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統計局:要辯證看待頭兩個月中國經濟放緩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5106

對今日公佈的今年1-2月中國工業生產、固定資產投資等宏觀數據,國家統計局發佈解讀文章稱,要全面辯證看待頭兩個月經濟增長穩中趨緩,放緩符合客觀規律,居民消費價格(CPI)基本穩定、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在經濟結構調整中,服務業增長超過工業;消費需求勢頭好於投資;民間投資和服務業投資增長突出;旅遊文化等新產業發展較快;與互聯網有關的新業態高速擴張。

今日統計局公佈:

1-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遠低於7.7%的預期,也遠低於去年12月7.9%的增速。
1-2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3.9%,預期增長15%,2014年全年增長15.7%。
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7%,不及預期11.6%的增速,12月增速為11.9%。
1-2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名義增長10.4%,去年全年增長10.3%。前2個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16.3%。商品房銷售額同比下降15.8%,遠超去年12月6.3%的降幅。

對於經濟增長放緩,統計局上述文章認為,「要看到經濟運行緩中有穩、緩中有快」,放緩是在「三期疊加」影響持續加深的情況下發生的,符合新常態下經濟增速換擋的客觀規律,符合一國經濟進入到中高收入階段後增速回落的普遍規律。現在中國經濟規模已超過60萬億元,1個百分點對應的增量相當於過去幾個百分點,即便經濟增速有所放緩,對應的經濟增量也很大。增速放緩有利於倒逼企業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形成新常態下創新驅動的新優勢。

對於經濟結構調整中的變化,上述文章認為,正在形成新主體,湧現新業態、孕育新動力。文章提到:

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服務業增長明顯快於工業。統計局首次初步測算,1-2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7.4%,比同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快0.6個百分點。從相關指標看,1-2月份,服務業用電量同比增長8.1%,增速比全部用電量快5.4個百分點,比工業用電量快6.5個百分點。2月份,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9%,比上月小幅上升0.2個百分點,高於臨界點3.9個百分點,處於較高景氣區間。從走勢看,2月份,非製造業新訂單指數為51.2%,比上月上升1.0個百分點;投入品價格指數和銷售價格指數分別為52.5%和51.2%,分別上升4.9和4.3個百分點;業務活動預期指數高達58.7%,高於臨界點8.7個百分點。
 
整個工業中,高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增長較快。1-2月份,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2%,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4個百分點。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製造業增長17.4%,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增長14.8%,醫藥製造業增長10.5%,信息化學品製造業增長8.6%。1-2月份,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2%,增速比全部工業快1.4個百分點。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11.8%,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增長10.5%,金屬製品業增長9.7%,汽車製造業增長8.4%。傳統過剩行業繼續低速增長。1-2月份,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低3.3個百分點;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增長3.6%,比規模以上工業低3.2個百分點。

20150311ChinaindustrialproductionJan Feb
 

整個國內需求中,消費發展勢頭明顯好於投資。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0.7%,儘管增速比上年全年有所回落,但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0%,比上年全年加快0.1個百分點。而固定資產投資受製造業產能過剩和房地產市場調整影響增速持續回落。1-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13.9%,增速比上年全年回落1.8個百分點,其中製造業投資增長10.6%,回落2.9個百分點;房地產投資增長10.4%,回落0.1個百分點。

20150311Chinafixedassetsinvest Jan Feb 

整個消費中,升級類商品銷售明顯快於一般消費品。1-2月份,限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通訊器材類、中西藥品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同比分別增長38.5%、16.4%、12.4%,增速分別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快27.8、5.7、1.7個百分點。而一些傳統消費商品增速較低。1-2月份,限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煙酒類商品同比分別增長9.8%、9.1%和8.1%,增速分別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低0.9、1.6和2.6個百分點。

20150311China retailsales Jan Feb
 

整個投資中,民間投資、服務業投資增長明顯快於其他投資。在黨中央、國務院簡政放權、放寬市場准入、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等一系列措施作用下,民間資本活力增強,服務業等領域投資增長較快。1-2月份,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4.7%,增速比全部投資快0.8個百分點,佔全部投資的比重為63.6%,比上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服務業投資增長14.8%,比全部投資快0.9個百分點,佔全部投資的比重為60.5%,比上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其中公共事業領域投資增長較快,1-2月份,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增長22.6%,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21.3%,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增長19.3%。

 20150311China realestate provate develop Jan Feb

與互聯網有關的新業態繼續高速擴張。1-2月份,全國網上商品和服務零售額4751億元,同比增長44.6%,其中網上商品零售額3991億元,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8.3%,同比增長47.4%,增速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快36.7個百分點,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近3個百分點。快遞等相關行業快速增長。1-2月份,全國預計完成快遞業務量21.6億件,同比增長36.6%。
 
