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擁抱黎明前的黑暗:實體經濟正在構築底部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641

本文作者為華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俞平康,授權華爾街見聞發表

經濟與資本市場

理解中國經濟可遵循短周期和長周期兩條線索。短周期內,房地產投資下行拖累經濟下行,經濟下行拖累就業,保就業就要保增長,保增長的方式從財政刺激為主轉向貨幣刺激為主,而貨幣傳導途徑的不暢又易催生泡沫,去杠桿將是緩慢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即未來的一到二年內,貨幣將維持穩中偏松的狀態。長周期內,目前我們正處於改革開放以來第二個長周期的築底階段,新老周期交替決定了2015年度的經濟基本面將穩中偏降並築底回升。因此,貨幣的穩中偏松與經濟的穩中調整決定了中國的資本市場,包括股票和債券市場,將處於長期慢牛的狀態。

短周期線索

短周期內我國的宏觀經濟呈現十分明顯的季度波動特征,自九十年代至今,經濟運行在季度之間就呈現“一上一下”的特征。目前經濟在短周期內的運行正處於經濟下行壓力與政策向上托力間的平衡,因此保增長力度的大小就立刻體現在了經濟的波動。同時這也表明,理解中國經濟短周期的關鍵在於理解政府與經濟基本面的互動。

房地產投資下行拖累經濟增速。我國房地產市場已走過人口紅利的趨勢性拐點,長期下滑趨勢難以逆轉。基建投資雖對部分對沖地產投資的下滑,但從測算結果來看,無論行業本身對增長的貢獻率還是對相關產業的拉動,房地產都要強於基建,在財政受限的情況下,基建投資很難做到完全對沖。目前在政策和金融條件放松之下,地產銷售已企穩。由於地產投資滯後於銷售,預計明年一季度末到二季度初房地產投資增速將逐步見底,屆時經濟的下行壓力也將消除。但經濟的整體下行和高庫存制約了房地產業的上行空間,因此即使明年二季度房地產業如期企穩,下半年回升的幅度也很有限。

經濟增速下行拖累了就業。在地產下行持續打壓經濟的時候,繼續堅持“保增長”的目標是否還有必要?數據顯示就業數據存在與經濟增速類似的周期性,這表示“保增長就能保就業”的邏輯仍然成立。但我們仍需警惕就業彈性較低的事實以及真實失業率數據缺失的風險,因此“保增長”的底線仍然存在。今年三季度以來,由於受到財政的制約,保增長的方式明顯由財政刺激為主向貨幣刺激為主轉移;一些政策兼具了保增長與調結構的雙重特性。隨著明年的增長目標從7.5%下調為7.0%,保增長的壓力將減小,調結構的步驟將加速。但在經濟仍具有下行風險的情況下,政策將更註重對系統性風險的規避。

政府推行全面寬松的貨幣政策的一大顧慮是貨幣傳導渠道不暢易催生資產泡沫。目前貨幣政策正處於“堰塞湖”的困境,一方面銀行惜貸使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的信貸傳導渠道受阻,另一方面直接融資(股/債市場新發行)成本過高,使寬松政策下的大量貨幣淤積於銀行體系內,令金融體系被動加杠桿。而與此同時,資本項目的開放(滬港通)、國企改革以及融資融券業務的快速發展打開了資本市場的資金面,在改革預期的提振和寬松貨幣環境形成的無風險利率下行條件下,投資者熱情得到提振,增量資金不斷進入股債市場,推動資產價格急速上漲。因此,市場呼喚廣義的貨幣金融政策完成貨幣傳導路徑的“堵”和“疏”,更好的將央行放的“水”引入實體經濟的溝渠。具體說來,銀監會及證監會方面將“堵”住貨幣在部分“剛性兌付”產品中的流動,規範信托、理財產品市場,清算地方政府債務,達到打破剛性兌付和隱性擔保的目的,促進無風險利率的改革;同時“疏”通直接融資市場的融資渠道,實質性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

全面性的去杠桿不會展開,但標的於房地產產業鏈的“結構性”去杠桿將會緩慢展開。我們當前與1999年一樣處在周期底部,但不同於上輪周期,結構性、平緩去杠桿將取代大刀闊斧的清理。重要原因之一是當時經濟的國有成分過高,亟需大手筆整頓;而今天我們面對的地產產業鏈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形勢雖然也很嚴峻,但並未發展成整體系統性風險,因此調控的思路會存在顯著差異。貨幣政策在本輪去杠桿過程中會維持穩中偏松,將助推股債商品等各類資產市場的長期慢牛局勢。最理想的去杠桿路徑,將遵循“以行政性幹預堵塞漏洞引導信貸流向”和“推動多層次直接融資市場發展”為主,以 “一帶一路去過剩產能”和“危機時向政府轉移杠桿”為輔的四條路徑並行的方式緩慢推進。

長周期線索

把眼光放的更長遠,從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到今天的36年時間內,我們大體經歷了兩個完整長周期的洗禮,目前正處在新老周期的交替時點,與1999年同樣處於大周期的底部,具體表現為:經濟緩慢築底,結構緩慢轉型,經濟運行和政策均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1999年與2014年的宏觀經濟均在前期經歷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97亞洲金融危機和08年全球金融危機),經濟運行的路徑存在相似性;兩時期的經濟築底主要都歸因於過度擴張帶來的產能過剩和高杠桿,以及壞賬堵塞了銀行的信貸渠道。因此在這兩個時段,結構化的改革均傾向於從“去產能,去杠桿”的思路開展,以期解決無效供給過剩和有效供給不足帶來的中長期增長問題。政策方面,1999年與2014年政府均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與穩健的貨幣政策。此外,在國有企業改革、反腐敗、成立資管公司清理信貸渠道、資本市場利好政策等方面,兩個時期也有諸多相通之處。無論是客觀經濟運行還是主觀政策,在長周期的視角下很難再找到兩個更相像的時期。如此之多的相似特征似乎為我們判斷當前經濟狀況及政策走勢提供了依據。

