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啟明童士豪:小米不是誰都做得出 電商最多10家上市

http://capital.cyzone.cn/article/227225/

啟明創投合夥人兼董事總經理童士豪約定採訪時,時間改了三次。這對已經見過許多每天忙碌的投資人來說已經習以為常,最終與童士豪見面在一次午餐的時間,兩個小時後他又要去參加一家被投資公司的董事會議。而他的第二個孩子一個星期前剛剛出生。

啟明創投已經被VC/PE圈所熟知,所投資的百度有啊、小米科技、一嗨租車、凡客誠品、開心網更是被大眾所瞭解並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應用。而這幾家公司都與童士豪有關。

童士豪有過多個身份,他曾就職於美林證券、亞洲昆仲投資公司。在昆仲私募時,童士豪協助公司募集4.35億美金,並參與了兩件成功的投 資:OmniIndustries和AscentLogistics。也自己創過業,是香港Asia2B及新加坡HelloAsia兩家公司的共同創始 者。2005年加入BVP人任中國代表。目前在啟明創投已經主導完成了13家企業的投資。

「現在的電子商務行業不會有這麼多公司能上市」

童士豪為人直爽,因其投資眼光獨到敢於出手曾被成為「最敢賭」VC,童士豪對創新模式很感興趣,他時常會關注美國的一些創新公司,最近他看中了一家名為ShoeDazzle的女鞋電商網站。

ShoeDazzle的創新之處在於採用了名為的「壓桌菜」獨特的會員收費模式。用戶需註冊會員才能觀看到網站的商品,而在註冊過程中,需對時尚風 格、品牌、鞋碼等回答十幾個問題,系統會根據用戶註冊的個人偏好,每個月幫助用戶推薦5款新鞋以及箱包珠寶等商品。在首次購鞋之後,網站會從用戶信用卡扣 除39.95美元,作為選鞋的酬勞。據瞭解,已經在好萊塢明星中大受歡迎。

當被問及這種模式在中國是否適合時,童士豪糾正,去年這種模式在中國已有團隊在嘗試,但在中國主要是團隊學習速度和執行能力問題,而不是模式本身。「國內複製苗頭的很快,但後續的工作很不容易,希望在中國能有一家脫穎而出。」他說。

童士豪對電商模式在中國的發展已有很深的研究,由他主導投資的凡客誠品自創立以來一直是處在話題的「暴風口」,在最初的短短一年裡,凡客的生意從零 開始,銷售額迅速攀升至3億元。日前卻被質疑2011財年客單價108元,產品成本71.5元,物流成本14.5元,分攤的營銷成本26元,其他運營成本 23元。平均每單虧損27元。隨後CEO陳年對媒體反思了速度和風險的關係,他認為目前擴張速度應該放在第二位,風險控制要放在第一位。對此凡客的另一家 投資方賽富投資首席合夥人閻焱也表示:「凡客十年不上市也不著急,因為快盈利了」。

童士豪對此的解釋是,凡客走的是大眾化模式,團隊的供應鏈、管理數據、評估庫存等方面最近已有大幅的提升。「凡客的毛利率很好,用戶重複購買率高,重點是用戶單筆購買的額度要購大,運費等成本均攤後能獲利。」他說。

電子商務行業在一年的時間內也經歷了「過山車」的發展,從2011年資本投資的瘋狂火爆,到2012年一季度的門可羅雀,投資人與企業的糾紛事件不斷爆出,團寶網投資人撤資,尊酷網創始人出走。童士豪對此的觀點是,中國自2005年來已有60億美元VC資金在電子商務領域,這個行業本來不該有這麼多公司上市,差不多10家企業最後能完成上市。

「電商本身沒問題,但必須支持最大的公司做強,這樣市場才能火起來。希望除了淘寶之外,一號店、京東商城、噹噹網、蘇寧易購都能夠做起來,這樣其他品牌才能發展。」童士豪稱。

由電子商務助力的逐漸發展壯大的社會化電商也是投資人關注的焦點,蘑菇街就是其中之一。蘑菇街目前已經完成兩輪融資,累積金額達2000萬美元。其 中A輪投資方為貝塔斯曼和摯信資本,B輪為啟明創投。童士豪稱,社會化電商絕對是未來的趨勢,啟明創投兩年前曾提出,結合圖片進行興趣分享是個很好的趨 勢,美國網站Pinterest這3年來發展迅速,現在回頭看當時同事投資蘑菇街的決定,他調侃道,「類似之前我投資凡客誠品和我同事投資大眾點評網,當 時價格不便宜,現在看來值得。」

「小米不是每家公司都能做出來的」

童士豪投資的另一家社交類網站開心網也備受業界關注。2012年初,開心網CEO程炳皓曾表示,開心網將加大佈局移動聯網力度,5月8日,開心網自主研發的第一款移動社交遊戲「開心動物王國」正式在APPStore上線。預示著開心網在移動互聯網方面的佈局正快馬加鞭。

童士豪指出,移動互聯網將為開心網帶來巨大的機會,但啟明不會給開心網太多壓力。「我在中國投資了16家公司,好的團隊能找到自己的方向而且發展很快。VC應扮演的角色應是幫忙不添亂,給他們鼓勵建議和資源.企業要怎麼做,還是CEO最後自己決定。」童士豪稱。

而童士豪非常欣賞的另一位創業者雷軍所創立的小米科技,在廣受而業內讚譽的同時也迎來了他的壓力。阿里去年殺入手機市場,盛大、奇虎、騰訊、百度紛紛表示將加入手機製造大軍。

童士豪對此毫不擔心,他對雷軍充滿信心,「小米,不是每家公司都能做出來的。,進軍新的領域,需要團隊和策略都是要考驗,要看他們是否能順利轉型。」相比之下,他更擔心三星給小米帶來的威脅。」韓國巨頭有完整的價值鏈,從面板,零件,芯片,到終端手機」

對於中國的互聯網競爭,童士豪指出,美國目前互聯網行業發展迅速,將有更多有文化積累的創新模式出現,中國目前有5億互聯網用戶,三,五年後有可能 發展到8,9億,中國3-5年後創新將會有很大的進步。「希望看到中國互聯網巨頭企業更加開放,更加健康有序。讓小公司能夠參與進來,通過更多的競爭促進 行業的發展。」童士豪稱。

近日業內出現一種觀點,下一個十年很難再出現一個新浪或者百度這樣的大公司,將有更多創新企業走向被互聯網巨頭收購的命運。童士豪表示這也屬正常, 他指出,在美國80%的公司都是被賣掉的,然後創始人再去創業。但從投資人的角度,他表示,「希望看到像小米、凡客誠品,開心網、大眾點評這樣的企業能夠 做大,幫助他們成長,他們是未來互聯網新的希望。」

機構應該走自己的路線 把想做的事情做到極致

當被問及看項目下決策的最短時間,童士豪透露,決定投資凡客前,他親自跟蹤三個月,等公司決定融資時,他5天內簽下投資意向書,花了3周做完詳細盡職調查。但總得來說看項目仍需要長期溝通,才會和CEO達成互信和共識。

對於他自己投資的16個項目,童士豪透露,其中13個項目是他通過自己的渠道找到的,這其中近一半是天使投資人介紹的,尤其是和雷軍,已有4個合作項目。「大家工作久了,對彼此有一份默契,可以很快決定是否投資,不會拖拖拉拉。」他說。

目前,啟明創投在中國有3支美元基金和1支人民幣基金,共管理近10億美元的資產。童士豪透露,啟明創投新的一支人民幣基金的募集計劃進展順 利,LP也非常認可啟明創投的投資理念,「中國的VC將像美國一樣,對自己專長的領域有特別深入的理解,這對機構長期來說都是好的掌握,每個機構應該走自 己的路線。」他說。

而在投資階段上,受到企業投資估值高、資本市場IPO前景不明朗等影響,VC/PE投資階段前移,甚至開始做天使投資的呼聲日漸高起,但童士豪堅持啟明創投只做A輪和B輪的投資。「大家都害怕的時候,是投資的好機會,我們歡迎A輪和B輪融資的項目。」

這也與童士豪信奉了一句話有關,「唯有偏執狂才能生存」。「每個人偏執的點不一樣,只要把想做的事情做到極致,極好,才能成事。」童士豪解釋。

偏執的另一方面對機構的團隊也要求非常嚴格,在目前啟明創投關注互聯網及消費類、醫療健康、傳統IT和清潔能源四大行業中,啟明創投一直力求在每個 領域找到行業背景強,對投資或者企業有濃厚興趣的人。其中很多合夥人之前都曾有過創業背景。「我們現在四個主管合夥人都有過企業背景,很多其他投資團隊成 員也有在企業任職的經歷。」童士豪稱。

