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國家食藥監局長作序推薦的書,講些什麼? 「構建食藥安全系統,中國可少走美國彎路」

http://www.infzm.com/content/88768

我認為對FDA的監督最重要的是透明的機制:他們開會是公開的,投票是公開的,決策是公開並公佈給民眾的,沒有一個公開透明的機制,我不能想像FDA這樣一個組織可以正常運作很久。

一百年後的今天,中國將目光瞄準了美國,試圖打造中國的FDA(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簡稱)。

近日,南方週末採訪了美國FDA研究學者菲利普·希爾茨(PhilipJ.Hilts)。

菲利普·希爾茨曾就FDA百年監管史著有《保護公眾健康——美國食品藥品百年監管歷程》一書。該書的中文版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原局長邵明立作序,同時亦被邵明立在體系內推薦過,邵稱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一次次災難,一次次變革

南方週末:作為FDA的研究學者,在您看來,FDA發展歷程中有哪些重要歷史轉折點?

菲利普·希爾茨:在我看來有三個時間點是最重要的。

第一次是1906年,之前的一百年裡,美國面臨各種各樣的食品藥物安全問題,1906年以後,FDA作為一個統一的負責部門對此問題進行監管,甚至對食品的成分進行明確規定。那時政府認識到了在這個領域應該讓科學,而不是商業和政治力量來主導。

第二次是1938年。為了讓一種口服但是味道非常苦的抗生素更加容易服用,一家藥品廠使用了一種液體來勾兌這種抗生素,釀成107名兒童在數週內死亡的悲劇。那次災難前,我們更依賴於事後追究責任。但那次災難後,國會同年通過《聯邦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法》,要求新藥上市前必須證明其安全性,這是FDA一個重要的立法里程碑。

第三次是1962年。緩解孕婦噁心嘔吐的藥物Thalidomide(薩立多胺)在歐洲導致數以千計的出生兒畸形,該藥被FDA官員擱置審查。在那次之後,FDA又進一步完善了規定,要求廠商在產品進入市場前,用嚴格的科學程序證明他們的產品有效並且安全。

南方週末:為什麼幾次災難主要是藥品而不是食品?這跟中國有哪些異同?

菲利普·希爾茨:災難主要在藥品是因為受歷史條件限制,我們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科學還不夠發達。

食品安全領域分為三種問題:故意投放有害物質導致污染,無意識受到有害物質污染,細菌與病毒污染。在1906年之前,美國與現在的中國很像,有很多食品安全的問題。第一種問題在1906年之後就很少了,因為有明確法律的禁止。但在那之後,主要問題是在藥品方面。

南方週末:FDA的變革中,最大的挑戰來自哪裡?

菲利普·希爾茨:最大的挑戰是政治、商業對科學的挑戰。為了真正保障人民的食品藥物安全,科學原理必須在FDA的決策中佔有主導地位。然而,事實上FDA會受到來自政治、商業的挑戰,最典型的就是食品、藥品領域的遊說組織。

為了儘量減少約束從而減少成本,遊說組織會通過國會議員給FDA施壓,希望削弱FDA的力量。此外,一些議員就算沒有受到遊說力量的影響,也可能會希望削弱FDA。最典型的就是「自由市場」理論的堅持者:他們認為應該削弱政府對經濟領域的干預。不過,很多阻撓都失敗了。

FDA如何運作

南方週末:FDA是如何保證食品、藥物安全的?

菲利普·希爾茨:主要分為事前監督和事後監督。對於藥品而言,生產廠家需要提供充分的科學證明來證明該藥物有效且無害,即便藥品進入了市場,FDA仍會對藥品保持一段時間的監測,並進行追蹤研究。在食品領域,因為很多食品是自然產品,我們不可能對漢堡包進行「認證」。因而,我們會對食品的提供端進行監測,比方說監察農場條件,比方說超市裡檢查農藥殘餘。

南方週末:FDA的「召回」制度備受外界讚譽,其具體如何施行?

菲利普·希爾茨:一旦在事後監督中發現問題,FDA可能會有三種舉措:一是要求對出售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修正,二是要求進行後續科學實驗來排除風險,第三就是「召回」。一般,企業會主動、積極地去完成「召回」任務。這因為企業若積極響應「召回」,實際上提高了其在消費者心中的聲譽;一旦企業不配合,很容易受到重大懲罰。更重要的是,如果企業知道產品風險而隱瞞不報,甚至會被以犯罪起訴。相反,如果主動匯報,他們並不會受到額外處罰。

南方週末:FDA還有一支強有力的監督隊伍,其獨立性是如何保證的?

菲利普·希爾茨:涉及監督檢查,FDA主要有兩方面舉措:一是確保檢查人員是FDA僱員而不是企業自己雇的;二是由企業僱用獨立並且有執照的第三方審批人員進行檢查,FDA對該第三方進行監督。這兩種都依然是有風險的,前者檢查人員可能會受賄;後者由於審批者是企業僱用的,也帶來了一定風險。

南方週末:那麼,誰來監督龐大的FDA呢?

菲利普·希爾茨:FDA的監督來自三個方面:衛生部的監督;委員會和國會定期會對其召開聽證會或進行調查;公民社會的監督。當FDA出現失職時,消費者組織、市民組織會把FDA告上法庭。

我認為對FDA的監督最重要的是透明的機制:他們開會是公開的,投票是公開的,決策是公開並公佈給民眾的,他們的活動會一直通過媒體發佈會發佈給大眾。沒有一個公開透明的機制,我不能想像FDA這樣一個組織可以正常運作很久。

中國FDA草圖

南方週末:您怎麼看待中國的食品、藥品安全問題?

菲利普·希爾茨:在社會發展的初期,我們並不會遇到這麼多食品安全的挑戰。然而,隨著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和商業化,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距離被拉遠了,為了追求經濟利益,生產者可能會無視消費者的身心健康。中國現在正在進入這樣一個時期,而這也是美國經歷過的。

南方週末:中國食品藥品監管與美國有什麼不同?

菲利普·希爾茨:中國人口多,地域遼闊,要進行監督可能會更難,不過由於中國良好的經濟發展形式,中國有足夠的資源來規範好這個系統。當然,在中國的部分地方,法制系統可能還不完善,這可能會是一個挑戰。

南方週末:您覺得中國建立一個類似FDA機構的前景如何?

菲利普·希爾茨:我認為中國有極大的一個優勢。美國在過去的一百年裡,走了很多彎路,也帶來了很多積重難返的問題,比方說遊說力量的干預。而中國現在是從草圖開始構建一個新的系統,完全可以從美國100年的教訓裡吸取經驗,建立一個正確的體系,少走我們的彎路。

南方週末:美國在FDA改革中都有哪些彎路和錯誤?

菲利普·希爾茨:最大的一個錯誤就是組織結構不合理帶來的資金短缺。FDA的資金應該是由國會裡的「健康安全委員會」來撥款的,然而直到現在卻還是由「農業委員會」撥款。農業委員會中的遊說力量非常強大,假如能夠移到健康安全委員會,議員們或能更純粹地從人們的健康角度來做判斷。第二個錯誤是曾經依賴於事後監督。第三個錯誤就是我們曾經讓企業自己檢測自己的產品,這應該由政府部門來檢測。

南方週末:最後,對於中國目前的食品、藥品安全領域的改革,有何建言?

