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 评论(4条) * 分享给好友 * 收藏 * 打印 * 给作者留言 请在此处写下您对该文记者的建议或留言: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6-8/HTML_QC81VFM35N9H.html


 

堪培拉不吹东风。

中铝接棒者熊维平,没有等到6月15日这个最后审查结果的日子,即被告知,“一切结束了”。

“在过去几周,我们一直在做的就是以最灵活、最务实的态度,希望就‘怎么调整’达到一个结果。但是很明显,最终双方并没有达成一致。”中铝海外控股公司总裁王文福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说。王文福此刻也远在堪培拉。

6月3日那天,作为肖亚庆这项中铝重要“遗产”的继承者们,在堪培拉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三天前,中铝的海外交易团队已经远赴澳大利亚急速协调。

来自市场的压力早在一个月前就跌宕起伏,但在6月1日抵达堪培拉之后,中铝的海外交易团队仍把最大的希望和努力放在政府公关上,毕竟对于这笔交易的最大障碍在于澳大利亚外商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这是被蒙上政治因素的最后较量地带。

最后各方选择了“侥幸”。

“ 此时,力拓董事长不得不行使他的尽职责任,因为在反对意见声音太大的时候,他不能将此扔给政府。”一位本次交易直接利益相关方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作为最后 的胜出方人士,6月5日这天,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点破说,“毕竟,矿业公司也是在政府眼皮底下做事,他也知道澳洲政府很为难,希望此事最好只停留于企业 行为。双方都有一点侥幸。”

三方的“侥幸”需要一个解决方案,即重新回到商业逻辑的框架内。

“最近两三天,JP摩根基金等力拓主要股东,也开始公开反对这个交易。JP摩根还是此次交易中铝的财务顾问之一。”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本报记者也获悉,熊维平之所以飞往澳大利亚的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杜立石在与股东沟通过程中太过侧重“虚心倾听”、而“解释、说服”太少。

“中铝逐渐意识到,单靠力拓不行。中铝前往澳洲努力,主要是跟政府层面的沟通,也间接通过其它途径做些解释,表示愿意进行一些调整。”他说。

但一切还是结束了。

在过去的一个月时间,关于商业框架的较量还并不被外界所详知。本报记者经多方采访,解开了其中的核心谜团。

中铝的底线

在交易的最后时刻,力拓提出的新交易修改方案超出了中铝的底线。

“对我们来说,从一个公司的商业利益和战略利益出发,肯定有自己的底线。当触及我们利益底线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接受和低头。”中铝海外控股公司总裁王文福说。作为中铝海外投资机构的总裁,王文福也是代表中铝与澳方进行谈判沟通的主力之一。

中铝的底线是什么,力拓的算盘又是什么,这是过去一个月这宗195亿美元交易案的谜底。

5月下旬,中铝调整的底线开始流传。“股权不低于15%、不放弃力拓一些核心矿产权益。”在这个前提下,中铝可以接受部分修改建议。

但力拓的部分大股东依旧对于中铝这一“可能的让步”表示不满。

其在英国的一个主要股东匿名表态称:“中铝目前所做的事,方向正确,但我不知道是否足够。”该股东认为,该交易计划还需做出更多修改,“已有让步不足以减轻投资者顾虑。”

不过,对于“15%股权”为中铝调整底线的问题,王文福在5月6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上述流言进行证伪:“不是这个问题。”

“总的来说,很明显,我们认为很重要的底线问题,他们不能解决。而他们的要求,我们认为太高、太不合理了。”王文福告诉本报记者。

本报记者从可靠消息渠道获知,双方关于争夺的底线,在于“铁矿石的营销权益”。

前述中铝内部人士也表示,中铝此前对交易条款的调整,目标正是为了满足力拓“不影响资源定价”的要求,“包括修改产品营销、市场决策等条款”。

中铝海外收购团队的一个高层的下面这句话,透露了中铝的底线秘密。他说,“我们不是捡垃圾的公司。”

来自中铝的核心消息显示,力拓要求修改的条款,涉及的资产调整已经突破了中铝的底线了。

在 2月12日双方公布的交易方案中,除了72亿用于购买力拓可转债外,另外的的123亿美元,将用于购买力拓集团有关铁矿、铜矿和铝的最优秀资产的少数股 权,并围绕这三项业务分别组建三家合资销售公司。届时双方各占50%的股权,负责合资项目的产品销售。中铝将依据投资比例拥有相应的董事会席位。

“合资公司隐含的意味,是中铝的发言权和利益更大一些。”作为中铝这次的主要竞争对手,前述利益相关方知情人士5月6日告诉本报记者。

黄雀在后:中铝力拓交易案的漏洞

谁策动了对中铝底线的突破?似乎可以从这桩失败交易的赢家中寻找答案。

“对于现在的力拓来说,中铝与必和必拓两个方案相较,肯定是后者更好。”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当时力拓是没有办法融到钱,但现在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BDI又站上了4000点,此前可是跌到700点以下的。”

在6月5日两拓签订的非约束性协议中,力拓与必和必拓以各自50%的股权持有合资公司,承担西澳铁矿石业务目前与未来的所有资产及负债。

必和必拓首席执行官高瑞思(Marius Kloppers)于5日的公司声明中表示“非常高兴”:“该合资公司将世界级的铁矿石资源、基础设施和人员组合在一起,将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因此,对所有利益相关者来说是一个最好的结果。”

双方预计,协同效应所产生的净现值将超过100 亿美元。该合资公司将作为一个成本中心,必和必拓与力拓分别通过各自的营销及运输网络出售均等数量的铁矿石。

为了使双方在该合资公司中股权对等,必和必拓将在协议生效后向力拓支付58亿美元,以将其在该合资公司中的持股比例由45%提升至50%。

但无论力拓还是必和必拓,仍需要寻找中铝交易方案的漏洞。

在2月12日的交易案中,中铝和力拓双方还将组建三个战略合作委员会,负责管理各合资企业,中铝将派出管理和技术人员,以确保公司在所有合资企业履行管理职责。

但 或许正是这些交易细节上留下的联想,让力拓的股东们表示疑虑。“如合作委员会怎么定?议事规则如何?这都是外界还看不到的。这种不透明给人想像和施展的空 间很多,模糊性很大,使得最关注的人都开始猜测,中铝可能会在营销方面施加影响,改变潜在的营销格局和游戏规则。”上述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在政府公关之外,无论是力拓的高层还是必和必拓,都找到了以下的疑虑,作为挟持中铝修改条款的武器。

“营销格局对于矿商来说非常重要,西方企业希望,那些市场化的东西能被固化。但他们也知道,中国在追求买方话语权上意愿比较强烈。矿商不希望冒险让现有结构受到任何的潜移默化。”前述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如是解释。

对于必和必拓来说,这是不会袖手旁观的一笔交易。

三方最后30天的角力

交易方案上的漏洞,还需要市场配合。

是调整方案,还是坚持原计划?中铝力拓交易案留下的这最后30天的谜团,成为中国企业海外竞购的难得鲜活案例。

第一个重大节点发生在5月5日。当天,力拓澳大利亚公司的股价在交易公布后首度突破70澳元(约合52.24美元),力拓英国公司的股价也升至30英镑(约合45.41美元),超过中铝购买可转换债券的首批行权价(每股45美元)。

在中铝此前宣布的注资方案中,72亿美元用于认购力拓发行的A、B两部分可转换债券,分别以每股45美元和每股60美元的价格,转换为力拓的普通股。同时还可以享受9%的年息。

一直质疑力拓“为何不向现有股东配股”的声音,此刻显得不仅有理,而且有据。

一位专注于澳中的能源投资的交易人士反问记者:“换一个角度站在力拓的股东立场上,市场跌到了最低点,你的董事长和财务总监却要考虑把一部分公司卖掉,你愿意吗?”

这时,一个折中消息从英国传出:力拓或将原计划给中铝的3%-4%的可转债,转而出售给其他股东,从而将中铝的持股比例限制到15%之内。

中铝对此以沉默回应这一传闻。

这时另一个熟悉的角色也正在5月悄然登场。

“事实上,必和必拓和力拓正式洽谈差不多有一个月时间,中铝当然知道此事。”中铝海外交易团队一高层告诉本报记者,“只是必和必拓没有在媒体或者其它场合多言,它选择了直接下手。”

5月14日是另一个时间点。“这天前后,必和必拓与力拓就达成了初步协议,除了组建合资公司,力拓配股时,必和必拓也希望能大量认购。”中铝得知之后,开始被迫加速调整和沟通。

5月21日,《悉尼先驱晨报》一则消息称,中铝准备“放弃部分销售条款及获得力拓30%铁矿石产量的合同”,“愿意删除部分公司治理方面的要求,包括在新合资企业任命人员的权利”。

对此,王文福对本报记者表示:“这些猜测太多,我都不知道从何而来。但实际上,都是不确切的。”

传闻漫天飞舞之下,力拓新任董事长杜立石(Jan du Plessis)在5月期间密集接洽英国、澳大利亚各大股东。

配股是否跟进:中铝的下一步难题

虽然中铝最后获得了1.95亿美元,相当于中铝力拓交易案值1%的分手费,但是留给中铝的棘手难题并未就此结束。

6月5日发给本报记者的公告中,远在堪培拉的熊维平的表态,“我们对这一结果感到非常失望。”

熊维平也进一步表示,“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中铝公司作为力拓集团最大的单一股东,注意到了力拓集团计划实施配股融资并拟与必和必拓集团在西澳皮尔巴拉(Pilbara)地区建立合资企业的公告,我们将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

事态的发展,即包括了力拓与中铝分手后,转而寻求配股后的情势。

“比如力拓152亿美元配股,就是个摆在中铝面前的难题。如果不跟的话,作为单一大股东的地位就会被稀释,但跟的话,现在这个股价又在升高了。”上述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中铝的交易对象力拓,目前还拥有另一个敏感的身份,即中澳铁矿石谈判桌上的“急先锋”。

5 月26日起,力拓已先后与新日铁、韩国浦项制铁、中国台湾以及其它亚洲地区的钢厂,就2009新一财年的铁矿石价格达成一致。在2008年的基础上,粉矿 价格(占中国进口量的80%)只降32.95%。把坚持“降幅不应低于40%”的中钢协和中国钢企,置于进退维谷的境地。(本报记者邓瑶、鲍晖春对本文亦 有贡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81

兩位神祕大戶分享長線致富祕訣 「忍耐」的威力比複利效果更驚人

2010-7-19  今周





一位是縱橫兩岸三十多年的神祕投資家,一位則是獨具慧眼、擅長「養股王」的股市大亨。兩人以敏銳的投資眼光,點出長線選股要訣,並將長年累積的投資智慧與 讀者分享。

撰文‧歐陽善玲 研究員‧葉揚甲六月中旬,我們拜訪一位縱橫兩岸三十多年的神祕投資家。這位投資家在大陸B股賺到巨額財富,目前隱身於台北市一流豪宅,過著極為低調自在的 生活。

長線布局兩岸股市,他總能立於不敗之地,每每在大獲全勝後,就悄然離場。如果小散戶能向他提問,一定會想知道,在股市中他如何修煉,才有今日這番成就?