與企業家在一起的時間最珍貴 分享創業者的孤獨和苦悶

談及童士豪的微博不經常更新,他練練擺手笑道,「微博很好.但現在工作家裡都太忙了.我投資的凡客誠品、小米、開心網、一嗨租車,百度有啊這幾家公 司都有好的勢頭,現在正值得我花時間幫忙。我們的投資風格不是投資二十家小公司,期待有一家是小米,不會特別著急投項目,更願意花間為被投資企業提供增值 服務。」

童士豪坦言自己幾乎沒有很多休閒的時光,雖然較少參加與其他投資人在一起的爬山、打高爾夫等活動,但常出席業界辦的論壇。他喜歡與被投資企業的CEO,小米公司雷軍、百度有啊蔡宏、一嗨租車章瑞平、凡客陳年,和新的創業家碰面。「我自己覺得最有意思的時間,是與企業家在一起侃大山,創業非常辛苦和累,我希望能幫創業家分擔一點他們的孤獨和苦悶。」童士豪稱。

而在工作之外,童士豪的最大愛好就是陪家人,尤其是旅遊。「我太太覺得我是個不錯的丈夫,我女兒喜歡我帶她游泳旅行.我很知足。」膝下有兩個孩子,家中有一位理解他的好太太,童士豪對現在的生活很滿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16

美國互聯網創業者一夜暴富之後都做些啥?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1918.html

來源:騰訊科技

據國外媒體報導,有時候,人生的財富會在不經意間來到你的身邊,就像中了彩票一樣,而類似的情況在如今硅谷的成功初創企業中也體現的十分明顯。通常來說,在一家初創企業得到收購要約、正式被收購以及資金打入所有者賬戶之前會有一段過渡時間。在這段時間中,待收購的初創企業家們完全可以好好想想自己在突然擁有了如此巨大的資金後該做些什麼的問題。

那麼,初創企業家們在得知自己即將一夜暴富後都會有些什麼樣的反應呢?

以下便是美國知名媒體《商業內幕》為我們篩選出的三個相關案例:

1. 遊戲公司OMGPOP創始人查爾斯-福爾曼(Charles Forman)

去年,OMGPOP創始人查爾斯-福爾曼的銀行賬戶裡僅僅擁有1700美元,並且正在全力開發一款名為「Picturelife」的圖片應用。當時的福爾曼已經離開了自己一手創辦的OMGPOP,並不認為該公司會得到來自任何其他公司的收購要約。

不久後,福爾曼的朋友、同時也是OMGPOP首席執行官的丹-波特(Dan Porter)邀請福爾曼前往紐約參加一個「緊急會議」,當時的福爾曼認為波特是為了給自己慶祝32歲生日。但事實上,社交遊戲巨頭Zynga當時已經同意斥資近2億美元收購OMGPOP。在得知這一消息後,福爾曼幾乎無法相信這一事實,並差點「猝死街頭」。

「我當時正在過馬路,然後就聽到不斷的汽車喇叭聲傳來。這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昨天我的銀行賬戶裡還只有1700美元,但現在我卻擁有了一大筆金錢。」福爾曼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說道。

目前,福爾曼仍然沒有想好該如何支配這筆資金,但他透露自己有意對一些早期創業公司進行投資。

2. 網上信息管理平台SinglePlatform創始人威利-塞裡利(Wiley Cerilli)

去年夏天,塞裡利將自己的初創企業以1億美元出售給了電子郵件營銷公司Constant Contact。據悉,Constant Contact將支付6500萬美元現金,用以保留員工的500萬美元現金及股權以及基於未來2年內公司財務表現的1000-3000萬美元資金的形式完成對SinglePlatform的收購。

事實上,就在Constant Contact的此次收購案最終確認前的幾週,塞裡利就和自己的妻子坐下來商量如果交易成功後他們應該做的一系列事情,其中包括許多一些一直想要購買的物品,比如一套全新的洗碗機和烘乾機、新襪子以及一台全新電視。

「我們實在想不出其他還需要購買些什麼東西了。」在被問及一夜暴富之後的感想後,塞裡利表示:「這太不真實了。」

3. Tumblr的首名員工、聯合創始人馬爾科-阿門特(Marco Arment)

當阿門特通過AllThingsD網站得知雅虎已經宣佈斥資11億美元現金收購社交博客Tumblr後,阿門特並沒有表現的十分興奮。

「我當時表現的十分謹慎,因為這筆交易還沒有蓋棺論定,也沒有進行官方正式宣佈。我和和其他所有人一樣,都是通過媒體才得知這一消息的。」阿門特在自己的博客中透露道。

隨後,阿門特也和自己的妻子坐下來討論過擁有這筆金錢後該購買一些什麼東西的問題,但他們最終發現自己其實並不需要什麼東西。

「緹夫(Tiff,阿門特的妻子)和我曾經有一次討論過雅虎即將收購Tumblr的傳言,然後我們開始考慮『OK,如果這一消息是真的話,我們該如何支配這麼一大筆資金呢?』。不過,最後我們認為自己並不需要馬上購買任何東西,也不認為自己的生活會迎來巨大轉變。事實上,在大多數人看來,我的生活是相當無趣的。我不經常出門參加派對、也不會購買一瓶1000美元的香檳。無論我變得多麼富有,在絕大多數的日子裡我依舊會穿著牛仔酷和T恤出門。而且,我對加入鄉村俱樂部也不感興趣。」 阿門特說道。

當被問及「在突然擁有了這麼大筆財富後為什麼不進行大肆揮霍時」,阿門特表示:「即使我的賬戶中擁有足夠資金去購買任何一件物品,我也不會這樣做。我不希望自己這樣做,也不希望我的家人認為我是個傻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663

【創業者說】無憂PPT創始人丁峰:勞心者治於人,「管理大師」都做得一手好PPT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106/56158.html

【導讀】2010年後,Apple平台Appstore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國內用戶對應用和內容的付費形式逐漸接受,付費習慣正慢慢養成。

沉浸在PPT圈子裡8年之久的丁峰發現,個人用戶對工作匯報、商業展示、產品發佈、設計模板方面有著強烈的需求。為了提升個人或企業的品牌,展示效果,他們願意狠下「功夫」。憑藉對用戶、對PPT需求發展狀況的瞭解,丁峰玩起來PPT的生意。

辦公軟件市場一直是兵家必爭的香餑餑,微軟的Office依然統治辦公軟件85%企業市場份額。其中Office 365訂閱用戶,能為其帶來15億美元的年收入。

讓用戶的PPT更拽,更爽

從百度上搜索「PPT」的相關關鍵詞指數就能夠看到,PPT市場的需求多麼龐大。

在PPT領域,丁峰網站方面產品經驗的積累和原有網站「無憂PPT」的雙重作用下,用戶的積累實現了一個聚焦。

2010年正好是新浪微博快速發展的一年,看到社會化媒體對於品牌傳播,推廣的巨大作用,丁峰創業前便佈局微博,在產品上線之前便積累了近二十萬的粉絲。

在產品上線後,立刻便有了一批原創PPT設計師加盟,推出了一定數量的原創設計作品,隨著網站的持續運營與推廣,產品逐漸在業內建立起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口碑。

目前國內這類平台也只有寥寥兩三家,2012年,百度文庫收費版上線,其中也包含了PPT類收費作品,但由於百度文庫本身對PPT設計及行業的不瞭解以及百度文庫自身的一些版權問題,免費和收費作品放在一起,原創和盜版作品放在一起,以及投入的人力和回報情況等等原因綜合在一起,並沒有對PPT行業,PPT原創設計市場產生很明顯的衝擊力。

2013年6月,WPS上線稻殼兒收費版平台,其中也包含了PPT類作品,但由於WPS產品原因,和MS OFFICE不能很好的兼容,因此WPS的收費作品也只能在自己產品用戶中使用,對MS PPT市場的影響甚微。

艱辛、堅持、準備、充分

」自創業之初,我便一直秉承著打造純粹原創設計平台理念,圍繞PPT/Keynote設計產品提供各種增值服務:包括PPT模板在線收費作品,PPT培訓,PPT/Keynote設計訂單等幾方面,幫助帶動平台的設計師們成長,讓他們在這裡獲得良好的回報。

