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革命还是复辟:黄陈对决8·25

http://www.21cbh.com/HTML/2010-8-16/zMMDAwMDE5MjEzMQ.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47

速度对决策体系提出了挑战 潘石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79dbbf0100ky9r.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26

央企民企「貿易融資」案對決最高法

http://www.capitalweek.com.cn/article_11452.html

【《證券市場週刊》記者 錢峰】9月22日,央企中國物資儲運總公司旗下的河北物流中心(下稱「中儲河北」)與河北金鯤商貿有限公司(下稱「金鯤公司」)「票據付款請求權」糾紛案再審一案,在最高人民法院開庭。

身為央企子公司的中儲河北,跟民企金鯤公司通過貿易融資的方式,進行高達月利率3%的交易。蜜月之後,金鯤公司資金鏈斷裂,中儲河北捲入了漫長的詐騙官司之中,最終官司打到全國最高人民法院。一場2008年金融危機前夕的交易終於揭開面紗。

黃粱夢中的資金交易

馬拉松一樣的官司令中儲河北猶如黃粱一夢,對手金鯤公司的老闆曹連英在面對河北省石家莊公安局詢問時,揭開了央企跟民企之間的資金隱秘交易。

金鯤公司總經理曹連英說,經營鐵精粉生意需要大量流動資金,到了2008年初,金鯤公司出現流動資金緊張的局面。為瞭解決資金問題,曹連英經人介紹,與時任河北中儲副總張堪勇(張於2008年底擔任中儲河北物流總經理)認識。

曹連英夫婦與河北中儲根據業務特點設計了特殊的操作流程:曹連英全資持有的金鯤公司月初抵押給河北中儲2000萬元的鐵精粉,河北中儲將2000萬 元打入金鯤公司;月底,曹連英任法人代表的奇石麟公司加價60萬元從河北中儲將2000萬元鐵精粉原封不動買回。如此,曹連英夫婦每月可獲2000萬元資 金。如此周轉下去,河北中儲通過年化36%的收益率,一年就可以獲得720萬元的收益。

為防範風險,河北中儲堅持要求每月一簽,即先與河北金鯤簽購買協議,同日再與河北奇石麟簽下銷售協議,同時要求曹連英保證貨場內存有足夠2000萬 元的鐵精粉,並派駐場人員監管,確保場內庫存的鐵精粉貨值不低於借出去的資金數額。之前的5筆雙方合作得順風順水,河北中儲在月初付出2000萬元,月底 順利從奇石麟收回2000萬元的貨款和60萬元的價差,除依法繳納的增值稅外,還剩40多萬元。

合作初期運行平穩,2008年4月份,金鯤公司在邯鄲郊區「黃粱夢」租新貨場,老貨場「花開富貴」中的存貨,陸續倒入黃粱夢,貨場將鐵精粉運往自己 的鋼廠客戶。36%的年化收益率超過同期銀行貸款利率4倍,屬於高利貸,河北中儲自然擔心合作方賴賬不還,則派出監管員駐守貨場,以保證場存貨價值不少於 2000萬元。

最後的空頭支票

2008年6月底,金融風暴來了,曹連英無法如期從鋼廠結賬,奇石麟也就難以如期支付本息,曹連英希望延期半個月,並安排奇石麟公司支付「違約 金」。7月初,曹連英要求改變交易習慣,即河北中儲先開下一輪2000萬元的支票,待驗明真偽和存款餘額後,奇石麟才償還上一輪本息。河北中儲意識到曹連 英的資金出了問題。為確保資金安全,用計「暗度陳倉」。

石家莊中級法院的判決書顯示,2008年7月10日,曹連英給一個杜姓高利貸者打了借條,稱借其2000萬元後於次日上午10點前便歸還,日息千分 之二。然後,曹帶放高利貸的杜某來到中儲河北。幾家打定主意「不見兔子不撒鷹」,杜某要看到中儲河北真開出2000萬元支票,並且要看到中儲河北賬上有 錢;中儲河北要先收進奇石麟公司拖欠了半月的第六輪貨款,才肯把新支票交給曹連英,還要把到期日開成次日,並且派財務持票陪同辦款交割。銀行下班前,三方 來到石家莊某銀行翟營大街支行,中儲河北財務眼看奇石麟公司借來的高利貸2000萬劃進了賬戶,才將次日到期的2000萬支票交給曹連英。

稍後,河北中儲將該2000萬元轉走並將支票掛失,通知留守黃粱夢貨場的監管員「業務結束馬上撤離」,兩員工生怕被打扭頭就走,遺留在現場的「監管 日誌」和「貨物進出入庫日報表」,竟成為後來的官司物證。杜姓高利貸跟曹次日早上趕到銀行劃款,才得知知河北中儲的支票已成空頭。

遭遇「空頭支票」的曹連英,以河北中儲詐騙為名向石家莊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報案。

一女三嫁贏了官司

曹連英在報案時的詢問筆錄中,不否認金鯤公司和奇石麟公司同屬自己的公司,這幾輪生意的目的是貿易融資。

張堪勇亦稱,雙方沒有實際的鐵精粉交易,「我們處在她的倆公司中間做,只出錢加價不對鋼廠銷貨,這種生意除非是為融資,否則對她沒價值。」

2009年3月6日,石家莊經偵支隊偵查終結,認定中儲河北不構成詐騙,決定不予立案。

2009年9月14日,曹連英以「票據糾紛」為由將中儲河北訴至石家莊中級法院,請求判令對方支付票據款及利息等近2300萬元。庭審材料顯示,一 審中金鯤公司沒能提供向河北中儲供貨2000萬元貨物的交貨單證據,但中儲河北派駐監管員留下的「監管日誌」和「貨物進出入庫日報表」等重要物證,法院由 此認定了雙方構成了真實交易關係。

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採信了金鯤公司的證據判令河北中儲支付本息2300萬元,並通過強制執行將該款從河北中儲賬上劃給金鯤公司。

敗訴後,中儲河北試圖拿回被「購買」的鐵精粉。然而存儲貨物的貨場要見購銷合同才能驗貨,且該鐵精粉所剩無幾。

在進入該系列案的第二宗案件後,更多細節表明,曹連英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因資金鏈緊張,無法安排奇石麟公司按期償還「貨款」本息,從5月29日起,便另外向幾名債權人借了2000萬元的債務,用於抵押的恰恰就是這堆鐵精粉。

