崗、八崗,稅後年收入大約為13萬 -15萬元。熬到十年,不出意外能夠升為專家,享受十崗待遇,稅後年收入大約為20萬-25萬元。

一名在中國聯通研究院幹了七年的中層骨幹,年薪約為25萬 -30萬元。他說,運營商的工資與業績不掛鈎,聯通以前年年虧錢,工資也不見少;今年由虧損轉為盈利,淨利潤差不多100多個億,工資也不漲, “處於吃不飽也餓不死的狀態” 。

和互聯網企業、電信設備廠商相比,如今電信運營商的薪酬競爭力已經越來越弱。以一個應屆碩士工科生為例,完美世界、網易遊戲等遊戲公司年薪可達40萬元,百度、阿里可以開到年薪20 萬元;華為、亞信聯創等設備廠商的年薪也有14萬 -15萬元,都比運營商給出的10萬元年薪要多。其中,又以中國聯通的待遇最差。不過,運營商畢竟是國企,相對安穩。

巨大的落差感加劇了離職的衝動。

威普咨詢全球副董事侯成芬介紹,以前,進入三大運營商工作被視為 “金飯碗” ,工資高、待遇好、工作體面又安穩、相對輕鬆。現在,整個通信業已經過了高速增長的黃金期,相較于互聯網等新興行業,未來薪酬的漲幅有限;相較于石油、電力、金融等傳統壟斷行業,薪酬待遇又沒有足夠的吸引力。

“想象一下,2008年一起畢業的同班同學,一個入職運營商,一個進入互聯網公司。現在一個年薪不到30萬元,經常加班加點給領導做 PPT,還要巴結領導指望升職;一個拿著百萬年薪,不是負責一方項目的管理者,就是公司里人人尊敬的技術專家,你心裡的感受是不是有點苦澀?”一位中國移動員工說。

體制的束縛,也使很多人缺乏事業成就感和價值認同感。中國聯通的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財新記者,運營商裡面有很多優秀人才,囿于種種原因,不能一展所長,自己心裡也難過。與其混日子,還不如到外面找一個能夠施展才華的舞台。

另一位中國聯通內部人士分析,三大運營商里,中國聯通不僅待遇最低,而且內部派系林立、關係複雜,想做事太難了,受衝擊最大。中國移動畢竟是領頭羊,最具活力,還能看到一點希望;中國電信則更像事業單位,企業氛圍、員工關懷做得好,相對安逸。截至目前,中國聯通已有電子渠道部副總經理林劍鋒、研究院副院長童曉渝、市場部總經理周友盟相繼離職。

什麼人最受歡迎

留給虛擬運營商的時間已經不多。據虛擬運營商人士介紹,工信部計劃,首批獲牌的虛擬運營商將在2014年5月開展業務。不過,以唐健和康志斌為代表的多家虛擬運營商人士表示,重要的不是數量,而是質量。不同的虛擬運營商,基礎資源不同,未來發展方向也不同,引進人才的標準也不相同。

擁有行業用戶、側重疊加增值服務的虛擬運營商,傾向于尋找具有互聯網思維的人才。分享在線執行總裁康志斌對財新記者表示,未來分享在線不是一家傳統的基礎通信服務商,將結合公司在教育、金融行業的優勢資源,為用戶提供一體化的 “打包服務” 。譬如 “學生購買了我們的定制手機之後,不僅可以打電話、上網,還可以獲得我們提供的精品教育資源、學生安全社交、綠色上網等服務,我們也會根據這些服務制定出有針對性的資費政策” 。

他強調,分享在線的很多人才是從互聯網公司引進的,至於運營商的員工,也更傾向于尋找 “具有互聯網思維的創新型人才” 。

主打公衆市場的傳統渠道商,則面向運營商和信息系統支撐廠商廣募英才。唐健介紹,天音通信將在做好公衆市場的基礎上,發展政企高端行業市場以及新媒體市場。他很歡迎來自三大運營商以及華為、亞信聯創等支撐廠商的專業人才。

京東、阿里這樣的互聯網公司也樂於挖運營商的牆角。接近阿里的消息人士稱,阿里負責移動轉售業務的核心人物王麗君是從中國聯通高薪挖的角,京東移動轉售事業部總經理閆小波原來則 在中國電信監管事務部就職。

