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肉檔老闆娘切肉刀刮腳皮網民:啲肉會唔會有腳味

1 : GS(14)@2017-05-27 00:06:40

「肉檔老闆娘用切肉的刀刮腳底死皮,看完反胃!」正所謂有相有片有真相,此事發生於雲南昭通市彝良縣一處街市,肉檔老闆娘閒來無事,忘情地用切肉的刀不停刮腳底死皮的畫面,引發當地網民熱議。有網民坦言,現在食肉都會聯想到好像吃出好多死皮,實在太反胃,以後買肉,可能要自備刀具。據網民爆料指,涉事的肉檔老闆娘,在彝良縣江韻豪庭旁邊的堰壩塘菜市場擺檔。網上流傳的短片顯示,在一個喧鬧的市場內,一名黃髮女子正坐在椅子上,用一把小刀來回不停刮自己的腳底,其身前的水泥肉枱上放有幾塊鮮肉以及切肉的工具。內地傳媒指,短片應是途人拍攝,鏡頭就在該名女子左側,當途人走到其身旁時,她仍然在埋頭用刀刮腳底皮,絲毫沒有察覺。看過短片的網民,莫不感到惡心,「點開視頻後,我瞬間惡心到雞皮疙瘩起一身,不忍直視。我們平日裏買的肉,可是拿回家隨便用清水洗洗直接下鍋啊,這位用刀這麼一刮腳,立馬覺得昨天吃的肉吃出了好多死皮,實在反胃。」也有網民表示:「以後買肉,大家請自備刀具。」 彝良縣城管大隊的一名工作人員表示,該農貿市場目前正常營業。城管大隊已經關注到網上流傳的這段短片,但現在還不能確認是不是發生在該市場內,他們已將事件轉交當地的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調查,目前還未有結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26/200345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028

八七股災三十周年歷史會唔會重演?

1 : GS(14)@2017-10-22 17:44:35

環球股市行情向好,美股道指衝破二萬三點大關,年內累升約17%。不過三十年前的今日(1987年10月19日),美股卻爆發黑色星期一,單日暴瀉逾兩成,引來全球市場動盪。三十年後的今日,美股三大指數年內屢創紀錄新高外,歐洲、香港、日本及部份新興市場股市也接力破頂。股市會否打破「十年一劫、逢七必跌」魔咒,抑或跌市難逃,「商品大王」羅傑斯和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同大家拆局,投資淡定有錢剩。1987年10月19日,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甫開市即下跌,早段交易時間幾乎無買盤,全為沽盤。午後道指跌勢加劇,跌幅擴大至250點,全日埋單計累跌508點或22.6%,單日市場蒸發逾5,000億美元(約3.9萬億港元)。美股暴瀉,觸發市場恐慌性拋售。歐洲股市急插外,亞太區主要股市翌日亦急挫。港股當日跌逾400點後,香港聯交所歷史性宣佈停市4日。87股災成因,至今仍在爭論,很多人在股災後感到奇怪,因當日沒有任何不利股市的消息或新聞,下跌看似並無實在的原因。1986年,美國經濟由高速變為緩慢發展,導致經濟放緩。1987年經濟衰退的恐懼並沒有馬上爆發,然而股市在當年8月達到頂峰,接連數日,股市急速下滑,有評論員當時已警告,技術分析表明,市場處於大跌市邊緣。股災後很多人提出不同的理論,主要認為股災成因包括:程式交易、股價過高、市場上流動資金不足和羊群心理等。87年股災、股市史上最黑暗一日,華爾街投資高手仍歷歷在目。《金融時報》訪問瑞銀(UBS)場內交易主管Art Cashin指,87年股災跌勢兇猛外,今日市況跟當年(1987年)走勢有許多相似之處。美國著名沽空大師查諾斯(Jim Chanos),則向《彭博》訪問透露,當日想補短倉,卻沒法落盤,紀經電話統統不能接通。查諾斯最後什麼都不做,就是最好的決定。綜合市場分析,2017年與1987年的美股走勢有五大共通點,包括市盈率(P/E)接近紀錄高位、股市自牛市起步點累升逾兩倍、美國步入加息周期、ETF買賣活躍及良好基本因素支撐。統計今年十大主要市場,今年累積升幅介乎12%至30%,其中港股及南韓指數漲約三成最佳。以估值計,十大市場現價市盈率PE約11倍至25倍,預測PE則為10倍至18倍。(見表)今年跑贏大市、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指,不必過份憂慮股災重演,主因金融海嘯後各國政府收緊監管,大部份經濟體亦較以往穩陣外,公司亦「見過鬼亦怕黑」汲取教訓,以「輕資產」上陣,降低大跌市出現「火燒連環船」等情況出現。黃國英表示,投資者留意今次牛市數項特徵,大市由小數強勢股撐起外,股市長期偏低成交,以及交易所買賣基金成交活躍,猶如為股市提供一條「大水喉」支撐。投資者來季部署可以留意,趁下年港股通名單檢討,捕捉有機會入圍股票,例如市值50億至60億中小型股票外,還有內地「跌殘」電力股如中國電力(2380)以及騰訊(700)等科網大價股。「商品大王」羅傑斯記得45歲生日撞正87年股災,羅傑斯透過電郵回覆表示,全球股市接連創新高,無論從估值角度,或投資者情緒表現,跟87年股災出現過類似訊號。然而,羅傑斯指「跌市非一日建成」,發生股災需要時間發酵,是一個過程,「1987年股市在大跌市前,已下跌一段時間。股市急跌時,亦是見底之時。」羅傑斯續指2008年債務問題引起金融海嘯,目前債務問題較海嘯時期更高,預計市場將面對更嚴重問題,破產公司數量將會更多,甚至更糟糕的情況將至。75歲羅傑斯續指不去預測今季或來季市場表現,但他留意到對沖跌市的投資組合保險(Portfolio Insurance)種類越來越多。若股市爆煲,由期權與期貨組合而成的投資組合保險未必為投資者對沖跌市,還有機會令跌勢加劇。此外,投資者不應被「自滿」(complacency)、被市場樂觀情緒掩蓋,忽略市場問題,經時日累積後,這些被「忽略小問題」將成為股市暴跌的理由。羅傑斯又指投資保本之道,就是「唔熟唔買」,透徹瞭解投資項目才做到「最強」投資組合。羅傑斯表示繼續持有中國股票和黃金,前者他希望吸納更多,後者則沒有再增持,留待金價便宜一點再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20/2018875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109