據曹連英的債權人講述,2008年7月11日晚,曹連英丈夫李永平曾對他們說,他們在邯鄲貨場有幾萬噸鐵精粉,欠的錢一分少不了,並說二人可以找買主賣貨收賬。

隨後,兩位債權人在貨場守了近3個月,留下了進出貨的詳細記錄。此間,曹連英陸續向文豐鋼廠等用戶發貨,債權人陸續從奇石麟公司等賬戶上索回2000萬元中的1294萬元。

「這意味著曹連英夫婦一直控制貨場,事發後自己銷貨收款,卻編造事實向公安局報假案,未得逞還提民事訴訟要求中儲河北付款,通過法院判決拿到了 2300萬元。這還不夠,得逞後繼續就相同事實要求中儲河北返還貨物,這就意味著金鯤公司就同一批鐵精粉『一女三嫁』。」中儲河北一位代理律師屈振紅說。

假戲真做的貿易陷阱

連一粒鐵精粉都沒拿到的河北中儲,在2300多萬元被強制執行給金鯤公司後即向最高法院申請了再審。但就在2010年7月15日,金鯤公司又以「2000萬元票據款不足支付購貨款,中儲河北還欠3400多萬元貨款本息」為由,向石家莊中院提起了「買賣合同糾紛」。

曹連英在起訴書中稱,截至2008年7月10日,中儲河北總計收到金鯤公司供給的鐵精粉31589萬噸,因對方開具的2000萬元支票空頭,經河北 省高級人民法院判令對方償還了2000萬元貨款,但該款對應的只是12870噸貨物,還有價值2909萬元的20719噸鐵精粉至今未予歸還,訴請判令退 還鐵精粉或相應貨款。金鯤公司的證據依然是在2008年7月10日中儲河北撤場後遺失的「監管日誌」和「貨物進出入庫日報表」。

中儲河北認為,這些憑證只是監管過程中,現場監管員用於掌握庫存數量的貨場過磅單,目的是計算得出存貨不低於2000萬元,多餘部分可任由曹連英 「出貨」,並不能證明金鯤公司向自己「交貨」。「合同約定得很明確,貨物交接憑雙方蓋章的『貨物交接單』,這些榜單不是交割證據。而且,更關鍵的問題是, 根據合同約定,在收回奇石麟支付的第六輪貨款後,場內貨物的『監管權』瞬間釋放,復歸到奇石麟手中。」中儲河北另一位代理律師浦志強說。

2010年10月18日,石家莊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一審宣判:中儲河北退還金鯤公司19489噸鐵精粉,如不能退貨,須賠償與貨物價值相符的貨款。」與金鯤公司主張完全一致。」蒲志強說,對於中儲河北的辯護,石家莊中級人民法院並未採納。

張堪勇坦承,正是為了規避法律風險,所涉每單「交易」雙方不僅簽訂了合同,還對所得60萬元依法開具了增值稅發票。而且,為確保資金安全,中儲河北 派人監管記錄進出貨物數量,並加蓋「中儲河北物流」的收貨和出貨印章。「這種假戲真做的操作,就是為了從表面上看起來具有鐵精粉貿易的合法形式」,張堪勇 悔恨不已:「哪知最後弄巧成拙,這些設計現在都成了『真實交易』的證據。」

一個法官的判決書?

巧合的是,兩起訴訟均由石家莊中級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長程建玲主審,隨著中儲河北律師的調查,一些微妙的細節開始浮出水面。

「第二起訴訟中,我的所有程序申請都被當庭駁回,甚至枉法為金鯤公司安排四次開庭。」浦志強認為,「程建玲始終在明目張膽偏袒原告。」

在第一個案件判決下達後,浦志強到航空公司查到合議庭成員張國順法官的飛行記錄,證實他在中儲河北提交代理詞的當天早上飛往上海,在判決下達的當天 下午兩點40分飛回石家莊,並直接乘車回家,數日後才到法院上班,但中儲河北收到的快遞憑單上顯示,程建玲在當天下午4點整就已寄出了判決。

中儲河北認為主審法官程建玲違反合議制度的規定,判決是在合議庭成員張國順出差上海期間作出。浦認為這是典型的未經合議即下達判決。

更蹊蹺的還有,在第二場訴訟中,金鯤公司起訴的案由是買賣合同糾紛,訴訟請求是要求支付一萬多噸鐵精粉的款項,9月6日第二次開庭時,金鯤公司口頭 提出變更訴訟請求,按照證據規則第34條規定,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的應該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金鯤公司的請求明顯已經超過期限,再加上律師沒得到曹連英 特別授權,其申請被合議庭當庭駁回。

一週後,浦志強居然得知程建玲又發了傳票通知再開一次庭,「曹連英變更了訴訟請求。變成了『返還原物糾紛』。」浦向法院行文表示不同意對方變更訴訟請求,但法官程建玲置之不理。

二審開庭前的11月24日,浦前往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閱卷,看到了9月13日程建玲與金鯤公司律師範浩楠間的「釋明」筆錄。

案卷記載,程問金鯤代理律師,「經合議庭合議,認為本案的法律關係性質與你們訴稱的不一致,認為買賣合同成立、讓被告付貨款證據不足,你們是不是要變更訴訟請求?」次日,將金鯤公司的訴訟請求變更為「河北中儲返還非法佔有金鯤的貨物」。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蕭瀚等法學專家認為,法官需要謹慎適度合法消極行使釋明權,否則便是偏袒原告損害對方權益。原告主張的訴訟請求既然「證據不足」,依法就只能承擔不利後果,就是通常所說的敗訴。偏偏金鯤公司再次打敗了中儲河北。

中儲河北最後的轉機

更有意思的是,同一主審法官基於相同的證據,認定的事實卻截然相反:在已經生效並執行的票據付款請求權案中,程建玲認定雙方交易性質為買賣合同關 係,認定雙方「第七單」鐵精粉交易真實履行了,故以2000萬元票據存在基礎法律關係為由,判令中儲河北支付票款本息;而在第二案中,她卻認定雙方不存在 買賣合同關係,並且沒有查明貨物去向和中儲河北是否屬於「非法佔有」的情況下,便判令中儲河北退貨或者支付等額「貨款」。

