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奧賽康的風險有木有? Brave-ong

http://xueqiu.com/9907220548/26907431
我說幾點,供參考:

1、主打產品份額處於下降通道,就PPI(質子泵抑制劑)市場而言,在國內上市的產品主要有:奧美拉唑、泮托拉唑、蘭索拉唑、埃索美拉唑和雷貝拉唑,除雷貝拉唑外,均有注射針劑。奧賽康主營收入佔比注射用奧美拉唑+注射用蘭索拉唑佔到70%以上,08年奧賽康注射用蘭索拉唑成功上市,但從10年開始,國內其他企業上市蘭索拉唑針劑(除奧賽康外,還有6家,需要留意的是,這種針劑只有中國出售,可以從另外一個側面去理解針劑濫用的情況,這個和我們團隊之前研究大輸液一樣,氾濫!原研廠阿斯利康在逐步從戰略層面實現從洛賽克(奧美拉唑)到耐信(埃索美拉唑)的產品更新換代,並沒有發展所謂的注射用蘭索拉唑針劑),注射用蘭索拉唑迅速放量並開始搶佔奧美拉唑份額,奧美拉唑市場份額呈現逐年遞減的態勢,而該品種也同時面臨著其它企業激烈的市場競爭。
查看原图雖然所謂的抗癌針劑很有奔頭,奧先達近三年在注射用奈達鉑中全國市場佔有率第一,超過第二名產品近一倍的份額下,抗腫瘤類營收也僅僅只佔全部營收的2成比重不到。

查看原图


2、產品價格下行風險,這個風險在於,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批准藥品信息查詢目前注射用奧美拉唑已經有一百多家家藥企獲批生產。奧賽康一直引以為傲的奧美拉唑單獨定價如果從上市開始05年計算已經7年有餘,按照最新的醫保政策(參考廣東省物價局印發《關於藥品差別定價的管理辦法》,第七條第二款第五項明確規定「首仿藥品」及對應的「被仿製藥品」自獲得差別定價之日起,該價格有效期為5年),對於單獨定價品種的保護期是5年的這個說法,這一塊隨時都是一個定時炸彈。
查看原图

可確認的數據,其生產的注射用奧美拉唑鈉(40mg)因擁有單獨定價資質,加權平均中標價高達每支60元左右,而目前其他企業生產的同規格、但無單獨定價資質的產品,中標價僅每支6元左右,相差近10倍。而佔據半壁江山的奧美拉唑如果來一個這樣取消單獨定價的黑天鵝,目前營收腰斬是一個很恐怖的炸彈。

奧西康佔比:

查看原图在單獨定價還沒有被取消之前,消化類產品發改委經過幾輪的降價,奧賽康幾個主打品種處於降價通道,發改委決定從2012年5月1日起將消化類藥品最高零售價下調。而此次降價就涉及到奧賽康的4個主要產品,其中包括奧西康兩個規格,降價幅度達25%,蹊蹺的是在這麼一個主打市場份額下降,價格下降的過程中,奧賽康的業績陡增,如果它之前只是琢磨著11年就能上市而做高利潤,那麼12年,13年還為了這個謊言繼續在玩財報,後面的「債」估計就難還了。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3、新政府對於醫藥賄賂的高姿態,新規14年3 月1 號起,建立醫藥購銷商業賄賂黑名單制度,列入商業賄賂不良記錄的醫藥生產企業和醫護人員,將給予嚴罰。而靠營銷搏命的藥企,在各種新政下,估計不是靠多搞點學術和推廣就能玩得轉的啦。畢竟,就普通大眾而言,我9塊錢一樣療效的藥你醫院硬是要開個五六十元的,這不符合習大大對於改善民生的總體方向啊,你說是不?