【動畫】天冷特別易打尿震?女仔又會唔會打?

1 : GS(14)@2018-01-15 03:32:36

人為何會打尿震?

天氣轉冷,你有經常「打尿震」嗎?打尿震這回事,相信不少人都試過,有街坊覺得跟「未屙清」有關,也有書本很科學地解釋,指原因在於身體熱力急速流失,身體一冷就會發抖,更言之鑿鑿地說天氣越冷,打尿震的機會就越高。

泌尿外科專科醫生、香港泌尿外科學會會長何立言醫生


打尿震有個專業學名──排尿後抽搐症候群(Post-micturition convulsion syndrome),記者特意請教泌尿外科專科醫生、香港泌尿外科學會會長何立言醫生,問問打尿震這個你我他都經歷過的現象是怎樣煉成的,但他卻笑言:「有啲難搞!雖然很多人都有此情況,但卻沒有太多科學家研究過,或者有很多醫學上的數據。」雖然難搞,但何醫生仍歸納出以下兩大可能的解釋,大家儘管看看,長長知識!有指打尿震跟體溫流失有關,因為小便就等同將積存在膀胱的熱力排走,體溫驟降,身體就會發抖取暖。不過何醫生就覺得此說不太可信,因為身體對體溫突然流失的反應並不即時,例如嘔吐、腹瀉,甚至乎捐血,都是在一段極短的時間內,流失大量體液,「有時因為醫療原因,如要吊鹽水之類,我們將溫度較體溫低的液體注入身體,體溫按理亦會下降。」但卻不見得有類似打尿震,即身體突然發抖數秒的情況。何醫生補充,若身體覺得寒冷,發抖的時間應該至少有一至兩分鐘,而非短短數秒,換句話說,體溫和氣溫跟打尿震並沒有直接和明顯關係。


何醫生認為比較合理的解釋,是打尿震屬自主神經系統(Autonomic nervous system)的反應。所謂自主神經系統的反應,其實即呼吸、血壓上升下降、腸臟蠕動等我們無法控制的自然生理反應,何醫生解釋:「小便時膀胱收縮,尿道括約肌會自然同時放鬆。似乎膀胱越脹、小便越急時,打尿震出現的機會會較高。」而根據他個人的臨床觀察經驗,原來年紀越大,打尿震的機會會相對較低,「如果有前列腺有增生,或者其他原因令小便速度減慢、力度較弱、不太順暢時,打尿震的次數和頻密度應該會減低。」記者:李煒汯攝影:劉永發、徐振國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14/2027366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853

【動畫●好忙呀】餓過龍點解會唔餓? 食少餐當減肥會餓出病

1 : GS(14)@2018-01-22 05:39:41

大腦和胃發出訊號是周期性的,過了平常的進食時間,身體慢慢就會習慣飢餓感。

遇上工作忙時食無定時,你有沒有試過餓到盡頭,隔了一段時間過後,又突然不餓了,原來肚餓真的會習慣成自然。大腦和胃發出訊號是周期性的,約半小時後,身體就會習慣飢餓感。腸胃科醫生姚志謙指出我們差不多到平常進食的時間,腸胃就會自動開始蠕動,包括分泌更多胃酸、消化酶。

如果餓過頭再次進食,胃部要重新進入預備狀態,不要以為餓完一輪要食多些去補充。


同時大腦有個胃口中心,胃口到的時候會分泌荷爾蒙,令中樞神經覺得我們要進食。若持續沒有食物刺激胃部,讓它繼續蠕動或分泌消化酶,慢慢就會餓過頭,慢慢沒有肌餓感。如果餓過頭再次進食,胃部要重新進入預備狀態,不要以為餓完一輪要食多些去補充。其實應該要少量地吃,不要突然吃得比平常多。

餓到沒有感覺,更要小心餓出病來,醫生指長期來說要注意肚餓與胃痛同時發生的飢餓性胃痛。


有些人餓到沒有感覺,更索性食少一餐當減肥,但小心餓出病來。醫生指長期來說要注意肚餓與胃痛同時發生的飢餓性胃痛,首先要看本身有沒有胃病,如果胃黏膜有胃炎或胃損,餓太久而沒有東西中和胃酸,胃酸刺激到損毀的胃黏膜就會痛。或者就算胃沒有損傷,但胃酸分泌過多而沒有食物中和,都會引致胃痛。一般輕微胃痛都跟胃酸有關,而坊間流傳一些食物可改善胃痛,如飲牛奶或薑水,普遍胃酸引致的胃痛可吃甚麼急救呢?一些鹼性的食物,如梳打餅、奶都可以穩定酸鹼度,當然喝水也可稀釋酸度,對胃痛有幫助,如果經常有胃酸倒流的問題,就要小心喝水太多反而會胃脹,有機會令情況更嚴重。


記者:黎婉婷攝影:張志孟、鄧鴻欣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20/202799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0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