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賣百元麵 竟砸2億蓋廠做小菜

2013-01-28  TCW  
 

 

大肚山上的台中工業區,一間間精密機械、工具機、電子、光電廠旁,突然出現了一家小菜工廠,生產線內正在滷桂竹筍、醃小黃瓜、炒菜、煮牛肉湯。

這可不是普通工廠,這是天天見麵董事長陳勝雄,花了兩億元買下原本是光電廠的廠房,再找來新竹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設計,依照光電廠規格再加上食品科學的要求,蓋出來的潔淨室中央工廠。

賣麵的去買光電廠等級的工廠,拿來生產小菜,這老闆究竟在想什麼?原來四年來,陳勝雄在公益路上蹲馬步,他說,只有面對最強的對手才能學到最多,要緊緊抱住公益路不放,才能練出最強的武功。

賣過製鞋機器、投資過證券公司與房地產,陳勝雄經歷了中台灣景氣的起落,儘管陳勝雄不願談究竟有多少土地,但他的五家店面,外加一個七層樓高的大樓與土地,全部都是他所擁有,他同時也是藍心湄的KiKi川菜餐廳公益路分店的股東之一。

早在二○○六年之前,陳勝雄就看上公益路必然崛起成為中台灣的黃金商圈,但每次出手,他跟別人不同,他是先蹲低,才跳起來。

第一蹲,在他開店的前兩年,他早展開縝密計畫,先送兩位創業夥伴、年僅三十歲出頭的年輕人周松柏與葉俊侃,到中國蘭州學拉麵,用整整一年時間學技術。

在公益路商圈開店,他大膽採用挑高設計、用萊姆黃和芥末綠的店面色系,「別人是宮廷派、我是印象派;人要清楚自己的定位,亂學、亂抄會變成野獸派。」清新的店面設計與現場表演拉麵,他的店在商圈造成轟動,人群排隊等著進場,最高紀錄一天超過一千個客人。

防堵抄襲設計國際版商標,到四十七國註冊

別人以為,賣牛排兩小時賣三輪很了不起,賣麵一套一百五十元起跳,平均每四十分鐘做一組客人,兩小時也是翻了三輪,創造的營業額是一樣的,陳勝雄相當滿意這個商業模式。

但創新後,一下子台中類似風格的麵店超過十家。這段時間,陳勝雄做了另外兩件事情,先設計了一個國際版的商標,跑到四十七個國家註冊商標,光是費用就超過兩百萬元,並且找了一個通七國語言的德國人當副總經理。

去年他營收九千萬元,卻砸下兩億元買地蓋工廠,陳勝雄說:「我們在修正,我們又不是笨蛋,這裡(公益路)又要有場面、吃到飽、低價,還要玩促銷。」做到最後,每個人都賠錢。

大量複製未來中央廚房輸出,全球都能開店

所以他的工廠是能夠整廠輸出的,可以照一樣的藍圖,到美國、東南亞蓋一樣的工廠。原來,他花大錢申請國際商標,跟他蓋中央工廠是緊緊相繫的布局。

這也是他四年來從公益路學來的心得,他雙手一比,剛剛開店時,菜單一打開八乘八,六十四種產品,多氣派啊!結果卻是每晚賣不完,倒掉最少上萬元的小菜,換算下來一年超過三百多萬元。一年來不斷的檢討,他把產品降到二十七種。

接著上大肚山上去蹲馬步,陳勝雄說:「美國人、日本人最聰明,披薩不是美國人發明的,卻被美國人搞成全球連鎖;麵食也不是發源自日本,但日本把拉麵做到了全球連鎖事業。」原因都是他們將低單價、低進入門檻產業,做出高競爭力與品牌。因此蓋起了中央工廠、建立標準化流程,店面跟工廠連線,變成每賣一碟才生產一碟。陳勝雄一邊指著大肚山區,一邊說著,85度C、鼎王的中央工廠也都在附近啊。

原來,當外界驚嘆公益路的競爭力時,秘密是藏在大肚山上,把餐飲事業從獨門秘方變成中央廚房大量複製的產品。當年那兩個到蘭州學藝的年輕人,則從現場表演拉麵,變成在工廠內制定標準流程的師傅。

半年來,工廠集中生產小菜,再加上產品線的刪減,他們在別人都漲價時,進行第一波降價,先降一○%到一五%。陳勝雄說,蓋中央工廠就是今年上半年要到台北開店,一口氣開四到五家店,讓台北市主要地區都能見到他的分店。

又是蓋工廠、還要到台北開分店,問他為何要一直投資?陳勝雄說,現在都還只是蹲馬步,天天見麵這個品牌最少要先撐過十年,才能算是成功,在這之前,一切都還只是練基本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619

你是誰?-------寫在云南白藥百元之際(轉) 東方紅石樑軍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2e1gy.html
作者:freelight
 
 
2000年夏天,我買了1000股云南白藥 。

2008年賣出,賣出一刻,心裡非常不舒服。

為什麼我拿不住?

挖掘並極力推薦我買的朋友,非常聰明,但早就賣出了,

資深股民的他,投資至今仍未算成功。

做期貨,炒股成功的不多,撇開極為少數的狗屎運,和始終有內幕消息的。

一般有兩種人,能做好這行當。

一、做波段輪動的高手,絕不是一般意義的短線操作。

二、發掘和買入並長期持有某長期成長股的人,素質異常。不能簡單歸之為反人性。

他對選取並持有該股的理念深信不疑,看淡價格的歷史波動。

為什麼推薦該股的朋友和我,都拿不住?

不是在等錢用,而是我們的視野和見識都不行。

對第一種人,成功的也一樣鳳毛麟角。

年復一年,牛熊交替,大部分人都不能做到穩定增長。

而在學習第一種手法的人中,輸錢的不少,

即使穩定盈利的人,身體變壞,心理變扭曲,

甚至無法與在社會其他人正常互動的,比比皆是。

假若我,在云南白藥 向下波動時,

不是賣出,而是不斷加倉,情況會怎樣?

就憑這一隻股票,資金量就可達到數千萬元。

假若您,現在是80後、90後,請不要涉足股市

完全可換一種謀生方式,

股民和彩民差不多,人生的意義充滿荒誕。

只有在此特殊群體裡

大師、大神特別的多。

炒股的先生們,捫心自問,在日常生活中

您或許,多了幾張人民幣,被人尊敬嗎?

炒股的女士們,捫心自問,在日常生活中

您或許,多了幾張人民幣,可愛或被愛嗎?

同樣的才華、同樣的努力

做其他工作,比這好得多。

這是一個

最缺乏安全感、最多疑的群體

最努力的群體,最苦逼的群體

最不怕吃苦的群體,最好逸惡勞的群體

最現實的群體,最夢幻的群體

被抽血、被歧視,卻自視很高的群體

最矛盾的群體。

這裡不是討論云南白藥的價格合理與否

云南白藥的價格,也不僅僅是隨機的概率

是討論一種合理或不合理的荒誕人生

是在討論:我是誰?人生究竟如何過?

知識、聰明、男才、女貌

老實說,與所謂成功關係不大

無論是其他工作還是炒股。

即使是屌絲,也不能限於屌絲的想法:

一切歸結於外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670

SENSE隨筆130721百元店的運營秘訣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7/21/sense%E9%9A%A8%E7%AD%86130721%E7%99%BE%E5%85%83%E5%BA%97%E7%9A%84%E9%81%8B%E7%87%9F%E7%A7%98%E8%A8%A3/

SENSE隨筆130721

百元店的運營秘訣

執筆人:阿Kan

 

阿Kan的三條sense之:

〈Case3〉日本有所謂“百元店”,香港人相信一分錢一分貨,覺得百元店的貨品價廉定必質次。如果有人跟你說百元店的貨物很多質素不下於百貨公司,你信不信?

 

(sense丙)百元店貨品價廉質不差的秘密

為方便解說,以下所有價目都以日元表示。

類似的商品,在超市或百貨公司可能售數百甚至上千元,但在“百元店”只售一百元。大家是不是覺得”無咁大隻蛤乸隨街跳 ”,百元店賣的肯定是低檔貨?事實上百元店許多商品都是佳品。

百元店“價廉質高”的秘密說穿了其實很簡單,就是在貫穿產銷鏈的每個環節上面,都有效地削減成本。****

 

據測算,百元店貨品的採購成本幅度相當廣闊,低至區區 1、 2日元,高則超越 100元( 百元其實是蝕本價)。一般而言,100元售價中包括出廠價製造成本 35-55元,物流成本 15元,商家的營運開支 30元和少於 20元的利潤。我們可以從製造、物流和銷售各方面分析百元店的削減成本措施。

在進貨環節中,百元店和百貨公司的貨品很多都是工資低廉的世界工廠—中國製造的。例如在世界日用品的供貨基地—浙江省義烏市,成套的木制飯勺批發價只是 10-20日元,檔次不一的牙刷批發價由 7-12元不等。一套精美的連蓋及小勺的帶把杯子只售 44元。

百元店還有不少貨品是由日本國內專為百貨公司生產高檔貨品的企業製造出來的,但百元店的採購價卻遠低於百貨公司,因為百元店的訂貨條款比百貨公司優厚得多:交貨期長,一次性大宗訂單,絕不退貨,以現金付款。***

百貨公司對於高檔貨品的設計、工廠供貨時間、庫存管理有極高要求,他們根據潮流及銷售情況隨時調整產品的設計及產量。工廠為應付百貨公司的零碎、不規律訂單必須預留相當的生產力,所以大部份時間都遠未逹到滿負荷運轉,淡季時即使工人機器閒置,工廠也要支付這些固定成本。

百元店的交貨期長逹月餘,工廠可以見縫插針地利用閒置時段的工人和設備進行生產,而追加的製造成本僅為原材料,他們對百元店要求的貨價自然遠低於百貨公司。如此三方共贏,工廠增加收入,百元店的產品檔次提升了,消費者能以低價購買質素比美百貨公司的高檔貨。

 

百元店的訂貨條款也有利於工廠規避風險。

一般商家訂貨期可能長逹數年,工廠為擴大產能而引進新生產線,卻得面對訂單中斷的風險,連帶還有商家退貨、應收賬無法收回的風險。所以工廠的報價中實際上包含了此類風險的補償,即暗地裏提高了報價。

百元店一次性大量訂購,絕不退貨,並以現金支付等措施,讓工廠無需顧慮這些風險,供貨價格自然低得多。***

 

百元店的另一獨特之處是以現金將破產公司的商品或百貨公司和便利店積存滯銷的潮流商品全盤購入,此時的進價貨低得令人難以置信。*** 滯銷商品需要支付倉租,選擇扔掉同樣需要處理費用。此時百元店願意以現金購買這批 ”垃圾 ”,肯定會被目為大救星。

另外,百元店的商品售價100元是眾所周之的事,無需像超市或百貨公司一樣進行特賣或大減價等推廣宣傳,這為百元店省回一大筆宣傳費用。***

店內的商品價格單一,無需花時間貼上價格標籤或改價,這節約了勞動成本,也簡單化了工作流程,所以百元店內大多數崗位都聘用兼職人員,*** 此舉大幅節省了營運開支。

 

以上分析可以應用在其他類型行銷上面,希望對各位精明的會友有所幫助。

參考書

《在星巴克要買大杯咖啡 — 價格與生活的經濟學》(20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692

我會知道一切 ---- 未來數百元FACEBOOK的無敵壁壘 立春

http://xueqiu.com/9428236477/25774806
我認為:IWILL KNOW EVERYTHING將是扎克伯格領導的FACEBOOK事業成就的巔峰,並將無人可以超越,它甚至可能是歷史上第一個市值達到萬億美元的企業!