4、研發還很遠,奧賽康的研發現在投入的真心是少。至於這個數據我們就不說了,但其招股書鼓吹的正在研究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鈉,我們先看看原研的關鍵專利,專利號為94190335. 4的:旋光純的吡啶甲基亞磺酰基-1H-苯並咪唑類化合物的鹽(包括鈉鹽、鎂鹽、鋰鹽、鉀鹽、鈣鹽等)專利的到期日為2014年5月,其它專利日期更遠,同期申報的還有正大天晴、南京新港、宜昌長江、開封明仁、江蘇豪森、成都天台山等企業。仿藥的未來,依舊是多企業的廝殺。這樣一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所謂的高額營銷費用,也是事出有因啦。
查看原图
原研埃索美拉唑鈉的關鍵專利到期時間:
查看原图申報企業:
查看原图
而注射用雷貝拉唑,市面上還沒有,中國企業又去搞針劑了,真是不打死不收手啊。在藥監局只能查到腸溶片和膠囊。而且,說白了奧賽康做仿藥的這些品種,做出來都是要蠶食自己原來市場份額的,是替代的關係。就算做出來,不一定都能像現在有單獨定價這麼高的利潤空間。
查看原图
抗腫瘤藥物靶向給藥新劑型奧沙利鉑脂質體注射液,才剛開始進行新藥臨床試驗申請,離出來還遠著呢。

其它的,大家自己去看吧。

總而言之,目前奧賽康的業績水分還是蠻大的。隨著現在很多企業仿藥跟進的能力以及營銷,政策等不確定因素的到來,奧賽康的估值有點微妙。而且,同比做仿藥的海思科,奧賽康的營銷費用太嚇人了。1-9月裡19億的營收,12億的銷售費用,市場包裝成各種第一的內裡,其實很多東西經不起推敲。高營收是高額的營銷費用換來的,如果一旦產品份額(地方採購比例的限制)和價格(獨家定價喪失)被政策因素所影響,沒有高毛利來維持所謂的市場運作,也就意味著市場的喪失,量價齊跌的危機將會發生。

上面說的取消單獨定價的黑天鵝時間可能性的概率奇高,未來市場就消化用藥而言也不再是個別企業的舞台,更多新的替代升級品種類似如豪森,正大天晴等等都在搶,抗腫瘤用藥雖然奧賽康有量,但並不是絕對優勢,且持續優勢待觀察。

當然,抗腫瘤概念是個好概念。

此股就目前的情況,短期炒高了套人的概率比較大,因為,太多人看好而無視這些客觀的風險,而這些風險,發生的概率太高了一點。

幾個需要思考的點:
1、奧西康市場份額下降且被分食,假設價格下去了,企業將失去大量營收,營收降低將導致市場營銷停滯從而影響市場份額;
2、如果用藥習慣轉移到競爭對手相對較少的奧維加(注射用蘭索拉唑),估計會繼續維持高營銷費用的狀況,但針劑只能說是濫用後的產物,是否受到管制?而針劑一旦受限,口服的膠囊和片劑奧賽康將失去絕對優勢(說一句不好聽,現在過度用藥的背後,其實都是這些黑心的藥企用各種利益誘惑醫師後的產物,當然,也有醫師本身的利益訴求在裡面);
3、抗腫瘤的仿藥是否繼續走高營銷費用的路子以及新政對於舊有的營銷模式的衝擊,這個將影響所有品種的市場份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143

2015年貨幣政策猜想之一:降息還有木有?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042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1-6 08:13 編輯

2015年貨幣政策猜想之一:降息還有木有?
作者:姜超、顧瀟嘯、於博等

摘要:

2014年11月央行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引發新一輪降息周期的猜想。但降息後利率不降反升,再度降息、降準等預期數次落空,這是否意味著當前利率政策已經失效?那麽2015年降息周期又能否延續呢?本文將以央行貨幣政策的四大目標為出發點,分析2015年降息的可能性以及時點。

經濟增長目標預示貸款利率仍需下調。貨幣政策的第一個目標是保持經濟增長。我們預測2014年GDP增速為7.3%,2015年將降至7%的25年新低。而當前工業增速也已降至7%左右、僅優於08年末金融危機之時。各類增長指標均位於歷史低點附近,意味著貸款利率也應降至歷史低點。而當前貸款基準利率5.6%,貸款實際利率高達7%左右,均高於5.31%的歷史最低值,意味著增長角度的貸款利率仍需下調至少一次。

通脹溫和目標預示存款利率也需下調。貨幣政策的第二個目標是維持通脹處於溫和水平。我們預測2015年CPI為1.5%,PPI為-3.2%,而其均值或將降至0以下,意味著通縮成為現實的風險。當前1年期定存利率2.75%,遠高於1.98%的歷史最低值,存款利率過高會增加儲蓄,不利於刺激消費,抗通縮意味著存款利率下調空間巨大。而利率市場化背景下,未來或需建立存款保險制度,以進一步降低市場化的存款利率水平。

