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政府管太多 商品選擇少 投資人出走 台灣金融界的最痛!


2012-7-9   TWM




人民幣商品一直都是國際投資市場的亮點,然而台灣對中國市場仍有諸多限制,讓許多投資人的資金開始大批轉往海外,尋求更高收益、更有願景的商品,同時也凸顯了台灣開放的腳步跟不上國內投資人的需求。

撰文‧何珮郁

近年來,人民幣商品在國際間的熱度不減,台灣雖已逐步放寬限制,但許多等不及的高資產客戶、白領階級,早已大舉到香港開戶,投資中國市場。國內旅行社甚至 還規畫了「開戶團」行程,在旅遊途中只花兩小時,就能輕鬆完成開戶手續,國內多家銀行也積極搶灘香港成立分行,從這些現象都不難感受到這股境外理財的熱 潮。

人民幣商品選擇仍少

財經節目主持人李宣萱就是在○八年的金融海嘯發生後,開始逐步將投資重心轉往香港當地銀行往來。即使與香港的理專往來並不若台灣的理專密切、方便,但她投資金融商品的資金,高達七成都已轉到香港的銀行進行。

「原因很簡單,台灣可以選擇的商品種類真的太少了!」李宣萱說。

在金融海嘯前,市場仍是大多頭行情,李宣萱在台灣投資的基金全都是原物料、新興市場等積極型標的;但是金融海嘯後,投資報酬率不僅大幅縮水,就連長期定期定額的基金也一度出現負六○%報酬率。過去「隨便買、隨便賺」的美好光景不再,她才意識到資產配置的重要性。

當時市場持續震盪,投資心態轉趨保守的她,開始想尋找更安全、保本的債券商品。但是諮詢了台灣各家銀行的理專後發現,除了債券型基金,國內投資人若想直接 投資到期保本、固定配息的公司債,可選擇的標的相當少。再加上當時人民幣題材正熱,在友人的推薦下,她決定到香港的銀行開戶,尋找更多的投資機會。

李宣萱說,在香港可以買到各種短、中、長期國際企業發行的投資等級債券,也有近年來最受投資人矚目的點心債(在香港發行的人民幣計價債券),「我選擇的都 是電信類或中國國營企業所發行的債券,風險相對低、到期保本,每年的配息率平均也都有七%至八%。」李宣萱強調,現在她只想幫資金找個「不必傷腦筋」的避 風港,如果投資債券型基金,淨值仍會有波動、配息率沒有保證,風險還是相對高。

收益率不高 很難吸引客戶雖然自去年中開始,台灣已開放OBU帳戶(境外金融分行)可承作人民幣交易,但李宣萱仍無奈地表示,「去年剛開放時,只有兩檔人民幣債券可以 選擇,今年雖然逐漸增加到六檔,收益率卻都只有二%至三%,真的很難吸引人。」當台灣投資人紛紛帶著鈔票出走,用腳對台灣金融理財環境投下不信任票,不僅 凸顯台灣可投資的商品種類不夠多元、跟不上國際趨勢,更不難發現一個最現實的問題||「在同類型的商品或風險等級下,國內商品的投資報酬率落後了一大 截。」然而,問題還不僅止於此!在商品選擇受限的情況下,不單國內投資人是最直接的苦主,其實也連帶影響理專為客戶進行資產規畫的靈活度,造成理專只有少 數幾檔高報酬商品可以選擇,「放諸所有客戶皆準」,不管是積極或保守型的客戶,幾乎都擁有相同的商品組合。

客戶百百種 商品組合卻相同與台灣、香港銀行同時往來多年的吳沛恩(化名),為了能夠選擇更多中國基金,也到香港開戶,在與兩地的理專往來一段時間之後,就有非常深刻的體會。

「台灣的理專很少針對客戶需求,量身打造資產配置,反而一直主打同一檔商品,不斷地push(鼓勵)你去買,如果我拒絕了,他的服務態度就會瞬間冷掉。」 吳沛恩觀察指出,理專為了業績壓力,帶著客戶短進短出炒基金,早已不是新聞。最近她和朋友聊天時也發現,行情不好的時候,理專推薦的商品,通常不是高收益 債基金,就是投資型保單。

相較之下,吳沛恩覺得,香港的理專,比較能根據她的需求和產業趨勢變化來提供商品,「同時也會提供很多客觀的市場資訊,詳細地解說風險,給你時間考慮與決 定。」「感覺上,他們很希望消費者能清楚了解自己到底買了什麼,而不是一味填鴨式地推薦。」在現今投資市場動盪的時刻,其實更能明顯看到投資人開始向外尋 求更多元、更安穩的投資選項。

李宣萱和吳沛恩以消費者的立場,同樣都期待政府開放的腳步能加快,也異口同聲地表示,若台灣投資商品的多元化程度也能向國際看齊,他們非常樂於將資金轉回台灣投資,畢竟到境外理財,還是不如在台灣管理來得方便即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21

七年級生賣快過期商品 營收近億

2012-7-30  TCW




經濟不景氣、消費緊縮,此時要創造新商機,彷彿在沙漠中找綠洲。但是,卻有人在壞時機中,實現好點子。

台北東區,Sogo百貨忠孝店對面,竟出現一家專門販賣即將到期商品的食品通路,景氣越差,它的生意就越好!

平日炙熱午後,當其他店家還門可羅雀,打扮入時的年輕人、剛放學的中學生,甚至是附近社區帶著菲傭的亮麗貴婦,紛紛湧入這十五坪不到的店面。

二○○九年,三個七年級生湊足一百萬元成立即品網,從一家網路商店拓展至七家門市,包括了寸土寸金的東區和西門町。目前網路會員數六萬二千人,營業額在成立第三年,就創下近億成績。

「我以前就是食品業務,我知道食品業有多浪費,」即品網創辦人黃俊翔解釋,通路商和供應商間有「允收期」的規定,超過一半到三分之二的可用效期後,通路就不願收貨了。這些不被接受,卻仍在有效期內的孤兒,就成了黃俊翔眼中的黃金,「而且,我真的不想浪費。」

但靠著快到期的食品,真的能撐起一家公司?

「你如果去垃圾場看過(報廢食品)你會嚇死!」食品代理商欣臨企業副總陳德仁說。「全台食品市場大概三千億,報廢率用三%到五%來算的話……,」黃俊翔帶著微笑細數未來潛力。若以五%換算,即期品的市場規模,有一百五十億元潛力。

贏在少量多樣每週至少開發十項新商品

這塊餅不是沒人要吃,陳德仁說,通路商不願收即期品,就是不願承擔庫存壓力,任何人想靠它賺錢,都必須與時間作戰。一旦過期賣不出去,就會出現有效日期被批走貨的攤販竄改、路邊跳樓大拍賣等傷害品牌形象的下場。

「我們幾乎沒有報廢發生。」黃俊翔驕傲的說。但與時間作戰,即品網如何打贏勝仗?

