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鞍钢高价增持澳矿企 疑看中澳元贬值契机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81110/02102505674.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3

中铁7亿购银川自来水央企“涉水”现契机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826/1542989.shtml

每经记者 张敏 发自北京
经过近一年的运作,8月25日,中铁一局和天津创业环保联合体代表与银川市政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超过15亿元的价格拿下了银川自来水公司的43.21%股权。
在自来水股权转让项目中,中铁的报价几乎相当于另外两家竞标者报价的总和。公开资料显示,摩根大通联合体的报价为3亿多元,柏林水务的报价为4亿多元。
在这背后,隐含着国资“涉水”的强大助推力。《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独家获悉,数日前,国资委曾召集多家央企及研究机构召开内部座谈会,就央企涉足公共事业领域展开讨论,其中便包括水务市场。
国资委助力“涉水”
“要将水务打造成中铁的第九个板块。”签约当日,中铁方面的负责人踌躇满志地表示。在此次竞标中,自来水股权转让项目中标价格是7.017亿元,污水资产转让项目中标价格是8.1亿元。
2009年,国务院经过数次调研后,最终肯定了“水改”方向。同时,中国水协(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也在去年提出“水务一体化”的建议,即供水和排水、城镇与农村水务统一管理。使得这轮讨论终于告一段落。
“尽管这一争论并未否定‘水改’方向,但给外资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大,使他们无法看清市场形势。”北京大岳咨询公司总经理金永祥表示,这也在客观上为国资 进入创造了机会。一位接近住建部的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轮风波并不会导致外资退出国内水务市场,但对国有资本来说,至少是一个机会。
而每经记者独家获悉,数日前,国资委曾召集多家央企及研究机构召开内部座谈会,就央企涉足公共事业领域展开讨论,其中便包括水务。在会议上,不少央企表示出对水务的浓厚兴趣。据了解,除中铁之外,已涉足水务领域的国企仅有北控、首创等寥寥数家。
有意思的是,就在同日,同处西部的贵阳自来水公司股权转让也将开标,外资巨头中法水务和国企巨头北控水务将一决高下。
高报价未必高水价
如此高的收购价格,使得老百姓最关心的水价问题成为焦点。鉴于外资操控造成的水价高企,业界普遍对报价极为敏感。针对这一问题,银川市政府明确要求企业须接受政府方成本监审,并严格按照相关调价程序进行价格调整。
金永祥表示,高报价未必会带来高水价,未必对市场带来影响。
事实上,在此前的水权转让竞标中,国企的报价通常远低于外资企业,对于财政吃紧的地方政府来说,高报价成为最大的吸引力,也是外资频频中标的关键原因。上述接近住建部的人士表示,相比外资和民营资本,国有资本对投资回报的要求没那么高,这就不会对水价形成太大的压力。
同时,上述人士称,近些年银川市的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建设进度快,成为中铁肯出高价的原因。金永祥也表示,按照银川市的城市发展进程,其水价必然会慢慢提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58

營造老兵多角化經營 拚出新契機 中鼎集團旗下小金雞排隊等長大

2010-8-23 TTW




由於國內大型工程急速萎縮,營造業普遍面臨不轉型、就淘汰的危機。

其中,專精石化業工程的中鼎集團早早就布局海外的營建市場,也把營運範疇擴大到資訊系統、環保工程,反而成為中型集團的佼佼者。

撰文·蔣士棋

今 年五月底,台股的大盤指數恰好來到七千點左右的年度低點,全球經濟即將二次衰退的傳言也甚囂塵上;但也是在此時,中鼎集團旗下的崑鼎投控,從興櫃公司轉為 上櫃公司,掛牌後股價不但沒有隨著大盤走低,反而持續創下新高。若是從年初的一月十九日起算,崑鼎的股價七個月來的漲幅將近四成,在同一時段內,整個中鼎 集團市值成長也達一六%。

中鼎工程主要業務為工程規畫與建造,向來是國內大型公共建設的主要業者;然而,隨著高鐵、第二高速公路、北宜高陸 續完工,台灣本地的大型公共工程案量越來越少,使得營造業者都面臨轉型的挑戰。如在去年改名為欣陸控股的大陸工程,也把旗下的營造、建設事業獨立成子公 司,加速集團的多角化發展。

到外國承攬大型營造工程

業界人士觀察,同樣以承包大型工程為主的中鼎,專長在石化業,中油林園廠、台塑六輕等,都看得到中鼎工程參與。業界人士分析,﹁這一塊國內的競爭者不多,利潤也比較高。﹂但近年來環保意識高漲,國內的石化業工程快速萎縮,也使得中鼎必須加快多角化腳步。

多角化的第一步,就是到外國承攬大型營造工程。從創立初期開始,中鼎工程就在沙烏地阿拉伯、馬來西亞、泰國等地成立子公司,專責承攬當地的石化業、電力工程業務。目前,台灣本地營收比重約占五五%,其餘散布泰國、中東、中國等地。

值 得一提的,還是中鼎在跨領域、跨業務上的多角化。成立於一九八七年的新鼎,原本是中鼎的儀控部門,後來獨立出來成立公司,目前主要業務是大型企業,如石 化、電子、半導體的工廠製造管理系統,包括台北捷運既有的電力系統管理,以及興建中的信義松山線、新莊蘆洲線的通信工程合約,也都被新鼎爭取到手。

而 剛轉為上櫃公司的崑鼎投資控股公司,旗下的公司都是以從事環保工程見長。﹁台灣大多數的焚化爐,其實都是中鼎興建的。﹂業界人士觀察,焚化爐一完工,接下 來中鼎集團就會試著爭取營運權。作為台灣最大的廢棄物處理公司,崑鼎投控的三家子公司其實各有所長,彼此的業務也能互相支援,如暉鼎專攻的是廢棄物收集與 掩埋,而信鼎與倫鼎則是負責焚化爐的經營管理。據了解,在全台灣二十四座焚化爐中,由崑鼎承接營運的就有八座,市占率達三三%。

在分析師眼 中,這種從硬體興建延伸到軟體經營的多角化策略,正是中型集團最常見的擴張方法。元大投顧副總經理鄭宗祺分析,中型企業的資源不多,因此在多角化上,必須 以發展利基市場為主。﹁最好是跟本業相近,且不容易被其他人攻占的領域為主。﹂值得注意的是,崑鼎是以投資控股公司的形式成立,主要的業務都是由子公司各 自獨立運作。未來如果要發展新的事業,隨時可以納入控股公司之下,大幅增加營運的彈性。