這位神祕大戶,正是一位長線投資奉行者。數十年豐富的股海經驗,淬鍊出投資智慧,雖然深奧,卻能讓人細細體會。

他態度從容地說:「不是只有賣股票要有長期忍耐功力,買股票也一樣要忍。投資,就是要在門可羅雀時進場,車水馬龍時退場。」

神祕大戶的投資修煉

靠修養克服人性的貪與怕

「二○○二、○三年,我只做了兩件事,一是買房、一是買股。」這位股海老手悠然地說。當時,全球景氣處於這樣的環境:主要國家經濟衰退,美伊戰爭一觸即 發,美元、美股巨幅下滑,金融市場波動劇烈;隔年,台股受到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擴大衝擊,指數連日重挫百點、最低殺到四○四四點。投資 機構發出聲明,疫情對台灣經濟發展相當不利。

當大家急著拋售時,就是該我進場了當悲觀氣氛凝結,小股民深陷泥淖,動彈不得;大戶卻不動聲色,進行「你丟我撿」,在股市、房市中輕鬆掃貨。SARS風暴 後一年,台股高點站上七一三五點,漲幅高達七六%,再次印證「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

「耐心等候機會及好價格,是投資能夠勝出的關鍵。這也是長線投資的好處,時間拉長,總成本就能降低、買得夠便宜;當然,進場時機也很重要。」神祕投資家笑 說,「對我而言,長線投資最痛苦的事,就是發現買貴了。所以當大家不要股票、急著拋售的時候,就是該我進場了。」不過,投資要做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 皆醉我獨醒」的境界並不容易。歸根究柢,仍在貪、怕二字。老前輩一語道破,「過分貪婪,是來自過分恐懼。這兩者都是與生俱來,只是程度深淺問題。要學會控 制,必須靠修養及知識來修煉。」簡單講,就是貪,但不能太貪;恐懼,也不能過分恐懼。

要有相對高、低點獲利的修養他進一步詮釋,如果一個人老想著買在最低,賣在最高,全宇宙好處都給他一個人撈盡,最後一定會有報應。「這種人,買他的股票會 被套在最高點,一定死;賣他股票的人,被迫賣在最低點也會死。投資不要想做這種事,要有相對高、低點獲利的修養,要留餘地給其他人賺。」但話說回來,沒有 人能準確預知頂部跟底部,大概只能知道相對低點及高點位置,所以投資一定要分批買進。神祕大戶不客氣地說,「持有鈔票的人,長期來看最笨,那只能當作暫時 的避風港。就像打拳擊,一定要有出拳機會,但不能兩手出拳,下一個風險承擔不起,就叫做『束手就擒』,永無翻身機會。」除了靠修養來控制貪跟怕,想長線致 富,還要有勇氣面對無知。「人要懂得求知,但不是要你無所不知,而是要知道自己哪裡不足,對自己有正確的認知。」他形容,有些人錯把無知當有知,就很麻 煩。勇敢面對無知,柔和調適,是很大的智慧。達爾文的進化論說的是「適者生存」,股市也一樣,最後存活下來的,是適者而非強者。

偏偏很多人想不通這點。努力成為強者、搶著當市場第一,所有痛苦跟著排山倒海而來。這就是無知,有知的人不會貪婪;在市場恐懼下,也會變得堅強而勇敢。如 果心境不能超脫俗事,那就學學神祕投資家,遠離塵囂、強迫自己跟市場保持一定距離。

保持距離,培養自我調整能力習慣短線操作者,一天不看盤,就覺得心癢難耐。太貼近市場,所有雜訊一古腦兒灌進來,心情絕對大受影響,要做出正確決策機會也 不高。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家||股神華倫.巴菲特,就曾在一九九九年股東大會上,開玩笑說:「如果我在股市開盤期間常溜去看電影,那麼你們應該會賺得更 多。」資深大戶認為,股票要做得好,就要保持距離。他比喻,就像欣賞一幅畫或一件藝術品,最美的角度,是調整到最好的距離。「太遠,看不清楚;太近,看了 又頭昏,保持適當距離,才能享受其中、感到自在。」投資,要能夠放下,講求平衡。而股市是動態調整,學習如何在動態環境下取得平衡,懂這個道理,就能適者 生存。

不過,即使是身價驚人的神祕投資家,長線投資路上也會遭遇挫折。「我也有很長一段時間在谷底煎熬,那時就會少看盤,多聽古典音樂或喝茶。我會想,天命如此 也沒辦法。」他認為,股票真正的酬勞,是長期忍耐的報酬,在這過程中,一定要有定性。因為多數時候,看得到未必吃得到;而「歡喜做,甘願受」境界,更是投 資最高修養。

如果投資成功的條件,是要有認知、勇氣及自我調整能力;那麼長線致富的要素,應該還包括眼光、魄力及膽識。

神祕投資大戶長線投資3大關鍵心法

心法1:

耐心等候機會及好價格,是投資能夠勝出的關鍵。

心法2:

不要求一定要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而且要分批買進。

心法3:

股票真正的酬勞,是長期忍耐的報酬,在這過程中一定要有定性。

股市大亨的選股祕招

押寶明日之星 賺進上億元另一位頭腦冷靜、獨具慧眼的股市大亨,靠著投資賺到數十億元資產。他長年押寶的公司,後來不是變成股王,就是同類型股票中股價最高的。挾其「最 會養股王」的光環,問他最重要的選股指標是什麼,他說:只有企業經營者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甚至連財報都可以不用再看了。

這位投資電子股起家的股市大亨,選股重視邏輯性。他認為,一位不好的經營者,要做出漂亮的財報數字很容易。因此,對股市投資人來說,選股、選標的雖然重 要,但都不如挑對老闆及經營團隊。這,才是長線致富的第一步。

企業經營者是否可靠?

「理想的企業經營者,要具備三個條件。一、技術要夠專精,也就是專業領導;二、做事要很努力,對公司一定要盡心盡力;三、為人操守要正直。」如果真要挑 選,台灣企業家符合上述三項特質的,就是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及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

如果投資高科技產業,經營領導人的學歷背景,也要一併納入考量。「如果投資電子股,我會看老闆學歷,若是台、清、交、成大畢業才會考慮。」他解釋,這樣並 非瞧不起學歷不起眼的企業家,而是為充分了解高科技技術,老闆的程度要很高。加上電子儀器技術複雜,研發更需要一流人才,領導階層的視野及格局,就相當重 要。

好的老闆,還要配合對的產業,才能激出長線投資火花。「掌握未來主流趨勢產業,就能享有勝出的機會。」他說,目前來看有四大產業最具潛力。包括中國通路、 網路消費、軟體開發及IC設計。其中,中國大陸工資調漲,購買力增強,至少未來五年投資展望,都相當樂觀正面。

是否符合大環境趨勢?

進一步解釋,長線投資首選產業,最好是沒有產能限制、著重技術研發。因為,資本密集的代工產業,產能有多少都可計算出來,這樣的企業成長空間小、毛利相對 低。要期待高報酬,除非遇上大缺料題材,廠商才能以供給減少為由,調高價格。不過儘管這樣,最後也才多賺一點,將時間拉長來看,價格又回復先前水準。

尤其,中國大陸低廉的勞動成本優勢,隨著富士康調薪,已慢慢消失。未來,台資企業將面臨轉型陣痛期。一旦失去中國土地、勞力紅利,公司營運成本上升,對獲 利就有直接影響。另外,所謂「大樹下好乘涼」,挑選產值規模大的產業,再從中找尋關鍵零組件廠商,長線要獲勝的機率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要從趨勢產業中挑出具核心競爭力的公司,觀察重點,在產業技術是否夠特別。「最好的選擇,是別人有的,我也有;但我卻掌握了其他人沒有的致 勝武器。」像大潤發布局中國通路,在戰略上相較其他賣場,就略勝一籌。

這位股市大亨強調,對於趨勢判斷的敏感度,是日積月累而來。平時大量閱讀財經書報,增進投資知識,不但能訓練判斷消息真假的能力,還可以藉此磨練挑選產業 的邏輯力。

是否穩定配發高股息?

對資深投資大戶來說,股市沒有不能做的行情,只有不會做股票的人。相信「永遠可以找到新的機會」,是他們和小散戶最大差異。股市大亨建議,一般投資人可先 累積一筆資金,再用積蓄、以二到三年時間為考量,看到好的機會就跳進去。

「像匯豐銀行就是香港人的生財工具,只要手邊一有錢,就會去買匯豐銀。但兩年前金融海嘯,匯豐股價大跌,哭死一堆人。不過即使這樣,投資人損失也有限。因 為長年配股配息,怎麼算,投資都獲利。」再看,台塑四寶(台塑、台化、南亞、台塑石化)及電信三雄(中華電、台灣大、遠傳)每年股息股利至少有六%到 八%。反觀過去五年,銀行利息都不超過二%。長期配發現金股息,保守來看,對投資人等於是安慰獎,也較符合人性。對退休族群來說,這種同時具備定存及穩健 成長的概念股,雖然發不了橫財,但可享受社會經濟發展果實,也是不錯的選擇。

一位奉行長線投資的證券公司資深顧問認為,股神巴菲特是長線投資最經典的代表人物,以他的投資成就,要說明長線投資比短線操作更有希望致富,一般人都能接 受。也因為信仰巴菲特的股民變多,放眼投資市場,訴求長線投資的散戶,也有增加趨勢。「可惜的是,每個人都只學到一塊。有戰略,卻無戰術。」還有一個關鍵 在於相信巴菲特的程度,也就是如何奉行,才能將長線投資精髓發揮到百分之百。「像ROE(股東權益報酬率)是巴菲特最重視的選股指標,因為這代表一家公司 主要財務結構、獲利能力及經營效率。但一般人卻未必能深入了解這個數字的意義。」另外,想做巴菲特絕不能每天盯盤,股價不再是決定買賣的唯一條件;每月營 收變化也要準確掌握。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對產品生命力的判斷,及選擇企業領導人與經營團隊的眼光。

表面上看,是把投資變得更簡單,但真正執行起來,要先克服人性弱點,不如想像中容易。

師大副教授朱文增指出,台股究竟能不能「長相廝守」,只要把過去加權指數還原後的報酬率,與銀行定存利率相比就知道。以七月九日台股收盤七六四四點來看, 還原權值後指數約九九一八點。也就是九年前,投資人若在指數相對低點、四千點時進場,放到現在報酬率翻兩倍,就遠優於銀行定存。

但話說回來,長線投資核心問題,還是在人心、人性。而從身價數十億到百億元的投資大戶身上,不難看到「忍耐」的威力,其實比複利效果更驚人。

禮正投顧總經理毛仁傑說,常聽身邊朋友抱怨,「如果當初能放久一點,一定可以賺更多。」類似這樣的經驗,十位投資人有九位會遇到。換句話說,從歷史經驗或 透過大師級的投資家告白,長線投資才能真正致富,是一般人都能接受的簡單道理。問題是,知易行難。

