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專家:2017玉米種植面積將繼續下降 價格處於底部回升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玉米行業正面臨著一場“硬仗”。

4月19日,中國澱粉工業協會聯合艾格農業發布《中國玉米市場和澱粉行業年度分析及預測報告》(下稱《報告》)。

2016年是我國玉米市場化改革元年。這一年,玉米政策取消臨儲收購,轉而實施“市場化收購+補貼”的新政策;調整種植結構,減少非優勢產區玉米種植,2016年就實現了3000萬畝玉米種植面積的調減目標;加大對玉米深加工及飼料企業的補貼力度以促進玉米消費等。

但是,受種植面積調減以及生長期不利天氣影響,玉米產量下降。

《報告》稱,2016年中國玉米種植面積3676萬公頃,同比下降3.6%;單產水平盡管有所提高,但是黑龍江、內蒙古部分地區玉米生長期中遭遇幹旱、臺風、暴雨、降溫等災害,導致當年玉米產量同比下降2.2%。

《報告》還提到,進口管制力度的加大,使得玉米及替代品進口規模下降近40%。

臨儲政策取消後,國內玉米價格持續走低,進口玉米及替代品價格優勢不複存在。此外,玉米、高粱、大麥等被列入自動進口管理,對進口DDGS(玉米幹酒糟及其可溶物)也采取了“雙反”措施,玉米及替代品進口減少。

《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玉米及替代品進口規模2529萬噸,折合玉米進口約2220萬噸,同比降38%。其中,DDGS、大麥進口量同比降幅均在50%以上,高粱、玉米進口規模下降30-40%。

《報告》還提到,2016年中國玉米需求總量達到1.91億噸,比上年增加近2500萬噸,增幅15.0%。2016年,國內玉米市場價格經歷了“平穩-緩慢下跌-大幅下跌”的變動過程,2016年全年玉米市場年度均價為1911元/噸,比上年的2314元/噸大幅下調17.4%。

對於2017年的中國玉米市場,《報告》預計,玉米種植面積將繼續下降,尤其是東北玉米種植面積降幅將超過1000萬畝。玉米消費總量繼續提高,飼料及深加工玉米消費增幅均較大,預計將有1800萬噸的增長空間,增至2.09億噸。

此外,缺乏明顯價格優勢的進口玉米,其進口量將繼續下降,而國內玉米庫存高企,消化難度大,出口也將成為降低儲備玉米庫存的重要方式。至於玉米市場價格,將低於上年。

在發布會上,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分析預測部處長李喜貴稱,當前玉米市場的供求關系正在持續改變。通過調結構、增需求、擋進口、增企業庫存,玉米供求關系已經從供求寬松向供求偏緊發展,為去庫存創造良好條件。去庫存總體思路還得要抵住進口和隨行就市。

2017年調結構幅度穩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一季度經濟形勢預計,據全國11萬農戶種植意向調查顯示,2017年全國稻谷意向種植面積減少0.3%,小麥減少0.8%,玉米減少4.0%,大豆增長8.1%,棉花減少0.7%。2017年玉米面積減少2200萬畝,大豆增加870萬畝左右。

另外,李喜貴提到,玉米價格處於底部回升。隨著糧食價格的窪地價值,玉米和稻谷改革後的機遇決定未來3-5年的投資機會,1300元/噸已為大底,從底部到牛市過程中,更多為結構性機會。

至於澱粉行業,《報告》稱,2016年澱粉工業協會統計澱粉產量為2356萬噸,創歷史新高,同比增幅9%。其中玉米和甘薯澱粉產量增加,增幅分別為10%和7.8%。木薯、馬鈴薯和小粉澱粉產量減少,減幅分別為3%、19%和26%。

《報告》預計2017年玉米澱粉產量增至2450萬噸,同比增長8%左右。玉米澱粉需求量預計達到2350萬噸左右,同比增加100萬噸,增幅約4%。

在臨儲收購政策取消、玉米去庫存的背景下,2017年玉米市場價格難有明顯上漲,玉米澱粉生產成本將整體下降。2017-2018年,玉米加工產能新增近千萬噸以上;玉米價格逐漸回歸市場,與國際接軌,出口競爭力會不斷增強,全行業生產會平穩,利潤向好。澱粉出口13%出口退稅的作用將更加顯著,人民幣貶值進一步增長玉米澱粉的出口競爭力。

李喜貴稱,玉米澱粉結束了持續4年的一個超長的困難虧損期,從去年秋糧上市以來進入一個新的盈利周期,市場預計這個周期至少會持續一年半甚至更長。當前玉米澱粉價格處於合理水平,基本跟隨玉米成本走勢,價格水平已經跌到了2009年的水平,澱粉市場需求和出口旺盛,只要堅持市場化,玉米澱粉的前景繼續看好,行業開工率達到75-8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2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