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關於分散投資 (二) 精選2012

http://xueqiu.com/1858276368/23606596
今天想說的是,分散投資,亂買一氣,長期也能跑贏大市,跑贏基金,掙大錢。
說到胡亂買股,大家都會想到擲飛鏢選股。在網上搜索擲飛鏢選股,可以搜到很多相關的報導,甚至學術論文,所有的報導都有相同的結論,那就是,隨機的選股,亂買一氣的結果往往比實施主動管理的基金表現要好。

盲拳打死老師傅,無招勝有招的故事,如果是真的,會令無數投資初哥欣喜若狂,而同時也令無數每天讀著數不清的報表和報告還要去到上市公司做實地考察,用各種各樣的公式計算企業估值自認為是職業投資者的人覺得狗血悲催。不幸的是,歷史數據證實了這一點。

其中最具體的一個有據可考的實驗發生在1967年,美國的福布斯雜誌用28000美元買了28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每家買1000美元),他們的選股方法是將《紐約時報》的股票版釘在牆壁上,用擲飛鏢的方式亂射,「射中」哪家公司,就買1000元該公司的股票,結果在17年後,這2萬8千美元的股票增值為131697美元,獲利470%,換算成複利話,平均每年有9.5%,而同期只有極少數的幾家基金的獲利能力比它好。

接著再看看著名的惠理基金旗下的兩隻基金, 在這裡並非說惠理是胡亂選股,只是想說明一個極其分散的組合也可以有不錯的回報.(但是,後面我們會看到,這個獲獎無數的基金公司精心挑選的組合,長期來看,其實和隨機亂買的結果是差不多的.)

China Greenchip Fund, 成立於2002年
成立以來至2012年12月31日回報:  410.9%
同期恆指: 139.7%
年複利回報: 16.4%
基金規模: 7.05億
最大持股佔比: 4.4% (申洲國際)
前十大持股佔比: 29%
持股數量: 60, (根據2011年報, 以為2012年報還沒出來,估計變化不大),而且有A股,港股,台股,日股,美股,另外還持有債券,黃金,衍生工具。)

這只基金曾經是封閉式上市基金,原來的代碼為1186,於2007年三月停止交易後以有限公司的形式繼續運作。自己曾於2003年9塊多錢買過,第二年18元賣出,如果持有到現在,每股是51元.

該基金很具有代表性,因為規模不大,持股的數量卻不少,即使在最初成立的時候2012年只有3億元的規模,當年的持股數依然高達51家,也同樣遍佈全球和各種投資工具。

再看看最具代表性的,成立時間最長的Value Partners Classic Fund A Unit,

成立於1993年
基金規模: 117.25億 (含全部unit)
成立以來至2012年12月31日回報: 2,106.9%
年複利回報: 16.7%
同期恆指: 294%
最大持股佔比: 8.7% (中石油)
前十大持股佔比: 36%
持股數量:84只

2003年時Classic fund 只有41.6億港幣的規模,卻也持有了113家股票,也是遍佈全球,另外還有多個債券,衍生工具等.可見這只基金歷來都很分散. (2003的年報是網上能找到的該基金最早的年報)

如果說Classic Fund是由於規模太大的原因,不得不持有這麼多家股票,那麼規模小得多的Greenchip Fund的分散則是一種主動的策略。這兩隻基金,除了前十大持股外,其餘的持股平均佔比都不到1%,可見是非常分散的。但無論如何,從長期的表現來看, 兩個基金都不錯, 也難怪歷年得獎無數.可見,分散本身沒有並阻礙惠理取得好成績.

以上的例子是特例還是普遍現象,對於苦苦尋求制勝策略的投資人來說,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接下來我們看看,如果持有一個並非精心挑選的組合, 結果會是怎麼樣呢? 結果是令人吃驚的:

首先引入一個概念,隨機指數,這個概念最早的出處還無從可考,自己大約在兩年前在港股博客」港股博弈「中讀到,而以下的數據也來自於該博主CLCHEUNG的系統,有興趣的話可以去讀讀,非常不錯的博客。http://hk.myblog.yahoo.com/clcheung2010http://clcheung.wordpress.com/

所謂的隨機指數,是一個假想的投資組合,該組合包括40只權重相同的股票,即在每隻股票上的金額相同。該40只股票在香港上市的1000多只股票中隨機挑選的,多次抽樣後再平均所得,由於恆指成分股只有46只,所以該組合反應的是大多成分股以外的股份的價格變動情況。

隨機指數反映的是純粹的價格變化,而和股票的市值無關,就此而言,對一般投資者的意義更為重要。因為恆指是加權的,即反應的是市值的變化,而很明顯,對於絕大多數的個人投資者而言,就算是持有成分股,在組合中所佔的比例和該公司在指數中所佔的比例毫無關係。舉個例子,同時持有匯豐和一隻非成分股,比如說160,只要它們所佔的比例是一樣的,那麼這兩隻股票的股價的變化對於投資者的影響是完全相同的,儘管匯豐對恆指的影響是巨大的,而160對於恆指完全沒有影響。所以一般投資者,並不需要太在意指數的波動,因為真正有意義的是股價的變化,和公司大小無關。
由於CLCHEUNG系統的數據只到2007年1月,我們只能看到從2007年1月到現在的情況,雖然期間只有一個高點,但時間跨度已經有6年,應該可以說明問題了。
查看原圖
上圖中,藍色的是隨機指數,紅色的是恆指。可以看出來,從2007年1月份到2013年的一月的六年中,隨機買入40只股票的回報是遠遠跑贏恆指的,隨機指數六年的回報56%,而同期恆指卻只升了15%。可見一個簡單到令人垂頭喪氣的卻又能跑贏大市的方法是亂買一氣,然後長期持有。