當年美國出了一個谷歌,很快中國就跟進了一個百度,儘管在很多方面後者比不上前者,但基本上可以定義為複製,並也取得了很大的商業成就;

2004年自FACEBOOK誕生以來,它就不斷的以難以置信的速度增長再增長,像一個永不停歇的氣旋,不斷的渦流轉動,越來越大,那些早於它數年並已有相當積累的交友網站,如MY SPACE,也在這個後起的氣旋面前很快式弱,乃至多年後基本消失,截至今日,在美國乃至世界上多數地區,它已成為一家獨大的社交類網站,實際上,FACEBOOK用將近十年的時間締造了一個世界上最大的「社區」,一個打破了國家限制的新社會,許多人以為,這就是一切了,觸碰到企業發展的天花板了,但實際上,這僅僅是開始,而且,再也無人可以像百度複製谷歌那樣迅速跟進了,因為締造FACEBOOK基石的時間成本是將近十年。

之所以給FACEBOOK那麼高的預期是因為:從現在開始,谷歌能做的,FACEBOOK都能做,而FACEBOOK能做的,谷歌已經做不了了。

不論是中國的武俠小說還是西方的神話故事,都有這樣的情節橋段,就是一件超能力的兵器或者神器,隱匿在某處,等待一個資質稟賦特異的人去駕馭它,一旦二者合一,必將縱橫天下,今天,這個想像中的情節在現實中出現了,所不同是,那個神器並不像阿拉丁神燈或者指環王中的戒指那樣從一開始就有控制世界的神力,FACEBOOK將要把握的神器將會和FACEBOOK本身的壯大形成互為增益的正反饋效應,他們的起點是當FACEBOOK 聚攏的活躍人群達到一個巨大的量級,比如目前的數字十億,然後開始逐步發力,一旦開始,它的巨大功效和實用性將會讓人們的使用頻率大為增加,從而增強客戶粘性和企業渦流的吸引力,會再次擴大FACEBOOK的影響力和使用的普遍性,其活躍人口將進一步加大,而人口基數與使用頻次的提升,又將再次增強這個神器的功力,這個神器,被美國媒體賦予三個定義詞:大膽、可怕、迷人,它就是谷歌最懼怕的,在年初開始試運營,很快將正式上線的新一代搜索王者:GRAPH SEARCH,譜系搜索。

迄今為止大部分認定FACEBOOK只是一個交友網站,這是極大的誤讀,扎克伯格所想所作的遠遠不止如此,這位年輕的企業家在寫給投資者的公開信中所強調的:Facebook原本並非為了成為一家公司而創建。它的誕生旨在完成一個社會任務——讓世界更加開放,聯繫更加緊密。讓Facebook的每一個投資者理解這個任務對我們的意義,理解我們如何做決定,理解我們為什麼做我們所做的事情,我們相信這是非常重要的。

這段話是深刻理解FACEBOOK的鑰匙,越往後人們將越能體會到這段話的意義不凡,他的超前不是一點點,已經超越了一般企業發展和競爭的層面,這一點讓經常與之比較的騰訊都完全失色了。

在馬克的終極理想面前,今天的FACEBOOK僅僅才搭建了一個基礎而已,要預見它的未來,取決於人們對GRAPH SEARCH的理解能有多深。

谷歌依靠網頁搜索成為互聯網之王,上週五股價首次突破四位數,成為科技行業的不二王者,但是顛覆者緊隨其後,FACEBOOK 將攜其GRAPH SEARCH(譜系搜索)重塑整個世界而不僅僅是互聯網界的商業架構。

下面,讓我們來仔細觸摸一下這個未來的神器,對我來說,能否把理解到的精髓表達清楚,也是一項不易的挑戰。

GRAPH SEARCH,中文被譯作圖譜搜索,是一個很大的誤解,也成為阻止我深入理解這一神器的第一障礙,從這名字看到想到的東西,無法提起人們的熱情,因為圖譜一詞的歧義很多,強調了圖而弱化了譜,很不精確;溯源到英文原意,才開始逐漸打破錯誤的第一認識,然後用半年時間慢慢的消化理解,對我這個笨人來說完全是必要的,作為成果,我想首先要對譯文做一個修改,GRAPH SEARCH的中文應該譯作譜系搜索或者是離散搜索更正確一些,譜系、離散數學以及相關的大數據處理是這項新技術的精髓。

谷歌和百度的成功,根本上來自數學,佩奇和布林研究的排序算法讓谷歌脫穎而出,他們找到了一個含義合理, 而且數學上嚴謹的網頁排序算法,它的特別之處在於其矩陣的算法,它不以關鍵詞羅列的多少為排序依據,而是以關鍵詞在網頁鏈接出現的多少為依據,這就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內容的精準性,與以往那種憑藉關鍵詞出現次數所作的排序不同, 這種由所有網頁的相互鏈接所確定的排序是很難做假的, 如果沒有真正吸引人的內容,關鍵詞出現的頻次再高,別人不鏈接它,它的影響力和排序也很低,經過谷歌的搜索,這種內容就不可能因為僅靠出現頻次高排列在前面,那些被大量引用的鏈接排名才會很靠前;二是查詢速度,谷歌算法只與互聯網的結構有關, 與用戶具體搜索的東西無關。 這意味著排序計算可以單獨進行, 而無需在用戶鍵入搜索指令後才臨時進行,這是谷歌搜索速度奇快的原因。

作為互聯網第一代,不論是佩奇和布林的谷歌算法,還是的李彥宏的百度算法,他們所要應對和處理的都是網頁信息,數據雖然浩瀚,但相對搜尋標的而言,都是平面的,一維的,排序統計不難,難在如何在基本統計的基礎上最快找出最貼近被搜索詞本真的那些信息,這個問題的解決造就了一個偉大的企業。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互聯網開始逐漸步入了它的第二代,我個人的理解,這兩個代際的差別在於主體和客體的角色變化上,在第一代互聯網裡,我們把互聯網稱作虛擬世界,我們是實體世界,真實的社會是主體,網絡是客體,互聯網只是個虛擬的世界,它只是個圖書館或資料館,是個遊樂場或新聞媒介,而人們只是一個外圍的參觀者,或者資料調用者,互聯網更多只是信息傳遞,它好玩,但也實在「虛」的很,對與第一代互聯網,有一句名言很有意思,那就是:「在互聯網上, 沒人知道你是一條狗」(On the Internet, nobody knows you're a dog)。

但是世界終究還是進入了二代互聯網,它的特徵就是,整個社會和個人開始以真實身份,真實角色,真實功能進入了互聯網,互聯網不再是虛擬的了,它將越來越真實,可觸可摸,甚至平常到開門七件事,由於真實,二代互聯網將會迸發出比一代互聯網更為可怕和顛覆性的商業潛力,因為在一代互聯網時代,網絡還只是實體商業的輔助性角色,只是在特定行業才成為主角,比如信息傳媒,但是到了二代,實體商業已經開始全方位滲入了,互聯網金融,互聯網商店,互聯網影視與傳播,互聯網政務,互聯網交通,互聯網點評系統,如此等等,真正的互聯網革命正在發生,而在這場深層次的互聯網革命中,最值錢的企業,最有發展前景和巨大潛能的企業,就是掌握了最多真實個人信息的互聯網企業,當全社會都在逐漸醒悟中想以真實身份進入新一代互聯網應用中時,突然發現,最快捷,成本最低,最具備迅速發起新商業活動和整合力的,原來就是FACEBOO搭建的社交網絡,確切的說,這已經不是簡單的社交網絡,而是真實社會的網絡化了,而且它所聚集的,正是整個社會最具活力,最具創造力和消費能量的中堅群體。

互聯網從虛擬的平面走向了真實的立體,人們從過去的外圍看客成為了網上的真實個體,這個個體是多元和多維度的,平面的互聯網已經長成了一個離散的,多節點的,又密不可分的大網,這個大網的締造者正是FACEBOOK ,目前看,它好像只是一個示範,可以這樣來比喻,全球互聯網就像一個巨大的平面蜘蛛網,在這張網的局部,已經豎起來外觀像鳥巢那樣的立體網,雖然它還是局部的,但是經過近十年的增長,它已經是如此突兀,如此顯眼,成為一個絕對無法忽視的存在,在這張平面大網上,谷歌縱橫捭闔多年,並無所不在,但是對這個立體的突起,谷歌也有了觸摸不到的盲點,對於新的立體網狀多元多維的架構,谷歌獨步天下的利器----谷歌搜索,失去用武之地了。

這才是FACEBOOK,第二代互聯網王者最貼切的寫照。

FACEBOOK重構了互聯網,在第一代互聯網世界,其基本單元是網頁,;在第二代互聯網世界,其基本單元是「人」,而且是和現實世界一一對應的含有多個真實信息的人,它肯定不是互聯網的全部,但它代表了商業想要的全部,因為所有的商業基礎元素都是人,這個二代互聯網的最典型代表就是FACEBOOK。

第一代互聯網,其基本元素締造了偉大的谷歌,第二代互聯網,能不能讓FACEBOOK戴上偉大的光環?擁有指環王那樣的威力,這個促成的關鍵,就在GRAPH SEARCH。