菲利普·希爾茨:在過去一百年的跌倒與爬起來中,美國FDA慢慢懂得了建立成功規範體系的一些原理。然而,面對著人性的貪婪和政治利益的衝突,實踐永遠是困難。希望中國可以從中得以參考:

首先,規範管理者的決定必須單純地基於科學和公共健康,任何政治、商業的利益都不能在他們做出決定前對他們進行干預。同時,即便做出了「不受歡迎」的決定,規範管理者們必須被保護起來。

其次,不要等到事情發生了再行動。良好的規章制度必須保證商業主體在進入市場之前就遵守應當遵守的規則,生產中的程序應該被標準化規範化,並伴隨著經常的、沒有事先通知的審查。

再次,規則必須要讓企業清楚瞭解並且易於執行。而規章制度被設立的過程應該是公開的,細節清楚的,基於數據的。

再者,在食品系統中,化學和生物方面的審查應該是貫穿供應鏈,始於農場,終於餐桌,從而讓問題產生的細節可以被精確地定位。

最後,合理的規章制度將帶來更大的經濟繁榮。讓企業在真正的創新上進行競爭,而不是單純依賴於廣告宣傳和奇技淫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648

國家食藥監管總局:將整治中藥材市場亂象

http://www.infzm.com/content/93026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方網站消息,7月3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吳湞主持召開中藥材專業市場整治約談會,約談亳州、安國等全國17個集中的中藥材專業市場所在地政府負責人。

消息稱,國家食藥監管總局通過對部分中藥材專業市場摸底調查,發現中藥材專業市場及其周邊存在假冒偽劣、摻雜使假、違規經營、非法加工等現象,個別地方還比較嚴重。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導,吳湞在會上說:「今天請來17個中藥材(市場所在)的地市級政府,目的是給大家擺問題,堅決進行整治,今天我們這個會是約談會,實際也是中藥材市場整頓的開始。」

會議決定將整治中藥材專業市場,清理市場周邊環境,並將配備專門機構和專門人員負責中藥材專業市場管理。

而據《上海證券報》報導,國家食藥監管總局內部人士透露,近日已安排5個工作組,奔赴國內幾大重點中藥材市場進行調查。

早在7月12日,國家食藥監總局便宣佈展開「兩打兩建」專項行動,打擊中藥違法生產行為、整治中藥材專業市場便是重點之一。

據前述《第一財經日報》報導,食藥監總局工作組暗訪演示稿顯示,假冒偽劣、摻雜使假、違規經營、非法加工已在國內多個中藥材市場成風,並構成了一個隱秘的「地下王國」。

食藥監總局工作組在安徽亳州、河北安國、成都荷花池、廣東清平、廣西玉林五大中藥材市場暗訪發現,僅僅在安徽亳州,中藥材市場就存在著增重、以次充好等九大問題。在河北安國中藥材交易市場,工作組走訪附近12個村落發現,其中一些村落存在露天保存藥材的情形,多個無證家庭飲片加工作坊,均是設備簡陋,衛生堪憂,藥材質量堪憂。

事實上,中藥材專業市場存在的問題已不鮮見。

《南方週末》2012年9月20日報導,2012年9月8日,國家藥監局通報稱,安徽省查獲一批染色增重、制假售假的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其中8家停產整頓、12家立案調查。上述企業涉嫌用化工色素金胺O進行染色,用鋁鹽和鎂鹽加重,在藥材中摻假。

南方週末》2011年3月17日報導稱,在全國17個專業批發市場,摻假、再加工的情況十分嚴重。以安徽亳州市場為例,由於獨活、歐當歸的摻入,岷縣當歸經過千里跋涉,在安徽亳州切片損耗後,竟比原產地的價格還低。而甘草由於品種多元,也遭魚目混珠,直接影響到品質。

國家食藥監總局此次正式展開專項整治,效果仍需拭目以待,一些省份對此已下達部署工作的文件。

據亳州市政府人士介紹,自7月17日,食藥監總局召開「兩打兩建」會議,亳州便連夜召開會議,並成立了專門的小組。亳州共檢查了5000家攤點和門店,設立了100萬元的舉報獎勵,一次性獎勵可以達20萬元。

據國家食藥監局官方網站消息,黑龍江省浙江省山西省等地區已在7月份分別宣佈部署「兩打兩建」行動,

據瞭解,此次被約談的17個中藥材專業市場是1996年經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衛生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審核批准設立的,由地方政府直接領導的市場管理委員會進行管理。

據前述《上海證券報》報導,吳湞在約談會上表示,二十多年裡沒有新增、新批中藥材市場,今後也不會再批了。

17個中藥材專業市場所在地是:

河北保定市,黑龍江哈爾濱市,安徽亳州市,江西宜春市,山東菏澤市,河南許昌市,湖北黃岡市,湖南長沙市、邵陽市,廣東廣州市、揭陽市,廣西玉林市,重慶渝中區,四川成都市,云南昆明市,陝西西安市,甘肅蘭州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742

食藥監總局:嬰幼兒乳粉所有生產環節要可追溯

http://www.infzm.com/content/97022

國家食藥監總局於12月25日召開《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新聞發佈會。細則要求對嬰幼兒乳粉生產建立電子信息記錄系統,企業要確保產品所有環節都可有效追溯和召回。

《細則》中對質量安全追溯機制的建立引發關注。

中新網報導,在發佈會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監管司司長馬純良表示,恆天然事件後,為防範上游企業的系統性風險,所有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企業必須要實施對原料供應商審核制度以及原料檢驗、使用記錄製度。

馬純良介紹說,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中除有生鮮乳或者乳粉之外還要使用一定的乳清粉或者濃縮乳清蛋白粉。由於我們國家現在沒有奶酪工廠,也就沒有乳清粉和濃縮乳清蛋白粉的生產。這部分原料我國現在全部依賴進口。今年的8月初,新西蘭恆天然的濃縮乳清蛋白粉檢出了肉毒桿菌,經過複檢認為是一起烏龍事件。

馬純良表示,現在細則要求所有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企業必須要進行對原料供應商的審核制度,以及對原料的檢驗,和原料使用記錄製度,這些也是保證嬰幼兒配方乳粉原料質量的措施,保證企業所使用的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的質量安全。

證券時報網消息,國家乳製品質量檢驗中心主任姜毓君介紹,細則共分為適用範圍、生產許可條件審查、生產許可產品檢驗和其他要求四大部分,重點提高了企業質量安全管理、生產設備設施、原輔料把關、生產過程控制、檢驗檢測能力、人員素質條件、環境條件控制和自主研發能力等方面的要求。細則還要求,所有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企業必須要實施對原料供應商審核制度以及原料檢驗、使用記錄製度。

據介紹,細則提出了與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相適應的質量安全管理模式,增加驗證、清場等規範程序,並將嬰幼兒配方乳粉分為嬰兒配方乳粉(0—6月齡,1段)、較大嬰兒配方乳粉(6—12月齡、2段)和幼兒配方乳粉(12—36月齡,3段)。

同時,為嚴格生產工藝的要求,細則規定了濕法工藝、干法工藝和乾濕法復合工藝三種生產工藝的基本流程和審查要求。新版細則規定,不再受理新建企業以基粉為原料,採用乾濕法復合工藝異地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生產許可申請。

此外,新版細則第9點強調實現質量安全追溯,建立消費者投訴處理機制。細則要求,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的關鍵工序或關鍵點形成的信息建立電子信息記錄系統。消費者應能夠從企業網站查詢到標籤、外包裝、質量標準、出廠檢驗報告等信息。企業要確保對產品從原料採購到最終產品及產品銷售所有環節都可有效追溯和召回。

對於原輔料把關方面,新版細則要求主要原料為生牛乳的企業,其生牛乳應全部來自企業自建自控的奶源基地,並逐步做到生牛乳來自企業全資或控股建設的養殖場;主要原料為全脂、脫脂乳粉的企業,應對其原料質量採取嚴格的控制措施,建立原料供應商審核制度,定期進行審核評估。

新版細則還對生產過程管理要求、生產條件要求、人員管理要求、產品配方管理、研發和檢測能力要求進行了嚴格和細化。

工信部要求嬰幼兒乳粉參照藥品管理

今年以來,國家著手整治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監管。今年5月31日,嬰幼兒奶粉問題便已經上了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要按照嚴格的藥品管理辦法監管嬰幼兒奶粉質量,鼓勵支持嬰幼兒奶粉企業兼併重組。