201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很可能已確定把明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從今年的7.5%下調為7%,而我們測算明年經濟的潛在增速在7.2%左右;上一次因為前一年度未完成經濟增長指標而下調下年度增速目標正是在1998年。這意味著政府的保增長措施將明顯減弱,小規模或定向的刺激政策仍然會持續,經濟仍將呈現小波動的特征,整個2015年經濟將是築底調整的平穩過渡期。根據我們的測算,2015年均增速將在7.1%至7.2%之間。隨著地產投資的企穩,經濟最低點將在一季度末二季度初,前半年低,後半年企穩,先見黑暗,再見光明;而後半年的增速取決於結構改革推進的速度和力度。

放眼全世界範圍,我國的結構性改革是充滿希望的。自08~09年的大低谷後,美國已經成功完成去杠桿,基本面正在複蘇向好,而中、歐、日均處在結構改革的推進過程當中。歐元區的內部矛盾、以及日本的財政貨幣框架內在悖論,使得它們的改革進程舉步維艱。而中國的結構改革在穩步推進,其根源在於我們有強大執行力的中央政府。

2015年下半年經濟企穩複蘇的強度取決於結構改革推進的力度。中國的結構轉型是自上而下的、主動的,政府執行力是關鍵。需求方面的主要任務是增加居民的收入和消費能力,這需要一系列的民生改革;供給層面將以財稅、土地、國企、金融以及法制領域作為切入點。

在經濟下行的黑暗中,中國經濟必將迎來下一輪產業全面升級和複蘇。這是因為中國高端勞動力成本與發達國家相比擁有巨大的競爭優勢,即“工程師紅利”。它將帶動產業全面升級,這與美國90年代複興的邏輯如出一轍。首先在經濟築底調整時行業分化加大,科技小行業先行,隨後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經濟隨著生產率的提升而逐步回升。破壞性創造的過程正在加速,這正是大周期築底的標誌。雖然2015年前半段還會有回調,但我們已經抓住了暗夜中的火炬,去擁抱這黎明前的黑暗,迎接前方的曙光!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574

俄羅斯將在“經濟底部”徘徊多久?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7178.html

在俄羅斯政府高官看來,當前的俄羅斯經濟正處於下行周期的底部。不過,“底部狀態”會持續多長時間,仍然需要結構性改革的努力。

5月23日,俄羅斯總統經濟委員會會議即將舉行,會議將會聽取前財政部長阿列克謝·庫德林、以及經濟發展部長阿列克謝·烏柳卡耶夫的報告。

根據俄羅斯經濟發展部的觀點:“即便是在石油價格高企——也就是高於50美元/桶的情況下,回到過去5-7%的年增長速度也是不可能的。”這一判斷與世界經濟深度結構性調整並進入“新常態”有關——2016年4月,烏拉爾原油均價保持在39.63美元/桶,而經濟發展部對未來三年的預測是40美元/桶。

不過,在俄羅斯經濟發展部看來,顯著性的經濟衰退已經終結。“目前,俄羅斯經濟處於停滯狀態,顯著的衰退過程已經結束,經濟周期處於接近底部的位置。在某些方面已經可以看到複蘇跡象,而且可以在中期持續下去。”

用投資提高潛在增長率

根據俄羅斯統計局的數據,2016年一季度俄羅斯GDP同比下降1.2%。2015年GDP跌幅為3.7%。根據官方預測,2016年經濟跌幅將收縮至0.2%,2017年就將重新開始經濟增長。俄羅斯經濟發展部認為,當前俄羅斯潛在增長率為每年2%,但在有效利用勞動力資源並刺激投資的情況下,增長率有可能提高至4%。

“潛在增長率目前處於2%的水平,在最近幾年我們就可以回歸到這個軌道。不過,俄羅斯無法容忍這樣的增長速度,因為這將會降低我們在世界經濟中的份額、降低經濟競爭力、同時降低人民的生活水平。”但經濟發展部也認為,通過對勞動力資源、投資積累和生產率的提高,實現更高的經濟增長速度是完全可能的。

投資是尤為重要的一環。經濟發展部認為,未來數年俄羅斯的投資增速需要維持在每年7%-8%的水平。

經濟發展部認為,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需要積極的投資政策,主要建立在“三大支柱”上:設立和支持投資資源、設立條件將儲蓄轉化為投資,通過國家支持的機制刺激投資積極性。而在俄羅斯前財政部長、俄羅斯總統經濟委員會副主席阿列克謝·庫德林看來,俄羅斯企業應該更加積極地將自有資金投資於經濟中。

“今天在企業的賬戶上有很多自由的資源。也就是說自由資金是存在的,甚至要比銀行的貸款還要便宜,因為這是企業的自有資金。但這些錢沒有用來投資。”

副總理鼓勵買房

除了投資,居民消費的重要性也得到了政府的鼓勵。近日,俄羅斯第一副總理伊戈爾·舒瓦洛夫明確鼓勵了俄羅斯居民們購買住房。

“如果居民希望解決自己的住房問題,那麽現在是一個很好的時機。經濟型房屋的價格已經不會再上漲。市場上有著良好的條件,銀行也在提供抵押貸款。”

舒瓦洛夫也指出,消費的動態意味著俄羅斯經濟有能力適應複雜的條件,也擁有增長的潛力。“我們將會度過複雜的時光。我們會看到,經濟已經適應了最複雜的條件,將會實現我們的雄心——穩定和持續的高速增長。”

舒瓦洛夫表示,目前已經可以看到俄羅斯經濟的第一批增長信號。“我們觀察著人群的積蓄,觀察居民們如何在食品和工業商品上消費。如果我們去看失業率,那麽現在這個數字是5.5%,處於相當低的水平。”

庫德林:俄羅斯需要有決斷力的結構性改革

不過,在庫德林看來:如果俄羅斯政府無法進行有決斷力的結構性改革,那麽俄羅斯經濟仍然將在“底部”徘徊更長的時間。

庫德林強調,在當前的俄羅斯經濟中缺乏國家層面有決斷性的措施。“我認為,我們今天的經濟缺乏某種決心。我們一直在拖延重要的改革。這也是經濟增長一直被拖延的原因。”“當前,我們國家最重要的願景就是經濟增長。但實現經濟的增長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不是連續不斷地吹泡沫,這會導致一些複蘇,然後又再次崩潰。”在庫德林看來,今天俄羅斯經濟中的許多舉措,實質上就是在用國家的資金刺激短期的增長,但沒有考慮長遠的增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020

劉世錦:中國經濟很大程度上已接近底部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在11月5日深圳舉行的大梅沙論壇上表示,中國經濟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接近底部,未來一兩年是觸底的關鍵期。