旅遊文化等新產業較快發展。根據國家旅遊局數據,春節黃金週期間,全國共接待遊客2.61億人次,比2014年春節黃金週增長12.9%;實現旅遊收入1448.3億元,增長14.6%。2月份,全國電影票房收入40.5億元,同比增長25.4%,票房收入首次超過美國。
 
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新產品快速增長。1-2月份,動車組產量399輛,同比增長78.1%;光電子器件產量596.7億只(片、套),增長34.2%;數控金屬切削機床產量3萬台,增長15.4%。節能環保相關產品增長較快。1-2月份,環境污染防治專用設備產量為85631台(套),同比增長13.6%,其中大氣污染防治設備增長21.1%。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1-2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量12853輛,同比增長2.8倍,其中純電動汽車同比增長3.4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增長2.3倍。
 
新市場主體不斷湧現。1月份,全國新登記註冊市場主體115.6萬戶,同比增長14.4%;註冊資本(金)2.21萬億元,增長92.6%。其中,新登記企業34.8萬戶,增長37.7%;註冊資本(金)2.06萬億元,增長1.08倍。

總之,今年以來經濟運行新常態的階段性特徵更加凸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與轉型升級優化並存,傳統動力明顯減弱與新興動力不斷孕育並存,經濟運行困難不少,但中國經濟仍具有巨大的韌性、潛力和迴旋餘地,前景光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412

統計局:一季度全國GDP同比增長7.0%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040

統計局:一季度全國GDP同比增長7.0%


 今年以來,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困難局面,黨中央、國務院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提高質量效益為中心,把調結構轉方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深化改革開放,著力激發市場活力,著力加強民生保障,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調整穩步推進,新生動力加快孕育。

  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1406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770億元,同比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60292億元,增長6.4%;第三產業增加值72605億元,增長7.9%。從環比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3%。

  一、農業生產形勢穩定

  根據全國11萬多農戶種植意向調查,2015年全國稻谷意向種植面積增長0.2%,小麥增長0.7%,玉米增長1.9%,棉花減少11.2%。目前,主產區苗情正常。一季度,豬牛羊禽肉產量2315萬噸,同比下降1.4%,其中豬肉產量1557萬噸,下降3.1%。

  二、工業生產增速有所回落

  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4%。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集體企業增長2.4%,股份制企業增長7.4%,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4.3%。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2%,制造業增長7.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3%。分產品看,564種產品中有333種產品產量同比增長。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達到97.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26287億元,同比增長2.9%。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環比增長0.25%。

  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452億元,同比下降4.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55元,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4.9%。

 三、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所放緩

  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7751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3.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4.5%)。其中,國有控股投資23611億元,增長14.4%;民間投資50349億元,增長13.6%,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6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1553億元,同比增長32.8%;第二產業投資31361億元,增長11.0%;第三產業投資44597億元,增長14.7%。從到位資金情況看,一季度到位資金102672億元,同比增長6.8%。其中,國家預算資金增長11.0%,國內貸款下降3.7%,自籌資金增長11.3%,利用外資下降33.5%。一季度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58372億元,同比增長6.1%。從環比看,3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1.04%。

  一季度,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665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8.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5%),其中住宅投資增長5.9%。房屋新開工面積2372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8.4%,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下降20.9%。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825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9.2%,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9.8%。全國商品房銷售額12023億元,同比下降9.3%,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9.1%。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405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2.4%。3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6499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4.6%。一季度,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27892億元,同比下降2.9%。

  四、市場銷售穩定增長

  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715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0.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8%)。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32472億元,增長7.8%。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60709億元,同比增長10.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0007億元,增長11.6%。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7458億元,同比增長11.3%,商品零售63257億元,增長10.5%,其中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30534億元,增長7.8%。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0.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2%),環比增長0.71%。

  一季度,全國網上商品和服務零售額7607億元,同比增長41.3%。其中,網上商品零售額6310億元,增長41.0%,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8.9%;網上服務零售額1297億元,增長43.0%。

  五、對外貿易順差大幅增加

  一季度,進出口總額5543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6.0%。其中,出口31493億元人民幣,增長4.9%;進口23940億元人民幣,下降17.3%。進出口相抵,順差7553億元人民幣。3月份,進出口總額17555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3.5%。其中,出口8868億元人民幣,下降14.6%;進口8687億元人民幣,下降12.3%。