6月4日,工信部官方網站發佈《提高乳粉質量水平,提振社會消費信心》公告,表示將組織開展為期三個月(6月1日至8月31日)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質量安全專項檢查,淘汰一批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質量安全保障條件不達標的企業。

6月18日,工信部又召集127家奶粉企業開會,發佈了「雙提」行動方案,要求對嬰幼兒乳粉參照藥品管理,並鼓勵乳粉企業兼併重組。

6月20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工信部等九部委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意見》指出,將參照藥品管理辦法嚴格管理嬰幼兒奶粉,試行藥店專櫃銷售。

據《意見》,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監管全面升級,參照藥品管理辦法嚴格管理,生產過程嚴格執行五個不准:不准委託加工,不准貼牌生產,不准分裝生產,不准用同一配方生產不同品牌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准使用牛、羊乳(粉)以外的原料乳(粉)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

10月26日,「奶粉進藥店」正式在北京啟動,市民可通過設立在金象、永安堂等5家試點藥房的ATM機,「自助」購買嬰幼兒奶粉。

而此次細則的出台,則有望在制度層面上進一步嚴格嬰幼兒乳粉生產監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470

查鼎王造假 食藥署長嘆地方政府有包袱 葉明功:地方衛生局不配合稽查

2014-03-17  TWM
 
 

 

知名麻辣鍋業者鼎王遭踢爆食材造假、文宣誇大不實,以及被驗出農藥、殺蟲劑殘留等情事。衛福部食藥署長葉明功批評,部分地方衛生局與廠商關係良好,使稽查工作進行得不甚順利,未來中央會積極介入監督,務必讓黑心食品絕跡。

撰文‧何欣潔、林麗娟

知名麻辣鍋業者鼎王餐飲集團二月底連續遭踢爆食材造假、文宣誇大不實,被主管機關累計開罰三百八十萬元;隨事件發展,陸續扯出更嚴重的食安問題,包括旗下無老鍋使用的枸杞,被驗出禁用的殺蟲劑,農藥得克利也被驗出殘留值高於標準,長期食用恐有致癌風險。

另外,鼎王新竹分店使用的結球萵苣也被驗出殺蟲農藥三氟敏殘留量遠高於國家標準。

事件爆發的源起,來自內訌。消息來源指出,正在拚上市櫃的鼎王,半年前發生股權糾紛。原本鼎王擬予經營公關公司的長期友人兩成鼎王的乾股,條件是對方必須協助鼎王掛牌。

爆料揭謊 名店成過街老鼠據瞭解,其間該公關公司也曾為鼎王與元大寶來證券牽線;但一年未見成效,鼎王執行長陳世明另請別家公司協助掛牌事宜,承諾給友人的乾股也告罷休,因此引發恩怨,導致相關人員對外爆料。

由於爆料人員很清楚鼎王材料來源、用料及製作等環節,因此爆料刀刀見血。鼎王被揭穿的謊言,包括由味精、大骨粉等粉末調製的湯頭,卻宣稱用三十二種中藥材,以及使用工研酢卻假冒天然果醋、謊稱從摩洛哥皇室獲得松露「塩之鑽」、從假稱的「無老婆婆」取得豆腐祕方、宣稱斥資興建的製鹽廠也是虛設,連串謊言讓昔日名店如今成過街老鼠。

無論如何,整起事件若非因為自家內鬨、內部舉發,消費者迄今恐怕仍在吃下假湯頭、毒蔬菜,健康與權益受損。

鼎王被爆料後,政府才進行稽查,顯示政府處理食安的動作再度慢半拍。台大農經系教授、消基會祕書長雷立芬就評論,《食品衛生管理法》已修法,但食安風暴的老戲碼卻仍不斷上演,地方查不了、業者罰不怕,總是要等待內部舉發、媒體爆料,中央政府才開始介入。

對於這樣的指責,去年十一月在黑心醬油風暴中上任的衛福部食藥署署長葉明功接受《今週刊》訪問時坦承,這次政府的表現「還是讓人民不夠有感!」但他強調,絕非等媒體爆料才展開行動,食藥署在二月十七日接到檢調通知,二月二十日即通知地方政府聯合稽查,遠遠跑在媒體首度爆料之前。

既然查了,為何無功而返?葉明功也坦承,地方衛生局與業者關係良好,「有包袱,甚至出現不配合調查情形,後來是中央親自押著地方衛生局,才成功進行稽查。」葉明功不願進一步公佈是哪一個縣市衛生局不配合調查。

官方稽查公權力長期不彰

位於鼎王發跡處的台中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科長邱惠慈則表示,在二月二十日接到食藥署通知後,即全力配合查廠,絕無縱放情事;在本波爆料前,台中市也未收到關於鼎王的爆料,「只要民眾有檢舉,衛生局絕對會稽查才能結案。」不過,地方政府查而未果是事實,雷立芬感嘆,從去年的大統長基假油案就可看出,地方政府例行稽查徒具形式,稽查員缺乏執法權力,遇到廠商不願配合,就無計可施,現在又仰賴神祕客查核,顯示食品衛生稽查公權力長期不彰。

雷立芬認為,往後稽查員應直接請出警察、司法單位陪同查店、查廠,才能真正施行公權力。

葉明功則表示,未來衛福部將參考《文化資產保存法》中「地方不作為,中央政府得代行介入」的立法精神,在遇到地方衛生局怠惰、未嚴格執法時,「中央會雷厲風行、積極介入,對地方提出指導與糾正,若地方屢勸不聽,也不排除主動公佈違規名單。」邱惠慈也說,過往多半是針對上游工廠進行稽查,鼎王風暴之後,會對管區內餐廳嚴格稽查。

至於衛福部宣稱,要派遣「神祕客」到各火鍋店打包湯頭,雷立芬不以為然地表示,「衛福部明明就有公權力,可以直接逕行採樣、查核,為何還需要外包給學術單位當神祕客、偷偷買湯頭?」此舉意義不大,還是要各級政府聯手嚴格稽查,才是正道。

但在鼎王爭議之餘,也導致輿論對高價餐飲業者產生敵意,甚至責備鼎王「一元豆皮賣八十八元」也屬詐欺。

專業的餐飲經營輔導專家、名廚「阿基師」鄭衍基表示,餐飲業經營成本不止食材,還有裝潢、雜項開支、人事成本等,「話說成這樣,就對鼎王有點太苛刻。」他建議:「該改善的項目都改善後,鼎王可以好好對外說明餐飲成本計算方式,相信社會大眾可以理解。」

名廚看鼎王:

業者應自熬湯底

川菜名廚「阿華師」劉仁華表示,正宗麻辣鍋必須以牛骨、豬腳、雞骨熬煮高湯,醬料則必須以牛油、花椒與辣椒拌炒4至5個小時,「用雞粉,風味就差了。」劉仁華分析,鼎王可能因展店過快、中央廚房無法負荷湯頭需求,高湯液體運送倉儲成本也高,才改以各式化學粉末代替,「就算節省成本不請廚師,只請工讀生,各分店自行設置廚房、每天早上一開店就熬高湯,技術絕對可行。」