需求側接近底部

為什麽說中國經濟已經接近底部了呢?他從需求側和供給側兩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從需求側來講,中國過去經濟的高速增長主要是高投資帶來的。而高投資主要是跟三大需求有關:出口、基礎設施和房地產。

其中,出口過去都是20%以上的增長,現在已經出現了負增長。基礎設施投資最高峰是2010年左右,現在是一個回調的趨勢,但是它是政府穩增長的工具,波動比較大,一般和政策的變化聯系緊密。至於房地產,構成房地產投資70%以上的城鎮居民住宅的歷史需求峰值是1200到1300萬套住房,這個峰值在2014年已經達到了,以後整個投資就是走平,然後逐步下降的態勢。

劉世錦說:“當然今年一季度出現了在部分一線城市房價飆升,然後帶動房地產投資回升的態勢,我認為它是一個短期現象,不會太長時間。在今後幾個月的時間,房地產投資又會恢複到一種常態,這個常態就是低速增長,甚至零增長、負增長。”

他將上述出口等三大需求稱之為三只靴子。“這三只靴子都是會落地的,落地以後,整個投資也就觸底了。”

供給側接近底部

從供給側方面來說,他認為當三大需求下降時,重化工業也在回落,但是回落的速度比較慢,於是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剩。

產能過剩導致了兩個主要的變化。第一個是工業品出廠價格(PPI)過去50多個月負增長,最低的時候負5.9%。

同時,工業企業,特別是那些重化工業的工業企業盈利水平大幅下降,出現大面積虧損,工業企業的盈利水平從2014年8月以後一年多的時間都是負增長,所以政府提出要去產能。

他說:“去產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個是因為政府在推動,當然有些行政性的辦法也有不同的反應,但是市場的力量也在起作用。”

劉世錦也註意到一個現象:以前一些嚴重產能過剩的行業,比如說鋼鐵行業,去年12月份,最好的企業國企寶鋼和民企沙鋼的主營業務都出現了虧損。

他認為,當一個行業中最好的企業主營業務出現虧損的時候,基本上可以判斷這個行業價格觸底了。

他說:“從這些指標來看,供給側現在也是接近底部。所以我判斷,現在已經接近了底部,大家對經濟的判斷不要過於悲觀。但是,接近底部和真正觸底還是兩回事,現在還不能說已經完全觸底。但是今後一兩年是觸底的關鍵期,這一兩年如果不觸底的話,經濟可能就出大問題了。這個觸底不會一蹴而就,它會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可能需要多次驗證。明年某個時候經濟還會有一定幅度的下調,但是總的來講下調的幅度也不會很大。”

他補充道:“今後一兩年也是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超過以往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很可能有些因素對觸底形成較大的沖擊或者影響,比如說房地產泡沫問題,金融風險的問題,有一些金融風險過去還繃得住,在快觸底的時候就繃不住了,還有國際形勢的變化、政策導向等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207

重磅爭議:中國經濟“L”形底部到了嗎

“L”形由三個點、兩條線組成,中國經濟究竟已經走到了哪個點、哪條線上,多位經濟學家11月4~5日在第三屆深圳大梅沙中國創新論壇上發表了各自的觀點。

有的認為,如果中國經濟是一個“L”形的增長,現在已經接近底部,或已基本觸底;另一方則認為中國經濟未到拐點。

86歲的經濟學家厲以寧表示,中國經濟的拐點還遠沒有到,明年仍將是一個“穩中求進”的階段,不會有大的起色。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祝寶良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經濟已經初步穩住,但是否觸底,還不好說。目前基礎設施投資對於經濟的拉動作用明顯,後續經濟增長靠基建投資帶動的壓力越來越大。

“現在有一個爭議是,政府推動基建投資的結果是擠出了民間投資還是帶動了民間投資,大家看法不一。我認為,政府基建投資對民間資本的擠出作用甚微,相反對汽車、鋼鐵、有色、水泥等行業都有拉動作用。”祝寶良說。

“觸底不會一蹴而就”

大梅沙論壇上的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當前的經濟已經接近底部,或已經到底。

“中國經濟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接近底部,未來一兩年是觸底的關鍵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表示,中國經濟過去的高速增長主要是高投資帶來的,主要與出口、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有關。如今這三方面都已大不如前。因此,從需求側來看,中國經濟已經接近底部。

劉世錦還表示,當三大需求下降時,重化工業也在回落,但是回落的速度比較慢,於是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剩。比如鋼鐵行業,甚至連最好的國企去年12月份的主營業務都出現了虧損。如今,在政府的推動下,去產能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接近底部和真正觸底還是兩回事,現在還不能說已經完全觸底。”劉世錦表示,今後一兩年是觸底的關鍵期,“觸底不會一蹴而就,它會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可能需要多次驗證。”

“中國經濟基本上觸底。”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在論壇上表示,如果中國經濟是一個“L”形增長,現在是接近底部或已經到底。

除了今年前三個季度的GDP增速都是6.7%外,曹遠征更看重另兩個數據:9月份的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經歷連續54個月下降後首次由負轉正,意味著企業的銷售數據在增長,銷售環境在變好;10月份PMI(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51.2%,比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創逾兩年以來新高,表明無論民企還是國企都在增長之中。

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院長海聞在此前召開的北京大學全球金融論壇上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從今年前三個季度經濟增速都在6.7%來看,他基本同意宏觀經濟已經在底部運行的觀點,明年是否回升還有待觀察。

海聞表示,中國目前的問題不僅僅是宏觀經濟的問題,還有微觀的產業結構問題,更重要的是中國進入中等收入階段以後面臨著一個深度的產業結構調整。

離拐點還很遠

“U形、V形都不是今後出現的情況,更多的還是一個L形,這是符合當前的現實。”厲以寧在大梅沙論壇上表示,根據國家統計局最近公布的數據,前三季度GDP增速的確保持在了同一水平上,但是絕不能認為中國經濟的拐點到了,“遠遠沒有到”。

厲以寧

厲以寧表示,最近煤炭價格和鋼鐵價格確實上漲了,但這是去庫存背景下的正常現象,並不意味著下行壓力已經減輕了,“經濟轉型絕不是短期內能夠完成的,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因為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厲以寧的觀點引起了不少企業主的共鳴。