靠的是少量多樣,推陳出新,快速週轉。

走進即品網店面,從原價近四千元的韓國人參茶、瑞士進口巧克力、到小熊餅乾、水餃等。店內商品超過了五百種,經手過的品牌已突破千家,其中,包括多力多滋、可口可樂等耳熟能詳的品牌。

為了抓進更多的商品,即品網的業務必須每週開發出十項以上的新商品,「就找包裝上的廠商名字,去問他有沒有新的東西、即期品,」黃俊翔苦笑。

看似冒險,卻帶來了更多的顧客。

贏在價格夠低顧客回購率竟超過六成

「來店裡的客人,幾乎沒有人能全身而退的!」即品網西門店長顏裕峰觀察,特價的行銷技巧不是新梗,但當一般通路只有幾支特價商品扮演著「招財貓」的角色, 都是特價品的即品網,等於五百個商品都是招財貓,也才能引來從貴婦到窮學生的廣大客群。而且隨著期限越來越短,價格越來越低,讓顧客們養成來挖寶的習慣, 回購率竟超過了六成。

更驚人的效果是,多品項,也讓單價最低只有十五元的即品網,平均客單價卻超過一百二十元。

贏在熟客名單店長須在報廢前找到買主

風險並未消失,「我們的店都很小,庫存必須銷得很快,所以我們的店長必須每個星期都打電話。」黃俊翔解釋,從個人消費者到附近餐館、商家,即品網店長必須累積熟客和大戶名單,就算是只剩一個星期的水餃,也能靠著店長主動推銷而賣掉。

「他們贏在彈性,」一位與即品網合作的食品代理商業務專員觀察,要和時間賽跑,即品網累積多樣性的供貨來源,保持品項數和進貨量上的彈性,一方面,顧客關係的經營,也讓即期品能在宣告報廢前找到買主。

對消費者的號召力,甚至能讓商品起死回生。

黃俊翔舉例,台灣的巧克力棒餅乾市場一直是Pocky獨占,樂天曾引進新品牌Pepero,也鎩羽而歸,上萬盒餅乾過了允收期,只好拿到即品網,降價求售。

沒想到,在全台通路賣不出去的上萬盒餅乾,在即品網的會員間口耳相傳下,知名度在網路上飆高。短短兩個多星期,透過即品網個位數的店面,全部完售。一路紅回一般通路,「現在Pepero的餅乾很難有即期品了,」他說。

即品網儼然已兼具行銷的能力,不收上架費,又有網路會員為基本盤,加上店長長期累積的中小型熟客電訪名單,與即品網合作,省掉報廢成本,又能藉此拓展知名 度,「我們去即品網的門市看過,也跑過報表,他們等於是幫我們解決了問題。」陳德仁說。快速竄紅,吸引許多人上門談加盟,「我們都一個個記下來,等時機成 熟。」黃俊翔說。不過,「要在彈性中求規模化,是很兩難的事情,」一位大型食品商業務員分析,彈性進貨與銷貨很花人工,一旦規模化,管理庫存、顧客關係維 持與快速銷貨能力,都將面臨挑戰。

在金融風暴中成立,在歐債風暴中成長,在經濟成長率破二%的悲觀氣氛中,營收上億。這家小公司的竄起,顯示景氣再低迷也會有商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523

報告稱未來兩年全國商品房供應趨緊 抑制房價壓力增大

http://estate.caijing.com.cn/2012-07-31/111983725.html
 (來源: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

  ——全國土地供應與商品房銷售關係研究

  7月31日,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出爐了最新的專題報告《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研究》,報告指出:2012年上半年商品房潛在存銷比為低於 2011年,從對2012年全年土地購置與商品房銷售的預測值來看,易居方面預計2012年末的潛在存銷比將持續下行,這就意味著2013-2014年商 品房供應偏緊,如果需求持續釋放,則房價上漲壓力較大。

  一、2012年下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跌幅將持續收窄

  2012年上半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1754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9.9%。隨著上半年一二線城市房屋成交量的反彈,近期土地市場 有所復甦,預計下半年土地市場有所升溫,成交跌幅將持續收窄。根據上半年的土地購置情況,易居預測2012年去年全國土地購置面積為36000萬平方米左 右,同比降幅會收窄至10%左右。2011年,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4.10億平方米,創下歷史新高,比2010年增長2.6%,增速比 2010年回落22.6個百分點。

  圖 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走勢(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二、2012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預計與2011年持平

  2012上半年,商品房銷售面積3996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0.0%,全國商品房成交量正在築底,下半年跌幅還將繼續收窄。如圖所示,商品 房銷售面積從2000年至2007年均保持穩步上升的態勢,2008年出現十年來首次負增長,隨後連續3年緩慢回升,但增幅持續收窄,預計2012年將會 與2011年基本保持持平。

  圖 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走勢(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三、全國商品房累計潛在存量逐年縮小

  商品房的潛在存量,指的是截止到當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待開發的商品房與已建好尚未售出的商品房之和,由於從購置土地至商品房售出至少需要1-2年 的時間,因此這一指標主要反映出未來1-2年商品房庫存情況。根據測算2000年至2012年6月,增加了約18.19億平方米的待開發或待售的商品房。 如下圖所示,2008年之前,每年商品房可供應面積遠超過當年銷售面積;而2008年至今,商品房銷售面積已經持續三年反超可供應面積,累積潛在的存量逐 年縮小,存量潛在壓力也同步減輕。

  圖 潛在商品房增量與商品房售量年度走勢(數據來源: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測算)



  註: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2年上半年,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3.14億平方米,兩個數據相差15億。這是由於商品房的潛在存量除了包含商 品房待售面積外還包括其他三個方面:一、2011年至今,相當部分已購土地尚未達到預售標準;二、少量房地產開發企業出租或自用的商品房;三、部分已購置 但長期閒置的土地,尚未形成商品房供應。

  四、2012年全國商品房潛在存量壓力小於2011年

  商品房潛在存銷比與商品房的潛在存量一樣,反映的是未來1-2年商品房市場的供求情況。2012年上半年商品房潛在存銷比為1.7,低於 2011年,從對2012年全年土地購置與商品房銷售的預測值來看,我們預計2012年末的潛在存銷比將持續下行,約為1.6,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 員吳曉君表示,這意味著2013-2014年商品房供應偏緊,如果需求持續釋放,則房價上漲壓力較大。

  圖 全國商品房潛在存銷比走勢(數據來源: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測算)



  註:2012年上半年商品房潛在存銷比=截止到2012年6月商品房潛在存量/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商品房銷量

  據國土資源部監測,2012年上半年全國城市地價總體平穩,同比增速持續放緩,重點區域住宅地價環比仍為負增長。上半年,主要監測城市商服和住 宅地價變化延續2011年下半年以來走勢,增幅逐季收窄。2012年第二季度,商服、住宅地價同比增速連續四個季度回調;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 地區住宅地價環比延續一季度下降趨勢。可見近年土地市場出現盤整,而商品房市場的活躍程度則遠高於土地市場。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吳曉君認為,雖然 短期來看商品房庫存量較大,但中期來看壓力並不算大,需要更加關注和警惕未來幾年商品房供應偏緊,所帶來的房價上漲的壓力。

  五、東部地區潛在存量壓力大於東、西部地區

  2012年上半年,東、中、西部地區潛在存銷比分別為1.9、2.4、1.3。降到了2002年以來的偏低水平。相較而言,西部地區潛在存量壓力最小;東部地區潛在存量壓力一般;中部地區潛在存量壓力較大,形勢較為嚴峻。

  圖 東、中、西部地區商品房潛在存銷比走勢(數據來源: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測算)



  註:計算公式與全國商品房潛在存銷比相同。

  六、30個省市潛在存銷比排名

  考慮數據的可得性,選取2000-2011年30個省市的土地購置面積和商品房銷售面積,根據公式:各省市存銷比=(各省市2000-2011 年累計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容積率(2.2)-各省市2000-2011年累計商品房銷售面積)/2011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將30個省市存銷比 進行比較,排名如下:

  圖 30個省市2011年潛在存銷比排名(數據來源: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測算)



  截止2011年底,潛在商品房存量壓力較大的省市為福建、浙江、安徽、海南,潛在存量消化週期超過4年,過大的庫存壓力,意味著未來二三年這些 地區的樓市形態不健康。與之相反,排名靠後的四川、陝西、黑龍江、江蘇,潛在存量消化週期不足1年,尤其是四川和陝西,潛在存貨量非常有限,未來二三年商 品房供應比較緊張,房價上漲壓力較大。