傳統網頁搜索,人們可以知道那些靜態的,客觀存在的,即時發生的消息或者是知識,但他無法即時得到這些消息和知識的多維視角與提煉,而所謂的多維視角和提升、提煉,只能是由每一個鮮活的,思維跳動的「人」來給出,比如今天人們最為關心的蘋果電腦2013年新品發佈會,谷歌可以給你很多即時的,最新鮮的信息,但你即使坐在場內,也無法立即知道這款新品受關注的程度,市場的反應,商家的態度,玩家的看法,你自己將會根據「什麼」做何種打算等等,以推特為代表的微博可以彌補這一缺口,但是它的智能性和提升能力顯然是不夠的,你看到的還是平面鋪陳的東西,泛泛的,就一個話題千百張嘴在呱呱,你要的是以自己需求為出發點的意見和知識,當你提出問題後,立即可以從千萬條信息中獲得自己最想要的那一個,FACEBOOK要做的搜索,就是滿足人麼這種需求的。

做為生活在離散又呈網狀互聯的FACEBOOK網絡世界裡的「個人」,他想搜索,「誰和我興趣相投」「誰能提供給我要去應聘那家企業的內部信息」「誰可能十天後與我同城出差」「某城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最常去的飯館」「哪些新的影視作品將是我最欣賞的」「我小學校友近況」,如此等等,這些偏鑽古怪,極度個性化的問題是谷歌完全不能應對的,儘管谷歌也做了谷歌+,但是遠遠不及FACEBOOK所能聚集的人氣,自然也就沒有了發展立體和個性化搜索的基礎。

GRAPH SEARCH的數學模型依據,是離散數學,是研究離散量的結構及其相互關係的數學學科,在這個學科裡,GRAPH指圖論中的鏈接一個個點的圖譜,這正像FACEBOOK的基礎元素----「真實個人」在FACEBOOK的網絡世界所處的狀態那樣,一個人就是一個鏈接點,這個點本身就一個多元和多維度的基礎元素,它既是搜索指令的發起者,也是搜索內容的片斷之一;它有多個維度,複雜性是幾何層級的;它發出的問題極具個性又極具普遍性更具有多元性,因此其難度比谷歌處理連續變量的網頁搜索要大很多,需要很多條件的預先佈置,甚至需要所有參與者的共同努力,FACEBOOK的「like」按鈕,為GRAPH SEARCH的起步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FACEBOOK的搜索技術難度更大,但智能程度更高,要想做到完美非常困難,但是做成了其壁壘會非常高,高到非常難以超越,因為沒有龐大的「真實個人」網鏈基礎,更重要的是沒有這些真實個人的積極參與,GRAPH SEARCH便無用武之地,而聚攏人氣與培養其行為方式並鼓勵開放共享這三點,都不是任何一個企業可以在短期內能夠做到的。

有意思的是,組建GRAPH SEARCH團隊的兩位靈魂人物,都來自谷歌,其中一位的得意作品是「谷歌地圖」,另一位曾是谷歌旅行搜索的產品主管,他們來了FACEBOOK後,扎克伯格頻繁的與這兩人交流,最終給出了產品研發的目標,那就是:「讓一切信息都可以被搜索、被發現。」

這個產品將是FACEBOOK的涅磐之作,將對目前幾乎所有重要的互聯網公司造成強烈衝擊,為此,FACEBOOK高層團隊很快達成一致意見,全方位圍繞這個產品的目標來調整公司戰略,2013年年初,初具模型的GRAPH SEARCH開始小範圍測試,不久,它將迎來正式上線的日子,現在,我們可以提前來分辨一下,這個搜索界新貴和傳統的谷歌搜索有什麼不同。

1.搜索對象不同:

谷歌的搜索對象是網頁,Facebook的搜索對象不再是網頁,而是真實世界在網上的虛擬對應符號:可以是人,地方或者其他的事物。

2.搜索維度不同:

Facebook搜索的精細程度和多元性遠高於谷歌。

對於一家企業,谷歌可以給出其概況,發展史,現狀,人員組成,業務結構等等內容,但無法給出諸如朋友圈裡面在其內部工作的員工的真實評價,無法給出自己在這家企業工作與否的職業建議。

對於一家位於芝加哥的餐館,谷歌可以給出方位,空間視圖,是否受歡迎等信息;無法給出諸如,「當地人的評價」,「最好的廚師何時當班」,「什麼時候去最合適」等信息。

諸如此類,對任何一類問題,譜系搜索相對傳統的谷歌搜索都顯得更具體,更準確,更刁鑽,更有實用性。

3.搜索結果的高智能性

搜索的最高境界可能是一個智人的狀態,你問他什麼,他都能從容應答,而且答案一定是最好的,最準確的,達到這個終極狀態要走的路還很長,但是FACEBOOK的譜系搜索邁出了向這個狀態前進的步子,谷歌雖然一直在努力,但是沒有FACEBOOK這樣的龐大真實社會網絡化的基礎,谷歌再有才能也無法用力,這也是谷歌的精英分子中很多人投身FACEBOOK的根本原因。

如此,一個「可怕、大膽、迷人」的新搜索工具將會出現,現在還很難給它下定義,只能片段式解讀,盲人摸像那般知其一二,它是一個:

* 搜索關鍵詞越複雜,得出的結果就越精確的工具

* 用戶會忘記以往使用搜索引擎的方式,即關鍵詞搜索法,

他們可以準確表達希望獲得什麼。

* 搜索結果可以匹配搜索者的年齡段與喜好。

* 搜索的延伸性極其強大,與問題發起者的關聯度極高

這樣的工具所能帶來的首先是廣告業的一次革命,廣告將向專門化,具體化,精確化這個方向上發展,由於Graph Search搜索結果極高的精確性和關聯度,又能夠界定使用者的年齡段與興趣點,它所帶給商家的用戶信息具有非常高的商業價值,發展趨勢上,一定程度上可以完全摒棄傳統廣告業那種天女散花亂撒錢的做法,可以迅速提升目標客戶被擊中的準確率,大大降低產品營銷成本,提升整體商業運作的效率。

綜合來看,用高智能性來概括FACEBOOK的搜索工具比較貼切,別家企業並非沒有等同的技術實力來競爭,問題的關鍵在於他們都沒有龐大的人數基礎,自然也就沒有浩瀚如宇宙天文數字般的數據,而這個數據是成就這一神器的基礎。

一旦GRAPH SEARCH全面上線應用並不斷完善,它將衝擊目前幾乎所有的重磅互聯網企業:

1、谷歌:Graph Search做了谷歌做不了的事情,一旦人們需要知道什麼首先想到Graph Search,谷歌的地位就將被撼動,未來,谷歌的「知識網頁」類搜索很可能成為用戶使用搜索的一個後備和補充。

2、Yelp:憑著遍佈全球的用戶關係網和龐大的信息庫,Facebook可以輕鬆打敗這家點評巨頭,因為看自己朋友圈的評論感覺要比看各種陌生人的評論更令人信服。

3、Foursquare:這家基於用戶地理位置信息(LBS)的手機服務網站受到的威脅可能更大,Graph Search的出現可能會把它逼向絕路。

4、Pinterest:FACEBOOK收購了Instagram 後,平抑了Pinterest 的部分威脅,但是Pinterest依然發展很快,尤其受到女性的青睞,已發展成數家零售商的大流量轉介服務商,而Graph Search的上線,搜索+精準廣告,加上Facebook自己強大的用戶基數將會為在線零售商帶去流量和營收,並以此獲得分成。如此一來Pinterest就會顯得十分尷尬。

5、雅虎:梅耶爾還沒有把雅虎拯救過來,Facebook又給了它一記直拳,曾一度有傳言說FACEBOOK有必要收了雅虎,只是扎克伯格不想涉足媒體業務而做罷。

6、Twitter:隨著Graph Search向更深層次的搜索服務拓展,Twitter的地位會因此遭到威脅,因為僅僅停留在淺層次上的交流,不能深入和延展的話,長遠看是沒有持久的客戶吸引力的。

7、維基百科:如果Graph Search不斷深入和變革,Facebook可能會推出一站式搜索結果的服務,用戶再也不必點擊鏈接轉入第三方網站了,維基的光環也頓失光彩。

8、微軟:儘管目前微軟的必應是作為Graph Search的備案,當Graph Search不能滿足用戶時會自動轉入必應,但隨著Graph Search的不斷成熟,必應的份額會受到強烈的挑戰。

9、LinkedIn:儘管在建立職業檔案方面,這家公司做的足夠專業,但Graph Search將會彌補FACEBOOK在這方面的不足,因為它可以提供很多求職方面其他企業無法提供的信息。

當然,除了對許多競爭對手的威脅,也會有更多的合作,亞馬遜和EBAY將與Facebook深度合作,其Graph Search系統將讓企業對用戶的真實需求知曉更多,雙方現在就已經在實時廣告交易服務上有長期合作。

事實上,當下與FACEBOOK合作的企業已經數不勝數,尤其是中小型企業,FACEBOOK的滲透率已經非常高,從另一個角度證明,在現實參與度上面,FACEBOOK已經是第二代互聯網當仁不讓的第一標誌,儘管業界對Graph Search出台後可能帶來的問題和要跨越的屏障還有疑問,其中被爭議最多的要屬如何應對隱私和開放的界限,因為這取決於用戶個人,企業在功能上是做到了充分考慮用戶的自主權的,個人能多大程度開放自己是Graph Search能否最大化發揮效力的關鍵,不過FACEBOOK對此並不擔心,因為它自己的發展史已經證明了多數人選擇了的開放態度,而且,統計結果表明,80%的成功歸因於積極展示自我。

FACEBOOK將不再僅僅是一個交友網站,它正在走向扎克伯格所說的那個狀態-------完成一個讓世界更加開放,聯繫更加緊密的社會任務,社會的基本架構就是人際交往和關係經營,它實現了這一基本架構的虛擬化,又在虛擬空間內更加真實,更加有效率,它平移了現實世界,但同時又打破了現實社會人們交流交往的各種屏障,前所未有的、極大的提升了社會生產效率,並且,它所建立的新體系,不是針對某一國,而是全世界,它是全球化進行到今天最顯著的標誌,在這個企業要達成的終極使命上,目前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望其項背。

當然,一個沒有隱私和秘密的世界是可怕的,這也是人們質疑Graph Search能否最大化發揮效應的痛點,但這取決於網絡新世界公民們的態度,控制權在他們自己手裡,雖然在技術手段上,這個企業完全可以做到無所不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356

我會知道一切 ---- 未來數百元FACEBOOK的無敵壁壘 二月立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ba21780101kwmx.html

我認為:I WILL KNOWEVERYTHING將是扎克伯格領導的FACEBOOK事業成就的巔峰,並將無人可以超越,它甚至可能是歷史上第一個市值達到萬億美元的企業!