鼎王餐飲集團旗下事業

公司名稱 實收資本額(新台幣)鼎廚食品開發 0.2億元鑫塩選餐飲 1.39億元鑫無老餐飲 0.58億元鑫鼎王餐飲 3.18億元

鼎王國際餐飲 2億元

資料來源:經濟部商業司

鼎王旗下品牌食安出包情況鼎王旗下品牌 爭議時間 爭議項目鼎王麻辣鍋 2014.02.26號稱天然熬煮湯頭,實際以雞湯塊、味精、粉末混充2014.03.02 號稱添加天然果醋,實際僅添加工研酢2014.03.07結球萵苣農藥超標無老養生鍋 2014.03.06 文宣品上傳授祕方豆腐的無老婆婆,並無此人2014.03.10枸杞被驗出台灣禁止使用的殺蟲劑毆?多、克芬?,農藥得克利也被驗出殘留0.02 PPM,遠高於國家標準0.01 PPM 塩選燒肉2014.03.05 號稱摩洛哥皇室松露鹽,實際為普通食鹽;宣稱的製鹽廠也查不到閱咖啡 2014.03.06 號稱台灣本土咖啡豆,實際由國外進口

整理:何欣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034

【新食局訪談】“如果不重典治亂,食藥安全很難扭轉局勢”——訪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段宇飛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8921

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段宇飛 (袁端端/圖)

不能簡單地以市場監管的方式與理念去實施食品藥品監管,更不能以此削弱食品藥品監管的體系、能力。

作為監管部門來說,最擔心的不是發生問題,而是不知道可能風險在哪兒,因此風險清單顯得尤為重要。

“食品安全進入新常態”“食品安全輿情熱度下降三成”。進入2015年之後,業界坊間對中國食品安全形勢流露出少有的樂觀情緒,段宇飛對此卻持謹慎態度。

在這位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主要負責人看來,目前食藥品安全形勢仍然嚴峻,隱患尚存,不能過於樂觀。不法分子唯利是圖,違法手段百出,導致食品藥品安全問題屢禁不止、屢打不絕,而現有的監管力量和手段並不夠充足,“如果不重典治亂,從嚴治理,食藥安全很難扭轉局勢。”段宇飛說。

2015年4月9日,段宇飛接受南方周末記者專訪,他認為食品藥品監管必須貫穿依法嚴管重處這條主線。

南方周末:去年出臺了29項最嚴格覆蓋全過程的制度,為什麽這麽密集?

段宇飛:加大依法查處和打擊力度,必須要有制度作保障,一方面新形勢有新要求,另一方面原有的制度有不健全之處。我來省食藥監局工作不久,正好遇上幾起食品藥品安全事件。當時就發現,像這樣的突發事件發生後,哪些領導應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部門之間應如何聯動,對外應如何作新聞發布等等,沒有完善的預案和應急響應機制。當然,制度是一項基礎性工作,更重要的是執行。

南方周末:你把這些制度稱為“重典治亂”,但現在有一種聲音認為食品藥品安全形勢在趨好。

段宇飛:作為監管部門,我們看到當前食品藥品安全形勢總體平穩向好發展的同時,更應該居安思危。要更加清醒地看到,現在食品藥品安全隱患還很多,有些地方問題還比較嚴重。我省的食品藥品安全仍然處於風險高發期,消費總量“量大面廣”、產業基礎“小散亂低”,還存在產銷秩序不夠規範、誠信環境還較缺失、企業主體責任意識滯後、監管能力比較薄弱等問題。所以我們要營造高壓態勢,建立最嚴格的科學監管制度,重典治亂。

南方周末:如何理解最嚴格的監管制度?

段宇飛:每一個發展階段,應該有相應的標準。十多年前,我當縣委書記的時候,那時候講的是如何解決溫飽問題,還沒有強調食品安全。我們建立的最嚴格的監管制度,是與我國國情和發展階段相適應的。就現階段而言,只要是最大限度地保障食品藥品安全,最有效地促進食品醫藥產業的快速發展,最有力地落實地方政府、監管部門和生產經營企業的各方責任,就是最嚴格的監管制度。

南方周末:廣東的網購額一直是全國前列,網售食品藥品質量如何監管?

段宇飛:客觀地說,要落實這類監管有一定難度,因為它牽涉到多部門跨區域跨地域跨層級的合作及相關法律,單靠一個部門的力量效果不一定好。作為監管部門,我們計劃在稽查部門專門成立一支隊伍,從事這項工作。之前,我們向國家食藥總局建議,成立一個國家級的網絡監管大隊,專門負責監管網上銷售的相關產品,想借助國家的力量一起推動。我們按照總局要求建立了全省藥品電子監管系統,2015年12月31日前,所有藥品批發、零售企業須全部加入藥品電子監管網,實現全部藥品制劑品種、全部生產和流通過程的電子監管。我們還建立國內首家保健食品行業電子商務導購平臺——廣東保健食品商匯。

南方周末:前段時間南方周末曝光了網售面膜亂象,廣東化妝品生產企業數量占全國的45%,有三千多家,有什麽好的監管辦法?

段宇飛:化妝品安全問題不少。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很多項目沒有標準,監管和執法沒有依據,而且化妝品行業的準入門檻不高,沒有統一規範管理的制度,生產經營過程中代加工的現象也很普遍,容易發生各種不規範的問題。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風險防控,實行網格化監管。同時也是要抓住重點,如廣東的化妝品廠家70%的企業在廣州白雲區,其次是在汕頭,我們把這兩個地區監管好,八九成就保住了。

南方周末:監管中會面對地方保護主義的幹擾嗎?

段宇飛:當然,我們在監管過程中,有些地區的領導不想出事,擔心影響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這是可以理解的,也不能籠統地說是地方保護。其實,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是監管部門與地方政府的共同責任。去年我們嘗試約談了一些監管責任不落實、監管工作不到位、食品安全問題較突出的地區政府、監管部門和企業負責人,進一步明確了要求和責任、達成了共識。

為什麽不考慮深圳順德模式?

南方周末:食藥機構改革,廣東的深圳和順德都是吸引全國來學習的改革樣本,但廣東省改革卻沒有參照這兩種模式。

段宇飛:中央對本輪改革是有明確要求的,國務院18號文件明確,獨立設立機構,對食品藥品實行集中統一監管。廣東省對市縣改革指導意見也重申了這一精神,要求省、市、縣三級全部單獨設置食品藥品監管機構。現在,除了深圳和順德,廣東都按照國務院的指導意見改革到位了。

至於說哪一種模式最好,目前沒法下結論。但我們希望不論哪種模式,都要註重頂層設計,註重監管效能,既然強調完善統一權威的食品藥品監管機構,在具體的實踐中就要有所體現,尤其是不能改來改去,上下不對應,左右不一致,更不要五花八門、各搞各的,這樣會影響整個監管隊伍的士氣和軍心的穩定,也不利於監管的有效開展。

南方周末:所以沒有采用深圳的市場局模式?

段宇飛:食品藥品安全的問題,不完全是市場秩序問題。食品藥品監管的對象是特定產品的質量安全,屬於公共安全範疇。而且食品藥品監管專業性更強,用普通產品質量監管的方法來管食品藥品不合適,將它簡單地歸類市場秩序也不合適。即便在個別縣、鎮結合地方實際確實有需要綜合設置市場監管機構,綜合執法的首要責任仍然是確保食品藥品安全,不能簡單地以市場監管的方式與理念去實施食品藥品監管,更不能以此削弱食品藥品監管的體系、能力。食品藥品監管要加強,不能弱化。我們還是希望有一支獨立的執法隊伍。

南方周末:目前改革順利嗎?

段宇飛:當前正處於體制改革調整的磨合期,省內各地進展不平衡,我們的鄉鎮機構的掛牌率僅為61%,鄉鎮派出機構人員到位率僅為50%。一些監管部門對食品藥品安全風險防控意識不夠強,有些工作銜接不夠到位,安全隱患大、死角多。部分縣(市、區)改革“翻燒餅”。原獨立設置的食品藥品監管機構,由於工商、質監屬地化後,地方政府受機構數額限制,采取“二合一”、“三合一”監管模式,食品藥品監管機構與工商、質監整合,其獨立性、完整性受到影響,專業化水平也將受到影響。

南方周末:相比其他地方,廣東面臨的監管問題有哪些特別之處?

