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讀書劄記141212人種源始(三) 尼安德塔人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12/12/%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41212%e4%ba%ba%e7%a8%ae%e6%ba%90%e5%a7%8b%e4%b8%89-%e5%b0%bc%e5%ae%89%e5%be%b7%e5%a1%94%e4%ba%ba/

讀書劄記141212

人種源始(三) 尼安德塔人

掌門執筆

 

〈冰川驕子〉

  1. 10. 地球在3M年前氣候開始惡劣化, 原因是南北美洲板塊碰撞,隆升起巴拿馬地峽,阻隔了太平洋和大西洋.*** 東水西調被遏止,亂了北半球溫度循環, 導致北極積冰,啟動了正反饋機制, 全球於是陷入冰河時期.

 

冰河時期在2.6M年前正式降臨, 技術定義是北極存有終年不銷融的冰冠.*** (註:按照定義則冰河時期尚未完結, 現今只處於一個回暖期.) 大量水份鎖定冰冠, 使非洲乾旱化, 森林退縮,草原擴張. 戲劇化地反映在化石紀錄上面, 是草食物種激增, 以樹葉或嫩枝為食的較古老類型大量消減.

 

地質學上將260萬年前冰冠形成, 到1.2萬年前最近一次冰冠開始大規模退縮, 期間稱為「更新世」. 所有「人屬」物種都是在這地質時期孕育出來的.*** 更新世之後是「全新世」, 農業興起,智人獨霸. 事實上更新世結束之前, 除智人外,所有人科物種俱已滅絕.***

 

最後一個滅絕的人屬物種就是〈尼安德塔人〉.

(11)  1856年尼人在尼安德河谷首次被發現, 是歷史上最早被發現的非智人人科物種. 尼人是歐洲人的至愛,皆因他發生於歐洲,然後遷徙至中東,並深入西亞.

最古老而又確定的尼人化石出自法國 “比亞什聖瓦斯特遺址”, 定年至少17萬年前; 另有兩個不同遺址, 有爭議的化石樣本均定年25萬年前.

自有尼人,歐洲再無發現其他人種生活其上, 直到4萬年前智人蒞臨. 兩人種並立一萬年, 3萬年前尼人滅絕. 換句話說,尼人獨霸歐洲接近二十萬年.

 

歐洲尼人和非洲智人竟然是同時,約20萬年前,生成的物種.***  (註:智人6萬年前出非洲.) 尼人體格明顯較智人粗壯,腦容量也略大.*** 何以此滅彼興?原因隱晦難明.

 

  1. 有關尼人和智人是否同源?有無混種?已接近達成共識.

分子人類學家進行的粒線體DNA分析(1997)顯示尼人完全落在描述今日所有人類群體差異的範圍之外.*** 同上研究,任何兩個智人群體平均存有8處差異; 智人和黑猩猩55處;智 人和尼人則有26處. 更重要的是, 尼人和所有智人群體差異均等,即沒有親戚.

 

這和解剖學的結論相一致, 尼人和智人頭骨差異極大, 行家認為出現遺傳交換的機會微乎其微. 考古紀錄上面也沒有出現任何文化混融的有力証據, 兩種人各自擁有不同的歷史和生活方式.

綜攬全局,現時所知, 兩人種全然獨立分離.

 

  1. 長期以來學界相信尼人是適應歐洲寒冷氣候而生成的物種, 現時知道並非如此, 他們的體質構造與之前的人屬物種變化不大, 適應力來自文化,例如衣物和生活方式.

 

在整個冰河時期,歐洲均欠缺足夠的植物性食物源, 尼人始終相當依賴動物脂肪和疍白質過活.*** 在12萬年前的溫暖期, 尼人主要靠撿拾或搜刮腐屍維生, 遺址中的獸骸老弱殘缺, 反映多是自然死亡,並曾遭到大型食肉動物捷足先登.

相反,到了5萬年前的寒冷期, 獸骸多是整全的青壯個體, 並且有屠宰處理過的痕跡, 反映埋伏狩獵技術成熟,**** 尼人那時才成為“高貴的獵人”.

 

比對尼人和智人的居址遺址, 有一極其有趣之處. 觀察石製工藝品和骨骸碎片的散佈狀況, 尼人是隨機四散,反映沒有把居住空間區隔的想法,*** 即沒有睡覺,屠宰,進食等想法. 而智人則有區隔空間的習性,反映具備符號化認知能力. 推論兩種人的家庭生活方式大不相同.

 

就人類學種族誌學門所知, 所有被直接觀察和紀錄的「食人」風俗都是儀式性的, 即是說從沒直接發現過以人肉作為食物源的實例.****

但是,真正的霍布斯式自然狀態

〈人人相食〉確曾出現過…..

  1. 不久之前, 在定年5萬年前的西班牙 “埃爾西德隆遺址”發掘出一個屠宰人類現場, 12具死者骸骨(6個成人,3青年,2幼兒,1嬰兒)屬於同一家族, 骨頭上面遺留屠宰痕跡,與獸骨上面顯示的食物處理手法相同, 証明是同類相食行為, 並且是作為食物而被吃掉的.***

另有旁証, 根據牙齒琺瑯質分析,帶有明顯的營養不良跡象, 推想當時競爭食物非常激烈.

 

同址還有一項極其重大的發現, 根據粒綫體DNA分析, 3名成年男性屬於同一世系, 而3名成年女性除了不屬於該世系之外,更且分屬完全不同的世系. 這赫然是最古老的外婚制証據!****

兩名幼兒是同一名女性的孩子, 年齡一個五六歲,一個三四歲, 表示生育間隔為3年, 與所知智人採獵社會相同. 這又進一步推論出延長哺乳期以抑制排卵的行為.

