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鲁冠球终于造车了:万向联手上汽建新能源客车公司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6589.html


多年苦心孤诣,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的造车梦在一步步梦圆。


近日,有消息称,万向集团与上汽集团(600104.SH)建立合资公司,将共同生产新能源客车。《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随即从上汽集团证实了这一消 息,上汽集团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已成立的合资公司名为上汽万向新能源客车有限公司。其中万向集团占有合资公司51%的股份,上汽集团占49%,规划年产新 能源客车5000辆。


“上汽与万向合作是一个双赢的动作。”汽车分析师张志勇认为。作为国内知名零部件企业,万向集团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的收购,在新能源核心零部件上都有技术储备,基本上可以实现自足。而上汽集团拥有多年的商用车整车制造经验,则可以为万向在整车制造上提供经验。


据记者了解,虽然万向集团的专用车生产牌照于2013年下半年才正式拿到,但早在一年多前的2012年,由万向集团生产的几辆纯电动客车就已经在杭 州的公交线路中进行了试运行。据媒体报道称,虽然万向集团最初宣称这辆车的各项性能都能满足运营要求,但事实上,在运行一年多后发现,包括电池续航以及整 车的涉水性等问题就开始暴露。


或许正因如此,在万向好不容易拿到专用车生产牌照并获准生产客车后的一年多,其似乎并没有加速客车的投产。而上汽作为国内第一大汽车集团,不仅在生 产上积累了一定经验,且其与瑞典沃尔沃集团合资建立的上海申沃,也有多年的客车以及新能源客车的生产经验,因此,拉上汽入局,对万向来说,应该能更快推动 其客车生产的落地。


在国家和地方的双重推动下,国内新能源客车的推广真正进入了快车道。而按照去年9月16日交通部印发《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 意见 (征求意见稿)》显示,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总量将达到30万辆,其中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将达到20万辆,对万向和上汽来说,此时 入局,市场前景无疑值得想象。


按照双方的规划,合资生产的新能源客车除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还将一起开拓海外市场。


作为国内新能源客车的主流销售企业之一,在此之前,比亚迪的新能源客车就曾进入了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并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口碑,上汽与万向的新能源客车如果能顺利走出国门,无疑将进一步提振双方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


随着新能源客车项目的落地,鲁冠球的造车梦又向前迈进了一小步。“如果万向能够顺利的在美国市场上盘活菲斯科,并成功将其引入到中国市场,万向的多 年夙愿便将得偿。”张志勇认为。在他看来,对中国的汽车制造商来说,这无疑将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因为从目前来看,国内整车企业在国际化市场上话语权和竞争 力都还处于相对低级的层次,而万向如果能反其道而行之,先在国际市场站住脚,那么在中国市场上的成功也将更为顺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659

世界家用空調老大格力也造車了

隨著空調市場的不斷下滑,作為全球最大家用空調企業的格力電器(000651.SZ),多元化的步伐明顯加快。

今年初,格力電器還計劃收購珠海銀隆新能源公司(下稱“銀隆”),進軍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產業。

盡管收購銀隆的具體方案尚未公布,但格力電器首次跨界並購到底出於怎樣的考慮,讓外界充滿好奇。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7月23日在第二屆中國制造高峰論壇期間首次向《第一財經日報》等媒體記者透露,收購銀隆後,格力還會做新能源家用小汽車。

格力電器擬收購的珠海銀隆新能源汽車所生產的純電動公交汽車

鐘情新能源

自2009年投資實施產業化以來,銀隆致力於以鋰電池材料為核心,以鋰電池、電動汽車動力總成、整車制造、智能電網儲能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新能源閉合式循環產業鏈。

董明珠直言,格力電器準備收購銀隆,是看中它的新能源電池技術。她說,一般的新能源電池用3~5年就要更換,而銀隆的新能源電池可以使用20年。除了使用壽命更長外,銀隆的新能源電池充電也特別快。

官網顯示,2015年,銀隆先後完成兩輪股權融資,成功引入陽光人保、北京公交集團下屬上市公司北巴傳媒、眾業達等多個大型戰略投資者。截至2015年末,銀隆已分別在廣東珠海、河北武安及石家莊建成三大生產基地,公司資產規模已逾百億,實現營業收入30多億元,凈利潤超過4億元。

“我們應該把它(銀隆的新能源電池技術)用足,跟格力電器結合起來,我們的產品會再延伸,為消費者帶來節約成本的全新體驗”。董明珠說,比如一輛汽車,十年運行成本大約25萬元,使用新能源汽車意味著可以節省25萬元,10年後換個電池,車可以繼續跑。

銀隆擁有研發和生產純電公交車等全系列車型能力,共有40多個品種,120多個系列,目前已經在珠海、湛江、北京等國內城市,以及意大利、德國等海外市場運營。

董明珠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收購(銀隆)之後,我們會往家用的小汽車領域發展。我們現在已經設計出來並且已經試運行了,量產上市的話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因為我們現在仍在調試當中。所有研發暫時會放在珠海。”

銀隆原來已有新能源電池、新能源大巴車兩大業務。沒想到,董明珠的“野心”更大,想借銀隆的電池技術,進一步跨入新能源家用小汽車的領域。跨度這麽大,能成功嗎?