曹連英本人和她名下的金鯤公司、奇石麟公司,則因為黃粱夢貨場內所存貨物發往鋼廠後,結回來的貨款僅僅1294萬元,不夠償還其他債權人2000萬 元本息,在第一案「完勝」中儲河北後執行所得的款項,又拒絕償還其餘的欠款,也已經被另外的債權人訴訟起訴到了石家莊裕華區法院,其中一起案件判決已經生 效,正在執行過程中;第二起案件則尚在審理中。

案件出現了轉機。2010年12月29日,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亦認定第二起案件「認定事實不清」,裁定撤銷一審判決,並發回石家莊中級人民法院重審。2011年6月14日,全國最高人民法院裁定,已經執行完結的第一起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在9月22日提審。

記者在庭審現場瞭解到,曾經承認是貿易融資交易的曹連英,在最高人民法院庭審中矢口否認跟中儲河北的貿易融資行為,一口咬定鐵精粉是賣給中儲河北的,至於3%的利潤是讓利中儲河北的。法官對於曹連英的說法表示不可理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24

牛熊對決 CKM001

http://blog.yahoo.com/_IRRMPRNNPACUOC3ZNGHSWJPXME/articles/182020/index

上星期,恆指收18491點,全星期跌超過千點,歐債問題由希臘蔓延至意大利與西班牙,以 至法國,市場投資者又再陷入恐懼狀態,本來歐盟可以參考美國做法,利用印銀紙的量化寛鬆政策,暫解燃眉之急,但如此一來,通脹定必加劇,德國人對惡性通脹 有異常恐懼,原因是上世紀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要被迫償還巨額戰敗賠款,國家無能為力,只有大印銀紙,結果攪到通脹狂升,民不聊生,並造就希特勒成勢 而起,軍國主義抬頭,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上世紀的歷史慘痛教訓,令德國人對通脹有無比恐懼,就算是上世紀80年代未,蘇聯解體,柏林圍牆倒下,東西德統 一,德國陷入經濟困境,德國人情願捱足十年,節衣縮食,也不用貨幣政策去刺激經濟,德國人克勤克儉,靠自身的努力走出窘局,實在是人類精神文明之典範,但 現在大部份歐盟國家只懂得先使未來錢,大行沒有制衡的社會主義,要德國人幫手還債,但國民又不願意量入為出,捱過難關。未來歐盟是分是合,決定世界經濟走 向。

現在是牛熊對決的時候,投資人有懷疑,自然多揸現金,並將資金抽離股市,若果你能夠先知先覺,知道升跌之方向與韻律,請盡情炒出炒 入,賺取你應得之回報,但如果你跟我一樣,無法預測短期股市走勢,不如不買不賣,靜觀其變。我們主要投資在港股,也就是投資在中國之未來,廿一世紀是中國 世紀,長線而言,下注在自己的老家,錯不到那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21

兩大頂級創業孵化器大對決

http://news.imeigu.com/a/1323672969948.html

Y Combinator和TechStars同是兩家世界頂級創業孵化器,兩者都成功孵化過一些創業公司,如何分析他們現在的表現?其實到現在還沒有一種特 別完美的辦法來作特別深入的分析,不過看看這兩家公司所孵化的創業公司數量,總籌資金額,種子投資後的融資能力也算可行。

雖然這些並非判斷公司是否成功的完美標準,但卻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訊息,尤其是種子投資後的融資能力非常重要,因為一家創業公司在早期階段都需要資金來打造產品,開拓市場,如果他們表現不錯,就會持續的到投資人的資金,具體對比請參考下圖:

孵化的公司數量

Y Combinator:135

TechStars:72

從下圖可看出,Y Combinator(始於2005)的孵化的公司數量是TechStars(始於2006年)孵化公司數量的兩倍,前者135家,後者72家,當然,數量不代表質量,所以繼續看下文。

所獲總投資

Y Combinator:6.27億美金

TechStars:6100萬美金

從下圖可看出,Y Combinator的創業工資所獲總資金是TechStars的十倍之多,Y Combinator是6.27億美金,而TechStars是6100萬美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Dropbox和AirBnB兩家公司籌得了大量資金。


總籌資輪數

Y Combinator:231

TechStars:131

Y Combinator的融資輪數更多(不過創業公司也更多)


種子投資後的融資能力

Y Combinator:80萬美金

TechStars:50萬美金

下圖是創業公司在獲得種子投資後的平均融資金額,數據顯示,一半的Y Combinator創業公司在獲得種子投資後,平均籌得超過80萬美金的資金,而TechStars的公司平均只獲50萬美金,換句話說,Y Combinator的公司估值更高。

總結

在許多方面,Y Combinator都勝過TechStars,但TechStars也有自己的優勢,比如真人秀電視節目TechStars就完全佔優勢,若有何個人見解,歡迎交流。

(本文來源:雷鋒網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51

郭董代蘋果出征 對決三星搶眼球

2012-4-9  TCW




一家去年預計虧損金額達一百五十 四億六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四千六百億元)的日本公司夏普(Sharp)集團,為何會吸引蘋果(Apple)、鴻海的資金大舉投資?

三月二十七日,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宣布以新台幣二百三十八億元,取得夏普一○.九五%股權,成為夏普最大單一股東,同時以個人名義入股夏普十代面板廠, 總計四百七十三億元的金額,展現鴻海強化面板技術競爭力的魄力。

此舉一出,立刻震撼業界。自從二○○八年以來,夏普就一直在虧損陰影下,蘋果卻在去年投資夏普十億美元,現在,郭台銘跟著進場,還選在全球面板供貨過剩的 時候,背後打的是什麼算盤?