開始階段,平台上的設計師數量不多,設計作品有些差強人意,沒有達到我們預期的質量和數量。我便逐個設計師進行溝通和交流,瞭解每一位設計師的個人情況,設計水平以及對未來的預期,並且從作品原創性和設計角度引導設計師們一步步成長。

為設計師們提供設計的熱點題材,創意以及在設計方式方法上對設計師們進行漸進的指導,並且平台在處理作品原創性,平台內設計作品的不良競爭等方面做足了工作,基本實現了相對公平,有問題必及時處理,給設計師,用戶們滿意的答覆。

耐心和堅持也終於有了收穫,到目前為止,平台上的作品已達到PPT領域中高端的水準,作者們的收益也穩步提升,好的設計師們,結合設計訂單,可以月收入1萬元以上,大大提升了平台的競爭力和設計師們的積極性,同時,截止目前,僅僅PPTSTORE平台這一個產品線就已經實現了盈利。「回顧自己的創業,丁峰如是分享。

【結語】兩年多來的時間讓丁峰對創業也有了深刻的認識:首先,創業前的準備是十分重要的,資金鏈,資源是否準備充足決定了公司能否生存下來。單單憑藉創意和激情創業的成功幾率非常之小;其次,創業中需要有一顆平和而有韌性的心,平和的心態,能夠讓創業者足夠耐心和細心做好產品。韌性讓創業之路平穩漸進的發展;第三,要有先生存,再發展的心理準備,只有先讓公司生存下來,才可能有發展的機會,第一道生存門檻,是絕大多數初次創業者在創業之路上的最重要的一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904

【小敗局】MSN Messenger將關閉,微軟都做錯了什麼?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901/145309.html
MSN是我遊走「貴族聊天」行列的最初工具。只不過,對於其退出中國市場這個消息,光打感情牌似乎有些蒼白,因為它確實已經有名無實夠久了。回想一下,上一次點開這個「小綠人」是什麼時候的事情?反正我是不記得。

作為微軟公司1999年推出的一款IM軟件,MSN Messenger曾經一度成為全球佔有率最高的即時通訊類軟件,高峰時曾佔據全球即時通訊市場40.67%的市場份額,背靠微軟的堅實後盾,2005年一踏入中國市場更是直接達到10.58%的市場佔有率。

可正是當時企業和商務人士最鍾情的聊天軟件為何會如此落寞退場?是「高傲」犯的錯還是「緩慢」揭的底?

用戶體驗是病因

MSN Messenger定位是一款比較偏向商務應用的即時通訊軟件,也就順其自然的走上了「高大上」路線。可是,微軟忘了,互聯網時代要的不是「品味」,而是「感受」。

相比於裸奔註冊的屌絲QQ分鐘搞定,MSN Messenger又是郵箱捆綁又是聊天轉換,可是急壞了小夥伴;終於成功登陸,界面的單一慘白又使得望而卻步;最後,操作半天才發現,找下個人信息也無處可尋,本以為內容無比豐富的強大軟件,最後在中國卻只剩下聊天功能和郵箱服務,而且聊天會聊出廣告頁面,郵箱最常收到的是垃圾郵件。

作為一個聊天工具,在線穩定是基本要素。不停掉線、登陸失敗對於MSN Messenger來說居然是家常便飯;不能快速的發送一個文件或圖片更是難以接受的一個關鍵點,離線發送、斷點續傳、截圖功能、群組等功能都不能很好應用這要我們怎麼聊天?

還有更不可思議的,偌大的微軟公司,市場佔有率正高的MSN Messenger業務,在中國竟然沒有客服電話,找不到售後服務人員,這實在讓人無處說理。

對中國市場沒有提前做好調研,對中國用戶需求沒有及時應對,注定了MSN Messenger在中國市場只能越來越邊緣化。

技術創新是命門

互聯網時代,最不缺少的就是軟件應用,分分鐘都可以出現成千上萬個,你引領了潮流並不代表成功,你堅持了潮流才能算是王者。

當聊天軟件很少時,MSN Messenger的推出提前佔領了市場;當其它同類軟件陸續出現並不斷增加功能完善體驗時,MSN Messenger依然止步不前;當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臨,手機QQ火速佔領市場時,它終於被甩出了幾條街。

騰訊能夠在QQ不斷壯大的同時,意識到推進空間、微博甚至微信全產業鏈的整合,而作為全球最大的軟件企業,不管是操作系統、瀏覽器還是辦公軟件都在中國市場領先的微軟卻始終沒有打通產品線,使得MSN Messenger孤單游離缺少用戶粘性。這种放任自流的態度怎能得到擁護?

如果微軟能夠在技術創新方面及時跟進,緊抓時代趨勢,同時快速整合其下桌面和移動端產品線,現在可能也就沒騰訊QQ的什麼事了。當然,這也只是「如果」,事實是當下通訊軟件中已經沒有MSN Messenger什麼事了。

「慢一步,錯終生」在這裡形容微軟一點也不為過。

生命週期已至

在我看來,與其說MSN Messenger是鎩羽落敗,還不如說是生命週期已至更易理解。

由於時代的進步,競爭對手、消費水平、取向偏愛以及產品技術和其它因素的影響,產品在一定有效時間內必然會發生市場接受程度以及銷量上的下滑變化,從新生期到成熟期乃至衰退期是一個產品的正常生命週期,只有經歷這個週期才能促使伴隨新技術的新產品問世,從創新層面推動社會進步。

其實,微軟的傳統思維方式本身就很難和用戶達成共識,而MSN Messenger在微軟的運營之下也不可能再有新的變化,也就是說,它的生命週期已經到了,離開是必然趨勢。

任何一個「外來人士」初來乍到中國總會有些水土不服,這是通病,可如果一意孤行,拒絕改變,「被逼出境」也就在所難免。借用一句網絡留言「MSN走了,連一個中文名字都沒有留下過」雖然並不能完全準確的表達,可也一定程度上說明微軟沒有找對中國市場的戰略方向是決定其落敗的根源。

最後,我只想對MSN Messenger說,遇見你是情非得已;愛上你才知苦不堪言;放棄你只能送到這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315

“全宇宙最有野心的CEO”過去三年都做了什麽?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16/147754.html

i黑馬:Google 的現任 CEO 拉里·佩奇(Larry Page)當選美國《財富》雜誌的“年度商業人物”。評語是:全宇宙最有野心的 CEO。

\這評價有一定道理,拉里·佩奇在 2011 年上任之後,關於 Google 的新聞就再也不僅是傳統的搜索業務、廣告收入數據,而是眾多“有未來感”的 Google X 科技項目,例如無人駕駛汽車、幫助貧困地區連接互聯網的氣球計劃、癌癥檢測小藥丸,增強現實眼鏡 Google Glass……如果說上一任 CEO 施密特是幫助 Google 建立和鞏固了美國線上廣告的霸主地位,那麽拉里·佩奇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尋找 Google 未來 10-100 年的利益增長點,而上述的項目都是他的賭註。

管理者佩奇

不少人忽略的是拉里·佩奇在企業管理方面的努力,這些才是 Google 有余力創新的基礎:3 年來他砍掉了不少產品產品線、2 次改變公司的組織架構,由於公司營收情況良好,並且以“吸納頂尖人才”為緣由,創新項目組 Google X 以及 ATAP 等才會發展得如此之快。

在佩奇上任 3 年以來,Google 的股價上漲了 100%,而銷售和利潤繼續增長,最重要的是,Google 公司手上的現金變多了,從原來的 370 億美元增加至 620 億美元,在搜索和廣告方面穩定的增長,這就讓佩奇有更充裕的資金投入到新項目的研發當中去。

兩次公司架構重組,讓 Google 更像初創公司

拉里·佩奇是一個不喜歡層級關系的人,他曾經要把公司的產品經理都解雇,讓工程師直接和副總裁負責。擔任 CEO 之後,他把這種劍拔弩張的氣焰收回了,但調整公司架構的事情從來沒有停止過——他在公司組建了一個高層的“L 小隊”,每個高管負責一個產品線,每周開產品會議向他匯報一次進度,但同時,每個產品有自己的獨立運作的權限,只要多註意不同產品之間的互相協作就可以了。

這是 2005 年收購 Android 後佩奇學習到了經驗。當時,他給了 Android 的負責人安迪·魯賓很大的自主權,Android 甚至有自己的辦公樓,普通谷歌員工戴著工作證也無法進入。