毛仁傑分析,長線與短線投資的差異,在於長線投資持股時間拉長,期間有可能遇到四○%、五○%的波動;投資者必須能夠忍受,才能放長線釣大魚。而短線操作 者,必須每天盯盤,對市場消息極為敏感,這些人以「累積小勝為大勝」方式致富,和長線一次性的勝利,兩者邏輯完全不同。

但,市場時而風和日麗,時而驚濤駭浪;要準確抓住每一次波動,是不可能的事。「真正賺大錢的,幾乎都要靠長線投資。」毛仁傑直言,像公司大股東被迫長線投 資,短時間必須忍受市場波動,但最後反而成為巨富。一般人沒有長期持股需求,要身體力行長線投資,EQ是關鍵。

他認為,長線投資執行難度高,擬定戰略前必須先克服幾項障礙;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個性,例如抗壓性、忍耐力;再來,要訓練投資眼光,很多人中途放棄、看到 股價波動按捺不住,是因投資信念不足。包括對持股不夠熟悉、對產業趨勢沒定見。

年輕人個性較衝,要做到長線投資更不容易。但可以用比較小的資金建立長線投資部位,經過幾次的良性循環,嘗到獲利果實,或許就能逐步建立長線投資習慣。不 過,習慣最終仍要靠毅力養成。能夠踏出第一步,距離致富目標也就更近了。

股市大亨3大選股策略

策略1:

挑對老闆及經營團隊,這才是長線投資致富的第一步。

策略2:

掌握未來主流趨勢產業,就能享有勝出的機會。

策略3:

選擇穩定配發現金股息的企業,長期下來,怎麼算,投資人都獲利!

長線投資語錄 股神巴菲特:1. 若你不打算持有某檔股票達10年,那麼,10分鐘也不要持有。

2. 我最喜歡的持股時間是??永遠!

3. 買股票時,應該假設明天開始,股市要休市3到5年。

4. 如果你不斷地跟著風向轉,那你就不可能會發大財。

5. 耐得住時間考驗才最真實,能讓你賺到大錢。

長線投資語錄傳奇操盤手 彼得林區:1. 我每年「也會」花個15分鐘看看股市走勢。

2. 股市最佳的賺錢途徑,就是投資一家已獲利數年,並絕對會一直成長下去的小型成長公司。

3. 在短期內,上市公司經營得成功,股價不一定就會有所反映;但長期而言,利多不漲,正是賺錢的好機會,要買好公司的股票,還要有耐心。

4. 股市下跌正是撿便宜的好時機,這些便宜貨是那些驚慌中逃離風暴圈的投資人所丟出來的。

5. 假如股票下跌,但基本面仍看好,就不該賣掉,甚至要加碼買進。

長線投資語錄 投機大師科斯托蘭尼:1. 要有耐心,因為任何事情都不可預期,發展方向都和大家想像的不同。

2. 只有看到遠大的發展前景時,才可買進股票!

3. 我的證券交易格言是:看重小利的人,不會有大價值!

4. 多數的基金經理人表現,比手中握住同一檔股票長達30年的家庭婦女還要糟糕得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21

華寶創歷史新高後的我感:投資分享之反向操作和選股之道 黃師傅

http://hk.myblog.yahoo.com/master-wong/article?mid=4105

2010年8月13日,黑色星期五。一切順利而平淡的渡過。

 

當天,華寶國際收市價創出歷史新高 12.24 港元。小弟的投資組合也進賬不少,而該股的持股比重甚至接近第一大持股國壽。

 

常聽見人說長綫買入優質股票就是投資王道,這話只對了一半。另一半是,克服人性的缺點,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沽出,在別人畏懼的時候買入,但這一半,執行上是有很大的難度。因為這是違反人性的行為。

 

仲記得今年年初恒指接近一萬九千點時,不少人已看淡甚至「轉左熊MODE」,連我自己也有點受到影響而準備了撤退的方案。

 

今年能打敗大盤,部份很明顯是運氣使然外,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在這個時機買入建行和信和。這是反向操作的一個例子 - ROE20% 兩倍PB,和樓價在向上的走勢下買入地產股,管它甚麼九招十二式、地方政府債問題、A股低迷。今年7月更在友人的「慫恿」下買入A股ETF 和沽了一部份建行。

 

反向操作的精粹是可以有能力分開那些是真正影響基本面的因素、那些是市場雜音。李祿也說:「投資股市最大的風險並不是價格的上下起伏,而是你的投資未來會不會出現永久性的虧損。單是股價下跌不單不是風險,根本是機會」。 有一樣重要的是,價格有時候會預先反映基本面的變化,有時候則是市場雜音。沒有預先的規律可找,這才是投資引人入勝的地方。由2007年的牛市頂部起計, 中移動由160 元跌到 50元、匯控由 150元跌到33 元,就是他說的永久的虧損,但國壽由 50元跌到 18元、建行由 9元跌到 2元一樣,這是機會。此話何解? BLOG友們自己領會一下。領會到的朋友,就好像之前巴黎兄引孔子教子路射箭的故事中,子路看到那個紅心「其大如日」的境界。

 

綜合今年的操作,有一樣遺憾的是在今年的最低位 (70 元左右) 沽出了最後一注匯控。見到嗎? 時機的掌握,並不如大家所想的這麼簡單

 

也因為如此,對於投資初哥、沒興趣研究股票或沒有時間打理組合的朋友來說,買入優質藍籌及長綫持有,就是最佳的投資策略。

 

有經驗的老手可以選擇藍籌以外的股票,因為估值低估出現的情況較易存在,但當然,部份估值低也有它的原因。記得林奇當年主理的基金也不是全以指數成份股為主要的。也不代表指數成份股比二、三綫股的風險高或低。試想想 160元買入中移或 150 元買入匯控,今天如何?

 

也因為如此,選擇指數成份股以外的股票,我們並不應以公司的市值大小作為選股的準則,而是看公司的護城河、對手、財務狀況和估值。一般能成為藍籌的權重股,護城河是普遍存在。成為藍籌是果,護城河才是因。

 

騰訊當年上市,只是數十億元的小公司,上市時股價是 4 -5元、李祿未發掘比亞廸時,市值也只是三十至四十億港元,安踏未上市前,是李寧眼中不屑一顧的小公司。誰能肯定走利基的特步、匹克不能打出自己的一個新天地,和大哥們平起平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05

分享国美:杜鹃向贝恩释放“和解”信号

http://www.21cbh.com/HTML/2010-9-17/4MMDAwMDE5ODA4Mw.html

距离9·28还有12日,国美电器(0493.HK)控制权之争又生变数。

9月16日,国美电器董事会聘用的新闻发言人给本报记者发来的信函称,“大股东给国美股东的声明,是最新一轮的黄先生一方反复无常且令人费解的表现。”

该发言人所指的是,此前一天黄光裕家族发出的《致国美股东同仁公开函》。在这封公开函中,黄光裕家族一改往日,对贝恩资本表示认同,并再度表达了“将未上市门店注入上市公司”的意向。

“尽管我们乐见他认同贝恩对业务的贡献;然而如若当真,很难理解他为什么曾于5月投票反对贝恩的董事连任?”国美电器董事会新闻发言人称。

黄光裕家族对贝恩资本态度的改变,背后是双方此前的频繁接触。

事实上,15日,这一转变已然尽现。当日,黄光裕家族代表邹晓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贝恩已经转股,它现在的身份已经不是严格受保护的债权人。(黄光裕家族和贝恩)作为国美电器前两位的股东,长期来看,利益是一致的。”

在邹晓春发出上述言论的同时,有传闻称,同日,国美电器大股东黄光裕之妻杜鹃和贝恩资本董事总经理竺稼,已于北京见面。

对 此,贝恩资本中国区副总裁戴卫青对本报记者表示,“由于涉及到上市公司,我们不方便透露双方见面与否等具体信息。”而黄光裕家族一方的新闻发言人亦守口如 瓶,仅称,“杜鹃女士近期状态很好,她会在大股东权责范围内帮助国美电器发展,目前,我们无法告知的更多信息。大股东与其他股东利益是一致的,保持沟通是 很正常的。”

但一位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杜鹃与竺稼,本周确实已经见面了。而在此之前,双方也一直保持着频繁沟通,而沟通形式多样,包括电话、会面等。”

不过,虽然原来的盟友贝恩资本变得不那么确定,但在9月28日之前,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陈晓,手中仍然握有一张王牌——增发。

9月13日午夜前,黄光裕家族发函,要求国美电器董事会“确认”未实施增发计划,并“承诺”在增发前21天提前通知大股东。但15日午夜前,国美电器董事局以公告的方式,拒绝了黄光裕家族的上述两项要求。

杜鹃会见竺稼

15日,两个大事件的发生,对国美电器的争夺战,产生了微妙的影响。

当 日,国美电器大股东一方发出了《致国美股东同仁公开函》,在该函件中,黄光裕家族称,“创始股东很高兴能有机会与贝恩合作”,并发布了旨在推动国美电器发 展的未来“新五年”计划,该“新五年”计划提出了海外扩张和发展网络购物等思路,这与8月23日以陈晓为代表的国美电器董事会公布的五年计划相去甚远。

同日,此前一直被视为陈晓一方战略同盟的贝恩资本,实施了“债转股”。国美电器公告称,贝恩将持有的15.9亿元对国美电器的债务投资转变为股权,转股之后,贝恩持国美电器股份约9.98%,贝恩资本正式成为国美电器的第二大股东。

贝恩转股之后,国美的已发行股本从约150.55亿股增加至166.86亿股。而大股东黄光裕的持股比例,则由原来的35.98%摊薄至32.76%。

变身国美电器第二大股东之后,贝恩资本的“口风”亦发生了转变。当日,贝恩董事总经理竺稼对外表示,公司实施债转股的目的,并非是“站队”,不是为了与某一方“做斗争”。

而 这种轮调与黄光裕家族提名的国美电器候选董事邹晓春不谋而合。当日,邹晓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我们也看到了,贝恩的转股,确实给国美的财务资本结构 带来一个优化。从今天开始,我们都是平等的了,我相信在这种状态下,股东一定更容易在股东大会层面上,更容易在董事局的层面上,达成一种建设性的股东合 作。”

而此前,国美电器大股东黄光裕家族,一直指称,以陈晓为代表的国美电器董事会,以苛刻的条件引入财务投资者贝恩。并称,作为一个理性的财务投资者,贝恩不应转股。

如今,一方转向,一方掉头。在贝恩资本和黄光裕家族态度的微妙转变背后,是双方此前的频繁接触。

关于黄光裕家族与贝恩的接触状况,邹晓春对本报记者确认,“(与贝恩的)这种接触,并不是一次、两次。在整个过程之中,我们作为创始大股东,跟包括贝恩在内的所有股东,都一直是保持沟通的。”

16日,前述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确认,“黄光裕家族现在的掌门人杜鹃,并非昨天(15日)与竺稼见面。不过,她本周与贝恩方面确实见过面。此前,双方各自的团队也一直保持沟通,而且,沟通形式很多样。”