他所瞄準的,是夏普領先業界的IGZO(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氧化銦鎵鋅)面板顯示技術。

三星技術太威解析度比對手高出二三%

「這是一場解析度大戰!」同時在廣達、三星(Samsung)、中國移動等大廠擔任工程培訓顧問,仕橙3G教室總監陳俊宏指出,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的硬 體戰爭,競爭最激烈的就是在那一塊顯示螢幕上。

從前年開始,三星所獨有的AMOLED(主動式發光二極體)技術就成了台廠與蘋果最大的夢魘。過去,由於製程不穩定、技術尚未成熟,台廠只能在傳統的 TFT-LCD技術上打轉,面板像素頂多只能提升到二百三十ppi左右,但三星的AMOLED卻能夠拉高到二百五十ppi以上。

所謂的ppi,指的是每英寸所含搭像素點(pixel per inch)。如果你把臉貼近電腦螢幕,隱約可以看到一格格極微小的方塊。透過這些小方格,螢幕的背光模組可以把光轉化成色彩,組成各式各樣的圖案。

三星硬是砸下重金研發,手機旗艦機種Galaxy 2,將像素一口氣提升到二百八十五ppi以上,解析度足足比競爭對手高出二三%,又薄又華麗的外觀,讓三星輕易的在全球賣破千萬支。「大家都被它打敗了, 沒有人想的到三星可以這麼快超越(舊有門檻),」一位面板業研究分析部主管苦笑。

夏普握有王牌視網膜技術具主導地位

現在唯一能夠與三星抗衡的,就是夏普的IGZO。

與傳統的非晶矽TFT-LCD技術相比,夏普的技術能夠縮小電晶體尺寸,使移動裝置更輕薄,耗電量也降至三分之二。

因此,蘋果在過去幾年與鴻海合作,不斷派人駐廠夏普。一位負責國際市場的面板採購商透露,夏普八代廠是蘋果所投資,並早已被蘋果包下,成為蘋果新iPad 與iPhone的面板生產專線。雙方最後終於研發出可以突破三百ppi的視網膜(Retina)技術,成為iPhone4S與新iPad最大賣點。

集邦科技旗下顯示器研究部門WitsView副總經理張小彪解釋,所謂視網膜技術,就是指人眼能分辨的程度,一般雷射印表機列印的印刷品約是三百ppi, 超過這個數字,小方格就會精細到人眼無法看出,呈現符合真實世界的飽滿色彩。

「三百ppi是一個天險。」陳俊宏指出,平板電腦一直想取代書籍,但跨不過去的原因就是因為顯示技術無法做到與紙本一樣細緻。過去電子紙龍頭E- Ink(已被元太購併)的電子墨水技術也只能做到黑白顯示,而Retina卻是亮麗的全彩。

表面上看來,視網膜技術已經取得了主導性地位,蘋果、鴻海與夏普的戰略同盟關係看似略勝三星一籌,但香港麥格里(Macquarie)證券三月出示的一份 報告卻披露另一個驚人事實:三星的AMOLED也突破了這個天險門檻,今年第三季即將上市的Galaxy 3,正是採用這個全新的Super AMOLED HD Plus技術。

蘋果高度緊張三星面板新產品年底量產

這就讓蘋果大為緊張。因為雖然夏普的技術可以提高面板性能、降低成本,但卻有一個致命缺點:對光、水以及氧氣相當敏感,長時間使用之可靠度與穩定性還不 足。

此外,雖然其功耗與三星技術相比,差距不大,但厚度卻足足多出了二五%,這就是為什麼新iPad不僅沒有變薄,反而更厚的原因。

陳俊宏指出,蘋果在許多關鍵零組件上仰賴三星不少,最能抓住消費者眼球與直覺體驗的面板,絕對不能再讓三星掐住喉嚨。因此,表面上看來,這是台灣聯日抗韓 的手段,事實上,背後是蘋果與三星的解析度大戰。

更可怕的是,根據半導體與面板研究專業機構Arete Research報告,三星將在今年底量產一款四.五英寸、厚度僅○.三毫米,可彎曲的柔性AMOLED面板,預計二○一三年就可應用在手機或平板上,逼 得蘋果不得不加緊腳步。

外資圈盛傳,鴻海發行募資的新台幣千億元GDR(海外存託憑證),認購的大金主就是蘋果。如果消息屬實,蘋果就是透過鴻海,去整合各個關鍵零組件技術,與 夏普合作只是開始,除面板之外,未來鴻海將有更多入股或購併的動作。

【延伸閱讀】夏普解析度暫贏,但薄度仍輸三星——4大面板顯示技術比較

面板技術:TFT-LCD(非晶矽)代表廠商:友達、奇美電解析度(ppi):約200~230厚度(比例):1尺寸:全尺寸特色:當前最成熟技術

面板技術:LTPS代表廠商:日廠三合一(索尼、日立、松下)解析度(ppi):約250-350厚度(比例):0.2尺寸:中小尺寸特色:iPhone 4系列主要技術

面板技術:IGZO代表廠商:夏普、樂金解析度(ppi):約250-350厚度(比例):0.2尺寸:全尺寸特色:蘋果iTV即將採用

面板技術:AMOLED代表廠商:三星解析度(ppi):285~319厚度(比例):0.04尺寸:中小尺寸特色:不用背光板、色飽度最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25

恆大地產84小時多空對決 中國房地產自衛反擊戰

http://www.21cbh.com/HTML/2012-6-27/2NNDA2XzQ2MTc2Nw.html

6月21日,如果不是美國研究機構香櫞(Citron)一篇長達57頁的調查報告,恆大地產(03333,HK)員工將進入端午節假期。

6月21日至6月26日上午的3個半交易日裡,恆大與香櫞,這兩個未曾謀面的對手開始了一場多空對決。

恆大員工不知道的是,這場對決並不只是恆大和香櫞之間的戰役。如果恆大失守,那麼接下去也許會有更多的地產公司被「做空」,6月可能會成為地產行業,尤其是在香港上市在「內房股」的噩夢。

端午節前的「炸彈」

雖然香櫞早在6月21日凌晨就發佈了一則長達57頁的「調查報告」,但如果不是恆大股價出現狂跌,恐怕很少有人會注意到這個只在一個「小網站」上發佈的報告。

6月21日上午10點半,恆大股價開始風雲突變,沽空大增,曾一度下跌19.64%至3.6港元。截至當日中午收盤,恆大股價下跌幅度達到17%,創下該股歷史跌幅之最,而成交則猛增至3.86億股。

香櫞的報告顯現了威力。這份用英文撰寫的,長達57頁的研究報告,即使翻譯成中文也要花上一番工夫。在這份報告裡,該機構拋出了一個極具「爆炸性」的結論:內房股中規模最大的地產公司恆大集團其實已經資不抵債。

資料顯示,發佈報告的機構香櫞沒有辦公場所,創始人萊福特一個人一支筆,在1998年曾被美國期貨協會禁入該行業三年,原因是他發佈虛假誤導性信息欺騙客戶,違背公平公正交易原則,並涉嫌多次欺騙留學生為其工作而拒絕支付工資。