威普咨詢全球副董事侯成芬分析,京東、阿里未來側重增值服務,但它們本身就有豐富的互聯網資源,而虛擬運營商業務畢竟有很強的專業性,後台系統建設、業務設計、資源對接等都需要專業人才,所以,對於京東、阿里,當務之急是補全運營商資源的短板。

“不管是哪一類虛擬運營商,以下三種人是很吃香的:一是真正懂技術、懂業務的後台系統支撐人員、產品研發人員;一是手中掌握一定資源、有能力開拓市場的市場人才;一是眼光開闊、能夠幫助虛擬運營商指出方向、梳理商業模式的管理人才。 ”魏小康表示。

侯成芬認為,虛擬運營商並不需要年紀大、位置高的運營商高管,年輕有活力、富有創造精神、能真正做事的運營商中層管理者更受青睞,尤其是京東、阿里,它們的員工平均年齡約為二十七八歲,需要尋找能適應公司文化的運營商骨幹。

“在運營商公司里,獵頭尋找的對象往往是處級幹部,或者省市公司掌握一定客戶資源的市場部人士。 ”上述獵頭說。

虛擬運營商們不吝于開價。相較于運營商,一般開出的年薪會漲30%- 50%,在一線市級公司,譬如長沙,副總經理可以開到100萬元左右,掌握兩三個行業客戶資源的市場部項目經理可以拿到50萬元左右。唐健則表示,天音通信不差錢,不僅僅是高薪酬,還有多種激勵方式,包括股權激勵。

業內同行、咨詢公司、

虛擬運營商內部員工,甚至連記者,都成了想

跳槽的三大運營商員工

投石問路的對象

過去進入三大運營商,就端上了 “金飯碗” ,

現在整個通信業已過了

高速增長的黃金期,未

來薪酬漲幅有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101

中企挖角嘉能可 進軍國際商品市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2054

為開拓金屬交易及收購全球礦業資產,以有色金屬為主業的中國深圳企業正威集團(Amer International)在新加坡成立了一家能源公司Awin Resource International,現已吸引一批國際知名業內精英加盟。 曾為農產品等大宗商品貿易巨頭法國路易達孚公司(Louis Dreyfus)效力17年之久的Awin Resource現任總經理Lim Ying Ying向彭博新聞社透露,本月底,全球第四大礦業集團嘉能可-斯特拉塔(Glencore Xstrata)的有色金屬業務負責人Felipe Williams就會加入Awin的貿易團隊。此外,目前領導Awin Resources黑色金屬部門的是前渣打銀行鋼鐵聯合業務的負責人Carene Teo。而前Cargill金屬衍生品交易員Ivan Poon現在負責Awin Resources的衍生品及套期保值交易。 彭博報道指出,正威集團招兵買馬可謂正逢其時。由於美國政府推行更嚴格的金融監管法規、大宗商品市場不複昔日輝煌,眼下一些華爾街機構正在剝離商品業務。 本月19日,摩根大通宣布,同意作價35億美元向目前全球第四大大宗商品獨立交易商Mercuria Energy Group出售旗下商品交易部門。 摩根大通原油和金屬現貨業務是華爾街實力最強大的團隊之一。今後這支勁旅將由過去三年迅猛發展的後起之秀Mercuria統領。 Lim Ying Ying的表態也能體現母公司正威集團的雄心: 我們也在開拓未來五年挺進能源與農業交易的商機。 而摩根大通本月“割愛”商品業務一方面源於監管層的從嚴要求,另一方面主要是大宗商品商品現貨價格疲弱。 正如華爾街見聞網站文章此前援引美國休斯敦金融學教授Craig Pirrong的評價: 看看過去二十年,銀行在大宗商品貿易方面的銷售額和收入都在下降。收入降低、成本上漲,現貨商品生意已經不再那麽有利可圖了。 有趣的是,此次接盤的Mercuria起家與中國還有些淵源。華爾街見聞網站文章曾介紹: 起初,Mercuria從波蘭將俄羅斯原油運往中國。如今,該公司在北京和上海設點,並在2012年將其半數終端原油業務以1.286億歐元的價格出售給了中石化的子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964

4G開台倒數60天 電信業爆挖角戰

2014-05-05  TCW
 
 

 

去年十月底,總共斥資逾一千一百八十億的四G競標結束,今年七月四G即將開台,各家業者的競爭,也從比銀彈變成搶人大戰。

除了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既有業者外,新加入戰局的鴻海國?痋A今年二月找來中華電信前董事長呂學錦,擔任負責研發五G技術的「鴻海鴻通韜略發展中心」院長。