旗下不少生技、綠能小金雞除了已經上市櫃的新鼎與崑鼎之外,在中鼎集團旗下,其實還有更多發展中的小公司,如擅長公共工程的萬鼎,未來可能轉往土地開發或者一般營建發展;益鼎專精的則是生技、綠能發電等新興產業的建廠業務。這些都很可能成為中鼎集團內下一個金雞母。

現 在,結合海外擴張與多角經營兩項長處,新鼎與崑鼎也正默默往中國布局。其中,崑鼎與中鼎、葡商合資成立的澳門瑞鼎廢棄物處理公司,已經在今年取得澳門廢棄 物焚化爐十年的營運合約,正在爭取澳門的醫療廢棄物處理,以及香港汙泥焚化爐的業務。在崑鼎轉上櫃的法說會上,身兼中鼎與崑鼎兩家公司董事長的余俊彥透 露,崑鼎正在跟中國的國有企業討論合組公司,進軍中國的廢棄物處理市場;今年六月,新鼎系統也與浙江中控簽署協議,將在大陸成立一家專責工廠自動化承包業 務的合資公司。雖然企業規模還比不上母公司,但透過合資方式,新鼎與崑鼎的國際化腳步,一點也不輸中鼎工程。

過去一般人想到國營企業,除了 中鋼以外,一般人的既有印象都是效率低、充滿官僚的守舊文化,更缺少對環境的應變能力。然而,具有半官方色彩的中鼎,在面對國內營造市場大幅萎縮之際,不 但大膽把事業版圖跨往海外,成功開發出新市場,也利用既有的營造優勢,往營建管理、資訊系統發展。現在,中鼎集團不但沒有被市場擊垮,反而找出了新的發展 契機。

中鼎集團07年年底至今年8月中市值變化2010/8/20集團總市值:302.89億元1/19~8/20市值波段增幅:15.9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36

面對強大對手,小公司如何在競爭中贏得契機?

http://www.infzm.com/content/77034

處於創業初期的小公司在人財物資源方面肯定不可與大公司相提並論,而能做的事情似乎也少得可憐。敵眾我寡、敵強我弱之時如何發展壯大?想必是廣大創業人士或准創業人所關心的核心問題。

這個問題,在問對網上引起了熱烈關注,問友們紛紛參與討論,有網友犀利地指出開創任何事業的必要條件是領導人與啟動資金:

一、領導人。需要有合格的智商和情商、強大的逆商。創業者要瞭解,項目是否與國家政策衝突的風險,要做一些研究,太敏感的別去碰。起 初不要做一個高調的競爭者,要儘量保持低調地擴大自己的領域,因為對手過於強大,只有低調,才有機會扮豬吃老虎,引用《芙蓉鎮》裡的那句話:活下去,像狗 一樣活下去!一定要活下去!

二、防止現金流枯竭。企業要有足夠的現金流,你可以虧錢,你可以不掙錢,但是只要你有現金流,手裡有現金,你就能活下去,活下去就有機會。

確立了團隊領導,有了資金保障,建議小企業在具有與競爭對手相抗衡的足夠能力與資源之前,採取委曲求全的姿態,而不是以挑釁的姿態或採取觸及強大競 爭對手深層利益的手段出現在市場上——我們知道,雞蛋碰石頭的結果並不能讓小公司贏。只有暫時低調的「屈」,才能避開對手的關注,避免遭受對手的毀滅性打 擊。引用美國哈佛商學院教授尤費的三條經驗總結:一是在面臨強大對手時,保持低調姿態,儘可能避免洩漏商機;二是不要正面與競爭對手對抗,而要與其並行不 悖;三是除非想輸,否則應儘可能避免對強大的競爭對手貿然發起攻擊。

但競爭總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跟巨頭公司發生當面的競爭之時,小公司要保持自信,忌諱分散注意力,要非常專注在自己的產品上,包括產品定位、產品設 計、產品品質等各個方面工作。小公司必須要比大公司更加專注,才有贏得機會。我們都知道,大公司的人才很多、資金很多,但是如果小公司能把所有的力量集中 在一根針上,這根針也可以刺得很深——這才是小公司獲勝之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45

水泥行業投資契機出現 Edward Lee 發掘十倍股

http://edwardten.blogspot.hk/2014/06/blog-post.html
以下內容由於時間關係,沒有好好整理,亦沒有太多數據支持,是因為我沒有時間重新搜集
以下內容都是個人工作經驗歸納得出的總結,如需詳細數據,請自行查找驗證


水泥價格之前一直受產能過剩影響,這是2009年大谷基建後遺症,谷基建水泥需求大升,吸引大量人投資擴產能,政府又放手容許,後來才開始整頓~
經過幾年整頓,新增的產能已經大幅下降,行業周期已見底回升....



水泥企業收入是來自售價乘以銷量,銷量通常很穩定,因為中國水泥需求仍然高,多年來一直有增長...未來仍然會有增長,但不會如2009-2010年高增長
售價主要供需關係,需求=銷量,所以需求是平穩增長,供應就成了價格主要因素,只要供應低於需求,價就能升,睇以上價格走勢圖
2009年中,中央谷基建,但由設計,批復到動工,都要時間,估計約1年時間才到達用量高峰,2010年第2-3季價格才明顯急升,因需求急增
當水泥價大升,行業見有利可圖,即大加產能,建設亦需時,估計也是一年時間才建好生產線,供應2011年第3季大增,但建設高峰已過,需求已減,價格一直急跌
至2012年第2-3季才見底,雖然中央已大力淘汰,但亦需一年,2013第2-3季才回升,2014年下半年是我個人預測,價格有可能回跌,但對水泥企業影響不大

2013年下半年水泥企業盈利大升,因為價格回升這個原因,另外是因為煤價大跌,水泥生產成本之中,40%係來自煤(加熱),20%電力,20%原料,20%其他(折舊等)
電價係好少變動,而家水泥企業都會用餘熱發電,買電開支少左,原料都係石頭,價格變動少,煤價佔比最多,變動亦好大,是主要影響因素
煤價近一年跌得超癲,2013年每噸水泥煤價成本比2011年大減25%-30%,但由於水泥價格都跌到好癲,毛利率係跌
近年已經擴闊,所以水泥企業2014第1季盈利大增,全年都會盈利大增,以現時價格計,2014年預測市盈率已經低至歷史低位
盈利大升反而市盈率係歷史低位? 估值係咪好便宜? 要睇2015-2016年盈利會唔會大跌