  六、價格水平低位運行

  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2%。其中,城市上漲1.2%,農村上漲1.0%。分類別看,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9%,煙酒及用品下降0.5%,衣著上漲2.9%,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上漲1.2%,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上漲1.7%,交通和通信下降1.8%,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上漲1.2%,居住上漲0.7%。在食品價格中,糧食價格上漲2.8%,油脂價格下降5.1%,豬肉價格下降1.7%,鮮菜價格上漲1.4%。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4%,環比下降0.5%。一季度,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4.6%,3月份同比下降4.6%,環比下降0.1%。一季度,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5.6%,3月份同比下降5.7%,環比下降0.3%。

 七、居民收入繼續增加

  根據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87元,同比名義增長9.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1%。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72元,同比名義增長8.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9元,同比名義增長10.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9%。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5216元,同比名義增長11.1%。2月末,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總量16331萬人,同比減少602萬人,下降3.6%。外出務工勞動力月均收入3000元,同比增長11.9%。

  八、結構調整穩步推進

  產業結構更趨優化。一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1.6%,比上年同期提高1.8個百分點,高於第二產業8.7個百分點。工業內部創新升級步伐加快。一季度,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4%,裝備制造業增長7.7%,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5.0和1.3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一季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快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2.61,比上年同期縮小0.05。節能降耗繼續取得新進展。一季度,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5.6%。

 九、貨幣信貸平穩增長

  3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27.53萬億元,同比增長11.6%,狹義貨幣(M1)余額33.72萬億元,增長2.9%,流通中貨幣(M0)余額6.2萬億元,增長6.2%。3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85.91萬億元,人民幣存款余額124.89萬億元。一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3.68萬億元,同比多增6018億元,新增人民幣存款4.15萬億元,同比少增1.64萬億元。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為4.61萬億元,同比減少8949億元。

  總的來看,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盡管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就業形勢、居民消費價格和市場預期基本穩定,結構調整穩步推進,轉型升級勢頭良好,新生動力加快孕育,積極因素不斷累積。下一階段,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把穩增長、保就業、提效益作為緊要之務,堅定信心,真抓實幹,更加紮實地推進經濟發展,更加堅定地深化改革開放,更加充分地激發創新活力,促進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來自國家統計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028

春節前中央反腐再亮利劍:統計局有領導以“數”謀私 中信集團享樂風氣盛行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2-04/983053.html

根據中央統一部署,2015年中央第三輪專項巡視2015年10月到12月開展,15個中央巡視組對31家單位進行了巡視。今天(2月4日),中央巡視組集中公布反饋情況,31家被巡視單位均被指存在“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等問題。

___.thumb_head

中央第八巡視組向國家統計局黨組反饋專項巡視情況

根據中央統一部署,2015年中央第三輪專項巡視2015年10月到12月開展,15個中央巡視組對31家單位進行了巡視。今天(2月4日),中央巡視組集中公布反饋情況,31家被巡視單位均被指存在“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等問題。

第一次政治巡視,第一次統一集中通報

本輪專項巡視是中央提出“政治巡視”要求後的首輪巡視,巡視對象包括教育部、國家統計局等國務院組成部門;團中央、中國文聯、中央黨史研究室等單位以及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保監會、上交所、深交所等21家金融單位。對於巡視結果一次性對外公布。

從反饋情況看,31家被巡視單位都存在“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等問題。上交所和深交所被指“重業務輕黨建”、“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存在‘兩張皮’現象”;中投公司被指“有的下屬單位黨務部門被撤銷,部分黨員員工長期不轉入黨組織關系”; 中信集團被指“集團黨委講商言商語多,講黨言黨語少。黨委會除討論人事問題外,很少研究其他重大事項。”

31家單位普遍存在選人用人問題

選人用人問題在31家單位普遍存在。中央黨史研究室存在照顧性安排及提拔的情況,中國人民銀行“有的領導幹部規避制度安排親屬在系統內任職,有的違規用人搞“小圈子”,有的瞞報房產、股票和因私出國(境)等情況”;中國人壽機構臃腫,存在“帶病辭職”、“近親繁殖”等現象。

團中央“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問題仍然存在;中國文聯個別黨員幹部熱衷於出鏡出彩、參加有額外報酬的活動,甚至以權謀私、“借藝生財”。

此外,巡視組收到反映一些領導幹部的問題線索,已按有關規定轉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及有關部門處理。

國家統計局有領導以“數”謀私

中央第八巡視組認為國家統計局的問題有:對直屬單位和調查總隊領導班子教育監督管理不到位,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薄弱;幹部群眾對黨組選人用人、執行回避制度不嚴格等有反映;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到位,辦公室面積超標等問題仍然存在,一些部門工作作風不實,官僚主義問題依然存在,有的領導幹部工作不作為,懶政問題突出;有的領導幹部以“數”謀私,搞權力尋租。