另一個新面孔台灣之星,也延攬剛卸下台灣大總經理職務的賴弦五,出任總經理。威寶電信前總經理周鐘麒,則轉赴中華電信擔任董事長辦公室資深顧問,協助中華電信董事長蔡力行拓展海外業務。

不過這些新兵風光上任的背後,損失最慘重的,卻是電信老二台灣大。

「這陣子大家都知道,電信三雄中就他們被挖最兇!」一位電信業人士透露,回顧過去近半年的人事異動潮,就屬台灣大被挖角最多人。

除了鴻海國?祫`經理黃南仁、法規處副總劉立三,都曾任職於台灣大,剛與威寶正式合併的台灣之星(編按:威寶已於四月二十五日成為台灣之星一○○%子公司),更像個「小台灣大」。其中關鍵,就在從台灣大出走的賴弦五身上。

「他帶了一些人走,可能有將近十位,以前跟他比較要好的部門主管都被問過,要不要過去(台灣之星)?現在這件事在台灣大內部很敏感。」一位與電信業高層熟識的手機大廠主管這樣表示。

年資三年員工也被挖負責核心業務,月薪多上萬

通路、行動購物,是過去賴弦五擔任台灣大總經理近三年間,最重視的兩大佈局,在他督軍下,全台Myfone門市去年底逾八百家,而台灣大前通路策略規畫處處長陳志壯,也是賴弦五的愛將,已於三月底到台灣之星任職。

另外,台灣大跨足電子商務時,賴弦五找來曾擔任遠傳寬頻產品行銷處協理的朱曉幸,主導行動購物部門,她也在四月離職,據傳也將赴台灣之星報到。

不只台灣大的中階主管遭挖角,據瞭解,連年資僅有三、四年的基層員工,都曾私下接過電話,被徵詢是否願跳槽到台灣之星,若待的是核心業務部門,月薪至少增加一萬元。

新進業者搶市佔老手整合資源,打團體戰

台灣之星雖有威寶近一百 八十萬用戶當基礎,但如賴弦五所說,要力拚今年第三季開台,必須以爭取新的四G用戶為主,因此如何擴大威寶現有門市數量,接觸更多消費者,成為台灣之星能否擠進前三名的關鍵。

「它想坐大,最快的方式當然是挖角,找有經驗的人加入,這對賴弦五來說,也有助他建立自己的人馬,對新老闆以示忠誠。」該位手機大廠主管這樣評論。

然而,面對昔日戰友回來挖人,今年一月剛從凱擘轉任台灣大總經理的鄭俊卿,不只要趕七月四G開台進度,還得對內穩定軍心。

一位台灣大行動購物部門員工就說,朱曉幸是台灣大負責電子商務的靈魂人物,她閃辭後,行動購物處接連又走了一個部經理、兩個經理,聽說都是被對手挖走的,「想到就人心惶惶,James(鄭俊卿英文名字)還到我們部門精神喊話,強調說:『曉幸非常好,但我們會找到更好的!』」目前通路、行動購物部門主管則先由其他處的處長代理。

鄭俊卿臨危受命,一上任便調整台灣大組織架構,將過去集中在總經理一人的權力下放,把個人、家計、企業用戶事業群分給不同人負責,並且加強各單位間的合作。

他曾經表示,未來四G開台之後,將會整合富邦集團內部資源,強化和金控、Momo購物等事業的合作,靠團體戰打贏對手。

關於台灣之星挖角一事,台灣大公共事務處處長阮淑祥回應,的確有員工跳槽,人才流動本來就是正常現象,但不方便透露確切人數與職位。而到台灣之星的中高階主管人數並未達十位那麼多,自從四G競標結束後,台灣大也展開多達上千人的徵才計畫,少數人離職,對營運影響並不大。

前腳一走,便回來招兵買馬,賴弦五解釋,台灣之星是新業者,很需要各種人才,但並沒有針對特定對象挖角,「電信圈很小,最近確實有一些台灣大的人進來,畢竟它很大、人才又多。」

至於是否向昔日下屬招手,他說,「我在台灣大那麼多年,假如今天一個人是遠傳來的,他要找人,自然也會回遠傳找,這很正常。」對此,台灣之星坦承,目前約有不到十位原台灣大中階以上主管在該公司任職,其中以行銷相關人才最多。