充分就業目標預示利率暫可按兵不動。貨幣政策的第三個目標是促進充分就業。2014年以來各項就業指標均保持穩定,求人倍率在1.1左右,顯示就業供不應求、當前就業形勢依然良好。就業形勢遠好於歷史通縮期,源於人口結構變化。人口紅利結束,新增勞動力供給或已大幅萎縮,從就業角度看,利率暫可按兵不動。但就業通常為滯後指標,15年去產能進入攻堅期,新增就業面臨巨大考驗,下調利率促進就業也並非不可能。

金融穩定目標預示至少降息一次,但或暫延後。貨幣政策的最後一個目標是金融穩定,表現為房價、股價等各類資產價格的穩定。目前房價降幅雖有收窄,但防範地產泡沫破滅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仍是央行重要任務,預示未來至少還有一次以上降息。本輪降息以來股市暴漲但實體經濟繼續惡化,意味著金融風險增加,或引發對降息政策的重新評估。而歷史經驗表明,降息之後股市大幅暴漲,或導致央行的再次降息明顯延後。


防範貨幣脫實向虛。保持實體經濟穩定發展是央行首要任務,當前股市暴漲意味著貨幣脫實向虛,實體經濟未能得到輸血而虛擬融資極度活躍。防範貨幣脫實向虛、保持經濟和金融體系長期健康發展成為央行重要考慮目標。

放開各類直接融資。打通資本市場和經濟的紐帶是各類直接融資,尤其是債券和股票融資。14年信貸占社會融資比重再度回升,各類直接融資占比反而下降。我們認為,放開對直接融資管制、推進公司債和股票的註冊制發行將是未來趨勢,之後大幅降息將水到渠成,為直接融資保駕護航,助力金融反哺經濟和中國經濟轉型。

正文:

1. 14年開啟降息,15年能否持續?

央行宣布自14年11月21日起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引發新一輪降息周期的猜想。但自降息以來,再度降息、降準等預期數次落空,而且銀行間貨幣利率R007等不降反升,創出14年2月以來新高。如果降息以後利率不降反升,是否意味著當前利率政策已經失效,那麽15年降息周期能否延續呢?

央行的四大目標。理解央行的貨幣政策,其核心是服務於四大目標:包括經濟增長、通脹溫和、充分就業以及金融穩定等等。下面我們將從四大維度來分析央行15年降息的可能性以及時點。

2. 經濟增長目標預示:貸款利率仍需下調

2.1 經濟增長或創25年新低

首先,從經濟增長來看,我們預測2014年GDP增速為7.3%,2015年將降至7%的25年新低。從下滑時間看,2015年將是連續第8年經濟下滑,下滑時間亦與此前最長的92-99年時期持平,而2015年以後經濟能否企穩回升尚未可知。

2.2 穩增長:貸款利率仍需下調

從最依賴於貸款融資的工業部門角度考察,可以發現當前工業增速已經降至7%左右,與98年1季度低點相當,而僅優於08年末金融危機之時。因此從經濟增長角度考察,當前各類指標均位於過去25年的低點附近,與之相應貸款利率也應降至歷史低點。

而當前貸款基準利率為5.6%,尚高於5.31%的歷史最低值,意味著增長角度的貸款利率仍需下調至少一次。而且考慮到當前貸款實際利率高達7%左右,遠高於貸款基準利率,意味著貸款利率的下調空間遠不止一次。

3. 通脹溫和目標預示:存款利率也需下調

3.1 通縮風險甚於05

再來考察通脹情況,我們預測15年CPI為1.5%,PPI為-3.2%,其中PPI通縮的嚴重程度將與98、02以及09年基本相當,而CPI雖然仍在正值區間,但也將與06年的低點相近,僅優於98、02以及09年。而綜合考慮CPI與PPI的走勢,其均值或將降至0以下,意味著通縮成為現實的風險,嚴重程度甚於05年。