 

當年美國出了一個谷歌,很快中國就跟進了一個百度,儘管在很多方面後者比不上前者,但基本上可以定義為複製,並也取得了很大的商業成就;

 

2004年自FACEBOOK誕生以來,它就不斷的以難以置信的速度增長再增長,像一個永不停歇的氣旋,不斷的渦流轉動,越來越大,那些早於它數年並已有相當積累的交友網站,如MYSPACE,也在這個後起的氣旋面前很快式弱,乃至多年後基本消失,截至今日,在美國乃至世界上多數地區,它已成為一家獨大的社交類網站,實際上,FACEBOOK用將近十年的時間締造了一個世界上最大的「社區」,一個打破了國家限制的新社會,許多人以為,這就是一切了,觸碰到企業發展的天花板了,但實際上,這僅僅是開始,而且,再也無人可以像百度複製谷歌那樣迅速跟進了,因為締造FACEBOOK基石的時間成本是將近十年。

 

之所以給FACEBOOK那麼高的預期是因為:從現在開始,谷歌能做的,FACEBOOK都能做,而FACEBOOK能做的,谷歌已經做不了了。

 

不論是中國的武俠小說還是西方的神話故事,都有這樣的情節橋段,就是一件超能力的兵器或者神器,隱匿在某處,等待一個資質稟賦特異的人去駕馭它,一旦二者合一,必將縱橫天下,今天,這個想像中的情節在現實中出現了,所不同是,那個神器並不像阿拉丁神燈或者指環王中的戒指那樣從一開始就有控制世界的神力,FACEBOOK將要把握的神器將會和FACEBOOK本身的壯大形成互為增益的正反饋效應,他們的起點是當FACEBOOK聚攏的活躍人群達到一個巨大的量級,比如目前的數字十億,然後開始逐步發力,一旦開始,它的巨大功效和實用性將會讓人們的使用頻率大為增加,從而增強客戶粘性和企業渦流的吸引力,會再次擴大FACEBOOK的影響力和使用的普遍性,其活躍人口將進一步加大,而人口基數與使用頻次的提升,又將再次增強這個神器的功力,這個神器,被美國媒體賦予三個定義詞:大膽、可怕、迷人,它就是谷歌最懼怕的,在年初開始試運營,很快將正式上線的新一代搜索王者:GRAPHSEARCH,譜系搜索。

 

迄今為止大部分認定FACEBOOK只是一個交友網站,這是極大的誤讀,扎克伯格所想所作的遠遠不止如此,這位年輕的企業家在寫給投資者的公開信中所強調的:Facebook原本並非為了成為一家公司而創建。它的誕生旨在完成一個社會任務——讓世界更加開放,聯繫更加緊密。讓Facebook的每一個投資者理解這個任務對我們的意義,理解我們如何做決定,理解我們為什麼做我們所做的事情,我們相信這是非常重要的。

 

這段話是深刻理解FACEBOOK的鑰匙,越往後人們將越能體會到這段話的意義不凡,他的超前不是一點點,已經超越了一般企業發展和競爭的層面,這一點讓經常與之比較的騰訊都完全失色了。

 

在馬克的終極理想面前,今天的FACEBOOK僅僅才搭建了一個基礎而已,要預見它的未來,取決於人們對GRAPHSEARCH的理解能有多深。

 

谷歌依靠網頁搜索成為互聯網之王,上週五股價首次突破四位數,成為科技行業的不二王者,但是顛覆者緊隨其後,FACEBOOK將攜其GRAPH SEARCH(譜系搜索)重塑整個世界而不僅僅是互聯網界的商業架構。

 

下面,讓我們來仔細觸摸一下這個未來的神器,對我來說,能否把理解到的精髓表達清楚,也是一項不易的挑戰。

 

GRAPHSEARCH,中文被譯作圖譜搜索,是一個很大的誤解,也成為阻止我深入理解這一神器的第一障礙,從這名字看到想到的東西,無法提起人們的熱情,因為圖譜一詞的歧義很多,強調了圖而弱化了譜,很不精確;溯源到英文原意,才開始逐漸打破錯誤的第一認識,然後用半年時間慢慢的消化理解,對我這個笨人來說完全是必要的,作為成果,我想首先要對譯文做一個修改,GRAPHSEARCH的中文應該譯作譜系搜索或者是離散搜索更正確一些,譜系、離散數學以及相關的大數據處理是這項新技術的精髓。

 

谷歌和百度的成功,根本上來自數學,佩奇和布林研究的排序算法讓谷歌脫穎而出,他們找到了一個含義合理,而且數學上嚴謹的網頁排序算法,它的特別之處在於其矩陣的算法,它不以關鍵詞羅列的多少為排序依據,而是以關鍵詞在網頁鏈接出現的多少為依據,這就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內容的精準性,與以往那種憑藉關鍵詞出現次數所作的排序不同,這種由所有網頁的相互鏈接所確定的排序是很難做假的,如果沒有真正吸引人的內容,關鍵詞出現的頻次再高,別人不鏈接它,它的影響力和排序也很低,經過谷歌的搜索,這種內容就不可能因為僅靠出現頻次高排列在前面,那些被大量引用的鏈接排名才會很靠前;二是查詢速度,谷歌算法只與互聯網的結構有關,與用戶具體搜索的東西無關。 這意味著排序計算可以單獨進行, 而無需在用戶鍵入搜索指令後才臨時進行,這是谷歌搜索速度奇快的原因。

 

作為互聯網第一代,不論是佩奇和布林的谷歌算法,還是的李彥宏的百度算法,他們所要應對和處理的都是網頁信息,數據雖然浩瀚,但相對搜尋標的而言,都是平面的,一維的,排序統計不難,難在如何在基本統計的基礎上最快找出最貼近被搜索詞本真的那些信息,這個問題的解決造就了一個偉大的企業。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互聯網開始逐漸步入了它的第二代,我個人的理解,這兩個代際的差別在於主體和客體的角色變化上,在第一代互聯網裡,我們把互聯網稱作虛擬世界,我們是實體世界,真實的社會是主體,網絡是客體,互聯網只是個虛擬的世界,它只是個圖書館或資料館,是個遊樂場或新聞媒介,而人們只是一個外圍的參觀者,或者資料調用者,互聯網更多只是信息傳遞,它好玩,但也實在「虛」的很,對與第一代互聯網,有一句名言很有意思,那就是:「在互聯網上,沒人知道你是一條狗」(On the Internet, nobody knows you're adog)。 

 

但是世界終究還是進入了二代互聯網,它的特徵就是,整個社會和個人開始以真實身份,真實角色,真實功能進入了互聯網,互聯網不再是虛擬的了,它將越來越真實,可觸可摸,甚至平常到開門七件事,由於真實,二代互聯網將會迸發出比一代互聯網更為可怕和顛覆性的商業潛力,因為在一代互聯網時代,網絡還只是實體商業的輔助性角色,只是在特定行業才成為主角,比如信息傳媒,但是到了二代,實體商業已經開始全方位滲入了,互聯網金融,互聯網商店,互聯網影視與傳播,互聯網政務,互聯網交通,互聯網點評系統,如此等等,真正的互聯網革命正在發生,而在這場深層次的互聯網革命中,最值錢的企業,最有發展前景和巨大潛能的企業,就是掌握了最多真實個人信息的互聯網企業,當全社會都在逐漸醒悟中想以真實身份進入新一代互聯網應用中時,突然發現,最快捷,成本最低,最具備迅速發起新商業活動和整合力的,原來就是FACEBOO搭建的社交網絡,確切的說,這已經不是簡單的社交網絡,而是真實社會的網絡化了,而且它所聚集的,正是整個社會最具活力,最具創造力和消費能量的中堅群體。

 

互聯網從虛擬的平面走向了真實的立體,人們從過去的外圍看客成為了網上的真實個體,這個個體是多元和多維度的,平面的互聯網已經長成了一個離散的,多節點的,又密不可分的大網,這個大網的締造者正是FACEBOOK,目前看,它好像只是一個示範,可以這樣來比喻,全球互聯網就像一個巨大的平面蜘蛛網,在這張網的局部,已經豎起來外觀像鳥巢那樣的立體網,雖然它還是局部的,但是經過近十年的增長,它已經是如此突兀,如此顯眼,成為一個絕對無法忽視的存在,在這張平面大網上,谷歌縱橫捭闔多年,並無所不在,但是對這個立體的突起,谷歌也有了觸摸不到的盲點,對於新的立體網狀多元多維的架構,谷歌獨步天下的利器----谷歌搜索,失去用武之地了。

 

這才是FACEBOOK,第二代互聯網王者最貼切的寫照。

 

FACEBOOK重構了互聯網,在第一代互聯網世界,其基本單元是網頁,;在第二代互聯網世界,其基本單元是「人」,而且是和現實世界一一對應的含有多個真實信息的人,它肯定不是互聯網的全部,但它代表了商業想要的全部,因為所有的商業基礎元素都是人,這個二代互聯網的最典型代表就是FACEBOOK。

 

第一代互聯網,其基本元素締造了偉大的谷歌,第二代互聯網,能不能讓FACEBOOK戴上偉大的光環?擁有指環王那樣的威力,這個促成的關鍵,就在GRAPHSEARCH。

 

傳統網頁搜索,人們可以知道那些靜態的,客觀存在的,即時發生的消息或者是知識,但他無法即時得到這些消息和知識的多維視角與提煉,而所謂的多維視角和提升、提煉,只能是由每一個鮮活的,思維跳動的「人」來給出,比如今天人們最為關心的蘋果電腦2013年新品發佈會,谷歌可以給你很多即時的,最新鮮的信息,但你即使坐在場內,也無法立即知道這款新品受關注的程度,市場的反應,商家的態度,玩家的看法,你自己將會根據「什麼」做何種打算等等,以推特為代表的微博可以彌補這一缺口,但是它的智能性和提升能力顯然是不夠的,你看到的還是平面鋪陳的東西,泛泛的,就一個話題千百張嘴在呱呱,你要的是以自己需求為出發點的意見和知識,當你提出問題後,立即可以從千萬條信息中獲得自己最想要的那一個,FACEBOOK要做的搜索,就是滿足人麼這種需求的。