新賽局不只比人跟財既有建設與用戶,影響勝敗

不過,新業者能否靠挖人而搶得先機,恐怕仍是未知數。一位在通訊業界有近十年經歷的人士說,現在不像當初開放電信民營時,業者用哪家設備、找什麼人才,一舉一動都會影響賽局。如今,後進者想超越電信三雄,比既有建設、用戶基礎,難度還是很高,「就像相撲比賽,體型大的勝率高,瘦的很難撂倒對手。」

四G開台在即,新進業者的搶人動作也將越來越大。這場「人」、「財」大戰究竟誰勝誰敗?開台後就可見分曉。

【延伸閱讀】4G上路,讓電信業者人事大洗牌蔡力行:台積電執行長→中華電信董事長周鐘麒:威寶電信總經理→中華電信資深顧問鄭俊卿:凱擘董事長→台灣大哥大總經理嚴偉誠:松下資訊科技總經理→台灣之星副董事長賴弦五:台灣大哥大總經理→台灣之星總經理呂學錦:中華電信董事長→鴻海鴻通韜略發展中心院長黃南仁:台灣大技術部門副總→鴻海國?祫`經理整理:康育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288

國泰世華搶聯名卡 中信銀挖角高層作戰 刷一百賺六毛 銀行打信用卡戰

2014-06-16 TCW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指出,國內三十九家銀行承作信用卡、現金卡業務中,僅兩家銀行獲利。中信銀雖被外界點名,但去年被國泰世華搶走好市多聯名卡生意後,今年簽帳金額首度被超越,這場信用卡戰怎麼打,還有得看。

撰文‧張舒婷

日前,金管會主委曾銘宗驚爆,國內三十九家銀行承作信用卡、現金卡業務中,只有一家國銀、一家外銀獲利,引發譁然;市場認為,曾銘宗口中的「賺錢銀行」,指的是中國信託銀行與花旗銀行。

某位民營銀行信用卡部門的主管透露其中「眉角」所在:以銀行在信用卡業務上的「收入結構」來看,主要是刷卡金額的手續費一.五五%及循環利率的五%到二○%;其中刷卡金額再扣除付給發卡組織的費用、其他營銷費用、呆帳後,利潤大概只剩○.六%。

至於被視為最大「油水」的循環利息,在雙卡風暴發生後,利潤也明顯下滑,「扣掉所有成本、呆帳提存率後,現在利潤大概只剩三%。」一旦金管會將循環利率下調至一六%,連三%都不保。

中信銀信用卡暨支付事業總處副總經理徐鋒志也證實,國內平均每卡每年刷卡金額為八萬元,「在這八萬元中,銀行大概只能賺到五、六百元。」信用卡業務利潤之微薄,可見一斑。

靠信用卡增加好感度

按此計算,卡友每刷一百元,銀行僅賺○.六元,換言之,目前市面上打著「現金回饋一%(刷一百元送一元)」的信用卡,基本上都是賠本生意。

至於循環餘額,以有效卡數與循環信用餘額皆排名第五的台新銀行為例,今年四月循環餘額約一○三億元,台新金控個金執行長尚瑞強指出,目前客戶適用一六%以上利率者,佔整體餘額一成五、約十五億元以上,也就是說,利率一旦調整,其循環餘額收入恐銳減上千萬元。

既然利潤微乎其微,為何三十多家銀行仍爭先恐後發行信用卡?近期甫接任中信銀執行副總、負責督導個人金融與信用卡業務的劉奕成回答:「銀行業務中,直接在第一線面對客戶、建立客戶深刻印象,就是信用卡。」這也是為什麼銀行若要重新樹立品牌形象,通常都由信用卡開始。

國泰世華銀行副總李素珠也說,最近國泰世華信用卡提供咖啡及下午茶買一送一優惠,消費金額雖不高,但就是看準信用卡不僅是支付工具,而是建立消費者「好感度」的橋樑。

簡言之,對銀行業者來說,信用卡絕非只是聊備一格的業務,更是重要的行銷工具。這也呼應曾銘宗日前所言:許多銀行考量到若沒有信用卡,不利銀行形象,為了維持產品線完整,寧可賠錢也要推出服務。

無論如何,這場信用卡大戰已煙硝四起,對業界而言,到底是賺錢的「裡子」重要?還是刷卡金額、流通卡數的「面子」重要?各有見解。

聯名卡有利開發新客戶

尤其,自去年國泰金從中信銀手中搶下COSTCO(好市多)聯名卡後,戰況更熱烈。根據最新統計,今年四月,國泰世華銀行信用卡簽帳金額高達二七二.七億元,超越中信銀的二五一.六億元,這是稱霸國內信用卡市場逾二十年的中信銀,首度將龍頭寶座拱手讓人。