深圳一位經營電子廠的老板對未來有些悲觀,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高端產業沒有發展起來,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又在加劇萎縮,形成了一個真空期。

“就拿我們這個行業來說,屬於勞動力密集型行業,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利潤已經很微薄,企業也不願意去加大研發力度。”這位老板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身邊很多做企業的朋友之前都去投資房子了,即便深圳的房價在“十一”樓市調控新政出臺後有所下跌,多數人還是認為房產比實業更值得投資。最近,他的一個朋友想去深圳周邊買廠房,不過不是為了給自己用,而是投資。

深圳德力凱醫療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王筱毅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現在我們這個行業整體日子不太好過,普通企業日子艱難,常規產品難賣。”

王筱毅前不久參加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CMEF)時發現,幾家連續多年參加這個國內規模最大醫療器械展會的公司退出了,國外有幾家“領頭羊”沒來。

“這說明國內整個行業不景氣,國外大企業在中國的增長也到了瓶頸。”王筱毅說,“經濟到底有沒有接近底部,我沒有宏觀的數據來支撐。但是我們行業沒有明顯好轉的跡象來證明經濟已經到底了。”

在王筱毅看來,企業的發展還是要依靠技術的提高和效率的提升。他們行業的產品前幾年比較好賣,但現在用戶對產品的質量和性能要求越來越高,對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苛刻。企業必須保證相當大的研發力度,否則無法立足。

最近幾年,王筱毅的企業每年的研發投入占銷售額的比例持續保持在20%以上。“這個比例可謂相當高了。”他笑著說,“掙的錢都花出去了。”

明年重點控風險

除對中國宏觀經濟是否進入或接近“L”形底部的判斷外,很多經濟學家都認為明年是“控風險”的關鍵一年。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在論壇上表示,控風險是明年的核心,是增長的前提。

劉世錦也表示,“L形”的含義是說它不會再下降了,但是也不會出現大幅度的反彈。實際上就是進入一個中速增長的平臺,“今後一兩年是觸底的關鍵期,有些因素很可能對觸底形成較大的沖擊或影響,比如房地產泡沫問題、金融風險問題。”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表示,當前經濟運行中還存在一些不正常的問題,突出的是投資結構出現了巨大反差,包括國有投資和民營投資出現的反差、房地產投資和制造業投資出現的反差、海外投資暴增與國內投資放緩的反差。

“投資結構上的三個‘冰火兩重天’孕育著風險,所以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鄭新立說。

基於對明年“控風險”的判斷,劉元春表示,明年穩增長的一些邏輯基礎要有所調整,首先是控風險是穩增長的關鍵前提,而不是以前理解的增長速度是資金可持續的基礎。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三季度宏觀數據顯示,目前經濟觸底企穩的特征已經比較明顯。當前中國經濟還有很多潛力,部分改革的紅利尚未完全釋放。若農村土地改革、城鎮化、國企改革等改革的紅利持續釋放出來,必將對經濟發展產生巨大的動力。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金融學教授許小年表示,“L”形增長到不到尾巴、有沒有觸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L’這一橫要走多長時間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回到經濟增長的本源上來,增長的源泉到底是什麽?在我看來就是經濟效率的提高,一部分來自市場的擴大,一部分來自企業效率的提高,企業效率提高靠創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354

專家稱中國經濟已經非常接近底部,但並非觸底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26日表示,中國經濟已經非常接近底部,但還沒有真正的觸底,接近底部和實現觸底不是一回事。

2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高端智庫論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國際產能合作暨第五屆中國工業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

劉世錦在發言時指出,從需求側來看,所謂接近底部主要是高投資要觸底,中國經濟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高增長,從需求側是高投資來帶動,高投資是有三大需求來源,第一是出口,第二是基礎設施建設,第三是房地產。

目前來看,出口過去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增長,這一兩年都是負增長,這只靴子已經落地了;基礎設施占比重最高的時候是2000年左右,最近幾年總體上已經處在回調的態勢;房地產經過多年的高速增長以後,到2014年出現了一個回落,今年一季度房地產投資回升還是一個短期的現象。這樣三只“靴子”落地,高投資觸底,從需求側來看就是見到了底部。

從供給側來看,去產能要到位,需求側三大需求在回落,供給側特別是重化工業也在調整,但是調整的速度相對比較慢,於是就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剩。在這種情況下,中央提出要“去產能”,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去產能”還是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進展,既有一些行政性的手段在起作用,更多的還是市場的力量在起作用。這個表現在於PPI在去年9月份由負轉正,工業企業利潤也恢複了正增長,其實最近一段時間大概大多數的行業利潤增長的狀況還是相當不錯的。現在判斷供求關系更多的還是要關註市場信號,盡管市場信號有它的缺陷,有時候可能由於會放大一些供求關系,但是市場信號畢竟還是最能夠反映真實供求狀況的。這些信號都表明供給側也在接近底部。

針對報道稱“XXX講中國經濟已經觸底”,劉世錦強調還沒有真正的觸底,接近底部和實現觸底不是一回事。在今後一到兩年的時間如果我們宏觀政策比較得當,供給側改革有實質性的進展,觸底是一個大概率事件。劉世錦表示,所謂的觸底是10%左右的高速增長的平臺切換到未來的一個中速增長的平臺,是平臺的切換,並不是在原有平臺上的周期性的波動。所以觸底它的確切含義是不再下降了,穩住了,逐步進入一個中速增長的平臺。

劉世錦還指出,在今後一年多的時間有其他幾個因素需要關註:

一是房地產泡沫和高位扭曲,對創新、實體經濟的影響。

二是金融風險的沖擊,過去一年多的時間,“三去”,去產能、去庫存有進展,但是去杠桿,從全社會來講杠桿率還在上升,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在相當重要的位置。

三是國際形勢的動向,特別是特朗普到底采取什麽政策。

四是政策導向,經濟越接近底部,不排除有時候經濟還會往下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545

收盤分析丨三大因素致A股走高 階段性底部或即將出現

繼昨日兩市成交量創近兩年新低後,周五(1月20日),三大股指低開後一路走高,個股也呈現久違的普漲局面。上午,莊股、次新股一度活躍,之後任子行罕見四連板,樂視網複牌大幅拉升,受此刺激,題材股全體複蘇;午後,大金融穩中有升,地方國改(新疆、西藏)也紛紛走強。總的來看,創業板站上最強風口,收盤漲幅近2%,而相較於中小創,今日滬指略顯弱勢。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創業板放量上漲,但持續性還有待觀察,目前還是以超跌反彈來看待。