 

做為生活在離散又呈網狀互聯的FACEBOOK網絡世界裡的「個人」,他想搜索,「誰和我興趣相投」「誰能提供給我要去應聘那家企業的內部信息」「誰可能十天後與我同城出差」「某城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最常去的飯館」「哪些新的影視作品將是我最欣賞的」「我小學校友近況」,如此等等,這些偏鑽古怪,極度個性化的問題是谷歌完全不能應對的,儘管谷歌也做了谷歌+,但是遠遠不及FACEBOOK所能聚集的人氣,自然也就沒有了發展立體和個性化搜索的基礎。

 

GRAPH SEARCH的數學模型依據,是離散數學,是研究離散量的結構及其相互關係的數學學科,在這個學科裡,GRAPH指圖論中的鏈接一個個點的圖譜,這正像FACEBOOK的基礎元素----「真實個人」在FACEBOOK的網絡世界所處的狀態那樣,一個人就是一個鏈接點,這個點本身就一個多元和多維度的基礎元素,它既是搜索指令的發起者,也是搜索內容的片斷之一;它有多個維度,複雜性是幾何層級的;它發出的問題極具個性又極具普遍性更具有多元性,因此其難度比谷歌處理連續變量的網頁搜索要大很多,需要很多條件的預先佈置,甚至需要所有參與者的共同努力,FACEBOOK的「like」按鈕,為GRAPHSEARCH的起步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FACEBOOK的搜索技術難度更大,但智能程度更高,要想做到完美非常困難,但是做成了其壁壘會非常高,高到非常難以超越,因為沒有龐大的「真實個人」網鏈基礎,更重要的是沒有這些真實個人的積極參與,GRAPHSEARCH便無用武之地,而聚攏人氣與培養其行為方式並鼓勵開放共享這三點,都不是任何一個企業可以在短期內能夠做到的。

 

有意思的是,組建GRAPHSEARCH團隊的兩位靈魂人物,都來自谷歌,其中一位的得意作品是「谷歌地圖」,另一位曾是谷歌旅行搜索的產品主管,他們來了FACEBOOK後,扎克伯格頻繁的與這兩人交流,最終給出了產品研發的目標,那就是:「讓一切信息都可以被搜索、被發現。」

 

這個產品將是FACEBOOK的涅磐之作,將對目前幾乎所有重要的互聯網公司造成強烈衝擊,為此,FACEBOOK高層團隊很快達成一致意見,全方位圍繞這個產品的目標來調整公司戰略,2013年年初,初具模型的GRAPHSEARCH開始小範圍測試,不久,它將迎來正式上線的日子,現在,我們可以提前來分辨一下,這個搜索界新貴和傳統的谷歌搜索有什麼不同。

 

1.搜索對象不同:

谷歌的搜索對象是網頁,Facebook的搜索對象不再是網頁,而是真實世界在網上的虛擬對應符號:可以是人,地方或者其他的事物。

2.搜索維度不同:

Facebook搜索的精細程度和多元性遠高於谷歌。

對於一家企業,谷歌可以給出其概況,發展史,現狀,人員組成,業務結構等等內容,但無法給出諸如朋友圈裡面在其內部工作的員工的真實評價,無法給出自己在這家企業工作與否的職業建議。

 

對於一家位於芝加哥的餐館,谷歌可以給出方位,空間視圖,是否受歡迎等信息;無法給出諸如,「當地人的評價」,「最好的廚師何時當班」,「什麼時候去最合適」等信息。

諸如此類,對任何一類問題,譜系搜索相對傳統的谷歌搜索都顯得更具體,更準確,更刁鑽,更有實用性。

3.搜索結果的高智能性

搜索的最高境界可能是一個智人的狀態,你問他什麼,他都能從容應答,而且答案一定是最好的,最準確的,達到這個終極狀態要走的路還很長,但是FACEBOOK的譜系搜索邁出了向這個狀態前進的步子,谷歌雖然一直在努力,但是沒有FACEBOOK這樣的龐大真實社會網絡化的基礎,谷歌再有才能也無法用力,這也是谷歌的精英分子中很多人投身FACEBOOK的根本原因。

 

如此,一個「可怕、大膽、迷人」的新搜索工具將會出現,現在還很難給它下定義,只能片段式解讀,盲人摸像那般知其一二,它是一個:

 

* 搜索關鍵詞越複雜,得出的結果就越精確的工具

* 用戶會忘記以往使用搜索引擎的方式,即關鍵詞搜索法, 

  他們可以準確表達希望獲得什麼。

* 搜索結果可以匹配搜索者的年齡段與喜好。

* 搜索的延伸性極其強大,與問題發起者的關聯度極高

 

這樣的工具所能帶來的首先是廣告業的一次革命,廣告將向專門化,具體化,精確化這個方向上發展,由於GraphSearch搜索結果極高的精確性和關聯度,又能夠界定使用者的年齡段與興趣點,它所帶給商家的用戶信息具有非常高的商業價值,發展趨勢上,一定程度上可以完全摒棄傳統廣告業那種天女散花亂撒錢的做法,可以迅速提升目標客戶被擊中的準確率,大大降低產品營銷成本,提升整體商業運作的效率。

 

綜合來看,用高智能性來概括FACEBOOK的搜索工具比較貼切,別家企業並非沒有等同的技術實力來競爭,問題的關鍵在於他們都沒有龐大的人數基礎,自然也就沒有浩瀚如宇宙天文數字般的數據,而這個數據是成就這一神器的基礎。

 

一旦GRAPH SEARCH全面上線應用並不斷完善,它將衝擊目前幾乎所有的重磅互聯網企業:

 

  1、谷歌:GraphSearch做了谷歌做不了的事情,一旦人們需要知道什麼首先想到GraphSearch,谷歌的地位就將被撼動,未來,谷歌的「知識網頁」類搜索很可能成為用戶使用搜索的一個後備和補充。

 

2、Yelp:憑著遍佈全球的用戶關係網和龐大的信息庫,Facebook可以輕鬆打敗這家點評巨頭,因為看自己朋友圈的評論感覺要比看各種陌生人的評論更令人信服。

 

3、Foursquare:這家基於用戶地理位置信息(LBS)的手機服務網站受到的威脅可能更大,GraphSearch的出現可能會把它逼向絕路。

 

4、Pinterest: FACEBOOK收購了Instagram 後,平抑了Pinterest的部分威脅,但是Pinterest依然發展很快,尤其受到女性的青睞,已發展成數家零售商的大流量轉介服務商,而GraphSearch的上線,搜索+精準廣告,加上Facebook自己強大的用戶基數將會為在線零售商帶去流量和營收,並以此獲得分成。如此一來Pinterest就會顯得十分尷尬。

 

5、雅虎:梅耶爾還沒有把雅虎拯救過來,Facebook又給了它一記直拳,曾一度有傳言說FACEBOOK有必要收了雅虎,只是扎克伯格不想涉足媒體業務而做罷。

 

6、Twitter:隨著GraphSearch向更深層次的搜索服務拓展,Twitter的地位會因此遭到威脅,因為僅僅停留在淺層次上的交流,不能深入和延展的話,長遠看是沒有持久的客戶吸引力的。

 

7、維基百科:如果GraphSearch不斷深入和變革,Facebook可能會推出一站式搜索結果的服務,用戶再也不必點擊鏈接轉入第三方網站了,維基的光環也頓失光彩。

 

8、微軟:儘管目前微軟的必應是作為Graph Search的備案,當GraphSearch不能滿足用戶時會自動轉入必應,但隨著Graph Search的不斷成熟,必應的份額會受到強烈的挑戰。

 

9、LinkedIn:儘管在建立職業檔案方面,這家公司做的足夠專業,但GraphSearch將會彌補FACEBOOK在這方面的不足,因為它可以提供很多求職方面其他企業無法提供的信息。

 

 

當然,除了對許多競爭對手的威脅,也會有更多的合作,亞馬遜和EBAY將與Facebook深度合作,其GraphSearch系統將讓企業對用戶的真實需求知曉更多,雙方現在就已經在實時廣告交易服務上有長期合作。

 

事實上,當下與FACEBOOK合作的企業已經數不勝數,尤其是中小型企業,FACEBOOK的滲透率已經非常高,從另一個角度證明,在現實參與度上面,FACEBOOK已經是第二代互聯網當仁不讓的第一標誌,儘管業界對GraphSearch出台後可能帶來的問題和要跨越的屏障還有疑問,其中被爭議最多的要屬如何應對隱私和開放的界限,因為這取決於用戶個人,企業在功能上是做到了充分考慮用戶的自主權的,個人能多大程度開放自己是GraphSearch能否最大化發揮效力的關鍵,不過FACEBOOK對此並不擔心,因為它自己的發展史已經證明了多數人選擇了的開放態度,而且,統計結果表明,80%的成功歸因於積極展示自我。

 

FACEBOOK將不再僅僅是一個交友網站,它正在走向扎克伯格所說的那個狀態-------完成一個讓世界更加開放,聯繫更加緊密的社會任務,社會的基本架構就是人際交往和關係經營,它實現了這一基本架構的虛擬化,又在虛擬空間內更加真實,更加有效率,它平移了現實世界,但同時又打破了現實社會人們交流交往的各種屏障,前所未有的、極大的提升了社會生產效率,並且,它所建立的新體系,不是針對某一國,而是全世界,它是全球化進行到今天最顯著的標誌,在這個企業要達成的終極使命上,目前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望其項背。

 

當然,一個沒有隱私和秘密的世界是可怕的,這也是人們質疑GraphSearch能否最大化發揮效應的痛點,但這取決於網絡新世界公民們的態度,控制權在他們自己手裡,雖然在技術手段上,這個企業完全可以做到無所不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833

一百元的感動


2013-11-04  TCW
 
 

 

最近去一家常去的店買肉鬆,結帳後就快步離開,只聽到後面有一位老者喘著氣追趕上來,手上拿著一張百元鈔票,喘噓噓的跟我說,你多給了一百元,我還在一臉搞不清楚狀況,他說,你買了兩百元,給了三百元,我連聲說謝謝,還在想當時付帳時的情景,老者已經離開了。

有一家半導體公司正在進行品牌工程,把誠信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我就問執行專案的人員,你們是如何展現對誠信的重視。他講了一個故事,公司內部有一個高階主管出國洽公,按照他們公司規定,出國會給一筆定額的住宿、生活費用,而這位主管一直都知道公司這項規定的精神,卻還是另外申請了洗衣費用,而洗衣原本就包含在差旅費中,等於這位主管重複領用了錢,結果,這筆幾千元的洗衣費,讓他失去年薪數百萬元的工作。

有德國股神之稱的科斯托蘭尼(Kostolany),在他的著作《一個投機者的告白》談到,他在股票期貨市場上原本都多空兩頭操作,但是很多次當他在靠放空賺進大錢後,他發覺好友們都因投資做多而破產,只剩下他有錢,他的生活反而變得孤單起來,得不到賺錢的喜悅,於是他決定放棄做空,因為如果只為賺錢,最後周圍沒有朋友一起參與他的生活,賺錢又有何意義?