不只如此,國泰世華銀行的有效卡數將突破三一六萬張,緊追在中信銀的三六六萬張之後。李素珠說,目前COSTCO聯名卡發卡數已超過九十五萬張,新卡動用率達九成。這對中信銀而言,不啻為一大威脅。

不過,金融圈人士直言,國泰世華搶下COSTCO聯名卡,看似吃下一塊大肥肉,但現階段極難獲利。因為COSTCO聯名卡正是目前市面上大張旗鼓推出「現金回饋一%」的信用卡之一,國泰世華銀行前主管透露:「COSTCO聯名卡現金回饋一%,扣掉這一%費用與其他行銷成本後,至少就二%,一來一往抵銷後,根本沒賺。且這張聯名卡已佔國泰世華整體信用卡業務量的三分之一,對他們來說是不小負擔。」記者求證國泰金控高層信用卡業務的獲利結構,對方不願證實,不過也有其他銀行負責信用卡業務的主管說:「不能單以利潤來衡量聯名卡的效益。」聯名卡的好處在於吸收到以往未觸及客戶,再者COSTCO會員平均消費能力高於一般人,日後勢必成為國泰世華在個人信貸、財富管理等業務潛在客戶,不能說是虧本生意。

至於中信銀,儘管長期為國內信用卡市場的領導品牌,但一路走來也戰戰兢兢,尤其從去年開始,內部嫺熟信用卡業務的重量級主管紛紛求去,包括被譽為「台灣信用卡教父」、帶領中信銀成為信用卡龍頭的辜家老臣羅聯福退休;長期負責信用卡業務的資深副總屠德言跳槽中國平安集團;緊接著全球個金執行長「老爺子」黃思國,今年也將屆齡退休。所以中信銀為加強個金高階主管陣容,去年才挖角曾擔任悠遊卡公司董事長、巴克萊證券董事總經理的劉奕成,就是要在信用卡一役中,扳回一城。

國泰世華、中信銀角逐信用卡寶座,誰會勝出?無人敢回答,但能確定的是:信用卡大戰將是耐力賽,業者間的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懂得精挑細選的消費者,才是最大贏家。

信用卡龍頭之爭

——發卡前5大銀行

銀行 有效卡數(萬張) 循環信用餘額(億元) 簽帳金額(億元)中國信託 366.3 156.6 251.6 國泰世華 315.9 141.3272.7 玉山 246.2 107.3 156.8 花旗 241.4 169.6 188.5 台新 218.2 103.2 136.4 註:統計至2014年4月 資料來源:金管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139

【專欄】騰訊“掃毒” 京東挖角 微商還有多少生存空間?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11/148305.html

i黑馬註:一方面騰訊持續嚴整微信,隨時有都可能刀落朋友圈,另一方面,京東在微信生態中已有爭權奪勢的苗頭。微商究竟還有多少生存空間?

\來源:黑問專欄
作者:王利陽


“微商”註定是一場不太平的市場變革,尤其是其寄生於微信平臺的處境,微商生死一半取決於騰訊的態度,“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微商究竟還有多少生存空間是非常多的人關註的話題。一方面騰訊持續嚴整微信,隨時有都可能刀落朋友圈,另一方面,京東在微信生態中已有爭權奪勢的苗頭。


騰訊持續掃毒 整治微商指日可待

今年初,騰訊發起“雷霆行動”對騰訊產業鏈上的“黑惡毒瘤”展開大規模清理行動,微信自然成為重災區,盜號的、招嫖的、欺詐的、賣假貨的、惡意營銷的成為主要的掃毒對象。近兩日,騰訊先後處理了兩件“大案”,一是協助南通警方一網打盡了一波利用微信招嫖賣淫的網絡團夥,另一件事是深圳警方根據騰訊報案線索最新查獲了首宗制售“微信廣告機”案件。

騰訊整治微信的決心可見一斑。今年以來,微信對於惡意營銷也做出了不少限制措施,禁止微信公號誘導轉發,禁止惡意互推刷粉,禁止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涉及虛假信息、侵權、惡意營銷等內容的群發行為。另外,為防止個人號營銷泛濫,此前曾紅極一時的朋友圈集贊活動也被官方叫停,微信好友數量上限也做了限制。