銀隆董事長魏銀倉表示,銀隆的新能源車在北京已大批開始使用,有的環繞故宮已經跑了兩個月。北京公交集團投資銀隆並成為股東,自從2008年奧運會以來,經過8年的試驗、比較,最終選擇使用了銀隆的鈦酸鋰電池。

魏銀倉舉例稱,全世界做新能源小汽車最成功的是美國的特斯拉公司,卻不是美國老牌汽車公司通用或者德國的寶馬、奔馳。“中國電動車的希望,還要靠有創新能力、創造思維的人,和傳統車廠已有的資產、技術、人才整合,這是適合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最快的捷徑。”

智能化

新能源是格力想給未來智能家居、智能樓宇、智能交通安裝的底座。

董明珠說:“家里的電燈要用電,煮飯要用燃氣,空調更是耗電,所以很多老百姓想的是如何省電,而不能好好享受產品。有了新能源技術後,就解決了最大的問題。未來我們希望,一個家庭甚至一棟樓宇,通過新能源電池,把晚上沒用的電存起來,到白天用電緊張的時候再釋放出來。夜里的電費比白天節約2倍以上。”

截至去年底,格力電器已成立了淩達壓縮機、格力電工、凱邦電機、新元電子、智能裝備等五大子公司,設有7個研究院(制冷技術研究院、機電技術研究院、家電技術研究院、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新能源環境技術研究院、健康技術研究院、通信技術研究院)、52個研究所、近700個實驗室。

格力電器表示,將繼續以空調產業為支柱,大力開拓發展新能源、生活電器、工業制品、模具、手機、自動化設備等新興產業,將格力“從單純的家電制造企業向新能源行業及裝備制造企業進行產業拓寬”,實現多元化穩健發展。

董明珠表示,企業成功與否,不在於多元化還是專業化,關鍵要專註。

格力花了20年時間,專心、專註做空調,做成了世界家用空調老大。如今,格力卻一下子進入了手機、飯煲、新能源車、機械裝備等新領域,能否都能像空調一樣,做成精品呢?

對於外界的擔心,董明珠進一步闡述了自己對專業化和多元化的理解。

“格力電器從專業化的空調企業進入一個多元化的時代。專業化和多元化取決於企業的實力,我們腳踏實地積蓄技術、積蓄人才,才能談跨界。格力掌握了空調的核心技術,無論壓縮機還是電機,給我們帶來了技術的延伸,所以我們進軍多元化。”她接著說,無論專業化還是多元化,要取得成功,都離不開在每個領域的專註。

董明珠舉例稱,“大家講手機是紅海,格力為什麽還要去做?我認為,紅海是因為你沒有技術,沒有創新的文化。”格力手機做之前已在沈澱自己的技術專利,而且講究用料與質量。

對於格力的未來,董明珠勾畫出這樣一幅畫面:用戶拿著格力手機遙控家里的電器,回家享受格力空調帶來的舒適溫度,再吃到格力飯煲煮出來的飯,出門開著或坐著格力的銀隆電動車。“我們發展到未來,一個家庭的能源可以節約60%~70%。”

2016年4月,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等四部委聯合印發了《智能制造工程實施指南》,在《指南》中明確了目前亟待解決的5類60多種關鍵技術裝備,主要有高檔數控機床與工業機器人、增材制造裝備、智能傳感與控制裝備、智能檢測與裝配裝備、智能物流與倉儲裝備,以及6類20多種核心支撐軟件,即設計工藝仿真軟件、工業控制軟件、業務管理軟件、數據管理軟件、系統解決方案和測試驗證平臺。

董明珠說:“(格力)智能裝備最大的特點,不是這個機器(人)在扭動,而是這個機器(人)背後,驅動器、減速器、伺服電機,全部是我們自己研發制造的,因為我們能夠自主創新。”她還希望,兩年內格力能向國內市場供應最好的數控機床。

空調、手機、生活電器等,要做最好的產品,就要買最好的設備。但董明珠發現國內不能供應最好的生產設備,“如果有一天別人的設備不給我們,我還能打造出一個好的產品來嗎?”據悉,格力從2013年開始全面進入上遊的智能裝備領域,幾年來投入了200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6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