至于双方沟通的具体问题,以及探讨的深入程度,该消息人士称,“确实不知道双方谈到何种层面。不过,黄光裕家族一方一直希望贝恩不要以‘支持董事会反对其它股东’的姿态出现,并希望能与贝恩达成股东与股东之间的、对于国美电器长远发展的共识。”

在与贝恩的沟通中,对黄光裕家族来说,最为紧迫和最为重要的是,在9月28日即将到来的临时股东大会上,贝恩将在董事局和大股东之间做出何种选择。对此,该知情人士称,“就此,双方此前沟通的基础应该是,贝恩起码不表态,或者不参与投票”。

与贝恩共享国美

如果分享国美电器的共同利益,应是此前杜鹃与贝恩坐在一起谈判的关键。

对于财务投资者贝恩来说,在3至5年内,获得超额收益并退出国美电器,才是其最终目的。此前,竺稼已明确表示,“贝恩不可能一直持有国美电器股份,未来一定会寻求退出,当然会保证自己的投资回报。”

事实上,2009年6月投资国美电器至今,贝恩资本的投资回报正不断扩大。

5 月11日晚,在国美电器股东大会否决了贝恩三名董事的任命后,国美电器召开紧急董事会并重新委任三名贝恩董事,当时,国美电器的声明称:“如果贝恩在国美 董事会中失去了董事席位将造成公司违约并须做出赔偿。这样的投票结果,将直接导致公司所要承担的相关赔偿额高达人民币24亿元”。

当时,身为债权人的贝恩资本如果选择退出,其约16亿元的投资,将可收回24亿元,收益率为50%。

而9月15日,在贝恩资本实施债转股之后,按照当日的国美电器收盘价2.34港元/每股计算,贝恩资本的投资收益率,已高达137%。

若贝恩资本还想寻求更高的投资回报,其必须做出选择:是将大股东黄光裕家族手中现有的近400家门店注入上市公司,使国美电器的门店数量迅速增长,还是支持陈晓力推的新五年计划——未来五年新增700家门店,同时承受失去未上市门店的风险。

黄 光裕家族15日发布的《致国美股东同仁公开函》明确表示,“大股东将与重组后的董事局研究并寻找方法,以合理可行的方式将非上市业务合并到国美电器内;让 全体股东可享受该等合并带来的整体规模效益,并消除公司与非上市业务之间已存在的任何竞争关系,以简化集团架构和公司治理机制”。而这,或许是此前杜鹃与 竺稼多次沟通达成的成果。

事实上,贝恩还有其它从国美未上市门店获利的途径。一位分析人士对本报记者称,“非上市公司门店打包进入上市公司,还有很多操作空间,比如,在注入上市之前,对未上市门店的股份比例进行切割等。”

在这位人士看来,“对未上市门店的运作空间,使得拥有更多资产的黄光裕家族一方,在面对追求投资回报的机构面前,拥有了更多的谈判砝码。”

15日,邹晓春也评价称,“我认为,在贝恩今天转股之后,我们肯定就没有根本的分歧了,因为大家都是股东,大家跟这家公司的利益是一致的。”

而将“未上市门店注入上市公司”是以“大股东在9月28日获得股东支持”为前提的。在保证贝恩资本投资回报的同时,黄光裕家族的诉求亦相当清晰,那就是陈晓出局。

邹晓春称,“陈晓先生只有不到2%的一个股权比例,却在掌控这家公司,在这家公司的董事会里,玩弄、算计大股东,从而也算计全体股东。我相信,这不是任何一个资本市场规则应该反映的一个真实状态。”

对 于记者提出的“大股东与贝恩合作让陈晓出局”的可能,邹晓春称,“我们愿意跟所有的投资者合作,跟所有的股东合作。陈晓先生是个麻烦制造者,我认为,陈晓 先生的离开,确实是有助于改变公司目前现状。如果陈晓先生能主动辞职,我认为,这将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行为,是值得社会称赞的一个行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04

好文分享: Advantages of Solar Energy – Declining Cost the Biggest One fatlone's investment paradise

http://fatlone.wordpress.com/2011/03/04/%E5%A5%BD%E6%96%87%E5%88%86%E4%BA%AB-advantages-of-solar-energy-%E2%80%93-declining-cost-the-biggest-one/


fatlone:

轉貼之前先說幾句

這裡列舉了太陽能相對其他石化能源和再生能源的八大優勢, 誠意推介給打算研究太陽能行業的朋友

太陽能前景一片光明, 最大問題是我們如何從中挑選一些能夠跟隨行業的步伐, 不斷成長的企業

老實說, 做太陽能的不會是大眾心目中的好公司, 一如其他科技行業, 這是資本密集兼具週期性的行業, 資本開支巨大且風險不低, 競爭又非常激烈, 市場都不會對這些行業寄予厚望

我個人覺得, 一般人不看好的板塊可能正是發掘寶藏的好地方, 人所共知的好公司必然估值高昂, 太陽能普遍都是予人只是一個新能源概念的新興產業, 數年前曾經有過巨大的泡沫, 現在那些公司的股價只有當時的幾分之一, 可能就是因為這一點, 嚇怕了投資者

我沒有經過那段日子, 我可以很客觀地研究這個行業, 我看到的不只是概念, 而是一個快要達成的理想, 就是grid parity市電同價. 當太陽能達成此里程碑, 就可以擺脫一直以來要靠補貼才能生存的形象

業者們主要從兩方面減低成本: 擴大產能換取經濟規模和技術提升. 自從中國的業者強勢進入太陽能行業, 成本下降得很快, 因為他們擴產計劃比起來自西方的先行者激進很多, 最大的一線廠家在來年的資本開支, 是去年的數倍, 以最進取的龍頭保利協鑫為例, 2010年大約賺三十多億, 但今明兩年的投資將達到177億, 看起來這是非常不理性的, 這就是中國的特色, 外國人不理解也不認同. 我相信這一點解釋了市場只願給予這些以倍數增長的公司十多倍市盈率. 能夠以這般非理性速度發展, 背後必定有國家支持, 若所有太陽能的投資者就是參與這場新能源賭局的人, 那中國政府就是賭得最大的一個, 我看得到領導人的遠見和氣魄, 原本可能只是概念的太陽能, 經過中國政府的強力支持, 加速降低成本, 到快要有力和石化能源競爭, 這就是資本的力量. 我相信政府大力支持太陽能, 目的是要創造更多產業, 沒有產業又怎能養活人民? 難道像香港一樣靠金融? 這些行業養不了多少人, 最終都是要靠製造業. 現在人工高了, 工廠不能再做低價產品(就算做也會用機器代替), 要做賣得到價錢的貨, 新興產業就是要做一些有價錢的貨, 太陽能行業是其中一個發展方向

中國政府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夠好, 但決策者的眼光, 我是很認同, 香港的領導人有中央的一半, 香港就有救了

講得太多呢…

原文如下: (source: http://greenworldinvestor.com/2011/03/03/advantages-of-solar-energy-declining-cost-the-biggest-one/)

Solar Energy is the only form of Energy whose costs are continuously declining compared to other forms of Energy.This is one of the biggest advantages of Solar Power over other renewable and non-renewable forms of energy.Solar Energy costs have declined by over 50% in the last 2-3 years even as Coal,Oil,Gas and other Energy costs have gone up.While Wind Energy costs have declined in  the last year the overall trend is increasing as the costs of copper and steel go up.This is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why solar energy demand has gone up by 150% in 2010.With solar costs going down by another 10% each year over the next few years,expect Solar Energy to grow at a further fast rate in the future as well after growing at 50% CAGR over the last decade.Here are some of the advantages of Solar Energy over other non-renewable energy forms

1) Environment Friendly – Solar Energy does not lead to any major mining activity,does not lead to significant GHG emissions,does not lead to health hazards like thermal power

2) Declining Costs - Solar Costs are declining at a rapid pace and are rapidly approaching grid parity in most parts of the world.The use of semiconductor techniques ensures that the costs should continue to decline in the future as well

3)No Fuel and Low Maintainance - Solar Energy does not require any fuel like Wind Energy and the Operation and Maintainance Costs are extremely low.This is a huge advantage in these days when gas and oil disruptions are causing energy insecurity.Libya,Russia are all examples

4) No Pollution and Deaths- Solar Energy does not lead to pollution disasters like the BP Oil Spill and Coal Deaths which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Dirty Energy Productionl.

5) Almost Unlimited Potential – Solar Energy Potential is almost infinite compared to the limited and peak features of other forms of  energy like Wind,Geothermal,Oil,Gas and others.Only Nuclear Energy has potential similar to Solar Energy

6) Size Advantages - Solar Installations can be installed in various sizes with as little as 200 Watts and as big as a 1000 MW.This is not possible for other energy forms which require a minimum large size such as Coal,Nuclear etc.

7) Quick Installation - Solar Energy can be installed very quickly.Small residential installations can be installed in as low as 3 days.This is much faster compared to other  energy sources

8) Grid Independent – Solar Energy finds the most use in non-grid areas where it can be installed with batteries for energy storage.It is a much cheaper form of energy for non-grid applications than other forms.It is giving competition to Diesel Gensets being used.

Solar Energy will see massive growth in the future which has led to most of the MNC conglomerates getting  into this sector.TSMC,GE,Siemens,Areva,Toshiba,AUO,Honda are some of the companies making large investments into solar energ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27

財散人聚 每年提撥30%獲利與員工分享 林賜農「讓利」經營學 從小學徒變身全球拖鞋大王

2011-4-18  TWM




從經營本業的海灘拖鞋,到與台塑合資的塑膠管廠,甚至投資越南房地產與高科技產業,林賜農都取得了勝利。這位只有初中學歷的工廠學徒,如何靠﹁讓利﹂,把公司變成世界第一?