有一回,台塑集團王永在於一場餐宴中看到有人把玩新發行的兩千元大鈔,要我們給他看一下,他說他已經很久沒有摸過鈔票了,現場的人聽完都大笑。出門有隨從,出國秘書辦妥所有事,企業大樓有招待所,請客在飯店、餐廳,推敲下來,還真的沒什麼機會自己掏錢買東西。他言語之中對於錢財的淡然,是因為已經遠遠超出他這輩子花用所需。

每一個人對於錢都有不同的態度,所謂態度就是這個錢的來處,該如何取得,如何心安。勞力與蠻力之間的差別,後者有更多的掠奪、詐騙。

一百元,百萬、千萬、億、十億,這每個數字對每個人的意義都不同。對一些人來說,更多的時候錢財是「占用」,而不是使用。一連串食品安全事件,這些商人對於錢財的態度,犧牲全民的健康,卻把風險加在別人身上,換取自己對錢財的安全感、滿足感。

肉鬆店老闆急切把那一百元還給我的一瞬間,這應該就是古早味的商人,他們的味道、質感,還是讓我們想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680

太陽能之光 三年內從百元股價到減資八成 負債百億的福聚能 如何撐下去?

2014-04-28  TWM
 
 

 

曾經是台灣多晶矽量產希望的福聚太陽能,卻震撼宣佈減資八三%,股價也從昔日的一○八元,到至今只剩不到五元。背負完整台灣太陽能供應鏈使命的福聚太陽能,該怎麼走下去?

撰文‧周品均

度過春寒料峭,四月屏東氣溫已達三十度C,然而,位在屏東的太陽能多晶矽廠福聚太陽能(以下簡稱福聚能),卻還在產業寒冬中等待暖陽。

它曾背負著台灣太陽能產業升級的期望,還曾以一○八元的高股價登錄興櫃。但不到三年的時光,福聚能卻在今年三月二十八日做出不得已的決定—減資八三%,以彌補虧損。

在巨幅減資的背後,福聚能債務總額高達一三八億元,股價跌到只剩四.二八元,悲歌繼續奏著。

外商主宰市場

就算價格再高 還是得買那已經是六年前的事了,○八年,福聚能選在台灣最南端的屏東加工區建立廠房,「當時,所有太陽能矽晶圓料源都掌握在國外大廠手中,台灣的電池模組廠只能被掐住咽喉。」一位不願具名的福聚能內部主管的話裡,充滿了感慨。

那是個台灣太陽能廠被外商箝制的時代,若想做太陽能電池生意,就得想辦法與國外廠商簽訂長期合約,確保料源。

這些合約一簽就是三、五年,有的還簽到七年,簽長約的結果是,一旦市場供需失調、價格快速滑落,下游廠商取得成本還是高得嚇人,原因無他,就是他們必須履行高價合約。

正因太陽能市場的畸形生態,因此,當李長榮化工集團(以下簡稱榮化)決定投資福聚能,揮軍太陽能多晶矽廠時,台灣太陽能廠無一不抱著希望,想擺脫外商的箝制。

成立僅僅三年,福聚能便傳出量產的好消息,產能將從五千噸大幅提升至八千噸,等於拿下市場供給量約二%至三%,這讓福聚能的員工興奮了好久。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沒料到福聚能跨入太陽能市場的時機,就是產業的最高峰。

不只下游太陽能模組價格跌跌不休,還向上竄燒到多晶矽供應商,「一二年與一三年的太陽能產業,真的很不好。」福聚能內部主管忍不住嘆了口氣,他們也沒料到,一一年的多晶矽價格每公斤仍有七十美元的水準,一三年卻砍到二十美元不到。

多晶矽價格砍到見骨,大環境險惡對於一家多晶矽新進業者來說,再殘酷不過,即使他們再用心經營,也永遠有填不完的虧損黑洞,造成福聚能去年每股稅後大虧六.三二元。

一一年由十四家銀行共同參與的聯貸案,包含台北富邦銀行、兆豐銀行、台灣銀行等。當時主辦銀行之一的台北富邦銀行甚至說,「儘管太陽能利空消息不斷,但福聚太陽能居國內領先地位,母公司榮化也大力支持,讓參貸銀行對福聚能的未來營運有信心。」如今聽來格外諷刺。

但福聚能不是太陽能多晶矽市場唯一交出虧損成績的業者,「過去這兩年做多晶矽,根本沒人賺錢。」業內人士點出這血淋淋的事實,拿全球最大的多晶矽廠中國保利協鑫為例,即使市佔率逾兩成,也難逃市場崩盤、營運赤字的宿命,去年保利協鑫的虧損達六.六四億港幣(約新台幣二十五.八九億元)。

儘管如此,太陽能市場委靡不振是事實,更慘的是,大廠還趁著這次產業整頓期,進行大整併,造成二線多晶矽廠一家一家倒,例如美國Hoku Materials吹熄燈號,中國多晶矽廠更是在一二年掀起一波倒閉潮。

市調機構EnergyTrend研究經理黃公暉便直言,「二線廠未來的發展,確實不樂觀。」

降成本才有機會

設備折舊、電價是關鍵

全球多晶矽市場向來都是外商的天下,像是德國老字號的多晶矽廠瓦克(Wacker)、挪威的REC集團、美國的Hemlock,後進業者也有韓國OCI及夾帶國家發展助力的保利協鑫。光是這些外商就囊括全球八○%的市場,即使台灣二線廠擠破頭,也只有不到兩成的市場可以分。

「長期來看,多晶矽做不做得起來,還是取決於價格。」黃公暉分析,目前多晶矽廠商都已跨越技術門檻,量產不是問題,要拚的就是成本。

其中,又以設備折舊與電價為兩大關鍵。台灣工業用電價格不高,屏東加工區一度電大約一.九元,問題就出在折舊費用。福聚能去年與前年認列的折舊費用,都超過十三億元,以每公斤計算,這樣的折舊費用幾乎是保利協鑫的三到四倍。

如今,福聚能不得不做出減資八三%的決定,小股東感慨,讓福聚能的經營團隊對外,只能沉默因應,「雖然市況不好,但我們真的很努力地在做。」福聚能內部員工說。

大股東榮化則力挺,「福聚能經過兩年努力,多晶矽產品已受到客戶接受與信賴,這對福聚能是個重要的肯定。」榮化發言人魏正誠回應。就連擁有一一%股權的第二大股東億光,也否認抽手傳聞,「億光是福聚能的原始股東,福聚能與億光同樣位在節能產業,策略投資並未改變。」億光主管說。

只是能否等到撥雲見日的那天,就看福聚能如何走出一條復甦的康莊大道了。

福聚太陽能

成立時間:2007年9月

負責人:楊賽芬(圖)

資本額:65.31億元

主要業務:多晶矽製造

近三年EPS:

2013年:6.32元

2012年:6.54元

2011年:2.82元

福聚能是否能分到餅?

——全球前五大廠吃下8成多晶矽市場中國 保利協鑫 26.10% 德國 Wacker 22.40% 韓國 OCI 16.50% 挪威 REC 7.90% 美國 Hemlock 7.90%

其他19.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267

小教授從百元雷射筆 闖出億元商機


2014-05-19  TCW  
 

 

一進門、一開燈,將手機對準屋內天花板上發射器,不到一秒就可下載一部電影,還能免除射頻(RF)無線電磁波對身體的傷害。別懷疑,這不是未來世界,而是正發生在我們週遭。

破紀錄:傳輸速度、距離皆世界第一

台北科技大學光電工程系特聘教授呂海涵領軍的團隊,突破了全球短距離無線紅色雷射光通訊技術。

這個技術創下兩個世界紀錄:速度上,他的紅色雷射光通訊技術一秒可下載十GB,相較白光LED傳輸速度每秒一GB,多九倍;傳輸距離上,從發射器到接受端(如手機、平板電腦等)最遠可達十七‧五公尺的距離,比英國學術團隊的紀錄五公尺,足足超過十二.五公尺之多。

「以空氣為傳輸介質的紅光雷射光傳輸,可以減少電磁波干擾,」科技部次長林一平觀察後這樣表示。

簡單的說,該技術提供另一個選擇:不想曝曬於電磁波中,但能達到又快、又遠距離的無線傳輸需求。好比說,可以在手術房中提供高畫質開刀影像,卻無須擔心電磁波傷身疑慮;或在高鐵座艙中,克服高速移動問題,達到無線傳輸功能。

點閱著名光電期刊論文《Optics Express》網站,該技術從二○一二年研究開始,至今是下載率第一的論文;「技術發表後,一星期內找上門技轉廠商不下六家,」呂海涵表示,包括上櫃公司上詮光纖等上門談技轉外,估計第一年在台灣的產值可突破新台幣一億元,日本、美國和中國專利正申請中。靈感:

從不顯眼紅色雷射光聚焦

突破速度和距離,竟來自一枝不到一百元的紅色雷射光筆,一個我們已經用了超過二十年的舊東西。「越不顯眼,越聚焦」七個字,正是呂海涵注意到紅色雷射光的關鍵。「要手機滿格,又不希望多建立靠電磁波傳輸的基地台,這是很矛盾的事,」他點出問題所在。

一般來說,遠距離的3G、4G等無線傳輸,多靠著一個接一個的密集基地台,形成傳輸網,將資訊送到人的眼前,但電磁波也成了無形殺手。

那麼,透過空氣為介質的光通訊,總沒有傷身疑慮吧?「白光LED通訊是普遍技術,卻有先天問題:下載速度不夠快、距離不夠遠。」台北科技大學光電工程系專案研究助理教授李忠益指出,目前白光通訊頂多一秒下載一GB,距離平均是一公尺,在速度和距離上都不是最佳解決方案。