今年 10 月,佩奇再次改組,這次將負責 Android、Google Apps 的桑達·皮蔡提升到“二把手”的位置,讓各個產品線向皮蔡匯報,再轉向佩奇,而佩奇則更多負責 CEO 本職的工作,如公司的對外合作和商務運營、新成立的資產和能源部門、物聯網公司 Nest、研究抗衰老的生物技術公司 Calico,以及公司的財務狀況。另外一位創始人布林也會繼續和佩奇一起負責前沿設備研發實驗室 Google X。

而 Google X 內部,也分成不同類別的小項目組,每個項目會跟相關的大學實驗室和教授合作,最短的操作周期是 2 年。

上任後砍了 40 多個產品,精簡產品線

拉里·佩奇這些增減的標準都是圍繞著 Google 服務的核心 Gmail 郵箱和社交網站 Google+ 來,因此砍掉了一部分重複功能的服務,以及不太熱門的服務,簡而言之,對 Google+ 發展沒有太大幫助的,Google 就會考慮將其取消。

根據公開資料整理,2006 年到 2010 年 Google 18 個產品。而在 Larry Page 上臺之後的 3 年,他一共砍掉了 42 個產品,不少產品的用戶數和名氣都不小,例如才上線一年的社交工具 Google Buzz、即時通訊工具 Google Talk、在線協作工具 Google Wave 以及 RSS 閱讀器 Google Reader。由於產品砍得太快,在 2013 年雲端筆記產品 Google Keep 推出之時,用戶就開始吐槽這款產品可能也不能“Keep”(保存)很久。

“賭博”,不一定能贏,例如 Google+

Google 很明白不是每個科研項目都會馬上看到成果,像研究抗衰老技術的 Calico 以及癌癥藥丸的嘗試也有可能會以失敗收場。但拉里·佩奇的策略還是要在這些新興科技領域耕耘,除了想要開發未來的增長點,他還需要通過這些新酷前沿的項目吸引世界上頂尖的人才——相信這也是他說服董事會決策的原因。

不過佩奇也有賭錯的時候。2Google+ 這個社交服務是也是佩奇在任期間極力推進的產品,根據今年的數據,Google+ 的月活躍用戶已經突破 5.4 億,每周上傳的照片達到 15 億張,依然遠遠落後於 Facebook。

“他們有著卡通一樣的野心,”美國數據分析機構 Macquarie Securities 的分析師 Ben Schachter 這樣說道。


靜培霖從空少轉型什麼都做的店長 掃街、辦團衝出高人氣 他創造70億業績驚奇

2015-01-26  TWM
 
 

 

好市多一家分店有四百多位員工,店長管理一家店,就像管理一家大型公司,如果沒有豐富的經驗、極高的心理素質,無法繳出漂亮業績,靜培霖憑藉彈性靈活的經營手法,從空服員蛻變為一年創造七十億元的大店長。

撰文‧梁任瑋、黃家慧 攝影.陳俊銘每天,好市多中和店店長靜培霖,就像個陀螺,不停地轉來轉去。

早上八點剛過,剛補完貨的賣場像全新的一般,洗地機剛清理過的地板透出打過蠟的光澤,靜培霖站在中央大走道上瞇著一隻眼,正檢查棧板上的餅乾紙盒是否有如士兵排隊般整齊。

他隨手一摸貨架角落的滅火器把手,發現上頭有灰塵,順手就把它擦乾淨。仔細巡店一圈,再回到辦公室,已經是兩小時後,十點鐘,他又召集副店長開會,討論前一天的管銷費用。

個性目標導向,永遠樂觀正面思考是靜培霖蛻變為好市多店長的關鍵。

從小在高雄長大,身高一八○公分、帥氣的靜培霖,因外型好、口條佳,順利進入國泰航空當空服員。

從零開始學習 搬貨、收銀全都要做一九九六年,台灣好市多將在高雄開設第一家店,前籃球國手、現為台灣好市多副總經理的趙建華原本就是靜培霖的朋友,邀他加入台灣好市多,讓他成為台灣好市多碩果僅存的「黃埔一期」。

很多人不解,是什麼原因,讓他甘願從周遊各國的空服員工作轉行到量販店?捲起袖子面對冰冷的貨架與商品,他才發現「哇,怎麼這麼辛苦!」職銜掛的是收銀台主任,但一般收銀員的工作也要做。剛進公司時,看到總經理張嗣漢,連地板一張紙屑都會主動彎下腰來撿,不管是經理還是副店長,大家都做一樣的事情,「在當下,你會覺得沒有什麼事情是自己不能做的。」靜培霖從零學習、放下身段,「幾乎所有時間都賣給公司,有長達一年時間,眼睛張開就是工作,做夢也是工作!」也因此,他磨出比在航空公司任職時更深厚的耐心。

不服輸的個性,加上柔軟的身段,他的勤快與超高執行力,深受直屬主管、也是現任台灣好市多營運副總經理黃邦守信任,不到一年就轉調商品部主任。

不過,迎接他的卻是更殘酷的考驗。每天凌晨兩三點,別人還在溫暖的被窩中,他就得進賣場補貨,直到近中午才下班。如果前一天業績好,要補更多的貨,就得半夜十二點被徵召上班。

高雄賣場開幕不到三年,台北內湖店接著開幕,靜培霖和其他五位同事北上開疆闢土。時任商品部經理的他,面對的是永遠不足的人手,偏偏補貨、上架又特別耗人力,它也與基層員工一起搬貨,工作量是新人的四、五倍。也許就是這樣的責任感,讓他在一年之內晉升汐止店副店長。

邀婆媽一日遊 提振新賣場業績二○○○年,靜培霖接下好市多汐止店副店長,接踵而來的依舊是重重考驗。

汐止店業績不如預期,會員不夠多,壓力就更大。靜培霖觀察到汐止、基隆一帶,有很多聚落式的社區大樓。他主動帶著行銷部的同事一一拜訪社區管委會、主委,邀請住戶星期天參加「好市多一日遊」。

他安排遊覽車接送,帶婆婆媽媽參觀賣場、介紹特色商品,最後再到美食區圍一圈紅線,桌子擺滿熱狗、披薩,請大家免費吃。這種敦親睦鄰的「吃喝團」招募手法,衝高了不少的會員數。靜培霖說,通常一團四、五十人,一天至少可以收十幾張卡,辦卡率高達三成。

為了努力拉抬業績,靜培霖當時也被張嗣漢交辦了「商業配送」的任務,但困難之處是「如何在汐止開發出真正有大宗採購需求的商業會員」,為此,靜培霖又再度發揮他使命必達的性格。

「當時我就找了一群人組成專案小組,再與採購部配合製作出一本厚厚的型錄,將好市多賣的三千五百種商品分門別類成採購單,直接寄送到過濾好的潛在企業客戶手上。」靜培霖說,商業客戶採購的多半是影印紙、膠帶等文具,但因為沒有配送服務,忠誠度並不高。靜培霖的作法是,「每次只要滿一萬元,就幫你免費送到公司。」如此一來,過去三個月才到好市多採購五千元的企業會員,變成每周都會採購,消費金額也大幅增加。靜培霖花了一年搞定的這套新業務,不僅是台灣量販業的創舉,「商業配送」的業績,目前也占了台灣好市多總營收的一成。

「商業配送」的營運模式成功,證明了靜培霖善於拓展資源的能力,○六年更受到張嗣漢賞識,派任到台中籌備台中店開幕。

台中店,可以說是靜培霖在好市多職場生涯中的轉捩點。當時好市多已在台灣成立十年,第一次赴中台灣開拓市場,好市多台中店所在的文心南路商圈又是量販店一級戰區,只有好市多每年要收一千兩百元會員費,對於靜培霖來說壓力不小。

靜培霖擬定「掃街」的作戰計畫,派遣近五十位行銷專員,以同心圓的距離由內到外拜訪客戶,一周五天、每天掃街八小時,他甚至規定一天要掃完幾條街,「要有效率達標,不能亂槍打鳥。」靜培霖說。

懂得乘勝追擊 熱銷的商品一次推個夠台中是台灣製造業的大本營,掃街遇到的客戶不乏工廠老闆,他帶領的團隊,透過最傳統的行銷模式,未開幕就衝出六萬張新會員卡,足足是其他分店的三倍數量,甚至創下全球六百多家好市多開幕辦卡會員的紀錄,靜培霖回想起八年前那一段用腳走出來的好成績,臉上掩不住自信。

在他的帶領下,台中店開幕第一年就擠進好市多全球獲利前十名的分店,一年業績高達七十億元,僅次於台灣好市多的店王台北內湖店,「因為他很敢去『賭』各種可能性,很有膽識。」張嗣漢形容,好市多不只「以客為尊」,更重要的是,在已經飽和的市場中,激發出會員更多的需求。