段宇飛:廣東是食品藥品生產消費大省,監管任務十分繁重,主要特點是“三多一少”,即“監管企業多、產業產值多、從業人員多、監管資源相對少”。從食品醫藥企業數量來看,廣東居全國首位,食品生產流通、餐飲、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企業數量都占了全國1/10左右,化妝品企業更是占了全國的45%。盡管總產值占全省GDP的1/5,但一些產業的規模化、規範化、現代化程度不高,生產力水平低下,很多企業仍是采用落後工藝和原始手段。此外,我們還毗鄰港澳,是重要的關口。

南方周末:這麽重的任務,監管力量能相匹配嗎?

段宇飛:差距很大,我們的監管資源相對薄弱,基礎設施、執法裝備水平、技術檢驗能力及人員編制等,都和我省經濟發展水平及食品藥品監管工作地位不相匹配。就拿人員來說,我們的監管人員只有萬分之一點一,遠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而且人員到位不足、專業性不強,市縣監管隊伍的人員到位率70%,鄉鎮派出機構人員到位率只有50%。

南方周末:現在最擔心的是哪塊內容?

段宇飛:作為監管部門來說,最擔心的不是發生問題,而是不知道可能發生的問題在哪里,或者說風險在哪兒。正因如此,我們今年堅持問題導向,以防控風險、排查隱患為目標,強化風險預警、風險監測、風險防控、風險處置能力,各級各部門各領域都列出風險清單,並納入季度和年度考核指標,做到對監管風險心中有數、處置及時、打擊精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520

食藥監總局揭保健酒“功效”黑幕: 椰島鹿龜酒等含“偉哥”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63808.html

食藥監總局揭保健酒“功效”黑幕: 椰島鹿龜酒等含“偉哥”

一財網 陸琨倩 2015-08-02 17:01:00

保健酒行業目前一股獨大,除了勁酒日子好過,一年銷售額70億元,其它保健酒日子都不好過。行業曾經的輝煌是在90年代信息不對稱時期以禮品營銷為標誌。

鹿鞭酒、神力酒、陽春酒、神液酒……名字充滿各種想象空間的保健酒背後,其功效或許只是西藥在“作怪”。

7月31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一份題為《關於51家保健酒、配制酒企業69種產品違法添加行為的通告》顯示,有51家企業在69種保健酒、配制酒違法添加了西地那非(俗稱“偉哥”的藥品成分)等化學物質,並在產品名稱、標識、標簽上明示或暗示壯陽、性保健等功能。目前,已經有19家企業被刑偵。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廣東酒協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指出,“保健酒的管理在過去就比較松散,標準都是很粗的。未來應該從源頭、標識、功效三個方面重新規範。以用藥為例,有效成分決定了藥效,但有多少企業對有效成分進行把控了?”

27種產品查實含偉哥

根據本次食藥監總局的通報,已初步查明含“偉哥”的產品有27種,正在調查涉嫌添加“偉哥”的產品有27種;初步查明含他達拉非等化學物質的產品有7種,正在調查的產品有8種。北京疾控中心曾在一篇發表論文中寫道,“西地那非(俗稱“偉哥”)用於治療男性勃起功能障礙,對於心血管患者,有可能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與往日不同,這次“上榜”企業中不乏知名企業,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應該是海南椰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238.SH)生產的椰島鹿龜酒,這家唯一以保健酒為主業的上市公司,曾經5次蟬聯中國保健酒品牌價值第一名的企業,被列在食藥監總局“正在調查”的名單當中,被指添加了豪莫西地那非、紅地那非、偽伐地那非。

這些非法的添加物也經常出現在一些保健品當中。食藥監總局曾發布一份《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質名單》,指稱上述添加主要是“聲稱增強免疫力(調節免疫力)功能產品。”海南椰島的2014年年報顯示,其酒類業務的營業收入達2.42億元,主打產品之一便是“椰島鹿龜酒”,已經在湖南、江蘇等地形成核心銷售區域。該公司暫時未對事件做出回應。

此外,在正在調查的名單中,三九企業集團也被牽扯其中,三九企業集團蘭考地久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蛹蟲草酒被指添加了西地那非(俗稱偉哥)。有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這家企業與華潤集團之間有些關聯,“這些關聯是之前遺留的歷史問題,沒處理完。”

食藥監總局稱,在保健酒、配制酒中添加西地那非等化學物質屬於違法行為。這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條第一項關於“禁止生產經營用非食品原料生產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食品”的規定。此外,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法釋〔2013〕12號),涉嫌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缺失的監管機制

保健酒,市場規模大概在130億元左右,被稱為國內酒業的的第四大的市場。但是監管缺失卻是行業內潛藏的陰影。

“雖然不多,但之前也有聽過有廠家往保健酒添加西藥。”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保健酒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坦言,至今,很多消費者都沒有分清楚保健酒和藥酒的分別,“因為藥食同源制度,很多保健酒只是食品,功效並沒有想象中大,但行業內,有的廠家喜歡過度強調功效,希望以此獲得銷量,這種功效強調甚至被大家習以為常,大家都太急功近利了。”

這種往保健酒加西藥情況其實在保健品領域也很普遍。北京疾控中心曾發布一份《保健食品違法添加藥物狀況及管理對策》的論文顯示,在2005年到2008年間,對全國抽檢保健食品中化學藥物進行檢測,662件樣品中違禁藥物的檢出率為23%,其中減肥類和抗疲勞類的保健品檢出率較高,西地那非就是抗疲勞類保健品的常檢出物質。該報告還特別提到,檢測中的有些產品甚至同時使用了3種化學藥物,“此種方式不光存在單一藥物的毒副作用問題,還存在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更加嚴重。”

白酒專家肖竹青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坦言,保健酒行業目前一股獨大,除了勁酒日子好過,一年銷售額70億元,其它保健酒日子都不好過。他並不看好這個行業的未來,“行業曾經的輝煌是在90年代信息不對稱時期以禮品營銷為標誌,但是今天信息透明互聯網時代,禮品市場碎片化,所以保健酒整個行業走向末路。”

無論如何,食藥監總局已在“出手”規範,而且對本次“上榜”企業采取強硬態度,要求對已通報的產品“立即停止經營,下架封存”,生產企業被要求開展自查,凡違法添加了化學物質的,“要立即停止生產,就地封存產品,召回已售出產品”,同時要求各地食藥監部門“依法嚴厲查處”事件,“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根據通報,目前已有19家企業被移送公安機關進行刑事犯罪偵查。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385

萬萬沒想到!食藥監最嚴自查為何只“嚇”回兩成註冊申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78988.html

萬萬沒想到!食藥監最嚴自查為何只“嚇”回兩成註冊申請?