撰文‧胡釗維 攝影.陳俊銘想像一下,有一天,你們公司的學徒變成了老闆,就是蹲在工廠不起眼的角落、那位你連面孔都記不起來的小弟。結果,學徒變成老闆後,還把這家公司變成世界第一。這個人,叫林賜農。他現在是山冠興業董事長,全球品牌客戶最多的海灘拖鞋代工大王。

初見林賜農,是在越南的胡志明機場,他的個頭高大,始終帶著笑容,但第一時間卻無法想像眼前這個人,竟是掌握全球品牌客戶最多的海灘拖鞋代工大王。等車時,他忙著替同行的部屬搬行李,還為他們點菸,未經介紹,還以為他是董事長特別助理,甚至可能更像貼身保鑣。

本事

每 一元資本創造出將近四十元的營業額林賜農的舉止低調,但山冠的工廠卻是大得驚人!驅車進入胡志明市一個偏僻小鎮,山冠占地二十萬平方公尺的大工廠就矗立眼 前,一旁還有兩棟建築物興建中,也全是山冠的工廠,當地官員說,這個工業區目前就只有這家工廠,是當地政府為了山冠而新設的。

特別禮遇山 冠,原因在於山冠為這個偏僻小鎮創造出上千個工作機會。這家工廠每年可生產超過一千二百萬雙海灘拖鞋,全球約兩成的海灘拖鞋來自這裡,一年營收將近二十億 元,包括愛迪達(adidas)、彪馬(PUMA)、斐樂(FILA)、LACOSTE、Reef與DIESEL等品牌都在此生產。

不只品牌客戶眾多,山冠的本事還在於能從低價的藍白人字拖,做到每雙單價超過兩萬元的真皮拖鞋。這款去年由PUMA與知名設計師Alexander McQueen合作開發推出,現今全球單價最高的限量海灘拖鞋,是以褐色蜥蜴皮手工打造而成,許多好萊塢明星全成了愛用者。

而 且,山冠的資本額僅新台幣五千五百萬元,等於每一元的資本,就能創造出將近四十元的營業額,堪稱高資本周轉率的公司,簡單說,就是能將每分錢運用到極致的 公司;這類公司若屬製造業,多半係採薄利多銷方式贏取市占率,不過,生產低單價海灘拖鞋的山冠,其淨利率竟超過一○%,較國內運動鞋代工大廠寶成工業、豐 泰企業等還高出至少一倍。

林賜農的事業還不只於此,山冠與台塑集團在大陸山東與河南各有一座合資工廠,生產PVC塑膠管,合計年營收超過十 五億元;他在胡志明市、大陸廣西南寧與台中還有土地或住宅開發案,合計將近十筆,當中最大的一塊,是在胡志明市近郊,超過五十公頃的集合住宅開發案;此 外,林賜農還是國內上市櫃公司順天建設、晶采科技與永捷高分子的董事,另外還身兼一家大陸職業學校的董事長。

崛起

只 花五年就將山王的世界第一再拿回來從傳統製鞋業、到化工,再跨足房地產與高科技業,林賜農這位全球海灘拖鞋大王,其實只是個初中學歷的彰化鄉下小孩。小時 候,家中無法支持他升學,當學徒成了唯一出路,十六歲那年,林賜農就投身海灘拖鞋這個行業,當時引領他入門的,是歐都納的董事程育才,林賜農跟著化工背景 出身的程育才十多年,從中學到了生產海灘拖鞋的關鍵|| 發泡技術。

如今已是國內最大戶外休閒品牌的歐都納,前身為山王工業,程育才是創辦人,民國六十四年成立後,曾經有過只花五年就成為全球最大海灘拖鞋供應商的輝煌紀錄,當時的林賜農就是在山王從學徒做起。

只 是,隨著同業陸續赴大陸設廠,山王卻因不願離鄉背井,堅不西進,受傷尤其嚴重,甚而導致全球海灘拖鞋大王的地位隨即讓出。當時,正值民國七十年代初期,中 國大陸與東南亞國家的鞋業加工開始崛起,這時候的台灣,「原料成本大幅上漲、缺工問題又開始浮現。」歐都納董事長程鯤分析了當年的狀況,因此台灣業者在外 銷市場節節敗退,九成被逼著退出。

當中,拖鞋工廠的處境尤其難堪。拖鞋,在台灣鞋業代工領域中,是個「被刻意忽略的行業」,倒不是因為市場 小,相反的,其市場大得驚人,但因為單價低,和運動鞋相比,拖鞋的出廠報價連五分之一都不到,因此工廠難賺錢;另一個鞋廠不願碰拖鞋的原因則是,拖鞋的淡 旺季太明顯。山冠越南廠總經理李俊彥即指出,拖鞋的淡旺季出貨量差距可能達一百六十倍之多,因此增加不少生產難度。

利潤微薄,加上生產難度極高,拖鞋堪稱鞋業代工中的「冷灶行業」,卻也在山王決定退出的同時,林賜農選擇接手另成立山冠興業,那一年,他已三十四歲,和多數創業者相較,已屬年長,然而他只花了五年時間,就將山王的世界第一再拿回來。

民國七十年代初期,根據經濟部統計,山冠是當時台灣所有鞋類中出口量最大的業者,一年的海灘拖鞋出口量超過八百萬雙,他是怎麼辦到的?

「山 冠只求品質與交期,不跟供應商殺價!」一位山冠供應商指出,不像國內其他鞋子代工大廠,每年都在殺價,從供應商身上賺錢。「水太清無魚」,這是林賜農做生 意的理念,「如果把供應商『殺』了,誰來跟我們研發、開發新產品!」他的想法很簡單,供應商強大,也等於替自己加分。

「賠錢的話,你不要做!」林賜農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讓與他往來的供應商印象極為深刻。一位山冠供應商即指出,有一次對山冠報價,兩天後林賜農打電話來告訴他,「你沒將模具開發的攤提費用算進去,接這個單恐怕會賠錢。」隨後,山冠即主動對該供應商調漲費用。

這 是林賜農做生意的信念:寧可自己吃虧,也不讓人吃虧。問他,「難道不怕被人騙?」他的回答相當有意思,「如果你夠誠信、夠善良,就不會碰到奸巧的人,如果 他耍奸巧,會占你便宜,那是因為你讓他賺不到錢。」在林賜農的心中,「財散人聚」是千古不變的道理,只是,這道理說來簡單,卻得有打破「本位主義」框架的 自覺才行。

擴張

從同業手中,將品牌客戶一個個拉進來山冠創業的第五年,林賜農就將昔日長官的世界第一再拿回 來,不過,當時山冠賺的還是蠅頭小利,儘管是台灣所有鞋類中出口量最大的業者,但每雙拖鞋的出廠價僅一美元,與寶成的運動鞋或九興的女鞋相比,山冠的外銷 數量雖是它們的三倍以上,但營收卻只有三分之一不到。

因此,民國七十年代後期,林賜農決心投入品牌客戶經營,他的目標是:要讓山冠從做一雙一美元、只能賣到量販店的白牌海灘拖鞋,升級到能與PUMA、adidas等一級客戶直接對話。他很清楚,山冠要做的,是比客戶還快速的開發能力,以及比客戶還嚴格的品質管控。

如今,只要客戶一張簡單的手繪稿,山冠的設計團隊可以設計出至少五個款式,經常的狀況是,客戶只須將設計概念透過電子郵件寄過來,當客戶幾天後到達工廠現場,已經能看見樣品,還須修改處,山冠也一定會讓客戶在二十四小時內看到結果。

程 鯤指出,山冠甚至已經做到「比賣鞋的還懂市場。」曾經有一次,知名運動品牌FILA委託山冠生產一款工廠報價七美元的拖鞋,林賜農在評估拖鞋外觀式樣、材 質後,告訴對方如果能微幅改款,不但不違背設計師的原意,還能將報價壓低到五美元以下,「幾十年賣出至少五十個國家的經驗告訴我們,這類鞋款的定價該在這 個區間。」他說。果然,FILA這款海灘拖鞋至今已連賣七年,累計銷售量超過三百萬雙。

山冠靠的不只是比客戶更懂得市場,最重要的還是品 質。在山冠的越南工廠內有一座實驗室,裡頭的測試設備動輒都是上百萬元,從日照、老化、耐磨到曲折測試一應俱全,這些全是為了讓山冠業務員敢對外拍胸脯保 證,「即使只是一雙出廠報價三塊多美元的海灘拖鞋,也絕對能讓你穿個十年。」李俊彥指出。

而且,林賜農不只是仰賴這些價值不菲的測試設備,當樣品確定進入正式量產之前,山冠幹部會戴上計步器走個六公里,讓自己提前當個消費者,為何是六公里?他說一般人穿海灘拖鞋很少超過兩小時,差不多就是六公里的距離。

也因此,林賜農從同業手中,將品牌客戶一個個拉進來,山冠的海灘拖鞋工廠報價,也從一美元一雙,成長到一雙平均三.八美元。

留才

提 撥獲利三○%與員工分享除了積極擴張,另一方面,他則建立管理制度,穩住人才。因為產業冷門,所以人才棄守,流到其他產業是再自然不過的事。為此,僅有初 中學歷的林賜農,建立起一套黑手產業少見的專業經理人分紅與入股的獎酬制度。要實施分紅獎酬制度,最難的,是要企業主能體會﹁不獨食的智慧﹂。也就是,賺 錢,不要老想整碗捧走。

台大EMBA教授黃崇興就曾說過,創業與經營事業的最大不同是,創業只是抓到機會乘勢而起,企業則是建立文化與管理制度。

作 為山冠員工相當幸福,因為林賜農所訂下的分紅標準,是山冠提撥每年獲利的三○%分配給員工,讓來不及參與山冠創業歷程的員工也可以共享努力的成果。在山 冠,每接一百元的訂單,最後能賺的頂多十二、三元,獲利率其實不高。即使如此,林賜農卻願意把賺到的錢拿出十分之三,分給員工。

也因此,山冠的台灣工廠雖然位於雲林莿桐鄉,許多幹部卻能靠著公司優渥的分紅獎酬制度在台中置產,事實上,山冠的幹部中,買進台中七期豪宅的大有人在,李俊彥就是其一。

除 了提撥每年獲利的三○%大方與員工分享外,林賜農留住人才的另一個原因,在於他能充分授權,他常對員工說的一句話是:「我要培養的是獨當一面的大將軍,不 是只能跟在我身邊的小嘍囉。」李俊彥即回憶,他剛進山冠半年,遇到事情請教林賜農時,他的回答就是,「如果你是老闆,你會怎麼做?你就去那麼做。」就連原 料要向誰買?是付現金還是開三個月票期?甚至購買價格?全權交由幹部決定。

問林賜農怎麼能如此放心?他的回答是,「不敢放,事業就做不 大。」山冠副董事長林銀標這麼形容他,「就算沒有找到千里馬的眼力,但肯定有培養千里馬的耐心與度量。」也就因為如此,全球海灘拖鞋大王這個封號,不過是 林賜農風光事業的第一道光芒。民國八十年代初期對林賜農而言,是個轉捩點,自此山冠跨出海灘拖鞋代工產業,這也是奠定如今集團多角化經營的起步。

合作

王永慶五次面試,放心授權林賜農不願只是在本業打轉,因為他的觀念是:「有樹,鳥才會願意待著;樹越大,就會有更多的鳥肯來棲息。」只要事業體夠龐大,人才自然會主動投靠;而林賜農多角化經營跨出的第一步,就是與台塑集團合作。

民國八十年代,台塑有意到廈門投資上游石化廠,也就是現今慣稱的「海滄投資案」,當時,在台塑創辦人王永慶所規畫的大陸投資案中,除了廈門石化廠外,還打算投資三座下游PVC塑膠管廠,讓台塑集團能夠不只賣原料,還可賣成品。

在 王永慶當時的想法中,一方面為分攤投資風險,另一方面為平衡社會觀感,他決定由台塑集團獨資投資規模最大的上游石化廠與其中一座塑膠管廠,另外兩座塑膠管 廠,則採合資方式進行。最終,「海滄投資案」雖因兩岸政治因素被迫暫緩,然當時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仍同意王永慶設置三座下游塑膠管廠。