中信集團奢侈、享樂風氣盛行

中央第十三巡視組認為中信集團的問題有:集團黨委講商言商語多,講黨言黨語少。黨委會除討論人事問題外,很少研究其他重大事項。奢侈、享樂風氣盛行。仍存在公款打高爾夫球、超標準接待和購車、到風景名勝區開會等問題。堅持黨管幹部原則不力。存在違規兼職取酬,“突擊提拔”“帶病提拔”問題。制度缺失、管理粗放,存在違紀違法問題。

央行有領導瞞報房產、股票等情況

中央第六巡視組認為央行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實不嚴,一些下屬企事業單位領導幹部工作生活待遇變相違規,公款送禮吃喝屢禁不止,樓堂館所項目改頭換面,巧立名目發放薪酬補貼。組織紀律執行不嚴,有的領導幹部規避制度安排親屬在系統內任職,有的違規用人搞“小圈子”,有的瞞報房產、股票和因私出國(境)等情況。權力監督約束不嚴,對濫用審批和處罰自由裁量權、向所屬企事業單位轉移行政監管權等問題反映較多,隱含腐敗風險。同時,巡視組還收到涉及一些領導幹部的問題反映,已按規定轉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和有關部門處理。

證監會對重要權力監督制約不夠有力

中央第七巡視組認為證監會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對重要權力部門、關鍵環節和敏感崗位監督制約不夠有力;防範廉政風險不到位,防止利益沖突機制不健全,存在滋生腐敗的隱患;選人用人制度不夠完善,重大事項不請示不報告等。同時,巡視組還收到反映一些領導幹部的問題線索,已按有關規定轉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等有關部門處理。證監會主席肖鋼表示將加強對領導幹部親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的教育、管理和監督等。

人壽集團集資詐騙等影響惡劣

中央第十巡視組認為人壽集團存在的問題有: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反應遲緩,“四風”問題屢禁不止,存在豪華裝修、辦公室超標等頂風違紀問題。執行組織紀律不嚴格,機構臃腫,存在“帶病辭職”、“近親繁殖”等現象。重大投資項目監管缺失,招標采購過程中存在違規行為;有的單位虛列費用等違反財經紀律問題突出;基層違紀違法案件頻發,集資詐騙等“群眾身邊的腐敗”影響惡劣。

外匯局利用檢查處罰權謀私隱患大

中央第六巡視組認為外匯管理局的問題有:一些黨員領導幹部漠視紀律規矩,公款吃喝、辦公用房超標、出國(境)管理不嚴、違規發放津補貼等問題比較突出。選人用人工作不夠規範,有的幹部任用資格和程序把關不嚴,個人有關事項報告、輪崗交流等制度執行不嚴格。外匯行政執法等監管薄弱,利用檢查處罰權謀私隱患大,下屬企事業單位違規問題多發,存在利益輸送風險。

保監會有幹部以權謀私

中央第十四巡視組認為保監會的問題有: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時有發生,仍存在辦公用房超標,違規接受宴請、報銷費用等問題;保險監管權力行使不規範,一些幹部存在以權謀私,違規兼職取酬等問題;選人用人、幹部管理方面問題較多,存在突擊提拔幹部現象,幹部監督管理不規範,有的幹部未按規定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等。

深交所重要敏感崗位和人員存在廉潔風險

中央第七巡視組認為深交所存在的問題有:監督執紀偏輕偏軟,違規違紀問題時有發生,重要敏感崗位和人員存在廉潔風險。“四風”問題仍未得到有效遏制,一些違規違紀行為禁而不絕,有的單位鋪張浪費比較突出。幹部管理監督不嚴,回避、輪崗等制度未有效執行。投資和資金使用管理方面制度不健全,招投標等制度執行不嚴格等。

上交所下屬公司變相收費

中央第七巡視組認為上交所存在的問題有:廉潔風險防控不力,防範利益沖突不到位,違規違紀問題時有發生,有的下屬公司存在變相收費問題。經治理後“四風”問題仍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單位鋪張浪費比較嚴重。有的重大建設項目管控不嚴,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不夠規範等。

(資料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 每經網綜合
  • 張喜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892

國家統計局:房市有多熱?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6048

3月5日,市民在南京一處樓盤看房。(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圖)

2016年3月12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6年1-2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3月18日,又發布了《2016年2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

2月作為房地產傳統淡季和“兩會”前的靜默期,今年卻顯得格外積極,寬松政策相繼落地——繼非“限購”城市購買首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降至歷史最低後,契稅、營業稅優惠政策也相繼出臺。