但按年度來看,情況要複雜一些。以下的表中對比了過去六年中恆指,隨機指數,和惠理Classicfund的年度回報。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恆生指數 23% -20% 5.5% 52% -48% 39.5%
隨機指數 14% -36% 16.5% 148% -62.8% 99.7%
惠理經典 14% -17.2% 20.2% 82.9% -47.9% 41.1%

另外,過去惠理經典六年的總回報為52%。

以上的數據能夠說明,1.在個別年份,隨機買股的回報跑輸大市,但長期來看,則是跑贏的;2.在大多數年份,號稱基金界翹楚的惠理居然還跑不贏隨機亂買。如果惠理尚且如此,其他的基金經理就更不用說了,說白了,絕大多數的基金經理是不稱職的。其實本人對惠理和謝青海一直都深懷敬意,拿出以上的數據是想提出一個值得所有投資人深思的現象,同時提出一個問題,選股重要嗎?同時,亂買股票能戰勝大市的原因是什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781

關於分散投資 (三) 精選2012

http://xueqiu.com/1858276368/23606608
為什麼隨機指數長期來看能跑贏大市?接下來,嘗試從幾個不同的方面進行探討。
首先是理論的層面。
其實胡亂選股能夠跑贏市場是有堅實的理論基礎的。現代金融中有幾個關於投資組合的理論,當中最重要的要算資本定價模式,即CapitalAssets Pricing Model,這一理論最早於60年代就被提出來,後來經過多年的完善和發展,於1990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目前這一理論已經得到了廣泛的理解和應用。股市上常被提起的beta即來自這一理論。

單個股票或者股票組合的預期回報率(Expected Return)的公式如下:
  
查看原圖
由於該理論的數學論證極其複雜,而且晦澀難懂,在此點到為止。但好的理論,結論都是極其簡單的,正如愛因斯坦的E=mc2般,從直覺上很容易理解,這個理論也不例外。

它告訴我們,第一,資本市場作為一個整體,長期來看,其預期回報必然是正的,說直白點,長期持有資本型資產,例如股票,一定是有回報的。從另一個角度看,是因為經濟總量長期總是看漲的;(當然,有例外,如日本,但這是另外的話題)第二,回報是由於投資者承受了風險,但是非系統性風險並不會得到市場的回報,非系統性風險即個股的風險,這種非系統性風險可以通過分散持股化解;第三,個別股票的預期回報,由這種股票所蘊含的系統風險決定,即beta。

也就是說,長期持股是肯定是有回報的,但這裡的」股」並非指個別股票,而是泛指「股市」。很多的投資者由於種種原因,手裡持有了某隻股票,便以巴菲特持有可口可樂的熱情要和那隻股票共存亡,直到耗盡自己所有的耐心為止。其實CAPM已經告訴我們了,整體上,持有個股的風險並不會得到回報。整體上三個字用黑體表示強調,是想說明,每100個這樣的投資者當中,會有超過90個希望落空,管每個人都相信,自己挑選的那隻股票將成為下一個可口可樂,事實上永遠只有個別人是幸運兒。投資大眾,靠個股發達是不現實的。用自己大部分的身家和十年八年的時間去驗證自己是不是那個幸運兒是否值得去做,見仁見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782

關於分散投資 (四) 精選2012

http://xueqiu.com/1858276368/23606614
長期持有股票有回報,可是為什麼,隨機指數能跑贏成分股呢?其中的原因,並不難理解,能夠大升特升,能以倍數計的股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非成分股。道理很簡單,成分股大多是過了成長期處於穩定期的公司,其成長性受到經濟景氣度和整體經濟規模的侷限,股價很難出現爆升的現象。而高速成長股大多數都是非成分股。

看看以下兩隻股票,700騰訊和941中移動。騰訊的市值目前是5000億,中移動是18000億,儘管我們也看好這兩隻股票,可是我們也清楚地知道,無論是騰訊還是中移動未來10年內,都升不了10倍,因為那將意味著騰訊的市值5萬億,中移動18萬億,中國2012年的GDP為50萬億,即使是10年後達到100萬億,也都無法容納如此大市值的兩間公司。所以如果有人說手裡重倉了幾隻成分股,我們可以大膽地說,這樣的組合長期的表現好不到哪裡去。

再看兩隻股票,999和590。之所以舉這兩隻股票為例,是因為它們在過去的幾年內都漲了許多倍,目前的市值也只有50億和173億,而三年前它們的市值分別為10億和20億。顯而易見,高成長的公司大多是中小市值公司。