但以我計算就算2015年煤價回升,水泥價跌,盈利可以只是跌15%左右,這是最壞情況
煤價會唔會升我也不肯定,因為我唔熟,所以我當佢升左先,水泥價我認為跌既機會不大
因為新增產能會大減,中央可能禁止新生產線申請,至2017年前可能都唔批,即係之後可能無新產能
但需求會受基建增加而增長,可以支持到價格,傳左好耐禁32.5級水泥生產應該就快出現
廠商要做42.5級,產能會減少,因為製作需時更長,42.5級是指水泥強度
真的實施,全國產能更可以出現同比下降,而42.5級價格是高過32.5級1x%,平均價會升,毛利率就應該差不多,或者高少少
所以盈利大跌機會唔高,少幅下跌就有可能

但近來我有新發現,是數家主要水泥企業現金流有改善
經營現金流一直都是正數,但由於資本開支大,每年都差不多將經營現金流入盡花於新生產線投資
今年經營現金流入10蚊,就拎10蚊去起新生產線...
但近幾年需求跌,水泥企業都少左投資新產能,另外政府唔批都起唔到太多
呢幾年資本開支都跌緊,但經營現金流仍然增長,因為煤價跌,盈利增加,經營現金流扣除資本開支之後,仲有錢剩
之前借落既借貸可以提早還,改善財務成本,將會對盈利有幫助,亦都可以改善資產負債

而且呢個趨勢可能會持續至2014年或2015年,整個行業都有很大改善
成個行業都比以前健康左,但估值竟然係低過以前
所以我認為呢個行業未來一年股價一定有唔錯升幅
現時股價低迷是值得投資的時機,但由於一直好低迷,難言已經見底
投資時請考慮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747

低波動性有毒:瑞銀告訴你5大逆轉契機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8714

近期全球金融市場波動性降至十年來低位,這可能導致過度的金融冒險行為和自滿情緒,使不少人對低波動性深感不安,那麽有哪些事件可以驅動波動性上漲呢?來自瑞銀(UBS)的報告為我們總結了歷史上出現過的情況: 1.資產估值泡沫破裂 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盡管原因眾說紛紜,但當時的資產估值泡沫和股市崩盤帶來的市場百年來最大波動性卻是事實。再近一點的歷史中,我們可以看見互聯網泡沫破裂和次貸泡沫破裂,也都引起了市場波動性上升,盡管不如大蕭條時那麽嚴重。我們現在還不能確定的說市場已經處於泡沫之中,高收益信貸市場及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是我們最關註的兩個領域。 2.美聯儲突然加息 1994年2月,美聯儲將利率由3%升至3.25%,時隔五年首次加息。當時市場的反應和波動性變化要比隨後一個月的再次加息至3.5%更大,當時標普500指數下跌了10%,VIX指數上升了9.9%至23.9%。VIX指數在2004年6月也出現大漲,當時格林斯潘領導的美聯儲開始采取每次25個基點的系列升息步驟,逐漸淡化其經濟刺激政策。我們認為美國工資上漲將導致美聯儲提前於市場預期更快升息,這可能終結低波動性時代。 3.中東戰亂和石油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為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中東阿拉伯產油國決定減少石油生產,並對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實行石油禁運,同時大幅提價。此前石油價格每桶只有3.01美元,兩個月後,到1973年底,石油價格達到每桶11.651美元,提價3~4倍。石油提價大大加大了西方大國國際收支赤字,最終引發了1973~1975年的戰後資本主義世界最大的一次經濟危機。美國股市暴跌,市場波動性上漲。雖然伊拉克近期的動亂致使原油期貨持倉創下歷史高位,但我們認為這不會使油價大漲。 4.政治家 政治家們降低市場波動性的能力不怎麽樣,但他們拉高波動性的能力卻是相當強,其手段有三:疾病(1955年艾森豪威爾突發心臟病),死亡(1963年肯尼迪遭刺殺),醜聞(1974年水門事件後尼克松辭職)。不幸的是,這三種情況都無法預測。 5.閃電崩盤 1962年5月28日星期一,美國股市在毫無預警的狀況下突然”崩塌“了。道瓊斯工業均指創下了32年來單日最大跌幅,標普500波動性被放大了4倍至40%。1962年的閃跌是出現在讓投資者沾沾自喜的大牛市中。SEC後來試圖找到造成閃崩的原因,但最終也無定論。後來類似的情況在1987年10月19日、2010年5月6日都曾發生,不過沒有60年代那次嚴重,要知道那時還沒有什麽高頻交易、黑池交易,如今市場偶爾也會發生一些小規模閃崩情況,其中一些使用高性能計算機造市的高頻交易者“功不可沒”。閃崩基本上也是無法預測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996

起底中國影視上市公司10位大佬:他們踩准了文化產業的什麼契機?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10/144815.html
2014年,影視公司借殼上市成為了最熱門的標的,儘管由於過熱有可能導致估值過高,但大牌明星的入股、大製作影片的過億高票房,仍然調起了不少投資者的注資與關注熱情。例如,阿里影業中的李連杰、王家衛、海潤影視中的孫儷、趙麗穎這些明星股東無疑成為最為吸引眼球的「點」。這些上市的影視公司到底如何上市融資?它們身後的控權"大佬"又是些怎樣的人?他們在創業之初又經歷什麼?又是如何找到屬於他們的光明「錢途」?

綜合新華網、證券日報、《理財週報》、《杭州日報》、《廣州日報》等。

一、「資深操盤手」張強:上億身家 險成韓三平繼承人

\

年齡:50歲

職位:阿里影業CEO

身家:2014年3月,阿里宣佈將以62.44億港元投資獲得文化中國59.32%股份,成為文化中國的第一大股東,張強身家上億毋庸置疑。

成績:獲得華表獎和金雞獎等多項大獎的《中國合夥人》、《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以及票房高收的《小時代1》《小時代2》等。

背景:在中國影視傳媒行業擁有逾25年經驗,此前張強一直在影視傳媒公司就任管理要職。1985年7月,張強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獲得中國語文學士學位,後前往北京電影學院攻讀研究生,於1988年獲得電影美學碩士學位。後前往峨眉電影製片廠工作,2000年回京,任職於北京紫禁城信都電視文化有限公司,擔任總經理。2004年後擔任北京紫禁城影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同時兼任北京電視台副總編輯。2011年11月起出任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

在成為阿里影業總裁之前,張強在中影股份擔任副總經理。分管中影股份的策劃部門、電視分公司及營銷分公司。張強擅長項目開發,這與其長期專業的科班學歷背景和資深的行業從業經歷有關。

張強的中影工作背景這一次格外引人注意。有消息稱,在3月份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韓三平退休時,張強還曾被認為是董事長候選人。不過該職位最後由喇培康擔任。

二、「電視劇女王」趙依芳 :華策影視做到極致!