在先天不足下,如何讓光通訊達到實用價值,傳輸速度快又遠,就是呂海涵思索的課題。不顯眼的紅色雷射光,是他找到的方向。呂海涵解釋,「確定光源是突破的第一步。迥異其他光源容易發散,雷射光有聚焦性,打出去光源才會遠,速度下載才會快,」定位清楚,讓這個小紅光有了發揮空間。

以目前呂海涵團隊突破的十七‧五公尺傳輸距離為例,在天花板架上一台發射器,即能滿足一個兩百坪大辦公室的無線傳輸容量與速度,且少掉電磁波的干擾。

他的碩博士研究論文就以雷射光通訊為研究方向,會注意到一枝不到百元的紅色雷射光筆與他在中華電信研究所兩年實務經驗有關。

當時不到三十歲的呂海涵就是在光通訊草創階段,一點一滴的「偷學」各種光源傳輸的原理,也累積光學和通訊兩種技術跨界本事,更讓他體會到市場商業化的重要性。當大家拚命走在主流的光纖、白光LED通訊找答案時,他則注意到不顯眼的紅色雷射光源。

「便宜不起眼,容易被忽視,」這是一般人的既定想法,但到了呂海涵手上卻成了突破傳輸速度和距離的寶物;同時,還反轉逆勢為優勢。

他指出,相對於主流的3G、4G,雷射光研究是小池中的小池;相較之下,藍色雷射光筆高達三千元,而普通紅色雷射光筆一枝不到一百元。

因此,雖然紅光雷射不顯眼,但是「便宜,商(業)化空間才大,」他分析。從二○一二年開始,為期約兩年半時間,他的團隊一步步,從最早傳輸速度每秒僅能下載五百MB容量、慢慢的提升到二‧五GB,至今則是突破世界紀錄,每秒可以下載十GB容量。

當然,學界也有疑慮,例如「有光就能上網通訊」只是個不切實際的夢想,因為當光線被物體阻擋,通訊就會中斷;再者,雷射光若直射或傳輸攔截會有安全性等問題。

針對批評,呂海涵回應:「紅光雷射傳輸並不是要取代WiFi或者4G,而是相輔相成;至於傳輸資訊安全性,可見光只能沿著直線傳播,只有處在光線傳播直線上的人才能進行傳輸,因此資訊較沒有外流被竊取的疑慮。」

商機:光在台灣,投報率逾三○○%

這個計畫投注研究經費約二千五百萬元,但首年產值保守估計超過億元,投資報酬率超過三○○%,這還沒將日本、中國、美國商機算進去。雷射光平凡,價格又不高,但定位清楚,卻也能闖出大商機;平凡中的大機會,其實無所不在,關鍵在於你有沒有眼光,發現你的夢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536

把漢微科股價從三百元喊到破千 一戰成名 菜鳥分析師為何喊力旺上看750元?

2014-06-02  TWM
 
 

 

一位年僅二十八歲的菜鳥外資分析師,他寫的一份首評力旺的買進報告,為何在台股市場引起軒然大波?曾將漢微科股價喊上千元的他,為何這次會給予力旺目標價達七百五十元?究竟他看到了什麼?

撰文‧周品均

五月二十日上午,距離台北股市開盤還有一小時,一份出自巴克萊證券的產業分析報告,已經躺在所有客戶的信箱裡頭,標題就這麼寫著——「力旺:下一家記憶體界的ARM(安謀,全球最大IP授權商)」,誰也沒想到這份報告會引爆新一波的炒股風暴。

巴克萊證券的報告裡頭不只首次針對力旺給予「加碼」的評等,目標價更上看七百五十元,對照五月十九日力旺收盤價僅二百二十五元,價差達二‧三三倍,震撼市場。

果不其然,九點台股一開盤,力旺股價馬上衝上漲停;四個交易日連拉了四根漲停板,最高一度達三百元,創下力旺掛牌以來的最高價。若以去年力旺EPS為三.八七元計算,此時力旺的本益比已經高達七七.五一倍。

出具這份報告的,不是別人,正是去年成功將漢微科股價喊上千元的巴克萊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侯明孝。

股價將漲逾兩倍?

厚達56頁報告 同業不買單力旺之所以被視為新一波外資炒股標的,其來有自。早在侯明孝的報告前,力旺股價從年初不到八十元的價位,一路飆漲至二百四十七元,外資持股比重也隨之由三.二五%大幅拉升至二○.八九%。

四月一日後,力旺四度被櫃買中心列為警示股,除了配合公佈單月自結獲利數字外,盤中交易也被處以二十分鐘撮合一次,買賣交易都要預收款項,希望達到警示投資人的效用。儘管櫃買中心四度警示,但就是攔不住如同野馬奔漲的力旺股價。

「這個目標價太不可思議了吧!」不少本土分析師看完這份報告,第一反應都是如此,,畢竟敢一口氣給出兩倍漲幅目標價的分析師,侯明孝還真是台股市場第一人。

營收能見度達兩年?

獲利模式特殊 老董也背書攤開侯明孝的報告,洋洋灑灑長達五十六頁,但開宗明義就指出,力旺的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技術具有破壞性創新的價值。他認為,力旺的IP授權商業模式就是記憶體界的安謀,IP授權的高拓展性,將確保未來十年的獲利能力。

侯明孝大膽預測,力旺將複製安謀在○九至一二年,四年獲利成長二.七倍的高度成長走勢,以力旺一六年EPS預測達一六.六八元,本益比為四十五倍做基礎,訂出目標價七百五十元的判斷。

面對外界的質疑聲浪,侯明孝私下曾向友人抱屈,認為客戶多為歐美投資人,喜歡能夠長期投資的標的,他也只是將未來兩年力旺股價的可能漲幅一次估算進去。「畢竟每天市場上有幾百份外資報告,如果我寫的都跟別人一樣,誰會看到我的報告?」熟識侯明孝的友人轉述。

除了侯明孝喊出的目標價驚人,報告中指稱力旺今年的技術服務接單是未來十八至二十四個月營收的先行指標,預估一六年EPS將達一六.六八元。可是,一名不願具名的產業分析師便抨擊,「就算力旺今年的EPS翻倍,目標價也不可能這麼高,況且,怎麼會用一六年EPS作為計算基準?」面對外界質疑聲浪,力旺董事長徐清祥更親上火線,接受《今週刊》專訪直言,「力旺的授權模式是收受IC設計客戶較低的使用費,等到客戶晶片量產,再向晶圓代工廠收取IP授權費用。」光是IP授權費用就貢獻力旺七成營收,而自平台開發到進入量產,耗時兩年左右時間,也就是侯明孝所估算營收能見度達二十四個月的依據。

徐清祥不諱言,「一般台灣公司的訂單能見度是不敢看這麼遠,但力旺不一樣,我們今年做的事,要到後年才發酵,今年帳上看見的營收,都是兩年前的耕耘。」由於專利費用入帳期多選在每季的第一個月,所以營收分佈會有不均的狀況,像是今年三月自結獲利就出現每股虧損○.○六元,不瞭解力旺獲利模式的投資人,就容易解讀力旺獲利波動大。

其實侯明孝也沒有通天本領,徐清祥隨手拿出一本記憶體IP的專業原文書,「侯明孝很認真,甚至把我的邏輯非揮發性記憶體論文都讀完,做了滿滿的筆記來向我提問。」徐清祥不諱言,侯明孝在出具報告前,是詳細做過功課的。

外界質疑侯明孝炒作力旺股價,熟識他的友人透露,侯明孝很不以為然,更直接向友人表達不滿,「這份報告是我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寫,每天在公司加班到凌晨一、兩點,如果我只是想紅,就不用寫一份五十六頁的報告,把半導體供應鏈分析得這麼詳細。」45倍本益比太誇張?

獲利爆發 將複製安謀老路再者,侯明孝給予力旺高達四十五倍的本益比,也讓外界相當困惑,許多分析師私下就表示,「連股王大立光本益比都只有二十八倍,力旺憑什麼有四十五倍?」這點,侯明孝的報告裡如此解釋,他估算,力旺未來兩年的複合成長率將達四五%,以此為基礎,將力旺的本益比設定為四十五倍,相較於安謀過去的本益比相對年度獲利成長率的比值(PEG)曾達一.五倍,他給予力旺一倍PEG,也不算太誇張。

但這個數字在外界看來,仍是高得超乎常理,櫃買中心副總經理黃炳鈞就說,目前上市公司本益比約二十倍,上櫃公司則約三十倍,力旺會被列為警示股,就是本益比、股價淨值比都超標。

根據櫃買中心的監督機制標準,股價本益比超過六十五倍、股價淨值比超過四倍,就達到警示界線,以力旺二十三日股價計算,力旺本益比超過七十五倍,股價淨值比達十二.四七倍,遠遠超出櫃買中心的警戒值。

力旺能否跟安謀畫上等號,享有高本益比,徐清祥不願正面評論,但他雙手一攤,還搬出太太賣股為證,「先前為了裝潢家裡、繳稅,我太太曾在力旺股價七十幾元轉讓力旺股票。」如果懷著炒股目的,自然沒道理在一一年至一二年間以七十元左右價位出售一一六張力旺股票。

預測能力神準?

功課做足 法說會提問犀利不只徐清祥趕緊滅火,身為風暴中心的侯明孝,也被證期局盯上,要他寫報告解釋。其實,侯明孝加入巴克萊不過三年資歷,不像其他外資分析師頂著留美碩士、博士的高學歷,侯明孝一從台大財金系畢業,就到元大證券當研究員。三年前他加入巴克萊證券,從巴克萊證券半導體產業首席分析師陸行之的助理開始做起,當時有些比較小的半導體公司召開法說會,只要陸行之沒空參加的,都是由侯明孝出席,再將筆記報告給陸行之。

一二年漢微科掛牌,外資圈第一位寫報告喊進漢微科的就是侯明孝,去年他從助理分析師升任分析師,更將漢微科的目標價調升至九九九元,由於當時漢微科股價不過七百三十五元,侯明孝的報告確實在市場上造成不小震撼。

兩個月後,漢微科股價飆漲至九九八元,甚至突破千元關卡,這一役讓侯明孝在外資圈一戰成名,也成了他的代表作。

侯明孝之所以屢屢能看準趨勢,不是他有預知能力,主要還是在於他肯花時間做功課。多家與侯明孝接觸過的公司,都對這位不到三十歲的外資新秀有著相當正面的評價,「他很常call公司、很認真,有些大牌分析師法說會都不出現,Sebastian(侯明孝)是做足功課,提的問題也很犀利。」就連對漢微科、華亞科不是那麼熟悉的歐美投資人,侯明孝也親自帶著漢微科總經理招允佳跟華亞科IR(投資關係)一起去做說明會(roadshow)。這次,侯明孝大膽將力旺股價喊上極具爭議的七百五十元,所掀起的市場波瀾,是他始料未及。至於力旺能否如侯明孝所估,還是淪為譁眾取寵的手段,只能等時間來證明。

侯明孝

出生:1986年

現職:外資巴克萊證券分析師經歷:元大證券研究員、巴克萊證券分析師

學歷:台大財金系

成績:第一位喊進漢微科的外資分析師,後來因漢微科股價突破千元,一戰成名菜鳥分析師,喊水會結凍?