一財網 王悅 2015-08-30 09:04:00

”因為企業知道現在不可能立馬找出那麽多人來對1600多個申請批件逐個檢查,後期組織數據審查的還是在前幾年申報時審查的那些的人,如果當時沒查出問題現在查出問題了,這些檢查部門不等於自抽耳光了?”一位中外合資藥企的管理層人士告知記者。

8月28日下午,被業界認為是史上最嚴的食藥監《關於開展藥物臨床試驗數據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2015年第117號)(以下簡稱“公告”)自查結果終於出爐:申請人提交自查資料的註冊申請為1094個,占67%;主動撤回的註冊申請317個,占20%;申請減免臨床試驗等不需要提交的註冊申請193個,占12%。申請人既未提交自查資料也未主動撤回的註冊申請10個。

食藥監、國務院在最近的半年時間里接連下重拳推進藥品審批改革,意欲給被業界詬病依舊的新藥審批“加速”,而“加速”的前提是給21000個積壓批件先“減負”,然而7月22日為“減負”量身定制的《公告》結果如今卻不太盡如人意:僅兩成註冊申請被主動撤回,這與業界及食藥監的期待似乎都相去甚遠。

在8月28日下午發布的《公告》的第五條似乎可以印證,食藥監再次放寬了原本限定的最後撤回時間: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核查前,申請人仍可主動申請撤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申請人和品種名單,不追究其責任。

7月22日的《自查公告》無論是從發布規格還是後期處理措施上都頗為嚴格,在業界不少人看來,臨床數據造假也是常有之事,撤回數量應當至少在一半以上,那麽為何此次申請撤回的只有兩成,是什麽原因讓多數藥企如此“淡定”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企業知道現在不可能立馬找出那麽多人來對1600多個申請批件逐個檢查,後期組織數據審查的還是在前幾年申報時審查的那些的人,如果當時沒查出問題現在查出問題了,這些檢查部門不等於自抽耳光了?所以有企業認為只要自己不主動撤回,後面的審查一定不會出現問題。”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外合資藥企的管理層人士告知記者。

根據食藥監7月22日發布的《數據自查公告》第五條:各省(區、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對行政區域內申請人的自查工作進行監督。根據監督工作需要,可以組織對臨床試驗情況進行調查,調查對象應包括臨床試驗機構、合同研究組織等相關機構。

該業內人士告知記者,根據目前得到的消息,後期組織的飛行檢查多數還是委托給各省市的檢查部門來做,這與早前藥企申報註冊時審查的實際仍是同一批人。

“除此之外,臨床數據的測算很多藥企是付錢給醫院來做的,那麽數據造假就是醫院的事情,與企業無關。而食藥監此次自查針對的還是仿制藥的低水平重複申報數量太多,並不是針對醫院,這也是很多企業不認為會查到問題的原因。”該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據了解,按照目前的慣例,多數企業都會將臨床數據的測算外包給醫院等臨床試驗機構,而在外包合同上往往也會註明相關的承擔職責:若試驗運行不符合法規要求,乙方(醫院等臨床試驗機構)須賠償藥企由此帶來的一切損失。這也意味著,倘若真的後期檢查發現臨床數據不對,那也是臨床試驗機構的事,而且企業還可以獲得由此帶來的損失賠償。

藥企對數據審查的僥幸心理還來源於另一個歷史原因。

此前國家於2001年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其中規定,若發現臨床數據造假,申請藥品會被“槍斃”,相關機構被處理。然而,從最近十年國內公開信息來看,幾乎查不到因臨床試驗階段數據造假而被公開處理的藥企、醫院機構或CRO公司名單和信息,可以說,飛行檢查臨床數據不會查出問題已經被一些藥企當成了自然。

不過這一情況正在被改變。2015年以來,藥監局開始整改中藥飲片、銀杏提取物、生化藥,中藥飲片及制劑成為飛行檢查中首個淪陷對象,相關企業接連被爆GMP認證被撤回,此後,飛行檢查也變得越來越普遍。據了解,此次臨床數據飛行檢查,也將遠遠嚴格於以往。“是不是來真的,等首批飛行檢查結果出來自然就見分曉,現在看來前面的公告更多是對藥企的心理震懾,真正的王牌應該還在飛行檢查。”上述業內人士告知記者。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350

河北食藥監撤銷“安全警示”,輝山乳業可以喘口氣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93307.html

河北食藥監撤銷“安全警示”,輝山乳業可以喘口氣了!

第一財經日報 張誌偉 2015-09-30 08:59:00

9月29日晚間,河北食藥監局發布《關於乳制品中硫氰酸鈉風險監測情況的說明》,承認9月24日發布的《食品銷售安全警示》對消費者的健康風險低,決定撤銷該警示。

9月29日晚間,河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稱“河北食藥監局”)發布《關於乳制品中硫氰酸鈉風險監測情況的說明》,承認9月24日發布的《食品銷售安全警示》對消費者的健康風險低,決定撤銷該警示。

這也意味著,自9月24日以來持續發酵的輝山乳業高鈣奶河北被下架一事有了新進展,疲於招架的輝山終於可以喘口氣了。

河北食藥監局方面稱,該局在近期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中發現,有一批次標稱遼寧輝山乳業集團生產的高鈣牛奶中硫氰酸鈉檢測值為15.2mg/kg,高於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參考值(≤10mg/kg)較多。鑒於原衛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第一批)》中明確規定,硫氰酸鈉嚴禁用於乳及乳制品中。

經組織專家初步研判,認為存在一定的風險。考慮到公眾對乳品安全非常關心,從防範風險和維護公眾健康的角度出發,河北食藥監局9月24日發布了一期食品銷售安全警示。

警示發布後,根據消費者的反映,河北食藥監局又對市場銷售的標稱輝山乳業集團生產的其他7批次液態乳產品進行了應急抽樣檢驗,7批次產品檢驗結果在2.7~4.2mg/kg之間。鑒於牛乳中本身存在一定的硫氰酸鈉本底值,且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規定生乳中允許添加硫氰酸鈉的限量值為14mg/kg,結合應急抽樣檢驗結果,經再次組織專家研判,認為此前發布的15.2mg/kg檢出值對消費者的健康風險低。考慮上述因素,河北食藥監局決定撤銷9月24日發布的該期食品銷售安全警示。

但輝山為此受到的影響誰來補償,河北食藥監局在此次說明中並沒有說明。《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就此第一時間向輝山方面了解下一步怎麽做,公司相關負責人稱“還不知道”,但還會將“置疑”進行到底,以還自身清白。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853

食藥監曝9批中藥產品含致癌物 涉及國藥控股子公司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3162.html

食藥監曝9批中藥產品含致癌物 涉及國藥控股子公司

一財網 王悅 2015-10-27 17:35:00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全國範圍內組織對黃柏、延胡索等中藥材及中藥飲片進行了專項監督抽檢,分別從藥品生產、經營和使用環節進行了抽樣,共檢出9批不合格產品含有非食用物質金胺O,上市公司國藥控股下屬廣西中藥飲片有限公司被涉及。

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科學家屠喲喲將中醫中藥推向了國際舞臺,輿論場風光,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藥產品頻曝安全隱患事件,難過質量大關,也正因此,經過數十年努力,目前國內還尚未有任何一款中藥產品進入國際醫藥主流市場,產品遭遇尷尬境地。

銀杏葉事件之後,中醫藥材又陷質檢安全漩渦。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下稱“食藥監”)在全國範圍內組織對黃柏、延胡索等中藥材及中藥飲片進行了專項監督抽檢,分別從藥品生產、經營和使用環節進行了抽樣,共檢出9批不合格產品含有非食用物質金胺O,上市公司國藥控股下屬廣西中藥飲片有限公司被涉及。

抽檢不合格中藥產品信息如下:

重慶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檢驗,發現標示為安國市萬聯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安徽易元堂中藥飲片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滬昆中藥飲片有限公司、亳州市長生中藥飲片有限公司、亳州市貢藥飲片廠、國藥控股廣西中藥飲片有限公司6家藥品生產企業生產的7批黃柏檢出金胺O;經廣州市藥品檢驗所檢驗,發現標示為安國市輝發中藥飲片加工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延胡索、運城市風陵渡開發區華昌藥業有限公司售出的1批延胡索檢出金胺O。

據了解,金胺O是一種化學染色劑,曾發現被用於劣質黃柏、蒲黃、延胡索等中藥材、中藥飲片的非法染色,他對人體具有一定毒性作用,長期過量食用易損傷肝腎,國際癌癥研究所(IARC)甚至將其列為人類致癌化合物。