也 就是說,這三座塑膠管廠,是台塑集團進軍大陸的第一批工廠,而且,當中的兩座,還是台塑至今為止屈指可數的合資工廠。這三座下游塑膠管廠,分別位於福建、 安徽與山東,其股東架構則分別為:南亞集團獨資、王永在親家與南亞合資,以及山冠與南亞合資(兩年前,台塑與山冠再於河南合資設新廠)。

不難發現,林賜農是當中唯一的「非關係人」,且事實上,當時山冠與台塑集團的業務往來,每年也不過幾百萬元的採購金額,為何王永慶會點頭同意讓山冠經營位於山東的塑膠管廠?而且是破天荒的,台塑集團僅出資,完全不介入實際經營。

關鍵之一在於,林賜農提出一個突破的概念,在至少五次與王永慶的「面試」中,他不斷提出這座工廠必須要訂出統一規格,而當時,中國尚未對塑膠管制定出標準;只是,統一規格代表不偷工減料,也意味著定價較高,要怎麼才能賣得掉?林賜農再提出建立經銷商的想法。

另 一個關鍵則是:一位南亞老臣指出,「事後王永慶曾這麼說,我沒見過這麼有切身感的中小企業。」王永慶口中的切身感,指的並非林賜農本人,而是指山冠團隊, 因為這座合資廠,是由山冠派團隊進駐,因此,林賜農必須說服王永慶,這個團隊會將工廠看成自己的事業,有切身感才會下苦心去經營。

因此,儘管與台塑的合作是因林賜農而起,他卻開放給山冠幹部入股,而且,是自掏腰包借錢讓員工入股。他說,要讓員工有切身感,「無非就是設法將員工腦袋裡﹃你(老闆)﹄的觀念與界線,有效地轉變為﹃我們﹄就行了。」說得簡單,卻是要放掉許多自身利益才得來的。

而這個概念,不只讓王永慶接受,也讓朱鎔基買單,這座由南亞與山冠合資的塑膠管廠,在成立第三年即獲利,更由於獲得中國官方支持,二○○八年北京奧運的水立方與鳥巢體育館,所用的塑膠管也全由這座山東工廠供應。

從 本業的海灘拖鞋、台塑合資的塑膠管廠,到越南房地產與高科技投資,林賜農都取得了勝利。這一切,全因二十六年前他不服輸,在老東家不敢出國時,毅然接手率 先到越南設廠,因此培養出國際布局和管理能力;也在於他肯讓利,與供應商、員工分享,林賜農的氣魄,造就如今海灘拖鞋王國,甚至將戰線拉到化工、房產與高 科技領域,隨著他的新布局和新計畫,林賜農將繼續寫下大傳奇!

坐經濟艙、住小旅館 連個人辦公室都沒有林賜農生活儉樸 30年始終如一即使已經身價驚人,林賜農的儉樸性格仍是數十年如一日。

如今的林賜農,仍住在20幾年前所買,位於彰化市的一棟透天厝,不像多數大老闆早已買進豪宅;他每天仍親自開車從彰化到雲林工廠上班,而這輛賓士車,是林賜農口中「這輩子買給自己最貴的奢侈品」,卻已有將近15年車齡。

私 生活是如此,在公事上更可見林賜農的儉樸。出差越南,他搭的是經濟艙,不住五星級飯店,而是選擇當地人開的小旅館;若有機會走訪山冠的發跡地——雲林莿桐 廠,肯定無法將這座連招牌都沒掛上的工廠,與這位全球海灘拖鞋霸主聯想在一塊。當地人說,「山冠應該是雲林(規模)最大,但最不起眼的公司。」林賜農說, 「夠用就好了,反正大家也都習慣了。」因為認為夠用就好,他連一間董事長辦公室都沒有,走進山冠,他就坐在辦公室的一個角落,與一般員工比鄰而坐;如果要 說林賜農有「特殊待遇」,唯一的只剩工廠頂樓有一間他的「個人休息室」,但也不過兩坪大小,擺上一張供他午睡的單人床後已幾無空間,儘管夏天時鐵工廠頂樓 酷熱異常,他也只吹電扇,直到幾年前,員工實在看不下去,才湊一筆錢幫他裝了冷氣。

如此儉樸的老闆,卻肯每年提撥公司盈餘的30%給員工,也難怪山冠幹部中,超過25年資歷的大有人在。

林賜農

出生:1950年

現職:山冠興業董事長、昆山登雲科技職業學院董事長

經歷:工廠學徒

學歷:初中畢業

破框心法

一、水太清無魚,決不跟供應商殺價。

二、一張草圖,設計至少五款樣式,比品牌鞋廠還懂市場。

三、不獨食,每年獲利三成提撥員工,還借錢給員工入股。

山冠興業

董事長:林賜農

成立時間:1981年

主要業務:海灘拖鞋,另與台塑合資兩座PVC塑膠管廠集團年營收:逾30億元,每年生產拖鞋超過1200萬雙成績單:全球海灘拖鞋大王,市占率約兩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05

四專家分享巴菲特價值投資法則:別受市場影響決策等到好價位再出手

2011-5-9  TWm




波克夏股東會正式舉辦前一天,奧馬哈這個城鎮已經先一步熱絡起來。

來自全美各地,無論是信奉巴菲特或是價值投資法則的作家們齊聚一堂,為喜愛相關書籍的書迷們舉行一場簽書會。

《今周刊》特別訪問幾位知名及頗受好評的作家,他們不一定是波克夏股東,但同樣都靠著巴菲特賺錢!

管理上億美元基金的操盤手羅倫.坦伯頓:市場愈恐慌,愈要大舉買進!

從小立定志向,要成為專業投資人的羅倫.坦伯頓(Lauren C. Templeton),名片背後印著一行清晰的粗體字:「Bull market are born on pessimism, grow on scepticism, mature on optimism and die on euphoria.」(多頭市場總在悲觀時誕生,在懷疑中成長,在樂觀中成熟,在陶醉中死亡。)這句話,其實是出自她的叔公||坦伯頓集團創辦人約翰.坦 伯頓爵士(Sir John Templeton)一生遵從的投資原則。

約翰.坦伯頓的投資理念,其實和股神巴菲特不謀而合,他的經典名言之一即是:「在別人恐慌時買進,在別人貪婪時賣出」。兩位都是標準的價值投資人,也同樣帶給羅倫.坦伯頓很大的影響。

「很久以前,我就準備好一長串的股票『購買清單』,等著市場下跌,就要隨時進場撿便宜。」這天羅倫和先生史考特一起來到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參加聯合簽書會以及隔日的波克夏股東會。

有趣的是,羅倫終於等到了金融海嘯,二○○九年三月九日股市跌至低點時,她當時正準備生產,「我女兒是三月十日出生,還記得那天我在產房里,一直抱著筆記型電腦不肯放,忙著想買便宜好股。」結果醫生強制關掉電源,她才不情願地收起電腦。

「沒辦法呀!股價真的太便宜了!」她說,當時和先生兩人幾乎把手上所有現金都投入市場,不願放過難得的進場機會。她相信,這就像是一九七四年美國股市暴 跌,巴菲特首次公開喊進市場;而一九八七年,約翰.坦伯頓也在股市崩盤時大舉搶進股票一樣情況。結果羅倫于○九年買進的原物料、農產品公司股票,現已上漲 三、四成以上。「要再等到當時便宜的價位,我看似乎不太容易。」目前她與先生共同管理的資金,總計高達一億八千萬美元(約新台幣五十一億元),合著的《坦 伯頓投資法則》,更翻譯成九種文字發行全球。羅倫.坦伯頓說,自己的投資模式其實很簡單,只要勤做功課,透過分析公司現金流量,鎖定經營良好的公司,「接 著依據目標價格買進賣出,別受市場消息影響決策。」

羅倫·坦伯頓(右)

(Lauren C. Templeton)現職:羅倫坦伯頓資金管理公司創辦人、東南避險基金協會董事長

學歷:南方大學經濟系

美國財經暢銷書作家

珍娜.羅威:用價值投資法買進成長型股票美國知名財經作家珍娜.羅威(Janet Lowe)原本在一九八○年至九○年初期,只是為聖地牙哥當地報紙撰寫專欄,後來才漸漸轉型開始寫書,內容多以價值型投資為主。「從我寫專欄開始,就已經 開始研究價值投資,我也很支持這樣的理念。」累計推出二十三本著作的羅威,還談起自己與股神交往的難忘經驗。最初她準備撰寫關於巴菲特的書籍,但取得聯繫 之後,股神反而建議她寫其十分尊敬的老師、有「價值投資之父」之稱的葛拉漢(Benjamin Graham),所以羅威受邀來到奧馬哈,和巴菲特一起晚餐並進行深入訪談。書籍出版之後,他更陪著羅威一起至紐約宣傳,上電視節目介紹此書,透過股神的 威力,結果當然讓這本書大賣。

不僅研究價值投資方法,羅威甚至一步一步成為價值投資人。「特別是遇到嚴重股災,幾乎無人幸免的情況,反而可以看出價值型投資人的表現較佳。」她印象最深 刻的一筆投資,是以每股十美元的價格買進約一百張愛迪生電力公司(Edison International)的股票。在一九九○年代中期,這家大型電力公司股價跌至相對低點,羅威在看到基本面無虞情況下,大膽買進該公司股票。隨後幾 年再也沒有出現如此便宜價位,現在每股股價約為四十至五十美元之間。

她表示,人人都想要以便宜價位,買進高品質的公司股票,「但別忘記,就算是成長型股票,也有可能成為價值型投資標的。」羅威說,例如近年發生的金融海嘯, 許多高價位股票大跌,浮現投資價值,就是投資人的大好機會,「當人們還在擔憂經濟問題時,我已經比很多人早一步回到市場了。」羅威表示,能夠靠著股票累積 財富,很重要的是「長期投資」。「將投資放長遠一點來看,也是保護資產較好的方式。」珍娜·羅威(Janet Lowe)

現職:職業作家

經歷:《聖地牙哥論壇報》商業編輯學歷:聖地牙哥州立大學商管碩士手握千萬美元的專業投資人山姆.嘉德:遵守紀律,像股神一樣專注投資「坦白說除了投資以 外,我對其他事情都不感興趣!」住在喬治亞州的山姆.嘉德(Sham Gad)可說是巴菲特的頭號粉絲,在他的部落格上,放了許多關於巴菲特動態的文章,還有一張與股神的合照。他說,就連選擇待在喬治亞州的雅典市,也是想要 像巴菲特留在奧馬哈一樣,「盡可能不受到外界幹擾,以免影響投資決策。」他同樣是在接觸巴菲特書籍以後,開始對投資產生興趣。「我發現他的投資理念十分簡 單,每個人不都想找一家好公司,並以便宜的價格去持有嗎?」嘉德目前擁有一家資產管理公司,管理一千萬美元(約新台幣二億九千萬元)的資金,雖然部位並不 算太大,但比起三年前,僅有三十萬美元的規模來看,算是成長很快速了。

說起自豪的投資經驗,嘉德臉上立刻堆起興奮的笑容。○八年,他注意已久的ATP石油與天然氣公司受到金融海嘯波及,竟然從過去的四十多美元股價,跌至令人無法置信的三美元,嘉德眼見機不可失,立即買進該公司股票,等待漲了六倍之後才出場,總計至少賺取五十萬美元入袋。

他認為巴菲特的投資方法,給他極大的幫助。「在學校不會有人教你必須反向思考,才能從中獲得較大利益。」當然,嘉德也傾向學習巴菲特,長期持有一家公司賺 取收益,避免短期買進賣出的投機交易。「但是要能長期持有的條件,就是相對便宜的進場價格。」因此,他特別強調耐心的重要,「就像巴菲特曾經說的,買股票 就像是在棒球場上揮棒打擊,好消息是,你永遠不必害怕被三振,可以一直等到自己最愛的價位出現,再奮力出手。」聊起投資頗有一套的嘉德,當然不會錯過偶像 經營的公司。他表示過去也陸續投資波克夏股票,希望借由股神的投資智慧與眼光,為他管理的基金帶來絕佳獲益。

山姆·嘉德(Sham Gad)現職:嘉德投資管理公司基金經理人學歷:喬治亞大學工商管理學系碩士

從醫生轉行投資作家

巴德.拉畢特:巴菲特讓我免于破產!