春節過後,樓市、特別是一線城市樓市火爆的場景在媒體上鋪天蓋地襲來,走在北上深的街頭,處處都是討論房地產的聲音。房地產究竟有多熱?透過官方數據可見一斑。

商品房銷售激增

1-2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1123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8.2%,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21.7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30.4%,辦公樓銷售面積增長11.0%,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增長9.4%。

商品房銷售額8577億元,同比增長43.6%,增速提高29.2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額同比增長49.2%,辦公樓銷售額同比增長29.7%,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額同比增長7.8%。

據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判斷,從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和銷售金額增速的差距,可以換算出成交均價的增速,2015年全國商品房價上漲7.4%,其中住宅9.1%。而今年1-2月,全國商品房價格比去年同期大漲12%,其中商品住宅大漲14.4%。

國家統計局投資司高級統計師李皎解讀,商品房銷售明顯加快的原因如下:政策效果累積顯現,前期需求集中釋放。去年以來,中央陸續出臺了降息、降低首付比例、公積金政策調整等一系列政策,經過去年一年商品房銷售市場的溫和回升,部分需求結束觀望入市,消費者購房意願被激發,一線城市市場升溫明顯,部分二線熱點城市銷售翻番。

居民住房消費升級,改善性住宅成為拉動增長的主要動力。1-2月份,住宅對全部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的貢獻率達95.0%。其中,90平方米以上的大中戶型住宅的貢獻率為76.6%。

基數低也是重要原因。去年1-2月份銷售面積下降16.3%,是2014年初房地產市場調整以來的最大降幅,總量8764萬平方米,為2012年一季度以來的最低。

一線城市領跑

從地區來看,1-2月份的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東部地區增長35.5%,中部地區增長26.8%,西部地區增長16.5%。在銷售額上,東部增長57.7%,中部增長30.4%,西部增長13.8%。

從2月份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來看,新建商品住宅與上月相比,價格下降的城市有15個,上漲的城市有47個,持平的城市有8個。環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3.6%,最低為下降0.7%。與上年同月相比,價格下降的城市有37個,上漲的城市有32個,持平的城市有1個。2月份,同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57.8%,最低為下降3.9%。

在新建商品住宅中,與去年同月相比,上漲最快的是:深圳(57,8%),上海(25.1%),北京(14.2%),南京(14.1%),廣州(11.9%),廈門(10.2%)。

二手住宅價格中,與上月相比,價格下降的城市有28個,上漲的城市有34個,持平的城市有8個。環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6.7%,最低為下降1.1%。與上年同月相比,價格下降的城市有26個,上漲的城市有41個,持平的城市有3個。2月份,同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54.2%,最低為下降7.4%。

二手房同比上漲最快的城市分別是:深圳(54.2%),北京(27.7%),上海(20.3%),廣州(14.7%),合肥(13.2%)

2月上海環比漲幅為5.3%,比前期擴大2.6個百分點,成為一線城市領跑者。其次是深圳,北京和廣州。二線城市中,合肥表現最為突出,環比上漲6.7%,環比漲幅全國第一。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解釋,分城市看,2月份一、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平均都上漲,且漲幅分別比上月擴大0.5、0.1和0.1個百分點。城市間房價漲幅差距進一步加大,一線城市和個別熱點二線城市漲幅遠高於其他城市,分化現象持續。

房地產開發投資觸底反彈

在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中,1-2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3%,增速比去年提高兩個百分點。楊紅旭認為,這是自2013年出持續下滑的3年以來,第一次出現明顯反彈,這是房地產投資企穩的重要信號。

就此,國家統計局高級統計師李皎認為,1-2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9052億元,同比增長3.0%,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2個百分點。2015年開始,商品房銷售逐步回暖,至今年1-2月份,更出現了銷售旺盛局面,使房地產開發企業投資信心有所恢複,房屋新開工面積迅猛回升,土地購置面積降幅大幅收窄,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時隔兩年首次回升。

應該關註的是,目前商品房銷量持續走高的基礎還比較薄弱,具體表現在:受竣工面積大幅增長的影響,商品房待售面積還在增加;土地市場交易依然不夠活躍,部分城市土地價格不斷攀升,房屋開發成本大幅增加;三、四線城市去庫存難度不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468

統計局副局長:正制定新方法來統計調查新經濟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許憲春2日在“中國經濟增長與周期”高峰論壇上表示,新經濟快速增長對我國傳統經濟下滑的影響發揮了重要的對沖作用,同時也給政府統計帶來嚴峻挑戰。國家正在制定新經濟增加值核算方法,研究建立新經濟統計指標體系。