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123.14點,上漲21.84點,漲幅0.7%,成交額1,414億元;深證成指收報9,906.14點,上漲137.57點,漲幅1.41%,成交額1,814億元;創業板指收報1,880.75點,上漲36.61點,漲幅1.99%,成交額581億元。

資金方面,截至午盤,滬股通凈流入超3億元;深股通凈流入逾4億元。另外,周五央行公開市場進行600億元28天、5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央行今日用14天品種取代了7天品種,主要是由於目前7天逆回購期限不跨春節,體現出央行著力加大跨節資金供給、保障春節前流動性合理充裕之意。至此,在對沖今日到期逆回購後,本周公開市場實現資金凈投放11300億元,刷新公開市場單周凈投放量的新高紀錄。

熱點板塊:

受“兩桶油”拖累,僅有石油板塊逆市飄綠;而保險、船舶、電力、電子信息、房地產等板塊均漲幅居前。

西藏板塊午後發力反彈。奇正藏藥(002287),西藏天路(600326)漲停,西藏發展(000752)漲逾6%,西藏城投(600773),易名醫藥,高爭民爆(002827)漲逾4%,華鈺礦業(601020),靈康藥業(603669)漲逾2%。

次新股今日大幅反彈,多家開板新股回封。貝斯特(300580),亞翔集成(603929),弘亞數控(002833),華正新材(603186),科大國創(300520),平治信息(300571),數字認證(300579)漲停,匯金科技(300561)漲逾8%。

網絡安全板塊超跌反彈,多數為創業板個股。拓爾思(300229),兆日科技(300333),任子行(300311),數字認證漲停,旋極信息(300324)漲幅超8%,雄帝科技(300546)漲逾5%,立思辰(300010)漲逾4%。

國產軟件、OLED等概念股均大幅收漲。值得一提的是,莊股也順勢走強,同力水泥兩連板,南京港、柳鋼股份均出現反包走勢。

消息面上:

1、央行今日公開市場將進行5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6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央行公開市場今日將有150億逆回購到期。周三和周四分別有1345億元和820億元MLF到期,央行暫未進行續作。周日還將有1175億元MLF到期。央行公開市場本周累計凈投放11300億元,上周累計凈投放1000億元。此前歷史最大單周凈投放紀錄是2016年1月29日當周的6900億元。

2、中國2016年全年GDP增速為6.7%,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為744127億元。四季度GDP同比6.8%,預期6.7%,前值6.7%。

3、消息人士周五透露,中國五大商業銀行已於日前獲準階段性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一個百分點,以應對春節期間暫時性的流動性緊張問題;此次下調將於春節後,由央行相機恢複正常。

4、分析稱,今日股指走高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

1)在樂視網複牌再度上漲以及任子行連續漲停的帶動下,中小盤股的投資熱情被激發,創業板指創出近期反彈新高,同時成交量能明顯放大。

2)央行維穩不遺余力,據路透援引消息人士稱:中國五大商業銀行獲準階段性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一個百分點,以應對春節期間流動性緊張。此次已於日前實施的下調舉措,將於春節後相機恢複正常。加上央行本周凈投放1.13萬億,市場資金面緊張局面得到緩解,另外四季度GDP數據超預期達到6.8%等也成起到了利好作用。

3)IPO常態化預期已被市場接受,同時再融資政策方面存在收緊預期,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沖了IPO加速的影響。

機構觀點:

巨豐投顧認為,技術上,大盤半年線附近震蕩,但呈現縮量表現,短期成交不能有效釋放下反彈空間十分有限,還有回撤大概率。總體上,公布的GDP數據下短期經濟企穩明顯,市場向後趨勢基礎依舊,在社保資金入場以及海外資金入場的期望下,市場存量資金博弈有望打破。而短期,股指縮量表現下,根據歷史規律以及經驗,此處仍有繼續縮量可能,滬指在3000點附近指數將成階段性底部。因此,短期繼續等待市場縮量整理,這種狀態有望延續至下周,而下周也或將開啟階段性抄底之路:一是等待市場縮量;二是分批低吸;三是在持有國改標的股上,選擇業績支撐的超跌股。

北京股商認為,雖然今日市場迎來久違的中陽線,但是仍然存在致命硬傷,那就是量價走勢出現了背離,即指數在漲但成交量卻不增反減,再創昨日新低,顯示資金參與熱情大幅降低,離場過節情緒反而占了上風。因此,不宜盲目樂觀。因為節前資金面緊張是不爭的事實,交投清淡也是歷年來的慣例,所以普漲式反彈的持續性依然存疑,結構性行情依然是當前的主旋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268

專家:2017玉米種植面積將繼續下降 價格處於底部回升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玉米行業正面臨著一場“硬仗”。

4月19日,中國澱粉工業協會聯合艾格農業發布《中國玉米市場和澱粉行業年度分析及預測報告》(下稱《報告》)。

2016年是我國玉米市場化改革元年。這一年,玉米政策取消臨儲收購,轉而實施“市場化收購+補貼”的新政策;調整種植結構,減少非優勢產區玉米種植,2016年就實現了3000萬畝玉米種植面積的調減目標;加大對玉米深加工及飼料企業的補貼力度以促進玉米消費等。

但是,受種植面積調減以及生長期不利天氣影響,玉米產量下降。

《報告》稱,2016年中國玉米種植面積3676萬公頃,同比下降3.6%;單產水平盡管有所提高,但是黑龍江、內蒙古部分地區玉米生長期中遭遇幹旱、臺風、暴雨、降溫等災害,導致當年玉米產量同比下降2.2%。

《報告》還提到,進口管制力度的加大,使得玉米及替代品進口規模下降近40%。

臨儲政策取消後,國內玉米價格持續走低,進口玉米及替代品價格優勢不複存在。此外,玉米、高粱、大麥等被列入自動進口管理,對進口DDGS(玉米幹酒糟及其可溶物)也采取了“雙反”措施,玉米及替代品進口減少。

《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玉米及替代品進口規模2529萬噸,折合玉米進口約2220萬噸,同比降38%。其中,DDGS、大麥進口量同比降幅均在50%以上,高粱、玉米進口規模下降30-40%。