可是,中小公司的當中也有許多失敗的例子,包括許多的千股。買了千股,會有怎樣的下場呢?我們接下來看看惠理的例子。

題外話,對於一般投資者,看看成功的知名投資者犯的錯誤,會有兩個作用,其中一個是,當自己買中千股的時候,安慰自己說,看看,連他們都會買到千股,更何況我呢?另一個作用是,告訴自己,投資的過程中,犯錯是不可避免的。以上的這兩種心情正是自己當年讀到彼得林齊在《學以致富》中以下這句話時所感受到的,「筆者所犯過的錯,記錄下來會比這本書還厚」。你可以說這是一種阿Q精神,可是投資本身是一場永遠沒有終點的馬拉松,永遠保持正面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

言歸正傳。不看不知道,看了嚇一跳,過去許多的千股都曾經是惠理的投資對象,遠的有歐亞農業,泰興光學,海域化工,海域集團,甘泉航空,近的有超大農業,瑞金礦業,宜進利,甚至還是洪良國際的受害人之一。按照謝清海自己說的話,他犯的錯誤要佔到三分之一!要知道,惠理有個強大的團隊,頭上還有一般投資者所不具備的光環,他們可以隨時約見大多數上市公司的最高層,如果他們都無法完全避免上當受騙,更何況你我呢。(後面在選股的意義中,將會談到,避開千股,還是有辦法的)從惠理尚算過得去的業績,每5年翻一番,可以看出,在分散的前提下,買到千股的後果也並不可怕。

買千股不是惠理的專利,坊間被稱為燈神的劉央更是以專買千股著稱。可是最近的一篇報導揭示,儘管劉央買了人和商業,銀基等等一系列的千股,其基金整體表現並不差,據劉央說,目前香港市場上超過10年的基金管理公司,只有惠理和西京了,而西京在2012年中有4.5億美元的新資金流入。由於西京的資料並不公開,她到底還有那些持股並不為外人知,可是從惠理的例子可以推測她的持股也應該極為分散,否則在接連中招後,不可能還有很好的回報,從而引來眾多的機構投資者。

無論是惠理還是劉央,踩雷無數,卻依然能賺錢的原因是,組合當中賺錢的股票始終是多數,彌補了買中千股的損失。

這讓我聯想到當年學衍生工具定價時遇到的一個現象,option的價格計算公式,call和put的價格計算在數學上並不對稱,這和直覺並不吻合,造成這種不吻合的根源在於,對於call,其對應股票的價格可能範圍是0到無窮大,而對於put,其對應股票的可能下跌區間為行使價到零,明顯是不對稱的。這種損益的不對稱性可以為組合管理者利用,買中一隻千股,可能的損失也只不過是所有投入的本金,而買中一隻黑馬,可能的升幅卻沒有上限。很明顯,這種損益的不對稱性,只有在儘量分散的組合中才能發揮最大作用,這也是隨機指數能跑贏大市的原因之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815

關於分散投資(5) 精選2012

http://xueqiu.com/1858276368/23675355
前幾篇寫於年初,貼在新浪博客上,只和圈子裡的幾個朋友交流過,沒有引起太大的注意。沒想到在雪球上引起這麼多人的興趣,也有人直接指出「愚蠢之至」。

這幾篇東西基於這幾年自己思路的轉變,從執著於價值發現和選股到認清選股的侷限性,逐步認可組合管理比選股更重要。對於極具爭議性的隨機選股,也是基於多年的觀察和CL CHUENG 的研究結果提出來的,但是自己也覺得缺乏進一步的理論支持和更廣泛的例證。

由於自己離開校園已久,對於理論界發生的事情不太瞭解。在眾多的回覆中「砸殼」網友的回覆可以說是令我最為驚喜的,原來國外的學術界早已有相關的研究,而且結論也和基於港股的隨機指數的表現完全吻合。但這篇研究報告確實給了我很大的精神支持,在此對砸殼表示感謝!

以下重發這篇研究報告的鏈接,有興趣的投資者不妨看看:

http://faculty-research.edhec.com/_medias/fichier/edhec-working-paper-equal-weighted-portfolio_1333526543490.pdf

這篇研究報告發表於去年三月份,是以EDHEC商學院的名義發表的,該學校是法國5大頂尖的商學院之一。這份報告的標題為「為什麼等權組合的表現優於市值加權或價格加權的組合」。這份報告共36頁,用歷史數據證明了隨機挑選的等權組合長期跑贏以市值加權的市場指數,並嘗試從多種理論的角度去解釋原因。個人認為其結論是constant and robust的。

這個研究基於過去40年S&P500的歷史數據,用隨機的方式選取100個股票,等權組成一個組合,然後比較這個組合和S&P500的回報差異。而且研究者考慮的因素非常周全,選取了多個時間起點,多種再平衡的時間間隔,甚至交易成本都在考慮之內了。得到的結果和我們對於港股的隨機指數的觀察非常一致,即,隨機的組合遠遠跑贏大市。這裡引用一組數字說明:

扣除交易成本後的回報年回報

隨機等權        市值加權           價格加權

0.1279          0.1041               0.1191

上面的市值加權即S&P500本身。

可以看到,隨機組合的回報遠遠跑贏指數。扣除交易成本後,年回報相差2.38%,表面上差異不大,但40年的時間,(準確來說是515個月),總回報的差異是巨大的。S&P的總回報為52倍,而隨機等權組合的總回報為123倍。