\

年齡:55歲

現職:華策影視總經理

身家市值:140億(截止2013年)

背景:1992年,33歲的趙依芳辭掉東陽市廣電局副局長等職務,到省城杭州「下海」。同一年,一大批體制內的人離開體制,下海創業,他們中誕生了陳東昇、馮侖、王功權、潘石屹、易小迪等一批當下著名的企業家,後來這些企業家被稱為「92派」。

1992年下海之初,趙依芳在東陽老鄉、浙江廣廈老總樓忠福投資控股的浙江華新影視公司任總經理,其間開發了中國第一個證券類節目《今日證券》,浙江華新還成為第一家拿到拍攝電視劇甲種經營許可證的民營企業——1995年,拍攝了14集連續劇《子夜》,當時投資只有幾百萬元。趙、樓兩人合作直到2005年,其後,趙依芳帶著部分骨幹自主創業,成立浙江華策影視有限公司。

借助之前積累的經驗和資源,華策發展的速度很快,2010年10月,華策在深圳創業板上市。回憶起創業二十餘年的經歷,趙依芳不無感慨地說:「華策整個發展的歷程與我們國家改革開放的歷程是同步的。」2013年,華策影視就做了A股最大的一單電視劇公司併購,斥資16.52億元一舉併購與華策電視劇年產量相仿的克頓傳媒,成為國內體量最大的電視劇公司。收購克頓後,華策電視劇產能達到年產1000集,也就是每年10部國產電視劇中,就有1部是華策出品。成為當之無愧的「電視劇第一股」。

成績:製作《鹿鼎記》、《西風烈》、《歸來》、《小時代3》、《全家福》、《雪豹》、《聽風者》、《分手合約》等,千集(部)影視作品,多部作品榮獲全國電視劇「飛天獎」、「金鷹獎」、「華鼎獎」等重要獎項。

三、「民營大鱷」劉燕銘:海潤影視借殼上市 三年磨一劍

\

6月22日晚間,申科股份公告稱,公司擬將除募集資金餘額以外的全部資產和負債置出,並擬以發行股份方式收購置入資產海潤影視100%股權。早在2011年,海潤影視就啟動上市日程,最開始計劃赴香港上市,後因香港股市低迷而推遲上市計劃。此後,又逢國內IPO停滯一年。如今,海潤影視終於圓夢上市路,可謂三年磨一劍。

職位:海潤影業總裁、創始人

年齡:51歲

身家:截至2013年末,海潤影視總資產為13.985億元,淨資產為7.587億元。

背景:劉燕銘:海潤1963年8月11日出生於北京。 1981年在中國展望出版社工作。 1982年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進修。 1983年底協助著名老報人周沙塵先生創辦《老人天地》雜誌,任記者,編輯、責任編輯。1985年因工作表現出色,被破格提升為《老人天地》雜誌社編輯部主任,時年22歲。萬里委員長曾對他說,沒想到辦《老人天地》雜誌的小記者是那麼小的一個人。

1986年進入北京電視台工作,任文藝部製片主任。 1989年7月辭職離開北京電視台。1989年11月籌劃成立「海潤國際廣告有限公司」,是公司的創始人,任總經理、董事長、首席廣告導演。

從出版社臨時工、記者、廣告人再到影視公司老闆,劉燕銘闖蕩江湖三十餘年,一直遊走在商人和文化人之間。面對商業夥伴他果敢、靈活,面對媒體他則率直、親切。或許是骨子裡濃厚的文藝氣息,成就海潤電視劇口碑和收視雙贏局面,即使收視率不高,很多劇他們依舊大力打造。曾捧紅陸毅、孫儷、劉燁、印小天、王珞丹等一批明星。目前依然保有孫儷、吳奇隆、鐘漢良等明星的合約。

成績:《宰相劉羅鍋》、《亮劍》、《永不瞑目》、《玉觀音》、《士兵突擊》、《潛伏》等電視劇作品。截至目前製作完成並發行超過100部電視劇作品,投資了10多部電影作品,2011年至2013年,公司年電視劇產量分別為263集、214集、472集。

電影方面:《毒戰》、計劃《單身男女2》等。自2001年至今,海潤影視的作品幾乎囊括了「五個一工程獎」、「金鷹獎」、「飛天獎」等國內外近百項大獎,被中國傳媒界評為中國年產量最高、獲獎最多、品質最好、在民間最具知名度的影視製作公司。

四:「娛樂首富」王長田:光線傳媒「吸金大戶」
 

\

年齡:49歲

現職:光線傳媒有限公司總裁

王長田身家:123億,中國富豪榜的第45位

背景:王長田生於遼寧省大連市,1988年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新聞系,1990年,他進入《中華工商時報》,三年後升任市場新聞部副主任,那時他可能是升得最快的記者。1991年後,王長田調入《中國工商報》,並曾經嘗試去東北做生意,雖然沒有走通,旋即折返又做起了記者,但這對於王長田來說,是最具有現實意義的一次下海。

一直到1995年,王長田走進北京電視台,與張錦力、李德來一起創辦了財經欄目《北京特快》,收視率非常不錯,其中《娛樂現場》、《音樂風雲榜》和《體育界》已成為中國內地極具影響力的娛樂資訊節目。借助在電視傳媒上的實力,他推出流行音樂頒獎典禮--「音樂風雲榜頒獎盛典」並在中國音樂界引起極大轟動,被媒體譽為「中國的格萊美」。

王長田及其妻子杜英蓮在1998年創立了光線電視(光線傳媒前身),憑藉《中國娛樂報導》節目一舉成名。王長田東拼西借湊足了10萬元,在一個由民居改建的簡陋寫字樓裡開始了創業。要資訊,就必須先建立網絡。一切從零開始,王長田拿出了當初做記者時的那股闖勁,挨個打電話索要各藝員、演藝公司和娛樂機構的電話,碰壁受冷眼是可想而知。一年後,王長田的公司已經兵強馬壯。這個小小的私營電視製作公司已經擁有了一個龐大的娛樂新聞採編隊伍。老記們滿天飛,甚至出國採訪,除了中央電視台,連省級電視台都難以想像的事情被王長田變為現實。越來越多的明星主動找上門來,王長田建起了一個搭建起一個集歌、影、視等在內的娛樂通訊網絡。無論娛樂業發生什麼事,光線就能迅速「撲」上去。