  七、34個大中城市潛在存銷比排名

  考慮數據的可得性,選取2003-2012年上半年34個大中城市的土地購置面積和商品房銷售面積,根據公式:各城市存銷比=(各城市 2003-2012年上半年累計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容積率(2.2)-各城市2003-2012年上半年累計商品房銷售面積)/2011年7月 -2012年6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將34個大中城市存銷比進行比較,排名如下:

  圖 34個大中城市2012年上半年潛在存銷比排名(數據來源: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測算)



  潛在存銷比最高的是瀋陽,需要7年多才能去化掉潛在存貨,其次是長春、呼和浩特、蘭州和太原,去庫存時間接近5年。未來二三年,這5個城市商品 房供應量偏大,值得警惕。與之相反,潛在存銷比值最低的是深圳,存銷比值在-6至-7之間,未來二三年房價反彈壓力最大。另外,廣州、烏魯木齊、北京、成 都、廈門、西安、南京、寧波等,潛在存貨壓力也偏小,房價反彈壓力較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614

京東近50件商品臨戰漲價 價格戰半真半假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8/1992401.html
8

月15日清晨,位於北京鳥巢附近的京東商城總部的溫哥華會議室裡,一幅「打蘇寧指揮部」的標語已經高高掛起。這個 由包括市場、公關、銷售、大家電部門等12名成員臨時組建起來的團隊由京東商城CEO劉強東親自統帥,職責就是密切關注包括微博等網絡上的用戶和競爭對手 們的動向。

「這是我們發展以來最大的一次價格戰,未來10~20年都不會做如此大規模。」劉強東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而遠在一千公里之外的南京玄武區徐莊軟件園裡,這場價格戰的另一主角蘇寧易購正進行一場工作晨會。「這是易購三年來上班最早的一天,剛過7點,員工們都已經到崗。」蘇寧易購副總裁李斌昨天說。

8月是蘇寧易購三週年慶典月,從15日到20日,蘇寧啟動為期6天的萬款商品超級零元購促銷活動慶生。這讓早在三年前就計劃與蘇寧「幹一架」的京東找到了機會。

價格戰一向是電商公司最有力的「武器」,當電商界「價格屠夫」京東與傳統家電零售「價格屠夫」蘇寧貼身肉搏時,賺足了眼球。但這樣一場白熱化的電商價格戰是否真的名符其實?

各自的算盤

「我們三年前就知道跟蘇寧早晚一戰。」劉強東說。只不過原本京東計劃第四季度藉著節日打,但因為雙方在微博上你來我往火藥味太重,所以一不小心提前了。

昨天,京東已下令召集所有休假員工重回工作崗位,甚至還有一位在美國休假的副總裁凌晨為此專門訂機票趕回中國。

按照劉強東的邏輯,「打蘇寧,最重要的是要打擊它的線下,這既是蘇寧的利潤保障,也是它的痛點。現在蘇寧20%多的毛利率,打到它只有10%,戰役基本結束。所以,京東會以僅僅佔據自身總營收約10%的大家電,去打蘇寧的核心品類,這是一種『蛇吞象』的打法。」

劉強東說,「打蘇寧」的具體做法,一是派5000人去蘇寧線下店盯價格,二是拉攏供應商。目前,京東大家電品類促銷,1/3的成本由京東出,2/3的成本由供應商出。大家電品類的倉庫今年會達到18個,目前的存儲量是70%,從昨天起正在不斷訂貨、進貨。

但事實或許並不像劉強東說的那麼簡單。投資界知情人士稱,京東6月說服了投資機構股東們接受延緩IPO,但VC們作為條件要求的是今年京東的銷售額要達到450億元。大家電客單相對較高,對沖規模更有幫助。

而在蘇寧副董事長孫為民看來,劉強東正在以一種「空城計」的方式挑戰自己。靠「吼聲」吸引供應商和投資者的注意。於是,投資者出錢,有了打仗的糧食;幫供應商出貨,又結識了「盟友」。合縱部分供應商,共同打擊蘇寧、國美。

海爾等品牌廠商,通常是給國美、蘇寧直接供貨,國美、蘇寧是其大客戶;而一些中小供應商則是從廠商拿貨後再銷給其他零售商。但由於目前經濟環境不景 氣,家電業銷售受影響較大,中小供應商急於出貨,為此不惜破壞價格體系,來充銷售額。為此形成了部分供應商與蘇寧、國美相反的利益訴求。

李斌則認為,蘇寧易購依託了蘇寧在線下多年來積累的家電行業的銷售經驗,其採購規模強大,供應鏈運行良好,加之對運營成本的成功控制,資金實力強大。這些因素都是蘇寧易購能夠保持絕對價格優勢的原因所在。

昨日,蘇寧發佈公告稱蘇寧電器集團基於對公司發展前景的強烈信心,計劃在未來的三個月內,對公司股票進行增持,增持總金額合計不超過10億元。受此影響,蘇寧電器昨日下午開盤後直線飆升至漲停。

一位投資人對記者表示,蘇寧在與京東的競賽中下出一步好棋,增強了投資者信心。

事實上,除價格外,大家電的競爭力在於售後服務。蘇寧有自己的售後服務團隊,實體店和蘇寧易購的用戶可享受同樣的服務。而京東沒有售後服務團隊,售後服務是依靠廠商。如果供應商給京東的貨價格過低,廠商不願意的話,可能會停止針對京東渠道的售後服務。

不過,對於劉強東來說,他更看重的是最終的結果。與蘇寧的這場仗被他視作是國內電商的格局之戰。他告訴記者,京東大家電預計今年完成70個億營收,明年完成300個億,京東將在2013年年內拿下這場戰役。

「不打下蘇寧、國美,京東不會考慮IPO,什麼時候打下,什麼時候IPO。這點京東投資人已經達成共識。」劉強東說。

「降漲」雙管齊下

伴隨著轟轟烈烈的價格戰,「比價」成了熱詞。

一淘網價格監測顯示,截至15日下午5點,蘇寧比京東價格高的大家電商品有297件,佔比25%,京東價格比蘇寧高的商品475件,佔比41%;剩下34%的商品兩者價格相同。

不過,在許多商家標榜「最低價」的商品數據中,超過半數都處於無貨狀態。以GREE/格力 72LW/(72568)FNCG-3 3匹立櫃式冷暖空調及大金FVXB360LC-W 2.5匹立櫃式冷暖空調為例,除易迅外,庫巴、京東、蘇寧三家通通缺貨,而在電視、冰箱等榜單中,超過半數的商品出現缺貨情況。

此外,一淘網的監測數據顯示,京東商城14日晚上在大家電品類上有近50件商品悄悄漲價,價格漲幅從30%到100%不等,位列商家「悄悄漲價」排行榜榜首。對比之下,蘇寧、易迅等商家在漲價商品數量上遠低於京東商城。

在五百城電器網董事長龔善斌看來,劉強東的做法更像是噱頭,主要是做給用戶看。而這個用戶分為兩類,一是那些支持京東花錢打市場的投資人,二是普通消費者,但對家電行業的攪局能力有限。

事實上,劉強東微博提到的比線下實體店價格低10%,這對於電商網站來說不難做到。數據顯示,今年國內家電連鎖實體店的租售比(租金/銷售額)已提 升至5%,而按照行業規律,租售比超過4%後,店面的總體費用佔比就會超過10%。而一般的電商網站通常能省掉線下實體店10%~15%的銷售額。

此外,與家電實體店的行業模式不同,電商在涉足大家電品類銷售時,會有較大的利潤空間。由於場地限制,實體連鎖店會分為淡季和旺季兩個不同時段來採 取不同的進貨模式。在淡季,廠商供貨通常會給連鎖店很高的返利,返點甚至能達到20%;而旺季時,由於想入駐的廠家較多,但展位有限,通常是以進場費為 主,返點較低。