「買氣旺的時候,一定要有『Show Hand』的氣勢,得把所有籌碼推出來。」靜培霖提到好市多曾經在台灣熱銷的松露巧克力、葡萄糖胺液時,雙手比出︽賭神︾電影裡梭哈的動作,讓他的企圖心展露無遺。

事實上,他很懂得乘勝追擊,替公司創造驚人業績。他形容,七、八年前台灣人瘋買好市多的松露巧克力,每天早上十點店門一開,就有會員迅速鑽進店內,二十個棧板五分鐘賣完,「遇到這種買氣,在開張前一定要把貨補到最滿。」用對的價格放在對的位置,是好事多的經營理念。好市多中和店藥師張秀霞說,雖然商品部會看業績數字,決定熱銷藥品的擺設位置,「但店長還會私下向第一線的藥師請教,了解目前消費者最關心的話題,作為陳列的參考依據。」重凝聚向心力 對下屬從不大聲斥責在對的時間,放對的商品與對的數量,以中和店的鮭魚銷售量是全台好市多分店銷售冠軍為例,別家店只擺了半個冷藏櫃,但中和店卻是整櫃擺滿,會員想不注意到也難,再加上不停地辦試吃,業績一下子就成長一○○%。「後來其他分店也跟著學,原本只是一家店做成功,後來變十家店都成功。」靜培霖得意地說,這就是好市多團隊合作的企業文化。

在服務業中,店長是一家店的靈魂人物,一位懂得激勵下屬的主管,可以凝聚向心力,更勝於用責罵代替管理。「靜店長從來不會用權威命令下屬,所以其他的幹部也都用這樣的模式帶人。他從不會大聲斥責員工,遇到員工犯錯,也會私下小聲提醒。」已在好市多中和店任職六年的收銀主任李書君說。

靜培霖對於好市多,已經內化到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他不僅穿好市多自有品牌KS的襯衫,愛喝好市多賣的Aberfoyle礦泉水。連提到近日寒流來襲,他立刻從抽屜裡拿出一件羽絨衣,好市多的人氣商品,他隨時可以講出一串非買不可的原因。

從當年的小收銀員,一路晉升至率領四百多人大賣場的店長,問靜培霖祕訣是什麼?他說,「把它當成自己的事業在經營,因為這是一份榮譽感。」或許是這份好市多人血液裡的責任感,造就他的事業版圖,也成為好市多在台屹立不搖的最重要力量。

靜培霖

出生:1969年

現職:COSTCO中和店長經歷:COSTCO台中店長、內湖店副店長、國泰航空空服員學歷:正修工專電機工程系

家庭:已婚

善用5心法 靜培霖抓得住員工的心公開稱讚 員工有好的表現,要即時讚美,例如在開會時,就當場表示肯定,讓其他的同仁都知道。

權力下放 適度授權,讓員工更有成就感。

機會公平 好市多只要有缺額,一定會公告讓員工申請,再經由主管審核,以示公平。

以身作則 凡事帶頭做,即使看到地上有垃圾,也願意立刻彎腰撿。

開放管理 員工情緒問題要立即解決,才不會影響團隊士氣。

靜培霖在好市多的一天

10:00 精準判斷 依據近期銷售數字將熱賣商品大量陳列在最顯眼的端架,讓會員容易尋找,並根據經驗值掌握當日生鮮品生產數量。

14:00 櫃位調整 與商品部討論本周「會員護照」促銷的商品擺放位置,並決定新進商品、受歡迎商品的補貨數量,有效將營業額衝高。

16:00 協調人力 機動調整各部門服務人員,讓會員購物過程順暢,遇到人潮暴增時,也要下場替顧客結帳。


2014這一年,周鴻祎都做了啥?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216/149185.html

黑馬說:2014年8月,周鴻祎新書《我的互聯網方法論》發布,這本書被譽為互聯網轉型第一書,也是京東眾籌金額超過100萬的第一個項目。自此,老周成為傳統企業爭相與之交流的企業轉型大師,揮金超10萬就為求一頓午餐的交流,老周人氣旺到極致。
 
從此以後,老周經常在公開場合談企業轉型與商業模式。後來,老周去了一趟的美國,回國以後又與《連線》雜誌前總編輯克里斯•安德森進行了一次深入對話。
 
\文/王吉偉

編輯/王吉偉

 

從那時開始,IOT(萬物互聯)成為老周的口頭禪,同時也化為了具體行動。一個月後,360以4億多美元強勢入股了酷派大神成立了新公司,老周以“帶著AK47”的氣勢去了深圳,重新做手機成為其IOT戰略的開始。

 

老周自己也說“像我這樣倔強的人總歸要回來的”,IOT連接的不只有酷派,還有光線傳媒,360與光線傳媒也成立的合資公司,主要經營互聯網視頻。其實,360連接的不只有這些,早在2013年就在矽谷成立了投資公司,至少投資了四家科技產業。可能接下來還會在以色列成立投資公司,將來還會連接更多的公司。

 

其實,但凡是手機相關的軟硬件360都有興趣,但是總要選擇一個或幾個點突破。如果酷派是360硬件的一個點,因為當前的智能硬件仍舊以手機為主,磊科就是360硬件的另一點,用安全路由器突破家庭互聯網安全。同樣,360投資的移動通信終端公司迪信通、生物驗證技術公司EyeVerify等企業都是一個一個的點。甚至,360還與剛剛回歸遊戲市場的第九城市共同組建合資公司運營遊戲。未來,360要做的就是把這些點都連接起來,做一個大的IOT。

 

在老周向廣大傳統企業傳授企業轉型之道的同時,360也在進行一場轉型的革命。所謂“始於安全,成於安全”,360將來要做“萬物互聯”時代的“安全互聯”。當然,若是硬件成了,360則會成為一個“硬件互聯為主,安全策略為輔”的硬件安全互聯霸主,最終仍要歸於安全。

 

\那麽,周鴻祎帶領的360,在2014年做了些什麽?通過以下360大事時間軸,各位讀者或許能窺到360在經營策略上的一些變化。

 

  • 3月27日,針對Android設備的智能快捷鍵360智鍵正式對外發布。

     

  • 4月15日,安卓清理大師正式上線。

     

  • 5月11日,推出“XP遁甲發布會”,繼續為XP用戶提供漏洞補丁服務。

  • 5月19日,成立中國手機反騷擾反欺詐聯盟,利用360全球移動安全技術與全國權威城市媒體的聯動優勢,攜手5億手機向騷擾電話宣戰,同時正式啟動519手機公益行動。

  • 5月15日,奇虎360宣布,就收購MediaV公司控股股權的交易簽署最終協議。雙方在中國PC和移動互聯網廣告市場達成戰略合作。

     

  • 7月8日,360、聯想集團、聯通及TCL聯合投資通訊迪信,其中360投資2000萬美元。迪信通成立於1993年,是一家移動通信終端銷售和服務提供商,采取了直營店和加盟店相結合的連鎖經營模式。

  • 7月16日,承辦的2014SyScan360國際前瞻信息安全會議。

  • 7月31日,第九城市與奇虎360在上海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九城董事長朱駿與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共同宣布,九城與奇虎360簽訂協議,雙方將共同組建合資公司。九城與奇虎360各擁有該合資公司50%的股份及盈利分享權,同時該合資公司將在中國發行及運營網絡遊戲《Firefall》(火瀑)。

     

  • 8月22日,奇虎360投資舊金山生物驗證技術公司EyeVerify的A輪融資600萬美元。參與此輪融資的投資者還有有富國銀行(Wells Fargo)、Sprint等。

  • 8月25日,360手機助手“中國好App”的蒲公英創業計劃,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祎、真格天使投資基金徐小平、著名演員鄧超、著名導演俞白眉等四位跨界擔任創業導師。

     

  • 9月16日,奇虎360與中國銀聯在北京簽署支付安全業務合作協議,將在風險信息共享、風險事件聯動處置、安全產品研發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 9月24日,360互聯網安全中心主辦的為期2天的中國互聯網安全大會拉開帷幕。360發布了360免費WiFi手機版、360加固保、360加密郵、360天機以及360兒童衛士等5款產品。

     

  • 10 月10日,360數字世界大會上,推出面向傳統企業的新產品“360來店通”。“360來店通”是基於O2O2O模式,用戶以通話的方式即可默認關註商家,來店商家則通過信息服務推送將用戶導入線下店鋪,線上線下的自由服務切換,讓商家和用戶之間直接進行溝通和交互。同時推出的產品還是有360實效平臺、360聚效平臺等營銷產品。