@砸殼還指出美國市場上十年前就有個等權ETF,RSP (Guggenheim S&P 500 Equal Weight ETF), 而他回覆我的那天正好是該基金交易的10週年。去查了一下它的數據,該基金過去10年的回報為163%,其中的股息都做了調整(加到終值裡),而同期S&P500的回報是72%, 而即使在dividend reinvested 情況下,也只有112%。可見其中的差別還是巨大的。

以上的研究報告和RSP實例,足以證明一個充分分散的組合是可以戰勝指數的。這個結論略顯籠統了,以後會再進一步展開其中的內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819

也談分散投資還是集中投資 慢慢買資產

http://xueqiu.com/9564664610/23729204

投資的派別很多,有趨勢投資和價值投資之爭,也有分散投資和集中投資之爭。我從兩個角度談談我的看法。

先從金融專業角度來看一看,讀過一些金融博弈著作的投資者都知道凱利(Kelly)公式,從數學上證明如何下注可以讓收益最大化。略去推導過程,凱利公式很簡單:

f = 2p – 1

其中 p 是下注獲勝的概率,f 是下注資金的比例。

有人說,為了消除非系統性風險,我們應該分散投資,組合中至少包含20個股票,每隻股票倉位不超過5%,讓我們把它代入凱利公式算一算,p = (1+f)/2=52.5%,換句話說,我們選擇這個股票的贏面是52.5%,跟拋硬幣概率差不多。如果我們研究半天基本面技術面刀削麵云吞面,只敢下注5%,那麼還不如拋個硬幣洗洗睡算了。

如果我們經過研究認為贏面大於70%,凱利告訴我們,下注要達到40%才會收益最大化。(凱利公式隱含贏錢和輸錢數量相等,如果不相等,請查閱金融教科書或自行推導更一般的公式。)

我再從常識角度聊幾句,五一放假期間,幾個人一起聊天,說起如果有100萬,是開個小賣部或者開個小餐館呢,還是開個小銀行(如果可能的話),或者各拿1/3同時干三件事,大家異口同聲,當然是都拿來開銀行啦。儘管大家都知道銀行有壞賬風險,但都認為銀行相對輕鬆且容易賺錢,可惜銀行需要牌照,不能想開就開。可見真正好的投資機會是容易辨識並且稀缺的,人的時間精力金錢也是有限的,分散投資無異於有自虐偏好。但到了股市,這種常識性的問題就成了需要辯論的東西。1倍PB的銀行股唯恐避之不及(相當於開銀行啊,而且還免去了招聘專業人員,尋找營業部門臉……),數倍PB的餐飲業或消費類股票趨之若鶩,一個幾十萬的賬戶下往往存了一堆股票,今天買,明天賣,一年下來,恨不得把市場上十分之一的股票都曾經擁有,美名曰分散風險或因時而動。

呵呵,我想我已經說清楚了。就寫這些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098

分散投資的極致 精選2012

http://xueqiu.com/1858276368/24094647
這次只是列舉一個分散投資的極致,不作評論。

一般說到持有股票家數最多的基金,大家都會想起彼得林奇當年的麥哲倫基金曾經持有超過1000只股票,認為那已經是不可思議的事了。而那是1990年的事了,當時麥哲倫基金市值140億美元,其實當今世界上還有一個基金公司的分散程度遠遠超過當年的麥哲倫,那就是業績可以秒殺彼得林奇麥哲倫的Renaissence Techonologies。關於Renaissence Technolgies 和 James Simons 的威水史,並非本文的重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google一下。


美國的機構投資者每個季度都要向SEC提交13-F表,申報持股情況。查看原圖按照最新的資料顯示,到2013年的3月31日, Renaissence Technologies 共持有3245只股票,納斯達克的網站要用163個頁面才能把這些股票列出來。而紐交所有3263只股票上市,納斯達克有2695只股票,即共5958只股票。按納斯達克網站的統計( http://www.nasdaq.com/screening/companies-by-industry.aspx?exchange=NASDAQ&marketcap=Nano-cap,)

在兩個交易所所有的股票中,屬於微型企業 Micro-cap 和極微型企業Nano-cap的共2168家。考慮到這些規模極小的公司,對於Renaissence這樣的大型基金公司實在太小了,從規模上來講,真正可以考慮的大中小股票共3790家。也就是說Renaissence 基本上是買了美國所有可以買的股票。

再仔細看看具體的持股情況,Renaissence持有的這3245只股票總市值423.6億美元,平均每隻僅僅1300萬美元。最大的持股BMY (施貴寶)也僅僅只有6.7億美元,佔全部市值的1.58%。而GOOGLE和麥當勞是該公司的第5和第6大持股,分別有4.6億和4.5億,分別佔1.08%和0.96%。
(瞄了一眼,多家中國的ADR都榜上有名,而網易更是排在前20名之內)

這家基金公司的輝煌業績不必在此贅述,但就分散的程度而言,真是前無古人,想必也後無來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7177