3.2 抗通縮:存款利率也需下調、打破剛性兌付

當前1年期定存利率在2.75%,遠高於1.98%的歷史最低值。而且考慮到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實際1年期定存利率普遍上浮20%到頂,其真實利率在3.3%左右,與存款類似的3個月左右理財產品收益率高達5%以上,均遠高於2%左右的存款歷史最低利率。

而存款利率過高會增加儲蓄,不利於刺激消費,從抗通縮角度觀察存款利率未來存在巨大下調空間,但如何兼顧利率市場化進程則需權衡。未來或需要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打破銀行理財包括高額存款等的剛性兌付,或有助於進一步降低市場化的存款利率水平。

4. 充分就業目標預示:利率暫可按兵不動

4.1 新增就業持續高位

貨幣政策的第三個目標是充分就業,從14年以來各項就業指標看均保持穩定。其中前三季度新增就業1082萬,估算全年應超過1400萬,遠超1000萬的新增就業目標。而此前無論05年還是08年的通縮期新增就業均僅與就業目標基本持平,存在低目標的風險。

此外從全國就業市場崗位供需情況角度考察,14年的求人倍率在1.1左右,說明就業供不應求,遠高於01年以及08年時0.9以下供過於求的水平,說明當前就業形勢依然良好。

4.2 保就業:利率暫可按兵不動

導致就業形勢遠好於歷史通縮期的原因或在於人口結構的變化。由於人口紅利的結束,中國15-64歲工作年齡人口總數在11年以來已經持續下降,意味著新增勞動力的供給或已大幅萎縮。從反映制造業就業的PMI就業指數看,14年以來穩定在48左右,也未出現明顯惡化,說明就業角度利率暫可按兵不動。但就業通常屬於滯後指標,15年去產能進入攻堅期,新增就業仍將面臨巨大考驗,因而下調利率促進就業也並非不可能。

5. 金融穩定目標預示:至少降息一次,但或暫延後

5.1 房價下跌:降息防範泡沫破裂

貨幣政策的最後一個目標是金融穩定。13年錢荒的出現,即是央行為去杠桿,大幅提高了貨幣市場利率中樞。而金融穩定角度最值得重視的是各類資產的價格,尤其是房價。過去08年、12年的降息期均遭遇了房價的持續下跌,而本輪降息啟動的背景亦是房價再度下跌。

目前房價降幅雖有收窄,但考慮到人口紅利拐點的出現,防範地產泡沫破滅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仍是央行重要任務,因而我們判斷本輪降息次數應不低於12年的兩次降息,即未來至少還有一次以上降息。

5.2 降息股市暴漲,降息或暫延後

而股市的穩定亦值得重視。本輪降息以來股市出現暴漲,而同期經濟、通脹形勢繼續惡化,意味著央行的主要目標穩增長、抗通縮無一實現,反而增加了金融風險,因而其或對降息政策重新評估。

從歷史經驗看,降息多發生於股市下跌期或者小幅上漲期,而若降息之後股市大幅暴漲,央行的再次降息或會明顯延後,例如96年8月降息之後時隔一年到97年10月才再度降息。

6. 防範脫實向虛,放開直接融資

6.1 防範貨幣脫實向虛

從央行角度觀察,保持實體經濟的穩定發展是首要任務,而當前股市暴漲的背後或意味著貨幣脫實向虛,一方面是社會融資總量持續萎縮,實體經濟得不到資金輸血。另一方面是虛擬融資極度活躍,大量資金假道融資融券、銀行杠桿配資、理財優先資金等進入資本市場。因而防範貨幣脫實向虛,保持經濟和金融體系的長期健康發展肯定是央行重要考慮目標。

6.2 放開直接融資:降息保駕護航

而打通資本市場和經濟的紐帶則是各類直接融資,尤其是債券和股票融資。14年的社會融資中,信貸占比又有回升,而各類直接融資占比反而有所下降,其中除了信托貸款等表外融資的下降源於監管加強以外,在股債大牛市的背景下,股票和債券融資的縮水應與監管導致的供給萎縮有關。

未來應放開對直接融資在數量和價格上的所有管制,堅定不移推進公司債和股票的註冊制發行,而之後再大幅降息則成為水到渠成,可以為直接融資保駕護航,助力金融反哺經濟以及中國經濟轉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3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