《報告》還提到,2016年中國玉米需求總量達到1.91億噸,比上年增加近2500萬噸,增幅15.0%。2016年,國內玉米市場價格經歷了“平穩-緩慢下跌-大幅下跌”的變動過程,2016年全年玉米市場年度均價為1911元/噸,比上年的2314元/噸大幅下調17.4%。

對於2017年的中國玉米市場,《報告》預計,玉米種植面積將繼續下降,尤其是東北玉米種植面積降幅將超過1000萬畝。玉米消費總量繼續提高,飼料及深加工玉米消費增幅均較大,預計將有1800萬噸的增長空間,增至2.09億噸。

此外,缺乏明顯價格優勢的進口玉米,其進口量將繼續下降,而國內玉米庫存高企,消化難度大,出口也將成為降低儲備玉米庫存的重要方式。至於玉米市場價格,將低於上年。

在發布會上,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分析預測部處長李喜貴稱,當前玉米市場的供求關系正在持續改變。通過調結構、增需求、擋進口、增企業庫存,玉米供求關系已經從供求寬松向供求偏緊發展,為去庫存創造良好條件。去庫存總體思路還得要抵住進口和隨行就市。

2017年調結構幅度穩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一季度經濟形勢預計,據全國11萬農戶種植意向調查顯示,2017年全國稻谷意向種植面積減少0.3%,小麥減少0.8%,玉米減少4.0%,大豆增長8.1%,棉花減少0.7%。2017年玉米面積減少2200萬畝,大豆增加870萬畝左右。

另外,李喜貴提到,玉米價格處於底部回升。隨著糧食價格的窪地價值,玉米和稻谷改革後的機遇決定未來3-5年的投資機會,1300元/噸已為大底,從底部到牛市過程中,更多為結構性機會。

至於澱粉行業,《報告》稱,2016年澱粉工業協會統計澱粉產量為2356萬噸,創歷史新高,同比增幅9%。其中玉米和甘薯澱粉產量增加,增幅分別為10%和7.8%。木薯、馬鈴薯和小粉澱粉產量減少,減幅分別為3%、19%和26%。

《報告》預計2017年玉米澱粉產量增至2450萬噸,同比增長8%左右。玉米澱粉需求量預計達到2350萬噸左右,同比增加100萬噸,增幅約4%。

在臨儲收購政策取消、玉米去庫存的背景下,2017年玉米市場價格難有明顯上漲,玉米澱粉生產成本將整體下降。2017-2018年,玉米加工產能新增近千萬噸以上;玉米價格逐漸回歸市場,與國際接軌,出口競爭力會不斷增強,全行業生產會平穩,利潤向好。澱粉出口13%出口退稅的作用將更加顯著,人民幣貶值進一步增長玉米澱粉的出口競爭力。

李喜貴稱,玉米澱粉結束了持續4年的一個超長的困難虧損期,從去年秋糧上市以來進入一個新的盈利周期,市場預計這個周期至少會持續一年半甚至更長。當前玉米澱粉價格處於合理水平,基本跟隨玉米成本走勢,價格水平已經跌到了2009年的水平,澱粉市場需求和出口旺盛,只要堅持市場化,玉米澱粉的前景繼續看好,行業開工率達到75-8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211

市盈率逼近40倍 A股TMT漸近底部?

TMT,曾經風靡一時的A股熱門板塊,歷經兩年深調,劫後余生尚待時間的驗證。

據Wind資訊,中證TMT產業主題指數(000998.SH)整體估值44.83倍,回調至2015年彼輪牛市啟動時水平。在一些賣方分析師看來,漸近底部,但尋底過程持續多久仍是未知。

與此相對,一級市場的投資風潮已經興起。一份統計數據顯示,去年下半年PE/VC在TMT行業的投資數量1478起,創下了自2012年以來的半年度新紀錄。“TMT行業的調整孕育了新機會。”上海興蒙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興蒙投資”)總經理王磊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相比兩年前這個行業估值降低了一半。

興蒙投資曾因與資本大鱷匯添富前總經理林利軍攜手投資文化傳媒行業而被市場所關註。多年來,這家VC名聲鵲起,先後投資了多家新三板和上市公司。乘著此輪TMT投資熱潮,興蒙投資日前落子一家名為五米互聯網科技的企業,其拳頭產品為雲“辦公空間管理”系統——51會議室。五米互聯網獲得了興蒙投資等機構的加入,正籌劃A輪融資。這筆資金將被用於鞏固五米互聯網 在“辦公空間管理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並對標海外 Condeco、Teem、Robin同行。

TMT二級市場漸近底部?

TMT(Technology,Media,Telecom),是科技、媒體和通信三個名詞的英文單詞首字母的結合,涵蓋了三個行業的各種類型公司。

TMT概念股,在上一輪牛市展現了無限風光,相關公司普遍獲得高溢價,百倍估值個股隨處可見。當時的兩只龍頭股全通教育、安碩科技甚至一度站上470元,把國酒茅臺遠遠甩在了身後,先後登頂A股第一高價股的寶座。

過分的炒作加上杠桿上牛市泡沫的爆裂,TMT行情突變。囊括100只具有規模和流動性個股的中證TMT產業主題指數(000998.SH)自高點調整至今,跌逾55%,遠超上證綜指同期40%、滬深300同期37%的跌幅。而曾經受到市場瘋炒的全通教育股價跌去86.4%;安碩信息跌去88.9%。

眼下,TMT仍在延續弱勢整理,中證TMT產業主題指數在剛剛過去的一周跌幅2.53%,“超越”大盤近兩個點。對於TMT這種弱於大市的行情,華安證券TMT團隊稱,從市場風格上看,消費、白酒等穩健盈利的抱團品種以及雄安主題獲得資金青睞,即使在同等的業績增速下,市場更願意配置消費股,給科技股溢價的意願較低。

行業整體大幅調整之後,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整體風險得到了大幅釋放,未來大板塊可能會有分化,部分子行業或將率先觸底。華安證券稱,TMT底部不遠,高景氣細分領域龍頭值得關註。它稱,計算機板塊動態估值為 44 倍,盡管已經回落到上一波牛市的起點,但距離2012年30倍的歷史底部仍然有空間,因此在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未能突破、盈利水平沒有出現拐點的當下,尚不能輕言板塊已在底部。但可以明確的是,隨著下半年的估值切換行情到來,35倍估值的計算機行業投資價值凸顯,底部已不遠。