但電商網站由於沒有場地、時段的限制,通常會在淡季進貨,以獲取較高的返點。

此外,有知情人士稱,京東在大家電的品類中,也包含很多特供機,而特供機的價格彈性較大。

相比蘇寧與京東的高調宣戰,看似坐觀龍虎鬥的淘寶,其實並沒有閒著。8月15日,淘寶旗下的一款名為如意淘的軟件在網絡上借價格戰的東風展開高調營銷。

如意淘的操作方式比較簡單,用戶在下載植入客戶端後,在目前任一一家主流的購物網站上點擊商品,都可以看到其他網商的價格。其實如意淘在今年早些時 候已推出,但此前並無太大的反響,也少見大範圍的營銷。但此次價格戰之際,如意淘則較為主動。在微博上也不乏有所謂「網購神器」的字眼。

借助如意淘,記者發現,京東與蘇寧雖然宣戰,但有些商品價格還是比其他電商價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249

商品基金管理規模回升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8961

2011年夏天QE2結束後,商品基金管理的資產規模達到階段性高點,之後資金的流入減弱。直到市場對寬鬆的貨幣政策的預期再度加強,商品基金管理的資產數量在剛剛過去的夏天裡(尤其是8月份)再次擴大

巴克萊:年初至今,有70億美元淨資金流向商品投資,雖然與去年前八個月的250億美元無法相提並論,但考慮到監管加強、 中國經濟放緩以及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的風險增加,這份成績單還是令人滿意的。同時,商品市場在過去連續三個月資金淨流入,也暗示著投資者信心拐點已經到 來。

商品投資增加的一大部分來自於貴金屬,例如,GLD(SPDR)的資產管理規模達到新的記錄。隨著CFTC試圖設限的訴訟被法院駁回,商品ETP的資產管理規模增速應該恢復。

下圖是GLD的份額變動趨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738

保費高、保障功能少,卻是主流商品 三款怪保單 購買前該停看聽

2012-11-12  TWM
 
 

 

保險的功能在於保障,在於承擔自己無法負荷的風險,但有些類定存保單,強調兼顧儲蓄及保障功能,保費高、保障低,幾乎成了台灣保險市場的主流,但一般小資族群,真的適合買這種保單嗎?又有哪些迷思,是你在購買前必須要認清的呢?

撰文‧許瀞文

有一張保單,萬一你在保障期間內身故了,保險公司就把你這幾年繳的保費加計一點利息退還給你,當作保險理賠金留給你的家人,這樣的保單、你會買嗎?

「王小姐,這裡有張保單,一百萬一筆繳清、六年到期後,能領到一一○萬元的滿期金,還有增值回饋金的補貼,平均每年的投報率有機會到二%以上,保本保息,萬一保障期內身故,也有一一○萬元的理賠金,要不要考慮一下?」面對銀行理專誠懇的眼神,王小姐心裡湧起數個疑惑,「奇怪,怎麼有這種保單?」「萬一我走了,我繳出去的錢等於再還給我,為何還要買保險?」「多的十萬元是做喪葬費?還是利息呢?」「保本保息,投報率還比定存好,真的嗎?」許多被推銷過的人,相信心中都有共同的疑惑,而這類保單在台灣非常普遍,通常被稱為「類定存」或「儲蓄型」保單,最常在銀行銷售,共同的特色是:保費高、幾乎沒保障功能,卻是台灣保險市場的主流商品。

近兩年來,全壽險市場新契約保費(FYP)有六成來自銀行通路,賣的多是這種類定存保單。就算今年七月後,壽險公司調降保單責任準備金,類定存保單保費調漲,才讓買氣稍稍降溫。依據壽險公會統計,今年九月銀行通路新契約保費占市場四八%,雖然創下三年多來的單月新低,但仍接近市場一半。

且王小姐被推銷的短年期、躉繳型商品只是類定存保單的其中一項,「增額終身壽險、分年繳的利率變動商品都是。」迷思一:保本保息?

但是,真的有像理專說的這麼好嗎?

既然是保險,理所當然一定是保本,不過,它所強調的是保障期滿後保本,如果在保障期間內解約,不見得保本。以增額終身壽險為例,如果在繳費第一年就解約,最高會被扣四成,也就是說繳一百萬元,解約後只拿得回約六十萬元。

解約所能拿回的數字,其實在商品宣傳單上都有介紹,只是消費者在購買前,從沒仔細拿起計算機敲一敲,銷售人員也不見得說得清楚、講得明白。

迷思二:投報率比定存好?

另一個最常被拿來推銷的話術,就是投報率比定存還要好,但真是如此?

以六年或七年到期的躉繳利率變動型養老險來說,不僅有到期滿期金,還有額外的增值回饋分享金,但這必須依照保單上的宣告利率計算,宣告利率高低則和市場連動,萬一利率走低,保戶不見得能拿到分享金。

宏觀財務顧問公司顧問李鳳蘭強調,宣告利率、預定利率都是保單上常見的專有名詞,一般人難以理解,但只要記得一件事:「這兩個利率都不是保險公司要給你的實質投報率。」宣告利率的高低絕對是保戶能否拿到分享金的關鍵,「利率低時分得少,當然也有可能拿不到。」磊山保經業務副總李淑意分析。

以現正銷售的躉繳型利變養老險為例,十月宣告利率多是二.七%,若六年的平均宣告利率都維持在這水準之上,平均每年投報率有一.九六%;如果宣告利率降至二.五五%,平均每年投報率只有一.七%。

多家增額終身壽險的宣傳單上都寫著保額年年增加,力抗通膨,不過宏觀財務顧問公司總經理邱正弘卻說,這是大錯特錯的說法,「抗通膨要靠個人財富增加,保額是身故後才能領,能抗什麼通膨呢?」迷思三:保單抗通膨?

且增額終身壽險也是屬於儲蓄、保險兼具的保單,儲蓄性質高過保險保障,一般人需要的保障是隨著家庭責任增加,保額要隨之提高,但增額終身壽險卻是反其道而行。

如果你在三十歲時買了一張一百萬元的增額終身壽險,保額每年一○%遞增,等到五十歲,保額會是六百萬元,但此時你的小孩已長大,房貸也所剩不多,需要這麼高的保障做什麼呢?

到底誰該購買類定存保單?南山人壽產品暨行銷資深副總經理王瑜華說,只要賣給適當的人,就能發揮最大的效果,以類定存保單來說,就很適合高資產族群從事資產配置。

例如,一個身上有六千萬元現金、所得稅率在四○%的富人,以一年定存利率一.三八%計算,每年利息就有八十二萬八千元,扣除二十七萬元免稅額後,還有五十五萬八千元需要被課四成的稅。

但若是購買一千萬元保額的躉繳型保單,把現金部位降低,剩下五千萬元的現金做定存,就能少繳五.五萬元的稅金。

李淑意也提到,剛拿到退休金,害怕錢會因為自己不當投資,或者被親友借光的族群,也適合購買類定存保單,「至少錢被留在保險公司,期滿後還是回到自己口袋。」王瑜華強調,做任何決定前,要先想想這十二個字:「保障為先、理財有方、積極布局。」下次、出手購買類定存保單前,不妨多想想這筆錢未來六年是否都不會用到?萬一你身故後,能為家人留下什麼?再決定是否要花大錢買類定存保單。

透視三類怪保單

名稱 特色 優點 缺點

增額還本型終身壽險 保額隨著年齡增加變高。累積保費約等於保額,要等到滿期後,保單價值金才會快速增加。 適合資產移轉,或自己養老時能將保單慢慢解約,領出的金額能當養老金。 保費偏高,保額隨著年齡增加,與一般定期壽險反其道而行。

躉繳型利率變動養老保險 一次繳清保費,強調保本,若投保期間內身故,賠付金額略等於所繳保費。 到期後完全保本,適合完全不能承擔投資風險的族群。 保費偏高;幾乎沒有保障功能;一次繳清,不利資金運用。