2008年7月30日,光線傳媒對外宣佈,獲得北京銀行超過1億元的貸款額度,為重啟上市做鋪墊。2011年8月3日光線高調上市,記者出身的王長田身家暴漲至逾40億元。有統計數據顯示,光線傳媒已投資了7家公司。其中遊戲公司三家,分別為天神互動、熱鋒網絡、仙海科技;歡瑞世紀、新麗傳媒兩家電視節目製作公司以及動畫公司藍弧文化3家,另外光線還曾投資視頻社交公司呱呱視頻。

成績:製作《泰囧》、《致青春》、《中國合夥人》、《爸爸去哪兒》等電影;《新閨蜜時代》、《古劍奇譚》、《月供》等多部電視劇的發行。

五、「電影巨頭」王中軍:華誼兄弟的影視王國

\

年齡:54歲

現職:北京華誼兄弟太合影視投資有限公司總裁。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身家:華誼兄弟市值310億,王中軍持股26%,市值約80億人民幣。

背景:王中軍小時候不僅是一名運動健將,更立志考取中央美術學院,但事與願違,王中軍名落孫山。儘管與「畫家」的夢想擦肩而過,但王中軍開始了另外一段人生。在美國留學期間,王中軍一天工作15個小時,「開車送外賣,人家給小費,一塊或者五塊,甚至更少。」五年後,王中軍和妻子帶著辛辛苦苦攢下來的10萬美元回國創業。1998年,一個意外的機會,出於幫助朋友解決資金短缺的初衷,王中軍一腳踏入了電影圈。而這一次充滿風險的投資,不僅誕生了三部電影:《鬼子來了》《沒完沒了》和《荊軻刺秦王》,更讓王中軍結識了一位日後令其獲益匪淺的導演——馮小剛。

現在王中軍領軍的華誼兄弟傳媒集團,堪稱內地文藝界的「王牌軍」,旗下擁有當紅演員、歌手,電影公司有馮小剛挑梁,新晉開發的電視劇公司也有《士兵突擊》這樣的代表作。然而,「華誼」前身只是一個廣告公司。2001年1月,王中軍成立華誼兄弟太合文化經紀有限公司;2009年9月27日晚,證監會宣佈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第七批創業板擬上市企業審核,擬發行4200萬股A股,發行後總股本約為16800萬股;發行前每股淨資產為2.22元。

成績:《唐山大地震》、《沒完沒了》(1999)、《鬼子來了》(1999)、《大腕》(2001)、《尋槍》(2002)、《天地英雄》(2003)、《手機》(2003)等十幾部電影,此外還有近二十多部電視劇,包括資拍攝電視劇《夢斷紫禁城》、《士兵突擊》、《我在天堂等你》、《我的團長我的團》、《鹿鼎記》、電視連續劇《蝸居》等。

2013年10月,全國工商聯60華誕之際,《中國工商》雜誌、華商韜略編輯委員會、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聯合發起《民營力量璀璨中國夢想——100位對民族產業貢獻卓著的民營功勛企業家》榮譽報導活動,彰顯民營經濟及民營企業家的民族成就與國家貢獻,王中軍獲「對民族產業貢獻卓著的民營功勛企業家」榮譽。

六、「發行第一人」於東:博納影業的娛樂王國

\

年齡:43歲

現職:博納影業集團現任總裁及創始人

身家:不詳

背景:於冬1971年生於北京。1993年,23歲的於冬從電影學院畢業。當時正好遇到中國電影改革,電影廠要打破原來的統購包銷的方式,搞自主發行。於冬班上的17個同學,畢業後都去了各大電影廠。北京人於冬被分配進了北京電影製片廠,當時號稱亞洲第一大廠。於冬最初是北影廠一個普通的發行員,發行員的主要工作就是到全國的各條院線、主要影院發行北影廠的電影。憑藉勤奮努力和極佳的人際溝通能力,於冬在那時便已嶄露頭角,很快受到了時任北影廠廠長韓三平的賞識和提拔,成為了有史以來北影廠最年輕的科級幹部。

1999年,懷揣著對電影的執著與夢想,29歲的於冬和幾個夥伴創立了博納文化公司,公司主營電影發行。當時公司註冊資金30萬元,其中27萬都是借的,只有3萬塊是於冬多年的積蓄。並獲得了國家廣電總局頒發的第一塊「電影發行牌照」。在海外更是贏得了「中國的米拉麥克斯」的美譽。2003年到2008年,博納幾乎壟斷了80%進入內地的港片發行業務,發行了《無間道Ⅲ》、《頭文字D》等賣座片。2010年12月,40歲生日之前,於冬把博納影業帶到紐交所上市。

目前為止,保利博納在中國已發行近百部電影,總票房達到7990萬美元(7億人民幣)。於冬已經成為國內最成功的民營電影公司的管理者之一。

成績:《和你在一起》、《我的兄弟姐妹》、《無間道Ⅲ》、《雙雄》、《頭文字D》等成功躋身電影投資製作的領跑行列。影院投資方面,截至2014年初,博納投資建設的影院達到30家,其中已投入運營的影院22家,共計銀幕182張,覆蓋北、上、廣、成都、武漢等19個重點省市。未來五年內,博納影院在全國將增建至100家,共計超過800張銀幕。

七、吳宏亮:唐德影視的明天

\

年齡:不詳

現職:浙江唐德影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身家:過億

背景: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管理系製片管理專業,曾在中國電影集團公司電影合拍部及世紀英雄電影投資有限公司擔任領導職務,在此期間,帶領製作團隊參與製作了多部製作精良、品質上乘的影視劇作品,均得到了良好的投資回報,具有豐富的從業經驗;同時,在多年的公司運營管理的工作中,也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並具有極強的投資決策能力,是業內資深的出品人、製片人。

成績:《永不消逝的電波》、《金大班》、《心術》、《雪狼》等電視劇作品。公司2013年電視劇業務收入2.3億元,佔營收比重72.55%,公司去年淨利潤近6400萬元。