「如果沒有巴菲特,我恐怕會步上破產一途吧!」今年五十一歲的巴德.拉畢特(Bud Labitan)表示,他很晚才真正認識巴菲特這號人物。當然,如果可以再早一些,如今他的人生可能更加不同了。

出身于醫師世家的他,從小就被父母灌輸「將來一定要成為醫師」的觀念,但是當他成為內科醫師之後,卻因財務管理不善,使得家里經營的診所幾乎瀕臨破產,最 後連妻子也選擇離開他。「回想起那段日子,真是慘痛的回憶!」就在一次到書店瀏覽,試圖找出人生新方向時,他發現書架上擺著一本巴菲特的自傳,「看到他如 何堅守投資原則,一步一步邁向富有,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拉畢特說,他突然發現投資可以改變人生,但自己對於企業經營與股票這些事卻一無所知,因而決定開 始認真研究,以四十一歲的年齡進入大學就讀MBA。

「四十一歲太晚嗎?或許吧!但至少我終於有了開始。」他不僅在學校學習企業管理,一面也著手研究巴菲特的投資哲學。只要到了每季公布持股的時候,他就一一 抓出每家公司來研究。因此對於波克夏所持有的股票動態,他都一清二楚,甚至,跟著巴菲特作投資。除了買進價格較低的波克夏B股,還有像是巴菲特長期持有的 嬌生公司等,持續累積財富。

之所以開始寫書、成為作家,拉畢特不好意思地說,其實他的志向已經改為專業投資人,雖然現在仍在大學醫學院擔任教授,「很希望有一天能夠成為管理基金的操 盤手。」為了闡述自己的價值投資想法與理念,才考慮出書。目前已有六本著作在美國發行,多數是談論巴菲特價值投資,但卻只有約數十頁的「精簡」書籍。

拉畢特對此表示,其實這是為了他的學生設計,他知道學生多數沒有閑錢買書,但市面上一本書少說要三四十美元,「他們根本負擔不起!」拉畢特因而和出版社協 商,推出一本僅十多美元的書籍,「我希望他們可以早一點開始接觸投資,不要步上我的後塵!」巴德·拉畢特(Bud Labitan)現職:作家、印第安那大學醫學教授

經歷:開業醫師

學歷: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學商管碩士

加勒比美國大學醫學博士

撰文、攝影·莊 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89

fatlone’s view: 分析股票前景的方法分享 fatlone's investment paradise

http://fatlone.wordpress.com/2011/05/20/fatlones-view-%E5%88%86%E6%9E%90%E8%82%A1%E7%A5%A8%E5%89%8D%E6%99%AF%E7%9A%84%E6%96%B9%E6%B3%95%E5%88%86%E4%BA%AB/

有很多高手博客在公司分析上比我有更深厚的功力, 這次寫分析的方法只是分享, 而算不上是教學, 今次以我比較熟識的太陽能行業做例子, 我相信一理通百理明, 我自己會運用在太陽能股的經驗在其他行業, 應該會用得著

我的文字功力未足以有系統地把我的思路整理出來, 希望不要看壞各位的眼睛

入正題

要對目標公司做出景預測, 除了看市場環境這些大方向之餘, 有一些重點先需要留意, 因為我覺得散戶受傳媒影響得太多, 經常著眼於市場長線發展, 反而「殺到埋身」的近因就少有留意, 到出事後才晃然大悟, 一兩季度的業績倒退足以令股價比高峰時減去一大半, 甚至更多, 可能再過一兩季之後會回復生氣, 但是時間就這樣過了一年半載, 作為散戶最大的competitive advantage就是隨時可以清倉, 為甚麼不好好利用這個獨特優勢, 而要去捱價? 別再傻, 好嗎? (我其實是對著自己說的…)

分析公司前景要知道公司在產業鏈的位置, 有些公司會涉足多於一個環節, 此時要分清楚在各環節的比重, 同一個行業但所處的位置不同, 公司前景或會有差異

第二, 是分析你的對手, 如果目標公司有強大競爭對手, 而經過研究之後發覺戰勝它(們)的機會不高, 那最好別碰它了

第三, 分析公司的客戶, 這一點是很重要, 但較常被人忽略. 客戶跟公司的關係是唇齒相依, 他們業績不好自然反映在公司的表現上, 如果知道公司的主要客戶, 最好起清他們的底, 如果知道有重要客戶出事, 或者其前景轉淡, 就要多加注意; 相反, 如果有幸可以其客戶的業績發佈時間先於目標公司, 可以先人一步買入做好

第四, 留意公司的產品, 講起留意產品, 有一個例子可以分享, 我在07年時看見iphone時就認定, apple的未來一片光明, 如果有美股戶口, 要買一手考考眼光, 當時AAPL約在80-100美元水平. 我自己也買了第一代iphone, it’s truly amazing! 可以做出一部令我覺得amazing的產品的公司, 絕對是超班馬! 要知道, 我有幸生活在物質豐富的香港, 好東西經常都有機會用到, 竟然還有產品叫我驚喜, 難度極高. 如果你發現, 目標公司的產品質素領先業界, 這一點要重點關注, 如果我個人心目中有一個weighting, 產品質素佔的比重一定很高. 因為「你的公司如何, 你的產品也必如何」

第五, 公司的財務狀況如何, 重點是現金流和負債的情況, 其實我都不太懂這個環節, 財務狀況所顯示的是過去式, 不過, 如果知道財政不穩或者負債很高, 逆境時就有可能game over, 這些股票在逆境時會跌得更快更深

第六, 我未想到, 如果大家有想法願意分享, 替我加上去 :)

好了, 現在就以上面的四式來個簡單「實戰」, 我以卡姆丹克(712)做例子 (其實, 我沒有例子可以用, to be honest…)

712位處產業鏈的中上游, 專注做硅片(全數單晶), 要研究712就要研究硅片的市場前景如何, 可惜, 我跟蹤了712這麼久, 我未想得出如何判研硅片行業的前景, 真的要說, 就是看你的下游需求和同業的供應如何, 不過, 這些資訊沒有方法可以及時獲取, 至少我這個散戶做不到, 唯一可做的是勤力接收新消息, 準備相關的收風渠道吧!

712的對手就是做單晶的業者, 其他單晶硅片業者會不會對712構成重大威脅? 直接威脅我看不到, 因為真的不知道…(oh, 我很有問題嗎…? 甚麼都說”不知道”). 我知道的是712的運營成本是同行最低水平, 這一點應該帶給我們足夠信心吧…

712的客戶… 大廠的有Suntech Power; JA Solar和CSUN, 還有其它知名度較低的廠商, 要找回那770MW訂單的名單才知道, 如果要知道712的前景, 那最好了解一下這些客戶的前景, 以太陽能行業來說, 要研究公司的前景, 一定要看其主力市場, 如果所面對的市場突然變壞, 該客戶短期內是九死一生, 最佳做法就是分散市場, 上游客戶有一個好處, 因為只要把貨平均分配在面對不同地域市場的客戶就可以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 如果是下游的話, 要在不同地區建立銷售通路才可以達成, 無疑是困難得多, 關於銷售通路, 稍後可以再多談一下. 張主席早就考慮了這一點, 每個客戶的佔比都不會太高, GOOD!

卡姆丹克的產品質素就是它的最大競爭力, 這是公司經常標榜的賣點, 就是業界領先的轉換率. 老實說, 每間大廠也說自己是業界領先, 究竟那一間才是「領先中的領先」? 這個確實要花功夫去查證各家的出品… 我沒有龐大的資料庫做backup, 要再一次表示: 我不知道… 不緊要! 我知道的是在SBI四月份的報告中, 提及卡姆丹克已經和Sun Power搞認證, Sun Power在轉換率上是真正業界領先, 它的module最高可以有19%轉換率, 大家可以看看suntech power或yingli等大廠, 應該暫時沒有19%conversion rate的產品在網頁上找得到(我沒有查證, 有興趣請自行google) 712有機會得到強者的認可, 已經說明了一切, 關於與sun power搞認證, 又可以在稍後多加著墨, 另發新文討論

財務方面, 卡姆丹克一向都比較小心, 再加上TPG注資的十億, 我可以說現時是卡姆丹克最「有錢」的時候, 財務上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 不過我對財務分析認知極之有限, 我承認我有讀過2個有關accounting的module, 但我不覺得有甚麼幫助, 太皮毛了… 希望有網友替我把關, 謝謝!

oh, 寫到這裡, 才發現, 我沒有用上面的5個方向去預測中短線的走勢, 我讀書讀得不好, 總是不能將課堂所學應用在實際情況, 我要嘗試以上面的思路去分析一下短期形勢

要做預測就是要根據手上新增的資訊去預計所帶來的影響, 我們看看在每一個環節上最新資訊會有甚麼影響

1) 現時的逆境受影響的全個行業, 終端需求減少, 降價會傳導至整個產業鏈, 上中下游會同樣不能幸免, 包括卡姆丹克, 現在是”看淡”+5

2) 對手們的表現暫時沒有啟示, 因為第二季報未出爐, 如果同業表現不好, 卡姆丹克未必會一樣不好, 只不過正常的做法是預計跟整個行業走, 會變差, 問題是你是相對的好還是差, 壞的公司是盈轉虧, 好的公司可能是大賺變小賺, 已經差很遠, 基於沒有資料, 我會說”暫無看法”或”看淡+1″

3) 公司客戶群受災程度方面, 因為我很懶, 不想花時間去做調研, 如果要我做, 我會先找出客戶的業務對象的地點, 之後調查一下該地區的最新補貼政策走向, 而一定要留意的是補貼政策大多都分small-scale/residential或者大型商用, 兩者的補貼差距都頗明顯, 現時大型計劃的補貼砍得最多, 如果發現客戶是主力做大型project, 要小心了. 不過, 以散戶的能耐應該不太可能查到客戶做的是那個對象的生意, 可能是我沒有嘗試吧… 如果有人真的查證到, 請你跟我們分享吧, 我們會很感激你的 :) 這方面的結論: “暫無看法”