分年繳養老險 保費分年繳清,到期後領回自己的保額,約略等於自己歷年所繳的保費。 到期後完全保本;適合完全不能承擔投資風險的族群;分年繳清有利於資金運用。 保費偏高,幾乎沒有保障功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830

5種人民幣商品 比定存誘人

2012-12-24  TCW
 
 

 

比較兩岸三地的人民幣牌告利率,雖然大陸銀行開出的利率條件最優,但考量結匯、匯款等各種因素,在台灣的銀行存人民幣,也有很多好處。

台灣人民幣定存:利率約二%,有外幣戶頭就可存

以往不少台灣民眾,趁洽公或遊玩之便,拿著台胞證就去對岸開戶,手續雖然簡便,但錢進去後,想要匯回台灣,卻不容易,因為台灣人若無人民幣所得證明,一天只能匯回五百美元(約合新台幣一萬四千五百元),超過這個金額,得先拿到官方許可。雙率(匯率、利率)利多看得到,要吃卻有一定難度。

但當人民幣清算機制上路後,一切就會改觀。民眾想在台灣賺人民幣雙率,只需要帶著身分證和另一張證件及印章,開一個外幣戶頭,一切就搞定,對已經有美元、澳幣等外幣帳戶的民眾來說,直接就可以在原外幣戶頭定存人民幣,更是連開戶的動作都免了。不僅不用花機票錢飛出國,定存利率至少二%起跳,優於新台幣定存利率,結匯也更自由。

雖然非香港居民在香港開人民幣帳戶,結匯同樣也很自由,不過由於香港人民幣資金氾濫,當地前兩大銀行中銀香港和滙豐銀行,開出的人民幣一年定存利率,分別只有○‧六%和○‧五五%,如果不是大戶,根本談不到好的利率。

因此,即使今年八月,香港擔心「離岸人民幣中心」被台灣取代,所以開放台灣民眾也可在香港存人民幣,台灣一位金融界主管Jerry,還是想等台灣清算上路時,再把過去受邀到中國擔任講師的人民幣所得,從保險箱搬到銀行存,「香港利率差,(比起大陸)台灣還是方便。」

而且台灣的人民幣定存利率,初期在市場競爭下,至少二%,甚至比今年來部分點心債基金績效還好,「頭腦清楚就會擺定存,(人民幣)定存熱,初期可能對一般的點心債商品產生排擠效應,但高收益點心債基金則會受惠。」施羅德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正和說。

高收益點心債:報酬率逾五‧七%,但風險集中

在香港發行、交易,以離岸人民幣計價的債券,暱稱為「點心債」,發行主體包括中國財政部、中國境內金融與非金融機構、港資企業、跨國企業等。

想投資點心債有兩個管道——直接購買點心債,或投資點心債基金,前者只能透過券商複委託或銀行財富管理中心購買,以人民幣計價,後者可直接在台灣資本市場購買,但目前只有美元計價與新台幣計價兩種。

目前中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只有三‧五九%,香港離岸人民幣債券殖利率約三‧九%左右,以這類點心債為標的的點心債基金,報酬率如果沒比人民幣定存高太多,在國內銀行爭相抬高利率吸收人民幣存款時,這類基金就可能相形失色。

至於高收益點心債,殖利率動輒五‧七%以上,報酬率較人民幣定存高很多。雖然這些高收益債標的,部分發債主體沒有評等,但不少是內地企業透過境外子公司發債,之後再由擁有投資等級評等的境內母公司擔保融資,或是由不願意花錢做信評的中國大型國企發行。

縱使評等不清楚,但不少投資人看準人民幣離岸中心政策是由中國政府主導,有官方管控,且自二○○七年發行至今,僅近期一檔因技術型違約提前向投資人回購,相對其他債券,點心債信用紀錄仍佳,加上人民幣升值趨勢,這類債券仍頗受青睞。

不過,購買高收益點心債,一次要以人民幣百萬元為單位,買一張高收益點心債,就要把約合新台幣四百六十六萬元的資金壓在一家公司身上,風險集中,也不是一般投資人能玩得起。而買高收益點心債基金,因基金投資標的多,可以分散風險,缺點就是報酬率低於直接購買點心債。

點心債基金與陸股基金:想賺升值財,先看人民幣商品比重

不論投資人是想嘗鮮、還是壓寶人民幣升值,看準兩岸貨幣清算上路將帶動人民幣理財熱潮,投信界已經蓄勢待發,隨時準備發行人民幣計價的點心債基金和陸股基金,但台灣目前還沒有RQFII(人民幣境外合格投資機構)的額度,因此,就算投信未來發行人民幣計價商品,仍得先換成美元,再從美元換成人民幣進行投資,跟目前新台幣計價商品,把募到的新台幣換成美元,再換成人民幣投資,一樣免不了匯兌成本。

即便未來中國給予台灣RQFII額度,讓人民幣計價商品少了些許匯兌成本,但投資這類商品,民眾更應該考量的是,是否有人民幣長期資金需求,或是手上已有不少人民幣部位,想進行定存之外的投資分配。如果投資人只是想要同時賺到基金績效和匯率升值,則基金投資標的當中,人民幣商品的比重有多少,遠比新台幣計價或人民幣計價更重要,甚至可以考慮直接投資陸股的商品,因為「上海A股已經很便宜,走了兩年的空頭,正脫離破底,中國PMI(採購經理人指數)連三個月回升、發電量也往上走,新領導人上台,會更積極,」富蘭克林華美中國消費基金經理人游金智指出。

人民幣保單與寶島債:下一波熱點,利率估三‧五%至四%

人民幣理財,除了現有商品之外,全新的人民幣保單更會是明年第二季之後業者主打的商品。現階段,美元保單,包括南山、富邦等,年複利率都上看三‧五%,未來「人民幣保單利率一定會比美元(保單)好,」壽險業務主管透露。手上已有美元投資部位,想要多幣別資產配置、分散風險的民眾,不妨可以再等等。

另一個更讓中實戶期待的,則是未來將出現的「寶島債」或「玉山債」,也就是企業在台灣發行、交易,以離岸人民幣計價的公司債。

台灣企業包括中租迪和、亞泥、日月光、及永豐餘等,都已在香港發行點心債籌資,它們未來都可以在台灣發行人民幣債券,一旦發行量夠多,除了可以納入目前點心債基金的投資標的,未來也可能出現專門以寶島債或玉山債為標的的基金商品。

因為這一類公司債的殖利率預估上看四%,未來,不論是投資「寶島債基金」或「玉山債基金」,或一般民眾因對台灣的公司熟悉度高,直接參與認購「寶島債」或「玉山債」,報酬也可望比定存更誘人,將會是下一波熱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840

家庭生活化運用、布袋戲不再傳統、金飾增添時尚感3D列印跳脫框架 賦予傳統商品新生


2013-04-01  TWM
 
 

 

手作盛行的日本,3D列印助長了這股風潮,日本家庭在生活上隨興地應用3D列印,令人驚歎。

而3C產品代工大國的台灣,在3D列印技術興起下,我們來看看,台廠又是如何應用3D列印,賦予傳統布袋戲與金飾業新的意義。

撰文‧賴筱凡、李洵穎

橫濱直擊》3D印表機走入家中玩具車、手機殼、眼鏡架、鈕扣隨印隨用如果你有一台3D印表機,你會拿它來做什麼?印一個專屬於自己的手機殼,替兒子印出一台玩具車,替老婆壞掉的眼鏡架印一個新的零件,這些東西都真實地存在於日本手作達人毛利宣裕的家。