事實上,有毒物質金胺O並不是第一次在我國的中藥產品中被檢測出。

早在2012年9月,國家食藥監就發布通告稱,在中國重要的中藥材產區和主要集散地安徽,有12家涉案企業涉嫌用化工色素金胺O進行染色等問題。

中藥產品頻出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其成分複雜,導致質量難控。

在業內人士看來,傳統中藥存在兩個“不清楚”:一個是作用物質不清楚,另一個是作用機理不清楚。它們帶來的問題就是盲目,導致質量控制困難。

“如果中藥的質量控制只是依賴人的經驗,就無法保證質量和恒一性。這也是中國中藥發展的大障礙。” 沃特世公司(WAT.NYSE)質譜業務營運副總裁Brian Smith告知記者,在屠喲喲帶火了中藥概念之後,這家美國的上市公司嘗試從中藥的質量把控產業鏈中掘金。

“我們希望可以通過與中國科學家的合作,在中醫藥的質量控制過程中采用更全面的測試方法,包括指紋圖譜分析、多組分定量分析、農藥、重金屬以及微生物汙染檢測等,從而堅定中藥產品是否摻假,並且驗證產品質量。” Brian Smith對記者補充。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773

食藥總局二度炮轟 青海春天公開叫板 打不死的“極草”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5473

81片、一片0.35克的盒裝“極草”牌“至尊含片”,售價29888元。以一克1054元計算,一斤須得52.7萬元。“極草”已經創造了繼腦白金後的又一個行業神話。 (東方IC/圖)

民間舉報、媒體追問、總局逼宮,頂著“三非”爭議身份的“極草”產品,在“無證門”“質量門”後,不僅神話未曾破滅,更直接叫板國家食藥總局,其底氣何在,引人深思。

幾度休克後,A股市場唯一的蟲草概念股青海春天(600381,SH),又活過來了。

進入猴年,這家專事冬蟲夏草制品的企業,著實感受了一把“上躥下跳”。2015年12月31日,青海春天控股子公司青海春天藥用資源科技利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春天藥用)的《藥品生產許可證》到期,卻遲遲未獲得青海省食藥監局換發的新證書;此後的2月2日,因對該事項進行核查,青海春天緊急停牌。

“無證門”尚未平息,“質量門”接踵而至。2月4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食藥總局)發布消費提示,“炮轟”冬蟲夏草砷含量超標,青海春天的主打產品“極草”純粉片,再次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短短數年,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一躍成為經營業績高達50億元、唯一一家冬蟲夏草概念股的上市企業,青海春天業已創造了繼腦白金後的又一個行業神話。在過去,它曾因“極草”既非食品,也非保健食品,又非藥品的尷尬身份,頻遭質疑,又屢僕屢起。

不過,與以往的沈默不同,險境之下,青海春天反倒直接“叫板”起了上級監管部門。2月15日的董事會決議公告中,青海春天態度強硬——“食藥總局的消費提示缺乏研判依據,存在不嚴謹之處……提請食藥總局公布消費提示中所涉及的研判依據、研究數據及結果。”

“青海春天有極強的活動能力,挺得過去。”一位要求匿名的業內人士當時預測。

事實上,從2014年借殼上市至今,“極草”及其神話制造者青海春天屢次險象環生。從產品消費端到生產環節,甚至到資本市場,“極草”飽受國家監管部門、媒體和公眾的質疑,但每次卻總能逢兇化吉。

果不其然。2月19日,青海春天公告稱,青海省食藥監局同意將春天藥用的藥品生產許可證有效期延期三個月,至2016年3月31日。在此期間,青海春天需要根據青海省海東市食藥監局的要求,補充換發藥品生產許可證自查報告內容,並補交電子文件。

雖然公告稱能否獲得新藥品生產許可證還存在不確定性,但業內人士幾乎一致認定“劇情反轉”。

雙重危機

2月4日,一則《關於冬蟲夏草類產品消費提示》,悄然出現在了食藥總局官網上。

該消費提示稱,冬蟲夏草、冬蟲夏草粉及純粉片產品中,砷含量為4.4-9.9毫克/千克,長期食用冬蟲夏草、冬蟲夏草粉及純粉片等產品,“會造成砷過量攝入,並可能在人體內蓄積,存在較高風險”。

事實上,冬蟲夏草涉砷元素超標,並非首次發現。2008年,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青海省藥品檢驗所對17個產自青海、西藏的冬蟲夏草的重金屬含量進行了測定,結果發現,幾乎所有被測藥材樣品中砷元素的殘留量均超標。

在上述研究中,研究者還對14個青海冬蟲夏草采集地的土壤樣品進行了初步重金屬檢查,發現土壤砷殘留量較高。14個土樣中,50%達不到國家土壤質量標準中對三級土壤的要求。

“冬蟲夏草中的砷,可能與青藏高原地區高砷土壤的生長環境有關。”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董彩虹說。

長期過量攝入砷化物,可能會造成慢性砷中毒,對神經系統、皮膚和肝臟等臟器造成一定影響。一個典型的案例是某谷姓女士。2007年,在出席其公公葬禮時,谷女士突然暈倒。事後醫生檢查發現,其所服用的冬蟲夏草摻入了重金屬,她的神經系統遭到了不可逆的損害。其辯護律師後來介紹,得知中毒後,谷女士變得孤僻起來,減少了外出次數。

但有業內人士提醒,根據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的標準,總砷每日最高允許攝入量為50微克/千克體重,無機砷每周允許攝入量為15微克/千克體重。按照《中國藥典》中冬蟲夏草日用量3-9克計算,即便最高服用9克,每天也要服用1000多根冬蟲夏草,才可能超過安全標準。——當然,蟲草產品添加重金屬泛濫,其前提是“正品”。

但對監管部門選擇在冬蟲夏草銷售旺季的春節舊話重提,業界亦多有猜測。青海省冬蟲夏草協會常務副會長趙錦文便揣測,“很可能是菌絲體企業在搞鬼。”理由是,“《消費提示》的矛頭直指天然冬蟲夏草。”

與天然生長的冬蟲夏草不同,菌絲體通過工廠化生產的方式人工培植,兩者在經濟價值上有著天壤之別。趙錦文回想起不久前看到的一篇文章,文章聲稱“天然冬蟲夏草有毒害,蟲草菌絲體才是健康的必需品。”文章的作者,正是某菌絲體生產企業。

南方周末記者向食藥總局發函,詢問該消費提示出臺背景。截至發稿,未獲得任何反饋。

不過,更多人選擇相信,青海春天才是《消費提示》“炮轟”的對象——青海春天在多個場合都宣稱,其主打產品“極草”純粉片是“唯一具備合法生產、銷售身份的此類產品”。但其控股子公司的藥品生產許可證到期後,遲遲未獲青海省食藥監局換發新版。

“你應該去問青海省食藥監局。”青海春天副總經理、產品總監劉淩霄稱對此並不知情,只是表示,青海省食藥監局曾來檢查過三次,但沒有指出任何問題。

南方周末記者致電青海省食藥監局政策法規與宣傳處,聽聞記者來意後,該處負責人匆匆掛斷電話。此後,電話始終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不換發新證,這是食藥總局的意思。”業內某企業老總張華(化名)透露,食藥總局不止一次試圖取消“極草”的特殊身份。“極草”既非食品,也非保健食品,又非藥品,唯一的“合法”身份是“青海省綜合開發利用優勢資源試點產品”,這讓食藥總局在管理上一直處於尷尬的處境。

“誰都知道‘極草’的身份尷尬,但青海春天做大了,各種利益都護著它。現在到了關鍵時刻,大家都心虛,誰敢拍板發證?”張華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曾從青海省食藥監局的朋友那里聽過類似說法。

因春天藥用未獲新證,2月2日起,青海春天遭中國證監會停牌核查。2月16日,春節假期後的首日開市,該股依舊停牌。青海春天的解釋是,“青海省食藥監局春節前未確定公司獨立財務顧問對其進行訪談的時間以及春節假期的原因。”