香櫞的報告用大量所謂的「研究結果」證明自己的結論。

6月21日中午,恆大發佈簡短的澄清公告,這兩個素未謀面的對手開始了一場多空對決。

恆大在澄清公告中表示,「本公司謹此澄清該報告中的指控乃屬失實。本公司會稍後進一步發出澄清公告」,並告誡「股東及投資者於買賣本公司股份時務請審慎行事」。

21日下午1點30分,恆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緊急召開電話會議,並針對投資者關心的問題逐一進行了回應。隨後,許家印即從廣州趕往香港,為反擊香櫞作進一步的部署。

截至6月21日收盤,恆大的迅速反應讓股價止跌並逐步回升,最後收盤報3.97港元,跌幅收窄至11.38%,當日成交37.14億港元,創下其上市以來最大成交金額。

對於「進一步的澄清公告」,恆大的很多員工即使在深夜12點,依然在辦公室裡工作。

恆大第二波反擊

香櫞針對恆大的上述研究報告,觸發投資者恐慌性拋售恆大及其同業股票。八大內房股中有7家的平均跌幅達到了4.8%。

6月22日早間開盤,恆大繼續低開,開盤跌4.28%,報3.80港元。

當日午間,恆大的第二波反擊宣告來臨。相比前一日簡短的澄清公告,此次公告中,恆大逐條進行回應,這被外界看做是強有力且十分迅速的行動。

恆大股價開始出現起色,截至22日午間收盤,恆大微漲2.02%,報4.05港元。

伴隨著這份更為詳細的澄清公告的則是恆大於22日召開的全球投資者大會,一向幽默和儒雅的許家印顯得有些憤怒:「這是和平年代的戰爭!他們是侵略者,是土匪,是強盜!我們一定要徹底打垮這些掠奪者,捍衛東方企業的尊嚴!」

22日下午,恆大連續遭遇大手賣出,14點11分:成交量為300萬股,成交價3.9港元,涉資1170萬港元;15點41分:成交量為291.2萬股,成交價為港幣3.83港元,涉資1115.296萬港元。

在香櫞的報告突然「空降」的21日,投行們似乎顯得「措手不及」,但與前一日恆大「孤軍作戰」相比,來自多個投行6月22日的「力挺」則讓此番對決峰迴路轉。

包 括花旗銀行、德意志銀行、美銀美林、摩根大通在內的九大行開始發出了自己的聲音。最新的聲音發自高盛,其認為香櫞做了很多不合邏輯的假設,且不瞭解會計準 則,對行業運作缺乏足夠的常識和調查。花旗認為香櫞的報告絕大多數觀點並不屬實,且「已經不是新聞」,同時呼籲外界深入觀察事情的本質。美銀美林則對該機 構報告中的會計誤解逐條進行了回應,認為恆大「有充足的流動性,無償付能力的問題」。信用與評級機構惠譽則指出,香櫞研究對於恆大地產集團的指控對於公司 的流動性或信貸評級不會產生影響。

有機構出面力挺,香櫞的「炸彈」效力開始下降。週末休市結束後,從6月25日開始,恆大股票在波動中保持上漲;6月26日,恆大股價呈現出止跌反彈態勢,當日微漲1.27%,連續兩個交易日上漲。

無人知曉恆大與香櫞的這場多空對決是否將告一段落,但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外資「做空」中國房地產可能還只是開始,如果不給予類似香櫞這樣的海外資本以更大打擊,未來還會有其他的「犧牲者」步恆大後塵。

事實上,此前海外機構「做空」中國地產公司已經嘗到甜頭。綠城中國去年9月被做空後,股價曾暴跌30%至3.2元/股。根據港股的做空機制,槓桿率高達4~8倍,做空帶給這些投行的收益可見一斑。即使跌幅並不大的恆大,其收益也足以讓那些投資機構賺得缽滿盆滿。

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香櫞也許不會繼續做空,但是其他的海外機構依然不會放過中國房地產這塊「香餑餑」。等待海外資本市場上中國房企的,依然是艱辛與挑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89

螞蟻和大象的對決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12-28/100478051.html
奧康打贏了皮鞋反傾銷官司;打火機企業等到了反傾銷特別關稅撤銷通知——近一段時間,中國企業在應對國際貿易反傾銷上,似乎好消息不斷。

  奧康訴歐盟反傾銷案子尤其曲折。從應訴到起訴至歐盟一審法院再到歐盟高院,前後歷時六年。開始參與的中國企業有150多家,後來減到5家,最後只剩奧康1家。

  2012年11月,奧康終於等來歐盟高等法院一紙判決書:奧康勝了。實際上,勝訴前一年,歐盟已經取消對中國和越南皮鞋的反傾銷稅。中國的很多製鞋企業,不得已在制裁期間放棄了歐盟市場。奧康的勝訴,最大的經濟受益者是當地進口商——歐盟將退回過去幾年他們繳納的所有反傾銷稅。

  奧康董事長王振滔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坦言,堅持打官司,主要是因為「官司合算」:「輸了也就50萬歐元訴訟費和律師的來回機票,贏了則是螞蟻和大象對決的勝利,對品牌幫助很大。」

  2012年11月,中國一次性打火機也得到了好消息。歐盟駁回法國最大打火機廠商對中國一次性充氣打火機延長五年反傾銷關稅的申請,隨即取消了反傾銷稅。之前中國一次性打火機已經在歐盟市場交了整整20年反傾銷稅。九年前,溫州打火機企業聯合應訴歐盟反傾銷,協會帶頭十天內組織應訴,九個月後歐盟放棄針對風輪打火機的反傾銷調查。

  然而,伴隨著勝訴,歐盟、美國甚至南美洲國家巴西、阿根廷對中國企業的反傾銷依然頻密。中國企業選擇應訴的依然有限,勝訴者更少,成功的案例兩三年才見一個。多位採訪對象表示,奧康等成功案例從技術層面為中國企業提供了借鑑,及早準備、規範運作是應對甚至避免反傾銷調查的關鍵。