距離東京一個半小時車程,為了一窺3D印表機為日本人家中帶來哪些革命性的改變,《今周刊》採訪團隊來到位在橫濱的毛利家。木造房子、簡單空間,隨處可見都是毛利宣裕親手打造的木製餐桌與櫥櫃。對於一個喜歡動手做家具的人來說,最近五個月來,他的生活有了重大的改變,原因是——「我們買了一台3D印表機。」毛利宣裕說。

放棄買機車 改買3D印表機桌上一字排開,玩具車、玩具鴨、手機殼、眼鏡架、鈕扣等等,這些都是毛利宣裕用3D印表機「印」出來的。會買下一台3D印表機,故事要從去年十一月的一個夜晚,兩個男人在居酒屋裡的對話講起。

毛利宣裕,三十九歲,3D印刷技術的專業工程師;山田真次郎,六十三歲,日本老牌模具廠INCS創辦人。他們曾經是一起在INCS打拚的同事,也是多年好友,「毛利先生從大學畢業,就到INCS來工作,我們交給他的任務就是開發3D印刷技術,一頭栽進去就是十七年。」去年十一月,又是一個兩人一起喝酒的日子,已經從INCS退休的山田真次郎,與毛利宣裕聊到3D印刷技術的發展,突然地,「為何不開一家工作室,買一台3D印表機,真正動手做,讓更多人可以認識3D列印?」這樣的念頭出現在兩人的談話中。他們決定一人出資一半,成立「東京創客」(Tokyo Maker)工作室。

毛利宣裕徵詢妻子同意後,「把原本存下來買摩托車的錢,拿來買3D印表機。」山田真次郎爽朗地笑著說。於是,花了四十三萬日圓,他們有了第一台3D印表機,不算太高階,卻足以改變他們的生活。

「這個是我用3D印表機印出來的第一個產品,玩具鴨。」拿著手上藍色、白色的玩具鴨,毛利宣裕說,這個玩具鴨整整花了他四個小時。線條簡單、角度圓滑,要用3D印表機印出一隻玩具鴨,算是入門第一課,真正困難的還在後頭:蒐集3D數據變成設計圖,成功列印出來。

就在採訪的開始,趁著聊天空檔,毛利宣裕從容地在電腦前調整設定,按下「確定」鍵後,一旁的3D印表機動了起來,一層又一層地將橙色的塑膠材質噴印在板子上。「現在正在做的是iPhone 5機殼,差不多一個小時就可以完成。」毛利宣裕說,為了試做iPhone機殼,他整整失敗了一個月,做了好幾回,就是沒能成功。

攤在桌上的失敗作品,不是因為受熱不均而彎曲變型,就是角度沒計算對,速度、溫度、角度都要逐一精算,為了強調個人化,毛利宣裕特地在機殼旁邊打上名字,機殼一印出來,上面就刻著他的名字。

個性化設計的手機機殼、兒子的玩具車,日益熟練製作技術後,毛利宣裕這次要嘗試難度更高的產品,妻子摔斷的眼鏡架。「以前,如果不小心把眼鏡架摔斷,可能得花一筆錢去重新配一副鏡架。現在,我們可以自己做。」山田真次郎說。

要什麼 3D印表機印給你為了替毛利太太做一副新的鏡架,他們先是在網路上找到適合的鏡架照片,再把照片傳給「東京創客」工作團隊的設計師中村翼。中村翼花兩個小時的時間做出3D設計圖,再傳到毛利宣裕的電腦裡。簡單調整好設定後,3D印表機動了起來,四個小時後,一副全新的鏡架就做好了,全部材料只花了六百日圓。

這就是3D印刷技術將帶來的革命性改變,「不管是已經停產的汽車零組件、摔壞的產品再造,3D印表機都能印一個給你。」身為日本最大模具廠INCS的創辦人,連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都曾開價一億美元要買他的公司,山田真次郎直言,3D印表機的普及全面顛覆人類,大量製造被個人化生產取代,不是不可能。儘管目前一般消費者難以達到像毛利宣裕的生產精細度,但成立「東京創客」,就是要教育更多人認識3D列印技術,連日本電視台NHK都聞名而來。

採訪近尾聲,高速運轉的3D印表機也慢了下來,一個刻著記者英文名字、獨一無二的手機機殼,在一小時的採訪過程中就製作完成。不用模具廠開模,也不需要大量生產才能印,這就是劃時代3D列印的魅力。

(賴筱凡)

霹靂國際》既維持品質又掌握神韻3D列印快速翻製素還真公仔聽到電視傳來「半神半聖亦半仙,全儒全道是全賢。腦中真書藏萬卷,掌握文武半邊天。」熟悉布袋戲的朋友一定知道,這時「素還真」就要出場了。這位頭頂蓮花、身背寶劍、一身白衣飄逸的素還真,他的十二吋公仔可是運用先進的3D列印技術呢!

霹靂國際多媒體,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霹靂布袋戲。該公司旗下的大霹靂國際整合行銷副總經理許煌銘說,近三年來,公仔十分熱門,「只要一上架就被粉絲『秒殺』!」公仔市場需求供不應求,如何縮短生產時間、加快商品上市,確實曾令霹靂困擾。

許煌銘說,「好在3D列印解決了這個問題!」他表示,中華名偶執行長林清和是帶領霹靂進入3D列印領域的關鍵人物。林清和與許煌銘為熟識好友,霹靂會使用3D列印,就是許煌銘將林清和引薦給負責公仔的團隊認識。林清和對動漫相當有興趣,長年待在大陸,在當地動漫界另創一片天。

木雕偶頭神韻難維持 3D列印建功林清和去年無意間向許煌銘提及,可以嘗試由3D列印讓霹靂布袋戲的公仔加快生產、推出上市。這個提議確實讓許煌銘與霹靂行銷團隊十分動心。

於是,雙方便在下半年正式開始業務合作。很快地,十二吋素還真公仔是第一批運用3D列印技術的商品。由於只有偶頭的部分需要採用到3D列印,花費約六小時就完成原型(prototype),霹靂快速送交模具廠開模生產,就可以大量生產,同樣尺寸的布袋戲偶用手工雕刻得花上約莫半天的時間,若要大量雕刻,速度仍不及開模生產為快。這到現在仍是業界創舉。

以往偶頭是以木頭雕刻,純手工製造,無法大量生產,雖然也曾推出公仔商品,但因產能有限,量產的困難度也高。此外,過去因採手工雕刻,即使師傅按照標準作業程序製造,但布偶的神韻仍有差別,這可是會被重度粉絲一眼就挑出來。

為了維持商品相同品質,並且加快生產流程,霹靂如今改採3D列印,借重中華名偶,以及中華名偶母公司馬路科技的3D列印技術,使得公仔商品得以持續熱銷。目前的十二吋公仔,就是運用3D列印技術做出的商品。

挑戰全球首尊七十公分玩偶在採用3D列印經驗良好下,霹靂與中華名偶挑戰難度更高的任務,這次打算將3D列印應用在七十公分高(約二十七.五吋)的BJD。

什麼是BJD?它真正的名稱是「球體關節人形」(ball-jointed doll,簡稱BJD),泛指各種擁有球形關節的可動人形玩偶。這種人形娃娃體型細節精緻,關節的部位裝有球形的東西,能使人形盡可能做出許多接近於真人的姿勢與動作,類似芭比娃娃一樣的玩偶。

今年初,林清和主動向霹靂表達希望將業務合作範圍從公仔擴大到BJD。霹靂主動提供了兩尊布偶給林清和,那兩尊布偶,一是耳熟能詳的素還真,另一尊便是性感魅力女戰將的華顏無道。目前只完成了華顏無道的原型。

某一天,林清和帶來一組團隊,花了一整天拍攝華顏無道的照片。華顏無道被粉絲喻為史上第一位在螢幕前穿絲襪、馬靴的布袋戲角色,服飾繁雜,配件極多,拍攝工作相對耗時。為了維持原型與本尊布偶的相似度,照片經過篩選、刪減後,需要用到的照片還有二百餘張之多,拍攝完畢後,便一一掃入電腦製成3D圖檔。