八、「影視圈黑馬」劉德宏:華錄百納4年300倍增值

\

年齡:49歲

現職:北京華錄百納影視有限公司總經理

身家:4億

背景:劉德宏1965年12月出生,1990年至2000年任職於遼寧廣播電視音像出版社,歷任發行部經理、副社長;2000年至2002年任職於北京百納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長。於2002年6月起任職於北京華錄百納影視有限公司,擔任經理。於2008年9月起任職北京華錄百納影視有限公司董事,2010年8月北京華錄百納影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後續任董事、總經理。曾在中國廣播電視協會電視製片委員會第8屆「全國十佳電視製片」評選活動中被評為「全國十佳電視劇出品人」。」。

他從音像製品做起,不太擅長於自我標榜,見諸媒體報端的次數少之又少。比起出品人這些懸乎的頭銜,他更喜歡稱自己為「經營者」。在他看來,華錄百納能成功,秘訣只有一個:從來不做不擅長的。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沒有開疆拓土的野心。劉德宏十年前就給這個公司取了名——百是百代的百,納是華納的納,世界上音樂和影視業屈一指的業界龍頭老大。

成績:《漢武大帝》《媳婦的美好時代》《王貴與安娜》、《雙面膠》、《紅樓夢》(新版)、《黎明之前》,連續獲得五個一工程、飛天獎、金鷹獎、白玉蘭獎、澳門國際電視節、東京國際電視節、首爾國際電視節等海內外各級各類獎項二百餘項。參與投資製作的電影《大內密探靈靈狗》、《建國大業》、《刺陵》和《建黨偉業》等也獲得了很好的票房收入。

九、「綜藝翹楚」唐建 能量影視

\

年齡:不詳

現職:能量影視創始人、董事長

身價:唐建持能量28.89%股,具體身價不詳。

背景:唐建在1996年至2009年12月任鳳凰衛視國內事務副總裁,2010年起徹底從鳳凰衛視離職;2004年10月至2010年10月任能量有限董事長;2010年10月至今任能量影視董事長。

成績:《魯豫有約》、《壹周立波秀》、《超級演說家》、《我為喜劇狂》等電視綜藝熱門欄目。

十、田明:上海燦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裁

\

現職:星空華文傳媒首席執行官,上海燦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裁。

背景:田明此前為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全面負責SMG旗艦頻道東方衛視及綜藝業務板塊工作,在新聞、娛樂及媒體運營領域擁有超過18年的製作和管理經驗。

田明於1992年參與上海東方電視台的籌備工作,歷任新聞記者、新聞主持人、製片人等職務,領導創辦「熱線傳呼」「東視廣角」等新聞節目,榮獲中國新聞獎等多項業內最高獎項。2005年起轉型綜藝娛樂領域,歷任SMG旗下東方電視台文藝頻道主編及綜藝部總監,2009年起兼任東方衛視總監。領導創辦「中國達人秀」「舞林大會」「加油好男兒」「一週立波秀」「東方直播室」等節目,東方衛視廣告收入在其上任後一年內增長一倍。

田明領導旗下燦星傳播公司,製作了中國今年最火爆的電視選秀節目《中國好聲音》。不同以往的是,燦星製作在合作中佔據了主動——這檔節目由燦星製作主導了購買版權、投資和運作過程,而浙江衛視則更像是一個播出渠道。《中國好聲音》與以往「一口買斷」製作費的製播分離方式不同,星空華文與浙江衛視採用了「投資分成」的新商業模式

成績:2013年,燦星除了出品一檔《中國好聲音》之外,還與東方衛視推出了第四季《中國達人秀》、第一季《舞林爭霸》、與央視一套原創出一檔《舞出我人生》,在浙江衛視開設娛樂資訊節目《娛樂夢工廠》,燦星一直堅持和全國排名靠前的衛視平台進行合作,爭取影響力最大化。據悉,燦星還在與河北衛視、東南衛視方面接洽,未來有望與這些衛視合作研發新節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561

拖延二十年 電業法修正有望 新電價公式 開啟電業自由化契機

2015-01-26  TWM
 
 

 

新電價公式出爐,台灣終於得以作廢用了五十五年的舊版電價公式,改用與國際燃料價格連動的浮動機制,讓電價能實際反映成本。有了新電價公式作基礎,將登場的全國能源會議也應將《電業法》修正列入重要議程,進一步推動電業自由化。

撰文‧何欣潔

歷經五十五年,跨越半世紀,台灣的電價費率公式,終於趁著國際燃料價格下跌、電價可望調降並發放回饋金的契機,在立法院完成朝野協商,即將進行大幅度修正。

不同於現行版本、一九六○年代的舊公式,僅將總成本加成定價、再除以售電度數的作法;新公式則將每度電價成本項目攤開透明,讓電價利於外界監督,並加入燃料成本浮動機制,未來電費可望如實反映國際燃料價格漲跌,但協商結論也同時納入緩衝機制,訂出調漲上限,避免電價大漲衝擊民生經濟。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電價公式修訂的朝野協商內容,附帶「行政院必須於半年內將《電業法》修正草案送立法院審議」,如果行政院版本草案未在半年之內送達立法院,則逕行審查民進黨版本,將電價公式審查與電業自由化同時進行,可望推進台灣延宕已久的電業自由化進程。

自一九九五年開始,《電業法》修正草案曾五度被送進立法院,均因台電內部大力反對民營化,而無法完成與電業自由化相關的修法程序。

在世界各先進國家中,台灣是極少數尚未啟動電業自由化進程的國家,由台電一家國營事業同時壟斷發、輸、配、售電等業務。由於台電長期壟斷國內電業,並負擔諸多政策責任,社會對其績效並不信任,卻也無法尋求其他廠商取而代之,導致電業市場、電價制定無法正常化,亦無法合理反映生產與外部成本。

本次電價公式修正過程中,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朝野立委均質疑,台電的經營無效率、績效令人難以放心,無法信任台電提出的新版電價公式,一度出現新公式難產危機。

應將發、售電業務開放民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273

維達國際:品類多品牌轉型,四大契機助力業務增長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236

維達國際(3331.HK)品類多品牌轉型,四大契機助力業務增長
作者:申 燁、李音臨

1. 公司簡介

維達國際創立於1999年,是國內領先的衛生紙產品生產商,專註於高級生活紙業的研發與生產,2007年在香港主板上市。第一大控股股東為SCA Group Holding BV,即全球領先的衛生用品公司愛生雅,持股51.40%。
維達具有強大而完善銷售網絡平臺,截止2014年底,公司的銷售辦事處總數為239個、經銷商達1,380家、銷售網點30多萬個。根據國際品牌研究機構凱度消費者指數的“2014年品牌足跡排行榜”,“維達”品牌現位居中國快速消費品牌第十九位。維達國際收入來源有兩部分:生活用紙和個人護理用品,2014年營業收入為79.85億,其中生活用紙收入為78.70億,個人護理用品收入為1.15億。