許憲春發表了題為《新經濟:政府統計面臨的挑戰》主題演講。他表示,中國經濟近年來一直在下行,2011年以來連續5年經濟增速回落,但在創新戰略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形勢下,新經濟在迅速成長。戰略新興產業、高技術制造業、新產品、新興服務業等新經濟都在快速成長,這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傳統經濟下滑的影響。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明確提出了“新經濟”,“當前我國發展正處於這樣一個關鍵時期,必須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發展新經濟”。

數據顯示,一季度工業中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0%,增速高於規模以上工業4.2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1-5月增長9.8%,高於規模以上工業3.8個百分點,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增長增長28%,信息、化學產品增長20.9%。

許憲春表示,新經濟對未來我國經濟發展必然產生更加重要的推動作用。目前新經濟體量目前還比較小,還不能完全抵消傳統經濟下滑的影響。一旦新經濟體量大到可以抵消傳統經濟下行的影響,那麽中國經濟可能就穩住了。

許憲春說,新經濟在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的同時也給政府統計帶來嚴峻挑戰,包括基本概念方面的挑戰,統計調查方法方面的挑戰,GDP核算原則與核算方法方面的挑戰,價格指數編制方法方面的挑戰等。

關於新經濟,目前為止還沒有形成國際社會普遍接受的、通用的、統一的基本概念。這對政府統計來說是一個嚴峻的挑戰。統計最註重的是概念、定義、統計範圍,沒有嚴格的國際通用的概念、定義、統計範圍,就會帶來一系列的不合理性。

在統計調查方法方面,以分享經濟為例,傳統的生產統計以法人單位和個體經營戶為主要調查對象,但分享經濟的參與者大多是居民個人,因此傳統的統計調查方法很難完整采集到相應的生產數據。

數字化經濟催生了新商業模式,產生了大量非貨幣交易,這對GDP核算帶來了挑戰,造成GDP規模的漏統和增速低估。例如許多互聯網網站向居民提供大量的免費或價格非常低廉的服務,這些網站主要是通過在線廣告從企業獲得收入,並不是從居民享受者那兒獲得收入,從而居民在互聯網服務上的最終消費被忽略或被嚴重低估。

許憲春指出,目前國外關於新經濟統計做了很多研究和探索,值得我們借鑒和參考。美國和法國比較早研究了新經濟對國民經濟和主要指標的影響。他們的研究認為,在支出法GDP核算中,新經濟的影響體現在居民消費支出、政府消費支出、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存貨變動、貨物和服務進出口等支出法GDP的各構成項目上;在收入法中GDP核算中,新經濟的影響體現在雇員報酬、利潤、業主收入,以及租金收入、利息、股息等各個方面。

許憲春透露,國家正在研究制定“三新”(新興產業、新型業態、新商業模式)經濟增加值核算方法,建立健全與新經濟相關的統計分類標準,比如戰略性新興產業標準、高技術產業分類標準,並且正在修訂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此外,還在研究建立新經濟統計指標體系。學習和借鑒國內外現有的新經濟統計研究成果,特別是新經濟統計指標研究成果,結合中國實際情況,產業研究制定新經濟指標體系,為改進和完善新經濟統計調查體系,建立和完善新經濟測算方法,加強新經濟統計數據在經濟形勢下的分析。

目前,國際社會對於新經濟的基本概念、內涵特征以及口徑範圍還未形成共識。國家統計局的新經濟統計體系還需要不斷發展和完善,完善新經濟測算方法、新經濟統計指標體系,更好地服務於宏觀決策和社會需求,更好地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823

統計局:新經濟造成GDP增速低估 正制定新方法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7-03/1018527.html

第十屆“中國經濟增長與周期論壇”於2016年7月2日在北京舉行。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許憲春在演講中指出,新經濟在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的同時也給政府統計帶來嚴峻挑戰,這些挑戰包括基本概念方面的挑戰,統計調查方法方面的挑戰,GDP核算原則與核算方法方面的挑戰,價格指數編制方法方面的挑戰。

第十屆“中國經濟增長與周期論壇”於2016年7月2日在北京舉行。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許憲春在演講中指出,新經濟在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的同時也給政府統計帶來嚴峻挑戰,這些挑戰包括基本概念方面的挑戰,統計調查方法方面的挑戰,GDP核算原則與核算方法方面的挑戰,價格指數編制方法方面的挑戰。

許憲春補充說,國際組織關於新經濟統計做了很多研究和探索。OECD、歐盟統計局為代表的國際組織開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形成了若幹一致看法。比如,新經濟的出現造成GDP規模的漏統和增速低估。