參與華顏無道3D列印作業的馬路科技工作人員表示,在圖檔繪製完成後,輸入印表機由噴嘴射出成形,再將各零件如鎧甲、高跟鞋、耳環等一一切割、拼接,共計耗費一個月的時間,才完成華顏無道的原型。

雖然華顏無道的BJD仍處於開發階段,但霹靂應可算是全球第一家採用3D列印生產BJD的公司。採用3D列印的優點在於能夠快速商品化,加上塑膠成本低於木工,也能夠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以BJD為例,過去採用手工木刻,如今改為塑膠材料,粉絲的接受度如何還要觀察。

(李洵穎)

高雄貴金屬︾突破傳統手工局限 創意使命必達金飾設計不再受限模具 神像金身完美無瑕隱身在新北淡海地區某座住宅大廈裡的高雄貴金屬設計部,住家式的格局讓這個部門宛如是一間個人工作室。「這裡是公司的設計團隊,共有五人。」高雄貴金屬業務副總經理Doris King表示,該公司產品的設計創意都來自於這裡。

高雄貴金屬是一家在各銀樓間頗負盛名的黃金業者,最初是以回收廢金起家。四年前,Doris King因緣際會認識了3D列印服務廠商馬路科技總經理張昭明,從此加入3D列印的行列。Doris King說,高雄貴金屬早在四年前就向馬路科技購入一台雕蠟用的3D印表機。「我們應該是台灣第一家引進這種3D列印機台的公司。」有了3D印表機,高雄貴金屬開始「玩」起了各種黃金飾品的創意。Doris King說,傳統金飾受限於開模作業,因此成品總是密實的,呈現片狀或塊狀。但是,3D印列技術不受形狀限制,不論是想要某處鏤空,抑或打算呈現彎曲線條,3D列印都可以「使命必達」。而「傳統開模與鑄造過程,可是無法這麼隨興地讓你玩!」傳統神像至少需時一年 如今五十天可成高雄貴金屬在黃金飾品玩出心得來後,開始走向自創品牌之路:金飾的品牌是「歷代風華」,「生活金藝」則是擺飾的品牌。其中,在金飾部分,該公司去年推出第一組結婚套件,包括項鍊、耳環、手環與戒指。Doris King得意地展示這組主題為幸福的金飾套組,「這是以蝴蝶作為發想,因為『蝴』蝶音近幸福的『福』。」這組套件都是由3D列印技術製造出來,鏤空的設計,替金飾增添不少時尚感。

稍後,Doris King又拿出另一尊灶王爺金像,這也是運用3D列印技術做出來的。她說,目前在台灣,3D列印的應用以建立模型再開模量產居多,很少出現直接做出成品的情況。這尊灶王爺金像算是罕見。

灶王爺金像是一位客戶下單訂製的,原本想交由珠寶界較為成熟的香港製作,但香港卻沒人肯做,於是轉為委託高雄貴金屬製作。高雄貴金屬的設計師先去廟裡找了一尊實體灶王爺像,拍了照,將之一一輸入電腦,用3D CAD繪圖軟體形成3D數位圖檔並加以修整,再把檔案傳給客戶進行確認。

雙方在製圖、校圖、修圖等作業多次溝通,這樣來回共計花費一個月時間。待客戶滿意後,便進入3D列印流程。由於神像身長約二十八公分,因此3D列印須花費較長時間,待最後完成時,鋪上配方、雕蠟、電鑄等過程,又再經過二十天,合計這尊灶王爺金像,花費五十天的時間製成。

Doris King說,若依照傳統模式,由於複雜度高,沒有師傅願意接單打金;即使有師傅願意打,恐怕到成品出來,要花費一年時間,甚至於連開模具都開不出來,遑論產出成品。

Doris King表示,傳統手工黃金雕塑方法有它的限制性,比如鏤空的部分就不可能用傳統方法做出來,如此一來,很多設計的創意就沒辦法呈現在金飾成品上。3D列印則突破了這個瓶頸,讓金飾走出與以往不同的路。

(李洵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164

股票市場和商品市場的分化——一邊是火,一邊是冰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3611

儘管遭遇黑色星期五,但從近期趨勢看相比商品價格的暴跌,股市的表現仍然算的上優異。

道瓊斯指數迎來1998年以來表現最佳的一季度,上漲幅度超過11%,與此同時道瓊斯商品指數卻下跌1.1%,成為2010年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季度。道瓊斯一路高歌猛進,在上週早些時候連創新高,但商品方面卻一片慘淡,白銀步入熊市,現貨金價格也是自2010年以來首次跌至標普點位以下。

銀價走勢

金價走勢

商品和股市負相關的一個可能解釋是全球經濟遠沒有股市反應出來的那麼好,週五悽慘的就業數據就說明了問題。

Douglas C. Lane & Associates的投資組合經理Sarat Sethi則對近期商品的疲軟有另外看法:他認為原因之一是熱錢正在迅速逃離商品。

QE剛開始的時候,商品交易中有許多投機存在,Sethi說,當時利率非常低,對沖基金和其他機構就非常容易利用槓桿,同時其他央行也緊跟美聯儲QE的步伐——歐洲還經歷經濟危機——導致美元兌其他貨幣依然升值。由於大部分商品都用美元計價,因此美元的強勢也就意味著商品價格疲軟。

「除此以外,對於很多商品來說,供應已經逐漸跟上需求,」Sethi說,「如果投資者知道這個信息並因此開始拋售商品,那麼拋售的預期就會自我實現。」

當然,並非所有的商品都表現糟糕——天然氣和棉花價格就在一季度顯著上升——有可能商品價格目前的疲軟只是因為全球經濟增速暫時減緩而已。

但無論如何,至少目前Sethi相信商品價格不斷下跌是積極的,會促使投資者尋找新的增長機會或者繼續將資金投入到那些傳統的防禦性部門,比如公用事業和大宗消費品

特別的,他建議投資那些全球性的製造企業(如Danaher和Emerson)或是交通行業,尤其是航空業。

「航空公司做的很棒,而且假如他們的成本由於商品價格的下跌開始降低,那麼在未來的3-5年內他們將會做的更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341

當商品是人 如何精準管理?

2013-04-08  TWM
 
 

 

過去十三年,線上下載音樂的崛起,讓全球實體音樂市場每年都呈現衰退。若與一九九七年高峰相比,台灣唱片產業銷售金額,只剩下十分之一。

台灣本土唱片公司第一大的華研國際唱片,從○九年到一一年的稅後淨利,幾乎每年都成長一倍。該公司從單純的唱片公司,轉型成整合經紀約在內的娛樂平台。目前,音樂(包含線上音樂、實體CD與授權)對其獲利貢獻僅占一半,其他獲利都是來自藝人演出,與代言等經紀利益。

這其實代表一個很重要的改變,華研經營的產品,已經從「唱片」變成「人」。在新的平台模式中,唱片只是觸媒,增加歌手曝光程度,之後的獲利是來自於演唱會、戲劇、廣告代言等方面。華研幾乎是把每個「人」當作品牌,賦予極度精細的規畫與培養,但,問題是,人的變數往往也是最多。

在創意行業,若對人的定位規畫設定太嚴謹,恐會限制人才發展的可能,且人會有情緒。但若不做,卻可能因為失控,而讓長期的鉅額投資付諸流水。

接下來的相對論內容,華研國際音樂大中華總裁何燕玲,與台大工商管理學系暨商研所教授郭瑞祥,將針對此兩難議題做出討論。

台大工商管理學系暨商研所教授郭瑞祥(以下簡稱郭):先談華研為何會改變商業模式。所謂商業模式,就是你有一套很不一樣的價值主張,這個主張是有特色,並且能賺錢。以前華研只是靠唱片,現在顯然不一樣,是不是能稍微提一下過去是怎麼做,與現在有什麼不同?