為保微信健康發展,騰訊不惜任何代價。不過,微信用戶現在最關心的官方何時會對泛濫朋友圈的微商們痛下殺手。微商市場,正在上演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一些為了利益不折手段的微商群體正在攪渾整個微商市場的發展前景,致使無數微信用戶提“微商”色變,同時,一些用心經營微商的群體也對肆意營銷的微商群體表示嚴重不滿。

從騰訊官方態度來看,內心是希望微商可以依托微信平臺茁壯成長,以達到在移動電商抗衡淘寶的戰略目的。不過,目前來看,騰訊官方的態度有些混亂,一邊向第三方開放所有接口,另一邊官方推出微信小店,於此同時還放權給京東,而京東又推出了京東微店和拍拍微店兩檔產品。可以說目前騰訊在微商的問題上仍沒有想清楚,也正是這種內部大方向的混亂造就了今天朋友圈“劣質”微商橫行的局面。  

不用懷疑,騰訊很快會將大刀砍向朋友圈微商,不然整個微商行業會逐漸日薄西山,對於騰訊來說這也是巨大的戰略損失,雖然微商暫時不能為騰訊帶來太多實際價值,但至少在輿論上有牽制手機淘寶的效果。

  

京東挖角第三方 微信電商生態陷入混亂

目前,基於微信的微商市場混亂程度已經讓許多微商從業者看不清該將賭註押在誰身上。官方的微信小店,第二方京東的京東微店、拍拍微店,第三方的微商城、分銷商城,以及無店運營的朋友圈微商,如此混亂不堪的局面讓許多想要進入微商市場的企業和個人陷入選擇猶豫癥的糾結。

事實上,混亂的微信電商生態已經激發競爭矛盾。前幾日,有贊(原口袋通)創始人白鴉在微信上炮轟京東挖角,強行綁架商家至京東微店,致使第三方微商城無法交易。這件事引發了許多第三方的警覺,京東此舉是在強行打壓第三方微商開發商,而這背後有無騰訊暗中默許則關乎第三方未來的前景。

從京東的財報中不難看出,微信和手Q給予京東的購物入口並沒有為京東帶來實質性的業績上升,這也就說明微信流量的電商轉化率並不高,京東指望微信導流不會有實質結果,所以若想提升微信的效果,京東必須要深入到微商產業鏈去與第三方開發商搶食吃。

面對京東的擠壓,指望騰訊出面調解顯然不現實,第三方還得靠自己找出路。京東微店主推B2C概念,也就是說目前主要爭奪的還是第三方的微商城開發市場,而單店版微商城已不是第三方之間競爭的焦點。微巴(即微信生意寶)、有贊(原口袋通)等大型第三方已開始將重心放在發展微信分銷商城上,為傳統電商、有意涉足微商市場的傳統企業及現在的微商供貨商們提供微信分銷解決方案,這種B2B2C的分銷模式是京東B2C微店短期內難以複制的。

不過,現實可能更為嚴酷一些,哪里有錢賺,哪里就會有更多的競爭對手,京東做不了的事情,就交由拍拍來做了。註入京東後的拍拍,將微信C2C作為發展方向,並推出了拍拍微店。不難發現,拍拍微店就是針對廣大個人微商的產品,而分銷服務也是拍拍微店力推的核心功能之一,在這個問題,京東又一定程度上的與第三方發生競爭關系。而且,為了在與第三方的競爭中更有吸引力,拍拍微店明年推出免平臺使用費、傭金空點和支付體現服務費的三免政策,足以見得,京東對微商市場的重視。

那麽,問題來了。騰訊官方做不了的,京東接手後就能做成?微信是想通過第三方的積極性來促進微信電商生態的爆發式發展,而京東拿著騰訊的雞毛當令箭的做法是要將第三方往死路上逼?微信官方若不出面,用不了多久還會爆發更嚴重的矛盾。

微商市場,急需微信官方出面,一來是整治泛濫的朋友圈惡意營銷的微商們,二來是協調好各微信電商生態參與者的競合關系。微商的價值不言而喻,但發展的前提必須要有良好的市場環境,若被惹惱的消費者們都不買賬的話,微商也就沒有什麽生存空間了。

  

文/王利陽

關註微信公號:科技不吐不快(tucaokeji)

===============================================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官方立場
點擊鏈接,和作者一起交流:http://ask.iheima.com/?/people/王利陽


敢給比同業高一.二五倍的薪資 看得到升遷 電腦自動調薪 好市多員工零挖角

2015-01-26  TWM
 
 

 

從當年的慘澹經營,到現在嘖嘖稱奇的排隊奇蹟,台灣好市多創造許多新的世界第一,甚至成為其他國家分店借鏡的案例,幕後究竟是什麼樣的管理哲學與經營團隊,讓台灣好市多可以從容管理四、五千名基層員工,並創造一年六百億元的業績?