——侯明孝近年主要喊進的個股

力旺

目標價 750元

當時股價 225元

華亞科

目標價 33元 35元 41元當時股價 21.3元 26.7元 28.55元

漢微科

目標價 520元 640元 990元 1250元 2000元當時股價 306元 482元 735元 796元 1220元2012年 2013年 2014年資料來源:巴克萊證券 整理:周品均

本益比飆到77.51倍

——力旺股價月線圖與侯明孝看好理由

2011.1.24

以70元掛牌上櫃

2014.5.20

侯明孝出具力旺報告,帶動股價一度漲至300元,本益比高達77.51倍● 看好力旺將成為記憶體界的安謀,預估力旺2014~2018年獲利成長趨勢,可複製安謀2009~2013年曲線● 行動裝置、先進製程與物聯網需求帶動力旺IP授權業績● 估力旺2014~2016年EPS分別為7.98元、11.55元、16.68元,2015~2016年EPS複合成長率為45% ● 以2016年EPS與45倍本益比作計算,首評給予目標價750元資料來源:巴克萊證券 整理:周品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644

15年從業高管對珠寶行業最深度剖析(第一集) 一生一股百元三泰

http://xueqiu.com/7342316942/30149256
作者為新浪浙江財經自媒體簽約撰稿人,首發新浪浙江財經,轉載須註明出處

半個月前我對一篇點評潮宏碁周大福的珠寶行業報告提出質疑,當時答應過下個月寫一份「有含金量,有深度,有乾貨」的草根調研文章的,這段時間抽空寫了個開頭,我預計描述完我心中對這個行業的所有看法,需要10-12篇,今天先奉獻第一篇,不提三泰電子,不提速遞易,只是上次誇下了海口,這幾天原來的作者催我拿出真本事寫文章出來,那我就談談我這份從事了15年的本職工作。本貼不要諮詢任何三泰電子速遞易的事情,只回覆關於珠寶零售行業的詢問。

本人從2000年進入珠寶零售管理行業,供職於國內知名品牌旗下,從最基本的素K金櫃檯銷售員一直做到了大區經理兼全國營銷總監。親身用15年時間經歷了這個行業的起航-鼎盛-低迷-衰敗過程,是的,你沒有看錯,是「中國珠寶零售行業的衰敗」。並不是泛指整個珠寶行業,也不包括國外的珠寶行業,珠寶首飾這個行業存在的和人類歷史幾乎一樣久遠,不可能消失掉。
查看原圖

我個人對珠寶行業的大趨勢概括是:

百業全興它後興,百業欲衰它先衰。


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社會上的各種行業都很興旺了,人們錢包鼓鼓的,已經滿足了衣食住行各方面需求以後,才會開始購買珠寶首飾滿足自己變美、區分社會階層等要求,珠寶行業才會真正興旺;同樣的,當其他行業剛開始出現衰敗的苗頭時,珠寶行業一定是第一個先低迷的,因為首飾這東西不能吃不能穿,人們預算吃緊,第一個先砍掉首飾的消費。這個規律在歐美,日本和香港台灣都是經過經濟週期的多次驗證的,屢試不爽,現在輪到咱們中國了。

中國人對珠寶首飾的消費主要分為三大類:婚嫁!自我獎勵自我標榜!投資!其他零零碎碎的消費原因就不說了。

先說最大頭的:婚嫁消費!

中國人以前是從來也不購買鑽石的,因為根本就沒這個消費潮流存在!中國人結婚就是黃金!黃金!黃金!然後婆婆從手腕上擼下一個翡翠鐲子,孩子滿月後送幾個純銀的長命鎖。這輩子基本上就和首飾沒有交集了。後來外國電影開始進入中國,我記得是一個什麼「月亮公主」電影,讓國人逐漸開始購買紅藍寶石,96-98年紅藍寶熱火了一段時間,然後迅速消沉。黃金一直雄霸國內首飾市場。

自從20多年前,戴比爾斯DTC集團,開始全面進入中國,專為中國人推出的廣告語「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一炮打響,中國年輕人結婚,都要買一個鑽戒才算是有面子!別管上面鑽石像小米一樣大,(我說的是真的小黃米,不是手機)一定要是鑽石戒指,才算是完整的結婚儀式!不得不感嘆外國人引導我們落後國家的消費趨勢,實在是太成功啊,從鴉片到煤油燈,從鑽石到婚紗照,從蘋果手機到寶馬汽車,從變形金剛到西服牛仔褲……哎,又跑題了。

查看原圖
中國的珠寶老闆們,開始遲遲疑疑,猶猶豫豫的減少黃金的櫃檯數,先放半米鑽石,後來變成一米鑽石……直到2010年前,絕大部分珠寶商都基本捨棄了黃金品種,全力營銷鑽石類,尤其是結婚鑽石品種,從當初的只購買一個女士鑽戒,發展為「男戒+女戒」,又發展為「女戒+男女情侶對戒」結婚三戒,鑽石項鏈、耳環、耳釘、吊墜、手鏈、手鐲、腳鏈、腰鏈、男士皮帶扣、奢侈手機鑲鑽、牙齒鑲鑽、私密處鑲鑽都有了……同樣的,鑽石鑲嵌類首飾的毛利率和淨利率,也一直保持了多年的好日子,從2000-2010年,我稱之為:珠寶行業的黃金十年!

在這個黃金十年,珠寶行業快速而又穩定的膨脹,香港本土的珠寶品牌開始逐步進軍內地,大家耳熟能詳的幾個牌子:周大福,謝瑞麟,周生生,六福,都是因為分到了內地市場的餡餅迅速壯大!還有一些下手比較晚的:金至尊,瑪貝爾MaBelle珠寶,鎮金店,景福珠寶等,基本上都很難再打開局面,尤其令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景福珠寶,這個牌子當年在香港的知名度一直不錯,產品的設計和做工毫不遜色!周大福他們紛紛進軍內地,景福老闆竟然完全漠視內地市場,沒有任何拓展,滿足於香港的一畝三分地,直到前幾年開始著急,想要重新殺進內地,卻完全毫無立足之地!令人惋惜!

香港歌星有四大天王,珠寶的四大天王就是:周大福,周生生,六福,謝瑞麟,這個排名絕對分先後!

先簡單說說珠寶四大天王的現狀:
查看原圖
周大福進入很早,現在最牛逼!行業內的航空母艦,不僅是珠寶,地產,酒店,名表,豪車,高爾夫,金融,政治都是風生水起,無人可以匹敵!剛剛香港高調高溢價上市!
查看原圖
周生生略顯低調,卻也站穩腳跟,在珠寶業務上成為僅此周大福的巡洋艦!


查看原圖
六福一直走走停停,發展緩慢,定位模糊,六福集團一直把娛樂業作為大方向,珠寶的直營和加盟一直左右手互博,不過這幾年也算是有一片天地。

查看原圖
謝瑞麟,這個香港珠寶中最早進軍內地的(比周大福早),第一個在1987年港股上市的,第一個全力佈局鑽石產品的,第一個推出情侶對戒的,第一個試用貴賓卡營銷的,第一個……現如今已經在中國鑽石鑲嵌品類市場,做到了消費者心中最有高度的品牌之一,但是,謝瑞麟的發展伴隨著創業者「謝瑞麟本人」(第一代老闆姓謝,名瑞麟)的人生大起大落,以及謝瑞麟和兒子謝達峰的大權交替風波(其實掌權謝瑞麟主席的卻是謝達峰老婆),個中詳情,容我慢慢道來。

在這十幾年內,大陸也誕生了一批「區域性珠寶品牌」,我稱之為「地頭蛇珠寶」,

都是在當地從一個小店做起,在一個基本沒有充分競爭的環境下,逐步壯大的過程,比如很多人知道的:潮宏碁珠寶(廣東潮汕),明牌珠寶(浙江紹興),老鳳祥珠寶(老上海人最愛),金伯利珠寶(河南地區),通靈珠寶(南京地區,已經過會即將上市)還有溫總理夫人:張.-培.-莉女士創立的戴夢得珠寶(張.-培.-莉國第一批地質勘探工作者,溫總理上任後,張.-培.-莉為了避嫌就將戴夢得珠寶轉讓他人,她的名字竟然是敏感詞??),

浙江人更熟悉的是:紹興明牌珠寶,杭州萬隆珠寶(現更名曼卡龍珠寶,還沒過會等待上市,三泰電子的大管家天圖集團已經投資6200多萬,牛逼的浙商創投也投了幾千萬)等等,

地頭蛇珠寶統一的特徵是:在家是條龍,出來變成蟲。只要向外擴張,遇到當地的地頭蛇珠寶,基本都很難快速壯大,這個原因,我也會在後面詳細談起。

全世界所有的奢侈品行業,珠寶,豪車,香水,皮包,紅酒等,其實都是「家族史企業」,相對低技術含量的工藝和發家模式,都使得這個行業比較封閉,談不上固步自封,但是管理發展相對緩慢,一旦遇到行業的巨大轉型,家族式企業,家長式管理,通常就會發生「反應遲鈍,盲目樂觀,輕視新事物,被動式應對」等弊病,很多企業也許很快就就一蹶不振了。

但是,這一切在2008年開始,到了2009年是珠寶零售行業的分水嶺!珠寶零售商的好日子,基本到頭了!這一年這個行業誕生了「互聯網攪局者」!基本上成為珠寶零售行業走下坡路的最大推動者。我儘量以旁觀者的中性立場描述,使用了「推動者」這個詞,雖然我更想說的是「攪局者」,

而攪局者,瞄準的攻擊目標,恰恰就是:傳統珠寶利潤最豐厚蛋糕最大的婚嫁市場!

……………第一集完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1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