企畫是核心能力SHE各具特色,男女通吃

華研國際音樂大中華區總裁何燕玲(以下簡稱何):過去八○年代,只要一副好歌喉加上好歌曲,還有唱片公司鉅額投資就(成功),像李翊君、動力火車都是這樣。

但隨著時代的改變,讓我們的主戰場不只是台灣,我們也擴及到大陸甚至海外,以前根本沒有商業演出市場,但現在很多拼盤演唱會。當然,網路下載音樂也有影響,二○○○年真的是分水嶺,以前暢銷唱片是八十萬張或是百萬張,但現在在台灣,一萬、三萬張就算不錯。如果你以一張唱片四百元去計算,一千兩百萬(元)的收入,根本沒辦法打平成本。所以,我們現在改變商業模式,把自己當作平台,幫藝人做代言跟商演規畫。

郭:在轉型時,你們的核心能力有改變嗎?需要增加什麼新的能力?

何:我們的核心能力是找歌曲這方面非常強,然後是企畫力。製作部我們只有四個人,我們多是外包給Freelancer(自由工作者)。

企畫是我們很重要的核心。當初做(歌手)S.H.E的時候,這三個女生分開來看,可能只是中上而已,但我們看到市場需求,把她們定位成:「男生想要的女朋友,女生想要的好朋友」,團體有三個人,三個人各有不同的擁護者,但是包括九○%的女生特質:粉紅色的Selina;有Hebe比較怪怪美少女,她玩蜘蛛的;有Ella比較中性的女孩子,她吸引絕大部分的男生女生。這等於可以涵蓋大多數市場。我們又用一年多時間去做發聲、舞蹈訓練,還住在飯店集訓,投資四千多萬。

現在三個人的定位,也讓她們有不同的品牌代言,也朝不同領域發展。Ella希望未來以演戲為主要工作,Selina喜歡主持,Hebe只喜歡唱歌,我們能夠一直成長,也跟新人一直在發展Multi talent(多元能力)有關。

郭:過去是太重視產品導向,要賣的是一個歌曲,現在你成為價值的整合者,就是歌曲要素在哪你把它抓出來,然後市場上有talent的人把他抓來,公司代言需要怎樣的偶像,你把他推出去。其實你讓明星去代言是互蒙其利,你是在中心創造互惠的生態系統。

何:我們不是只靠電話接case,而是要幫藝人做規畫,例如,他什麼時候要發行唱片?他什麼時候應該主持、演戲?什麼時候該去休假、進修?這些事情都很重要,因為藝人就是我們重要的資產。

他們傳達的content,就是我們長久的資產。動力火車四十幾歲,他們能不能再唱十五年?OK的,他們並不像手機三個月、六個月就過時了,他們是越磨越亮,所以他們市場價格會越來越成長,每次出一張唱片就會再往上跳。

越賺錢越要投資長遠規畫,挖掘藝人潛力

郭:當現在用平台概念經營時,內部也要引進不少專業人才?

何:其實在新媒體這一塊我們會用很多新人,數位宣傳和授權,尤其是去年開始,我覺得YouTube已經超越傳統音樂的宣傳方式。像田馥甄已經破一百萬的訂閱人,華研那時候已經破一億點擊次,這是很快吸眼球的方式,有一些收入,目前還不是很多,但對我們來說是有幫助的。

因為這樣,我們投入音樂的成本沒有辦法減少。很多人因為市場不好就縮減了投資,但是我們對音樂製作和MV沒有辦法減少,因為更多人靠MV接觸我們的音樂。

郭:所以你們初期的投資不小?你們怎樣合理化回收的時間?

何:我們做的都是很長期的投資,我都說,我們越賺錢,越要投資。像林宥嘉,到第三張才全面性爆發,前面一千人的音樂會,到現在一萬人的演唱會,那都是一張張專輯慢慢累積起來的,他一年在內地的時間,大概超過四個月以上,很多同事說我們是坐飛機上班的。

像當初S.H.E第一張專輯我們也砸了很多費用,那時候我們也不知道能不能成,現在,我們大概有八○(%)把握才出(手)。

郭:但,當他們越來越紅,你們用什麼方式避免他跳槽。又或者,他會很有主見,希望跳脫出你對他的企畫?

何:當產品是人時,有很多不可控因素,你就是要讓他們相信,我會幫他們打造他們的事業,給他們舞台。我們還有bargaining power(談判籌碼),我們談很多合作對象(跟華研合作的廠商約兩百家,如中國移動、麥當勞與Nike)。現在,市場不只有台灣,很多是你陌生的,你就要尋找一個公司能幫你開疆闢土。

當然,這中間不是沒有彈性的,比如說,S.H.E做了十年,後來田馥甄單飛出專輯,而且是和S.H.E完全不同的感覺,是因為她喜歡聽不一樣的音樂,而S.H.E的歌是較主流。我們就控制在不虧錢的狀態,把這個事情做出來,沒想到也很成功。這就是跟她們相處很久後,發現她們的潛力,而她們也慢慢在發掘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我們help them to accomplish(幫她們達成)。

郭:畢竟這是人的事業。

何:我們一定要給他們空間,他們才有辦法呼吸。

郭:過去有沒有失敗的例子,從裡面學到什麼?

何:最重要的原因,不外乎是時機不成熟,我們談了一些專案,一定要在那個時候deliver(推出)那個藝人,但是藝人在那個時候還沒有ready(準備好),這樣失敗率非常高,因為是還未成熟就摘下的果實。

心理也納入管理建立快速通報系統,即時解決問題

郭:在這過程中,你連人的心理素質都要管理?你們採取什麼方式?

何:我們這個行業是勞力密集,(藝人)半夜還是會打電話給你,因為累到覺得賺錢沒有意義。其實藝人合作幾年之後,我們還是會不斷給他們很多心靈上的輔導,如果他沒有熱情和抗壓性,會走不下去。所以,更是要做好心理輔導,員工需要,藝人也需要。

因此,我們也要有一個很迅速的通報系統,有什麼問題可以很快解決。我們產品最大的特色是人,他們會有他的意見,這個就需要很好的EQ和他們溝通,信任感就是這樣建立起。

郭:你前面提到,這種平台管理其實需要很精準的管理?

何:對,連內部也是,我們的報表非常多。就是要plan carefully(計畫周詳),我們不是規畫三個月之後的事,現在也會做明年的事情。

郭:但,這樣精準的商業模式中,反而對人的take care更重要?

何:對。

【延伸閱讀】發掘人才特質 才能成為共生體

華研的例子其實告訴我們,對待人才的態度不同,結果就不同。

過去唱片業就是賣唱片,一季賣完,沒辦法保證下一季會豐收。但是商業環境逼得他們不得不轉型。他們要培養藝人,給他們舞台,發掘他們的特質興趣,因材施教,最後培養出多元的能力,最後,這些人可以幫公司一起「生」出新的獲利來源,成為跟公司成長的有機體,這是雙贏關係。

華研透過系統性平台,加上對人才的長期規畫培養,養成「人」,因為人就是他們最重要的品牌與商品。這跟製造業透過平台,發展SOP(標準作業流程),只是去發展商品的概念不同。

華研當然也有代價風險,比如說,初期他們要花更多時間找到真正對的人,並且做長期投資。就像種樹一樣,有人就是努力發展這季的豐收產品,有人則是努力施肥,想把枝幹養肥後,再來結果,華研屬於後者。其實,當這種雙贏關係建立後,人才對公司有信賴感,同時也會構成其他公司要挖角人才時,看不到的隱性門檻。

口述:台大工商管理學系暨商研所教授郭瑞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4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