     

  • 11月15日,中信出版社舉辦《2014中信書院前沿論壇》,周鴻祎對話《連線》雜誌前總編輯克里斯·安德森及中國移動前董事長王建宙,探討互聯網給傳統用戶體驗帶來的沖擊這一話題。

     

  • 12月16日,奇虎360宣布,與酷派結成戰略聯盟,向酷派投資4.0905億美元現金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奇虎360將持有該合資公司45%的股權。該合資公司將把酷派在智能手機設計、制造、供應鏈管理,以及售後服務方面的豐富經驗,與奇虎360強大的移動應用開發和網絡營銷能力相結合。

  • 12月23日,360與光線傳媒宣布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光線傳媒以4800 萬元作為出資,認購合資公司註冊資本的40%。合資公司主要經營以電影為主的互聯網視頻業務,同時可以拓展公司電影盈利模式,增加盈利渠道,有利取得更多收益。

  • 12月27日,相關消息宣布360 公司董事長、知名天使投資人周鴻祎已作為投資人入駐天使匯,成為天使匯平臺認證投資人。主要關註電信及增值、遊戲、IT、移動互聯網及互聯網領域領域創業者。


     

本文作者:王吉偉
 
本文不代表本刊觀點或立場。

易綱:是否降息要看經濟走勢 該做的都做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829

20150303yigang

央行副行長易綱3月4日接受上證報采訪時表示,是否還需要降息等要看經濟走勢。

至於降息等還有多大空間的問題,易綱稱,要看經濟走勢,央行已經做了比較及時準確的反應,“該做的都做了”。

央行分別於去年11月21日和今年2月28日連續兩次降息,並於2月4日下調了存款準備金率。

由於2015年最新公布的一系列數據表明經濟增長乏力,市場近期對於降準降息的呼聲非常高。春節期間,中國經濟數據表現疲軟,2月匯豐PMI、地產銷量、電力耗煤增速均表現不佳。

新財富最佳宏觀與債券分析師、海通證券姜超團隊在上周降息後認為,這是降息周期的延續,有利於降低金融機構貸款實際利率和企業貸款融資成本,也有利於刺激消費,降低經濟失速風險,且後續寬松仍可期待。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也預計,未來貨幣政策依舊寬松,降準降息PSL將輪番上陣。

此外,對於目前是否存在通縮隱憂的問題,易綱說,CPI不會為負,但PPI可能還會有一段時間持續的壓力。他認為有關通縮隱憂的話題可以討論,目前央行也正在研判這一問題。

今年1月,我國通脹指標繼續呈下行趨勢,CPI同比增0.8%,創逾五年多新低。PPI同比降4.3%,已連續35個月下滑,創2009年10月以來新低。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那些離職創業的主編們,現在都做得怎麽樣?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715/151026.shtml

 文/創業家記者吳丹

編輯/王冀

媒體人創業不是新話題。追溯到 2010年前後,便有《中國企業家》系社長主編們出來創業,目前活躍的創業家傳媒、正和島、財新網、虎嗅、36Kr等新媒體均和這本中國第一企業家雜誌有著直接清晰的關系;2012年前後,“網易創業幫”也頗引人註目,陌陌和YY便是其中成功代表。 

傳統媒體全面失守的大勢下,近一兩年又有一波主編相繼離開,形成主編離職做新媒體的現象。在這次轉型大浪中,他們已不再是主編,體制的打工者,而開始做產品,並將其深入地市場化,他們已變成一家公司的創始人,變成需要和投資人談錢,思考商業模式的創業者。他們每天的新報道和點滴的改變都在各自平臺上悉數展現出來。全民創業時代,作為媒體人,他們的進退與改變、決策與走向因為直觀可見,而成為這個時代最好的創業紀錄片。  

徐滬生:一條最好的轉型樣本

原:《外灘畫報》總編輯  離職時間:2013

現:“一條”視頻創始人  創始時間:2014年5 

2014年9月8日,“一條”視頻在微信公眾平臺上線,2015年5月,一條名為“中國最孤獨的圖書館”的視頻引發大量關註,據其它媒體的跟蹤報道了解,此視頻報道後這座圖書館已由“最孤獨”變為“最熱鬧”圖書館。而促使它瞬間爆紅的,正是“一條”視頻。據悉,該視頻在微信里的點擊量已超過250萬。 

這是“一條”進入大眾視野的標示性事件,也是其迄今為止發布的影響力較大的視頻之一。創始人徐滬生在前不久的“移動互聯網創新大會”上發表演講,透露現在的微信訂戶數量為600萬,這對於一個微信訂閱號來說是一個驚人的數字。但徐滬生此前在一次采訪中提到,互聯網的用戶級不能拿來和傳統媒體作比,可能要達到千萬級再來考慮商業模式。他表示投資人並不著急,現階段“一條”只負責把內容做好。 

就一個創業項目來看,“一條”屬於“小而美”,徐滬生表示初創業時,只有2位天使投資人有興趣。“一條”進入微信時間不早,主打“文藝,潮流,生活方式”,受眾並不廣,但短短1年時間,已經聚集600萬粉絲,每天發布的內容都有十萬+閱讀量,成為不折不扣的微信霸號。 

“一條”究竟有什麽秘密?

 徐滬生表示自己從2013年底開始研究移動互聯網,並研究了youtube上所有點擊過百萬的視頻;創立初期,“一條”有9個不同欄目,用創始人的話說是“可以攪動9個不同的圈子”,“一個標題改7遍”,3分鐘視頻拍13個小時 ——這些恐怕都是“一條”成功的細節。

 在關於“一條”的這次演講中,他提得非常多的是互聯網時代,做內容的變與不變。根據讀者喜好做3-5分鐘短視頻,進入微信,這是“變”,對內容的品質把控,是“不變”。在這份演講中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總編輯的看家本領,怎麽把雜誌拍得有節奏感和沖擊力,在微信里就全部廢掉了”。

 每天“一條”原創生活類視頻,堅持發了300多天,風格一致的“一條”已經形成品牌。600萬微信訂閱號,沒有第二個人這麽做,“一條”在紅海中沖了出來,並且非常快。

 但徐滬生表示,訂閱號只是他們一個小小的計劃,這位曾表示“想在《外灘畫報》再幹五年就退休”的創始人說他們已經規劃好了未來的商業模式,這位對內容產品情有獨鐘的媒體人提到“不做平臺”。

 是否考慮做社群?徐滬生曾表示沒有太多時間。但前不久”一條”在微信群里的一次線上運營沙龍至少表示了他們有過這樣的嘗試,近500人通過層層驗證湧入群內,分享關於這個視頻品牌的一切,而在沙龍開始時,他們發出的大量彈幕也讓場面有點兒失控——在微信的封閉生態圈里,找到同好的他們似乎有點兒興奮。

 微信生態之外,“一條”去哪里?

 在優酷上搜索“一條”,可以看到全部的視頻,但是“一條”在這里的表現顯然沒有它在微信里那麽引人註目,和優酷上動輒千萬的瀏覽量更相去甚遠。這一結果顯然和媒體平臺的特性不同有關,作為社交媒體,微信更易於內容的轉發,更容易抵達到同一類人群中間,並將他們迅速聚集起來。

 這也是為什麽偏小眾的“一條”能有每篇十萬+閱讀量的原因,它極其精準地找到了它的閱讀者,盡管這一人群相對數較小,但絕對數依然驚人。

 未來的“一條”將如何運作?從互聯網產品的角度來看,一年時間內聚集了600萬訂戶,每篇文章都有幾十萬人閱讀的“一條”,已經成為新媒體創業成功案例。

        伊險峰:被媒體報道會有更多下載嗎?

原:《第一財經周刊》主編   離職時間:2014年6

現:“好奇心日報”創始人   創始時間:2014

 “最後要說,在經歷了300余期之後,這是我最後一次在這里為讀者介紹這本好看的雜誌。……我也和讀者一樣期待《第一財經周刊》繼續精彩,繼續傳奇。”這是創刊已有7年時間的《第一財經周刊》前主編伊險峰最後一次寫卷首語。時間是2014年6月。離現在正一年時間。

 “大幾周沒看,伊險峰呢,我最喜歡的楊櫻呢,都去好奇心了嗎。”這是2014年12月一位網友在微博的留言,他同時曬出了當期《一財》的采編人員一覽表。

 去年夏天,雜誌主編伊險峰離開這本他親自參與創立的刊物,他的隊伍中還有幾位一財曾經的記者。《好奇心日報》在“傳一財主編離職創業”的神秘中揭開面紗,此後再無更多露面。直到微信上36Kr資深作者Zuo發表一篇文章:“‘3’是《好奇心日報》的幸運數字”,文中采訪對象問記者:被你們報道後會有更多下載嗎?