維達從前兩年起開始拓展個人護理用品業務,從單一品牌生活用紙制造商向多品牌衛生護理用品企業轉型,在2014年整合了維達護理用品以及愛生雅位於香港、內陸以及澳門的業務,將個人護理業務的資源歸於維達集團的平臺,現以“生活用紙、失禁護理、女性護理、嬰兒護理”四大品類管理經營十個品牌:維達Vinda 、得寶Tempo、多康Tork、愛貝多Babyfit 、麗貝樂Libero、噓噓樂Sealer 、薇爾VIA、輕曲線Libresse 、添寧TENA、包大人Dr.P,公司未來將對這些品牌進行梳理規劃,將於每一個品類上建立一個領導市場的品牌。

2. 經營概況

公司主要收入來源於生活用紙的生產與銷售,2014年公司實現收入79.85億港幣,同比增長17.46%,其中生活用紙業務收入占其中的98.6%,凈利潤同比增長9.31%至5.93億港元。


生活用紙

2014年生活用紙業處於階段失衡的周期,同業競爭明顯。
維達國際仍堅持維持產品質量穩定,並繼續以“品牌站”維持和提高市場占有率。公司於2014年內冠名贊助東方衛視熱播之綜藝節目《潮童天下》、《維達親子紙巾婚紗秀》及《維達超韌全民見證 — 中國行之第二季》等公關活動,有效提升「維達」品牌的知名度和消費者忠誠度。根據國際品牌研究機構凱度消費者指數的“2014年品牌足跡排行榜”,“維達”品牌自上一年以來,躍升六位,位居中國快速消費品牌第十九位。未來公司將積極把高端產品“得寶Tempo”推廣至全國,進一步優化生活用紙產品結構及提高利潤率。2014年,生活用紙銷售收入為78.70億港元,同比上升15.3%。

個人護理用品

個人護理用品業務仍屬於培育階段,業務規模比較小
,2014年維達國際取得了多個愛生雅國際知名個人護理衛生用品品牌的經營權,並成立了專責小組確保業務及品牌管理順利交接。維達國際將借助愛生雅強大的研發及技術支持,並按中國國人的消費習慣,在每個個人衛生護理用品領域打造一個國際級的行業領導品牌,借助維達現有的銷售網絡和構建個人護理用品專銷渠道,以此提高盈利水平。2014年,個人護理用品銷售額為1.15億港元。

銷售渠道

目前維達來自傳統經銷商、現代超市大賣場、商務客戶及電子商務客戶的收入占比分別為47.8%、33.0%、12.2%及7.0%。
隨著網購市場的蓬勃發展,維達將加大電商投入,繼續與各大網購商城合作,建立長期夥伴關系,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於個人護理業務多元化的方向下,本集團將紮實地搭建專銷渠道,包括專業化的母嬰店、醫院、老人護理院等。

產能擴張

截至2014年底,公司生活用紙產能達890,000噸,同時將在2015年擴充產能,分別於山東和四川新增60,000噸和30,000噸產能,預計於第四季度投產,年底總產能將達到980,000噸,另外,公司未來還將在國內考察新的生產布點,以支持公司產能擴充的規劃。個人護理用品方面,位於華中的三條先進嬰兒紙尿用品生產線,可承擔維達當前所有嬰兒紙尿用品品牌的生產任務,為不同客戶群提供優質的產品。

3. 投資看點

 有序擴張造紙產能,產品生產本地化
:公司將有序地擴充產能以支持公司長遠擴充規劃,未來將借助在華中已有的三條先進嬰兒紙尿褲生產線,及未來將添臵的失禁護理及女性護理產品生產線,將國際護理衛生品牌生產本地化,降低制造成本。

多品類多品牌轉型,四大契機助力業務增長:目前,生活用紙行業增長放緩,同業競爭明顯。公司整合維達護理用品以及愛生雅在香港、內陸和澳門的業務,奠定了“生活用紙、失禁護理、女性護理、嬰兒護理”多元化版圖。城鎮化加速、環保政策監管收緊、二胎政策放開與人口老齡化趨勢都將拉動國民對優質生活衛生用品的需求。從長遠來看,產品多元化將惠及本集團長遠增長。

與愛生雅整合業務,推動業績增長:維達與愛生雅團隊開始整合和優化資源,分銷渠道層面,公司具有成熟完善的生活用紙銷售網絡,結合愛生雅完善的失禁護理專銷渠道,在渠道上可以提供更高質量的多元化產品組合,發揮跨品類和品牌的協同效應。生產研發方面,維達將借助愛生雅的研發及技術後盾支持,與自有的一流生產能力相結合,生產高端品牌與高附加值的產品。采購方面,公司與愛生雅合計生活用紙產能屬全球之最,雙方之間或可在采購成本控制、市場訊息分享、供應商的售後服務等方面可以發揮協同效應。財務方面,隨著維達整合愛生雅的業務,業務規模擴大,公司的財務與融資實力將進一步增強。

 開發網購渠道,擴展專銷渠道:加大電商投入,繼續與各大電商網站合作,建立長期夥伴關系,隨著網購的蓬勃發展,電商渠道的收入占比和市場份額將逐步擴大。個人護理業務方面,維達將紮實地搭建專銷渠道,包括專業化的母嬰店、醫院等。

4. 風險提示


個人護理業務整合和渠道整合存在不確定性,市場需求低於公司預期。

(來自廣發證券)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627

中國A股策略:把握中國增長契機,埋伏深港通標的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302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4-29 14:24 編輯

中國A股策略:把握中國增長契機,埋伏深港通標的
作者:楊靈修,浦延傑,許惠惠

深港通預期在今年下半年啟動
在滬港通成功啟動後,深港通開始提上日程。投資者對於可能成為深港通潛在標的公司感興趣,我們認為可能有兩種選擇。一種選擇是:和滬港通的設計相似,深港通將包含深證100/300指數成份股、滬深300指數成份股及A/H兩地上市個股;另一種選擇是:采用即將擴容的深證綜合指數,包括500只成份股。雖然深港通的具體標的有待監管層決定,但我們認為深港通標的中將包含市值較大、業績較好、處於新興行業並且交易活躍的股票。