看看巴菲特的分散投資 鐘達奇

http://xueqiu.com/5657933100/24099840
我一直強調,巴菲特在1967年以後就不再適合中小投資者學習他的投資方法和理念了,因為此時他主要運用大比例購買股份甚至併購等中小投資者一輩子也可能無法接觸到的方法,這一方面是他已經運用的是一個企業的平台,同時他的資金也足夠大。只有此前的巴菲特是值得學習的,我認為沒有事情讀一讀他1967年以前的致股東信顯然是最好瞭解他理念的方法,至少比在雪球上嚼舌頭根子要好,巴菲特絕不是天生的集中投資者,巴菲特一再強調他的血液裡有85%的格雷厄姆。格雷厄姆對於資產組合要求極為分散化,格雷厄姆就在對於垃圾債投資中就提出過這樣的建議,如果你看中垃圾債的高回報,那麼你應該持有足夠多的債券品類,以保證當其中的小部分真的違約,你仍可以獲得回報。早期的巴菲特受格雷厄姆影響極大,所以早期的巴菲特的投資也是極為分散的。

巴菲特被人誤解至深,而我卻通常只是在還原一個真實的巴菲特,以下為巴菲特1961年致股東內容的節選:

「我的投資組合主要由三部分構成。每一部分的投資方式都各有不同......

第一部分主要由價值被低估的證券組成。對於這一部分......是我們投資組合中最大的一部分。通常我們對於持有量最大的5-6只證券會分別投入佔我們總資產5-10%的資金。而對於其他持有量較小的10-15只證券則會投入佔我們總資產更小的比例的資金......

我們投資組成的第二部分是套利性投資,他們是那些漲跌結果取決與公司的特定行為而非市場對於該證券的供求關係的股票。這一部分的投資收益率(不包括因借貸而產生的槓桿作用)一般在 10%到 20%之間。

第三種情況則是獲得目標公司的控制權或者通過持有其較大比例的股權對該公司的政策產生影響。這種行為肯定將需要一年以上或數年時間才會見到成效。」

對於巴菲特這一段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去參看其1961年的致股東信件,這一段我最喜歡引用的原因就是這段話是巴菲特對他自己早期講得最清楚的一次。

從這段話來看:

1、在價值低估的品種上,巴菲特至少持有15-21只證券,其中5-6只佔倉位每隻是5%-10%,這部分倉位應該有25%-60%之間,而剩下還有10-15只證券的每個比例應該低於5%。

2、第二部分套利性投資,應該是一個機動倉位,如果套利性機會比較多,就會佔倉位比較大。

3、第三部分投資是以獲得目標公司的控制權,這部分大家經常津津樂道,實際上在早期巴菲特佔用資金很少。

就結果來看,巴菲特在1961年以前持有的證券高達20只上下,這個時候,大家知道他的資金還是不太多的(總資金量大約是500萬美元,其1962年初是720萬美元,1961年的收益率是46%,因此推算是493萬美元),而他如此分散的投資組合仍然獲得了高達45.9%的回報。

這篇文章回敬那些批評我說巴菲特早期投資分散沒有依據的朋友,我發現我就是一個喜歡與誤解作戰的人,平時沒有任何寫作慾望,一旦發現錯的離譜的東西就會激起我戰鬥的慾望。應該感謝無知的人,因為無知的人讓我保持鬥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7997

分散客戶、擴產、價格戰 宸鴻付出千億元代價 背後的一堂課

2013-11-04  TWM
 
 

 

宸鴻掛牌三年,就從近千元股價到跌破承銷價,江朝瑞面對的三大關卡難題,說到底,是多數台灣企業都會面對的問題,到底我們該如何從這堂策略管理課上學到什麼?

撰文‧賴筱凡

一堂策略管理課的代價有多貴?對宸鴻董事長江朝瑞來說,三年市值蒸發一二七五億元,可能是他繳過最慘痛的學費。

從客戶風險、如何擴產到面對低價競爭,這些都是策略管理課堂上,永遠都沒有絕對答案的題目。

然而,這卻又是上自台積電、鴻海、宸鴻董事長,下至百萬企業老闆,都會面臨的抉擇關卡。做對決策,會讓生意大賺百億元;相反的,若選錯方向,可能會讓身價少千億元。

Q1 單養一家大客戶,還是擁抱十家小客戶?

當年宸鴻以蘋果iPhone觸控面板第一供應商之姿,驚豔市場,但近兩年,蘋果持續尋找第二、第三供應商分散訂單風險。後來甚至在新一代觸控面板技術上,選擇宸鴻所沒有的內嵌式觸控(in-cell)技術,轉投索尼懷抱;頓時,宸鴻宛如成了孤兒一般。

看在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暨商學研究所系主任朱文儀眼中,這個課題的標準答案,無疑是「擁抱十家小客戶」的風險,相對小於「單養一家大客戶」。朱文儀解釋,「台灣電子業多是OEM廠或ODM廠,能分散風險是比較好的。」若能在蘋果之外,又供貨給Android的三星,這當然最理想,只是現實上卻不是如此。

「通常,蘋果、三星都會要求供應商只能為一家服務,嚴禁替競爭對手接單。原因就在於,蘋果、三星議價能力較高,讓台灣供應商沒有說不的權利,也難再為其他客戶生產。」由於台灣缺乏內需市場,尤其,蘋果在培植一項新技術時,多會在設備、技術上與供應商共同投資;因此,我們常會聽到某家廠商有專屬於蘋果的生產線,「一來是蘋果有出資、出技術;二來是蘋果對保密性的要求。」這在朱文儀看來,相對地也削弱了台灣供應商的談判籌碼。

所以,儘管多數台灣電子業老闆知道分散客戶風險的重要性,卻還是一步步地吃下裹著糖衣的毒蘋果。

Q2 有商機就擴產,卻剩滿手庫存賣不完?