“只有當換證的事塵埃落定後,青海春天才敢複盤。”張華預測。

身份遭多方質疑

但雙重危機下,青海春天並未選擇沈默。

2月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對青海春天下發監管問詢函,請公司核實其產品是否存在食藥總局消費提示中所述的風險,以及是否符合國家相關藥品食品法律法規規定的質量要求。

次日,青海春天發布公告回應,公司各項試驗結果均顯示,以凈制冬蟲夏草為原料的純粉片安全無毒。

2月16日,春節後開市首日,青海春天再度“叫板”食藥總局。這一次,態度也更為強硬——“如相關研判依據、研究數據與結果無法論證《消費提示》中的結論,專項工作小組還將提請國家食藥總局撤銷《消費提示》並澄清事實。”

劉淩霄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公司已將申請信息公開的材料遞交至食藥總局,目前正在等待反饋。她解釋,鑒於對方是上級監管部門的角色,公司並非沒有顧忌。之所以選擇公開“發聲”,在於消費提示“站不住腳”。

“不同形態的砷,在生物體內的蓄積代謝都不一樣。”劉淩霄說,砷的毒性與化學形態和溶解性有關,無機砷的溶解性高,毒性大於有機砷。她質疑,若要明確冬蟲夏草的砷是否蓄積,需要進行系統的毒性實驗研究,“這需要漫長的研究時間和過程,僅憑抽檢,如何得出這樣的結論?”

但在各種回應中,青海春天都未提及“極草”砷含量的明確數值。在南方周末記者的一再追問下, 劉淩霄只是含糊地表示,“大致就在國家公布的這個區間內。”

“青海春天”方面同時抱怨,食藥總局在使用保健食品的標準衡量“極草”。2015版《中國藥典》已將冬蟲夏草歸類為中藥材,藥典僅對少數中藥材進行重金屬檢測,其中並沒有針對冬蟲夏草的重金屬限制要求,“沒有標準,何為超標?這有失公允。”劉淩霄說。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消費提示以保健食品的標準衡量冬蟲夏草“極草”應該事出有因。“只有藥品和保健食品才能作為制劑,既然‘極草’是純粉片,享受準保健食品的待遇,為何不能用保健食品的標準要求呢?”一位要求匿名的從業者質疑。

此次食藥總局消費提示所采用的,是保健食品國家標準(GB16740-2014),其中“總砷”限量值為1.0毫克/千克。在1997年出臺的更早一版的標準中,“總砷”限量值的要求更為嚴格,僅為0.3毫克/千克。

“作為片劑的‘極草’純粉片,無論是相對於哪個版本,砷含量都已超標數倍。”該業內人士指出。

但劉淩霄一再強調,“極草”不是保健食品,而是“青海省綜合開發利用優勢資源試點產品”,“按照53號文下發後備案的純粉片質量標準,‘極草’完全合格”。

不過,青海春天曾獲得保健食品試點資格,其“極草”產品去一直無法達到合標審批要求,確是事實。2013年,青海春天曾與同仁堂、康美藥業、勁牌有限公司、江中藥業同被列入食藥總局《冬蟲夏草用於保健食品試點工作方案》首批5家試點企業名單。按照試點方案要求,試點企業也必須進行產品註冊,需要審評審批,“符合要求的,準予註冊,發給保健食品批準證書”。

某試點企業高層向南方周末記者證實,目前這5家試點企業共獲得了5個國食健字批號,其中,同仁堂和勁牌各兩個,江中制藥一個,“‘極草’一直沒有報批,正是因為重金屬不合標”。

這恰恰造成了“極草”現在尷尬又吊詭的身份——食藥總局已將青海春天歸為保健食品試點企業,而制成片劑的“極草”,卻不是保健食品,是非食品、非保健食品、非藥品的“三無產品”。

“‘極草’的命門不在於砷含量是否超標,身份的合法性才是問題的關鍵。”上述企業高層直言。

地方“護駕”

早在2014年宣布借殼上市前,“極草”的身份便飽受國家監管部門的質疑。不過,總有地方食藥監管部門為其“護駕”。(詳見2014年10月24日南方周末報道《極草“護身符”》)

2010年12月7日,國家質檢總局發文,嚴禁使用冬蟲夏草作為食品原料生產普通食品;就在同一天,青海省食藥監局發布了《青海省冬蟲夏草中藥飲片炮制規範》,而當時依規範生產的只有青海春天。

2012年、2013年,食藥總局兩度發文,指出冬蟲夏草粉碎壓制成片不屬於中藥飲片炮制範疇,明確要求青海省對規範予以修正,但遲至2014年7月28日,青海省食藥監局才對外公布“54號文”,撤銷規範。

“極草”的中藥飲片身份被取消,又提前獲得了另一個繼續生產的“護身符”——《青海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冬蟲夏草純粉片相關事宜的通知》(以下簡稱53號文),它被允許作為青海省“綜合開發利用優勢資源的試點產品”繼續生產。

當年12月,青海省食藥監局更對“極草”進一步定性——基於創新屬性,“極草”不歸屬於既有監管體系中的藥品,也不歸屬於既有監管體系中的食品或保健食品,其產品作為“滋補類特殊產品”進行管理。

不過,“53號文”卻引發了“眾怒”。迄今為止,“生產許可只批給唯一的廠家,全世界可能都僅此獨有。青海春天是怎麽做到的?”一位要求匿名的企業主忿忿。按照法律,無論是何種試點產品,都應該取得合法的生產批號。地方的一紙紅頭文件,能否賜予其合法性基礎,值得商榷。

盯上“極草”的,遠非行內企業。2014年,在借殼沖刺上市的最後關頭,青海春天遭遇了“打假第一人”王海的打假持久戰。在購買了“極草”純粉片後,王海將其送往北京某檢測中心,,卻測出其中未含蟲草素。王海據此推論,認為“極草”沒有功效。

針對王海對“極草”涉嫌虛假宣傳等系列質疑,青海省食藥監局緊急發布《關於冬蟲夏草純粉片相關事宜的說明公告》以示回應。2015年8月,青海春天反訴王海名譽侵權案在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王海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法院暫未一審判決。不過,他對審判結果並不樂觀。

而伴隨著爭議,此時青海春天已從一家不起眼的公司,一躍成為經營業績高達50億元的企業,身影遍布全國各地高檔酒店、機場,“冬蟲夏草含著吃”的“極草”廣告也頻現於央視黃金時段。

業內人士分析,巨額的利潤,使青海春天擁有強大的經濟能力“協調”諸多事務,也給了其“叫板”食藥總局的底氣。

作為青海省冬蟲夏草的龍頭企業,青海春天對銷售渠道巨大的品牌效益和聚集效應,或許也是當地相關部門不斷為其“開綠燈”的現實因素。

最近兩年,“八項規定”等措施和經濟下行壓力下的高端消費疲軟,直接影響了冬蟲夏草的天價消費。據知情者透露,2015年,青海春天的銷售業績並不理想,當年9月,公司籌劃了“資產管理計劃”——合作商提前進購2016年產品,公司承諾,以低於當時市場股價的價格為合作商作價,並向後者保證,若幹時間後能以高價拋售。根據該知情者了解到的情況,約有60%的合作商參與了此項計劃,有些甚至將2016年全年的產品全部買下。

發表在《西藏研究》上的論文《藏區生態保護、資源開發與農牧民增收——以冬蟲夏草為例》,展現了藏區業已形成的“蟲草經濟”效應——從事相關產業的人數達50萬,總產值達250億元。僅西寧轄區,就有200多家以冬蟲夏草為主打產品的專賣店,還有上千家遊走的“袖筒”交易散戶。蟲草的實際收入可占人均收入的30%-70%。

“一旦藥品生產許可證被取消,局面不是青海春天所能收拾的。”該知情者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2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