許憲春表示,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國家統計局制定了“三新”經濟專項統計制度,研究制定“三新”經濟增加值核算方法,建立健全與新經濟相關的統計分類標準,研究建立新經濟統計指標體系,學習和借鑒國內外現有的新經濟統計研究成果,特別是新經濟統計指標研究成果,結合中國實際情況,產業研究制定新經濟指標體系,為改進和完善新經濟統計調查體系,建立和完善新經濟測算方法,加強新經濟統計數據在經濟形勢下的分析。

許憲春說,目前,國際社會對於新經濟的基本概念、內涵特征以及口徑範圍還未形成共識,國家統計局建立的“三新”經濟專項統計制度、“三新”經濟增加值測算方法和新經濟統計體系還需要不斷發展和完善,完善新經濟測算方法、新經濟統計指標體系,更好地服務於宏觀決策和社會需求,更好地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

  • 中國證券報
  • 陶玥陽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882

再探綠色GDP 統計局林業局聯手啟動新一輪綠色經濟評價研究

國家統計局下屬《中國信息報》7月6日的消息顯示,由國家統計局和國家林業局共同開展的新一輪“中國森林資源核算及綠色經濟評價體系研究”項目啟動會7月5日在京舉行。項目領導小組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和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出席會議。

寧吉喆指出,黨中央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布局和綠色發展的理念,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要求研究建立生態價值評估制度,對完善包括森林資源核算在內的我國資源環境核算體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寧吉喆表示,啟動新一輪中國森林資源核算研究項目,構建更加完善的核算框架,探索更加科學的核算方法,既準確地核算出森林提供的自然資源資產的“家底”和增減變動情況,又科學地反映出森林提供的主要生態服務的價值及其變動趨勢。這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重大決策部署的具體舉措,將為我國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打下良好的基礎,也將為我國開展資源環境核算研究工作起到引領示範作用。國家統計局和國家林業局此前已經兩次聯手開展了相關研究,積累了成功合作的經驗,為新一輪聯合開展研究取得預期成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寧吉喆就做好項目研究提出了幾點意見。一是把項目研究與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緊密結合起來,重點落實好在國家和省級層面開展林地林木資源實物量和價值量核算;二是以聯合國等六大國際組織最新提出的國際標準和國際經驗為借鑒,深入研究我國森林資源的客觀實際,並在此基礎上提出能夠指導我國森林資源核算實踐的系統性、創新性的研究成果;三是雙方在此合作項目中,發揮各自優勢,協同攻關,共同推動項目研究。

寧吉喆強調,森林資源價值量核算和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目前在世界上還處於研究前沿領域,具有很強的探索性、挑戰性和很大的創新空間。國家統計局將深度參與,通力協作,為項目研究取得預期成果作出自身的努力。

項目領導小組組長、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在致辭中表示,開展新一輪森林資源核算研究,為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實施領導幹部自然資產離任審計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等國家重大需求提供決策參考,意義十分重大。他強調,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希望兩部門協同努力,再接再厲,開拓創新,紮實工作,確保項目研究工作取得預期成效。

項目研究總牽頭人、國家林業局專家咨詢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江澤慧教授介紹了項目研究的主要內容、任務分工以及進度安排。本次項目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林地林木資源核算、森林生態服務價值核算、森林社會與文化價值核算和林業綠色經濟評價指標體系。項目評價的正式報告將於2018年12月完成並進行成果發布。

據了解,2004年,國家統計局和國家林業局首次聯合開展了“中國森林資源核算及納入綠色GDP研究”,提出了森林資源核算的理論和方法,構建了我國基於森林的綠色國民經濟核算框架,測算了有關數據。

2013年,國家統計局和國家林業局再度聯手啟動了第二輪“中國森林資源核算及綠色經濟評價體系研究”。該研究借鑒《2012年環境經濟核算體系:中心框架》等國際上的最新研究成果,結合我國現行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開展了中國森林資源核算與綠色經濟評價指標體系研究,構建了中國森林資源核算的理論框架和基本方法,並以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和生態定位站網絡長期觀測數據為基礎,核算了我國林地林木的資產價值和森林生態系統每年提供的生態服務價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381

國家統計局將加快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

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編制,起緣於自然資源的核算和國家資產負債表的研制,將自然資本價值編列在政府資產負債表上,目前已成為國內外學術界的共識。

在此次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6年年會上,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王益烜副司長就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中的統計問題進行了闡述。

王益烜介紹,關於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一系列重要決定和文件出臺,第一次是由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到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務院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和總體方案》,對於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提出了具體要求。