打到底

  回過頭看,王振滔覺得歐盟對中國製鞋企業啟動反傾銷並不意外。歐洲意大利、西班牙等國的皮具製造業發展多年,為保護本國鞋業,從1995年開始,歐洲對中國出口鞋一直採取配額制。那時,以奧康的體量甚至拿不到配額。2002年中國加入WTO,鞋是「入世」談判時四個重點討論的商品之一,歐盟要求三年過渡期。直到2005年,針對中國鞋長達十年的配額制才取消。但緊接著南歐等國企業向歐盟申請對中國和越南鞋企展開反傾銷調查。2005年7月8日,歐盟委員會批准申請,涉及企業多達1200多家。

  多數情況下,中國企業面對反傾銷調查往往是束手就擒,調查一結束,高額關稅開始徵收時,企業就放棄出口。這一次,中國150多家企業選擇了應訴。

  歐盟委員會採取了抽樣審核的方法,只選取出口量前十的企業進行審查,最終判定這10家企業不具備市場經濟地位,進而認定其他140多家企業都不具備市場經濟地位。

  調查期間,王振滔在西班牙參加鞋業論壇時發表演講,稱反傾銷不公平。他還代表中國鞋企向歐盟委員會提出抗辯。努力並未成功。歐盟宣佈,從2006年10月起正式對從中國進口的皮鞋徵收反傾銷稅,稅率為16.5%。王振滔告訴財新記者,如此高的稅率很多中小企業根本無法承受;反傾銷一開始,溫州倒了一批鞋企。

  歐盟裁定已出,和以往絕大多數案例一樣,應訴企業基本選擇了放棄。奧康和溫州、廣東的五家企業決定起訴。王振滔回憶,奧康最終敲定當時在國內聲望很高的反傾銷案律師蒲凌塵。律師告訴他並無把握,訴訟期可能拖上十年。

  王振滔幾乎沒有多考慮就決定上訴,「歐盟欺負企業不懂法律,但企業不懂律師懂,律師說歐盟這次反傾銷不符合法律和行政程序,過程中有漏洞。」在他看來,官司輸了不過花50萬歐元訴訟費,外加律師費和時間、精力,一旦打贏對企業美譽度提高很大。作為中國皮革協會的副理事長,他覺得自己有義務挑頭做事。

  蒲凌塵後來接受採訪時解釋說,歐盟接到了150多家企業的應訴材料,最後僅憑10家企業調查就裁定所有企業不具備市場經濟地位。根據歐盟法律,市場經濟地位條文和抽樣條文並未有直接聯繫,需要通過上訴法院獲得解釋。

  2006年底,奧康等企業的起訴書遞到了歐盟一審法庭。按照流程,法院接受上訴書後應和企業就相關訴求進行書面溝通,公文來往短則幾個月、長則1年。2007年10月,中國企業終於等來第一次答辯。2010年6月,歐盟一審法院駁回中國五家企業的上訴請求。

抓住50%勝算

  在此期間的2008年10月,為期兩年的歐盟對華鞋企反傾銷到期,進入期滿覆審,即所謂「落日覆審」,覆審期間反傾銷稅繼續徵收。這次,歐盟提出延長反傾銷稅15個月。奧康宣傳策劃部經理王海龍回憶,落日覆審階段歐盟通過抽籤選取了7家中國企業進行調查,奧康也在列。中國鞋企一度看到希望——歐盟召開成員國會議時,27個成員國中15個反對延長反傾銷稅,10國同意,2國放棄。

  王振滔分析說,歐盟國家中有的自己有製鞋業,有的完全依靠進口,大體對半分,前者希望貿易保護,而諸如德國這樣的國家歡迎相對便宜的中國鞋。

  然而,最終延長反傾銷計劃還是在歐盟部長理事會議中通過了。歐盟將繼續向中國鞋徵收15個月反傾銷稅,最遲於2010年1月3日實施。

  新一輪反傾銷實施,上訴被一審法院駁回。和奧康一起上訴的其他四家企業希望破滅,只有奧康決定把官司打到底。王振滔解釋說,奧康主要做內貿市場,外貿大約只有20%。但和其他幾家上訴企業不同的是,奧康的外貿鞋中有70%銷售到歐洲市場。

  律師告訴王振滔,繼續上訴只有50%的勝算,時間可能會再拖兩三年。對那50%的勝算,蒲凌塵解釋為歐盟對中國企業損害幅度上的計算有違歐盟反壟斷法規定。歐委會改變評議方法時也只給了中國企業五天時間,而法律上規定評議時間應為十天。

  王振滔的性格是,沒把握也必須要一個結果。從反傾銷開始,他每年都去意大利、西班牙這些傳統製鞋國家溝通,有一年去了11次西班牙。多年來,他感覺到歐洲對中國鞋的牴觸情緒——西班牙火燒溫州鞋,法國燒中國鞋店面。因此上訴法院不僅要結果,也是表達態度。

  2010年6月,奧康向歐盟高等法院上訴。還沒等到結果,2011年3月,歐盟針對中國和越南鞋發起的反傾銷到期取消。大氣候變了。2012年11月15日,歐盟高等法院下達判決書,推翻了歐盟普通法院作出的一審裁定。法院同時判定,歐盟委員會需賠償奧康上訴歐盟初級法院和高等法院的訴訟費。另外,與奧康有貿易關係的進出口商原則上可獲得六年來歐盟有關方面徵收的反傾銷稅。

  奧康終於勝了。商務部研究院院長霍建國認為,其意義不僅證明奧康沒有傾銷,也反映出歐盟法律在程序上的問題。今後不僅對鞋類,對其他企業都是一個可沿襲的案例。

  勝訴帶來很多好處。王振滔說,通過官司,奧康在歐盟和國內的品牌美譽度提高了。「我們都說富易貴難,品牌獲益才是最大的勝利。」此外,通過這次訴訟,奧康建立了自己的法務部門,負責知識產權和合同審計工作。「不用碰到問題才開始想辦法,以後類似事情可以自己做了。」他說。

準備需趁早

  然而,多位採訪對象對財新記者表示,多數中國企業在應對反傾銷上行動遲緩,往往接到調查通知後才倉促準備材料。中銀律師事務所的賈征律師曾代理超過60個反傾銷案件。他說,企業接到調查後應訴的準備時間非常緊迫。以歐盟和美國為例,一旦調查開始,企業的應訴提交材料的期限都在40天左右。這期間,如果企業選擇應訴,不但需要填寫反傾銷國家發放的相關問卷,還要提供一系列證明材料。「有時一個企業的證明材料就有十幾個文件袋。」相關律師必須快速介入,有些國家,如墨西哥還要求企業必須聘用當地律師應訴。