4) 產品方面, 卡姆丹克正準備跨進n-type硅片, 這是”利好+1″, 不過是較長遠的利好, 所以短線影響不大, 短線持平

5) 財務上, 卡姆丹克本身沒有巨額負債, 加上有TPG的金援, 我會給予”利好+1″

短線上, 市場價格大於一切, 所以該項目是+5, 其餘的只是+1原因是短線效應不大, 要較長時間才會顯現

結論是看法偏淡, 建議暫時不要沾手, 只宜關注, 想入貨的如果身家厚, 可以買一點點, 當試試水溫, 子彈不多的, 算吧, 二三線股輪流被洗, 看看blog界愛股中國聯塑, 太慘烈了… 還有今天配股的信義玻璃, 這些一路保持高位的股票今天要補跌了嗎? 如果這個看法成立的話, 要買些早前已開始調整的好股吧? 我其中一隻心水是北控水務, 不過依然日日跌, 快撐不住了, 我還未可以脫離明燈之列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05

李兆基與年輕人分享成功心法 選對行業、努力儲蓄、別太早婚

2011-5-30  TWM




「亞洲股神」李兆基樂於和年輕人分享他的人生智慧,他在大學演講時說,金融海嘯時,財富少了一半,但他相信挫折與磨難,能讓人脆弱委靡,也能讓人堅強冷靜,學會堅毅不屈,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度過難關。

撰文‧陳兆芬

二十多年來,只有小學學歷的李兆基,已獲得多所大學頒授博士、院士學位,但他仍為小時候沒能多讀點書而感到遺憾。他認為「作育英才是億萬人民受惠,千萬年得益」,所以陸續捐贈了二十億港幣給多所學校,將自己的遺憾轉化成慈善。

他 明白下一代是社會未來的主人翁,所以他喜愛與年輕人接觸,樂於分享他的處世之道與成功心得。以下是綜合幾次他對大學生演講的整理摘要:「男怕入錯行,女怕 嫁錯郎」是自古流傳至今的俗諺,我年少時就跟隨著父親做金融,在二○○四年成立「兆基財經」,運用父親傳授的金融知識,短短兩年內資產翻了四倍,那時我才 知道原來自己適合的行業是「金融業」。如果想賺錢,在選擇科系時,要選讀「經濟」,畢業後加入財經界,讓自己的財富壯大,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挑選自己適合的 行業及目標。

磨難會讓人堅強

處世切記:止、定、靜、安、慮、得年輕時買賣地產,夜以繼日地工作,要熟悉建築條 例、圖則設計等,每天也得投入不少時間巡視建築工地。對我來說,地產業是從零開始,但只有「刻苦耐勞,勤奮努力,做足功課,蒐集資料」,才可以獨霸地產, 我不要做單純出錢的老闆,我要做熟知公司所有細節的領導者。

人生道路上總是有很多困難,一位哲人曾說過:「只有把抱怨別人和環境的心情,化為上進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證。」我在人生道路上並非一路順暢,○八年金融海嘯,財富瞬間少了一半,報章雜誌對恆基集團的未來都相當質疑。

但我真的沒擔憂過,因為我相信命運的挫折與磨難能讓人脆弱委靡,也能讓人堅強冷靜。學會堅毅不屈,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雖然是句老話,卻讓我受用一輩子。

小時候在私塾上課,老師教我「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出自《禮記》大學篇)」我三十年後才領悟到真正的意涵:如果自己本錢厚,投資經商不借錢,心就定,就可以無所憂慮,就能靜;人靜頭腦就清晰,安然知所進退,最後就自然有所得。

年輕的我沒有雄心壯志要做千億富豪,帶著一千港幣到香港打拚,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不只讓生活有了著落,甚至有多餘的錢去幫助當時家中的財務困難。現在的年輕人都在溫室裡面成長,如今香港人有錢就要花,要學習「節儉是一種美德」,是很難的。

善用槓桿四兩撥千斤

存 到第一桶金後用投資錢滾錢致富我做生意、做慈善公益,甚至做文化教育,都本著一個原則,就是「槓桿原理」。槓桿原理發揮得宜,就可以四兩撥千斤,付出少少 的心力,回報卻很深遠。賺到錢千萬不要即時花光,而是要存下來,小儉致富,儲到第一個一百萬元,然後去投資,變成二、三百萬元。

「兆基財 經」只有幾十名員工,但同時與多家投資銀行都有生意往來,每家銀行遍及全世界,有幾萬人在工作,做資料蒐集、分析等費力的工作,我們就借助他們的數據,省 去了人力及時間,成本少,但收益卻很大。我所成立的教育基金也是如此,二十年來投入了資金,培養了人才,生生不息,以一培十,十培百,無窮無盡,便是最好 的投資。

對大學生來說,投資是件「未來」的事。我七十五歲才踏入金融界,兩年就有五百億港幣入袋,趁著年輕學投資理財固然好,但不要花費過多精力,無論是出於學業考慮還是風險考慮,長期投資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現在的市場有高有低,如果有本錢投資的話,一定要懂得「看大局」、「看時勢」,看準了、有把握了,就放大膽去做,沒信心的時候就靜待時機,不要貪圖一時利益,小不忍則亂大謀,欲速則不達,要具備長遠眼光,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事情。

我十八歲隻身來到香港,奮鬥十年後事業有成,三十歲才遇到妻子劉惠娟,後結為連理。青少年時期應以事業為重、不談戀愛,太早結婚有了家庭負擔,很容易為子女打工,為房子打工,所以「不要太早結婚」(全場聞之,哈哈大笑)!

最後,我還要說一點,過去的時代與現在大不相同,我當年要在困難的環境下奮鬥,但現在中國興盛,你們大有發揮機會,時勢永遠是製造英雄的平台,不同時代,有不同環境,提供不同機會, 要好好珍惜這個「英雄有用武之地」的好時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67

打印字号收藏 [RSS]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更多 德克士转型再进京 顶新集团发力餐饮连锁

http://www.21cbh.com/HTML/2011-6-23/3NMDAwMDI0NjE3NQ.html

当肯德基与麦当劳把目光转向二三线城市时,一直重点经营二三线城市的德克士却改头换面重新杀回了一线城市。

近日,德克士的第五代店“新舒食概念店”落户北京,这是该品牌在北京市场上几进几出之后的新一轮尝试。在顶新集团把连锁餐饮定位成新的支柱性业务后,德克士再次重振旗鼓进军一线城市。

尽 管在国内已经拥有1200家门店,与麦当劳不相上下,但对于德克士来说,一线城市仍然几乎等于空白。此番再度入京,顶新集团给德克士定下的目标是,拿下一 线城市,到2030年全国门店达到一万家。据德克士官方资料显示,目前德克士在北京只有2家门店,上海7家,广州1家。

目前,顶新集团旗下的连锁餐饮品牌除了德克士之外,还有康师傅私房牛肉面馆。后者自2006年7月开出首店之后,目前已在一二三线城市共计开设72家门店,成为顶新集团继德克士之后的第二张餐饮王牌。

据顶新集团透露,在其目前年均约750亿元的销售额中,德克士、康师傅私房牛肉面、全家便利店的营业额是90亿元。在未来20年,顶新集团希望这部分收入可以占到其总收入的一半。

再度进京

重回京城故地,德克士一改往日旧貌,其新店定位为“东方舒食追求”。在这个第五代门店里,餐厅经营的产品不再见传统西式快餐的薯条、汉堡和碳酸饮料,而是更多强调米饭、蔬菜、豆浆、茶饮料等。

顶新集团董事长魏应行表示,今年还会在北京再开2家新店,同时深圳也会有1家新店开张。此次进入一线城市的门店都是直营,等成熟后会开放加盟。

1996年,顶新集团收购了来自美国的快餐品牌德克士。不过,与麦当劳、肯德基在一线城市接连攻城拔寨的势头相比,德克士并没能在北上广等地找到自己的舞台。在与麦当劳、肯德基的竞争中,德克士难止亏损。虽是遍地开花,却是遍体鳞伤。

两年后,德克士的54家直营店亏损上亿,不得不逐渐退出北京、上海等市场,转而经营二三线城市。然而,就是在这块尚未被完全开发的区域里,德克士开始迅速生根扩张。

目前,德克士已经进入到国内382个城市,在五年前扭亏为盈之后,现在其年营业额超过30亿元人民币。在现有的1200家门店中,直营店占到10%,加盟店为90%。

尽管如此,对于德克士以及顶新集团来说,一线城市的市场吸引力始终挥之不去。

2005年,德克士首次重返北京,但却依然是乘兴而至,失望而归。接下来几年里,在麦当劳、肯德基相继在北上广三地落地生根之后,德克士在一线城市的成绩几乎等于空白。据德克士官方资料显示,目前德克士在北京只有2家门店,上海7家,广州1家。

德 克士表示,在过去15年的时间里,德克士的门店从第1家到第1000家,现在已经到了进入一线城市的时候。不过,这一次的尝试不会继续原来西式快餐的模 式。魏应行表示,德克士不想做行业里的老三,要与西式快餐有区别,此次新店打造“东方舒食”概念就是要有别于麦当劳和肯德基。

第二航母

如果说上一个20年,康师傅方便面、茶饮料、饼干等产品撑起了顶新集团在内地的业绩,那么下一个20年,连锁餐饮和便利店将会是其第二艘航母。

行业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内地快餐产业市场每年的规模已近万亿元,并正以年平均18%的成长率急速扩大,庞大的市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快餐品牌进入。

一 时之间,除了麦当劳与肯德基这两个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名字,赛百味、真功夫、乡村基等多个外资、民营连锁餐饮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相继开始了更为深入的竞争。今 年初,赛百味已经超过麦当劳成为全球最大的快餐连锁公司,而这位“新科状元”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在中国市场上大举扩张,追赶麦当劳和肯德基。

面对各路资本对连锁快餐行业如火如荼的投资之势,已经凭借德克士在二三线城市站稳脚跟的顶新集团想要更多。

顶新集团表示,未来德克士和康师傅私房牛肉面馆将是其快速抢攻内地餐饮市场的王牌。在顶新集团近年来年均约750亿元的销售额中,德克士、康师傅私房牛肉面、全家便利店现在的营业额是90亿元,未来20年,顶新集团希望这一块的收入可以占集团总收入的一半。

目前,顶新集团旗下的连锁餐饮品牌除了德克士之外,还有康师傅私房牛肉面馆。后者自2006年7月开出首店之后,已在一二三线城市共计开设72家门店,成为顶新集团继德克士之后的第二张餐饮王牌。

根据顶新集团的计划,今后,德克士、康师傅私房牛肉面馆、全家便利店将分别以每年150-200家、100家和300-400家的速度扩张。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巩固在连锁餐饮行业的实力,顶新集团还已经与日本最大盖饭连锁餐饮品牌吉野家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并计划于5年内在国内开出1000家门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