在宸鴻的這堂課裡,第二個重要的啟示,就是擴產。

在蘋果開始降低宸鴻的下單比重後,江朝瑞也警覺應尋覓新客戶來源,當時微軟大為提倡的Win 8,成了江朝瑞寄望可以彌補蘋果訂單的新燈塔。事與願違的是,微軟Win 8並未如預期帶動觸控NB起飛,就連英特爾樂觀預估觸控NB滲透率可望達二○%,最後也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經濟學其實是門悲觀的理論,看到商機就擴產,最後又被庫存燙到,這在經濟學裡,是必然的現象。」朱文儀說。

經濟學裡的「蛛網理論」就點出,產品價格、產量與生產期之間是變動的;當價格對供給的影響大過需求時,就會讓波動加劇,整體供需系統也無法達到平衡。

朱文儀這麼解釋,「當一看到需求(指商機)大增而決定擴產,但擴產需要時間,擴產完畢時,需求已下滑,連帶價格也降低,這就是所謂的供過於求。」反之,供過於求的現象將讓企業縮減生產規模,需求回來時,又造成了供不應求。

這在消費性電子產業裡,價格、產量的波動,遠比任何產業都大,「原因就在於,消費性電子產品是高資本、高技術密集產業,所以擴產時間(指生產期)較長,產品生命週期又較短,像服務業就比較沒有這個問題。」朱文儀說。若希望解決擴產課題,較好的作法就是外包,像蘋果就是把擴產的風險轉嫁給供應鏈。

以宸鴻來看,去年江朝瑞看到觸控NB商機而決定擴產,以相對較高的成本買下達鴻,而不是將訂單外包給達鴻,這也讓宸鴻冒了較大的庫存風險。

相反的,台積電卻選擇將部分成熟技術、利潤低的訂單外包給世界先進,台積電本身則集中在先進技術的擴產,這樣的作法,將擴產風險轉嫁給了世界先進,是相對聰明的作法。

Q3 後有追兵,就發動價格戰?

第三個課題,則是價格戰。這對所有企業來說,幾乎是萬年不變的策略課,但真正站上第一線時,能夠善加處理的企業卻不多;原因就在於,發動價格戰結果很明確,一來成功殺退追兵,獨霸市場,否則,低價競爭最後傷的是自身利潤。

台灣電子業專長於縮減成本(cost down),幾乎早已是全球聞名,但是這樣的競爭優勢在朱文儀看來,是相當令人感嘆的。「因為生產成本更低的企業,大有人在,今日我們面對的是大陸的低價競爭,但明、後年,大陸可能變成了印尼,如果只cost down,這是不夠的。」隨著大陸競爭對手以低價搶市,宸鴻也不得不加入價格戰,連帶地傷害了自己的毛利,其實並不利於宸鴻的長期經營。在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長洪志洋看來,目前大陸廠商的低價搶單策略,背後明顯有大陸政策支撐,透過一些補貼、差別稅率的方法,降低大陸業者的成本。

因此,宸鴻很難在成本上與其競爭,最好的出路還是持續往高階技術產品走,以技術領先換取生存空間。

「最完美的方法,當然是創造藍海,但最重要的是,企業在面對競爭的同時,一方面思考長期可能遇到的經營瓶頸;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才是策略管理之於一家企業關鍵的所在。」朱文儀說,多數企業都是遇到難題,才開始回頭檢視策略管理,這都緩不濟急;重要的是,如果在每個重要關卡做對決策,才能讓一家企業經營得長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703

「現在要分散投資,像李嘉誠一樣」 訪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

http://www.infzm.com/content/99698

人民幣在短期和中期內會更多呈現貶值的趨勢。

必須要有一些分散投資,就像李嘉誠一樣。

美國的經濟已經不是處於復甦階段了,不管是從資本市場還是GDP來看,都已經超過了金融危機之前那個高峰點2007年的水平,美國經濟已經處於上漲通道。

可能到2014年年底,美國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就基本上告一段落了,估計到明年年初會慢慢推出加息政策。這樣一來的話,廣東、江蘇、浙江這些以出口為主的地區將有更多的出口美國的機會。

2014年4月9日清晨,下完細雨後的博鰲放晴了。

亞洲論罈酒店咖啡廳,海風挾帶著潮水的氣息撲面而來。海灣遠處,跳躍著銀燦燦的微波細浪。

這是博鰲論壇的第二天。場外,安檢排起了漫漫長龍;場內2000名來自全球的政、商、學界領袖們,在中國規格最高的論壇組織碰撞暢談。博鰲酒店的名利場裡,杯碟相碰,彷彿三江入海口遙遠的漲潮聲。

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是第三次參加博鰲論壇,每次論壇主辦方都給他設定幾百字的命題,今年的關鍵詞有兩個:改革、創新。

新一屆政府的改革藍圖正在不斷清晰,然而願景雖美,近憂不斷。今年開局以來,多項宏觀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正在遭遇更大的挑戰。在經濟轉型關鍵期,中國企業該如何應對?對此,陳志武接受了南方週末記者的採訪。

中國應該利用更多的社會資本

南方週末:你怎麼看現在的人民幣貶值?