國家統計局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目的,據王益烜介紹,是為推動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信息基礎。但是在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的過程中,仍然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首先就是如何實現國際標準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王益烜介紹,編制中國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首先應立足於中國自然資源的現實。因此應該參照我國的自然資源稟賦,結合聯合國相關標準,同時借鑒發達國家自然資源核算的先進經驗,通過創新的方式來編制中國特色的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

其次,王益烜表示,編制過程中應該明確如何界定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結構和內容,在她看來,應該在編制過程中突出核算重點、不斷完善體系,既要反映自然資源資產的存量情況,還要反映自然資源質量狀況和變化。實現自然資源資產檢測的動態和靜態的結合。

在王益烜看來,自然資源管理部門與統計部門之間指標口徑與分類標準的協調,制約著我國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工作。她表示,編制過程中所需要的基礎數據來自各自然資源管理部門,主要適用於本部門管理的需要,在納入國民核算指標體系時,需要重新調整。

此外,不同資源管理部門的指標口徑和分類標準存在不一致,也容易在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編制過程中產生混淆,不便於國家層面對於負債表的管理。

最後一個問題,王益烜認為市縣一級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資料缺口比較大。據她介紹,國家統計局在全國範圍開展數據收集監測過程中發現市縣一級數據比較少,這就造成了數據的不全面。

針對國家統計局的下一步工作安排,王益烜表示,統計局將繼續修訂完善《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制度》,同時加快編制全國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090

統計局:最終消費對GDP貢獻率73.4%

7月15日,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上半年,最終消費對GDP的貢獻率73.4%,資本形成的貢獻率37%,貨物服務貿易凈出口 -1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180

統計局官員:居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仍存在一定困難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86 元,同比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接近上半年6.7%的經濟增長速度,保持了基本同步。我個人認為,對上半年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也存在如何認識和理解的問題。

一、從過去四年看,居民收入平均增速仍快於GDP平均增速。

隨著促進居民收入增長的各項政策的落實,近幾年來,居民收入一直保持了比較快的增長,而且快於GDP增速。2013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8.1%,GDP增長7.7%;2014年居民人均收入增長8.0%,GDP增長7.3%;2015年居民人均收入增長7.4%,GDP增長6.9%。若將2013--2016年平均的上半年居民人均收入增速7.5%與同期平均的上半年GDP增速平均7.0%相比,人均收入增速仍快於GDP增速0.5個百分點。所以,從更長時間看,居民人均收入增長仍是快於GDP增速的。

二、從人均水平看,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快於人均GDP增速。

盡管上半年居民人均收入增速略慢於GDP增速,但仍快於人均GDP增速。近幾年來,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人口自然增長保持了一定的增長,體現在GDP上,人均GDP增速就要比GDP增速要慢一些。扣除約0.5%的人口自然增長因素,今年上半年人均GDP增速約為6.2%。因此,從人均水平看,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的增速要高於人均GDP增速。

三、從城鄉協調看,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快於城鎮居民。

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一直是社會各界普遍關註的問題,也是協調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今年上半年農村居民收入增速繼續快於城鎮居民收入增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57 元,同比名義增長8.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50元,同比名義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7%。隨著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快於城鎮居民收入增速,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速和實際增速均高於城鎮居民0.9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比由上年同期的2.83:1下降為2.80:1。

四、從收入來源看,來自服務業的收入保持較快增長。

隨著服務業超過第二產業成為第一大產業、地位逐步提高,居民來自服務業的收入保持較快增長,比重不斷提高。上半年來自房地產、教育、衛生、公共管理等行業的人均工資性收入增速均在15%左右;來自交通運輸倉儲郵政、信息技術服務、金融、文體娛樂等行業的人均工資性收入增速均在10%左右;來自租賃和商務服務、居民服務等行業的人均工資性收入增速在7%以上。來自多數服務行業工資性收入的較快增長,有效沖抵了來自制造、批發零售、建築、住宿餐飲、采礦等行業工資性收入增長較慢甚至下降帶來的不利影響,使得全國居民工資性收入保持了較快增長。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6846元,增長8.5%。

此外,家庭經營服務業凈收入也保持較快增長。2016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第三產業家庭經營凈收入1187元,增長9.4%。近三年來,全國居民人均第三產業家庭經營凈收入均實現較快增長,2014年上半年增長13.1%,2015年上半年增長9.1%。

應當看到,雖然上半年全國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與GDP增速基本同步,但持續較快增長仍存在一定困難,如鋼鐵、煤炭等行業去產能影響相關從業人員工資收入,部分大宗農產品價格下降使部分地區農業增收困難,城鄉居民轉移凈收入增速有所放緩等,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視。我相信,隨著經濟的企穩回升、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居民收入將會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人民生活仍會得到不斷提高。

(作者系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辦公室主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50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