 觀察“好奇心日報”成立迄今的報道內容,它有經過精心設計的頁面,一致的標題結構,相似的報道語氣,在對品質的把控上,這是一本專業雜誌的操作手法,這和大部分的微信訂閱號有著很明顯的區別。

 在其微信界面上,它直白表示不想和微信這一平臺有過高的黏合度:這只是一個訂閱號,請下載我們的APP。迄今為止,“好奇心日報”文章末尾並未出現商業廣告,每篇文章均導流到其APP下載頁。經查詢,其在豌豆莢和百度應用上分別為29萬次和10萬次下載,這在單一的媒體類應用里是一個極高的數字,第一財經周刊APP在豌豆莢下載數是7.7萬,財新網為11萬。(截止2015年7月)

 “離開了原來第一財經的平臺,伊險峰現在感受到了作為創業者的焦慮。曾經在第一財經周刊一呼百應的總編,現在找渠道、談合作、挖人,也不再像從前那麽得心應手。”Zuo在其文章里這麽說道,他在文中提到伊曾是自己的領導。

 “伊險峰只想做內容,然後靠廣告掙錢。”3月份的時候伊險峰這麽告訴記者。

 《好奇心日報》有著內容運作上的優勢,用他們的報道語氣來表達即是,點開隨便他們的哪一篇文章,你都能發現這個報道是來自一家專門做新聞的機構,但現在的問題可能在於,在信息源多而分散的新媒體市場,好奇心日報能不能最大限度地聚集它的讀者群,並形成有影響力的新媒體品牌?在專業報道和大眾喜好上,好奇心日報又能否做到最大限度地平衡?

 前方並沒有指路人,一切問題都是新的。好奇心日報APP的主編和所有的創業者一樣,每天都在面臨新的情況。

 在這篇報道《好奇心日報》的文章末尾有一則評論引人註目:巧的是最近一直在關註“好奇心日報”,沒想到主編是個大叔,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黃章晉:在微博上介紹自己畢業於山東藍翔的已婚男人

原:鳳凰周刊主編    離職時間:2013年4月   

現:“大象公會”創始人   創始時間:2013年7

 一輪在微信上的關停風波曾讓人關心“大象”的命運,畢竟它的創始人是有著13年媒體從業經驗,前《鳳凰周刊》的主編黃章晉。

 據《博客天下》報道,為了創業,黃章晉和妻子在國貿廣場附近租下新的屋子,組建5人團隊,門口擺上大象壁畫。而“大象公會”有兩位投資人是黃章晉的好朋友,羅永浩和唐巖。

 “有的時候有限制,自己做要好,”黃章晉認為創業把自己的路子又拓寬了。但偶爾也有太寬的時候。經歷封號事件之後,黃章晉表示以後不碰政治。

 大象公會訂閱號每天只發1-2條原創文章,主打“知識,見識,見聞,最好的飯桌談資”以下是他們最近幾個標題:“外國人真的不做月子嗎?”,“經理、總監、VP、CEO,頭銜的進化史”,“香港人為什麽最迷信?”——這篇文章是大象公會近期的一個爆款。 

“大象公會”上偶爾也賣書,全網首發《沐猿而冠》已有6796人購買。 

從目前微信端的文章閱讀數和在媒體圈的影響力來看,大象公會也已形成自己特色。正如創始人黃章晉所說,現在我和別人聊,他們都知道大象公會是什麽了,但沒做的時候,他們都不知道我要幹什麽。 

大象公會靠什麽賺錢?一位網友在“知乎”上問道。

黃章晉的回答被贊到第一個:我不知道,現在也不考慮這個問題。我擅長的是做內容。我相信大象公會只要有好的內容,就必然能活下去。 

困困:雞湯去死

原:《紐約時報》中文網副總編   離職時間:2015年1

現:“玲瓏”創始人   創始時間:2015年1 

和以上內容即產品的創業公司不同,困困要打造的是一個“你最酷的女朋友都在這兒”的女性社區,定位群體為“中國城市的6000萬22-32歲的雅痞女青年”。

 不同定位的女性社群興起成為近兩年的新現象。“她生活”及其衍伸的“她蜜邦”,因《那個激勵了全球女性的人,今天我們祝福她》而進入更多人視野的lean in beijing,APP端的“美柚”,“大姨媽”等一系列關註女性職場、情感、生活的新組織都正在努力地尋找與她們最匹配的人群。

 迄今為止,“玲瓏”發起討論過的話題有:“以前穿它是為了遮,現在我們關心怎麽露得漂亮”、“你能接受‘各玩兒各的’的開放式婚姻嗎?”等,而經常有佟大為、林奕華等演藝界知名男士參加的線上問答沙龍是其最大特色。

於威:BuzzFeed式的傳播方式成為時代需要

原:搜狐網總編輯   離職時間:2011年12

現:微在創始人   微信訂閱號上線時間:2014年2

 微在主編張一帆在近日的一則類似“告讀者信”中稱:微在要成為“社交媒體時代最勇於創新的媒體”,而這篇文章發出的主要目的,是號召大家下載其APP的最新版。

  “微在”口號“幹掉無趣”,被認為是BuzzFeed的模仿者,每天推送排版精致的段子和多樣化的GIF動圖,其提出“1分鐘能讀完內容”,主編張一帆稱其用戶的特點為:逗比、自信、好奇心。其最新一則融資新聞來自摯信資本的A輪投資。

 對於為何創辦“微在”,於威對媒體稱“(傳統平面媒體)品牌已經被互聯網消除了,讀者已經不看新聞最初來源,閱讀習慣發生了變化,BuzzFeed式的傳播方式成為時代的需要。”

左誌堅:還有更大野心

原:《21世紀經濟報道》新聞總監   離職時間:2012年11

現:“拇指閱讀”創始人,6月,拇指閱讀APP被京東收購

離開了《21世紀經濟報道》,媒體人左誌堅做起了移動閱讀平臺“拇指閱讀”。註冊過這個閱讀平臺的用戶一定有過被創始人加為好友的經歷,在拇指閱讀上,創始人左誌堅關註了11858位用戶。

 6月17日,拇指閱讀訂閱號發布消息《關於京東收購拇指閱讀,我先簡單說幾句》,在這篇文章中,左誌堅稱“出售APP,微信公號獨立發展”,並表示“一些朋友覺得我發財了,其實沒有。我們還有更大的野心”。

羅輯思維:我玩的他們看不懂

原:中央電視臺欄目制片人   離職時間:2008

現:“羅輯思維”創始人   創始時間:2012

 將“羅輯思維”放到最後,主要是其已成為微信知名媒體品牌,無須贅述。創始人羅振宇早已在各訪談中談到,羅輯思維走的是社群經濟的路子,聚集思維方式相近的一群人,通過電商,眾籌,粉絲階段性合作等方式打通內容到商業模式的最後一公里。

 目前,“羅輯思維”電商平臺上售賣的產品大致有“藝術畫作、紅酒、職場課程、演講門票”等,範圍較廣,不一而足。

 媒介形式到今天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Vice、Vox Media等的崛起也昭示著大洋彼岸的英語媒體界同樣在發生著急劇的時代變化,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變化是:在一個有文章轉發權的讀者那里,你再也無法生產一篇他不喜歡的報道。這樣的變化給每一個曾經的主流刊物提出難題:今天,我們將如何做媒體?媒介形式多樣化,讀者又怎麽看新聞?內容和商業模式之間,又會有哪些可持續的呈現形式?