陳志武:人民幣之所以貶值,主要由於幾方面原因。第一,從一般匯率的基本面——購買力來看,人民幣應該貶值。1986年我到耶魯讀書,那時候普通餐館吃一頓飯可能要花6美元左右,現在差不多也就是七八美元。但同期,100元人民幣的購買力卻是天上地下。

第二,是從貿易順差的角度來講,貿易順差從最高接近GDP的10%,下降到去年接近2%。現在看不出來有繼續升值的理由。

第三,現在中國經濟增長的速度肯定不像前些年。所以,外資外匯進入中國的壓力已大大減少。更多的是去了歐美,尤其是美國經濟已經在復甦和繼續看漲,更多的資金會向發達國家流動。這樣一來,在資本賬戶層面,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不僅大大減小,而且實際上有更多貶值的壓力。

綜合這三方面考慮,人民幣繼續升值的空間已經沒有了,至少短期和中期內會更多呈現貶值的趨勢。

南方週末:這對經濟會有什麼影響?

陳志武:這有個相互作用。不那麼看好中國經濟的增速或增長前景,這樣會讓人民幣有更多的貶值壓力。人民幣一旦貶值,一些外資就想從中國撤走,國內的一些資金也想要往境外投。這些加在一起的話,會增加中國經濟下行壓力。

過去兩年很多企業家都去國外投資,我覺得這是他們應該做的。我也建議我的朋友們要多元化多樣化分散他們的財富。第一,不要把所有的錢都繼續撒在房地產上面。第二,不要把所有的錢都放在中國境內。必須要有一些分散投資,就像李嘉誠一樣。

儘管李嘉誠公開的說法是他並沒有從中國撤離,但是很明顯,過去一年多,他已經減持了在中國的投資,把一些資金更多地轉到英國和其他的一些歐洲國家。當然速度比較慢,因為體量太大了,但是這個方向是毫無疑問的。

南方週末:中國高層一直希望通過城鎮化提振中國經濟,你怎麼看待中國新出台的城鎮化規劃?

陳志武:第一,願望是好的,但新的城鎮化政策舉措在多大程度上能帶來城市的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機會,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帶動民間消費,刺激經濟增長,在多大程度上能讓農民進城,我覺得期望不能太高。

只要大家多去農村走走就會發現,當前農村青壯年剩餘勞動力並不多,因此要思考未來城鎮化到底是誰的城鎮化、有多大的發展空間,想像中城鎮化的發展潛力往往與實際情況不符。

南方週末:昨天論壇上,張維迎談到了國企改革,稱國企混合所有制長期來看一定會引起嚴重腐敗,你怎麼看待他的觀點?

陳志武:中國還是應該利用更多的社會資本,採用混合所有制來對國企尤其是央企進行改革,並往輕資產的方向轉型。

在過去十幾年,很多央企在資產規模上不斷地擴張,但到前兩年的時候,利潤和收入並沒有成比例地上升,有些反而還有所下降。這樣,就給一些上市央企的業績,包括股票價格的表現,帶來很大壓力。

當時,我就跟其他幾位專家建議往輕資產的方向去轉移。

換句話說,你可以繼續去做你的主業,但資產可以由社會資本來支持,通過一些基金、信託,還有其他的一些安排,把你公司運營資產所有者儘量多元化、社會化,公司的資產負債表都可以表現得更輕。

資金來源社會化程度更高了以後,這些國企對社會要透明、要交代,要被問責的可能性就增加了。原來只有國資委還有間接的財政部等這些部門可以給國企壓力,但這壓力還遠遠不夠。

美國是接下來的主要火車頭

南方週末:目前美國經濟在復甦,但復甦低於預期,美聯儲過去幾年實行了寬鬆的貨幣政策,你對這個貨幣政策的未來變化怎麼看?

陳志武:首先,美國的經濟已經不是處於復甦階段了,不管是資本市場還是GDP,美國都已經超過了金融危機之前那個高峰點2007年的水平。美國現在的GDP規模比2007年上升了大概20%,股票市場比2007年年底超出了將近40%。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美國已經處於繼續上漲的一個通道。

總的來講,從幾個指標來看,我覺得美國經濟是主要經濟體裡相對風險最小的,美國經濟是接下來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火車頭。

為什麼呢?第一,美國最新的失業率在6.6%-6.7%這樣的水平,這已經比較接近正常水平(5%)了。隨著就業不斷改善,消費者的信心會保持在比較高的水平。

第二,美聯儲最新數據表明,美國所有家庭財富大概是78萬億美元,比金融危機前的2007年還增加了9萬億美元。家庭財富感增強後,可以推動佔美國GDP78%的民間消費,這又反過來拉動了需求。美聯儲推出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從現在來看,他們的目的也達到了。

南方週末:那目前而言,量化寬鬆政策退出對中國經濟而言意味著什麼?