據民生證券TMT團隊提供的一組數據,從基本面來看,電子>傳媒>通信>計算機。根據申萬一級行業分類,2016年電子、計算機、傳媒、通信行業實現總營收分別為6333.94億元、4547.73億元、3979.91億元、5661.1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34%、15.44%、28.62%、5.10%,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424.43億元、389.35億元、470.74億元、109.3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7.84%、26.22%、21.43%、-42.15%。

與此同時,境外上市的一些TMT龍頭股正在大行其道。截至上周五收盤,阿里巴巴股價報120.34美元創出美股上市以來的收盤新高、京東報40.56美元創上市以來收盤新高、騰訊控股報258.2港元創上市以來的收盤新高,三者對應的動態市盈率分別為53.8倍、-149.4倍、53.3倍,這樣的估值水平似乎已經高過了目前A股市場相關題材個股。

當然,市場環境和個股基本面不一,京東所處的美股正處於長牛,騰訊所在的港股半年漲幅超過20%,而A股市場仍處於弱市環境。且在國際大型資管機構看來,具有穩定盈利能力的價值藍籌具備估值溢價的能力。

一級市場逢低布局

相比二級市場投資者對“左側交易”心懷芥蒂,一級市場的掘金者紛紛潛伏入市。

普華永道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6年下半年私募及創投(PE/VC)總體投資以及在TMT行業的投資數量,均創下新高。2016年下半年,TMT行業共實現1478起PE/VC投資,投資總額達到250.2億美元。其中,第三季度TMT行業投資金額下降,但占總行業投資總額比率卻達到了84%,創歷史新高,投資數量較上季度大幅攀升,單筆過億的投資數量有33 起,為歷史最高值。

普華永道合夥人許冉稱,風投集聚TMT可能跟大量新股上市有關。其稱,全球範圍內,2017年中國科技傳媒電信企業IPO預期將仍保持在前三位。環顧國內,IPO審批的提速,TMT一經上市市值將大幅上漲。

美好的上市前景也吸引了興蒙投資等一批風投進駐TMT產業。興蒙投資入股的五米互聯網是一家為企業“辦公空間管理”提供解決方案的服務商,為一些大公司提供工作空間和會議室調度 SaaS 系統及相關配套顯示屏硬件,服務內容包括會議室預定、時間流管理,辦公空間管理、考核等。

在興蒙投資看來,面對全國近1000萬間會議室及數千萬共享工位的管理,五米互聯網今年推出了雲“辦公空間管理”Saas 平臺,將向數量更加龐大的中型企業邁進,以雲服務的模式,降低企業的使用成本,更專註為企業提高辦公空間管理的效率。

與此同時,一些上市公司也試圖在一級半市場布局TMT領域。摩登大道(002656)近日在《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透露,公司將繼續尋求TMT方向的投資、並購標的,實現產業鏈上的業務協同和資源互補。

騰信股份(300392)此前與擁灣資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其將將依托在後者在股權投資以及資本市場多年來積累的運作經驗及資源優勢,開展TMT行業領域的布局。

華金資本總裁郭瑾日前在公開場合表示,盡管國內TMT行業已經告別了過去野蠻生長的流量紅利期,進入到更需要冷靜、耐心和專註的“下半場”,但TMT依然是資本最青睞的行業。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172

節後A股前瞻:利空出盡,底部漸顯

五一假期前夕,事關數百萬億資產的資產新規文件落地以及前幾日的白馬股“閃崩”,脆弱的市場情緒有所蔓延。不過,對節後的A股走勢,多位受訪基金經理並不悲觀。

“從一些個股對風險事件的反映來看,市場是過於悲觀的,實際上有些公司和這個事件沒有太大關系,但是股價也受到了不小的沖擊。”北京某老牌基金公司資深公募經理李昂(化名)對第一財經記者說,“大概率上來看,即使還有風險因素,股價也不會繼續向更壞的方向發展。”

也有分析指出,如果下周中美貿易談判能夠釋放一些溫和信號,將進一步增強對目前市場底部的判斷。數據顯示,4月份上證綜指累計下跌2.73%,最低下探3041.62點。

市場情緒反應過度

4月份上證綜指下跌2.73%,收報3082.23;同期,上證50下跌2.52%,創業板指下跌4.99%。今年以來至今,上證綜指下跌6.8%,上證50下跌7.23%,中小板指下跌7.36%,在主要指數中,只有創業板相關指數錄得上漲,其中創業板指漲幅為3.02%。

4月以來,資管新規等消息面對市場形成壓制,而白馬股“閃崩”、受“芯”拖累相關個股大跌等,反映出市場的脆弱與對權益市場的不確定。

繼4月26日白馬股“閃崩”後,4月27日,白馬股上演“閃崩”接力。伊利股份(600887.SH)海信電器(600060.SH)等多只白馬股跌停,光明乳業(600597.SH)暴跌8.47%,福耀玻璃(600660.SH)、平安銀行(000001.SZ)等多股均出現大幅下跌。

4月26日,上證綜指、滬深300等主要指數均出現下跌,創業板指的跌幅也超過了2%。

消息面利空因素被認為是市場產生較大幅度波動的主要原因。一是10年美債收益率破3,導致美股再度出現較大回調;市場擔憂美國乃至全球經濟前景會受到利率過快上升影響,以及短期風險偏好調整會對國內股市產生連帶影響。

一些即便是與利空消息關聯度不大的個股,股價也受到了一定的沖擊。“現在資本市場對於一些利空消息的預期都是反應過度的。”上述基金經理認為。

根據統計局數據,1季度GDP實際同比增長6.8%,環比持平;名義GDP同比+10.2%。經濟開局較為平穩。總體看,第一季度經濟數據說明實體經濟的韌性好於預期,證偽了對經濟過於悲觀的觀點。

同時,隨著上市公司年報的基本披露完畢,年報利空也已出盡,且上市公司年報整體情況也顯示A股基本面並不悲觀。

截至4月30日,上市公司2017年年報和2018年一季報已全部披露完。按照同口徑數據測算,2017年年報方面:全部A股、中小板、創業板(剔除溫氏、樂視)盈利增速分別為18.1%、19.8%和3.2%。