 “一條”和“大象公社”現階段所擁有的影響力已經證明,好內容永遠有市場,畢竟,沒有人做產品,讀者也就無內容可看,更無所謂投資方最熱衷的新聞聚合平臺。

 奔跑吧,主編們,人民需要好內容。作為致力為創業者服務的創投媒體,《創業家》將持續關註新媒體領域的明星創業公司,歡迎與我們聊聊。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吳丹,由王冀編輯,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從一顆藥丸到一碗飯都做 取代IT的神秘行業

2015-01-14  TCW

不只是生技!未來世界裡,食衣住行都和它脫不了關係,蓋茲甚至預言,下一個世界首富,就是來自生物經濟領域。

想像,現在是二○三○年。

早晨起床,身體有些不舒服,透過智慧社區網路連結的醫院發來訊息,提醒被照護者的血壓異常,應該服藥了;透過螢幕進行遠距問診後,醫生調整了處方,利用聲控下指令送出,連結到藥局端,連鎖藥局的無人車接獲指令,把需要的藥品與保健食品送抵大門。

生活新想像:應用面超廣百歲人瑞、木製衣服全都不稀奇

而這一切,都自動記錄在被照護者的雲端病歷裡,不論接下來到全球哪裡遊玩、出差,這套系統都持續守護。

這個新時代裡,「百歲人瑞」不再被特別表揚,因為已經成為常態:特殊疾病幾乎滅絕,因為醫生可以把潛在患者某一段無法產製蛋白質或酵素的DNA抽出,修補 後重新放回;毒性強的化學藥品,被療效精準、對人體傷害小的生物藥所取代,即便罹病,服藥的副作用也大為減低;幹細胞等再生醫學的費用,比買一支手機澴要 便宜,從外表判斷年齡的難度越來越高;全球人口雖然達九十七億人,卻能有充足的糧食……。

這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而是美國、日本、中國、韓國、歐盟等全球主要經濟體所擘畫的未來生活。

支撐它實現最重要的關鍵字只有一個,就是「生物經濟」(Bioeconomy)。

就連以新台幣約八十二兆元、十六度登上全球首富的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都說:「下一個超越我的世界首富,一定是出身生物科技產業。」

生物經濟到底是什麼?競能有如此大的商機與影響力?

先來看幾個關鍵數字。

每五年,全球生物經濟產值就增加一倍,平均年增率約兩成,是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的六倍多。

二〇二〇年,全球生物經濟產值將達十五兆美元(約合新台幣五百兆元),是今年全球資通訊硬體(泛IT)產值的三倍多。

未來,一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超過五〇%都會與生物經濟有關。

這是因為,你再也不能用對「生技」的刻板印象——藥品、疾病治療,來框限住它,未來,不論食、衣、住、行、育、樂,凡是使用到生物技術、或從而衍生的經濟 行為,都隸屬於它的範疇;這包括了木材做成的衣服、由藻類與微生物製成的燃料,及取代塑化材料的木質纖維,甚至是用生物降解的廢料處理、檢驗蝦苗以防止傳 染病、提高產量等。

也就是說,生物經濟將如同一張綿密的大綱,把人的一生與生活的方方面面緊密包覆,估計二〇二〇年之後,生物經濟將取代資通訊產業,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驅動者;而且對人類造成的影響、改變的速度,都將超越先前的農業、工業與資通訊產業,幾十年間就能有根本性的顛覆。

別以為它很遙遠,已經有許多火苗在全世界點燃。

產業新革命:三星搶當領頭羊蓋生物藥廠,速度產能衝全球第一

十二月二十一日,從韓國首爾市出發向東北約三十公里,來到填海造陸的松島經濟特區,在韓國總統朴槿惠的見證下,全球產能最大的生物藥廠正式動工。

這是全球最大科技集團三星(Samsung)的最新投資,過去四年裡,它已經投資超過二十億美元,用以建造兩座生物藥廠,及開發生物學名藥;而這座最新的 藥廠在二〇一八年啟用後,將使三星在「全球最大消費電子企業」之外,再多一個「全球生物藥代工(CMO)龍頭」的頭銜。被三星寄予厚望的生物藥,正是「生 物經濟」的關鍵環節。

目前藥品的市場主流,是取自礦石等的化學合成藥品,治療時會產生副作用等缺點,但生物藥(如蛋白藥、單株抗體藥)取自人體、動植物或微生物基因,與人類演化較接近,治療時效果更好、副作用更低。

正因為得培養活性細胞株,生物藥廠興建與量產難度比一般化學藥廠更高,王少需四十個月,但三星一如以往快、狠、準的行事風格,以長年半導體工廠的經驗為基 底,成立「愛迪生工程」計畫,加速生物藥廠建造的效率,建廠時間與所需經費,都比業界平均減少約一五%,不論建廠速度還是產能,都創下全球新紀錄。

三星集團接班人李在鎔更計畫在生物經濟領域重現先前的「半導體神話」,先成為生物藥代工製造龍頭,接著是學名藥開發、最後直指專利新藥。

看上生物經濟商機的,不只是三星,還有全球最大化工醫藥集團之一的德國拜耳集團(Bayer)(其他詳見第五十七頁表)。今年九月,拜耳集團正式切割聚合 物材料部門,這個部門曾經因為新聚合物材料的發明,在全球紡織、營建、汽車等產品 上造成革命,也曾在二〇一五年五月創下第一架全太陽能飛機橫越太平洋的世界紀錄,但現在它被切割獨立為全球第十大化工廠科思創(Covcstro),因為 母集團認為未來全力聚焦的方向,是生物經濟。

一八九九年,拜耳開發出「阿斯匹靈」,後來成為全球最普遍使用、知名度最高的藥品,而被封為「世紀之藥」;一百多年後的現在,拜耳再度走回老路子,該公司董事長戴克斯(Marijn Dekkers)說,世界人口不斷增長,對高品質的食物與更好療效的藥品需求將增加。

二〇一六年元旦起,拜耳將由處方藥、大眾健康、作物科學三大事業部來主導營運,從人類的小咳嗽、防曬、營養品、心血管疾病,到植物種子與農業的病蟲害防治,以及寵物、經濟動物的疾病治療等,都會推出相對應的產品。

不僅如此,新的商業模武也應運而生。

商業新模式:App蒐集大數據

顧客資料上雲端,免開口就知需求

美國最大連鎖藥局沃爾格林(Walgreen)花了三年多,透過手機應用程武(App)等大數據工具,蒐集了全美約八千家分店附近住戶的資料,包括哪一家 小孩何時出生、喝哪個品牌的奶粉;誰家的老人家有什麼慢性病、定期會來拿處方藥等,你還沒有走進店裡,它就已經知道此刻你最需要什麼產品。

沃爾格林透過手機應用程武,提醒用戶現在該吃藥、或是該去拿藥了,還幫你記錄每天運動、跑步的資訊;走到店裡,拿手機掃條碼就能知道這個藥品的功效與用法,再不清楚,點一下就能線上諮詢營養師。

根據沃爾格林二〇一五第三季公布的數據,使用其手機應用程武的消費者,消費金額是非使用者的六倍。一改過去只能被動等待客戶上門,現在可以主動集客,並且透過各種客製化的健康服務,讓消費者 越來越離不開它。

通路、生物技術、加上大數據,過去這幾個產業壁壘分明,但很快的,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說:「生命科學會跟科技產業結合,界線會越來越模 糊,你沒辦法區分哪些是Bio(生技)帶來的產值,哪些是technology(科技)帶來的。」融合(Fusion),是生物經濟帶來的第一個改變,你 必須發揮想像力,各種跨產業的融合都可能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激盪出意想不到的綜效。

然而,要找到新機會,得先改變傳統思維。

工研院生醫所所長邵耀華說,在工業與科技時代,台灣習慣於從「製程技術能力」來想產品,一切的創新源頭、研發資源的擺放,也都在製程技術上面。但進入生物 經濟時代,邵耀華認為這個思維將完全被顛覆,得先理解消費者需要什麼,才回頭去找相對應的製程技術,製程技術也會從主導地位變成從屬配角。

製程新思維:個人化成主流從孩子一出生,就客製化醫療

這是因為生物經濟時代,個人化、客製化將成為主流。

基因圖譜(gene mapping)的建置提供了每個人獨特性的資訊,孩子一出生,光是從基因判別就能知道他容易罹患哪一類疾病、在什麼方面有天賦、是不是容易體重過重等資 訊。因此,醫生、營養師可以從這些資訊中判別,高度客製化個人的醫療行為、預防保健、甚至是食療管理——小從你一餐到底該吃幾碗飯,大到直接抽出一段基因 重新修補後再放回。

因為Google等大廠的投入,未來,進行基因圖譜檢測的代價會越來越低,比買一支蘋果手機還要便宜。

邵耀華認為,工業時代大量標準品的模式逐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從硬體到服務的高度客製化,因此,製程技術能力只是你用以滿足消費者的標準配備之一,不再是競爭優勢的保障。這,就是生物經濟即將帶來的第二個改變。

十年內,生物經濟影響人類生活的層面與速度,將進入高速起飛期,這一場人類史上的新劇變,將從方方面面改變我們。

你的生活,生物經濟全包了!

從改良農作物成分、用個人裝置管理健康,到更精準的醫療用藥,它無所不在。

撰文者 王毓雯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