陳志武:現在的確在退出。從去年年底量化寬鬆的總量大概一個月八百億美元,現在按照每個月約一百億美元的幅度在下降,所以可能到今年年底,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就基本上會告一段落了。估計到明年年初就會慢慢地推出加息政策。這樣一來的話,廣東、江蘇、浙江這些以出口為主的地區將有更多的出口美國的機會。

中國的互聯網金融比美國更活躍

南方週末:在互聯網金融領域,中國是不是比美國更活躍?

陳志武:是的。這裡面主要是一個背景的差別。第一,中國過去這麼多年,金融管制太死,沒有什麼空間讓民營銀行、民間金融可以去自由發展。比如說一個最簡單的指標,1985年的時候,美國社區銀行大概有一萬五千家左右,經過過去二十幾年的兼併重組等等,因為互聯網技術、因為電子技術的不斷推進,使得跨地區社區銀行的整合變得更加有可能,更加方便,成本也更低了,即使是現在,美國的社區銀行還是有八千家左右。

那麼相比之下,中國人口是美國的4倍多,但中國把五大商業銀行和全部社區型銀行都算在一起,不到四百家。

中國目前的現實是因為過去由於監管部門把民間金融空間壓制得太死,把金融創新壓制得太死,使得今天為中國小微企業為個人和家庭服務的金融機構太少了。結果當互聯網金融一出現,給人們帶來很多興奮點,並開始倒逼金融監管,這樣一個放鬆的空間就打開了。

所以中國互聯網金融被炒得很熱,主要是過去被監管得太死了,金融服務的饑荒太嚴重。所以借助互聯網金融的名義實際上把民間金融民營銀行的空間增大了很多,相比之下在美國,並沒有多少人談論互聯網金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805

尊重市場,等同尊重自己-----談分散和集中,風險與機會 巴黎的價值投資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4/06/blog-post_14.html

巴黎:

筆者非常多谢Blog友提醒分散風險的注意,自從讀了Michael Burry 有关下重注次按債的故事,讓筆者重新理解分散風险的深層意義。

乎所有個股都存在著倒閉和勁跌的可能,因此分散是有绝對的需要,不過前題是要常常留意和重估組合內每一支股,否則以為幾十支股風險分散了,而輕心任由其中二、三或更多支慢慢死,即使對组合是10%的損失,也是毫無必要,即第一點要警惕是:分散不能實際減輕風險,好好地看管和分配每一筆資金才能,而過多股票又會讓自己難於兼顧每支股。

第二點是第一點的相反,既然任何一支股會暴跌而需要分散,反過來说,任何一支股也會暴升而需要集中,一體兩面,只是執行時間有所不同,分散是因為我們没有特别機會(平時),集中是因為機會己放在眼前(偶發)。

筆者绝對明白银行股是極高風險,自己尤如森林中一頭野狗,市場卻是頭獅子,某一方面筆者極度敬畏市場,但若這頭獅子是受了傷,野狗有機會可乘之時,應該是大膽群起集中攻之而非分散,若一個组合有50支股票,要有20%的年回報,你一是要支支股了不起,一是要有十支倍升,或幾支升幾倍,或者是找一個時機,把40支暫時平平無奇的轉押重注在某一支波副大於30%股票,或短期會有15%差價的套利操作(有關套利操作,Blog友可參考you can be a stock genius 一書)。

自己前3個月港股部份只有1%回報,以年頭計算虧本的股票數較賺錢的多,如果注注一樣平均,為分散而分散,組合一定和大市同步負幾個%,現在也無法穫得高得多的回報,條數很易計。


筆者害怕因朋友的詢問而辯護昨日的策略(不是怕朋友的說話,而是怕自己:),我很歡迎Blog友意見,勿誤會),昨日己逝去,為其辯護很易限制了自己的思考敏感度。過去為超大(昨日的策略)的辯白,斷送了一個減少損失的機會是自己忘不了的傷痛。

今天我寧願以隨「市場時機」去決定下一秒如何再分散的操作。

草原受傷獅子常常死在群狗集中的攻擊,必須謹記勿輕易放過機會,但野狗頭號殺手仍然是天敵獅子,市場是一個莊嚴威武的地方。就是說無論任何人的想法多麼不乎合價值法,他過去是多麼失敗,自己心深處多麼鄙視白痴的投機行為,或市場看起來多麼錯價,彼此仍是會透過市場定輸贏,決死生,得專重每一個他們。

就如朋友一隻牛君說的:「專重你的任何對手,就是專重自己」,是自己座右銘。

筆者有一天真的性格,當有一種看似可行的方法放在面前,會有衝動去馬上執行,過去引致撞板不小,有時又會因遲疑而悔之不己。後來讀到Rockerfeller的quotes, 感動得很,不再爲這幼稚的性格懊惱而轉為義無反顧。

他說:"好的主意一打只值一文錢,實踐它才是無價", "冒險的人常常失敗;但白痴不是更多嗎?"

最後是我最愛的一句:

"人生就如一場抵押,為前途丶幸福,我們己抵押了青春和生命的所有下注,若再不敢逼近底線,我們便輸了!"

Happy investing to all of you.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09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