為什麽投資深市?
與滬市上市公司不同,大多數深市上市公司為高增長的中小民營企業(2012-14年間,約40%的公司市值翻倍、約15%的公司市值增長2倍)。深市行業分布也比上交所更加多元化,以消費品(占總市值的23%)、IT(占20%)和工業(占18%)等板塊為代表。深市是真正的成長股市場,代表中國向“新經濟”的轉型。

深市為成長型市場,滬市為價值型市場
深圳證交所成立於1991年。近五年來(2009-2014),深交所上市公司的利潤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1%,高於滬市的18%。目前,深市12個月靜態市盈率為51倍,滬市為18倍。

我們的投資建議
我們看好四大投資主題:1)高成長性;2)A股獨有公司;3)現有QFII投資者所青睞的個股;4)A/H折價公司。我們看好的個股詳見下表1所示。


簡介
去年滬港通的成功啟動標誌著向開放A股市場方向邁出的一大步。深港通也被提上日程,我們認為這將進一步擴大內地與香港市場的互通,加速A股市場國際化。今年兩會期間,深交所總經理宋麗萍表示,深港通方案設計和技術開發已完成,下半年有望推出。
從交易機制、市場規則、稅務等方面深港通有望與滬港通相似,但深市與滬市在很多方面有很大區別,以下將著重討論。

1.哪些股票可能成為深港通標的?
深股通的具體標的有待監管層決定。但根據深交所表示,“深港通將采取穩妥起步的總體原則,初期選擇部分市值大、業績優、成交活躍、新興行業為主的創業板股票作為標的,體現深交所服務中小企業和創業創新的發展戰略。”據此,我們認為可能有兩種選擇。

1.1選擇一:滬深300指數+深證100指數+深證300指數成份股
第一個選擇可能是:采用與滬港通相似的方法。滬股通標的選取了上證180,上證380AH兩地上市的股票,我們預計深港通的具體標的可能選取深證100,深證300,滬深300深圳部分以及AH兩地上市股票。在這種情況下,將有301只深市股票被包括在深港通中,按上市公司數量算占比18%;占市值算,占比47%

1.2選擇二:新擴容的深證綜指
第二個選擇可能是新的深證綜指。最近,證監會宣布會在今年5月將深證綜指成份股數量擴大至500只。考慮到之前僅有40只成份股,這是個非常大的變化。與之前的版本相比,新成份股能更好地代表深市,而且在各行業的分布也更平衡,比如增加更多在科技、材料和醫療保健板塊的股票。因此,我們認為深港通標的可能選取擴容後的深證綜指成份股。


2.為什麽投資深市?
2.1真正的成長股市場
滬市是主板市場,上市公司大多是市值較大的成熟公司,而深市中以中小企業居多,市值大多集中在50-150億元。

值得指出的是,深圳的發展歷史決定了它是中國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支柱,並在中小企業的集資問題上扮演關鍵角色。2004年,中小企業板設立;2009年,創業板出臺。因此市場不僅包括主板,還有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
統計數據顯示,從2012年到2014年這段時期,共有246家公司的利潤增長了一倍以上(2012年深市共有1393家公司)。深市是真正的成長股市場。市值方面,540家公司的市值增長了一倍(202家的市值增長了兩倍)。
在市值翻番(甚至更多)的公司中,占比最高的是工業、IT和可選消費品板塊。

2.2板塊結構更多元化
市場結構與上市要求的差異使得深市的公司更多元化。深市大部分都是IT、工業和可選消費品板塊股票,而相比之下,滬市主要集中在金融、工業和能源板塊。

2.3代表“新經濟”
眾所周知,中國正在經歷經濟轉型,從投資驅動、能源密集型經濟(舊經濟)轉向消費驅動、環境友好型經濟(新經濟)。

深市的公司代表了中國正在轉向的“新經濟”。雖然從規模上說,這些公司仍較小,而且處於發展初期,但他們增長迅速。尤其是創業板,收入和盈利一直在以較快速度增長。

2.4投資中國民營企業的機會
最後一點,深市代表著中國的民營企業。在深市的1648家公司中,只有30%是國企(相比之下滬市國企占比70%)。從自由流通市值看,深市44%的市值是可交易的(滬市為31%)。投資深市就獲得了投資中國民營企業的機會。



3.公募基金已提升深市倉位及影響力
眾所周知,A股市場由散戶主導。但從絕對定價權的角度而言,企業法人在滬市可交易股票中占比最大,而且是機構投資者中的最大股東。特別是在並購活動中(國企改革中的資產剝離或重組),這些企業法人(或其背後的政府實體)擁有絕對定價權。

深市的情況有所不同。民營企業家(或者企業主)掌握多數股權。不過,除了民營企業主,本土公募基金在深市的影響力比其他機構投資者大得多,特別是對中小板和創業板公司來說。因此一旦深港通開閘,外國投資者將面對更多的公募基金經理。

出於上述原因,深市的交投更活躍,換手率和估值水平也高於滬市。

4.QFII在買哪些股票?
外國投資者青睞哪些股票?QFII持股(2014年底時)數據顯示,消費、醫療及TMT股票是最受外國投資者青睞的板塊。

5.投資建議

5.1高成長性–深市是真正的成長股市場,擁有各種高成長企業。投資者可以選擇基本面良好、估值較低的個股,把握未來3-5年中國增長契機。在瑞銀證券覆蓋的個股中,我們看好碧水源(300070)、深圳機場(000089)、東富龍(300171)和索菲亞(002572);

5.2A股獨有板塊–與滬港通相似,深港通將令外資得以進入中國市場獨有的子板塊。A股市場白酒、醫療保健、傳媒娛樂的比例較高,這些行業的公司具有稀缺性價值。在瑞銀證券覆蓋的個股中,我們看好洋河股份(002304)、華誼兄弟(300027)和藍色光標(300058);

5.3QFII青睞的個股–根據滬港通交投最活躍的個股情況,外國投資者的買盤集中在金融、房地產、資本品等幾個板塊,這與目前QFII的偏好一致。深港通為外國投資者提供了投資他們所看好個股的另一渠道。在瑞銀證券覆蓋的個股中,我們看好雲南白藥(000538)和美的集團(000333);

5.4A/H折價股–深市共有17A/H兩地上市個股(遠少於滬市的69只),其中大多數已經比其相應的H股更昂貴。在瑞銀證券覆蓋的個股中,我們看好萬科A(000002)








來源:瑞銀證券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4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