 

〈莫斯特文化〉

  1. 正如阿舍利文化是海德堡人的招牌菜式,「莫斯特文化」就是尼人的同義詞. 莫斯特制式石器使用「預製石核技術」生產, 是舊石器晚期工藝的巔峰之作. 最具特徵性的器具是側面凸起的「刮刀」、精細製作的石尖和薄石片小型淚滴狀手斧,全都挑選優良石材製成, 反覆打磨,工序繁多,素質甚高. 上乘的工具當時想必價值不菲,於是用鈍後一再翻磨,直至薄到不能再薄為止. 考古學家現時定義了超過五十種制式, 並且呈現出連續性.***

 

莫斯特制式的刮刀和石尖上經常留有樹脂跡痕, 樹脂是粘合劑, 證實尖狀物固著在木製把手或木棒上面, 成為組合型工具或矛狀武器.***

 

有論者認為五萬年前氣溫處於最後一次寒冷高峰期的時候, 尼人衰敗之勢已成, 四萬年前智人的到來未必是尼人滅絕的因由. 最早期猜測智人以戰爭手段滅絕尼人, 此說已被視為無稽之談. 智人的競爭優勢是群體較大, 即人口密度較高, 並且有符號化認知能力.

尼人滅絕之後, 歐洲頓成首批智人「克羅馬儂人」的天下.

 

 

《人種源始Masters of the Planet:The Search for Our Human Origins》 (2012) Ian Tattersal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521

【旅遊籽】橫瀾明燈 最後的守塔人

1 : GS(14)@2016-11-26 14:02:23

橫瀾島:橫瀾島由橫瀾頭及橫瀾尾兩個小島組成,建立燈塔前只是一個荒島,所有設備建於南面的橫瀾尾,島上現在除了自動化燈塔,還設有天文台的自動化氣象站。



【旅遊籽:假日散心】有燈,就有人。人稱牛奶叔的黎國強,今年83歲,自六十年代開始在橫瀾燈塔駐守,直至1989年燈塔系統全自動化,這份工一打就28年,「6個人看守,有幫辦,開初做四個禮拜,休息兩個禮拜,後來做一個禮拜放一個禮拜。以前在島上睇船,睇到有船經過便向幫辦滙報,由幫辦負責打燈。」牛奶叔指的打燈,是指利用長短燈號打摩斯密碼記錄船名,是早期航海溝通方法。



位於香港東南端的橫瀾燈塔,鄰近蒲台島,是船隻從南中國海回港必經之地,1893年已經開始為船隻導航,島上的燈器照程達26海里,每15秒自轉一次,非常容易辨認。從前燈塔只有外國人看守,50年代才開始有華人上任,但荒島資源有限,生活艱苦,「我習慣了,好多人頂唔順,要走。」直至七十年代,島上才陸續增設直升機坪、發電機房、碼頭等設施,不過水源始終靠大自然,「以前島上用儲水,雨水沿斜坡流落六個大水缸,儲備慢慢用,當年香港制水,島上都不怕無水。」由於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看守員伙食也要自己包辦,「自己買夠入去,會種菜、釣魚,泥鯭、石狗公呀,很多魚都釣到,有時會用菜同船家換魚。」牛奶叔雖然年過80,記憶力減退,直到今日依然會行出石澳海灘,遠眺燈光不滅的橫瀾島,一旦發現燈塔出問題,更會通報海事處維修,「好多事也忘記了,鍾意返去橫瀾島工作,無憂無慮,好開心。」早期漁船設備簡陋,只靠指南針定位,加上天氣變幻莫測,船隊身處汪洋大海,容易迷失方向,牛奶叔把關28年的橫瀾明燈,早已成為船家的救命燈,「早期沒有衞星導航,橫瀾燈塔是救命燈,因為橫瀾島距離香港大約幾個鐘船程,一見到橫瀾島燈,一路向燈的方向航行就到香港。」有40年開船經驗的梁炳坤船長,二十年前經常出入外海及本地海域捕魚「橫瀾島的閃燈,比普通燈塔光好多。」遇上海面煙霧瀰漫,光線模糊,守燈員更會響起號角,令他們知道自己的位置,「現在GPS普及化,知道自己艘船向那個方向航行,燈塔航道一目了然。」燈塔百多年的發展,傳承的不只是歷史,還有上一代人在海上的搏鬥故事。



牛奶叔記得一位前外國守燈員,名叫賓士,死後遺願葬在橫瀾島上,1989年看守員撤離,其家人也將墳墓搬走。

梁炳坤船長認為雖然有科技輔助,但航海始終靠經驗,因為天氣會影響航行速度。


多用途輔航燈

海中的燈標發出紅色光,代表附近水域可能有礁石,容易發生危險。

香港的輔航設備中,包括燈塔、燈標、浮泡、船燈等,圖為加裝訊號燈的浮泡。

鯉魚門入口的兩座紅綠燈塔,晚上分別發出紅色及綠色閃燈,成為港口界線。


海事博物館陳設的燈塔,仿照橫瀾燈塔設計,中央位置的橫瀾燈塔AGA燈,每30秒閃亮兩次,1950年投入服務,直至1989年退役。

記者:王佩兒攝影:伍慶泉、徐振國、林栢鈞、楊錦文編輯:劉曉丹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26/198455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1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