撰文‧梁任瑋 攝影.吳東岳清晨三點的台北市仍一片漆黑、寧靜,此刻好市多內已燈火通明,商品部的員工正開始上工。

《今周刊》獨家直擊好市多清晨補貨現場,只見九台電動堆高機在賣場裡來回移動,快速將以箱計算的商品,整齊地補滿在棧板上,它們必須在上午八點前整理完三千六百種商品、萬件貨物,好讓清潔人員進場打掃。

「儘管我們是倉儲式的量販店,但每天一定把地板清洗得乾淨、明亮。」台灣好市多營運副總黃邦守說,好市多把每日十點開門營業視為一場「演出」,所有商品都必須全部補齊,這個時刻稱為「Showtime ready」。

為留住好人才 薪水傲視各家量販店好市多每一家店的標準面積為四千坪上下,平均雇用員工約為四百人,以單位人力計算,比同業精簡許多,但薪水卻是量販店最高。以台灣好市多為例,四千多名員工中,有八成是時薪人員,為了留住好人才,好市多是全台灣唯一利用電腦自動調薪的公司,時薪人員工作每滿一○四○小時,就由電腦主動調高一職等,時薪約加七至九元不等,換算每半年會調薪五%、一年調薪一○%。

根據勞動部統計,台灣最低時薪約一一五元,但好市多助理試用期時薪就有一五三元,以好市多正職員工最低時薪一七八元計算,最高可達二六○元,是同業的二.二五倍,以全職一周保障排班四十小時計算,一個月薪水最多可達四萬零八百元。

「給員工好的待遇,就是最直接留住人才的方法。」好市多台灣區總經理張嗣漢講的坦白,很多公司會祭出一大堆福利政策徵人,但在好市多就是直接給高薪,而且每年公司都會做薪水調查。「如果同業追上我們,我們就調高。」張嗣漢說,曾有店長開玩笑地說:﹁公司莫名其妙給我調薪水!﹂他回答:「不是莫名其妙,而是因為人家快追上我們。」他說:「你去問多少人從好市多被挖走?答案是ZERO︵零︶!」不過,好市多很重視「介紹人」推薦,若是透過公司員工介紹,通常錄取的機會較大。在台北內湖店,就有一家四口都在COSTCO上班的家庭,原本父母只是擔任賣場清潔人員,兩個小孩大學畢業後也加入好市多,一家人每年從好市多領走上百萬元年薪。

在好市多大家族中,夫妻檔、兄弟檔還真不少,例如嘉義好市多店長周海容,他的妻子也在台中好市多擔任經理,也有不少基層員工在好市多結為連理。

升遷管道透明 內部升遷達九成好市多人才升遷管道透明,秉持著美國總部「內部員工升遷須達到八○%」的要求,台灣好市多內部升遷率甚至達到九○%以上。目前好市多台灣十家分店店長,一定都是從基層幹部做起,其中不乏十八年前成立之初就加入的「黃埔一期」,年資超過十五年以上的店長更比比皆是。「員工永遠有向上挑戰的機會,當然,付出的辛苦與努力也不少。」黃邦守說。

好市多人力資源副總經理王友玫表示,好市多的第一線員工都會接受跨部門訓練,培養兩個部門以上的工作能力,收銀員不只負責結帳,助理也並非只幫忙搬東西,在中秋節、過年前夕,銷售量大增,收銀員也必須去支援商品部補貨、肉品部包裝。

企業文化鮮明 提高員工向心力好市多企業文化鮮明,幾乎深深烙印在每位員工的腦海裡,只要和好市多的員工談起企業文化,每個人都會不假思索地說出「守法」、「照顧會員」、「照顧員工」、「尊重供應商」四個職業道德規範。

因此,好市多不僅可以招募到素質較高的人力,還能降低員工流動率,留住愈多資深幹部,不僅員工再教育成本會較低,也有助於凝聚公司的向心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2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