“不管是對外在於擔心國際局勢變化,對內在於經濟下行壓力增加或者上市公司業績走弱,其背後所隱含的假設都是過度悲觀的。”李昂認為。

多重利好顯現

事實或許並沒有想象的那麽糟。

4月27日晚間,影響數百萬億資產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簡稱資管新規)正式發布,標誌著大資管行業新監管框架的正式形成。

分析人士認為,資管新規打破剛兌,銀行公募理財產品在投資範圍、收益率上將向公募基金靠攏,對個人投資者的吸引力下降,意味著資金將逐步從銀行理財、貨幣基金市場撤出,增加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是利好於股市的。

“政策的呵護還不只體現於此。昨天政治局的會議重點也是希望股市、匯市都是穩定的,這也是重點提到的,政策面是很呵護的。”上海某中型公募基金經理認為。

海通策略的數據也進一步顯示,在產業結構方面,過去1-2年消費ROE維持在11%-12%,科技為8%-9%,而周期為5-6%,盈利能力較強的消費和科技占比提高推動了A股整體業績的改善。

“在行業集中度方面,行業集中度提升強化龍頭地位,加之龍頭經營效率更高、盈利能力更強,績優龍頭推動整體盈利改善。”

資金數據也顯示,從近期來看,北上資金持續凈流入。進一步來看,北上資金買入的主要還是偏價值類的股票。

即便是經歷了“閃崩”,基金經理認為價值股下跌的空間不會很大。

“即使有利空,股價對利空不太敏感,我認為震蕩市當中它處在區間的下限位置,就是目前的位置,不單是價值股,即便像家電、大券商,保險的短期邏輯不太好,我認為下跌空間也是不大的。”該滬上公募基金經理也說。

對於前期市場關註的中興事件,也有了最新的進展。5月1日晚間,中興通訊(000063.SZ)公告,公司4月20日發布的公告提及BIS簽發了一項激活拒絕令的命令,公司收到BIS的指引,內容有關美國商務部接受並審議公司提交的補充資料的程序,公司預計將按照上述程序向BIS提供資料。

此外,經過A股前期的大幅調整,當前A股整體估值PE(TTM)由21.53回落至18.66倍,分主要股指來看,上證50、滬深300、中小板、創業板指估值(TTM)分別為10.56倍、12.88倍、29.51倍以及43.58倍,均基本落在歷史估值中位數水平或歷史中位數略偏低的估值水平。

“今年的市場風格,從現在來看,我也不認為它會出現風格極端化。無論是價值股還是偏成長類的股票或者消費股,首先它估值目前來說都不是很高,當然有些公司估值是合理的,也不存在明顯的低估,這樣來看,對選股要求比較高,但是選股的條件相對於去年是稍微可以放松一些的。”上述滬上公募基金經理告訴記者。

李昂則聚焦於新興領域,他也認為重要的還是在於個股的選擇,他更傾向於選擇符合國家產業趨勢導向、且具有重要的戰略性地位的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308

大盤持續低迷走勢,多家機構點評A股處於歷史底部

8月2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下跌,跌幅均超過2%。上證指數沒能守住2800點大關,收盤2768.02點,較昨天下跌56.51點,下跌2%,今天最低一度下探至2726.48點。

深證成指也失守9000點大關,從昨天的9005.37點跌至8780.56點,大跌2.5%領跌三大股指,最低點僅為8613.84%。創業板指則下跌2.06%,盤中最低跌至1484.48點,一度跌破1500點大關,最終收盤指數為1510.09點。

滬深A股中,今天跌停股票數量多達15家,包括神開股份(002278.SZ)、摩恩電氣(002451.SZ)、建研院(603183.SH)、慈文傳媒(002343.SZ)、天成控股(600112.SH)等個股,成交額均超過1億元。

從行業板塊來看,僅有水泥建材板塊飄紅。船舶制造、工藝商品兩大板塊領跌,跌幅高達4.75%,兩個板塊中全部股票下跌,其中天海防務(300008.SZ)和邦寶益智(603398.SH)分別下跌7.73%和5.92%,領跌兩大板塊。

跌幅超過4%的板塊還包括環保工程、航天航空、文化傳媒、貴金屬、造紙印刷和多元金融等,八個跌幅4%以上的板塊中僅有7家公司上漲,下跌則多達220家。跌幅超過3%的板塊多達15個,包括通訊行業、輸配電氣、木業家具等。

概念板塊中,3D玻璃概念領跌,今天下跌幅度達4.33%,15家概念股全部下跌,其中華映科技(000536.SZ)以7.27%的跌幅領跌概念板塊。

跌幅超過4%的概念板塊還包括鈦白粉、航母概念和美團概念,以上概念板塊僅2家公司股價上漲,下跌多達52家。跌幅超過3%的板塊更是有64個之多,包括共享經濟、大飛機、送轉預期、影視概念等熱門概念。

多家機構在盤後對今天大盤的下跌進行點評,總體觀點認為當前A股估值處於歷史底部,今天的大跌主要原因來自外部。前海開源基金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盤後點評時表示,A股市場再次出現調整,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受到外部的沖擊。近期市場走勢整體疲弱,投資者的信心受到了比較大的打擊,今天再次出現了恐慌性的拋售。現在大盤的估值已經跌到了歷史低點的位置,投資者對於未來預期相對比較悲觀。

融通創業板指數基金經理蔡誌偉表示,受中美貿易戰等外圍因素的影響,市場風險偏好下降,大盤出現集體調整。就創業板指而言,基本面並無變化。

從市場走勢來看,多家機構認為近期市場仍然震蕩、長期看好市場向上。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認為,當前市場整體估值已經達到了歷史底部區域,同時上市公司盈利情況仍有韌性,適合從中長期角度進行布局。但在當前市場趨勢下,系統性回暖需要時間。

近期博時基金經理蔡濱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認為,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一季度整個經濟面會有一些產業傳導因素的壓力,市場整個的估值是處在底部區域的,走勢可能會出現短期振蕩的走勢,很難有特別的利好。

從長期來看,蔡濱認為影響市場的核心因素是經濟轉型期的政策,長期來看這些是利好的因素,但在進程中是處於振蕩期,市場會有很大的波動,會延續到下半年甚至是明年年初。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杜卿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8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