  還有些很實際的問題。廣東環宇京茂律師事務所律師何培華指出,很多針對中國商品的反傾銷案件涉及的企業規模小,並且分散,一般企業無法獨立負擔聘請律師的費用。「聘律師少則幾十萬,美國這樣的市場,律師費通常需要兩三百萬美元。」因此,應訴者寥寥。

  願意應訴的企業則出現舉證困難。有的企業有兩套賬甚至三套賬,無法在短期內拿出應訴材料。何培華以代理的中國某漁產品企業為例說:「和進口商簽的合同上一個價,海關一個價,稅務一個價,怎麼舉證?」最後地方政府幫忙,「很短時間裡把三個價格做統一了」。

  反傾銷是行政程序,非普通法律訴訟。賈征解釋,通常裁定某國企業存在傾銷看兩方面:一是低價銷售,二是對提出調查的國家的同行企業構成損害。對於低價銷售,企業必須證明自己的價格合理,通常做法是將同樣商品在國內和國外的價格做對比,如果國內價格高於國外就往往被認為低價傾銷。如果企業是外貿企業,需要通過生產成本加利潤率來計算其商品的正常價值。

  但賈征指出,企業在應訴中這樣舉證只適用於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國家。國際貿易中,完全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國家只有泰國、巴基斯坦、韓國等,歐盟和土耳其是有條件承認,整個美洲,除秘魯外幾乎所有國家都尚未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這就意味著應訴企業必須首先證明自己的市場經濟地位,這在實際操作中非常困難。

  在歐盟鞋業反傾銷的案子裡,歐盟就沒有承認中國企業的市場經濟地位。對於這樣的案子,提起反傾銷的國家會選擇一個參照系。奧康涉及的鞋案中歐盟的參照系是巴西製鞋的成本。根據商務部網站資料,最近一個月巴西對中國不鏽鋼餐具、髮梳和攪拌機發起了調查或落日覆審。在傾銷的判定上就使用了完全不同的認定方式,對不鏽鋼餐具的認定稱,中國國內市場價格高於產品在巴西的價格;髮梳則選取德國為對照國判定成本;攪拌機是按墨西哥出口美國的攪拌機作為正常價值的標準。賈征認為,「反傾銷國家在選取參照時,有很大自由裁量權。企業可以對此提出反對意見,但按經驗被採納的可能性很低。」

需要聯合行動

  一旦被認定存在傾銷,企業將面對高額稅收。資料顯示,中國企業曾經遭遇過高達200%的反傾銷稅。

  但企業也並非無計可施。奧康是從法律條文和程序上找問題,有些案件則可從市場損害層面舉證。賈征介紹,他代理的激光噴墨企業應訴反傾銷案中,調查後發現,反傾銷國企業只針對高端市場,並不生產中國出口的中低端產品,因此不能認定中國出口商品存在損害。

  商務部研究院院長霍建國建議,中國企業在調查期間應更積極應訴,一旦成功可從反傾銷名單中去除,或者獲得更低稅率。如果失敗,還可以選擇奧康式的上訴之路。但他提醒,中國每年100多起反傾銷案,兩三年才能看到一個上述成功的例子。上訴是非常技術化的過程,首先考察案件是否站得住腳,法律程序是否有不當之處,聘用的律師是否稱職,最後還必須考慮企業在當地名聲,是否有社會基礎。奧康正是具有上述幾點才贏了官司。「不是說有委屈就去起訴。99%的案件都是敗訴的。」他說。

  多位採訪對象指出,雖然應訴勝利難,但早做準備很有幫助。何培華指出,外國企業向本國政府商務部門提出反傾銷調查也需要準備材料,很多國外進口商知道消息後會告訴中國企業。如果中國企業從此時開始準備材料,會充分得多。霍建國則建議企業從進入他國市場前就要開始準備。「遇到問題時的化解能力都是前期的作業。」如果企業把握不大,就應在當地找合作夥伴,同時注意政府雙邊關係,在雙方互動好的時候出動才可能成為典型。

  協會和政府在相關訴訟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中國皮革協會秘書長衛亞菲告訴財新記者,歐盟對中國鞋反傾銷一開始,商務部、協會和商會、律師團和企業就形成「四體聯動」。除了協調企業一起行動,更重要的工作是「和歐盟國家中態度搖擺不定的國家溝通遊說」。

  衛亞菲回憶,後來的溝通帶有越來越強的政治色彩,成為了政府間的較量。「在爭取歐盟搖擺國家的支持時,也交換了一些利益。」霍建國分析,近來,中國面臨的貿易保護形勢越來越複雜,除反傾銷外,知識產權和反補貼案例越來越多。反傾銷主要以企業應對為主的方式可能會改變。「有時政府必須出面,因為涉及國家宏觀層面的政策。」

  奧康的例子中,落日覆審期間,正是皮革協會的副秘書長衛亞菲第一時間通知奧康多國反對延長反傾銷稅的信息。賈征介紹,特別是在對市場損害的認定方面,單一企業主體很難舉證應對,很多時候都是協會提供相關的信息和數據支持。

  但在何培華看來,協會對企業的幫助應更多體現在出事前。中國企業進入海外市場常常跟風,沒有前期調研,在價格上惡性競爭,很容易給國外反傾銷提供口實。他舉例說,在美國的某些行業,自發組織的行業協會會對商品出口最低價做出規定,一旦超過最低價,出口企業會受到懲罰。這樣有助於避免反傾銷調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130

中、英血統超市對決 特易購慘虧退場

2013-05-20  NCW
 
 

 

四月下旬,英國最大零售商特易購(Tesco)宣布出售在美虧損累累的新鮮方便超市(Fresh & Easy),並退出美國,離華人所開設的富威超市(Fairway Market)風光上市,撈金一億七千八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五十二億元)不過才兩天。

這一起一落反映出,外來業者能否賺錢,掌握消費者購物習性最重要。《時代》(Time)雜誌分析,勝利組富威超市通常店面寬廣,貨架上堆滿各式生鮮與民生日常用品,迎合以車代步、一次購足一週所需的美國消費者習慣。

此外,富威超市還善於因地制宜鋪貨,尤其在吸引消費者衝動性購買的商品下足功夫,因此在去年的《美國零售店競爭力報告》中,以每平方英尺銷售額一千零八十一美元,擠進坪效第十名。

特易購自助結帳不討喜

反觀失敗組,新鮮方便超市則擬定僅為傳統超市三分之一面積的小而美店面,走的是頗受歐洲人歡迎的「方便好鄰居」路線,但就是不對美國人胃口;再加上鋪貨全採統一規格,不曾針對銷售結果調整進貨需求。

再者,新鮮方便超市為了節省成本,採取自助結帳以降低人事經費,卻不討喜。《時代》指出,自助結帳排隊潮常常因為條碼、折價券等細節問題塞車,顧客等候時間反而比傳統櫃台更長。

富威貼心員工收服老美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的觀察結果則是,雖然富威超市裡商品陳列略顯擁擠,但忠實顧客反而覺得亂中有序,因為超市裡到處可見穿著「對食物有任何疑問嗎?」圍裙的員工,他們補貨的速度堪比客人掃貨的速度,並且親切的幫客人找到想買的產品,不管是西西里島海鹽、果乾,還是一塊豬裡脊肉。

美國「超市專家」林伯特(Phil Lempert)更指出,雖然富威超市的產品價格不算低,但它以服務品質取勝價格策略,因此,即使不提供折價券,一樣能吸引本來就對價格相對不敏感的客層。

反觀新鮮方便超市,產品價格低廉的代價是以自助結帳減少人員雇用、以小型店面降低租金成本,忽略塑造並追蹤顧客滿意經驗,終究只能在虧損二十億美元窘境下,黯然退出美國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873

巴克萊VS德銀 歐洲老牌勁旅的對決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1616

下圖中左邊的男人是巴克萊銀行CEO Antony Jenkins,右邊的是德意誌銀行聯席執行官Anshu Jain: 很久之前,德意誌銀行與巴克萊銀行是歐洲銀行業的優秀楷模,足以同美國華爾街的巨頭們抗衡。兩家銀行都是宇宙級大行(Universal Bank),彼此之間有著許多共同之處。 然而後來發生了金融危機,盡管相比於其它歐洲銀行,德銀與巴克萊受到的沖擊相對較小,但從那以後,這兩家銀行開始走向截然不同的道路。去年,德銀老大Josef Ackerman在任職10年後宣布退休,而巴克萊銀行一哥Bob Diamond則因Libor操縱醜聞而宣布辭職。 德意誌銀行是德國第一大行,巴克萊是英國第二大行,兩家銀行集團的傳統優勢都在於投資銀行板塊下的FICC交易業務(固定收益,外匯和大宗商品)。此外兩家銀行的管理模式,所處監管環境也十分相似,這讓它們變成了兩家競爭對手,但金融危機後,兩家銀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發展戰略上,兩家銀行開始采用截然不同的戰略理念。 印度出生的Anshu Jain領銜的德意誌銀行與低調的零售銀行專家Antony Jenkins帶領的巴克萊銀行究竟誰略勝一籌呢? FT認為,兩個AJ之間的對決主要集中在兩個戰場: 第一個戰場是應對監管的能力,無論是在資本監管和政府支持方面,德意誌銀行毫無疑問占據上風,巴克萊在英國面臨的監管比德國要嚴格多,英國銀行需要將包括活期存款,抵押貸款和信用卡業務在內的零售銀行業務與其它業務隔離開來,納入絕緣防範地帶(Ring-Fencing)。而德意誌銀行就如同它名字一樣,享盡了德意誌政府帶來的支持,在這一點上巴克萊望塵莫及。德意誌銀行唯一面臨的監管風險就是未來隨著銀行聯盟的推行,主要監管職能將緩慢從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BaFin)向歐洲央行過度。 兩家銀行的第二戰場在於管理策略。由於更為嚴格的資本監管大大壓低了收益,兩家銀行都在逐步削減投資銀行業務。但是在投行領域,德意誌銀行在德國特殊的地位給予了Anshu Jain更多的勇氣和信心來挑戰其全球化的宏偉目標。去年三季度兩家銀行的投行營收均下滑20%-30%,與市場平均水平保持一致。但許多銀行家認為未來兩家銀行在投行領域的表現將會出現分化,尤其是在德意誌銀行比巴克萊銀行更加熟悉的亞洲新興市場。 而在零售銀行業務里,由於受到的監管較小,巴克萊銀行擁有絕對的優勢,其在國內的市場份額達到18%,相比之下德意誌銀行為11%。此外巴克萊銀行在信用卡和支付系統領域內都積攢了足夠的優勢。 在Anshu Jain看來,當前資產與財富管理業務是德意誌銀行最寶貴的資源,但德銀的資產管理規模遠無法和巴克萊的Global Investors(巴克萊全球投資者)系列產品相比,後者在投資管理和ETF領域均有明顯優勢,只可惜為了補充資本,巴克萊幾年前把這個系列給賣掉了。德意誌銀行正在逐步追上,去年該行資產與財富管理業務稅前利潤增長150%,這得益於該行成功實行了削減成本措施。 據一位投行並購專家透露,大約10年前,兩家銀行的高層曾探討過合並的可能,但由於兩家銀行的的戰略出現分歧,聯姻最終失敗。 盡管兩家銀行都有機會去重新塑造自身,但這並非易事。德意誌銀行在將其宏偉的戰略理想轉變為現實的過程中充滿了諸多不確定性,而巴克萊銀行在一個監管嚴格的國家里,註定會保守一生。 在這場對決中,巴克萊老大Antony Jenkins最需要做的就是恢複巴克萊的聲譽並重新贏得員工和投資者的信任,尤其是要贏得員工的信任,畢竟要靠他們創造利潤,但巴克萊的高管層已經離去一大片,包括首席運營官與法律合規部主席。而對於德意誌銀行的Anshu Jain來說,他必須盡管擺脫當年擔任投行部總經理時留下的關於Libor利率操縱和匯率操縱醜聞的一系列法律糾纏。 花旗銀行一位分析師指出:”由於業務模式和經營策略備受質疑,兩家銀行不再受到投資者所追捧,所以它們仍要拼盡全力,鹿死誰手還不知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1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